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2024-05-28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精选七篇)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篇1

(1) 知识与技能:

识记联系的含义、联系的特点;理解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运用联系的观点分析人与自然的关系。

(2) 过程与方法: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学生是课堂的参与者和主人翁。教师创设情境, 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现自我梦想与智慧的舞台, 学生在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中获得知识, 发散思维, 彰显个性, 培养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 学会把握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和多样性, 会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自觉维护人类生存的环境, 增强环保意识;自觉地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 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过程中做到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形成辩证的思想方法。

二、教学重点

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和多样性 (处理:引导学生关注我们自身生活, 感悟、认识我们学校生活中的各种联系, 启发学生自主思考与探究) 。

三、教学难点

事物联系的客观性与人的活动的关系 (人们能够改变事物的状态, 建立新的具体的联系) 。

四、教学方法

(1) 提问法——逐步引导, 逐渐深入。

(2) 讨论法——积极参与, 总结规律。

五、教学课时

一课时。

六、教学过程

活动主题:我们生活中的联系

第一步:谈谈我们生活中的联系

第一组介绍学校生活中的联系;第二组介绍家庭生活中的联系;第三组介绍自己与社区 (村镇) 之间的联系;第四组介绍自己与大自然之间的联系。主要从两个角度谈:第一, 有哪些主要联系;第二, 这些联系的主要内容。要求各小组如实记录本组所介绍的联系, 并做好发言准备。

第二步:思考我们生活中的联系

要求:学生阅读教材相关知识, 思考下列问题。

(1) 对我们生活中的各种各样的联系, 你是怎么看的?

(2) 你认为这些联系可以避免或制止吗?为什么?

(3) 你认为这些联系是一成不变的吗?为什么?

第三步:探究我们生活中的联系

要求:运用联系的观点分析说明、综合探究下列问题。

(1) 分析说明:湘江断流让我们“痛”在哪里?

提示:联系的含义。湘江断流严重影响了社会生产和人们生活, 进而影响到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联系的普遍性。

(2) 综合探究:请你为解决湘江断流问题支招。

提示:①联系的客观性。创造各种条件, 建立新的具体联系, 以解决湘江断流问题。②联系的多样性。把握各种条件, 坚持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鼓励创造性的解决方案, 但要运用联系的观点。

活动总结:包括课堂教学内容总结、课堂评价总结, 对同学们的参与表示感谢, 为他们能够认识自己的生活而感到自豪, 为他们美好的明天而祝福。

七、板书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1.联系的含义

(1) 事物之间、事物内部诸要素。

(2) 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

2.联系的普遍性

(1) 一事物与他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2) 每一事物内部各部分、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3) 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

3.联系的客观性

(1) 联系的客观性的含义。

(2) 自在事物的联系与人为事物的联系都是客观的。

(3) 把握事物的固有联系, 不能无视联系, 也不能臆造联系。

(4) 创造条件, 建立起新的具体的联系。

4.联系的多样性

(1) 联系多样性的表现。

(2) 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学案

(一) 活动记录

活动主题:我们生活中的联系

第一步:谈谈我们生活中的联系

要求各小组如实记录本组所介绍的联系, 并做好发言准备。

第一小组:学校生活中的联系______。

第二小组:家庭生活中的联系______。

第三小组:社区生活中的联系______。

第四小组:与大自然的联系______。

第二步:思考我们生活中的联系

阅读教材相关知识, 思考下列问题:

(1) 对我们生活中的各种各样的联系, 你是怎么看的?

我的看法是______。

(2) 你认为这些联系可以避免或制止吗?为什么?

我认为______。

(3) 你认为这些联系是一成不变的吗?为什么?

我认为______。

第三步:分析我们生活中的联系

幻灯片:《湘江断流之痛》 (参见“视野拓展一”)

要求:运用联系的观点分析说明、综合探究下列问题。

(1) 分析说明:湘江断流让我们“痛”在哪里?

(2) 综合探究:请你为解决湘江断流问题支招。

(二) 基础知识

①以下基础知识如果在阅读过程中有不理解的地方, 可以通过如下途径解决:参阅教材P54—57相应内容。②同学间探讨或询问老师。

1.联系的含义

联系就是______以及______之间的______、______和______。

一方面, 联系的外延包括事物之间的联系, 又包括事物内部诸要素的联系。另一方面, 联系的本质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

2.联系的特征

1) 联系的普遍性。

从自然到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 任何事物都处在联系之中。每一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 孤立的事物是不存在的。联系具有普遍性, 并不意味着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具有联系, 还应明确事物之间的联系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2) 联系的客观性。

(1) 含义:

联系是______, 不以______为转移。

(2) 自在事物的联系和人为事物的联系。

①自在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容易理解, 人为事物的联系是人类实践活动的产物, 为什么是客观的?

