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止性分析

2024-05-06

终止性分析(精选八篇)

终止性分析 篇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中47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性心脏病患者,均符合妊娠期高血压性心脏病的诊断标准,既往无高血压、肾病、心脏病或心力衰竭病史。孕妇年龄24~38岁,平均28.7岁;初产妇39例,经产妇8例,均为单胎;剖宫产36例,阴道分娩11例;孕周32~36周29例,37~39周18例。

1.2 方法

首先降血压:首选酚妥拉明20~30 mg加入5%葡萄糖溶液500 ml中,0.1 mg/min静滴,10~30 mg/d;速尿20~40 mg加入5%葡萄糖溶液50 ml中静脉推注,4~6 h重复,24 h总量<1 000 mg;强心剂西地兰0.4 mg加入25%葡萄糖溶液20 m中缓慢静滴,4~6 h后重复0.2~0.4 mg,24 h总量<1.2 mg。给予地塞米松,既有利于减轻肺水肿,又促进胎肺成熟。24~48 h剖宫产,若孕龄小,情况良好,血压及心衰控制满意,在严密监护下可延长孕周,待胎儿成熟后剖宫产,若病情无好转,无论孕龄大小及心衰是否控制,在积极治疗的同时24 h内行剖宫产。研究中有36例剖宫产者设为剖宫产组;11例阴道分娩者设为阴道分娩组,其中产钳助产阴道分娩者3例。

1.3 麻醉及术式

麻醉方式均为连续硬膜外麻醉,术中持续面罩吸氧,子宫下段剖宫产28例,腹膜外剖宫产8例,手术平均时间50 min,麻醉师、心内科、儿科、产科医师在手术过程中进行监护,心电监测各项指标,术后继续抗心衰治疗。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0.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采用χ2检验和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终止妊娠方式与围生儿预后的关系

见表1。由表1可知,剖宫产组新生儿窒息率明显低于阴道分娩组(P<0.05),说明剖宫产在此方面上的临床效果优于阴道分娩,可以降低新生儿窒息的发病率。两组在低体重儿出生率、肺透明膜病发生率、围生儿死亡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孕周长短与围生儿预后的关系

见表2。由表2可知,孕周长与孕周短低体重儿出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孕周长的低体重儿出生率明显低于孕周短的,说明孕周长可以降低低体重儿的出生率。两组新生儿窒息率、肺透明膜病发生率、围生儿死亡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3 妊娠期高血压性心脏病产妇预后的比较

所有产妇心电监护指标较产前都有明显改善,剖宫产产妇心衰症状减轻,6~8 d消失;而阴道分娩产妇心衰症状减轻,15~20 d消失,说明剖宫产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阴道分娩,两组产妇无死亡病例。

3 讨论

孕妇妊娠24周以后或临产前出现以高血压、水肿、蛋白尿为主的表现,称为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主要病变是全身性血管痉挛,其结果会造成血液减少。临床常见症状:全身水肿、恶心呕吐、头痛、视力模糊、上腹部疼痛、血小板减少、凝血功能障碍、胎儿生长迟滞或胎死腹中,严重者出现抽搐、昏迷、心衰等并发症。妊娠高血压严重威胁母婴的生命,而且还可能引起后遗症。妊娠高血压性心脏病病情十分凶险,首先降低心脏前后负荷是治疗妊娠期高血压性心脏病的原则。因妊娠期高血压性心脏病属于低排高阻,使用血管扩张剂可以降低血压,减轻心脏负荷。在扩张血管并降压的基础上,强心、利尿治疗能进一步减轻心脏前后负荷,增加心肌收缩力,改善微循环,而且不论孕周大小,为保证孕妇安全,在积极治疗心衰的同时,及时终止妊娠是非常重要的手段之一。终止妊娠最快的方法是剖宫产,并且剖宫产减少了子宫收缩,减少了患者屏气用力等,不增加心脏回心血量,血液动力学变化小,并能消除宫缩引起的疼痛,缩短产程,而且硬膜外麻醉可降低周围血管阻力,减轻心脏负担。妊娠高血压性心脏病是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病情发展所致,因此必须做好孕期保健,而且在孕期应加强监测,借助各种辅助检查手段,如应用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心脏的形态学变化,24 h动态心电监测心脏电生理变化,心肌酶学及肌钙蛋白测定心肌受损情况,心排血量测定了解心功能情况,心率变异预测心衰等。

本研究结果剖宫产组与阴道分娩组新生儿窒息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孕周长与孕周短低体重儿出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表明剖宫产组的新生儿窒息率明显低于阴道分娩组以及孕周增加可以降低低体重儿的出生率,并且剖宫产产妇产后心电监护指标改善需要的时间短于阴道分娩产妇。所以,终止妊娠的最佳方式为剖宫产,另外在治疗中应尽量增加孕周,降低低体重儿的出生率。在治疗妊娠期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的过程中应积极控制心衰,采取合适的终止妊娠的方式在最佳的时机终止妊娠,有利于保证母婴安全,提高临床疗效。

参考文献

[1]程凤.妊娠期高血压性心脏病12例诊治分析[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18(15):1770-1771.

