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潜能

2024-05-24

思维潜能(精选十篇)

思维潜能 篇1

一、创设多题一解问题, 培养灵活思维潜能

众所周知, 多题一解问题是既能训练学生灵活思维潜能, 又能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以及发现能力, 并能训练学生在众多问题中建立联系的能力, 有效提炼出问题的核心的能力, 把本质的与非本质的问题区分开来, 又能由特殊到一般的能力, 使学生善于把具体问题抽象为数学模型的能力等.为此, 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 要创设多题一解问题情境, 引导或指导学生, 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进行剖析和联想, 从多个方面进行思考, 让他们从比较中寻找一类解题规律以及数学模型, 去开阔学生视野, 拓宽他们思路, 有效促使学生从顺、逆、侧等抽象概括能力培养和不同角度进行创新思维训练.当然, 我们还要注重书本知识, 引导学生进行比较, 以不变应万变, 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从而实现培养学生灵活思维潜能的目的.

例题:探索三角函数教学中, 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灵活思维能力, 笔者设计下列一组问题:

1.已知tanα=-13, 求sinα·cosα的值.

2.已知tanα=-13, 求 (sinα·cosα) 2的值.

3.已知tanα=-13, 求sin4α·cos4α的值.

笔者要求学生在小组里, 进行自主探索研究, 学生在小组里通过仔细的化简, 他们分析发现, 这些三角函数的题型, 都可以用转化的方法来解决, 使学生沉浸在取得成功的喜悦里, 同时, 概括出解题策略和方法, 极大地鼓舞学生的学习兴趣, 以及探究知识的欲望, 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灵活思维潜能.

二、创设适当问题情境, 有效培养思维潜能

问题是学习的起点, 有效的问题能很好地点燃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火花.并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意识和兴趣, 能引起学生独立思考、亲自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学习或进行阅读自学, 使学生能坚持不懈地学习, 变“苦学”为“乐学”, 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达到快乐学习, 把学生思维潜能发挥到最佳状态.为此,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 要凸显学生主体地位, 再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现有知识水平, 适当地创设挑战性问题情境, 这样丰富多彩, 具有新异生动的教学内容, 会极大地引起学生学习兴趣, 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同时再适当启发诱导他们进行猜想, 认真思考问题, 让学生去领悟知识形成过程, 使学生的独创性思维起到推波助澜, 实现数学课堂教学高潮迭起, 这样会更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索学习能力的培养和探索、开拓、创造精神的培养.

例如:在探索《集合》教学中, 为了有效培养思维潜能, 笔者创设下列适当问题情境, 引导学生进行探索研究.首先, 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下列问题:

1.我们怎样理解概念中“指定”两字的含义?

2.概念中的“对象”是指什么类型?

3.常用的数集有哪些?你能举出例子吗?这些数集分别用怎样的字母来表示?

4.集合元素之间存在着怎样关系?你能说明吗?

5.集合中的元素具有什么特征?怎样解释这些特征?你能举出例子吗?

由于笔者设计问题由浅入深, 解决问题空间广阔, 因此, 学生在小组里看书, 非常积极主动, 讨论、交流、发言很好, 有效地加深学生对概念的深刻理解, 并能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思维潜能.

三、创设实践操作问题, 培养实际应用潜能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 结合教学内容, 进行创设实践操作问题, 激发学生进行师生互动, 有效促进他们积极参与, 在参与中去体验、去发现, 让他们亲历知识的形成过程, 去体验解决实际应用问题的乐趣.同时在实践操作活动中, 要充分利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对实践操作提供的信息, 实行动态处理, 变静为动, 促进学生学习, 培养他们交流、合作能力, 进而去认识知识, 发展其个性, 便能大大提高学生创新思维的成效, 真正实现学生在体验中, 去领悟数学知识、学会想象、学会创新.

激活思维挖掘潜能随笔 篇2

这周的课上的最快乐,《陶罐和铁罐》学完后,学生利用两节课表演了课本剧,他们表演的很形象,这出乎我的意料。

在学习古诗“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时,我让学生想象深秋时节枫林的样子,有的说像一片燃烧的火焰;有的.说枫林把天都映红了;有的说像一片火烧云;有的说像铺展的一块大红布……我追问“为什么想到这些呢?”有人说“我们常用火红这个词,枫叶是红的,于是就想到了火。”有人说“一年级学过香山红叶红满天这句话,枫叶把天都映红了,说明枫叶很红。”有人说“火烧云是红的,枫林在山中,抬头看,一片火红,就像火烧云一样”……

激活思维 释放潜能 篇3

1 学习历史有阶段性。

高三的历史学习和高一、高二时很不同,它是一个高度概括、整合及反复巩固的过程,这就要求学生在高一、高二时有很扎实的知识基础和历史基本功。不必苛求知识的深度,但要注重追求知识的广度。语文水平的高低和课外知识的丰富程度对历史学习有很大的影响,所以同学们应多读一些课外历史书籍,注重古文能力和语感的培养,建立自己的一套历史观和世界观。这些东西对历史学习的影响可能不会马上体现在分数上,但上了高三以后大家会认识到它们的重要性。

2 抓住课堂。

文科和理科不同,很多聪明的理科生不听课也可能考得很好,但是一个文科生如果不听课则很难取得理想的成绩。听课也有听课的方法,笔者认为课前预习是很重要的,在预习的过程中把新课的知识框架和系统大致构建出来,充分领会书上每一个部分、每一个框题说明了什么,然后在听课的过程中就可以有的放矢地在原有的基础上调整思路和框架,形成一份完整的听课笔记。课后再和参考书上的知识重点、知识框架进行对比补充,以拓展自己的思路。

3 充分发挥教师作用。

每一个历史教师对历史都有自己深刻的理解,无论如何他们也从事了多年的历史教学工作,一定有独到的经验和认识。学生可以主动地和老师交流对历史问题的看法,从老师的回应中吸取有益的东西。

4 解决史实问题和思维问题。

做历史题做来做去无非就是考查两类问题:要么是史实,要么是思维。解决史实问题通常就要靠记忆来实现,比如说法国大革命什么时候爆发、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是哪些、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是什么等,这些都是不容更改的史实,必须非常熟悉和了解。记忆史实其实并不是什么很难的事情,最重要的是要对学习历史抱有激情和信念,这样你会发现一切都不难。我们可以编一些顺口溜来记忆史实,比如说笔者就是用“工程队”三个字来记忆中共一大的局限性的:工——关注工人阶级,忽略了广大农民;程(城)——寸巴城市作为重心,不符合中国国情;队(对)——斗争对象指向资产阶级是错误的。思维问题考查的是对历史事件或人物的理解,比如说我们见到的“根本原因”、“主要原因”、“直接原因”、“导火索”这样的问题就属于考查思维的范畴。一般来说,“根本原因”是经济基础(生产力发展)或者本质矛盾(阶级矛盾尖锐)的体现和要求,看起来往往和该历史事件关系并不明显;“直接原因”通常是经过一步推理而不用深入分析就直接得到的原因,和事件的关联性非常强;“导火索”通常都是一个偶然性很大的事件,不是出于社会和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比如五四运动的导火索是巴黎和会外交失败,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导火索是国王召开议会企图征税等。“主要原因”是最难把握的,它有时表现为直接原因、有时表现为根本原因,这就要求深入探究事物的内部逻辑,通过对比来决定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哪一个因素才是对事情起决定性作用的。思维的锻炼要靠大量做题和有效总结来实现,这一点也是积累的过程,上了高三以后老师也会经常给同学们一些提示,只要注意消化吸收,大家一定会有所提高。

