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性

2024-06-27

显性(精选十篇)

显性 篇1

那么, 如何很好地提高“隐性”表达的能力呢, 我认为可以通过理解和实践的方法, 形成有效的“隐性”表达, 以支撑精彩的“显性”表达。

一、巧理解

1.深度挖掘文本中作者或人物形象的情感, 引起共鸣。在语文教学中, 对文本中作者的思想感情往往挖掘的不够深透, 许多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只停留在表面, 很少去思考作者写这篇文章当时的思想、情感, 只由老师总结, 完了背会, 根本无法引起共鸣, 所以对文本的表述也只能停留在表面, 这就需要我们教学者深度挖掘文本的内涵, 将作者的情感挖掘出来, 使学生感同身受, 进而内化为自己的情感体验, 形成“隐性”表达, 这样, 才可以算真正理解了文本。例如, 在教学《普罗米修斯》这课时, 老师不断地抓住教材空白, 引导学生想像人类无火时的悲惨和有火时的幸福及普罗米修斯的痛苦, 使学生走进了人物的内心, 感受了普罗米修斯的英雄形象, 然后激发学生表达自己的独特见解时, 学生们都能侃侃而谈, 有说对普罗米修斯怀有崇敬之情的, 也有说要从人物身上汲取力量, 做一个善良、无私、坚强、勇敢的人。正是因为在教学中, 通过挖掘情感, 使学生在情感上与作者共鸣, 生成了“隐性”表达, 才使“显性”表达丰富, 富有感染力。

2.复述、概括、扩充内容。在对所学文本进行复述、概括、或内容扩充时, 就需要深入理解文本信息, 这样才可以做到准确、合理。因为, 在学生对文本进行复述、概括、扩充内容时, 会通过思考, 提炼出有效的内容, 在此过程中, 一定会有自己对文本的理解, 其中也会渗透自己的情感体验。

3.利用插图、板书, 重组文本。表达的方式很多元, 每种方式所内隐的技能也各不相同。而“利用插图、板书, 重组文本”就是训练学生对所阅读信息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重组的能力, 即表达的完整性、连贯性、逻辑性。首当其冲就是要对文本理解, 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 引领学生有效梳理文本信息, 最终达成语言的积累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 就是训练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对文本信息的重组, 体现了表达训练的完整性、连贯性和逻辑性。

二、巧实践

1.利用“口语交际”设计各种各样的活动。为了提高学生口语表达的能力, 可以根据单元内容举办故事会, 演讲比赛等等, 这种实践性活动会有效地提高学生口语表达的能力。他们通过“说”, 将内容“显性”表达出来, 而背后一定有“隐性”表达做支撑。对内容的积累, 理解, 内化, 加入自己的思想, 情感体验, 才会使他们的表达精彩完美。

2.利用文本抓重点, 练仿写。仿写是一种很好的方法。例如, 《燕子》一文中, 第一自然段作者三言两语将一只活泼、机灵的小燕子展现在了我们面前, 我们能不能也像作者那要三言两句描写一只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呢?于是我设计“三言两语”话动物的活动。强调要按照一定的顺序, 抓住这种动物的特点。很快学生写出来了, 也是三言两语, 有小短腿的狗, 绿眼睛的猫等等, 还真写得不错, 于是扩展, “三言两语”话课间, 请仿照第三自然段, 用三言两语描绘课间同学们活动的场面, 要写出有代表性的场面来, 让读它的人感觉好像在看电影一样。继续扩展, “三言两语”话画面, 请你静下心来, 四处走一走, 看一看, 让眼睛“定格”一下, 用三言两语把这个画面描绘出来。通过仿写, 学生不知不觉中将所学运用于自己的表达中, 完成了知识“内化”的过程, 也已形成了“隐性”表达, 为以后的“显性”表达做了很好的铺垫。

汉语篇章显性衔接三论 篇2

汉语篇章显性衔接三论

汉语篇章的显性衔接是篇章衔接手段中最为典型的衔接方式,是篇章语言学研究的.基本切入点.在指代衔接、逻辑衔接和修辞衔接等具有代表性的显性衔接手段中,关键词既在形式上起到标志性作用,又对勾连全篇、揭示篇章主旨起到筋骨作用.

作 者:郑超  作者单位:沈阳师范大学,国际文化交流中心,辽宁,沈阳,110034 刊 名: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SHENYANG NORM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 年,卷(期):2008 32(2) 分类号:H05 关键词:汉语篇章   指代衔接   逻辑衔接   修辞衔接  

隐性知识显性化策略 篇3

关键词:隐性知识 显性化

一、何谓隐性知识

隐性知识是指人们在长期实践的基础上积累、创造的,储存于人的大脑之中,或经过特殊编码处理,必须通过人际互动才能被他人识别的知识。隐性知识又可分为两类,一类是认识层面的隐性知识,包括信念、价值观、心智模式和洞察力等,反映人们对现实的看法及对未来的展望,是世界观的知识;一类是技术层面的隐性知识,包括在实践中形成的操作技能、技术诀窍、管理技巧等,是人们在长期实践中积累的科学方法。

(本部分内容参考了有关网络资料)

二、隐性知识显性化的障碍

隐性知识显性化有主观障碍也有客观障碍。主观障碍是指隐性知识拥有人出于个人原因不愿与人分享,具体包括:⒈自私心理(认为隐性知识是私人财富);⒉低调心理(认为木秀于林而风必吹之,或自我认可更胜于他人肯定);⒊竞争需要(担心教会徒弟饿死师傅,或希望控制隐性知识使自己无人替代);⒋知音难觅缺少沟通热情;⒌保护个人知识产权等。客观障碍是指由于客观原因导致隐性知识拥有人不愿或不能够很好地分享知识,具体包括:⒈隐性知识自身的特点导致显性化存在客观困难;⒉沟通能力匮乏(隐性知识所有人缺乏表达能力和技巧,接收人接受能力有限);⒊缺乏相应的氛围和平台;⒋缺乏制度约束;⒌缺乏激励机制等。

要使团队学习、知识管理取得更好的效果,管理者必须为隐性知识显性化扫除障碍,创造适宜的环境,使隐性知识的拥有者愿意和乐于与人分享自己的知识、经验和诀窍,使员工有机会并有能力通过共享学有所悟、学以致用。

三、隐性知识显性化的策略

针对隐性知识显性化的障碍,坚持以文化引导和制度激励为主的基本导向,从培育组织文化、推进团队学习、组合激励约束机制三个方面制定解决策略(见下图)。三大策略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制定激励约束机制是从机制保障的角度给予员工外在的压力和动力;持续推进团队学习、提高员工学习力和创造力是使员工具备隐性知识显性化的能力并能够从共享中相互受益的内在源泉;培育优秀的组织文化是使员工从内心认同团队成员间是“竞合”“共赢”的关系,并最终为隐性知识显性化提供创造性张力。

下面对各项策略进行具体说明:

(一)培育优秀的组织文化——张力

文化建设的最终目的是从根本上改变人的信念和价值体系。笔者以为,人与人之间的差别根源于观念的差别,观念变则行为变,行为变则结果变。很多工作首先要从改变人的观念入手,以必要的激励约束机制作保障,并最终落脚于观念的改变,这也是笔者将文化建设而不是激励约束机制放在第一位的重要原因。培育组织文化务必注意不能急功近利,妄图立竿见影、一蹴而就,必须扎扎实实、追求实效,避免形式主义和短期行为。