②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 因而人们在客观事物的具体联系面前是无所作为的吗? (人能不能创造事物的联系?)

原因:①人为事物的联系的产生需要主客观条件。

②联系的产生过程需要人类的实践活动。

③就实践的结果来说, 这种人为事物的联系一旦建立就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

(3) 人具有主观能动性, 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 改变事物的状态, 调整原有的联系, 建立新的具体联系。

3) 联系的多样性。

(1) 联系的多样性表现:

①______

②______

③______

④______

(2) 联系多样性的方法论要求:

①把握______, 不可忽视______联系、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的______。

②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______。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请动手填充下列表格:

(三) 视野拓展

1.湘江断流之痛

长沙的寒秋未曾到来, 橘子洲西侧的湘江却已经断流多日。市民们慢悠悠地在干枯的河床上散步、拍照。由于连日干旱, 他们对橘子洲开发建设指挥部“禁止下河游泳”的醒目标示置之不理, 把往日奔流不息的湘江河道变成难得的休闲之地。

但这并不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有专家在湖南省防汛抗旱会议上说, 如果水位再低几厘米, 长株潭三市一些自来水厂就将取不到水, 300多万居民的生活用水将受到严重威胁。从2010年9月21日开始, 湘江长沙站水位就出现持续下降的迹象, 并在过去一个月内屡创新低。

“近年来湘江水位下降, 主要原因是湘江流域的水利保护措施和开发方式已经不能适应经济高速发展的需要。”2010年10月23日, 湖南省政府参事、原湖南省水利厅副总工程师聂芳容在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说, “但可以预料的是, 湘江流域在枯水期水位走低的情况在未来几年还会继续出现。”

2.体现事物联系的成语或名言

鱼儿离不开水, 瓜儿离不开秧。

城门失火, 殃及池鱼。

唇亡齿寒。

一着不慎, 满盘皆输。

时势造英雄。

无风不起浪。

虚心使人进步。

一分耕耘, 一分收获。

牵一发而动全身。

种瓜得瓜, 种豆得豆。

(四) 巩固练习 (略)

教学反思

人说“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反思本框题的教学, 也给我带来诸多的启迪, 让我受益匪浅。

1.巧妙整合教学内容, 达成教学目标

在教学过程中创设情境让学生探究知识, 引导学生正确理解、把握概念与原理, 充分挖掘学生的思维潜能, 以及学生的生活经历, 注重体验与感受, 让学生自己去分析、思考、辨析, 引导学生自己得出结论, 从而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处理好学科知识与生活经验的关系, 学生的学习不能脱离课本, 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适时地从生活中回到课本, 同时带着所学的知识再走向生活。利用社会热点问题的探究, 培养学生良好的环境意识、大局意识, 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实现三维目标的有机统一。

2.自主体验, 引领合作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教案 篇2

知识目标:识记联系的含义以及联系的普遍性和客观性;理解联系的多样性;运用联系的相关原理,结合生活实例,说明世界上的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是处于相互联系当中的。

能力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初步形成用联系的观点分析和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初步形成能够在复杂的事物和多样的联系中,认识和发现事物本质的、固有的、内在的联系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树立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自觉抵制形而上学的孤立观;使学生能够正确地用联系的观点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自觉维护人类生存的环境;使学生确信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是我们正确认识和把握事物、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不断取得成功的关键。

【教学内容分析】

1、本课的地位:联系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一个总特征,把握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和多样性,学会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才能自觉地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

2、内容结构分析:本课一共设计了三目。第一目,联系的普遍性。其逻辑顺序是;联系是普遍的---联系的概念。第二目,联系的客观性。其逻辑顺序是:联系是客观的---自在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人为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方法论要求。第三目,联系的多样性。其逻辑顺序是:事物之间的联系多种多样---重视事物之间本质的、间接地和长远的联系---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一切一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教学活动】

1.导入新课:图片《蝴蝶效应》

师:北美洲的一只蝴蝶在阳光下优美的扇动了翅膀,几周后在加勒比海上刮起了漫天的风暴,这被我们称为蝴蝶效应。那么这两个看似天壤之别的现象之间到底有着怎样的关系,同学们让我们一起走进联系的普遍性去研究探讨

2.展开新课:

师:前,面对入世的成功,我们高呼“狼来了”;14年后我们却得到了“中国赢了,世界赢了”的结论,这是为什么呢?让我们一起看一段视频《中国赢了,世界赢了》。

师:(幻灯片)A:为什么说中国赢了,世界赢了?

B:这说明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之间存在一种什么样的关系?

