改革开放史

2024-07-01

改革开放史(精选十篇)

改革开放史 篇1

一、会计史研究的主要成果

我国近代的会计发展和会计理论研究远落后于西方, 会计史研究同样如此。目前能看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的这方面成果, 是从20世纪三十年代以后, 中国学者发表的少量会计史研究论文, 如冯抑堂的“吾国古代会计之研究”, 林道俊的“中国古代政府会计制度之演进研究” (7) , 潘序伦的“会计学发达史”、“我国会计学术与会计职业之回顾与前瞻”、“中华民国三十年度结账程序述要” (8) 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至改革开放之前, 我国会计史的研究几乎停滞, 研究成果极为少见。改革开放为我国会计理论与实务的发展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大好环境, 我国会计史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 中国会计 (含审计、财务管理, 下同) 通史研究

“中国会计通史”指中国会计从古至今 (或至现代的某一时期) 发展演变的历史。中国会计和中华民族的历史一样, 经历了漫长的发展阶段, 是世界会计文明的一部分, 曾以古代的辉煌成就对人类做出过贡献, 也有过近代落后于世界的教训。同时, 中国会计的发展与中国历代的经济、政治、法律、社会文化相联系 (近代后又受到西方的重大影响) , 有着自己的特点和规律, 并对中国经济、社会形成着反作用。对中国会计历史的全面研究, 对于弘扬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 总结会计发展的历史规律非常必要。同时, 对中国会计历史的研究, 也是对世界会计历史研究的贡献, 这项工作理所当然地应当由中国人来完成。但直至改革开放前, 不曾有对中国会计历史的系统研究。改革开放促进了会计学的发展, 形成了一批中国会计历史的研究成果, 其中较为重要的是郭道扬专著《中国会计史稿》 (上、下) 、高治宇专著《中国会计发展简史》 (1985年, 河南人民出版社) 、李宝震和王建忠专著《中国会计简史》 (1989年, 经济科学出版社) 、赵友良专著《中国古代会计审计史》 (1992年, 立信会计图书用品社) ;李宝震1982年到1983年连续发表在《财会通讯》杂志上的系列论文“会计史话”。此外, 还有介绍中国各时期会计史况的其他大量文章。

中国会计通史研究中最重要的成果当数《中国会计史稿》 (郭道扬著,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2年上册、1988年下册) 。该书依据大量历史档案、文献和考古文物, 分原始计量与记录时代、夏商周时代、春秋战国时代、秦汉时代、魏晋南北朝及隋代、唐宋时代、元明时代、清代、中华民国时期, 系统地论述了自原始氏族社会开始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几千年间中国会计发展演变的过程, 是第一部系统研究中国会计历史的著作, 也是有史以来我国第一部会计史专著, 首次向全世界展现了一幅中国这一文明古国会计发展的宏伟画卷。自此, 中国开始有了自己民族的会计历史描述, 中国会计史的发展不再是无据可查的“盲史”。同时, 该书还对中国不同发展阶段与社会环境的关系进行了初步分析, 指出:“作为一定社会上层建筑构成部分的会计学, 一方面, 其产生、运用和发展与社会的生产斗争、阶级斗争发展的促进和影响是分不开的。另一方面在社会经济中会计并不只是被动的, 其产生、运用与发展对于社会经济又有一定的影响和反作用。”该书丰富了世界会计宝库, 不但在国内会计学术界产生了巨大影响, 也得到了世界会计学术界的公认与推崇, 在多国翻译发行。《中国会计史稿》作为我国第一部会计史专著, 以阐述中国会计 (审计) 的发展过程为主;在郭教授以后的其他著说中, 则更多地表现了对历史事件的评述和对会计 (审计) 发展规律的研究。

(二) 近现代中国会计史研究

“近现代中国会计史”指近代以来 (鸦片战争以来) 或该时期内某一段时间中国会计的历史。中国现代会计产生于这一时期。这段时期中国的会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催生了今天的中国会计。这段时期中国会计值得总结的经验最多, 也直接决定和影响着我国会计今后的发展。因此, 近现代中国会计史自然而然地成为中国会计史研究的重点。

对这段时期的会计研究成果较多, 专著类的成果主要有:赵友良《中国近代会计审计史》 (1996年,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出版) ;黄菊波《新中国企业财务管理发展史》 (1996年, 经济科学出版社) ;丁学东、李国忠《中国企业财务改革》 (1996年, 经济科学出版社) ;项怀诚主编《新中国会计50年》 (1999年,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等。论文类成果主要有:杨纪琬、于秉坚“新中国会计工作的回顾” (1988年《中国现代会计手册》,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余秉坚、高一斌“对新中国会计事务管理发展的几点认识” (2000年, 《中国会计理论研究丛书———会计史专题 (2000) 》,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郭道扬“20世纪的中国会计改革” (出版同上) ;王光远、吴联生“历史性发展:中国企业会计规范建设五十年” (2000年, 《中国会计理论研究丛书———会计史专题 (2000) 》,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付磊“企业财务管理体制改革的回顾与思考” (出版同上) 、“企业财务管理体制的过去与未来” (2001年, 《中国会计理论与实务前沿》, 科学技术出版社) 、“我国财务管理理论的发展与探索” (2005年, 《中国会计理论研究丛书——会计史专题 (2005) 》,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我国企业会计改革的回顾与思考” (2007年《会计研究》杂志) ;张天西等人“中国会计核算制度模式的演进” (2000年, 《中国会计理论研究丛书———会计史专题 (2000) 》,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张雪芬教授的“预算会计五十年改革初探” (出版同上) 等。

专著《新中国企业财务管理发展史》、《中国企业财务改革》和论文“企业财务管理体制改革的回顾与思考”等是对新中国企业财务管理史较有影响的研究成果。

《新中国企业财务管理发展史》一书是目前为止少有的研究中国企业财务管理史的著作之一, 其研究内容为新中国成立到1995年间国营企业财务管理的历史。该书中对新中国建立后的国民经济恢复时期、“一五”时期、“大跃进”时期、国民经济调整时期、十年动乱时期、实行计划经济为主和市场经济为辅的时期、实行有计划市场经济的时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的国营企业财务管理内容和方法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从利润分配制度、固定资产更新改造资金管理体制、流动资金供应和管理体制、成本补偿管理制度四个方面对新中国成立至1995年间的国营企业财务管理体制改革与发展进程进行了梳理;回顾了这段时期关于社会主义经济核算理论、社会主义资金理论、利润理论、社会主义企业财务理论以及经济效果与经济效益方面的讨论。

《中国企业财务改革》是一部关于中国国营企业财务改革发展的著作, 主要对1978年~1994年间国营企业财务改革和发展进行客观描述, 介绍这一时期企业财务理论研究所取得的进展和国家财政财务政策的作用, 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企业财务管理的发展趋势做出展望。本书将改革开放以来企业财务管理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1978年至1982年, 是企业财务改革起步阶段, 企业财务管理改革的特点是从调整国家与企业分配关系入手, 扩大企业自主财力, 实行经济核算制和经济责任制, 调动企业和职工的积极性。第二阶段为1983年至1986年, 是探索建立国家与企业之间规范的分配关系的阶段, 企业财务管理改革的特点是强调通过制定法律法规来实现国家与企业分配关系的规范化、法律化、固定化, 先后实施了两步“利改税”, 相继颁布了有关企业成本管理、固定资产折旧方面的条例。第三阶段为1987年至1992年, 企业财务管理改革的特点是在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对分离的条件下, 探索适应多种财产所有制、企业组织形式和企业经营方式的企业财务体制;这一阶段还开展了企业“税利分流”的试点工作。第四阶段是1993年至1994年以后, 这一阶段发生了改革开放以来最集中、最全面、影响最深远的企业财务改革, 其特点是探索建立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财务管理体制。本书还介绍了从1978年至1994年来我国企业财务理论的讨论, 包括国有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问题;国有企业资金供应和管理体制问题;企业成本补偿管理问题;国有企业利润分配问题;企业财务管理技术方法的改进;国家对企业财务活动的宏观管理和调控问题。

论文“企业财务管理体制改革的回顾与思考”研究了从1978年至1999年间, 随我国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而进行的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体制的改革。文章将企业财务管理体制改革分为三个阶段。1978年~1986年是第一阶段, 围绕对企业放权让利, 企业财务管理体制方面的改革主要从分配关系入手, 扩大企业自主财权, 实行经济核算制和经济责任制, 调动企业的积极性;同时也对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的配套改革进行了初步尝试。1987年~1991年是第二阶段, 企业财务改革的主旋律是全面推行企业承包制, 同时试行企业租赁、股份制试点和企业集团的财务管理。1992年以后是企业财务管理改革的第三阶段, 这一时期经济改革的重点是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与此相适应的企业财务改革主要表现在公布《企业财务通则》和新的分行业财务制度;进一步调整国家与企业的利润分配关系等。文章通过对上述时期企业财务管理体制改革的分析, 总结了企业财务管理体制改革的特点, 包括:我国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体制的改革道路需自己摸索, 没有直接经验可资借鉴;企业财务管理体制改革与国家整体经济改革密不可分, 是经济改革的一部分;企业财务管理体制改革必须要有金融、税收、财政、价格体制、劳动与社会保障等多方面的改革相配合;企业财务管理体制改革的主体是政府部门;改革的道路漫长, 新问题层出不穷。文章最后提出了对深入进行企业财务管理体制改革的一些认识:加强理论指导;加强统一领导;防止思维方式的幼稚化等。

专著《新中国会计50年》及论文“新中国会计工作的回顾”、“对新中国会计事务管理发展的几点认识”、“20世纪的中国会计改革”、“历史性发展:中国企业会计规范建设五十年”等, 是中国近现代会计历史研究的代表作。

《新中国会计50年》的主要写作力量是财政部会计行政管理人员, 是我国最高会计管理机构对1949年至20世纪末新中国会计工作的全面总结。该书的编撰宗旨是全面系统地总结建国以来会计工作的历史经验, 宣传新中国成立以来会计工作所取得的成就, 深入探索会计建设与改革的客观规律, 为了解和研究我国会计工作的历程和前景提供集理论与文献为一身的参考书。该书分为12篇32章, 并附有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工作大事记 (1949~1998年) 。各篇的内容分别为:新中国会计五十年总览、企业会计、预算会计、农业和农村会计、企业内部经济核算与财务会计、会计电算化、注册会计师事业、会计管理体制、会计教育、会计理论研究、会计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新中国会计发展展望。该书对新中国的会计工作做了全面的介绍, 所使用的资料丰富、准确, 是了解和研究新中国会计发展的权威性重要文献。

论文“新中国会计工作的回顾”分“国民经济恢复和‘一五’期间的会计工作”、“我国会计工作从第一次挫折 (指上世纪50年代后期至60年代初期的‘简政放权’对会计工作的冲击) 中复兴”、“会计工作在‘文革’中的奋争和新时期的蓬勃发展”三个段落回顾了1949年~1985年我国的会计工作, 对一些重大事件做出了评述, 并在历史回顾的基础上提出了“对新中国会计工作发展的几点认识”。文章认为, 积历史的经验, 我国的会计工作必须充分发挥会计的职能作用;加强会计工作的法治;大力开展会计理论研究;重视培养会计人才。

“对新中国会计事务管理发展的几点认识”是一篇少见的专门讨论会计事务管理的文章。该文认为, 新中国会计事务管理的发展历程, 按其发展内容和特点, 可以分为五个阶段:会计事务管理的初步建立阶段 (1949年~1955年) ;会计事务管理的改革阶段 (1956年~1960年) ;会计事务管理的恢复阶段 (1961年~1965年) ;会计事务管理的停滞和受到严重干扰、破坏阶段 (1966年~1976年) ;会计事务管理全面发展阶段 (1976年以后) , 并对这些阶段中我国会计事务管理的特点做了介绍。文章还对我国会计事务管理发展提出了自己的认识:必须重视会计事务管理工作;会计事务管理必须适应经济管理的要求, 不断开拓新领域;会计事务管理必须贯彻“统一领导, 分级管理”的原则;会计事务管理必须纳入法治化的轨道;要处理好充分把握国情与借鉴国外会计管理经验的关系。该文是研究我国会计事务管理历史发展的极少文章之一, 为人们提供了这方面的有价值的文献。

“20世纪的中国会计改革”一文将20世纪我国会计的改良与改革分为三个阶段:第一, 会计改良与改革的起步阶段, 主要的改革成就有我国早期会计著作《连环账谱》、《银行簿记学》以及其他对我国早期会计改良与改革有启蒙作用的理财类著作, 还有大清银行的会计改良尝试;第二, 会计改良与改革的初步进展阶段, 主要的改革是政府会计的变革和我国企业会计的革新运动;第三, 中国会计改革的全面进展阶段, 认为建国以来我国经济进入崭新的历史发展时期, 会计改革逐步展开, 并于1978年进入全面的改革。文章认为这一阶段我国的会计改革可以再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改革的成就主要有:建立了财计组织, 领导全国的财政、会计工作与改革工作;建立了统一会计制度;推行了班组核算制, 稳固了企业会计核算基础;改革了会计方法体系, 实现了企业会计方法应用的统一;发展了会计教育事业, 以教材建设促进了会计理论建设;确立了总会计师设置制度, 实行了总会计师责任制。第二阶段改革的主要成就包括:会计思想的根本性转变;会计法制体系的构建;在市场经济建设中会计实务的发展;在经济改革开放中会计理论的发展;会计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注册会计师事业的兴起与发展;会计改革与发展中的计算机革命。该文对我国20世纪的会计改革述议结合, 既勾画了该时期我国会计改革的基本轮廓, 也对这些改革做出了评价。

论文“我国企业会计改革的回顾与思考”提出, 我国企业会计改革历经30年, 其中具有标志性的改革措施是1993年颁布的会计准则、2001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制度、2006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我国企业会计改革在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同时, 也积累了不少有益的经验, 这些经验对其他国家, 特别对经济转型国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文章认为中国企业会计改革的经验主要有:会计改革必须与国家经济改革相联系;改革必须处理好国际趋同与国家特色的关系;改革必须循序渐进;改革进程与战术必须顺应实际情况的变化。文章在总结了历史经验后, 进一步指出了今后改革中需要做好的一些工作:跟踪国际新变化;关注非上市公司会计规范;研究和制定企业成本核算指导意见;加强和改进对企业的会计监督;加强对改革效果的检验;加强企业会计改革与其他改革的协调。

(三) 世界会计通史研究

“世界会计通史研究”指同时涉及中国与外国会计历史的研究。这类研究的特点, 一是研究范围宽, 可使人们通体了解世界会计的总体发展过程, 也适合用作教材;但又因为范围过宽而往往缺乏研究的深度, 包括对历史具有重大影响的事件、人物的研究。二是这类研究便于对中外会计发展做出比较, 发现中外会计发展的异同, 捕捉会计发展的规律。这类研究的重要成果有:《会计发展史纲》、《会计史研究———历史·现时·未来 (第一、二卷) 》、《世界审计史》、《西方会计史 (上) ———会计发展的五次浪潮》、《世界审计史》、《会计发展史》等。