为促进隐性知识显性化,在文化建设方面应特别关注以下内容:

⒈发挥领导和典范的示范作用和晕轮效应。例子:鲁冠球无休止地学习和对员工的 “两袋投入”(口袋投入和脑袋投入);团队游戏“拼七巧板”。

⒉建立组织共同愿景,凝聚团队力量。

⒊培育以团队精神、共赢理念为重要内容的核心价值观。务必使员工真正认同团队成员之间是“竞争+合作”的关系,合作更胜于竞争,追求共创共赢,反对智力内耗。例子:思想政治教育-思想交换不等式1+1>2;世界趋势-强强联合,竞争与合作;管理理论-木桶原理;拓展训练-求生、天梯。

⒋培育员工的责任感、信任感和规则意识。团队协作、知识共享离不开员工间的相互信任,相互信任的基础是“共同愿景+规则意识+激励约束+责任感”,遵守共同的规则才能使组织有序运转。例子:《把信送给加西亚》的主人翁罗文强烈的责任感和执行力;团队游戏“齐眉棍”。

⒌崇尚学习与创新,允许失误。例子:百家争鸣与焚书坑儒;爱迪生经过无数次失败才成功应用钨丝做电灯灯丝材料。

(二)持续推进团队学习——学习力(源泉)

隐性知识得以显性化要求隐性知识的拥有者(A)主观上愿意、客观上有能力把隐性知识经过科学编码与人(B)共享,B的学习愿望和学习能力越强,共享效果就越好,就越能促进A与B交流的积极性。离开了组织学习和个人学习,隐性知识显性化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团队学习同时又是隐性知识显性化的有效平台。

团队学习要坚持“追求实效,形式服务于内容,内容服务于目标”的基本原则。基本要点概括如下:

⒈营造学习的环境和氛围。其中要特别注意畅通沟通渠道,建立鼓励学习和共享的学习制度和机制。

⒉丰富学习内容和形式。业务学习是核心和重点,其次还要注意形势教育、文化理念的灌输、理论学习及其它学习内容。从学习方式上来说,要团队学习、组织学习和个人自学相结合,灵活运用班前班后会、现场教学、实战操练、导师带徒、先进操作法等各种学习方式。

⒊搭建共享平台。员工智慧的结晶要以合适的方式积累、保存、延续下去。共享的部分方式及其要点:

(1)每周一题。既可由领导或专业技术人员出题,也可让员工就自己工作中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提问。交流的方式可以是让个人单独解决问题并上报,也可以集体讨论解决。关键是要在交流之后由专人负责形成最满意的解决方案,并以一定的方式进行共享和积累(最好形成电子文档)。

(2)头脑风暴或小组讨论。运用头脑风暴法需注意三个关键问题:①尽可能多地提出可能的方案;②禁止在前期对别人的方案做出评论;③主持人要能够引领讨论的进程,及时制止成员跑题或做出违规行为,并能够集思广益、综合分析、果断决策,做出有价值的讨论结论。

(3)总结创新成果、先进操作法、合理化建议等。

(4)建立知识经验库、内部刊物或信息网。

(三)组合激励约束机制——压力和动力

设计激励约束机制时除了坚持科学性、实效性、严肃性(严格执行)的基本原则外,还要注意:⒈激励、约束并用,多种激励方式并用;⒉实施联挂考核和团队激励,增强激励约束效果。下面笔者设计三个案例进行说明:

案例一:联挂考核

对于不写工作周记、工作总结或总结无实质性内容的,设计以下考核方案:

方案一:考核当事人100元。

方案二:考核当事人及其直接领导各50元。

方案三:考核当事人及其直接领导各20元,考核当事人所在部门其他成员各10元,同时对当事人及其所在部门通报批评。

方案三对当事人的考核金额最少,但约束效果最好。罚款100元对很多人来说无关痛痒,方案三罚款虽少,但因一己之过连累同事,当事人于心何安?同时众怒难犯,其他部门成员无形中成了制度执行的监督人。

案例二:团队激励

对业务人员的奖励方案:

方案一:业务人员按其销售额的8%提取奖励。

方案二:业务人员提成5%,其余3%作为奖励公积金,月底按销售经理、业务人员、后勤服务人员等各类人员对销售业绩的贡献大小设计相应的得奖系数,分享奖励公积金。

方案二的效果:⒈全体人员利益一致,共同的目标是提高销售业绩。⒉销售经理更乐于传授下属经验,制定措施平衡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优化资源配置,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⒊业务人员利益共享,促进了业务交流和合作,业务能力得以更快地提升。⒋调动了后勤服务人员等为业务人员服务的动力。

案例三:组合激励、约束机制

可以这样设计导师带徒的激励、约束机制:

⒈激励为主:每带一名徒弟补助导师200元/月。

⒉必要的约束:(1)导师要制订相对科学、详细、完备的培训计划和分层次目标;培训内容不能仅限于外购的教材,要有导师个人的经验总结。(2)培训计划和内容要能够贯彻落实;徒弟的学习记录有相关培训内容,且比较详细、具体,有操作性。(3)实现预期培训目标。

⒊充分激励:(1)徒弟的工作业绩和表现作为导师绩效的重要衡量指标之一;(2)徒弟在技术比武、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等方面取得显著进步,给予导师相应的物质奖励和表彰。

当然,以上只是大致的设计思路,具体应用时还要加上明确具体的考核标准和其它相关事宜。在各项策略、措施的制定和具体执行中,必须注意方法、策略和关键性细节,推进PDCA循环持续提升。

显性语用教学的课堂模式构建 篇4

一、语用能力与语用失误

语用能力是区别于语法能力的一种语言能力。Chomsky认为语法能力指语言形式方面的知识, 语用能力指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Widdowson认为语法能力相当于语言能力中的“知识”部分, 语用能力相当于“技能”部分。Hymes将交际能力分为四个部分:构成和辨别语言形式正确的语句的能力、判断语句在心理上是否可接受的能力、选择适合语境的语言形式的能力和判断话语实施可能性的能力。第一种能力相当于语法能力, 其余三种能力是语用能力的具体化。根据这些分析, 我们可以得出语用能力是指语言使用者准确理解以及有效使用语言的能力。语用能力不等同于语法能力, 掌握了语言知识不一定就拥有了恰当使用和理解语言的能力。

我国传统的英语教学从60年代起一直受结构主义的影响, 过分强调语法知识的学习, 忽视了语用能力的培养, 使得学生空有满腹的语言知识, 却难以自如地运用英语进行交际。教学改革实施以来, 加强了对“听、说、读、写、译”培养力度, 尤其是口语技能的, 但教学重心只是放在语言流利度和语法准确性上, 对于英语使用的得体性, 教学中却很少涉及, 结果导致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远远滞后于语言知识, 语用意识薄弱, 在跨文化交际中频频出现失误, 这种由于不恰当的语言运用而导致的失误称为语用失误。语用失误在中国学生运用英语的过程中普遍存在。更为严重的是, 学生根本就不会意识到自己的语用失误, 不知道错在何处。这样导致的结果是, 在实际的跨文化交际中, 学生无法依照具体的语境选择得体的语言形式进行有效的交流, 难以达到交际的目的, 也无法在交际中学习, 不能促进自身交际能力的提高。正如Hymes指出的那样, 不懂得语言的使用规则, 语法规则也就