EMBED PowerPoint.Slide.8

生:A:略;B: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

师:请同学们列举生活中相互影响、制约和作用的事例?

生:自由发言。

师:总结同学发言,通过咱们同学的发言,我们看到,不论是在自然界、人类社会还是人的思维,其事物都与周围事物以及内部要素相互联系。由此。联系是指?

生:总结联系含义。

师:所谓联系,就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板书)

师:刚刚我们同学举了很多的事例,那么在这些事例中都存在谁和谁的联系呢?

生:自由发言。

师:由此我们可以看到联系有什么特征呢?普遍性!(板书)

EMBED PowerPoint.Slide.8

师:联系具有普遍性,那么你头上的头发丝和我们莒县浮来山上的银杏树有什么联系?

生:小组讨论发言。

师:联系具有普遍性,这是对于整个世界而言的,对于具体事务来说,他又是有条件的,因此,任意两个事物之间不一定存在联系。

我与世界的联系 篇3

我发现,自己能够改变和真正能够涉足的事物都非常有限,我选择这个菜而不选另一个菜,我去这个公园而不去另一个公园,我穿这件或那件衣服,我翻这本书而不是那本书,而且我能够参与的场所绝大部分局限于办公室和自己的家。与此同时,网络新闻世界里正在发生各种各样的大事,有国与国之间匪夷所思的大事,也有发生在普通人身上的怪事。它们顶多触动了我的情绪,但我无法介入,也没有想去介入。它们像是伴随着我一起生活的必要的背景,一个虚假的变化着的新闻洪流。

我住处的附近偶尔也会发生奇异的事情,比如某个人醉酒之后在床上抽烟,失火被烧身亡。我听到了消防队的警报声,也听了一些陌生人的议论。我甚至想起川端康成《雪国》结尾处的那场火灾,对于就在附近的亡魂来说,这样的议论和联想也许都是不恭敬的。但我确实想知道这个死者是否是我认识的人,或者是否有某种联系。没有。所以我难以在脑中建立起死者的任何印象。这个几乎发生在我一百米之内的事情,我也无法了解它的真相,我依然是一个局外人。

如果我不去外地,外地似乎并不存在。如果我不出国,所有外国似乎也并不存在。报纸和网络里的外地图片和视频,浮荡着一种虚假之感,它们没有与我建立起真实的联系。它们像是为了特意蒙蔽我而以假乱真地被人制作出来的。但最近,我的一位同事去了外国,她在微信里不断发布图片,她站在荷兰阿姆斯特丹王子运河附近,随手拍了附近的建筑。她站在凡高博物馆外面,拍了正在排队的外国人。但是她并没有停下脚步,她又去了瑞典、德国,她站在瑞典市政大厅留影。背后是金色大厅,她背后黄金一样威严而陌生的大厅居然也能隔着万里震撼了我,但最重要的原因是前景的她——这就是每周开会坐在同一个沙发上的同事,甚至她的着装也没有大的变化,她的发型还是前几天看到的。她面带笑容看着镜头,也就是看着图片之外的我,这是她往日遇见同事的那种客气和喜悦的笑脸,这种熟悉令你猛然间会试图回应。之后,她又来到诺贝尔博物馆,并在瑞典吃了日本寿司。她在微信里发文说,这是改良后的日本寿司。你会联想到她说这句话的口吻。在德国,她拍了科隆大教堂的外景,这座教堂的气象也让我惊叹,最重要的是图片所展示的那种真实!这不是书里那个死板的教科书般的图片,而是我的同事所拍,这是她出现在那里的某个时刻捕捉的,教堂宏伟的形体上点缀着繁琐的装饰,这些装饰看不到细部,只留有一些淡墨色的混合在一起的不明线条和图案,也许正是这种含混,才造成教堂更为神秘的整体气象。尤其是,上面还有我熟悉的人投注其上的真实目光。

接着,她走进教堂,拍到两位穿着鲜亮红衣的红衣主教。这是红衣主教第一次作为照片出现在我的视野里。镜头距离红衣主教的背影只有三米左右,背影占了整个图像的不到一半,主教远处散落着一些游客的较小身影。由于是主教的背影,两袭大大的延伸到脚部的红衣就成了主角。鲜艳的红衣透着亮色,领口一圈黑色,靠近下部也有一圈黑色。左边的主教头顶微秃而下部花白,右边的主教头顶光秃。他们就像是从文字世界里突然闯进了真实世界,你甚至能感觉到同事正在他们背后拍片时的振奋,以及她可能会有的那种情绪反应。他们脱离了文字中赋予“红衣主教”那种过分的神圣性,以及过分的象征,他们变成了我的同事眼前的两个人物,而此刻,我也看到了他们。不过,他们的生活,我更是无法得知,我的同事也只是与他们偶遇,我只是看到了他们的照片。他们只是微微漂浮在世界表面一下而已。