《会计发展史纲》 (郭道扬,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1984年) 既是一部研究世界会计发展的力作, 又是我国第一部会计史教材。全书分“会计的起源”、“单式簿记的产生与发展”、“复式簿记的产生与发展”、“中国古代审计组织的产生与发展梗概”等四个专题, 清晰地展现出世界会计产生、发展过程的基本轮廓。该书以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的观点、方法研究分析了会计发展的历史进程, 有史有论, 史论结合。同时, 该书在分析会计发展过程中, 利用历史比较法将中国与世界各国的会计发展联系起来进行比较分析, 能使人们更清楚地认识中国会计发展在世界会计发展史上的地位。

《会计史研究———历史·现时·未来 (第一、二卷) 》 (郭道扬,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 该书计划出版四卷七个专题, 现已出版第一卷和第二卷。第一卷包括第一讲会计的起源和第二讲会计组织部门的产生与发展。其中第一讲由会计思想与行为的起源、会计命名的起源两章组成;第二讲由会计专职与职能部门的起源、官厅财计职能部门在封建制时代的发展、近代与现代政府财计职能部门的产生与发展、民间财务会计职能部门的产生与发展四章组成。第二卷为第三讲会计法律制度史研究, 包括会计法律制度史导论、古代国家会计立法制之演进、近代国家会计立法制之演进、现代国家会计立法制之演进、未来会计法律制度演进基本态势研究、会计法律制度演进基本规律研究六章。本书是一部专著性的教科书, 将历史、现实与未来的问题贯穿在一起加以研究, 内容横贯古今, 史料兼容中外, 既揭示了历史演进规律, 探索研究现实问题, 又测试未来历史发展态势。该书对每一重要历史问题及其理论问题的研究, 均以“会计环境”问题研究为先导, 进而揭示了历史上各时期会计环境对会计发展的影响, 指出一定历史阶段的会计环境制约着这一阶段人们的思想认识水平, 而这一阶段人们的思想认识水平又制约着这一历史阶段的会计组织、制度、理论、方法的发展以及会计工作的水平;人类会计的发展既不可能超越这一阶段会计所处的历史环境而产生超前性的会计行为, 但也绝不可以任凭已经落后的会计思想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继续发挥作用, 否则必然造成经济、政治、社会的损失。

《西方会计史 (上) ———会计发展的五次浪潮》 (文硕, 中国商业出版社, 1987年) 共分三篇:文明古国的会计、中世纪的会计、近代的会计。第一篇“文明古国的会计”包含四章内容:尼罗河流域的会计、两河流域的会计、古代希腊的会计、古代罗马的会计。每章从官厅会计、官厅审计、民间会计、珍贵史料、古代会计报告等方面展开论述, 并得出结论:“没有希腊文化和罗马帝国所奠定的基础, 也就没有现代的欧洲”。第二篇“中世纪的会计”也包含四章内容:拜占庭帝国和法兰克王国的会计、阿拉伯帝国的会计、意大利的会计、法国和德国的会计。每章论述了各国当时重要领域的会计, 如教会会计、官厅会计和民间会计;各种簿记方法如佛罗伦萨式簿记、热那亚式簿记等的重要史料。第三篇“近代的会计”则包含八章内容, 第一章介绍近代会计的奠基人卢卡·帕乔利, 第二章讲述卢卡·帕乔利以后的意大利会计, 第三至第七章则依次讲解了意大利式簿记在德国、荷兰、法国、英国、美国的传播和发展, 第八章是西式簿记在日本的传播与发展。本书还论及了近代工业会计、成本会计等会计学科领域的产生与演进, 是我国第一部论述西方会计史的著作, 为当时及以后的会计史、会计理论研究提供了较为丰富的资料。

《世界审计史》 (文硕, 中国审计出版社, 1990年;1996年企业管理出版社修订) 共四篇。第一、二、三篇叙述各主要国家的国家审计、民间审计、内部审计发展的历史, 强调了国家审计在各国民主政体和反对官僚主义中的作用, 民间审计在各国市场经济中的作用, 内部审计在加强企业管理、提高经济效益中的作用。第四篇以八个专题分别介绍各种审计技术发展的情况以及审计工作发展的趋势。全书通过介绍世界各国审计发展的历史, 得出:只有在政治民主化过程中才能逐步实现国家审计现代化;没有民主政治进程开辟道路, 国家审计现代化进程就会步履艰难, 甚至走弯路。同时, 书中又以英美为例指出:政治现代化不一定马上就能实现国家审计现代化, 这取决于国家审计人员和政治家对二者关系的认识深度。该书是“世界范围内第一部系统地、综合地介绍世界国家审计、内部审计和民间审计演进过程的世界审计通史” (9) , 受到会计史学专家的认可, 并被译成日文在日本发行, 对研究、探索审计的发展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世界审计史》 (项俊波、文硕、曹大宽, 中国审计出版社, 1990年) 是为高等财经院校审计学专业编写的教材, 分为上、下两篇, 共十四章。上篇 (一至八章) 为中国审计史, 下篇 (九至十四章) 为外国审计史。中国审计史部分分别介绍了中国西周时期、春秋战国秦汉时期、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宋代、元明清时期、中华民国时期、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国家审计、内部审计、民间审计的产生发展, 审计机构的设置、审计法规制度建设、审计程序和方法等。外国审计史部分介绍了古埃及、古罗马、古希腊, 英国、法国、德国、美国、瑞士、瑞典、前苏联、日本、加拿大等国的国家审计、内部审计、民间审计发展情况, 还对世界审计发展史上具有较大影响的人物 (布瑞克、瑟斯顿、皮克斯利、迪克西等) 做出了评价, 揭示了各个时期审计演变的相互关系和内在规律, 为读者研究中外审计提供了较为丰富的史料。

《会计发展史》 (王建忠,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3年, 2008年修订) 是一部会计史教材, 共分为11章。第1章讲解会计史课程的基本内涵、在会计学科体系中的地位、研究现状、发展方向和学习意义。其后各章分国别、依社会形态的演化时序 (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外国资本主义社会、新中国、苏联社会主义时期) , 分别讲述中国会计历史 (第2、4、6、8、10章) 和外国 (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希腊、古罗马、拜占庭帝国、法兰克帝国、意大利、德国、荷兰、英法美日等) 会计历史 (第3、5、7、9、11章) 。在内容结构上, 本书从社会经济环境与技术条件入手, 以官厅会计和民间会计发展为线索, 从各相关层面反映中外会计的发展状况。

除上述著述外, 这一研究领域还有着数量众多的介绍、探讨各国会计、审计发展的论文。

(四) 会计思想史研究

从广泛的意义上讲, 会计思想史是会计史的一部分, 但又与狭义的会计史不同。狭义的会计史主要指会计本身 (实务) 的发展过程;会计思想史则指的是人们对会计的认知的发展过程, 包括对会计的认识和关于会计的理论。会计是人类一种主观见诸于客观的社会活动, 会计思想史揭示的是人类开展会计活动的动机、对会计活动的认识, 及人 (会计活动的主体) 与会计活动 (会计活动的客体) 之间的互动关系, 同样反映了会计发展的规律。我国学者的会计思想史研究成果不多, 以下是影响较为广泛的一些研究文献。

《新中国会计思想史》 (陈信元、金楠,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1998年) 。本书将新中国社会主义会计理论 (含企业会计理论、审计理论、财务理论) 的发展阶段分为四个部分, 即1949年~1966年会计理论的初步形成阶段, 1966年~1978年会计理论的停滞发展阶段, 1979年~1989年会计理论的全面发展阶段, 1990年~1997年会计理论的深入发展阶段;交代了每个历史发展阶段会计理论的“发展线索”和“研究特征”, 并把每个阶段所探讨的重点、代表性著作、代表人物及其观点穿插其中。

《会计思想史探索》 (王海民,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1999年) 。该书分三部分, 即古代部分 (旧石器时代的中、晚期至封建社会的末期) 、近代部分 (494年帕乔利的簿记著作出版至20世纪40年代末期) 和现代部分 (20世纪50年代至今) 。古代部分描述了原始计量记录思想的产生及表现、单式记账思想的产生与发展、中国固有的复式记账思想以及借贷复式记账思想的产生与初步进展。近代部分讲述了帕乔利的簿记著作与复式记账思想在世界各国的传播和发展, 以及借贷复式记账思想在中国的传播与中式会计的改良。现代部分讲述会计在计算与记录技术方面的重大革命和财务会计、管理会计两个会计新领域的产生和发展, 并描述了三式记账的思想探索。

论文“新中国会计理论研究回顾” (葛家澍, 《会计研究》, 1999年) 是一篇分析中国会计理论发展过程的文章, 详述了上世纪50年代初至上世纪末中国会计若干理论的发展。文章首先对该段时期会计理论的变化作了简单回顾;接下来分别以“会计属性的两次讨论” (第一次指为了适应建国初期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的需要, 以全面否定西方会计、全面推行原苏联的会计理论和实务为目的而进行的关于会计属性的讨论;第二次指关于记账方法阶级性的讨论) 、“以会计对象为核心的会计理论体系的形成”、“会计本质的两个代表性观点:‘信息系统论’和‘管理活动论’的论争”、“会计准则的研究与制订”为题目, 分别介绍了该时期相关的会计理论问题的产生和发展, 使人们对这些会计理论问题的历史由来和结果有了认识。

论文《关于建国以来我国会计学术思想评说》 (杨宗昌, 中国会计理论研究丛书———会计史专题 (2000) ,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0年) 。该文回顾了我国会计学术思想在50年间的形成、发展, 并对这一时期的会计学术思想提出了自己的认识。认为建国以来, 我国会计学术思想的演进大体分为五个阶段:第一阶段:1950年~1956年, 引进苏联的会计理论体系;第二阶段:1956年~1966年, 建立以“资金运动论”为核心的会计理论体系;第三阶段:1966年~1977年, “文化大革命”中会计理论体系被破坏而倒退;第四阶段:1978年~1988年, 恢复传统研究方法和引进西方研究方法, 进而形成“管理活动论”与“信息系统论”两个主流学派;第五阶段:1987年~2000年, 集中力量研究会计准则和建立与国际会计管理接轨的、适合我国国情的会计理论方法体系。

除上述著述外, 近来发表的较重要的会计思想史研究成果则有专著《中国会计思想发展史》 (刘常青, 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5年) 和《世界会计思想发展史》 (刘常青, 河南人民出版社, 2006年) 。

(五) 会计专门史研究

会计专门史研究是对历史上某一时期、某一地区、某一事件、某一类问题进行的研究。其针对性强, 容易深入, 并可为解决某一特殊问题提供历史参考, 是会计史研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类研究由于工作量相对较小, 故而研究成果较多, 其中较为重要的有:专著《文明古国的会计》、《借贷记账法史略》、《产权会计史研究》, 论文《论统一会计制度》、《复式簿记起源历史环境新论》、《21世纪早期的中国复式记账》、《中外责任会计产生和发展探索》、《内部控制制度演进规律及其发展趋势探索》、《论审计模式发展演进》、《中外企业业绩评价的历史演进及其启示》、《资产减值会计发展史的演进》、《“帐”字辨考》、《“会稽”与“会计”纠葛之我见》、《运用金文、简牍研究会计、审计史》、《与时俱进的无形资产范围研究》、《论成本会计发展的历史规律性》、《敦煌吐鲁番会计文书的史料价值研究》等。

《文明古国的会计》 (文硕, 经济科学出版社, 1986年) 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最早发表的一部介绍世界各国古代会计发展的著作, 其中包括古代中国、古代印度、古代埃及、古代两河流域、古代希腊、古代罗马的会计发展。

《论统一会计制度》 (郭道扬, 《中国会计理论研究丛书———会计史专题 (2000) 》,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0年) 一文以中、美两国统一会计制度建设的史实为研究对象, 阐明了统一会计制度建设的历史运行规律, 从理论和实务两个方面对今后统一会计制度的改革与发展进行了分析、论证。文章将会计准则作为统一会计制度的实现形式进行了研究。

《复式簿记起源历史环境新论》 (郭道扬, 《会计研究》, 2007年) 揭示了以往对复式簿记起源认识上产生误区的成因, 阐明了更正的意见。文章对复式簿记起源时期的环境重新进行审视与系统研究, 阐明了环境对未来复式簿记在全球发展的影响, 并以史实证明了文艺复兴时期的簿记复兴是影响复式簿记的重要环境因素, 从而在一个重要的方面弥补了以往研究的不足。

《21世纪早期的中国复式记账》 (付磊、刘志翔, 哈佛大学商学院《商业史评论》, 2005年) 凭借四川自贡地区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实际历史资料, 介绍了中国清代“龙门账”的复式记账原理, 并与英国、美国同期的记账方法进行了比较。该文对我国早期复式记账历史资料富有价值的挖掘整理和对中国固有复式记账原理与方法的新发现, 丰富了中国会计史学资料, 赢得了国际学术界的重视和赞赏, 刊登在哈佛大学商学院《商业史评论》杂志并被SSCI (社会科学引文索引) 收录。

(六) 行业会计、地区会计史研究

行业会计、地区会计史研究是专门对某一行业、地区会计发展的研究, 比会计通史的研究范围小, 但比会计专门史的研究范围大。这类研究成果主要有:

专著《以史为镜———注册会计师职业发展史》 (余玉苗等, 中国经济出版社, 1997年) 是一部研究注册会计师职业发展的著作, 全书分为四部分共七章。第一部分介绍股份公司的涌现、特点以及股份公司审计的动因。第二部分分别介绍英国、美国以及其他国家注册会计师的发展历程。在介绍英国注册会计师的发展时, 该书对英国注册会计师的产生、英国注册会计师事务所收入的主要来源——破产清算、《公司法》的出台以及英国会计师协会的成立、英国的强制审计时代做了较为详细的说明;还介绍了英国特许会计师责任观的确立和早期的两位审计理论大师———皮克斯里和迪克西。该书在介绍美国注册会计师的发展时, 阐述了美国注册会计师职业的兴起、“美式”资产负债表审计的流行, 以及《证券法》和《证券交易法》颁布的过程;还介绍了麦克森·罗宾斯公司的破产案和美国注册会计师审计标准化的实现;最后总结了美国注册会计师面临的挑战和对策。在该部分还介绍了德、荷、法、日四国和中国注册会计师的发展。第三部分, 对世界六大会计公司的演变做了介绍。第四部分, 以账表基础审计、制度基础审计和风险基础审计为主要内容, 介绍了审计方法的变革史。

《中国注册会计师制度的沿革与发展 (1918年~1994年) 》 (杨时展, 《财会通讯》, 1995年第1~3期) 是一篇研究中国注册会计师制度历史的重要文章, 分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介绍北洋政府1918年建立注册会计师制度到新中国恢复注册会计师制度之前有关历史的沿革;第二部分对新中国恢复注册会计师制度之后的有关历史发展边述边议, 既回顾了历史, 又提出了作者对这段时期中国注册会计师制度建设的意见。

行业会计、地区会计史研究中具有较高价值的论文还有《天津会计史话》、《美国会计职业进修教育发展史》、《军队会计制度变迁研究》、《浅议我国林业会计的发展与变革》、《黑龙江垦区会计发展五十年》、《江浙钱庄会计的历史进步与启示》、《浅谈江浙钱庄会计》、《山西票号的资本制度及资本管理》、《山西商人对中国会计史的贡献》、《明清晋商的历史地位与会计成就》、《论近代上海钱业公会行业财务与信用制度的监管地位及启示》等。