筅广东商学院杨婕

毫无用处。由此可见, 在英语教学中引入语用教学是很有必要的。

二、显性教学和隐性教学

语用教学通常有两种方法, De Keyser称之为显性教学 (explicit approach) 和隐性教学 (implicit approach) , 前者指教学内容包含教师明确地解释语用规则, 明确要求学生总结出元语用规则, 后者不具备上述两个明确要求, 主要是通过各种课堂教学活动使学习者自己发现并总结出规则。但是, 实际教学中, 显性教学并不只局限于单纯地讲解规则, 其实还包括通过课堂互动或纠正性反馈等引起学生对语用特征的注意。而隐性教学的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习者对语用特征的注意程度, 或教学在多大程度上提高了学习者的语用意识。

尽管这两种教学方法各有优点, 但是大量实验研究显示, 显性教学法能更好地促进语用特征的学习。Schmidt认为造成这一差别的原因在于“注意”的作用, 在语境特征不明显的情况下, 学生常难以注意到某些语言形式具有的功能, 造成了习得上的障碍, 所以要达到习得语用知识的目的, 就要使学习者充分注意到作为标志的语用特征, 而明显化的语用特征容易引起学生的注意。显性教学一方面通过讲解突出提供元语用信息, 另一方面还强调互动和交际活动的重要性, 与单纯通过交际过程来引导学生自己识别出语用特征的隐性教学相比, 显性教学更容易引起学生对目标语用特征的注意, 因此效果更好。课堂教学的时间非常有限, 要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学生的语用意识就必须充分引起学生的注意, 因此, 我们认为显性教学更适合课堂教学。

三、显性教学课堂模式的实现

显性语用教学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为目的, 要在课堂上成功实施显性教学, 除了要以语用学理论为指导之外, 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 要确保为学生提供全方位高质量的输入。要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 首先要告诉学生应该怎样去交际, 让学生知道跨文化交际中要遵守哪些原则, 明白在哪种语境中可以用哪些语言形式去应对。这些要通过输入来实现, 输入的目的就是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 教会学生如何在交际中应对。教师向学生提供的语用知识输入包括语用语言知识和社交语用知识两个方面。前者与语言结构息息相关, 主要是具有某种语用功能的语言形式, 后者与各种语境因素有关, 包括各种社会文化和社交场合中应遵循的原则。语用知识的提供要围绕课前确定好的教学目标进行, 可以采取多种形式, 比如教师讲授、课堂讨论、视频播放等等。以“道歉”言语行为为例, 学生需要掌握的语用知识有语用语言知识和社交语用知识两个方面。语用语言知识主要指实现道歉行为的各种语言形式以及不同语言形式在礼貌程度上的差异, 这部分较为简单, 教师可以采取传授的方式向学生提供。社交语用知识主要指影响语言形式选择的语境因素, 包括社会文化、社会关系、社会地位、时间、场合、具体事件等等, 这部分较为复杂、多变, 可以采取提问、分组讨论等形式进行, 这样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境分析能力。最后, 要将两部分的知识结合起来, 培养学生依据不同语境选择语言形式的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典型事例分析和视频播放等方式实施。另外, 在教学开始前教师还可以对学生进行“诊断性测试”, 以了解学生对教学目标的掌握情况, 使得教学更有针对性。特别需要注意的是, 输入的语料必须是真实语料。因为语用教学是以学生的实际交际能力为培养目标的, 只有提供真实语料作为输入, 才能尽可能地减小课堂与真实交际情境之间的距离, 才能学以致用, 减轻学生在实际交际中的陌生感, 使得学生能尽快地适应跨文化交际的环境。

其次, 要确保为学生创造大量的交际机会。语用教学要培养的是学生的实际交际能力, 因此, 光有输入是远远不够的, 一定要输入输出并重, 在课堂上模拟交际场景, 为学生提供将输入转为输出的机会。教师可通过创建不同的交际任务组织课堂, 根据教学目标选择相关的活动话题和类型, 设计各种课堂活动。活动开始前, 教师要向学生提供交际任务的语境, 可利用多媒体技术设置与活动内容相关的模拟语境, 模拟语境最好动态化、成套化, 集合声音、影像、文字说明, 并随着活动的进行切换场景, 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以提高学生的语境意识。活动开始后, 教师向学生讲解交际任务的具体内容, 并给予学生一定时间进行准备, 可以将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协商、预演, 准备的过程就是学生消化输入的语用知识的过程, 也是学生根据谈话目的制定语言计划、编纂对话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 学生可以得到来自教师和同学的帮助, 这种师生互动和合作学习对语言习得有促进作用。准备过程结束之后, 进入语言输出阶段。教师根据不同任务的目的和特点, 组织学生实施各种活动, 进行模拟的交际训练, 使学生在输出语言的过程中进一步深化语用知识、熟悉各种表达方式。在这个环节要特别注意语境的渗透, 因为真实的跨文化交际都是在一定的语境中进行的, 语境对于语言的理解和选择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培养学生对语境的敏感度是语用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 学生只有学会识别语境, 才能恰当地理解话语, 才能选择合适的话语进行交际。

第三, 要确保及时为学生提供反馈。学生在习得语用知识的过程中难以避免语用失误。因此, 对于学生的语用失误, 教师应及时加以纠正, 即提供给学生纠正性反馈, 如要求确认、澄清、重铸、元语言提示以及纠正错误等。教师可根据学生的语言能力、对反馈的熟悉程度、反馈的内容及可能的效果等因素选择反馈的形式。教师在选择反馈的形式和时间时还要考虑学生的情感因素, 对于承受力较强的学生可以采取较为直接的方式, 打断对话马上纠正, 对于承受力较弱或反感打断的学生可以采取较为缓和的方式, 在活动完成后再提供反馈。不恰当的反馈可能会导致语言石化, 含蓄的反馈也使得学生常常难以识别。所以, 不论采取哪种方式, 教师提供的反馈一定要清楚, 要有一定的新信息, 要包含学生改正错误的具体信息或指出错误的原因。

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方法, 语用教学任重道远, 它的成功实施不仅需要广大英语教师转变观念, 充分重视, 还需要大纲、教材、师资培训等方方面面的配合。只有这样, 才能在真正意义上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 才能推动中国英语教学改革往纵深发展, 解决学生英语交际能力和英语知识结构不匹配的问题。

参考文献

[1]何自然.语用学与英语学习.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7.

[2]戴炜栋, 杨仙菊.第二语言语用习得的课堂教学模式.外语界, 2005 (1) .

[3]Chomsky, N.Essays on Form and Interpretation.Amsterdam:North Holland, 1977.

[4]Widdowson, H.Knowledge of language and ability for use[J].Applied Linguistics, 1989, (10) .

[5]DeKeyser, R.Learning second language grammar rules:an experiment with a miniature linguistic system[J].Studi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1995, (17) .

