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生产能力

2024-05-10

粮食生产能力(精选十篇)

粮食生产能力 篇1

一、我国粮食结构性紧缺的矛盾越来越突出

近年来,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粮食生产, 强农惠农富农政策体系逐步完善, 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跃上了新的台阶。2004年以来, 我国粮食连续9年增产, 粮食产量连续6年超万亿斤, 2 012年粮食总产量达到11, 7 91亿斤, 年均增产353亿斤, 年均增幅3.6%。改革开放以前, 我国有两次粮食增产超过5个年份的纪录:一次是从1950年到1958年, 粮食生产连续9年增产;第二次是1962年到1967年, 粮食生产连续6年增产。其他阶段粮食生产一直没有走出“两丰一平一减”的周期循环。这次粮食“九连增”, 累计增产粮食3177亿斤, 是建国初期“九连增”的近两倍。粮食“九连增”是在国际粮食市场动荡不定、国内自然灾害频发、通胀预期加重等严峻环境和挑战下取得的, 确实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

我国粮食产量不断打破新的历史记录, 这确实鼓舞人心, 但也要看到, 在粮食连年增产的背景下, 粮食进口量也呈直线上涨。1996年以前, 我国为大豆净出口国, 此后, 大豆进口一路飙升, 2 012年的大豆净进口量达到5838.4万吨的历史最高纪录。不仅大豆需要大量进口, 近几年小麦、玉米和水稻三大谷物进口量也激增, 2 008年的进口量为154.1万吨, 2 010年增至570.9万吨, 2 011年略降至545万吨, 2 012年增至1398万吨。目前, 三大谷物均为净进口。2012年, 我国粮食净进口规模达到7748万吨, 粮食年度自给率已降至88.4%, 其中大豆自给率18.1%。

单位:万吨

单位:万吨

注:大米折算成稻谷, 折算率是0.69;国内自给率=国内产量/ (国内产量+净进口) *1 00%。

造成粮食连年增产, 进口量不断攀升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国内外粮食市场价格的波动以及价差的变化

最近几年, 国内粮食生产成本快速增加, 推动粮食价格稳步提升。而国际粮食价格高位回落, 国际市场的小麦、玉米等加上运费、关税和保险等费用运到国内仍低于国内价格。2012年, 国际国内较高的价差导致粮食进口量快速增加。2012年1月~6月, 进口小麦到岸税后价比国内优质小麦销区港口价低150元~3 50元/吨, 进口玉米到岸税后价低于国内价格大约150元/吨。

2. 人口增长因素

2000年至2011年, 我国总人口增加7992万人, 年平均增加726万人。人口规模扩大直接导致粮食需求的增长。

3. 城乡居民食物消费结构的深刻变动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和居民收入水平提高, 居民膳食结构不断改善, 食物消费日趋多样, 口粮消费逐步减少, 肉、禽、蛋、奶、水产品及食用植物油等消费逐步增加, 营养水平不断提高。我国居民人均每日食物热值、蛋白质和脂肪含量已超过世界平均水平。相应的, 粮食消费结构也发生了重要变化:大米、小麦和其它粮食在粮食需求中所占比例下降, 大豆和玉米在粮食需求中所占比例上升明显。在国内粮食“九连增”的背景下, 以大豆为主的粮食进口激增, 最主要的驱动力就是食物消费结构的变化。这一点从大豆的使用构成就可以清楚地看出来。从用途看, 大豆进口主要是满足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后对植物油的需求, 大豆加工副产品豆粕可以作为饲料, 满足养殖业对蛋白饲料的需要, 这些都不完全是原来意义上的粮食需求, 而是体现了更广泛的食物需求。我国榨油用大豆需求快速增长, 从1996年的570万吨增加到2010年的5620万吨, 增长近9倍, 在大豆总需求中的份额由1996年的40%提高到2010年的81%。随着榨油用大豆使用量的快速增长, 国内豆粕产量显著提高, 由1996年的460万吨增长到2010年的4380万吨。我国是既缺食用油更缺饲料蛋白的国家, 进口大豆榨油, 既可弥补食油的不足, 还可利用豆粕促进饲料加工业和养殖业的发展, 增加就业岗位, 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大豆进口填补了国内市场供给缺口, 为发展现代养殖业和改善国民膳食结构提供了有效支撑。

20世纪90年代以来, 我国农业生产迈上了新台阶, 粮食进入供求基本平衡、丰年有余的新阶段。近年来, 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推进, 我国粮食生产发展和供需形势呈现出新的变化, 即粮食供求总体上呈现紧张平衡状况, 结构性紧缺的矛盾越来越突出。所谓紧张平衡, 是指粮食总供给保障所有人口粮食安全的能力不宽裕, 表现在品种结构上是:小麦供求总量基本平衡, 而稻谷消费比重逐步提高, 供求总量长期偏紧;玉米由于饲料与工业加工需求逐年增加, 供需关系日趋偏紧;大豆已日益依赖国际市场。

未来10年~2 0年, 我国将由中等收入阶段向高收入阶段迈进, 仍处在食物消费结构持续转变的过程中, 除了口粮消费会继续下降外, 其他农产品的食用消费都还有较大增长空间, 粮食需求总量将会持续增长。同时, 耕地减少势头不减, 水资源短缺加剧, 气候恶化影响加深, 国际市场动荡不定, 而全球经济增长格局也将发生深刻变化, 我国粮食将面临供需差距的巨大压力,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面临严峻挑战。

二、牢牢把握国家粮食安全的主动权

按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要求, 今后我国粮食及食物安全目标将是保障全体人民从“吃饱”到实现“吃好”。我国作为一个人多地少的发展中大国, 仅仅局限于国内耕地和水资源, 已经难以满足居民食物消费和经济社会发展对粮食不断增长的需求。以2010年为例, 我国进口大豆和食用植物油等于在国外使用了7.6亿亩播种面积, 这相当于我国2010年农作物播种面积的32%。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时代背景下, 不充分利用世界粮食市场和粮食资源, 不仅代价太高, 而且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我国农业发展战略布局必须立足于用好国内国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但我国毕竟是世界上最大的粮食生产和消费国, 如过分依赖粮食进口, 存在着不可低估的风险和隐患。在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下, 必须清醒和理性的把握好粮食进口的度, 坚持立足于靠国内保障粮食基本自给, 牢牢掌握粮食安全的主动权。这主要是由以下几个方面所决定。

1. 由粮食的极端重要性决定

粮食是一种特殊的产品, 不仅具有食物属性, 也具有能源属性、金融属性、政治属性、人权属性。粮食安全与能源安全、金融安全并称为当今世界三大经济安全。民以食为天。安民之本, 必资于食, 安谷则昌, 绝谷则危。因此, 治国安邦必须把解决好吃饭问题作为头等大事。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 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大国, 我国每年粮食消费量占世界粮食消费总量的五分之一, 占世界粮食贸易量的两倍左右, 世界粮食市场的供给能力有限, 如果我国粮食进口过多, 不仅国际市场难以承受, 也会给低收入国家的粮食安全带来不利影响。一旦出现严重的粮食供求缺口, 国际市场也满足不了我国的需求。

2. 由我国农业发展的要求所决定

我国小麦、水稻、玉米的单产水平已经高出世界平均水平56.7%、56.6%和2.6%, 但仍然分别是单产排在前10位国家平均水平的60%、71%和67%左右。2 011年, 全国270个早稻万亩示范片亩产比所在县高122.1公斤, 950个小麦万亩示范片平均亩产比所在县平均亩产高142.5公斤。这说明, 如果能妥善应对耕地减少、水资源短缺、科技支撑不足、自然风险增多等不利因素, 未来我国粮食增产潜力仍然十分可观。预测表明, 即使城镇化能顺利推进, 2020年和2030年我国农业劳动力人口仍会多达2.1亿和1.6亿人。显然, 在国内粮食生产仍有很大潜力可挖的条件下, 如果过度进口粮食, 必然会冲击国内粮食生产, 造成大量农民失业, 进而影响社会稳定。

3. 由国际粮食市场的不确定性决定

据测算, 近10年来全球谷物消费需求年均增长1.1%, 产量年均增长0.5%, 全球粮食产量增长难以满足消费需求增长的需要。2008年, 全球发生了严重的粮食危机, 世界粮食价格大幅上涨, 一些发展中国家受到严重冲击, 甚至出现社会动荡。2 008年以后, 世界粮食价格曾短暂回落, 但很快又出现震荡性快速上涨。世界粮食市场动荡不定, 价格大幅度上涨, 是多种原因造成的, 其具体包括美元贬值、气候因素和自然灾害导致的粮食供给不足, 生物燃料和消费结构变化导致的粮食需求旺盛, 部分国家出口禁令, 国际投机资本在期货市场上的炒作等。世界粮食价格除了受一般供求关系影响外,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 还受各种复杂因素的影响, 中国保障粮食安全的外部条件不容乐观。一方面, 不断增长的资源约束、环境压力对全球粮食生产形成制约。新兴经济体的发展, 发达国家粮食需求领域的拓展, 将使得全球粮食消费持续增长, 全球粮食供需矛盾将会长期存在。另一方面, 从长期来看, 南美洲、非洲、部分周边邻国的粮食生产潜力较大, 如果能通过加强合作开发, 挖掘生产潜力, 不仅能够增加我国粮食来源, 而且能够促进东道国经济发展, 对增加世界粮食市场供应具有重大作用。但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 出于国家领土主权、国民心理、国际政治经济利益等方面的考虑, 一些国家采取限制性购买土地的政策, 还有的国家采取禁止的政策。海外大规模土地开发, 需要在水利建设、品种繁育、机械购置、道路修建、粮食加工和储运等方面进行巨额的投资。全球正在进入高粮价时代, 粮食市场的不确定性加大。面对不断上涨的国际粮价, 各国政府都在想方设法保护国内供给, 甚至不惜禁止粮食出口。“手中有粮, 心中不慌”。作为快速发展中的大国, 中国对全球粮食市场的影响以及国际社会对中国的责任要求都在不断增加。我国立足国内实现粮食基本自给, 这也是对全球粮食安全的重要贡献。

三、加快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

面对国内外粮食生产、需求和贸易环境的新变化, 我国应从国情出发, 完善粮食市场机制, 健全粮食支持政策体系, 严格保护耕地, 强化科技支撑, 提升统筹利用国际农业资源和市场的能力, 加快构建供给稳定、储备充足、调控有力、运转高效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

1. 改善粮食基本生产条件, 稳定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稳定粮食播种面积, 提高单产水平, 是提高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主要路径。为此, 一是必须在严格保护耕地的基础上, 加大中低产田的改造力度, 不断提高耕地质量, 大规模建设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二是必须提高粮食生产用水保障能力。我国水资源紧缺, 水资源与耕地资源和气候资源的匹配不理想, 洪旱灾害频繁发生, 农田水利建设对粮食生产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和影响。要统筹利用现有的水资源, 确保农业用水资源不被挤占。要完善农田水利设施, 稳定提高农田灌溉比例, 提高粮食生产用水效率, 健全防洪抗旱减灾防灾体系。三是发挥科技对粮食增产的支撑作用。这些年的经验证明, 每一次粮食种子革命, 都会带来粮食产量的一次飞跃。种业作为农业产业链的源头, 在保证粮食和农业产业安全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支撑作用。要增加国家对种子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投入, 加强小麦、玉米、水稻等主要农作物育种科技攻关, 加快选育开发产量高、抗灾强的粮食新品种。构建强有力的种业知识产权保护体系, 探索现代种业发展新机制, 大力提升国内种子企业实力和市场竞争力。加快推进粮食全程机械化, 提高农机补贴水平和范围, 加大大型农机具的推广应用, 促进农业节本增效。

