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反思能力培养

2024-06-20

教师反思能力培养(精选十篇)

教师反思能力培养 篇1

一培养幼儿教师反思能力的重要性

1. 反思能力是教师培养中的重点

要想提高教学效果, 最重要的就是教师的实践知识, 而这类知识的获得和提高是不可能由他人传授而来的, 只能依靠教师自己的反思。具体即为:具有极高的敏感度, 对精确判别形成与变化流程中潜在的全新问题与状况的能力极强;能很好地把控教学时机、当教育发生矛盾、产生冲突时, 能对其给予及时的解决与转化, 是极其机智的;在调整教学实践工作活动中以及在以对象的现实状况与所处环境为依据需作出相应决定与选取时, 其魄力极强;拥有相应的魅力与感染力, 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适应校园生活、加强学生创造力以及帮助学生形成喜欢和他人搭建心灵沟通桥梁的意愿。

2. 反思能力的培养有助于教师在自我完善意识方面的提升

教育、教学中的反思, 具备他人无法取代的个体化的个性特征, 是自我进行完善的一类高等活动。以下这些思想与行为活动, 均为教师自发的真实感受与行为:利用课间时间辛勤写作, 对自身亲历的事件、感受及时记录;当在教学中产生疑惑时, 在工作之余利用自己的个人时间不断思考、探索答案或与同事交流自己的疑问, 从而获取答案或相应的帮助与协作。经由反思, 教师可以更加科学、有效地去探寻教学、教育过程中产生问题的答案, 可以使教育、教学的流程实现最佳安排与配置, 进而在效果卓越的教学中收获成就感及幸福感。培养教师的反思能力是形成和发展教师专业自我完善意识的关键。

二幼儿教师反思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 教师忽视了关于反思能力的相应培养。

第二, 教师反思意识的形成, 受到其自身发展愿望不够强烈的阻碍。教师若要提升自身的反思能力, 就必须具有对自身发展的追求。其自我反思通常无法提升至深层次与高水准的阶段, 简单的反复与模仿, 很难使其得到更高的提升以及质的飞跃。对学生素养与能力的提升, 是新课程改革里的重中之重, 不过在实际的教学实践活动中, 很多教师关注的点仅在自身, 例如:已有的教学行为、教学效果、后续活动等详细的实施层次问题, 通常只关心自己对教学任务的完成情况以及对升学率的提升, 故而于此教师应予以改正。

第三, 教学反思的问题单一。对教学过程出现的问题经常是那几个简单的问题, 多是停留在表面, 大多数教师没有进行更深层的反思。

三培养幼儿教师反思能力的基本对策

1. 对自身进行审视, 努力提高反思能力

为满足社会对幼儿教师相关发展的更高需求, 幼儿教师应摆脱以往工具型角色的束缚, 努力探寻自身发展的重要性。加大对反思意识的培养, 既要应用于教学中, 更要使教师本身具备较强的自我反思意识。身为教师, 应意识到自我反思的意义, 要彻底地意识到教学、教育的反思对教学能力提升的意义, 了解反思可以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改良固有的认识, 使自身水准得到提升。

2. 养成自我反思的习惯

在教学过程中, 若一位教师是渴望成功、勤于反思的, 那么这位教师便会将每堂课当作一次全新尝试的机会, 并针对课程内容与目标创建不同的授课情景, 积极应对学生不尽相同的反馈, 基于授课过程里每一次生生间的互动、师生间的互动及授课冲突, 都会引发全新的思考及创新, 故而, 教师应形成对每节课都做出深层次的思考与积极的改进, 这需要教师为此花费大量时间及很多精力, 并具有较强的反思能力。此外, 教师若要做到自觉、长期的反思, 还需要以强烈的责任心为前提, 以坚定的意志力为保障。如若教师能做到在取得成果的同时, 还能继续保持自觉、长期的自我反思, 形成良好的反思习惯, 那么对这位教师自身的发展与进步会形成终生的良性循环, 可持续发展。

3. 拓宽培养途径, 掌握反思的科学方法

第一, 在读书中检验自我。要做到反思意识的觉醒、能力的增强, 系统的理论学习是必需的。若把实践活动所显现的问题提炼到理论层次, 并进行相应的反思, 必然能探索出问题的根源。教师在具备反思能力的同时, 还一定要具备高度的教育、教学理论水准。系统、完备的理论可以为教师提供一系列批判的准则与工具, 从而推动教师在更为开阔的眼界中去审阅、反思自身的思想与行为。

第二, 将对自我反思的学习投放到日常的教学经历中。教师分析自己的教学经历可以增强其对自己的反思, 自我反思的意识及相应能力可通过经历来实现。教师分析自己的学习经历也是增强反思意识和反思能力的重要途径。

4. 认真学习《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只有读懂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才能更好地培养幼儿教师的反思能力。《指南》对幼儿教育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如对健康领域、语言领域、社会领域、科学领域、艺术领域的目标、实施以及需要注意的问题作了详细的规定。熟读《指南》后, 幼儿教师在反思过程中就有了方向、知道了方法, 在反思过程中更能突出重点。

幼儿教师教学反思能力培养 篇2

3提高幼师生反思能力的基本路径

自觉教学反思的起点。教学反思的过程中,就是需要面对问题能够及时的做出反应的一个主人公的方式,这其中主要包含了直觉和情绪以及责任感这三种态度和感情。对于幼儿教师来说,要对教育事业有一个深入的责任感,并且保证自身能够具备比较强的法制意识和反思意识,要将现阶段教学的模式进行不断的改善和创新,对于别人一些良好的意见,要虚心请教,从而保证可以对幼儿实际发展过程中内容和方法进行关注和重视,并且还要站在多个角度,对教育情景进行全方面的思考,从而将自己的教学方式进行不断的改进和创新。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对其中的主体对象进行观察。不管是在教学的过程中,还是在教学结束以后,都需要幼师对幼儿在教学活动中的反应和表现进行观察,从而可以对幼儿的行为进行全方面的掌握。只有这样,才可以促使现阶段幼儿的发展水平和教育能力符合全新发展背景下的需求。在教学过程中找出问题就是批判,其中主要包括理念和行动这个方面的问题,幼师如果对幼儿的发展水平认识的有偏差,就会导致照顾不到一个特殊的幼儿。所以,在批判的过程中,要以总结为主要的方式,但是实际发生的问题基本上都是整体存在的,就导致对问题的认识和理解上存在差距。因此,这就需要教师进行全方面的思考和改进,对相关问题发生的记录进行整理和总结,从而保证可以进行正确的改正。但是批判最好是在集体讨论中进行,集体讨论可以将问题中的内在内容进行透彻和深入的分析,从而保证批判任务可以更好的完成。将教学计划进行创新。教学方式不只是停留在教学的过程中,而是需要课后的回顾和反思找出问题的根源,并且对其中结构和内容有一个真正的认识,从而建立一个全新的教学方案和实践活动。将幼儿发展的整体计划进行创新,就可以促使对幼儿教育的规律有一个新的理解,只有这样,才可以将教学的合理性作为追求目标,并且在未来的发展中对教学活动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对教学活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主要是在完成批判任务之后进行,通过整体的框架体现出全新的思路。除此之外,将教学活动计划创新,也是全体员工共同努力的一个目标,可以通过大家的互相学习和分享经验,最终保证教学计划的整体提高。将教学中的实践活动进行创新,这个方案主要的目的是为重返课堂。教师在实际反思的过程中需要教师对其中的问题进行发现的同时,还需要实现解决问题的重要目标。由此看来,当教学反思结束以后,需要进行下一次的教学实践,去检测幼儿有效发展最合适的方式和方法,并且对这些活动有一个全新的认识和理解,从而提高教学的发展水平。

