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理工艺

2024-06-27

处理工艺(精选十篇)

处理工艺 篇1

1 两种酸性气处理工艺流程对比

1.1 传统处理工艺简易流程

如上图所示, 传统酸性气尾气处理有三种工艺, 即来自硫回收装置上游低温甲醇洗热再生系统的富硫酸性气 (H2S含量约25%v) , 在燃烧炉内进行燃烧反应 (H2S+3/2 O2→SO2+H2O) , 控制氧气和H2S的配比使得出燃烧炉工艺气中H2S与S O2比例为2:1, 出燃烧炉工艺气进入克劳斯反应器进行克劳斯反应 (2 H2S+SO2→3S+2H2O) , 单质硫冷却分离作为产品送出硫回收装置, (传统工艺一) 反应后含少量H2S和S O2的工艺气经过焚烧后高空排放, 尾气SO2含量<8000 m g/N m3; (传统工艺二) 或反应后含少量H2S和SO2的工艺气经过超级和超优克劳斯进行反应回收单质硫后, 尾气经过焚烧后高空排放, 尾气SO2含量<2800 mg/Nm3; (传统工艺三) 或反应后含少量H2S和SO2的工艺气加氢后通过加氢反应, 将SO2和少量有机硫全部转化为H2S, 加氢后的工艺气进入胺洗脱硫单元吸收H2S, 被吸收的H2S通过蒸汽热再生释放, 再生的H2S经在线加热炉升温或低温斯科特技术返回至克劳斯反应, 从胺洗塔顶部排放的含有少量残余的H2S经焚烧以后转化为SO2排放至大气, 尾气SO2含量<960 mg/Nm3。

由于传统工艺一的硫回收效率 (98%) 与传统工艺二的硫回收效率 (99.5%) 很难在生产中满足排放标准。目前, 新建硫回收装置大多采用传统方案三, 基本可以达到硫回收效率99.9%, 能够满足尾气SO2含量<960mg/Nm3的排放要求。传统工艺方案三从理论上可以满足更低标准的排放要求, 但其实现可能需要基于大幅资金投入。

1.2 零排放处理工艺简易流程 (图2)

煤化工项目大多采用低温甲醇洗处理合成气中的酸性气体 (H2S、C O2) , 将硫回收装置和低温甲醇洗装置进行集成为硫零排放提供了可能。硫零排放工艺方案如上图所示, 与传统酸性气尾气处理工艺相比, 不同点是克劳斯反应后含少量H2S和SO2的工艺气进入加氢反应后通过加氢反应, 将SO2和少量有机硫全部转化为H2S, 经激冷后通过鼓风机增压后送至低温甲醇洗低压闪蒸系统, 经低压闪蒸塔顶喷淋的无硫甲醇吸收H2S后, 循环再生进入克劳斯装置, 可完全达到硫化物的零排放标准。但是零排放处理工艺加氢转化尾气中未完全转化的SO2组分会与低温甲醇洗系统组分H2S反应生产单质硫, 降低低温甲醇洗装置贫 (精) 甲醇品质, 因此控制进入低温甲醇洗尾气中SO2含量是本工艺技术的关键。

酸性气零排放处理工艺流程简短、含有设备数量少、硫回收效率基本达到100%。

2 两种处理工艺技术经济对比分析

2.1 硫回收装置投资及三废对比分析

从硫回收装置本身投资分析, 采用零排放处理工艺设备数量远远低于传统工艺, 大大节省了装置设备投资。从操作费用对比分析, 采用传统处理工艺不但消耗蒸汽、胺溶液, 尾气经焚烧需要配比燃烧消耗大量燃料气 (或天然气) , 增加装置操作费用。从三废排放对比分析, 采用零排放处理工艺无废水、废气等三废排放。因此, 零排放处理工艺各项指标都优于传统处理工艺。具体对比分析见表1。

2.2 增加硫回收上游低温甲醇洗装置的投资及三废排放影响的对比分析

采用酸性气零排放工艺, 由于入塔的气量增大, 因此会造成低温甲醇洗再生塔 (低压闪蒸) 设备设计尺寸有所增加, 同时为了保证低温甲醇洗再生塔 (低压闪蒸) 进气不含水和冷量补偿, 需额外增加一台分离罐和换热器, 但是由于酸性气经克劳斯反应后剩余H2S及部分惰性组分 (C O2、N2) 流量很低, 不会对原有设备投资造成过大影响, 只需增加额外设备及扩增部分现有设备的能力即可。具体对比分析见表2。

3 两种处理工艺技术风险对比

目前, 国内已有超过40套传统酸性气处理工艺, 且技术成熟可靠, 但是只有南京惠生一家采用酸性气零排放处理工艺方案的设计。因此, 从使用业绩和技术成熟角度而言, 传统处理工艺优于零排放处理工艺。两种处理工艺技术风险对比分析见表3。

4 结论和建议

碱渣处理工艺应用 篇2

碱渣处理工艺应用

碱渣是油品精制后产生的一种混合物,具有恶臭气味,对人和环境极为有害,是一种危险固体废物.通过加酸中和反应和BAF池处理后,再进入污水处理系统,实现达标排放,实现碱渣无害化处理,使碱渣排放符合环保要求.

作 者:何爱明 张静 李聪敏 王伟 作者单位:南阳石蜡精细化工厂,河南,南阳,473132刊 名:河南化工英文刊名:HENAN CHEMICAL INDUSTRY年,卷(期):25(5)分类号:X742关键词:碱渣 中和 内循环 BAF池 无害化处理 环境保护

熟食加工废水的处理工艺 篇3

关键词:HA-SBR;废水处理;新工艺

中图分类号:X7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8937(2012)05-0163-01

某食品厂生产加工以鱼类为主的熟食袋袋装食品,熟食原料加工的废水主要是来自小干鱼体表面的清洗水以及冲洗油炸设施、设备、器皿、地面的废水,废水中含有鱼鳞、油脂、味精、食盐、辣椒素,采用半机械化方式作业。

1废水水量及水质特性

日平均排放量20 m3/d。根据对现场提取的部分水样检测,废水水质如表1所示。

废水COD、BOD5、SS、油脂和色度等浓度高,水质水量波动大,目前国外治理这类废水的方法较多,为了寻求更理想的处理方法,在实验室实验的基础上,应用厌氧——好氧处理该厂废水最佳。因为,对于易生物降解的有机废水,生化处理是最有效和经济的处理技术。单独的厌氧处理工艺或好氧处理工艺都不能达到处理效果要求,厌氧—好氧串联工艺结合了厌氧处理和好氧处理工艺的优点而避免了各自的缺点,既结合了厌氧处理能耗低,污泥产量低,可回收生物能量和好氧处理工艺出水水质好的优点,有避免了厌氧工艺出水达不到排放标准和好氧工艺能耗大,污泥产量高的缺点。因此,厌氧—好氧串联形式在能量利用、投资、处理成本和效果方面都具有较大的优越性。

2废水处理新工艺

2.1废水处理工艺流程

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

2.2工艺设计参数

2.2.1隔油初沉池(含集水池)

集水池构筑物尺寸:长×宽×高为1.68 m×1.68 m×1.4 m;隔油池构筑物尺寸:长×宽×高为4.2 m×2.48 m×1.5 m,有效容积为10 m3,主要用来去除进水浮油和进水中的细小颗粒物。污水停留时间5 h。

2.2.2调节池

调节池构筑物尺寸:长×宽×高为5.33 m×2.96 m×3 m,有效容积为24 m3,调节池用来调节水量、水质。

2.2.3复合式厌氧池

复合式厌氧池构筑物尺寸:长×宽×高为5.5 m×2.4 m×5 m,有效容积为32 m3,污水停留时间1.6 d。复合式厌氧池为ABR池型结构,上部为填料,下部为悬浮污泥床,具有容积负荷高、运行稳定、耐冲击负荷强的特点,因而净化效率高。

