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遍经济思想

2024-06-09

普遍经济思想(精选五篇)

普遍经济思想 篇1

关键词:现代性,普遍经济思想,审美主义,市场经济

一、现代性的规划

现代性的规划, 是人的幸福王国的规划。它取代的是神的幸福王国的承诺。它致力于建立依靠人自身力量的幸福王国, 而不是依靠其它的力量 (例如, 神的晓谕, 教义的教条, 祖宗的告诫, 传统的习俗以及其它非理性的神秘力量) 来实现它。现代性的规划奠基在人的自身力量之上, 那么, 它必然依靠的是人的思想, 也就是理性。因此, 笛卡尔说:“我思, 故我在。”康德说:理性是最高的法律机关, 在理性面前, 一切提出有效性要求的东西都必须为自己辩解。[1]英国哲学家欧克肖特也这样描绘理性主义的气质和特征:“思想除了‘理性’的权威外不服从任何权威。……他是权威的敌人, 偏见的敌人, 传统、习俗和习惯的敌人。”[2]从听命于神的启示到自我思考、自己掌握自己的命运当然是一种历史的超越。

二、现代性的分裂

主体性 (理性) 是现代的原则。黑格尔作为第一位清楚阐释现代概念的哲学家, 正是根据现代性的这一原则, 阐明了现代世界的优越性及危机之所在。黑格尔认识到现代世界是一个进步与异化精神共存的世界。

主体性是一种关于自我的结构。实际上, 就是关系自我的反思, 而关于自我的反思必然产生自我自由解放的要求。黑格尔正是从“反思”和“自由”两方面来阐释“主体性”概念的。黑格尔说:“说到底, 现代世界的原则就是主体性的自由, 也就是说, 精神总体性中关键的方方面面都应得到充分的发挥。”[1]由此, 主体性原则确立了独特的现代文化形态。“在现代, 宗教生活、国家和社会, 以及科学、道德和艺术等都体现了主体性原则。”[1]到十八世纪末, 科学、道德和艺术根据各自原则要求最终分化成不同的文化领域, 各自探讨自身独有的问题, 即真实性问题、正义问题和趣味问题。这样, 就产生了各个文化领域整合统一的要求。在前现代, 正是宗教信仰在承担这一工作。在现代, 理性信仰自身分裂了, 它无法既为现代性大厦奠基, 又整合统一已经发生分裂的各个文化领域。因此, 黑格尔以后, 现代性的自我确证问题, 即奠基在主体性之上的现代大厦已然分裂的各文化领域的整合统一问题, 就摆在所有思想家面前。

三、现代性的疗救

哈贝马斯说:“康德并没有意识到理性内部的分化、文化形态的划分以及所有这些领域的分离等就意味着分裂。所以, 康德就不去理会那因主体性原则而产生的种种分离所带来的需求。但是, 一旦现代被看成一个历史时代, 换句话说, 一旦现代意识脱离过去和必然的规约, 自力更生地创造规范是一个历史问题, 那么, 哲学就不得不面对这种需求。接着便会出现这样的问题, 即主体性原则及其内在自我意识的结构是否能够作为确定规范的源泉;也就是说, 它们是否既能替科学、道德和艺术奠定基础, 也能巩固摆脱一切历史责任的历史框架。但现在的问题是, 主体性和自我意识能否产生出这样的标准:它既是从现代世界中抽取出来的, 同时又引导人们去认识现代世界, 即它同样也适用于批判自身内部发生了分裂的现代。”[1]哈贝马斯说:“一旦提出这样的问题, 便说明主体性只是一个片面性的原则。这条原则尽管绝对能够塑造出自由的主体和进行反思, 并削弱迄今为止宗教所发挥的绝对的一体化的力量, 但是它并不能利用理性来复兴宗教的一体化力量。启蒙的反思虽然值得骄傲, ……宗教的衰退导致信仰与知识的分离, 而这一点又是启蒙自身无法克服的。”[1]哈贝马斯说包括黑格尔及其弟子在内的许多思想家都为解决此一问题规划了方案, 但是结果都失败了。当尼采来到此一问题面前, 加入讨论之后, 整个解决问题的方向发生了决定性的转折。尼采方案的非理性取向开启了现当代思想史上规模宏大的非理性思潮。“随着尼采进入现代性话语, 整个讨论局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往, 理性先被当作息事宁人的自我认识, 接着又被认为是积极的习得, 最终还被看作是补偿性的回忆, 这样一来, 理性就成了宗教一体化的替代物, 并且可以依靠自身的动力克服现代性的分裂。然而, 努力按照启蒙辩证法纲领设计理性概念, 三次均以失败告终。面对这样一种局面, 尼采只有两种选择:要么对以主体为中心的理性再作一次内在批判, 要么彻底选择放弃启蒙辩证法纲领。尼采选择了后者———他放弃对理性概念再作修正, 并且告别了启蒙辩证法。”[1]“尼采把历史理性当作梯子使用, 目的是为了最终抛弃历史理性, 而立足于理性的他者, 即神话”[1]尼采为了克服主体哲学带来的现代性困境, 提倡酒神精神以对抗日神精神, 提倡非理性的醉、纵欲和狂喜。哈贝马斯说德里达、海德格尔、巴塔耶、福柯都是尼采的传人。

