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系统中创造力培养

2024-06-09

学习系统中创造力培养(精选十篇)

学习系统中创造力培养 篇1

面对这样充满了“创新”的语文课堂, 笔者每每担忧, 热烈的讨论之后学生是否对文章作者的观点及思路真正知晓?是否了解了文章最精彩的创作手法?如果每一堂课都是这样上的, 学生能否真正掌握分析文章的基本方法, 从而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讨论或完成展示作业时, 是不是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了?发言学生说出来的意见是否真的经过了深度思考?创造性思维是否就表现为对一切传统知识和能力的颠覆?教师对各种发言的鼓励, 会不会导致参与度高的学生养成思维过度发散、天马行空的不良习惯?

实践证明, 至少最后一种情况是存在的。每年招来的一年级新生, 都会有不少人上课根本不想听教师和同学的发言, 急于表达自己已经知道的零散知识, 讨论、发言时东拉西扯, 借以展现自己知道得多、思维开阔。说者自鸣得意, 听者一脸羡慕, 甚至外来听课的教师都夸他们富于“创造性思维”。这样的情况让人不得不忧虑。

一、创造性思维培养存在问题的根源

(一) 对“创造性思维”内涵的理解存在偏差

创造性思维包括发散思维和集中思维[1]。发散思维要求人们从多种角度去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 不为事物本身的性质所束缚。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吉尔福特 (J.P.Guilford) 检验发散性思维的经典方法, 是要求被试者尽量多地想出“砖块有哪些不同寻常的用途”。想出的答案越新颖, 就说明被试者创造力越强。因而, 人们往往误认为凡是在课堂上反应快、乐于表达、发散思维突出的孩子, 就是创造性思维非常优秀的人[2]。

事实上, 仅仅进行发散思维, 还很难获得创造性成果, 创造性成果也离不开集中思维。所谓集中思维, 就是通过逻辑分析, 对经过发散思维而得出的设想, 按问题解决的要求去进行筛选和优化, 进而得出最佳方案。

发散思维和集中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左右两翼, 缺一不可。二者必须相辅相成、共同作用:以集中思维为主导进行有目的的发散, 以发散思维保证集中出来的结果不简单肤浅、因循守旧。把思维过度发散、天马行空的不良习惯错认为“有创造性”, 就是忽视了集中思维的重要性, 单纯地把发散思维等同于创造性思维了。

(二) 课堂教学的落实手段欠佳

中学课堂不应该仅传授知识, 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 为他们上大学学习更多、更难的知识, 甚至自学做好准备。思维培养最好的方法是一对一式的互动。对于教师抛出的问题, 每个学生都应该动脑子思考, 而不是个别学生想, 个别学生回答, 多数人等着记答案。

但中学一节课只有40 ~ 45 分钟, 课堂上的学生一般有20 ~ 30 人。因而, 教师很难在一节课上让每个学生都发言。事实上, 听别人发言是很容易走神或者思想偷懒的。于是, 教师期待通过分组讨论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这个愿望是好的, 但实施过程中如果缺乏相应的措施保障, 仅靠激发热情, 就很难保证每个学生都在动脑思考问题。

二、一些尝试性的教学实践

(一) 让思维培养落实到每个人

不管是哪一类思维的培养, 都要让它落实到人, 否则这个教学就是不成功的。

教师在安排课堂讨论之前, 可以先把要讨论的内容当成家庭作业布置给学生, 促使每个学生都去思考并且把思考的结果写下来。教师批改作业时把值得讨论的答案汇总到一起, 再提交给学生作为课堂讨论资料。尤其在作文课上, 评论范文之前, 教师一定要让学生先在课下认真品读选出的几篇范文, 并对范文进行书面评价后再到课上分组讨论。“读书会”等活动展示课上, 教师可要求学生以“语录”形式记录课上听各组代表发言后的收获, 并简单注明原因。这项作业能保证学生在课堂上听汇报时认真思考。

例如, 在讲郁达夫先生的《故都的秋》一文时, 笔者通常会要求学生概括每一个秋景的小标题。如果分析课文时当堂讨论小标题, 会有很多学生不去思考如何归纳、概括才最符合作者本意, 而是等着抄老师的板书。因此, 为确保每个学生都能独立思考, 笔者给学生留了“概括小标题”的作业, 然后让学生把写得好的小标题抄在黑板上, 课上再进行讨论、修改。经过两轮“写作—讨论—写作”, 绝大多数学生都认真思考并练习了“如何概括压缩一段文字”, 而这恰好是语文学科要培养的一项重要能力。

(二) 发散思维与集中思维并重

毋庸赘言, 语文教学中, 关于写作、文学作品的内容概括、艺术手法鉴赏等内容, 没有固定答案, 更倾向于多元化的结果, 其中涉及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较多。在这类可以培养创造性思维的学习任务中, 学生的表现如何呢?

作为语文老师, 肯定有过类似的体会——作文课上, 集体审题、选材、立意时, 学生发言踊跃、课堂如“头脑风暴”般火花不断、高潮迭起。等到真正开始下笔写作时, 仍然有不少学生要很长时间才能落笔, 收上来的作文也会远低于他们发言时所表现出来的水平。这往往会让语文老师很苦恼。究其原因, 是在发散思维阶段的“头脑风暴”中, 学生并没有对“如何成文”进行集中思维。这种无目的发散思维的结果, 导致热闹的发散之后部分学生仍然是茫然的。再深究下去, 学生为什么没有“成文”的意识和迅速成文的基本方法呢?其原因主要在于课堂上分析精读课文时, 教师只顾着激发学生“多元化解读文本”的发散思维, 而缺乏对学生进行“为写作服务”的集中思维训练。

对此, 笔者在教学中作出以下尝试。每一篇讲读课文开始前, 给学生设置一个类似于课文内容的情境, 要求学生先思考“如果是我来写这篇文章, 怎么选材、立意、构建文章”。例如, 在给初中生讲鲁迅先生的《风筝》之前, 先让学生思考“如果妈妈平时不让你玩电脑游戏, 有一次, 你偷着玩得正入神, 被妈妈发现了, 她当然很生气。怎么写才能表现出妈妈的愤怒呢”。有的学生马上想到了用刚学过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方法来正面描写人物;有的学生主张通过描写“我”的恐惧来反衬妈妈的震怒;有的学生要介绍玩游戏的几大危害;有的学生说要写写“我”深受班里玩游戏风气的影响而成绩下滑;还有的学生则结合以往学习的经验想到了在写这个主要场景之前, 先写写平时妈妈对“我”的严格要求, 为这次的发火作铺垫。笔者将这几条板书出来, 让学生讨论哪些是必要的、哪些是可有可无的。经过讨论, 学生发现介绍玩游戏的危害和写“我”深受班里玩游戏风气影响而成绩下滑两条不是必须的。讨论后, 学生再读《风筝》原文时, 就很快在原文中找到了与另外三条相应的内容, 还找出了一些描写不够充分的地方。于是, 师生一起给大师鲁迅修改起了文章。当然, 修改的过程同样是遵循前文所述“思维培养落实到人”的原则, 先各自修改, 再汇总讨论, 最后确认、记录下来。

这样的教学过程和留在黑板上的板书, 让学生明确了叙述事件的写作技巧以及为什么要运用这些技巧。这个教学过程就是以“我如何写作文”的集中思维来指导发散思维的。

(三) 珍惜学生发散的思想火花

学生的创造性常常表现为灵光一现的思想火花, 这是发散思维在中学生身上最常见的表现形式, 每个学生都遇到过。这时候, 就需要教师及时引导, 做一些“铺台阶”式的工作。

例如, 在讲《孔雀东南飞》时, 有学生当堂提问:“老师, 既然‘五’这个数字是虚指, 为什么孔雀是五里一徘徊, 而不是其他的数字?”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思想火花。于是, 师生首先一起回顾古汉语中常用的虚指数字有三、五、七、九、百、千、万等。根据上下文意, “五里一徘徊”表达的是恋人的依依不舍。于是, 表示多次的“三”和描写数量多或时间长的“九、百、千、万”就不合适。剩下“五”和“七”, 于是学生马上说, 显然是“五里”比“七里”短, 表示刚离开就回望对方的眷恋。