《基因的显性与隐性》教学反思 篇5

今天初二生物的教学内容是《基因的显性和隐性》,重点、难点都是理解基因的遗传,基因对相对性状的控制。学生学的认真,老师也就教的轻松。学生若没有热情,你使尽百般解数也无济于事。今天三、四节连上两班,3班在先,4班在后,两个班对这一课的热情、态度截然不同,效果也完全不同。4班的同学可能早就关注这个内容了,一进入话题,他们就表现出极大的热情。这些预料中难以理解的东西竟然在我的三言两语点拨中就解决了。

我对教材的处理是这样的,两部分内容,重点放在基因的显隐性上,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分为三大步,第一步,提出问题,如果一个生殖细胞中控制某个性状的基因是A,另一个生殖细胞中控制该性状的基因是a,则形成的受精卵的基因组成是Aa,这种基因组成控制的性状是怎样的?第二步就引入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提出几个问题:1、为什么选豌豆作实验材料?2、该实验研究豌豆的哪对性状?3、实验结果是怎样的?4、孟德尔得到了什么启示?你是怎么理解的?学生就自己根据这几个问题去研读课本。然后讨论基因对性状的控制,并归纳:1、生物的性状之所以有不同表现形式,是因为它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而且这对基因的不同组合形式决定了不同的表现形式。2、相对性状有显隐性之分,两对具有相对性状的纯合体杂交,子一代表现出来的即为显性性状。3、基因也有显隐性之分,当一个显性基因和一个隐性基因组合在一起时,表现为显性性状。这一步要讲清几个概念:纯合体;显性性状;隐性性状;显性基因;隐性基因。还应讲清几个规律:基因分离规律;基因自由组合规律。不需要很准确、科学的概念,举例说明即可。例如,1、一个基因组成为Aa的个体,能产生几种生殖细胞(说明成对的基因必须分开)?2、两个基因组成都是Aa,则他们的后代的基因组成有哪几种(说明生殖细胞的组合是随机的)?第三步,提问练习。1、已知双眼皮是显性性状,单眼皮是隐性性状。(1)写出双眼皮和单眼皮的基因组成。(2)假如一对双眼皮的父母生下了一个单眼皮的孩子,则父母亲的基因组成是怎样的?(3)若父母都是单眼皮,他们能生出双眼皮的孩子吗?2、做课本35页的练习一。再处理部分二禁止近亲结婚。这里交给学生两个问题:1、多数遗传病是什么性状?2、为什么近亲结婚换遗传病的几率大?整堂内容就基本结束。

现在反过来看课的设计,优点是结构紧凑,以学生为主,而且本节内容贴近生活,本身就能激起学生的兴趣。同样的内容,同样的设计,同样的启发语言,在3班效果为什么就反应不强烈呢?那问题出在哪呢?看样子,今后备课时还得考虑学生,考虑他们对内容的关注程度,考虑他们的学习能力,考虑他们持续注意的最大强度。所以以后每节课应该针对不同的班级采取不同的学习方式,但有一点就是都得以学生为主,都要充分的把学生调动起来。象这种注意力不是很集中的学生,决不能用某种单一刺激长时间的对付他们,而应该有所变换,并用多种方法结合刺激。

显性与隐性教学效果的对比研究 篇6

【关键词】显性教学 隐性教学

一、显隐性教学的定义

显性教学指的是教师要让学生意识到学习的内容,因此老师需要将所要教授的知识系统,通过概念解释、讲解规则、举例说明的方式系统地、有次序地教授给学生,从而达到教学目的。显性教学强调教学目标以及老师的主导地位。隐形教学强调学生自我领悟和主动学习,而是通过一定的情境或语境让学生归纳或领悟所教授的知识,老师不直接地去讲解知识系统。

目前国内外有大量实验研究显隐性教学效果的研究,然后这些研究一般针对第二语言的研究,并且有限的研究是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中。因此本文选取英语在中国的外语的环境下,在真实的语言课堂中,探讨显性教学和隐形教学的效果。

二、实验设计

1.实验问题。基于以上的理论,我们在大一学生的课堂上讲授不定式结构,假设是:在教授不定式结构语法项目时,显性教学效果要优于隐形教学的效果。

2.实验方法。本论文的语法项目为不定式结构,学生是高职高专大一学生,分别为(7)班和(8)班。(7)班是实验班,(8)班是控制班。实验持续将近一个月,包括三个阶段:实验前、实验中和实验后。实验前,老师对两个班级的学生进行了前测和问卷调查,前测是考查受试者的英语基础,问卷调查是调查学生对语法学习的看法。在实验过程中,在实验班,老师采用显性教学方法讲解不定式语法结构,而控制班采用隐性方法教授不定式语法结构。实验后,受试者接受后测和问卷调查,问卷调查是检测受试者对语法学习的态度以及对显隐性语法教学方法的看法。

3.实验工具。测量采用定性和定量的方法。本文采用调查问卷的定性分析,了解学生对于的综合英语水平。其次,本文采用统计分析软件来分析前测和后测的结果,主要是两个指标,平均分和样本的T检验。

4.教学模式。在(7)班,老师采用的是显性教学,显性教学分为四个步骤。第一次老师介绍句子结构和不定式结构的概念。第二步老师解释不定式结构的语法作用,包括主语、状语、宾语等等。在这个阶段,老师引导学生关注语法规则,并且包含不定式结构的相应的例子。然后老师播放一个含有不定式结构的生动的视频。在这个阶段,老师强调不定式结构的各种时态下的表达。最后老师带领学生做练习和进行口语操练。在此过程中,学生主要关注不定式结构的构成以及用法。

(8)班学生采用隐形教学学习不定式结构。教学过程也分为四个过程。首先老师给学生分发包含不定式结构的故事,让他们阅读和理解。然后老师设置一些问题让学生回答,问题涉及到不定式结构的理解。其次,老师解释故事的内容帮助学生的内化并引导学生复述故事。最后老师要求学生背诵含有不定式结构的句子。在整个教学中,学生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故事的理解以及记忆。

5.实验结果分析。

从表1 可以看出,两个班级的前测分值都很低,这表明他们对不定式结构对很陌生。表2的均值差值表明两个班的英语水平相当。表3采用显性教学的班级的成绩比采用隐形教学的班级的成绩要好。但是通过前后的问卷调查发现普遍同学对单纯的语法讲解是不感兴趣的。但是通过故事的方法让学生意识到语法的结构,然后通过讲解的方式能够弥补隐形教学的不足。

因此对于中国高职的大一的学生学习英语不定式结构而言,本文说明了显性语法教学和隐性语法教学方法不是独立的关系,而是互补的关系。隐性语法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英语语法的兴趣和动机,受试者不喜欢老师显性教学的填鸭式教学,因此显性教学也是很有必要的。大一学生已经有一定英语基础,显性语法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将注意力集中于不定式结构的规则项目上面,这样节省时间并且富有成效,因而显性教学方法使规则更加直白易懂。因此老师选取一定的材料先进行隐形教学,之后再进行显性教学,这样效果是最好的。

总而言之,英语作为一门外语,本文揭示了在大学环境中老师课前老师需了解学生,选取合适的教学材料,课堂上综合利用两种教学方法才能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优化。

参考文献:

论庞德《华夏集》中译者的显性 篇7

1915年, 诗人兼译者的庞德出版了一本名为《华夏集》的英译汉语古诗集。该诗集中庞德不妄加评论的诗歌风格, 要求诗人以鲜明、准确、含蓄和高度凝练的意象生动及形象地展现事物, 并将诗人瞬息间的思想感情融化在诗行中的诗歌创作翻译理念得到诠释。