4结语

教学反思与教师反思能力的培养 篇3

【摘 要】反思性教学适应了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激活了教学领域,给教学注入了活力。生物教师积极开展反思性教学,对进一步深化生物课堂教学改革,提高教师素质具有重要作用,所以教学反思能力的培养占有重要地位。

【关键词】教学反思;反思能力的培养;教后记

“思之不缜,行而失当”。人类早在古代社会就有反思意识,“反求诸已,扪心自问”,“吾日三省吾身”等至理名言就是佐证。现代社会反思已成为人的自觉行为,而作为教师,在教学中我也不断尝试应用反思,发现它可以消去弊端,受到教益,“借石攻玉”。

一、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特指教师以现代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为基础,对自己教学实践进行理性思考、质疑,评价自己教学的有效性,进而不断自我完善,自我构建。教师通过反思,不断研究、改进、优化教学行为的自我完善过程,是教师专业能力发展的最有效途径之一。叶澜说过:“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可能会成为名师。”由此足见教学反思的重要性。荷兰学者柯斯根在研究中提出教师在反思中发展的机制。他认为,教育过程中理想的教师,对自己教学反思包括五个阶段:第一,行动;第二,对行动的反思;第三,意识到关键所在;第四,创造其他行动方法;第五,尝试,其本身又是一种新的行动。心理学家曾提出:“优秀教师=教学过程+反思”的关于老师成长的公式,就体现了反思能力对教师成长的重要性。

二、反思能力的培养只能落实在教学实践中

总的要求就是要从“对已发生的教学问题进行反思”向“对将要发生的教学问题进行反思”过渡。即:首先要重

视教学设计之前的反思,然后才是教学完成后的反思。

(1)教学前的反思

首先要对教学目标进行反思。教师在每一个单元甚至每一个课时教学前,均应对教学中教师和学生在达成的目标方面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因为教学目标具有导向和控制功能,是教学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其次是对教学内容的反思,包括对教学内容的深度反思和对教学方法的反思。对教学内容的深度反思,主要在于备课阶段,这时教师要预测学生在学习中可能会遇到哪些问题,看能否找到解决这些问题的策略。在备课时,教师要对现成的教案和已有的经验进行反思,反思他人在教这一节内容时,曾遇到过哪些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策略和方法是什么,同时根据自己所教班级学生的实际,预测学生在学习这一教学内容时,可能会遇到哪些问题,需要采取什么策略和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只有将教学设计建立在对现成的教参,已有经验反思的基础上,写出来的教学设计才具有针对性。

(2)教学实践活动中的反思

课前的教学设计方案是否合理,还需要经过课堂教学实践的检验。教学实践活动中的反思,主要解决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遇到的问题。它包括对教学情景、过程、态度、内容、方法的及时反思并有效调控;对学生注意力集中程度、参与教学的情况、师生互动程度的反思;对课堂中教与学情况的变化及时进行调整等。

(3)教学后的反思

这一阶段的反思主要是教师课后对整个课堂教学过程进行思考性回忆。通过总结评价,寻找差距,产生新的理解力,解决教学实践中的问题,以指导以后的教学活动。写教后记是教学后反思的主要形式,教后记的形式可以灵活多样,可写成文章,或插写在教案、课本的边角。对于不同教学内容可以从不同角度去写,可从反思教师的教学兴趣、动机水平、情绪状态等心理状态对教学实践影响的角度去写,从中寻找教学规律。近些年的教学实践告诉我:写好教后记首先是教师责任心的具体表现,是教师课堂教学自我反馈的一种好形式。更重要的是它还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备课质量,促进教学内容更全面、教学设计更合理;有利于加强教学的针对性,及时发现问题,查漏补缺;有利于教师积累教学经验,提高教学水平。教后记的内容很多,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①记成功做法

将教学过程中达到预先设想目的,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做法(如形象贴切的比喻,巧妙的导语,留有悬念的结束语,激发学生思维的提问等)记录下来,有时这可能仅仅是一句话,但它对今后的教学将提供最直接的参考,如讲“遗传”时,我以一个问题开头:一对夫妇,男的是白化病,女的正常,假如他们生了一个孩子,孩子是什么样的?每当此时,学生的思维就异常活跃,七嘴八舌的开始争论,表现出极大的兴趣。这个开头被我记录下来,并应用到以后的教学实践当中,深受学生的欢迎。

②记失败之处

将处理不当的教学重点、难点,安排不妥的教学内容记录下来,使之成为以后教学所应吸取的教训。例如,在讲多对等基因的杂合子连续自交两次,后代的基因型和表现型各有多少种时,我按常规思路先画遗传图解,再统计后代各种类型的分类,这样做十分复杂,而且极易出错。我将这一教训写入教后记中,并交换思路,打破常规,换角度思考,提出改进方案,引进数学归纳法,不难得出结论:后代中基因型有3n种,表现有2n种(其中n为等位基因对数),这样使问题迎刃而解。

③记教学机智

把授课过程中偶然出现的灵感或解决问题的方法记下来,供以后参考。课堂教学中常会有这样的情况,当学生对某一问题产生错误认识时,若教师总是简单地予以否定,则难以令学生信服,甚至会产生逆反心理。这时如果顺着学生错误的思路,诱导学生自己导出错误结论,学生就会迷途知返。如:讲有丝分裂时,间期染色体复制,分裂后染色体怎样变化?学生回答:“加倍”,当时我灵机一动,将计就计,接着学生问:人有23对46条染色体,有丝分裂后如果染色体加倍,则一个细胞中有染色体46对92条,依次类推,那人的一个细胞有多大才能放得下如此多的染色体,显然这不可能,得出正确结论自然也就水到渠成。

三、教学后的反思应注意什么

(1) 要注意倾听,加强同事间的横向交流

同事之间围绕某一教学问题,展开讨论,进行横向交流。这是自我反思,积累经验的重要途径。与同事进行经常性、实质性的磋商,坦然暴露问题,共享反思,教师之间便能相互促进,共同提高。一个真正的反思集体,应该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能够不断地发现问题,不断地探索解决问题之道。如果能主动与同事就某一问题展开交流,收获会更大。

(2)要及时将反思的内容和知识进行归纳总结

教学每个单元,每课书或每节课之后,要结合典型课例,以教学案例的形式,及时将教学反思的内容与认识具体化,将钻研之得,施教之法,驾驭之智,失败之处等形成文字。

一学期或一学年之后,要及时对平时的“教学反思”进行整理、归纳和总结,将日常零碎的教学反思条理化、系统化,形成教学经验和思想理论。这是自己的教学研究成果,它反过来又会指导自己日后更好地进行工作。

四、注重理论与实践想结合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积极以先进的教育理论指导自己的反思过程,并善于运用反思结果指导、改进自身的教学实践,使专业能力获得长足发展,是教师能坚持反思能力培养的动力及目标。现代教育理论发展较快,不断吸收新营养,拓展新视野,是能否对自我教学过程进行反思的理论基础,有了不断更新,充实的头脑,都会产生反思的动机和要求。

总之,在教师成长过程中,反思能力的培养占有重要地位。勤于反思,能有意识地自我调试,不断优化和改良教学行为,是教师提升自身专业能力的必经途径。

参考文献

1.《中学生物教学》(2002年第2期、2003年第10期 2005年第5期).