2. 保持粮食价格合理水平, 完善粮食市场机制

粮食生产高度依赖水土等自然资源, 在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下, 大幅度提高粮食劳动生产率不易, 从事小规模经营的农民消化生产成本上涨的能力弱。在这种情况下, 粮食价格提高就成为保障供给、平衡工农业利益关系的重要手段, 这也是工业反哺农业的重要方式。从国际经验看, 劳动生产率提高较慢的行业往往是价格上涨最快的行业。2 004年, 我国开始实施水稻、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以来, 到2012年, 小麦提价幅度达40%以上, 水稻提价在70%以上, 其中粳稻提价幅度在86%。在最低收购价逐步提高的同时, 粮食市场收购价也水涨船高 (见表3和表4) 。2012年与2004年相比, 三种粮食平均收购价格上涨了76.7%, 其中稻谷平均涨幅90%、玉米为84.2%、小麦为47.1%、大豆只有29.8%。近年来, 化肥、农药和柴油等生产资料价格全面上涨, 同时, 农业人工成本和土地成本不断攀升, 粮食成本增速高于价格增速。2004年~2 011年, 三种主粮土地成本年均增长15.7%, 人工成本年均增长10.4%, 物质与服务费用年均增长8.7%, 都高于价格增速 (见表5和表6) 。由于种粮成本大幅上升, 种粮收益并不高。从三年平均 (2009年~2 011) 收益来看, 三种主粮的平均收益只有223.43元/亩。受成本上涨因素的影响, 粮食种植实际收益增长缓慢, 有些甚至出现负增长。2 004年~2 011年如果剔除消费价格上涨的影响, 三种主粮亩均种植收益在7年里一共仅提高了0.8元, 其中玉米提高了91.4元, 稻谷提高了8.6元, 小麦则下降了97.8元。与居民收入水平和社会物价总水平相比, 当前粮食价格总体水平并不算高。从保障市场供应、农民增收、平衡城乡关系的角度看, 在全社会物价总水平提高的同时, 应当保持粮食价格水平的稳步提高。现行的最低保护价和临时收储价政策还存在明显的缺陷, 不同品种、不同年份间, 成本利润率相差较大, 且执行时间不易掌控。例如, 2009年以来, 粳稻成本利润率上升幅度大, 由40%升到59%;小麦油菜籽成本利润率有所下降, 小麦由27%降至17%, 油菜籽由10%降至2%;大豆稳定在30%左右。要进一步完善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 使粮食最低收购价与相关农资价格保持同步, 真正成为粮食最低支撑价, 确保农民种粮收益不降低, 并逐步提高。完善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启动机制, 国家有关部门在新粮收购上市前, 要充分做好市场调查和分析预测, 一旦市场价格低于或接近国家最低收购价, 新粮上市后就要及时启动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坚持主要由市场供求来决定粮食价格, 提高政府价格干预政策的前瞻性和稳定性。应尽快研究以目标价格为核心的反周期补贴制度。按照产品前3年平均收益制定目标价格, 当市价高于目标价时, 农民可直接向市场出售;当市价低于目标价时, 政府按价差补贴农民, 既保证农民收益, 又减少政府对市场的干预。

单位:元/50公斤

单位:元/50公斤

单位:%

单位:%

注:总成本=物质与服务费用+人工成本+土地成本。

此外, 要加强粮食市场体系建设, 促进粮食市场竞争。重点建设和发展大宗粮食品种的区域性、专业性批发市场和大中城市成品粮油批发市场。继续深化国有粮食企业改革, 推进国有粮食企业兼并重组, 重点扶持一批国有粮食收购、仓储、加工骨干企业。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农村经纪人, 为农民提供粮食产销服务。

3. 创新农业经营体制, 发育规模化种粮主体

随着农村劳动力持续向非农产业和城市转移就业, 农村土地流转加快, 粮食规模经营呈明显增加趋势。据清华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对全国205个村5165个农户进行的调查, 发生土地流转的农户占农村家庭的15.5%, 其中全部转出户占7.2%, 村均流转面积占承包耕地面积的15.6%。户均家庭经营实际面积达到9.4亩, 比户均承包地面积8.6亩多9%。调查显示, 在流转土地中, 7 1.3%的土地在农户间流转。农户转入土地仍以种植粮食为主, 占2/3。公司经营的土地面积占到流转土地的19.6%, 在有公司租地经营的21个村中, 每个公司平均转入土地766亩, 其中85%用于非粮食生产。可见, 转入土地后, 公司的经营行为与农户的家庭经营行为完全不同, 呈现出明显的“非粮化”特征。据统计, 截至2011年底, 全国农村土地流转比例已经达到了17.8%, 上海、苏南等发达地区更是达到60%~8 0%以上。在土地流转过程中, 对适合企业化经营的种养业, 如投资较大的设施农业、规模化养殖业, 可以鼓励引导工商资本进入。但对于粮食种植, 应鼓励耕地流向专业大户、联户经营、家庭农场和农民专业合作社, 以确保农民家庭承包经营的主体地位。对于企业租赁农户承包地, 应严格农业经营能力审查, 规范流转行为。要加快确权颁证, 以法律形式确立农户家庭长久不变、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 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 为培育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新型规模化粮食生产经营主体创造良好环境。

4. 完善粮食支持政策, 改善粮食宏观调控

一是增加对农民种粮的补贴规模, 提高补贴政策效果。从2004年开始, 我国开始实行种粮补贴, 种粮直补、良种补贴、农机补贴和农资综合直补。这“四项补贴”从145亿元增加到2012年的1628亿元。尤其是农资综合直补水平大幅度提高, 2 012年补贴规模达到了1078亿元, 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农民因生产成本增加带来的负担。粮食补贴方式也存在不合理之处。各地一般都是将粮食直补和农资综合补贴发放给原土地承包户, 只要有承包地就能拿到补贴, 租入承包地的种粮大户难以享受政策优惠。由于补贴方式不够合理, 补贴资金的效果没有充分体现出来。为了更好地发挥政策效能, 应提倡补贴资金发放与粮食播种面积直接挂钩, 新增补贴向新型种粮主体倾斜, 确保种粮农民能真正得到政策实惠。二是健全对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2 004年~2011年间, 中央财政对粮食主产区转移支付年均增长速度已达27.8%, 但粮食主产区财力依然薄弱。2011年13个粮食主产省人均财政收入3252元, 为全国平均水平的83%。2011年, 列入《全国新增1000亿斤生产能力建设规划》的745个产粮大县, 人均财政收入1200元, 为全国平均水平的30%;人均财政支出3040元, 为全国平均水平的44%。为改变商品粮调出大县财政拮据状况, 中央和省级财政要按照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要求, 增加对粮食主产区一般性转移支付力度, 进一步加大对粮食主产区教育、卫生、文化、交通等社会事业的支持, 完善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要参考各个省区粮食产量和农村人口比重, 完善支农资金分配和财政转移支付机制, 逐步使粮食主产县人均财力达到全省和全国平均水平。三是健全粮食宏观调控机制。加强对粮食生产、消费、进出口、市场、库存、质量等监测。加强粮食市场监管, 维护正常的粮食流通秩序。完善粮食储备制度, 健全中央储备粮吞吐轮换机制。培育以仓储为基础、加工为支柱、贸易为龙头、物流为延伸的具有维护国家粮食安全能力大型粮食企业集团。加强粮食流通基础设施建设, 改进粮食运输的薄弱环节。

5. 强化从生产到消费全过程节粮, 提倡科学健康的食品消费

加强管理, 改进技术, 降低粮食储备的损耗。大力推广种子精量精播技术, 提高收获机具的精度和性能, 减少生产环节的损失。加快粮食加工业技术进步, 提高粮食加工水平, 减少粮食损耗。完善运输装备和作业标准, 减少粮食运输环节的损耗。加快推广农户科学储粮技术, 鼓励粮食购销企业面向农民和用粮企业开展代购、代销、代储业务, 减少粮食产后损耗。我国不能采取西方国家以肉食为主的饮食结构, 也不能脱离经济发展水平, 要提倡符合我国国情和经济发展水平的科学的饮食结构。“一粥一饭, 当思来之不易”。要在全社会树立节约粮食观念, 自觉克服浪费粮食的现象。

6. 提升统筹利用国际农业资源和市场的能力

一是提升粮食进口能力。通过政府间合作, 与主要产粮国建立长期稳定的粮油贸易合作关系, 建立稳定进口渠道。二是农业援助和对外投资相结合, 加快“走出去”。以国内涉农企业为主体, 以加工业、贸易渠道和基础设施为重点领域, 逐步构建全球供应链、产业链和服务链。三是推动全球粮食安全治理改革。推动各项粮食援助承诺得以落实, 推动统筹运用金融、贸易、援助、环境保护等各项措施系统应对全球粮食危机。

摘要:近年来, 我国粮食供求总体上呈现紧张平衡状况, 结构性紧缺的矛盾越来越突出。面对国内外粮食生产、需求和贸易环境的新变化, 应从国情出发, 完善粮食价格机制, 保持粮食价格水平的稳步提高, 提高政府价格干预政策的前瞻性和稳定性, 健全粮食支持政策体系, 严格保护耕地, 强化科技支撑, 提升统筹利用国际农业资源和市场的能力, 加快构建供给稳定、储备充足、调控有力、运转高效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 立足于国内保障粮食安全。

狠抓粮食生产确保粮食安全改 篇2

66县位于66省西北部,66市东南部,总人口695万,其中农业人口66万,辖6区6镇6乡,6个行政村,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县。为提高全县粮食生产能力,近年来,66县认真贯彻中央的“三农”政策,实行“三动”战略(即项目拉动、示范带动、科技推动),全面落实国家各项惠农政策,积极争跑农业项目,探索种植新模式,使农业种植结构更加优化,实现了农业生产的布局区域化、产品规模化、生产标准化,粮食种植面积、单产发生了明显变化。

截止2011年,全县粮食总产由2004年的6万吨增加到6万吨;粮食良种覆盖率由2004年的6%扩大6%;粮食订单面积由2004年的6万亩增加到6万亩。2012年全县共完成农作物播种面积6万亩,其中粮食作物面积6万亩,主要包括玉米6万亩、谷子6万亩(杂交谷子6万亩)、马铃薯4.3万亩;经济作物面积6万亩。

随着统筹城乡建设和小城镇建设进程的加快,农业生产也面临着新任务、新要求,在这种形势下,我县立足县情,因地制宜,采取多种措施,保障粮食的稳产高产。

玉米和谷子是我县的主要粮食作物,我们通过开展玉米高产创建活动和杂交谷子的推广实施,来促进带动全县的粮食生产。在这两项工作过程中,通过建立示范片、强化技术指导、大力推广“一增五改”技术、科学防治病虫害、合理 1

水肥施用等措施,克服春寒、旱灾、雹灾、洪涝灾害等不利条件,实现了稳产丰收。

一、科学种粮创效益

——玉米产业。玉米是我县种植业的主导产业,常年种植面积一直稳定在6万亩左右,约占粮播面积的62%,总产61.34亿公斤左右,约占粮食总产量的77%,为了提高玉米单产,带动全县春玉米大面积增产,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我县以玉米高产创建活动为载体,示范带动全县玉米全面平衡增产。

