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务处理

2024-05-29

账务处理(精选十篇)

账务处理 篇1

开具以及收到“银行承兑汇票与商业承兑汇票”时如何账务处理?银行承兑汇票与商业承兑汇票,在到期我公司无力付款的时候如何账务处理?(北京市赵荪)

★在线专家:

开具银行承兑汇票与商业承兑汇票的账务处理相似:

借:原材料等科目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应付票据

收到银行承兑汇票与商业承兑汇票的账务处理相似:

借:应收票据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一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银行承兑汇票企业到期无力还款时:

借:应付票据

贷:短期借款

商业承兑汇票企业到期无力还款时:

借:应付票据

贷:应付账款

无法收回的应收账款的处理

我单位挂账应收账款一笔金额15万元,未计提坏账准备,对方以财力困难为由拒付。我公司上诉至法院,法院形成和解书,对方支付8万元给我单位,双方不再有任何纠葛。请问未收回的7万元如何进行账务处理?(四川省王兄悌)

★在线专家:

未收到的7万元应计提坏账准备,并确认坏账:

养殖企业有关账务处理

我们公司是以养种羊为主的民营企业,有的羊因病死亡,我不知怎样入账,请老师指点。(江苏省肖明方)

★在线专家:

企业准则规定:生物资产盘亏或死亡、毁损时,应当将处置收入扣除其账面价值和相关税费后的余额先记入“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待查明原因后,根据企业的管理权限,经股东大会、董事会、经理(场长)会议或类似机构批准后,在期末结账前处理完毕。生物资产因盘亏或死亡、毁损造成的损失,在减去过失人或者保险公司等的赔款和残余价值之后,计入当期管理费用;属于自然灾害等非常损失的,计入营业外支出。

贵公司种羊因病死亡,可按如下分录处理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

生产性生物资产累计折旧

贷:生产性生物资产

借:其他应收款(可收到的赔款)

管理费用(损失净额)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如果种羊的死亡正常也很频繁,贵公司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会计政策,规定一个比例,如果在比例范围内的种羊死亡可以不做账务处理,如果死亡超过该比例,则按上面列出的思路处理。

装修费用及业务员佣金的处理

1.酒店餐厅进行装修,酒店是新建的,餐厅装修后为酒店营业使用,这个装修费是进入固定资产还是应进入长期待摊费用?

2.给酒店业务员的佣金应如何处理?(××省××)★在线专家:

1.如果餐厅的有关房产归酒店所有,则发生的装修费用计入固定资产。如果是租来的则计入长期待摊费用。

2.关于酒店业务员的佣金的处理建议签订员工合同按工资来处理。

有关出口退税的账务处理

我们公司现在需要在一般贸易和进料加工两种贸易方式上做选择,需要对两种的贸易方法进行比较,但是我不太理解这个贸易方式的在会计处理的核算上有什么不同?举个例子来说,A公司进口材料100万元,当月进项税为10万,100万元的进口材料生产150万元的产品全部出口,内销不含税金额为10万,税金1.7万,单证当月收讫,该企业征17%,退13%.在两种贸易方式上有什么不同吗?适用的是免抵退政策,不考虑其他,无留抵税。(××省××)

★在线专家:

一般贸易方式进口时需要按规定征收进口环节关税、增值税税,会计处理如下:

借:原材料(含进口环节关税,假定为10%) 110

销售时(略)

账务处理 篇2

应付账款是指因购买材料、商品或接受劳务供应等而发生的债务。应收账款是指企业因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经营活动,应向购货单位或接受劳务单位收取的款项。本期账益达财税服务平台和大家分享的专业财税知识是,应付账款的账务处理以及应收账款的账务处理(更多问题可以登录账益达官方微博咨询):

应付账款的账务处理:

(一)企业购入材料、商品等验收入库,但货款尚未支付,根据有关凭证(发票账单、随货同行发票上记载的实际价款或暂估价值),借记“材料采购”、“在途物资”等科目,按可抵扣的增值税额,借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等科目,按应付的价款,贷记本科目。

企业购物资时,因供货方发货时少付货物而出现的损失,由供货方补足少付的货物时,应借方记“应付账款”,贷方转出“待处理财产损益”中相应金额

(二)接受供应单位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应付未付款项,根据供应单位的发票账单,借记“生产成本”、“管理费用”等科目,贷记本科目。支付时,借记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

(三)采用售后回购方式融资的,在发出商品等资产时,应按实际收到或应收的金额,借记“银行存款”、“应收账款”等科目,按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额,贷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科目,按其差额,贷记本科目。回购价格与原销售价格之间的差额,应在售后回购期间内按期计提利息费用,借记“财务费用”科目,贷记本科目。

(四)企业与债权人进行债务重组,应当分别债务重组的不同方式进行账务处理

1.以低于应付债务账面价值的现金清偿债务的,应按应付账款的账面余额,借记本科目,按实际支付的金额,贷记“银行存款”科目,按其差额,贷记“营业外收入——债务重组利得”科目。

2.企业以非现金资产清偿债务的,应按应付账款的账面余额,借记本科目,按用于清偿债务的非现金资产的公允价值,贷记“交易性金融资产”、“其他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收入”、“固定资产清理”、“无形资产”、“长期股权投资”等科目,按应支付的相关税费,贷记“应交税费”等科目,按其差额,贷记“营业外收入”等科目或借记“营业外支出”等科目。

3.以债务转为资本,应按应付账款的账面余额,借记本科目,按债权人因放弃债权而享有的股权的公允价值,贷记“实收资本”或“股本”、“资本公积——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科目,按其差额,贷记“营业外收入——债务重组利得”科目。

4.以修改其他债务条件进行清偿的,应将重组债务的账面余额与重组后债务的公允价值的差额,借记本科目,贷记“营业外收入—— 债务重组利得”科目。

(五)企业如有将应付账款划转出去或者确实无法支付的应付账款,应按其账面余额,借记本科目,贷记“营业外收入”科目。

应收账款的账务处理:

①本科目发生应收账款时,按应收金额,借记本科目,按照实现的营业收入,贷记“主营业务收入”等,按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贷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科目;收回应收账款时,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贷记本科目。

②企业代购货单位垫付的包装费、运杂费,借记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收回代垫运费时,借记“银行存款”,贷记本科目。

③企业收到债务人清偿债务的现金金额小于该项应收账款账面价值的,应按实际收到的现金金额,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按重组债权已计提的坏账准备,借记“坏账准备”科目,按重组债权的账面余额,贷记本科目,按其差额,借记“营业外支出”科目。

收到债务人清偿债务的现金金额大于该项应收账款账面价值的,应按实际收到的现金金额,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按重组债权已计提的坏账准备,借记“坏账准备”科目,按重组债权的账面余额,贷记本科目,按其差额,贷记“资产减值损失”科目。

④企业接受的债务人用于清偿债务的非现金资产,应按该项非现金资产的公允价值,借记“原材料”、“库存商品”、“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科目,按可抵扣的增值税额,借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科目,按重组债权的账面余额,贷记本科目,按应支付的相关税费和其他费用,贷记“银行存款”、“应交税费”等科目,按其差额,借记“营业外支出”科目。

⑤将债权转为投资,企业应按应享有股份的公允价值,借记“长期股权投资”科目,按重组债权的账面余额,贷记本科目,按应支付的相关税费,贷记“银行存款”、“应交税费”等科目,按其差额,借记“营业外支出”科目。

⑥以修改其他债务条件进行清偿的,企业应按修改其他债务条件后的债权的公允价值,借记本科目,按重组债权的账面余额,贷记本科目,按其差额,借记“营业外支出”科目。

金融资产基本账务处理解析 篇3

金融资产是基于《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而产生的一个概念。该准则实际上并未对金融资产给出明确定义,而是对其确认范围进行了规定。该准则第五十六条规定“金融资产,是指企业的下列资产:(一)现金;(二)持有的其他单位的权益工具;(三)从其他单位收取现金或其他金融资产的合同权利……”。因此,根据准则可以认定,库存现金、存放于金融机构的款项以及代表在未来期间收取金融资产的合同权利,如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存出保证金、贷款、投资等这些基本金融工具都属于金融资产。金融资产按其具体核算特点的不同,又可以划分为以下四类: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贷款和应收款项以及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其中,第三类“贷款和应收款项”的会计处理方法与原来的处理方法变化不大,笔者主要对另外三类金融资产的基本账务处理进行分析、总结。

一、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包括股权类、债权类金融资产)——采用公允价值法

该类金融资产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公允价值发生的增减变动直接计入当期损益,即记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账户(该账户有别于“投资收益”账户,核算的是尚未实现的投资损益)。

会计处理时需要设置的账户: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

—公允价值变动

具体账务处理如下:

(一)取得金融资产时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取得时的公允价值)

投资收益(发生的交易费用)

应收利息(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利息)

应收股利(已宣告发放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

贷:银行存款(支付的全部款项)

(二)持有期间收到股利或利息时

借:应收利息(债权类)

应收股利(股权类)

贷:投资收益

(三)金融资产期末公允价值发生增减变动时

公允价值高于其账面余额的差额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公允价值低于其账面余额的差额作反向处理。

(四)出售金融资产时

1.借:银行存款(实际收到金额)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

—公允价值变动(借记或贷记)

差额借记或贷记“投资收益”账户。

2.由于交易已发生,金融资产的价值已经实现,所以将原记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账户的部分,转入“投资收益”账户:

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贷:投资收益 (或反之)

举例:某企业于20X6年1月1日购入债券,债券面值200万元,票面利率3%,企业将其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购买该债券时,共支付价款210万元(含已到期尚未领取的利息6万元及交易费用4万元)。

1.取得该项金融资产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200

应收利息6

投资收益4

贷:银行存款 210

2.20X6年1月5日,收到最初支付价款中所含的利息

借:银行存款 6

贷:应收利息 6

3.若20X6年1月31日,该债券的公允价值为210万元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10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10

4.20X6年1月31日计息

借:应收利息 0.5

贷:投资收益0.5

5.若20X6年2月28日,该债券的公允价值为204万元

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6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6

6.20X6年2月28日计息

借:应收利息 0.5

贷:投资收益0.5

7.20X6年3月2日,将该债券处置,售价240万元(包括2个月的利息1万元)

借:银行存款 239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4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200

—公允价值变动4

投资收益 39

借:银行存款1

贷:应收利息1

二、持有至到期投资(仅包括债权类金融资产)——摊余成本法

该类金融资产应当按照取得时的公允价值和相关交易费用之和作为初始确认金额(即“成本”及“利息调整”两个明细账户的余额合计数)。持有期间按照实际利率计算其摊余成本及各期利息收入。

金融资产的摊余成本 = 初始确认金额-已偿还本金+(-) 采用实际利率法将该初始确认金额与到期日金额间的差额进行摊销形成的累计摊销额-已发生的减值损失

会计处理时需要设置的账户:

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面值)

—利息调整(溢、折价及交易费用)

—应计利息(一次还本付息债券)

具体账务处理如下:

(一)取得金融资产时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面值)

应收利息(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利息)

贷:银行存款(实际支付金额,含交易费用)

差额:借或贷记“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账户。

(二)持有期间计提、调整利息时

1.分期付息、一次还本

借:应收利息(面值×票面利率)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借记或贷记)

贷:投资收益(摊余成本×实际利率)

2.一次还本付息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应计利息(面值×票面利率 )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借记或贷记)

贷:投资收益 (摊余成本×实际利率)

(三)出售金融资产时

借:银行存款(实际收到金额)

贷: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

—应计利息

—利息调整 (借记或贷记)

