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时代下的家园共育

2024-05-19

网络时代下的家园共育(精选五篇)

网络时代下的家园共育 篇1

案例一:

新学期开学了,中、大班的孩子们有说有笑地踏入幼儿园的大门,和家长道别后很快地就和班上的其他小朋友玩起来;小班的门口却聚集了不少新生家长,有的家长送完孩子后不肯离去,总想在班级里多陪陪孩子;有的不放心,偷偷躲在幼儿园一角观望;有的孩子在哭闹,家长也在一边哭。虽然经历了家访与亲子课堂,但在新生正式入园的第一周,还是有种种乱象,教师们不仅要照顾好每一位新生,又要应对不放心的家长,大家都很疲惫。

案例二:

中二班的老师在组织体育游戏“小猴子种桃”,孩子们在老师创设的情境下积极地参与。在去“桃园” 浇水的路上,两个小男孩打闹起来,老师及时制止了孩子们的行为。可是晚接时,其中一位家长却来办公室投诉,孩子经常被另一个孩子欺负,今天活动时又被他打了,当班老师都不管。

案例三:

大一班的数学活动时,小军在做关于数与物的配对时总是出错,老师耐心地单独辅导多次,可是小军在数学方面与同龄孩子还是有很大差别。老师与接送的奶奶多次讲了这个问题并给孩子的妈妈留了字条,奶奶说孩子的爸妈都很着急,可能是工作忙, 没有时间每天坚持辅导。

案例一体现了孩子入园后,其行为发展时时牵动着家长的心。特别是小班的新生刚刚进入幼儿园的陌生环境,没有家人陪伴,会有焦虑情绪。入园期间的家长工作就尤为重要,我们需要让家长了解孩子哭,是情绪宣泄,不用立刻制止。如果孩子硬压抑着情绪,在幼儿园表现“很乖”,回到家孩子会特别容易闹别扭,特别会哭闹。老师只能是适时安抚新生, 随着孩子熟悉幼儿园的环境,他就会慢慢适应的,要给孩子一定的时间。孩子刚进园特别容易生病,有其心理原因,心理紧张与焦虑往往会通过生理表现出来。现在我们所受的教育似乎让我们很难接受负面情绪,受不了孩子哭,见不得孩子不开心,这对孩子的心理健康反而不好。家长关心孩子的一切,想要了解孩子每天的一点一滴,希望知道孩子在幼儿园中有什么进步。但由于我们每天与家长见面的时间主要是早上送和下午接孩子这短暂的一段时间, 而且家长接送幼儿的时间都相对比较集中,所以无法与每位家长进行深谈,有些还是保姆与爷爷奶奶们代接,更不便沟通,这就存在老师与孩子父母的信息沟通不畅。

案例二反映出在家长工作中老师往往有了思维定势,只是在需要家长配合时告知家长为孩子准备哪些教育教学所需要收集的材料,单向联系多,指导性任务多,家长往往也习惯于被动地配合幼儿园。 家长也只能通过孩子了解幼儿园发生了什么,信息往往是片面的、不准确的。当家长就孩子反馈的具体问题来找老师时,往往都带着不满情绪,沟通滞后就会造成家长的误解。

案例三反映出在幼儿园的集体教学活动中,孩子们的个体会有差异,而且个别差异较大的孩子更需要家长来积极配合,每天在家投入一定的时间帮助孩子去不断强化、复习巩固,从而不断缩小孩子在该领域与同龄孩子的差距。

我们已经步入“互联网+”的时代,家长的文化教育水准与需求也在变,我们在开展家长工作时需要好好思考如何利用“互联网”让家长掌握正确的育儿知识,明确幼儿园开展的各项教育活动,让家长及时了解孩子的学习状况,从而有效地避免家园沟通存在的滞后问题。

一、打破思维定势,线上建立起平等开放的家园关系

针对以上三个典型案例,我们考虑到“互联网+” 时代给家长工作趋向开放性和多元化提供了条件。 家园互动不再仅仅是家长园地、家园联系册等传统文本方式,更多的是采用幼儿园网站、幼儿园微信公众号、幼儿园微博、亲子俱乐部群与班级QQ群等多种形式,形成家长与老师的双向互动交流,这些互动更体现去中心化,每一个终端都是智能的,每个人可以自由进入网络和数据的世界。针对案例一,当新生入园时,多种信息平台可以快捷传递幼儿在园的状况,充分体现“用户主导”和人性化服务的消费体验,有利于新生家长消除焦虑的心理。