[2]姜兆芹,杨秀芝,王金霞.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性心脏病终止妊娠的时机、方式及结局的临床研究[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07,9(6):13-15.

[3]刘春兰,梁作双.妊娠期高血压性心脏病15例临床分析[J].现代医药卫生,2006,22(12):1806-1807.

[4]李秀艳,区晓贤,郭志坚.重度妊高征并发急性左心衰6例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05,20(14):1836-1837.

[5]刘陶,苏醒,李桂英,等.妊娠合并心脏病296例临床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06,21(16):2219-2221.

企业终止后相关执行问题分析 篇2

一、这类企业是被执行人。通常做法是尽可能查找该企业财产,但在企业主要财产不明又无工作人员的情况下,是否可以强令其上级主管部门或者其股东等对企业负有清算之责的单位(以下简称清算主体),对企业承担清理和其他相关责任?不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中,都存在很大的争议和分歧。一种观点认为,法院无权要求其上级主管部门对该企业的财产进行清算。主要理由是,法院的执行工作应当完全依照判决书进行,该企业的上级主管部门或者其股东并非案件当事人,判决书更没有判令其承担义务,这种做法缺乏法律依据。另一种观点认为,企业歇业后,应当办理清理和注销手续,这是相关各方的法定义务。在此前提下,法院在执行工作中发现被执行人的财产状况不明,当然可以要求其清算主体提供相应的配合。从逻辑上看,如果不赋予法院这种权力,任何债务人都可以通过这种方式逃避债务。如果债权人要求其承担责任,岂非要以清算为由再次起诉?但如果清算主体仍然采用自主歇业的方式逃避债务,债权人就陷进了反复起诉的怪圈。因此,法院发现上述情况应当要求清算主体在合理的时间内对该企业的债权债务进行清理,并用企业的剩余资产偿还债权;清算主体不尽清算之责时,法院可以按照《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对其进行处理。笔者同意第二种观点。

二、这类企业是申请执行人。在执行过程中,申请人实际歇业。执行中,常会遇到被申请人以申请人已经实际歇业为由,称被申请人已经不存在,从而要求法院终结执行。笔者对这种做法不敢苟同,理由如下:其一,企业的法人资格是通过法律程序赋予企业的一种权能,这种权能的撤销也应当按照正常的程序进行,否则,也不必同时存在歇业和注销这样两个法律概念。其二,企业没有参加年检或者企业的营业执照被吊销,只是违反了相应的行政法规的规定,应当受到行政处罚,或者是被剥夺了继续经营的能力,并不代表企业的主体资格消亡。因此,法院在审查申请人主体时,不能仅凭企业歇业而否定其申请执行资格。

终止性分析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38例患者均为本院2006~2010年门诊及住院患者,室上性心动过速发作均经食管电生理证实。男135例,女103例,年龄12~71岁,平均(48.2±20.5)岁,病程1 d~32年,其中,临床诊断高血压15例,病态窦房结综合征3例,甲状腺功能亢进3例,肺癌2例,恶性淋巴瘤1例,胃癌1例,中晚期妊娠5例,余无器质疾病。根据室上性心动过速分型原则[1],做出分类诊断: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85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140例,房内折返性心动过速6例,未能明确诊断7例。

1.2 方法

采用苏州产CF-4型心脏多功能刺激仪,经鼻腔插入4极食管电极35~45 cm,记录食管心电图以最大双向P波为最佳起搏电极电位,起搏电压25 V,采用亚速刺激法(低于室上性心动过速心率10~30次/min)→超速抑制法(高于室上性心动过速心率30~50次/min)→猝发脉冲法(快于室上性心动过速心率40%)[2],按顺序进行转复,每次发放2~20 s的刺激波,中间休息10~30 s,若不能以其中某种方法成功转复,则采用后一种转复方法直到猝发脉冲法也无法转复即放弃转复。其间根据情况可适当调高电压,但起搏电压不超过30 V,猝发刺激频率不超过300次/min。同时采用日本福田FX-4010心电图记录仪同步记录全过程直至恢复窦性心律,至少描述心动过速终止10 s内的心电图变化,转为房颤者予心电监护直至恢复窦性节律。

