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医学教学

2024-05-29

精神医学教学(精选十篇)

精神医学教学 篇1

医学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与健康和疾病关系的科学,是心理学的重要分支学科之一,是心理学与医学相结合的一门交叉学科,它既是医学的一门基础学科,同时也是一门临床应用学科。医学心理学涉及了几乎所有心理学科中各个分支学科以及人类学、社会学等众多人文学科领域的相关知识,蕴涵丰富人文知识[1]。在医学心理学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的培养是必不可少的。

1 医学人文教育现状分析及与医学心理学的关系

1.1 医学人文课程设置不足

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学时占专业总学时的比例低,我国的医学院校大约占总课时的8 %,美国、德国为20 %~25 %,英国、法国、日本为10 %~15 %[2]。基于我国人文教育的现状,人文教育在“渗透”上下功夫,挖掘授课内容中蕴含的人文素材、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培育人文精神就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因此在医学教学中如何有效应用蕴涵丰富人文知识的医学心理学课程是弥补医学人文课程设置不足的有效途径。

1.2 知识结构单一,课程设置不合理

我国医学院校学生主要以理科生为主,理科知识在整个知识结构中占绝对优势;另外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我国高等医学教育历来注重医学专业教育,人文类课程多作为辅助课程或者选修课程开设。从而导致医学生总体人文素质不高、知识结构单一,表现为道德修养欠缺、沟通协调能力和心理承受力较差等。而医学心理学包含丰富的人文知识和心理健康知识,对医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人文素质的培养,有助于医学生建立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心理状态、良好的人际沟通和社会适应能力。

1.3 人文素质教育与医学心理学的关系

当前我国高等医学院校的人文素质教育仍单纯以讲授式为主,理论和实践相脱节,不利于大学生素质的拓展及各种人文知识的培养。医学心理学在教学过程中可采用多种学生喜爱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如案例分析、心理剧表演、现场心理咨询、心理学专题讲座、心理学影视赏析、团体心理咨询等方法向学生传授心理学和人文知识,弥补其他人文素质教育的不足。

2 医学心理学教学中人文精神的培养

2.1 医学心理学基础知识对医学生人格的影响

学习心理学知识有利于医学生确立辩证的、积极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心理现象是人世间最复杂的现象之一,心理学科学地揭示了这种现象的生理机制,探讨了大脑反映客观世界的各种形式,并揭示了其发生、发展和变化的规律。列宁曾经提出:心理学提供的一些原理已使人们不得不拒绝主观主义而接受唯物主义。心理学对于心理现象的研究,对于意识的起源、发生和发展的研究,对于人对客观现实的反映过程的研究,都能进一步和具体地论证意识是高度组织起来的物质的产物,意识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等哲学命题,从而有助于我们确立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因此在医学心理学教学中,通过心理学理论的学习,首先可以帮助医学生正确地认识心理现象和社会现象,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其次有助于医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如对心理学基础理论和心理测量的学习,可以帮助医学生了解自己的人格特点,有利于他们辩证地看待人生,进而使他们能够有的放矢地发展自己、完善自己。

2.2 心理学基本理论中包含丰富人文精神

心理学的一些理论体系本身具有很强的人文精神,如精神分析和人本主义等心理学派强调对人本性的研究。人本主义心理学以人为本、重视人的价值、尊重人的尊严和权利、实现人的自身潜能、关怀人的现实生活等思想行为反映了人文精神的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向学生传达这方面的知识,可采用两种方法:一是以学生为中心,促进和谐、沟通的师生关系,在开放、平等参与的教学过程中,为学生提供发挥其能力的自由环境,让学生体验到人文关怀;二是在教学中通过介绍有关心理学理论流派知识、进行案例分析以及组织心理学电影赏析等方式,向学生传授心理学中的人文精神,并与生活实践、心理咨询治疗和医学临床相结合,让学生切实感悟到人文精神的内涵,并在实践中潜移默化地影响他们,提高其人文素养。

2.3 医学心理学有利于增进医学生对病人的人文关怀

世界卫生组织给健康下的定义是:不仅仅是没有病和不虚弱,而且是身体上、精神上的完满状态以及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和道德健康。但是由于我们受传统生物医学模式的影响,迄今为止,大多临床医护人员都还没有把人文社会因素和心理因素与人的健康和疾病联系在一起,在临床上往往是把人当作一个有生命的机器,只见病、不见人,缺乏人文关怀。在医学心理学教学中,通过对医学生进行有关现代医学模式、心理健康、心理应激和心身疾病等方面知识的学习,结合实际病例和疾病进行讲解,使学生们真正了解到心理、社会因素对疾病的影响,为今后走向临床实践后,能够从多角度综合考虑影响病人的人文社会因素和心理因素,增加对病人的人文关怀打下基础。

2.4 医学心理学有助于提高医学生人际关系的能力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医患关系中的医患沟通越来越受人们的关注,而作为将来的医务工作者的医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人际关系可以说是人的人文素质和心理行为的综合表现,良好的人际关系往往有助于生活质量的提高和学业的成功。因此,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既是医学生的人生重要课题,也是医学生获得心理健康的重要途径,同时也为今后走上工作岗位,处理好医疗工作中各种复杂的人际关系打下基础。但有关调查显示医学生的人际关系不容乐观,人际困扰的检出率较综合院校大学生高[3]。医学心理学课程具有丰富的人际关系教学的知识,如在病人心理与医患关系的教学中,可以将“医患关系”进行扩展,由特殊到一般,以换位思考的方式,由体验病人心理到体验人际交往中一般人的心理,向学生系统介绍影响人际交往的因素、人际交往的原则和技巧。在心理咨询与治疗的教学中,可让学生通过学习心理咨询过程中人际沟通的一些方法,帮助学生了解有关心理学理论和方法在人际交往中的应用,使他们学会有效的人际沟通,以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2.5 医学心理学有助于医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

在医学生的整体素质中,心理素质是重要的组成部分,而医学职业的特殊性又使医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显得尤为突出。相关研究表明,医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较差[4]。我国医学生的心理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人际交往障碍、情绪控制力差、学习障碍、生理与心理成熟不协调、社会适应能力差、自我意识不健全[5]。医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人文素质的培养是相辅相成的,心理健康教育应包括德育等人文素质的培养,应能够帮助医学生全面地认识自己,学会积极地控制和调节自己的情绪,充分发掘自身的潜能,培养乐观进取、不畏艰难、自信自律、诚实守信、友善合群、开拓创新的健全人格。

医学心理学作为一门研究解决医学领域中的有关健康和疾病的心理行为问题的学科,涉及的心理学内容非常广泛,但大部分内容都与心理健康教育密切相关。研究显示,在《医学心理学》的教学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是有成效的[6,7]。在医学心理学教学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在开始上课前对学生进行心理调查,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授课时应根据学生的具体问题,结合医学心理学的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教授心理健康知识,传授调节和维护心理健康的原理和方法;课后可举办心理健康教育专题讲座,将个别心理咨询和团体心理咨询相结合,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总之,把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医学心理学课堂教学,既丰富了教学内容、增强了其实用性,又提高了学生维护心理健康的能力、改善了学生心理健康状况。

综上所述,医学心理学的学科特点决定了充分发掘本课程的人文素质教育的内容,并切实转化到医学心理学的教学实践过程中,是加强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

摘要:在目前医学人文教育背景下,人文素质教育融入医学教育的重要现实意义与作用已日益显现。医学心理学蕴涵着丰富的人文知识,在医学心理学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掘人文素质教育的内容,并切实转化到医学心理学的教学实践中,是加强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

关键词:医学心理学,医学人文教育

参考文献

[1]姚树桥.医学心理学[M].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3.

[2]聂素滨.发达国家医学人文社会医学教学探析[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1998,(4):42.

[3]陈秀芹.大学生人际关系行为困扰的调查及对策[J].湛江师范学报,2004,25(1):138-140.

[4]孙勇,冯振华,孟祥明.医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J].中国健康教育,2008,24(2):141-142.

[5]王彦杰.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面临的问题与措施[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7,7(10):2253-2254.

[6]李敏,胡华.学习医学心理学对医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1,9(1):11-12.

司法精神医学鉴定 篇2

摘要:强制医疗涉及到公民人身自由的限制问题,若适用范围过宽,可能造成“不该收治的乱收治”、“被精神病”的问题,从而侵害公民的人身权益;若适用范围过窄,则可能造成“该收治而不收治”的问题,从而遗漏对部分具有社会危害的精神病人的管教,进而削弱强制医疗程序防卫社会的目的。限制精神病人的人身自由与保护社会安定之间的平衡点就是准确进行司法精神医学鉴定,本文通过对强制医疗的标准、鉴定人员和机构、拒不出庭作证的规制等问题进行探讨,希望对具体的司法实践有所裨益。

关键词:强制医疗;司法精神病学;鉴定人;鉴定意见

对犯罪的精神病人准确地进行医学鉴定是正确适用强制医疗的前提,其在整个强制医疗程序中处于核心地位。实践中所曝出的极个别机关为了降低上访者、轻微违法者的数量,而将此部分人员当做“精神病人”送至强制医疗的现象,严重侵犯了公民的人身权利。此种现象的发生与强制医疗的监管,尤其是对司法鉴定方面的监管有莫大的关系。对强制医疗程序的明确规定是此次刑诉法修改的一大亮点,强制医疗程序走上了“诉讼程序之路”,由过去的行政机关垄断式审查发展到公开的司法审查,并贯彻司法最终裁判原则,检察机关对强制医疗程序实行全程监督,最终保障该程序的公正性。