差额:借记或贷记“投资收益”账户。

举例:20X1年1月1日,A公司支付价款2000万元(含交易费用)从活跃市场上购入B公司当日发行的5年期债券,面值2500万元,票面利率4.72%,该债券按年支付利息(即每年可收取利息118万元),本金最后一次支付。A公司准备持有该债券至其到期(不考虑所得税费用及资产减值损失等因素)。

计算实际利率i:

118×(P,i,1)+ 118×(P,i,2)+ 118×(P,i,3)+ 118×(P,i,4)+ (118+2500) ×(P,i,5)=2000,得出i=10%[算式中(P,i,1)表示年利率为i的1年复利现值系数。]

1.20x1年1月1日购入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 2500

贷:银行存款 2000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500

2.20x1年12月31日计提、调整利息

借:应收利息118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82

贷:投资收益200

3.20x2年12月31日计提、调整利息

借:应收利息118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90

贷:投资收益 208

4.20x3年12月31日计提、调整利息

借:应收利息 118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100

贷:投资收益 218

5.20x4年12月31日计提、调整利息

借:应收利息 118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108

贷:投资收益226

20x1-20x4年每年年末收到利息

借:银行存款118

贷:应收利息 118

6.20x5年12月31日计提、调整利息,并收回本金及最后一年利息

借:应收利息 118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120

贷:投资收益 238

借:银行存款2618

贷: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2500

应收利息 118

三、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包括股权类、债权类金融资产)——公允价值法

与第一类“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相比,该类金融资产也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但其公允价值发生的增减变动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除减值损失和外币货币性金融资产形成的汇兑差额),即“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账户。在金融资产终止确认时,再由“资本公积”账户转出,计入当期损益(即“投资收益”账户)。

会计处理时需要设置的账户:

股权类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公允价值+交易费用)

—公允价值变动

债权类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面值)

—公允价值变动

—利息调整(溢、折价及交易费用)

—应计利息(一次还本付息债券)

具体账务处理:股权类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具体账务处理基本同于第一类金融资产(即“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中的股权类资产的处理,不同之处在于发生的交易费用应计入初始确认价值;债权类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具体账务处理可以借鉴第二类金融资产(即“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处理方法。会计期末,股权类、债权类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均应按照公允价值对其账面进行调整(即调增或调减“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账户);同时,将公允价值的增减变动金额计入“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账户。

当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出售时,由于其价值已经实现,再将“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账户的余额(即公允价值的累计变动额)转入“投资收益”账户。

下表是对四类金融资产计量的对比分析:

委托加工的账务处理 篇4

★在线专家:

①加工坯布

发出材料:

借:委托加工物资——坯布

贷:原材料——丝

支付加工费:

借:委托加工物资——坯布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

收回坯布:

借:原材料——坯布

贷:委托加工物资——坯布

②发染厂,染成光坯

发出坯布:

借:委托加工物资——光坯

贷:原材料——坯布

支付染费:

借:委托加工物资——光坯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

收回坯布

借:原材料(库存商品)——光坯

医院医疗保险的账务处理研究 篇5

【摘 要】 在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的双重作用下,医疗卫生事业不断发展,社会大众对医疗保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提高医疗水平,满足社会大众的健康需求,我国在全国范围内推行了医疗保险制度。随着参保人数的不断增加,医院医保账务处理中存在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如何规避风险、完善医保账务管理体系,成为各定点医院面临的新课题。本文从以上情况出发,分析了目前医院医疗保险账务处理工作中存在的典型问题,并提出了改善措施,希望能够医保体系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医院;医疗保险;账务处理;完善对策

社会医疗保险主要由基本医疗保险、企业补充保险、个人补充保险三方面组成,由于层次复杂,医疗保险的管理难度较大。从发展现状来看,目前很多医院的账务处理工作还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不仅损害了医院的长期利益,还对我国医保体系的运转产生了不利影响。因此,应该从实际情况出发,采用更加有效地账务处理手段,推动医保体系的可持续运行。

一、医疗保险账务处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财务管理方法不完善

为保证医院财务系统的有效运行,国家专门制定了一些较为完善的医保财务管理制度,但是一些医院并没有严格的执行,导致制度落实不到位。按照规定,医院应该按照自身特点和医保患者的要求,建立相关的财务管理方法,实现医保资金的有效运用,并加强审核和检查的力度,从而促进医院医保财务体系的正常运行。目前,很多医院还缺乏相应的管理意识,没有建立完善的处理、处罚制度,导致违法行为无法真正被杜绝。

2.财务管理结构不完善

随着医保患者人数的逐渐增多,医院医保财务管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越来越大,按照规定,医院应该增设一定的岗位,并提高对相关人员的素质要求,以保证各项工作的高效完成。但是在实际上,很多医院并没有完善财务管理人员的工作结构,一人身兼数值的现象普遍存在,同时,由于缺乏专门的培训教育,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不高,并没有真正掌握医保财务工作的性质、意义和要求,只是简单的将医保财务与普通财务工作混为一谈,没有发挥自身的管理作用,导致理论与现实脱节,影响医院医保财务体系的正常运行。

3.财务管理体系不健全

很多定点医院的领导人并没有充分重视到医保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没有进行有效的监督和管理,导致医保管理体系不健全。在领导层的影响下,基层财务管理员工也没有及时掌握国家关于医院医保财务管理的相关政策和规定,缺乏较深层次的思考,导致工作水平止步不前,无法从根本上实现综合发展。长此以往,一些管理制度难以充分落实,导致各工作环节中的隐患较多,不仅影响了医保患者的正当权益,还对医院的稳定发展、医疗保险制度的推行造成了不良影响。