又如, 《游褒禅山记》中, 在总结作者王安石的观点——“志向、能力、外物帮助”对成功的影响时, 有位学生提出来可以用物理学的公式来表示:成功= (能力+ 外力帮助) × 志向。学生无意中将发散思维运用到了跨学科解决问题的层次, 这是多么有创意的事情!于是, 笔者抓住这个教育契机, 要求学生当堂讨论一下这种总结好不好。有的学生说“不好”, 因为“外力帮助”和“志向”都可能为零, 那么得出的答案就不科学了。有的学生说“好”, 因为如果志向是错误的 (即志向< 0) , 那么个人能力和外力越大, 失败就越大;如果没有志向 (即志向=0) , 那么个人的聪明才智和教师、家长的帮助都不起作用。笔者要求学生课后继续思考这个问题, 并写一篇有关这个问题的评论短文。有的学生给这个公式引入了“付出的时间t”这个概念, 将公式修改为“成功= (能力+ 外力帮助) ×t× 志向”, 并作了详尽的分析:如果在一个长期项目中, t趋向于无穷大, 个人能力和外力帮助在时间的积累下会趋于常量, 于是在长期项目中, “志向”的大小便成为成功的决定性因素。也有的学生从对“什么才是成功”的界定入手, 发现定义不同则评价标准不同, 所以上课提出的那个公式不能概括影响成功的所有因素。还有的学生引入了“矢量”“极限”等数学概念。

(四) 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需要教师的身教

创造性思维培养的第一步是模仿。教师自身的思维灵活性和开放度, 是对学生最好的身教。

在语文日常教学中, 教师应该自己深入揣摩文本, 不拘泥于教参。例如, 关于《诗经 • 采薇》中主人公对战争的态度, 人们往往认为, 主人公对“王事” (即战争) 持否定态度, 这主要依据诗歌的第1、2、3、6 节内容。然而仔细分析诗歌的第4、5 两节, 文中充满了对己方武器精良、战场上节节胜利的自豪。所以, 在课堂上, 笔者带领学生分析作者既苦于战争又有强烈的保家卫国的责任感的矛盾心理, 同时把前人对文本的不同观点也告诉学生。这个过程中, 自然而然就渗透了“开放思维, 敢于创造”的理念。

语文教师也可以在教学方式的选取上做一些新的尝试。例如, 每次讲《我与地坛》时, 笔者都花一节课的时间, 给学生有感情地配乐朗读课文。忧伤婉转的音乐配上教师深沉伤感的朗读, 不必再做任何讲解, 所有的学生都能读懂母亲对儿子的万般担忧。往往一节课下来, 师生都在落泪。课下, 笔者要求学生给文章写旁批, 这就使得情感教育和文字分析都落实到位了。

另外, 语文教学的外延可以说是整个生活, 教师可以随时随地引导学生创造性地运用语文学科的知识。例如, 外出参观时, 教师现场出上联, 学生对下联;通过改写歌词来练习诗歌创作;仿照《二十四史》中人物传记的方式, 用文言文来介绍班级同学等。

总之, 只有教师创造性地教, 学生才能创造性地学。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不能图热闹、漫无边际、流于表面。尤其是对于智力超常儿童的创造性思维培养, 要实实在在落实到每一个学生, 系统培养, 随时随地, 身教言传。否则, 他们敏捷的反应会被误认为是创造力, 久而久之, 就会变成“泯然众人”的仲永。

摘要:当前, 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语文教学存在盲目使用讨论教学法、图热闹、流于表面等问题。对此, 教师首先要明确“创造性思维”的内涵。在教学实践中, 教师要通过课前、课后活动, 将创造性思维培养落实到每一个学生身上。做教学设计时, 要有意识地贯彻“发散思维与集中思维并重, 并互相推动”的思想。课堂上, 要抓住学生临时产生的创造性思维火花, 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教师要有计划、有步骤地系统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并随时随地言传身教。【摘要】

关键词:语文教学,创造性思维,发散思维,集中思维

参考文献

[1]鲍健强, 黄舒涵, 蒋惠琴.论发散性思维和收敛性思维的辩证统一[J].浙江工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0 (6) :121-124.

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的学习能力 篇2

江苏省邳州市第二中学王子玲

中学化学课堂教学是学生认识化学世界,了解化学基本知识、提高化学素养的主渠道。教师除了传授化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外还应注重培养学生创新性人格、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使他们想创新,敢创新,会创新。在教学中我们该怎样结合学科特点,有意识地不失时机地给学生提供创新的环境,提高他们创造性的学习能力呢?研究表明,从可能性上看,任何一个有智力的人都有创造力,但并非任何一个有智力的人都能发挥出创造力,即并不具备有现实的创造力,也就是说创造力犹如人的智力中的宝藏,需要进行开采和挖掘。由此可见学生创造力的提高需要我们去训练和培养。本文就化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造能力,谈点粗浅认识。

一.掌握学生学习特点,提高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的针对性。

从心理学和教育学的角度分析,学生的学习大体分为两种类型:一类是记忆型,这类学生主要通过记忆来学习,听、读、看、记为其学习的主要手段。记忆型学生学习成绩一般随着年龄的增长呈逐渐下降趋势,如许多初中阶段很优秀的学生,到高中后成绩下滑到一般,是何原因?笔者认为主要是这些学生在学习时被动地接受知识,很注意老师的结论,但不善于探索,不敢大胆质疑,缺乏创新意识,一般不敢“出格”,在低年级教材内容浅显易学的情况下显示了他们的优势,而随着年级升高与教材内容的加深,需要创造性解决问题时则暴露出很不适应的弱点。因此要对这些学生进行创造性意识的训练,特别是发散思维的训练。在教学中要教育他们克服死记硬背,被动接受知识的现象,给他们开创主动探索知识的条件,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使他们充分意识到对教师的结论不能仅停留在记忆的水平,更重要的是通过认真分析,深入钻研把知识化为己有,使他们明白学习的目的全在于应用。如果知识学得死,学得再多也没有用,所以在学习时必须考虑到能对所学概念进行归类吗?对于所学的原理能自己举例吗?对相同、相通、相似的事物能用所学的理论来加以区分、解释与说明吗?还有哪些不同的见解以及能提出新的问题吗?等等,使学生经常想想这类问题就能逐渐养成善于自我探索,大胆创新的良好习惯,并逐渐由记忆型向创造型转化。另一类是创造型,这些学生是通过思考进行学习,有较强的学习效率意识。创造型学习的学生成绩一般随着年级的升高而呈逐渐上升的趋势。他们在学习中善于质疑,大有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精神,善于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有寻求多种方案解决问题的习惯,思路比较开阔,对问题钻的较深,解决问题的方法较多。但有时存在问题处理不果断,在多种方案面前举棋不定,甚至认死理,爱钻牛角尖的现象。因此对他们进行发散思维训练的同时,更应着重加强集中思维训练。如对他们的善思、好问、爱向老师质疑问难的情况,教师不能有厌烦情绪,相反应当积极鼓励这种精神,即使对那些爱钻牛角尖的学生也不能压制他们的探索热情,而要善于引导他们从钻研问题的误区走到正确探索问题的途径中。

二、通过学习兴趣的培养,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在科技创造发明史上,凡是做出辉煌成就与突出贡献的伟人,他们都有着无与伦比的创造力,也都有着创造发明的浓厚兴趣与好奇心。由此可见,创造力同浓厚的兴趣、好奇心是有着必然的联系。这种必然联系可表示为:兴趣是创造力的原动力与维持力,好奇心理是创造力的推动力与激发力。学生的学习与兴趣更是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如我们常常发现有的学生对不感兴趣的那一门学科,就