浅谈教师反思能力的培养与提高 篇4

1. 反思的内涵

反思就是教师自觉地以自己的教育实践为思考对象,对自己所做出的行动、决策及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分析和总结。在讲完一堂课后,需要静心想一想,在刚才这一堂课里是否有效地达到了教学目标?课堂上是否关注了每一位学生?学生是否进行了高效、优质的学习?在课堂中有哪些地方讲得很成功,让学生得到了提高和发展,哪些知识的讲解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教学中还存在什么问题?怎样改进?该怎样去解决这些问题?教师们需要在课后思考这些问题。

2. 反思的效果

多媒体教学在英语教学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许多教师都喜欢用多媒体上课,多媒体可以创设出集声音、图像、动画、文字于一体的仿真交际环境,使学生仿佛置身于真实的英语气氛里,从而激起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开口讲英语的欲望。但是,在教学中,有些教师过分强调现代化工具的运用,尽管课堂活动形式多样,但活动的目的不明确,只为形式而形式,忽略了能力的培养,没有让学生自己去进行思维,教学重点也不明确,目标语言没有得到充分练习。电教媒体挤占了学生探索、分析和思考问题的时间。记得在讲授七年级上册第十一单元Section A的第二课时,我没有用多媒体,在教室里用一支粉笔、课本和一台录音机进行教学。为了使学生在短短的四十分钟内记住这篇课文,我画了几幅简笔画,来帮助学生完成课文的背诵。简笔画特殊的写意功能直接呈现了学习内容,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看到简笔画和关键词,觉得既简单又好玩,纷纷举手,很快就能复述出课文内容,并在此基础上,结合自己每天的生活规律,描述自己一天的生活,这样,语言走进了现实生活,能让学生学以致用。教师应该想方设法降低学习的难度,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体,同时突出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多媒体教学手段相比,常规教学少了可观赏性,没有音频、视频的配合,但学生的注意力能较长地停留在整块黑板上,将整块黑板上的画面和文字信息连贯地输入到自己的大脑中。先是就单个画面进行复述,然后是将所有画面结合在一起进行复述。学生清晰而准确地把握住课堂的节奏,教师能及时得到反馈,并指出需要注意的地方,这种教学方式的稳定性较好。我自己通过对这堂课的反思,发现了用简笔画这种教学方法的好处。

二、反思的必要和反思的途径

1. 反思的必要

教学反思的意义重大,可是在现实教学中很少有人去认真地作反思。也许课堂上教师妙语连珠,灵感不断;学生掌握准确,回答精彩;课堂气氛热烈、活跃;师生配合很成功……可是当教师满心欢喜地回到办公室,还没等好好反思一下课堂的亮点,回味整个教学过程,就淹没在各种班级事务中,无暇顾及在教学中产生的闪光点了,课堂上师生之间产生的智慧还未被书写记录,就悄无声息地溜走了,这种宝贵的课堂经验资源没有得到存留,对于我们来说是一种很大的损失。如果我们能把它捕捉住,加以整理,用于指导我们下一次的教学,让其他教师也分享我们的教学经验,共同交流提高,那多好呀!

鉴于此,我们教师应养成即时记录课堂灵感的习惯,课堂出现了精彩片段,一定要把它及时记录在纸上,聚少成多,成为一笔宝贵的财富。说到写反思,我们一线的教师还是没有形成习惯。其实在当前的课改中,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波斯纳给出了一个教师成长的简洁公式: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它体现了教师成长的过程应该是一个总结经验、捕捉问题、反思实践的过程。每一次反思都是一次提高。教师反思,即教师以自己的实践过程为思考对象,对自己所做出的行动、决策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它是为改进自己的实践工作而对自己的所作所为进行得失总结的思考活动,它是立足于自我之外的批判地考察自己的行动及情境的能力,教师的反思能力决定着他们的教育学实践能力和在工作中开展研究的能力。我们教师几年一轮地重复着教学内容,可能不拿书进教室都能上一堂课,要说经验,每个教师都有丰富的课堂经验,但如果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那就是对同一次工作的N次重复,永远停留在一个教学新手水平上,所以我们需要从我们上课后获得的教学经验中吸取对我们教学成长有益的地方,获得必要的营养,把我们的教学水平再提高。

2. 如何反思

那么教师怎样培养自己的反思能力呢?写课后反思是一个很好的途径。我们可以写成功之处,写不足之处和创新之处,最后回顾与总结。成功之处是让我们感觉满意的地方,如有效地完成了既定目标;不足之处是当我们进行一堂课的教学后,能找出的疏漏之处。回顾课堂,回忆教学过程,重新审视一遍,会发现有一些地方可以再推敲再修改,教学效果会更好。写闪光点,既包括教师本人在教学中机智灵活地处理意外的应变能力,还要写学生在课堂中提出的一些有创意的想法。回顾自己的教学过程,想想在课堂上完成了哪些教学目标,是否突出了重点,解决了难点;用这种教学法施教,学生接受情况如何;训练是否得当;启发、引导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学生上完课后有什么收获,他们获得了哪些方面的能力,对我们下一次的教学有何启发;下一堂课该如何承接。如果我们平时有这样的习惯,必然会对我们的成长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要培养记录课后感受的习惯。现在每堂课后我都要记录刚才课堂讲授中的有价值的地方,比如哪位同学在课堂上作对话时说了哪些精彩句子,谁又在回答中闹了笑话,逗得全班大笑,又由此暴露出哪些问题,需要如何灵活处理,以此来提高对课堂的驾驭能力。比如:在讲授八年级下册Unit 6 How long have you been collecting shells?的4a Groupwork部分时,一位女生巧妙地把前一天学的3a部分课文里的一句话加入到自己的话语中,使句子生色不少。还有一位男生回答,说:I like going hiking.I often go to the mountains.I like collecting the tickets to the mountains.学生们在回答自己的爱好时,有一个学生说道:I like collecting friendship.全班同学都笑起来了,觉得他的说法很新颖。还有一位男生说:I like watching soap operas and sleep.大家又笑了起来。难怪呢,爱看肥皂剧的男生还是很少见的。有学生说:I like collecting UFO.又一片笑声。结果,watching soap operas被评为最不寻常的爱好,collecting UFO被评为最有趣的爱好,playing computer games被评为最普通的爱好。

三、学习反思方法,服务于课堂

1. 学习反思方法

教育是愉快的,给人以希望和力量,教师和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可以互相促进,教学相长。我们教师要让学生从感情上接受教师的教育教学,净化学生的心灵。随着教学中愉快经历的不断呈现,课堂上的四十分钟也必将成为学生们流连忘返的美好时光。要“不经意”地制造这些愉快经历,就需要广大教师不断记录下每一次的灵感,不断反思并提炼升华,使其最终成为能信手拈来的智慧,最终服务于课堂。

有的教师可能会问: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如何进行教学反思呢?反思的方法是什么?现总结如下:①培养习惯,日积月累,自然水到渠成。②归纳反思,及时记录反思,因为它有时效性,时间一久,真情实感容易淡化,智慧的火花也容易熄灭,所以要将那些有感而发的点滴及时记录下来。③换位思考,站在学生的角度想问题,容易看出该怎样突破。④对比反思,常听名师、骨干教师的课,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⑤评议反思,邀请同行和专家来听自己的课,听听他们专业化的点评,使自己对自己的教学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受到启发和教益。

如在讲授八年级上册Unit 7 How do you make a banana milk shake?时,重点是教学生描述制作奶昔的过程和学会看说明。在给第一个班教授Section A部分时,我用多媒体呈现制作奶昔的过程,并指出目标语言。学生看视频的时候聚精会神,边听边看,当他们看到诱人的奶昔做好的时候,自己却品尝不到,露出遗憾的表情,在用英语描述奶昔制作的过程时,虽然也能用目标语言陈述,但显得兴致不够高。看来还是要让他们亲身参与讲课过程。于是在第二节课上,我带来搅拌机和一些水果、蔬菜,让学生亲自来制作各种风味的奶昔还有水果色拉,并进行品尝。课堂学习气氛变得热烈,参与活动的人数增多,目标语言使用的频率很高,制作过程表述完整,学生能熟练地用英语描述如何制作自己喜爱的甜点了,学习效果非常令人满意。这样,学生自己通过实际体验,在运用目标语言过程中熟悉语言、掌握语言,提高了运用能力,增强了学习能力。所以我们教师应该站在学生的位置去思考,怎样突破教材,为课堂教学增加新意,创造吸引力。