从2008年起,我县6国家级万亩玉米高产创建示范县,在示范方内,我县重点推广了“一增五改”关键技术(即合理增加种植密度、改种耐密型高产品种、改套种为平播、改粗放用肥为配方施肥、改人工种植为机械作业、改早收为适时晚收,突出抓好适时机播、合理密植、测土配方施肥等关键技术),通过各级领导及广大技术人员的共同努力,示范方取得了预期效果,玉米单产每年递增5%以上。6通过高产创建活动的开展和示范方的带动,我县玉米单产由2009年的438.7公斤提高到2011年的537.14公斤,为我县玉米产业持续稳定发展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奠定了扎实的技术基础。

今年我县继续建立万亩玉米高产示范方。为使活动取得进一步的实效,本着早动手、早谋划的原则,我们及时选定

地块,确定了6为种植品种。同时加大了技术指导力度,印发了《6县春玉米高产栽培技术规程》,种植农民人手一份,并于4月上旬对6镇的63个玉米高产创建示范村进行了技术培训。针对今年春旱等不利天气情况,组织农户开展耙耱保墒,抢墒播种,如期完成了播种工作,目前已进入5—6叶期,正在定苗。

——谷子产业。谷子是我县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由于其具耐旱特性,在丘陵山区农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为了提高种植效益,我县重点引进了以“6为主的旱作节水高效品种——杂交谷子。在杂交谷子的推广过程中,我们积极争取项目,减轻农户负担,提高优良谷种的普及率和种植面积,并通过宣传培训、配套技术推广等措施,不断强化农户科学种植的能力,为保障谷子丰产增收提供有力支持。为提高示范作用,增加辐射效应,2010年我县在谷子主产区建立了10个千亩以上的示范片,全县谷子种植面积达到8.7万亩,其中杂交谷子种植面积8.4万亩。这一年,我县丘陵山区由于遭受干旱、风雹等自然灾害,玉米基本绝收,而杂交谷子平均亩产仍达到300公斤左右,农民取得了满意的效益。2011年推广面积9万亩,6最高亩产600公斤,平均亩产410公斤;6最高亩产400公斤,平均亩产240公斤,全县总产达到6斤。

二、技术下乡送服务

一是加强和推进基层农技服务体系改革,利用农业区域站的前沿优势,强化职能,围绕为农民群众解难帮困的工作中心,组织农业技术人员深入到基层开展送服务、送实惠、帮技术、建强基层队伍的“科技下乡献真情”活动。二是依托“阳光培训”工程,开展农业技术大培训。针对各乡镇实际,进行了玉米高产栽培、玉米新品种介绍、张杂谷子高产栽培、测土配方施肥、农业标准化生产及病虫害防治等技术的宣传与培训,并对农民进行现场技术指导,为农民当场解疑答难。2009年以来,我县每年培训农村实用人才6余名,普训农民达6人次以上,全面提高了农民的综合素质,为我县农业生产和产业发展提供了强劲的技术保障。

三、试验示范强产业

在推进产业建设的同时,我县还抓好了主要农作物新品种的引进、试验、示范与推广工作,每年引进粮菜新品种30多个,玉米良种覆盖率达到0%。玉米主要引进推广了6等优良品种,其中6已成为我县玉米当家品种,占全县玉米播种面积的6。谷子主要引进了张杂系列谷种;马铃薯主要引进了大白花、夏波蒂、冀张薯8号等。2011年,我县在马铃薯主产区6村示范的高起垄栽培冀张薯8号取得了显著效果。示范田平均亩产达到6斤,比当地农户常规种植亩均增产6多公斤。通过新品种的引进与示范,有力促进了全县农作物品种的更新换代。

开展生产试验和区试试验是新品种引进、新技术推广的重要一环。为了验证新品种的成熟性和适应性,我县每年都要有重点有计划地安排各类试验。2009年以来,共落实玉米生产试验和区试试验6个,落实测土配方施肥6个,肥料校正试验57个,落实配方肥田间试验1500多亩。

新品种的引进推广使我县的粮食生产呈现出新的面貌,为完善巩固引进成果,进一步提升玉米生产能力,我们在重点生产区域开展了玉米统防统治工作。2009年以来,在张家堡、东小庄两个乡镇建立绿色防控区,防控面积2.3万亩,2012年将对6万亩玉米高产示范区进行统防统治,在保证项目实施效果的同时,为在全县开展统防统治工作,全面提升粮食生产水平积累经验。

四、项目建设显成果

一是认真落实国家惠农政策,提高群众种田的积极性。自农作物良种补贴政策出台以来,我县严格落实相关政策,极大地鼓舞了农民的种田热情。今年共落实玉米补贴面积259334.927亩,小麦补贴面积2023亩,水稻补贴面积5834.3亩。二是依托项目建设,提高粮食生产综合能力。整合测土配肥、高产创建、巩固退耕还林基本口粮田等各类农业项目资源向粮食产区倾斜,不断扶持并开展高产示范建设,把有限的资金投入到基础设施建设(土地整理、土壤改良、节水灌溉)和农业生产投入(农作物种子、肥料、农膜等农用物

资)上,全面提高粮食产区的综合生产能力。通过一系列农业项目建设,让农民切身感受到了粮食稳产、高产带来的效益,种植户看到了只有科学种田才能实现高产,大大提高了农民种田的积极性。

辽宁省粮食生产能力分析 篇3

关键词:粮食;生产能力;增产潜力

中图分类号: F326.11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2-1302(2014)01-0415-02

收稿日期:2013-05-15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编号:71273263)。

作者简介:闫立萍(1978—),女,辽宁沈阳人,硕士,助理研究员,从事农业经济研究。E-mail:545566918@qq.com。

通信作者:王志丹,博士,助理研究员,从事农业科技、农业企业管理研究。建国以来,辽宁省粮食生产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得到极大的提升,完成了从粮食短缺省份到实现自给自足并成为产粮大省的历史性跨越,2004年成为了全国11个粮食主产省份之一,为促进辽宁省社会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也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起到重要作用。

1辽宁省粮食生产现状

1.1辽宁省粮食生产能力提升轨迹

从粮食作物种植面积(规模)来看,辽宁省大体经历了4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49—1958年,全省粮食年均种植面积为428万hm2/年[1];第二阶段是1959—1965年,历年粮食种植面积为333万~400万hm2/年,较1949—1958年有所下降,年均播种面积为387万hm2/年;第三阶段是1966—1978年,粮食作物年均种植面积为400万~473万hm2/年,年均播种面积为441万hm2/年;第四阶段是1979—2010年,播种面积急剧下降,年均播种面积306万hm2/年。从粮食总产量来看,大体经历了5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49—1958年,粮食产量较快增长,从1949年的398万t增加到700万t;第二阶段是1959—1973年,粮食产量下降阶段,1960—1962年粮食产量大幅下降,1960年产量仅为360万t,1963年以后进入恢复阶段,1970—1973年粮食平均产量达888.5万t/年;第三阶段是1974—1988年,粮食产量稳步发展阶段,这一时期辽宁省粮食产量由983万t提高到1 307.2万t;第四阶段是1989—1999年,粮食产量快速增长阶段,这一时期粮食产量由1989年的944万t提高到1 649万t,人均粮食占有量达400 kg/人,实现粮食自给;第五阶段是2000年至今,粮食产量恢复、进一步增长阶段,受粮食政策、自然灾害、国际市场影响,2000—2003年,辽宁省粮食产量下降,平均年产量仅为 1 386万t/年,人均粮食占有量降到400 kg/年以下。2004年以來,在政策利好形势下,粮食生产迅速恢复并快速发展,并进入了国家11个粮食主产省行列,2007年,全省粮食产量达 1 835万t/年,年人均粮食占有量达434 kg/人。

1.2辽宁省粮食生产格局、分区的粮食生产能力

1.2.1主产区粮食生产现状及生产能力沈阳市、大连市、锦州市、阜新市、铁岭市、朝阳市6市为辽宁省粮食主产区。2008年6市粮食播种面积共计209.77万hm2,占全省粮食播种面积的53.2%;粮食产量共计1 448.3万t,占全省粮食产量的77.9%;粮食年人均占有量为690.6 kg/人。这6个市以玉米为主要粮食作物。

1.2.2粮食产销平衡区粮食生产现状及生产能力根据辽宁省粮食生产能力现状,平衡区包括鞍山市、丹东市、辽阳市、盘锦市、葫芦岛5市。2008年这5市粮食播种面积共计80.7万hm2,占全省粮食播种面积的26.6%;粮食产量共计557.1万t,占全省粮食产量的29.9%;粮食人均占有量为469.3 kg/人,比全省平均水平多31.2 kg/人。这5个市以水稻为主要粮食作物,2008年水稻播种面积占全省的39.3%,产量占全省的41.9%。

1.2.3粮食欠缺区粮食生产现状及生产能力抚顺市、本溪市、营口市3市是辽宁省粮食欠缺区,粮食生产能力相对有限,2008年粮食播种面积共计28.96万hm2,仅占全省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7.3%;粮食产量共计161.8万t,占全省粮食总产量的8.7%;人均粮食占有水平为264.1 kg/人,相当于全省平均水平的60.3%。

1.3辽宁省与全国粮食生产能力对比分析

辽宁省粮食生产主要呈现以下特点:一是辽宁省粮食单产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长期以来,辽宁省在深挖粮食单产潜力、提高土地产出率方面狠下功夫,从辽宁省粮食生产历史进程可以看出,辽宁省粮食作物播种面积逐年下降,20世纪80年代开始,粮食作物播面积呈连续下降趋势,但粮食总产量显著增加,这主要是由于在国家惠农政策的大力支持下,粮食作物单产水平得到极大提升。2008年辽宁省粮食单产是全国的1.24倍,辽宁省用占全国2.84%的粮食播种面积生产了占全国3.52%的粮食产量。二是人均粮食占有量不断提升,辽宁省是工业大省,非农人口众多,历史上辽宁省人均粮食占有量曾一度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辽宁省通过采取保持耕地面积、提高单产、提升复种指数等措施推动粮食总产量稳步提升,除个别年份受恶劣气候影响,2002年起辽宁省人均粮食占有量已连续多年高于全国水平。

2辽宁省粮食发展定位及中长期粮食需求分析

2.1辽宁省粮食发展定位与规划

2004年辽宁省被确定为国家11个粮食主产区之一,《全国新增1 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2009—2020年)》将辽宁省定位为粮食生产核心区,其中昌图县、西丰县、开原市、铁岭县等36个产粮大县进入规划。辽宁省承担着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任,在粮食生产中一直坚持稳定面积、主攻单产、提高质量、加快转化的原则,国家也着力打造并提高辽宁省的商品粮调出能力[2],要求辽宁省所在的东北地区承担新增粮食产能任务150.5亿kg。辽宁省第十一届人大四次会议表决通过的《关于辽宁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的决议》中明确指出,辽宁省将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加快36个国家级粮食大县产能建设。完善农田小微型水利设施,建设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实施优质水稻提升工程和以花生为主的油料建设工程,进一步健全完善粮食质量检测、购销、储备运输、监督预警体系,加强仓储设施建设,推进农户科学储粮工程,保障粮食有效供给。

nlc202309041942

2.2辽宁省中长期粮食需求分析

2.2.1粮食消费需求刚性增长未来10~20年,辽宁省粮食消费仍将维持较高水平,加之饲料业、工业用粮增加,粮食需求持续增长的趋势不可逆转。按照2020年我国居民人均粮食消费量不低于380 kg测算,届时辽宁省粮食需求总量分别为167亿kg、173亿kg。2030年按人均粮食消费量400 kg计算,粮食需求总量预计将达到191亿kg。若依保障粮食安全的年消费量17%计仓贮量,2010年、2020年、2030年粮食安全需求量将分别达到196亿kg、203亿kg、224亿kg。