是拚命学也不可能学好;相反对感兴趣的内容学得又快又好。因此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应当注重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要认识到学生的兴趣并不是天生的,更不是头脑中固有的,要使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需要教师自身的影响、启发和诱导,采用直观的方法,生动的语言,创造激发兴趣的良好情景。如教学中的实验特别是探索性的实验,其内容充满思维性、挑战性、探索性、创造性,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例如在做钠与乙醇反应的实验时,将钠投入乙醇时,学生观察到钠投入的瞬间沉于试管的底部,但很快又浮至了上面。有学生很快就联想到钠与水的反应,并开始讨论原因何在?有的想到了密度问题,有的想到了产生的气体在推动着钠向上浮动,有的则想到了类似鱼漂的问题。学生的思维是多么的活跃,加以引导和讨论,不是很多问题都可以解决吗?在课堂演示实践中,要留有“空白”、“开发区”让学生去发现去创新,锻炼他们的创造实践能力。例如在做“乙醇的催化氧化”实验时,提出只给大家一根铜丝和酒精灯,能否完成实验?让学生自己思考,设计方案,解释原理并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亲自实践,领略“创新”成功的滋味。

化学教材中有很多内容单凭教师干巴巴地讲解和平铺直叙,学生往往无兴趣,感到枯燥乏味,难学难记,如果将其设计成一个个饶有兴趣的问题,则可以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使他们在学习中体验到乐趣,学习不再是一种负担,而真正达到了愿学、乐学。

三、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学生创造性的学习能力。

教师不仅要帮助学生学会系统地掌握知识,而且更要着眼于学生的会学和善思。因为实现教育任务最可靠的方法是善于引导学生去发现、去探究,让学生用自己的头脑来想,用自己的眼睛来看,用自己的手来做,使学生的聪明智慧用在创造性学习上。为此,在教学中要做到以下几点:

1.让学生自己发现新知

学习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使理解最深刻,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迁移理论告诉我们,学生已有的知识和技能对后续学习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去发现新问题,探求新知识。例如教师在备课设计教学程序时,都要把功夫下在引导思路和学法上。教学程序的设计不应该受固定模式的限制,要具有开放性,要根据不同内容、学生的具体情况灵活设计。教学设计的重点是设计出有梯度、有较高思考价值、富有启发性、有深度和较大思维空间的新问题,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参与不同梯度的问题,重在让学生都有成就感,激发全体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要改变用“对不对”、“是不是”的简单问题提问的旧习惯,避免学生齐答的场面,精心探索提问的内容、方式,要锤炼设问语言和激励评价语言的艺术性。要热情鼓励学生畅所欲言,提出不同的答案,特别要高度评价有创意的学生,对于答错的学生要引导慢慢思考,自主发现错误的原因和纠正的方法。教学程序的安排要以有利于全体学生主动学习为目的,如分小组讨论,反馈意见后针对性挑选学生进行辨析,同桌相互交流等等。教师的每一个安排都要落到实处,更要关注不爱说话及后排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发挥,力争营造团结互助、轻松愉快、全员参与的课堂气氛。另外探究性学习能最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科学态度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师要通过设计问题、创设探究情景、提供必要的动手操作和思维操作的工具,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使学生养成“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实验探究-讨论评价”的思维习惯,在提出研究课题、制定研究计划、开展探究活动、完成研究成果、展示分享研究成果各个环节,教师要起到

引导和点拨的作用。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适合进行探究性学习,何况传授式教学在班级授课体制下无疑是一种高效的教学方式。所以我们必须明确讲授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思考,认真研究“为什么讲、讲什么、如何讲、讲多深多浅”等,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实现探究性学习与传授学习两种学习方式的融合,实现有效教学。

2.多让学生提问题

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大胆质疑,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做学习的真正主人,也是确保学生主体地位的一条措施。学生能否提出问题,关键在于教师的启发和引导。有些教师缺乏这方面的研究,认为学生提不出恰当的问题,或者提出的问题不符合教师的要求,耽误讲课的时间。诚然,学生提出的问题是不恰当的,有时甚至是荒唐错误的,但是他们只要提出了问题,说明他们动过一番脑筋进行了思考,已向理解迈进了一步,况且提出问题本身就蕴含着创造性的火花,不可能提出的问题都是错误的。所以对学生的这种积极性应给予鼓励,并积极支持学生多提问题,每一节课都尽量给学生创造提问题的机会,即使在教学任务较紧的情况下,教师也应给学生腾一方质疑问难的天地,以激发学生积极探索知识的兴趣,使学生的思维处于非常活跃的状态,特别是创造性思维得到了充分发挥和锻炼。

3.多让学生自己总结规律

归纳、综合是学习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综合不仅是科学家发明的手段,也是创造性学习的手段。学生在学习中只要善于发现、归纳、总结规律,就会在原有的知识基础上有新的发现和新的创造。并且综合的对象越多,范围越广,见解也就愈普遍、愈深刻。因此,教学中必须注意培养学生的这种能力。

在新授课学习某些新概念、原理时,最好不要上来就讲,也不要把一切都讲完,而要让学生结合旧知识先去自学,去自我探究和总结规律。化学教科书是经过专家精心编写,广大教师学生使用、修订、再修订的知识宝库。教师应该重视发挥课本功能,要教育学生学会读书。

提倡学生养成课前预习读书的好习惯,这就迈出了主动学习的第一步,课前预习读书可以在开学前的假期中,也可以在前天晚上或上课前。学生必然要独立思考发现其中要探究的新问题,上课时心中有数,明确新课知识中的疑点、难点、重点,激发出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的激情。教师要根据不同的内容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做好读书笔记,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科书更加体现现代化教学理念,新教科书的结构、内容设计、图文更富有新意,更有利于吸引学生,教师要适时引导学生看彩图、看边图、认真分析运用图表等。同时也要认真落实教科书中的讨论、阅读、研究性学习等各部分内容等。

数学学习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篇3

一、数学学习是一个数学思考过程

数学学习本身就是一个思考的过程。数学学习的本质是学生获取数学知识、形成数学技能的一种思维活动。“思考”是学生学习数学认识过程的本质特点,是数学知识的本质特征。学生的数学思维是对自身活动的反思,是对经验的反思。学生的数学学习是一个具体形象思维和抽象逻辑思维相结合的思考过程。数学具有内在的逻辑体系和抽象性,学习数学的过程本质是一个思考的过程。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思考过程是直观思维、具体形象思维和抽象逻辑思维三个方面的结合。数学学习和数学思维密切相关是由数学学科知识本身的特点决定的。数学学习不是让学生接受课本上的或教师的现成结论,而是学生亲自参与的丰富、生动的概念活动或思维活动。

二、数学学习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具有再创造的通道,以激励学生再创造的活动。创造性思维是数学思维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张奠宙教授认为,数学思维是策略创造和逻辑演绎的结合,而且策略创造处于主导方面,逻辑演绎是基础方面。对于思考数学问题而言,离不开学生的策略创造。在数学课堂中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和想象力,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思维品质,发展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发展学生的探究、发现和初步的创造能力。数学创造性思维从属于创造性思维,它应是创造性思维在数学中的体现。数学创造性思维也直接从属于数学思维,它是数学思维中最积极、最有价值的一种形式。

数学创造性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一种,它是逻辑思维与非逻辑思维的综合,又是数学中发散思维和收敛思维的辨证统一。它不同于一般的数学思维之处在于它发挥了人脑的整体工作和下意识活动能力,发挥了数学中形象思维、灵感思维、审美的作用,因而能按照最优化的数学方法与思路,不拘泥于原有理论的限制和具体内容的细节,完整地把握数与形有关知识之间的联系,实现认识过程的飞跃,从而达到数学创造的完成。

三、数学创造性思维的基本特征

1.数学的发明创造是在形式、结构上为数学美所控制的。在数学领域中,发现或发明都是以新的思想组合的方式进行的。

例在一个有限的实数列中,任意7个连续项之和都是负数,而任意连续11项之和都是正数。试问,这样的数列最多有多少项?