2. 异化理论中译者的显性

为了提高译者的地位, 保留源语语言的精华, 韦努蒂提出一些建设性的翻译策略。在翻译活动中, 译者通常是语言和文化异化的中介让目的语读者通过译文了解源语语言文化知识。韦努蒂认为两种语言文化间的差异应该采用抵抗翻译方式解决。抵抗这一术语是韦努蒂用来指文学文本的翻译策略, 能在译文中保持源语文化、语言的特点的翻译策略, 同时也能不同程度地在译文中体现出译者的存在, 从而提高译者的地位。这种翻译策略挑战了英美翻译界根深蒂固“透明”的翻译要求。

3.《华夏集》意象翻译中译者的显性

《华夏集》中的Seperation On the River Kiang (《送孟浩然之广陵》) 是著名诗人李白创作的和老朋友分别的诗歌, 全诗包含32个字, 精练的语言以意象的形式交代了老朋友离别的时间地点与去向, 以及诗人对老朋友的依依惜别之情。在庞德翻译的Seperation On the River Kiang中, 他创造性地把“故人”翻译成了Kon-jin。然而费诺罗萨在手稿上的“故人”下方标注了“an old acquaintance”。许多评论者都认为庞德是为了让读者了解kon-jin的意境, 因为这个词听起来比较有诗意而且能使他们想到远东的朋友。同样, 译文中的“ko-kaku-ro”和“Kiang”达到了相似的效果。庞德之所以将这两个地点名词以其日语读音翻译成英语, 是因为他想直接把原诗的意象直接传递给目的语读者。诗中“烟花”指的是百花盛开的春天, 柳絮飘飘, 如梦如幻, 说明孟浩然离去的时间, 而庞德直接采取逐字翻译的方法, 将其翻译成smoke-flower, 这个富含意象的词语为目的语读者还原了一幅春天的美丽景色。“Lone sail”表现出孟浩然孤独的远行, “blots”形象地表达了友人已经远去, 在碧空里只能看到一个点, 诗人能看到的只是流入天际滚滚的江水。这首离别诗全诗没有一个关于分别的词, 但目的语读者可以从庞德译诗中的意象得到与源语读者相同的对老朋友依依不舍的惜别之情。更重要的是, 庞德借这首诗歌的翻译达到了将中国古诗的写作手法传达给西方读者, 改革了维多利亚时代的矫揉造作、无病呻吟的写诗风格, 借意象的景色表达诗人内心的情感的目的, 同时在译文中让读者感受译者的存在, 提高译者的地位。

《华夏集》中李白的《古风·胡关绕风沙》和《古风·代马不思越》两首诗歌的译文中尽可能地借异化翻译策略为手段宣扬意象主义的手段, 体现出译者的显性。《古风·胡关绕风沙》这首诗的白骨横千霜, 嵯峨蔽榛莽翻译中, “Bones whitewith a thousand frosts, high heaps, covered with trees andgrass.”庞德忽略了源语和目的语语法规则, 将几个充满意象的词汇串联在一起直观地为读者呈现出来。上句直接点出了沙漠中白骨累累, 而下句则暗含沙漠中太多的白骨堆由于时间的流逝而逐渐堆积起来。从原文和译文中的对比不难看出, 庞德并没有过多地改写原诗, 而是将诗歌直接从中文译为英语, 保留了原文的语法特点, 显示出了原文的异域风情。这一点尤为体现在“荒城空大漠”的译文“desolate castle, the sky, the wild desert”中, 费诺罗萨的译文和注解都非常清楚:

%%%%荒%%%城%%%空%%%大%漠

注解:desolate castle sky large desert

译文:I see a ruined fortress in a most blank desert.

英语读者在初次阅读此句翻译时便知这不是一句完整的英语句子。尽管费诺罗萨在手稿中的串解添加了原文所没有的主语及深层次的含义, [1]P223但是从译文中可以看出庞德并没有遵照费诺罗萨的手稿将此句按照正确的中文语法翻译成英语, 而是创造性地将这“荒城空大漠”这句诗分割成三个不同的意象并置在一起。庞德除去了三个词之间显示其语法关系的连接性词语, 将凸显出来的三个独立的视觉意象直接呈现于读者面前。[2]P46许多评论家指出, 庞德这样异化性的翻译并非不理解原文而是有意而为之, 其目的就是要将译文最大限度地向原文靠近, 让目的语读者接近原文作者, 使之领略汉语诗歌所带来的与目的语主流文化风格迥异的异域文本。叶维廉认为庞德采用这种翻译方式是为了达到艺术效果。[3]P195

4.《华夏集》诗句翻译中译者的显性

庞德《华夏集》中句子的翻译策略是一个亮点。在翻译《华夏集》时, 庞德采用了抵抗翻译策略。为了挑战当时的诗歌创作的潮流, 庞德将中国古典诗歌和美国现代诗歌结合在一起。有时, 他甚至将其诗学原则运用在翻译中。许多译者提倡以翻译要以忠实作为首要原则, 译者必须遵守目标语的语言结构。然而, 作为诗人兼译者, 庞德认为传统的英美诗歌“掩盖其缺点, 分散了读者的注意力”。[4]P187中国古典诗歌有很多特点, 而首当其冲的是诗歌中的对照手法。庞德青睐中国古典诗歌的原因之一是被诗人不加任何评论直接呈现出自己的感情, 而这种创作方式在19世纪的英美文坛中较为少见。

《华夏集》中的第二首诗歌是古诗二十九首之二, 这首诗歌的翻译完全体现出庞德译诗中出现效仿中国古典诗歌句法的特点。

The Beautiful Toilet

青青河畔草, Blue, blue is the grass about the river

郁郁园中柳。And the willows have overfilled the close garden.

盈盈楼上女, And within, the mistress, in the midmost of her youth, 皎皎当窗牖。White, white of face, hesitates, passing the door.

娥娥红粉妆,

纤纤出素手。She puts forth a slender hand;

昔为娼家女, And she was a courtezan in the old days, 今日荡子妇。And she has married a sot,

荡子行不归, Who now goes drunkenly out空床难独守。And leaves her too much alone.

首先, 在翻译这首诗歌时, 庞德同目的语诗人一样采取了意识流的翻译手法。首先呈现给读者女主人公现在的状态, 随着诗歌情节的发展, 读者渐渐了解了她的命运。此外, 译诗中的7个句子中的5句庞德均以And开头, 让目的语读者更清楚接下来的诗句都是这位美人及其所处的环境。通过模仿中国古典诗歌写作的译法, 庞德认为诗人可以更直接地将其所经历、所看见的呈现给读者。

《华夏集》译文中保留下来的这些中文语法特点, 特别是动词在译文中的灵活运用可称为庞德翻译的一大特色。费诺罗萨曾表示, 在翻译过程中, 特别将中文翻译成英语时, 我们必须保留原文的精髓, 使用一些独特而有效的动词而非形容词、名词或者不及物动词。[5]P15-16

