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与诚信

2024-06-27

安全与诚信(精选十篇)

安全与诚信 篇1

近年来,通过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的理念深入人心,安全生产工作受到各级政府、社会各界前所未有的关注。但是,在这样的高压态势下,重特大事故仍时有发生,特别是非煤矿山、烟花爆竹、危险化学品、冶金有色、建筑施工、水上和道路交通运输等成为安全生产重点行业领域。从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看,是重大安全隐患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整改,而深层次的问题则是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没有很好的落实,企业遵守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自觉性不够,即生产和管理活动中诚信的缺失。而解决生产诚信缺失问题,从事物发展的内因和外因关系原理分析,一方面企业应增强守法生产的自觉性,也就是加强诚信自律;另一方面则是强化外部约束机制,加大失信成本,解决目前因失信成本偏低,而使某些企业铤而走险、不讲诚信的问题,促进企业提高诚信意识。为了深入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进一步落实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的主体责任,加快建立以诚信为基础、以防范和控制风险为支撑、以安全发展为目标的安全生产长效机制,滨州市出台了政府规范性文件,在非煤矿山、烟花爆竹、危险化学品、冶金有色、建筑施工、水上和道路交通运输等行业开展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信誉度和风险度管理,通过对生产经营单位的评估,分类管理,实施相应的激励和制约措施,对促进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是有益的探索和实践。

2 企业安全生产信誉度和风险度的评定

2.1 评估体系的建立

对企业开展安全生产信誉度和风险度评估,主要是建立评估体系,通过一系列评估指标,一方面评估企业安全生产信用程度,即体现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执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状况和诚实、守信程度;同时反映其潜在安全风险,即企业安全管理和现场安全条件,以及是否存在风险和风险大小的实际状态。以危险化学品行业为例,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的要求,确定了安全生产信誉度和风险度的评估要素及评估指标,其中信誉度分六个要素即安全许可、安全投入、组织机构、制度建设、安全教育、事故预警进行评估,风险度分两个要素即安全管理状况、现场安全条件进行评估,各要素包含多项评估指标(如图1、2所示),各项评估指标则分别设置了相应的分值。根据安全生产信誉度、风险度评估要素得分,计算综合得分,计算公式为:

undefined

其中:T为企业的综合得分,X、Y分别为信誉度、风险度得分,a、b分别为信誉度、风险度的权重系数,权重系数可以根据所评估行业的实际进行确实,如危险化学品属高风险行业,应考虑强化其现场安全条件的评估,可确定:a=0.4,b=0.6。

2.2 管理分类

以安全生产信誉度和风险度综合得分为序,将企业列入相应的等级区间,见表1。

2.3 评估办法

安全生产信誉度和风险度的评估是以定期综合评估为基础,结合各级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部门监督管理情况,动态调整企业的等级区间,形成以“评估-管理-提高-再评估”为闭环的螺旋式上升过程,促进企业持续不断提高安全生产条件。如图3所示。

3 评估结果的运用

根据安全生产信誉度和风险度评估情况,对处在不同区间等级的企业分别采取激励或限制性措施。如图4所示。

4开展安全生产信誉度和风险度管理的意义、特点及思考

对企业开展安全生产信誉度和风险度管理,是滨州市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积极探索,对于建立“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企业全面负责、群众参与监督、全社会广泛支持”的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其一是落实企业安全生产责任主体的重要措施。企业安全责任主体地位是由法律赋予的,由企业的市场经济主体地位决定的。强化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保证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在企业的落实,有必要从企业讲求诚信、政府依法监管、行业有效指导、社会广泛监督来共同推进。[2]其二是落实政府安全监管主体责任的有效途径。对企业进行综合评估的基础上,结合政府各职能部门日常监管情况,把企业纳入不同的管理等级区间,实现资源共享,对企业实施分类管理,由各级政府组织协调,加强各职能部门之间的分工合作,形成部门联动,齐抓共管的格局,切实履行部门的安全监管职能,落实政府作为安全生产监管主体责任。其三是实现安全生产综合治理的积极探索。通过建立企业安全生产信誉度和风险度管理信息的通报、公开机制,由非监督管理部门、单位及社会力量对企业形成多方位的激励、制约作用,形成失信行为联合惩戒机制,真正使失信者“一处失信,寸步难行”,[3]也是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有益补充。其四是建立社会信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社会信用体系是市场经济体制中的重要制度安排。建设社会信用体系,是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需要,是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治本之策。[3]

目前,国内对企业安全生产诚信度评价方面的探索和实践较少,上海市安监局曾出台关于小企业安全生产信用程度评估的文件,[4]但在评估结果的运用上没有规定关联性激励与约束措施。滨州市在对企业开展安全生产信誉度和风险度管理方面进行了一定的探索,特别是实施激励和制约措施方面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但从整个管理系统来看,仍然存在一定的不足和局限。比如,对评估结果较差的生产经营单位的限制性措施上,地市级政府层面的政策支持仍显不足,在实际效果上仍有欠缺;具体考核标准的确定上,也必然存在一定片面性,考核标准反映企业安全生产信誉程度和风险程度的科学性、可操作性等方面仍需要经过实践的检验并不断完善。但不可否认,通过这项工作的实践,不断积累经验,及时调整完善评估体系,力求客观、科学、公正,对于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促进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规范企业安全生产行为,预防和减少事故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摘要:开展企业安全生产诚信评价试点是国家安监总局提出的工作要求。[1]本文结合滨州市开展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信誉度和风险度管理的实践,以危险化学品行业为例,分析了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信誉度和风险度评估体系的建立、评价结果的运用和实施相应的激励和制约措施,论述了开展安全生产信誉度和风险度管理的意义,是开展企业安全诚信评价,促进企业落实安全生产的主体责任,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的积极实践和探索。

关键词:安全生产,信誉度和风险度,评估体系,激励和制约

参考文献

[1]国家安全监管总局2008年工作要点[EB/OL].ht-tp://www.chinasafety.gov.cn/misc/2008-01/01/con-tent-270179.htm

[2]四条对策强化企业安全生产责任主体[EB/OL].ht-tp://www.chinasafety.gov.cn/zuixinyaowen/2007-02/14/content-219465.htm

[3]关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EB/OL].http://www.gov.cn/zwgk/2007-04/02/content-569314.htm

食品安全与诚信论文 篇2

上个月,台湾又曝光了很多饮料还有塑化的事实,这一事件,再一次为我们的食品安全问题敲了一次警钟。

前一阵,网上流传这样一个段子:中国人一天的生活。早上醒来,用二甘醇超标的田七牙膏刷刷牙,再用发臭的蓝藻水洗脸,给孩子冲一杯添加了三聚氰胺和激素的牛奶,自己喝黑作坊的豆浆,吃根地沟油炸的油条外加一个苏丹红咸蛋,或是废纸箱当肉馅的包子,就点儿废旧油漆桶里腌的泡菜,吃饱喝足,准时赶到假烟厂上班。中午,和同事到餐厅吃饭,点盘避孕药催大的辣膳鱼,一盘臭水沟捞来的龙虾,还有个敌敌畏喷过的小白菜,盛碗陈化粮的毒米饭,老板还上了杯重金属超标100倍的碧螺春……晚上,回家蒸盘瘦肉精的死猪肉,凉拌福尔马林泡的海蜇皮,抓个加漂白粉的馒头,喝上两杯甲醇的白酒…… 要睡觉的时候,被刚装修完的甲醛呛得眼泪真流,只好把脑袋蒙到黑心棉被里。想到房子还有四十万贷款加利息,辗转反侧到天半亮也没睡着,找安眠药吃了半瓶也没用,含在嘴里,哦,还好是糯米粉。这段让人苦笑不得的段子,正是我们食品安全问题的缩影。随着中国的不断发展,我们的食品安全问题也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

看到这种种事件的发生,真的很让人心寒。中国的发展是很迅速,可是中国人的身体却越来越经受考验。苦难的中国人民经历了多少食品安全的冲击,以至于我们都不能相信,在中国是不是还有真正安全的食品?而食品安全问题,已经上升为国家高度的大问题了。当前,食品安全已经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更是中国当前面临的挑战之一。

食品安全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到经济健康发展和社会稳定,关系到政府和国家的形象。食品安全已成为衡量人民生活质量、社会管理水平和国家法制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食品安全与人民生命财产息息相关。我们怎么可以不重视?