2.数学的创造是思维自由想象基础上的构造。数学创造性思维需要想象,“想象力是科学研究中的实在因素”,“数学中也有惊人的想象”。想象提供理想化的思想方法,理想化的思想方法使研究对象极大地简化和纯化。想象力是建立数学新概念、新理论的设计师。数学创造性思维的结果是思维的自由创造物与想象物,它以逻辑上无矛盾为必要条件。由于把设想为一个数,像实数一样参加四则运算在逻辑上无矛盾,从而创造了虚数这种思维的自由创造物与想象物就是一个著名的例子。

3.数学的发现是逻辑思维和非逻辑思维的综合。数学规律的发现既是靠直觉思维、形象思维,也要靠逻辑思维。既要靠发散思维,也要靠收敛思维。数学推理既有归纳推理,又有演绎推理。一般是由合情推理的猜想,靠逻辑演绎来证明。

以上几个特征是数学中常见的创造性思维特征。

四、影响数学创造性思维的主要因素

1.数学知识与结构是数学创造性思维的基础。数学知识是前人创造活动的产物,同时又是后人进行创造活动的基础。一个人掌握知识的量影响其创造性的发挥。

2.一定的智力水平是创造性的必要条件。创造力本身是智力发展的结果也是智力发展的一个直接体现,它必须以知识技能为基础,以一定的智力水平为前提。创造性思维的智力水平集中体现在对信息的接受能力和处理能力,也就是思维的技能。

3.数学创造力的发挥与心理素质密切相关。良好的意志品质是数学创造性思维的心理保障。兴趣是数学创造性思维的心理动力。稳定、持久的兴趣促进创造性思维向深度发展;浓厚的兴趣促进数学爱好者对数学问题去探索。

五、通过数学教育发展数学创造性思维

1.转变教育观念,将“再创造”作为整个数学教育的原则。相信每个人都有创造力,小学生和科学家都有创造性,只是创造层次水平不同而已。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认为:“将数学作为一种活动来解释,建立在这一基础上的教学活动,我们称之为在创造方法。”通过数学教学这种活动来培养学生的数学创造性思维,发展学生的数学创造性思维,才能为未来成为创造型人才打下基础。

2.在启发式教学中采用的几点可操作性措施。数学教学经验表明:启发式方法是使学生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发挥主动的创造性的基本方法。而教学是一种艺术,在一般的启发式教学中艺术地采用以下可操作的措施对形成学生的数学创造性思维是有益的。

(1)观察试验,引发猜想。在教学中有意识设计、安排可供学生观察试验、猜想命题、找规律的练习,逐步形成学生思考问题时的自觉操作,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就会有很大发展。

(2)数形结合,萌生构想。想象是形象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中的想象更加奇特,它是数学中的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有机结合,具有新颖的独创性与综合的创造性。

(3)类比模拟,积极联想。类比是一种从类似事物的启发中得到解题途径的方法。类似事物是原型,受原型启发,推陈出新;类似事物是个性,由个性中提供出共性就是创新。

(4)发散求异,多方设想。在发散思维中,沿着各种不同的方向去思考,有时去探索新运算,有时去追求多样性。发散思维能力有助于提出新问题,孕育新思想,建立新概念,构筑新方法。

(5)思维设计,允许幻想。数学家德·摩根曾指出“数学发明创造的动力不是推理,而是想象力的发挥”。在数学的抽象思维中,动脑设计,构想程序,可以锻炼抽象思维中的建构能力。

(6)直觉顿悟,突发奇想。数学直觉是对数学对象的某种直接领悟或洞察,它是一种不包含普通逻辑推理过程的直接悟性。

(7)群体智力,民主畅想。良好的教学环境和学习气氛均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课堂上教师对学生讲授解题技巧是纵向交流,垂直启发,而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和切磋则可以促进个体之间创造性思维成果的横向扩散或水平流动。

参考文献

[1] 张奠宙等编著.现代数学家传略辞典.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

[2] [荷兰]弗赖登塔尔著.作为教育任务的数学.陈昌平,唐瑞芬等编译.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

[3] 张奠宙等编著.现代数学教育史话.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

学习系统中创造力培养 篇4

关键词:主体性,倡导预习,轻教重学,探究答疑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导者,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 课程是教学活动的客体。在教学活动的这三个要素中, 学生的主体作用是教学活动的核心。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告诉我们, 学生的学习过程是学习者主动建构的过程, 因此在教育教学活动中, 起主导作用的教师应当分层引导学生走向教材, 有效地发挥学生这一主体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内化作用, 充分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代新人奠定坚实的基础。

1.倡导预习, 引导学生走向课本

倡导学生课前预习, 就是要求学生独立自学, 虽然这种独立自学是浅层次的, 但是这是主体和客体的初步统一。

怎样设计课前预习目标, 是摆在语文教师面前的重要课题。因此每位教师必须深入研究教材, 吃透教材的每个细节, 领会教材的编写意图。我在平时的教学中提倡学生预习, 预习是学习新课的第一步, 学生对此兴趣很浓。因为学生有很强的求知欲望, 急于想揭开新课的真面目, 甚至很有超越感, 有竞争意识。通过预习, 他们想超越同学, 甚至是教师。因此预习在语文学习当中是很重要的一关, 不可疏忽。

预习是培养自学能力的有效方法, 具体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 是阅读理解。阅读课本, 是学生获得知识的主要途径, 通过阅读课本可以让学生知道教材的重点、难点、疑点, 提高听课的效率。培养学生认真阅读课本的习惯, 正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开始, 正如教育家叶圣陶所说:“教是为了不教。”理解, 是以阅读为基础, 弄清知识的结构和逻辑联系, 使之内化为自己的知识。第二个层次, 是对已经理解的知识进行应用, 对暂时没有理解的知识提出问题, 多问几个为什么。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对于提出问题, 一方面, 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另一方面, 学生带着问题听课或讨论, 提高学习的效率。第三个层次, 是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归纳, 对知识精华进行创造性探索, 突破条条框框, 敢于追根问底, 敢于提出不同见解, 能从不同角度创造性地思考问题, 解决所学知识的应用、迁移问题。

2.轻“教”重“学”, 引导学生走向问题

在“教”与“学”的关系上, “教”是为了“学”, “教”的最终目标是为了“不教”。具体地说, “教”只是为“学”提供必要的条件和指导, “学”是“教”的出发点和归宿。“教”的内容和要求只有通过“学”的环节才能被认识、接受和内化。“教”的最终效果要看“学”得如何, 如果学生不学, 教师教得“再好”也是徒劳。在课堂交流中, 语文教师要倾听学生的心声, 指导学生明确重难点、易错点、易混点, 引导学生用适当语言表达。课堂上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展示、发表自己见解。其实“教会”的含义应该是 “教→学→会”, 如果教学活动缺少了“学”的环节是不可能被“教会”的。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 《教育与自我教育》 一书中指出: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 在对个人的教育中, 自我教育是起主导作用的方法之一, 只有学会进行自我教育的人, 才可能成为一个真正的人。

要把教学活动的主要过程变成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过程, 就必须以问题为中心, 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汇集全班学生预习中遇到的问题, 教者适时地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系列提出个别或系列问题, 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著名的科学家波普尔认为创造思维活动“是从问题开始的, 正是问题激发我们去学习、去发展知识、去实践、去观察”。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中, 不但不能扼制, 而且要善于鼓励学生提出一些“离奇古怪”的问题, 允许他们去“钻牛角尖”, 去“标新立异”, 去大胆突破旧有知识结构或名家的束缚, 去发表自己的见解。事实上, 鼓励学生突发奇想, 就是通过训练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而现在的有些教学过程, 学生往往处于被动的状态, 他们不愿也不会提问, 教师在某种程度上也不鼓励学生提问题, 缺少问题提出的教学氛围, 使学生的思维凝固, 造成学生缺乏自信心、不善于表达、不喜欢标新立异等特点。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 学生天生的创造、好奇、探究的潜力从一进小学就开始减退。因此我们在低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就应该探索开发学生“会问”潜力的策略。语文教师长期坚持做下去, 一定会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探究答疑, 引导学生走向思维

“思起于疑”, 随着问题的提出, 问题便成了思维的动力, 因为思维总是指向解决某个问题。由于传统教学的原因, 小学生提出问题后, 不知道问题如何回答, 习惯了一遇到问题就请教师解惑, 此时教师不应该立即答疑解惑, 应当改变角度给予启发或适当点拨, 引导他们参与思维, 激发其内驱力, 这样既训练了他们的思维, 又带动了基础知识的学习。学生会质疑是学习的基础。因此在预习时要注重引导学生、鼓励学生质疑。