2.2.2粮食消费结构升级近年来,辽宁省口粮消费稳中有降,饲料粮、工业用粮不断增加;对稻谷、小麦的需求稳中略降,对玉米、大豆、杂粮的需求呈现规模、比重双增的态势。预计未来辽宁省城乡居民人均口粮需求将持续下降,饲料粮将会成为辽宁省粮食需求增长的主体。工业用粮需求趋于平缓,食用植物油消费继续增加。

3辽宁省粮食生产能力的储备预期

3.1种植结构调整可望形成的粮食生产能力

2008年,辽宁省水稻、玉米、杂粮播种面积之和占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85.7%。辽宁省自然气候条件适宜种植玉米,近年来杂粮作物消费量不断加大,因此这3种作物的播种面积、总产量上升很快。可进一步调整种植结构,增加玉米、水稻等高产粮食作物种植规模,实现粮食增产。2004—2008年,除水稻、玉米、杂粮作物播种面积呈现上升趋势外,其他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均不同幅度下降,其中,水稻播种面积年均涨幅为7.73%,玉米播种面积年均涨幅为0.93%,其他杂粮为1.14%。同时,经过调整农作物种植结构,小麦播种面积年均下降4.25%,高粱播种面积年均下降8.89%,谷子下降515%,薯类下降2.35%,大豆下降3.67%。年均粮食产量达 1 860万t/hm2,年均增加幅度为1.96%。由此可见,通过调整粮食品种种植结构,充分考虑高产粮食品种增产潜力,注重向高产作物倾斜[3],未来辽宁省粮食产量上升空间较大。

3.2中低产田改造可望形成的粮食生产能力

2007年辽宁省高产田、中产田、低产田面积分别为 139.55万hm2、213.94万hm2、68.58万hm2,分别占全省耕地面积的33.1%、50.7%、16.2%,中低产田面积之和为282.52万hm2。辽宁省中低产田以坡地梯改型、干旱灌溉型为主,是辽宁省中低产田改造的重中之重。中低产田改造是辽宁省逐步从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跨越过程中的根本任务,也是确保粮食稳产增产的重大举措。从辽宁省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辽西地区既是粮食主产区同时也是中低产田分布较多地区,粮食增产潜力巨大。辽西4市15个粮食主产县耕地面积占全省的40%,粮食产量占全省的35%,其中低产田面积约 100万hm2,占全省中低产田面积的36%,占全省耕地面积的27%。

3.3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及农机装备可望形成的粮食生产能力

辽宁省水利等主要农业基础设施薄弱,近年来辽宁省农业机械化进程较快,2007年,全省农机总动力达到 1 917万kW,拖拉机保有量30.3万台,机引农具39.9万台,全省机耕面积300.7万hm2,机播面积209.5万hm2,机收面积50.3万hm2,综合机械化水平达50%。但农业机械化还存在投入不足、多元化投入格局尚未形成以及区域发展不平衡等问题。辽宁省农机总量相对不足,装备结构不够合理,与全国先进省份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作物品种之间以及生产环节之间农机化水平差距较大。通过提高农机装备水平,可进一步提高农机装备对粮食单产贡献率。

3.4农作技术创新可望形成的粮食生产能力

辽宁省可通过依靠农作技术创新、提高农作技术的集成与普及、主攻单产、坚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4-5]。强化农业科技支撑,加快推广良种良法、先进适用的节水灌溉技术,改善农田基础设施及装备条件,充分挖掘增产潜力,着力提高粮食单产,确保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升。根据全国粮食高产创建活动经验,通过使用优良品种、组装配套集成农艺、农机技术,提高糧食产量750~1 125 kg/hm2。

参考文献:

[1]陶承光,邓纯宝. 辽宁种植业发展与科技进步[M]. 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2006:11-12.

[2]王志丹,闫立萍,赵慧娥. 辽宁省主要粮食作物比较优势与发展对策[J].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2(2):40-42.

[3]杨四军,顾克军,张恒敢,等. 江苏省粮食生产的回顾与发展对策建议[J]. 江苏农业科学,2010(2):4-6.

[4]万宝瑞. 我国粮食安全的几个问题[J].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2(1):7-10.

[5]王志丹,周腰华,赵慧娥. 提升我国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的思考[J].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2(3):272-275.王晨. 基于模糊一致矩阵的农地释放效益评价[J]. 江苏农业科学,2014,42(1):417-419.

抓好粮食生产确保粮食安全 篇4

一、我国粮食安全的现状

我国粮食安全形势总体良好, 但今后一段时期, 随着人口增加和经济社会发展, 我国粮食消费需求继续刚性增长, 资源环境对粮食生产的约束增强, 加上种粮比较效益低, 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难度加大, 促进粮食生产稳步发展, 保障粮食供求平衡的压力增大, 我国粮食安全将面临严峻挑战。

1.粮食产需缺口扩大。

粮食供需区域性和结构性矛盾突出。我国粮食生产重心北移, 南方销区粮食产需缺口扩大, 资源条件较差的西部及西南部分地区也存在缺口;随着饲养业发展, 玉米消费较快增长, 产需关系趋紧;大豆、食用植物油国内生产潜力有限, 目前食用油自给率仅为40%左右, 稳定和提高自给水平难度很大。同时, 目前农户存粮数量逐年减少。从国际市场看, 粮食供求也是总体偏紧, 我国利用国际市场来弥补国内个别品种供给不足的难度加大。上述这些因素, 都将加大粮食供需总量平衡和市场调控的难度。

2.气候变化增加粮食生产不确定性。

全球气候变化引发的灾害性极端天气增多, 对粮食生产威胁极大, 我国亦然。中国农科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的研究显示, 近5年来, 我国每年因自然灾害造成的粮食损失达1000亿斤左右, 为粮食总产的10%。主要表现在:一是气候变暖导致极端灾害性天气多发、频发、重发。二是气候变暖导致病虫害发生规律性变化。三是气候变暖影响种植制度。此外, 气候变暖还常常导致土壤肥力下降, 农药、化肥施用量增加, 粮食生产成本上升等问题。气候变化对粮食生产的影响相互作用, 相互交织, 在时间和空间上呈现错综复杂的现象和结果。

3.外资粮商加速渗透增加市场调控难度。

外资粮商已经或正在全面进入我国大豆、玉米、小麦、稻米等主要粮食品种的收购、加工和终端销售领域。这些企业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管理经验和资金, 有利于促进行业竞争、提高加工水平和技术进步, 但也在市场调控、保障供应、稳定价格及维护产业安全等方面带来影响。

4.耕地减少、水源不足等问题不容忽视。

目前, 在“推进城市化、城镇化”的热情支配下, 我国一些地方存在片面追求增加城镇建设用地指标, 大量耕地被占用现象。国土资源部调查显示, 1997年至2009年, 全国耕地减少和补充增减相抵, 净减1.23亿亩。除此之外, 我国目前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欠账严重,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 未来气候变化会增加我国粮食生产的不确定性。我国每年农业缺水仍达300亿立方米以上;大部分农田水利工程运行时间长, 老化失修严重, 高标准的旱涝保收田比重偏低。水利建设薄弱, 尤其是部分地区小型农田水利建设严重滞后, 这样的局面持续下去, 将对我国的粮食安全产生巨大的挑战。

5.种粮比较收益长期偏低。

尽管近几年粮食价格稳步上升, 但农民种粮收入仍然不高, 我国粮食生产比较利益太低, 新的工农“剪刀差”出现, 即种粮收入与种植经济作物收入、外出打工收入与种粮收入愈拉愈大, 粮价上涨速度一直赶不上农资上涨速度, 特别是与从事其他产业相比, 种粮比较效益明显偏低, 一些地区出现了粮食“副业化”等趋势。这些因素对进一步稳定和发展粮食生产造成不利影响, 使粮食供应问题愈来愈严重。而低粮价战略的实施导致一些地方粮食生产越多反而越穷, 很多粮食生产大县成了财政穷县。最重要的粮食反倒最便宜, 从长远来看, 这种低价的粮食安全战略是不可持续的。

二、保障粮食安全的措施

为促进我国粮食产业稳定发展, 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和供求平衡, 必须坚持立足国内实现粮食基本自给方针, 落实粮食安全责任, 强化生产能力建设, 完善粮食市场机制, 加强粮食宏观调控, 加快构建供给稳定、储备充足、调控有力、运转高效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

1.建立耕地保护与粮食生产的长效机制。

土地是粮食生产的基础, 稳定播种面积是粮食增产的保障。要坚决守住耕地18亿亩红线, 划定永久基本农田, 确保基本农田面积不减少、用途不改变、质量有提高。从我国人多地少、城乡差距大的基本国情出发, 不仅要从经济学规律和理论角度去评判我国耕地利用与粮食安全的战略问题, 而且要一切从实际出发, 从根本上解决农民不愿种地的深层问题。建议充分发挥土地利用规划的调控与引导功能, 加强土地用途 (空间) 管制;围绕“保面积、攻单产、增效益”目标, 以明晰土地产权为前提, 建立稳定粮食生产的政策体系, 以及集约利用土地和保护基本农田的长效机制;有效整合多渠道的农业资金投入, 建立耕地及基本农田保护基金, 加大农田整理与中低产田改造力度, 着力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2.健全和完善我国粮食生产补贴政策。

当前, 按照耕地面积发放“粮食直补”的办法, 忽视了耕地资源的利用环节, 结果是撂荒农民也可领到政策性补贴, 这不仅浪费了国家宝贵的惠农资金, 而且难以起到激励种粮的效果。因此, 要进一步完善粮食直补、农资综合直补等各项对农民收入的补贴制度。将按耕地面积直补, 改为按粮食产量直补, 将农业政策鼓励改为产粮奖励;完善反映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水平变化因素的农资综合补贴调整机制。国家根据年度收成和非农就业收入, 适时浮动补贴标准, 多种多产多补, 让种粮者长期受益;强化对粮食补贴资金的监督检查, 防止截留、挤占挪用补贴资金, 保证补贴资金能够真正落实到农民手中。

3.切实加大农田水利建设投入力度。

农业自然灾害主要是旱涝灾害, 因此防御自然灾害主要是新修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和重修农村原有农田水利设施, 真正实现其原有的防洪灌溉功能, 因而加强与完善农田水利建设则成为粮食生产稳定发展的前提和保障。针对目前农田水利建设欠帐多的实际情况, 要把加强农田水利作为今后若干年的重大事项、基础工作来抓。一是要制定农田水利建设投入规划, 并纳入各级财政预算计划, 建立健全监督机制, 确保落到实处。二是要健全农田水利设施管理维护制度。三是要完善农村“一事一议”, 保证农民每年都有合理的工日用于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四是要加大农田水利建设“以奖代补”力度, 以更大程度地调动农民从事农田水利建设的积极性通过加强农田水利建设, 逐步提高农业生产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增加旱涝保收面积, 改善粮食生产条件。

4.积极利用国际市场调剂国内粮食余缺。

根据全球粮食生产与消费情况, 粮食供求将会在近中期呈现偏紧的态势。从中长期看, 我国小麦供求总量基本平衡, 而大米的口粮消费比重逐步提高, 稻谷供求总量将长期偏紧, 玉米由于饲料与工业加工需求逐年增加, 其供需关系也将日趋偏紧, 我国玉米出口的贸易格局将发生变化。为此, 要在保持稻谷和小麦自给、玉米基本自给的基础上, 积极利用国际市场调节国内供需。通过政府间合作, 与主要的产粮国建立长期稳定的粮油贸易合作关系, 并基本稳定粮食进出口贸易。要继续发挥国有贸易企业在粮食进出口中的作用, 同时允许其他国内粮食企业渐进参与粮油国际贸易, 稳步发展粮油产品的期货交易。要有针对性地控制外资在粮油期货市场上的行为, 在准入门槛与交易规模上加以规范。

5.提高农民种粮和地方抓粮积极性。

粮食价格, 是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保证粮食播种面积最有力的杠杆。从农民积极性来看, 一方面要继续帮助农民减少种粮成本, 规避生产风险;另一方面要不断提高粮食价格, 增加种粮比较效益。目前粮价与生产成本、调动农民积极性相比, 还是偏低, 需要逐步提高。从调动地方积极性看, 要对主产区予以倾斜支持, 扩大产粮大县补贴规模, 减少农业大县的财政负担, 切实改变“产粮大县、财政穷县”的现象。通过财政、税收、信贷等政策, 支持主产区发展粮食加工业, 延伸产业链, 促进主产区经济发展。同时, 要全面落实米袋子省长负责制, 强化粮食生产责任。要建立健全中央和地方粮食安全分级责任制, 明确各地的粮食发展目标, 层层分解任务, 确保粮食安全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姜长云, 张艳平.我国粮食生产的现状和中长期潜力[J].经济研究参考, 2009, (15) :23-26.