2 结果

2.1 经食管心房调搏术转复疗效

见表1。

2.2 瞬间10 s心电图表现

见表2。

2.3 各方法转复结果

238例患者采用亚速刺激法32例转复,转复瞬间心电图均正常。

206例患者采用超速抑制法173例转复,转复瞬间出现>1 500 ms长间歇后恢复窦性心律5例,其中1例在急诊室已推注心律平2次,总量140 mg,超速抑制后瞬间出现长达3.2 s的长间歇,立即给予72次/min频率起搏,起搏数次后患者恢复窦性节律。转为房颤者5例,单发室性期前收缩3例,成对室性期前收缩3例,短阵室性心动过速2例,P-R间期延长5例。

猝发脉冲法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28例,成功转复21例,3 例转为房颤,单发室性期前收缩2例,成对室性期前收缩3 例,短阵室性心动过速3 例,3 例反复转复无效,1例无法耐受拒绝转复。

中晚期妊娠患者5例均采用超速抑制法成功终止发作,转复瞬间均未出现任何心律失常。

3 讨论

本文238例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均尝试亚速终止法,仅32例转复,经电生理检查证实均为慢-快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发作频率较慢,转复瞬间无一例出现心律失常,说明此法安全但效果较差,考虑对于频率较快的心动过速用慢频率的刺激不易进入折返环路而无法终止。用超速抑制法173例转复成功,说明此法成为本文转复室上性心动过速的主要方法。有报导称能否终止心动过速与刺激落入心动周期的时限有关,而与刺激时间无关,笔者尝试用同一频率起搏,增加刺激时间,发现可明显增加转复成功的几率,考虑较多的刺激脉冲增加了适时的电脉冲能进入折返环的可能性。但所有病例未刺激超过30 s,因过长的刺激往往使已被终止的心动过速再次诱发。有报导称猝发脉冲法可终止95%各类型的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3],但本组结果低于文献报道。因频率太快其落入心房易颤期的几率高,故有可能造成房颤。有推荐采用第一次刺激脉冲与R波同步的办法以避开心房易损期。

食管心房调搏术终止室上性心动过速瞬间正常的心电图应表现为长间歇后转为稳定的窦性节律,这一间期可反映窦房结的恢复时间,本文77.7%的患者在正常范围(<1 500 ms)内。8例转为房颤,其中1例为快速房颤(心室率为104次min),均予心电监护,持续最长者1 h左右自行恢复窦性心律,所有病例均为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可能与旁道在心房内成树枝样延伸使其易颤性增加有关,亦有可能与刺激频率相关。本文1例在使用心律平后未转复成功,再以超速抑制法尝试,出现长达3.2 s的长间歇,考虑心律平属于Ⅰc类抗心律失常药,有延长动作电位时程和有效不应期作用,能降低窦房结的自律性,甚至对整个传导系统均有抑制[4],再加之窦房结自律性细胞被外来的刺激除极后,其本身自律性倾向于抑制而降低,在这两种因素的作用下出现了长达3.2 s的长间歇,因患者卧于床上未出现黑曚、晕厥状况,但仍予紧急处理,对于此类反复用药的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行超速抑制时要提高警惕,起搏的频率不宜过高,时间不宜过长。2例出现交界性逸搏,逸搏间期<2 000 ms,说明房室结自律性良好,后经电生理证实患者窦房结自律性低下,另4例室上性心动过速终止后长间歇>1 500 ms的患者亦经检测为窦房结功能不良。室性心律失常在超速抑制组和猝发脉冲组均有发生,短阵室性心动过速由3~4枚室性早搏组成,部分为多源,但所有心律失常均在短时间内消失,呈一良性临床过程,未做特殊处理。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机制考虑为食管心房调搏术有可能增加交感神经以及血液循环中的儿茶酚胺的活性,引起正常希氏-浦肯野纤维自律性升高,发生舒张期自动除极,当除极达到阈电位时形成室性异位搏动[5]。5例P-R间期延长者均为慢-快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激动从慢径道下传造成一过性的P-R间期延长,更进一步证实了双径路的存在。