学习系统中创造力培养 篇5

摘 要:在当前新课改的潮流下,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尤为重要,教师应运用灵活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兴趣,唤醒学生创新潜能,进而提高课堂效率。

关键词:激发学习兴趣 自主学习 创造性思维

英语教学是通过基本训练的途径培养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英语教学大纲指出教学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英语学习的兴趣是英语教学的生命。所谓快乐教学,就是通过师生、生生之间,情感、言语交流,激发师生教与学的热情,使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不知不觉地学到知识,自然而然地应用它。语言是生活的一部分,是具有生命力的、开放的、发展着的活的系统。如何运用合乎语言的性质、合乎人自身特点的教学方法,使外语教学活起来,是长期以来我所一直追求的问题。总的说来,大致应分为教学手段和教学重心。

一、教学手段

在实际英语教学当中,正确的思路方向是成功把握教学的基础。就像导航灯一样,只有确定了正确的教学思路,才能够有条不紊地实施教学活动,从容地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在我看来,教学思路大致分为活教、活学、活用以及活性作业。

1.活教,即教无定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不拘一格,综合学生、教材、方法及自身的特点,创造性地开展教学活动,激活学生的学习热情,强化学生的自信,培养学习兴趣,唤醒学生潜能。教师要充分备课——备学生、备教材、备方法,要体现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创新性,永葆英语课的新鲜、有趣,切忌“为法所缚”“照本宣科”。在教学中要本着用爱心、热心、耐心、同情心,求新、求活的原则,不光要教语言,还要教方法、教做人,要体现出教学的灵活性。

2.活学,即以活教带活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树立“教是为了不教”的思想,把死记硬背的机械性学习变为合乎语言学习规律和学生年龄、生理、心理特点的自主性学习及“自我导向、自我激励、自我监控”的学习,使眼、耳、鼻、舌、身、意全员参与,交替互动;开发听、说、读、写等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3.活用,即是语言教学的目的,教师应尽可能多地用英语组织教学,用英语讲解,用英语提问,用英语奖、评、布置作业……使学生感到他们所学的英语是活的语言。在这样的英语课上,学生的注意力会更加集中,精神会更加振奋,与教师的配合会更加默契,观察力和感知力可锻炼得更加细致而敏锐,联想和想象力可发展得更为全面而丰富,思维能力也会在新的语言工具的活用过程中有新的发展。活动与合作。英语教学不应只是学生听讲和做笔记的过程,而应是学生积极参与,运用英语来实现目标、达成愿望、体验成功、感受快乐的有意义交际活动过程。教师应努力为学生创设参与课堂语言交际活动的机会,组织丰富多彩的适合学生语言水平和年龄特点的英语课外活动,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以活动为手段,教学活动化,活动交际化。师生之间,特别是生生之间的合作尤为重要。

4.活作业与活考试。作业的布置应侧重实践能力,如可以让学生用磁带录制口头作业,让学生轮流进行值日报告,陈述、评议时事、新闻等。考试是教学的向导,灵活的考试方式能起到引导活教学的作用。在考查语言知识的同时,注意全面考查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突出运用。

教学过程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多向情感互动过程。“浸入情感”的英语教学实际上对师生的人格也有潜移默化的改变,它是一种情感培养,让人开放、坦诚,更加善于表露自己。语法是组成语言系统的纲纪,教学的科学性原则是第一性的,语音、语调的标准、地道,语句的正确性,是外语教学的重要因素。教师可以通过播放英美人的录音、录像等手法来确保英语教学的科学性。教标准的英语,学标准的英语,用标准的英语。

二、教学重心

长期以来,英语教师都想使课堂教学对学生有吸引力、有趣味性,以取得满意的教学效果。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呢?

1.充分利用师爱效应,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影响教学效果的因素很多,但其中最容易让人们忽视的恐怕就是情感效应的因素。心理学的研究和教育实践证明,如果教师热爱学生,对学生抱有良好的期望,对学生的举动给予肯定、赞扬和鼓励。而学生在得到鼓励后,会激起对老师更真诚的信赖和尊敬,产生上进的信心与决心。如此良性循环,会产生教师所期望的效果。情是学生接受教育的前提,教师对学生怀有真诚的感情,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欲晓之以理,须先动之以情”这句老生常谈之言道出了情与教的关系。在教育过程中,教师的真诚感情是打开学生心灵之窗的钥匙。真诚的感情是爱的使者,可以架起师生之间相互信赖的桥梁,使教师顺利地实现教育目的。

英语是一门培养语言交际能力的实践课,要成功,“开口”是第一要素。因此,作为低年级英语教师,必须和蔼可亲,平易近人,建立融洽的师生平等协作关系,这样有助于创造一种轻松和谐的氛围,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和主动性。鼓励为主,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创设情境,把趣味带进课堂

语言脱离了情景,就难以表达意义。所以,学生仅仅掌握语言规则和词汇是远远不够的,他们只有把它们运用于表述意义的情景中去,才能使语义更加明确。

好奇是人的天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推动学生去学习的一种动力,是提高外语教学质量的关键,也是进行外语愉快教学的基本原理。孔子曰“知之者不如乐之者,乐之者不如好之者”。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把善教体现在学生的乐学上。心理学家告诉我们,任何教学内容的讲授,只有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才能激发学生的心理需求,促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体现在英语课堂上,就是置学生于真实语境中学习真实语言,坚持用英语组织授课,诱导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教师要以自己自然、形象的表演,靠身体的语言,包括多变的手势、丰富的表情,抑扬顿挫的语调去设计语言环境使学生身临其境,能在欢乐的气氛中获取知识并积极参与语言实践活动,教与学都能和谐地达到预期效果。

由于学生年龄小,知识面比较狭窄。因此在教学中必须从感性认识开始,要使教学内容具体化、形象化。因此我充分运用实物、头饰、图片、卡片、简笔画、幻灯、录音等教学手段来创设和渲染情景气氛,让学生各个感官都动起来,在自觉不自觉中去看、去听、去说、去感觉,达到运用语言的目的。尽量让学生“学在其中”“乐在其中”“用在其中”。所以说,情景创设得巧,再赋予浓浓的情,两者完美结合,效果就出来了。

3.教学方法多样化。使学生积极参与生动活泼、相互合作的言语交际活动

学生天性好奇、好动、好玩、好胜,情感易变。教师就要通过自己的教育教学引导学生,使他们的情感更加深刻、更加稳定。小学生初学英语,一般来说,都充满了好奇心,兴趣也比较高,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一有利条件,精心组织教学,经常变换教学方法,每上一堂课都给学生一种新鲜感,以不断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并变成自觉的行动。

教学方法的多样化让学生在快乐的气氛中获得知识。如开展一些情景对话;值日生每天用英语汇报情况;在学习中多组织一些英语游戏;各种小组活动、竞赛(及时给予奖励);学唱英文歌曲、歌谣;阅读简易英文书报、组织好第二课堂等。这些活动的展开首先要求学生积极参与生动活泼、相互合作的语言交际活动,教师要争取使每个孩子都有机会参与实践、操练,这就要改变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学方法,发挥学生学习中的主体作用,紧凑教学环节,加速课堂教学和操练的节奏等。

小组活动是发挥学生主人翁精神,使每个人都积极参与语言实践,提高教学效率的极为有效的方法。它不仅可以组织机械和记忆性的操练,更主要的是可用来组织学生间相互协作的意义性、交际性语言活动,从而培养相互合作的创造性的言语活动能力和合作竞争精神。为了便于开展语言实践活动,我成立了语言活动小组,每组四人左右,由一名组长负责,句型和课文的演练、识记单词、背诵课文、听写、角色演练等多种活动都以小组形式进行。这样保证了每个学生有多次演练集会,加大了练习广度,并且使那些不爱讲英语的同学也敢于在同学面前开口了。小组或个人竞赛法对于具有自尊荣誉感的学生来说,是绝对富有趣味性和刺激性的,各类接龙记单词比速度、比质量,形式可以是书面的、听力的、对话的、游戏性的。让学生公开参与竞争,及时了解自己,调整自己,从而让学生通过集体评价、个人努力顺利前进,质量不断提高。

