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次小剂量右美托咪定

2024-06-04

单次小剂量右美托咪定(精选七篇)

单次小剂量右美托咪定 篇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该院妇科需择期行腹式子宫切除术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无生育要求并签署手术同意书, 手术评估分级为Ⅰ~Ⅱ级。年龄44~56岁, 平均年龄 (50.1±6.1) 岁。排除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患者;排除精神障碍及精神疾病患者;排除阿片类药物滥用患者及药物过敏史患者, 无椎管内麻醉禁忌症。随机分组原则分为A、B、C组。A组50例患者年龄44~52岁, 平均年龄 (48.1±4.1) 岁。B组患者年龄46~54岁, 平均年龄 (50.2±4.1) 岁;C组患者年龄47~53岁, 平均年龄 (50.1±3.2) 岁。所有患者入院时一般情况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该研究经医院伦理会批准, 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

1.2 治疗方法

患者入室后监测心电图、血压和脉搏氧饱和度, 开放上肢静脉输液。取左侧卧位, 选取L2-3间隙进行连续硬膜外麻醉, 穿刺并确认硬膜外腔后, 放置硬膜外导管向头端置入3.5 cm。平卧后通过导管注射2%利多卡因 (国药准字H20059049) 5 m L试验剂量, 5 min后针戳法测试平面, 无全脊麻现象后再用0.75%盐酸罗哌卡因 (国药准字H20052690) 6~10 m L, 调节使患者的阻滞平面到达T6水平。术中患者通过鼻导管持续吸氧 (氧流量3~5 L/min) , 待缝合腹膜时静脉注射托烷司琼 (国药准字H20050074) 2 g。手术后回抽导管无血及脑脊液后给予负荷剂量, 然后连接电子镇痛泵。所有患者均使用地佐辛与盐酸罗哌卡因 (批号NABH) 进行自控镇痛, 泵液为地佐辛10 mg+1%盐酸罗哌卡因20ml+生理盐水稀释至100 m L, A组负荷剂量包括地佐辛2 mg+右美托咪定0.2μg/kg (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 批号12060134, 200μg/2 m L, 用生理盐水稀释4μg/m L) ;B组负荷剂量含有地佐辛2 mg+右美托咪定0.3μg/kg;C组负荷剂量为地佐辛2 mg, 自控镇痛设置:持续输注剂量2 m L/hr、自控镇痛按压2 m L/次、锁定时间15 min。检测各项生命体征并进行记录, 无不适症状后送回病房。

1.3 疗效观察

比较3组患者手术后观察患者运动组织功能恢复至0级时间、自控镇痛药物用量、不良反应以及术后不同时间视觉模拟评分方法 (VAS) 评分等指标。VAS评分可记为0分完全无疼痛;1~3分为轻微疼痛;4~7分为较疼痛;7~10分疼痛感强烈;>10分为剧烈疼痛。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运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 组间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三组患者治疗后运动功能恢复时间以及自控镇痛药物使用剂量比较

治疗后3组运动功能恢复时间以及自控镇痛药物剂量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注:3组进行比较, P>0.05。

2.2 3组患者自控镇痛期间不同时间段VAS评分比较

3组患者自控镇痛期间A、B 2组使用右美托咪定对罗哌卡因联合地佐辛镇痛效果VAS评分显著优于C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A、B 2组镇痛效果较持久。见表2。

注:3组进行比较, P<0.05。

2.3 3组患者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A、B两组使用右美托咪定对罗哌卡因联合地佐辛其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C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发生寒战A组发生率显著低于B、C 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3 讨论

目前, 罗哌卡因已广泛推广至临床用于术后镇痛, 其具有对心脏及神经毒性小, 使用后运动功能恢复速度快等优势。地佐辛为k受体激动剂, 具有成瘾性较小、恶心呕吐、瘙痒、尿潴留等不良反应少的特点, 进入体内后可在较短时间内发挥药效也作为术后镇痛药物使用[11,12]。右美托咪啶是一种高选择性肾上腺素能受体 (α2) 激动剂, 通过作用于不同部位的α2AR产生镇静、镇痛、麻醉效应及降低心率、血压等心血管反应的作用, 抗应激反应, 无呼吸的抑制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类动物实验研究表明, 右美托咪定鞘内注射2.5~100μg未对神经造成损害且具有剂量依从性的抗伤害及镇痛效应。临床研究中, 鞘内注射右美托咪定3~5μg或硬膜外注射0.5~2.0μg/kg均无神经损伤的相关报道, 因此可证实椎管内适量使用该药物的安全性。传统观念认为右美托咪定对神经元的作用使通过激活α2肾上腺素能受体介导的抑制性通路, 最新研究发现右美托咪定还具有免疫调节以及神经保护等功效。硬膜外输注右美托咪定可有效增强镇痛效果且不良反应少, 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局部麻醉药物所引起的并发症[4、9、13]。起作用机制可能与α2受体激动剂右美托咪定通过与突触前C神经纤维和突触后的脊髓背角神经元受体相结合, 从而抑制突触前神经递质的释放和使背角神经元超极化, 局麻药是通过阻断钠离子内流实现其运动与感觉阻滞效应产生两种效应的协同作用。临床上DEX静脉安全用量0.2~1μg/kg, 该研究采用小剂量0.2μg/kg和0.3μg/kg作为硬外镇痛负荷量, 从毒理学角度, 保证其对机体的安全性。实验中使用首负荷右美托咪定0.2μg/kg及0.3μg/kg在自控镇痛模式下比较发现, 3组患者其运动组织恢复时间以及药物剂量、无显著差异, A、B组VAS评分优于C组。另外, 一般在椎管麻醉后易引发寒战, 增加患者心脏负荷并导致肌肉收缩导致术后疼痛感明显增加。该次实验中发现, 3组患者治疗后均有恶心呕吐、寒战以及低血压以及尿潴留发生, 但使用右美托咪定组寒战发生人数显著少于其他组。可能是由于药物具有镇静、镇痛作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紧张并减少寒战阈值有关[10]。