四、审美主义

审美主义是从法兰克福学派、英国伯明翰学派到当代西马等批判理论所秉持的理论武器和价值依据。审美主义可以追溯到席勒的《审美教育书简》。[3]在《审美教育书简》里, 席勒认为, 在现代社会生活中, 人和人性的个别力量要想得到发展, 彼此分离是必要条件, 人和社会要得到发展就必须以牺牲总体性、以异化为代价。审美则可以实现各部分的整合统一。席勒的设想是用审美艺术代替宗教, 让审美艺术在人的主体间性关系中充当中介, 从发挥一体化的力量。这是把审美艺术作为交往理性, 来筹划解决现代性内部分裂的审美王国。

席勒说:“在权利的力量的国度里, 人和人以力相遇, 他的活动受到限制。在安于职守的伦理的国度里, 人和人以法律的威严相对峙, 他的意志受到束缚。在有教养的圈子里, 在审美的国度中, 人就只须以形象呈现给别人, 只作为自由游戏的对象而与人相处。通过自由给予自由, 这就是审美王国的基本法律。”[4]“时代状况迫切要求哲学精神去从事于一种最完美的艺术作品, 去建立一种真正的政治自由”。[4]

这种让审美承担现代性分裂整合统一任务的规划造成了非常严重的后果。它使审美扩张到交往领域, 使美学成为了一种社会批判。这种批判的功能是审美根本无法担负的。问题的核心是西方从18、19 世纪得以确立的审美现代性, 所追求宣扬的是一种无拘无束的终极自由状态。例如, 尼采的“酒神精神”、巴塔耶的“普遍经济”就是此类。这种终极审美状态无法成为需要进行规范性论证的交往领域的论证基础和价值要求。这是因为审美价值是一种终极化的高阶价值, 这种高阶价值如若作为交往领域的立法基础, 那么, 所有的制度规定、规则设计都将无法实现合法化。因为从审美高阶价值的审视角度观察, 交往领域的所有的制度规定、规则设计都将有这样那样的缺陷的, 从而将是不合理的。[3]这就是为什么那些以审美主义为价值基础的批判理论能够持续地对市场经济的制度规约进行猛烈批判的原因之所在。哈贝马斯说, 审美主义和批判理论作为一种社会理论, 这种批判的直接后果是:漠视民主、法律的规约性建构在现代民主体制中的巨大作用。