4.启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

坚持启发性教学。中学生的好奇心一般比较强,他们经常希望在学习中发现一些新东西。学生的这一特点对进行启发式教学非常有利。教师上课时应多提些富有启发性的要求,让学生的思维活动始终处于积极活跃状态。如教师可以结合“Practice”和“Read and think”等部分内容,让学生在限定的范围之内思维、想象,也可以用挂图等形式,向学生提出问题,以激发学生的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学生的心灵深处存在着使自己成为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固有需要。”因此,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首先必须注重学生独立精神的培养。学生的主动性、独特性、创造性都是建立在独立性的基础上。因此,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能力,凡是学生能够观察的,尽量让学生自己观察;凡是学生能够讨论的,尽量让学生自己讨论;凡是学生能够动脑思考的,尽量让学生自己动脑思考。教师要留给学生足够的独立活动和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并教会学生学会阅读、学会思考。学会阅读即学会独立地获取、理解、掌握知识;学会思考即学会独立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实现课堂中个性的舒展。其次,必须培养学生的突破意识。鼓励学生不笃信书本,不盲从定论,不墨守成规。敢于对权威、对教材、对教师提出质问和怀疑,提出一些老师解答不了的,在教师知识范围以外的问题。敢于冲破惯性思维发表自己的新见解,敢于标新立异。教师在教学中,则侧重于强调发现新知识的过程,引导学生进行知识探索,培养学生学会运用旧知识去探索新知识。鼓励学生自己去探求新问题的答案,让学生体会到求知的快乐与获得成功的喜悦

以上是我对于英语课堂教学的一点认识和总结。其实落实到教学实处,关键在一个“活”字上,不能拘泥于一种单一的形式,善于用发散性、创新性思维来组织课堂教学,寓情于教,情教有效结合,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一定能在英语教学当中有效的把握课堂教学,真正使英语教学“活”起来。

学习系统中创造力培养 篇6

一、创造性学习能力培养在体育教学中面临的主要困难

1.目前学校的体育教学依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 注重体育知识和技能的传授, 并不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的培养。因而制约了学生的学习思维和能力的发展。教学方法呆板过于的强调一致性和统一性, 考试以知识的记忆和技能的掌握为主, 轻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个体的发展。压抑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使得学生没有自主的学习空间和自由的交流环境, 本来应该生动活泼的课堂环境变成学生比较消极的应付考试的过程。

2.体育课程设置的不完善, 虽然体育教学课程的设置在不断地改进, 但是由于客观条件的制约和教学思想的滞后使得课程设置狭窄, 门类不齐。教学目标的不合理, 教学内容不丰富, 不能满足学生的兴趣和对新知识的需求。因而大大的降低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这样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培养良好的学习方法。导致学生的体育知识的缺乏和知识的运用能力的低下, 这样的体育课程的设置远远没有达到时代发展和学校的教育发展的要求。因而必然对学生的发展造成制约。

3.在体育教学思想中,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学习能力的意识薄弱。应试教育的观念仍然主导者体育, 把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学习能力作为体育教学的一部分的观念还没有被广泛的采纳, 在没有这样的教育理念的指导下, 把创造性学习理念在教学中推行起来就十分困难。加强教学观念的转变, 提高认识是十分必要的。

4.体育基础设施和体育器材的短缺。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 学生人均体育资源却在不断的下降, 师资力量的不充实, 使得体育教育环境不但没有提高反而有所下降。学生进行体育活动的热情得不到满足, 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手段得不到很好的实施。

二、如何利用体育教学手段进行学生创造性学习能力的培养

(一) 创造性学习模式的建立

建立在传统教学模式上的教学方法难以培养创造性学习能力, 新的教学模式的建立是教师可以实施教法来培养学生创造性学习能力的基础。新的模式的建立首先为教师和学生建立新的学习环境, 在观念上让教师发挥教师的主导地位, 引导学生运用去发现为题, 解决问题, 逐步形成对问题的创造性解决的思维方式。并且教师要根据创造性学习的需要来运用和创造新的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适合学习模式来培养学习能力, 这种学习模式的建立可以正确引导学生采用创造性的学习方法来发现和解决问题。

(二) 发挥体育课堂教学的优势

由于体育课堂教学所具有的互动性、灵活性等特点使得它对培养学生创造性学习能力更有优势。由于创造性学习能力的培养需要学生不断的发现问题和教师的实时指导, 因此课堂的师生就必须有良好的互动性, 体育课教学过程中有许多的师生互动内容, 比如游戏, 教师的技术动作的示范和指导等, 这样就建立了良好的互动关系。有利于教师及时的发现学生在创造性学习中出现的问题, 并能及时的给予指导。体育课堂教学的灵活性具体体现在对于一个教学内容的不同解决方法上, 学生对于一个问题的发现可以有若干合理的解决方法, 教师可以对学生解决方法的合理性进行分析和讨论, 从中寻找最佳答案, 就此来提高学生的想象思维能力。

(三) 合理的运用教法

教法的合理运用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学习能力的关键因素, 教师采用的教法要适合学生发展的需求。

1. 启发式教学法。

启发式教学指教师根据学习的目的性, 学生的知识基础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 采用合理的方式引导, 使得学生沿遵循运动技术形成的规律并在教师的引导作用下运用已经掌握的知识技能不断的发现规律, 自觉的领悟和掌握教材, 形成自己对知识和技术的认识。在具体体育教学实践中, 教师应针对不同的学习内容, 进行启发和引导, 如技术动作的学习, 通过理论的讲解, 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动作概念, 然后示范, 根据技术动作的规律来逐步的学习, 促进学生的对规律的掌握和运用。

2. 问题教学法。

问题教学法是在教学中由教师引导并由学生通过观察等方式发现并提出问题, 然后通过学习和实践来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发现-提问-假设-推理-验证这样的思维方式来解决问题, 使得学生学习正确的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 这样可以使得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去调动自己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 促进学生的独立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3. 情境教学法。

情境教学法指体育课堂教学要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处于情景教学中, 比如对篮球战术的学习就是一种典型的情境教学模式, 篮球战术的运用可以结合具体的比赛实践来分析战术的运用的合理性, 在课堂教学中可以把战术教学模拟成为比赛, 针对战术执行中的每一个问题进行暂停分析, 帮助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 并可以通过学生的体验增加学生对知识及战术认识, 应注意对发生在情境教学中的一些问题, 教师要善于发现并能够引导、鼓励学生及时的发现问题。

4. 讨论教学法。

在体育教学中, 教师设定一定的条件, 有目的性的, 有计划的提出问题, 激发学生的兴趣, 对于不同的结论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可以通过实践来反复的验证, 讨论中学生始终处于宽松和民主的氛围中, 有助于学生培养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和方向来分析和解决问题, 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特性。但是教师应注意讨论教学法的运用要合理, 不应该浪费时间。

5. 发现法。

针对体育教学的特点, 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努力发现任何问题并在一定时段提出, 对于问题的解决教师不给予答案, 引导学生运用自己的知识的技能去探索, 寻求可能的正确答案, 但是这一方法的运用要合理的掌握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 充分的尊重和肯定学生的观点, 从心理学的角度, 发现重要的在于诱导启发, 使得学生始终处于良好的情绪状态下, 思维敏捷, 发现和解决完问题迅速, 但是对于学生错误的解决问题要给予适合的评价, 避免过度的批评影响学生的积极性。

三、结论

体育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过程不仅仅是促使学生掌握它们的过程, 同时也是培养创造性学习能力的过程, 授之以知识固然重要, 授之以学习的方法更为重要。把学生创造性学习能力的培养融入到体育教学中更是提高学生素质的要求, 利用体育教学培养创造性学习能力不是创新, 但是它应该成为体育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 这对于学生的整个人生的学习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因而对于学生创造性学习能力的培养是体育教育工作者应该完成的任务。

摘要:现代人的生存是一个不断的学习的过程, 而创造性学习能力对于个体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对于学生所应具备的创造性学习能力应当在接受学校教育期间得到培养, 如何在学校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学习能力也是体育教学中应注重的问题之一。本文就此如何利用体育教学实践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学习能力做如下研究。

关键词:创造性学习,体育教学,培养

参考文献

[1]俞国梁.创造性力心理学[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1997.