单次小剂量右美托咪定 篇2

1资料与方法

1. 1一般资料和分组

本研究经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并与家属签订麻醉手术知情同意书。在2012~ 2013-06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择期口腔颌面肿瘤外科手术中,选取因肿瘤侵犯口底、咽和舌根而预计无法行面罩通气和气管插管只能术前行PDT患者38例。ASAⅠ ~ Ⅲ,年龄43 ~ 68岁,男19例,女19例,体重47 ~ 76 kg。排除中重度高血压、心脏传导阻滞,BMI > 25 kg /m2以及长期服用镇静药的患者。随机分成右美托咪定组( D组,19例) 和咪达唑仑 + 芬太尼组( M组,19例) 。

1. 2麻醉方法

患者术前不用药,入室后连接Datex-Ohmeda多功能监护仪( 芬兰) 监测ECG、BP、HR、SPO2和RR。开放下肢静脉,患者仰卧位,面罩给O22 ~ 3 L / min。向患者气管内注射2% 利多卡因2 ml行气管黏膜表面麻醉。D组输注右美托咪定0. 5μg /kg,设定10 min泵完( 右美托咪定批号12102734,江苏恒瑞,用生理盐水配成4μg /ml的浓度) 。M组静脉给予咪达唑仑2mg,芬太尼1μg /kg。2组在用药后,有1名高年资技术成熟的麻醉医师首先在患者第2 ~ 3气管环之间作10 ml2% 利多卡因局部浸润麻醉,然后行PDT。

1. 3 PDT方法

PDT采用一次性气管切开插管包 ( 益心达,深圳) ,男、女性患者分别选用ID7. 5号和7. 0号气管切开插管。手术步骤: 1先在2 ~ 3气管环间作横行1. 5~ 2 cm切口,深度至皮下,止血; 2在切口正中插入14号穿刺针至气管内,留置穿刺针外套管; 3钢丝通过外套管插入气管内,深度10 ~ 15 cm; 4扩张器沿导引钢丝从皮下至气管环间作初步扩张,扩张钳沿导引钢丝从皮下至气管环间进一步扩张; 5沿导引钢丝经扩张处置入气管切开插管。手术成功后连接麻醉机即行静脉全身麻醉。

1. 4观察指标

记录给药前( T0) ,给药后( T1) ,切皮时( T2) 和置入气管切开插管时( T3) 患者的MAP,HR和Sp O2,每2 min记录1次; 观察在PDT过程中, 患者术中Ramsay评分、呛咳、呼吸心血管不良反应等情况和术后24 h随访患者对PDT回忆情况。

1. 5统计分析

应用SPSS 13. 0统计学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x珋±s表示,组内比较采用方差分析,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结果

2组间年龄、体重、性别及手术用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 1 2组患者MAP,HR和Sp O2变化

D组T1、T2时MAP、HR明显低于T0时,而M组T3时MAP和HR高于T0时( P < 0. 05) ; T1、T2和T3时D组MAP和HR明显低于M组( P < 0. 05) ; 各时点2组Sp 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表1) 。

(± s)(± s)

注: 与 T0时比较,1 P < 0. 05; 与 M 组比较,2 P < 0. 05

2. 2 2组患者手术中镇静评分、不良反应情况和术后随访情况

T1~ T3时点D组呛咳( 4 /19) 发生率低于M组( 9 /19) ( P < 0. 05) ,呼吸抑制分别为0例和3例( P <0. 05) ,2组均无心血管不良反应; D组和M组患者对手术过程不良回忆分别为4例和3例( 表2) 。

3讨论

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被广泛应用于口腔颌面外科麻醉的气道管理以及ICU和神经外科需要机械通气呼吸支持的患者[1,2],PDT绝大多数可在全麻下实施,但对于小部分有气道困难的口腔颌面肿瘤手术患者,为了保障呼吸道畅通,PDT应在清醒局麻下进行。然而PDT操作刺激性强,即使完善的局部麻醉和气管黏膜表面麻醉,也会因患者紧张、镇痛不全和手术操作引起呛咳、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甚至导致患者的血压升高、心律失常等不良反应。在麻醉监测下,通过静脉给予镇静镇痛的药物,使局麻的患者处于更安全舒适的状态,从而获得更好的麻醉效果[3]。

注: 与 M 组比较,1 P < 0. 05; * : 评分数据为(± s)

有文献报道咪达唑仑或丙泊酚联合阿片类药物和局部麻醉药实施适度镇静是目前临床中应用最广泛的方法[4]。2008年FDA批准右美托咪定用于非插管患者在手术和其他操作前和/或术中镇静。右美托咪定用于口腔颌面外科困难气道患者清醒插管有良好的辅助镇静[5]; 但用于预测可能有口腔颌面外科困难气道患者行PDT有创操作的镇静镇痛的研究报道不多。考虑PDT操作简单,手术时间在4 ~ 6 min完成,所以本研究38例患者均采用单次给药,并顺利完成手术。有文献报道右美托咪定低血药浓度主要作用α2A受体,导致血管扩张产生中度的低血压和心率减慢[6,7],本研究发现D组T1时MAP和HR明显低于T0时,T3时与同时点的M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尤其T2~ T3时,刺激较为强烈时,相对于M组,D组MAP和HR波动平稳。表明单次输注右美托咪定0. 5μg / kg可使患者血压下降,心律减慢,并且有效抑制PDT间期伤害性刺激引起的应激反应,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陈彬等[8]以单纯芬太尼1μg /kg用于PDT的镇静镇痛研究中未出现呼吸抑制,而本研究M组使用小剂量2 mg咪达唑仑加上1μg / kg芬太尼出现呼吸抑制3例,笔者观察3例属于轻度呼吸抑制,即呼吸减慢,潮气量减少,Sp O2维持92% 以上。D组未出现呼吸抑制,这与其他文献报道一致[9],即右美托咪定以0. 5 ~1. 5μg / kg单次静脉输注后可以产生不依赖性剂量的镇静作用,在发挥镇静镇痛的同时对呼吸几乎没有抑制作用。加之本研究是在面罩辅助呼吸下完成PDT,患者未发生缺氧现象。