在费诺罗萨的影响下, 庞德在翻译中使用的动词非常生动并且具有暗示性。这首译诗中的另一个源语特点就是英文叠词。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叠词是指词和词连起来的用法。这首诗歌的翻译中, 庞德继续沿用了源语的叠词特色, 增添了译诗的意蕴, 使之更具节奏感, 让目的语读者也感受到了所描绘的自然景色或人物特征更加形象。庞德把诗歌第一句“青青河畔草”中的前两个叠词“青青”翻译成了“blue”, 显而易见青草的颜色是绿色, 应该翻译成“green”。但是庞德独具匠心地将“blue”代替了“green”。一方面, 费诺罗萨在手稿中同样将青青翻译成“blue”, 另一方面, 庞德之所以坚持“blue”, 是因为该词英语中也表示抑郁不快乐, 庞德意在诗歌的开篇就让目的语读者通过“blue”领会这位女子的忧郁。诗歌的第四行的“皎皎”在费诺罗萨的笔记中译为“white, brilliant and luminous”, 然而庞德却将其翻译为“white”。这是因为首先“white”一词比“brilliant and luminous”更具体, 庞德更倾向具体化而非抽象化。其次, 苍白的脸色告诉读者女主人公孤单隐居的生活。庞德把第六行的“纤纤”两字分解开来, 句子开头庞德将第一个“纤”翻译成“slender”, 展现出一个柔弱女子的形象。而第二个“纤”则用来修饰这位柔弱女子的纤纤玉手。庞德在这首诗歌中有意将第五句和第六句诗歌空了一行。叶维廉认为这行空白是为了帮助达到诗歌特殊的目的。[6]P148诗歌前半部分为目的语读者再现了源语诗歌中河岸边一位年轻孤单的女性纤纤素手打开窗户, 她形单影只;而诗歌的第二部分则表现出在女主人公嫁给一位浪子后孤单的生活。庞德用第五句和第六句之间的空行将整首诗连接起来。祝朝伟指出这个空行是庞德诗歌翻译中一个出乎意料的改变, 使诗歌中的两个部分形成鲜明的对比, 让目的语读者体会到言有限而意无尽的文学效果。

5. 结语

通过呈现源语富有内涵的意象词汇和模仿中国古典诗句的翻译方法, 庞德在将中国古典诗歌引入西方文学界方面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华夏集》自出版以来一直吸引着很多学者从各个角度研究庞德的诗学观念是如何在这部作品中体现出来的。与此同时, 译者的地位也在译文中得到了彰显。

摘要:在翻译活动中, 最重要就是活动的主体, 即译者。但是从古到今, 特别在一些西方发达国家, 译者的地位从属于原作者甚至原作品。在翻译《华夏集》时, 庞德为了达到理想的诗歌翻译效果, 在翻译手法上, 大胆采用了英语读者不熟悉的类似汉语语法结构的句法及中国古典诗歌特有的抒情方式处理汉语诗歌英译。本文以翻译家韦努蒂译者的显性为理论支持, 从译者的显性分析庞德《华夏集》中意象和句子翻译方法。

关键词:《华夏集》,庞德,译者的显性,意象

参考文献

[1]赵毅衡.诗神远游.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3.

[2]孙媛.古典与现代的完美融合[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1 (3) :46.

[3]Yip, William.Ezra Pound’s Cathay.New Jersey: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69.

[4]Nolde, John.Ezra Pound and China.Orono:Universityof Maine, 1979.

[5]Pound, Ezra.ed.The Chinese Written Character as Medi-um for Poetry.California City Light Bookstore, 1936.

显性脐带脱垂的临床分析及护理 篇8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6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发生显性脐带脱垂的孕妇16例,年龄24~30岁,平均年龄(26.4±2.1)岁,孕周36~40周,平均孕周(37.6±1.2)周;初产妇10例、经产妇6例;单胎妊娠11例,双胎妊娠5例。均进行产前身体检查,结果并未出现明显异常。本组均自愿接受调查研究,同意配合相应的调查和研究。

1.2护理方法

产后护理工作内容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首先,显性脐带脱落对于新生婴儿的损伤及生命健康的安全都是极为不利的。如不能及时有效的治疗。可能会导致新生儿出现宫内窘迫,因而出现窒息死亡的问题。这将会对产妇的心理情绪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因此护理人员一定要重点进行新生儿的抢救工作。这个过程中,护理人员需要仔细的为新生进行清洁处理,将其呼吸道内的分泌物全部都清除干净。研究发现,我院护理人员在进行这种情况的新生儿抢救过程前,先准备了各种抢救设备,包括:吸痰器、氧气、气管插管、新生儿喉镜及急救药品等[1]。完成了分泌物的清洁和处理后,又相应的为新生儿进行了给氧、静脉注射、气管插管等干预措施[2]。此外还需要充分的做好新生儿的保暖工作,当新生儿的体温与呼吸频率均恢复正常后方可帮助新生儿剪断脐带[3];(2)显性脐带脱落的发生是非常危险的,在进行剖宫产完成了分娩后,产妇可能存在着产后出血或者是术后感染的风险,因此为了有效的解决这个问题,护理人员首先需要在分娩之前帮助进行子宫部位的按摩,并为产妇注射适当计量的催产素。待确认产妇的身体情况健康无恙时,方可进行剖宫产。如果在进行本次剖腹产前曾经进行其他类型的手术治疗,再次剖宫极有可能会使手术伤口再次开裂,对病情极为不利。因此在进行剖宫产手术的过程中,需要给予一定剂量的抗生素进行预防感染。如果会阴部位有伤口,则需要对其体位进行一定的调整,使其保持为侧卧位,防止恶露流入伤口。同时,在正式分娩前,需要使用稀碘为其擦洗外阴,以此保持外阴部位的清洁达到预防感染的目的。(3)为提高护理质量,需要在围产期进行全面的心理护理。脐带脱垂孕妇的心理情绪将会发生明显的变化,身体上的不适以及心理上的压力都会进一步加剧女性的心理焦虑和不安等负面情绪,严重者可能会出现产后抑郁症。为此,在完成生产后,护理人员需要为产妇进行全面的心理护理,护理人员始终都要保持语气轻柔、耐心。给予必要的心理疏导,告知只有坚持乐观积极的心态,才能早日完成产后的恢复期,否则会对其健康造成不利影响。此外,还要对家属进行必要的护理知识教育,加强其进行家庭心理护理的能力及日常护理的能力。(4)护理人员也需要加强对新生儿的护理,新生儿的脐窝和脐带的根部可能会发生粘连,不易清洁,出现脐窝脓液等现象,因此需要进行细致的脐窝清洁和消毒工作。

2结果

在生产的初级阶段,选择剖宫产8例、自然分娩8例。但是在分娩的过程中,由于新生儿显性脐带脱垂的问题比较严重,均进行了剖宫产以便尽快金属妊娠。剖宫产的成功率为100%,新生儿发生轻度窒息5例,经护理后好转,成功存活。

3讨论

脐带脱垂是分娩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一种紧急病症,如不及时采取合理的应对措施,不仅对于产妇的健康极为不利,更有可能导致新生儿死亡等问题。临床经验表明,当脐带脱出于胎先露的下方,经宫颈进入阴道内,甚至经阴道显露于外阴部,这种现象被称为是脐带脱垂[4]。脐带脱垂可能会导致脐带受压,胎儿血供障碍,发生胎儿窘迫甚至危及胎儿生命。脐带位于胎先露部前方或一侧,胎膜未破,称为脐带先露,此时一旦发生胎膜破裂则很容易发展为脐带脱垂。

鉴于脐带脱垂问题的严重性,临床中必须采取一定的措施急性预防,将此种疾病并发症发生率降到最低。脐带脱垂的预防为了降低脐带脱垂的发生率、在生产前,有必要对其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如果发现存在胎位异常的问题时,需要及时予以矫正,如果矫正存在一定的困难,则需要适当的安排孕妇提前住院。并对其进行全面的健康知识教育,使其拥有足够的进行产前自我护理及家庭护理的能力,如果在生产前发生了由于过度劳累所导致的腹部压迫问题,需要及时入院治疗。

近年来,随着孕妇健康意识的不断提升,显性脐带脱垂的问题在临床中已经并不常见。在过于的3年中,我院发生了16例脐带脱垂问题。护理人员本着以人为本的医疗理念,对其进行了全面的综合性护理,生产过程中,严密的观察孕妇的各项体征指标,并选择适当的时机为其进行剖宫产手术,虽然部分新生儿出现了轻度窒息,但是最终妊娠结局均成功,经过后续护理措施,所有母婴均健康出院。

4结语

综上所述,显性脐带脱垂是生产过程中遇到的一种较为严重的问题,文中为孕妇及新生儿进行了全面的护理干预,结果良好。因此可以证明,综合护理干预对于显性脐带脱垂孕妇具有重要的护理价值,建议在临床中广泛应用与推广。

参考文献

[1]雷曼.显性脐带脱垂5例临床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3,13(02):133-134.