2.2.4曝气池

曝气池构筑物尺寸:长×宽×高为6.4 m×2.1 m×3.2 m,有效容积为21 m3,污水停留时间1d。厌氧池出水自流入曝气池,与曝气池内活性污泥混合,池内鼓风曝气,一方面让活性污泥处于悬浮状态,使废水与活性污泥充分接触,另一方面通过曝气向活性污泥混合液供氧,保持好氧条件,废水中的有机物在曝气池内被吸附、吸收和氧化分解,使水质得到进一步净化。曝气池根据运行情况一般污泥浓度控制在2~3 g/l,污泥沉降比一般控制在15%~25%,超过上限值时应排泥。

2.2.5二沉池

二沉池为斜管式沉淀池,构筑物尺寸:长×宽×高3.11 m×2.74 m×4 m,有效容积为18 m3,接纳曝气池出水,在二沉池内进行泥水分离,污水停留时间1.2 h,净化后出水外排,污泥回流至曝气池或复合式厌气池,剩余污泥排至污泥干化池。

2.3工艺技术特点

2.3.1强化预处理

熟食食品加工废水预处理是处理系统的第一道关键工序,如果工艺设计考虑不周,不能及时有效清除粗大的固体悬浮物,就会给后续处理工序带来麻烦,增加处理负荷,影响处理效果。因此在工艺上必须强化预处理,设计是采用滚筒式筛滤机,筛滤孔直径为φ1,能有效地去除固体悬浮物,可使COD、BOD5浓度降低30%,因此有效的减少了调节池的浓度,经过调节池进行水质、水量调节和水解,通过沉淀,废水水解酸化后可大大降低COD、BOD5浓度,减轻后续工艺的处理负荷,减轻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2.3.2厌氧过程净化效率高

复合式厌氧反应装置是国内外近年开发的新技术,其反应装置上部为填料,下部为县浮物污泥床,具有容积负荷高,运行稳定,耐冲击负荷强,受气温变化影响小,好氧剩余污泥回流至水解装置消化可减少生物系统污泥排放量,所采用填料表面积大,无堵塞现象,净化效果好,COD、BOD5净化效率可达80%~90%。复合式厌氧反应装置设垂直水流方向的多块挡板以维持反应器内较高的污泥浓度,挡板把反应器分成若干上向流和下向流室,上向流室比较宽,便于污泥的聚集,下向流室比较窄,两室之间设导流板,便于将水送至上向流室,使泥水充分混合。

2.3.3好氧生物处理出水效果好

本方案采用HA-SBR序批式活性污泥法处理好氧工艺,能达到很好的处理效果,是目前国内熟食食品加工废水普遍采用的好氧处理工艺。是一种简易、高效、低能耗的废水生化处理方法。具有如下优点:

①工艺简单。调节池容积小,无其它方法的剩余污泥处理麻烦,大为节约投资。

②投资省、占地少、运行费用低。

③反应过程基质浓度梯度大,反应推动力大,效率高。

④耐有机负荷和毒性负荷冲击,运行方式灵活。由于是静止沉淀,因此出水效果好。

⑤厌氧和好氧过程交替发生,泥龄短,活性高,有较好的脱氮除磷效果。

基于该方法的上述优越性,该方法在国内外有机废水处理中,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和应用,特别是对水量较小,浓度高的有机废水好氧处理,它实际是活性污泥法的演变和延伸,实现了运行更灵活、稳定和高效,BOD5净化率能高达≥95%以上。

3结语

食品厂生产排放的废水属高浓度废水,对水质污染比较严重。本项目废水的处理从实施以来取的了很好的效果。它大大减少食品加工厂废水污染物的排放量,使外排废水达到国家允许的排放标准,对保护周围鱼场、河流水环境质量,避免引发环境污染纠纷,维护周边关系和食品厂的正常生产将起到很大的作用,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同时废渣的综合利用从长远来看也将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 李亚峰,佟玉衡,陈立杰.实用废水处理技术[M].北京:化学

工业出版社,2007.

污水处理厂的污泥处理工艺研究 篇4

关键词: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工艺,研究

近年来,随着我国各地污水处理厂陆续建立,污水处理率逐步提高,产生的污泥也日益增多,对周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的危险性也日益增大,因此,污泥处置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国家环保总局发布的GB 18918—200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于2003年7月1日开始实施,该标准特别增加了污泥控制标准方面的内容。有专家认为,目前迫切需要制定和完善配套系列标准,需要细致研究污泥处理及相应的安全性问题等。本文将以此为出发点,初步探讨污泥处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1 污泥的类型

对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剩余物必须进行妥善地处理和处置,而大部分剩余物是由不同类型的污泥所构成。为了便于后文说明,我们需要先对污泥进行分类。

人们根据污泥的处理状况和来源,将其划分为以下类型:①原污泥,即未经处理的污泥;②初级污泥,即污水一级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污泥(机械处理阶段);③二级污泥,即剩余污泥,产生于污水二级处理过程(生物处理阶段);④三级污泥,即产生于污水三级处理过程(化学-物理处理阶段),一般为投加药剂后的沉淀物(如投加金属盐使磷酸盐沉淀);⑤稳定污泥,即污泥经处理后,其生物和化学性质达到稳定状态。依据处理的方法人们将其划分为好氧稳定污泥、厌氧稳定污泥、化学稳定污泥和热处理稳定污泥。

2 污泥处理的主要目的及处理方法

对处理后的污泥必须采用一定的方法进行处置或利用。任何一种处置方法的选择都应建立在对污泥处理的特殊要求上,更确切地说,必须建立在对污泥处理的实用、先进技术上。污泥处理的首要目标是,处理后的污泥不会对人们的生活环境产生二次污染。对污泥处理的目标一般被概括为:①保持污泥的稳定性和尽量减少最终处置时对环境的影响(如气味、排放、生化反应);②缩小体积;③减少或杀死致病微生物(农用时推荐考虑,并非在法律上有明确规定);④达到填埋要求。

在策划具体项目时,对于如何选择以上污泥处理的目标,应依据污泥的特性、政策要求和现场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答案。

污泥处理包括许多工艺步骤,其具体组合和变化依据污泥的化学、物理和生物特性,以及处理的目标进行。通常采用的工艺方法(污泥处理的基本方法)有:①污泥稳定,包括生物稳定(好氧或厌氧)和化学及物理稳定(石灰处理、湿氧化);②污泥固液分离,包括污泥浓缩、污泥脱水、污泥干燥、污泥焚烧等。

其中,污泥焚烧是最彻底的、稳定的处理方式。以上这些单一步骤可以有多种多样的不同组合,在这些组合中有些工艺可重复出现,但也可完全不采用。

3 污泥的稳定

在污泥处理过程中,污泥稳定效果是污泥处理全过程成功的基础。污泥稳定的效果会直接影响污泥处理的经济性和要求达到的结果。

污泥稳定的主要目的:将易分解的有机物转化为难降解的稳定状态,使产生气味物质和其他不良副作用(即二次效应)在以后的处理步骤中尽量减少或避免。除此之外,稳定后的污泥要易于脱水,最大限度地缩小体积和减少致病物质的含量。

4 污泥固液分离

从经济和工艺技术角度考虑,污泥固液分离是必须的,也是污泥处理的一个重要步骤。

通过脱除污泥中所含的一部分水分,即液体与固体分离的过程,可使污泥固体物质浓缩从而减少容积。污泥中所含的水分并不是同一种类型,而是因其与固体物质结合的方式和结合力不同而大有区别。