本研究还观察了2组患者的呛咳、心血管不良反应和患者对PDT是否有不良回忆。2组患者PDT手术时间无差异,D组在PDT过程中发生呛咳4例,而M组在PDT过程中发生呛咳9例。2组呛咳反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患者对气管内手术操作的耐受性上,右美托咪定好于咪达唑仑复合芬太尼。Cheung等[10]研究表明,为局麻手术患者提供镇静地右美托咪定负荷量为0. 88μg /kg,并且与咪达唑仑有不同的镇静机制,右美托咪定作用于蓝斑核产生合作镇静和镇痛突出的优势是患者对气管刺激的耐受性更佳[11]。手术过程均无严重心动过速或心动过缓等不良反应发生,可能与口腔颌面手术患者一般基础情况较好,也可能本研究的用药剂量有关。D组和M组术后随访对PDT有不良回忆分别为4例和3例。说明此剂量的右美托咪定仍保留患者的注意力和短期的记忆力,其镇静效应并不能完全遗忘PDT操作过程。在保证患者呼吸、血压安全基础上,右美托咪定减少患者的不良回忆,其使用剂量和方法还需进一步探讨。

单次小剂量右美托咪定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择期玻切手术患者60例, 其中男36例, 女24例, ASA分级Ⅰ~Ⅱ级, 年龄18~60岁, 随机分为D1、D2、 D3三组进行观察。排除标准:精神及听力障碍而无法配合, 缓慢性心律失常, 心肺肝肾功能异常。

1.2 麻醉及实验方法

全部患者术前禁食水8 h, 不用术前药, 入手术室后开放上肢液路, 滴注0.9%氯化钠注射液, 经鼻导管吸氧2 L/min, 由术者行球后神经阻滞, 待阻滞效果确切后各组患者均以0.5μg/kg的负荷量泵注右美托咪定, 时间10 min, 之后D1组以0.2μg/ (kg·h) 、D2组以0.4 μg/ (kg·h) 、 D3组以0.6μg/ (kg·h) 维持至手术结束。三组患者术中均不用其他镇静药物。术中若MAP低于给药前30%, 静脉推注麻黄素10 mg;若HR低于50次/min, 静脉推注阿托品0.3 mg;若出现呼吸抑制则面罩加压辅助呼吸。

1.3 观察指标

术中采用多参数监护仪监测并记录球后神经阻滞后、给右美托咪定前 (T0) 、负荷量给予完毕后10 min时 (T1) 、20 min时 (T2) 、30 min时 (T3) 以及60 min时 (T4) 5个时间点的Ramsay评分以及一般生命体征 (MAP、HR、RR和SpO2) 。记录各组使用麻黄素, 阿托品以及辅助呼吸的情况。Ramsay 镇静评分:1分患者焦虑和或烦躁不安;2分安静合作, 定向准确;3分仅对指令有反应;4分入睡, 轻叩眉间或大声呼唤反映敏捷;5分入睡, 轻叩眉间或大声呼唤反映迟钝;6分入睡, 对刺激无反映。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 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 (x¯±s) 表示, 组间比较行单因素方差分析, 组内比较行重复测量数据的方差分析, 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三组患者年龄、性别比、体重指数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术中出血量、输液量及手术时间比较也无统计学意义。

2.2

T1~T4时刻各组Ramsay评分高于T0时刻 (P<0.05) , T2-T4时D3组高于D1组和D2组 (P<0.05) 。D2组高于D1组 (P<0.05) 。

2.3

T2-T4时各组HR慢于T0时 (P<0.05) , 以D3组减慢最明显, 并出现3例患者心率过缓, 使用阿托品后纠正。

2.4

三组患者的MAP和RR均有不同程度下降, 但无统计学意义。各组SpO2无明显变化, D3组有一例患者因舌后坠导致SpO2低至92%, 经呼叫, 托下颌后逐渐恢复到98%以上。

注:与T0时比较①P<0.05;与D2组比较②P<0.05;与D3组比较③P<0.05

3 讨论

眼科玻切手术大多在局麻下进行, 手术时间长, 制动要求高, 而患者处于清醒状态, 对外界刺激敏感, 精神紧张, 可使血压升高, 心率加快, 肌紧张度上升, 疼痛增加[2]。近年来MAC (监护麻醉) 技术通过使用镇静, 镇痛等药物解决了以上问题, 使患者在舒适和安全之间提供一个最佳的平衡[3]。

右美托咪定作为MAC技术使用的新型药物, 是一种新型、高选择性 α2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 其作用于肾上腺素能受体, 具有剂量依赖性镇静、抗焦虑和止痛作用, 且无呼吸抑制[4]其引发并维持的睡眠属于自然非动眼睡眠, 患者易被唤醒, 能与医护人员进行交流和合作, 刺激消失后能很快再次进入睡眠。

本研究比较不同剂量输注DEX的镇静效应, 给予0.5μg/kg的负荷量 (10 min) 以后以0.2~0.6μg/kg·h的剂量维持泵注。结果显示, 负荷量给予后, MAP、RR、SpO2维持在正常范围, 患者HR轻度下降;维持期间, 随着维持剂量增大, 镇静效果增强, 各组患者心律均有不同程度降低, 以0.6μg/kg·h维持剂量组降低明显, 出现3例严重心动过缓, 使用阿托品0.3 mg后纠正, 并出现1例患者因舌后坠导致SpO2低至92%, 经呼叫、托下颌后逐渐恢复到98%以上。

本研究表明右美托咪定可安全的用于眼科玻切手术的MAC技术, 起效快, 可控性强, 使患者能耐受较长时间的手术, 术后一唤即醒, 为术后患者的管理带来方便。其几无呼吸抑制作用, 降低了眼科MAC中呼吸道难于管理的难题。虽然使用高剂量的右美托咪定能获得更高的镇静评分, 但也会带来心率减慢等不良反应, 应权衡利弊, 综合考虑。

综上, 玻切术中DEX是较理想MAC用药, 0.5μg/kg的负荷量 (10 min) 以后以0.2~0.4μg/kg·h的剂量维持, 即保证了较好的镇静, 又无呼吸循环抑制作用, 是适合玻切术的理想浓度。

摘要: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 (DEX) 在玻切手术中的镇静效应。方法 选择60例18~60岁玻切手术患者, 随机分为D1、D2、D3三组, 观察并记录给药前 (T0) 、给负荷量后10min时 (T1) 、20min时 (T2) 、30 min时 (T3) 以及60min时 (T4) 5个时间点的Ramsay评分以及一般生命体征 (MAP、HR、RR和SpO2) 。结果 T1~T4时刻各组Ramsay评分高于T0时刻 (P<0.05) , T2~T4时D3组高于D1组 (P<0.05) 。T2~T4时各组HR慢于T0时, 以D3组减慢最明显。结论 静注右美托咪定0.5μg/kg后, 以0.2~0.4μg/ (kg.h) 维持适合玻切手术的镇静。

关键词:右美托咪定,玻切手术,镇静

参考文献

[1]陈红斌等.眼科麻醉的现状分析与发展思路.国际眼科杂志, 2005, 5 (5) :890-893.