二、提高医院医疗保险财务处理水平的措施分析

1.加强对财务处理工作的监督

如今医疗保险制度已经在城市和农村被广泛推行,但是从执行力度和效果来看,还存在着较多的问题。根据以上问题,首先,国家有关部门应该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医疗保险制度,根据医院医保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制定更加合理的解决方法,贴近实际,促进医院医保财务体系的标准化、程序化,保证参保患者的权益。其次,医保财务管理人员应该明确自身的责任,树立为人民服务的理念,通过实践操作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贯彻法律法规,廉洁务实,提高工作水平,促进财务管理工作的有效运行。最后,加强监督管理,认真核对医院财务收支的明细和相关账目,推动财务工作的透明化,健全相关的监督制度。

2.引进现代化财务管理理念

医院领导层应该改变自身的固有观念,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引进现代化的财务管理理念,加强对医保财务处理方法的重视,实现医院的可持续发展。财务管理人员应根据时代的发展要求,客观的评价自身工作水平,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创新,完善各项管理制度。目前,医疗市场的竞争不断加剧,财务管理人员应该加强风险防范意识,及时规避可能出现的隐患,提高自身的服务水平,提高市场竞争力。只有转变了管理理念,才能从根本上避免可能出现的财务问题,规范财务管理人员的行为,提高财务处理的整体水平。财务管理人员应该定期更新会计报告,对各项指标和财务信息进行深入分析,以指导医院的其他活动,并为其提供周转资金的支持。

3.提高财务人员的专业素质

首先,医院领导层应该提高对医院医保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加强对医保管理人员的培训,通过灵活性的宣传和教育,使管理人员认识到医保工作的意义和重要性,从而掌握基本的财务管理知识,提高自身技能水平,促进专业素质的培养。其次,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在完善理论知识结构的同时,注重培养实践能力,提高对相关政策和制度的执行力度,实现理论与实际的有效结合。在聘用财务管理人员时,应该提高标准和要求,选择具有财务会计证等专业证书的人才,注重实际操作能力,同时在工作中加强监督,及时发现问题并予以解决,从而从日常工作中不断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

三、结束语

医疗保险制度的推行为普通百姓解决了看病难的问题,医保收入在医院总收入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医保的财务处理工作涉及到医院的资金、人力、设备等资源的分配问题,应该进行合理的规划和设计。因此,医院应该充分重视医保财务处理工作,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通过培训和教育提高财务管理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加强监督和审查,不断的提高工作效率,推动医院医保财务体系的不断完善和发展。

参考文献:

[1] 赵昕昱,王晓京,王涤非.公立医院医疗保险费用监管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国医院,2013,12(06):57-59.

[2] 王涤非,王晓京,赵博雅等.公立医院医保统筹金回款对账规范化研究[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11,08(11):718-719.

[3] 陈柳燕.做好现行医院结算工作完善医保财务管理[J].低碳世界,2016,07(13):126-127.

[4] 谭帮财,许杰.谈医疗机构与医保结算的账务处理[J].中国卫生經济,2001,11(07):48-49.

作者简介:

政府补助账务处理探析 篇6

关键词:政府补助,资产相关,收益相关,账务处理

近年来,为了促进企业积极健康发展,政府补助的数额边在逐年增大,我国2013年的政府补助金额达到587亿元人民币,惠及1800多家上市公司,由于政府补助对上市公司的推进作用不容小觑。现有的会计准则规定了政府补助的使用条件,计量及披露,但这并不能反映企业当期收到的政府补助总额,在信息披露上也没有区分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和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因此,欲了解企业获得政府补助的必要信息的利益相关者可能就不能如其所愿,本文拟对此进行探析。

一、政府补助账务处理问题与解决方案

《企业会计准则》对政府补助类型进行了明确的规定,企业应该把所获得的政府补助按照一定的方法统一划分为与资产相关的补助和与收益相关的补助。其中与资产相关的补助就是企业利用“递延收益”科目确认刚获得的补助,随后根据相关资产的开始使用时间和固定使用年限,将计入递延收益的与资产相关政府补助进行平均分配,最后确认为营业外收入。而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一般又分为两类,一类是“将来时”政府补助,即用于弥补企业还未发生的有关费用和损失,也就是这些费用和损失发生在未来期间。这一类的账务处理是先递延收益,后当期损益,即在收到财政补助时计入递延收益,在未来期间实际发生费用时再确认为当期的损益;而另一类是“过去式”政府补助,即所弥补有关费用和损失发生在过去期间。对于已经发生的相关费用和损失,企业在收到政府补助时无需事先计入递延收益,而是直接计入当期损益。但是需要重视的是,与政府补助有关的信息披露还有待进一步改进,企业有必要在会计报表附注中披露各项政府补助信息,其中包括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金额和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金额、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金额和本期返还的政府补助金额及其原因。

在实际账务处理过程中,企业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金额一般用“营业外收入”下的二级科目“政府补助”来确认,但没有披露计入递延收益的政府补助。因此信息使用者无法通过上述披露信息来明辨政府补助的类别,更难以了解企业获得的所有政府补助数额。目前对企业实施政府补助优惠政策非常普遍,而且补助规模和金额庞大,因此清楚地反映和披露政府补助的类型、金额以及对当期和未来期间的利润总额的影响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在现行会计准则指导的基础上,企业需要将“政府补助”设成一级科目,再根据政府补助的目的分别在“政府补助”一级科目下设置“与资产相关”和“与收益相关”的二级科目,以便明确政府补助的类型和金额。同时需要在会计报表附注中对政府补助的各项信息进行披露,包括政府补助期初余额、本期增加额、本期减少额和期末余额等项目。通过对上述信息的详细披露,信息使用者才能合理分析企业获得政府补助的各项信息。

二、政府补助业务会计处理实例

[例 ]B企业是一家上市公司,B企业的“政府补助”科目期初余额为零,在2013年6月2日收到了210万元税务部门的先征后返的增值税,6月3日,B企业需要购置一台环保设备,B企业根据国家有关的政策,向政府申请政府补助,并得到了批准。6月10日,B企业收到了6月3日被批准的政府补助240万元。同时,B企业利用该项240万元的政府补助购买了一台环保设备,该环保设备不用安装即可使用,设备的使用寿命是10年,选择平均年限法计提折旧,假设无残值。2014年3月2日,由于企业安置职工,按照国家政策申请财政补贴,B企业3月10收到财政补助的资金奖励30万元,6月3日收到对生产设备技术改造的政府补助100万元,且技术改造期预计是一年。