(七) 历史人物研究

历史是由人创造的, 对历史人物的研究从来就是历史研究的一部分。财政部副部长王军同志在“中国会计学会第六届会计史学术研讨会暨杨时展先生学术思想讨论会”上的讲话, 代表了对这一研究的重要性的认识:“通过研究大师的思想, 可以准确把握他们所处那个时代的会计精神;通过研究大师的思想, 可以透析会计发展进步的本质规律;通过研究大师的思想, 可以使后来者在前人光辉思想的照耀下快步走向成功的殿堂。” (10) 遗憾的是, 我国会计历史人物的研究目前尚较缺乏, 公开出版的研究成果不多, 主要有以下一些:

《潘序伦回忆录》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1986年) 。该书由潘序伦先生生前撰写、陆续发表于1984年《财务与会计》杂志的文章整理而成。该书表现了“我们中国会计界的老前辈, 著名的会计事业家、会计教育家和做出了重大贡献的会计学者” (11) 潘序伦坎坷而富有成就的一生, 同时反映了潘序伦所在的那个时代的社会与会计风貌, 对于了解和研究会计历史具有较高的价值。

《中国当代著名会计学家传略》 (永信现代会计研究所, 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1994年) 。该书记述了对中国会计具有影响的十余位会计学者的人生经历, 是中国当代会计发展研究不可多得的参考资料。

“天下未乱计先乱, 天下欲治计乃治———杨时展教授的学术履历、学术思想与学术年表简编” (沈贞玮、贺海燕, 《会计之友》杂志2008年第2期下) 及纪念“我国著名会计学家、会计思想家、教育家” (12) 杨时展教授的系列文章 (均刊于《会计之友》杂志2008年第2期下) 。这些文章介绍了杨时展教授的生平和学术思想, 论述了杨时展教授对中国会计的贡献, 也部分地表现了当代中国会计发展的历程。

(八) 会计史比较研究“比较研究, 是全面观察、分析事物,

深入认识事物的共性与差异, 把握事物的内在联系与发展规律, 帮助人们对某种事物做出正确判断的一种科学方法。” (13) 会计史比较研究则是采用对比的方法, 寻求和发现中外会计历史的异同, 从中研究会计发展的规律。我国会计史比较研究的成果主要有《比较会计史学》和《中外会计史比较研究》两部专著。

《比较会计史学》 (李孝林等,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7年) 一书作为国家社科基金后期研究项目和重庆市社科基金项目, 就会计产生、复式记账法、会计凭证、会计账簿、盈亏计算、会计报告、会计组织、会计管理、会计监督、会计基础理论和会计教育等方面, 深入探讨了如何运用比较方法, 对会计历史和会计史学进行比较研究, 从而表现了独特的会计史研究视角。

专著《中外会计史比较研究》 (李孝林等,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1996年) 比较和分析了世界几个主要国家早期复式簿记、早期会计账簿、早期四柱法、会计报告、早期盈亏计算法及龙门账、早期会计教育、注册会计师制度、早期审计的异同。该书“对中外历史事件、历史成就、乃至历史运行规律所进行的比较研究、分析与认定, 不仅是比较全面和系统的, 而且在探求本源方面所做出的研究性结论也是较为深入、恰当的。” (14)

(九) 会计史译著

改革开放以来, 为了了解和借鉴国外经验, 国内学者翻译引进了大量国外会计理论专著与教材, 开阔了国内会计界人士的眼界, 拉近了与世界会计学术、教育、实务的距离。翻译引进的书籍中, 有一批国外著名学者的会计史力作。

《会计思想史》 (迈克尔·查特菲尔德著, 文硕, 董晓柏等译, 中国商业出版社, 1989年) 。该书是享誉世界的著名会计学术著作, 主要讲述会计思想的历史, 论述了从文明古国到上世纪70年代会计思想发展的基本轮廓。该书由三篇组成, 第一篇讲解巴比伦时代至现代簿记的发展;第二篇论述工业革命时期的会计, 包括会计规则的发展、审计的发展、会计职业的发展、现代成本会计的起源、决策的成本分析、政府与企业预算控制、会计与税收;第三篇分析会计理论的历史, 分别追溯和分析了会计原则、会计假设、资产计价、收益实现与计量、报告披露的演进。

《会计发展史》 (苏·索科洛夫著, 陈亚民等译, 中国商业出版社, 1990年) 。该书由七个章节构成:第一章讲述复式会计产生的时间、地点及其以后的发展;第二章讲述意大利的会计核算和欧洲国家采用意大利复式会计的过程;第三章论述核算的科学性;第四章为改革前俄国核算的产生与发展;第五章讲述19世纪后半叶~20世纪初的俄国会计思想;第六章介绍20世纪资本主义国家的核算;第七章讲述社会主义条件下会计核算的现在与未来。该书是一本前苏联会计学家编写的会计史著作, 对历史有着特殊的观察和分析视角。

《会计史》 (荷·海渥著, 文硕、付磊译, 中国商业出版社, 1991年) 。本书分为七章, 讲述欧洲古代到工业革命期间会计发展的情况。第一章导言部分就簿记的早期发展、会计要求的变化、对复式簿记的评价、各种行业的发展对复式簿记的影响进行了介绍;第二章为古代会计, 讲述了罗马计数制和货币对会计发展的影响;第三章讲述1500年以前意大利会计的发展;第四章则论述1500年以前意大利以外地区会计的发展, 分别涉及德国南部、北欧、法国、荷兰南部四个地区的会计发展;第五章论述欧洲贸易向世界贸易转化;第六章介绍16世纪至19世纪法国、佛兰芒会计学派, 英国和荷兰北部的会计学者;第七章讲述19世纪和20世纪前半叶会计的发展, 阐述了机械化生产、生产过程的组织需要、股份公司和信息披露的需求、固定资产的估价等方面对会计发展的要求, 也阐述了会计对以上各个方面的影响。

《美国会计史———会计的文化意义》 (普雷维茨等著, 杜胜利等译,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6年) 。该书以殖民地时期、建国后国民经济的形成、美国公司制起源、镀金时代、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FASB成为会计准则制定机构等关键事件为分水岭, 从美国注册会计师职业、会计规范、会计理论、会计教育等方面对美国会计的发展过程进行了较为详尽的介绍, “……告诉我们美国有关会计发展过程中的经验教训;同时也可以为提高我国的会计理论与方法技术提供重要的参考。……值得称道的是, 全书着重于会计文化意义的阐述, 与一般会计史的观念不同” (15) 。

(十) 会计史其他形式的研究成果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会计史研究所取得的成果, 还有一些既非专著, 亦非论文, 也不是教材的特殊形式, 即各种工具书中的会计史的词条、未公开发表的以会计史为题的硕士与博士学位论文、未公开发表的会计史料和重印的会计历史名著。

一是工具书中的会计史内容。在多种会计工具书中载有会计史方面的内容, 这些内容多以词条的形式出现, 介绍了中外会计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事件、人物、组织、方法等, 对普及会计史知识起到了重要作用, 也表现了编写者对会计史的研究结果。这些工具书主要有:《总会计师手册·会计史》 (沈云、余秉坚,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1992年) 、《中国会计百科全书·会计史》、《会计全书·中国会计史、西方会计史》、《现代会计百科词典·中国会计史、世界会计史》、《会计百科全书·会计发展史》、《会计词典·会计史》、《会计法规知识大全·中国会计法规史》等。

二是会计资料汇编和会计年鉴。这类成果指公开发表的各种会计制度与规则汇编、会计研究文献汇编、会计年鉴。这些资料和年鉴记载了某段时期我国会计的重要法规与制度、研究成果和重大事件, 对于了解我国会计的历史情况很有帮助。

汇集某时期会计制度与规则的资料, 主要有各种工具书中的会计法规汇编, 如《中国现代会计手册》 (杨纪琬主编,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1988年) 中的第一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大事记”、第二部分“重要法规和制度”、第三部分“会计组织”、第六部分“统计资料”;《总会计师手册》 (沈云、余秉坚主编,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1992年) 中的第十四篇“经济、会计法规”;中国会计百科全书》 (余秉坚主编, 辽宁人民出版社, 1999年) 中的第十二类“会计研究与会计教育”、第十三类“会计法规与会计组织、机构”等。

汇集某时期会计研究文献的资料, 有的是专门的研究文献汇编, 如由中国会计学会组织完成的“全面、系统地摘录并整理二十年来中国会计各学科的研究成果” (16) , 分为“会计基础理论”、“财务会计”、“财务管理”、“成本与管理会计”、“审计”、“特殊业务会计与会计新领域”六卷的《中国会计研究文献摘编 (1979~1999) 》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2年) ;葛家澍、吴水澎主编的《建国以来会计基本理论文章摘编》 (天津人民出版社, 1983年) 。也有各种工具书中收录的会计论文, 如《中国现代会计手册》第四部分“重要文章与报告”等。

会计年鉴是逐年编撰、连续出版的会计大型工具书, 我国公开发行的会计年鉴只有由财政部主管、中国财政杂志社主办的《中国会计年鉴》。该书1996年创刊, 每年出版一卷, 各卷的内容基本相仿但不完全一致。以2005年卷为例, 其内容包括“国家财务、会计管理工作”、“行业 (部门) 财务会计工作”、“地方会计工作”、“企事业单位会计工作”、“注册会计师工作”、“会计理论研究工作”、“会计教育”、“重要法规”、“重要文选”、“财会统计资料”、“会计组织结构和人员”、“会计大事记”、“案例分析”和附录。《中国会计年鉴》详细记录了中国会计工作的进程, 且具有官方的权威性, 是全面了解中国会计工作情况的重要资料。

三是会计历史名著重印。我国会计历史上曾有过一些对会计发展起到重大影响的著作, 这些著作“对发展中国会计学术有重大启蒙作用, 重大先行, 做出了重大贡献乃至饮誉世界, ……不仅仅是我国会计审计学术上的瑰宝, 也是对我国丰富多彩的文化所仅留的空间起填补作用的瑰宝。” (17) 由于“担心它们从此泯灭, 使后来的人因见不到这些书而和我国今天的人见不到《元和国计簿》、《景德会计录》等同样抱恨” (18) , 在一些学者的策划下,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3年出版了《中华会计思想宝库》丛书第一辑, 包括《连环账谱》、《银行簿记学》和《无形资产论》三部书。

《连环账谱》是我国第一部复式簿记著作, 由蔡锡勇 (1850~1897) 所撰;蔡氏病逝后, 经其子校订、整理, 于1905年出版。该书将借贷记账法为基础的西式复式簿记形象地称为“连环账法”, 以中式簿记的用语, 通过举例对西式簿记做出了全面介绍。《连环账谱》既是我国引进西式簿记的先导, 又是后世改良中式簿记的先声, 对于推动我国近代会计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银行簿记学》是谢霖 (1885~1969) 、孟森 (1868~1973) 合编的中国第二部复式簿记著作, 1907年出版于日本东京。该书通过介绍日本银行所采用的西方银行簿记, 首次将西式簿记全盘引入中国, 使中国会计界人士对借贷记账法有了明确的认识。

《无形资产论》原名《商誉和其他无形资产》, 是杨汝梅 (杨众先, 1899~1985) 1926年在美国密西根大学撰写的博士论文, 施仁夫先生1936年将其译为中文时改用此名。该书“对于一切无形资产之性质及其会计处理之方法, 分析至为详尽。……故其立论之精审, 无与伦比, 欧美学者久已奉为圭臬, 即会计名家派登 (W·A·Paton) 氏, 在其所编会计大全 (Accountant’Handbook) 一书中, 亦数数引用其议论焉” (19) , 是中国会计学者之著作中达到当时世界水平的第一部。

上述三部历史名著的重印, 使人们有机会了解前人的学术思想, 看到他们对中国会计发展的推动, 并能够从中体察中国会计发展的轨迹。

四是未公开发表的会计史研究资料和会计史硕士、博士论文。在会计史的研究中, 另有一批由会计人士尽心努力, 编辑、撰写而成, 但未予公开发表的资料, 是会计史研究成果中不可忽视的。这些资料相对分散, 史料类如《会计史学习参考资料 (第一辑) 》 (成圣树、丁平准, 江西冶金会计学会) 、《延安时期财会工作的回顾》、《中国会计史资料选编 (中华民国时期) 、 (东北根据地和东北大行政区事情) 》等;硕士、博士会计史论文如《转轨时期企业会计制度的演进》 (狄恺,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硕士学位论文) 、《论新中国会计制度的变迁》 (曹欲晓,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博士学位论文) 等。特别值得指出的是,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通过答辩而没有发表的有关会计史博士论文, 大多对所涉及的问题有深入的研究, 是我国会计史研究成果中学术价值很高的一部分。

二、会计史研究的其他相关领域

改革开放以来, 除取得上述研究成果外, 我国会计史教育和对外交流也取得了进展, 并在有组织、有计划的状况中继续进行。

(一) 会计史教育

上世纪80年代起, 部分高等财经院校和中央电视大学相继在本科、专科层次开设会计史课程;少数高校在举办的助教进修班中开设过会计史课程, 或为青年教师开办过会计史课程专修班;此后, 还有高校在硕士、博士教育层次设置了会计史研究方向。各种形式的会计史教育, 为中国的会计史研究培养、积蓄了新生力量, 其中的部分人员现在仍在会计史研究和教育的第一线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了配合会计史教学, 部分高校组织力量撰写出版了一批会计史教材, 除上文介绍过的《会计发展史纲》、《会计史研究———历史·现时·未来 (第一、二卷) 》、《世界审计史》外, 使用范围较广的会计史教材还有《会计发展史》 (王建忠等,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3年、2007年) 、《会计发展概论》 (王海民等, 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8年) 。在编写教材的同时, 为提高会计史教学质量, 有关高校还联合制作了一套“会计史教学幻灯片”, 并在教学中取得了良好的使用效果。

(二) 会计史研究的国际交流

自上世纪80年代始, 中国会计史学者多次出席国际会计史学术会议, 如在澳大利亚、意大利、美国、法国、日本等国家召开的历届世界会计史大会, 并在会上发表演讲, 宣传了中国灿烂的古代会计, 介绍了中国现代会计改革的发展。同时, 国外会计史学者, 如日本学者、意大利学者、澳大利亚学者, 多次到中国访问、研讨, 密切了与中国学者的交流。中国学者的会计史论文, 也多次发表在国际著名学术刊物上, 得到了世界学术界的认可。

(三) 会计史研究的组织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会计史研究是在有组织、有计划的状况中进行的, 始终得到中国会计学会和教育主管部门的大力扶持。上世纪70年代后期, 有关部门组织会计科研选题, 将会计史列为选题之一, 即开始了有组织的会计史研究活动。1983年中国会计学会成立会计史研究组 (后改名为会计史专业委员会) 并定期召开会计史学术研讨会 (已举办六届) , 团结了全国的会计史学者, 促成了一批会计史研究骨干力量的成长, 极大地推动了会计史研究的发展。有组织的会计史研究活动为中国会计史学家与国外同行联系提供了便利的平台。多年来, 美国史学家协会、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会计史学会一直与中国会计学会会计史专业委员会保持联系, 并愿意进一步加强相互之间的交流。