本文5例妊娠合并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因考虑胎儿安全性不能予以药物治疗,但亦考虑到快速的刺激频率以及插管带来的不适反应有可能造成流产或早产,故所有病例进行术前谈话,家属签字后,方予实施食管心房调搏术,均采用超速抑制法转复成功,妊娠后一般心血管最大压力可能发生在妊娠24周后[6],中晚期妊娠妇女需氧量的增加反射性地使交感神经兴奋性亢进,交感神经末梢去甲肾上腺素大量释放,有研究证明血管紧张素Ⅱ的浓度在妊娠30周达到顶峰,为未妊娠的3~4倍[7]。血管紧张素Ⅱ能提高细胞膜钙通道的通透性而诱发心律失常。为保证操作的安全性,笔者建议食管导联的插入过程动作要轻柔、快捷、准确,起搏电压、刺激频率、刺激时间一定要良好控制,以有经验的医师操作为宜,以免发生医疗纠纷。

综上所述食管心房调搏术终止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安全有效,可作为治疗折返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首选方法,值得基层医院大力推广。

摘要:目的:总结分析我院238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行食管心房调搏术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使用心脏多功能刺激仪,采用亚速刺激法(低于室上性心动过速心率10~30次/min)→超速抑制法(高于室上性心动过速心率30~50次/min)→猝发脉冲法(快于室上性心动过速心率40%),按次序进行转复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同时观察转复瞬间心电图表现,同步记录心电图至少至室上性心动过速终止后10 s,转为房颤者继续观察直至恢复窦性节律。结果:使用亚速刺激法238例,成功转复32例,成功率为13.4%;使用超速抑制法206例,成功转复173例,成功率为83.9%;使用猝发脉冲法28例,成功转复21例,成功率为75.0%;总有效率为95.0%(226/238)。室上性心动过速终止瞬间心电图表现为:正常185例(77.7%)、P-R间期延长5例(2.1%)、房颤8例(3.4%)、交界性逸搏2例(0.8%)、长间歇>1 500 ms 5例(2.1%)、单发室性期前收缩5例(2.1%)、成对室性期前收缩6例(2.5%)、短阵室性心动过速5例(2.1%),除1例长间歇为3.2 s者予以72次/min频率的心房起搏外,余病例未予特殊处理。结论:食管心房调搏术终止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安全高效,可作为治疗折返性心动过速的首选方法。

关键词:食管,电生理学技术,室上性心动过速,心脏,心电图

参考文献

[1]宁佩萸.食管心房调搏术临床实用手册[M].北京:中国展望出版社,1986:150.

[2]李忠杰.实用食管心脏电生理学[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16-17.

[3]李裕舒.几种食道心房调搏方式的比较研究[J].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1997,11(4):198.

[4]陈维洲,许玉韵,吕俊升.心血管病治疗学[M].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117.

[5]吕文清,杨晓云,陆再英.314例患者运动试验中室性心律失常分析[J].临床心电学杂志,2003,12(2):103.

[6]赵荫堂.边缘心脏病学[M].合肥:安徽科技出版社,2003:288.

终止性分析 篇4

众所周知, 所谓日语形容词的活用形有连体形、连用形、假定性、命令形、未然性、终止形六种。其中, 连体形与终止形在形式上没有发生变化, 都是形容词的原形。而连用形、假定形、命令形、未然形这四种活用方式在形式上都发生了变化。以连用形为例, 当形容词修饰用言的动词、形容词、形容动词时, 需要把词尾的“い”形转变为“く”形, 这种用法也称为副词性用法。

然而, 在现代的日语语法, 特别是日常交流中, 不重视传统语法规范的人越来越多, 随之也出现了一些与传统语法相悖, 看似错误的用法。当形容词修饰用言时, 直接用形容词的终止连体形 (也就是原形) 取代连用形的用法就是其中之一。

那么, 用形容词的终止连体形取代连用形修饰用言的方法究竟是一种什么使用方法呢, 与传统语法相比, 这种用法又有那些特别之处呢?本文将尝试分析这一问题。

一、形容词终止连体形的副词性用法

当人们看到用形容词终止连体形直接修饰用言的方法时, 可能会觉得这是错误的使用方式。实际上, 用“すごい”代替“すごく”修饰用言的方法确实是近几年才出现的, 但是在日本近世、近代时已经可以看到与此类此的使用方法。这种形容词终止连体形的副词性用法在表示程度性的形容词中尤为常见。

日本江户时代末期的宽政年间, 在上方 (京都、大阪及其周边区域) 乃至现在的关西地区就已经出现了“えらい面白かった”这样的用法。到了明治、大正时期, 又出现了“おそろしい疲れる”这样的用法。一直到现在, 在关西方言中还可以见到这样的使用方法。语言作为一种约定俗成的社会习惯, 即使一开始出现的时候就是一种错误, 但是只要得到大多数人的认可, 就会得以推广并最终编入到已有的语言体系中。因此, 说这种使用方法是错误的还为时过早。但是随着时间的迁移, “おそろしい”的终止连体形的副词性用法逐渐衰退, 现在在表示程度性的高低时, 更多人使用的是“えらい”“すごい”的终止连体形的副词性用法。究其原因, “えらい”本来就是表示程度高的形容词, 而“おそろしい”则是表示恐惧的形容词, 自身没有表示程度大小的含义。久而久之, 还是“おそろしい”原来的意义占了上风, 后来衍生的表示程度的意思反而衰弱了。另一方面, 与近世才出现的“えらい”相比, “おそろしい”出现的历史更为久远, 在使用上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体系, 表示程度性大小这一含义不过是其附属的使用方法。