这让我联想起以前做记者时的感觉。当时,我试着作为介入者走到许多地方,我不仅仅是有权利问我无法预料的陌生人,而且这似乎更是一种义务,是必须做的一件事情。我记得第一次以记者的身份出现在某个机关,我要采访一个公安处级领导,单位和我都没有与之预先沟通。站在这个领导的办公室外面,我已经看到里面有个严肃的中年男人坐在那里。他已经习惯于自己公安局处级领导的身份,那赋予他毫不含糊的权力上的威严,这也体现在他无意中瞅过来时,目光里对我这个有点鬼祟的身影不屑和略略恼怒的神色。突然之间,我感觉周围的空气凝固起来,觉得自己需要扮演一个新的身份,但无法找到这个身份的自信。我一直觉得自己是一个无足轻重的小人物,只是一个刚刚毕业不久,漂泊在省城的打工者。但我已经没有退路,只好迎着心中陡然刮起的狂风艰难前行。他已经抬起头,盯着我,一眼看过来,仅仅凭借我的衣着和姿态,他已经把我归入一个可以训斥和随意打发走的类别,他厌烦和警惕的目光压制着我发热的面额,我忘不了其中的锋芒,快走近的时候,我突然听见自己说:

我是某某报社的。

这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说出这几个字,我没敢提到记者。我似乎并不敢堂而皇之地号称记者。可能是我的声音低,他皱起眉头看着我,我几乎没有勇气再说一遍。但是突然之间,这位领导明白了,他几乎在一瞬间改变了态度,他的脸迅速舒展开来,带着客气和警惕的笑容问:哦,你是报社记者?

看到身边的氛围突然变得稍稍平等和被尊重了,让我惊异和喜出望外。就在这一瞬间,我分明感觉到记者这个新的身份披在了我的身上,走出办公室的时候,我意识到我已经不是之前的那个人。

这个新的身份的改变,也微妙地改变了我跟世界的联系。我常常介入和改变的是别人的生活,而不是自己的。等我强行介入一个事件,常常是某个已经发生但尚未被广为关注的新闻事件,比如非常凶残的黑店打斗事件,我采访到心有余悸的当事人,我试图诱惑他说出更多的事实和细节。之后,我采访更多的人,不同的人提供了大量的细节,这些细节慢慢拼贴出一个比较完整的事件轮廓,但总会有不少细节互相抵触,慢慢地,这些抵触的细节使得事件有了大量无法探明的部分,如果你只需要整个事件的结果,那总是相对容易的,但事件的过程,总是伴随着这样那样的黑洞。

那次,我们准备闯进孤零零地立在公路边的黑店,四周荒凉,黑店貌似已经人走房空,而且已经没有打斗过的痕迹,血迹也被过路的车碾压消失。就在我们快要走到黑店附近的时候,黑店的烟囱里突然冒出青烟,这让我们感到惊愕。最终,我们没敢进去黑店。这个新闻无疑也缺失了黑店的具体信息。

尽管常常无法辨识事件中的唯一的真实,但我当时荒谬地感觉世界似乎正在我的掌控之中,因为我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了一些人的生活。等我从激荡的事件中心回来,回到自己的日常生活,我甚至产生了恍惚之感,我对自己的平庸生活产生了怀疑,也甚至对这样一种生活中的我产生怀疑,觉得这个生活,以及这个生活中的我都是假的、可以忽略的空壳般的生活。

现在,我感觉那个记者身份已经不再附着于我,这是一个非常长的缓慢而主动地抛弃的过程。这样一想,我发现目前居然一直处在被当时认作“假”的生活当中,我无法真正介入我周围的差不多所有事物,以至于同事所拍的两个红衣主教的背影都震惊了我。

然而,对我来说,不管介入还是不介入,真实最终是无法真正触及的。好在可以用虚构和描述对抗这个事实上无法把握的世界,《离那儿不远有个养老院》就是这样一个企图中的一个。作为小说,它有不成熟的地方,但它让我想起我与世界的联系,想起差不多被自己遗忘的记者身份。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教学设计 篇4

联系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一个核心内容, 学会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对于我们正确认识世界有重要意义。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旨在让学生树立正确的辩证法观点, 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1.知识目标:识记联系的普遍性和客观性的含义;理解自在事物和人为事物的联系, 联系的多样性;结合生活实例, 运用上述原理, 分析气候等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关系, 说明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分析、处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初步具有从错综复杂的联系中认识和发现事物本质的、固有的、内在的联系的能力;初步学会用全面的、联系的观点看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 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增强环保意识, 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科学发展观, 自觉维护人类赖于生存的环境;确信一切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有条件的, 培养崇尚科学的精神, 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去认识和利用各种条件;增强民族自豪感、自尊心等爱国情感和团结互助、崇尚科学等正确观念。