一、现行法律的解读

1、《精神卫生法》的相关规定

2013年5月1日起实施的《精神卫生法》,用85个法律条文对精神障碍患者诊断、治疗、合法权益的保障等做了规定。第19条、第25条、第29条分别规定了监管机构、诊断机构资质和鉴定人条件,进一步规范了精神病人的鉴定、治疗等工作。第30条明确了住院自愿原则和非自愿治疗的实体标准,明确了非自愿治疗不再由医学标准界定,而是要执行法律规定的实体条件。具体来讲,自愿住院治疗的精神障碍患者可以随时要求出院,医疗机构应当同意;法律同时规定,诊断结论、病情评估表明,就诊者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并已经发生伤害自身、危害他人安全的行为,或者有伤害自身、危害他人安全的危险的,应当对其实施住院治疗。第32条规定了精神病人及其监护人对强制医疗鉴定意见不服的申请重新鉴定权,“„患者或者其监护人对需要住院治疗的诊断结论有异议,不同意对患者实施住院治疗的,可以要求再次诊断和鉴定。„ 对再次诊断结论有异议的,可以自主委托依法取得执业资质的鉴定机构进行精神障碍医学鉴定„”,该条文体现了对精神病人合法权益的保护与社会正常秩序的保护之间的平衡。即对于伤害自身、危害他人安全的疑似患者,应有人或机构出面负责,将其送进医疗机构,进行诊断。此处的由谁出面并非关键问题,关键是一旦发生误诊、错诊,不该收治的被收治,当事人如何自救?此条文予以回应。《精神卫生法》的颁布实施,对于强制医疗的规范和完善、“该收治不收治、不该收治乱收治”现象的缓解,具有重大意义。

2、新《刑诉法》的相关规定

新《刑诉法》共有6个条文对精神病人的强制医疗程序作出规定,明确了强制医疗的适用对象、条件、审理程序、对被强制医疗人的救济及检察院的法律监督。由于强制医疗涉及

到对精神病人基本人身自由权利的干预,必须严格限制其适用范围和条件,否则,将造成严重侵犯人权的现象。故新刑诉法第284条规定,强制医疗必须同时满足“实施暴力行为,危害公共安全或者严重危害公民人身安全,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不负刑事责任;有继续危害社会可能”等条件。新刑诉法第285条对强制医疗的申请、决定程序进行了规定,即公安机关出具强制医疗意见书,移送检察院审查后,由检察院向法院提出申请,由法院决定。第286条至第289条分别对审判组织形式、审理期限、被强制医疗人的诉讼权利和检察院的监督权做了规定。此规定贯彻了一种控辩平等对抗、法官居中裁判的诉讼格局,对于充分保障人权、防止司法权滥用具有积极意义。

二、存在的问题

1、鉴定标准不够明确

《精神卫生法》第30条规定了强制医疗的标准:“已经发生伤害自身的行为,或者有伤害自身的危险的;已经发生危害他人安全的行为,或者有危害他人安全的危险的。”新刑诉法第284条规定“„有继续危害社会可能的„”。从上述条文可以看出“有伤害行为的危险、有危害社会的可能”的标准过于笼统,至于什么情形属于有继续危害社会可能,由哪一主体来评估是否有继续危害社会可能及其评估和认定标准,这些都没有作出明确规定,这就给裁判者较大的自由裁量权,实践中办案机关对这个条件如果把握不好,就易造成强制医疗的滥用,甚至严重侵犯公民的基本人权。

另外,《精神卫生法》第32条规定了精神病人及其监护人对强制医疗鉴定意见不服的申请重新鉴定权,新刑诉法第287条规定了被强制医疗的人、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对强制医疗决定不服的申请复议权,这些权利行使的前提就是对是否构成司法精神医学上的精神病存在异议。鉴定标准不统一,势必造成同一案件的被反复鉴定,既浪费了司法资源,又会使当事人久拖于诉讼之中,难以解脱。

2、鉴定机构不够明确

《精神卫生法》第25条规定了精神障碍诊断治疗机构的资质条件,第19条规定了相关监管机构。从相关规定可以看出,只要某机构在司法行政部门登记有资质,就可以进行司法精神鉴定,而不再完全由省级政府制定的医院来进行。

另外,鉴定人作为司法精神病鉴定的核心人物,其资质及选任问题在整个鉴定程序中举足轻重。然而,我国尚未建立统一的司法鉴定人执业资格考试制度,司法鉴定人只需具有从事司法鉴定业务相关的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专业执业资格,或具有符合一定年限的工作经验即可。至于其专业鉴定水平到底如何,能否胜任相关鉴定业务,没有客观的评定标准,不同鉴定人的水平高低无法认定,这也是我国鉴定中“重复鉴定”、“多头鉴定”大量存在的一个重要症结所在。

3、质证程序存在漏洞

当前,我国对司法精神医学鉴定意见的质证程序缺乏系统性的规定,虽然新刑诉法第48条将鉴定意见作为独立的证据类型予以规定,第190条规定了鉴定意见应当当庭宣读并

接受控辩双方的发问,在查证属实之后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但我国缺乏类似德国的“专家证言的开示程序”,容易造成质证过程的形式化、片面化。

另外,新刑诉法没有规定鉴定人强制出庭作证的规定,只是在第187条规定了“„公诉人、当事人或者辩护人、诉讼代理人对鉴定意见有异议,人民法院认为鉴定人有必要出庭的,鉴定人应当出庭作证„”,鉴定人是否出庭,决定权在于法官。而司法实践中,鉴定人不出庭的现象时有发生,鉴定人出庭率低,使得鉴定意见在庭审中沦为“普通书证”的待遇,这不仅使得法官希望通过鉴定人出庭作证来审查判断书面鉴定意见的有效性和证明力的目的无法实现,也使得立法者希望增强法庭抗辩性、防范庭审流于形式的预期严重落空。

三、相关完善措施

1、进一步细化司法精神医学鉴定标准

虽然《精神卫生法》第30条对强制医疗的标准进行了界定,但是“有伤害行为的危险、有危害社会的可能”过于笼统,不利于实践操作。德国通说和判例认为,要构成“严重违法行为”须满足三个要件,一是达到最低法定刑(最低刑为1年以上的自由刑),二是严重侵害人身法益(采用暴力或暴力威胁人身),三是具有公众危险性。在“再犯可能性”方面,德国的通说和判例反对“推定危险性”,注重结合“人格、治疗记录、与被害人关系”等方面进行综合考量。

纵观两大法系关于强制医疗程序中“社会危险性”的不同表述,其都将“严重的再犯行为”和“极高的再犯可能性”作为“社会危险性”的应有之义,对我国相关标准的细化有一定的借鉴意义。笔者认为,我国强制医疗案件事实的审查标准不应低于同类刑事犯罪的标准,必须在案件事实查证后确认达到实施暴力行为危害公共安全或致人重伤、死亡的情形方可决定适用强制医疗。对于社会危险性标准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综合考量:第一,精神病人的犯罪行为是否在向严重性发展。即前后两次犯罪行为,其危险性是否呈递增趋势。第二,精神病人是否具有攻击性人格。若精神病人有幻觉妄想、有敌意猜测、有遗传缺陷、自我价值认可度低,则一般应认定其具有较高的社会危险性。第三,精神病人是否长时间持续缺乏对自己病情的理解和对不法行为的辨别和控制能力。第四,精神病人和被害人的关系是否是导致暴力行为的唯一原因。该类精神病人往往攻击与其有冲突关系之人,冲突关系结束,则 “再犯可能性”往往随之消失。

2、明确鉴定机构及鉴定人

根据《精神卫生法》的相关规定,只要符合一定资质的医疗机构均可以进行司法精神医学鉴定。但由于医疗机构工作人员在业务素质、工作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差异,鉴定结果也往往参差不齐。为规范对司法精神医学鉴定的程序,确保强制医疗制度的公正落实,笔者建议在县、市、省三级分别设立精神疾病司法鉴定委员会,由同级司法行政机关主管。同一级别的鉴定委员会针对同一案件只能出具一份鉴定意见,当事人对鉴定意见不服的,可以向上级鉴定委员会申请鉴定,每一案件最多进行三次鉴定。每份鉴定意见都是独立的,不因鉴定机构级别的高低而不同,鉴定意见是否被采信、采信哪份鉴定意见由法官自由裁量。

根据《精神卫生法》第29条的规定,鉴定人应为精神科的执业医师。笔者认为,精神

科的执业医师在成为司法精神医学的鉴定人之前需在司法鉴定所进行一定时间的实习工作,如文字记录、实验辅助等,后履行一定的岗前培训程序,最终能否进行独立鉴定,由鉴定机构的专家、高校教授等人组成的评定小组根据其参与鉴定的案件数量、测试情况、职业道德水平等进行综合考察。待条件成熟,可以借鉴大陆法系国家关于鉴定人的管理模式,建立全国统一的司法鉴定人执业资格考试制度,通过专门针对法医精神病学的考试来选拔专业人才。

3、完善强制鉴定人出庭作证制度

鉴定人出庭作证是现代诉讼的基本要求,是衡量一个国家刑诉制度是否科学和进步的重要标志之一,是实现程序正义和实体正义的最为理想的状态。但实践中,鉴定人出庭率极低,从某种程度上降低了庭审的抗辩性。为有效缓解此状况,新刑诉法第187条确立了强制鉴定人出庭作证制度及鉴定人不出庭所带来的程序性制裁后果——鉴定意见不得作为定案的依据。但由于缺乏对鉴定人拒不出庭作证的实体性制裁规定,鉴定人不出庭的状况难以彻底缓解,鉴定意见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很难保证。

精神医学教学 篇3

【摘要】现阶段,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及高新技术在各领域的广泛应用,不断推动医学以前所未有地速度发展,同时也促使精神医学专业教学模式的革新。文章在全面阐述精神医学专业临床教学现状的基础上,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以精神医学学生未来发展为目标的“三导向”人才培养模式,积极探讨其在精神医学临床教学上的应用。

【关键词】精神医学教学;人才培养模式;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R-4;G64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5)03-0136-01

现阶段,随着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对医学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使精神医学临床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更适应医学教育标准及发展规律,并准确把握时代发展对医学人才的需求,在精神医学临床教学中实施以精神医学学生未来发展为目标的“三导向”培养模式便有着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三导向”人才培养模式内涵

当前我国医学教育中已出现生物—心理—社会综合医学模式代替以往生物医学模式的尝试,但仍不能充分体现出该模式的精髓。多数精神医学临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注重引导学生从生理、心理、社会三个层面分析人体致病的原因所在,也甚少对控制和消除疾病的途径及方法进行多角度探讨。