二、形容词终止连体形的副词性用法的特点

形容词终止连体形的副词性用法并不是普遍适用于所有的形容词, 而是只存在于强调程度很高的场合。从这点来考虑, 可能是为了提高强调效果而特意的使用终止连体形这一形式。与“えらく”“すごく”这一活用形相比, 修饰用言时, 原形的“えらい”“すごい”这一形式更能给人深刻的印象。

以“すごい”为例, “すごくおいしい”与“すごいおいしい”相比, 哪个强调程度更高呢?当然是“すごいおいしい”的强调程度更高。为什么这样说呢, “すごくおいしい”中“すごく”本来的功能就是修饰后面的“おいしい”, 因此这种用法就是一种极为普通的用法, 不会令人眼前一亮。与此相反, “すごいおいしい”中的“すごい”因为是连体形, 人们理所当地会认为它后面修饰的是名词。然而,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在这种用法中“すごい”后面修饰的不是名词, 而是形容词“おいしい”。因此就让人产生了一种违和感, 正是这种违和感才会让人觉得这种用法很特别, 与传统用法相比强调程度更高。

三、形容词终止连体形的副词性用法的局限性

虽然形容词终止连体形的副词性用法与连用形的副词性用法相比强调程度更高, 也更为新颖, 但是同时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首先, 形容词中除了表示程度性的形容词外, 还有表示价格贵贱、高低、新旧、大小、多少、远近、深浅、明暗等的形容词。由于形容词终止连体形的副词性用法只限制于程度表现中, 所以, 也只有表示程度的形容词具有这种使用方法。

其次, 并不是所有表示程度的形容词都具有终止连体形的副词性用法。在现代日语中, 表示程度的形容词除了“すごい”“ものすごい”“えらい”“おそろしい”之外, 还有“すさまじい”“すばらしい”“ひどい”等众多词汇。其中, 可以无条件修饰形容词、形容动词的仅仅局限于“すごい”“えらい”“おそろしい”“ものすごい”这几个词。“すさまじい”和“ひどい”多用于负面评价, 并不适用于正面评价。而与此相反, “すばらしい”则只能用于正面评价。当然其他的形容词也存在各种制约因素, 本文就不一一赘述。

总而言之, 形容词终止连体形的副词性用法仅仅局限于“すごい”“えらい”“おそろしい”“ものすごい”这几个可以无条件修饰形容词、形容动词的表示程度性的形容词。

结语:

本文简单介绍了形容词终止连体形的副词性用法的起源, 并分析了这一用法的特点及其局限性。这种用法虽然可以见于人们的日常交流中, 但是并不能说为所有人所接受。但是语言作为一种约定俗成的社会习惯, 在未来的某一天这种使用方法可以取代之前的传统用法也未可知。

参考文献

[1]曾井典夫.《形容词终止连体形的副词性用法—以“えらい”“おそろしい”为中心》.《国语学研究》27号.1987年12月.

[2]小矢野哲夫.《年轻人的程度表现—形式与意义》.《三省堂高校国语教育》.1998年新年号.

[3]北原保雄.《问题日本语》.大修馆书店.2004年.

[4]北原保雄.《续弹!问题日本语》.大修馆书店.2005年.

终止性分析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9年10月—2010年10月我科急诊收治40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 均有反复发作的病史, 男32例, 女8例;年龄26岁~82岁;病程为2年~35年。其中冠心病17例, 电解质紊乱12例, 预激综合征6例, 风湿性心脏病3例, 不明原因2例。

1.2 方法

诊断为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后, 治疗前常规做12导联心电图, 完成心电图后开始静脉注射三磷酸腺苷20 mg, 在3 s~5 s内快速注射完毕, 再次记录12导联心电图, 观察心率变化情况。

2 结果

静脉注射后10 s内转复者26例, 7例患者15 s内转复;风湿性心脏病有2例约20 s左右转为心动过缓, 发病时患者有心前区不适、头晕乏力, 经心电监护约3 h转为心房纤颤;5例静脉推注后出现窦性心动过速。6例次转复后虽未立即出现窦性心律但逸搏出现较早, 无房室传导阻滞发生及明显副反应。