2. 经过反思,提升课堂效果

在讲授九年级英语第七单元Where would you like to visit?时,在课件的最后,当学生看见屏幕上出现古朴壮丽的钟楼、威武雄壮的秦始皇兵马俑、巍峨高耸的大雁塔时,脸上露出骄傲的神情,但当他们看到遭受污染的街道、污浊的河水、工厂里排放出来的滚滚浓烟时,开始表现出一丝焦虑。在发表自己对改变环境污染的建议时,有的说:The more trees and flowers we plant,the better environment we’ll have.有的说:I should ride a bike instead of coming in a car.还有的说:We should write a letter to our government.We should advice them to protect the river around the city,so that the fish can swim happily in it.最后一位男生站起来像总结似地说:The solution to the problem depends on everyone of the society.If we try our best,we can make our environment better and better.学生们一下子说出了这么多的想法,出人意料,课后我随即把这些思想的火花记录下来。学生通过自己的眼睛看到社会的问题,通过自己的大脑思维想出了种种办法,提出了合理化建议,来解决我们现实社会问题。新课程不再以传授知识为目的,而是以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探求师生共同解决问题的方法,特别是形成自己对解决问题的独立见解为目的。

如果在上课的时候,有灵感迸发出来,觉得眼前一亮,一下子就把比较难理解的知识点轻而易举地讲透,课后一定要及时记录刚才在课堂上出现的闪光点,千万不能把它淡忘掉了,它们是流动并流逝着的经验,它们是多样而混杂的经验,它们是说不清楚的经验,我们应该学会捕捉、记录。

教师们普遍重视课堂教学效果,但对教学后记思考得较少,能上升到理论高度的就更少,觉得理论是教育家创造的,所以普遍存在轻视理论学习的现象。现在提倡教育反思,就是要在理论和实践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使反思成为一种为改进自己的教育行为而进行的反省、思考和探索,使之成为从实践到理论的研究。教师要将自己在教学实践中出现的零散的、流动的闪光点收集到一起,进行思考、总结、反思,回顾刚上的课,想一想有哪些成功之处,有哪些需要结合学生的学情进行调整。如果一个教师能经常在这些方面进行认真思考,将会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素质,促使自己从理论角度去看待教学活动,使实践更加具有科学性。

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当一堂课结束后,我们常常会感到有美中不足之处,也会有令人惊喜的意外发现,也许是自身的教学灵感,也许是学生的遐想独创,我们要将这些智慧的闪光点及时捕捉住,集成“火花集”,使它们成为我们继续研究的活教材,对它们进行反思,找出规律,使我们的经验上升到理论层面,努力塑造出高超的教学艺术精品。飞瀑之下,必有深潭,我们教师持之以恒的教学反思宛如源源不断的“飞瀑”,必然能冲击出丰硕的教学成果之“深潭”。让我们都成为善于反思的教师吧!

参考文献

[1]韩立福.新课程教师科研行动指要[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潘海燕,何晶.教师怎样进行反思与写案例和论文[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

[3]李志厚.学习论与新课程学习理念研究[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4.

教师教学反思能力的培养心得体会 篇5

反思能力包括对教学设计的反思,对教学过程的反思,对自身教学行为的反思,对课堂教学群体行为的反思,对教学评估的反思等。

在我从事英语教学的过程中,我感到我时时在经历反思过程。以课堂教学方式的反思为例。最初,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上课内容,课堂上,我让他们反复地跟读操练课文中的对话和句型,一段时间后,我发现学生们开始失去了热情。我将自己反思的结果一点一点地运用在我的课堂教学中,我采用游戏法、竞赛法,设计活动课,逐步放开,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兴趣盎然的课堂中来。我发现,游戏的加入与活动的增多,非但没有使教学进度滞后,反而因学生参与程度的提高而提高了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当然,在验证的过程中,又出现了不一而足的问题,如小学生注意力的集中时间、活动课堂的管理问题等等,但反复的反思、对照、验证过程中,我感到学生们体验到了英语课堂的乐趣。

这种循环往复的反思过程带来教师自身反思水平的提高,也对教师的教学水平的提高有所裨益。

初任英语教师教学反思能力的培养 篇6

一、通过学习了解教学反思理论

初任教师要自觉学习教学反思理论,阅读国内外学者的相关论著,了解反思性教学理论的来源、定义、特点、目标、优越性等。目的是不但了解反思性教学理论,而且从内心接受,从而变成自我专业发展的需求,最终让自己达到一种“自治”状态。

教学反思作为一种教学理念是从20世纪80年代在西方发达国家兴起的,近十年国内学者也纷纷著书介绍反思教学理论与实践。就反思教学理论有许多说法,熊川武教授在研究众多定义后将它定义为:“教学主体借助行动研究,不断探究与解决自身和教学目的以及教学工具等方面的问题,将“学会教学”与“学会学习”结合起来,努力提升教学实践合理性,使自己成为学者型教师的过程。”根据这一理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依赖理智的思考和批判的态度,对自己的教学观念,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及由此所产生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在反思的过程中重新审视自己的教学观念,探讨、研究和改进教学方法,以进一步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学生的学习与发展。它以两个学会为目的,它既要求教师教学生“学会学习”,全面发展学生,又要求教师“学会教学”,自身获得进一步发展,直至成为学者型教师。同以往传统的教师培养与发展模式相比,它的优越性体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是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实践的观察,将自己的行为与表现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诊断、调整、改善,通过这样的过程加深对教学规律的认识,从而适应不断变化着的教育对象。二是赋予教师新的角色定位,即教师成为教学实践的研究者,从以往专业特征不明显的“教书匠”角色提高到具有研究能力的专家型教师角色上来。

二、通过回顾进行反思

初任教师可从自身的生活经验中选取素材,重视自己过去学习经验的反思。一是回忆教过自己的英语教师,二是回顾自我初涉教学领域的经历,比如:在中小学见习和实习的经历,当家庭教师的经历。从这些活动中挖掘优秀英语教师应有的专业修养、个人形象、语言表达和教学艺术,归纳出不受学生欢迎的教师在教学中的不足之处和原因,写一篇以《我心目中的优秀英语教师》为主题的回忆报告。这样做的目的是让自己更多地关注教师专业素质,在心目中树立专业学习榜样。为了观察不停留在表面,反思有深度,新老师们要学会用专业的眼光看问题,运用教育学、心理学、英语课程与教学论知识来观察分析与反思,要知道,每个教师在长期教学活动中都可能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不同教师会有不同教法,要善于比较、研究,客观准确地评价不同教师身上的长处和短处,吸收他们的有益经验。问一问自己:和优秀教师相比,自己在专业素质上还存在多大距离?自己的长处与短处有哪些?需要从哪些方面入手提高自我素质?