五、普遍经济

巴塔耶是尼采的传人。汪民安主编的巴塔耶文选这样评介他:巴塔耶是法国后结构主义的先驱, 是当代法国思想的一个重要策源地。他踏着尼采的足迹, 对主体、知识、理性、功利性生产和基督教展开了摧枯拉朽的批判, 这一切明示了下一代天才理论家———福柯、德里达、鲍德里亚、克里斯蒂娃———的道路。[5]巴塔耶提出了以“耗费”为特征的普遍经济概念。与之相对的是以“攫取”和“占有”为特征的有限经济。有限经济的典型和极端化就是资本主义经济。巴塔耶对有限经济持批判和反对的态度。因为, 巴塔耶认为以“攫取”和“占有”为目的的有限经济是理性化的主体主导的经济。它是通过主体的理性推理、盘算谋划得以进行的。它是功利性和目的性的经济。在巴塔耶看来, 这种建立在人的理性化基础上的经济使人失去了主权。主体只能为外在于他的事物所纠缠、困扰, 为达到目的殚精竭虑、绞尽脑汁。主体的行动从来就是按照理性安排的逻辑路线行进, 主体不能有随意性发挥, 必须按照既定环节小心前行。巴塔耶认为其实有限经济并不是原初的经济形式。它只是随着人的理性化才出现的。在它之前, 是以“耗费”为特征的普遍经济。在巴塔耶看来普遍经济是人理性化之前的经济形式。这是巴塔耶所极力赞扬和推崇的经济形式。原始宗教中的“献祭”是普遍经济的典型形态。献祭就是把产品无目地破坏掉。它从来不权衡利弊, 不要目的性回报。它就是要求一种产品的无目的的缺失, 一种无目地的消耗, 一种随意的奢侈和浪费。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要让产品这样无目地耗尽呢?巴塔耶认为, 只有这样才能保持物自身的完整性和连续性, 物才能保有主权。同时, 也使人保有主权。正是在这种无目的的产品的耗费中, 物和人保持主权, 都处于不被奴役的状态。

巴塔耶“耗费”的普遍经济是对一种有别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交换方式的肯定和向往, 是以原始社会中人的生存范式为原型来否定资本主义社会理性化目的论的交换方式。它认为原始人的交换方式, 才是一种自由的、非异化的、本真的交换方式。在这种交换方式中, 人不役于外物, 按照自己的本真状态行事。但是, 我们知道, 人的理性化, 或者人的启蒙是一条无法回头的路。想以原始社会的生活状态重新置换资本主义理性的生活范式, 只是无法实现的乌托邦而已。况且从正义论上说, 原始社会可能有更多不堪的事实。比如没有一点权力和自由的奴隶;人们低下的生存条件等等。不管怎样说, 它代表着一种审美主义的倾向, 它是在用一些虚空的看似高阶的价值来否定无法回头的现实。同时, 这也是现代性分化的表现, 审美无法解决交往领域的规范性问题, 无法为它们立法。从这个层面上说, 巴塔耶“耗费”的普遍经济思想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反面的启示意义。

参考文献

[1] (德) 于尔根·哈贝马斯.现代性的哲学话语[M].曹卫东, 等, 译.南京:译林出版社, 2006.

[2]陈嘉明.现代性与后现代性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

[3]吴兴明.美学如何成为一种社会批判?——从哈贝马斯的省思看批判理论价值论设的失落[J].文艺研究, 2006 (12) .

[4] (德) 席勒.审美教育书简[M].徐恒醇, 译.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 1984:145.

普遍经济思想 篇2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它是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把中国长期革命和建设实践中的一系列独创性经验作了理论概括而形成的适合中国情况的科学的指导思想。它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适合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毛泽东思想中比较突出的内容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枪杆子里出政权”、“农村包围城市”、“游击战十六字方针”、“群众路线”、“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文艺为无产阶级革命服务”、“三个世界的划分”、“继续革命理论”等。

马克思交往的普遍化思想研究 篇3

交往是人类固有的存在方式, 是人在社会中的一种重要生活方式与存在方式, 是当代人类突出的生存境界。那么什么是交往呢?简单地说, 交往就是通过语言的传播或者其他的媒介方式来与外界发生着联系。它广泛存在于人类的政治活动之间、经济活动之间、思想文化交往之间以及其他各个方面, 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现象并普遍存在于人类社会的发展之中。随着人类历史的不断演进与发展, 它还广泛存在于精神活动之中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广泛发展。