3 讨论

三磷酸腺苷终止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药理机制是对房室结的抑制作用, 主要是抑制慢性反应纤维, 减慢钙离子内流和改变环磷酸腺苷的水平, 阻滞延缓房室结折返途中的前向传导, 1次大剂量还可能阻断或延缓旁路的前向和逆向传导;三磷酸腺苷还能对抗迷走神经的兴奋, 因而能终止房室结折返和旁路折返机制引起的心律失常。现在应用于治疗快速型室上性心律失常, 总有效率为80%, 具有复律快, 短期内可重复使用等优点。

终止性分析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9年1月-2011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术前24 h动态心电图提示有PSVT的患者50例, ASA分级均为Ⅰ~Ⅱ级, 其中男28例, 女22例;年龄35~65岁, 平均53岁;其中高血压6例, 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2例, 老年性瓣膜病1例, 以上有器质性心脏病的患者心功能Ⅰ~Ⅱ级, 无器质性心脏病41例。心动过速发作时平均心率189次/min, 血压140/90 mm Hg, 室上速病史平均8年。

1.2 方法

50例患者随机分为TEAP组与胺碘酮组, 每组25例。TEAP组采用贵州省人民医院自制生产的便携式心律失常治疗仪。手术麻醉前, 患者平卧, 常规消毒, 食道电极 (四级导联电极) 经鼻孔插入, 插入电极深度按照身高测算的公式: (受检者身高+200) ÷10=插入导管深度的厘米) [4], 定位后用胶布固定。全麻期间发生PSVT时调整输出电压 (20~35) V, 脉宽 (5~10) ms, 设置超速抑制频率较患者心室率高 (20~30) 次/min, 按照操作规程, 采用S1基础刺激, 起搏 (3~15) s, 心电图记录心房被夺获后停止, 无效再重复2次, 如仍无效改用心律平100 mg静脉注射终止发作。胺碘酮组患者在全麻期间发生PSVT, 则采用0.9%生理盐水20 ml加胺碘酮150 mg静注, 静注后未转复窦性心律则重复一次。如仍无效改用心律平100 mg静脉注射终止发作。两组麻醉均靶控输注瑞芬太尼血浆靶浓度3~4 ng/ml与丙泊酚靶浓度为3~4 μg/ml直至患者意识消失, 然后以0.3 mg/kg浓度静注顺式阿曲库铵, 数分钟后运用气管插管机械控制患者呼吸, 使患者的呼气末CO2分压维持在30~35 mm Hg范围内。而术中的麻醉维持则使用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靶控输注及间断推注顺式阿曲库铵。观察两组患者在全麻期间发生PSVT时, 两种方法治疗PSVT的有效率、不良反应、起效时间及HR、MAP、RR、SPO2。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 统计软件包分析处理, 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 (x¯±s) 表示, 用t检验, 率的比较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TEAP组术中发生PSVT 14例, 13例被TEAP终止, 成功率为92.86%, 平均转复时间 (4.51±1.62) min, 终止频率 (185.12±11.52) 次/min, 1例房速患者转为房颤, 静注心律平100 mg后转复为窦性心律。胺碘酮组术中发生PSVT 13例, 9例被终止, 成功率为69.23%, 转复时间平均 (13.54±4.56) min, 平均剂量 (101.11±40.52) mg, 2例终止后发生窦性心动过缓, 1例出现二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 1例在注射胺碘酮时出现低血压 (收缩压<90 mm Hg) 。TEAP组的成功率高于胺碘酮组, 而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胺碘酮组 (P<0.05) 。两组疗效比较见表1。

*TEAP组与胺碘酮组比较, P<0.05

3 讨论

PSVT为临床常见的快速性心律失常, 90%的PSVT为房室结双通道和房室旁道形成折返所致, 需有效迅速终止发作, 恢复窦性心律。部分患者由于反复发作和用药, 对药物产生耐受而难以终止。围术期因为伤害性应激 (气管插管、切皮、腹腔探察) 、麻醉药物等因素均可导致PSVT发作。如不及时处理可致血流动力学障碍、心肌缺血或转为室性心动过速、室颤, 严重者危及患者生命安全。TEAP包括经食道心房调搏和心室调搏, 1973年Montoyo等[5]首次将TEAP应用于临床, 我国自1979年开展以来, 在各家医院心内科已经普及使用。TEAP是一种非药物的治疗方法, 由于其操作简单、安全有效, 且无抗心律失常药物的负性肌力和致心律失常副作用, 已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它能使全部折反性PSVT得以终止。TEAP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机制是超速起搏时, 快速脉冲刺激有更多的机会侵入折返途径中, 使这部分心肌提前除极, 从而切断折返途径, 终止室上性心动过速发作;对异位自律性增高的室上性心动过速, 由于超速起搏时引起心脏迷走神经兴奋, 释放乙酰胆碱, 导致细胞外K积聚, 从而降低心肌兴奋性, 抑制异位兴奋灶, 终止室上性心动过速发作。