三、通过观摩优质课进行反思

初任教师要观摩和分析中小学不同类型的英语优质课,如语音课、词汇课、阅读课、视听说课。通过观摩与分析,了解不同类型的课的教学特点,学习优秀教师在不同类型的课上运用专业知识、驾驭课堂、进行教学管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等方面的机智和能力,并进行自我剖析和反思。听课之前,明确听课目的,听课时注重课的结构、重点与难点的突破、板书及教学媒体的运用、学生表现与课堂气氛、教学效果、课堂亮点与教学细节部分。听课之后,要认真反思这节课的好坏,问一问自己:执教老师为何这样处理教材?他的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是否遵循教育教学规律?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换成自己又该如何去教?自己应怎样活学活用“闪光点”?思考之后,写下反思之法、借鉴之道,并就同一授课类型、不同教学内容试写自己的教案,将自己的备课思路和观察到的思路进行对比、分析。

1.通过说课进行反思

教案写完之后,初任教师应该在自己所在的教研组说一说自己怎样教,通过说课活动收集反馈意见,这些意见会促进新教师反思自己的教学设计,并对教案作进一步修改。具体说课过程包括说教材处理、说目标、说教法、说学法、说媒体、说设计和说预期效果等。说课的重点在于说为什么要这样教,这样教的理论依据是什么。说课要求他们具备一定的理论素养,这就促使他们不断地去学习教育教学的理论,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另一方面,说课要求他们用语言把自己的教学设想表达出来,这就在无形中提高了他们的教学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此外,说课也让组员更加明白应该怎样去教,为什么要这样教。在教研组长或资深教师的组织下,说课之后小组成员根据有关教学理论和实际观察对该教学设计进行评说和讨论,研究并确定该节课教学设计的改进意见。最后,再由说课人跟据大家的建设性意见对教学设计进行修改和完善。实践证明,说课活动能有效调动新教师学习教育理论、钻研课堂教学的积极性,有利于提高他们的备课质量,有利于提高语言表达、个人形象等教师专业素养。

2.通过微格教学进行反思

微格教学就是教学演习。初任教师从准备好的一节课的教案中选取1-2个教学步骤进行微格教学技能训练,每次讲课8-15分钟,分别训练1-2个教学技能,如导入技能、演示技能、讲故事技能、讲解语法点的技能、组织学生进行课本剧表演的技能。一人微格教学,教研组其他教师可分为学生角色和观察员角色。比如:大家听一听英语课堂用语是否准确、恰当,课堂活动是否适合这个年龄层次的学生,语法点介绍是否伴有恰当的语境,并且指出修改意见。初任教师根据反思与讨论结果,修改教案,准备进行再训练。实践证明,通过微格教学与评价微格教学,初任教师的教学会发生良好的变化。

3.通过课堂实践进行反思

通过课堂实践,初任教师将学习、回顾、观摩、说课、微格教学后反思得到的启示、体会与对策转化为结果运用于自身教学实践,让他们体验真正的课堂,看到自己如何临场发挥、如何驾驭课堂,真正了解中小学生实际思维的过程,如何理解英语、掌握英语、运用英语的过程。课堂教学反思主要从初任教师的英语运用能力、课堂教学,师生关系三方面进行。这一阶段的反思可分为教学前与教学后的教学反思。教学前的反思是指上课前预测自己课堂上可能出现的问题或困惑进行分析和推断,如授课内容提前结束怎么办,课堂纪律控制不住怎么办?学生在学习这一课内容时可能会遇到哪些困难?并且根据教学中可能存在问题制定行动计划,使课堂教学正常开展并能发挥最大的效益。教学前的反思具有前瞻性,能有效地提高初任教师的教学预测和教学分析能力。教学后的反思是指在课结束后初任教师对整个教学行为的过程进行思考性回忆,它包括对自己的教学行为、学生的表现以及教学的成与败、得与失进行理性的分析,并思考如何改进教学方法。如:课堂教学中,自己的英语课堂用语有没有出错?有没有出现思路“断路”的时候?当学生学习某个教学难点出现气氛沉闷时,自己是如何进行有效调控的?教学环节中哪些没有按原计划实施?为什么?在授课过程中,是否出现了令自己意想不到的突发事件或令自己惊喜的“亮点”?学生回答错误或回答不出问题时自己的做法和态度是否合适?假如自己再教这个内容,教案还可以作怎样的更改?教学后的反思具有批判性,能使教学经验理论化,并有助于提高初任教师的总结能力和评价能力。之外,在此阶段,新老师们还需多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多听课堂教学意见反馈、多记课堂教学反思笔记、多撰写教学总结等。

美国教育学家杜威认为,与帮助新教师获得教学技能相比,使他们有思想更为重要。教学反思理论的学习以及在回顾、观摩、说课、微格教学与课堂教学活动中反思能力的培养可以帮助初任教师理解课堂教学实践,让教学实践变得更好、更有效率,增强他们对教育学、心理学、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关系的认识,提升其教学实践的合理性,促进其个人职业发展。教学反思理论强调教学主体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系统的观察和不断的反思、发现和提出问题、确定和采取措施去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观察和分析效果,继而发现问题和提出新问题,使教学研究呈螺旋状持续发展”。所以,初任教师的教学反思能力的培养有助于他们的专业发展,为他们的职业发展打下基础。这样,他们才能在职业生涯中少走弯路,尽快适应基础英语教学工作,适应中小学校课程改革的需要,在教学中较快崭露头角,成为时代需要的中小学英语教师。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 陈向明.教师如何作质的研究.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3] 王蔷.英语教师行动研究.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3.

教师反思能力培养 篇7

关键词:反思能力,教师成长,造血机制

20世纪后20年, 世界各国都在研究和探求新的更有效的教师成长模式。其中, 注重教师自身的反思性发展是其鲜明的特色。反思被广泛地看作教师职业发展的决定因素。

一、对反思及反思能力的理解

1.什么是反思

反思的概念可追溯到John Dewey。杜威认为, 反思是一种特殊的思维方式。它起源于所亲身经历的疑惑, 由疑惑导致有目的地寻求解决疑难的方法, 通过观察思考, 得出结论, 再通过对现实活动的改造来验证假设。

教学反思能力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为意识对象, 对自己的教育理念、教学行为、决策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认真的自我审视和评价、反馈、控制、调节、分析的能力。

2.教师为什么需要反思

希昂 (1987) 认为, 尽管教师通过接受传统的教育理论与技能训练能够学到一些专业知识, 但是大量的知识仍然是来自他们自身的教学实践和自我反思。

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 (G.J.Posner) 提出了教师成长公式:成长=经验+反思。如果一个教师只满足于经验的获得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反思, 那么他的旧有理念及不适当的行为就很难改变, 他的教学将可能长期维持在原来的水平而止步不前。

通过反思, 教师们对于自己应该使用哪些方法来引导学生学习, 如何安排教学环境有更加清楚的认识, 自信心得以提高, 满足感得到增强, 能更加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从而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教学能力得以不断增强。

3.我们需要反思什么

现代教育所面临的最大挑战首先是教育者的理念。教育理念正确与否是教师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志。有什么样的教育理念就会有什么样的教学行为。如果一个教师的教育理念陈旧、教育方法落后, 那么, 他的工作精神越投入, 对学生的伤害往往越大。

在教师常用的教学方法中, 无论是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 还是读书指导法、演示法、实验法, 其本身并没有优劣之分, 关键看运用得是否得当, 即是否符合教学任务、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教师自身情况等。

对于教师而言, 恰当、得体、适度的外显行为不但可以活跃学生的思维、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增强学生的记忆力, 还可以营造充满感情色彩的课堂教学气氛, 有利于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 有利于发挥学生的自觉性和创造性, 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任何一个教师在外显行为的运用方面都可能有不适当的地方, 这就要求教师应该具有对自己外显行为的反思能力, 在反思中不断完善自己。

总之, 一切影响教学成功的因素都应纳入反思的范畴。

二、教学反思能力的自我培养

反思性教学鼓励教师在实践中提出和总结个人的理论见解, 而不是盲目地追随他人的理论。反思性教学模式也体现了个性化, 强调个人对实践的不同理解, 非常有利于教师因材施教, 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那么, 如何培养教师的反思能力呢?