5 掌握一套既定的分析处理问题的方法。

历史学习里面其实有很多约定俗成的东西,很多概念都可以用“三条”或“两条”来总结,比如说了解一个历史事件我们通常是从“背景(原因)、内容(经过)、影响和意义(结果)”来掌握,分析问题我们总是由“政治、经济、文化”三个维度来思考,分析背景时我们会分“国内环境、国际环境”来进行,评价意义时我们往往考虑“正面(积极)和负面(消极)”两个方面……诸如此类,举不胜举。

6 宏观地学习历史。

很多同学可能会觉得学历史很烦琐,细节很多,有没有什么主线可以把它们串起来?当然有!我们可以适当地进行发散思维,把历史事件串成完整的知识体系(不受课本的限制)。比如说把某一个时代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整合在一起进行全面理解和思考,这样一来我们会发现历史知识其实非常有条理。另外,不光可以从宏观上解答大的问题,也可以随便拿出一个部分来进行微观细致的分析。比如说整个历史是由中国史和外国史构成的,中国史又分古代史、近代史和现代史,而近代史分又为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旧民主主义革命这一阶段整体上由四次大型侵华战争(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和三次中国人民的反抗(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和辛亥革命)组成,期间经济方面的显著特点是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经济形态形成以及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思想文化方面出现了向西方学习的思潮(倡导者分别是地主阶级抵抗派、地主阶级洋务派、资产阶级维新派、资产阶级革命派、激进的民主主义者)和实践(洋务运动、维新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历经四次大型论战(洋务派与顽固派、维新派与守旧派、革命派与保皇派、问题与主义)……历史的每一个阶段都可以这样拿出来进行全面的分析和理解,再细到每一个事件和人物,这是我们努力的目标和方向。

重视直观教学,激活学生思维潜能 篇4

一、观察发现,培养学生的兴趣

对于初中生来说,感性思维仍然是他们思考问题的主要形式,因此在教学时注重直观,让学生通过观察来发现新知,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学生通过观察,能够对于知识建立起表象,并在进一步的探究中抽象出知识的本质,从而更好地掌握知识与技能。观察来源于教师对所教知识创设的情境,而以生活为蓝本为学生创设出丰富的情境,可以让学生更好地融入学习的氛围,从而在思维的驱动下实现自然生成。

如在学习苏科版八年级下册《中心对称图形》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旋转对称图形来引出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如风车、水泵叶轮等。在课堂上通过制作和转动风车可以发现,风车绕中心旋转180°,图形仍能互相重合,由此初步感知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然后教师再从常见的几何图形着手,让学生观察它们中哪些是中心对称图形,通过这样的问题,学生先罗列出已学过的一些特殊几何图形,如线段、等边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圆,学生通过观察,利用定义就可以得出上述图形中除了等边三角形以外都是中心对称图形。在此基础上,教师就可以结合具体的几何图形来探究中心对称图形的性质,从而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引领学生感受到数学的美。

让学生通过观察并经历探究的过程,可以很好地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在感受和理解知识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中培养起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同时,对于中心对称图形的学习还可以类比轴对称图形进行,这样学生就能更直观地感受到知识之间的联系,从而有助于保持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感悟到其中蕴含的思想与方法。

二、动手操作,激发学生的思维

“从做中学”是数学教学的基本理念,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形成直观经验,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激发起学生的思维潜能。学生的动手操作可以展现出学生思维的过程,学生在动手的同时口脑并用,既积累了基本的活动经验,又培养了想象力和创新能力,实现了直观到抽象的转变。同时,动手操作体现出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主动参与使课堂呈现出了生机与活力,也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如在学习七年级下册《三角形的内角和》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把三角形纸片通过剪、拼等形式得出其内角和为180°,但是这样的操作在小学时就已经做过,现在做的目的已经不是只为了得出内角和,而是要在此基础上进行更深入的探究。学生在操作中可以发现将三个内角移到一起可以拼成一个平角,而在将三个角拼在一起并在纸上画出图后,就会发现由移动后角的相等可以得出两直线平行,从而证明出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同时,通过将三角形的三个角拼在一起,又可以得出三角形的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这样的过程展现了学生手、口、脑的共同参与,使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

数学知识的学习来源于直观,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可以展现出这种直观,并在直观的引领下进行深层的探究,这样就使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得到了提升,实现了由感性思维到理性思维的飞跃。

三、猜想验证,提升学生的能力

猜想是探究活动的起点,学生通过对事物的直观感知,可以提出自己的猜想与看法,从而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前提下进行推理和验证,进而对知识“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猜想源于学生对事物直观的认识,验证展现出了学生逻辑性的思维,通过在教学活动中启发学生进行猜想和验证,实现了学生能力的提升,让学生更加真实地认识到数学的严谨性,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如在学习八年级下册《矩形、菱形、正方形》时,对于两个完全相同的正方形绕其中一个的中心旋转重叠部分的面积问题,教师可以让学生将两个完全相同的正方形纸片通过旋转操作,由最特殊的位置得出重叠部分的面积为正方形面积的四分之一。而对于一般位置时是否也有这样的结论,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在猜想的基础上通过画图来推理证明。学生利用已学过的三角形全等,可以得出结论,这样不仅实现了由特殊到一般的转变,也为学生解决问题提供了思路与方法。

在直观基础上的猜想,为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提供了方向,学生在猜想的基础上进行验证,可以体现出数学逻辑的缜密,也可以激发起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课堂教学中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既需要学生有直观的感知,更需要学生通过思维的支持来进行科学的推理,这样才能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思维潜能 篇5

戴瑟莉不仅没有渐渐地适应父亲的去世,反而拒绝接受事实。“爸爸马上就会回家的,”她经常对妈妈说,“他现在正上班呢。”她会拿起自己的玩具电话,假装与父亲聊天儿。“我想你,爸爸,”她说,“你什么时候回来呀?”肯死后朗达就从尤巴市搬到了利物奥克附近的母亲家。葬礼过去近两个月,戴瑟莉仍很伤心,最后外祖母特里施带戴瑟莉去了肯的墓地,希望能使她接受父亲的死亡,孩子却将头靠在墓碑上说:“也许我使劲听,就能听到爸爸对我说话。”

后来有一天晚上,朗达哄戴瑟莉睡觉时,戴瑟莉说:“我想死,妈妈,那样我就能和爸爸在一起了。”

“上帝呀!帮帮我吧,”朗达祈祷着,“告诉我该怎么办。”