然而,只要稍微想多一点,就不难发现,这么多的骇人听闻的食品安全事件,大多数还不是天灾所致的,而都是人为故意造成的。大量不法之徒在做生意时为谋取最大利益,不择手段,明知有害,却故意为之,结果造成伤人死人事故后才

被发现被曝光,在社会上造成极大的恶劣影响。这其中又关系到商家的诚信问题了。

说到底,食品安全问题,并不是一个孤立的现象,而是跟我们目前特殊的社会大环境有密不可分的联系,只有从多方面着手,才能有效解决当前问题。

首先,要从强制手段开始,从完善法规开始。建立健全各类法律法规,增加违法犯罪成本,以法治国。同时消灭“潜规则”。降低关键行业的投资成本。同时减少程序上的环节和收费,一定程度上减小从业者不道德或不法行为的心理驱动力。这些是治标的方法,应该可以在短期内看到较好的成果。

而治本方面的,还是靠道德约束,要提高社会对道德教育的重视度,尽快构建新形势下的道德框架不是简单的“道德回归”。加强宣传和舆论导向,最大限度地调动“新闻力量”和文学艺术的力量。控制不正常的社会资本投资渠道,抑制不正常的投资观念,改正一些歪风邪气。只有当道德的血液流淌在所有社会成员的身上,才能真正实现市场淘汰,无道德者寸步难行,有道德者行遍天下。

安全与诚信 篇3

诚信无价,以“信用”为基础的合作,比以资金为基础的合作更为高级,更为持久,更为深入,也更有效益。人无信不立,企业无信不长。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就是这个道理。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向全球一体化发展。企业不仅要把产品变成商品,而且还要把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文化等生产要素转化为商品,使其产品在社会上成为响亮的品牌,一种无形资产。诚信是企业之本,守信是企业之根,对企业是一种精神,是无形资产。在资本主义国家,很多企业的无形资产往往超过有形资产,有的企业(如耐克)几乎没有自己的生产企业,有的只是响亮的品牌。日本大成公司,没有建筑工人,只有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但是大成是日本和世界上著名的建筑承包公司,它是以一流的管理而出名的,我国的鲁布革水电站是由大成公司承建,而真正施工即是我国的水电建筑安装公司。一个企业从产品经营发展到资本经营,到信用经营,才真正进入企业经营至高境界。未来的竞争是品牌的竞争,是信用的竞争,而不仅仅是产品价格竞争,任何一个企业生产的产品是有生命周期的,然而企业的品牌生命力和信用的号召力是无限的。企业在社会上良好信用来之不易,因此必须始终如一地恪守企业道德规范,倍加爱护“诚信”这块牌子,可以在市场竞争中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也决定企业的未来。

社会诚信与食品安全的两难差异分析 篇4

食品安全是根据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和市场化程度, 建立一套与其经济发展需要相契合的、完整的食品安全生产和自主诚信生产制度的概念框架。应根据本国的实际情况, 参照国际上一些先进国家的有益经验, 制定安全生产规范的制度和规则, 从而达到食品安全目标和生产企业遵守的社会诚信义务。然后根据经济发展的水平不断提高, 市场化程度不断扩大, 需要的社会诚信来促进和适应食品生产经济发展, 逐步实现食品企业安全和诚信国际趋同, 即社会诚信。加入世贸组织对我国各项制度的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 要从体制建设入手保证食品安全, 抓紧建立和完善食品安全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配套的制度和机制, 不应仅靠一些治标措施;不能不加区分地照搬国际上发达国家的食品安全规则。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中国经济全球化的实践, 使食品安全的问题进一步复杂。食品安全是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国家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食品安全生产是有很强的技术性应用学科, 技术性驱使食品生产要求生产企业具有社会诚信的国际通用本性特点:安全可靠地食品生产和坚持的诚信生产理论是大家都应该共同遵守的信条;生产的产品无毒无害都是世界各国普遍接受和认可的原则。各国之间政治、经济、法律、文化、教育等的交流日趋频繁, 各民族交往日渐增多, 为食品安全的国际协调创造了外部环境。

食品安全不仅仅是针对社会诚信的, 需要吸取其它国家和国际组织中对发展我国食品经济有利有益的国际惯例。目标在于消除或减少各国食品生产实践中之间的差别, 增加相互之间的共同点, 使之逐步趋于一致, 从而使提供的安全生产信息在国际间具有可比性和同等性。

影响食品安全的因素有经济发达程度、市场化程度、社会诚信程度和法律制度因素;政府对经济关键和中枢部门的控制力, 保持经济稳定可持续发展的宏观调控能力和管理决策能力。食品安全应做到既利用国际已有的通用准则又要发展适合自己本民族生活习惯的安全生产之路, 实现国际已有的安全生产和社会诚信的契合也能具体地应用到中国食品安全的生产实践中来, 实现中国食品企业与世界安全生产共同发展;立足于食品安全统筹发展的社会诚信和制度建设的国际间共同发展, 是诚信的基础上的食品安全。社会诚信是经济全球化和资本市场国际化的内在要求;是食品安全生产发展的必然趋势。

随着我中国社会诚信的进程逐步深入, 我国社会诚信与安全生产或安全生产惯例在总体上应该基本达到协调。国际间的食品安全生产与社会诚信的国际协调基本原则:趋同是进步, 是方向;趋同不等于完全相同;趋同需要一个过程;趋同的过程是一种互动。

二、食品安全分析

1. 社会环境的差异

我国食品生产和国际的安全食品生产适用范围差异主要是由于社会环境的不同导致的。食品生产人员整体素质的参差不齐等, 全国食品从业人员中, 真正具有中高级职称水平的不足5%, 高级人才奇缺, 人才结构不合理。

2. 食品安全因生产复杂程度不同造成自主诚信的差异

食品安全生产要求在市场自主诚信下需要对外提供真实的生产过程中的食品原料配料的种类;我们不同企业市场化程度不同, 适用的食品安全生产制度或标准不同, 给食品市场社会诚信带来难度。例如, 食品生产中的馒头生产是比较而言安全的低档食品, 因其需要的技术简单普通百姓都掌握, 添加剂就是碱面, 生产者容易遵守其生产过程中的诚信生产;但是, 对于生产过程复杂的高档产品因其食材原料和配料可能就是商业秘密, 使其不得不表现出差异的社会诚信形态。

3. 经济环境差异

我国食品生产标准与国际的准则或惯例在总体的形成上历史上是不同的, 为了发展我国食品经济, 在加入WTO后努力与国际生产惯例趋同化。我国市场经济环境与发达的市场经济的差别表现在: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地位没有完全形成市场化, 经济法制化的程度低, 市场经济发展水平不高;资本市场发展时间短, 规模偏小;股权分置, 一股独大导致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 关联交易普遍;上市公司诚信缺失, 导致食品类上市公司安全生产和监管手段歧变, 双方的不断博弈, 使我国食品安全生产出现偏离国际惯例和趋势例外条款, 例如, 我国奶制品龙头企业伊利蒙牛等均出现疑似有害人体健康的产品, 甚至对婴儿的毒害达到骇人听闻的地步!给我国食品企业的国际形象造成极坏的影响;在安全生产的诚信上, 也遭到社会的质疑, 感觉政府对食品安全生产的监管的不作为和生产企业的诚信缺失令人失望之极。由于国际诚信安全生产标准是以发达的市场经济为假设前提的, 诚信安全作为首要标准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而我国市场经济的不完善不成熟业态, 决定了诚信缺失存在下食品安全生产中的令人失望之处, 在市场上得到公认的诚信安全食品的美誉将还要有很长的路要走。

三、社会诚信与食品安全的两难困境

诚信的食品生产和食品安全是一对矛盾。全球化要求强调食品安全生产企业自主诚信在国际范围内可比;食品生产安全则强调在某一国的生产和历史习惯形成的特性及资源禀赋, 这是食品生产诚信与食品安全这一事物的共性与个性、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矛盾。我国的食品生产安全应该在坚持诚信的同时又强调食品安全。

在国际社会诚信的发展趋势下, 与所有国家一样, 面临着两难境地:如果不顾国情的实际原封不动地照搬照抄国际安全生产及诚信标准, 看不到我国与发达国家环境的差别以及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就会影响我国食品企业诚信发展的进程。在倡导社会诚信的同时, 要从食品安全出发:借鉴国外的经验要注意符合国际的整个安全生产诚信框架和理论基础, 避免出现某个个别法律法规与整个理论基础相矛盾;要认真研究国外经验的适用的范围、相互匹配和作用的关系, 要研究其如何在这些适用的范围、相互匹配和作用的关系基础上, 适应从我国的实际逐步实现与国际接轨, 与国际惯例接轨, 使按照国内生产的食品安全诚信标准能够逐步统一, 同时顾及经济发展的内在需求及企业坚持诚信同时要保守商业秘密的两难处境, 不断调整保持与国际安全生产标准的趋同。

在推进社会诚信的同时, 必须考虑本国实际。必须对经济状况有全面的、系统的和清晰的认识。因为, 经济环境对诚信食品安全生产有决定性的影响, 食品安全生产必须建立在具体现实经济环境的基础之上。任何理论都是在一定的适用范围内与一定的实际经济基础相联系交互影响螺旋成长起来的, 生搬硬套解决不了问题。这也是为什么英、美两个在经济制度上原本同源的国家, 在经过一段时期的发展后, 各自的经济领域出现相当差异 (英语在英美两国的演变亦然如此) 。同样, 德国和法国之间以及它们与英、美之间经济发展的差异, 也与其经济环境及经济发展水平有着直接的关系。我国食品安全建立过程中对国际安全的标准的遵守考虑也不能脱离我国现实的经济环境和经济发展水平。即我国食品安全的诚信与保守商业秘密两难窘境, 只能在充分考虑我国经济环境影响的基础上, 在充分保证在中国首先实现食品安全基础上的自主监管诚信。因为, 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 各国的地位和处境很不相同。在发达国家尽享全球化“红利”的同时, 发展中国家却饱受贫穷落后之苦。同理诚信是一把双刃剑, 发展中国家在利用它获得外资的同时, 也要以开放市场、损害一定的经济利益作为代价。在利益权衡下, 必须做出趋利避害的抉择。在顾及发展需要的前提下, 应尽可能与全球化标准、国际惯例相协调。还要看到国际标准是相对的, 按目前的情况看, 它最多只能在各主要资本市场上透明参照执行使用。由于各国经济环境的差异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消失, 试图以一套国际标准应用于世界每一个国家每一个企业, 还只能是一个美好的理想。