二交往普遍化思想的表现

马克思认为交往是一种广泛存在于人类发展之中的活动方式。对于交往的普遍化, 我们可以从不同的层次来理解, 具体体现在:

交往与生产的关系来说, 交往与生产互为前提。一方面, 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 人们交往的广度与深度也日渐加深, 自然而然地就使交往的普遍化开始增多。众所周知, 交往是伴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而发展的, 也就是说生产力的进步与否直接影响着人类的交往广度与深度。交往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来说, 最突出的表现就是交往使民族历史走向世界历史。一方面, 交往是个人发展的内在要求。人类社会是由每一个个体组成的, 个人作为社会的组成部分始终要与社会发生着各种联系, 反过来, 社会的发展也必须依靠每个人的努力来推动其发展。另一方面, 交往的普遍化是个人全面发展的基础, 人只有在交往中才能得到全面发展。

三交往普遍化思想的发展

从交往空间历史演进的角度视角来看, 人类社会同样是一个由封闭的地域不断走向交往开放的世界历史进程, 这一发展过程我们可以从三次社会大分工的历程来探究交往的发展。

第一, 人类历史的交往由最初的地域局限向民族和国家交往过渡。人类交往的变化离不开三次社会大分工的发展。第一次社会大分工是原始社会末期农业部落和游牧部落从狩猎、采集者中的分离, 在这之中交往现象只是一个偶然现象, 主要是部落之间通过各自的酋长来进行的, 并且这种交换也主要发生在内部交换, 不存在其他交换。直到游牧部落分离出来以后, 畜牧成为特殊财产, 这时才使得交换成为了极大的可能。

第二, 随着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的改进, 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也使手工业出现了多样化的发展, 于是就出现了第二次社会大分工。在第二次社会大分工中, 人们的交换范围也不断随之扩大并出现了货币财富。而社会上一旦出现了货币财富, 它便成为人们纷纷追求的对象, 于是在利益的驱赶下, 人们开始积累更多的金钱财富, 生产出更多的产品。当生产商品过多时就会出现大量的剩余产品, 于是就促使人们之间的这种交换也不断扩大, 在交换之中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次数也愈加频繁了。

第三, 第三次社会大分工的结果是商业和农业、手工业的分工。在这次大分工中进一步推动了人类新的文明交往形式即国家的形成。在第三次社会大分工中使商人阶级随之出现。而商人的出现又为产品的销路开拓了更大的销售市场, 交往的范围也较之以往发展得更迅速。而国家作为人类发展进步的产物, 它是按区域来划分人民的, 这一点是与旧的民族组织按血缘关系来划分社会成员是大不同的。同时, 也正是由于这一点使人类社会逐步走向一个更加开放的社会, 从而使人类的交往一步步向着更广和更深层次发展。

四交往普遍化的思想对社会发展的意义

(一) 交往的普遍发展加快世界历史一体化进程

随着人类交往范围的逐渐扩大, 人们的活动范围也逐渐扩大, 这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全球化的发展进程, 打破了原有的国家限制、区域限制和民族限制。由于人们的交往活动打破禁锢开始向外延伸, 因此也就出现了世界性的交往活动并变得日益频繁起来, 这样就把民族历史转变为世界历史, 加速了世界历史一体化的进程。随着世界一体化的发展逐渐演变成全球化, 而全球化这一现象在社会中随处可见。

(二) 交往的普遍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马克思全部学说的最终目的是实现人的解放, 而这一目的的达到又是建立在历史转变为世界历史、交往变成普遍交往的基础之上。交往的不断扩大是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交往对人的自由和全面的发展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通过交往的普遍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因为人们可以通过文化、思想、经济等方面的交往使人的视野不断开拓, 思想意识也因交往而发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这些无疑都会对人类追求自由、追求全面的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三) 交往的普遍化发展对中国的影响