[2]于雪梅,马骏,徐凤.经产妇水囊引产发生脐带脱垂10例临床分析[J].现代医药卫生,2013,22(09):1375-1376.

[3]夏凌,连俊红,汪艳利.脐带脱垂的临床分析及护理[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16(04):433-434.

二语习得的显性与隐性研究 篇9

一、显性教学与隐性教学

语法教学作为二语习得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直是我国学者们关注的焦点, 显性语法教学 (Explicit Instruction) 和隐性语法教学 (Implicit Instruction) 作为两种主要教学方法, 得到广泛关注。在语法教学中解释或要求学生注意目标语言规则, 这种教学方式就是显性语法教学;相反, 在语法教学任务中, 呈现学习资料时, 不介绍规则, 不刻意让学生讨论, 也不要求学生注意规则的教学方式就是隐性语法教学。R.Ellis (2009) 认为, 显性教学鼓励学生发展关于规则的元语言意识, 而隐性教学的目的是给学习者创造条件, 让他们在没有意识参与的情况下推断出规则, 结果就是尽管他们没注意, 但掌握了规则。

二、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

(一) 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的定义

根据二语习得教学理论, 知识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 这是关于两种语言知识状态的观点。显性知识是关于规则的陈述性的知识, 是二语学习者能意识到、能说出来的语言规则知识, 如动词过去式的构成和使用;隐性知识是内化了的、程序性的知识, 使人们可以在即时情况下恰当地使用二语, 这种知识来自学习者个人学习和实践过程中的直接经验, 是自动、无意识获得的, 不需要操练或刻意构建假设并加以检验, 是能用但不能直接用言语表达出来的直觉知识。

(二) 语言知识二分法的相关假说

Krashen (1985) 提出的学得———习得假说就是建立在语言知识二分法基础上的, 他认为语言学习者会使用两个相互区别、相互独立的方式掌握二语能力, 第一种方式是“语言习得”, 这是一个潜意识的过程, 不为习得者觉察到, 习得的知识也是潜意识的, 能启动自发性输出;第二种方式是“语言学得”, 学习是一个有意识的过程, 通过听教师讲解语言现象和语法规则, 并辅之以有意识的练习、记忆等活动, 得到语言知识, 实现对所学语言的了解和对其语法概念的“掌握”。他认为, 自然、流利的语言表达的主要来源是习得的知识, 在监控输出的过程中使用学到的知识。习得假设对隐性教学理论有很大的影响, 隐性教学提倡让学习者通过大量接触自然真实的目标语言而习得语言知识。Krashen还提出监控假说, 此假说与“习得—学得”假说密切相关, 体现出“语言习得”与“语言学得”的内在关系。一般说来, 语言习得能“引导”我们讲第二语言, 并直接关系到我们说话的流利程度, 但学习者在使用习得的语言生成话题的同时, 会运用学得的知识在实际表达前后对输出进行监控。在言语交际中, 学习者往往会更注重双方的说话内容, 而非言语形式。如果一方运用监控手段过度, 不及时纠正错误, 势必会影响语言表达的流利程度及正常的交流。但在书面表达时, 人们通常更注重语言形式, 即表达的准确性, 这就有必要利用语言知识的监控功能纠正表达中的错误。

三、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的接口问题

从传统上来说, 就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这两种知识类型之间有无接口问题而言, 人们从三种不同的认知角度出发, 形成三类观点。

(一) 无接口接观点

第一类是无接口观点 (noninterface) 。持此观点者认为显性和隐性二语知识牵涉不同的习得机制, 并储存在大脑的不同部位, 在使用时由或自动或控制两个不同的过程提取。持绝对观点者认为显性知识不可能直接转化为隐性知识, 隐性知识也不可能直接转化为显性知识。不持绝对观点者认为通过对运用隐性知识产出的输出进行有意识的反思及分析, 隐性知识可能会转化为显性知识。

(二) 强接口接观点

相反, 持强接口观点的人认为, 显性知识不仅可以从隐性知识转化而来, 通过练习, 显性知识还可以转化为隐性知识, 即学习者可以先学习一条规则的程序性知识, 然后通过练习使之转为隐性知识, 这一过程并不意味着会丢失原先的显性知识。然而, 人们对于影响显隐知识转化操练的性质看法不一, 研究者们尤其对这种操练本质上应该是机械性的还是交流性的观点不同。

(三) 弱接口接观点

弱接口观点则存在三个版本, 所有的版本都承认显性知识可能转化为隐性知识, 但对这种转化在什么时候及如何发生看法不一。第一个版本认为, 只有当语言形式处在学习者二语语言发展的习得阶段时, 显性知识才可能通过练习转化成隐性知识 (R.Ellis, 1993) , 即隐性知识的习得不能绕过语言习得的自然顺序。这一版本采用了要与二语习得发展顺序一致的可学性观点, 这种观点已经经过验证。第二个版本认为, 显性知识通过促进一些过程, 从而间接性地有利于隐性知识的习得。例如, N .Ellis (1994) 认为陈述性规则对认知有“自上而下”的影响, 尤其通过使相关特征突显化, 学习者能注意到这些特征, 并注意到输入与其现有的语言能力之间的差距。第三个版本认为, 学习者可以用显性知识进行输出, 然后这种输出成为显性学习机制的自动输入 (转引自R.Ellis, 2009) 。不管显性知识是不是有利于隐性知识的习得, 大多数学者都承认显性知识对语言表现的重要性。Krashen (1977) 认为, 显性知识可供监控机制利用, 监控机制是使学习者通过有意识地获取正确知识, 监控自己表现的输出机制。

三、显性学习与隐性学习

以下涉及知识获得环境与过程的二分法: 显性学习与隐性学习。“显性学习”指的是通过显性手段 (如记忆法、语法分析) 学习语言内容 (如词汇、语法) , 找出语言规则, 有带“意识”的心理过程或知晓学习过程的成分, 学会的知识能表述出来; “隐性学习”则相反, 属于非刻意行为, 即学习者在对输入进行加工的过程中不刻意学习语言形式, 不刻意构建假设并加以检验。以隐性方式掌握的知识属于直觉性知识, 不一定能通过语言表述出来。

显性学习与隐性学习的作用一直备受二语习得研究者的关注。其中有广泛影响的是Richard Schmidt (1990) 提出的“注意假说” (noticing hypothesis) 。“注意假说”把注意看成语言输入转化为语言吸入的必要条件, 吸入是学习者注意到的输入中的一部分, 没有“注意”的学习是不存在的。他认为, 注意是二语习得的必要条件。学习者不仅要理解输入, 还要注意与目标体系相关输入的特征, 并且不管是出于有意还是无意, 只要学习者注意到输入的语言形式, 就可能转化为语言吸入。

本文探讨了二语习得研究中的显性与隐性问题。从显性与隐性的教学、知识与学习三个角度, 相关概念的涵义及其假说进行了概括与讨论, 并详细论述了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的接口问题。希望有助于人们在以后的研究设计中正确使用相关概念, 并为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参考文献

[1]Ellis, N.C.“Introduction:Implicit and Explicit Language Learning-An Overview.”Implicit and Explicit Learning of Languages.eds.N.C.Ellis.San Diego, CA:Academic Press, 1994.