以往传统的医学课程体系均是以学科为中心,十分重视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法主要是以课堂讲授为主,灌输性地将知识传授给学生,这就导致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处于被动地位,很难实现以学生在生物—心理—社会综合医学模式中的主体性,进而影响到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创造能力、临床操作能力、临床思维能力、临床决策能力、沟通能力、表达能力等。

对于上述医学模式转变与传统医学课程体系的不符,更应该提出实施以促进“以学生未来发展”为目标、以学生职业道德、人文素质、身心素质和实践能力培养为内容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即“三导向”培养模式。“三导向”人才培养模式以岗位胜任能力为指导切实把握人才培养目标,以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优化整合课程体系。该模式包括三个不同的模块:以职业情感为导向的人文素质教育模块、以执业能力为导向的专业素质培养模块、以适应社会为导向的身心素质养成模块。“三导向”人才培养模式在医学教学中的应用,能极大实现强化育人的根本性、专业的适应性及方法的有效性。

二精神医学专业临床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精神科是临床医学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得到高度关注。但目前其教学在理论和实践中均存在诸多问题和不足。首先,精神医学专业理论教学学时多,实践机会少。近年来,随着高校扩招,学生数量不断增加,教师、人均管床数等教学资源不足,且医患纠纷加剧及《执业医师法》的执行,使得患者治疗依从性低,导致医学专业实习学生不能顺利获得合法的医师资格,造成检查和操作带教教师不会轻易让实习学生实践操作,从而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实习学生临床操作经验的提升,促使精神医学专业实习学生实践能力大打折扣,这些实习学生往往理论知识丰富,实践经验缺乏。其次,不注重人文素质教学。临床实践教学中,不注重对学生职业价值观、医患沟通能力、医学伦理等方面的教育,或者教师不具备较系统的医学心理学、社会学知识,只一味强调医学理论和临床经验,造成实习学生没有养成从生物—心理—社会综合医学模式角度去处理临床问题的思维方式和习惯。再次,精神医学学生缺乏临床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通常医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不仅包括临床动手操作能力,还涉及到临床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主要体现为以学生在深入细致观察的基础上进行思考、总结和实践从而产生创新的过程,但大多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只重视动手操作能力,忽视临床思维和创新意识的培养。最后,临床带教医生压力大,水平参差不起。大多数临床带教教师既是患者疾病诊治者,有承担着指导医学生见习的责任,所以其工作压力较一般教师大,且风险高,任务重。另外,教师教学方法不因人而异,实习生学习积极性差。教师学历水平不一,知识结构有限,不能满足医学生的需求,影响学习积极性。

三“三导向”培养模式在精神医学临床教学上的应用

将教学内容设成4个模块,分别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活动,主要表现为:首先,课程实验模块,包括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实验3个平台,整个模块构成了实践教学体系由低级到高级、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螺旋式上升状态,有助于全面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并适当调整校内实践教学设备,设立基础实验中学、临床实验中学、病理学专业实验中心,改变以往传统教学模式,大大提升教学质量。其次,科技活动模块。包括学生参与教师科研活动及实验室开放,鼓励学生进行科研活动两个方面。前者可通过在校内实施导师制、申报科研助理等方式促使学生积极参与教师科研课题,提升学生科研兴趣,培养其科研素质和创新能力。后者则是通过开放实验室激发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分层次设计实验项目,以最大限度提升学生实验技能。鼓励部分优秀学生独立开展相关实验研究和领域拓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再次,社会实践模块。鼓励学生在寒暑假期间到实习极地或当地医院进行实习工作,促使其尽早接触临床,培养职业情操。最后,实习实训模块。包括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和校外实习基地建设两部分。前者为在学校内建立临床实践中心,鼓励学生积极到中心进行参观学习。后者则是积极联合社会上一些大型医院,与之签署实习协议,增加学生实习机会。

此外,建立规范、完善的学生成绩评定体系,主要涉及到实验课程、临床技能、临床出科、社会实践和实验室开放考核等,对学生做出全面评价。

四结语

“三导向”人才培养模式在精神医学临床教学上的应用,能促使学生理论知识和临床实践共同发展,使其尽早接触社会、接触科研、接觸临床,从而形成较强的职业情感、基础知识和实践操作能力,为社会做贡献。

参考文献

[1]张秋梅,费孔军,曲相艳.精神医学专业临床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卫生职业教育,2010,02:51-52.

[2]刘吉成,张晓杰,云长海.以医学生未来发展为目标的三导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与实践[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4,04:1-2.

精神医学教学 篇4

1 精神医学专业临床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根据多年的临床教学实践及国内外同类和相关专业教学的经验, 结合我们对实习学生和带教教师做的相关调查问卷情况, 笔者把在精神医学专业临床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总结如下。

1.1 理论教学学时较多, 实践动手机会相对较少

1998年6月2日,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执业医师法》明确指出, 国家实行执业医师考试是以规范医学人才的培养为目的。《执业医师法》规定, 在校学习的医学生没有行医资格。这对高等医学教育的临床教学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近年来高校扩招, 医学生人数逐年增加, 而教师数量、人均管床数等教学资源相对减少;随着医患纠纷的增加和《执业医师法》的执行, 患者自我保护意识和法律意识不断增强, 其不愿意配合临床教学, 而实习学生未获得合法的医师资格, 所以很多检查和操作带教教师都不敢放手给实习学生操作, 这样就大大地限制了实习学生的临床操作训练, 影响了对实习学生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1], 造成实习学生看的多做的少、写的多说的少。还有些患者拒绝实习学生的检查以及对其进行相关诊疗性操作, 严重打击了实习学生临床实习的积极性。

1.2 人文素质教学内容太少

目前对医学生的职业价值观、医患沟通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和方法、医学伦理等教育亟需强化。互联网的普及, 使人们对信息的获取变得简单快捷, 有些患者是通过互联网掌握了很多相关知识之后再来看医生的, 就可能会问一些专业的问题, 让医生觉得很难应对, 这对医生作为传统医学信息传递者的角色提出了挑战, 因此如何与患者进行较好的沟通就成为了一门重要的技巧。在临床实践教学中, 带教教师除了有扎实的医学理论和丰富的临床经验之外, 还要有较系统的医学心理学、社会学知识, 具有从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角度去处理临床问题的思维方式与习惯。教师不仅要教医学生认识疾病, 更要教其理解患者, 引导与鼓励他们在工作实践中要与同事快乐融洽地相处、合作, 鼓励医学生对学术权威的观点进行质疑, 将全球“最低基本要求”的教学目标贯穿于自己的教学实践中。

1.3 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不够

长期以来, 从事临床医学教育的大多数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 都是将对医学生临床实践能力培养的着力点定位在对其动手能力的培养上, 而忽视了对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实际上, 医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主要包括两个层面:一是临床动手操作能力, 另一个是临床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临床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主要体现在医学生通过细致观察、深入思考、认真总结、反复实践而产生的理论或技术创新, 这是其实践能力的深层反映。由于社会的发展和信息的多元化, 社会需要大量高素质创新型医学人才, 因此, 重视对医学生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1.4 临床带教教师压力大、带教水平参差不齐

随着新《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及《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暂行办法》的实施, 我国医疗领域出现了许多新问题和新观念, 不可避免地对临床实践教学带来了新的冲击。临床带教教师既是患者疾病的诊治者, 又是医学生见习的指导者;既要完成救死扶伤的神圣使命, 又要担当起教书育人的崇高职责, 因此其比一般医师的压力大, 风险高, 任务重。另外, 临床带教教师的教学方法不够灵活多样, 不能因人而异地开展启发式教学, 激发医学生思维和鼓励其参与, 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就不高[2]。此外, 临床带教教师的学历参差不齐, 知识结构有限, 加上外出学习进修的机会较少, 不能满足目前医学生对临床带教教师整体素质的要求, 这也严重影响到医学生实习的积极性。

2 精神医学专业临床教学改革的建议

为了提高精神医学专业学生的临床实际能力, 完善人才培养的目标, 根据我国医学教育的实际情况, 我们对精神医学专业的临床教学提出以下改革建议。

2.1 临床课程体系改革

为了体现出“厚基础, 宽口径, 高素质, 淡化专业, 强化能力”的人才培养模式, 根据精神医学课程本身的特点, 最大限度地优化课程结构, 科学地利用有限的时间, 在尽量少增加学生负担的前提下, 达到培养目标的要求, 我们对该专业的课程进行了改革。我们将临床医学的主要课程内、外、妇、儿四门课程的理论课学时改为与临床医学本科专业基本一致, 把耳、鼻、喉等临床专业限定性选修课调整为任选课, 同时, 为了弥补临床实践阶段教学时间的不足, 我们改变了临床课程的教学模式, 使医学生进入临床课学习阶段后, 能够理论学习与实践学习同步, 即让其直接进入临床分管患者, 实行边实习边上理论课的教学模式, 加强理论与实践的联系,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2.2 临床理论课程与实习同步

为了提高医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 在维持临床课程教学学时的情况下, 我们对教学形式进行了改革。原来的教学形式为医学生在大四这一年, 先完成临床课程为期20周的理论学习和见习, 然后进行为期28周的临床实习。改革后的临床教学, 建议取消临床课程见习, 医学生在大四时直接进入临床实习。在每周任意3天 (如周一、三、五) 的下午和周六全天让医学生进行临床理论课的学习, 每周20学时, 其他时间医学生全部在科室实习, 按照计划, 在第20周时结束所有的临床理论课。这种教学模式, 可以较大幅度地增加临床实践学时, 而主要临床课程的时数和理论学时数基本维持不变, 但临床实习时间也由原来的28周增至38周, 较大程度地提高了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

2.3 加强对医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

在以往的理论课程设置中人文社会科学的内容较少, 尤其是医学伦理和职业价值观的课程最少, 更缺乏对人际交往沟通方面的技巧与艺术的讲解。根据“全球最低基本要求”, 我们要加强对医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 尤其是在医学生临床实习期间, 不仅仅要求其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 还要加强对医学生职业道德、医患关系、临床思维能力、科研和创新能力等方面的培养, 实际是对医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增强医学生的法制观念, 临床教学中要让医学生知道, 在医疗活动中必须遵守医疗卫生的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常规, 充分尊重患者的权利, 依法行医, 这既是改善医患关系、提高服务质量的需要, 也是有效保护自己、避免无端医疗纠纷的需要。