“互联网+”是一个有效的教育平台,我园常用微信公众号信息的每日推送,传递专业的育儿知识,这些育儿知识的传递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家长的教育观念,家长可以不断学习育儿新知识,提高育儿水平;微信公众号推送我们精选的不同的教育案例分析,家长在阅读这些案例时就是一个学习的过程,他们会理解孩子入园的焦虑期,更加理智地配合老师,而不是一味地给老师施加压力,甚至不信任老师,怀疑老师不关注自己的孩子。

“互联网+”时代强调信息传递的即时性、敏捷性、互动性。针对案例一与案例二中的问题都迎刃而解,家长无须去盘问孩子,因为有些家长担心自己孩子受委屈,有时问话本身带着“错误暗示”,如:“今天某某小朋友有没有欺负你?”这些都是家长想要第一时间获得孩子的在园信息,而幼儿园的相关平台能及时播放孩子的在园活动情况,家长的需要就得到满足,家长也会被老师细心照料孩子的一个个细节感动,对老师的工作多了一份理解。我园的孩子与美国校长的英文交流活动;与来自意大利的钢琴家、小提琴家的音乐交流活动;孩子们在花园城舞台的魅力展演……这些与外界交流活动信息的“实时分享”充分满足了家长的“用户体验”。

“互联网+”的云端网络教学系统体现幼儿园教学的开放性。园内老师和小朋友们都拥有一组属于自己的账号和密码。教师登录,可以进行线上备课、 学习和教学;小朋友在家里登录,可以和家长一起互动、学习。家长在家可以自由运用大量的动态图像教具,提升幼儿的理解力。

二、线下开展爸妈学院讲座,是开展家长工作的有效保障

“互联网+”使幼儿园与家长有了更广泛的交流空间,同时我们还意识到对孩子的爸妈教育尤为重要,因为在幼儿园的这个阶段,是培养幼儿健全的人格、对事物的探究、自我思考、社交能力等核心能力的重要阶段。心理咨询师都知道,无论什么心理问题,大多可以追溯到他的童年期,它会影响成人后的工作与生活,0~6岁是培养亲子感情、安全机制的一个重要阶段,这段时间孩子最需要的是父母的关爱, 以此建立对这个世界的一份信任。因此,针对孩子爸妈的教育必须要线上线下相结合。

我们开设了名家讲坛,开展爸妈学院讲座。幼儿园开办爸妈学院,传承中国传统文化,邀请知名学者来园讲学,他们以讲坛为载体,启迪家长思维,帮助家长塑造孩子健全的人格,从而营造幼儿园浓厚的学术文化氛围,提升幼儿园的办学品质。

我们通过邀请小学校长来园讲座强调国学的重要性,特别是亲子共读,让所有的家长们受益匪浅, 家长们认识到:好家长胜过好老师,好习惯比分数更重要,在教育孩子这一点上,家长们要去掉浮躁之心、功利之心。有些家长以前只追求“国际范”,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些不屑一顾,听完专家讲座后家长们对幼儿园开设的国学特色活动就非常支持了。

三、信息对称促进家园的平等合作,展现家长助教的智慧

通过信息交流,我们发现家长也有非常丰富的教育资源,要充分利用家长的教育资源让广大幼儿受益。我们在网络交流沟通中强调信息对称,这种平等关系拉近教师与家长间的距离,有效发挥家长的能动作用,主动与教师沟通、配合对幼儿实施教育。我们利用网络在班级网络论坛上召集热心家长,借助他们独特的职业工作资源,积极开展家长助教日活动。我们发现将家长请入课堂,家长非常认真负责,精心准备每一节课,在准备的过程中孩子与家长都很享受与兴奋!

家长联系带领孩子们到南京索菲特钟山高尔夫酒店体验独树一帜的幼儿网球培训,让孩子们初步感受网球的贵族气质,运动员强健的体魄和拼搏的精神。在幼儿园的“快乐厨房”区角活动中有能干的妈妈们引导孩子们体验自己动手榨果汁、自制意大利面、三文鱼烧饭、端午节亲子包粽子等有特色的美食活动。

家长提供的鲜活的题材、丰富的教育材料、生动亲切的授课方式无不给幼儿与老师耳目一新的感觉,连我们老师都觉得受益匪浅!家长与老师分别从不同的侧面在班级群、微信群将活动的场景与活动的感受发送,家长们都很受鼓舞,从而推动家长助教日活动的蓬勃发展。