1. 国家经济不安全的必然性

食品安全是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国家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中国食品生产的诚信实践, 使食品安全的问题进一步复杂。

食品安全的维护, 不一定单纯依靠各国监管和生产诚信自律法规差异的各种对抗, 更多的可以是通过加强相互间上下游的依存关系来实现。经济的全球化证明, 你中有我, 我中有你时形成的经贸利益格局, 可以使经贸对抗、报复成为一把双刃剑;经贸的利益共享和风险共担同样可以是维护食品安全和食品诚信自律的重要手段。美欧和美日贸易战之所以很难打起来, 其主要原因也在于相互依存的加深。因此在实践中, 各国普遍追求通过经济合作和国际分工来获得更多的利益, 而不再通过绝对排他性的政治和经济方式。其次, 维护食品安全的根本途径是提高一国的综合竞争力。在监管和诚信自律法规统一趋同化的趋势下, 一国如果运用政策得当, 可以优化资源配置, 提高经济效益, 进而增强一国的综合竞争力。

社会诚信可通过促进经济增长和促进相互依存等效应, 增强食品安全程度, 但在一定条件下, 即在国内制度不健全的情况下, 但有国际贸易的单项订货要求的质量, 使得我国的出口加工食品也要保证订货合同的要求, 从而逐步实现提高我国食品安全的水平, 相应地逐步提高我们的食品安全生产的诚信度。

2. 适应新时期经济发展需要的科学有序的社会诚信

改革开放近30年来, 随着我国外贸发展突飞猛进, 2004年进出口总额超过8000亿美元, 成为世界第四贸易大国。在引进外资方面, 我国投资环境不断改善, 吸引直接投资额超过美国居世界首位。2001年12月中国正式成为世贸组织成员、2004年内地与香港和澳门签署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 (CEPA) 的生效以来, 使得我国经济开放度进一步扩大;特别是食品生产诚信趋同程度需进一步加强。

其一, 适时推进契合新时期经济发展需要的社会诚信。在新的发展阶段, 我国必须适应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和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过渡期的新形势, 适时推进契合新时期经济发展需要的科学有序的诚信的生产经营规则, 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 提高诚信水平。

其二, 立足于食品安全的自主诚信。自主诚信应建立在社会诚信的基础之上, 坚持自主创新、自主发展与自主诚信的统一, 把两者有机结合起来, 把自主诚信的立足点和归宿点放在增强食品安全的上, 在发展自主经济的基础上坚持维护社会诚信;自主诚信程度应与我国现有食品安全相适应, 应有利于本国企业竞争力和产业竞争;在社会诚信促进的过程中, 应保持食品经济发展的控制力。

唯物辩证法认为, 世界上任何事物都处于不断的变化发展中, 任何事物都有其产生和发展的过程, 正是每个具体部分的变化发展, 有机构成了整个世界的无限发展。因此, 必须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待社会诚信与食品安全的关系。在一定时期内, 对本国某些行业实施宽松政策适度的和有效的保护, 同理, 我国社会诚信和食品安全生产将会在不断的博弈中螺旋上升。实际上现在的发达国家, 在它们的制造业落后于别国时, 都实行过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即便第一个资本主义工业国———英国, 在其没有完成产业革命之时, 对外也实行贸易保护主义。目前欧美日等发达国家获国家集团对中国的经济发展日益呈现贸易保护主义倾向。

四、市场化的差异导致食品企业自主诚信的选择差异

一个国家的社会诚信度是由本国的经济、政治、法律、文化、教育等环境因素所决定的经济市场化程度来选择, 为了适应本国经济的发展实际需要, 各国社会诚信的目标、基本原则和方法等普遍存在差别。社会诚信度的差别是具有经济后果的, 企业诚信的自主选择, 会导致其国内及其在国际上的经济利益的重新分配, 直接对该国的经济利益产生影响。社会诚信度选择的改变, 要契合本国市场经济的发育程度, 既要审慎行事又要积极主动。

综上所述, 中国所处的社会诚信发展阶段和国际环境以及食品安全的多种因素决定的现实, 应从辩证的角度看待社会诚信与维护食品安全的关系。通过对社会诚信和食品安全的绝对性与相对性的辩证分析, 并结合社会诚信和食品安全所涉及的两难差异论述。可以推出社会诚信缺失在一定的条件下可能会给我国的食品安全带来负面影响, 但两者并不一定有必然的联系;影响一国食品安全有多种因素。我国的社会诚信出现一些的偏差, 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食品安全。但导致出现偏差的主要因素不是社会诚信本身, 而是我国相关法规制度体系建设滞后于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为更好地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快速、稳健的成长, 应该建立新世纪科学的自主诚信观:立足于科学发展观的自主诚信、立足于食品安全的自主诚信、立足于统筹发展的社会诚信和立足于制度建设的社会诚信。

参考文献

[1]瞿云华, 白娣斯.食品企业自律与国家食品监管的辩证分析.中国证劵期货, 2012, 9[1]瞿云华, 白娣斯.食品企业自律与国家食品监管的辩证分析.中国证劵期货, 2012, 9

安全与诚信 篇5

摘要:近几年食品安全问题一直是全世界人们共同关注的热点话题,从诸如“地 沟油”等“问题食品”中不难看出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条件下人们诚信道德的缺 失。本文主要论述了食品安全问题中企业诚信与道德缺失的现状、食品安全方 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人们诚信道德缺失的原因, 最后给出了 重塑企业诚信道德的建议。

关键词:食品安全 诚信道德 思考

一、前言

诚信与道德不仅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是每一个人应该遵守的基本生 活准则, 还是企业立足于市场的基础, 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管理学大师 彼得•德鲁克认为:“大量而广泛的实践证明,在企业的不同发展阶段,企业文 化再造是推动企业前进的原动力, 但是企业诚信作为企业核心价值观是万古长存 的,它是企业文化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石”。常言道:“人无信不立”,对企 业而言也是一样的道理, 只有将诚信道德融入企业文化, 渗透到每一位员工的血 液中,才可以帮助企业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赢得更大的发展机会。

食品安全问题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关系到市场经济 的健康、有序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和谐,关系到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现实的利益 问题。然而, 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人们餐桌上食品种类的日益丰富, 一些有毒、有害食品也鱼龙混杂地潜入到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对人们的身体健 康造成了严重威胁, 使人们在选择食品时不禁多了几分禁忌和担心。在食品生产 过程中, 食品安全主要取决于食品生产者们自身的诚信与道德, 法律法规也只有 在借助于道德被提升为人们的内心信念和行为标准时, 才能有效实施。在严重的 食品安全问题面前, 如何重构企业的诚信与道德, 是每一个食品生产企业必须思 考的问题。

二、企业在食品安全方面诚信与道德缺失的现状

(1 2010年 7月,三聚氰胺超标奶粉事件“卷土重来”:在青海省一家乳制 品厂,检测出三聚氰胺超标竟达 500余倍。

(2 2011年 4月 15日,我国湖北省宜昌市工商部门在一个蔬菜市场查获了 一批用硫磺熏制过的 “问题生姜”(它会对人的神经系统造成损害, 轻者会出现 头昏、眼花、全身乏力等症状,长期食用则会导致眼结膜炎、皮肤湿疹等,严重 的还会影响人的肝肾功能,共约 1000公斤。

(3 2012年 8月 12日,三亚国光豪生度假酒店的餐饮经营活动致使 141名 食用者发生沙门氏菌食物中毒。

(4 2013年 12月,沃尔玛被曝以廉价的狐狸肉冒充熟牛肉、驴肉在市场上 进行销售;2014年 9月,台湾强冠公司被查出贩售馊水油、皮脂油混制的食用 油, 10月 8日,台湾检方又查获顶新旗下的正义公司以饲料用油混充食用猪油。从以上食品安全事件中不难看出, 企业在食品加工过程中的不道德行为主要 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在食品加工过程中使用劣质原料;(2超量使用食品添加剂,以及滥用非食品加工用化学添加剂;(3以假乱真,为了降低生产成本,以工业原料代替食品加工原料。

三、企业诚信与道德缺失的原因分析

导致企业生产 “问题食品” 的主要原因是人们诚信与道德的缺失。随着市场 经济的快速发展, 现代企业正面临着诚信道德危机, 它不仅严重影响了企业自身 的生存与发展, 还危害到了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社会经济的健康有序发展。造成企 业诚信与道德缺失的原因有:(1人们诚信道德观念淡薄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的物质文明建设取得了较大成就, 但精神文明尤其是诚 信道德建设始终不能满足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我国的绝大多数人都没有信仰, 在内

心深处也没有一种分辨善恶、自我约束的观念, 再加上目前全社会范围内还 没有形成一种良好的道德风气,因而,无论是个人,还是企业,都不明白他们在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应该具有什么样的诚信道德准则。没有完善的诚信道德 标准, 缺乏强烈的诚信道德意识, 更没有社会舆论施加压力, 企业在生产经营过 程中就不去考虑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以及这样做的后果,因此,生产出“问题 食品”也就在所难免了。