国内在麻醉领域使用TEAP治疗心律失常主要用于窦房结功能障碍患者, 预置入食道调搏仪可以为心脏患者行非心脏手术保驾护航。麻醉期间PSVT常使用药物如异搏定、心律平、胺碘酮等终止, 但这些药物使用均有适应证和禁忌证, 且副作用明显, 对于全麻期间PSVT主要靠术中的模拟导联心电监护诊断, 在鉴别使用何种药物最佳时费力。本研究对比分析结果显示, TEAP终止全身麻醉期间PSVT起效快, 成功率高, 安全性强, 可用于多种原因引起的PSVT, 而胺碘酮终止PSVT, 起效时间长, 不良反应发生率高, 且比较严重。因此, 对于全身麻醉期间发生PSVT患者, 应用TEAP终止PSVT明显优于胺碘酮药物。避免药物使用的各种不良反应, 成为麻醉医生管理循环的一个重要手段, 可增加PSVT患者的麻醉安全性, 解决了严重PSVT患者的麻醉处理难题, 为这类患者安全渡过麻醉手术期提供了有效的方法。该技术是一种无创伤、简便、经济、有效的临时心脏调搏技术, 值得在麻醉手术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马夫才, 耿占峰, 杨丽波.12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治疗体会[J].中国医药导报, 2009, 6 (24) :163-165.

[2]童晓红, 丁家望, 杨俊, 等.家族性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J].山东医药, 2009, 49 (24) :95.

[3]王世茂.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278例治疗分析[J].中国基层医药, 2008, 15 (4) :683-684.

[4]陈新.临床心律失常学-电生理和治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0:362-382.

终止性分析 篇7

患儿, 女, 2.5个月。因咳嗽3 d, 发热伴气促1 d入院。体检:体温38.2℃, 呼吸50次/min。脉搏200次/min。危重面容。面色灰白, 精神萎靡, 时有烦躁, 气促, 鼻扇, 口周发绀, 双肺可闻及少许细湿啰音。心音低钝, 律整, 心率200次/min, 四肢末端凉。心电图示:室上性心动过速, 心率250次/min。入院诊断:①肺炎, ②心力衰竭, ③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立即给与吸氧, 抗生素控制感染, 并用西地兰、酚妥拉明纠正心力衰竭。西地兰饱和8 h, 病情仍无明显好转, 给予三磷酸腺苷4 mg加入10%葡萄糖1 ml静脉注射, 5 s注射完毕。静脉注射后心跳停搏1秒钟后即恢复窦性心律, 心率160次/min, 症状改善, 30 min后吮乳较前好转, 6 h后患儿又先后2次出现反复, 心率增至240次/min, 用地高辛后心率降至130次/min, 在院3 d, 心率稳定在120次/min, 心电图正常, 一般状况好转, 后痊愈出院, 随访3个月无异常。

2讨论

终止性分析 篇8

关键词:经食管心房调搏,超速抑制,特殊人群,室上性心动过速

室上性心动过速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疾病, 其特点是突发突止, 持续时间长短不一。此类心律失常有时相当顽固难以控制, 严重影响患者生活与工作, 甚至造成血流动力学障碍而危及生命, 抗心律失常药物有时很难奏效, 特别是对于一些特殊人群 (孕期妇女、窦房结功能减低患者、室上速伴低血压患者、心衰患者、严重肺部疾患患者、老年患者及肝、肾功能不全患者) , 此类人群在室上速发作时应用药物转复风险较大, 且效果差。我院应用经食管心房调搏超速抑制治疗此类人群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25例, 均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院自2004年开展食道心房调搏至今, 共收治特殊人群室上速患者共25例。男10例, 女15例, 年龄24~76岁, 平均年龄50岁。其中孕妇6例 (均在怀孕10~36周期间) , 冠心病伴有窦房结功能减低者7例, 室上速合并低血压患者3例, 心衰患者3例, 间质性肺病患者1例, 扩张性心肌病合并心源性肝硬化2例, 慢性肾功能衰竭3例。所有患者既往均有室上性心动过速发作病史, 病史最长20年, 最短2周, 均经心电图证实为窄QRS心动过速, 发作时心室率150~210次/min, 因突然发作持续不能终止而就诊。