三、会计史研究的问题与展望

经过改革开放以来三十年的努力, 我国的会计史研究从无到有, 取得了重大成就, 但也存在某些不尽人意之处, 我国会计史研究仍需要在系统化、研究方法等方面进一步改进与提高。

(一) 会计史研究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一是目前尚未构成完整意义的会计史学, 研究内容仍较零星、分散, 只是形成了完整的会计史学的部分内容。中国和世界会计的发展历时几千年, 积累了一笔丰富的历史遗产;对千年会计史进行研究, 不能不说是一项宏大的工程。目前所完成的只是这一宏大工程的极小部分, 远没有建成完整、科学的会计史学体系。按照对历史学的一般认识, 会计史学主要包括会计史料学、会计史方法学和会计史学史等内容或分支。会计史料学是关于空间历史资料的本质、源流、整理、利用的理论与方法的分支学科, 是会计史学的基础, 通过对会计史料源流、真伪辩别、史学价值、使用方法等问题的研究, 为会计史学提供物质前提。会计史料学的方法有会计史料的搜集、整理、分类、鉴别、考证、训诂等。会计史方法学是有关认识、表述会计历史所采用的工具和手段的分支学科, 提供着会计史学研究的技术条件。会计史方法学的方法包括:普通方法, 如实事求是、史论结合等;一般方法, 如分析与综合、具体与抽象、归纳与演绎、微观与宏观等;专门方法, 如比较研究法、系统研究法、计量研究法、心理分析法等。会计史学史是关于探讨会计史学发展过程及其规律的分支学科, 通过廓清会计史学的发展线索及其规律, 明确会计史学家和会计史学名著的历史地位, 据以把握会计史学发展的趋势和走向, 促进会计史学的健康发展。按会计史学的上述内容去衡量, 我国目前会计史研究还缺少太多内容, 需要加快发展。

二是会计史研究对当前改革发展的现实促进作用不明显。会计史研究不是无目的研究, 除了弘扬历史文化外, 更重要的是通过历史的研究, 探寻会计发展变化的规律, 为其今后的健康发展提供参考。会计史的研究必须要为当前的改革出谋划策, 否则会计史研究的价值将大大降低。我国会计改革任重道远, 为了避免损失, 少走弯路, 非常需要历史的借鉴和指导;但我国的会计史研究尚未能充分起到对当前改革发展的现实促进作用。

三是会计史研究人才稀缺。进行会计史研究需要查阅大量资料, 熟悉很多历史情况, 要有较多的准备与积累, 短期内不易出成果, 且成果的发表难度较大, 阻碍了一些人进入这一研究领域;因此从事会计史研究的人很少, 进而会计史研究成果也就不够丰富。

(二) 会计史研究的展望

改革开放史学习心得 篇2

40多年前的1978年12月,中央召开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这次会议,打开了尘封几十年的国门,做出了我国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国策,从此改变了每一个中国人的命运。40多年的改革开放,是波澜壮阔、激情澎湃、创意万千、日新月异的40年,是给中国带来历史性巨变、令世界为之惊叹的40年,是中华民族大踏步赶上时代前进潮流、迎来民族复兴光明前景的40年。40多年的实践无可辩驳地证明:社会主义中国走出了一条成功的发展道路!

40多年来,改革从农村到城市、从经济领域到其他各个领域全面展开,逐步深化对外开放的大门从沿海到沿江沿边、从东部到中西部循序打开,全方位推进。这场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大改革大开放,极大地调动了亿万人民的积极性,使社会主义在中国真正活跃和兴旺起来,使社会主义制度在除弊创新中不断完善和发展,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历史性转变。今天,一个面向现代化、面向世

界、面向未来的社会主义中国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改革开

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我们党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坚持并丰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钢领、基本经验,使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大地上焕发出勃勃生机,取得了我们这样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摆脱贫困、加快实现现代化、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成功经验。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事实最有说服力。40年的实践雄辩地证明,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改革开放作为一场新的伟大革命,不可能一帆风顺,也不可能一蹴而就。最根本的是,改革开放符合党心民心、顺应时代潮流,方向和道路是完全正确的,成效和功绩不容否定,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这是党和人民从历史和现实中得

出的不可动摇的结论。

作为新时期的党员干部,能够切身的感受到改革开放给我们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和显著提升,我们的国家不断强

大,逐步拉近了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我们深深体会到,没有改革开放,我们就不可能有今天这样的大好局面,没有改革开放,我国还要停留在封闭半封闭和发展停滞的状态下。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时代特色,是我们党最鲜明的时代旗帜,是中国人民最为自信和自豪的伟大创举。

上海: 看得见的“开放史” 篇3

一些“变化”开始浮现。据《南华早报》报道,上海自由贸易区虽然尚未挂牌,但包括汇丰、渣打在内的一批外资银行早已瞄准商机,计划第一时间进驻自贸区。《解放日报》9月5日的报道说,上海自贸区周边房价一夜涨了近10%。

一位熟悉上海历史的学者告诉《瞭望东方周刊》,自打破闭关锁国政策以来,从五口通商的开埠到殖民地时代的三权分制,上海就是个不断开放的城市。改革开放后浦东再次走到全国开放的前沿。其中虽有曲折反复,但海纳百川始终是上海无法放弃的命脉。

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的专家看来:自贸区的成立将成就一个主权完整、有序管理下最开放的上海。

上海文化的核心是商业化

按照相对严格的分类,自贸区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广义的自贸区,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或地区通过签署自贸协定(FT- Agreement),在WTO 最惠国待遇基础上,相互进一步开放市场,分阶段取消绝大部分货物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改善服务业市场准入条件,实现贸易和投资的自由化,从而形成促进商品、服务和资本、技术、人员等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的“大区” (FT- Area)。

如中日韩自贸区,就属于广义自贸区。

另一种是狭义的自贸区,1973年国际海关理事会签订的《京都公约》定义如下:指一国的部分领土,在这部分领土内运入的任何货物就进口关税及其他各税而言,被认为在关境以外,并免于实施惯常的海关监管制度。

上海自贸区,即为狭义的自由贸易园区。

上海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巫景飞告诉《瞭望东方周刊》:“乐观估计,自贸区的相关细则将于10月1日出台,不过因为各方面准备还未完善,细则可能将拖至今年年底出台。”

9月7日,上海前滩新兴产业研究中心的内部政经交流会上,关于自贸区的发展和未来成为焦点。会上有人表示,“关于自贸区,政府只想明白了40%,市场只理解了20%,而这正是投资的好机会”。据悉,上海市政府参事室主任、参与了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设计的王新奎教授此前提出,开放促上海转型思路。李克强总理来沪后对整体方案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地方政府还未完全做好准备。“这可能是此观点的来源。”巫景飞解释。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接近自贸区成立的相关人员向《瞭望东方周刊》提供了自贸区方案全文,其中明确指出:扩大服务业开放。选择金融服务、航运服务、商贸服务、专业服务、文化服务以及社会服务领域扩大开放,暂停或取消投资者资质要求、股比限制、经营范围限制等准入限制措施(银行业机构、信息通信服务除外,营造有利于各类投资者平等准入的市场环境。)

这位人士告诉《瞭望东方周刊》:“金融、贸易开放肯定是关注之重,已然成为焦点。但在我看来,对未来造成更深远影响的应该是教育开放、娱乐开放等。这些原来相对监管更严格的行业开放,将给上海和上海文化带来深远的改变。”

“1843年开埠以前,上海这个城市没有政治地位,只是普通的海边城市。”上海市历史学会会长、上海社科院研究员熊月之告诉《瞭望东方周刊》。

那个时候,上海最有地位的人是南来北往的商人,能赚钱就得到社会认可。开埠后上海人开始与外国人做生意。对于上海人而言,与外国人做生意和与外地人做生意无甚区别,因此洋人进入上海也比进入其他城市要更顺畅。

“上海这个城市的人群特征,用李泽厚的话讲是‘实用理性’,这跟移民城市有关。移民城市的人靠自己的努力出人头地。”熊月之认为,海派文化本身是很世俗很开放的,其本质是商业化。

当经济驱动力加速运转,文化、贸易、教育等各方面同时被激化,本地人的生活方式显然就产生了新冲击和变动。

被迫开放的租界时代:“华洋混处”

城市的每一次开放都将迎来新兴事物,对原本自有文化和生活方式产生冲击,最后融合成这个城市的新文化和新秩序。

在新中国建立前,上海经历的每一次开放都属于被动开放或被迫开放,那时的中国没有一个国际的概念,也是在完全没准备的情况下开放。“我有一个总结,这是在极其特殊的历史条件下,由多种错综复杂因素造成的一种开放格局。”熊月之说。

中国的开放从五口通商开始。起初境况是“华洋分处”:租界租给洋人,每年需收取相当费用。划定地区内只允许外国人在此居住和经商,中国人不可居住,这在实际上形成一个有限的贸易区。熊月之说,“这个地区处于现在外滩附近,靠近河南路,地方不大,只有800多亩地。”

1853年小刀会起义改变了当时的状况。小刀会起义打了18个月后,占领上海县城。期间难民不断涌入租界,使原本只有2000多人的租界迅速膨胀。十几万人进入租界,造成其形成一个非常大的市区,“华洋混处”就此出现。

租界随之设立警察局等等一系列的管理机构,形成了“国中之国”。“华洋混处”造成西方文化毫无遮挡地在中国人面前展示。熊月之认为,如果上海租界一直为“分处”,其对整个城市的影响不会如此重大,但“华洋混处”造成租界膨胀,影响深远,使上海成为独具一格的近代城市。

上世纪30年代,租界已完全成为上海城市重心,从城市面积而言,至少占有十分之九。由于“华洋混处”,租界呈现出四大效应:

首先是示范效应。在上海租界的洋人,并不仅仅把它作为临时的居住地,而是作为家园经营。包括哈同、沙勋等近代有名的资本家,均把上海当作自己长久的家。他们把一切认为好的东西都带来上海,使得上海物质文明发展与西方大城市同步,如电灯、电话、自来水、汽车等被同步引进。熊月之说,“一切其认为改善自身生活的物质条件和精神生活,都被最快地引入上海。”

与传教士居高临下的推广不同,“洋人们”自用的设施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上海人也更容易接受。上海人对外国文化的认同深入到思想深处,正是因为其具有示范效应。

其次是缝隙效应。彼时的上海存在三个政权:中国人政权,法租界政权和公共租界政权,形成一城三制。法规不同,执法者不同,甚至用的电压、道路宽度也不同。英租界公共行文用英文,法租界用法文,中国人用中文。

差异导致不同租界间形成落差。一种行为在华界犯法,到公共租界却合法。这样的缝隙,使得很多外地有识之士聚集上海。比如,于右任、章太炎、蔡元培等便长期居住于租界;同时也有在外地犯法的人跑到租界躲避惩责。

那个时候,在租界可以寻找生存发展的机会。熊月之说,共产党也是利用租界的缝隙效应成长壮大。中共“一大”会址在法租界的边缘,与现在不同,那时此地为郊区,旁边即是农村;“二大”会址在法租界与公共租界的交叉处。

再者是孤岛效应。近代上海在战争发生时,一直保持中立。“中立使上海变得更安全。”

近代中国战争不断,一个地区长期处于安全形势下,便能吸引更多的人和资金进入。许多在外地为官为商的显贵,都选择在上海买房养老。严复是福建人,在天津做官,却长期在上海安家,房子买在上海,钱也存在上海。

那时所有外国人开办的银行,总部都设在上海,中国自己的银行大多数总部也在上海。这里成为名副其实的政府无力控制的金融中心,一些在外地当官的贪官污吏也把钱存到上海,政府无法追责。

“这种情况造成上海有钱人多,有闲人多,有才人多。每次发生战争,上海都经历一次新的膨胀,有钱人和廉价劳动力不断地涌入,使得其持续壮大。上海开埠时人口不满20万,至1949年已经有500多万人口。”

最后是集散效应。上海人来自全国各地也来自全世界各地,他们与各处都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和商贸往来。上海本身是个缺乏资源的城市,贸易成为主要的经济支柱,人们从福建运来木材,从山东运来大豆,再卖到全世界。

这四个效应使得西方文化毫无遮拦,也未经过滤地展示在上海人的生活中,且当时的中国政府无法管理。熊月之认为,“这就是被动开放造成的结果。也是与主动开放的区别,主动开放下,政府具有控制力和过滤能力。”

“摇摆时代”的上海

对于上海自贸区的期待,并不止于金融、物流、贸易等领域。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左晓蕾认为,如果仍然是资金、投资、拉动GDP的故事,还用“试点”什么,“对上海自贸区我们更期待的是机制体制的改革试点。”

而在一些老上海人看来,自贸区带来的,还有这个城市社会生活的变化。或者说,上海是否能构建代表自己特色的城市文化生活。

“1989年,我第一次去香港。我此前只在书上看见过对老上海的描述,而香港的街道、楼宇、商业化与书上的老上海画面如此相仿。”熊月之说,那是1949年前后,上海的企业家去香港后带去的上海文化。

从爵士乐在上海城市生活史上的发展,可以让我们“闪回”到昔日“远东不夜城”显赫的文化生活。

穿过和平饭店的大堂,有一处狭窄的楼梯,二楼的尽头有一个不大的房间,是原来和平饭店上海老年爵士乐队的表演之处。高高的窗台,坐在那里看不见外面的街,昏黄的灯光中飘荡着旖旎的爵士乐。没有外面世界的干扰,不知今夕何年。

这已是几年前的情景了,和平饭店整修后爵士吧搬至一楼大堂内,虽然室内设计都诚心做旧,但许多老客人还是念着以前的简陋。

和平饭店老年爵士乐队团长肖雪强告诉《瞭望东方周刊》:“这支乐队成名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为当时的菲律宾政要表演后受到国际媒体的关注。至今已为30多个国家的元首演出,如今乐队中年纪最大的乐手89岁。”

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萧条,爵士乐成为人们忘却现实苦难、安抚内心忧伤的镇定剂。上海音乐学院教授洛秦在其编著的《海上回音叙事》中写道:1934年,有一个著名的爵士乐手叫古德曼,他的乐队为哥伦比亚公司做了一档节目,其中主题曲就叫《让我们跳舞》。

在古德曼《让我们跳舞》的推动之下,形成了一个被音乐界冠之以“摇摆时代”的上海。

那个年代的上海,是近代文化历史中最富活力的时期。民族经济迅速发展,生活方式的深刻改变,东西方文化交流日益频繁,都为这一时期的上海文化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十里洋场促进了社会开放,也造就了申城文化中洋交融、东西合流的特殊性。

老上海爵士乐手郑德仁已经90多岁了,他依然记得上海最早的爵士乐起源。那时上海有条马路叫朱葆三路,靠近外滩,有很多外国人和外国的军舰、商务船和水手。他们上岸消闲时,便到朱葆三路上的酒吧消遣。酒吧里演奏的就是很传统的爵士乐。