学习系统中创造力培养 篇7

关键词:体育教学,创造性,探索式教学方法

我国传统的教育方式,从它的实施办法来讲是重于训练而疏于培养。特别是体育课教学,已演变成以训练代替教学,以灌输代替培养。笔者认为开展素质教育的关键在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要形容创造性,首先要了解什么是创造。创造的定义是:“一种能打破常规,去产生出具有现实意义的东西之特性或能力。”

一、如何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传统的体育教学方法往往是采用这种模式:教师讲解、示范正确技术—学生练习—纠正错误形成正确的动力定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完全被动的,我们能不能改变这种状况呢?笔者在教学改革的实验中尝试着采用一种称之为“探索式”的教学方式。

“探索式”教学方法是指:在新技术教学过程中,先不给学生正确技术的框架,而创设探索情景和操作情景。有些体育老师提出质疑:“在体育教学中,我们要教会学生掌握某些技术、技能,而且这些技术、技能都是最正确、最科学的。难道我们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就是让他们不学习正确的技术,而创造、发明一种新技术吗?”

这其实是一种肤浅而片面的认识。我们在阐述了“探索式”教学法的实施办法,和对其可行性进行分析后,这种错误认识就会不攻自破。

二、如何实施“探索式”教学

(一)在教学中创设探索的情景,提供给学生创造的机会

举个例子说:在投掷实心球教学中,打破常规教学模式,让学生用自己觉得好的方法进行投掷练习。然后大家评比,谁扔得最远,他用的是什么方法,这种方法为什么投得远?结果,有个学生用跳起投掷的方法投得最远,但他的这种技术显然是错误的。怎么来处理这种尴尬的场面呢?笔者没有否定他,而是引导他。请这个学生仍然用跳起投掷的方法再投一次,但要求他在刚要跳起,腿已蹬直而脚还没有离地的时候将实心球投出。果然,他投得更远了!再向他解释:跳起投掷运用了腿部力量所以投得远。但是,当他跳起后,身体在空中失去了地面的支撑力,投掷时身体下落,挥臂投掷的力量不能更好地作用在实心球上。所以,我们如果在充分蹬地,即将腾空时出手就会投得更远。结果,这个学生很得意,因为他创造的技术稍加改动就投得很远。其他学生也纷纷效仿老师纠正后的这种方法,虽然他们还不知道这就是正确方法,但他们在练习中已经领悟了正确方法的要领。

(二)在良好的创造力的培养环境下,教师应充分肯定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承认这些方法是他们通过思考创造、发明出来的

还记得在蹲踞式跳远教学中,笔者先让学生助跑几步,单脚起跳,双脚落地练习。然后提示他们,为了跳得更远,大家要想办法在落地前把双脚尽量抬起前伸。在接下来的练习中学生都努力做到落地伸脚,但却感到双腿沉重,难以举起。笔者启发学生积极思考:怎样才能克服这种困难呢?学生经过思考、讨论又练习几遍后,终于发现一个学生为了克服举腿困难,在空中紧紧收起双腿,落地前再用力前伸小腿,这不正是我们所熟悉的蹲踞式跳远吗?笔者请大家来观看他跳远,并和大家讨论和分析他的这种方法的合理性,然后向大家宣布:他所采用的技术就叫做“蹲踞式跳远”,学生都很兴奋,积极性提高了,学习效果也非常好。

创造性是一种从思维到行动的方式。任何一种技术、技能只要是学生通过思考、想象,然后用自己的方法来实施的技术,即使它与正确技术接近甚至相同也应视为学生自己的创造。所以对学生而言,标准技术动作也可能是自己创造出来的。

(三)在培养学生创造性的过程中,教师应当有充足的信心,相信学生也可能实现在实际意义上的创造

其实任何人都可能发明创造新的东西,特别是在体育运动中,运动员发明创造的技术更是数不胜数:英国运动员发明蹲踞式起跳;中国运动员杨波发明“杨波跳”;李宁发明“李宁正吊”以及我们所熟知的“托马斯全旋”“拉拉提”等都是运动员自己发明,并用自己名字命名的。

由此可见,在体育教学中,学生创造性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采用“探索式”教学方法,学生在创造过程中享受着无限的乐趣,哪怕是学习一种简单的技术,他们也会像玩“发掘宝藏”游戏一样,在不断的探索中、在惊奇的发现中、在最终的获得中,得到快乐和满足。

跳出模式化教学,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广阔的学习天地,让我们用自己的智慧和努力来创造良好的环境,采用“探索式”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开启他们心灵的智慧之门,他们会在不断地思考、探索中收获喜悦、获取成功。

参考文献

学习系统中创造力培养 篇8

一、创造力的本质内涵

20世纪50年代, 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 (Guilford JP) 首次提出创造力这一概念。但是, 由于学界研究的角度和使用的方法的差异, 至今, 对创造力的概念理解未能完全达成一致。目前较为普遍的观点认为:创造力是指在一定目的和条件下, 运用已积累的知识和经验, 独创性地提出新思想、产生新概念、解决新问题和创造出有较高价值的产品的一种综合能力, 主要包括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想象。其包括三个方面的内涵。

第一, 创造力是人们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是指人们对头脑中已积累的知识和经验的突破和超越, 以一种崭新的方式、观念和思路来解决问题。

第二, 创造力是人的思维能力。它一方面需要借助于现有的知识和理性;另一方面更需要依仗人的独特的想象和直觉, 即非理性思维;一方面需要发散思维来伸展自己的活动触觉;另一方面又需要聚合性思维来聚集自己的活动能量, 逐渐接近求解问题的途径、方法和观念, 最终达到对求解问题的独特新颖的解决。

第三, 创造力是人的自我完善的结果, 是人自我实现的基本素质。创造力是个体的创造潜能, 人皆有之, 并非为少数天才所独有, 它是人类的一种普遍的心智能力, 每一个正常人都有创造的可能性, 但是, 一个人要发现和开发自己的创造潜能, 必须通过自我完善和自我教育来其个性和人格。

二、创造力培养对大学生成长的重要性

第一, 创造力是大学生成才的必要条件。大学生能不能成为人才, 关键就看他们能否通过自己的创造性劳动, 不断地取得创造性劳动成果。如果不发挥创造力, 即使他的记忆力再好, 掌握知识的能力再强, 在解决问题时充其量也不过是在前人基础上的机械重复, 无法实现创新和突破, 不能创造出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有重大影响的科研成果。正如大文豪托尔斯泰所说:“如果学生在学校里学习的结果, 是使自己什么也不会创造, 那他的一生将永远是模仿和抄袭。”

第二, 创造力推动大学生不断地取得创造性成果。创造力使大学生能够创造性地开展学习, 使大学生的学习方式由模仿性和重复性劳动改变为创造性劳动, 进而取得创造性的学习成果。创造性成果的取得, 既是大学生主体内在素质优化的外在标志, 也是大学生主体提供给社会检验以证实自己是人才的重要凭证, 由此达到外在活动的质变阶段。首先, 创造力使大学生在解决问题时, 能够突破思维定势, 提出新观点、新见解和新主张;其次, 创造力使大学生在解决问题时, 能够克服困难和挫折, 保持高度的自主性和独立性;最后, 创造力能够缓解大学生成才中的压力, 保持解决问题的信心和决心。

第三, 创造力促进大学生成为高层次人才。通过创造性劳动, 大学生可以不断地优化自身的内在素质, 从而不断地取得创造性成果, 推进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反过来, 社会的承认又会极大地激励大学生的创造欲望, 进一步调动和激发大学生创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引导其不断提升和优化自身的内在素质, 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 做出更大的贡献, 这种不断反复, 螺旋式上升的创造性劳动和创造性劳动成果的取得, 不断地推进大学生从最初的初级人才不断地成长为高级人才。