2.4 建立完善的岗前培训制度

在每批医学生进入科室之前对其进行岗前培训, 通过岗前培训, 使其对整个实习过程和内容有一个总体认识, 便于他们尽快地进入实习医生角色, 扫清角色转换方面的障碍;认识到临床实习对一名医生的重要性;教育医学生摆正临床实习与考研、择业的关系;帮助医学生树立正确的成才观、择业观。通过对临床上医疗纠纷的分析使医学生了解相关的法律知识, 提高医学生的法律意识, 使其懂得临床医疗是一种高风险职业。

2.5 加强对临床带教教师的培养

建议学校和医院进一步重视对临床带教教师的培养, 要培养一批满足教学需要的教学骨干和建立一支责任心强、素质高、业务精良的兼职临床带教教师队伍是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还要适当减轻带教教师的工作量, 并且相应提高其待遇。例如, 在教学医院中长期承担教学任务的人员, 根据教学能力及临床带教的水平, 除了可以评审医疗职称外, 建议同时可以评审教学职称, 对于在临床教学工作中有突出贡献的人员应及时给予表彰、奖励。

我们一定要紧跟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脚步, 不断加大改革力度, 始终把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作为我们的目标, 为我国的医学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摘要:现对精神医学专业的临床教学进行总结, 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相应的改革思路, 旨在进一步提高临床教学质量。

关键词:精神医学,临床教学,对策

参考文献

[1]韩力军, 张伯礼, 周桂桐, 等.医学教育临床基本技能教学的现状与思考[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07, 12:92~94.

落实医学人文大会精神 篇5

建议开发正心正举“三宝”

《宋人轶事汇编》记载:钱俶进宝犀带,太祖曰:“朕有三条带,与此不同。”俶请宣示,上笑曰:“汴河一条,惠民河一条,五丈河一条。”俶大惭服。

为切实发扬“中国医学人文大会”精神,我建议,为北京正心正举应用科学研究院在对外宣传、对内积淀的过程中,有必要精心撰写、编辑打造系列工具书“三宝”:《正心正举理论与践行丛书》、《智者同行/正心正举访谈录》《正心正举研修班课程讲义》。

第一本《正心正举理论与践行丛书》,内容为结合心正举人文科学生态全息创新思维力理论,由可方面人员通过进行全观视野,激发全息思维,撰文阐释与实证应用心得。

第二本《智者同行/正心正举访谈录》,特邀包括各地医院院长、专家学者等高端人士,以对话访谈文体,展示应用哲学的社会意义和核心价值。

第三本《正心正举研修班课程讲义》,属于系列丛书,内容包括医学、金融、企业、艺术、教育、健康等主题的研修班,传播内容不局限于“双微”加同名杂志书刊、加网络微信文章这种架构,更重要的是应用全媒体的传播力吸引流量,尝试转化成不仅仅可以让正心正举研究院赚到利润,更有利于提升自我品牌影响力。“一旦有了好的品牌,商业模式便会水到渠成。” 对于上述系列杂志丛书,还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实现它的商业价值。比如举办各省市城市活动论坛,把它做成一个活动品牌;再比如借用现在的一个流行词汇——IP,正心正举艺术人文可以侧重文化故事电影的开发,医学人文则可以侧重国际医学人文图书版权的购买翻译、开展与之相关的培训教育等。

杂志或丛书的稿源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约稿,另一种是采访稿。我们从9月9日结束的“中国医学人文大会”上的嘉宾与参会院长中选择采访对象,不迷信某个领域的权威,因为有些所谓权威把文章写得很拗口,搞得很多人看不懂,我们要做的是回归常识,说人话,把事情原本的样子呈现出来。

书刊成功的关键是:内容永远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内容解决的是人们内心的焦虑,这也是内容存在的意义。

人们常说,知识付费的风口出现了,这也印证了内容价值最大化的时代的到来。原来我们习惯信息免费,连读书也要免费,但真正有价值的内容是可以收费的。今天的消费正在升级,从功能性消费,或者是物质消费,向文化消费、精神消费升级。内容就成了最大的机会。所以优质内容就成了流量入口和连接方式,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还是要紧紧抓住内容这个核心。按照正心正举的原理宗旨等,要重新定义内容,因为内容不再是静态的知识,它在互联网背景下可以跟一切相关联。

例如:9月9日上午甘肃省妇幼保健院院长仇杰、山东千佛山医院孙洪军院长的发言给与会者展现了一个多重空间的感觉,有多条的2 故事线索在里面,是一个很复杂的内容系统,但是结果指向是让医学人文活了起来,让医生与患者在不知不觉中应证了“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和谐。

创造内容本身就是创意,也是营销,而且还有自我传播的力量,有媒体属性;内容也是一个情感,带着人格属性。我们在采访的同时,可以链接正心正与智者同行举高端的频道,和直播平台通过社交媒体将读者、学员、专家互动起来让内容更有价值。更重要的是我们在采访院长、科室主任、医生的过程中可以分步骤地细化、归纳、结合正心正举创新人文科技生态思维力全息理论转化成为指导“中国特色的医学人文教学系列教材”。

正心正举三宝平台的力量:当前,整个社会个体在崛起,尤其是新一代人,自我意识越来越强,有创造性的人才越来越多,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有创造性的才能。正心正举三宝发展的就是平台化的趋势,因为很多的服务是在平台上完成的。面向未来的企业是社会化的企业,而这个平台上集聚的是自由人联合体,每一个关注人文、科技、生态发展的人都可能有自己的创造性思维,有自己品牌,大家在平台上学习、交流、成长、工作就是实现了正心正举创办初衷与方向,让更多的智者参与其中获得力量。

正心正举三宝链接的力量:正心正举理论系列杂志丛书对北京正心正举应用科学研究院的壮大将起到纲举目张的作用,“把它做起来,其他事情都好办。”他不仅仅是与智者、院长、校长、行长、艺术家3 牵线的龙头,更奠定了研究院整个学术品味与走向的战略作用:通过“正心正举人文科技生态思维力全息理论系列杂志丛书”的编撰与出版,正心正举应用科学研究院的周围团结了一批学者,而且会与社会各界大家、名流也藉此得到了加强。

正心正举三宝大道至简的力量:随着时代向前迈进,信息社会对个体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但实际上每个人用于学习的时间却在被不断分割。需要读的太多,可以读的时间却太少,矛盾之间形成了正心正举系列杂志丛书的价值——相对于汗牛充栋的专书,这类普及类读物能更有效地填补每个人的短板。

在这个人文素养、科技素养、生态意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被反复提及的时代,系列杂志丛书的价值还将进一步凸显。人文素养是有传承的,有脉络的。要谈人文素养,就不得不看一百年来的人文与科技之间相互包容、相互推动、相互击穿的实证。读系列杂志丛书后。回头再谈人文素养,一定会更有底气。

附:关于编撰“正心正举系列杂志丛书”的策划方案 关于编撰“正心正举系列杂志丛书”的策划方案

一、序言

邀请全国政协副主席韩启德、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许嘉璐题字。邀请中国医师协会会长张雁灵、中国华侨公益基金秘书长何继宁、《中国医学人文杂志》社长王德、中国医师协会医学人文委员会主任高金声作序

邀请参加9月8日中国医学人文大会的两院院士予以题词或者留言,以及以上领导在会场的照片。

以本次会议为抓手,邀请相关主要领导与医院院长作为编委会名誉主席与成员,积极筹划加快推进,联系一些有实力的高科技医药设备企业做赞助,与本书相关联的院长与编委,提前预定所要书籍数量,将印刷费用分摊。

二、系列杂志丛书---中国医学人文的力量 内容框架

第一部分:中国医学人文行动调查报告(图片)

以调查报告的形式梳理中国医学人文发展状况。报告分以下几个部分:

1、中国医学人文过去30年的状况概述; 2、2013年以来当前医学人文改善成长的报告; 3、2017年中国医学人文的大会的报告; 4、19大会议提出人文素养的要求与展望。

5、正心正举人文科学生态创新思维力全息理论对中国医学人文的启迪。

由此,涵盖了医学人文过去、现在、未来等热点问题,用真实的数字和实际的调查对中国医学人文状况作全面地展示,用数字说话,有理有据梳理中国医学人文。同时力求通过正心正举人文科学生态创新思维力全息理论与调研,为今后的中国医学人文事业指明方向。

第二部分:十大人文爱心使者

盘点过去一年间在中国境内反响强烈、引起社会关注的十大人文爱心使者公益事件。人物:本次大会获奖的10个,以及医疗卫生战线英模人物。

第三部分:中国白求恩式好医生人物榜

将本选出的中国白求恩式好医生人物,进行系统性采访,梳理他们的爱心事件,强调中国医学人文力量在树立慈善榜样过程中的推进作用。

备选人物:本次大会获奖的白求恩式好医生

第四部分:人文爱心医院

由每一个医院院长说起详细讲这次表彰的“人文爱心医院”做全方位立体化的记录他们医院在人文素养提升上面所做的工作。第五部分:人文爱心科室

从医院第一线的科室说起,在推广爱心科室经验交流的同时,凸出介绍每位科室主任在人文医学方面的所作出的特殊贡献。

第六部分:社会公益机构

罗列过去一年中各个慈善机构、公益组织、基金组织等机构参与的各项与中国医学人文公益项目所关联的公益机构,以及取得的成效。包括在过去一年中的公益项目和实施情况。

第七部分:政府的力量

国务院医改办、国家卫计委、中国医师协会、全国各省、自治区卫计委发布的关于中国医学人文政策、法规出台前的调研与指导的相关文字。

第八部分:正心正举医学人文的力量

全面介绍2013年至2017年正心正举创始人陈剑锋在正心正举人文科技生态思维力全息理论对医学人文的启迪语指导的真实案例,用实证证实正心正举人文科技生态思维力全息理论推医学人文的重要价值。