1933年11月8日本该是肯的二十九岁生日。“我们怎么给我爸爸寄贺卡呀?”戴瑟莉问外祖母特里施。

“我们把信捆在气球上,寄到天堂去怎么样?”特里施说。戴瑟莉的眼睛立刻亮了起来。

她选了一个画着美人鱼的气球,图案的上方写着“生日快乐”。以前戴瑟莉经常和爸爸一起看美人鱼的录像。

在墓前摆放鲜花时,戴瑟莉口述了一封给爸爸的信。“生日快乐,我爱你,想念你,”她说着,“但愿你在天堂能收到这个气球,在我一月份过生日时给我写回信,好吗?”特里施将那段话和她们的地址记在了一张小纸片上,裹上一层塑料,最后戴瑟莉放飞了那只气球。

将近一个小时,她们就看着那个闪亮的光点慢慢地越飘越远、越变越小,戴瑟莉却兴奋地喊道:“看啊,爸爸收到我的气球了!”才不过几分钟,那气球就不见了。“现在爸爸要给我写回信了。”戴瑟莉说着向汽车走去。

在一个寒冷有雨的11月的早晨,在加拿大东面的爱德华王子岛上,三十二岁的维德·麦金农准备出去打猎。他是一位森林管理员,与妻子和三个孩子住在美人鱼镇上。

但那一天他没有去经常打猎的地方,而突然决定去两英里外的美人鱼湖。在岸边的灌木丛中,他发现杨梅树丛的枝条钩住了一只银色的气球,上面印着美人鱼的图案,线的顶端系着一张包着塑料的小纸条,已经被雨浸湿了。

回到家,维德小心地将潮湿的纸条摊开晾干。妻子唐娜回来时,维德给她看了气球和纸条,上面写着:“1993年11月8日,生日快乐,爸爸„„”通信地址是加利福尼亚利物奥克。

“现在才11月12号,”维德说,“仅仅四天这只气球就飞越了三千英里!”“而且你看,”唐娜说着将气球翻了过来,“气球上印着美人鱼的图案,又正好落在了美人鱼湖边。”

“我们应该给戴瑟莉写封信,”维德说,“也许我们命中注定要帮助这个小姑娘。”

在沙勒特镇的书店里,唐娜·麦金农买了一本改编的《小美人鱼》。圣诞节过后几天,维德又买回了一张生日卡,上面写着:“给我亲爱的女儿,温馨的生日祝福。”

1994年1月3日,唐娜坐下来给戴瑟莉写了封信,然后将信夹在贺卡中,与书装在一起寄了出去。

1月19日的傍晚,麦金农夫妇的包裹到了,那时朗达和戴瑟莉已经回尤巴市了,特里施决定第二天再送过去。

那天晚上特里施看电视时,怀着好奇心,她打开了包裹,先是看到一张贺卡,上面写着:“给我亲爱的女儿„„”第二天清晨六点四十五分,哭红了眼睛的特里施将汽车停在朗达的门前。特里施说:“戴瑟莉,这是送给你的,”特里施将包裹放在她手里,“是你爸爸寄来的。”“代你爸爸祝你生日快乐,”特里施念道,“我想你一定会奇怪我是谁。其实一切都是从我丈夫维德11月去打野鸭的那一天开始的。你猜他发现了什么?是你寄给爸爸的美人鱼气球„„”特里施停了一下,发现戴瑟莉的脸颊上闪烁着一颗泪珠。“天堂里没有商店,但你爸爸希望有人能帮他给你买一份礼物,所以他就选中了我们,因为我们就住在一个叫做美人鱼的镇上。”

特里施继续读着:“我知道你爸爸一定希望你能快乐,而不要为他伤心;我知道他非常爱你,并会一直注视着你的成长。爱你的:麦金农夫妇。”

特里施读完信后看着戴瑟莉。“我知道爸爸不会忘记我的。”孩子说。

特里施眼里含着泪水,搂着戴瑟莉又读起了麦金农夫妇送的那本《小美人鱼》,这个故事与肯给戴瑟莉读过的那本有些不同,以前那本讲的是小美人鱼后来幸福地与英俊的王子生活在一起,而在这一本中,邪恶的女巫割断了小美人鱼的尾巴,杀死了她,三个天使将她带走了。

特里施读完,担心悲惨的结局会使外孙女伤心,但戴瑟莉却快乐地用双手托住了脸颊。“小美人鱼进天堂了!”她喊道,“爸爸送给我这本书,因为小美人鱼就像爸爸一样进了天堂!”2月中旬麦金农夫妇收到朗达的来信:“1月19日收到你们寄来的包裹时,我女儿的梦想实现了。”

以后的几个星期中,朗达母女经常与麦金农夫妇通电话。三月份时,朗达与戴瑟莉飞往爱德华王子岛探望麦金农夫妇。两家人穿着雪地鞋一起到湖边维德发现气球的地方。朗达和戴瑟莉都沉默不语,好像肯就在她们的身边。

如今戴瑟莉每次想要和爸爸说话时,就会打电话给麦金农夫妇,只有这种方式能安慰她幼小的心灵。

“人们都对我说:‘气球能落到那么远的美人鱼湖边,简直太巧了。’”朗达说,“但我知道是肯挑选了麦金农夫妇将自己的爱带给戴瑟莉,她现在懂得了父亲的爱会一直陪伴着

激活学生潜能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篇6

出版著作有《化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并与北师大物理系教授刘大禾合作开发素质教育学具——化学元素性质检索卡(已获专利并批量生产)。参与主编并撰写教法、学法、考法等各类教学辅导书一百余册。已出版教学录音、录像带50余盒。2003年起参与撰写国家教育部颁布的新课程标准高中化学教材,并主编了高中新课程教师教育系列教材《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中的活动与探究·上、下》(高教出版社),于2004年被全国教师教育课程资源专家委员会评为全国教师教育课程资源“推荐使用资源”。

我从事化学教学已有38年,在化学教学中始终坚持对学生实施全面的化学教育,尤为重视化学实验教学;坚持课堂教学与课外科技活动相结合,常规实验与创新实验相结合,教师启发讲授与学生自主探究、实验、思考相结合。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结合自己的教学工作,我先后进行了有关化学教育的“教法”、“考法”和“学法”等教学科学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热衷于探索、研究、实践、创新的我,又在61岁时(2002年)欣然接受学校的委托与聘任,把握新的契机,转型为北京师大二附中研究性学习课程的负责人,至此开始了新的征程——从事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开发、建设与完善。

只有在学习活动中不断探索、开拓、创新,把所学的知识付诸于实践中,才能在学习上有更大的突破、更大的飞跃。

——魏平

最真切的感受是自主。从选题、聘请导师、制定计划、选择采访专家、联系并制定采访提纲、整理资料,到完成一份上万字的结题报告。经历这一系列的学习过程,我真切体验到了自主发展的过程。

——胡冬妍

身先士卒、指挥若定、分工协作是一门科学,它使我们的团队充满活力。

——刘 飞

这是我们北京师大二附中2002年~2008年,4000多名学生经历13轮(每届高一、高二实施两轮)的研究性学习后,记录下的真切体验。看着学生这些发自肺腑的感言,回首这6年的教学征程,我愿意把其中的收获与体会与大家共同分享。