三、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如何培养大学生的创造力

第一, 培养大学生强烈的创新意识。所谓创新意识是指一个人根据社会和个体生活发展的新需要, 引起某种创造的动机, 表现出来的创造的意向和愿望。以思想活跃, 不因循守旧, 具有敢于批判, 标新立异, 追求独树一帜为主要特征。这种创造的意向和愿望是大学生进行创造活动的出发点和内在动力, 是大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和开发创造力的前提。如何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呢?首先, 要通过学校教育、社会实践等途径, 让他们及时了解社会向人们提出的创造新事物、解决新问题的要求, 并使这种要求内化成他们创造新事物的需要和愿望;其次, 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实践活动有助于大学生创新意识的发展。同时, 在对客观世界的改造中, 大学生的聪明才智又会得到增加, 从而推动其创新意识得到进一步发展。

第二, 拓宽大学生的视野和知识面。如果一个人只限于钻研一个狭窄的领域, 让知识局限在一点上, 就难以跳出狭小的知识圈子, 就难以把自己的思维延伸到其他领域, 从其他学科中吸取养料得到借鉴, 这样, 创造力的发挥必然受到阻碍。因此, 拓宽大学生的视野和知识面, 是开发挖掘他们创造力的基础条件。为此, 高校应在大学生课程体系调整方面努力。如将专业性教育与通识性教育结合, 使大学生获得更加完善的知识, 拓展知识视野;根录, 让大学生有计划地广泛阅读;引导大学生积极主动地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等。

第三, 培养大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美国心理学家科靳斯涅克认为, 创造性思维是指发明或发现一种新方式, 用以处理某件事情或表达某件事物的思维过程。只有具有良好的创造性思维, 大学生才能以敏锐的洞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发现别人难以发现的知识和疑点, 才能够多侧面、多角度探究问题, 才能热衷于科研和创作, 处理问题时另辟蹊径。培养大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发现和开发大学生创造力的根本途径。创造性思维最主要的特点, 是集中思维与发散思维的有机结合。因而, 培养大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首先是要重视对大学生进行发散思维的训练, 训练大学生发散思维的流畅性、灵活性、独创性。在实际的创造过程中, 发散思维和因此也要重视其集中性思维训练。

第四, 完善大学生的创造性人格。人格是创造力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任何形式的创造力都包括特定的人格因素在内。其中创造活动所必需, 且与高度的创造性相联系的人格特征通常称为创造人格, 也称创造个性。创造性人格集中表现为:强烈的创造动机和创造欲望、顽强的创造意志和健康的创造情感, 并反映出创造主体良好的思想面貌和精神状态。具有创造性人格的, 往往具有远大的理想、坚定的信念、务实的作风、无畏的胆识、坚韧的意志、丰富的情感、浓厚的兴趣、强烈的求知欲、百折不挠的意志和极大的创造热情等。因此, 大学生要成为富有创造性的人才, 不仅要重视培养创造性思维, 而且要特别关注创造性人格的培养和训练。通过加强对大学生的培养以提升其创造性的人格。

参考文献

[1]、陈兴华.浅议当代大学生创造力的培养[J].教育探索, 2009 (7) .

[2]、侯日霞.大学生创造力倾向与人格特征的关系研究[J].济宁医学院学报, 2012 (12) .

[3]、刘冠华.大学生创造力的培养与创造教育的建设[J].柳州师专学报, 2009 (3) .

[4]、曾广存.论创造力与大学生成才[J].人力资源开发, 2008 (11) .

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创造力 篇9

一、营造良好育人环境

树立正确的育人观是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前提。在教学中教师应把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作为自己追求的目标, 积极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努力创造, 不断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要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 因为创造能力的生成, 需要一个宽松的环境。由于角色使然, 学生对教师存有一种敬畏感, 如果教师不注意引导, 学生就很难放松, 从而会影响教学效果。为此, 教师首先要善于融洽师生关系, 调适学生心理, 努力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其次要善于与学生沟通, 了解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 做好课外交流;再次要努力把乐观向上的一面展示给学生;最后要对学生一视同仁, 让学生在宽松平等的学习环境中充分展示个性和发挥创造力。

二、提高学生观察能力

第一, 要培养学生观察习惯。培养学生以积极的态度注视事物的习惯, 有助于观察力的发展。小学生好奇心特强, 教师要积极引导他们对好奇的事物进行观察。如我在教学“平面图形”时, 通过引导学生自己的观察得出图形的形态、特征, 并比较图形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把内容延伸到生活中, 让学生说在平时生活中所观察到的平面图形, 使学生认识到不但在课堂中要养成观察习惯, 而且在平时的生活中也要养成观察习惯。第二, 要引导学生明确观察目的。只有有目的地观察, 才会对自己的观察提出要求, 获得观察的广度和深度。学生只有带着目的去观察, 才能提高自己的观察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适时为学生确立观察目的, 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观察, 有所思、有所获。最后, 要端正学生观察态度, 教给学生观察方法。观察要有认真细致的态度, 教师要注意通过各种机会, 引导学生善于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细微现象, 提高学生的观察力。

三、培养学生创造思维

创造性思维是逻辑思维、非逻辑思维、形象思维、灵感思维的有机结合, 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巧妙互补。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提出问题是学生思维活动的开始, 有利于启迪学生的创造“潜质”。教师要鼓励学生敢于质疑, 敢于发表自己不同的见解。学生的创造思维, 需要教师在课内外通过各种手段去刺激、引导。教师要允许学生走入“误区”, 在思维摩擦中自省自悟。学生进行创造思维, 难免出现错误, 教师要引导学生大胆冒险, 不怕犯错, 要善于以“错误案例”催开学生创造之花, 对学生知识性、结论性、判断性的错误, 要以点拨为主, 采取激励、暗示、提醒等方式, 促使学生继续探索, 把改进的机会留给学生, 在矫正误点的同时, 促发学生的自悟, 启发学生的创造潜能。

四、开发学生想象能力

想象是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 是创造力的助推器, 教师要鼓励学生充分想象。对于学生的创造积极性, 教师应该加以保护, 以便给学生一种“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 让他们充分发展自己的创造性。教师要及时为学生创造“想象”的机会, 因为小学生从一个无拘无束的环境突然进入严肃的学校, 难免产生压力。另外, 经过校规校纪教育, 他们在思想、行为方面也往往不敢“放肆”。这就无形中给他们的思想套上了一把“枷锁”, 所以教师要及时通过各种教学活动、在各种场合为学生的想象创造机会, 以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

学习系统中创造力培养 篇10

一、积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1.在小学数学起始教学中,教师必须着重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基础知识状况,尤其在讲解新知识时,要严格遵循学生认知发展的阶段性特点,针对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分别给他们奋斗目标,使学生有一种“跳一跳,就能摸到桃”的感觉,提高学生学好小学数学的信心。

2.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指导学生提高数学意识。数学意识是指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时对自身行为的选择,该做什么及怎么做。有的学生面对数学问题,首先想到的是套哪个公式,模仿哪道做过的题目求解,对没见过或背景稍微陌生一点的题型便无从下手,无法解决,这是数学意识落后的表现。

3.诱导学生暴露其原有的思维框架,消除思维定势的消极作用。例如,教师可以设置疑难,展开讨论,疑难问题引人深思,选择学生不易理解的概念,不能正确运用的知识或容易混淆的问题让学生讨论,从错误中引出正确的结论,这样学生的印象特别深刻。而且通过暴露学生的思维过程,能消除消极的思维定势在解题中的影响。

二、鼓励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

1.让学生获取亲身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研究性学习强调学生通过自主参与类似于科学研究的学习活动,获得亲身体验,逐步形成善于质疑、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努力求知的积极态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设置开放性题目,让学生充分体验到参与的乐趣,产生积极情感,激发他们探索、创新的欲望。

2.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通过引导和鼓励学生自主地发现和提出问题,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收集和分析资料,调查研究,得出结论并进行成果交流活动,引导学生应用已有的知识与经验,学习和掌握一些科学的研究方法,培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分享与合作的意识。合作的意识和能力,是现代人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研究学习的开展将努力创设有利于人际沟通与合作的教育环境,使学生学会交流和分享研究的信息、创意及成果,发展乐于合作的团队精神。

上一篇:足球教学下的体育教育下一篇:日本制造的黄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