一、创设情境导入

2011年3月11日, 日本东海岸发生了里氏9.0级地震。教师用一系列日本被地震、海啸袭击后满目疮痍的图片展示出自然灾害带给人类的伤害, 并配以深沉的背景音乐。在图片播放的同时, 教师观察到学生的表情从惊讶到震惊再到沉重, 说明学生已经充分感受到自然灾害对人类的伤害力和破坏力。看完图片, 教师就此导入课题:大地震及其引发海啸等次生灾害的发生, 也引起了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二、主题教学过程

直接引入知识点, 学生找出联系的含义: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学生们结合日本震灾说出了很多联系:地震引发海啸, 海啸使得日本的核反应堆发生泄漏, 我们国家出现了抢盐的热潮, 国际上很多国家都对日本进行援助, 日本经济因此大幅滑坡等等。教师及时利用学生们在举例中生成的教学资源, 及时进行总结归纳, 并引出下一个知识点的教学。

(一) 联系的普遍性

教师利用学生们举出的例子, 因势利导, 导出联系普遍性的三点表现:第一, 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第二, 每一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的;第三, 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 没有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在此问题上, 教师应强调, 虽然联系具有普遍性, 但并不是任意两个事物之间都有联系, 务必要让学生们走出认识误区。

(二) 联系的客观性

在这次灾难中, 很多联系我们不希望它出现, 但却无法阻止它的发生, 比如地震引发了海啸, 海啸又毁损了核电站的反应堆, 这说明, 联系不仅是普遍存在的, 而且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我们把这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特性叫做联系的客观性。

1. 联系的客观性: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 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2. 就联系与实践的关系来说, 可以分为自在事物的联系和人为事物的联系。

给学生时间自己看书, 理解两种联系的含义。这是本课的难点, 在突破难点的时候, 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生自学之后, 教师播放视频, (视频时间3分39秒) 回顾日本大地震爆发时的惊险情景。在播放前, 先向学生提出问题:地震带来了哪些自在事物的联系?地震又使哪些人为事物的联系遭到了破坏?这样就让学生有目的性的观看视频, 并从中获取与知识有关的有效信息。视频观看结束, 学生踊跃地发言, 指出视频中的路面塌陷、洪水内涝、山体滑坡、泥石流、河堤决口等现象是自在事物的联系;房屋倒塌, 道路受损, 通讯中断, 核反应堆泄漏, 股市大跌, 经济滑坡等现象是遭到破坏的人为事物的联系。在学生分析的同时, 也就意味着他们对自在事物联系和人为事物联系这两个概念的理解。这一环节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 教师创设情景, 巧妙设置问题, 成功突破了难点

3. 联系是客观的, 但这并不意味着人们对事物的联系无能为力。

灾后重建事实表明, 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 改变事物的状态, 调整原有的联系, 建立新的具体的联系。由上一问题顺利引出解决办法, 这也是教材P56相关链接的知识部分。

在日本大地震爆发的前一天, 我国云南盈江地区发生了地震, 在前一个月新西兰发生了地震, 在2010年智利发生过8.8级大地震, 再往前推, 就是我国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近年来, 地震频发, 自然灾害明显增多, 使得一些世界末日说法甚嚣尘上,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根据玛雅预言而制作的灾难电影《2012》。教师出示电影海报与剧情介绍, 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兴趣。教师抓住机遇, 引导学生展开讨论, 学生讨论异常热烈, 教师此时深入学生中间, 注意了解和搜集不同的观点, 并让持有不同观点的同学展开争论。持否定态度的同学认为电影的拍摄是根据玛雅预言, 再加上了制作者的大胆想象和特技的夸张表现, 但并没有科学的根据, 世界末日的说法不足信。而持相信态度的同学则指出, 近年来自然灾害频繁与人类大肆破坏自然生态环境的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 如果人类仍然不注意保护环境, 肆意破坏生态平衡, 那么世界末日可能真的会到来。争论将课堂气氛推向了高潮。教师趁热打铁, 充分整合学生们争论中所产生的教学资源, 总结归纳:《2012》告诉人们, 不能随意破坏自然环境, 否则会受到自然的惩罚。同时我们也应认识到, 对事物联系的认识不能主观随意, 不能只从事物表面的眼前的和直接的联系出发, 而忽视了事物的那些间接的本质的和长远的联系。这一问题的处理, 既解释了教材中P55最后一段联系客观性的方法论要求, 又由此引出下一个知识点, 联系的多样性, 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三) 联系的多样性