第九部分:正心正举系列杂志丛书的春天

“正心正举人文科技生态思维力全息理论系列杂志丛书”主要内7 容、路径图、理念和意义。突出北京正心正举应用科学研究院研究平台,大家来传播“正心正举人文科技生态思维力全息理论”概念。加入19大后更多吻合“中国医学人文”指导意见的内容,和各重要领导、学者、院长、医学专家对丛书的评价。

四、出版单位:待定

五、《正心正举系列杂志丛书》工作流程

1)10月15日,出《正心正举人文科技生态思维力全息理论系列杂志丛书》写作细纲,2)2018年2月1日前,交稿,所有图片准备工作就绪。3)2018年4月1日最后一批交付印刷厂。4)2018年4月15日丛书问世。

六、《正心正举系列杂志丛书》》编委会名单

1)总策划:张全灵、高金声(商榷)

总顾问(待定)主

编:陈剑锋 副主编(待定)

委:罗军、徐杰、张岩、王薇、赵紫弘、罗宇鹏、王乐、张建君、卜召洲、尹超、罗江(待定)

2)

正心正举研究院秘书处赵紫弘愿意主动承担此项任务,利用半年的时间在大家群策群力的基础上完成首部系列图书的编撰、印刷、首发。

北京正心正举应用科学研究院秘书处

灾难中挺立的医学精神 等 篇6

一场罕见的特大地震,突如其来。我国数万名白衣战士紧急行动,展开了与死神的争夺战。在抗震救灾的日日夜夜,很多医务人员的故事让人震撼:

地震发生时,一名来自广东的医生正带着家人在四川旅游,结果全家9人丧生,只有他本人幸存。然而,他擦干眼泪,毅然加入了抢救伤员的志愿者队伍。

一名医生从废墟中站起后,立刻投入抢救伤员的战斗。他的儿子被困在倒塌的房屋下,他可以听见声音,却无法救出。3天后,儿子再也没有了声音。

四川省人民医院年轻护士陈晓泸接连背着几名病人转移,导致仅有两个月的胎儿流产。然而,在休息了20个小时后,这位坚强的姑娘又回到了工作岗位。

地震天不塌,大灾有大爱。这就是白衣战士的境界,这就是医学精神的光芒!

医学是维系人类自身价值,并保护其生存、生产能力的重要手段。然而,由于金钱和技术崇拜的影响,医学的人道主义精神受到了冲击,医学的人文内涵一度被扭曲淡化。

灾难是一把双刃剑,它摧毁了物质世界,却锤炼了人的精神。从抗击非典到迎战冰雪,再到抗震救灾,每一次灾难,都是对医生的一次锤炼,都是对医学人文精神的一次磨砺。医生拯救病人,不仅需要技术,而且需要爱心。没有技术,医学是脆弱的;没有爱心,医学是苍白的。四川地震发生后,广大医护人员奋不顾身,第一时间出现在抢救病人的现场,高扬了伟大的救死扶伤和人道主义精神。

灾难总会过去,而灾难中挺立的医学精神,将成为人类永恒的财富。

(据《人民日报》)

公众何以对“政府贺幅”反感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4月22日发表声明,称郑州隆福国际楼盘所悬挂“中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热烈祝贺隆福国际盛大揭幕”的贺幅,并非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赠送,声明中未涉及是否追究当事者责任 。

与发生在张家界“最牛洗脚城”一样,原来又是商家为了自身利益在玩把戏。虽然真相已明,但有一点仍然让我们思考,为何惹祸的都是政府部门的贺幅?为何公众对此类事件如此关注,并对此类政府贺幅如此反感呢?

从“最牛洗脚城”到“最牛楼盘”,那些高高挂起的政府贺幅确实灼伤了公众的眼睛。在我看来,公众的关注并不是对贺幅有多大意见,而是对公共管理部门与被管理的单位和个人间的暧昧关系不满,是对公权力其及影响力被滥用的担忧。现实,一些政府部门给一些企业或商家的庆典送贺幅现象并不少见。而管理者和被管理者间走得过近,导致的结果必然是或者公权力被滥用,或者是公权力被“束之高阁”。试问,当管理者与被管理间称兄道弟时,还能确保公权力的依法、正确行使吗?

对政府部门而言,作为公权力的掌有者,作为管理人的一方,显然应当避免与被管理一方走得过近,更不应该以政府部门的名义给企业或商家送贺幅,这种瓜田李下之嫌会给社会公众以误导。虽然这些贺幅不是政府部门送出,但这件事仍然是给所有政府部门及其工作人员的一个教育机会,让他们牢记管理者与被管理者间的距离。有关部门要以此契机出台规定,从制度上禁止政府部门为企业、商家庆典送贺幅的行为,同时,对企业、商家伪造政府贺幅的行为要予以严惩,以示警戒。

(文/孙瑞灼)

10倍罚款能保证食品安全吗?

全国人大常委会全文公布了食品安全法草案,广泛征求意见和建议。草案第90条规定,食品经营者以假充真或者销售不安全食品,除赔偿消费者的损失以外,消费者还可以要求其支付价款10倍的赔偿金,最高可处以多达货值金额20倍的罚款。

从《食品卫生法》到《食品安全法》,虽只两字之别,但已经可以清晰地看出立法者的思维改变——问题食品带来的并非仅仅是“卫生”问题,而是“安全”大问题。

某种程度上说,食品的安全与药品的安全同等重要,毕竟,直接关系到人的生命。正因如此,对消费者的赔偿和对无良商企的处罚,不能以轻飘飘的“食品价格”为基数。一块售价3元的问题面包让你大病了一场,你却只能拿到30元的赔偿,生产经营问题面包的企业和商家只被处以了60元的罚款,这能给那些不安全食品的生产者带来多大压力?

笔者曾经看过一个国外的案例:英国一家百年老字号的食品企业一时疏忽卖出了一批不卫生的热狗,让很多消费者吃了以后上吐下泻。法院最后的判决让这家企业赔得倾家荡产,最后不得不关门了事。“苛刻”恰恰是很多国家对于食品安全立法时贯穿始终的指导思维。笔者希望草案能以生命的名义给食品安全重新“定价”,这是我作为一个普通消费者的建议和期待。

精神医学教学 篇7

1 当代医学生人文精神培养的现状分析

课题组通过自编“医学生人文精神调查问卷”, 并对四川省内不同区域的3所医学院校 (川南、川北和川西各1所) 的1, 500名本、专科大学生进行随机抽样调查, 收回问卷1, 216份, 有效问卷1, 136份。用SPSS11.0统计软件处理, 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方差分析等方法, 进行信、效度检测, 各因子相关性较大, 证明问卷的编制可靠。本问卷主要从学生对医学职业的认同度、人文精神的认同度、学习人文知识的期望度、目前学校人文课程开设及人文环境的满意度、人文精神的践行度等五个维度来调查当代医学生人文精神的现状。本文仅就医学生学习人文知识的期望度和对学校人文环境的满意度进行讨论, 在此基础上就培养途径提出对策。

1.1 医学生对学习人文知识的期望度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中国古人亦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知者不如乐之者”。医学生学习人文知识的兴趣, 直接关系到其人文精神的塑造。课题组从医学生学习人文知识的愿望和行动两个方面进行调查, 结果见表1。

调查显示, 有84.5%, 78%的学生赞同学习人文社科类知识对将来职业、个人生活和世界观的形成有相当大的帮助, 有83%的学生愿意参加学校举办的相关岗位实习培训。但仍有25.7%, 17.9%的学生认为学习人文社科类课程是为了应付考试或抱无所谓的态度,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有34.8%的学生对“学校举办有关人文社科知识讲座我经常参加”持否定态度, 与持赞同态度36.5%和抱无所谓的态度28.7%相比, 几乎各占1/3。说明医学生虽然具有学习人文知识的强烈愿望 (平均为75.5%) , 但在实际行动中对学校举办的相关讲座却表现冷漠 (34.8%) 。究其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学校举办的讲座大多形式单一, 方法陈旧, 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另一方面, 学校对大学生听讲座没有明确的目标要求和条文约束, 加之当代学生接受知识的渠道增多, 因此, 许多学生不愿意较长时间地坐在学术厅聆听他们感到乏味的学术讲座。

1.2 对学校人文环境的满意度

了解和把握医学生对学校开设人文社科类课程及人文环境的满意度, 便于我们在培养过程中有的放矢、对症下药。由图1可见, 学生对 “教师上专业课时融合相关人文学科知识”满意度低, 为47.4%。

综上所述, 当代医学生对学习人文知识的期望度很高, 平均为75.7%, 但行动不够, 只有34.8%;而对学校人文课程开设及人文环境的满意度很低, 分别只有39.6%和37.5%。另外调查还发现有68.3%的学生不了解“人文精神的内涵及人文主义的产生背景”。因此, 如何加强对医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 提出切实可行而又为学生喜闻乐见的措施与办法, 已成为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对此, 本文结合在化学教学中的体会, 提出以下对策。

2 化学实验中对医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

实验教学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帮助他们形成化学概念, 巩固化学知识, 获得实验技能, 培养实事求是, 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训练使用科学方法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方面具有不可代替的作用”。有趣的化学实验, 不仅能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热爱学习的热情, 也是德育渗透的好机会。与生命现象息息相关的化学现象可以用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 人文精神教育需要用与科学知识教育不同的方法, 从各个方面加以引导、启发和培育, 才能收到好的效果。

2.1 结合化学实验进行保护环境教育, 培养医学生的人文精神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在化学实验教学中, 也应重视环保教育, 培养学生保护环境“从我做起”的意识, 以促使学生知、情、意、行统一协调发展。化学实验, 特别是象制备H2S、S02、C12等气体, 做铜与硝酸、浓硫酸的反应实验等, 往往毒化教室或实验室的空气直接影响师生健康, 一定要强调尾气的吸收处理。尽可能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和微型化学实验, 这样不仅节约了药品, 同时也减少了废液、废渣和有害气体的产生。实验后的废液、废渣尽可能回收利用, 若不能回收利用则应倒在指定的地方, 以便清理[4]。使学生形成绿色化学实验的理念, 努力创建文明实验室、绿色实验室。倡导生态环境道德, 善待生灵, 拯救地球, 抵制污染, 保护环境, 共建人类美好家园。