(1)B企业2013年政府补助账务处理。

B企业于6月2日收到的210万元税务部门的先征后返的增值税,应该归为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企业需要按照实收或者应收的政府补助金额确认和计量。首先贷方确认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再将已确认的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转到营业外收入中,以显示对当期会计利润贡献的金额。相应的会计分录为(单位:万元,下同):

B企业于6月10收到的用于购买环保设备的240万元政府补助,应该归为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即:

6月10日,B企业利用该项240万元的政府补助购买了一台环保设备,该环保设备不用安装即可使用,设备的使用寿命是10年,选择平均年限法计提折旧,假设无残值。该政府补助与资产相关,应随着相关资产的使用逐渐计入以后各期的收益。因此7月1日,对政府补助摊销金额为2万元(240/10/12)。相应的会计分录为:

2013年8月~12月也应该按照上述方法对政府补助在剩余使用期内平均的分配,在年末编制报表时候,B企业在会计报表附注中披露的政府补助信息应包括:政府补助的期初余额、本期增加额、本期减少额和期末余额等。只有这样才能反映当年的政府补助的总额,并反映这些政府补助对当期会利润总额的的影响,并能看出对以后期间的利润总额的影响。2013年B企业的政府补助明细情况如表1所示。

(单位:万元)

如表1所示,政府补助期初余额为零,说明上一期政府补助不会对本年的会计利润产生影响;政府补助在本期的增加额是228万元,这是由于2013年政府补助共计为450万元;当期减少了222万元,这说明政府补助给当年的利润总额产生了222万元的影响;而期末账户余额为228万元,说明政府补助在未来的会计期间将对利润的总额贡献228万元。

(2)B企业2014年政府补助账务处理。

2014年3月2日,由于企业安置职工,按照国家政策申请财政补贴,B企业3月10日收到财政补助的资金奖励30万元,企业需要按照实收或者应收的政府补助金额确认和计量。相应的会计分录为:

6月3日收到对生产设备技术改造的政府补助100万元,且技术改造期预计是一年。需将其归为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用于补偿未来期间发生的相关费用,相应的会计分录为:

该生产设备在7月开工改造,需要一年的时间,所以在未来的一年内,应将该改造资金在12月按照相关的费用支出进行分配。如果B企业7月份改造生产设备支出了20万元的费用,那么在7月31日需把20万元的改造资金计入当期的损益,相应的会计分录为:

2014年8月~12月也应该按照上述方法对改造资金的摊销按照上述方法进行摊销,在2014年末,假设设备的改造资金一共摊销了60万元。同时在2013年的环保设备的政府补助金额在本年度的摊销金额为24万元(240∕10),即从“政府补助———与资产相关———环保设备”中减少24万元,并把24万元转入当期的营业外收入。由此2014年B企业的“政府补助”科目变动情况如表2所示。政府补助在2014年的期初余额为228万元,说明上一期政府补助对本年和未来的会计期间的会计利润将产生影响:政府补助在本期增加了130万元,这是由于2014年收到了政府补助130万元;当期减少了114万元,这说明政府补助给当年的利润总额产生了114万元的影响;而期末账户余额为244万元,说明政府补助在未来的会计期间将对利润的总额贡献244万元。

(单位:万元)

衍生金融工具账务处理浅析 篇7

一、衍生金融工具核算的科目设置

衍生金融工具属于交易性金融资产或交易性金融负债, 应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需设置的会计科目有: (1) “衍生工具”科目, 资产负债共同类, 核算衍生金融工具的公允价值及其变动形成的衍生资产或衍生负债, 科目结构如图1。 (2)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 损益类, 核算衍生金融工具的公允价值变动, 科目结构如图2。期末, 该科目余额全部结转入“本年利润”科目, 结转后科目无余额。

二、衍生金融工具的账务处理

[例]2008年2月1日, A企业和B企业签订一份合同, 双方约定在2009年1月31日进行一次“现金交换” (净额交换) , 标的物是A企业发行的股票2000股。届时, A企业按“固定价格”每股51元付给B企业, B企业按当时每股市场价格付给A企业。假设该股票在合约期间不发放股利, 在合约签订日远期价格的现值与现货价格相等, 远期合同本身在签订日公允价值为零。远期合同的公允价值按照市场股票价格与固定远期价格的现值之间的差额计算。其他资料如下:合同到期日为2009年1月31日, 2008年2月1日每股市价为50元, 2008年12月31日每股市价为53元, 2009年1月31日每股市价为52元, 2008年2月1日远期价格的现值为50元, 远期合同中的股票数量为2000股。

A企业的账务处理为:

(1) 2008年2月1日:该日签订合同时的每股价格为50元, 2008年2月1日远期合同的初始公允价值为零, 故不做会计分录。

(2) 2008年12月31日:该日每股市价增至53元, 假设此时固定远期价格102000元 (51×2000) 的现值为101250元, 远期合同的公允价值增至4750元 (53×2000-101250) 。会计分录为:

(3) 2009年1月31日:该日每股市价减少至52元, 远期合同的公允价值为2000元 (52×2000-102000) 。在同一天, 合同以现金进行净额结算, A企业有义务向B企业交付102000元, B企业有义务向A企业交付104000元, 因此B企业应向A企业支付2000元净额。账务处理如下:

可以看出, A企业在这次投机中, 虽然衍生资产的公允价值增加至4750元, 但A企业实际在投机中得到的金融资产 (即银行存款) 只有2000元, A企业亏损2750元。

B企业的账务处理为:

(1) 2008年2月1日:同A企业

(2) 2008年12月31日:

(3) 2009年1月31日:

可以看出, B企业在这次投机中, 虽然衍生负债的公允价值增加至4750元, 但B企业实际以金融资产 (即银行存款) 偿还的金融负债只有2000元, B企业收益2750元。

参考文献

[1]李大诚:《高级财务会计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定教材) 》,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8年版。

视同销售账务处理实证研究 篇8

视同销售的税务处理当然应该按照税法规定进行操作, 但是会计处理, 就有待商榷。由于视同销售是税法现象, 所以在会计准则体系中, 并没有规定此类情况应如何进行处理。目前主要的处理形式就是按销售处理和不按销售处理, 到底应如何处理, 我觉得主要应该把握两点, 即:由于是会计处理, 所以应不违背会计的法律、法规;由于是涉税问题, 所以既应方便税务处理, 又不应该对企业税负产生不利的影响。以此为依据, 我们对上述两税“视同销售”进行逐一的分析。

虽然同为视同销售, 但是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的判定标准却有所不同, 增值税的视同销售局限于货物, 限制货物的来源, 而企业所得税的视同销售既有货物, 又有劳务, 对来源不加限制, 增值税强调具体的用途, 而企业所得税则侧重“对外”——法人企业之外。鉴于两税的视同销售规定各有异同, 因此本文把两税的视同销售分成三类, 逐一分析其对应的恰当的账务处理方式。

一、不是增值税但是企业所得税的视同销售。主要包含各类劳务以及外购的货物用于集体福利两类情况

例:假设企业无偿为红十字会提供运输劳务, 劳务成本8万, 同类劳务市场价格为10万。可以做如下两类会计处理。

首先两种会计处理都没有违背会计准则, 对第一种而言, “视同销售”本来就是税务现象, 所以会计不按销售处理也无可厚非;对第二种而言, 虽然有观点认为, 类似的情况如果会计上按销售处理, 就不满足《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中销售商品收入确认的第三条, 即“与交易相关的经济利益能合理流入企业”, 理由是营业外支出代表了经济利益的流出, 而非流入。但是笔者认为此类业务总体上应分解成两个业务, 即相当于先把劳务出售, 再把出售的成果捐赠出去, 所以也是有经济利益流入企业的。是捐赠, 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 而不是“视同销售”。所以此类业务, 会计上采用两种处理形式都是可以的。因此, 我们主要考虑的是哪一种处理方式更方便企业的税务处理, 更有利于企业的涉税利益。第二种就纳税调整来说, 税会趋于一致, 不用调整;两种情况都对利润的影响都是-8, 但是会单独影响到营业外支出的数额, 因为是公益性间接捐赠, 受捐赠限额的影响, 由于捐赠限额是年度会计利润总额的12%, 鉴于两种情况下, 年度会计利润总额相等, 所以对捐赠限额没有影响。假设仅有此项捐赠, 如果捐赠限额是9, 第一种情况捐赠不用调整, 但是需要调整“视同销售”利润+2, 所以应纳税所得=利润+2, 第二种“视同销售”不用调整, 但是捐赠超出标准1, 所以应纳税所得=利润+1;如果限额是15, 第一种情况捐赠不用调整, 但是需要调整“视同销售”利润+2应纳税所得=利润+2, 第二种“视同销售”不用调整, 但是捐赠没有超出标准, 所以应纳税所得=利润;如果限额是7, 第一种情况捐赠要调整+1, 需要调整“视同销售”利润+2应纳税所得=利润+3, 第二种“视同销售”不用调整, 但是捐赠超出标准3, 所以应纳税所得=利润+3。

由以上分析可见, 第二种会计处理方式相对来讲对企业最有利。主要有以下几个因素:

减少了税会差异, 减少了纳税调整, 提高了工作效率;最终的应纳税额一直处于小于或等于第一种处理方式, 更符合企业的利益;由于业务招待费和广告及业务宣传费都是限额扣除, 并且限额的计算依据是销售 (营业) 收入, 是包含“视同销售”收入的, 如果会计上没有把此类业务按销售处理, 那么就需要在工作中做好备查, 否则就有可能因为遗漏视同销售收入, 而导致对两项费用的纳税调整产生不利的影响。

例:企业将外购应征增值税货物用于职工福利, 成本8万, 同类货物目前市场价格为10万。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处置资产所得税处理问题的通知》) (国税函[ (2008) 828号]第三条指出, 发生所得税“视同销售”情况的, “属于外购的资产, 可按购入时的价格确定销售收入”所以以此为依据, 我们进行会计处理时, 即便是按销售处理, 也是按照成本价确定收入。所以应做出如下账务处理:

由于该“视同销售”业务按税法规定, 对所得额的影响为0, 所以无论哪种处理方式, 都无需进行纳税调整, 所以工作繁简程度、税负一致, 但是由于第二种比第一种多了8万元的主营业务收入, 同上分析, 会对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的调整产生影响。

二、是增值税但不是企业所得税的“视同销售”, 主要包含的是货物没有“对外”——法人企业之外的情况

例:企业将自产的货物用于企业的基础设施建设, 成本8万, 同类货物价格为10万。

就纳税调整来说第一种账务处理形式更优, 减少纳税调整;第二种在资产和股东权益上会有所增加, 都比第一种多2万元, 但是所得税不“视同销售”, 所以纳税时要调减, 所以两种的应纳税所得额一致, 因此税负相同;不会影响到广告费和业务招待费的限额, 企业不会增加额外的税负, 因为这两项费用的限额是以销售 (营业) 收入含“视同销售”收入为依据, 但此处的“视同销售”收入应为企业所得税的“视同销售”, 而不是增值税的。