其中,最大一部分含量的水分是由中间水和空隙水构成,与固体物质没有直接结合。其他污泥水分与固体的结合,从黏着水到吸附水,其属性为不同分子间的引力到真正的化学分子结构。为中和不同固液结合力并释放水分,需要从中间水、空隙水到内部水不断增加能耗。对中间水和空隙水,通过地球重力场的作用就可以排除(浓缩);而黏附水、附着水和毛细水的排除则必须借助机械力(利用压力,如使用带式压滤机;利用人造加强重力场,如使用离心脱水机);吸附水和润湿水则只有通过加热排除;细胞内部水则只有通过破坏其细胞壁来排出(如高温加热;也可用生物工艺,如污泥稳定)。

4.1 浓缩

污泥浓缩可以采用重力方式(利用重力作用),也可以采用机械方式进行。

4.1.1 重力浓缩

采用重力浓缩方式时,污泥中的固体物质通过沉淀,并在重力作用下浓缩。浓缩与沉淀方法原理相似,但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污泥含固量会导致浓缩池中与沉淀池中产生不同的物理过程。

污泥液面的高度在很大程度对压缩力的提高有着直接影响,而压力的提高又直接影响固体物质含量。

静态重力浓缩池的设计主要取决于污泥停留时间。因为有机固体物质的生物分解程度与时间相关,而存放时间过长,原污泥会发酵,且含NO3-N的剩余污泥也会产生“自发的反硝化”作用而产生细微气泡,这些气泡的浮力(上升力)将对压缩力产生反作用力。初沉污泥和剩余污泥,在酸发酵时其颗粒结构会受到不良改变,污泥层被密闭,使得中间水难以释放和上升。因此,污泥在浓缩池中允许停留的最长时间,应比生物过程开始对浓缩过程起负面作用的时间短。对于城市污水原污泥选择浓缩时间最长可以为3d。通常,原污泥在预浓缩池中的设计停留时间应不超过1~2 d (特别是在夏季)。

循流重力浓缩池的设计取决于表面负荷BA (kg DS/m2×d)。对于前述3组污泥推荐应用下列表面负荷:第一组可以良好脱水污泥:BA=100kg DS (m2×d);第二组可以中度脱水污泥:BA=50~80 kg DS (m2×d);第三组难以脱水污泥:BA=20~50kg DS (m2×d)。

对于可以达到的固体浓缩(不经调理)程度,可根据表1,以一般经验值为出发点估算。

对于难以浓缩和易产生气泡的污泥,推荐使用栅栏式刮拌机处理,以便释放浓缩区的气泡并解决污泥水分向上排放的问题。

4.1.2 机械浓缩

近年来,机械浓缩工艺被越来越多地应用,特别是用于对剩余污泥的浓缩。如今,它已作为推广技术得到广泛认可。机械浓缩工艺可以确保含固率达到DS≌5%~8%。通常采用可以良好浓缩的初沉污泥与细絮状的、不易浓缩的剩余污泥共同进行重力浓缩的方式,总含固率仅达到3%~5%DS。而单独的初沉污泥重力浓缩并采用机械浓缩处理剩余污泥则总含固率可达到5%~8%。

实际应用中经常采用以下机械进行机械浓缩:①离心机(有专用于剩余污泥浓缩的特殊离心浓缩机);②滤网转筒式浓缩机;③带式过滤浓缩机。

离心机通过离心力将固体与液体分离,并且运行时可以使用,也可以不使用絮凝剂,而不像滤网转筒和带式过滤机器,必须使用絮凝剂。重力过滤机器(滤网转筒和带式过滤机)的运行基础首先是混合污泥或者剩余污泥在絮凝剂的作用下产生大的絮状物,其结固时释放出的大量水(中间水)通过缓慢旋转的滤网转筒或是循环运行的滤带,在重力的作用下排出。通过浓泥团在旋转滤网转筒后部分的翻转挤压作用,或者通过在滤带后部加负压作用,产生后浓缩并增加浓缩效果,因此,这2种机器最终输出污泥含固率可以达到5%~8%DS,离心机的浓缩结果在同样的数量级。

机器的设计数据和大小取决于污泥的处理量(进泥量/h)、进泥含固率和要求达到的出泥含固率。由于污泥,特别是剩余污泥的成分和特性差别很大,对应使用机器的大小及其最佳的运行方式应该通过试验来确定。

机械浓缩系统的能耗取决于浓缩机和必要的辅助设施(絮凝剂调配装置、泵、开关柜等)的具体设计。初步设计时可以采用下述中间值:①离心机:1.0 kW·h/m3污泥;②滤网转筒/带式过滤机:0.2kW·h/m3污泥。

在评价机械工作效率及污水处理厂生物水处理系统的回流负荷中,分离系数是一个重要因素。通常添加充足絮凝剂能够保证很高的分离系数(≥95%~99%),因而如滤网转筒中产生的滤液可以用作滤网冲洗水回用。离心机在不添加絮凝剂的情况下,分离系数一般可以达到70%~90%。

4.2 污泥调和

几乎所有污泥机械浓缩和脱水方法都需要在处理前对污泥进行调和,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运行和获得良好的处理效果。通过调和使固体颗粒物质水结合力减弱,同时使污泥结构达到均相。污泥调和可以通过改变粒晶结构(如投加粉尘、锯末等)、改变化学性质(投加铁盐、石灰、聚合物),或改变污泥的物质状态(加热或冷却)从而达到絮凝和破坏水的结合力要求,使污泥更容易释放水分。目前,污泥调和多采用化学方式,其投加药剂一般为无机及有机药剂,下面给出有关解释。

目前,有机调和剂中大多采用被称为絮凝剂的高聚合合成电解质,它具有可自动加药、高分离系数、小的添加量等优点,且能保证污泥机械浓缩,污泥脱水效果较好。

无机化学药剂一般为二价及三价铁盐或铝盐化合物与熟石灰共同使用,它一般用于板框式压滤机的污泥脱水。通过投加铁盐(氯化铁、硫化铁)形成带正电荷的氢氧化铁复合物,与表面带负电荷的污泥颗粒物质中和,从而达到污泥的絮凝效果。通过投加金属盐类对大部分污泥并不能完全达到过滤需要的调和效果,而需另外投加石灰浆[浆状Ca(OH)2]才能达到该效果。

4.3 污泥脱水

污泥脱水可以采用自然或机械方法,主要依据污泥脱水的目的(如满足填埋要求)、运输距离及条件和污泥量的多少选择这2种方法中的一种。

4.3.1 污泥自然脱水

只要场地条件允许,特别是小型污水处理厂,可采用费用较低的污泥干化床技术脱水。但是,如果打算采用污泥自然脱水方法,从清洁和卫生的角度考虑,必须事先对污泥进行足够的稳定处理。

将要脱水的污泥,层层均匀分布在20~40 cm厚的砂砾过滤层上,重力排除的渗沥液由集水管收集并通过排水管输送到污水处理厂进口。在我国气候条件下,蒸发所占比例南北方差距很大,因此,“干化床”这个名称在这种条件下会引起误解。

通常情况下,单位面积的污泥脱水量为1.0~2.0 m3污泥/m2年,即100~150 kg DS/m2年。污泥干化床通常需要数周或数月清理1次。

污泥贮存场与污泥干化床构造相类似,但泥层厚度更高(1~3 m),只需每1~3年清除1次。

4.3.2 污泥脱水机械方法

采用机械方法(静力或动力型)进行污泥脱水仅需要很小的空间和很短的时间。同时,最终固体含量一般可达DS=20%~50%,从而满足填埋的要求。污泥脱水效率与投入的能源量及所添加的污泥调理药剂有一定关系。