(2企业只注重自身利益而忽略顾客的需求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人们只顾埋头赚钱, 而不考虑他们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 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 一些食品加工企业为了自己公司利润最大化完全不顾及他 人的利益。他们见利忘义,掺假、滥用食品添加剂,或用工业原料代替食材生产 假冒伪劣食品, 严重损害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一旦面临巨大的利益诱惑, 他们甚 至会铤而走险, 触及法律的红线。无论像三鹿那样的大企业, 还是地沟油加工点 那样的小作坊, 诚信与道德在这些食品生产商们眼里从来都只是一纸空文, 他们 只从成本最小化出发, 而不去思考他们加工的食品人们是不是可以吃以及吃过之 后会对身体造成怎样的伤害。

(3法制不健全、执法不严格

一方面, 与西方一些国家相比, 我国在食品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规还不太健全。近年来, 虽然我国在市场经济立法方面做出了很大的努力, 也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但还不够具体和完善, 特别是在社会诚信道德方面的打击和惩处力度不够, 使得 失信者有空可钻;另一方面, 食品监管者的道德品质低下, 执法不严、违法不究, 对食品安全问题制造者的姑息纵容, 也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不法食品生产经营者 的嚣张气焰, 更有甚者, 某些部门为了自身的利益和面子, 对查出的 “问题食品” , 只要内部人打声招呼或送个见面礼, 他们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让这事不了了 之。

四、重塑企业诚信与道德的策略

日本著名企业家松下幸之助曾经说过:“人生有两种资产, 一种是有形资产, 一种是无形资产。有形资产就是你所拥有的财富, 无形资产就是你自身所具有的 诚信与

道德。然而,许多人却只看重财富的积累,往往忽略了后者,这正是他们 最终不能取得成功的症结所在。”对企业而言,如果对消费者不讲诚信道德,也 是得不到持久发展的。个人认为要重塑现代企业的诚信与道德, 应该从以下几个 方面去努力:(1加强诚信道德教育

食品安全是人们生活的基础, 是社会安定有序的保障, 而企业是市场经济的 主体,企业诚信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石。因此,为了避免“问题食品”流入消费 者市场, 企业必须重视对员工的诚信道德教育, 使道德观念深入到食品生产经营 者和监管者的内心, 渗透到食品安全生产的各个环节和各个方面。为此, 企业应 该定期对员工进行诚信道德教育, 创新教育模式, 采取集中教育与分散教育相结 合的思路,把“灌输式”教育与“渗透式”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开展一些诚信道 德评比活动, 鼓励优秀, 督促落后, 在企业内部形成良好的诚信道德氛围。同时, 高层管理者更应该加强自身的诚信道德建设, 提高自身的道德素质和修养, 只有 高层管理者以身作则,起到良好的带头模范作用,员工们才会积极效仿。

(2建立诚信道德考评机制

在全社会范围内建立一套对于食品生产经营者和监管者的道德考评机制。对 于食品生产者而言,引入“个人破产法”和“市场进入法”,对食品生产过程中 出现的道德败坏者进行严厉的惩罚, 让他们的失信行为显露于消费者面前(失信 酿成的苦果对于食品生产经营者往往是毁灭性的 , 同时考虑对诚信企业和个人 实施减税政策, 支持和鼓励诚信食品企业改善公司的生产经营条件并引导他们进 行必要的技术创新, 以降低生产成本, 提高企业信誉及知名度。在实施的过程中, 还应该建立相应的监督机制,严密监视工商、消协等监管部门对于权力的运用, 防止他们和食品生产者串通一气,让“问题食品”流入市场。

(3完善法律法规、加大执法力度

企业的诚信道德建设必须得到严密的法规制度的保驾护航。只有加大对涉及

食品安全事件的责任企业和责任人的惩罚和打击力度,提高法律法规的威慑力, 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才可以警示其它企业,规范食 品生产行业的市场秩序, 在企业内部形成一种良好的诚信道德氛围, 从而让消费 者吃到安全放心的健康食品。

结论: 食品安全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和生命以及整个社会的安定有序息息相关, 然 而,市场上销售的种种“问题食品”却时有发生,人们不禁会问:“现在还有什 么东西是可以吃的吗?” 食品安全问题反映出的深层次问题是食品生产企业诚信 与道德的缺失。因此,企业要加倍重视诚信道德建设,从每一位员工做起,从身 边的每一件小事做起, 努力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社会责任意识, 在全社会 营造一种人人讲诚信、讲道德的良好氛围,彼此同心协力,相互监督,重塑食品 加工企业的诚信与道德,让我们每个人都能够吃到安全、放心的食品。

食品安全诚信体系建设初探 篇6

一、设计威慑不良商人的制度,提高失信成本

人的道德水平高了,自然就不会做伤天害理的事。但在人的道德水平没有达到一定高度的情况下,需要制度的制约。比如,食品安全事件后,我们可以借鉴美国的《吹哨法案》,用“放权于民”的方式实现合理监管,改变目前政府部门既是游戏规则的制定者又是执行者的矛盾。《吹哨法案》其实就是一部告密者保护法案,其目的主要是为了实现内部监督,即每个人本着为社会公众利益的考虑都可以站出来通过告密的手段揭露贪腐、密谋、不公等内幕,以维护社会公正,告密者将受到法律的保护。这种威慑会让任何想造假的商贩不寒而栗。他们会知道,一旦被消费者发现,他们面临的将是无尽的诉讼和倾家荡产。搞定一个食品监督员不难,搞定成千上万的消费者难于上青天,他们不会再抱侥幸心理。这就是法经济学里的所谓交易成本。当犯罪的成本突然增高时,犯罪的可能性自然就降低了。正如郎成平所说“每个知晓内情的人都可以站出来揭露、诉讼和检举,他们将因此受到保护、免责和奖励,这样的话,‘双汇瘦肉精’一案早就水落石出了。”另外,建立食品生产经营者的安全信用档案,也是不可或缺的手段。以欧美等发达国家为例,美国以《公平信用报告法》为中心的信用法律法规将食品生产、加工、销售、使用的全过程均纳入法律范畴,德国用社会信用记录监督社会成员是否遵守社会秩序,英国通过对欺诈事件的调查和曝光并附加经济和刑事等惩罚以构建诚信经营体系……正是完善的诚信体系使这些国家的个人与企业将诚信看作自己的“命根子”,一朝失信被记录,则终生举步维艰,乃至无立锥之地,人们不得不谨小慎微,生怕触及失信的红线,而这恰恰是我们的软肋。在疯狂逐利的背景下,期待立竿见影地实现包括食品企业在内的经营者诚信全面回归并不现实,但建立食品安全信用档案作为规范、惩戒经营者的紧箍咒,形成长效机制,并作为构建社会诚信体系的重要内容,还是可行的。无数事实已经证明,期待通过理想化的说教树立经营者“诚信为本”的立业意识是乏力的,社会诚信体系建设的方式和路径亟待突破,要遏制一些人在食品生产经营领域明知故犯、铤而走险的行为,除了必须强化政府职能部门的监管力度,健全法规,从法律上严厉惩治欺诈、失信行径,提高见利忘义、坑蒙拐骗者的失信与违法成本外,建立一套诚信规范和失信约束惩罚机制迫在眉睫。

二、效仿美、日“连坐制”,提高食品经营者的守信意识

“双汇”事件曝光后,大批记者赶赴双汇总部漯河,但当地政府却要求酒店报告记者行踪。地方政府为保护本地税收,往往习惯于成为问题企业的保护伞,这恐怕是我国重大食品安全事件屡发的主要原因之一,所以不妨借鉴美、日的“连坐制”。山东青岛,当地有不少水产品出口到美国的企业,这些企业都严格按美国要求进行HACCP(危害分析的临界控制点)认证。企业和政府都不敢作假,原因是美国实行“连坐制”——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简称FDA)会不定期突然派人抽检,一旦发现作假,则当地被判为不可信任地区,所有企业都被列入不信任名单,生产的产品不得出口美国。在如此严厉的连坐制度下,没有企业敢轻易作假,也没有渔户敢轻易使用违禁药品。熟人社会相互监督效果比单纯依靠政府监管效果好得多。平时大家相互监督,交流经验不是交流作假的经验,而是学习怎么做才能达到标准要求。当地监管部门也特别尽力,不但平时认真抽检,还会对农民进行提高生产质量的培训。加强企业自律与信用管理,不仅有利于拓展市场和扩大需求,更有利于控制经营风险,赢得广阔的发展空间。落实到食品企业就是加强食品行业信用管理,学习和掌握经营者自律制度:第一类是对经营者普遍性要求的制度。如守法经营,遵守公认的商业道德,诚信经营、公平交易,对销售的食品承担第一责任人义务承诺制度;妥善处理消费者投诉制度等。第二类是法定要求的细化制度。具体来说,一是建立并执行进货检查验收制度。要求销售者要认真履行进货检查验收责任,对供货商应当进行全面、细致的资质调查,审核其是否持有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等工商税务合法手续,以及生产许可证、产品检验(检疫)合格证、食品卫生许可证等符合进店条件的证明;对进店商品的标识、成分、质量、出厂检验证明等进行审核,认真把好食品质量验收关。二是索取检验报告制度。销售者要向供货商按照产品生产批次索要符合要求的检验报告或者检验报告复印件,以及进货发票或者有效进货凭证。供货商不能提供检验报告或者检验报告复印件的食品,不得销售。三是建立购销台账制度。要求销售者如实记录产品名称、规格、数量、供货商及其联系方式、进货时间等内容;从事食品批发业务的,还应当建立产品销售台账,如实记录批发的产品品种、规格、数量、流向等内容。进货台账和销售台账的保存期限不少于两年。四是不合格食品退市制度。销售者一旦发现所销售的食品存在安全隐患,可能对人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损害的,要立即停止销售,通知生产企业或者供货商,并向当地工商机关报告。此外,还有协议准入制度、市场开办者商品质量责任制度等。