一、在科学认识中,开展新课程的开发与建设

1.在正确认识中开展研究性学习

经过6年多从事的研究性学习课程的教育、教学管理实践,我深切认识到,这门课程与其他学科课程不同,这门必修课程国家并没有统一规定的课程标准、教材乃至教学内容要求。这门课程的开设与实施,真正体现新课程民主参与和科学决策的课程运行机制,真正“赋权于学校、教师”,为学校、教师创设了一个参与课程开发、建设的平台。

在学习、探索与实践中,我认识到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学习方式,和我过去几十年在化学学科教学的课外活动中,所提倡指导的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开展的小课题研究类似。它是学生、教师共同在开放性的环境中,围绕一个具体问题(课题、项目),收集信息、提出解决方案、进行实验(实践)、解决问题的一种自主性学习方式。在新课程的各学科课程教材中,就不乏各类研究性学习的学科类课题。

2.在教学行进中积极探索

研究性学习是学校自主开发的一门新课程,在实施、管理中出现了不少新问题。为了在全校更加切实有效而又严格规范地开设研究性学习课程,我根据这门课程的特点,创造性地提出了“师生双主体共同支持、协调管理”的校级管理模式。随后,我又在高一各班设置了研究性学习课代表,建立了以课题组长、课代表为核心的“学生与教研室之间的支持、管理、协调系统”,由学生和班主任、指导教师一起负责研究性学习的管理、协调工作,教研室、学生处直接参与,坚持每周一次的工作、交流协调会议。

为了确保学生在研究性学习课程中的自主性,我提出了由学生自主选择的“小课题研究”、“项目组合”、“主题活动”相结合的课程实施模式。具体包括:选题、开题——实践、研究——结题、展示三个阶段。

几年来,我除了每天通过研究性学习专用网络及时了解全校研究进程外,每天中午还是我和各班课代表、课题组长或项目负责人乃至个别学生相互交流、沟通的时间,为的是尽可能在第一时间发现问题并及时做出相应的回应。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实现了从2002年至今的7届13轮,共计 156个班次,1356 个课题组学习活动的全程支持、管理与监控。

二、在探索实践中,谋求课程的创新与发展

1.创编校本课程,开发校外课程资源

我校在研究性学习活动中始终坚持“激活学生潜能,培养创新思维”的宗旨,体现“特色明显、规范有效、重在过程、自主发展”的原则。学校大胆实践,围绕走进研究学习、研究性学习的方法和一般程序、研究性学习的案例(本校学生研究个案20例)、研究性学习评价等四个主要问题,自主编写了形式新颖、图文并茂的校本教材试用本,深得广大师生的喜爱,我参与编写并主持进行了两次修订,使之逐渐趋于完善。

由于这门课程的综合性,在许多课题(项目)的专业知识上,远远超出了单一学科教师的专业范畴,学校组建了导师组,提倡不同学科教师的合作,还积极开发校外课程资源,在最大限度满足学生需求的基础上体现学校特色。为了提高我校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我们充分利用校内外的公共教育资源及中科院、各相关大学的教授、院士、实验室作为我校研究性学习课程的教育资源。通过广泛利用这些社会教育资源,也提升了我校学生研究性学习课题(项目)研究的质量。

2.以“做中学,学而用”的精神发展新课程

我崇尚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做中学、学而用”的精神。比如在选题、开题阶段,这是研究的准备与关键时期,我除了为学生提供大量的信息(组织各类互动式讲座,参观重点实验室、博物馆,学科教师展示指导研究方向……)之外,从面(年级、班)到点(个别课题、项目组)更关注激励学生发现问题,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准确定位、运用恰当的关键词将其转化为课题、制定方案的意识与能力,鼓励学生积极投入研究。

实践、研究阶段。我既关注在教师指导下方案的实施、参与程度、信息、资料搜集、实验、数据、处理与运用情况以及困难,更要在学生遇到障碍、信心不足时帮他们查找问题,解决症结,还要强调坚持“做中学、学而用”的精神。在研究过程中,教师要教给学生研究问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质和科学品质;在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严谨的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科学态度。

结题、展示阶段。我们既关注研究成果、表达与展示方式、效果,不同课题组同学及其他参评者对研究全过程的认定,也十分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学生的参与程度以及个人(课题组)所得到的体验与感悟。“让每个学生有进步”是研究性学习的核心价值取向。让学生在做中学到了知识,又锻炼了实践能力和创造精神,塑造了自信和自尊。

3.在探索创新中,获取研学的阶段性进展

(1)构建自主、多元、和谐、发展性的评价体系

在多年的化学教育、教学与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实施与开发中,我逐渐确立了主体性的学生观。我认识到每个学生都具有潜在的学习积极性和发展的可能性。在研究性学习中,作为主体性的学生,是能够发挥自主性、选择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的,是能自我设计、自我反思、自我完善、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于我们教师,作为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者,能否为自己的学生服务,为他们搭建平台,“激活学生潜能,培养创新思维”正是基于这种教育观,我创造性地提出了“构建自主、多元、和谐、发展性的评价体系”,把学习评价与展示学生学习才能、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有机地结合,成为进一步推动课程发展的有效措施。

(2)自主开发、完善网络化的管理体系

现代化信息技术不仅为新课程的教学方式、教学模式变革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支持,更是新课程的课程管理与实施必不可少的技术平台。为了给即将到来的全面实施新课程作准备,也为了减轻学生负担、减少大量纸质材料的发放与回收,自2005年起,只具有计算机初步使用技能的我,和我校信息技术组教研组长罗明勇老师合作,边学边干、边干边学,独立自主开发了具有独立服务器的研究性学习课程管理与监控的网络化管理平台。经过不断地改进与完善,至今,通过我们的网络管理平台,从课题申报、开题、研究实施、结题展示评价全过程,学生、教师和管理人员都可以实时地进行交流、汇报、评价与监控、管理,在多次对外交流、展示中,获得一致的好评。我们的管理平台和校园网链接后,我们的研究进程、研究成果可以对外开放,和全国各兄弟学校、教研机构实现资源共享,共同促进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在此基础上,我校又在2008年完成了独立自主的全面的课程管理网络化平台,为新课程的创新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三、教学的变革推动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6年来,从一名单一学科的任课教师,转换为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实施者、管理者,我最大的感悟是作为新课程中的教师,必须“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化水平,实现教师角色的转换”。其中包括学习新的教育理论,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也要向自己的学生学习,学习他们的创新意识以及勇于实践的品质;向自己的同行学习,以解决多学科的综合性问题。

关于教师的发展,我认为以下几点是关键。

1.努力完成教师角色的转换。其中有两层含义:一是从课程被动的执行者转换为积极的开发、建设者;二是从知识的传递者转换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促进者、组织者、指导者。

2.要不断优化自身的知识结构。要从“一桶水”转变为“长流水”,做到不断更新知识、不断汲取新信息,从而常用常新,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要从“单一型”转变为“复合型”,要博学多才,要掌握现代化信息技术,及时获取敏感的尖端信息。

3.要掌握较为系统的现代教育学、心理学知识,确立“主体性的学生观”。教师要依据教育规律和学生的心理特点,在指导过程中完善学生的人格,发展学生的个性,提高研究性学习水平。

4.要构建新型的指导模式。要尊重学生的自主权,在课题(项目)研究中可以采用“亲身参与共同学习”、“同步研究,协同共进”、“紧密联系,双向反馈”的民主参与式的指导模式。

与名师互动

问: 在研究性学习课程中,教师的角色将发生哪些转变?