联系的多样性要求我们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通过图片和视频资料的展示, 我们充分领略到灾难带给人类的伤害, 也显示出自然的强大和人类的渺小, 但作为有着主观能动性的人类, 不能坐以待毙, 我们应该重振旗鼓, 恢复重建。由日本的地震, 联系我国2008年的汶川地震, 回忆并且思考, 面对灾难, 我们能做些什么呢?教师将学生分为三个讨论小组, 分别从三个角度讨论问题: (1) 我国政府如何应对此次灾难? (2) 国际上对此作何反应? (3) 我国人民如何应对灾难?讨论中学生们积极思考, 集思广益, 并由小组长负责搜集和整理集体智慧并发言。我国政府积极应对, 紧急调动部队抢救受灾群众, 并且抢修道路, 安置灾民, 调动救援物资;国际社会给予积极的支援, 在人力物力财力方面给予帮助;灾区人民坚强地开展自救自助, 全国人民都伸出援助之手,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齐心协力共度难关。教师进行归纳和知识的提升:联系的多样性要求我们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 既要注重客观条件, 又要恰当运用自身的主观条件;既要把握事物的内部条件, 又要关注外部条件;既要认识事物的有利条件, 又要重视事物的不利条件。总之, 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教师在此一定要不失时机的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渗透正确价值观的引导。

三、教学反思

第一, 本课以生活情景为起点, 从不同角度精心设计问题, 构建“观察体验生活→思考探究问题→感悟理解理论→回归指导生活”的教学路径, 注重引导学生的自主探究与合作, 重视教学预设与课堂生成相统一, 紧贴学生生活实际, 轻松实现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

第二, 注重适当拓展学生思维, 结合日本大地震, 《2012》世界末日说等事件, 增强了联系客观性、人的主观能动性与联系客观性相统一、注重联系多样性等难点哲学理论教学的趣味性和实用性, 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较好地实现了知识、能力、价值观相统一的“三维”目标。

第三, 本课采用了新颖的时政材料和经典事例作为生活情景, 内容丰富充实, 呈现形式图文与视频并茂, 生动灵活多样, 并且以日本大地震为主线, 思路清晰而不繁杂琐碎, 自然渗透了时事教育, 体现了政治教学的时效性, 并在教学过程中实现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目标, 体现出政治课所承载的德育功能, 成功地对学生进行了爱国主义教育和民族自豪感的培养。

摘要:中学政治课的课堂教学设计的要点在于:明确目标, 把握过程, 教学反思。通过《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教学设计能较好地示例这些要点的落实措施。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教学设计 篇5

马哲包括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包括唯物论、认识论和辩证法,唯物论揭示的是世界的本质“是什么”,辩证法揭示的是世界的状态“怎么样”咱们从今天开始就来继续学习第三单元,也就是辩证法部分的内容,那老师手里有一个鱼缸,鱼缸里面有鱼、水草和水,需要说明下老师的这条鱼是一条食草性的鱼,哪个同学能回答,在这个小小的鱼缸里,鱼、水草和水等要素之间有什么联系?

鱼吃草,鱼和草都离不开水,草释放氧气给鱼,鱼的粪便分解出氮等营养成分供给水草。很好,那鱼缸作为一个事物,又与其他哪些事物有联系呢?

阳光、温度、空气„„

鱼缸与周围的事物存在联系、同时鱼缸内部诸要素之间也不是孤立存在的,都处在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联系之中。那我们可以把鱼缸比作自然界生态系统的缩小版,地球所有的生物和所处的环境是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那是不是生物圈中的事物也是普遍联系着的啊?

这一节课我们共同学习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之一—联系。第七课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第一框《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有没有同学来列举下生活中有哪些事物是相互联系着的呢?

联系的事物无处不在,你我他也是因为靖宇中学这个大家庭联系在一起。

首先明确一个概念:联系的含义

能不能概括出哲学中的联系概念。哲学上所阐述的联系的含义是从具体的联系中抽象概括出来的,是一个共性的概念。

联系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

事物之间,指的是外部的联系,包括横向的“四面八方”的联系,纵向的“前后相继”的联系,事物内部诸要素的联系是说事物的内部联系。相互影响、制约和作用,相互说明联系不是单向的,而是双向的、相互的。

明确的联系的含义之后,我们来共同学习下联系的三个特征。咱们同学知道在自然界生物圈中,有很多元素组成,森林、草原、海洋、动物等,这些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共同维持着生物圈的生态平衡。人们的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活动也相互联系、相互作用,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各个国家的经济往来频繁,让世界变成了村庄。思维层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一脉相承。

老师从三个角度来说明联系,你能告诉我说明了什么问题吗?我们说,世界上有没有孤立存在的事物,任何事物都与周围的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每一个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和要素之间相互联系,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没有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联系普遍性的表现。

提问:你还能用哪些事例来证明联系的普遍性?(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好,在蓝字标注:联系普遍性原理及方法论

那同学们思考是不是世界上任何两个事物都有联系?