三、政府也需诚信,要“执法为民”而不是“执法为利”

从已曝光的食品安全事件看,一些监管部门“在办公室看样品”成为“监管习惯”。“瘦肉精”事件中,曝出“让养猪户自己取样送检”的尴尬。更有甚者,少数监管部门和工作人员将能不能创收作为管与不管的取舍标准,甚至存在执法腐败。因此,要把解决部分公务员在监管中的道德缺失问题放到重要的位置。对执法人员道德缺失的处罚力度,决不应亚于对制假售假者的处罚力度。这也是老百姓观察、评判政府是不是真正有决心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的一个试金石。现行体制下,一些地方监管部门的办公经费和人员工资要依靠上级返还的收费罚款来“解决”,这多少造成了一些部门和工作人员的“执法为利”。山东某县一位食品审查员曾多次向媒体反映基层监管问题:“现在的财政供养机制不是很顺,收费罚款省局、市局都扣一部分,剩下大约80%是‘自己’的,所有人的工资福利就从收费、罚款中出,这样的监管能没漏洞吗?如果说,之前曝出的上海出租车运营是‘钓鱼执法’,我们现在就变成了‘养鱼执法’,每天的工作目标就是想着如何完成‘创收’任务。”罚款的目的本来是加强监管,对违法、违规行为进行惩处,然而,调查发现,在一些基层监管人员那里,罚款竟然成为“生财之道”。此外,来自一些地方政府的压力也削弱了监管力度。一位地方监管部门负责人向媒体抱怨说,政府头等大事是发展经济,监管部门如果只是管管小企业、打打苍蝇还无所谓,要是监管对地方“有重要贡献”的食品企业,地方政府往往以营造良好投资“软环境”为由阻碍监管部门人厂检查。

四、食品诚信管理体系关键在落实

近年来个别地区发生的多起问题乳粉违法案件,再次说明在完善法律、加强监管的同时,迫切需要建立和完善企业诚信管理体系,提高企业自身食品安全管理能力,加快构建食品质量安全长效机制。诚信体系建设是持久战,最重要的是落实推进,最难的也是落实。事实上,早在双汇瘦肉精事件之前,河南省肉类食品企业诚信建设试点已经开展,在国家“诚信”号角吹响时,还出现此类事件,并且还是全国知名企业,再次说明诚信体系建设必须全员动员,企业需要建立诚信的长效机制,树立以诚信强化食品企业的第一责任人意识,让诚信成为生产者和经营者的一种优秀习惯。通过建立企业诚信教育机制、失信因素识别机制、诚信信息采集机制、自查自纠改进机制和失信惩戒公示机制等,使一切生产经营活动都处在诚信制约之下。

安全与诚信 篇7

1 诚信体系的构建

1.1 引导餐饮服务单位加强自律

1.1.1 成立行业管理组织

引导成立昆山市餐饮宾馆业协会、昆山市团膳协会等行业组织, 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在食品安全管理中的作用, 形成行政监督—行业协会协调交流—餐饮企业自律的管理体制, 营造公平竞争、行业自律的良好氛围, 确保了餐饮服务业的食品安全。

1.1.2 加强业务知识培训

通过两级培训, 即组织餐饮服务卫生管理人员集中培训和深入企业对从业人员进行现场培训的方法, 引导法人、卫生管理员、食品从业人员树立正确的食品安全意识,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加强职业道德建设, 保障餐饮服务行业食品安全, 坚决杜绝缺乏诚信、唯利是图、采购劣质原料、不认真清洗消毒、交叉污染、滥用食品添加剂等违法违规活动。

1.1.3 推行先进管理模式

(1) 五常法管理:在学校食堂和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示范街推行五常法管理。以餐饮服务场所为中心, 以食品从业人员为主体, 以提高职业道德, 实现行业自律为目标, 促使餐饮服务单位自上而下进行现场改进, 提升自身形象。通过规范现场、现物, 营造一目了然的餐饮服务环境, 培养食品从业人员良好的卫生习惯。从小事做起, 认真做好每件事情。真正达到“工作常组织、天天常整顿、环境常清洁、事物常规范、人人常自律”的五常管理要求。 (2) 量化分级管理:通过动员培训、单位申报、检查整改、现场评分、总结提高等五个阶段, 对全市餐饮服务单位全面推行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各餐饮单位对照评分表, 主动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加强管理、改造设施, 提高了全市餐饮服务单位食品安全的整体水平。 (3) 远程监控:餐饮服务单位相关人员每日网络上报卫生相关报表以及通过视频、温湿度测定仪远程监控餐饮服务食品安全关键场所、关键环节, 卫生监管人员可通过监控中心大屏幕随时掌握餐饮服务单位原料索证、餐用具消毒、成品留样、从业人员晨检、加工过程卫生等情况, 对存在的卫生问题及时提出解决方案。通过实施远程监控技术, 创建了“连续性预防、危害因素判别、动态与静态评价相结合、纠正与防止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科学食品安全管理机制, 有效预防和控制了食物中毒等食源性疾患的发生, 保障了广大消费者的身体健康, 最大程度地控制食品安全风险, 维护社会稳定。

1.2 调动消费者力量参与监管

1.2.1 大力宣传教育

通过新闻媒体、简报、网站、现场咨询等方式, 向社会大力宣传食品安全知识, 公布卫生监督执法检查情况, 发布消费预警公告, 提高消费者的食品安全识别能力。

1.2.2 公示安全信息

要求餐饮服务单位在用餐场所醒目处公示量化分级等级、卫生承诺书、卫生监督电话号码和许可证件等食品安全信息, 调动消费者参与食品安全管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发挥了消费者只光顾有资质的餐饮单位、选择餐饮单位时充分考虑卫生情况、向政府部门举报等食品安全管理作用。

1.3 强化食品安全行政执法监督

1.3.1 建立信用档案

根据《食品安全法》要求, 设计统一格式的《昆山市食品生产经营单位档案卡》, 记录许可证颁发、日常卫生监督、违法行为等情况, 根据信用记录确定监督检查频次, 为加强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提供了充实的基础资料。

1.3.2 严格许可准入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餐饮服务许可管理办法》、《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 结合昆山实际, 制定了《昆山市集体用餐配送单位许可管理暂行规定》, 对集体用餐配送单位名称设定、许可范围、准入条件、审批程序等进行了详细规定, 针对因环保不达标等因素造成的大量小型餐饮单位无证经营现象, 主动联系工商、环保、城建部门, 形成了《昆山市无证无照餐饮业、公共场所经营单位许可证发, 放业务会议纪要》, 制定并规范了临时许可证发放操作程序, 对无证无照餐饮业、经营性公共场所单位根据原因分类采取相应措施。

1.3.3加强现场监督

坚持日常监督与专项检查相结合, 通过综合措施促进餐饮服务单位达到卫生规范要求。 (1) 开展专项整治。制定《行业卫生整治工作实施方案》, 对学校食堂、企业食堂、集体用餐配送单位、宾馆饭店、火锅店等分行业进行集中专项检查, 责令存在问题较多的单位限期整改, 对情节严重、事实清楚、证据确凿的违法行为依法给予行政处罚。 (2) 加强重点区域检查。统计资料显示, 近年来昆山市出口加工区食物中毒发生率最高, 并呈逐年上升趋势, 为有效遏制这种现象, 监督所将出口加工区定为食品安全监管重点区域, 将集体用餐配送单位定为市食品安全高危环节, 对该区域、该行业进行不间断拉网式检查, 保证广大员工的用餐卫生安全。 (3) 取缔无证无照。按照责任区域分工, 对重点行业、重点街道、重点区域如城郊结合部、校园周边、商业网点、各类市场、车站等进行取缔无证无照餐饮服务单位专项整顿。

1.3.4 加强预警防范

(1) 发布预警信息。根据食物中毒事件发生、发展规律及特点, 及时做出预警, 使餐饮单位及时掌握不同季节预防和控制食物中毒的重点。 (2) 成立应急小组。完善食物中毒应急预案, 按要求配备现场快速检测仪器和食物中毒应急调查处理箱, 成立应急小组, 使每起食物中毒事件处理及时, 控制有力。 (3) 模拟实战演练。在模拟实战演练中提高战斗力。 (4) 开发调查分析系统。探索开发食品安全事故原因快速分析系统, 排除人为因素干扰, 提高食品安全事故调查分析的客观性和工作效率。