答:研究性学习课程不仅要求教师的教育观念要更新,而且要求教师角色有所转变。首先,根据新课程倡导民主、开放、科学的课程理念,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这门课程要求教师应该从被动的执行者而转变为课程的积极开发者与建设者;其次,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新课程需要的是对教育教学有研究、有造诣的研究型、学者型的教师;再次,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教师应确立“主体性的学生观”,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学习过程的分享者、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

问:在实施新课程的教育、教学中,教师角色转变应该从何做起?

答:把自己当作学生。教师把自己当作学生,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把自己当作学生的同窗,即与学生一起学习,共同发展;二是把自己当作学生的学生,即虚心向学生学习。教师把自己当作学生,不是要消除教师的独特地位和作用,也并非要解除教师固有的角色行为,而是要做教师式的学生和学生式的教师。

接纳学生说“不”。这个“不”字内涵丰富,包括不实、不是、不确、不虞、不羁、不敬、不逊等,也就是对教材、教师、权威进行质疑。对学生不同的思维方式,相异的见解论断,悖谬的强辩夺理,教师首先应该欣然接纳,然后再与学生对话、探讨、解惑,达到求同存异乃至共存、共识。

形成对学生的由衷地赞赏和尊重。要赞赏每一位学生独特的兴趣、爱好与专长,赞赏每一位学生所取得的哪怕极其微小的进步,赞赏每一位学生所付出的努力和所表现出的善意。工作中要尊重有过错的学生,要尊重学业成绩不佳的学生,要尊重有严重缺点、缺陷的学生,要尊重在公开场合和自己意见不一致的学生,特别要尊重被孤立、被拒绝的学生。□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附属第二中学)

思维潜能 篇7

一、转换角度思考, 培养发散思维

新课程理念要求教师注重对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 注重对问题进行引申和推进, 训练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因此, 教师要从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规律出发, 引导学生从新的思维角度去思考问题, 以求得问题的解决方法, 使学生个体乃至群体的思维定势, 逐步向正态转化。因此, 要培养同学们发散思维思维, 教师必须注意培养学生的多种思维能力, 使学生逐渐形成多元的思维方法与能力。

例如:在教学机械效率时, 我设计了这样问题情境:“用一动滑轮把重为150N的物体提到6m高的楼台上, 所用的力是65N, 那么动滑轮的机械效率是多少?”由于刚学了机械效率的知识, 很多学生无法解题, 我便转换角度启发同学们思考, 把问题化难为易, 即分三步思考解决方法:1.求总功;2.求有用功;3.求机械效率。这样一转化, 同学们很快就找到了解决问题方法, 重温了在动滑轮使用过程中, 物体上升高度和手拉绳子上升移动距离的关系。教师转换角度, 引导学生分层降低梯度, 学生在教师的搭桥和引路下, 能顺利实现认识的飞跃。

二、巧设开放问题, 培养发散思维

新课标指出:在教学中, 教师要运用开放性问题, 从多角度培养学生具有探索性人才。因此, 在物理教学中, 我们要运用开放手段, 多方位、多角度地运用发散思维, 从不同方面指导学生分析问题, 引导学生从正反两面进行比较, 克服思维定势, 使思维朝多元化方向发展, 从而逐步培养学生善于动手、动脑, 使学生思维灵活, 实践能力强, 并成为新时代必需的应用型人才。

例如我设计了这样问题:为测定一小正方体木块 (不吸水) 的密度, 可供选用的器材有:托盘天平、量筒、刻度尺、大头针、水, 请你设计测定木块密度的方案。

我引导学生小组探索分析此问题。同学们经过研究, 得出多种解答方法, 具体如下:

方案1:

器材:量筒、木块、水、大头针。

步骤:

在量筒内倒入适量的水, 记下水的体积V1。

把木块放入水中, 木块静止后, 记下水面所对的刻度值V2。

用大头针将木块全部压入水中, 记下此时水面所对的刻度值V3, 则V木=V3-V1。

木块浮在水面上, F浮=G木, 即ρ水g (V2-V1) =ρ木gV木。

木块的密度为ρ木=ρ水 (V2-V1) / (V3-V1) 。

方案2:

器材:托盘天平、量筒、木块、水、大头针。

步骤:

用托盘天平称出木块的质量m;

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 记下水的体积V1;

将木块放入水中, 用大头针把木块全部压水中, 记下此时水面所对的刻度值V2, 木块的体积为V= (V2-V1) 。

木块的密度为。

方案3:

器材:托盘天平、刻度尺、木块。

步骤:

用托盘天平称出木块的质量m;

用刻度尺测出正方体木块的边长L, 则V木=L3。

木块的密度为。

三、巧用一题多变, 培养发散思维

所谓一题多变是在原题的基础上, 对题设与结论进行变化、发散、引申, 提示问题间的逻辑关系。这是激发学生求知欲的一种很好的手段, 也能培养学生摆脱思维定势、心理干扰, 全方位、多角度地思考问题, 对培养学生的变通能力有很大帮助。因此, 我们要根据教材特点, 学生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 由浅入深, 把较难题改成多变题, 让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对难题也产生兴趣。另外, 要引导学生尝试将题目中的问题或某一条件进行改变, 对已学知识进行重组, 探索出新知识, 寻求解决新问题的方法。

例如在九年级物理复习时, 我设计了这样一道多变问题, 引导学生探索思考:如图1所示, 紧靠着点光源S有一质点A, 在其前方的竖直屏上有A的影P, 现将A向着屏水平抛出, 不计空气阻力, 影P在屏上的运动情况是 (%%%%) 。

A.匀速直线运动

B.初速度不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C.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D.做变加速直线运动

此题一展示, 同学们立即在小组里研究、讨论、交流, 很快便确定影P的运动规律是解题的关键, 由此, 同学们很快得出此题结果为A。此时学生兴致很高, 抓住这一有利时期, 我让同学们进行变式训练, 同学们在此基础上, 很快把原题变换为:如果把质点A放在光源S与屏水平距离的正中间, 由静止自由释放质点A, 则影的加速度为 (%%) 。 (答案为:2g)

四、激发联想猜想, 培养发散思维

新课标指出:物理教师创设问题情境, 应以实验为主, 创造条件激发学生进行联想猜想, 充分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逐步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在新课程中, 物理教师应不断改变教学方式, 加强学生对联想, 以及在联想基础上的猜想的思维方法指导, 不断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因此, 在教学中, 我们要通过演示实验, 善于引导学生联想, 鼓励学生大胆猜想, 充分发挥想象能力, 培养他们从不同方面思考问题的能力, 从而不断激发他们的发散思维。