2.2 揭示化学实验的和谐统一科学美, 培养医学生的人文精神

蔡元培先生说过:“凡学校的课程都没有与美育无关的。”许多化学实验都会给人以美的享受。教师在组织化学实验时, 应有意识地渗透美育, 展示化学的学科魅力, 让学生在美的愉悦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化学药品是美的。晶体的奇妙对称, 指示剂的姹紫嫣红, 无不给人以视觉享受;化学装置是美的。清洁光亮的玻璃仪器, 整齐有序的排列方式, 整套装置的错落有序, 疏密有致, 体现一种严谨的规范美, 悦目的造型美;实验现象是美的。鲜明的色彩变化, 剧烈的发光发热, 体现出实验效果的明快之美。化学实验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 体现了实事求是的原则, 让学生由此认识到, 在科学上, 只有真的才是美的[4]。

2.3 利用化学实验的严谨细密, 培养医学生的人文精神

在实验“分析天平的使用”教学环节中, 有的学生往往忽略了被称量物河沙的质量, 大意轻心, 当多加或少加了几粒河沙未达到称量范围时, 臆造数据, 违规操作。针对这样情况, 教师首先一针见血指出臆造数据的严重后果, 再向学生介绍科学家严谨的工作作风的史事, 如:将稀有气体氖的发现和溴元素的发现为对比, 前者是英国的瑞利从气体密度极小差异中找到它的蛛丝马迹, 后者因库特瓦一时粗心, 与溴元素的发现擦肩而过, 说明事业的成功是需要科学的严密和严谨以及不懈追求的毅力和品质, 让学生认识自己的不足之处;最后善意教育, 督导学生自觉按原实验步骤重做。这样用强制与教育相结合的手段, 形象的对比, 让学生在解决困难时有效仿、学习的参照, 不仅规范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 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严谨科学态度, 还有利于学生诚信理念的形成, 便于学生正确评价自己[5]。

2.4 利用化学实验的色彩美、运动美, 培养医学生的人文精神

自然界的矿物、植物和动物具有缤纷的色彩, 这始终为人们所迷恋, 而化学世界更是绚丽多彩。例如, 银白色的有各种金属及合金, 红色的有铜、氢氧化铁、三价铁的硫氰络合物, 含有氢氧根离子的酚酞溶液, 绿色的有绿矾、蓝色的有蓝矾, 单质碘和淀粉的混合液、硫燃烧时的火焰, 紫色的有高锰酸钾溶液、石蕊试液、三价铁离子与苯酚的混合物、碘蒸汽, 黄色的有金、火山喷发口的硫、过氧化钠、碘化银、磷酸银等。这些迷人的色彩构成了一幅幅绚丽的图画, 令人百看不厌, 回味无穷。它既能陶冶学生爱美的情操, 又能激发学生追求美、创造美的欲望, 进一步可启发学生发现各种各样材料及色彩, 启迪学生探究和合成新物质。

实验中的运动美十分丰富,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火星四射, 铝热反应的火光冲天, 磷在氯气中燃烧的弥漫烟雾, 氯化铵分解、碘升华的云蒸霞蔚, 氯化氢、氨气等在烧瓶内溶解时的彩色喷泉, 毛刷实验的茸毛萌长, 银镜反应、电解、电镀时金属的析出, 碱金属与水反应时金属的游动或爆炸, 电游现象、静电作用下极性分子液流向的改变等, 都是我们能亲眼观察到的运动美。借助于仪器, 还能观测或想象出原电池中电子的定向移动, 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等。最令人惊叹、最具有魅力的当数1999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具有埃及和美国双重国籍的科学家艾哈迈德·泽维尔利用超短激光技术成功地观测到的化学反应发生时分子里原子的运动。这一化学过程犹如电视节目中的“慢动作”, 真是美妙绝伦。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 人们能观察到的运动景象就更为丰富多彩了, 人们将从中获得更多的激情和满足[6]。

2.5 设计难度不同的实验, 培养医学生的人文精神

教师可以根据本门课程的特点和学生的情况进行合理的安排, 分层次地组织基础训练、综合训练、研究型训练。通过严谨、细致、规范和系统的实验课训练, 使学生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敢于质疑、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深刻的洞察力和科学的工作习惯, 从而成为具有良好科学素养的创新性人才[7]。

实验教学是以教育为目的, 手和脑、知识和能力综合性的训练过程, 既是一种情感活动, 更是一个充满创造性的过程。学生在亲自设计、动手操作中体验科学知识产生的过程以及创新所带来的变化, 从而实现从知识到能力, 从过程到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的整合, 使化学实验课堂真正成为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阵地。推进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 必将大大提高未来医学生的综合素质, 为保障和促进全人类的健康做出较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刘德培, 陆莉娜.必须全方位多层次地弘扬医学人文精神[J].医学与哲学, 2003, 24 (3) :5-6.

[2]王晓明.人文精神寻思备忘录[M].上海:文汇出版社, 1996.

[3]曲波.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培养新世纪合格医学人才[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 2007, 23 (2) :98-100.

[4]杨庆荣.对化学教学中融合人文教育的思考[J].井冈山医专学报, 2007, 14 (4) :45-46.

[5]王星敏, 傅敏.人文精神在“大学化学”教学中的实践[J].高等理科教育, 2005, 62 (4) :121-123.

[6]蒋文俊.如何在化学教育中贯穿人文精神[J].学科教育, 2001 (7) :11-13.

精神医学教学 篇8

1 现状分析

1.1 人文关怀精神缺失

传统生物医学模式向新型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 使临床医学由过去的以疾病为中心向以人为中心转变, 从而对医务人员的人文素养提出了更高要求, 给我国高等医学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由于专业技术对医学生毕业后的生存和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诊疗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其在社会上的立足和生存, 加之传统的“专才型”医学人才培养模式影响, 从基础实验教学到临床技能培训, 往往只专注于模拟教学效果和学生技能水平提高, 忽视了人文精神、道德品质培养, 这样就形成了医学模拟教学中的一些错误认识和观念, 出现重工具理性 (医疗技术) 、轻价值理性 (人文关怀) 的倾向, 人文关怀教育与道德教育弱化的现象较为严重, 导致学生人文素养偏低、人文品质弱化、人格不健全[4]。

在医学院校, 人文关怀精神与道德素养教育弱化现象突出表现在课程设置方面。目前我国高等医学教育课程按类别分为公共基础课、医学基础课和医学专业课3类。尽管在公共基础课中涉及一定的人文知识, 但仅仅通过几门人文课程的学习, 学生难以把零散的人文知识、医学人文相关知识与专业知识进行有机结合。在公共基础课方面, 有的医学院校还对人文社科课时进行压缩, 有些人文社科课程或变为选修课, 或干脆停开, 不仅使医学生的人文关怀精神难以培养, 而且其文化素质也难以得到提升。要改变这种状况就必须进行人文社科课程的合理设置, 加大人文社科课程的开设力度, 加强医学生人文关怀精神培养, 同时要纠正重科学技术、轻人文关怀的错误观念, 在医学基础课、医学专业课教材编写及讲授中渗透医学人文关怀精神。医学人文关怀表现为在良好的医疗专业技术基础上, 关心、关注病人的生存质量、健康、情感、人格、命运, 维护病人尊严, 不仅为病人提供良好的医疗技术服务, 同时还提供人文的、精神的、情感的服务, 使病人时刻感觉到就医方便、技术精湛、病区舒适、关怀到位、经济实惠、服务满意。

医学以救死扶伤、治病救人为目的, 这就要求医学院校培养出来的人才要有妙术仁心, 不仅要掌握过硬的医疗技术, 还要具备一颗关心人、爱护人、以救治天下苍生为己任的责任心。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医学模式已经改变, 当今医疗卫生服务亦开始更多地关注人的心理状态、生存状态与社会因素, 更加注重对人的深层次关怀, 注重尊重人的基本权利、生命价值。这些都表明加强医学人文关怀精神培养, 是对当代医学教育提出的基本要求, 是当代医学教育的基本内容, 也是当代医学教育的前进方向。

1.2 模拟教学重技能、轻人文, 医学生发展不平衡

医学模拟教学是指运用医学教学模型、多媒体仿真病人、标准化病人 (Standardized Patients, SP) 等模拟教学方式对医学生进行医学基本技能训练, 对医学生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以及临床实践能力、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提高起到了关键作用, 其教学内容丰富、重复性强、仿真效果好, 为学生早接触临床提供了条件。为了强化应用型医学人才培养, 地方医学院校不断加大实验教学投资力度, 模拟教学硬件设施实现了质的飞跃, 但是学生人数多与学时少以及教学空间资源不足的问题依然突出。模拟教学基本上满足了医学生技能培训需求, 但毕竟不能等同于临床教学, 用没有生命的医学仿真模型代替病人对学生进行技能培训, 显然会有“先天不足”的特点。医学人文知识与专业知识的学习渗透贯穿不够, 人文关怀精神培养难度加大, 学生较为全面的文化素质难以得到培养。医学生在专业技能和人文关怀精神培养方面的失衡, 必然导致在医疗实践中出现“五重五轻” (重疾病, 轻病人;重治疗, 轻照料;重实证检验, 轻病人体验;重器官恢复, 轻心理调理;重技术处置, 轻伦理社会思量) 现象。