2 讨论

近年来, 随着一些品牌食品“丑闻”的曝光, 引发了人们对食品安全诚信体系的广泛关注和思考。2009年《食品安全法》正式颁布, 该法第七条明确规定:“食品行业协会应当加强行业自律, 引导食品生产经营者依法生产经营, 推动行业诚信建设。”该法第七十九条规定:“县级以上质量监督、工商行政管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建立食品生产经营者食品安全信用档案, 记录许可证颁发、日常监督检查结果、违法行为查处等情况;根据食品安全信用档案的记录, 对有不良信用记录的食品生产经营者增加监督检查频次。”《食品安全法》颁布, 促进了政府、食品企业、消费者更深刻地认识建立食品诚信体系的重要性, 积极规范食品生产经营行为, 努力营造良好的行业发展环境, 促进食品企业健康有序地发展。

食品企业是食品安全的第一责任人, 也是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的主体。积极规范食品企业经营行为, 努力营造良好的行业发展环境, 促进食品企业健康有序发展是构建食品安全信用体系的关键所在[1]。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需要政府加强公共管理, 制定标准, 扶优治劣, 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作为整个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组成部分, 既需要个人层面的道德约束机制, 也需要社会层面的行业自律机制, 更需要政府层面的法律强制机制。如果没有法律制度的配合, 仅靠道德约束和行业自律, 任何市场主体的信用都是缺乏保障的[2]。食品安全信用状况除需要政府监督、行业自律外, 还需要公众参与和社会的广泛监督。

3 建议

3.1 开展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示范工程创建活动

通过开展创建活动, 形成点、线、面相结合的, 多层次、全方位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示范群体, 充分发挥示范群体的引领带动及辐射作用, 促进全市餐饮服务食品安全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

3.2 建立可查询餐饮服务单位食品安全信息平台

平台应以行业协会为主办主体, 以保障公众餐饮服务安全为基本目标, 引导消费者健康安全消费, 须尽快制定餐饮服务单位食品安全信用量化评价标准, 定期对餐饮服务单位进行信用评价并向社会公布, 公众可通过互联网随时查询餐饮服务单位最新食品安全信息。

3.3 严厉打击餐饮服务违法经营行为

须针对餐饮服务环节易发多发的、群众反映强烈的、影响范围较大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 以更严密的组织形式、更有效的执法手段、更有力的打击措施, 深入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重点整治餐饮服务单位不落实食品原料采购索证索票制度的行为, 打击采购和使用病死畜禽及其制品、劣质食用油等行为, 特别是对采购、使用来源不明或者存在安全隐患的食品及原料的, 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的依法从重从严给予行政处罚。全面清理和整顿集体用餐配送单位无证加工、送餐等违法违规行为。

参考文献

[1]高观.关于食品质量安全诚信体系建设的探索与思考[J].中国标准化杂志, 2009, (9) :11-13.

搞好安全诚信管理确保煤矿生产安全 篇8

一、确立煤矿安全诚信理念

文化理念是一个企业的旗帜、方向和灵魂。一个理念的形成,是过去科学实践和文化积淀的凝结提炼,也是今后行为规范和文化研究的引领。通过总结凝炼寓意深刻、发人深省的警句格言,形成独具特色的诚信安全文化理念:

安全价值观:生命高于一切

安全哲学:细节决定成败

安全责任:守一个岗位保一方平安

安全理想:平安到永远

安全追求:没有零的突破

安全信条:一切事故都可以避免

安全自律:一举一动规章至尊

安全心理:踏实谨慎如履薄冰

安全行为:不伤害自己不伤害别人不被别人伤害

安全管理:严上加严细上加细实上加实

安全价值观——生命高于一切,是说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没有了生命一切无从谈起。必须坚持一条底线,就是使任何人的生命都有尊严,坚决不要带血的煤、带血的效益,将职工生命高于一切的意识渗透在脑海里、融化在血液里、体现在行动上。

理念提出确定后,更重要的是润物无声的落实到全体员工的具体行动上,变成自觉自愿自发的日常行为习惯。让“我要安全、我能安全、我会安全”的观念和理念变成广大干部职工实实在在的行动,使全员的安全认知、安全态度、安全能力、安全素养有一个质的转变。

二、建立诚信管理体系

根据煤矿各个管理层级、各个管理系统,各个作业岗位,

分条切块,立足本职,明确责任,确定实现安全诚信管理的重点和要点,找准实现安全诚信管理的立足点和切入点,从而形成严密的安全诚信管理网络,进一步铸牢安全防线,夯实安全根基,实现安全发展。

1、责任主体。也就是煤矿的行政管理层、决策层。作为企业责任主体的经营决策者,应该始终保持一条道德底线,那就是无论定思路、做决策,都应该做到诚实守信。在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今天,做到诚信不仅是一个道德范畴,更是一种无形资产,能够推动企业持续安全高效发展。

2、教育引导。也就是煤矿党组织。作为基层党组织,其根本任务就是将企业发展战略和经营决策,采取不同于行政手段的方式,通过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文化管理、精神动力等政治优势,推动和促进各项任务的落实到位。要让广大员工都接受和认同诚信文化,并自觉自发地积极践行安全诚信。

3、技术支撑。也就是煤矿技术部门。从最初的矿井生产设计就要本着安全诚信的理念,做到安全科学设计,要抓好工程质量,调度协调好安全生产过程,抓好规程措施的应知应会和现场落实,加大科技投入,实施科技兴安。

4、专抓专管。也就是煤矿安全监察部门。作为煤炭企业安全监察队伍,肩负着专抓专管的职能,是安全生产的一道重要防线。要做到诚信监管、诚信履职,在制定制度上做到科学严谨,在安全检查、隐患排查、责任追究等方面依法严把安全关,做到严明纪律、严格制度。并采取管教并举,处罚要狠心,教育要入心。

5、群众安全。也就是煤矿的群众组织,主要是工会系统。职工群众是安全生产的主体,是安全生产的实践者、受益者,也是管理者、监督者,在安全工作中,只有切实发挥煤矿群众安全组织的职能作用,丰富安全活动载体,实现群监群管,群防群治,专兼结合,形成全员参与安全管理的良好局面。

6、青年先锋。也就是煤矿的团组织。青年是煤矿发展的生力军和突击队。发挥青年在安全生产上的先锋作用,煤矿团组织要以青年职工为主体,以安全思想教育、安全技能培训、安全监督管理为内容,实践“安全生产、青年当先”。发挥好团员青年在安全生产中的生力军和突击队作用。

7、自主保安。也就是煤矿职工个体。自主保安是保证,矿井安全生产的重要因素之一。煤矿提出自主保安是从保护职工生命出发,是矿工自身安全的需要,是家庭和谐的需要,是企业发展的需要。自主保安的关键在于自主,做到自觉自愿学习规程,提高安全认识,学习操作技能,遵守作业规程,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做好互保联保,不伤害自己、不伤害别人,不让被人伤害。

三、落实安全诚信管理措施

1、实施安全诚信承诺。职工、班组、区科层层签订安全承诺状、安全保证书,逐级庄严承诺。职工和班组向区科承诺,区科向矿承诺。职工每月填写安全诚信承诺卡,承诺卡包括个人承诺、个人签字、亲情寄语、亲属签字、安全理念誓词读写等。每月一次安全承诺,潜移默化中不断强化诚信意识。

2、建立安全诚信档案。矿井、区队、科室、班组,以及职工和管理人员等四个层级要全部建立安全诚信档案。通过安全诚信档案的建立,为安全诚信度测评考核提供原始资料。

3、实行安全诚信公示和预警。通过广播、电视、网站、黑板报、橱窗、电子屏等宣传工具,对四个层级诚信测评结果进行公布。公示内容一般包括诚信主体单位或个人的诚信度、失信行为、表彰、奖励、批评、处罚结果等。对安全不放心人、不放心班组、不放心区队进行提示性警告或限制性警告。

4、严格安全诚信考核。完美的制度不执行等于一张废纸,再好的制度不落实形同虚设。对安全诚信管理要严格考核,奖惩兑现。把安全诚信融入企业管理,使安全诚信文化逐步落地生根,促进矿井的安全发展。

5、建立安全诚信评价机制。这是安全诚信体系的核心,借鉴系统工程理论,采用系统分析与系统评价的方法,建立安全诚信评价机制,确定安全诚信评价原则、评定办法、评价标准、计算方法和实施程序。通过建立安全诚信评价机制,对每个层级实施安全诚信计算考核,使单位或个人的安全诚信度统一标准,量化考核。

诚信是做好安全生产的基石 篇9

关键词:诚信,安全生产,基石

诚信是企业发展的基石。诚信成就“百年老店”, 诚信打造企业品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人们道德意识多样, 不同层次社会成员道德水平差异显著, 特别是在利益的驱动下, 尔虞我诈, 弄虚作假的现象司空见惯, 使全社会正面临着诚信贬值的严竣挑战。

1 诚信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性

企业的发展要靠员工, 员工靠企业生活, 从这点上讲, 企业的诚信就是员工的诚信。所以开展诚信建设是企业长远发展的大计。近期公司系统开展的“人人讲诚信”主题教育活动就是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凝聚广大干部和员工的精神和力量, 增强干部员工的诚信意识, 强化全体员工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提升企业执行力的真实需要。