[2]杭燕南, 庄心良等.当代麻醉学.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 2002:613-618.

[3]Ryu JH, Kim JH, et al.Remifentanil-propofol versus fentanyl-propofol for monitored anesthesia care during hysteroscopy.JclinAnesth, 2008, 20 (5) :328-332.

单次小剂量右美托咪定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参照美国麻醉医师协会 (ASA) 病情分级标准, 选择Ⅰ~Ⅱ级硬膜外麻醉下行下肢手术的骨科老年患者60例, 男32例, 女28例, 年龄71~83岁, 平均 (75±6) 岁, 体质量45~89 kg, 平均 (65±8) kg。既往无心、脑、肝、肾等器质性病变, 呼吸循环功能稳定, 无精神神经系统疾病, 无听觉障碍。其中行髋关节置换术9例, 膝关节置换术19例, 股骨干骨折切开定位内固手术32例。手术时间102~136 min, 将患者随机分为3组 (Ⅰ、Ⅱ、Ⅲ组) , 每组20例。Ⅰ组男12例, 女8例, 平均年龄 (76±4) 岁, Ⅱ组男9例, 女11例, 平均年龄 (75±8) 岁, Ⅲ组男11例, 女9例, 平均年龄 (75±3) 岁。3组患者年龄、性别、体质量、手术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1.2 麻醉方法

所有患者均无术前用药, 入室后常规监测血压 (BP) 、心率 (HR) 、血氧饱和度 (Sp O2) , 开放静脉通路, 选择L1~2进行硬膜外穿刺置管。给林格氏液300 ml扩容后膜外给予2%利多卡因3 ml, 测试平面后, 给维持量8~12 ml, 感觉阻滞平面控制在T8以下, 所有患者麻醉后给予负荷剂量的右美托咪定0.5μg/kg 10 min静脉泵入, 接着持续静脉泵注Ⅰ组0.2μg/ (kg·h) 、Ⅱ组0.3μg/ (kg·h) 、Ⅲ组0.4μg/ (kg·h) 从手术开始至缝合刀口时停药。术中硬膜外维持用药为2%利多卡因, 当MAP下降>25%时给麻黄素3~5 mg, HR<55次/min时给予阿托品0.3 mg。

1.3 观察指标

记录患者麻醉前 (T1) 、用右美托咪定后15 min (T2) 、30 min (T3) 、60 min (T4) 及术毕 (T5) 时的HR、MAP、Sp O2, 有无呼吸抑制及患者意识状态。根据OAA/S (the Observer's Assessment of Alertness/Sedation Scale) 评分标准[4]评估用药后各时点的镇静评分, 术后24 h随访患者对手术操作的记忆和遗忘情况。

1.3.1 OAA/S评分标准:对正常语调的呼名反应快, 语音及面部表情正常为5分 (清醒) ;对正常语调的呼名反应慢, 语音及面部表情缓慢和冷淡为4分 (浅睡) ;对大声或反复呼名有反应, 语音含糊及面部表情冷淡为3分 (嗜睡) ;仅对轻度的推动和摇头有反应, 吐字不清为2分 (深睡) ;对推动无反应为1分 (意识消失) 。OAA/S评分为2~4分皆有镇静作用。

1.3.2遗忘评估标准:对操作过程能正确回忆为无遗忘;经提示能部分回忆为不全遗忘;经提示也不能回忆为完全遗忘。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1.0统计软件, 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 多组间比较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麻醉效果比较

3组病人麻醉效果均较满意, 手术结束包扎完毕后患者均清醒, 3组患者用药后各时点的MAP均下降但均在正常范围内, Ⅰ、Ⅱ、Ⅲ组T3~T4各时点HR显著慢于用药前 (P<0.05) , 以Ⅲ组减慢最为显著, Ⅲ组患者有4例因舌后坠导致Sp O2下降, 托下颌面罩吸氧后Sp O2恢复。见表1。

注:与T1比较, *P<0.05;与Ⅲ组比较, △P<0.05

2.2 镇静遗忘效果

Ⅲ组有4例 (25%) 患者在T3、T4时点出现1分的深度镇静, 并伴有HR缓慢。Ⅱ组、Ⅲ组镇静效果优于1组 (P<0.05) 。术后24 h随访, Ⅱ组、Ⅲ组遗忘程度优于Ⅰ组 (P<0.05) 。见表2。

注:与Ⅰ组比较, *P<0.05

3 讨论

老年患者采用椎管内麻醉具有神经阻滞完全、镇痛效果确切、对生理干扰小等优点。但清醒状态下手术患者常有紧张、焦虑等不良反应, 对病人的身心健康有一定的伤害, 且这种伤害持续到手术后相当长的时间[5]。因此对于硬膜外麻醉患者给予适量的镇静遗忘作用的药物, 对保护患者的身心健康非常必要。

右美托咪定具有镇静作用, 被认为是一种很好的麻醉辅助用药。本研究选择持续缓慢静脉输注方法, 先给予负荷剂量0.5μg/kg, 之后以不同剂量0.2、0.3、0.4μg/ (kg·h) 维持泵注, 用药后10~15 min起效, 在提供良好镇静 (OAA/S 2~4分) 的同时, 具有易唤醒的特点, 并能够很好地配合医生指令。但随着药物浓度越高镇静效应越强, Ⅲ组用药30 min后, 4例患者出现OAA/S评分为1分的深度镇静。

本组患者用药后对呼吸无明显抑制作用, Ⅲ组部分患者用药后Sp O2下降, 但Sp O2下降主要与患者入睡后舌根后坠有关。通过托下颌吸氧处理后Sp O2回升至100%。

由于右美托咪定具有良好的抗交感作用, 有助于维持术中心血管功能的稳定[6]。虽然用药后Ⅰ组、Ⅱ组患者MAP、HR均有下降, 但均维持在正常范围内, 而Ⅲ组HR下降明显, 部分患者出现心动过缓。老年患者心肺储备功能减低, 血管顺应性差, 对血压波动的反应耐受性较差, 术中出现低血压并持续时间较长, 易造成脑组织供血供氧不足, 对脑实质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7]。因此, 术中出现血压下降、心动过缓时应立即给麻黄碱、阿托品纠正, 确保患者的心脑等重要脏器的灌注, 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本研究显示右美托咪定在产生明显镇静的同时具有一定的顺行性遗忘作用, 能消除患者对麻醉和手术操作等不良记忆。虽然3组患者均有良好的遗忘作用, 但Ⅲ组患者有过度镇静, 且同时伴有明显的HR下降, 因此对老年人应进一步降低使用浓度以保安全。