静力机械脱水方法包括负压(抽吸)和加压过滤装置脱水法,如:真空吸滤机、带式压滤机、板框压滤机等的脱水法。其中,真空滤机在污泥处理中几乎不再被采用。

目前,连续性工作的现有各种结构形式的带式压滤机(BFP)在静力污泥脱水方法中占有重要地位。带式压滤机良好运行的前提是污泥进行充分的预脱水(浓缩)而形成糊状,使它不能从滤带边上流出。预脱水通过自由过滤区的重力过滤作用实现,其中“自由过滤”所用装置一般是滤筒或者滤带,它们也是单独机械污泥浓缩所采用的装置。

在压力区逐渐增加浓缩后污泥上的压力,通过滤带缠绕大直径轧辊运行。在碾压、搓压区,污泥最后被辗转和搓揉压实,使污泥层中的封闭水也通过滤带被挤压排出而达到高脱水效率。滤液将被重新送入污水处理厂处理。

在进泥浓度为3%~8%DS时,滤带表面污泥负荷约为40 kg DS/m·h。絮凝剂耗量约为3~5gPE/kg DS。带式压滤机能耗约为0.5 kW·h/m3污泥(包括冲洗水泵)。单台机械的工作能力约为10~50 m3/h;脱水后最终的固体含量可达20%~30%DS。

间歇工作式的、同样基于静力脱水方法的板框压滤机由于其可以实现很高的脱水污泥饼含固率也常常被采用。

板框式压滤机是由一组矩形滤板构成,其间形成一系列封闭室。通过中心进泥管在10~20 bar压力下将调理后的污泥送入每个封闭室。衬有特殊滤布的压力滤板内布置有排水槽,滤液可通过排水槽被排走。在封闭室内滤饼缓慢形成,直到每一封闭室完全被充满。清除时,过滤板相互分开,滤饼脱落,清澈的滤液通过滤板底边上的镗孔被排走。一次装载过程(过滤过程)约需1~4h。

板框压滤机滤板表面负荷约为每滤程10~20 kg DS/m2。相对于带式压滤机,板框压滤机需要大量的石灰和氯化铁作为污泥调理药剂。例如,进泥固体含量为DS=4%,则每立方米污泥约需15 kg石灰和5 kg浓度为40%的氯化铁,也就是说泥饼中约1/3的固体物来自调理剂。出料中约45%DS,其污泥脱水的结果与纯固体含量30%DS相同。污泥调理采用聚合电解质絮凝剂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但技术上还未成熟。板框机能耗约为2.0 kW·h/m3污泥,同时,板框机比其他脱水工艺投资费用高。其另外的缺点是不连续和不灵活的工作方式,致使管理费用很高。

连续工作方式的离心脱水机脱水法属于动力脱水方法,也经常被采用。

离心机旋转转速(n1=1 500~4 000转/分钟)产生相当于地球引力上千倍以上的人工重力场,使由电解质调理的污泥颗粒在分离区沉淀。在相同方向上旋转,转速稍低(或稍高,比如转速差n2=n1-20)的螺旋运料器将沉淀物输送到脱水区,并通过卸料口排出。澄清的离心液通过圆筒一边顶部的可调堰板排出。通过投加电解质絮凝剂可产生很干净的析出液,其泥水分离度(固体捕获率)可达90%以上,但析出液质量明显不如前述的其他2种方式。

处理能力根据机型大小可达1~120 m3/h,且受进泥含固率影响小,而主要与进泥固体负荷(kg DS/h)有关。其最终固体含量可达30%左右。当投加絮凝剂时,其固体捕获率可达90%左右,药耗量为3~6 g PE/kg DS,能耗约为2.0 kW·h/m3污泥。

离心机可以全自动运行,且对其的管理与清洗比较容易,体积较小。缺点是能耗高,噪声大,固体捕获率低。

4.4 污泥干燥

当要求固体含量达到50%以上时,没有任何机械脱水方法可以保证达到这一要求。这时必须采用热力干燥处理方式。污泥干燥装置有不同的种类,根据热源输入的方式分为对流干燥、接触干燥、真空干燥、蒸发干燥等。

所有热力干燥系统的共同特点是其购置和运行费用很高。为此,在热力干燥前应尽量取得好的机械预脱水效果。

本文仅列举转筒式干燥装置(对流干燥)示例:脱水后含固率25%~35%DS的污泥在特殊的输送和混合设备中与回流干燥污泥混合以达到约50%含固率,并通过烟气带入转筒中。经转筒的旋转,干燥污泥颗粒被进一步不停翻转。

热烟气流是由燃油或在燃气装置内产生。在旋转筒内污泥被逐渐烘干。一般情况下,烘干过程分3个区域:在第一区加热到95℃,在第二区通过水分蒸发使含固率达90%DS以上,在中和区干燥物质再停留几分钟,然后通过一个分离器将颗粒状干燥污泥与混合废气(含饱和蒸汽的热气流)分离。

混合废气在一个特制的废气净化装置中被清洗冷却并排除其所含灰尘和异味后排入大气中。在冷却时,所回收的余热可用于房屋暖气或者用于加热进入燃烧装置的空气。

4.5 污泥焚烧

焚烧是最彻底的稳定手段,它可使污泥中所含的有机物几乎完全被氧化及矿化。进行自燃焚烧的前提是,污泥必须先充分脱水或干燥。

焚烧工艺基本采用下述系统:多层床焚化炉、多阶涡流炉、转筒式焚化炉、流化床焚化炉。

对于污水处理厂污泥的焚烧,多层床焚化炉和流化床焚化炉工艺多被成功应用。

5 污泥的利用和最终处置

由于人们对自然水体清洁程度的要求不断提高,故需增加污水处理厂的建设,由此产生的污泥将越来越多,必须予以合理利用或者合理处置。

有关污水处理厂污泥最终处置可行方式的讨论,在很大程度上由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所决定,其优先原则顺序是“避免→利用→处置”。

关于污水处理厂污泥的最终处置,目前有以下几种可行的方法。按处理和处置成本进行排序,同时考虑其全部处理过程符合最终处置的条件,从优排序如下:

(1)农用。包括用于花卉、绿化、田地(堆肥或干化后制作有机肥出售)。

(2)热能利用。给焚烧炉或联合发电装置焚烧,灰渣被填埋。

(3)用作建材。干化后用于烧制建筑材料,有机质被热能利用,无机质成为基材,可以部分代替黄土制砖。

(4)填埋。未加任何利用,干化减量后或未进行处理直接被填埋。

污水处理厂污泥如果由于其有害物质超标或者缺少其他处置方法的可能性而只能被填埋时,其含水率十分重要,因为过高的含水率会危及填埋场的稳定性和其压实机械的可通行性。由于以上原因,污水处理厂污泥至少必须是压实状态,脱水至少达到含固率35%。

与填埋焚烧处置相比,从环境政策上看,污泥应用于农业领域是应受鼓励的,但也不是没有争议的:一方面,污泥中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如氮、磷),可以作为廉价的肥料和土壤改良物质;另一方面,污泥可能含有有害物质(如重金属、有机有害物质——多氯联苯、聚合有机卤素、聚氯二恶英/聚氯呋喃等),也可能有传染流行病的危险。

目前,还没有经济上合理的可行方式,可将全部有害物质从污水处理厂污泥中分离。然而,通过确定界限值,以及加强对商业和工业间接排放者的控制和强化咨询措施,近几年,许多城市污水处理厂中,污水污泥中有害物质的含量已经大大降低。

参考文献

[1]北京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5册):城镇排水[M].第2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

磷化处理工艺 篇5

优点:膜层较厚,膜层的耐蚀性,结合力,硬度和耐热性都比较好,磷化速度快;

缺点: 工作温度高,能耗大,溶液蒸发量大,成分受化快,常需调整,且结晶粗细不均匀。其工艺见表7-3。

2)中温磷化:在50~70℃的温度下进行处理,

优点: 膜层耐蚀性接近高温磷化膜,溶液稳定,磷化速度快,生产效率高;