我国现代提出的改革开放理论就是对马克思交往理论在中国现代化建设领域的具体应用和发展。开放就是不要把自己置于封闭和孤立的地位, 当今我们生活在一个全球化的世界, 在全球化带动下各国打破地域上的限制进行交流。当代世界是一个开放的世界, 中国的发展显然已经离不开世界, 同样世界的发展也离不开中国, 这已经成为全人类的共识。我们应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 通过互相间的交往来使自己不断发展壮大。

参考文献

[1]马克思.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9

[2]马新晶.唯物史观视域中的交往理论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3

普遍经济思想 篇4

中华五千年文明源远流长, 炎黄子孙继承和发展了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 使其流芳千古, 世代相传。中国最早的信任观念来源于传统文化中的诚信意识。仁义礼智信是我国传统文化三纲五常中五常的主要体现, 其中, 信为最核心的内容。中国人讲究人无信而不立, 中国人自古就不缺诚信文化。

然而, 学者福山认为中国是低信任度的社会, 中国人自己则认为中国是高信任度的社会。存在这种差异的根本原因在于:中国的传统社会是熟人的社会, 有利于信任的培养。福山所说的是在生人社会的普遍信任中, 中国是低信任度的社会。这也是从古至今, 中国传统社会在普遍信任方面给当代社会留下的一个难题。

二、当代市场经济条件下普遍信任观念的建构

现代社会发展迅速, 全球的关系也越来越紧密, 中国人不得不从熟人社会走向生人社会, 甚至走向全球经济的新世界。这种变化对中国社会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并且如何在生人社会建立普遍信任观念促进自身经济的发展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 中国传统文化中信任观念的特点

中国人的信任观念不是普遍主义的信任而是个别主义的信任。人们根据自己和对方关系的特点来决定是否信任。费孝通教授认为中国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差序格局。中国的人际关系就像一个平静的池塘, 如果向水中投放一块石头, 中心水波向四周开散。每个人以自我为圆心, 随着和自己的关系越来越近, 信任度随之增加, 关系越来越远, 信任度也随之减少。中国人信奉的是信任的二元论方式, 即根据血缘关系和亲疏远近来决定自己的信任。

(二) 普遍主义信任观念的确立

所谓信任是指社会成员之间对彼此处理事情的方式方法及其指导性价值观念的肯定性评价。

西方社会强调要确立普遍主义的信任观念, 关键在于要怎样确立。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社会的性质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由熟人社会变成了生人社会, 这种变化让中国人确立诚信的基石消失了。中国的传统社会是血亲信任包括血亲信仰, 地缘信任, 业缘信任。我们在现代生活中大多数时间是和生人在打交道, 和过去的社会根本不同了。人们和生人打交道最重要的是要建立信任, 运用理性的认知能力, 在有所把握的基础上对其进行相应的考验。

信任在经济伦理中非常重要, 是一种社会资本。西方的企业具有全世界最强的内聚力, 员工可以做到公司倒闭了, 工人免薪工作, 早来晚归。西方企业之所以可以做到这点, 是因为他们奉行的理论是团队管理。西方社会所奉行的理论有利于社会普遍信任的建立, 一个是物质刺激制度, 即多发工资;第二个是人本化管理制度。西方社会的管理理念也有利于企业的发展, 这是我国在市场经济的挑战下所要学习和突破的难题。

三、当代中国所面临的信任危机

中国的信任理念需从熟人社会的诚信走向了生人社会的普遍信任,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由于中国社会的管理体制和信任观念等问题, 导致当代中国面临着严重的信任危机。

随着当代社会经济和科技的迅速发展, 经济利益是人们追求的终极目标。民以食为天, 食品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基础。近几年最严重的食品安全问题要数三鹿奶粉的三聚氰胺事件了。此事被媒体大肆曝光后, 三鹿乳业集团一夕间倒闭破产。

近期的一个爆炸性消息击溃了民众信任的底线, 那就是医药方面毒胶囊的曝光。药品安全和食品安全对人们来说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在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 买卖双方在交易行为中要严守诚信。随着商家对经济利益的盲目追求, 市场交易行为越来越混乱, 损害消费者利益的行为也变得越来越频繁。