在诚信教育活动中, 我们要发扬电力企业员工的主人翁精神, 做到“忠诚企业, 敬业爱岗”, 树立“违章就是不讲诚信”的理念, 积极推进“政令畅通, 令行禁止, 言行一致、表里如一, 人人执行规章制度, 层层遵守纪律”的诚信文化建设。把“讲诚信, 重品行”教育活动同思想道德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结合起来, 同建设企业优秀文化和打造一流企业团队结合起来, 积极践行“以人为本、忠诚企业、奉献社会”的企业理念;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 以“人人讲诚信”推进公司诚信建设, 塑造公司品牌形象。

其实开展的每一项活动, 我们都在检验自己的诚信度, 作为一线生产单位来说圆满完成承担的公司安全生产任务、保持员工队伍稳定, 加强科技进步, 建设好员工队伍, 提高对公司安全生产的贡献率, 把工作做实做细, 对上让公司党委放心、对下向员工负责, 就是在不断的检验和提高自己的诚信, 上不欺骗、下不蒙蔽, 做到上情下达、下情上呈, 才会有把握把安全生产搞好。

在日常工作中我们也会遇到, 办法一遍又一遍的提出, 措施一项又一项的实施, 但是问题仍然无法解决, 折腾到最后, 原来是有一项某人负责的工作, 提供了一个虚假的参照, 导致耗功费时, 有时还会出大漏子, 工作中的诚信就这样被置之脑后了。在安全生产工作中, 我们必须要讲诚信, 这就是经常说的, 一级对一级负责, 真正做到了人尽其职, 工作中就不会有拖拉、扯皮现象。在安全生产中不履行安全规程, 就是不讲诚信, 最后会自食其果。

2 安全诚信缺失的危害及加强诚信建设

2.1 安全诚信缺失, 影响了职工素质的提高

在现场安全检查中, 我们不难发现在每每问及岗位安全生产情况, 总有一些职工不是夸夸其谈, 就是避而不谈。夸夸其谈的是功劳和苦劳, 避而不谈的是问题和不足。使得安全生产现场检查工作事倍功半, 职工吸取不了教训, 也达不到提高技术业务素质的目的。

2.2 安全诚信缺失, 削弱了安全管理的效能

在安全管理的实践中, 不论是哪一个层次、级别的干部分析和处理安全问题, 几乎都遇到过这样的问题:能不说的不说, 能隐瞒的隐瞒, 这种安全问题处理中表现的诚信缺失, 严重影响了安全管理工作效能的发挥。

2.3 安全诚信缺失, 动摇了安全第一的位置

“安全第一, 预防为主”是安全生产的指导方针, 由于安全诚信缺失, 致使安全生产方面存在的问题不能及时得到解决, 更谈不上防患于未然的效果。

2.4 安全诚信缺失, 阻碍了企业的长足发展

安全诚信缺失, 表面上回避了安全风险, 实质扰乱了安全生产秩序, 最终会导致安全考核奖励的分配不公, 加大安全管理的成本, 影响上级机关的安全决策, 不利于企业信誉和竞争能力的提高, 更无法为企业的长远发展提供一个坚实的安全基础。因此, 履行安全规定是每一位工作班成员最大的诚信。

安全诚信文化建设作为企业安全管理的重要方面, 如何构建是一个系统工程, 需要企业每一名员工, 每一个部门以及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只有全员树立安全诚信观念, 多管齐下, 标本兼治, 才能构建有效的安全诚信文化体系。作为一线生产单位, 在加强诚信建设中应做好以下工作:

(1) 严格落实安全责任制, 各级各类人员切实负起安全责任, 把诚信体现在执行安全规定上。

(2) 加强职业道德教育, 把工作责任心, 爱岗敬业作为最基本的衡量标准。

(3) 加强宣传教育, 树立安全诚信观念。要树立安全诚信理念, 必须广泛开展职业道德诚信教育、宣传活动和理论研究, 认真落实“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倡导“明礼诚信”的基本道德规范和“人人安全生产, 人人享受安全”的安全价值观。同时在安全管理的过程中, 既要把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 又要考虑和尊重企业集体和职工个人的正当权益, 建立安全诚信道德标准, 在企业营造浓厚的安全诚信文化氛围。

(4) 加强安全法制建设, 为安全诚信文化建设提供坚实的法制保障。企业要加强对安全诚信方面法律、法规的研究和内部安全诚信管理措施的制定。要对安全管理考核办法措施进行改进, 使得职工、企业在对待安全问题上敢讲、愿讲, 勇于自我查摆, 敢于自我亮丑, 善于改正不足, 自觉树立安全诚信理念。

(5) 加强安全诚信考核机制的建立健全。要在企业内部逐级建立安全诚信信息管理机构, 安全诚信业绩评价机构。明确管理责任, 严格评价标准, 完善考核办法, 理顺考核关系, 健全考核机制, 使得讲诚信的获利, 不讲诚信的受罚。

(6) 强化内外监督, 建立健全安全诚信监督机制。企业内部要设立安全诚信监督网络, 畅通安全信息, 对于信息员可以采取保密与非保密两种办法来管理。对外要充分发挥社会舆论监督的作用, 应积极推行“安全公示制度”, 对于安全诚信方面做得好的差的均要加以宣传报道, 增加安全管理的透明度, 从而使安全生产始终处于监督之中, 让讲安全诚信的员工气顺胆正, 不讲安全诚信的员工受到多重制约。

总之, 职工安全诚信理念的树立, 企业安全诚信机制的健全将不断推动企业安全生产向更高水平迈进, 安全生产基础将不断夯实, 从而有效保证企业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毅平, 胡涛.供电公司送变电设备管理系统研究【M】.甘肃电力技术, 2008, (6) .

【2】四川省电力工业局, 四川省电力教育协会.电力企业管理基础【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 1999.

【3】四川省电力工业局, 四川省电力教育协会.电力企业管理技巧【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 1999.

诚信体系建设给力食品安全 篇10

吕冰:食品工业企业诚信体系建设, 有利于从根本上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对于推进食品行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请问这项工作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开始实施的?

王贵宝:保障食品安全, 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必然要求。食品工业企业诚信体系建设是保障食品质量安全长效机制的重要内容, 是食品安全的治本之策。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对诚信体系建设工作高度重视, 多次批示, 要求加快推进食品工业企业诚信体系建设工作。《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轻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食品安全整顿工作方案的通知》 (国办发[2009]8号) 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2010年食品安全整顿工作安排的通知》均明确提出工业和信息化部要会同有关部门大力推进食品工业企业诚信体系建设。

吕冰:为了保障此项工作的顺利实施, 对于此项工作我们做了怎样的规划?

王贵宝:食品工业企业诚信体系建设是一个长期、复杂而光荣任务, 工业和信息化部初步确立了3年目标, 即“用3年左右时间, 初步建立起比较完善的食品工业企业诚信管理体系、诚信信息征集和披露体系、诚信评价体系和政府部门协同推动、行业协会组织实施、食品企业积极参与、诚信责任有效落实的食品工业企业诚信体系运行机制。”更长远的规划也在建立。

吕冰:食品工业企业诚信体系建设工作自启动至今虽然只有一年时间, 但其在规范企业行为、促进行业发展方面收效非常明显, 各位对此怎么看?

王贵宝:通过加快推进食品工业企业诚信体系建设, 食品工业企业质量诚信和责任意识明显增强, 企业普遍建立诚信的职业道德规范和依法经营的管理规章制度, 违约、违规、违法等行为得到有效遏制;食品行业协会在统一、规范的诚信标准下, 基本建立起符合自身特点的行业诚信自律机制;食品行业质量管理水平和产品质量正在稳步提高。

李文祥:食品工业关系国计民生。维护食品安全, 是食品生产企业的社会责任, 遵守法律、履行承诺、承担社会责任是食品加工企业诚信的标志, 是保证食品安全质量、促进企业、行业健康发展的治本之策;开展诚信体系建设工作, 对于提高企业诚信意识, 建立食品工业企业诚信制度、规范企业诚信经营行为, 营造行业诚信环境, 完善诚信社会监督机制, 特别是防范食品安全事故发生, 提高食品质量安全整体水平, 保障消费者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诚信体系建设亦需借助行业协会等第三方力量

吕冰:针对当前信用市场培育不充分, 信用服务和信用需求发展缓慢, 以及第三方服务机构不成熟、不规范等问题, 我们将如何应对?是否会借助国际知名的第三方服务机构来完善相应的工作?

王贵宝:在国务院食安委的领导下, 我部牵头推进的食品工业企业诚信体系建设正在完善有关制度, 培育诚信服务机构, 指导诚信服务机构按标准开展企业诚信评价;鼓励诚信服务机构根据食品工业企业特点, 对诚信信息进行深度开发, 提供有特色、多样化、高质量的企业诚信服务;规范诚信服务机构管理, 推动诚信服务机构发展。

至于是否会借助国际知名的第三方认证评价机构来完善相应的工作, 我想我们已经在做相应工作, 有些国际机构参与了一些信用风险的识别工作, 我们也交流学习了国外的先进经验, 正在完善有关制度, 但基于国情和信息安全以及有些国际信用评价机构在这次的金融危机中所起的负面作用, 我们一直保持着谨慎态度。但总体上来说, 我们在推动国内诚信服务机构健康发展的同时, 还是鼓励国外机构的合作参与。

吕冰:如果引入了第三方服务机构参与企业诚信评价, 那么他们需要遵循怎样的原则?