缺点: 溶液成分较复杂,调整麻烦。其工艺见表7-3。

3)常温磷化:在15~35℃的温度下进行处理。

优点:不需要加热,节约能源,成本低,溶液稳定;

饮水的处理工艺技术分析 篇6

关键词:水处理 工艺 研究

1 混凝工艺

混凝工艺主要去除水中的悬浮颗粒、浊度和消毒副产物(DBPS)的前驱物质—天然有机物(NOM)。其效果与混凝药剂品种、投加量、pH值、搅拌程度、混凝剂和助凝剂投加顺序、原水特性等因素有关。快速剧烈的混合,利于混凝药剂扩散和水中胶体的脱稳。当水中有污染或污染较轻的情况下,可采用强化混凝或二次混凝达到预期效果。

2 沉淀

沉砂池去除污水中泥砂等粗大颗粒,有平流沉砂池和曝气沉砂池;沉淀池除去有机和无机可沉悬浮物和胶体混凝物。可分为平流沉淀池和斜管沉淀池,一般以斜管沉淀池性能为佳。

3 水的过滤

集常规过滤、颗粒活性炭吸附与生物膜氧化技术于一体的生物过滤,可有效去除水中氨氮、铁锰、有机物及浊度。改善和提高了饮用水的生物稳定性和安全性,且运行可靠、投资省、运行费用低。但尚需解决:①控制进入输配水管网的最大可生物降解有机物质(BOM)的浓度;②生物过滤的最佳反冲洗标准;③非生物颗粒对生物膜性能可能产生的影响;④慢速生物降解有机物的去除机理与条件;⑤水中有机物与氨氮共存的情况下,氨氮对有机物降解的影响;铁、锰共存的情况下,铁的存在对除锰的影响。生物过滤替换传统过滤,是减少饮用水有机污染、提高饮用水的安全性与生物稳定性的客观需要。

4 消毒

①氯气消毒法除不能尽除水中有机物,易生成“三致”氯代物外,其产品水的味觉与嗅觉的不佳;由于长期使用,细菌产生了抗药性,使氯气的用量逐年增加。②二氧化氯消毒技术:相对于臭氧和氯消毒,杀菌能力更强,剩余量更稳定,作用更持久,消毒后不产生有毒的三氯甲烷等氯化有机物,并能有效地控制出水的色度、嗅味,还可沉淀水中的铁、锰等,因此用量少、作用快、杀菌率高。但成本较氯高;不易压缩储存,只能在使用现场制造。常用于代替预氯处理或(混凝沉淀)前加氯,即作为第一次消毒及氧化。③臭氧氧化技术:通过臭氧与其它消毒剂比较研究后得出以下结论:从消毒效果看,臭氧>二氧化氯>氯>氯胺。而从消毒后水的致突变性看则氯>氯胺>二氧化氯>臭氧。由此可显示出臭氧消毒的优点。国际上已普遍应用,特别是法国普及率很高。但由于臭氧对细菌有显著的后增长效果,因此近来人们注意将臭氧与其它净水技术结合使用:如臭氧一氯、臭氧-紫外线消毒、臭氧与生物活性炭(O3·BAC)等,能获得满意的杀菌效果。④光氧化技术:利用在可见光或紫外光照射作用下,产生氧化能力极强的OH基,进行复杂反应,将有机物高效去除。光激发氧化技术是以O3、H2O2、O2和空气等作为氧化剂,将氧化剂的氧化作用和光化学辐射相结合,其氧化效果要比单独使用UV或O3、H2O2、O2好得多。⑤光催化氧化技术:使用过渡金属氧化物TIO2等为代表的催化剂而进行的光敏氧化反应,产生的OH,具强氧化性、对分解作用对象无选择性及最终可使有机物完全矿化,耗氧速度不高、反应速率受水温变化影响较小、PH值变化对催化剂活性没有影响,但处理费用高,设备复杂,在经济上还只限于小水量规模的处理。催化剂的中毒情况和再生仍需研究,TIO2粉末颗粒细微、不便回收;光浪费严重;效率相对较低;缺乏残余消毒能力。⑥高锰酸钾氧化:能有效去除水中的多种有机污染物;能显著控制氯化消毒副产物;用于预处理,可以破坏氯仿和四氯化碳的前驱物质,并有一定的色、嗅、味的去除效果。缺点是:对高分子量、高沸点有机污染物,去除效果很差;KMNO4投加量控制不当时会引起水的色度和浊度增加;另外,反应中生成MNO2产生了额外的污泥。高锰酸钾与粒状活性炭联用,由于相互促进的协同作用,对原水表现出优良的去除效果。⑦高铁酸钾氧化:通过其强烈的氧化作用,杀死了菌体,它集消毒、絮凝、氧化、吸附及助凝于一体,具有杀毒效果好、功能多、安全性好、应用广的优点,但高铁酸钾不稳定,难于制备。⑧磁化消毒:利用磁场降解水中的污染物。其影响因素有:磁场力、水流流速、流体与磁体表面的接触面积、悬浮颗粒或絮凝体的粒径、悬浮颗粒的磁化率等。磁分离设备简单、易实现自动化、处理量大,不受自然温度的影响。用于水的杀菌消毒处理、不会产生有害的副产品、能同时净化多种污染、可处理矿化度较高的水源、可去除那些耐药性和毒性很强的病原微生物、细菌以及一些难降解的有机物等。通过投加磁种和混凝剂,可使各种性质的弱磁性微细颗粒甚至半胶体颗粒在高梯度磁场中能得到高效去除。但是,由于剩磁作用,被吸附的磁性颗粒难以被冲洗干净,影响着下一周期的工作效率。⑨电化学氧化:通过电极产生具有灭菌作用的活性物质以及水分子在电流作用下形成电子活化水,二者协同作用达到杀菌的效果。灭菌效果与电流密度、电极类型及灭菌时间有关。优点在于,整个过程仅需要电流作用,且反应在室温条件下即可进行。缺点是当水中溶解物质浓度太低时,反应较慢;电极材料较昂贵。在欧洲,电化学氧化法在水的消毒和有害废弃物的处理等方面有越来越多的应用。⑩生物活性碳技术:是物理吸附和生物降解的简单组合。吸附饱和的生物活性碳在不需要再生的情况下,可利用其生物降解能力,继续发挥控制污染物的作用,与原先单独使用活性碳吸附工艺相比,出水水质得到提高,也增加了水中溶解性有机物的去除,从而降低了氯化时的Cl2投加量,降低了CHCl3的生成量,而且延长了活性碳的再生周期,减少运行费用。

5 深度处理工艺

深度处理通常是指在常规处理工艺以后,采用适当的处理方法,将常规处理工艺不能有效去除的污染物或消毒副产物的前体物加以去除,提高和保证饮用水质。显而易见,较之传统工艺,深度处理成本大,代价高。深度处理国外应用较为普遍,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大部分老水厂均未采用深度处理,只是部分新水厂采用了活性炭吸附处理。常见深度处理技术还有:化学氧化、空气搅拌、生物法、膜技术及新型合成吸附剂等。粒状活性炭吸附法能有效地去除水中有机污染物,但对重金属离子的去除能力有限。化学氧化法与光化学氧化法也只对水中有机污染物有效。纳滤、超滤、微滤能有效地去除水中悬浮物、胶体、大分子有机物、细菌与病毒,但不能去除水中的小分子有机物。反渗透系统能够有效地去除水中的重金属离子、有机污染物、细菌与病毒,并能将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矿物质(如钙、磷、镁、铁、碘等)一并去除干净。吹脱技术能有效去除挥发性有机物,但对难挥发性有机物去除效果很差。用于去除水中低浓度挥发性的有机物,去除效果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在饮用水深度处理中,吹脱法费用低,约为活性碳运行费用的1/2~1/4。