1.2 治疗方法

用xd-5a型心脏电生理刺激仪 (苏州市东方电子仪器厂生产) , 经鼻腔放入食道电极, 根据身高测量插入深度[ (身高+200cm) /10], 而后将电极导管定位于理想的位置后, 记录食道心电图。若逆行P波为正负双相, 则提示食道电极位于左房中部, 可行食道电刺激。描记心动过速时食管心电图, 根据逆行P波与QRS波关系, 初步判定心动过速是旁路还是双径路。开机, 调节感知灵敏度, 设定电压为20~30V, 平均电压22.5V, 设定超速抑制频率比自身心率快30~40次/min, 用s1s1连续快速刺激8~10个电脉冲后停止刺激, 若无效则调整食道电极位置及刺激电压, 重复刺激, 直至心律转复为窦性心律。

2结果

25例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中24例均经食道心脏调搏超速抑制终止心动过速, 仅1 例患者在经反复增加电压后仍无效, 静滴心律平转复。1例患者在刺激过程中出现了胸骨后疼痛, 其余患者均能耐受, 3例血压下降患者在终止后很快恢复正常血压。成功率为96%, 其中1次超速抑制即被终止者23例, 占92%。1例患者经增加起搏频率或升高电压后成功, 全部患者均未出现恶性心律失常。

3讨论

室上速的电生理机制90%为折返, 少数属异位起搏点兴奋性增高。折返可发生在房室结内或房室间、心房内, 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 多数患者无器质性心脏病, 应首选非药物治疗。射频消融术是一项很好的治疗措施, 但在基层医院尚无条件立即行射频消融术, 而经食道心房调搏终止室上速仍为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食道心房调搏终止室上速的机制是通过快速连续的脉冲刺激, 使部分心肌提前除极, 并延长有效不应期, 切断折返环路, 而终止室上速的发作。

特殊人群在发生室上速时因为患者本身的诸多原因造成药物转复风险大且转复困难。如: (1) 孕期妇女, 室上速在妊娠期间发作时对母婴有潜在的不利影响, 大多数抗心律失常药物都存在各种各样潜在的副作用, 且对孕妇及胎儿均可能有影响, 而食道心房调搏超速抑制是对孕妇及胎儿均无伤害的治疗方法。 (2) 对于老年合并有窦房结功能减退患者, 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则相当棘手, 心动过速终止后抗心律失常药物负性传导作用可能抑制心脏窦房结, 而导致意外发生, 极个别患者甚至出现阿斯综合征发作而危及生命, 而进行食道心房调搏超速抑制终止室上速, 患者一旦出现停搏, 应立即按起搏键发放电脉冲刺激心房起搏, 以防不测。 (3) 对于室上速伴低血压患者, 因为心室率过快, 造成血流动力学不稳, 需要立即处理, 否则有生命危险, 而临床工作中往往药物复律起效偏慢, 且患者及家属难以接受电击复律, 而行食道心房调搏超速抑制终止心动过速迅速且有效。 (4) 对于心衰患者、严重肺部疾患患者、老年患者, 因为原有疾病较重, 而大多数复律药物均有不同程度的负性肌力作用, 部分复律药物对于肺病患者需要慎用, 而造成药物复律困难。 (5) 对于慢性肝、肾功能不全患者, 使用药物转复可加重肝、肾负担, 严重者可加重肝、肾损害。

以上特殊人群在室上速发作时应用食管心房调搏超速抑制治疗, 从插管到终止仅需5min左右, 成功率高, 并且通过食管心电图可以初步判定心动过速机制, 终止心动过速后如有长间歇可通过起搏电脉冲直接起搏食管电极而间接起搏心房, 解除对心脏窦房结的抑制, 恢复正常传导。若超速抑制不成功, 可以放心使用药物终止, 食道电极可以作为起搏电极对心房起到保驾的作用。

因此, 对于一些特殊人群 (如孕期妇女、窦房结功能减低患者、室上速伴低血压患者、心衰患者、严重肺部疾患患者、老年患者及肝、肾功能不全患者) , 在发生室上速时, 应用食道心房调搏超速抑制终止室上速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而且操作简单, 可重复应用, 几乎无术中并发症, 由此可见, 食管心房调搏超速抑制治疗特殊人群室上性心动过速, 安全、有效, 适合在基层医院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李忠杰.实用食管法心脏电生理学 (M) .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3:183-188.

[2]许原.食管心电图 (J) .心电学杂志, 2002, 21 (2) :11.

上一篇:防控汽车租赁风险下一篇:会计职业道德及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