第一, 要建立反思意识。

只有对教学反思有明晰而正确的认识, 才能在情感上真正接受反思思想, 从而激发起反思的内在动力, 进而产生具体的反思行为。教师只有以自己教学实践中所出现的问题为前提, 反思才有力量和效果。反思意识强的教师会经常发现自己教学中的问题, 通过不断地解决问题, 使自己不断完善。

第二, 要进行自我剖析。

自我剖析既是教师对自己进行批判性反思过程, 更是自我提高的过程。教师经过不断自我剖析、自我诊断、自我调整, 不断改进自己的工作并形成理性认识, 最终得以自我提高。

第三, 要相互听课评课。

认真做到经常性地进行学习性听课, 特别是听优秀教师的授课。通过对照反思, 及时发现自己教学中的问题。同时要善于吸纳他人的成功之处, 并有效地溶入自己的经验中。

第四, 善于听取同行的建议。

虚心听取同行教师或听课专家的反馈意见。教师虽然经历了自我剖析的过程, 但不一定能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这时同行教师或听课专家的意见就会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面对面的评课能把问题分析得更清晰、更透彻, 使被听课人能更好地了解自己的情况。

第五, 要坚持写教学日志。

教学日志是课堂教学的延伸, 是教学过程的必要环节。它既是一种特殊的备课形式, 又是对课堂教学过程的全面反思过程;它不但有利于改进、优化教学工作, 提高教学水平, 还有利于强化教师的教研意识。一般来讲, 其内容包括实际教学效果与备课设想的差距;教学内容的调整、补充是否合理;教法的成功之处与存在的问题;教学理念是否出现偏差;外显行为是否有利于良好课堂气氛的创设, 等等。无论记载什么内容, 必须抓住自己感受、领悟最深的东西。或是成功之处, 或是失败之处;或是教学中的困惑, 或是教学中的疑难等。通过对课堂教学过程的认真反思, 就会将真切、丰富的教学体验和冷静的教学理性思考有机地结合起来, 从而把反思提高到更高的理性层面上。

三、建立教师成长的造血机制

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包括两大方面:一是外在的影响, 指对教师进行有计划的培训;二是教师内在因素的影响, 指教师的自我完善, 它源于教师自我角色、愿望、需要以及实践和追求。前者是输血机制, 后者为造血机制。

关于教师及其发展, 建构主义观点认为, 一方面, 应该通过各种手段了解教师的真实思想、观念, 理解他们的个性特征和现实处境, 针对他们的现实需求和接受能力进行职后培训和继续教育, 而不是将某种主义、某种教学法强加于他们;另一方面, 应该提倡反思性教学, 鼓励教师进行教学反思。

对学校而言, 重视教师的职业能力培养是一项长期的、重要的工作。为此, 学校应该加强制度建设, 制定切实可行的培养措施。如安排专题讲座、听课、说课、公开课、评课等, 为青年教师搭建一个成长平台。学校领导要关心青年教师的成长, 为他们创设一个和谐、向上的工作氛围。要塑造团队精神, 增强凝聚力。要让全体成员感觉到这个集体的和谐和团结, 让每个人都觉得充实而快乐, 让每个人都享受到管理的人性化, 让所有人都有进修、提高和发展的机会。

培养中小学教师反思能力对策研究 篇8

1. 改变传统观念, 重新界定教师角色

培养和发展中小学教师的反思能力, 首先必须摈弃把教师看作教书匠的观念, 重新认识教师在教学中的角色, 进行职业定位。

第一, 应该认识到教师是不断发展的、充满活力和创造力的人。现代教育条件下我们必须认识到教师是社会中不断发展的人, 他们拥有发展自我、完善自我的能力。教师本身的个性是丰富多彩的, 他们需要在工作中选择和创新工作方法, 发挥自己的特点和优势, 只有把教师看作不断发展, 充满活力的人, 才会争取国家、社会和学校给教师以反思的机会来提高自己, 才能不断促进中小学教师反思能力的提高。

第二, 要正确看待教师的研究者角色。反思是进行科研的前提和基础, 国家、社会和学校只有认识到教师的研究者的角色, 才会给教师创造宽松有利的反思环境;教师认识到自身研究者的角色, 才会以反思的眼光审视自身的教学实践, 不断提出问题、反思问题、解决问题, 以提高科研水平。

2. 拓宽培养途径, 提高反思能力

第一, 重视教师职前教育中的反思能力的培养。教师的职前教育中所传授的教学方法和思路对中小学教师的发展会产生重要影响。目前, 我国中小学校教师的来源主要集中在师范大学和综合性大学中的师范学院。因此, 高校在传授给学生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 还需要积极探索合理的教学途径, 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的意识, 教给学生反思的方法。

第二, 促进教师在职教育中反思能力的锻炼。教师走向工作岗位以后的再教育对于教师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首先, 中小学校可以邀请高校的专家和学者作为学校的咨询和培训顾问, 并定期请高校教师来校传授反思的方法和技巧, 组织教师与专家、教授进行交流, 提高中小学教师反思的积极性。其次, 订阅教育杂志报刊, 使教师随时关注目前教育改革的热点和趋势, 参考别人的先进经验, 反思自己教学的不足和缺点。另外, 学校要积极开展校本研究。在中小学校建立导师组, 实行导师制, 从教师队伍中选择一批反思能力较强的教师组成导师组, 使导师和“学生”经常开展交流, 这样, “学生”就可以从导师那里学习到先进的反思经验, 不断提高自身教学水平。

3. 完善学校制度, 创设反思环境

培养中小学教师的反思能力, 学校需要发挥积极的作用, 改革和完善学校各项规章制度, 利用各种途径和方法创设反思的环境。

第一, 学校要高度重视反思在中小学教师发展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为教师的反思活动创造条件。教师的培养不仅体现在学校制订的教学规划中, 同时学校还要不断完善教师反思所需要的环境和条件。

第二, 完善学校的制度建设, 从制度上规范和保证教师反思活动的开展。培养中小学教师的反思能力, 仅靠鼓励发挥教师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是不够的, 在合理安排教师工作量的同时, 学校还必须加强反思制度的建设, 用制度来保证教师反思工作的顺利开展。建立奖惩制度, 使反思总结确实有利于教师工作和教学水平的提高。

第三, 改革教学体制, 保证反思时间。学校一方面应该积极借鉴和吸收企业、政府等组织管理的先进经验和措施, 提高管理水平。另一方面转变教学观念, 实行学生自我管理, 自主合作学习, 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能力, 增强学生信心, 也可以使教师从繁忙的教学管理活动中解脱出来, 从而保证反思的时间, 提高反思能力。

4. 提高自身修养, 培养反思品质

提高教师的自身修养可以从两个方面展开, 一方面要加大对教师的培养力度, 使中小学教师掌握先进的教学理念, 认识到反思能力在教学工作等方面的重要意义。另一方面, 要提高教师的道德修养, 加大对教师精神文明教育的力度, 通过组织教师学习、讨论等手段, 不断提高教师的道德修养, 培养教师关心学生、热爱学生的道德品质, 在理论学习的同时, 还要对教育界涌现出的先进事例典型进行宣传, 为教师树立榜样。教师作为社会中的个体, 他们的工作需要得到认可, 成就需要得到承认。

浅谈物理教师教学反思能力的培养 篇9

1 物理教师教学反思能力的现状

据笔者观察, 现在有不少的初中物理教师缺乏应有的教学反思能力。究其原因:首先, 缺少反思的意识。教师们在长期的教学活动中, 大多都形成一定的思维定势, 往往非常重视教什么和怎么教, 周而复始, 教学工作成为普通物理教师毫无新鲜感的简单劳动, 无怪乎, 不少老师总是喊累, 却无法改变自己的状态。教师们成功的做法和经验, 不能及时总结提炼。究其原因, “为什么这样教, 好在什么地方”“讲给谁听”“题目适合谁做”等有关问题的提出和解决意识薄弱, 再者相对封闭的工作环境和心理环境, 导致老师之间缺少真正的研讨交流, 这些都导致一些教师还没有确立起反思的意识。其次, 缺少反思的氛围。一方面, 学校开始普遍意识到教育科研在学校和教师发展中的重要性, 另一方面,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 却仍然沿袭着太多的不符合学校和教师发展的制度与要求, “说的都对, 做起来却不行”。不能形成鼓励教师反思的氛围。最后, 缺少反思的机会。第一线教师的工作量比较重。由于项目科研的机制未能建立起来, 学校一般不能形成围绕课题研究提出的问题, 组织和开展行之有效的交流研讨活动。教师不熟悉教育科研方法, 缺少研讨手段和形式, 很少有反思实践的机会。