6 小结

浅论市政污水处理厂处理工艺对策 篇7

在经济迅速发展, 城市不断扩大规模的今天, 人们生活中产生的污水以及工业发展中的废水排放没有得到妥当处理, 城市污水问题逐渐成为人们关心的热点。而城市污水的处理对改善城市环境, 保障人们生活质量、城市健康发展起到重要作用。这急需我国市政单位加强对污水处理工作的重视, 改善污水处理工艺, 采取相应对策, 解决市政污水问题。

同时, 世界水资源稀缺匮乏, 尤其我国作为人口大国, 人们的环保意识并不是很成熟, 水资源有很大浪费的现象, 使得水资源紧缺现象更显严峻, 这对优化污水处理, 加强污水处理技术有更高的要求。

1 目前市政污水处理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污水处理是市政相当重要的一项工作, 直接关乎城市环境以及居民的日常用水质量。但市政污水处理的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 如下所示:

1.1 城市污水厂问题

(1) 缺乏资金投入。我国很多城市的城市污水是采用集中处理的方法进行处理, 这就要求城市要有污水处理厂。但污水厂的建设、技术的研发以及相关设备的更新都需要财政资金的投入, 而很多地方政府没有足够建设资金支撑污水厂的发展, 因而导致城市没有污水厂或有污水厂但不能正常运行的现象。

(2) 设备不健全。污水处理需要一定的基础设备支撑处理, 但市政污水处理过程中, 存在设计建设不完善的情况, 缺乏除臭设置, 使得处理厂的进水池、格栅间、沉淀池等多个地方弥漫这臭气, 影响操作人员的身体健康和工作效率, 对环境也是种破坏。

(3) 管理模式落后。污水厂中存在大量的闲置人员, 他们在花费大量的人才成本的同时, 并没起到提高市政污水处理的工作效率。

(4) 污泥没有达到无害化的要求, 缺乏最终处置途径。污水在经过不同工艺处理之中会产生污泥, 通常情况下, 污泥含量约为污水处理量的1~2%, 而且污泥中含有大量的汞、铬、镉、铅等重金属, 以及大量病原体、寄生虫等, 对周围环境产生二次污染, 给居民的生产、生活带来危险。

1.2 污水处理工作开展的不彻底

现阶段, 我国处理污水的方式有污水处理厂直接处理和直接排放到自然河流中两种方式, 而直接排放到河流中会造成严重水污染, 从而威胁人们的生活健康。, 但在很多城市中, 污水处理系统在城市公共安全保障体系中的作用和地位, 缺乏足够的重视, 城市污水排放和处理的政策法规也不够完善。这就使得部分城市的污水处理工作, 加之, 污水处理设施故障率及维修成本都较高, 以及没有足够完善的政策法规作为依据, 因而放纵了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的现象。

1.3 污水处理工艺落后或选择错误

当前, 在某些地区的污水处理过程中仍采用落后的处理工艺, 致使污水氮、磷含量依旧较高, 不能有效净化污水。还有些地区和城市盲目追求新设备和新工艺, 与本地污水处理过程中的实际情况不符, 产生严重的浪费现象, 大大提高成本, 而且难以发挥原有作用。

2 城市污水处理的工艺对策及回收利用

2.1 污水处理厂的建设

污水处理厂的建设要尽可能的位于各河流的下游、城市郊区。同时, 针对城市再生水的用户进行调查分析, 并根据回用水的需求情况, 设置污水净水厂于城市合适位置, 收集附近区域城市污水, 再根据回用水质的要求加以处理之后, 就近回用。

污水厂在建设的过程中, 要简化整体工艺以及单体设施的构成, 尽可能减少管线穿插以及复杂结构, 以便减少对全场设施、设备的维修管理。也要根据具体城市污水处理状况, 选择适合方案和处理工艺, 完善基础设备建设。市政工作人员应做好相应的监督检查工作, 确保污水处理质量。

2.2 完善市政污水处理的运行机制

市政污水处理过程中, 处理效率低下, 水平迟迟得不提升, 因此, 完善污水处理中的监督体系, 提升自身效率, 是十分必要的。与此同时, 市政单位应增加投资主体, 吸引更多投资商加入污水处理行业中, 并改善自身运营模式, 提高自身行业竞争力, 使污水处理持续发展下去。

2.3 制定污水处理经济政策

我国淡水资源越来越少, 其开发投入成本越来越高。因此, 可制定污水有价排放、有偿处理、有偿使用的政策, 使市政污水处理厂充分发挥其作用, 一定程度上降低水资源开发中的成本。

2.4 发展污水处理工艺

想要提高市政污水处理工艺水平, 就要不断进行污水处理工艺研究和引用, 发展污水处理的新工艺、新设备。根据污水水质及回用水质的特点, 还有经济技术水平, 选择适合可行的污水处理流程。城市污水厂普遍采用的工艺是二级生物处理工艺, 在生物法中有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两大类。而活性污泥法因为有更高的效率, 所以广泛的应用于城市污水处理厂中。污水处理常用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 AB工艺方法。AB工艺方法的全称为吸附生物降解法, 它是一种高负荷性的污泥处理方式, 将曝气池分为AB高低负荷的两个阶段, 并各自有其独立的污泥沉淀和回流系统, 而没有依据传统惯例设计沉淀池。A段为高负荷段, 停留时间约20~40min, 以生物絮凝吸附作用为主, 吸附各类有机物, 同时发生不完全氧化反应, 进行降解分化。B段与常规活性污泥法相似, 负荷较低, 泥龄较长。这种方法具有优良的污染物去除效果、较强的抗冲击负荷能力以及良好的脱氮除磷效果, 并且投资运转费用较低, AB工艺方法流程图如图1所示。

(2) UNITANK工艺方法。UNITANK全称为交替式生物处理池。它是以SBR工艺为基础的变型变形工艺, 类似于三沟式氧化沟工艺, 是一种高效、灵活、经济的污水处理工艺, 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UNITANK系统由3个矩形池组成, 3个池平行而又相通, 每个池均设有供氧设备, 可采用鼓风曝气。其中中间池担负曝气池的作用, 位于两侧的边池交替承担曝气和沉淀作用, 边池设有固定出水堰和剩余污泥排放口。进入系统的污水, 通过管道或者渠道配水, 交替进入3个池中的随意一个, 然后系统实现连续进水、连续排水, UNITANK工艺方法流程如图2所示。

(3) ORBAL氧化沟工艺。它是一种很有特色的氧化沟工艺, 对于污水常规二级生物的处理非常适用, 在去除污水中的碳源污染的同时, 还能进行生物脱氮与生物除磷。ORBAL氧化沟由若干同心沟道组成多沟道氧化沟系统, 沟道平面呈圆形或椭圆形, 具有完全混合式及推流式反应池系统的特征, 耐冲击负荷能力强, 适应多种进水情况和出水要求的变化, 有很强的灵活性。它与标准单沟道氧化沟相比, 需氧量可节省20~35%, 从而大大降低了能耗, 节约了运行成本。该工艺操作控制简单, 维护管理方便, 通常情况下只需定期为曝气机轴承添加润滑剂即可, ORBAL氧化沟工艺流程图如图3所示。

而在使用上述工艺之外, 市政污水厂开始把工业废水的单独分散处理转为城市污水的集中处理, 有明显的技术经济优势。

2.5 污水、污泥的回用

我国的淡水资源占全球水资源的6%, 总量为28000亿m3, 位于世界第四, 但人均水资源只有2300m3, 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 是全球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水资源的紧缺状况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城市发展和工农业发展。人们逐渐意识到要合理使用水资源, 对城市污水进行处理, 回收利用。我国天津、青岛、太原、大连等城市的污水回用的工程实践, 证明了城市污水回用的可行性及经济性。城市污水处理厂设计时, 研究污水回用的可能性, 完善污水管网建设和污水收集模式, 调查研究回用对象及水质要求, 并根据地形、地域、经济条件, 采用适当处理工艺, 把城市污水净化、处理后, 再次纳入大自然的水循环体系中。