答案是否定的,比如,你和美国西海岸的一条鱼有没有联系?我与喜马拉雅山上的一块石头有没有联系?

任何事物都处在联系之中,这么说是正确的表述。

那有的同学说了,那好了,联系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那我想和胡锦涛建立一个父子联系可不可以?不可以,因为联系是不是以你的主观意志为转移?不是。因为联系具有什么性?

客观性。那教材上画上,联系的客观性的含义。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客观性是说联系是客观存在的,而不是主观臆造的,比如说,老师我啊 要换个手机号,听说888这个号吉利,谐音就是发发发,所以8和发之间就是有联系的?错,8和发之间有没有客观的联系,这是人们主观想象的,凭空创造的。那联系能不能凭空创造?不能?那好了,那我来消灭联系吧,把固有的联系消灭了,我要吃鸡蛋,我就杀鸡取卵,我要吃鱼,我就竭泽而渔,可不可以。既不能凭空创造联系,也不能消灭固有的联系。

那根据事物联系和实践的关系上来讲,我们把联系分为自在事物的联系和人为事物的联系。自在事物的联系,风雨雷电是客观的能不能理解?那人为事物的联系呢?它是不是客观的呢?

有了神州九号载人飞船,再一次将中国人与太空联系起来,那这种人为事物的联系,是不是客观的呢?为什么?

主体航天员是客观的,神舟九号是客观的,太空是客观的,人为事物的联系有个最大的特点,他只有通过什么才能完成?——实践,实践又是具有客观实在性的,那由实践建立起来的联系是不是客观的?

联系是客观的,人类在客观联系面前就无能为力了吗?显然不是的,我们不仅可以把握固有联系,同时也能改变条件,创造新的联系。

比如“载人飞船”“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等等,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记下,联系的客观性原理以及方法论。

原理: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方法论:把握固有联系。改变条件,创造新的联系。

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事物的联系也是多种多样的。探究框

为什么丢弃旧电池能危害人类健康,人们还要丢呢?他们没有认识到什么?

联系的客观性。只看到了表面上的旧电池丢弃,但有没有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只看到了眼前的联系,没看到长远的联系。只看到直接联系,没看到间接地本质的联系,忽视了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的中间环节。

电池丢弃,危害人类健康。表面看上去似乎没有什么直接的联系,但是材料里把电池丢弃引起危害人类健康的环节一一列出,比如土壤、水让我们通过这些中间环节看到废旧电池的丢弃是怎么影响我们人类健康的。因此我们应知道,不能忽视间接的、本质的联系,不能忽视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的中间环节。

成功发射神九,证明我们国家强大的综合国力和日新月异的科技发展水平,那国家的财政支出为神九发射提供可能,那我们就说财政支出与发射是直接联系;成功发射与每一位纳税人的贡献是分不开的,我们就说神九发射与纳税人之间的联系是间接联系,那联系又是有条件的,我们想要发射成功,让中国人与太空建立联系,祖国强大是条件,伟大的载人航天精神是条件。

请同学们思考,除了老师说的条件之外,还有哪些条件是神九发射成功的条件。

(天气、宇航员的刻苦训练、工作万不一失、(曾经哥伦比亚机毁人亡、航天精神与民族精神)是条件等等)

只有这些主观条件、客观条件、内部条件和外部条件都符合了,认识事物的有利条件,重视事物的不利条件,才能共同构成神九发射成功的重要保证。一切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要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记下“联系的多样性、条件性原理和方法论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知道了联系的含义和它的三个特征。

将课本知识联系实际,哪位同学能用联系的知识运用到学习和生活中? 比如政史地之间是有联系的,你应该怎么办?