2 物理教学反思能力的培养

荀子《劝学篇》中说:“君子性非异也, 善假于物也。”意思是说, 好的方法, 将可以使我们顺利达到目的。在教学反思过程中, 针对不同的问题, 我们可以选择不同的方法进行有效反思。要转变教育观念, 运用各种方法, 提高自身的反思能力。

2.1 加强理论学习

新课程改革对我们初中物理教师的专业理论素质和知识结构提出了新的挑战。不断增强学习能力, 主动探究教学的奥秘, 寻找教育的真谛是成为反思型教师的关键。教师应树立并实践终身教育和学习的理念, 广泛培养自己的学习动力、学习毅力和学习能力。一方面, 经常自觉地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和教育家的名著, 如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加德纳的《多元智能》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等。吸取国内外先进的教育思想、理论方法及最新成果, 广泛涉猎前沿的教改信息、动态及进展等, 加强自身的理论修养。另一方面, 根据自己的学科需要, 或从教学体验出发, 有针对性地重点研读一些对解决实际问题有借鉴指导作用的专著、论文, 如新课程改革实施中的《走进新课程——和课程实施者的对话》《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解读》《物理课程标准解读》等。通过广泛涉猎和重点研读, 日积月累, 其兴趣、动力、愿望就会逐渐培养起来, 反思性教学也就有了实践的基础和动力。

2.2 进行课堂观察

课堂观察包括对自我及对方的观察。与我们常说的“听课”类似。但传统的听课目的比较单一, 而且听课之后几乎没有什么评论。而课堂观察作为一种教育研究范式, 是一个涉及课堂全方位的、内涵较丰富的活动。要求注意观察学生的态度、行为、表现等, 对自我提出疑问.一方面, 对课堂整体情况提出疑问, 教师的自我疑问实质上是基于对教学双方的观察而进行的教学反思, 因而教师既是局外人, 又是局内人。他通过对学生的学习活动和感受进行观察, 审视, 总结教学, 实质上也是对自我进行观察。另一方面, 可以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行为进行观察, 作好详细记录, 以供课后总结教学时使用.

笔者见过的一个听课笔记就颇值得借鉴。听课者对课堂中的教师和学生进行了细致的观察, 留下了非常详细、具体的“现场记录”, 并作了“评注”。比如, “现场记录”描述道:“在讲到压力的效果与哪些有关时, 黄老师通过循循善诱和现象明显的演示实验, 将学生带入一种十分奇妙的情境中, 从而很自然地引入了这节课要讲的主题是压力的效果——压强, 学生明显被他所设置的情境吸引。但在讲到给压强一个定义, 并要求大家讨论时, 学生的反应不很积极, 基本上没有形成相互讨论的气氛。”接着, 听课者在旁边评道:“在平常的教学中, 我们要注意自主、合作和探究的学习理念, 鼓励学生积极讨论, 大胆发表看法。这节课学生讨论的气氛没能调动起来, 说明我们老师平时上课忽略了对学生的这种训练, 学生的主体性在课堂上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

课堂观察, 教师具有最佳的研究条件。但只有经过详细全面的观察和认真的思考, 观课才能达到目的。当然, 课后观课教师应与授课教师及时进行对话与交流, 推动教学策略的改进。

2.3 重视教学后记

教学后记指的是教师以体会、感想、启示等形式在上完一堂课后对自己的行为进行的反思。一般来讲, 物理教师的教学后记可以把教学中的成功之处、不足之处及措施记下来。在教学后记中可以是对设计、实施过程的反思, 教学观念、学生问题、教学中出现问题的分析与对策的反思等等, 也可以是对本节课的反思或针对前阶段反思及教学后的反思。还可从教学效果的评价上来进行经验和教训的反思。我们还可以围绕以下问题展开教学后反思:物理课后感到快乐吗?物理与生活、社会的充分联系表现得怎样?学生的探究能力有没有得到一定的提高?教学任务完成了没有?如果没有完成, 原因何在?学生学会了什么?掌握的程度如何?你的讲授时间是多少?你的语言、教态、教学方法是否合适?对课堂发生的意外事件处理得是否恰当?你感到最为自豪的有什么?成功之处在哪里?不足之处在哪里?该如何改进?你的课堂教学设计与学生的实际收获之间有多大的差距?有没有意外的收获?等等。

2.4 撰写物理教学反思日记

物理教学反思日记就是物理教师将自己的课堂教学活动连同的体会和感受的反思。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建议:“每一位教师都来写教育日记, 写随笔和记录, 这些记录是思考及创新的源泉, 是无价之宝。”一天的教学工作结束后, 或在一节课结束后, 常常自问:我的教学步骤流畅吗?它是以学生为中心的吗?它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吗?有效吗?我设计的实验探究活动能吸引学生吗?所有的学生都参与实验了吗?如果没有, 为什么?有什么是我可以改进的吗?如何改进?我给了我的学生现成的鱼, 还是给了他们钓鱼的方法?我微笑了吗?写反思日记就是与自己的对话, 对教学经历作书面描述和反馈。写日记要详细及时。当天的见闻当天记录, 否则时间一过便印象不深, 追述不全。随后想到的也应在日记中及时追记下来, 标明时间。行文中一定设法把听到的话与自己的感想或评论区分开来。同时, 物理教师应该有意识地搜集有特色的学生作业、自己教学设计的精彩片段、师生之间的对话、学生独辟蹊径的解题思路的过程记录等等。写反思日记贵在坚持, 贵在执着, 一有所得, 及时记录, 有话则长, 无话则短, 日积月累, 必有“集腋成裘, 聚沙成塔”的收获。

例:某节课, 我通过分小组进行探究活动, 加强学生的合作交流, 让学习好的先掌握, 然后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利用“兵教兵”提高更多学生的参与。对于教学重难点的突破, 需要学生通过大量的练习, 并通过例子, 结合力的示意图去理解掌握, 我只讲10分钟, 然后留下25分钟的时间去探究分析。但在练习题的安排上, 备课时还要做到由简到难, 层层递进。

2.5 在物理教学反思中选择科研课题

开展教育科研能引导物理教师自觉地观察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 科学地分析教育教学活动, 进而探索其中的规律, 有效地解决其中的矛盾和问题。那么, 怎样能寻找和确定可行而有价值的研究课题呢?许多物理教师的体会是, 最初往往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受到某些启发, 产生一些感悟与联想, 随着思考的深入, 原来粗泛朦胧的想法逐渐变得集中, 一个有价值的问题也就产生了。

例如, 我校的物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发现, 学生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很忽视阅读, 而现在的中考物理试题中的阅读量又越来越重了,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 我校物理教研组集体“会诊”, 恰在这时学校要求每个教研组要结合自己的教学工作搞课题研究, 于是我校物理教研组就形成了“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策略研究”这一课题。