对于污泥, 不能使用单一的处理模式, 要从污泥本身成分出发, 根据当地实际情况采用合理方式, 对污泥高效回收利用。下面是例子: (1) 纯生活污水处理厂产生的污泥, 经过无害化的处理后, 可用做话费。 (2) 纯工业废水处理后产生的污泥, 不能用作肥料, 需要进行无机化处理, 可作为建筑材料的原料使用, 但一定要确保同时处理完产生的有毒有害气体。

3 结束语

伴随着更多的污水排放以及水资源的日益匮乏, 可知, 污水的处理与每一个居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因此, 探究市政污水处理的问题和对策和探究污水处理厂的问题是非常必要的, 这有利于城市污水工艺水平的提高, 更加有效地解决城市污水处理存在的问题, 缓解水资源紧缺现象, 实现污水处理资源化, 进而推动城市的现代化建设和发展。

摘要: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 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 以及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 城市的污水排放量也在迅速增长。大量未经处理的污水随意排放, 不仅破坏城市水环境, 也危害群众的身体健康。因此, 市政污水的处理工作的完善和改进是十分必要的。本文主要通过对市政污水处理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 进而提出相应污水处理工艺对策, 希望能为市政污水处理工作提供借鉴, 而有所帮助。

关键词:市政污水处理,存在问题,对策,回收

参考文献

[1]董宏伟.谈市政污水处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门窗, 2014, 12:490.

[2]刘宪武, 曾贤桂.市政污水处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山东工业技术, 2015, 18:33+137.

[3]高辉.浅谈市政污水处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城市建筑, 2012, 09:14~15.

处理工艺 篇8

关键词:化工废水,铁碳微电解,催化氧化,接触氧化

某化工有限公司主要生产并销售二氨基二苯醚、二硝基二苯醚产品。公司生产废水具有COD值高、氨氮浓度高等特征,且含有难降解物质硝基苯。

1 废水水质和水量

根据公司提供的资料和水质检测数据,目前企业的废水排放量约为77 m3/ d( 按每天运行16 h计算,处理量为5 m3/ h) 。本工程设计废水处理量为5 m3/ h,具体水质水量数据见表1。根据园区环境管理的要求,处理出水水质应达到园区接管标准,具体水质指标见表2。

2 工艺流程

2. 1 预处理工艺

( 1) 考虑到缩合工段废水中含有硝基苯,故把缩合、加氢和再结晶废水混合后作为高浓度废水,处理量为68 m3/ d ( 按每天运行16 h计算,处理量为4. 25 m3/ h) ,经预处理后与其它废水一并进入后续废水处理工艺进行处理。

( 2) 由于高浓度废水中含有难降解的硝基苯,预处理采用铁碳微电解+ 催化氧化+ 混凝沉淀工艺[1],预处理工段设计处理规模为4. 25 m3/ h,以确保废水预处理工艺达到生化要求。

2. 2 生化处理工艺

经过处理的高浓度废水和其他废水在综合调节池( 设计处理规模为5 m3/ h) 充分混合后进入后续生化处理工段。通过水质分析,进入生化工段的废水COD含量仍然较高,因此采用混凝沉淀+ 水解酸化+ A/O接触氧化工艺处理[2]。

整个污水处理工艺流程如图1。

3 工艺说明

3. 1 工艺流程说明

高浓度废水进入调节池,经泵提升至铁碳反应池,调节p H值,利用空气搅拌,使铁、碳发生化学反应降解水中有机物; 出水进入催化氧化池,向池中加入双氧水和硫酸,保持p H值为3,此时Fe2 +和双氧水在酸性条件下发生芬顿反应,可以使大分子有机物开环、断链,形成小分子物质,进而有效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3]; 酸性出水进入中和反应沉淀池,加入液碱调节p H,同时加入PAM,使芬顿反应产生的小絮体凝聚形成大的絮体,然后进入沉淀池进行泥水分离,出水流入集水池。

经过预处理的高浓度废水和其他废水一起进入调节池,通过曝气调匀水质,然后由泵提升至混合反应池,通过投加PAC和PAM对废水进行混凝反应沉淀去除水中的悬浮物,沉淀池上清液进入生化处理单元; 本工程的生化处理系统主要包括水解酸化池、缺氧池和好氧池,三个池子中均设置了立体弹性填料,所以无需回流污泥,水中的有机物通过填料上生物膜的生化反应得以去除[4]; 好氧池出水进入二次沉淀池,对废水进行泥水分离,出水进入清水池,经泵提升后计量排入园区污水处理厂。

污水处理过程中各沉淀池产生的污泥进入污泥浓缩池浓缩,而后由泵打入板框压滤机压滤脱水,脱水后的污泥暂存污泥堆放场,一段时间后外运处置。

3. 2 主要构筑物及设备

本工程应建设的主要构筑物共14 个,土建构筑物采用组合池形式,在池中用隔墙分割成不同功能的水池,辅助用房( 板框压滤机房、风机房) 2 个,污泥堆场1 个,主要构筑物和设备见表3。

4 处理效果及主要经济指标

该工程建设完工后经过调试,目前已稳定运行一年有余,污水处理效果见表4。

该工程基建投资126. 83 万元,吨水基建投资为1. 65 万元,运行成本为6. 17 元/m3,其中人工费1. 48 元/m3,电费2. 36 元/m3,药剂费2. 33 元/m3。

5 结论

( 1) 采用铁碳微电解+ 催化氧化+ 混凝沉淀预处理工艺能有效降低高浓度废水中污染物的含量,CODCr去除率为64. 0% ,NH3- N去除率为49. 3% 。

( 2) 混凝沉淀+ 水解酸化+ A/O接触氧化工艺处理综合废水,出水CODCr、NH3- N和BOD5均能达到园区接管标准。

参考文献

[1]郑鹏.铁碳微电解-A/O组合工艺处理精细化工废水[J].给水排水,2012,38(4):59-61.

[2]潘碌亭,吴锦峰,王键,等.铁炭微电解-水解酸化-接触氧化法处理有机硅废水的研究[J].环境工程学报,2010,4(3):595-598.

[3]谢刚,李彦锋,周林成,等.新型微电解填料-Fenton联用处理硝基苯废水[J].环境工程学报,2015,9(2):579-585.