加强粮食生产能力的调研思考 篇5

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和《吉林省增产百亿斤商品粮能力建设总体规划》。会议指出,中国保障粮食安全面临严峻挑战,必须加快构建符合国情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必须立足于基本靠国内保障供给,要通过实施《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使粮食自给率稳定在95%以上,2010年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定在1万亿斤以上,2020年达到10800亿斤以上。

当今世界农业发展对我国农业的影响日益显现,我国粮食供需状况发生了较大变化。稳定粮食生产、保障粮食安全,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必须把重点放在产中进行调节,采取切实有效措施促进粮食生产稳定发展。目前,我旗粮食生产的基础仍然薄弱,种粮成本高,粮食生产的比较效益仍然较低,实现全旗粮食生产稳定发展的任务十分艰巨。因此,要从我旗实际出发,科学把握粮食生产的新形势、新情况和新问题,进一步提高对稳定粮食生产重要性的认识,增强发展粮食生产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转变粮食生产发展方式,采取切实有力的措施稳定粮食生产发展。

一、资源概况

****(简称**)位于**自治区东北部,**南麓,旗政府于2005年迁入**镇。全旗土地总面积21152.4平方公里,计划内耕地面积303万亩,待开发整理耕地30万亩。辖22个苏木乡镇办事处,232个村嘎查,5个国营农牧场。全旗总人口 40万,农业人口达32万,农业劳动力14.8万。

**属亚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温度在4.2℃;≧lo℃有效积温2100—2900℃,无霜期95一140天,年平均日照时数2900小时,年降水350—400mm,多集中在7—8月份,年蒸发量1600mm,干燥度2.30,属典型的半干旱农业区。土壤有黑钙土、暗棕壤、草甸土、栗钙土,大部分耕地地势平坦、土壤肥沃。盛产水稻、小麦、玉米、大豆、高梁、荞麦、芸杂豆、甜菜、马铃薯、葵花等作物,2008年粮食总产再次刷新了历史纪录,实现12.5亿斤。

二、粮食生产现状

**是以农业为主,农牧结合的旗县。按照《国家优质粮食产业工程建设规划》的总体思路和布局要求,前旗被列为484个区(场)统筹规划项目布局中,是**自治区商品粮基地旗之一,是国家重点优质粮食产业工程基地之一。近年来,始终坚持抓粮食生产不放松,不断加大以农田水利建设为中心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证粮食生产。

(一)粮食作物播种面积逐年呈递升趋势,由1947年的135万亩的最低限增加到2008年的260万亩,增加125万亩。

(二)粮食产量上涨幅度大。粮食产量由1948年的1.16亿斤增加到2008年的12.5亿斤,增加了11.34亿斤,粮食增产潜力较大。

(三)农业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促进粮食单产明显增长。**粮食作物主要以水稻、玉米、大豆、马铃薯为主。水稻由50年代的国光品种种植、水淹麦主推技术的应用,亩产200公斤,发展到现在的莎莎泥等优质米品种种植、旱育稀植栽培技术应用,亩产400公斤,亩增产幅度达200公斤,实现亩产翻一番;玉米由50年代的黄金顶子、白马牙子品种种植、一埯双株主推技术的应用,亩产60公斤,发展到现在的哲单

39、吉单

27、兴垦3粮饲兼用品种种植、配方肥主推技术的应用,亩产达370公斤,亩增产辐度达310公斤,增产517%;大豆由50年代的满仓金品种种植、大垄扣主推技术的应用,亩产50公斤发展到现在的合丰50、绶农14品种种植、配方肥及垄三栽培技术的推广应用,亩产达150公斤,亩增产辐度达100公斤,增产200%;小麦由50年代甘肃96品种种植、良种推广及大垄技术应用,亩产40公斤,发展到现在的克丰13品种种植、配方肥技术应用,亩产达150公斤,亩增产辐度达110公斤,增产275%。随着良种补贴项目的实施,**先后引进、推广了10个高产优质粮食作物品种,优化了全旗农作物品种、品质,粮食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97%以上。

(四)农民种粮积极性与日俱增。近年来,党的惠农政策的不断出台,加大了农业支持力度,良种补贴、农业保险、粮食直补等各项惠农政策的贯彻落实极大地调动了农牧民种粮积极性,稳定了农作物播种面积,确保全旗粮食生产安全。

粮食生产连上台阶 篇6

粮食“八连增”过程历尽艰辛,成绩来之不易。经过十年的探索和努力,我们在政策扶持、科技支撑、抗灾减灾、行政推动等方面形成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机制做法,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粮食生产发展之路。

政策扶持稳民心

“十六大”以来,中央确立了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的战略思想。中央连续9年发布指导“三农”工作的1号文件,出台了一系列扶持粮食生产发展的政策,实惠之多、力度之大、覆盖面之广前所未有。

做好“减法”。2006年起,国家全面取消农业税,结束了农民种地缴纳“皇粮国税”的历史,每年为农民减轻负担1335亿元。2009年开始,逐步取消了主产区粮食风险基金的地方配套,每年为主产区减轻负担277亿元。

做好“加法”。建立农民种粮补贴制度,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农资综合补贴等“四补贴”资金由2004年的145亿元,增加到2012年的1653亿元。为调动地方抓粮积极性,2005年起中央对产粮大县进行奖励,资金由最初的55亿元增加到2012年的280亿元,1000多个产粮大县纳入奖励范围。

做好“乘法”。国家实行重点粮食品种最低收购价,并根据种植成本及市场情况不断提高最低收购价水平,白小麦、红小麦(混合麦)由2004年的每斤0.72元、0.69元提高到2012年的1.02元;早籼稻由每斤0.70元提高到1.20元,中晚籼稻由每斤0.72元提高到1.25元,粳稻由每斤0.75元提高到1.40元。

增加投入强基础

“十六大”以来,中央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大局出发,制定了《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加大投入力度,不断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十一五”期间,中央财政累计安排小农水补助资金169亿元,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资金100亿元,改善灌溉和排涝条件,增强抗御旱涝等自然灾害能力。

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启动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扶持800个产粮大县加快建设以小型农田水利设施为基础的田间工程,实施优质粮食产业工程、现代农业发展项目,改造中低产田,打造旱涝保收的高产稳产粮田。

加强耕地质量建设。为进一步提高农民科学施肥水平,促进土壤肥力提升,2005年开始在全国推行测土配方施肥和土壤有机质提升项目,覆盖所有农业县市。2005-2011年中央财政累计投入测土配方施肥资金57亿元,为14亿亩耕地进行了“体检”,为12亿亩农作物设计了“营养套餐”,惠及农户1.7亿户,示范区亩均增产粮食6%-10%。

科技兴粮增动力

累计投入50多亿元,在水稻、小麦、玉米等50个农产品产业技术领域构建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支持农科教、产学研大联合大协作,促进技术研究集成和成果转化。通过实施种子工程,加快选育推广一批高产、优质、多抗品种。目前,我国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95%以上。

健全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体系。为解决农技推广“最后一公里”问题,实施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项目,在800个县累计投入资金30多亿元,加强8243个乡镇农技推广机构条件建设,努力打造一支农民信得过、靠得住、用得上的“正规军”。目前,全国98%以上的县基本完成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任务,农技推广公共服务能力明显增强。

加强农业物质装备。2004-2011年中央财政累计安排资金529.7亿元,补贴购置各类农机具1672万台(套),受益农户1489万户,全国农机总动力增长61%,大马力、多功能、高性能及薄弱环节农业机械增长迅速,农机装备结构不断优化。2011年,我国农业耕种收综合机械化作业率达到54.8%,小麦基本实现全程机械化。

大规模开展粮食高产创建。2008-2012年,中央财政累计安排40多亿元,在全国建设22406个粮食万亩高产创建示范片,并选择基础条件好、增产潜力大的5个市(地)、50个县(市)、500个乡(镇)开展整建制高产创建试点。2011年全国950个小麦万亩示范片平均亩产535.5公斤,比所在县平均亩产高142.5公斤。

强化指导抓服务

2006年以来,国务院连续7年召开全国春季农业生产现场会或工作会,部署安排春季农业生产各项工作。2011年开始,国务院组织开展全国粮食稳定增产行动,11个增产行动成员单位对23个省(区、市)联合开展督导检查,督促地方抓好各项增产措施落实,推动形成了中央统筹、部门联动、上下协同抓粮食生产的新格局。

指导服务及时。组织专家分区域、分季节、分作物制定生产技术指导意见。在春耕、“三夏”、“三秋”等关键农时季节,广泛开展科技大会战和科技兴粮活动,动员机关干部、专家和农技人员深入生产一线开展工作督导和技术指导。

关键技术到位。2012年,国家出台防灾减灾稳产增产关键技术良法补助政策,中安排补助资金44.6亿元,支持推广冬小麦“一喷三防”、南方早稻集中育秧、东北水稻大棚育秧和玉米抗旱“坐水种”、西南西北玉米覆膜种植、油菜“一促四防”等重大关键技术,实现了农业生产扶持政策从“联地计补”向“联技计补”的突破,有力促进了粮食生产稳定发展。

立足抗灾夺丰收

农业部门牢固树立减灾就是增产的理念,创新工作思路,推进科学防灾减灾,努力做到防在灾害前面、救在第一时间、抗在关键时点。

主动避灾。合理调整农作物区域布局,变对抗性种植为适应性种植,做到主动避灾。甘肃结合水资源特点,主动压夏扩秋,压缩小麦,扩种玉米,同时大力推广全膜双垄沟播技术,玉米增产幅度超过40%,在短短的5年时间里,全省地膜玉米面积扩大到1000多万亩,粮食总产增加30亿斤以上,走出了一条干旱半干旱地区依靠科技避灾增产的新路子。

有效防灾。近年来,农业部门加强对农业生产影响较大的旱涝、光温灾害、病虫害等防范技术研究,分区域、分作物、分灾种筛选一批行之有效的防灾增产关键技术,组装主推模式,努力扩大技术覆盖率。加强灾情监测预报,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制定完善防灾减灾预案,提早做好物资、资金和技术准备,做到有效防灾。

积极救灾。面对频繁发生的自然灾害,各级农业部门适时启动应急响应,科学指导,积极救灾。2011年,北方冬麦区发生大范围、长时间冬春连旱,长江流域遭遇多年少见的旱涝急转,西南地区遭遇严重夏伏旱。北方冬麦区扎实推动播后镇压、抗旱浇水、弱苗追肥等措施落实,实现了夏粮抗旱夺丰收。长江中下游地区狠抓改种补种和田间管理,确保了中稻面积落实和早稻恢复性增产。西南地区千方百计扩大晚秋生产,切实减轻了旱灾损失。