一幢幢高楼拔地而起,百货商店、屋顶花园游乐场、装修奢华绚丽的舞厅都在上海应运而生。1927年,全市第一家营业性歌舞厅“大东舞厅”正式挂牌。交际舞很快在上海风靡。除了各大饭店的舞厅外,丽都花园舞厅、仙乐斯舞厅、米高梅舞厅、百乐门舞厅等相继建成。

1930年,为了让歌舞厅等娱乐场所的灯火和音乐与上海这座不夜城的称呼更加名副其实,公路局允许营业时间从子夜延长到午夜两点。此时,全市的歌舞厅一类的娱乐场所已达三百余家之多。

在城市文化学者李欧梵眼中,百乐门的设计非常现代化,白色的大理石旋转楼梯通向大舞厅,阳台上另有一个舞池。玻璃的地板,处处闪烁着灯光,让人感到像在鸡蛋上跳舞。舞台正对着入口处,乐队在上,都是俄国乐手,但演奏的却是最新的美国爵士。在早期上海的众多爵士乐队中,有80%为外国乐手。

而大量的欧美电影,尤其是好莱坞电影在上海各大电影院上演,其中的音乐和插曲也受到上海人的欢迎。据统计,1935年上海放映美国影片309部,占全年上映影片的78%。

知名作家程乃珊在《上海人的好莱坞情结》一文中写道:美国的米高梅电影公司早在1930年就在上海设立中国公司,并对多家影戏院授予放映权,美国的福克斯公司也和上海诸多首轮影院订有放映权合同。所以,可以讲好莱坞从一开始起,就已瞄准上海的市场。

西方的新工艺,如音响、隔音、冷气、字幕等;作为软件的经营管理,也清一色遵循的是西方式的游戏规则。这些先进的影院文化,往往就是好莱坞产业文化的翻版,为上海的都市文化注入了新元素,连老式的戏园子都吸纳了这些先进概念。好莱坞影片,一直成为上海人一道必不可缺的视觉经验。

20世纪80年代,在昔日远东不夜城上海,爵士乐和交际舞悄然复苏。

上海音乐学院音乐硕士杜莎莎告诉《瞭望东方周刊》:“1995年上海音乐学院成立爵士乐专业。已经毕业的学生,如同老上海的乐师一样,多数作为自由职业者,参加各个乐队的演出。”

移民城市活力恢复

1990年的浦东开发,是上海城市发展史上的又一里程碑。

开发浦东,学界的讨论其实早在80年代就开始了,市领导也一以贯之地研究这个问题。正是因为有了前面的研究积累,1990年邓小平同志把浦东开发开放这个问题又提起来时,上海就能快速“出发”,并在原定大思路的基础上,把开放开发的“大计”往前推进。

“浦东大开放给上海带来最大的改变是产业结构。建国初期上海的产业中心在轻工业,缝纫机、自行车、纺织业都有成名已久的品牌。”巫景飞告诉《瞭望东方周刊》,“现在浦东的半导体、高科技、大飞机产业,都源于上个世纪的浦东大开发。”

产业中心的转移带来劳动力市场的改变。当时从全国范围来看,不少国企的盈利能力开始下降,负担越来越重。老一辈上海人大多数经历过集体下岗的年代:纺织女工进入航空公司成为空嫂,曾经是上海滩的大新闻。相对于少数幸运者而言,更多的工人进入到超市等普通服务性行业。

群体的阵痛,增加了城市前进的动力。建国后实行的户籍制度使上海这个移民城市的活力减弱,然而,浦东开放打破了这一僵局。上海成为真正意义上全国人民的上海,也是从此时开始上海话渐渐没落。

“从外地,乃至外国而来的各种人才涌入上海,再次对上海的本土文化造成冲击。”巫景飞说。

在市民生活中,上海各区县曾代表着不同的等级。城市的西面是上只角、东门是下只角的印象深入人心。闸北区,由于当时建筑比较破落,居住人口的教育水平较低,一直被认为是上海的棚户区。

“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间房”这句话,被很多老上海人念叨了多年。但浦东开放打破了这一格局。如今,浦东的中心地区已成为上海富豪的聚集地,浦西的区县等级化也渐渐模糊。

在熊月之眼中,“浦东开放之所以能有如此大的成就,与浦西联动是无法分割的。”他告诉本刊记者,虽然金融中心向浦东转移,但是上海的文化中心依旧在浦西。

“打破原有区县等级的应该是房地产开发。”熊月之说:“房地产业的发展,打散原本固化的文化,经济地位决定新的社区,这如同西方的社区发展过程。”

接受本刊采访的专家表示,原本浦东开放的规划更为宏大,浦东下属的各功能区设置,如外高桥保税区、金桥功能区等,都是为了浦东建市准备的区县雏形。但是在发展过程中,原计划出现了一定的修改。“此次自贸区建立是浦东的又一个契机:十里洋场将从南京路、外滩,‘漂’到自贸区。”

上海的下一个二十年

如果说浦东开放奠基了上海此前二十年的产业格局,那上海未来二三十年的决定权已交给了自贸区。

“自贸区的重点在于钱的进出。方便和安全、低税收,这些可能使得资金向自贸区倾斜。虽然很难计算流入流出的平衡性,但是‘钱流’必将带来一系列新的商机。现在的问题是钱进入国内困难,流出去更困难。”巫景飞说。

按照目前的有关规定,每人每年只能换取5万美元的额度,如果需要换100万美元则需要找20个人。“这非常不方便,对资金流出造成瓶颈。”

同时,政府持有大量美元,也承担着较高的风险。巫景飞解释,这是由于政府持有大量美元资产,而美元国际价格又频繁波动。所以,将货币持有结构,交给老百姓和企业自己配置,政府持有外汇储备风险会相应减小。

本刊记者获悉,《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服务业扩大开放措施》共六大分类19个子项,其中提出,将放开教育服务业和娱乐服务业,这必将对上海文化造成深远的影响。

目前国内民办的学历教育虽然存在,但申请困难,限制条款繁复。

职业培训,也由教委管理,注册要求极高:对教学场地的大小,教师的数量,教师职称配比都有着明确规定。因此,目前很多培训机构无法开培训发票,只能开咨询或其他种类发票,因为经营范围里没有培训这一项目。

所以,业内人士认为,教育服务的开放,将使人才本土化培育能力更强。

自贸区的建设,将怎样改变上海的城市生态,也是富有争议的话题。

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诸大建在微博中以“上海是个经济动物城市”为标签,陆续讨论了他对上海城市发展的看法。

诸大建认为,用定量的可国际比对的证据评估上海过去十多年的城市发展,有一万个证据证明上海的经济地位在上升,却没有证据证明上海的可居住性有同样程度的进步。上海建设金融中心、航运中心、贸易中心的排名已在世界前十几位,但是上海建设宜居城市、生态城市的水平只在世界一百位左右。

要从经济动物城市成为宜人世界城市,“上海就不能老讲四个中心的建设指标,而是要有可持续性城市四面体的经济、社会、环境、参与指标。更贴近生活的做法是伦敦规划宜居城市的四个方面,即城市的可就业性、可居住性、可旅游性、可出行性。 ”

视觉传达专业设计史教学的改革 篇4

一、设计史教学的现状分析

1、设计史教学内容泛化, 教学方法缺乏创新

视觉传达专业所学的设计史课程一般都安排在大学一年级下学期、二年级上学期, 课时设置一般都是32—48个课时, 由于课时少, 授课时间也短, 所以很多教师都把一些知识点系统化、精简化, 肤浅的把设计史理解为设计发展的历史, 授课的内容泛化并且千篇一律没有特色。但事实上, 设计史课程内容具有信息量大、年代跨幅大、地域跨度广和文字内容较多的特点, 课堂上所讲授的内容主要就是大量的文字理论, 辅助一些图片进行填鸭式教学或者是满堂灌式的教学, 使学生疲惫不堪, 根本无法消化和理解课堂所学内容, 造成学生学习过程中疑惑不解。

视觉传达设计主要就是通过用视觉向人们传达各种信息, 在当今瞬息万变的信息社会中, 视觉传达专业是跟时代发展结合的较为紧密的专业, 所以更是要与时俱进、紧追流行。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 以网络跟电波为载体的各种技术飞速发展, 经常给人们带来革命性的视觉体验, 这也就决定了视觉传达专业所学的设计史的课程在内容上也必须是动态的, 需要及时更新, 顺应时代发展, 能够与时俱进。设计史的教学内容不能只是单纯的描述历史、简单的名词解释和常识的理论阐释, 需要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找例子、从学生的身边找案例, 运用所学设计史论的原理、方法分析和总结作品的设计思路、设计风格和设计理念。

2、设计理论与专业设计实践课程脱节

在很多高校的艺术类教学中长期存在着“重设计实践教学, 轻设计理论研究”的思想, 使得视觉传达专业的学生们对理论课程不感兴趣、甚至有抵触心理, 而是对操作性比较强的设计实践课程具有浓厚的兴趣, 对设计史的课程所采取的的态度也就是听听就过去了。由于在各高校中设计史的课程不被重视, 也造成了设计史课程的教师资源严重缺失, 很多老师不愿意上史论类这种纯理论的课程, 甚至有些课程都是找一些文科非设计专业老师兼任, 导致课堂教学缺乏系统性和趣味性, 从而根本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设计史的教学目的不单单只是为了让学生了解中外艺术设计是如何发展的, 最重要的是认识和了解各个时期的设计风格、设计理念以及设计作品的时代特色, 培养学生对设计理念系统的思考与认知, 并且把这门枯燥的理论课程与专业设计课程和实践课程紧密结合在一起, 在实践中将理论升华, 在理论学习中将实践得以实现。

二、设计史教学的改革探索

1、授课内容与时俱进, 重点突出

纵观设计史, 所包含的内容涉及的面比较广, 时间跨度比较大, 文化、地域差异比较大, 在有限的课时里, 授课教师需要精炼教学内容, 删繁就简, 重点突出, 留下对未来设计实践有帮助的、应用价值高的设计理念与应用实例。视觉传达专业的设计史课程重点在于从分析设计的发展过程, 研究和分析各个不同时期的设计观念。设计史的授课内容必须紧跟时代的步伐, 与时俱进。由于科技、文化、经济、艺术的不断发展和日益创新, 设计也在发展和进步。设计史的教学不应该仅仅从设计的发展史上简单的将词汇进行解释、将理论进行阐述, 要求授课教师需要及时关注国内外最新的设计动态和设计的发展趋势, 合具有时代特色和借鉴意义的设计实例, 通过分析和讲解, 启发学生学习历史和设计作品背后的设计理念和设计想法, 使得设计史可以鲜活的得以传承。

2、发挥专业特色, 构建实践教学

改革开放史个人心得体会 篇5

回想过去,我们40年风雨兼程,路途艰辛,可是硕果累累。改革开放40年发展,中国人民生活由贫穷到温饱,再到整体小康的跨越式发展,中国社会实现了由封闭、贫穷、落后和缺乏生机到开放、富强、礼貌和充满活力的历史转变;经济实现了持续快速增长,综合国力进一步提高;民生得到显著改善,人民生活总体到达小康水平,科技教育快速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提高;人民群众主人翁意识显著增强,受教育水平和礼貌程度明显提高,社会整体礼貌程度大幅提升;中国科技飞速发展,制造业由“中国制造”变为“中国创造”,中国社会发生了全方位的历史性转变。

继往开来,中国发展永不止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全面深化改革,着眼全局性重大问题进行顶层设计,狠抓改革落实,一往无前。今年是我党的十九大开局之年,对未来的发展提出了新任务、新要求,中国也踏上了新的历史征程。总书记多次强调,老百姓关心什么,期盼什么,改革就要狠抓什么,推进什么,经过改革给人民群众带来更多的获得感。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时代特色,是我们党最鲜明的时代旗帜,是中国人民最为自信和自豪的伟大创举。

40年的改革历程,其实也是我们对完美生活的期盼和向往的历程。也是我们这一代人成长的历程。回想80年代小学课本中提到的楼上楼下电灯电话,就是那个年代的期盼;90年代高中英语课本中有一篇是想到实此刻家中购物的文章,今日我们身边早就实现了,21世纪初我们参加工作时都在使用BB机,购买一台手机同时实现单向收费又是我们那个年代的一个期盼。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也就是此刻我们所处的年代,汽车成为普通家庭必备用品,在十年前也是我们很多人的期盼。

而接下来的第三个十年,也就是年后中国社会要实现党的十八大报告再次重申的两个百年奋斗目标之一(建党一百周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同时到建国一百周年暨2050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礼貌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就是我们现阶段的期盼和向往。

物理学史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篇6

关键词:物理学史、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

【中图分类号】G642

一、物理学史课程在物理专业中的地位和作用

物理学是研究物质运动的最普遍规律以及物质基本结构的科学。而物理学史是研究物理学产生和发展规律的科学。

物理学史是研究人类对自然界各种物理现象的认识史,研究物理学发生和发展的基本规律,研究物理学概念和思想发展和变革的过程,研究物理学怎样成为一门独立学科,怎样不断开拓新领域,怎样产生新的飞跃,它的各个分支怎样互相渗透,怎样综合又怎样分化等各个方面。

对物理专业的学生来说,通过物理学史课程的学习,可以达到以下目的:

1、在物理学史课程中,通过对物理学中重要的基本概念、定律、原理和理论的酝酿、形成和发展的过程,物理学基本概念的变革,物理学研究方法的演化等内容的教学,使学生获得关于物理学的发展过程的基本历史知识,掌握物理学发展的基本规律和总趋势。

2、通过对物理学发展过程的具体了解,加深学生对物理学知识和理论的实质、物理学思想、物理学方法、物理学发展动力和矛盾运动的理解和掌握;感受科学创造精神,激励学生提高自身的科学素质和创造素质。

3、通过对物理学发展过程及物理学科学创造过程的阐述,使学生了解科学理论的发展与社会历史条件、哲学思想、生产实践和科学实验的关系,了解科学真理的相对性和科学认识的动态性,了解科学家献身科学、追求真理的崇高精神,从而加强辩正确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教育,继承和发扬优良的科学传统,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4、可以使学生认识到思想观念转变的重要性。物理学理论的历史发展,最集中、最本质的表现在物理学基本观念和相应的物理世界图景上的演变上。这种演变又鲜明的反映在物理学思想的根本变革。近年来,物理学的基本观念经历了牛顿力学的“绝对时空+超距中心作用+机械決定论”,到经典电磁场理论的“非中心力+媒递作用观+场”,到相对论的“相对时空+质能关系+等效原理+时空弯曲”到量子力学的“量子态+不确定性+几率决定性”的深刻变革等。

物理学的发展总是以物理观念、物理思想的突破为先导和基底的。正是伽利略否定了亚里士多德的自然运动和强迫运动的思想,得出惯性定律,才把力学的研究引上正确的途径。马赫对牛顿绝对时空观的批判,深刻地影响了爱因斯坦,终于迈出了创立狭义相对论的步伐。

二、物理学史课程教学的现状

虽然物理学史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但目前在高校物理专业物理学史课程的教学中,所能达到的效果却很有限,分析其原因,有以下两个方面:

1、在物理专业的所有课程中,物理学史一般是选修课,除了个别特别感兴趣的学生以外,多数学生选修该课程是认为取得学分更容易一些,一般没有挂科之忧,部分学生来听课是迫于考勤的要求,因此在课堂上相当一部分学生听课积极性不高,甚至根本就不听课,一直在玩手机或做别的事情,这种现象相当普遍,虽然课也上了,但学到的知识却是寥寥无几。

2、对老师来说,在教学上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在课堂上,多数老师只注重自身教学的条理性、系统性和完整性,上课时只顾自己讲,关注学生较少,课堂很少有互动,加之该课程本身难度不大,而且一般都采用多媒体教学,画面多,翻页快,虽然做到了信息量大,但学生听课积极性不高,能留下印象的知识和画面却很少。课上没有互动,课下又见不到老师,学不到知识就在所难免。

三、物理学史课堂教学改革与实践

如何才能改变以上被动的局面,在学生是为了获得学分容易才选修该课程的前提下,笔者认为适当调整教学内容、改变课堂教学方法、改革考核方式是关键所在,近几年通过几届学生改革和探索,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1、适当调整教学内容,提高教学内容的趣味性和吸引力

物理学史的传统授课内容主要是按照物理学各分支,以时间为序,依次介绍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相对论、量子力学、原子和原子核物理学、粒子物理学、凝聚态物理学、现代光学、天体物理学等发展的历程。虽然这样的教学内容完成了向学生传授物理知识的目标,也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大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但其对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引导作用却没有充分发挥出来。所以,为了适应教学目标,克服传统教学内容古板生硬、缺乏趣味性和吸引力等不足,在讲述物理学各分支的过程中,首先讲述这些物理知识产生的时代背景、社会及经济发展状况、哲学思想的发展水平等背景知识,特别强调中西方的对比,而物理学知识则是简单讲述,因为作为物理专业的学生来说,他们在其他课程基本上都学过了,如在讲述力学发展史前,先以较大篇幅介绍欧洲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等历史背景,然后再讲述物理学知识的产生和发展,学生就更加容易理解和接受。在讲到某个物理学家时,除了简单介绍其物理学贡献,还用较大篇幅讲述其成长背景和成长过程、生平趣事、哲学思想等,甚至是生活中的不良现象及性格缺陷等负面因素也做些介绍,给学生一个全方位的物理学家,让学生感觉到科学家也是人。

2、改变课堂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传统的授课方式是老师讲,学生听。在这种授课方式下,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老师讲授的知识,学生听课的积极性不高,教学效果差。为了克服传统授课方式的单一化和被动性,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授课方式进行上了大量的改革与探索,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物理学史不同于其他物理课程,内容基本上都可以看懂,这为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在课堂上,将那些浅显易懂的内容直接由学生进行讲述,然后老师进行点评,同时根据学生讲述的情况进行打分并记录,作为平时成绩,这样就给了学生动力和压力。老师不仅在内容上进行点评,还把学生讲述的语气、语速、发音、精神面貌等各方面进行全方位的点评,让学生不仅掌握了知识,同时还锻炼了口才,提高了综合素质。在点评的同时将教学内容进行挖掘和扩展,使学生能进一步掌握课本以外是知识和信息。endprint

(2)在每次课的最后环节,将下次课将要讲述的内容提炼为几个问题罗列出来并让学生记录,要求学生课下预习,在下次上课时让学生讲述。将学生分成若干个组,每个组提问一个学生回答预习过的问题,然后根据回答的情况进行打分,打分结果不仅是回答问题学生的成绩,同时也是这个学生所在组全体学生的成绩,这样使学生就有了空前的压力和动力,迫使他(她)课前必须认真预习,一旦被提问,将是代表全组同学回答问题。

(3)当课程讲述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将讲过的内容凝练出几个有一定深度和难度课题,每组选择一个课题进行准备,要求广泛搜集资料、整合资料、撰写论文,并將主要讲述内容制作成PowerPoint文稿。经过规定时间的准备,每组推选一个人在课堂上进行讲述和答辩,讲述学生还要回答评委会提出的问题,每组学生推荐一个学生和老师组成评委会,对讲述学生在内容、效果、仪表仪态等各方面进行评价,并给出相应的成绩,老师和学生评委打分的结果按照不同的权重计算总成绩,这个总成绩也是该组每个学生的成绩,通过这样的过程可以使学生将学过的知识巩固、提高,并在各方面得到锻炼。

3、改革考核方式,实行多元化考核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高校课程教学传统的考核方式是非常类似于我国的高考,即一考定终身,大部分课程期末考试占总成绩的80%左右,虽有平时成绩,但由于占比少,更重要的是流于形式,不能反应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这就使得学生为了不挂科平时不学习,到了期末将赌注压在期末考试,于是,各种作弊手段纷纷涌现。为了改变这种现象,实行多元化考核方法势在必行,就是把各种考核体现在平时的学习中,物理学史是考查课,为实现多元化考核方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具体考核方式、形式、内容及所占比例见下表:

通过各种方式对学生进行课上课下的考核,并且大力提高这些考核方式在总成绩中的占比,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使每个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既有压力、又有动力,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经过几年的努力,在调整教内容、改变教学方法、改革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改革与探索,在课堂上充分激发学生听课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各个环节,通过考核方式的改革,使学生在课上课下都有了压力和动力,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明显提高,教学效果良好。

参考文献:

[1]刘小君. 物理学史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J]理工高教研究, 2009年8月,第28卷第4期。

改革开放史 篇7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早在其《修订的关于技术与职业教育的建议:2001》中提出:职业教育应当“为工作能力强、愉快的职业生涯奠定基础”[1]。使学生获得在合适的职业岗位上工作所需要的各种能力, 是职业教育的最主要的任务, 而以能力为本位的职业教育观在国际上已形成了广泛共识。“以能力为本位”的“能力”当然不仅仅是指“技能”, 而是包括就业岗位需要的学习能力、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在内的综合职业能力。我国高职教育是以培养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为主要任务, 因此, 如何根据职业岗位能力、素质及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明确人才培养目标,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是高职教育的重要课题。在高职服装设计专业的《中外服装史》课程教学改革过程中, 摒弃纯理论、灌输式的教学早已被大家所认同, 而从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出发, 以能力为本位, 以学生为中心, 采取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与手段, 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突出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与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 是职业学院努力的方向。

近年来, 本院师生积极投身于《中外服装史》课程的教学改革中, 采用合理的教学方法与手段, 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 提高了实际动手能力, 而且由于思维模式不同而开启了新的审美思想与设计之门, 转化为未来服装设计创新的动力[2]。

1 中外服装史教学改革的思路

《中外服装史》作为高职服装设计的专业基础课程, 内容丰富且复杂, 主要讲述包括中国服装史和西方服装史的相关知识, 影响到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对服装设计的兴趣, 以及服装设计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同时也是服装设计者吸取设计灵感的重要来源之一。实践证明, 作为《中外服装史》教学改革思路的确定需要考虑以下三方面的要素。

1.1 能力本位与三个“转变”

高职教育是培养面向企业第一线职业岗位需要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职业岗位自身的发展规律对从事它的人, 有着相应的能力与素质的客观要求。确定《中外服装史》教学改革的思路, 首先还是应该从高职教育的本质出发, 必须保证学生全面素质的发展和达到职业资格要求的能力目标。因此, 在服装史的教育教学的各方面建设中, 就要突出能力本位的思想, 体现现代职业教育的要求, 要从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中实现三个“转变”, 即:从传统的“教学过程”向“学习过程”的转变, 从传统的“教师中心”向“学生中心”转变, 从传统的“知识本位”向“能力本位”转变, 尽早让学生进入工作实践, 为学生提供体验完整工作过程的学习机会, 逐步实现从学习者到工作者, 乃至成功者的角色转换。

1.2 培养目标与课程的性质

在专业教学中, 课程要服务于专业, 更要服务于人才培养的目标。服装设计专业是培养面向现代服装企业从事服装设计、生产、经营管理第一线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因此, 学院的课程改革就要根据现代服装设计、生产技术的发展情况, 依据我国由服装大国向服装强国转变发展中对技能型人才的要求, 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已有知识、技能、经验与兴趣, 谋求为每一个学生提供适应未来现代服装企业需要和具有职业发展前景的、模块化的学习和训练, 实现培养目标的达成。《中外服装史》是一门基础性的专业课, 但我们往往记住的只是“基础”, 而忽略了“专业”, 我们必须认真地研究在服装史的教学中采用在专业基础课中获得与专业直接对接的有效点, 发挥出服装史的作用, 将服装史的有关理论知识有效地、物化地和有趣味性地融合于教学里。

1.3 学生主体与教师的作用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 学生的主体地位必须得到尊重。传统教育观强调以教师为中心, 而忽视学生的学习体验。在现代职业教育中, 学生的学习体验是根本的, 教学活动应该以学生为中心, 教师应该成为学习过程的策划者、课程设计者, 以及学习过程中的教练、指导者、导师和顾问。

简言之, 《中外服装史》教学改革的思路是:以能力为本位, 以学生为主体, 围绕专业培养目标的客观要求, 采用合理的教学方法与手段, 通过中西古代服装设计制作的实践,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着力提高学生审美意识、动手能力和创新设计能力, 为后续专业课程学习和未来职业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2 中外服装史教学改革的方法、手段与评价[3]-[4]

众所周知, 学习的过程是教师和学生相互作用的过程, 是学生通过学习体验有目的地主动建构知识、形成能力、调整态度的过程。因此, 在《中外服装史》教学改革中, 为了优化教学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可采用先进的“行动导向”教学模式作为解决方案。“行动导向”是一个以能力为基础、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整个教学过程以兴趣和需求、学习者的主观经验以及产品 (或作品) 作为导向, 在教学过程中努力创造能发挥学生主动性的学习环境和学习资源条件, 努力实现个性化教学, 使学生有机会经历从确定任务———制定工作计划———实施计划———控制与检测———评估反馈的整个工作过程, 增强学生适应后续专业课程学习和未来在企业实际工作环境和解决综合问题的能力。

虽然《中外服装史》并非专业课, 也非专业实践课, 且课程内容繁杂, 涉及的领域很广, 但作为专业基础课也承担了提高学生专业素质, 着力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任务。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尝试的教学方法、手段与评价方式如下。

2.1 基于“行动导向”的教学方法[5]

2.1.1 案例教学法

在《中外服装史》的讲授中, 可充分利用国内、外著名设计师的设计案例, 通过包含有设计师的典型行为, 思想、感情在内的故事描述, 特别是融合有不同国家、不同年代服装元素的作品作为真实的案例, 组织学生讨论、思考, 去诱发学生的创造潜能, 培养学生认识问题、深入了解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思维能力, 以及用清晰的思路表达自己观点的能力。教师在案例教学中要注意让每一个同学都积极思考, 贡献自己的智慧。

案例教学法使学生一方面从同学间的交流、讨论中提高对服装发展历史及其设计问题的洞察力, 另一方面也及时从教师及同学那里获得反馈, 从而为学生将来的职业岗位设置了一个近乎真实的场景, 缩短了教学与实践之间的差距, 实现了开阔学生思路, 深入认识服装发展演变规律, 有效启发学生设计思路。强化实践能力, 特别是要强化今后能够运用古代或传统元素用于现代服装作品设计的实践能力。

2.1.2 项目教学法

项目教学法是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行动。在《中外服装史》教学过程中, 可根据教学进度计划安排和古代服装发展及产生地域的不同, 分别制订了以下四个项目的模仿设计制作, 包括古埃及腰衣;古希腊的“希顿”与“披肩”;古罗马的托嘎;中国古代深衣。模仿设计制作一件具体的、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产品 (服装) 的项目任务, 此举得到学生的大力支持和配合。通过分组的方式, 采取了完整的任务布置———制定工作计划———实施计划———控制与检测———评估反馈的整个工作过程, 让每组的学生都积极参与到制作、展示活动中。根据自己体型和尺寸, 结合书本上古代的服装款式图, 学生自己选择服饰材料、色彩及其搭配, 并按比例做出成衣, 使古代服饰立体、形象、真实地展现在人们面前, 达到了理论与实践教学的统一。学生在成衣制作过程中, 不仅对古代服饰的特点、结构、意义、作用有了进一步感观认识, 且对制作工艺、手法、材质的运用有了新的认识。

《中外服装史》的项目教学法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意识, 开阔了学生的思维创作空间, 而且充分体现了以能力为本位、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审美意识和设计制作及创新能力的教改思路, 同时通过项目实施, 实现了一般能力培养与职业能力培养的适当结合, 使教学内容更宽、更新, 突出该课程的基础性地位和工具性作用, 在满足本专业必备基础理论的基础上, 为学生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和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2.1.3 角色扮演法

为了进一步激发学习兴趣, 充分调动学生参与《中外服装史》各项教学活动的主动性、积极性和自觉性, 配合项目教学, 在教学中采用了以古典时装剧和FASH-ION表演的形式, 组织学生扮演设计师和其他不同的角色, 以自己作为一个设计师为其他同学模仿设计制作相应的古代服装, 并在学校服装表演T台上展示出来的活动, 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通过教学中引入角色扮演这个项目, 培养学生正确地去确认设计师的角色, 学会了解设计师角色内涵, 快速进入设计师角色, 并圆满完成承担的工作任务, 为学生进入未来的职业岗位及至适应今后的变更, 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另一方面结合专业领域的角色扮演可进一步加深其对职业技能与知识的领悟, 掌握得更加扎实。自然, 学生也在角色扮演中体验其中的乐趣, 对培养服装审美意识和提高表现美的能力有很大的帮助。学生在角色扮演中学习了礼仪, 学习了如何表现出形体美和高贵优雅的气质。

通过角色扮演法, 使学生的设计感灵动起来, 进一步理解人们生存方式对服装的影响, 使学习工艺与设计欲望不断提升, 既传承了思想, 提升了审美意识, 也练习了传统技艺, 开启了设计之门。

2.1.4 其他方法的运用

此外, 在《中外服装史》的教学过程中, 还可根据教学目标要求, 结合不同的教学内容, 采取“谈话教学法”、“模拟教学法”等其他互动方式丰富、注重能力培养的教学方式, 给学生营造思考、分析、研究和训练的空间, 不断激发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 取得了积极的教学效果。

2.2 采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手段

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组织教学活动。在教学中使用电子教案, 使教师能够借助多媒体强大的信息功能, 传输给学生更广泛、更充分的知识量,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运用多媒体教学, 不仅符合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特点, 而且教学形式上直观、真切、形象, 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同时, 可以运用现代网络技术、电影、实物、图片、影视图像等手段进行教学, 丰富教学语言, 创新教学的手段。而一些需要学生解决的实际问题, 包括有关课外习题中, 都要求学生通过互联网学习、查询、研究, 并彼此相互交流, 共同提高。