排泥水处理工艺设计 篇9

目前我厂排泥水不经处理就直排布尔哈通河, 成为水体富营养化的污染源之一。搞好净水厂排泥水处理工程, 在改善水环境的同时, 还可回收利用, 一定程度上缓解水资源紧缺的矛盾。近几年学习国内、外一些自来水厂的污泥处理工程后对我厂今后排泥水处理设计提出如下看法和建议, 供我公司将来建设排泥水处理工程和目前的技术革新进行参考。

1 排泥水处理工程设计规模的大小

我厂排泥水处理工程设计应先掌握水厂的混凝沉淀池排泥水日产水量、滤池反冲洗废水的日产水量和单格滤池一次冲洗废水量外, 其次提前掌握水厂污泥干固体日产量, 以便确定设计规模, 选型污泥脱水机械及配置、设备和构筑物的配备和设计, 预算出整个排泥水处理和污泥处置的工程投资。

2 水质分析数据

水厂的日常水质检测项目中, 与原水中悬浮杂质含量密切相关的主要是原水浑浊度NTU值。原水浑浊度NTU值的大小直接关系到排泥量。由于源水中的悬浮杂质颗粒大小组成和形状各不相同, 因此源水的浊度NTU值大小并不一定可按某固定比值直接换算成反映水中悬浮杂质浓度SS值 (mg/L) 的大小。在排泥水处理工程设计之前, 应先对全年不同时段和季节的水源水取样进行浑浊度NTU值和原水中悬浮固体量SS值的一系列同步检测对比。进行数据数学回归和相关分析, 得出NTU与SS值之间的相关关系, 再联系水源具体情况和近年原水浊度资料的概率统计分析, 确定排泥水处理工程污泥干固体量DS的日处理规模。

因此, 建议在日常检测原水浊度NTU值的同时, 进行一些原水悬浮固体SS值的对比检测, 作好工程设计规模的前期准备工作。

3 革新沉淀池排泥工艺

我厂的平流式沉淀池机械排泥, 日常实行定期启动吸泥机械沿池长全程吸除池底积泥的自动排泥方式。由于平流沉淀池的池底沉泥主要集中在近絮凝池的前半段左右沉淀池池长范围, 沉淀池后半段池长范围排出的泥水往往含固率很低, 全程排泥水处理相应增加排泥水处理成本。

为了减少不必要的排泥水量, 先革新沉淀池的全程排泥方式, 按池底积泥规律分段及分次数排泥的方式。排泥时注意后半段排泥时间过长导致池底污泥腐化情况、应做到不影响沉淀池水质为度。

4 沉淀池排泥水和滤池反冲洗水的处理问题

我厂沉淀池排泥水和滤池反冲洗水因清洗时间不同各自排放, 应选择分别处理的工艺流程。设计中废水调节池中的水, 根据水质一般可以用原水或絮凝沉淀池前作原水用。

5 排泥水浓缩池的池型和设计

浓缩池的工艺流程一般为需经浓缩池进行重力式固液分离, 排除上清液, 缩小污泥体积后, 再将浓缩池污泥送往后续工艺进行污泥脱水。通常要求浓缩池的底流排出的浓缩污泥含固率达到一定的百分比, 以满足后续污泥脱水机械高效率进行污泥脱水的需要。

连续流的重力式排泥水浓缩池有排泥水浓缩池和设有斜板的排泥水浓缩池。浓缩池是排泥水处理系统中占地面积较大的构筑物, 选用斜板的排泥水浓缩池可有效提高浓缩过程中的固体通量, 从而显著减少浓缩池面积。

6 污泥调蓄均衡池的设计

污泥浓缩池排出的浓缩污泥, 一般直接被输至污泥脱水机房进行机械脱水。设置适当池容的污泥调蓄均衡池能够满足污泥脱水机械运行功效和出泥含固率高, 同时调节工序和便于机械维修等。

7 投药剂的选择

为了提高污泥的脱水性能, 浓缩污泥进行污泥机械脱水前一般均匀加入适量的有机高分子。根据借鉴同行业使用情况选择聚合物聚丙烯酰胺 (PAM) 为适宜, 使其易于脱水。因此要考虑投药的设备及设施。

8 污泥脱水机械选型

氧化沟处理工艺改造 篇10

山西某市开发区污水处理厂建于2002年,设计规模这3×104 t/d,采用奥贝尔氧化沟工艺处理城市生活污水,工程总投资6 271万元。原设计进水水质情况如表1所示。

原设计出水水质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的一级标准。污水处理厂建成运行以来,进水量变化不大,进水量为(1.5~2)×104 t/d,但进水水质波动较大,污水处理厂实际进水主要以工业废水为主,进水COD在500~20 000 mg/L之间波动,平均浓度在4 500 mg/L左右,pH变化较大,最低值达到2.8,实际进水严重超出原设计进水控制指标,污水处理厂长期处于超负荷不稳定状态运行。2010年,该污水处理厂受到国家环保部挂牌督办,相关部门对该污水处理厂进行了部分优化工艺改造。

然而,改造后时有短时超标废水进入污水厂处理系统,COD短时最高至4 000 mg/L,最低至800 mg/L,氨氮也达100~200 mg/L之间。当超标废水进入处理厂处理系统后,工艺运行受到冲击较为严重,即发生活性污泥死亡,系统遭到破坏,必须采取一系列措施对工艺系统进行恢复。恢复期一般都超过半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因此,于2011-09对整个厂区进行工艺改造。改造工程处理规模为2×104t/d。

改造前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

2 改造措施

2.1 增设调节池

调节池除起到调节水量、水质、污水pH值、水温的作用,还可用作事故排水。本工程调节池内设有弹性填料,在填料上会形成生物膜,增加生物量以去除部分有机物,降低后续处理负荷。内设低速推流潜水搅拌机和穿孔管,起到搅拌和微曝气的作用。

2.2 增设预氧化池

增设预氧化池1座,在其前、后部均设置pH在线检测装置,调酸、调碱装置和自动加药装置,pH在线检测装置与自动加酸、加碱装置实现联动。采用双曲面搅拌机进行搅拌反应。预氧化池作用分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当进水浓度很高,可生化性差时,用Fenton法来处理难降解有机污染物。在处理过程中,需先调节pH到4左右,加入Fenton试剂后再调节pH至8~9,最终氧化分解难降解有机物。第二种情况:当进水浓度不是很高时,预氧化池内加PAM混凝剂进行混凝反应,并在后续工序中进行沉淀以达到去除部分有机物的效果。

2.3 改造原有初沉池为预沉池

利用该厂南侧辐流式二沉池改造为本工艺流程中的预沉池:原南侧二沉池来水为氧化沟,现改为由预氧化池来水;对原南侧二沉池陈旧的刮吸泥机进行更换,以提高其吸泥能力。

2.4 改造原有氧化沟

原南氧化沟内沟和中沟改为水解酸化池,并增加弹性填料,外沟改为缺氧池,来水接自预沉池之后的二次提升泵井,利用原有出水口作为进水口,来水依次经过内沟、中沟、外沟。封堵原有进水口,出水由新增设提升水泵提升至北侧氧化沟进行好氧处理。原北氧化沟增设提升水泵进行混合液回流至南氧化沟内沟。该方法使微生物附着在固体填料的表面,能够减少活性污泥随波逐流,减少污泥流失。

2.5 增设深度处理

深度处理采用机械过滤+活性炭吸附的方式,利用其滤层的截污能力,保证最终出水水质达标。

2.6 改造后工艺流程

改造后工艺流程如图2所示。

2.7 改造的构建筑物及设计参数

改造的构建筑物及设计参数如表2所示。

2.8 改造后运行情况

对工艺改造后进行了2个月的调试,之后工艺进入正式运行。正式运行期间,进、出水水质指标如表3所示。

由上表可以看出,改造后出水各项指标基本能满足《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B标准。出水COD偶尔超标排放,原因是进水超高浓度COD冲击造成。

3 结束语

改造设计了调节池。对于不稳定进水的污水厂,必须设计有足够的调节池进行水质水量的调节,以减小对后序处理工序的处理负荷。

设计了预氧化池作为高浓度、较高浓度进水时的应急处理工序,最大限度地避免了高浓度对污泥的冲击。

针对进水水质特点,生化反应池设置水解酸化池,并利用生物膜附着生长的生长特性减少生物流失。

采用机械过滤+活性炭过滤吸附的方式,有效地拦截、吸附净化了水中有机物,为最终出水达标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处理工艺】相关文章:

深冷处理工艺04-08

联合处理工艺05-09

深冷处理工艺06-05

地面处理工艺06-23

处理工艺设计06-23

膜处理工艺06-25

处理工艺论文范文05-09

处理工艺论文提纲11-15

工艺报警处理程序04-26

原油处理工艺简介05-28

上一篇:大明湖的美丽传说下一篇:区域性加工制造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