右美托咪定具有剂量依赖性的镇静和镇痛等作用, 且无呼吸抑制[8]。因此, 老年患者在椎管内麻醉下行下肢手术时使用右美托咪定作为辅助药, 以0.3μg/ (kg·h) 持续泵注能很好滴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 达到满意的镇静和遗忘作用。

摘要: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对硬膜外麻醉的老年患者镇静遗忘效应。方法 选择60例7183岁, 美国麻醉医师协会 (ASA) 评级为ⅠⅡ级, 拟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行下肢手术的骨科患者, 随机分为3组 (Ⅰ、Ⅱ、Ⅲ组) , 每组20例。硬膜外麻醉后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负荷剂量0.5μg/kg, 之后3组分别以0.2、0.3、0.4μg/ (kg·h) 泵注至手术开始缝合刀口时停药, 观察用药后3组平均动脉压 (MAP) 、心率 (HR) 、血氧饱和度 (Sp O2) 和OAA/S镇静评分, 术后24 h随访患者用药后至手术结束前对有关操作的遗忘程度。结果 3组用药后MAP、HR均低于麻醉前 (P<0.05) , 以Ⅲ组的心率减慢最显著。Ⅱ、Ⅲ组镇静遗忘作用优于Ⅰ组, 但Ⅲ组有25%患者出现深度镇静, 导致Sp O2下降。结论 静注右美托咪定0.5μg/kg的负荷剂量后, 以0.3μg/ (kg·h) 输注对硬膜外麻醉的老年患者具有安全舒适的镇静遗忘作用。

关键词:右美托咪定,镇静,遗忘,硬膜外麻醉,老年人

参考文献

[1]毛剑霞, 许靖.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在老年患者的应用[J].临床麻醉学杂志, 2009, 25 (4) :359.

[2]刘存明, 张国楼, 王忠云, 等.咪唑安定辅助区域麻醉合适镇静深度及用量的探讨[J].临床麻醉学杂志, 2005, 21 (1) :20-22.

[3]Dere K, Sucullu I, Budak ET, et al.A comparison of dexmedetomidine versus midazolam for sedation, pain and hemodynamie control, during colonoscopy under conscious sedation[J].Eur J Anaesthesiol, 2010, 27 (7) :648-652.

[4]丁翠霞, 陈冬梅, 范玲玲.不同剂量咪达唑仑对硬膜外麻醉的老年患者术中镇静遗忘作用的观察[J].实用老年医学, 2014, 28 (5) :374-376.

[5]Sackel DJ.Anesthesia awareness:an andlysis of its incidence, the risk factors involved, and prevention[J].J Clin Anesth, 2006, 18 (7) :483-485.

[6]吴新民, 许幸, 王俊科, 等.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定辅助全身麻醉的有效性和安全性[J].中华麻醉学杂志, 2007, 27 (9) :773-776.

[7]魏兵华, 李长科, 徐明清, 等.盐酸右美托咪定对老年胃肠手术后患者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J].中国医师杂志, 2013, 15 (5) :660-662.

单次小剂量右美托咪定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本院2014年1~10月所收治126例骨科手术患者随机分组为对照组和研究组, 每组63例。术前患者心肝肾等功能正常;采用美国麻醉医师协会 (ASA) 分级为Ⅰ级[3]。对照组男34例, 女29例;年龄41~62岁, 平均年龄 (56.0±4.5) 岁;体重47~75 kg, 平均体重 (53.7±3.8) kg。研究组男40例, 女23例;年龄42~63岁, 平均年龄 (56.5±5.0) 岁;体重45~77 kg, 平均体重 (54.1±3.6) kg。两组患者性别及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研究组采用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定 (国药准字H20090248, 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 批号:13120332, 规格:2 ml:200μg) 负荷量0.6μg/kg于10 min内注射完, 然后实施麻醉诱导。采用芬太尼6μg/kg、丙泊酚2 mg/kg、顺阿典库铵0.2~0.4 mg/kg诱导麻醉;术中采用0.5μg/ (kg·h) 静脉维持麻醉, 同时靶控泵注丙泊酚维持麻醉。控制患者脑电双频指数在50%左右[4]。

对照组采用等容量0.9%氯化钠注射液代替右美托咪定静脉注射, 其他与研究组处理相同。

1.3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研究组咳嗽发生率和躁动发生率分别为36.51% (23/63) 、4.76% (3/63) 与对照组74.60% (47/63) 、33.33% (21/63) 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研究组咳嗽时间 (11.21±3.76) min与对照组 (10.57±3.95) min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3 讨论

本次研究中所使用的右美托咪定, 其是一种高新型高选择性α2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药, 这种药物主要作用于患者脑部和脊髓肾上腺素能受体 (α2AR) , 并有效抑制患者神经元放电, 最终起到镇痛和镇静效果。这种药物通过人体脑及脊髓突触后α2受体, 进而活化百日咳毒素敏感性G蛋白, 并提高钾离子的通透性, 达到镇痛及镇静等效果。经本次研究发现, 对骨科手术患者实施麻醉诱导前采用0.6μg/kg右美托咪定于10 min内静脉注射完, 同时术中采用0.5μg/ (kg·h) 维持, 手术完成后10 min则立即停止麻醉药物输注。研究组咳嗽发生率和躁动发生率分别为36.51% (23/63) 、4.76% (3/63) 与对照组74.60% (47/63) 、33.33% (21/63) 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因此而说明采用小剂量右美托咪定可有效减少患者苏醒期发生咳嗽几率。同时降低患者躁动发生率, 但拔管时间不会受影响。