高度重视粮食安全大力扶持粮食生产 篇7

国家粮食局局长聂振邦

加强粮食宏观调控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黑龙江省粮食局副局长金辉

适应新增粮食生产能力要求发展现代粮食流通产业江苏省粮食局局长王元慧

真抓实查推进依法管粮工作迈上新台阶山东省粮食局局长孟庆秀

发展城乡连锁经营推进农户科学储粮广东省粮食局局长张军

粮食生产能力 篇8

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是指在一定地区、一定时期和一定社会经济条件下, 由各种生产要素综合投入所形成的, 能够相对稳定地达到一定水平的粮食产出能力。在我国, 通常以粮食产量的高低来体现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强弱, 因此, 通过研究粮食生产相关投入要素与粮食产量之间的关系, 并对各投入要素进行调整和优化, 对于实现粮食产量的增加和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河北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为研究对象, 通过对11个市区在1995-2006年间粮食生产相关投入要素的统计数据, 建立面板数据模型, 得出各要素对粮食产量的弹性系数和贡献率, 并以此为依据对投入要素进行调整和优化, 进而实现河北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

二、数据和变量

本文选取了1995—2006年河北省11个市区的农村统计数据, 数据来源于历年《河北省农村统计年鉴》。一般来讲, 影响粮食产量的因素有两类:第一类是可控要素, 如种植面积、农业从业人员、化肥、农药施用量, 农用机械等;第二类是不可控要素, 如自然灾害, 政府的各项惠农政策等。本文针对河北省粮食生产的相关调研, 选取了粮食单产、播种面积、化肥施用量、农业机械总动力、成灾比例和政府惠农政策6个解释变量。其中, 将政府政策量化, 设为虚拟变量D, 2004年以前D值为0, 2004年以后D值为1。 (见表1)

注:单产是各种农业技术综合作用的结果, 所以能在很大程度上体现科技进步在粮食生产中的作用, 故本文用单产来表示农业技术指标。

三、实证分析

(一) 模型构建与分析方法

本文研究属于投入产出范畴的研究, 即投入的生产要素与粮食产量之间的关系。粮食生产过程存在规模效应, 本文需要计算各投入要素对粮食生产的贡献率。因此, C-D生产函数是一种较好的选择。

C-D生产函数模型的数学表达式为:。根据本文的具体研究内容, 将C-D函数改写为:ln Y=ln A+αln L+βln K。

为了保证分析结果与现实情况更加贴近, 本文采用了面板数据分析方法。

一般的面板数据模型的数学表达式为:

根据本文的研究内容, 将面板数据改写为:

根据上述建模方式, 本文使用Eview6.0软件对上述面板数据进行计量分析。首先对河北省11个市区1995-2006年期间的统计数据进行F检验, 确定为变截距模型;然后通过Hausman检验发现固定效应模型优于随机效应模型, 故该文只列出固定效应的估算结果。 (如表2)

从模型的估计结果来看, 整体模拟效果比较理想, 拟合优度为0.999913, F值为2640746.。但是成灾比例因素的系数为正, 显然与现实情况不符。另一方面, 在10%显著水平下, 化肥施用量、农用机械动力、成灾面积比例3个影响因素的系数均不能通过t检验。故应该对上述模型进行修正, 剔除成灾率因素, 对模型重新进行估计。 (如表3)

注:*、**分别表示在1%、10%显著性水平。

从表3的估计结果来看, 粮食播种面积、化肥施用量、农用机械总动力、单产、政策对提高河北省粮食产量具有显著的解释意义。

模型中各影响因素的弹性系数之和为:761218+0.255932-0.107528+1.028716=1.938338, 大于1。根据C-D生产函数的经济学意义, 河北省粮食产量处在规模报酬递增阶段, 即若同比例增加各生产要素, 粮食产出会出现更高比例的增加。在考察的6个影响因素中, 单产的生产弹性系数最大, 为1.028716即每增加1%的科技投入, 粮食产量则会增加102.8716%。因此, 农业科技投入对于提高粮食产量存在巨大的潜力空间, 表明在一定阶段河北省粮食生产缺乏科技投入。粮食播种面积对河北省粮食总产量的影响位于第2位, 生产弹性系数为0.761218, 对粮食生产仍存在很大程度上的制约性, 每减少1%的粮食种植面积, 粮食产量会减少76.1218%。化肥的生产弹性系数为0.255932, 表明化肥仍然是促进河北粮食产量增加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每增加1%的化肥投入, 粮食产量将增加25.5932%。但是, 根据对河北省粮食产区的相关调研, 部分地区已达到甚至超过最佳经济效益所要求的化肥使用量。在较落后的地区, 特别是大部分山区, 存在化肥施用量不足、施肥技术落后等情况。因此, 河北省在化肥使用上存在区域结构失衡的问题。农业机械总动力的生产弹性系数为-0.107528, 即每增加1%的农业机械总动力, 粮食产量会减少10.7528%, 表明农业机械总动力与粮食产量之间存在负相关性。一方面, 河北省农业生产中存在大量的剩余劳动力, 故农民在很大程度上排斥农业机械的使用;另一方面, 目前河北省粮食种植以家庭经营为主, 农用机械的大量使用势必会大幅度提高生产成本, 甚至出现利润为负的现象。在下一年的生产安排中, 农民则可能会调整种植结构, 导致粮食产量下降。但是, 机械覆盖率的增加是发展现代农业的要求, 因此, 应当加强政府引导, 继续推广河北省粮食生产合作社, 进而将农用机械内生于农业系统, 降低成本。惠农政策影响因素的系数为0.059931, 表明自2004年以来政府一系列惠农政策的出台大大提高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 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成灾率的生产弹性系数虽然不显著, 但并不能说明河北省粮食生产具有较强的抗灾能力。相关数据显示, 1995—2006年河北省农业生产平均成灾率为64.56%。鉴于此, 河北省应当继续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提高农业生产的抗灾能力。

四、结论与对策

本文利用1995—2006年河北省农村统计数据, 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分析了各影响因素对河北省粮食产量增长的生产弹性和贡献率。结果表明:单产、化肥、粮食播种面积是影响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主要因素, 其弹性系数分别为1.029、0.761、0.256;但总体来看, 河北省粮食产量的提高越来越依赖农业科技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且农用机械总动力的负面影响也越来越小。

根据上述分析结果, 为保障和提高河北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应采取如下措施:一是切实保护现有耕地面积, 严格控制非农业用地对耕地的侵占;加大对部分山区农业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 提高耕地面积的利用率。二是继续推广农业合作组织, 实现粮食种植的规模化、集约化经营, 逐渐提高农用机械的覆盖率。三是, 加强政府的政策引导, 继续加大对粮食种植的直补力度, 提高农民种粮的生产积极性。

摘要:本文利用1995-2006年河北省11个市区粮食生产相关投入要素的统计数据, 运用面板数据模型, 就粮食播种面积、化肥使用量、农业机械总动力等生产要素对提高河北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作用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单产、化肥、粮食播种面积是影响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主要因素, 且在不同的历史阶段, 各影响因素对粮食产量的贡献有所区别。

关键词: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生产弹性系数,面板数据模型

参考文献

[1]谢杰.中国粮食生产影响因素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 2007 (9) .

[2]何薄明, 王雅鹏.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实证研究[J].生态经济, 2008 (5) .

[3]郭燕技等.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影响因素分析[J].农业经济问题, 2007 (1) .

[4]伍德里奇著, 王忠玉译.横截面与面板数据的经济计量分析[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7.

粮食生产能力 篇9

1 影响粮食生产和粮食安全的因素

对于一个国家和地区而言,粮食安全的最核心内涵应是确保粮食的有效供给,而粮食有效供给的核心却是粮食生产问题。

通常,一个国家或地区粮食总产量的多少主要取决于耕地的数量(面积)、质量(其最终体现为耕地单产水平)及利用状况(包括耕地复种指数、粮播比例等)。其关系式可以表示为:

式(1)中,Yt为区域粮食总产量(t),At为耕地总面积(hm2),Im为复种指数(%),Rs为粮播比例(%),Yu为粮食平均单产(t/hm2)。也可以将式(1)简化为:

式(2)中,Yt、At和Rs同式(1),Ya为耕地年粮食单产(t/hm2)。

式(2)表明,一个国家或地区粮食总产量与该国或地区的耕地总面积、粮食播种面积比例和耕地年粮食平均单产成正比关系,式(2)右边3个因子中任一个因子的变化都会引起粮食总产量的变化,进而影响到该国或地区的人均粮食占有量和粮食安全程度。

1.1 耕地的数量

耕地数量的变动主要由耕地面积的增加和减少来决定:(1)耕地的增加量指标通常包括土地开发、土地复垦和土地整理3个基本方面。这3项中,由于后备耕地资源大多分布于偏僻地区,依靠土地开发补充耕地的难度较大;受资金技术条件的制约,待复垦的废弃地难以在短期内完成复垦。因此,土地整理无疑将是今后补充耕地、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重要途径。(2)耕地的减少量指标一般包括建设占用、生态退耕、灾毁和农业结构调整4个基本方面。通常所说的耕地非农化,也就是指耕地被各类非农建设占用而成为建设用地的过程。耕地非农化导致的耕地面积减少主要表现在建设占用上,包括城乡居民点建设、独立工矿建设、交通建设、水利设施建设等各类非农建设占用的耕地。因此,耕地非农化是影响耕地面积变化的重要因素之一,近10年来受到国家和各级政府的高度关注。我国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已将建设占用耕地指标列为最重要的约束性指标之一[6]。

1.2 粮播比例

粮播比例是“粮食作物播种面积比例”的简称,指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百分比值。自新中国成立至今的60余年来,我国粮播比例越来越低,1950年全国粮播比例达90%以上,近年来则已降至60%以下。由此表明,60多年来,我国粮食作物种植比例日趋降低,而经济作物的种植比例则明显提高,这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农村经济收入的增加。从总体上讲,粮播比例这一指标既不能过高又不能过低。如果粮播比例过高,势必造成经济作物种植比例下降,影响农村经济收入水平的提高;若粮播比例过低,则意味着经济作物种植比例的上升,虽然有利于农村经济收入水平的提高,但将威胁到国家和区域的粮食安全。因此,一个国家和区域的粮播比例值需要控制在一个相对合理的范围内,既能保障粮食安全,又可以促进农村经济收入的提高。

1.3 粮食单产

耕地年粮单产水平的高低是耕地资源质量优劣的基本体现,在耕地总量一定的情况下,其直接决定着区域粮食安全程度的高低。耕地平均粮食单产水平既与耕地固有的光、热、水、土、地形等自然条件有关,又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人们对耕地的治理、改造水平以及耕地利用与农业生产过程中的物资、劳力、科技等各种要素的投入[2]。在自然条件相对稳定的时段内,粮食的单产受到一系列生物、化学等农业科学技术的综合影响,包含土壤改良、耕作制度、栽培技术、良种培育,以及灌溉、化肥、农机、农药、地膜等许多方面的内容。