微时代下幼儿园家园共育的实施途径 篇2

要得到幼儿家长的支持与理解,幼儿园必须进一步加强宣传力度,确保幼儿家长能够全面地了解幼儿园的教学水平、师资力量以及幼儿教学活动的开展情况。在微时代下,我们探索出信息互联家园共育模式,让幼儿家长能够更好的幼儿园进行沟通联系,依靠信息网络实现与幼儿家长的有效衔接,引导他们树立现代教育观念,推进幼儿教育工作的健康有序实施。

新出台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提出,必须坚持尊重、平等以及合作的原则,争取获得幼儿家长的支持与理解,引导幼儿家长积极参与到幼儿教育工作中来,提升他们的教育能力。幼儿园和家庭就好比一辆车上的轮胎,唯有保持同步、同向运转才能够真正推动幼儿教育工作的有序开展,才能够确保幼儿的全面健康发展。

一、微时代下开辟幼儿园家园共育新模式的必要性

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过去那种幼儿园家园共育模式已经不能够适应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需求。因此微博、微信、E-mail以及幼儿园网站逐渐产生,也成了家园共育的新的工具。借助于微时代下的这些互联软件和网络技术,能够实现幼儿园与家长之间的有效沟通。信息互联的幼儿园家园共育新模式正如它的名称一样,是微时代下的一种现代化教育模式,它可以让幼儿园和家庭实现真正的互动,尤其是它不会因为时间和空间而受到制约,且可以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呈现,反映多元化的主题,让幼儿园和家庭能够多角度地参与其中,为家园共育模式注入了时代的活力,让家园互动从过去的线上逐渐延伸到线下,受到了诸多家长的青睐。幼儿工作者必须认识到,家园共育要朝着更加深层次的方向发展,就应当积极探索出新的模式和机制,借助于微时代下的信息互联渠道,通过多元化的方式来让幼儿园和家庭的教育观念达成共识。唯有如此才可以实现双方的互通有无、合作共育,确保幼儿得以身心全面发展。

二、微时代下幼儿园家园共育的实施途径

(一)信息速达。微时代下的幼儿园家园共育新模式能够利用QQ、微信等工具,方便快捷地传达幼儿园通知、家长需求以及双方就幼儿情况进行沟通的信息等。让幼儿园与家长双方可以实现无障碍沟通。比如说新入园的幼儿,其家长通常都非常急切地想了解自己孩子在园中的情况,这时教师便能够将幼儿参与活动或者学习的照片发给家长,不但可以缓解家长焦虑的情绪,同时有了家长的理解和支持之后,能够让其更加配合幼儿园的教育工作。

(二)微信互动。幼儿园和家庭之间构建良好和谐的合作关系是实现家园共育的基本条件。比如说在节假日教师能够与家长通过微博、微信、QQ等进行互动祝福,也能够利用E-mail发送贺卡来增进彼此的交流。或者是将幼儿在园中的表现及所做的一些令人感动的事拍摄下来,配上文字说明,以照片墙的形式上传到班级的QQ空间或者微信群中,让幼儿家长可以第一时间掌握孩子在园中的表现。如此不但能够强化家园之间的互动,同时还能够引导家长善于挖掘幼儿的优点,站在幼儿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帮助家长提高幼儿教育能力。

(三)微笑传递。幼儿在园中的情况可以说是当家长的最关心的问题,父母每时每刻都希望了解自己的孩子在园中学习、生活的点点滴滴;而幼儿在家庭中的表现也是教师所希望了解的。所以微时代下的家园共育新模式为我们开辟了一条很好的渠道,家长和幼儿园教师可选择把幼儿日常的生活、学习中的“微笑瞬间”用相片的方式进行记录,再把这些照片分别上传于朋友圈或者微博上,进行整理之后为班级内的每一个幼儿都建立一个成长小档案,教师和家长都有权上传或修改照片,也可以对照片添加文字说明。如此一来教师与家长都能够随时的掌握幼儿的生活学习情况,强化家园共育。

(四)家园共识。要让幼儿家长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幼儿园教育工作中来,应当从教育理念以及思想认识上与家长达成共识,对于幼儿教育方面的问题达成一致。所以,家园共识是确保家园共育合作关系构建的前提条件。目前很多年轻的父母由于工作较忙,基本上没有空余的时间到幼儿园参与各种家园教育活动。所以我们借助于互联网或者移动网络与家庭构建交流平台,以论坛的方式让家长参与进来,让他们可以在其中相互交流育儿经验,也能够向其他家长询问相关经验,或者幼儿园组织家长在论坛中进行主题讨论。如此一来不但能够有助于幼儿园和家长之间的互动交流,还可以促进幼儿家长之间的交流。