三、是增值税也是企业所得税的“视同销售”, 主要包括各类货物“对外”的情况

例:自产的货物用于企业职工福利, 成本8万, 同类货物目前市场价格为10万。

两种情况对会计利润的影响一致, 所以主要看调整。由于职工福利是限额扣除, 为当年实际发放工资总额的14%, 所以限额不受两种核算方法的影响。如果限额是11, 第一种情况福利不用调整, 但是需要调整“视同销售”利润+2, 应纳税所得额=利润+2, 第二种情况“视同销售”不用调整, 但是福利超出标准.7, 所以应纳税所得=利润+0.7;如果限额是9, 第一种情况福利超出标准0.7, 还需要调整“视同销售”利润+2, 应纳税所得=利润+2+0.7, 第二种“视同销售”不用调整, 但是福利超出标准2.7, 所以应纳税所得=利润+2.7;如果限额是12, 第一种情况福利不超标, 需要调整“视同销售”利润+2应纳税所得=利润+2, 第二种“视同销售”不用调整, 但是捐赠未超出标准, 所以应纳税所得=利润。所以有此可见第二种方法更佳, 减少纳税调整, 减少税负, 无需做额外的备查。

例:企业将外购应征增值税货物用于作价投资, 成本8万, 同类货物目前市场价格为10万。

同样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处置资产所得税处理问题的通知》) (国税函[ (2008) 828号]第三条, 我们进行会计处理时, 即便是按销售处理, 也是按照成本价确定收入。所以应做出如下账务处理:

由于该“视同销售”业务按税法规定, 对所得额的影响为0, 所以无论哪种处理方式, 都无需进行纳税调整, 所以工作繁简程度、税负一致, 但是由于第二种比第一种多了8万元的主营业务收入, 同上分析, 会对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产生影响, 需要做好备查工作。

综上所述, 我们可以做出以下结论:如果是单纯的企业所得税“视同销售”或者是两税共有的“视同销售”, 会计按销售处理最佳, 因为有以下优点:会减少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中税会差异的调整;有时有可能减少税负;不会导致出现少算业务招待费及广告费限额的情况出现。而单纯增值税“视同销售”, 会计按减记资产来处理最佳, 同样减少税会差异调整, 但对此无论采用哪种会计处理方式, 都不会产生税负差异, 也不会影响业务招待费及广告费限额。

参考文献

[1]凌辉贤.视同销售业务的增值税与所得税财税处理差异辨析[J].审计月刊, 2010.2

[2]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2006[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3]万颀钧.邵重月.增值税、营业税、所得税视同销售标准比较[J].财会月刊, 2011.10上旬

现行血站账务处理的探讨 篇9

困难之二是全国现行的血站财政管理模式分为全额、差额和自收自支都有, 所执行的会计制度也不相同, 最难处理的账务是执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全额单位, 当单位收到血费时, 借记“银行存款”科目, 贷记“应缴财政专户款”科目, 不能直接做贷记“事业收入”科目, 只能等财政返回款项时才能记入“事业收入”科目, 实现了收入而不能确认为收入, 与会计制度中规定的“权责发生制”原则不符, 仍然回到了“收付实现制”的老路上。

为了解决血站经济活动账务处理的困难, 经过调查研究, 笔者提出三个解决核算的方法供大家参考。

1 将血站全部变为差额单位, 就可采用《医院会计制度》。将血视为药品或产品, 价格采用卖价进行核算, 其账务处理方法是:

1.1 取得血时:

1.2 发出血时:

采用这个方法的好处是:账务处理最简便, 消除了应缴财政专户款科目的干扰和核算原则的矛盾, 价格采用卖价, 简单明了, 对财政部门没有什么损失。不足之处是需要和用血单位协商或签订合同, 及时回款, 不能拖欠, 形成三角债;再者, 变全额为差额, 改变了单位、主管部门、财政部门以往的管理观念和模式, 是否可行有待磋商。

2 全额单位的核算模式不变, 无偿取得的血液不入总账 (即基本账户) 核算, 只设备查账, 在备查账中设“材料”和“其它应收款”两个科目, 价格采用卖价。其理由是:血是无偿取得的, 无法记入总账核算。其账务处理方法是:

2.1 取得血时, 单科目, 卖价记入材制——血的备查账中。

2.2 发出血时, 单科目记入其他应收款——某医院备查账中。

2.3 取得回款时, 记入基本账户

2.4 上缴财政时

2.5 财政返回款项时

2.6 对取得血和加工处理所发生的费用, 平时记入

采用这个方法的好处是:解决了取得无偿献血时, 无法全部纳入账内核算和虚增“专用基金--无偿献血准备金”问题, 也解决了核算原则矛盾和应缴财政专户款的干扰, 费用和财务成果真实, 不足是:取得血时没有记入基本账户, 有不全面和账外账的嫌疑。

3 核算模式不变, 借鉴企业会计账务处理的规定和方法, 将无偿取得的血视作公民对社会的捐献, 将净资产“专用基金”视为“资本公积”, 一切经济活动全部纳入账内处理。

其账务处理方法是:

3.1 取得血时

3.2 发出血时

3.3 收到回款时

3.4 上缴财政时

采用此方法的好处是:符合《会计法》的规定, 一切经济活动全部纳入账内核算。不足是:血是无偿取得的, 却有了价格, 与《献血法》精神不符。况且血是血站的主要产品, 年年虚增“专用基金——献血准备金”, 越滚越大, 捆住了单位的手脚。同时核算时借用“其他应付款”为过渡科目, 也没有依据, 无端形成债务。当然, 借鉴企业会计方法有待各有关方面的认同。

为了解决虚增问题, 我们设想将无偿献血准备金定为一个常数, 根据实践经验确定以500~600万元为宜, 多出部分设立“事业发展基金”, 或按比例再分一部分进入“事业基金”, 用于献血事业的发展, 或用于流动资金的周转和对外投资、补亏。取得的收益用于集体福利和回报献血的公民。

摘要:《献血法》的颁布和现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执行, 给血站的经济活动和账务处理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为了解决血站经济活动账务处理的困难, 经过调查研究, 笔者提出三个解决核算的方法供大家参考。