2 耕地非农化对粮食生产和粮食安全的综合效应

耕地非农化是耕地转变用途,由原来的农用地转变为居住、交通、工业、服务业等建设用地的过程。这一过程对粮食安全有正反2个方面的影响。

2.1 正面影响

在农业生产领域中,提高粮食单产水平是我国未来粮食安全的关键因素,粮食单产的提高依靠各种投入的增加。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和应用程度直接影响土地利用的深度和广度,技术进步可以提高农业生产的集约化水平和生产能力。耕地非农化带来了巨额土地出让收益,在短期内迅速壮大了地方经济实力,提高了政府的财政支农能力,保证了农业科研和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宏观上,农地非农化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一方面可以增加农业生产的公共投入,为农田基本建设和农业技术创新提供相对充足的财政支撑,如完善灌溉系统,健全农田病虫害防治体系等,进而促进粮食生产能力的加强[7],另一方面给土地的开发利用提供了更多的资金保障,使地方政府有能力投入更多的资金实施土地整理工程,从事土地的开发、整理以及复垦工作,改造中低产田地、利用新技术等措施来提高耕地生产力,以增加耕地的数量、提高耕地的质量,满足社会的粮食需求,保证国家的粮食安全。微观上,若农民耕作的农田基础设施得到改善,即使维持私人物质生产成本不变,亦可以得到较之前更高的单位面积产量。在社会农产品需求进一步增大的情况下,农民的务农收益和种粮积极性将提高,保障单个农户的粮食生产能力。

2.2 负面影响

耕地非农化直接导致粮食产出能力的下降,主要体现为耕地数量的减少和质量的降低。具体表现在以下4个方面:(1)耕地数量减少。非农化对粮食安全最直接的影响是减少了耕地数量,从而导致粮食产出能力减弱。经济的发展加速非农化现象,进而对土地提出更高的需求,使城市周边的农用地转变为建设用地,而城市周边的农用地大多为质量较好的优质耕地。这部分土地改变耕地用途之后,将严重制约着粮食的播种面积。尽管国家有“占一补一”的政策,但是补充的耕地在质量上却远远没有达到“占补平衡”的质量要求,所补充的往往是地处偏僻山区、耕作难度大、产量低的贫瘠坡耕地。(2)存量耕地过度利用。对于非农建设占用的耕地,虽然大部分可以依靠边际土地的大量开发得到补充,但是由于担心非农化会引起未来粮食安全问题,许多存量耕地被过度利用。人们往往通过增施化肥、使用农药、提高复种指数等方式来增加粮食总产量,结果常使土地产生严重的退化现象,如肥力下降、土壤污染、土壤盐渍化等。据统计[8],由于土壤盐渍化而造成的废弃地在我国已达2 000万hm2,有土壤盐渍化现象的耕地为667万hm2。此外,由于灌溉不当,又导致土壤的潜育化现象严重,影响耕地资源的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产生粮食安全危机。(3)土地污染。耕地非农化往往使该地区变成工厂或者市民居住地区,随之而来的各种废气、废水和废物排放将会造成周围大片土地的污染,导致附近耕地质量降低,粮食的生产能力下降[7]。由于城市产业结构的调整,部分高能耗、高污染企业搬出城区,迁至郊区或卫星城镇,也破坏了这些地方的土地生态环境,造成污染。(4)地块分割,耕地细碎化。城市周边优质耕地被非农化分割并无序占用,造成地块分散,耕地细碎化,耕地使地块经营失去原有的规模优势,加大了耕地的经营和管理成本,给农户日常的粮食种植和生产增加了负担。另外,由于非农利用方式的蛙跳式侵入,很可能破坏了耕地已有的灌溉系统,重新修复将需要农民支付额外的耕作成本;也有可能导致其粗放经营,从而引起粮食进一步减产,威胁国家和区域粮食安全。

3 耕地非农化影响粮食安全的综合度量指标

耕地非农化造成国家和区域耕地的减少,进而影响其粮食产量和粮食安全。为了定量揭示和表征耕地非农化对粮食安全的影响状况,现提出定量的综合性度量指标———耕地非农化对粮食安全的影响度(Impact degree of farmland non-agriculturalization on food security,简称为IDfs)。其计算方法参照杨子生等[2]提出的测算粮食安全度的基本公式。具体公式为:

式(3)中,IDfs为耕地非农化对粮食安全的影响度;Ynt为由于耕地非农化而导致的粮食总产减少量(kg);Pt为区域人口总数(人);Fc为人均粮食需求(或消费)量(kg/人)。其中,耕地非农化导致的粮食总产减少量(Ynt)可参照式(2)来测算,即:

式(4)中,Ynt同式(3),Ant为非农化的耕地总面积(hm2),Rs为粮播比例(%),Ya为耕地年粮食单产[t/(hm2·a)]。

由式(3)和式(4)可以看出,耕地非农化对粮食安全的影响度(IDfs)是区域非农化耕地粮食综合生产能力高低和粮食需求总量大小的综合反映,亦即综合体现了区域非农化的耕地数量(面积)、质量(耕地单产水平)、利用状况(耕地复种指数、粮经种植比例等)以及区域总人口规模和人均粮食消费(或需求)水平诸多因素的基本状况。耕地非农化对粮食安全的影响度(IDfs)越高,意味着区域非农化的耕地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就越大,且其对该区域总人口正常生活和健康发展所需粮食总量的满足程度的影响亦越大。

4 结论

(1)影响粮食生产与粮食安全的主要因素是耕地的数量(即面积)、质量(其最终体现为耕地单产水平)及利用状况(如粮播比例等)。

(2)伴随着城市化、工业化进程,耕地非农化对粮食生产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耕地非农化也是影响粮食生产的因素之一,其将造成耕地数量减少、存量耕地过度利用、土地污染及耕地细碎化等多方面的不利影响。

(3)为了定量揭示和表征耕地非农化对粮食安全的影响状况,该文提出了定量的综合性度量指标———耕地非农化对粮食安全的影响度(IDfs),并探索和建立了其简便、实用、科学的测算方法,为推进该领域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必要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刘彦随.保障我国土地资源安全的若干战略思考[J].中国科学院院刊,2006,21(5):379-384.

[2]杨子生,刘彦随,赵乔贵,等.基于耕地资源利用的去与粮食安全评估原理.方法及其在云南的实践[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1-85.

[3]国务院.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N].人民日报,2006-03-17(1-3).

[4]中共中央.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人民日报,2008-10-20(1-2).

[5]杨子生.论中国确保18亿亩耕地“红线”的必要性与对策措施体系[C]//中国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新农村建设研究.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20-26.

[6]国务院.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2006-2020年)[N].人民日报,2008-10-24(13-15).

[7]陈江龙,曲福田,刘友兆.农地非农化与粮食安全:理论与实证分析[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2006,29(2):103-107.

粮食生产先进单位事迹 篇10

广河县

广河县位于甘肃省中部西南方, 是临夏回族自治州的“东大门”。近年来, 广河县立足县情实际, 紧紧围绕省州农业发展的总体安排部署, 创新发展模式, 大力推广旱作农业, 着力培育草食畜牧业, 有效促进了粮食稳定增产、农民持续增收。2009年、2012年两次被农业部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 列为全国50个县之一、全省唯一的高产创建整县推进示范县;被省农牧厅列为全省民族地区“养羊大县”和“种养结合示范县”。

(一) 坚持普惠理念, 牢固确立农业基础地位

广河县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93%, 是一个典型的旱作农业县, 广河县牢固树立普惠理念, 坚持把农业作为重点扶持的基础性产业来培育, 从发展规划、资金投入、组织领导等各个方面制定措施, 大力扶持, 真正确立农业基础地位。经过几年的实践, 初步走出了一条以旱作农业为基础、以秸秆利用为依托、以草食畜牧业为突破、以能源沼气为辅助的循环农业发展路子, 总结起来就是坚持“种养”结合, 努力实现“种足、养多、增收、普惠”目标。

(二) 政府强力推动, 旱作农业实现全覆盖

广河县从2005年开始推广全膜双垄沟播玉米, 推广面积逐年扩大, 实现了适宜种植区全覆盖。2014年, 广河县多方筹措资金1070万元, 购买地膜850吨, 争取省州配套地膜700吨, 通过科学谋划, 靠实责任, 抢墒覆膜, 强化服务, 全县共完成覆膜36.11万亩, 占省州任务36万亩的100.3%。经省农牧厅专家实地测产, 广河县全膜玉米自2006年以来平均亩产在830公斤以上, 2014全膜玉米平均亩产达到833.5公斤, 与半膜玉米亩产613.4公斤相比, 亩均增产220.1公斤, 全县增产粮食7.88万吨, 全县旱作农业总增效益2.572亿元, 户均增收6840元, 人均增收1286元。在推广工作措施中, 县上提出“年年都有新突破、年年都有新亮点、年年都有新提高”的要求, 一是注重宣传引导。始终将思想引导和技术推广工作同步开展, 每年组织村社干部现场观摩, 邀请农技专家和技术人员讲课培训, 广泛宣传讲解双垄沟玉米的技术原理和增产效益, 用事实教育群众, 用典型引导农户, 不断提高广大干部群众对这项技术的认知率, 逐步使越来越多的群众得以接受。二是注重资金投入。从十分紧张的县级财力中想方设法整合资金, 通过向群众补助地膜的方式, 强力推广旱作农业技术。2014年, 广河县财政整合落实补贴资金1800万元, 争取省州资金900多万元, 共计购置地膜2160吨, 免费发放给群众。通过大力扶持引导, 使群众普遍掌握接受了该技术, 并自发种植全膜玉米。三是注重机械耕作。在推广过程中, 高度重视农业机械的推广应用。2014年, 广河县共投放农机具3265台 (套) , 受益群众5500户, 其中拖拉机2433台, 旋耕机械503台, 覆膜机402套, 大大提高了劳动效率。特别是旋耕机, 每天整地20亩, 有效提高了整地质量和速度, 解放了劳动力, 综合效益显著。四是注重技术服务。实行技术人员分片包干, 承包负责制度, 广河县每年抽调100多名技术人员, 组成70多个技术服务小组, 深入覆膜一线, 开展人对人、面对面、零距离的技术服务。具体做到了严把“五个关口”、坚持“五个统一”的要求。即严把整地、施肥、起垄、覆膜、选种“五个关口”, 坚持“统一种植品种、统一种植模式、统一施肥水平, 统一病虫害防治、统一田间管理”的“五个统一”要求。五是注重行政推动。推行“三级两线”工作制, 县、乡、村三级干部工作各延伸一级, 县级干部工作延伸到乡抓样板, 乡镇干部工作延伸到村抓规模, 村社干部工作延伸到点抓落实;行政线确保资金、农资、机具等扶持措施到位, 业务线确保技术指导、地膜发放等田间服务措施到位。六是注重地膜回收。随着全膜玉米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 地膜使用量也逐年增长, 大量的废旧地膜随意堆弃在田间地头、房前屋后, 不仅严重影响着农村环境卫生, 而且相当一部分旧膜残留在田间不腐烂, 造成土壤板结, 严重影响农作物生长, 导致作物减产。为此, 广河县专门筹措资金, 采取政府补贴的办法, 在每个村设立废旧地膜回收点, 每个乡镇设立回收站, 以每公斤1.2元的价格集中回收, 同时, 积极联系生产企业, 对回收的地膜进行再加工、再利用。2011年以来, 共计投入资金450多万元, 收购废旧地膜4300多吨, 每年回收1000吨以上。2014年, 完成废旧地膜回收1700吨, 有效改善了农业生态环境, 基本解决了“白色污染”问题。

(三) 推进高产创建, 进一步挖掘粮食增产潜力

随着适宜种植区全覆盖, 依靠扩大种植面积来促进增收, 空间已十分有限。为此, 广河县一方面延伸产业链条, 依托丰富的秸秆资源大力发展草食畜牧业;另一方面, 积极探索提高粮食单产的方法, 大力开展高产创建工作。在不同区域建立了25个高产创建万亩示范片, 示范面积38.8万亩。2011年以来, 广河县抢抓被列为高产创建整县推进示范县的大好机遇, 通过加大投入、强化服务、提高机械利用、清收废旧地膜等措施, 全面提升了旱作农业耕作种植水平, 增加粮食单产。2014年广河县玉米平均亩产为843.7公斤, 超出农业部650公斤的高产创建指标要求。