例如在教学电阻串联的物理意义时, 我先引导学生理解电阻的串联就是相当于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增加了电阻的长度, 所以总电阻比任何一个电阻都大。接下来, 我引导学生总结并猜想, 其中有一位学生突然举手问:“老师, 如果说电阻的串联相当于增加长度, 总电阻会比任何一个电阻都大, 那么电阻的并联, 是不是相当于增加导体的横截面积, 如果是的话, 那么总电阻会比任一个并联电阻都小啊?”同学们还提出了其他许多问题, 开展了丰富的猜想, 不仅学会了电阻的串联, 而且学会了自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正思维:释放学生潜能的笙箫 篇8

所谓正思维,就是一种好的思维品质,就是当人在面对大千世界时产生的正确的思维、积极地、向上的、乐观的思维,它排除很多歪理邪念,而这一过程必须要得到智者长期的耳濡目染和言传身教,才可以部分地减少学生在残酷的学业竞争中和重压下,焦虑、忧郁、空虚、亚健康、等等如影随形的负能量。笔者认为,这种影响可以在高中语文课堂上得到较全面而深入的展开,从而部分地、逐渐地剥离学生的负面情绪和能量,帮助学生唤醒沉睡的激情,找到充满正能量的自我。

一、让正思维的深刻性充分体现学生思维个性上的差异

语文教师提出的一个问题,学生的回答往往各有千秋,而在各种比较接近透实的答案中,必然是最为深刻的那一个为佳,能一语中的,直指要害,没有语病,简洁明了。这不但可以看出拥有最佳答案的学生思维冷静大胆,更可以揣测到他一定是首先在自己的大脑里把准备要回答的问题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和深入的考量,并且通过对比选择出了最佳回答方式。例如教材中,鲁迅先生的小说《祝福》里,鲁四老爷的书房窗下案头上摆着《康熙字典》《近思录集注》《四书衬》这三部古书,表面上鲁四老爷应是个饱学绅士,然而通过“我”与之谈话的断续无味和书房的冷清以及他对祥林嫂之死的厌恶态度,可以引导学生综合这几点思考鲁四老爷的个性品质:冷漠、虚伪、保守和反动。从祥林嫂生前悲惨的遭遇中,学生又会渐渐明白,凡是与她接触过并讥讽过她的人,也都有冷漠和保守的性格特点,祥林嫂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只能独自挣扎直到默然死去也就不是一个偶然了,整部小说也就笼罩在悲戚惨淡的调子中。正思维就是要学生在尊重所学文本和作者创作作品的目的的条件下进行对比、分析和合乎情理的思考。而脱离条件限制的思考必然散乱、芜杂、缺乏条理且不正确,更谈不上深刻。高中生思维特征上的差异,会随着语文课堂教学的逐步深入而越来越大,有的思维缓慢但是见解独特,有的急切同时稍显锋芒,有的语言表达富有激情,有的思考问题冷静深入,但始终要围绕一个目的:回答得正确、深入,坚守正能量。

二、让正思维的独创性激发语文课堂的正能量

“真理在我”是正思维的最高原则,高中语文课堂要牢牢把握住“真理在我”,尽管发散性思维方式一直在激励着人们对问题的多角度思考,尽管提倡“事物的正确答案不仅仅是一个”,但独创性仍是个体生命希望追求到的目标,因为它正是最为接近“真理在我”的一条思维通道。

独创性并不是让学生面对一个问题去天马行空般地思考,更不能为了“正确”而任由负面的思维方式掺合进正思维。正思维包含了思维里的正能量,而颇具独创性的正思维更能够进一步激发正能量源源不断地喷涌而出。曾经有学生读《琵琶行》时,读出白居易在与一个弹琵琶的伎女相互倾诉,认为白居易作为一个政府官员不该如此降低身份或别有所图,便是没有抓住“同是天涯沦落人”这句正能量满满的全诗关键性语句,而想到负能量的人与人的不正当关系上了。如果真的读懂了这首叙事、抒情完美结合的长诗,再去品味诗中关于音乐的精彩描写,我们就可以读出本诗是一首有相当独创性的正能量巨大的经典性作品。

语文课堂的正能量是与正思维的独创性成正比的,它不一定要歌功颂德、满怀热情,有时却正好相反,冷静低调、平淡如水、不动声色,让学生习惯一定的反思力和承受力,不被事物的表面现象迷惑,不是对问题的回答棱模两可,而是让“事物自我揭蔽”(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显露其真实存在,从而把“真理在我”紧紧握在自己的手上。

三、让正思维的系统性使课堂上的核心话题交流更全面、深入

当醉心于个人独创性思维的高中生对语文课堂兴趣浓厚时,身为语文教师的我们应适时引导他们进行深入、系统的思考和交流,以减少思考中的缺漏,及时弥补答案中的不足,让针对文本进行的核心话题讨论更全面、深入,更有价值,要尽量挖掘学生极具个性化和创造力的思考,帮助其实现自我目标价值。

1.设置问题情景尽量具体、目标性强,让学生容易抓住问题的关键所在。

笔者曾经设计过一节话题作文“雨天故事多”,在教学时设置的情景大体有:雨前的天气情况;雨的大小、形状、布景;雨的背景、人在雨中的感受、人在雨中的思索和行动;雨的动态和静态;生命和雨的关系;雨是自然的,也是人性的,是忧郁的,也是欢喜的;雨中的回忆……不管从哪一个角度去思考,这些情景都比较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和情感现状,比较符合高中学生的兴趣,易于操作,尽量避免让话题作文的题干,看似优美,读着深刻,实则无味,更可怕的是让学生无法选取题干中高深莫测却抓不着边际的任何文句进行有质量的思考和创作。

2.多角度地看待同一件事,甚至从相反的方向观照事物和现象,以锻炼学生的反向思维能力。

反向思维也叫逆向思维,指一个词语的多项解释,或多个含义共同指向一个词语。这看似简单,似乎类似于人们经常谈到的“举一反三”、“日有三省”,似乎不值一提,似乎是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或把简单的事情做复杂了。然而在高中阶段的语文课堂上,正思维要求我们学会凭借细致的观察和更开阔的想象力来作为判断和分析的主要依据,并非多个现象和事实的简单罗列。例如关于“景物描写的作用”,学生可能会不假思索地给出很多答案:烘托气氛、推动情节发展、展示环境、衬托人物性格、暗示人物心理、奠定作品基调等,然而,这并非我们所说的多角度思维,只是知晓这样一个事实:景物描写有着答案中提到的种种“嫁衣”。

曾经听到过非常精彩的一课,人教版必修3《杜甫诗三首》的第一课时,做课教师用了一整堂课丝毫不涉及本课的诗歌教学,而是从另外一个角度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老师用了整整一节课的时间,只讲述杜甫的生平,重点是讲杜甫所经历的安史之乱前后直到他的晚年,全班学生听得非常入神。课后我思考,这样安排教学内容是不是会浪费宝贵的课时呢?关于诗圣杜甫的生平资料网络上、参考书上多得不胜枚举啊!学生完全可以课前自学啊!甚至程度好的孩子对杜甫的生平可以信手拈来啊!然而经过实际考查,学生不但喜欢语文老师这样上课,而且效果也不错,孩子们普遍认为老师知道的更多,说得更全面,更难得的是老师讲的完全是他们查不到的,因为老师的每一句话似乎都有老师与众不同的见解和思维。看来,一位擅长讲故事的高中语文教师很能带动学生的正思维,他会另辟蹊径,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他会给学生一种“身在江海之上,心存魏阙之下”(刘勰《文心雕龙》)的思维美感空间,由此及彼,角度新颖,摇曳多姿,让师生的心灵交流轻松、愉悦。