四、解决信任危机的途径1、促进体制革新

中国现在的经济发展速度很快, GDP总值居世界第二位, 中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期, 社会问题频发, 面对这样的情况, 我国应该试着放慢发展的速度, 而更加注重质量。促进体制革新, 从根本上加强对社会各方面的约束, 把中国的发展引入一个良性发展的正常轨道。

2、加强社会监督

政府加强监督机制对各大企业商家进行严格的监督和调查, 用法律手段对其给予严惩。

3、改革竞争机制

规范企业的竞争机制, 坚决杜绝企业间的恶性竞争。政府规范企业竞争的机制, 使各个环节都透明化, 建立有利于消费者的良好的市场竞争环境。

4、恪守职业道德, 建立普遍信任

政府完善各项体制机制为人民大众营造一个良好的客观环境。各行各业的人都应恪守自身的职业道德, 做到不自欺也不欺人。只有做到这些, 社会才能建立起普遍信任。

五、建立普遍信任观念的重要意义

在国家和民众的共同努力下, 建立起普遍信任观念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 建立普遍信任观念有利于民族的复兴和国家的富强。中国经济高速发展, 重效率就会轻质量, 因此导致了一系列的质量安全问题, 引发了全社会严重的信任危机。对此国家和社会只有重拾信任才能保障各项事业的顺利进行, 才能增强民族的凝聚力, 我国才能万众一心的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实现民族的复兴和国家的富强。

其次, 建立普遍信任有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信任危机给人们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中国传统的信任观念顷刻消失, 人们处于怀疑和恐慌之中。社会由人组成, 只有每个社会成员都恪守本分, 坚守职业道德, 不自欺不欺人, 不损人不害人, 自觉自律, 才能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提高全社会的信任度, 有利于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立, 有利于社会安定, 特别是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建立高信任度的社会, 具有重要的意义。

普遍经济思想 篇5

一、观察点选点说明

教学素材是传播教学信息的基本材料单元, 是解决教学中某个问题、某个知识点的教学构件。[1]教学素材的合理选取和利用要便于教师优化教学内容和结构, 强化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要有利于充实教学内容, 使教学内容更加丰满, 更加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认知能力;要有利于根据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预设教学情境, 为学生特定能力的培养创造条件;要有利于教师重新整合教学内容, 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 寻求最合理的教学方案。政治课理论性强, 许多教师为了使课堂更吸引学生、更有效, 常常花费大量的精力准备教学素材, 试图通过教学素材来分解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激发学生的兴趣或学习的需求[2], 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对教学素材的选择和利用总会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直接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所以此次课堂观察特意选择教学素材评价。

二、观察表说明及观察结果

本次以《世界是普遍联系的》课堂观察为例, 主要问题是教学素材的评价。观察表是笔者参考相关论文和量表设计而成, 表中涉及的内容用“√”表示, 未涉及的内容不用填充任何标志。

本堂课的观察结果如表1所示。

第一列为教学环节, 根据授课内容的不同, 可能分为不同的主题, 也就是教学环节, 通常一节课可分为3~4个环节。根据本课教学内容特点分为四个环节:联系的概念、联系的普遍性、联系的客观性、联系的多样性。

第二列为素材类型, 主要分为四类:文字、图像、声音、视频。文字主要有三种类型: (1) 提纲型文字; (2) 论证型文字, 包括故事 (如案例、笑话、寓言等) 、诗歌、谚语、名人名言、谜语、数字等; (3) 问题型文字。[3]图像包括静态图像和动态图像。其中静态图像主要包括图画 (如漫画等) 、照片、图表等, 它们可来自报刊、书籍和师生自己拍摄的照片等, 也可以直接从网上下载。动态图像可以直接从VCD中截取导入, 也可以从电视节目 (如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节目) 、录像片中获取, 还可以直接采用三维动画制作系统和Flash来制作。声音主要包括解说、对话、朗读以及音乐等, 它们可以来自VCD、录音带、录像带、电视节目以及从网上下载, 也可以由师生自己配制。视频主要指各类格式的动画。每个教学环节分别对应文字、图像、声音、视频素材进行观察。