每门功课的知识联系,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

与人交往,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新型社会主义和谐关系。

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篇6

关键词:经济;政治

中图分类号:G633.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3315(2009)03—066—001

在中学历史教学实践中,我深感世界近现代史之间的内在联系问题是一个十分重要而又非常棘手的问题。棘手的根源就在于现有的教科书仍然没有走出阶级斗争时代的“左”的教条主义的框架。滞后于高考考查的要求,滞后于国家教育发展的趋势。在问题处理上含糊不清,附会教条,但教科书又是制定考试答案的法定标准。

根据我的教学实践,认为:世界近代现代史上册在编写中比旧教材有了较大的改进和突破,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人手,把资产阶级革命和工业革命、殖民争霸、工人運动和民族解放运动有机地结合起来。但到世界现代史下册,仍沿用了阶级斗争为社会发展的原动力。这就明显地割裂了近现代史之间的内在联系,本来使一脉相承的历史成了两层皮。硬贴在一起。

这个问题的存在,直接导致了教师在此问题上敷衍而过。牺牲品当然是学生。同时,也给高考命题和评分标准设置带来麻烦。按照教材我这样推想:十月革命以前,在世界范围内资产阶级是一个先进的、代表世界历史发展方向的阶级,十月革命后资产阶级马上成为世界范围内要消灭、处于被革命的阶级。这样编写的教材符合社会发展的实情吗?这样能使学生真正感受社会的发展,并准确地掌握马克思主义思想核心、实事求是吗?这样只能是割断历史发展的内在联系。

我认为,世界近现代史中的垄断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垄断阶级的到来是资本主义制度刚刚步入稳定、健全的发展轨道,所以在教学中应摒弃教条主义。以严肃负责的态度对待教材中出现的问题。

“吃”是中国人的普遍存在方式 篇7

不仅所有场合都如此,时间上也是长年累月、夜以繼日、循环往复。从小里说,春节纯粹就是“吃节”,从年前几个月就开始准备,在除夕夜达到高潮,十五告一段落。范围再大点,从大年初一的春节开始,一直要吃到岁末,纯粹就是一个“吃的四季循环”:正月十五吃元宵,二月二吃龙须面,三月清明吃寒食,五月端午吃粽子,八月中秋吃月饼,九月重阳吃糕点,腊月吃“腊八”,腊月二十三送灶神吃灶糖,大年三十吃团圆饭。还有丰收节、美食节、小吃节、荔枝节、啤酒节、糖酒节等等,总而言之,无论什么节,统统离不开吃与喝。吃就是节,节就是吃。

中国人还将旅游庸俗化到“吃”的层次,在家里有桌有椅吃着不舒服,偏要到崇山峻岭垒石起灶做饭吃,将无限美景和无限美味合而为一,美其名曰“野炊”,引起火灾的不计其数。

城里吃腻了,就去吃农家菜。近年各地“农家乐”兴起,都打着绿色食品招牌。食客们自己到鱼塘钓鱼,到菜园、果园采摘,到鸡舍挑选。四川一处农家乐贴着这样一幅对联:“柴火鸡从不抹口红,生态鱼从不看电视,横批——回归自然。”

凡是有火车旅行经历的人可以观察到,我们的同胞只要一坐稳,当务之急就是从大包小包里拿出形形色色的食品。有的人还脱掉鞋子,跷起二郎腿,也不管车内空气污浊,吃得津津有味。从开车一直吃到下车,垃圾遍地,列车服务员扫得紧,他就吐得紧,将别人累个半死,也丝毫不觉得有什么不妥。再观察一下外国旅游者,除了吃饭时间从包里掏出一块干巴巴的面包和矿泉水,就一直安安静静地坐着,纳闷地看着我们吃。但凡街道、风景名胜、影剧院等公共场所,随处可见那些水果、食品残渣、外壳、包装物等,泛滥成灾,触目惊心,已经成为一大社会公害。

这样的存在方式因地域而有一些差异,比如,四川人不怕辣,湖南人辣不怕,江西人怕不辣,湖北人不辣怕。山东人嗜葱蒜如嗜命,岭南人嗜好生猛,江浙人嗜甜如蜜,西北人偏好牛羊肉,“阎锡山的兵,缴枪不缴醋罐罐”,对于味觉的迷恋和依赖竟然需要山西人付出生命的代价……

中国既是当今世界最大的“烟枪”,又是当今世界最大的“酒囊”,最大的“茶壶”,还是最大的“药罐”。一言以蔽之,中国人成了味觉的奴隶!

“吃”是中国社会生活的“万金油”,一抹就灵。我曾经琢磨过很久,是不是因为我们中国人几千年来从来就没有吃饱过,酒食总是让我们的同胞显得异常兴奋——准确地说,应该叫作“亢奋”。看来,在中国,“吃”有其特定的含义和功用,是中国人普遍而特殊的存在方式。中国人赋予了“吃”许多文化、社会、政治等内容,其内涵远远超过了充饥饱腹、提供能量的层次。口、鼻、唇、齿、舌、肠、胃、肛之间,囊括了中国从“形而下”到“形而上”的一切意义,形成一个如老子所言“万物皆备于我”的完美而封闭的循环体系。在中国,任何事情到最后都演化成了吃饭,吃成了万能仪式。

上一篇:财务策略选择下一篇:移动辅助英语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