又如《赤壁赋》的教学在我们将情感线索依文本暗示定位为“从乐到悲再到乐”后,再仔细琢磨推究,方可感知本文情感乐中有悲,悲中有乐,绝非单一情感的简单呈现,深沉的情感融于诗情画意般的景物描写中,满腔的悲情寄寓在旷达的文风下,深刻的哲理水到渠成。作者用虚拟了的“与客泛舟”、“主客问答”等场景,想象出了“羽化而登仙”的境界,引起了我们很多思考: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超然物外的姿态,对生活中的一切庞然大物的蔑视。

“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宇宙之大,知音难觅,天各一方。

“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逆境中的生机和情趣,没有忧心忡忡,也没有畏首畏尾。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颠沛中的乐观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驻足自然,流连忘返,生命尽管短暂,但令人陶醉。

“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世途坎坷,沧海桑田,变幻如故,都是普遍存在的客观真理。

“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又何羡乎!”———饱含了几多感慨,浓缩了几多艰辛。

可见,文章明明是抒写郁积在胸中的块垒,却智慧地传达着充满哲思的宇宙观和人生观,可以称得上是哲理与诗情的高度融合。哲学视角的解读呈现的是一个更为开阔的视野,跳出了逼仄,跳出了狭隘,将文本置于一个更开阔的时空中去品评,让文本与我们的心灵相对应,相契合,从而获得智者赐予我们的生存智慧。而这样的智慧,不正是难得的正能量吗?

3.丰富个人生活阅历,让海量阅读为高质量的系统性思维张本。

对于一个价值观、人生观都正在形成时期的高中生而言,阅读的作用是非常巨大的。与古圣先哲的隔空对话,让自己的心灵自由地翱翔,体验自己无缘亲历的种种情景,优秀的文学作品传输给我们的是与正思维,正能量一脉相承的种种崇高与博大:例如正直、勇敢、自信、忠贞;例如爱情、亲情、友情;例如尊严、诚信、卓越……这一切,会如春风化雨般浸润孩子们的心灵,帮助他们抵御种种侵染,当许许多多形而上的光照耀到现实的生活体验中时,便是钱理群先生所说的给孩子们“打下精神的底子”唯其同时拥有了人生阅历和阅读积累两种重要的生命体验,才能丰富一个人的心灵,激发一个人的感受力和想象力,拓宽一个人的人生视野,使他更容易理解他人,更富于同情心,更具有准确的判断力。正思维这种思维品质决不是可凭空能得到的,正思维在引领语文课堂上最重要的支撑点就是丰富的阅历和广博的学识。

四、让正思维的批判性直达学生心灵,引领学生的精神成长

正思维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特征:批判性。批判源于我们对这个世界全面而深入的思考,它的出发点就是想要纠正某些可能错误的定论,它的目的自然是希望重塑思维品质,构建全新的理论体系。当批判性思维用在高中语文课堂中时,它便成了直达课题核心的锋芒毕露的有力武器,也必然因它的反思、真实、激情且理智等特点引领学生的精神成长。

在讲屈原的《离骚》时,大家都知道屈原是坚贞的爱国主义诗人,但是对他的胸襟和气度都有质疑,甚至很多学生不能理解诗人投江的事实。但当只有当我们熟读历史尤其是秦汉史后,我们才知道战国时代诸侯国的相互争战无不是希望通过战争由自己来完成国家的大一统,而历史的事实和趋势是当时唯秦国才能统一全国,这个事实对于热爱楚国的三闾大夫是相当残酷却又不愿承认的。只有懂得这个,我们才会明白,屈原写《离骚》为什么仅仅怨恨怀王不争气,却没有怨恨其他诸侯国君主如秦始皇,因为凡是祖国山河的一草一木,都饱含了屈原心中的爱。也可以说,屈原所爱的国家,是整个中华民族和他们的居住地上的一切,包括文化。所以,学生读《离骚》和屈原其他诗歌时感到特别有感情有意味。批判精神在今天的语文课堂上正深入每个学生的心,原因是面对这日益开放的世界,学生的胸襟也阔大了,入怀难释的疑问也就跟着增多,就如探索宇宙的奥秘那样激动人心。

活跃的正思维是提升语文课堂对话质量、释放学生潜能的法宝之一。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让语文课堂氛围不时地激越起来,让我们的语文课精彩不断,让我们的高中生在课堂上求思若渴,高中语文课堂是一个巨大的才智能源库,正思维正是库存的珍宝,如何发挥它更大的潜能,更好地引领课堂教学,正是高中语文课的持久挑战。

摘要:<正>比起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堂教学,高中教师在处理教材、解读文本、组织课堂的过程中显得更为自主和个性化,无论是指导学生课前预习、组织学生课堂交流、鼓励学生独立问答、还是布置课后练习、引发学生的阅读思考、指引学生为人处世,在高中阶段,语文教师更多地应该成为学生的精神导师,用“正语”、“正思维”、“正精进”等有助于学生个人健康独立成长的“正道”品质,使沉稳、

参考文献

[1]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文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

[2]徐曼宇.文字、文章、文化[J].现代语文,2009(23).

思维潜能 篇9

一、课前调动学生求知欲

求知欲是人们思考研究问题的内在动力。让数学从高度抽象、极其枯燥的金字塔中解放出来, 创设真实有趣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 就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愿望和潜能。例如, 在教学概率一章时, 我做了两个实验, 第一, 我断言班里肯定有生日相同的学生, 提前让全班学生在教室的电脑里输入自己的生日, 上课时当众打开, 让同学们亲眼看到出现了几对生日相同的学生, 告诉他们这几乎是个必然结果。再比如, 在学习利用不等式求最值时, 通过对易拉罐的观察和测量得出结果, 易拉罐的形状都是圆柱形, 而且高与直径比大约是2:1, 为什么要如此设计呢?与生活如此贴近, 学生产生强烈求知欲。

二、课堂中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1. 数学史融入课堂。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借助数学史, 名人逸事, 数学典故是培养学生兴趣的第一媒介。例如在《导数》一章之初, 我就讲到1687年牛顿从研究运动的瞬时速度入手引出导数概念, 而1684年莱布尼茨由研究曲线的切线问题引出导数的感念, 二人分别独立研究, 不谋而合, 学生对本章内容产生浓厚兴趣。