第三列为素材的科学性, 只要内容表述准确无歧义就用“√”表示。

第四列为素材的教学性, 教学性是一切教育软件必须具备的特性。“有效支持所属的教学内容”是指该教学素材可以充分诠释教学内容;“适用于使用者”指的是教师在教学运用中不生搬硬套, 能够灵活运用;“包含应有的信息量”是指素材体现出教学内容应该囊括的知识点。

第五列为素材的即时性。政治课的生命力在于理论联系实际。一要贴近学生的实际, 教师所选用的素材、设计的教学方式只有贴近学生的知识水平、心理特点、思想水平、学习生活实际, 才易于被学生理解和接受。二要联系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 反映社会现实生活。

第六列是素材体现出较强的目的性和针对性, 指向教学目标。

第七列是素材运用的灵活性, 能根据课堂变化和学生的兴趣适时出示适当的素材支持教学的需要。

第八列是素材整合的艺术性, 要给人以美感, 具有审美价值。

三、观察结果分析及教学建议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这一框题是高中政治必修四《哲学与生活》中的一个课时, 对应各个知识点将整节课分为四个教学环节, 并根据各环节所采用的各种文字、图片等素材对应量表进行观察记录。

1. 观察结果分析

第一, 从观察表中统计出的结果来看, 第一个观察点素材选取的科学性方面, 内容表述基本上没有出现歧义, 用词较得当。例如在第一环节中教师问学生“现在你在想初中某一同学, 你们是否就构成联系?”这里用的是“构成”而不是“存在”或“有”, 这样利于与生活中常说的“联系”区别开来, 体现出较好的哲学术语表达能力。但是, 声音素材上表现出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教师在问这个问题的时候, 学生有的说构成联系有的说不构成联系, 教师在分析的时候只是说不构成联系, 是学生单方面想初中的同学而已, 不构成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这个问题的答案其实是有两种可能性的:如果只是偶然想起平时几乎不联系的某个同学, 那么就没有构成联系, 因为没有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但是如果想起的这个同学是很要好的而且平时经常联系的, 那么会构成联系。根据学生的反应知道他们已经注意到这两种情况了, 但是教师为了教学讲解的需要只阐述其中一方面而忽视另一方面, 导致素材分析不到位。

第二, 第二个观察点是教学素材运用的教学性, 所选材料基本上能支持所属教学内容, 比较贴切, 教师驾驭素材的能力也比较强。素材的合理选择和运用利于学生理解教学知识点。在讲授联系的普遍性时, 教师运用学生对联系概念的理解辅助三个例子进行讲解:图片展示天空、森林、动物的自然环境说明自然界的联系是客观的, 图片展示房地产与其他行业的产物链说明人类社会的联系是客观的, 口头讲授科学发展观是经过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发展与实践逐步形成的以及为什么高二才学哲学是依据人的思维发展规律确定的来说明人的思维世界是客观的。三个例子一一对应哲学上所讲的整个世界的三个方面, 比较恰当, 学生容易理解和记忆。此外, 讲授联系的多样性时运用图片让学生进行判断是哪种联系, 很直观形象, 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美中不足的是教师在讲到联系的客观性中的“人与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这一知识点的时候运用深圳与香港建立的深圳湾大桥, 只说人与事物的联系是因为建立在客观存在的事物基础之上, 没有联系前面所学规律的知识进行更深入讲解, 学生只是一知半解, 停留在表面。