我们也可以从成功的经验中通过教学反思寻找课题生长点, 物理教师在一段时期之后, 都会积累一定的经验:如有些教师善于启发学生提问, 有的板书很有特色, 有的善于物理实验操作、设计和改进, 有的善于应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有的非常讲究教学方法等等。这些经验是如何积累的, 有什么规律和创新之处, 在理论上作何解释, 如何提炼、发展和推广, 这些都可成为课题研究的素材, 最终成为教师的专长与特色。因此, 注重化学教学反思, 是寻找研究课题的原动力, 也是教师自主进行教育研究的集中体现。更重要的是课题研究使物理教师养成了教学反思的习惯, 大大地提高了自己的教育研究能力, 这些研究和反思的成果又可以渗透到以后的物理教学中, 从而促使教学与教育科研产生良性互动、循环和相互促进。

2.6 利用网络进行反思

物理教学反思不但是物理教师的个人行为, 而且是一种社会行为。利用网络对自己的物理教学进行反思有很多优势:1) 网络反思缩短了交流的时间和距离;2) 能让物理教师得到支持反思的多元化知识和分布式知识, 这些知识促使物理教师注意到新观点, 同时也使物理教师的思维和推理过程更加可视化;3) 社会对物理教师的评价与判断能极大地促进教师反思与修正自己的行为;4) 网上交流讨论一般采用匿名方式, 因而它更有利于开展社会性反思。

物理教师在网上可以使用E-mail、聊天室、留言板、视频会议系统、QQ等进行物理教学反思。通过这些方式, 物理教师能与同伴展开协商、呈现自己的知识、相互依赖、承担责任等, 能在交流与反馈中扩大自己的知识面, 促进对自身观念与行为的反思。

关于教师教学反思能力及其培养的研究, 目前还是个新课题。比如, 教学反思能力究竟有哪些具体表现?发展物理教学反思能力的策略还有哪些等等, 都需要我们进一步深入地探索。本文所讨论的任何一种单独的培养策略都不能够涵盖所有类型的教育研究, 不同类型的反思和研究都只能给我们指明一种思考的方向, 提供一种探究的方法和过程。

教师要想成为一个真正的反思型教师需要时间和经验的积累, 反思性实践能帮助教师从压抑性的、常规性的行为中解放出来, 反思性实践允许教师以一种深思熟虑、目的明确的方式去行动。教师掌握了反思的方法, 就多了一份研究的自主, 多了一份摆脱机械劳动的可能。可以肯定地说, 物理教学反思能力的培养是教师改进其教学实践, 使教师从“教书匠”成长为研究型、反思型教师的有效途径, 对于教师创造性地实施新课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李建军.教学反思五“要”[J].教育科学研究, 2006 (8) :33-38.

[2]文拮.做反思型教师[J].教育科学研究, 2005 (1) :16-18.

[3]中继亮.教学反思与行动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

[4]吕洪波.教师反思的方法[M].北京:科学教育出版社, 2006.

[5]熊川武.反思性教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1.

[6]卜慧芬.教师评价的反思功能[J].当代教育科学, 2003 (20) .

[7]刘捷.专业化:挑战21世纪的教师[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2.

[8]蔡守龙.走向教育案例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3 (7) :52-55.

教师反思能力培养 篇10

增强信息素养提高反思技能

信息素养是信息时代每一位社会成员必备的基本生存能力。信息素养有助于提高人们进行有效的决策、交流、问题求解和研究的能力,完善自主学习能力和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为学生学习“领航人”的教师应具有更高的信息素养。

首先,教师应树立起现代教育的信息观,具有危机意识,主动、自觉、敏感地捕获新的信息,增强学习能力,不断充实自己,成为终身学习者。其次,学校应提供现代化设备,加强图书馆建设,丰富信息资源,还可以举办专题讲座、报告会等活动以促进教师不断地更新知识与观念。另外,针对目前教师对信息“重检索轻利用”的现状,学校要有意识地训练教师的信息检索、信息利用、信息创新的技能。比如,给教师讲解如何利用现代信息检索技术,如何鉴别、选择、整理、运用信息进行信息创新,如何写教科研小论文,提醒教师把获得的信息与实际教学结合起来,培养教师对信息的感知力与洞察力,培养他们从细微处发现有用信息、见人之所未见的能力,激发教师的批判、反思与创造性思维。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做到反思意识的觉醒、反思策略的灵活运用、反思水平的提升,才能由“教书匠”逐步转变为“学者型”教师。

借助网络平台促进双重反思

首先,撰写教育教学日志是教师反思的重要方式。

我校在加强学校信息化硬件建设的同时,较为注重教育现代化的软件管理,积极参与并开展了“信息技术环境下,创新型教师群体形成的策略研究”的课题研究。为了加快教师个人专业化成长的步伐,自2004年起,学校为每位教师都建立了个人博客。教师可以在其中记录自己的学习研究、教学经验与思想变化。打开我们的校园博客,“教育叙事”、“相知如心”、“漫卷诗书”成了教师撰写教学日志的广阔平台。我鼓励教师将鲜活的“育人故事”、“教学偶得”、“读书心得”等,在博客中记录、呈现、交流。《“青松”的故事》就是一位名为“飞绪”的班主任以故事连载的方式记录了教育一位名为“青松”的特殊学生的酸甜苦辣历程;《“灰色孩子”小陆》真实地展现了名为“风铃”的英语教师对这位“灰色孩子”帮教的喜与忧、笑与泪……为了更好地激励全体教师参与博客建设的热情,每学年,我校都开展“博客之星”的评选,将教师的优秀周记结集出版,并命名为《一言集》,在上级部门组织的校刊评比中连年获奖,给予了教师精神上极大的慰藉。可以说,教育教学日志生动地再现了教师教学中欢乐与忧虑的事件。通过'关注这些事件,让教师认识、验证自身教育观念与教学方式的不足与成功,进而扬长避短,改进教学。

在Blog中,教师还可以记录一些成功的教学设计过程,便于以后运用到相似的情景中,也可以记录一些失败的教学片断,回溯反思,并将修正的方案运用到实践中加以验证,如此不断重复,还可以记录平时的学习思考片断,使思维的动态性得以保留与展现。我校不断加强校本教研,把常年开展的“一课三议”或“三课一评”的常规教研活动过程展示搬上教师博客平台。在这里,不断呈现出各个学科的教学研究动态;在这里,教师教学创造的思维火花交汇、碰撞、闪亮;在这里,有争议有夸赞、有困惑也有分享;在这里,有跨学科的研讨,也有反思的无限延伸;在这里,能清晰地看到青年教师成长的足印,更能闪现出教师们反思意识的强化,反思水平的不断提升。

其次,加强网上交流,促进教师的人际反思。

群体的反馈引导能使教师从反思的深度和广度上超越个体所能为之的限度,而社会性反思交流是促进反思的重要方面。一方面,网上交流缩短了信息传输和人际交流的时间和距离,使教师能够与来自不同文化和共同体的成员加强交流,让教师得到支持反思的多元化知识和分布式知识。这些知识促使教师注意到自身和他人的新观点,同时也使教师的思维和推理过程更加可视化。另一方面,公众对教师教学行为与思考的评价与判断,能极大地促进教师反思与修正自己的行为。

我要求教师在网上利用“问题探究”、“微型案例交流分享”、“科研沙龙”、“成果总结展示”、“家校路路通”等栏目开展社会性反思,促进教师之间、师生之间、家庭与学校之间、学校与社会之间的,多渠道、全方位、立体式的互动与交流。这种反思可以帮助教师针对具体问题提供诊断策略,从而在群体协作中提高自己的反思能力和水平。

在教育现代化不断推进的今天,校长要更加注重在信息技术环境下提升教师的信息素养,提高教师的反思技能。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实现教师自主、自觉的反思,从而进一步增强教师的教育教学反思能力,对于加快教师专业化发展必将起到极大的助推作用。

参考文献

[1]熊川武.反思性教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10.

[2]钟志贤,曹东云.基于信息技术的反思学习[J].远程教育,2004.(4).

上一篇:高边坡治理设计下一篇:县域统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