综上所述, 临床应用小剂量右美托咪定于骨科手术患者中, 其可有效减少患者苏醒期间咳嗽及躁动发生率, 同时不会延迟患者拔管时间, 有效提高临床麻醉恢复质量。

摘要:目的 骨科手术患者应用右美托咪定 (艾贝宁) 麻醉, 观察与分析其对患者恢复治疗的影响。方法 126例骨科手术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 每组63例。两组采用相同诱导方案, 对照组术中靶控丙泊酚;研究组诱导前采用小剂量右美托咪定静脉注射, 初始量为0.6μg/kg, 输注时间为10 min;术中在靶控丙泊酚时需要采用0.5μg/ (kg·h) 静脉维持, 术前10 min需停止麻醉药物输注。观察两组患者麻醉苏醒期间发生咳嗽次数及发生躁动情况、拔管时间等。结果 研究组咳嗽发生率和躁动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右美托咪定麻醉应用于骨科手术患者中, 其可有效控制患者麻醉复苏期咳嗽次数, 减少躁动发生, 进而提高临床麻醉复苏质量, 具有一定安全性。

关键词:右美托咪定,骨科,手术,恢复质量

参考文献

[1]王小江.小剂量盐酸右美托咪定在全身麻醉苏醒拔管期的应用研究.医学综述, 2014, 20 (11) :2019-2020.

[2]任杰, 兰萍.小剂量艾贝宁在全身麻醉苏醒拔管期的疗效及安全性.中国医药科学, 2014, 4 (18) :82-85.

[3]唐霓, 张莹莹, 刘玉林.小剂量盐酸右美托咪定在高血压老年全身麻醉苏醒拔管期的临床应用.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3, 6 (29) :65-66.

单次小剂量右美托咪定 篇6

关键词:老年骨科全麻,亚麻醉剂量,氯胺酮,右美托咪定

老年骨科全麻患者术后极易发生谵妄, 致使其出现认知功能障碍 (POCD) , 从而延长住院时间, 并影响术后的恢复, 严重时可导致死亡[1]。术前使用亚麻醉剂量氯胺酮与右美托咪定均能够降低患者谵妄的发生率, 但其对骨科患者谵妄的影响, 尚未得出结论[2]。为此, 本研究通过观察上述两种药物对老年骨科患者的治疗效果, 探讨谵妄和炎性反应间的关系, 现总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资料随机选取我院2013年8月至2014年8月行全麻术的老年骨科患者128例, 排除酗酒、精神病史、老年痴呆、视觉及听觉障碍等。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 每组64例, 对照组男女比例38∶26, 年龄64~85岁, 平均 (74.75±6.12) 岁, 体质量60~71 kg, 平均 (66.23±13.56) kg。观察组男女比例36∶38, 年龄65~85岁, 平均 (75.14±5.42) 岁, 体质量60~72 kg, 平均 (67.18±14.25) kg。两组年龄、性别、体质量等基线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 (P>0.05) , 具良好可比性。

1.2方法:两组均给予全麻, 但术前未使用相关麻醉药物, 对照组患者予以0.5 mg/kg氯胺酮 (生产于重庆药友制药有限责任公司, H50021105) , 使用静脉注射;观察组于对照组的基础上, 在手术中加以1μg/kg右美托咪啶 (生产于四川国瑞药业有限责任公司, H20110097) , 使用静脉注射, 速率控制在0.5μg/ (kg•h) 。两组均得以麻醉诱导, 0.1 mg/kg顺式阿曲库, 0.2μg/ (kg•min) 瑞芬, 2 mg咪达唑, 5 mg/kg异丙酚, 3μg/kg芬太尼, 同时对两组实施机械通气, 气道压:<35 cm H2O, 频率:10次/分钟, 潮气量:5 m L/kg。术后2 d内予以15 mg/kg舒芬太尼, 100 mg氟比洛芬酯, 格拉司琼6 mg, 并使用生理盐水将其稀释为100 m L, 泵入速率为2 m L/h。

1.3观察评定标准:参照谵妄评定 (CAM) 标准判定谵妄发生情况。 (1) 注意力不够集中; (2) 病情波动, 且急性起病; (3) 意识水平发生变化; (4) 思维混乱;当患者符合 (3) 或 (4) 其中的一个, 且具备 (1) 和 (2) , 则判定为术后谵妄[3]。血清检测:患者分别于术前、术后、术后24 h时间段抽取静脉血, 并使用ELISA法测定血清IL-6水平。观察患者麻醉结束至睁眼时间 (T1) 、睁眼至拔管时间 (T2) 、拔管至出室时间 (T3) 。

1.4统计学处理:将文中统计及检测所得数据采用SPSS17.50统计学软件进行相关处理, 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组间差异进行u检验, 计数资料用例 (n) 、率 (%) 表示, 组间差异进行χ2检验, 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谵妄发生情况:本研究共14例发生术后谵妄, 且均发生于术后1 h, 术后1 d后均恢复至正常;其中观察组2例发生术后谵妄, 发生率为3.13%, 对照组12例, 发生率为18.75%, 两组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 (P<0.05) 。

2.2两组不同时段IL-6水平对比:观察组麻醉前IL-6水平为 (29.87±2.25) ng/L, 对照组为 (30.52±3.44) ng/L;观察组患者手术结束IL-6水平为 (32.63±4.06) ng/L, 对照组为 (33.64±5.02) ng/L;观察组术后1 d IL-6水平为 (29.86±1.34) ng/L, 对照组为 (29.96±1.93) ng/L。两组患者不同时间段血清IL-6水平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2.3两组清醒时间对比:两组T 1、T 3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但观察组T2显著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3讨论

老年骨科全麻患者术后极易发生谵妄, 主要表现在注意力不够集中, 缺乏指向性等, 致使其出现认知功能障碍 (POCD) , 不仅延长住院时间, 加重患者的心理及经济负担, 而且严重影响术后恢复情况[4]。相关研究表明, 术前使用亚麻醉剂量氯胺酮能够降低患者谵妄的发生率, 但其对骨科患者谵妄的影响, 尚未得出结论, 且右美托咪定也能降低与预防患者谵妄发病率, 但其对POCD影响缺少相关报道[5,6]。为此, 本研究通过观察上述两种药物对选定的128例老年骨科患者的综合治疗效果, 以进一步探讨谵妄和炎性反应间的关系。