2.3 考核以课业为主、多种形式并用

教改中对学生的考核评价采取的是“课业+展示活动+考试”的方式组织进行, 其中考核重点放在平时的“课业”———真实项目完成、案例分析和角色扮演上, 而课程结束时的理论考查采取开卷的方式进行。课业体现的是学生如何学, 教师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机会, 选题真实, 真题真做。由于布置的课业一般都有选题背景, 有课业目标, 有明确的任务和考核标准, 学生需要使用多种交流手段 (如社会调查、上网、去图书馆、走访、设计制作等) 收集大量的信息并进行归纳、分析、实践才能完成课业。学生“课业”的完成, 既是学生学习、探索的过程, 也是评价、考核学习成绩的依据, 从而使学生在实践中得到锻炼, 并通过课业了解自己在学习能力和职业能力两方面的潜力以及需要发展的领域, 为促进自我提高创造条件。

3 中外服装史教学改革的成效与存在的问题

通过开展《中外服装史》的教学改革与实践, 注重以能力为本, 以学生为中心, 采用“行动导向”的教学方法和形式多样的教学手段, 开展中西方古代服装艺术设计制作的实践, 从而达到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提升审美意识, 初步培养了学生综合职业能力 (学习能力、工作能力和职业素养) 和处理完整工作任务的能力, 而且由于思维模式不同而开启了新的审美思想与设计之门, 转化为未来参与服装设计创新的动力, 为后续专业课程学习和未来职业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目前采用“行动导向”组织《中外服装史》教学碰到一定的困难或问题, 主要有如下几点。

3.1 教师的不适应

教师的不适应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不适用。教师依然停留在传统教育教学模式上, 无法有效地贯彻落实能力本位、就业导向、实现三个“转变”的高职教育思想;二是受心理定势的影响而不适应。原先我们的教师都是在事先作好充分准备的情况下进教室的, 现在, 教师必须具有一定的动手设计能力, 否则, 示范教学无法完成, 学生看不到制作过程, 就很难下手, 发现问题和解决的方案难以提出;三是受知识面的影响而不适应。由于现今学生提出的问题涉及到各个领域, 很难估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提出什么样的问题, 因而心理总有些不踏实, 教师难免担心自身知识面不宽而无法应对的问题;四是受实践太少的影响而不适应, 原先对理论知识的传授尚还可以, 但现在学生提及的问题多半都面向实际, 对于缺少实践经验的老师来说, 确实很难回答。

3.2 教材的不适应

现有的教材主要是为教师的教而设计的, 而不是为学生的学设计的, 因而它适合于知识传授的教学, 而不适合行为导向的教学。现有的教材, 不仅使教师的教有问题, 学生的学也同样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需要根据教学改革的客观要求, 组织编写“行动导向”的相关校本教材。

4 结语

综上所述, 使学生获得职业岗位上工作所需要的各种能力, 是职业教育最主要的任务。目前我国正处在由“服装大国”向“服装强国”转变的重要时期, 培养满足服装企业设计、生产、经营管理第一线岗位需要的高端技能型人才更是服装产业发展的重中之重, 要培养适合市场需求的人才, 还需要不断地探索, 进一步完善服装设计专业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手段。因此, 在高职服装设计专业的《中外服装史》课程教学改革过程从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出发, 深化教学改革, 提升教师的素质与实践能力, 着力提高教学质量, 突出人才培养质量是我们努力的目标。

参考文献

[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修订的关于技术与职业教育的建议[R].2001.

[2]刘来泉.世界技术与职业教育纵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

[3]徐宏力, 关志坤.服装美学教程[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 2007.

[4]曾红, 黄永利.服装史课程在服装设计专业设置中的教学改革策略[J].纺织科技进展, 2009, (2) :92-93.

[5]罗飞虹.服装史理论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科技信息, 2007, 18:264-265.

[6]赵志群.职业教育与培训学习新概念[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3.

[7]王受之.世界时装史[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2002.

改革开放史 篇8

我国高校财经管理类专业普遍开设了西方经济学课程, 但学生在这些课程 (包括微观、宏观和国际经济学等) 的学习过程中, 只接触到了教材编者为学生展现的本专业课程的一些“知识片段”[1]P1, 从这些片段中, 学生不知道经济理论产生的过程, 事实上对经济学理论无法形成系统的认识。因此, 经济学专业的学生有必要通过专门的课程来了解经济理论如何产生、演变和发展。应当说, 研究结论往往不能限于理论本身的推理或演绎, 更需要通过理论学说史的系统考察来完善。

《经济学说史》的核心是研究经济理论的形成、发展, 以及存在的问题, 等等。如考察在特定时代背景下何人采用何种方法, 思考或研究经济问题, 在此基础上逐步蕴积而成的经济思想、概念、学说, 乃至理论和规律, 等等。再就是介绍经济学诸学科的创立、分布、演进及主要研究对象、领域及研究群体、科研组织, 还要考察影响人们进行经济思维、研究、活动以至于决策的社会经济状况、思想文化特征、政治制度背景等因素。总而言之是阐释经济理论发展的脉络和规律的一门学科。在经济学尚未成为独立学科的时代, 则主要考察人们如何进行经济思维, 对经济事物形成怎样的认识, 以及思想主张, 等等。

《经济学说史》研究内容也非常丰富。自古希腊罗马时期起至20世纪80年代经济学的新发展止, 时间跨度很长, 以各个时期具有代表性的经济学家和经济派别的主要经济思想和观点为主要学习内容。其中包括西方早期经济思想、重商主义学派、重农主义学派、古典政治经济学派、空想社会主义学派、庸俗经济学派、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派、边际效用派、新古典经济理论、制度经济学派、货币学派、公共选择学派等多个不同的经济学派, 内容极其丰富。同时, 《经济学说史》的内容具有较强的系统性。各流派面对不同的历史背景, 相互继承和发展构成了系统性较强的知识体系。

二、教学现状分析

(一) 教材选用。

《经济学说史》是理论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大学经济学专业基础课程之一。国内各大学的经济学专业都有开设此课程, 因而教材很多。目前采用较多的主要有姚开建主编的《经济学说史》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出版, 以下简称“人大版”) 和尹伯成主编的《西方《经济学说史》———从市场经济视角的考察》 (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出版, 以下简称“复旦版”) 。其中人大版教材的主要特点是内容系统, 细节充实, 并且便于学生课后自主学习。人大经济学院在经济学教材编写方面的权威性, 影响了几代经济学子。很多首开经济学课程的院系多采用此版本。但这本教材内容体系过于庞杂, 纲领性不强, 课时安排较少的院系只能在教学中作适当调整。复旦版的教材观点新颖、体例清晰, 其中对我国的市场经济改革进行了理论反思, 但对于本科阶段的经济专业学生来讲, 教材内容过深, 不易理解和学习。综上, 对于《经济学说史》这门课程主要存在两个问题, 一是教材体系庞大而课时安排普遍较少;二是教材编者的主观认识有可能会影响到学生对某一经济学说的客观理解和接受。

(二) 教学内容。

因教学内容多、体系庞大, 学生在学习教材时也会感到内容多, 学习困难, 产生畏难心理。客观上讲, 本门课程教材多厚达四五百页, 内容有三十四章之多, 多数院系仅安排54课时, 这给教师授课带来了不少问题。首先, 课时少, 教学内容多, 在授课中如何利用有限的学时来完整、详细地讲授教材内容, 这给教师备课提了较高要求。其次, 《经济学说史》是一门介绍在不同国家、不同社会体制下, 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 各位经济学家通过自己的研究分析, 站在不同的立场上提出的各种不同的经济学说和理论, 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课程, 如何把理论性和实践结合起来, 如何正确分析和评价经济理论, 能够让学生既理解课程内容, 形成正确认知而不教条理解, 又激发学习的热情, 这对教师提出了挑战。最后, 《经济学说史》亦是一门介绍经济理论发展的课程,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了解不同经济学家的不同经济学说并不困难, 难点在于如何能让学生把握经济理论发展的内在规律, 形成自己的判断和认识。从学生平时学习和期末考试结果来看, 这三点是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三) 学生学习情况。

从学生背景来看, 经济学专业多为文理科学生兼收, 根据学生素质和学习基础, 学习《经济学说史》课程存在以下问题:第一, 《经济学说史》课程的学习需要多门学科的基本知识。如历史学、社会学、心理学、高等数学等学科。例如根据教材体系, 这门课程实际着重介绍西方经济学说的发展历史过程, 因而课程从古希腊、古罗马时期的经济思想开始。学习这部分内容要求学生对欧洲中古时期的历史必须有一定了解。从实际授课来讲, 对理科生而言, 历史学恰好是他们欠缺的部分。因此, 在学习过程中主讲教师必须根据实际情况介绍相关知识背景, 这对有限的课堂学习时间提出了要求。而文科生对数理经济学派的相关理论又难以理解。第二, 学生在学习《经济学说史》课程之前, 已经系统学习过西方经济学 (分为微观、宏观两部分) 、高等数学等相关课程, 这是学习本门课程的必备基础。然而从上课情况来看, 学生的西方经济学基础和高数基础不够扎实, 往往在经济理论推理过程中要停顿下来了解相关基础知识, 这严重限制了学生对本门知识的理解。第三, 经济学经过数百年发展, 如今分支众多、学派林立。特别是进入20世纪之后, 经济学逐渐发展成与许多学科交叉的庞大的学科体系, 要想全面了解经济学说的发展, 仅靠教师课堂讲授是远远不够的, 学生普遍反映课程内容过多, 学习困难。

三、教学方法改革思路

(一) 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思考。

启发式教学是指学生与教师平等探讨问题的教学方法。通过老师的设问、提问, 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 最后解决问题, 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学习、研究的能力, 适合于和学生已有知识关联性较大的内容。比如在讲到边际效用学派时, 可以让学生思考价值的形成与人的心理有什么样的关系, 人对事物价值的判断与人需求的大小及事物的稀有性之间的关联, 并从自身考虑, 是否也存在这种心理。以这种启发式的提问, 引导学生从自身出发思考、分析问题, 从而理解边际效用学派的经济学家们为何会提出效用决定价值这一命题。

(二) 把经济理论和生活实践相结合,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把经济理论与生活实践相结合既便于理解书中的基本概念, 又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但是理论联系实际要与时俱进。例如在讲到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论时, 可以让学生思考:现实中的国际间贸易是如何发生的?按照绝对优势论, 没有资源禀赋的国家无法参与国际贸易, 但事实是否如此?通过这种方式, 让学生把经济理论的提出和现实生活联系起来, 激发学生了解经济理论提出、形成过程的热情, 以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 用经济学家构建经济理论体系的方法锻炼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经济学家的理论体系的构建经过严密的逻辑思维, 这一点是值得我们借鉴的宝贵精神财富, 对学生锻炼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和严谨的逻辑思维很有帮助。但这在以往的教学中往往被忽略。经济学家逻辑框架非常严谨, 思维独特非常值得后人学习和借鉴, 这对学生们以后科学思考经济问题大有裨益, 同时也能帮助学生将以前学习的知识片段联系起来, 了解其所学经济学知识的来源。

(四) 借助影像资料。

学习《经济学说史》的目的, 不仅在于了解经济学说发展的历史过程、经济理论构建的逻辑过程, 而且在于要让学生了解经济理论与经济现实之间的联系。特别是本科阶段的学生, 应增加其对经济理论的感性认识。基于这一点考虑, 主讲教师应给学生延展、搜集书本外的学习资料, 如一些优秀的影像资料, 将20世纪人类社会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与本世纪经济理论发展的不同阶段结合起来, 为学生展现一幅生动逼真的经济画卷, 让学生将课堂所学书本知识与人类经历的社会现实结合起来, 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本门课程内容, 同时也帮助学生了解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 使学生认识到经济学不仅是书本上的一纸理论, 而且是真正贴近生活, 实用性非常强的一门学科, 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经济学的兴趣和热情, 以及对人类经济活动本身的思考。

摘要:《经济学说史》是理论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经济学专业基础课程之一, 其理论性强、系统性强、内容时间跨度大。本文根据课程特点、选用教材和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 通过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思考, 以理论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借鉴经济学家构建经济理论体系的过程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以及通过对书本以外学习资源的介绍和辅导引发学生对经济规律的主动探索。

关键词:经济学专业,《经济学说史》,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汪丁丁.经济学思想史讲义[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8.

改革开放史 篇9

北京大学的前身是设于晚清新政时期的京师大学堂。在有关京师大学堂的几种办学章程里, 很早就规定校中应该设有史学门, 并对相关课程安排也有说明, 但事实上只具空文, 没有付诸实施。京师大学堂真正的史学教育, 仅仅体现在师范科开设的中外史学课程上, 但很不成系统。民国成立后, 教育部公布新的大学规程, 文科下设历史学门, 其课程分为中国史与东洋史、西洋史两大类。计规定要开的课有:史学研究法、中国史、塞外民族史、东方各国史、南洋各岛史、西洋史概论、历史地理学、考古学、年代学、经济史、法制史、外交史、宗教史、美术史、人类及人种学、西洋各国史、中国史概论等[2] 。但由于管理混乱, 民国初期的北京大学也如清末一样, 有史学课程但却很长时间没有设立史学门, 这种情况直到1917年初蔡元培执掌北大后才有所改观。这年暑假, 在蔡元培的主持下, 北京大学改革学科设置, 明文规定文科须增设史学门。从该年第二学期史学门的课程设置来看, 仅有中国通史、地理治革史、法制史、经济史、学术史等课程, 另有三种特别演讲, 即中国史学通义、人地学、《史记》探源[3] , 设置少而简单, 直接与历史相关的课程不多。这种情况不但与前述教育部规定的大学历史学门课程相差较大, 与北大自己的先期设定也相差不少。在1917年公布的《北京大学文、理、法科本、预科改定课程一览》中, 规定史学门课程分为通科和专科两类。通科包括历史学原理、中国通史、东洋通史、西洋通史、人类学及人种学、社会学、外国语等;专科包括中国地理沿革、西洋地理沿革、年代学、考古学、中国文明史、中国法制史、中国经济史、欧美各国史、欧美文明史、欧美政治史、欧美殖民史、亚洲各国史、中亚细亚地理及历史。另有特别讲演三种:一种以时代为范围, 如上古史、三代史、法国革命史、欧洲十九世纪史等;一种以一书为范围, 如《尚书》、《春秋》、海罗多之《希腊史》等;一种以事件为范围, 如苗族之考证、中国古代文明与巴比伦文明之比较等[4] 。

可以看出, 上述的课程设置较京师大学堂和民国初年教育部对史学门课程的设定, 都更加完善, 也反映了国外新史学的潮流 (详后) 。但是, 由于师资的缺乏和传统势力的阻挠, 这样的课程设置久久不能落到实处, 遂使一批主张新史学的教师不能容忍。正是在这种背景下, 发生了朱希祖主持的北京大学史学系课程改革。