账务处理 篇10

关键词:建模教学法 中职学校 企业财务会计 材料采购

一、实施背景

以中职学校会计专业学生为例,学生在校期间开设的专业课程很多,有基础会计、企业财务会计、会计电算化、成本会计等。专业课程设置看上去似乎很合理,理论与实践结合,由浅入深,而事实上,只有一线教师才有深刻体会:中职学生的专业课基础不扎实,到后面学起来就比较吃力。后期课堂教学中常出现台上“口若悬河讲不停”、台下“昏睡百年梦周公”的现象。这不是我们的学生不想学,而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填鸭式”教学,即便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反应“较好”,当时只凭借瞬间或短时记忆,长时间下去便会混淆和遗忘,所以这种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已不再适合当下的教学需求。笔者从事一线会计教学多年,多次在企业财务会计教学中运用建模教学法,获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由此,笔者认为建模教学法较合适中职学校会计专业企业财务会计教学。

二、建模教学法的运用

所谓“建模”就是建立模型,是为了理解事物而对事物做出的一种抽象描述,是对事物的一种无歧义的书面描述。凡是用模型描述系统的因果关系或相互关系的过程都属于建模。建模是研究系统的重要手段和前提。

中职学校会计专业二年级学生专业课程中的企业财务会计是本专业的主干课程。在企业财务会计中,每个知识点、涉及的经济业务按时间先后顺序发生,需要根据先后顺序处理,而且不止一种情况。这样即使一堂课只讲一个知识点,涉及的会计分录就有十多个,部分还是多借多贷的复合会计分录,难度可想而知。将建模教学法运用在中职学校企业财务会计的教学中,主要是教师将独立的知识点先创设情境、分析账务处理流程;学生自主探究、分析模型结构;建立雏形;教师对学生的分析进行修正和引导,最终形成模型,再将此模型结合案例实践运用。笔者以“材料采购过程中的账务处理”为例,简单阐述建模教学法的一般模式。

1.创设情境,分析账务处理流程

在企业财务会计教学中,笔者认为,教师首先要做的是让学生转换角色,引导学生参与,让学生自己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在讲解材料采购过程之前,笔者将学生带入到宏达公司,并展示了企业仓库、生产环节、办公场所等的图片,明确了学生的身份。“你现在是财务部的一名会计人员。公司现要到宏达工厂去采购一批材料。对这项经济业务,你作为会计人员会想到哪些问题呢?”学生们都知道,会计人员处理企业的财务,责任重大,于是讨论开始了。最终,销售们主要呈现以下几个问题:钱何时付?料何时到?教师在学生们提问的同时分析了购料的流程,学生也明确了本堂课的学习内容。

2.自主探究,分析模型结构

问题已经提出,由谁来解决?仅凭学生的个人努力可能不够。这时,笔者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讨论。小组合作学习在财务会计的教学中是一种有效而又十分可行的学习方式,学生由于基础知识不扎实,产生疑问时会考虑得比较片面。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由过去“要我学”的被动局面转变为今天的“我要学”“我乐学”的自主学习局面。

学生通过讨论,借用简单的排列组合方法,很快就得出假设的几种情况。情况一:材料已到,货款已付;情况二:材料已到,货款未付;情况三:材料未到,货款已付;情况四:材料未到,货款未付。教师对学生的分析做简要评价,由此形成采购材料的初步模型。

3.教师引导,建立账务处理模型

在学生为主导、教师参与的方式下得出这样的一个采购材料模型,将书本上四五页的教学内容进行浓缩,既将课堂教学内容精细化,又让学生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认知心理学认为:一个人只要体验一次成功的喜悦,就会激起无休止的追求意念和力量。此时,笔者充分肯定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借此引入本课的教学重点——如何将得出的模型运用于实际业务中。

4.结合案例,运用模型结构

企业财务会计教学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实际经济业务的账务处理。上例中获得材料采购账务处理模型后,笔者可以利用材料、支付方式等关键要素作为线索,来分析案例的账务处理方法。

案例:10月5日,企业从外单位采购一批材料,材料价款20000元,增值税率17%,款项暂欠,材料已经验收入库。11月5日,开出转账支票支付前欠购料款项。学生看到案例,直接就找到模型中的关键要素:材料已到,货款未付,该案例的账务处理也就迎刃而解了。材料采购过程的案例变化多样,但如果学生掌握了账务处理模型,百变不离其中。这样的模型结构是建立在学生自主思考、合作的基础之上,不是老师直接灌输的,所以对学生的理解和记忆是有帮助的。学生以此积累账务处理模型,就可将课堂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

三、教学反思

1.教师角色需要恰当转变

在建模教学过程中,教师已经不是“正确的引导者”,而是适时扮演提问者、建议者、欣赏者。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在创设好的问题环境、激发学生自主地探索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上,问题的探索、发现、解决的深度和方式尽量由学生自主控制和完成。教师平等地参与学生的探索、学习活动,在教学的组织中体现“学法”,把教和学融为一体。教师要让学生在问题、困难、挑战、挫折、取胜的交替体验中,在选择、判断、协作、交流的轮换操作中,经历学数学、用数学的过程,进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2.学生主观能动性需逐步提高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企业财务会计教学中要体现学生的自主作用,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学会根据自己的个体差异、思维方式的不同,在建模过程中提供不同的想法,把老师满堂灌的上课方式改变成学生主动听、主动思考、积极解决问题。通过自身努力得出的结果,学生会更加珍惜,记忆深刻。中职学校专业课教育的核心问题是学生学习过程的优化,即怎样使学生主动、有效、合理地学习专业知识。这就要求教师在实施教育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主观意识,改变现有的教育模式与理念,给学生发展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形成自主学习、积极思考的习惯。在教学活动中循序渐进地运用建模教学法,不仅让沉默的课堂动起来,也让学生的思维跳动起来,细化了课堂教学内容,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上一篇:电场测量下一篇:精神医学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