相关报道显示, 谵妄的发生和麻醉药物的使用密切相关, 以往的麻醉药物虽然效果良好, 但术后谵妄的发生率较大, 加之其不良反应大, 因此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影响;右美托咪啶具有一定的镇静作用, 而亚麻醉剂量氯胺酮的不良反应比较小, 两药合用能够充分发挥出协同镇静的良好效果[7]。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术后谵妄发生率3.13%比对照组18.75%低, 这说明右美托咪啶亚和麻醉剂量氯胺酮合用可有效降低患者术后谵妄发生, 该结果与上述报道相符。通过相关动物实验证实, 麻醉剂量的氯胺酮经非竞争型的拮抗NMDA受体, 致使损伤神经传导通路, 造成老年鼠的认知功能下降, 进而导致发生谵妄。本研究结果还显示, 观察组不同时间段的血清IL-6水平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该结果与马盼盼等人研究结果类似, 进一步验证术后谵妄的发病机制和炎性反应无关联[8]。另外, 分析两组清醒时间可知, 两组观察组T2显著短于对照组, 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 这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右美托咪啶隶属新型α2受体高选择性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 其中蓝斑核为α2受体上的密度区域, 其主要负责焦虑、觉醒等脑功能。蓝斑核作用于右美托咪定后, 经α2受体引发镇静催眠等一系列反应, 此反应可增加患者对气管插管的耐受性, 从而有效平衡中枢神经因氯胺酮而产生的不良反应。本研究未对术后谵妄的发生和炎性反应的机制做出解释, 还有待于临床进一步研究。

综上所述, 亚麻醉剂量氯胺酮联合右美托咪定应用于老年骨科全麻患者, 可减轻氯胺酮产生的影响, 且有效降低谵妄发生率, 但是和炎症发生机制无关联。

参考文献

[1]邓辉铃, 刘炯峰.亚麻醉剂量氯胺酮与右美托咪啶对老年骨科全麻患者术后谵妄发生率的影响[J].右江医学, 2014, 42 (5) :582-584.

[2]王飞.右美托咪定预防骨科脊柱手术患者全麻后寒战的临床观察[J].临床麻醉学医学杂志, 2012, 28 (1) :34-36.

[3]王爱桃.小剂量右美托咪定对全麻手术患者镇痛镇静效果的影响[J].内蒙古医学杂志, 2012, 44 (11) :1290-1291.

[4]何汉良.右美托咪定用于老年骨科手术全麻40例[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4, 20 (4) :427-429.

[5]祝雪芬.右美托咪定联合舒芬太尼用于老年脊柱手术术后镇痛效果观察[J].实用药物与临床, 2013, 16 (7) :567-569.

[6]陈汉文.右美托咪定对骨科老年患者术后谵妄的影响[J].热带医学杂志, 2014, 14 (2) :217-219.

[7]张晓栋, 朴美花, 王艳姝, 等.冯春生亚麻醉剂量氯胺酮与右美托咪定对老年骨科全麻患者早期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J].吉林大学学报 (医学版) 2013, 39 (1) :133-137.

单次小剂量右美托咪定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2012 年2 月—2013 年10 月在我科治疗的48 例脓毒血症病人,根据随机分组原则将其分为3 组,每组16 例。A组( 小剂量组) ,男9 例,女7 例,年龄( 54. 5 ±9. 5) 岁,术中应用0. 5 μg / kg右美托咪定诱导、0. 2 μg /( kg·h) 维持。B组( 大剂量组) 男10 例,女6 例,年龄( 53. 7 ±8. 8) 岁,术中采用1. 5( μg /kg) 对病人进行诱导、0. 6 μg / ( kg·h) 进行维持。C组( 对照组) ,男8 例,女8 例,年龄( 53. 5±8. 9) 岁,给予基础常规治疗。小剂量组、大剂量组、对照组病人在性别、年龄等方面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P >0. 05) ,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已获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且研究对象均签署知情同意书,自愿参加本试验。

1.2纳入及排除标准

所纳入的脓毒血症病人符合sepsis标准[4],排除其他系统及脏器的严重疾病,如冠心病、先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心肌梗死、主动脉瓣狭窄及关闭不全疾病、二尖瓣狭窄、二尖瓣中重度反流、房颤。

1.3方法

麻醉前以0. 5 mg阿托品肌注,清理呼吸道保持气道通畅,麻醉诱导前10 min输注右美托咪定( 批号:12052334,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 ,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泵注,后静脉输注芬太尼2 μg /kg、异丙酚1. 5 mg / kg、顺阿曲库铵0. 15 mg / kg进行麻醉诱导,气管插管并行机械通气。之后继续以0. 2 μg/( kg·h) 或0. 6 μg / ( kg·h) 的右美托咪定进行维持,并以瑞芬太尼、七氟醚、异丙酚维持麻醉,间断追加顺阿曲库铵,直至手术结束。3 组中心静脉压不低于8 cm H2O( 1 cm H2O = 0. 098 k Pa) 后,对照组予生理盐水静脉泵注,小剂量组每小时1. 0μg / kg静脉右美托咪定泵注,负荷量10 min、每小时0. 2 μg /kg维持,中剂量组每小时1. 5 μg /kg静脉右美托咪定泵注、负荷量10 min、每小时0. 4 μg /kg维持,并通过超声心动图及实验室检查,对3 组心脏舒缩功能、心肌酶谱、IL-1、IL-6 及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 等指标进行对比分析。

1. 4 检测方法

1.4.1血压的测定

于术前5 min及术后24 h测量病人血压,平卧位,使用袖带汞柱式血压计( 江苏鱼跃医疗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测量右上臂血压,听到Korotkoff第一音为收缩压,第四音为舒张压,每隔3 min测量1 次,共测量3 次取平均值为最终数据。

1.4.2超声心动图

采用SIEMENS彩色超声多普勒显像仪( ACUSON×150) ,以胸骨旁的左室长轴作切面,对左室壁的厚度进行测量,以乳头肌的水平短轴作切面,对左室收缩期及舒张期的内径进行M型取样测量,并计算射血分数( EF) 。

1.4.3标本采集与检测

于术前5 min及术后24 h时抽取肘静脉血5 m L,加入含有枸橼酸钠抗凝液的试管中,并保证每个试管中枸橼酸钠抗凝液浓度相同。选择3 000 r/min为离心转速,离心10 min ,取上清液,置于-70℃ 冰箱中保存。采用酶联免疫法( ELISA) 检测,试剂盒由上海劲马科技公司提供。另将静脉血送生化室行心肌酶学指标检测。