1.3 德艺双馨型高素质师资匮乏

目前, 通晓医学史、医学哲学和医学社会学的师资相对缺乏, 这是由于受到了教师培养体制的限制。医学人文精神培养主要依靠医学史、科学技术哲学、思想政治教育等传统学科, 而这些传统医学人文学科的教师多来自医学史、自然辩证法、医学伦理学以及马列等课程教师, 在此传统学科范式下, 培养出的医学生就很难胜任人文关怀精神贯穿渗透医学实践的任务。除此之外, 课程设置也需要完善。有关研究表明, 我国医学院校人文社会科学课程学时大约只占总学时的8%[5], 其中以意识形态教育类课程为主;而国外医学院校医学课程基本上由自然科学、社会人文科学、医学3类组成, 其中人文科学课程占总学时的比例以美国、德国最高, 达20%~25%, 英国、日本约为10%~15%[5]。相比之下, 我国医学院校人文社会科学类课程偏少, 且缺乏广泛的文献阅读, 缺少案例讨论和必要的社会实践, 阻碍医学生积极接受全面的人文社科教育。

医学教育实践性极强, 医学生人文关怀精神的形成不仅需要人文学科教师在理论上加以强化, 更需要相关基础医学和临床专业教师在专业教学中言传身教, 实现人文素养和专业技能的渗透融合。地方医学院校办学规模扩大、招生人数增加, 加之教育部本科评估、断层师资队伍规模扩大, 从“校门到校门”的高学历青年教师成了主力军。他们本身就是传统人文学科教育模式的传承者, 特别是相关医学专业的青年教师岗前教育和培训力度不够, 进入学校后马上就成了主力军。由于课时多、教学任务繁重, 导师导教、实验员制度和科室培训以及外出学习等都难以实现, 加之科研压力大、家庭负担较重等, 使得青年教师很难将人文关怀精神融入教学实践中。由于实验教学管理体制等原因, 包括模拟教学在内的专业技能水平亟待提高, 人文关怀精神如何贯穿渗透于教学实践更需要高度关注。目前, 将医学专业知识技能和人文关怀精神交叉渗透、融会贯通的高水平教师队伍尚未建立, 也在一定程度上加深了社会对高质量医疗服务的需求和医学生培养质量相对下降的矛盾。

2 对策及实践

2.1 更新医学教育理念, 营造良好文化氛围

我国医学文化主要来源于3个方面, 一是传统医学“大医精诚”理念, 二是西方医学人文精神, 三是伴随新中国解放事业和社会主义建设发展而来的革命人道主义精神。目前, 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主要职能的地方医学院校, 必须坚持医学素养与人文素养统一、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统一的教育思想。学校要营造浓厚的人文素质教育氛围, 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医疗实践活动, 有机融入医学人文关怀精神的宣传和教育, 培养医学生人道主义精神和悲天悯人的情怀。现代医疗技术和人文关怀精神的共同宗旨是服务于人民医疗保健事业, 医学人文关怀服务依附于现代医疗技术。没有精湛的现代医疗技术, 再好的人文关怀精神也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但是只有冷冰冰的、生硬的现代医疗技术, 没有温馨的人文关怀, 也提供不了高质量医疗保健服务。地方医学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 特别是在模拟教学实践等各个环节, 要教育医学生不仅懂得运用现代医疗技术和治疗手段治病救人, 更要学会用人文和社会科学方法, 思考和分析医学及医学以外的相关问题, 用充满人文关怀的服务方式与病人沟通, 使病人心灵得到安慰, 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使自己将来成为一名医术精湛、医德高尚的医务人员。

2.2 模拟教学中医学人文精神培养体系构建

医学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结合是素质教育的关键。目前地方医学院校大多通过政治理论课来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 与专业教育缺少必要联系。在国外, 医学院校开设人文社会科学课程已成为一种共识[6]。我们应积极借鉴国外医学院校课程设置经验, 顺应国际发展潮流, 在人文学科课程体系、内容等方面进行改革。在加强医学史、医学伦理等学科建设的同时, 重视与公共基础课、医学基础课、医学专业课及其他医学人文学科的交叉研究, 在模拟教学中建立多层次、多学科的实验课程体系。建立医学人文教育的层级式结构, 消除医学人文学科间的壁垒, 将人文社会科学课程与医学交叉的边缘学科课程纳入课程体系。建立适用于地方医学院的“三阶段”课程培养模块, 培养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修正唯科学主义、技术至上主义, 树立人的整体观念并提高对思想修养重要性的认识, 从而培养医术精湛、医德高尚、全面发展的应用型医学人才。

2.3 打造胜任应用型医学人才培养的中青年师资队伍

高质量医学人才培养的关键在于教师。针对我院应用型医学人才培养对中青年教师厚知识、强能力、高素质、富人文的要求, 实施中青年教师培养培训计划、青年教师成长支持计划、骨干教师能力提升支持计划等。围绕实践教学内容、方法和模式改革, 强化教师育人意识和模拟教学水平, 加强教师人文教育理论和实践教学技能培训。全方位实施基础教师和临床教师对接, 实现模拟教学过程中专业技能训练和人文关怀精神培养的有效衔接, 从而满足医学生系统培养和全过程培养的要求。教师在模拟教学过程中以行传言, 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与思想内涵潜移默化地感染和影响学生, 不断引导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 在专业知识传授和模拟教学指导过程中, 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如模拟实训过程中, 教师在讲解、示范、指导及评价时, 要做到把无生命的教学模型当作有生命的病人来看待, 轻拿轻放轻操作;把标准化病人看成自己的合作伙伴加以尊重和爱护, 在检查问诊或处置时, 站在平等的立场上与其交流, 从而营造师生共同以病人为中心开展实践教学的良好氛围。

2.4 构建医学人文教育考核评价体系

考试作为检验和评价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的一种手段, 对学生具有很强的导向作用[7]。模拟教学过程中, 在强化专业技能训练的同时, 运用不同方法和途径渗透人文教育。如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 (OSCE) , 不仅设置了人文精神考核内容, 还将其作为考核重点, 在每一个考试站点和项目中, 依据其重要程度设立适宜的权重。内容上侧重于体现“5种能力” (表达亲和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心理承受能力、情绪调控能力、人性化服务能力) , 并将医生礼仪、多元文化习俗、诊疗沟通、医学伦理与法律、病人权利维护与尊重等内容融入考试过程, 渗透于不同项目。为了评价学生的综合能力, 将人文素质考核专门设立一个站次进行案例式分析, 将病人住院期间出现的心理、治疗选择、医患冲突、医疗费用等问题融入案例分析, 结合已有知识和技能, 运用评判性思维综合考虑, 确定解决上述问题的最佳方案并加以实施。为了检验医学生知识和技能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计划性地让学生到医院、进门诊、入病房, 激发其接触、了解病人的热情和主动性, 使学生对病人及其家属的理解更加深刻和客观, 对人文精神在医疗工作中的重要性具有更明确的认识和体验。人文精神培养理念渗透模拟实践教学全过程, 以及人文教育考核体系的构建, 完善了系统性、全方位、一体化、多样性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为医学生职业素养、能力培养提供基本保障。

为了应对高等医学教育发展需要和医疗卫生改革的挑战, 我们要切实加强内涵建设, 营造良好校园氛围, 全面推进实践教学改革, 实现医学、人文知识向综合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全方位转化, 彰显我院办学特色, 切实保障应用型医学人才培养质量。

摘要:面对新形势下地方医学院校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医学人才的需求, 根据医学模拟教学平台特色与优势, 针对教学实践中重视技能训练、忽视人文素质培养现状, 提出实践教学和人文素质培养并重交融观点, 将人文素质培养渗透于医学模拟教学全过程, 为地方医学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提供借鉴。

关键词:地方医学院校,模拟教学,人文精神培养

参考文献

[1]张新华, 唐志晗, 文格波, 等.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优化路径选择与实践[J].西北医学教育, 2011, 19 (4) :672-674.

[2]潘金云.改革我国医学院校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J].卫生职业教育, 2010, 28 (8) :7-9.

[3]王玉良, 王益光, 邓爱军, 等.以能力为主线的应用型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管理观察, 2012 (13) :126-127.

[4]徐国斌.高等医学院校人文教育现状及对策[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0 (6) :28-29.

[5]杜珍媛.高等医学院校学生人文社科素质培养体系研究[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2010 (1) :37-39.

[6]张玲, 张亚斌, 石凯, 等.中外医学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对比研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1 (1) :3-4, 24.

精神医学教学 篇9

核酸的研究历史也可以说是一部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史。遗传物质的发现与证实、DNA结构的发现、DNA测序方法和PCR技术的发明、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启动与完成……这些核酸研究的一个个重大成果, 无不代表着现代科学的巨大进步。将核酸研究历史贯穿于整个核酸教学过程中, 运用适当的方法进行介绍, 既可增强趣味性,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也可开阔学生的视野, 培养学生的科研精神。

1 导入核酸发现历史, 增强学生的科研兴趣

1868年, 瑞士青年科学家Fridrich Miescher从脓细胞中提取出核素, 最早发现我们今日所说的核酸, 但当时还未证实核酸是遗传物质。通过这样的历史事件吸引学生注意力, 引起学生兴趣,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2 导入核酸研究进步历史, 培养学生的科研精神

2.1 通过证实遗传物质的存在, 锻炼学生的科研逻辑思维能力

通过Frederick Griffith的肺炎双球菌实验引导学生思考。肺炎双球菌有两种, 一种是有毒的平滑型, 另一种是无毒的粗糙型。Griffith的实验主要分成4种不同的步骤与处理方式:注射粗糙型菌株, 小鼠存活;平滑型, 死亡;加热过的平滑型, 存活;粗糙型+加热过的平滑型, 死亡。然后就这一实验现象提问:该实验现象说明了什么?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通过该实验说明有毒性的菌株特性可以通过遗传方式传递给无毒性菌株, 使其特性转变的物质就是遗传物质。在证实了遗传物质存在的同时, 也锻炼了学生的科研逻辑思维能力。

2.2 通过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

1944年, Avery在改良Griffith实验的基础上进一步证实DNA就是遗传物质, 但随之而来的并不是想像中的赞扬与肯定, 而是科学界的各种质疑与否定。这些不但没有动摇Avery等人继续探索的信心, 反而增强了他们的信念。直到后来, 随着人们对DNA化学本性的了解, 特别是1952年Hershey和Chase证明了噬菌体DNA能携带母体病毒的遗传信息到后代中去以后, 科学界才终于接受了DNA是遗传信息载体的理论。通过介绍证实DNA为遗传物质的过程, 让学生明白科研往往不是那么顺利的, 特别是在逆境中不仅要能吃苦, 也要能顶住各方面的质疑与压力, 绝不轻言放弃。