第三, 从素材选取是否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方面分析。整节课列举的大部分的例子, 无论是文字方面的还是图形和声音方面的, 都能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 从学生喜闻乐见的例子着手。例如从联系的普遍性过渡到联系的客观性时, 教师运用学生被分到9班而有了联系 (说明联系是有条件的) , 提出“9是我的幸运数字, 是不是被分到9班后学习成绩就会好起来?9班与成绩好能不能构成联系?”[该班是高二 (9) 班]问题说明联系的客观性, 不能人为臆造。又如深圳与香港建立的深圳湾大桥 (该校是深圳的某一所中学) 、小明与小华聊QQ (学生经常通过QQ聊天进行联系) 等。从是否联系国内外形势新变化方面看, 教师这方面的素材运用比较欠缺, 只是提了一下科学发展观的形成就没有下文了。《世界是普遍联系的》这一课结合时事进行讲授是比较好把握的, 例如G20峰会、国家领导人访问其他国家、出台的相关政策等, 都可以用于这节课, 可以增强课堂的时效性, 引导学生关注时事, 提高学生对具体事物认识和分析的能力。

第四, 第四个观察点是教学素材运用的针对性, 做到有的放矢。从统计结果看, 本课大多数素材能针对相应的知识点进行运用。例如让学生列举由“饭”想到的和由“消化系统”想到的, 这两个素材分别指向联系的“事物之间”和“事物内部各要素”的两个方面, 方便学生对联系概念的理解和记忆;8与发, 4与死;喜鹊报喜, 乌鸦报丧;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师傅领进门, 修行在个人;我看到了苹果落地为什么看不到万有引力?通过这几组图片说明联系的多样性的种类。不足的地方是教师在课堂中列举本质是一样的、只是换个说法的例子:东门的路人甲与老师是否构成联系?你与在想的某一初中同学是否构成联系? (为了强调联系是要相互的) 老师与美国某一班高中的学生是否存在联系? (为了说明联系是有条件的) 。这三个问题指向的知识点可以就其中一个例子进行分析, 这样就不会显得重复。

第五, 第五个观察点素材为是否能根据课堂变化引出更贴切的例子的灵活性问题, 值得称赞的是教师能对问题进行预设,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进行选择。教授联系的概念时, 教师通过PPT展示出“饭、消化系统、美国、汽车”让学生选择一个作为主题, 进而说出由主题联想到的其他事物。这样的预设能充分调动学生的课堂参与性。

第六, 最后一个观察点主要是素材的呈现从艺术的眼光看是否有审美价值, 通过PPT展示出来的文字和图片都是经过教师的精心设计后采用的, 色调搭配、图片与文字的放置都比较合理, 符合一般的审美标准。本次观察的课无视频。

总之, 整节课教学素材的选取和运用比较恰当, 例子很丰富, 但是从另一方面来讲整节课素材运用得太多, 如果教师对素材把握得不好的话会给学生增加负担。

2. 教学建议

通过观察记录与分析, 可以说这是一节优秀的公开课, 总体而言, 整节课教学素材的选取和运用比较合理。针对其中的不足之处, 对于以后教学素材的选取和运用, 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 教学素材的选取突出“新”字。“如果选取的资源不能紧扣时代脉搏, 就难以体现其思想性和教育性。”教学中时事新闻的运用促使学生关注世界的变化, 感受时代的脉搏, 利于培养学生形成关心社会、关心国家、关心人类的良好品质, 培养他们认识社会、适应社会以及分析社会问题的能力。哲学是关于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方法论, 与相关时事联系非常紧密, 只要教师在生活中稍微留意时政新闻, 就可以在教学中加以利用。

第二, 教学素材选取紧扣“精”字。从同类事物中选取具有代表性的, 与学生思想实际、生活实际紧密相关的素材, 避免素材过多而增加学生学习的负担, 造成“消化不良”的局面。素材并非多多益善, 少而精才是王道;一张图片只有一个重点, 善用素材, 传达出最想说的话;素材只是作为辅助, 知识本身才是主角, 切勿反客为主。

教学素材直接服务于使用者。在教学中能够真正科学合理地选取和利用教学素材辅助政治课教学, 精心选择服从和服务于知识点的材料, 必将优化思想政治课教学, 使理论性较大的学科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 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参考文献

[1]王晓玲.多媒体教学素材库建设的研究[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 2005.

[2]许群英.思想品德课教学素材的合理选择和利用[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教育教学研究版, 2012 (1) .

上一篇:初中课外阅读下一篇:传统内固定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