2. 文学魅力融入课堂。

好多数学公式枯燥难以记忆, 数学概念抽象难以理解, 我尝试用诗意的语言描述数学概念, 用著名诗句阐述图像特征, 用自编口诀帮助记忆公式, 起到很好效果。比如, 用三部曲概括证明单调性的步骤:在区间找代表, 函数值作比较, 通过讨论定大小。用诗句“上穷碧落下黄泉, 两处茫茫皆不见”刻画正切函数图像的值域, 用“京口瓜州一水间, 无缘对面手难牵”形容它的周期性和定义域。把对数函数图像形象地分为“风吹麦”型和“风摆柳”型, 用“正弦半角要求根, 竹竿钓鱼二人分”口诀帮助记忆半角正弦公式等等, 使学生产生浓厚兴趣, 牢固掌握了所学知识。

3. 多媒体辅助教学。

多媒体可以提供五彩缤纷的富有吸引力的动态图像特征, 直观演示性质, 例如讲y=Asin (ωx+Φ) 图像时借助多媒体演示A、ω、Φ的变化, 可以短时间内列举大量例子, 观察规律。再如线性规划一节, 通过目标函数的移动, 准确找到最优解, 尤其是利用网格, 找整数解, 学生看得非常清楚、明白, 也对相应内容产生浓厚兴趣。

4. 课堂中给学生创造性尝试的机会和体验。

学生不是接受的“容器”, 而是可以点燃的“火把”。轻松活泼的课堂气氛和师生关系, 是点燃的“火把”最适宜的火种。对于学生富有创意, 别出心裁的解题给予充分的肯定, 让学生意识到自己内在的无穷力量, 也从老师的肯定中体验到创造和成功的乐趣。

三、多种教学形式, 挖掘潜能

使学生产生学习的迫切要求、产生浓厚兴趣只是手段, 而教育的目的, 在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学习过的数学知识可能会遗忘, 但思维品质的培养却会让学生受用一生。多种教学形式可以让他们在创造中学习, 在发现中获取, 在成功中升华。

1. 锻炼自学能力。

自学不仅能培养自学能力, 而且能发现重点, 难点, 减少听课过程中的盲目性, 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概括总结能力

2. 组织课堂讨论。

这样培养的学生敢于提问题、敢于批判、敢于质疑、思维敏捷。不受老师讲解的束缚, 可为发散思维的培养创良好的内、外部环境。

3. 适当进行“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法多用”, 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4. 自习课、习题课交给学生。

作业中具代表性问题, 让学生轮流在讲台上讲解, 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敢于上台的胆识, 也比老师讲解更具亲和力, 更容易使学生接受。

总之, 作为中学数学老师, 通过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挖掘学生内在潜能, 从而加强中学生数学素质的培养, 培养他们“爱学”态度、“乐学”情绪、“会学”技巧、“自学”能力, 突出“优化思维品质, 培养思维能力”是我们始终要肩负的重任。

摘要:刚升入高中的学生, 普遍被动机械记忆多, 主动积极思考少, 思维僵硬, 对学习新知缺乏兴趣, 存在畏难情绪, 从而很不适应高中学习。鉴于此, 如何激发学习数学的乐趣, 从而发挥思维潜能, 成为高中老师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兴趣,学习主动性,思维潜能

参考文献

[1]郑志陪.高中生探究意识的现状分析及培养策略[J].中学数学月刊, 2007, (8) .

[2]张艳霞, 等.数学教学原则研究[J].中学数学教与学, 2007, (10) .

思维潜能 篇10

一、导入概念———小学数学自主学习的源泉

新的课程改革在数学方面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增加数学与学生日常生活之间的联系,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所以,小学的数学教学要以学习经验和学生掌握的知识为切入点,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和空间来进行自由思考。在让学生学习“小数”时, 如何才能成功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将“小数”的概念导入进来呢?笔者展示了这样几张在商场中看到的图片:1.5元的铅笔, 9.9元的羊毛袜,59.5元的衬衫,问学生们是否都在买东西时碰到过这样的价格?这时学生们纷纷表示看到过,七嘴八舌地开始讨论起来。这样,听着老师讲述的相关场景,学生在听故事的过程中学会了与具体的生活实践相结合。有了这个铺垫,学生再学习“认识小数”就感觉有趣多了,学习的积极性也提高了。同时, 学生在具体的生活实际中真正体会了“小数”的概念。所以,小学的数学教学需要改变过去的理论教学模式,与生活实践相联系, 这也是新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与日常生活联系紧密,学生能够用自己学到的数学知识处理生活中遇到的难题,让知识与生活完全融合在一起,提高了他们的积极性,最终实现了自主学习的教学目标。

二、理解概念———小学数学自主学习的风向标

开展概念教学就是让学生理解概念,进而通过引导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学生在观察客观事物的过程中,会进行思考和联想, 并对比分析和验证,最终理解概念的含义。在教学的初级阶段,要让学生首先理解概念的基本含义,认识其外延,通过分析总结出其基本原理和运行方式,让学生从联系、观察、验证和分析中获得真实感受,对概念形成更加形象和直观的认识。例如教“千与千克”时,可以用“称一称”的活动,让学生理解本课要掌握的新概念。在课前教师让同学们纷纷从家中带来了一些自己喜爱的小物品或者零食,而在某些包装品上有着g的标识,教师带领大家一起称这些东西,同时自己也从家里带来了许多苹果,对比一下,同学们逐渐明白了克与千克的区别,然后就让同学们自己动手去称一下,在操作实践中领会概念。通过动手操作,学生有了切身的体验,充分了解了千克与克两者的关系。学生对克与千克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性质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把握更到位,也让他们学会了站在数学的角度去发现美,进而更加主动地进行自主学习。

三、巩固练习———小学数学自主学习的奠基

对于学习数学知识来说,学习概念只是第一步,接下来学生还需要自主学习,进行大量的练习来固定课堂所学的知识。教师要给予指导,帮助学生来练习概念的基本知识,具体如下:

(1)概念辨析。因为学生自身的阅历不深,学习的知识较少, 对概念的外延和内涵掌握不够到位,容易混淆,产生认知上的误差。教师要给予适当引导,让学生明确概念,进行辨析、对比和判断,通过多次联系对基本知识进行巩固。例如“一根铁棍的长度为五分之三米,换一种说法就是长60%”这道判断题就是对分数、百分比两个概念的练习,对学生的认知程度进行测验。

(2)触类旁通。通过量的练习,学生对概念的理解更加准确, 并且能够联系日常生活,进行举例说明。比如“年、月、日”的学习, 既要求学生精准地表述出年月日的概念,又要求学生举出现实生活中的例子,如“如果酸奶的保质期写的2014年3月份,那么它的保质期是多长?”。

(3)换词游戏。通过教师的讲解,学生可以用多个词汇来描述同一数学概念,运用立体方式从不同维度进行表达,这有助于实现教学目标。如在学习“平行四边形”一章时,让学生变化边、角、对角线关系的描述来加深对平行四边形概念的认识。这样,通过巩固练习,会让学生们更加深入地进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从而达到自主学习的目标。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思维潜能】相关文章:

激发孩子数学思维潜能06-05

分析设计思维开拓苏州虎丘泥人市场潜能的有效途径09-11

潜能生之潜能挖掘07-12

创造潜能05-09

综合潜能06-04

阅读潜能06-08

自我潜能06-12

智力潜能06-19

潜能生07-01

潜能激发心得04-26

上一篇:建筑工程课程下一篇:质量监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