1.5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6. 0 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s ) 表示,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组内比较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 <0. 05 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小、中剂量组病人术后24 h时心率、血压均较术前5 min时有显著降低( P <0. 05) ,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对照组术后24 h心脏射血分数明显降低( P <0. 05) 。小、中剂量组24 h IL-1、IL-6 及TNF-α 水平与治疗前5 min相比明显降低( P <0.05) ,小、中剂量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3 组病人24h时心肌酶学指标与治疗前5 min相比均无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 ~ 表3。

3 讨论

脓毒血症是由感染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它极易引起脓毒性休克和MODS的发生,整个疾病过程中各种炎症细胞被激活,产生大量炎性介质导致机体内多种器官损伤、功能减退甚至衰竭。在脓毒血症病人中,有40% ~ 50% 的个体常合并心脏功能不全,而严重心功能不全者约占总数的7% ,且脓毒血症伴有心功能不全病人的死亡率明显高于单纯脓毒血症病人[5]。目前,对脓毒血症病人心功能受损的病理机制仍未完全阐明,但其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已受到越来越多专家学者的关注[6]。麻醉术中应用右美托咪定能减轻颅脑损伤病人的继发性脑损伤[2]。那么右美托咪定对脓毒血症病人心功能是否具有保护作用呢? 成年人右美托咪定的推荐剂量及使用方法多为1 μg /kg缓慢静脉输注,输注时间超过10 min。而国外研究发现,以( 0. 4 ~ 1. 5) μg /kg的剂量输注时可产生镇静效果,当以( 0. 2 ~ 0. 6) μg /( kg·h) 维持输注时能显著抑制应激反应[3]。

脓毒血症病人可出现心肌收缩功能降低、心脏增大、射血分数下降及对容量负荷收缩反应差等情况[7]。脓毒血症病人的生存率同心脏指数偏高具有密切的关系,感染性休克在完全复苏状态下,多数呈高动力循环表现,即血管低阻力、心排量却偏高,严重的可导致病人死亡[8]。在本研究中,对比发现,无论是小剂量组还是大剂量组均可降低病人术后的心率及血压,而对心脏射血分数无明显影响,两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性,而对照组病人术后24 h时心脏射血分数明显降低。大、小剂量方案均可以维持和改善脓毒血症病人的心功能,降低心脏衰竭的发生。

脓毒血症易引起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这一病理过程可强有力的促进炎症因子及相关抗炎症因子的大量释放入血,这些炎性介质可作用于心脏,对心脏功能造成直接或间接的影响[8]。因此,如何抑制炎症因子的生成在脓毒血症病人的整个治疗阶段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已有研究证实,右美托咪定可通过抑制IL-1、IL-6、TNF-α 的活性,阻止炎症反应通路的激活等方法来达到对脑损伤病人的脑保护作用[2]。在本研究中,小剂量组和大剂量组病人术后24 h的IL-1、IL-6、TNF-α 水平均较术前有显著下降,组间比较上述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对照组术后炎症因子则无明显下降趋势。这说明大、小剂量组给药方案均能使炎性介质的释放量降低,大、小剂量组的抗炎效果基本相当。

本研究中,将病人心肌酶学指标纳入检测项目中,发现3 组病人术后24 h与治疗前水平无明显改变,组间比较亦无明显差异,说明心肌酶学指标受脓毒血症的影响较小,或者说右美托咪定对病人心肌酶学指标不产生影响,其具体机制还需进一步研究加以说明。应用大、小剂量的右美托咪定对脓毒血症病人进行麻醉诱导前给药和维持时,均可降低病人术后的心率和血压,有效维持心脏射血分数,同时可明显降低病人体内炎性介质的释放。

摘要: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对脓毒血症病人心功能、炎症因子、心肌酶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2年2月—2013年1 0月我院治疗的48例脓毒血症病人,根据随机分组原则将其分为3组。A组(小剂量组):术中应用0.5μg/kg右美托咪定诱导、0.2μg/(kg·h)维持;B组(大剂量组):术中采用1.5μg/kg对病人进行诱导、0.6μg/(kg·h)进行维持;C组(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泵注。于术前5 min及术后24 h比较3组病人心功能、炎性介质及心肌酶学变化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小、中剂量组病人24 h时心率、血压均有显著降低(P<0.05),而射血分数无显著变化,两组间上述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小、中剂量组24 h时白介素-1(IL-1);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与治疗前5 min相比明显降低(P<0.05),小、中剂量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组病人24 h心肌酶学指标与治疗前5 min相比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应用小、中剂量的右美托咪定对脓毒血症病人进行诱导和维持时,可明显降低病人体内炎性介质的释放,术后降低病人心率和血压的同时对心功能无明显影响。

关键词:脓毒血症,右美托咪定,心肌酶谱,白介素-1,白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

参考文献

[1]滕玲,徐颖鹤,郑贞苍,等.不同程度脓毒血症患者血浆BNP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J].中国医师杂志,2011,13(2):184-187.

[2]魏红芳,陈永学,李书河,等.右美托咪定对急性颅脑损伤患者围术期炎性反应的影响[J].中华麻醉学杂志,2012,32(10):1249-1251.

[3]Khan ZP,Ferguson CN,Jones RM.Alpha-2 and imidazoline receptor agonists.their pharmacology and therapeutic role[J].Anaesthesia,1999,54(2):146-165.

[4]Levy MM,Fink MP,Marshall JC,et al.2001 SCCM/ESICM/ACCP/ATS/SIS International Sepsis Definitions Conference[J].Crit Care Med,2003,31(4):1250-1256.

[5]王宴晖,尹琦.丹参针对脓毒血症心肌损伤保护作用的临床研究[J].中国心血管病研究,2013,11(2):127-130.

[6]刘安雷,刘洁,于莺,等.脓毒症心功能障碍研究进展[J].中国急救医学,2011,31(9):847-850.

[7]Brierley J,Carcillo JA,Choong K,et al.Clinical practice parameters for hemodynamic support of pediatric and neonatal septic shock:2007 update from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ritical Care Medicine[J].Crit Care Med,2009,37(2):666-688.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单次小剂量右美托咪定】相关文章:

靶剂量美托洛尔治疗合并糖尿病的慢性心衰患者的临床价值12-14

剂量效应05-16

麻醉剂量05-18

剂量指数05-19

合理剂量06-07

放射剂量06-23

个人剂量计05-17

大剂量输血06-08

药物剂量计算06-08

剂量预测模型06-27

上一篇:提高解决问题能力下一篇:清洁生产技术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