[2]Ellis, R.“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and the Structural Syllabus”.TESOL Quarterly 27 (1993) :91-113.

[3]Ellis, R., et al.Implicit and Explicit Knowledge in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Testing and Teaching.Bristle:Multilingual Matters, 2009.

[4]Krashen, S.D.“Some Issues Relating to the Monitor Model.”TESOL.eds.H.Brown, C.Yorio&R.Crymes.Washington, DC:TESOL 77 (1977) :144-158.

[5]Krashen, S.D.The Input Hypothesis:Issues and Implication.London:Longman, 1985.

显性存款保险制度在我国的构建分析 篇10

对于存款保险制度来说, 很多的国家都有建立。现阶段的存款保险制度已经成为经济发展当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现有的情况来看, 存款保险制度主要指的是某一个国家或者地区为了充分保障存款人的利益, 同时为了更好的维护金融体系的安全和稳定发展, 按照一定的要求和比例, 来吸收存款性金融机构的部分资金。当参保的金融机构遇到重大问题或者在资金链上出现问题导致没有办法进行正常的交易时, 保险机构就会予以较大的帮助, 促使存款性金融机构在短时间内度过难关。从理论上来看, 存款保险制度是一种有益无害的制度, 但是现阶段的发展并没有达到一个理想的效果。

二、显性存款制度在我国的构建分析

对于显性存款制度而言, 如果能够结合国情建立, 势必会产生较大的积极影响。从经济的角度来分析, 建立显性存款制度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优势:首先, 会充分明确银行倒闭时存款人的赔付金额, 这样一来就可以有效的稳定存款人的心理层面, 不至于造成太大的经济损失。其次, 显性存款保险制度会在事发之前进行一定的基金积累, 主要用途就是赔付存款人以及处置银行, 这种预留措施起到了较强的保障作用。第三, 从根本上增强银行体系的市场约束, 明确银行在倒闭时各方的责任。由此可见, 我国的经济发展需要建立显性存款保险制度。利用这种制度能够有效的突破现有的经济发展瓶颈, 并且为社会的整体发展做出较大的积极贡献。

(一) 将存款保险定位成一种强制性保险

相对来说, 存款制度并非一般的保险方式或者制度, 它更像是一条国家颁布的法令, 不仅权利较大而且覆盖范围广。在我国建立显性存款保险制度, 需要将其定位成一种强制性的保险, 而且必须涵盖所有的商业银行,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预想的效果能够实现。如果只让中小银行加入存款保险, 中小银行的经营成本会高于大银行, 反而会使得中小银行从事高风险的活动, 发生道德风险。因此存款保险应该是一种强制性的保险, 要让所有的银行都加入。

(二) 防范道德风险

当存款性金融机构运营的时候, 我们不得不考虑其道德风险。人民大众将自己的资金存到银行, 就是希望拥有一个保障性较强的机构能够为自己保管。如果存款性金融机构的道德不够标准, 不仅仅会引起社会的动荡, 同时还会对多个领域造成较大的负面影响。在这种情况下, 存款保险制度必须通过有效的方式来防范道德风险, 本文认为可以实行差别费率以及限额赔付的方式。实行这种方式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首先要考虑银行在资金实力和风险大小方面的差距, 根据银行的资本充足率、缴纳保费的能力和不良贷款率、风险等级制定合适的有差别的各档保险费率, 其次, 为了降低存款人的道德风险, 应实行限额赔付, 即在最高限额以内的存款全额赔付, 超过限额则只能按限额赔付, 也就是通过将大额存款人暴露在风险中促使其关注银行的经营, 当然这也需要提高存款人的风险意识。由此可见, 防范存款性金融机构的道德风险, 是显性存款保险制度在我国建立的必备措施。

(三) 要健全商业银行的现代法人治理机构

对于显性存款保险制度来说, 很多国家在建立的过程中, 并没有在一开始就获得较大的积极影响, 原因在于这些国家和地区并没有从根本上健全商业银行的现代法人治理机构。因此, 矛盾和冲突依然存在, 并且对经济的发展和存款性金融机构的正常运营产生了持续性的负面影响。从我国的发展来看。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 银行与政府关系密切, 有时并不能根据自身的利益而只能按政策意图办事, 从事一些低盈利、高风险的活动, 这显然与存款保险制度下各个银行都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主体的要求不符。由此可见, 要想让显性存款保险制度在我国发挥应有的作用, 并且充分促进经济领域的稳定发展, 必须健全商业银行的现代法人治理机构, 将原有的一些隐患和漏洞彻底解决。

(四) 循序渐进、逐步推进

显性存款保险制度在现阶段的发展中, 理论上或者实际的应用中, 都能够带给不同的国家和地区较大的积极影响。但是这种积极影响并不是一天就形成的, 而是经过很长时间的积累所获得的成就。对于我国的经济体制来说, 需要在构建显性存款保险制度的过程中, 循序渐进的实施。让众多的存款性金融机构有一个缓冲的过程。总而言之, 我们需要公平竞争的银行体系、完善的银行信息披露制度、健全的法律体系和高效的金融监管等一系列因素的配合, 构建存款保险制度不可一蹴而就, 要循序渐进, 寻找合适的时机择机出台。

三、总结

本文对显性存款保险制度在我国的构建进行了一定的分析, 从全局的角度来看, 这种制度能够为我国的发展创造较大的积极影响, 而且持续时间较长。相信在今后的努力中, 显性存款保险制度在我国势必会发展的更加健全, 并且为经济领域做出独有的贡献。

摘要:在现阶段的发展中, 我国很多的存款性金融机构都出现了一定的危机, 由于在放贷的时候, 没有办法及时追回贷款或者在某些大型业务方面没有获得预期的利益, 因此在部分时间段, 出现了一定的资金链断裂情况, 不仅耽误了自身的发展, 同时对众多的客户也没有一个较好的交代。在这种情况下, 我国开始建立显性存款保险制度, 从根本上保障存款性金融机构在遇到问题的时候, 能够及时的解决, 并且从客观上给予较大的帮助, 对客户有一个交代。

关键词:显性,存款保险,构建

参考文献

[1]万幸.对我国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再思考——基于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视角[J].保险职业学院学报, 2012 (04) .

[2]卢有红, 彭迪云, 许涵.中国存款保险制度构建:难点破解的思路与政策准备[J].深圳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9 (06) .

上一篇:劣质化下一篇:小提琴曲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