王贵宝:鼓励食品行业协会按照行业自律原则, 组织和督促企业参与诚信评价活动。同时, 第三方机构在开展企业诚信评价时, 应遵循企业自愿、社会参与、标准统一、公正公开、不以赢利为目的的原则, 并逐步建立具有相应监督、申诉和复核机制的评价体系。

吕冰:谈到这, 我想问袁会长一个问题, 行业协会作为此次诚信体系建设中不可忽视的一股力量, 主要开展了哪些工作?

袁卫东:协会自成立以来, 一直坚持探索通过行业自律提高企业的诚信意识, 规范行业经营行为。此次, 按照工信部等十部委联合出台的《食品工业企业诚信体系建设工作指导意见》要求, 协会负责组织、推进企业诚信体系建设和诚信评价工作, 并以此为契机, 营造行业诚信环境, 提高企业诚信意识, 规范企业诚信经营行为, 完善诚信社会监督机制, 以保障北京肉类食品质量安全, 从而推动北京肉类食品行业健康有序地发展。

同时, 我们邀请北京市政府有关部门的领导和行业专家, 共同成立了北京肉类食品企业诚信体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 并制定了《北京肉类食品企业诚信体系建设工作实施方案》和《北京肉类食品企业诚信管理体系 (CMS) 建立与实施细则 (试行) 》、《北京肉类食品企业诚信评价实施办法 (试行) 》等一系列规范性文件, 并组织企业会员召开诚信体系建设专题讨论会, 力争把此项工作做好, 落到实处。

企业诚信体系评价必须标准先行

吕冰:据我们了解, 目前企业诚信评价标准——《食品工业企业诚信管理体系建立及实施 (CMS) 通用要求》和《食品工业企业诚信评价准则》已相继出台, 其为我们今后诚信体系建设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明确的参考, 那么两个标准间的关系是什么?针对上述标准, 企业应该如何应对?

王贵宝:确切说这两个标准是一对标准, QB/T4111-2010《食品工业企业诚信管理体系建立及实施 (CMS) 通用要求》是企业自身建立诚信管理体系即CMS的标准, 通过加强制度建设, 有效控制企业失信风险, 增强企业诚信能力, 而QB/T4112-2010《食品工业企业诚信评价准则》是在企业诚信管理体系建立之后的一定时间内诚信度如何给予的评价准则, 对于企业来说, 第一个标准是一个工具性的标准, 是企业提升管理和综合竞争能力的有效工具。

李文祥:正如上面所说的, 两个标准的出台对于指导企业进行诚信体系建设, 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企业负责人应按照标准要求, 确保为本企业诚信管理体系的建立、实施、保持和改进提供必要的资源保障, 包括人力资源和专业技能、基础设施和财力等, 并形成企业诚信管理体系运行机制, 包括企业诚信教育机制、企业失信因素识别机制、企业内部诚信信息采集机制和自查自纠改进机制等。通过培养食品安全和诚信管理人才, 加快建设具有良好职业操守、具备较强理论和实践能力的专业食品安全和诚信管理队伍, 从而为诚信体系建设提供人才保障。

吕冰:评价的流程具体是如何操作的?对于行业协会而言, 考核的重点倾向于哪些方面?

王贵宝:目前试点经验正在形成, 评价工作分成两步走, 第一步是评价企业建立的诚信管理体系的符合性、适宜性和充分性, 颁发确认证书;第二步是半年至一年之后, 征集一些社会信息, 开始评价企业诚信表现如何, 对于这一步, 评价要持谨慎态度。

袁卫东:按照《食品工业企业诚信评价准则》 (QB/S4112-2010) 的要求, 协会对企业诚信体系评价的重点是企业诚信保证能力。因为一方面企业诚信保证能力是企业诚信体系的核心, 企业诚信保证能力不足, 企业诚信体系是无法正常运行的;另一方面针对不同类型的企业, 诚信保证能力的要求不同, 需要更多的技术手段进行评价。而协会的专家, 可以提供这些技术手段。当然, 企业的基本状况、财务状况和企业社会责任也是评价企业诚信不可缺少的要素。

吕冰:诚信体系建设工作在很多行业都曾开展过, 通过对其它行业的观察, 效果并不明显, 企业诚信信息很难实现共享, 针对这方面的问题, 本次食品工业企业诚信建设工作又是如果规划和开展的?

王贵宝:去年12月30日, 我部会同国务院10部门联合发布了《食品工业企业诚信体系建设工作指导意见》。计划用3年左右时间, 初步建立起以质量安全诚信为核心的食品工业企业诚信体系;今年三季度, 我部与发展改革委、科技部、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农业部、商务部、卫生部、人民银行、工商总局、质检总局、食品药品监管局、国家认监委、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等15部门 (单位) 建立了部门联席会议制度, 正在形成协同指导和推动诚信体系建设落实的工作机制。在坚持依法行政的原则, 加快健全相关规章、工作标准和制度, 依法加强对企业诚信体系建立的分类指导和督促检查的基础上;我们在加紧研究建立全国统一的食品企业诚信信息平台, 实现政府监管、社会监督、行业自律和企业诚信等信息互联、互通和共享, 并做好与地方、行业协会相应诚信信息平台的对接。

诚信体系建设工作问题依然存在

吕冰:据我所知, 食品企业诚信体系建设工作现已在黑龙江和河南两省率先进行试点, 请问在试点推动过程中, 暴露出哪些问题?

王贵宝:在全国范围内开展食品工业诚信体系建设是一项复杂、艰巨而长期的任务, 是一项带有探索管理和创新机制的工作。在整个试点工作推动过程中, 我们感到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企业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一些企业对诚信建设紧迫性的认识还不到位, 企业诚信制度尚未建立, 措施不得力, 企业主体责任的作用没有得到有效落实。二是企业诚信现状不容乐观。目前, 食品安全总体水平正逐步提高。但仍有个别食品生产企业面对市场诱惑和利益驱动, 诚信缺失, 违背法制和道德, 制假售假, 造成极坏的社会影响, 加快推进企业诚信建设显得尤为迫切。三是企业参与积极性尚待提高。企业诚信建设工作推动进展还不均衡, 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措施研究不够, 没有很好地通过发挥市场机制作用, 调动企业参与的积极性。

诚信体系建设需要措施保障

吕冰:针对试点推行过程中所暴露出的问题, 下一步我们将采取怎样的措施加以解决?

王贵宝:针对试点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我们要结合贯彻落实五中全会精神, 继续按照国务院食安委的工作部署, 落实《食品工业企业诚信体系建设工作实施方案 (2010-2012年) 》明确的各项任务和要求, 紧紧围绕“质量安全”为核心, “企业主体”是关键, “制度建设”为重点, 大力推动企业诚信建设, 认真总结成效和做法, 加强典型宣传引导, 积极扩大地方和行业试点, 加快在食品工业全行业推动企业诚信体系建设工作。

一是提升工作认识。不断提高对食品工业企业诚信体系建设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五中全会深入分析了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形势, 明确提出了下一个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方针、奋斗目标、主要任务和重大举措。当前的诚信试点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 但与五中全会的部署和要求、与食品安全形势的需求、与广大人民群众对企业诚信的期望还有很大距离。各地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有关行业组织和食品企业要按照五中全会精神, 高度重视食品质量安全, 保安全、保民生。要把严把民生第一关, 作为实施扩大内需、促进消费战略, 实现食品工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石。要进一步提高对食品工业企业诚信体系建设工作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 坚定工作信心, 采取有力措施, 积极稳步推进, 务求取得实效。

二是加强工作指导。要认真贯彻国务院食安委的总体要求, 切实落实食安办的工作部署, 充分发挥诚信建设部门联席会议制度作用, 继续加强对各地政府部门、有关行业组织和食品企业工作的指导。各地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要加强与地方相关部门的协同和配合, 建立健全地方部门间协调工作机制, 促进信息和管理资源共享, 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行业规范与自律作用, 形成全方位、多层面合力推动、协同推进的格局。

三是加强标准宣贯。制订诚信建设标准宣贯计划, 组织开展标准宣贯, 普及标准要求, 组织专家组到试点地区、试点企业, 开展标准及指南的学习培训, 联系企业实际, 指导企业建立诚信管理体系, 促进企业落实诚信建设主体责任, 提高企业质量安全诚信保障能力。

四是加快扩大试点。目前, 试点地区要认真总结试点工作, 提炼出可供借鉴推广的经验, 不断深化提升企业诚信管理水平, 把食品工业企业诚信体系建设引向深入, 全面推动食品工业企业诚信体系建设。大力推动企业诚信建设工作要抓住核心、抓住关键、抓住重点, 建立推动机制, 研究激励措施, 调动企业积极性。下一步做好在调味品、葡萄酒、罐头和饮料等行业启动扩大企业试点的各项工作, 把我国食品行业全面开展诚信体系建设工作引向深入。

上一篇:体育科学实验室下一篇:电气集控运行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