2.3 通过Avery一生没有获取诺贝尔奖的事件,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科研观念

由于没有得到遗传学界普遍及时的认可, Avery遗憾地与诺贝尔奖擦肩而过。让学生就Avery的不幸遭遇进行讨论:首先, 对待科研我们应当努力克服思想上的保守性和片面性, 做到不为流行观念所束缚, 努力去揭示未曾被大多数人所关注的新领域。其次, 我们要做到正确总结经验教训, 不能因噎废食。再次, 作为科研管理机构, 不仅应对那些成果在短期内就得到证实的发现者给予奖励, 而且也应对那些成果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得到证实的卓越发现者及时给予认可等。通过该讨论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科研观念。

2.4 通过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 帮助学生树立团队观念

DNA的空间结构重点是二级结构。先介绍其研究背景:1953年Watson和Crick在综合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提出DNA分子双螺旋模型。就这点提问学生可以给我们带来什么启示?讨论后可以让学生明白团队协作很重要, 重大成果往往是团队协作的结果。

3 结语

这些穿插于教学过程中的核酸研究历史的介绍, 融科学性、趣味性于一体, 一方面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探索欲, 活跃课堂气氛;另一方面也可培养学生的科研逻辑思维能力、坚强的意志, 树立正确的科研、团队观念等。

由于课堂教学的局限, 往往不能全面培养学生的科研精神, 如果课后成立兴趣小组, 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查阅文献、进行写作和参加学术交流活动等,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和精神[2], 从而为其今后从事临床和科研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取得更大进步。

摘要:在核酸的化学教学过程中, 通过适当导入核酸的研究历史, 可以增强学生的科研兴趣、锻炼学生的科研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科研及团队观念。

关键词:核酸,化学教学,科研精神

参考文献

[1]查锡良, 周春燕.生物化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9.

精神医学教学 篇10

1 模块教学的组织构架

模块教学由八年制医学课程委员会下设的八年制课程组管理。由学术水平高, 临床、教学经验丰富的教授担任各模块主任和副主任, 并设立模块课程协调人、PBL秘书、模块网站管理人和课程中心平台技术支持人员。各模块拥有50-60位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相关专业教师组成的教学团队。

2 课程整合的模块设计

课程设计采用以人体系统为基础, 以临床问题为驱动, 将基础与临床紧密结合, PBL、行医学和创新研究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的模块化课程形式。整合课程共分8个模块:模块Ⅰ———医学基础I, 模块Ⅱ———神经、精神与运动I, 模块Ⅲ———心血管、呼吸和肾脏医学I, 模块Ⅳ———消化、内分泌和生殖医学I, 模块Ⅴ———医学基础II, 模块Ⅵ———神经、精神与运动II, 模块Ⅶ———心血管、呼吸和肾脏医学II, 模块Ⅷ———消化、内分泌和生殖医学II。以模块Ⅱ———神经、精神与运动I为例, 整合了基础医学课程包括解剖学、组织学、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遗传学、心理学相关内容, 临床医学课程包括神经病学、骨科学、影像学、麻醉学、神经外科学、眼科学相关内容, 将神经-精神和运动的基础和临床融会贯通形成完整系统, 学科交叉内容重点整合, 形成了由PBL、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理论课、实验课、行医学和创新研究组成的模块课程, 由神经内科、精神卫生科、骨科、神经生物学系和公共卫生学院教师联合编写教材、联合授课包括开展PBL案例教学。

模块教学集中在2个学年内完成, 第1学年为模块Ⅰ-Ⅳ, 第2学年为模块Ⅴ-Ⅷ。每个模块教学历时8周, 约210学时, 模块Ⅱ———神经、精神与运动I教学合计216学时 (表1) 。

3 模块化教学的实施

3.1 按周主题组织教学内容

为突出整合课程中主干课程的理论和技能培养, 最大化整合临床与基础课程,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模块课程根据不同的系统和疾病, 每周设立一个独立的周主题。以神经、精神与运动模块I为例周主题设置:第1周:神经肌肉与疾病, 第2周:运动损伤及脊髓相关疾病, 第3周:外周神经功能与疾病, 第4周:视觉及脑感染性疾病, 第5周:基底神经节与运动障碍性疾病, 第6周:脑干与脑血管相关疾病, 第7周:骨骼、软组织损伤及疼痛, 第8周:骨关节炎症与运动系统损伤。周主题的设置遵循知识深度逐步加大的原则。

3.2 以案例为先导的PBL教学

基于问题的学习 (Problem-based Learning, PBL) 教学法是以问题为基础、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的教学方法, 有助于学生自我学习, 能有效处理医学教学时间短、知识量大的矛盾[2]。浙江大学在模块课程中安排每周1-2次每次2小时的PBL教学, 由8-9名学生组成一个PBL学习小组, 并在进入下一个模块学习时重新分组。PBL教学中, 教师采编或直接引入国外授权的案例和案例学习要点综合, 编写每个案例的PBL教学进度表, 教学进度表包括预计时间分配、指导参考和部分参考文献, 指导参考又包括学生填写并多次更新Matrix。学生始终处于PBL教学的主体地位, 在课外查阅大量相关文献, 并在课堂上与学生和教师分享学习信息, 对病案进行讨论, 教师在课堂上扮演组织者和引导者的角色, 适当开展师生互动。调查问卷表明, 学生对我校的PBL教学较为满意, 学生的临床思维、分析判断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明显增强,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受到激发[3]。

3.3 极早期接触临床

“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应尽早接触临床”这一观点已被国内外医学院校广泛认可, 但目前我国“早期接触临床”的设置不完全一致[4]。浙江大学在医学学习阶段的第1学年开展以系统和疾病为周主题的模块教学活动, 让学生在PBL教学中广泛接触临床问题, 同时在模块中设置行医学课程, 制定行医学的学习目标和具体实施方法, 通过行医学的临床见习和使用标准化病人 (Standardized Patients, SP) 进行问诊、体格检查、胸腹穿等临床基本操作训练。这种学生极早期接触临床, 能使医学理论课程与临床实践顺利对接, 使医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更加透彻, 也有利于培养浓厚的学习兴趣, 明确学习目标, 提升医患沟通技巧和临床操作能力。

3.4 基本医学科研能力训练

结合课内教学与课外科研训练, 早期培养学生的基本科研能力。浙江大学在模块教学的创新研究课程中开设系列科研方法学课程, 帮助学生获取进行科研活动所必备的基本知识;增加课程的设计性、综合性、创新性实验内容, 提倡教学;实验室和科研实验室对学生开放;设置“科研基金”, 鼓励学生提出科研设想, 开展医学科研能力训练。

4 模块教学学生成绩评定体系

模块课程建立学生学业成绩全过程评定体系, 学生成绩评定包括周测验、PBL、实验、行医学、创新性研究和模块期末考试等6个环节, 分别约占总成绩8%, 8%, 5%, 14%, 5%和60%, 对每个考核环节的考核点均有明确的规定和说明, 包括出席、迟到、早退、LI (learning issue, 即学习要点, 就是学生根据某个病例提出来的想要进一步学习的知识点是否及时在线提交、课堂表现、实验报告等, 以便全面评价学生的知识、技能、行为、态度和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临床思维能力及人际交流能力。其中PBL成绩采用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 规定PBL合格后才能参加模块期末考试。并通过PBL中期反馈等多种模块课程反馈途径评估学生需求和检测其学习进展, 适当地设计学习顺序, 调整教学策略, 改良学习计划, 帮助学生激励、检测和调整自己的学习, 鼓励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负起责任[5]。

5 思考

21世纪我国医学教育改革要求建立适应国内外社会发展、医疗卫生需要的医学教学模式。哈佛大学医学院的“新途径”教育所制定的有别于传统的教学, 是“态度、技能和知识并重的教育”, 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具备终身治学和从医的能力[6]。从医学教育发展的国际趋势来看, 美国进行教学改革的经验是可以借鉴的。该校八年制模块教学正是探索符合该校实际又能与国际接轨的医学教学模式的实践。

开展医学八年制课程整合模块化教学以来, 该学校领导、行政管理人员、教师、学生和用人单位积极参与对模块教学的评价, 评价覆盖各个教学环节, 并重点检测课程计划、教育过程及教育结果状况。评价普遍认为, 与传统教育模式下培养的学生相比, 模块化教学模式下的学生更具知识面广、基础扎实、素质高、能力强、有创意的特点, 毕业生也受到用人单位的广泛认可。但与美国的课程计划相比, 美国基础课总学时比中国多一些, 但多的不是讲授, 而是用于小组讨论、辅导与其他, 而这两点我国与美国存在较大的差距[7]。为此, 今后将稳定或减少讲授学时, 强化小组教学, 努力使教学活动向智能型发展。同时, 目前学生成绩评定体系的考核点各模块之间存在一定差异, 如何制定一个主客观相结合、定性定量相结合、模块间高度统一的学生成绩评定体系也是值得进一步探索的问题。

参考文献

[1]韩澍, 王慕, 王立明.浅析我国八年制医学教育的不足及相关策略[J].卫生职业教育, 2012 (5) :7-9.

[2]崔晓阳, 李益, 廖虎, 等.PBL教学法在我国医学教育中的应用及存在问题[J].医学教育探索, 2010 (4) .:439-442.

[3]顾传龙, 姜华东, 沈良华.PBL教学模式与医科创新人才培养[J].新西部 (理论版) , 2012 (7) :139.

[4]孙钰, 牟道玉.医学生早期接触临床模式探讨[J].科技信息, 2012 (2) :114.

[5]刘丽军, 李勇.试论高等医学院校教学中复合型评价体系的构建[J].西北医学教育, 2011, 19 (1) :95-97.

[6]Jules L, Dienstag.Evolution of the New Pathway curriculum at Harvard Medical School[J].Perspect Biol Med, 2011, 54 (1) :36-54.

上一篇:账务处理下一篇:胸部恶性肿瘤放化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