(四) 延伸产业链条, 着力培育壮大草食畜牧业

全膜双垄沟播玉米的大面积推广, 不仅促进了粮食增产, 同时也产生了丰富的玉米秸秆。广河县将草食畜牧业列为全县重点培育的富民产业, 抢抓省上扶持机遇, 大力发展草食畜牧业。2014年广河县秸秆总量达68万吨 (风干重) , 为发展草食畜牧业储备了丰富的饲草资源。在思路上, 坚持以千家万户养殖为基础, 以联户养殖为方向, 以秸秆利用为重点, 以科技服务为支撑, 以金融支持为动力, 综合利用玉米秸秆, 有力推动了草食畜牧业的快速发展。特别是立足县情实际, 大力推广“人畜分离、联户养殖、集中管理、单独核算”的联户养殖模式, 创出了一条最广大、最普通、最贫困老百姓稳定增收的路子。目前, 广河县牛羊存栏130万只羊单位;建成联户养殖小区 (场) 191个;青贮窖池30万立方米;秸秆利用率达68%;畜牧业产值2.8亿元, 人均养殖业收入1400元。

(五) 发展能源沼气, 努力走循环农业发展路子

广河县旱作农业的稳定高产, 重点亦得益于丰富的有机肥。据测算, 全县农田亩均施农家肥6吨, 既减少了化肥施用量, 又改善了土壤结构, 提高了农作物种植效益。目前, 广河县共建成户用沼气池20300户, 约占总户数的三分之一, 初步形成了“旱作农业—玉米秸秆—养殖牛羊—能源沼气—有机肥料—粮食增产”的农牧结合的循环利用模式。

凉州区

近年来, 凉州区以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为主线, 以主攻单产、稳定总产、增加效益为目标, 大力挖掘粮食单产潜力, 在保持粮食作物总播种面积基本稳定的前提下, 努力提高粮食单产, 增加总产, 保持粮食生产持续稳定发展。2014年全区预计实现农业增加值54.4亿元, 农民人均纯收入9970元;全区农作物总播种面积167.82万亩, 其中粮食作物106.12万亩, 平均亩产656公斤, 粮食总产量69.64万吨, 较上年增加2.12万吨, 人均粮食占有量675公斤。粮食作物中, 玉米68.7万亩, 产量54.5万吨;马铃薯16.1万亩, 折粮产量8万吨;小麦12万亩, 产量5.87万吨。农民人均种粮纯收入达到1464元, 占到农民人均纯收入的15%。

(一) 加强组织领导, 落实工作责任

凉州区成立了由区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 农牧、财政、发改、水务、农机等相关部门为成员的粮食生产领导小组, 具体负责全区粮食高产创建活动的组织领导。建立了“一个领导小组负责一项工作, 一项工作一套工作班子”的工作制度, 实行重点工作领导责任制和区级技术人员联系片、基层农技人员联系户制度, 将粮食高产创建工作纳入乡镇和职能部门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实绩考核指标体系, 严格考核奖惩, 形成了行政推动、技术支撑、农户受益的有效工作机制, 确保了项目顺利实施。

(二) 落实惠农政策, 激发种粮积极性

一是切实抓好惠农政策的落实, 通过报纸、电视、广播等渠道广泛开展强农惠农政策宣传, 做到惠农政策家喻户晓。二是积极落实农业政策性保险保费补贴政策。2014年全区承保玉米40万亩、马铃薯6万亩, 安排保费补贴专项资金821万元, 玉米保险理赔474万元, 马铃薯保险理赔60万元, 较好地化解了粮食生产风险。

(三) 建设高标准农田, 夯实增产基础

依托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整理等项目, 通过平整土地、修建道路、建设农田防护林、增施有机肥等措施, 加快中低产田改造步伐, 夯实农业基础, 不断提高粮食生产能力。2008年以来, 凉州区累计实施土地整理项目87个, 建成高标准农田56.17万亩;共衬砌干、支渠102公里, 斗、农 (井) 渠7958公里, 安装机井智能化计量设施4887套;配套田间节水面积115.5万亩, 其中渠灌93.1万亩, 管灌8.6万亩, 大田滴灌9.2万亩, 温室滴灌4.7万亩, 节水灌溉体系初步形成, 提高了农田保灌能力, 为粮食增产创造了良好条件。

(四) 实施高产创建, 提升生产水平

一是积极开展以玉米为主的粮食高产创建活动。2008年实施高产创建项目以来, 凉州区累计建立玉米高产创建万亩示范片30个, 实施总面积60万亩, 平均亩产达894公斤, 比全区平均亩产提高130公斤, 累计增产7800万公斤, 新增产值1.56亿元。二是积极开展玉米增产模式攻关试点。以实现全程机械化为核心点, 以创新组织方式、创新管理方式、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建立社会化服务体系、创新专家指导方式为着力点, 在种植规模、栽培技术、机械研发、废旧地膜回收利用上求突破, 凉州区落实玉米增产模式攻关万亩示范片11个, 面积32万亩, 平均亩产可达950公斤, 比全区平均亩产提高150公斤, 通过典型示范, 以点带面, 促进了全区粮食大面积增产。

(五) 创新工作机制, 提升服务水平

一是创新组织方式。大力培育种粮大户、农机大户、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 把攻关工作与土地流转结合起来, 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新型经营主体流转, 建立攻关示范点, 推进粮食生产向规模化、专业化、组织化、机械化方向发展, 全区培育种植大户180个、种植业合作社283个, 农机合作社39个, 在黄羊镇、韩佐乡等乡镇, 支持种植大户建立500亩以上示范点6个, 新型经营主体在增产模式攻关工作中发挥了良好的作用。二是创新管理方式。完善监测手段, 对土壤养分、墒情定期监测, 做到适时适墒播种, 适时适量灌水, 提高玉米苗情、土壤水分和配方施肥管理的精准化水平。三是创新建立社会化服务体系。依托现有农技推广体系和村级组织办公场所, 搭建村级服务平台, 以基地农户为基础, 以合作组织为纽带, 以龙头企业为骨干, 创新农业服务模式, 建立多元化服务体系, 有效解决了基层农技服务“最后一公里”的难题。四是创新专家指导方式, 聘请全国知名专家, 为凉州区玉米增产模式攻关号脉把诊, 解决技术瓶颈, 建立了“技术单位领导+区级专家+技术服务小组+专业合作社+农户”的“五位一体”技术服务模式。

(六) 强化技术集成, 提供科技支撑

注重示范引领, 按照“五统一”要求, 整村整组推进, 做到乡有示范片、村有示范点, 累计建成万亩高产创建示范片30个, 发挥了很好的示范、辐射带动效应。一是大力推广垄膜沟灌、膜下滴灌等高效农田节水技术, 2010~2014年累计推广432万亩, 累计增产28.6万吨, 节水3.1亿立方米。二是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累计实施测土配方施肥面积772万亩, 节肥5万吨, 新增粮食产量4万吨。三是在示范点重点推广机械整地、机械起垄覆膜、机械点种、机械收获等技术, 示范片整地、点种机械化作业率达到100%, 玉米机收率达到46%。四是引进推广优质、高产、抗病的玉米、马铃薯新品种20多个, 选育出了“吉祥1号”玉米品种等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有重大推广价值的农作物新品种, 粮食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95%。五是大力推进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 减少农药使用量30%, 防治效果提高到90%, 有效控制和减轻了病虫害危害, 保障了粮食生产安全。

(七) 强化政策扶持, 加大投入力度

为保证高产创建工作取得实效, 凉州区整合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整理、测土配方施肥、科技入户、良种补贴、高效农田节水技术推广等项目资金, 重点向高产创建示范片倾斜, 对集中连片种植500亩以上的垄膜沟灌玉米每亩补助40元。凉州区财政累计配套补助资金、试验示范经费1190万元。

凉州区实施高产创建项目以来, 全面落实粮食补助政策,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整合农业项目、技术力量, 集成推广综合配套技术, 建立核心高产攻关田, 2008年和2012年玉米高产创建万亩示范片两次创全国玉米大面积高产纪录, 亩均产量分别为970.52和1041.3公斤, 是全区粮食总产稳定增加的主要支撑因素。下一步凉州区将依托农业部粮食增产模式试点项目, 在总结玉米高产创建连创全国纪录经验基础上, 突破技术瓶颈, 集成组装成熟生产技术模式, 整合高产创建、高效农田节水等项目, 组合优良品种推广、机械化作业、节水灌溉等节本增效关键技术, 开展跟踪服务和指导, 更大规模、更广范围集成推广技术, 探索粮食稳定增产新途径, 确保粮食生产持续稳定发展。

安定区

2014年, 在农业部、省市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 安定区抢抓被农业部认定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的有利机遇, 挖潜力发展特色产业, 强科技提升生产能力, 保持了粮食生产的持续稳定增长。据统计部门实测, 安定区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60万亩以上, 总产量突破10亿斤大关, 实现了连续7年增长, 成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最大的亮点。

(一) 加大科技创新应用

在稳定粮食播种面积的同时, 坚持良种、良法、良田、良繁、良机有机结合, 大力推广以地膜覆盖为主的旱作高效农业技术, 2014年, 安定区旱作农业示范推广面积达到126.7万亩, 近80%的粮食作物实现了地膜覆盖种植。建立万亩以上规模示范片带26个, 综合技术组装集成核心示范点10个, 粮食生产开始由传统种植向旱作高效种植模式转变。地膜玉米亩增产23.7%, 黑色地膜马铃薯种植84.5万亩, 占马铃薯种植面积的84.3%, 比露地亩增产22.4%。建成万亩马铃薯高产创建示范区6个10万亩, 马铃薯、玉米高产创建整乡推进示范区2个12.4万亩, 推进了高产创建向纵深发展。组织开展统防统治、群防群治, 马铃薯晚疫病发病程度全省最低。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提高到33.5%。

(二) 积极发展特色产业

安定区以打造“中国薯都”核心区、建设全国马铃薯贸工农一体示范区为目标, 充分挖掘增产潜力, 种植面积连续8年稳定在100万亩以上, 成为全国最大的县 (区) 级马铃薯标准化种植基地。鲜薯总产达到145.3万吨, 增幅达23.5%。三分之二以上的马铃薯实现外销和加工。马铃薯原原种生产能力达到4亿粒, 占全国的36%, 建立原种扩繁基地2.1万亩, 一级种扩繁基地15万亩, 脱毒种薯应用率省内第一。连续8年承办了农业部和甘肃省政府举办的全国马铃薯大会 (博览会) 。建成马铃薯产品生产线22条, 加工能力达到37万吨。农业部和甘肃省政府共建的国家级定西马铃薯批发市场启动建设, 推动了马铃薯产业转型升级。

(三) 不断提高保障能力

安定区财政按照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的要求, 整合资金4632万元, 集中解决脱毒种薯补贴、地膜补贴、新技术新材料试验示范等粮食生产发展中的重大问题, 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 完成了9个乡镇和3个区域农技站建设, 在春种、夏管、秋收、冬藏的关键农时季节, 组织农技人员面对面、手把手地开展技术指导和宣传培训工作。旱涝保收标准农田建设、旱作农业示范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高效农田节水技术、全国马铃薯增产模式攻关、土地整理等一批项目的实施, 保证了粮食生产技术的全面推广和综合生产能力的进一步提高。

(四) 强化工作推进机制

上一篇:美沙酮维持治疗下一篇:游戏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