朱希祖早年留学日本, 在早稻田大学学习史学, 期间曾追随章太炎。回国后在北大教中国文学史, 并曾担任过国文系系主任, 是国内较早倡导新史学的学者之一。他主张新史学是否受东洋留学经历的影响目前尚不清楚, 但1921年8月他为何炳松所译美国史家鲁滨逊的《新史学》所做之序则透露, 他主张革新北大史学系, 直接导因于他看了德国人兰普里希 (Lamprecht) 的《近代历史学》一书。在序文中, 他总结兰普里希这本书的核心思想为“近代的历史学, 是社会心理学的学问”, 而历史进程的原动力, 自然在全体社会, 所以研究历史应当本于社会心的要素, 应当以社会科学为基本科学。对此他深以为然, 于是即以之为指导, 改革史学系的课程, 这在后来史学系的课程指导书中有较为完整的体现。其基本思路, 是大学本科一、二年级, 先集中精力学习社会科学, 做一种基础——如政治学、经济学、法律学、社会学等——再辅之以生物学、人类学及人种学、古物学等, 然后把全世界的历史做综合研究。在该序中, 他还极力推崇德国人梅里士 (Mehlis) 的新理想主义历史哲学, 这种哲学主张一种“普遍史”, 主张对历史进行综合研究。这表明朱希祖要综合研究全世界历史的想法可能也受到了梅里士的影响。他认为, 虽然《新史学》重在破, 因而消极的话多, 但“我国现在的史学界, 实在是陈腐极了, 没有一番破坏, 断不能建设”。所以他宣称何著很合“我国史学界的程度”, 只有先“把史学界陈腐不堪的地方摧陷扩清了, 然后慢慢地想到积极的建设方面去”。正是在这个层面上, 他认为何著是“很有功于我国史学界的”[5] 。

可能正是在上述几位史家思想的影响下, 朱希祖认定史学社会科学化是新史学的方向, 而时间连续、空间连贯的普遍史是史学的目标。只有在这个意义上取得进步, 中国史学才算是得到真正意义上的发展。因此, 他进行北京大学史学系的课程改革, 目的不仅在破, 实有“希望我们中国也有史学的发展”之抱负。

为贯彻史学社会科学化的思想, 朱希祖在史学系广设社会科学如政治、经济、法律、宗教、伦理学等课程, 并认为其中尤以社会学及社会心理学为重要。在他看来, 现代的史学, 已为科学的史学, 只有懂得社会科学, 研究历史方有下手之处, “否则历史中种种材料, 哪一种是重要, 哪一种是不重要, 就没有标准了”。所以他规劝新来的同学, 选择课程, 不要躐等, 要先把设在一、二年级的社会科学课程先选修完, 因为它们是史学的基本科学, 然后再对各种科学的历史, 如政治史、经济史、法制史等依序选习。

朱希祖称, 史学系在课程设置中力求“史学应有之常识”的完备, 以使学生不致发生浅薄而不适于复杂史学的情况, 并强调这是史学系在课程组织上与他系的不同点。但是, 按照朱希祖拟定的课程设置, 史学系学生学完四年, 基本上只能学到一些社会科学的常识, 对史学知识本身所学反而不多。这太不合常理, 因而从一开始就遭到非议。不少人认为史学系课程太不专门, 对史学以外的东西花了太多时间学习因而所得“历史智识, 有限得很”。对此, 朱希祖不为所动, 再三强调大学本科之教育, 应该务求“就高等普通应有之常识”进行系统学习, 至于得此常识之后, 学生“欲专研人类全史, 以成所谓世界史;或专研究一国史”等, 则全凭学生自己的志愿, 但“此则研究所之责任, 而非本系四年内所能谋及矣” (相同的意思在史学系20年代各年的《史学系课程指导书》中都有反映。可参《北京大学日刊》1923年9月29日、1924年10月2日、1925年10月9日、1926年12月3、4日相关记载。以下引文如无注明, 均出自课程指导书。) [6] 。

轻于历史知识的传授而着重社会科学一般知识的掌握, 确实使处于当时课程改革先锋位置的史学系很不同于其他的系科。但是, 这一不同却使史学系显示不出自己的特点来了。学生们进史学系的目的, 是想教授们能对历史给他们一个“有系统的原因与结果的说明”, 这是相当一部分同学选读史学系的原因。史学系的学生中固然有一部分想以历史研究作为自己的志业, 但也有相当部分学生只为学一些历史知识而来, 对这部分人来说, 新的课程设置显然无法满足他们的要求, 因而被指“有从长商讨的必要”[7] 。同时, 对于如何将所学的社会科学知识运用于实际的历史研究中, 最初的课程设置也没有多少反映, 而是寄希望于大学四年后学生进入研究所后的深造。这样一来, 无论是对有志于历史研究的学生, 还是对只想获得一些历史知识的学生来说, 四年本科生活充其量只是在史学的边缘转圈, 研究不能深入, 所得历史知识也很有限, 这当然无法让他们满意。朱希祖雄心勃勃地进行课程改革, 显然对这些问题认识不足。在他看来, 只要是选择了史学系, 就应该把研究历史, 尤其是整理中国史作为自己的责任。而大学四年广泛学习社会科学的知识和方法, 正是要为以后深入的史学研究打基础。但是, 史学系轻于史学知识的传授和史学研究的锻炼, 这太说不过去。有鉴于此, 朱希祖在继续申述课程设置用心的同时, 开始督促成立北京大学史学会, 以期弥补史学系在史学研究上的不足。

早在1920年夏执掌史学系并决定要进行课程改革起, 朱希祖就想到过组织一个史学会, 并办一个史学杂志, 后由于学校常有罢课的事情发生而被搁置。1922年11月, 在多方努力下, 史学会终于成立。在该会的成立大会上, 朱希祖发表了长篇讲话, 对于史学系课程设置的用意进行进一步的阐述, 强调课堂上主要是教授学生“普遍的、连续的和社会科学的重要共同方法”, 至于分工的研究, 如本国史中某朝历史的研究, 某国的专史研究, 政治、经济、宗教等的研究, “这些特别研究, 这种自动的研究, 那就要靠诸君所组织的史学会了”。很显然, 他认为大学史学教育的主要责任是教给学生做研究的社会科学方法, 至于具体的研究工作, 则主要靠学生自己来进行。朱希祖希望本系的学生多做自动的研究, 并强调它是“治历史学的最要的方法, 并且是一种最好的练习”。在他看来, “我们自己整理中国史, 是我们中国人唯一的责任”。为此他对史学会寄予厚望, 希望各人先分开研究, 然后综合而成一部精详中国史的“大事业”[6] 。他相信, 只要一方面广泛搜集一朝的史料, 另一方面用最新的史学方法, 史学会是能在这方面取得成功的。

按照史学会公布的简章, “在北京大学史学系肄业及毕业者均得为本会会员”, 另外校内外甚至国内外有志于研究史学者都可以申请成为会员。如此广泛收纳会员固然可以表明主办人之雄心, 但同时也表明史学会的松散性。很明显, 朱希祖是希望史学会能够成为他史学课程改革的重要辅助机构, 以弥补史学系课程设置上轻于史学知识传授和史学研究锻炼的不足, 一方面可以消弭非议, 减少改革的阻力;另一方面则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运用社会科学方法进行史学研究的实践平台, 达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但是, 社会科学方法的学习固然能够为深入研究打好基础, 然而史学研究毕竟是一门较为专门的学问, 有其具体的研究方法, 忽视这些具体方法的传授, 学生进行自动的研究是有相当困难的, 这从史学会计划中要开办的刊物迟迟不见出现就可看出来。

在史学会公布的简章里, 史学会会员应该就本国史、外国史、科学史、历史学、考古学等数种, 认定一种或数种进行研究, 其研究心得可以公开讲演和以论文的形式发表[8] 。这样, 创办一份刊物就显得尤为必要。在筹备史学会时, 朱希祖就想过要办一个杂志, 而且在他看来, 北京大学所办杂志, 不可如中等学校所发行的杂志一般随便说空话, 而要在多读书、确有心得的情况下写出发表, 这样才有价值。但是, 直到1924年1月, 史学会才通过决议, 决定刊行《史学季刊》, 分3、6、9、12四个月出版。该刊“以中外史学及与史学相关之各种科学, 如人类学、人种学、考古学、社会学、言语学、历史和地理等为范围”[9] , 稿件只要被认为“有裨史学”, 都予发表。刊物虽指明面向全国征稿, 但其实主要对象是本系学生。由于学生平时进行自动研究的并不多, 征稿因而并不顺利, 杂志也不见出版, 后来不得已成了史学系教授会的刊物。

史学会刊物迟迟办不起来, 朱希祖认为是学生“没有研究的缘故”[10] 。为改变这种状况, 朱希祖对史学系的教学内容做出部分调整, 从1925年开始实行定期讲演及分年级研究中外历史的办法。定期讲演由本系教员担任, 每两周一次, 题目由教员在中国史、外国史及史学的基本科学三方面认定, 学生可就疑难当场与教员讨论, 以期得到实际的指导。分级研究, 则是史学系学生按年级不同分定研究范围, 最后把大小不同研究范围的成果综合起来。所有的成果, 都可以在自己创办的史学刊物上发表。朱希祖认为, 只要按这种方法脚踏实地、按部就班地做下去, 则史学系对于中国史学界, 当会有伟大的贡献。这是在正式教学内容上做出的重大调整, 至此, 历史的专门研究终于不再被认为是研究所的专利。这以后, 史学系专门研究的课程逐年增加, 到1930—1931年度的史学系课程指导书上, 史学专门课程已明显增多, 而且明确表明一、二年级偏重基础知识的讲授, 三四年级兼重研究[11] 。这较课程改革初期的情况, 已大为改观。

1930年12月8日, 北京大学史学系全体学生发表驱逐系主任宣言, 历数朱希祖的罪状, 其中重要的一条, 即直指朱擅变课程。朱希祖一面以文字逐字辩驳, 一面向当时的陈大齐代校长提出辞呈。陈挽留不过, 不久朱希祖辞职, 他主持的史学系课程改革至此告一段落。

在进行课程改革的问题上, 朱希祖的态度是坚决的, 也得到了史学系教授会的支持。在改革的过程中, 朱并不是一意孤行, 而是注意听取各方意见, 不断对课程作出或大或小的调整。正像他在辩驳史学系学生驱逐他的宣言中所说的, 史学系的课程几乎是一年一变, 特别是最后几年更是如此[12] 。到1930—1931年度时, 史学系课程设置中, 社会科学课程与史学专门课程的比例已相差不多, 而且研究课程的比重还得到了加强, 已基本做到社会科学基础知识和史学专门知识较为均衡的搭配。而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 朱希祖却不得不被迫辞职。个中缘由, 耐人寻味。论者每每用当时北大校内的派系之争来解释这个问题, 虽也能解答一些疑问, 但似乎稍显简单。在笔者看来, 从当时史学思潮的转变方面找原因似乎会更接近谜底, 不过这已是另文要解决的问题了。

参考文献

[1]参桑兵.晚清民国的国学研究[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1.

[2]教育杂志:第5卷第1号, 1913, (4) .

[3]文本科第三学期课程表.中国史学门第一年级[N].北京大学日刊, 1918-04-12.

[4]潘懋元, 刘海峰.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高等教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3:384.

[5]刘寅生, 房鑫亮.何炳松文集:第3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6.

[6]朱逷先教授在北大史学会成立会的演说[N].北京大学日刊, 1922-11-24.

[7]史学研究会开会记事.谭慕愚君提议[N].北京大学日刊, 1925-11-30.

[8]北京大学史学会启事[N].北京大学日刊, 1922-12-12.

[9]北京大学史学会启事[N].北京大学日刊, 1924-01-10.

[10]史学研究会开会记事[N].北京大学日刊, 1925-11-30.

[11]史学系课程指导书 (十九年至二十年度) [N].北京大学日刊, 1930-10-16.

改革开放史 篇10

新颁布的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再次凸显了数学史的地位和作用,在教材编写建议中明确指出:教材可以适时地介绍有关背景知识,包括数学在自然与社会中的应用以及数学发展史的有关材料,帮助学生了解在人类文明发展中数学的作用,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感受数学家治学的严谨,欣赏数学的优美.因此,本文对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于2002—2005年初审通过的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数学》和教育部于2012—2013年审定的《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中的数学史内容进行对比,由此分析小学数学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一些趋势.

一、新旧版本教材数学史内容方面的变化

1. 增加的内容

数量上老版本共涉及数学史知识33处,而新版本涉及39处,比旧版本增加6个数学史知识点,而事实上,新版本增加了算筹、古埃及象形数字、“÷”(只介绍了除号,没有涉及“平均分”)、括号、小数名称、极限、割圆术、恩格尔系数、杨辉三角、圆柱容球、抽屉原理、七桥问题12个知识点.由此说明,与旧版本比较,新版本更加注重数学史在数学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2. 删除的内容

与老版本对比,新版本删除了老版本三年级上册的符号“+”,“-”,四年级下册高斯的故事,五年级下册分数的表示(与三年级下册“分数的表示”内容重复)、《九章算术》———分数四则运算法则、六年级下册斐波那契数列(数列知识对小学生来说比较复杂,且与本章所学知识联系不大).由此说明,在数学史材料的选取上,新版本更贴近学生所学知识,也更注重前后知识的关联性.

3. 改变的内容

有些内容新版本介绍的比老版本更加详细.例如,同样安排在四年级上册的关于计算工具的介绍(如图),老版本将计算器的发展作为阅读资料进行介绍,但是新版本将其作为一节教学内容“计算工具的认识”进行设计,而将老版本关于“计算工具的认识”的内容增加为“算盘”,且随着计算工具的进步,新版本也与时俱进地改变了关于最新的计算工具的介绍.新教材的这一变化,既突出了对计算工具发展史的重视,也体现了我国的传统计算工具———算盘的重要性.在教学时教师对于新版本这两部分内容的教学显然会比旧版本更加具体详细.

二、新旧版本教材数学史编排方面的变化

1. 介绍数学史知识时间提前

老版本一、二年级仅在二年级上册以“你知道吗?”的形式介绍了“九九歌”,新版本在一、二年级以“你知道吗?”的形式介绍了算筹、古埃及象形数字、古代计时工具、七巧板、乘号的由来、“九九歌”、“÷”、记数,其中算筹、古埃及象形数字、“÷”、记数为新版本新增内容,古代计时工具、七巧板、乘号的由来均为老版本三年级上册内容.由此说明,新版本将数学史知识的介绍时间大大提前,更加注重从小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

2. 同一内容编排时间提前

老版本在五年级上册以练习形式简单介绍了“鸡兔同笼”,之后到六年级上册才分别以数学广角和阅读资料的形式介绍解决这类问题的具体方法.新版本将“鸡兔同笼”问题提前到了四年级下册,同样以数学广角和阅读资料的形式进行介绍.这说明学习新版本教材的学生在四年级下册就可以解决这一问题了,而学习旧版本的学生则要到六年级上册才能系统解决这一问题.由此说明,在数学知识的编排方面新版本比旧版本时间更加提前,学生学习到的数学知识也必然更加丰富.

3. 编排形式发生改变

新版本在内容编排上越往高年级介绍的数学史知识越多,数学史知识的呈现方式也越偏重文字,且新版本增加的12个数学史知识点有7个是在六年级.由此说明,新版本更加注重对高年级学生阅读和自学能力的培养,从增加的内容看也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总之,新版本小学数学教材在数学史方面与旧版本发生了很大变化,这些变化说明新的小学数学教材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和自学能力.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卢江,杨刚.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M].第2版.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

[3]卢江,杨刚.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上)[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4]卢江,杨刚.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下)[M].第2版.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上一篇:四法下一篇:新课程教学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