实践证明,信息互联的幼儿园家园共育模式开启了一个新的时代,它是一种形式多样、丰富多彩,通过图文声并茂的形式记录幼儿在园在家基本情况的互动模式,为幼儿园和家长都能够提供更好的体验以及更便捷的互动。在这种创新模式下,让家长和幼儿园双方都能够更加自由便捷地参与到幼儿教育中来,让家园合作发挥出其应有的价值与功能。

家园共育视野下的幼儿常规教育策略 篇3

关键词:常规教育 家园共育

中图分类号:G61

幼儿常规是指对幼儿行为的标准化、 具体化要求,可以理解为教师对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有序地制定一系列的行为规范,让幼儿经常固定地执行,从而形成良好的常规习惯。常规教育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内容。《幼儿园工作规程》规定:“ 幼儿园日常生活组织要从实际出发,建立必要的合理的常规,坚持一贯性、 一致性和灵活性的原则,培养幼儿良好的习惯和初步的生活自理能力”。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指出: 家庭是幼儿园的重要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 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加强家园联系,发挥家长作为幼儿园工作的合作伙伴和重要人力资源,使幼儿园、家庭两方面的教育相互配合,形成合力,共同发挥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是幼儿园家园共育工作的基本立足点,也是实现家园共育的必然途径。

幼儿常规教育的培养,幼儿家庭和幼儿园之间的合作非常重要,本人根据自己在幼儿园的工作中有一些自己的体悟,从家庭和幼儿园合作教育的角度出发,给出几点策略性建议。

一、从幼儿教师角度出发与家长之间的合作共育策略

第一,从幼儿教师角度出发,与家长之间配合沟通时,教师应该让家长了解到幼儿常规教育的重要性。有些家长对待幼儿的常规教育不是很重视,尤其是和其他认知性知识(英语等)和技能性知识(舞蹈)相比,家长往往容易忽视幼儿常规习惯的教育,所以幼儿园教师应该向家长传达幼儿常规教育的重要性,尤其是家园共同教育使幼儿具有良好的常规习惯的重要性,并且过通家长和教师的不断的共同努力使幼儿在幼儿园和家庭中都具有统一的良好的常规习惯。

第二,从幼儿教师角度出发,与家长之间配合沟通时,教师在态度方面需要更加耐心。根据目前独生子女家庭较多,并且很多家庭中存在隔代教养现状,家长对孩子的态度更为宠爱,甚至是溺爱,家长对孩子的常规培养不太重视,如果教师在与家长沟通时缺乏耐心,势必导致家长的反感,影响下一步的家园合作。

第三,从幼儿教师角度出发,与家长之间配合沟通时,教师在沟通频次上应该投入更多。幼儿常规教育不是短时间能够立刻见到成效的,幼儿毕竟年纪小,常规的培养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养成良好的常规习惯,在此期间需要教师花费更多的时间与家长沟通,并且与家长的沟通还应该具有计划性,教师需要定期将幼儿在园所的常规表现向家长反馈,和家长共同制定下一步的教育计划,尤其是对一些常规表现低于平均水平的幼儿,教师和家长之间的沟通时间要比和其他幼儿家长沟通的频次还要多。

二、针对幼儿常规教育,家长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家长对待幼儿的常规教育的态度应该做到接纳幼儿教师的教育建议,积极配合幼儿教师的教育计划,改变以往不重视幼儿常规教育的态度。有些家长对幼儿常规教育比较忽视,认为常规教育对幼儿的成长不像其他知识那样重要,而且有的家长认为常规教育可以等孩子年龄大了再教育也不迟。但是良好的常规习惯的养成应该从幼儿很小的时候就进行教育,尤为重要的是家庭和幼儿园共同努力,家庭和幼儿园达成一致的观点,给予幼儿统一的规范和要求。

第二,家长对待幼儿的常规教育在行动上较以往应该有所改变。家长在接纳教师的教育建議的前提下,家长在行动上应该及时改变,从以往对幼儿常规教育的漠视到重视,对幼儿的常规教育从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做起,当幼儿有不适宜的常规行为时家长及时给予指正。

第三,家长对待幼儿的常规教育在言行上家长要起到榜样师范的作用。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幼儿由于年龄特点,具有模仿成年人尤其是模仿家长的言行的特点,所以家长应该时刻提醒自己的一言一行孩子都在观察并模仿着,这就要求家长要做到言行一致,在行动上给幼儿正确的榜样师范。

第四,家长对待幼儿在家庭中的常规表现要及时向幼儿教师进行反馈,同时也及时向老师了解幼儿在园所中的常规表现。家长和幼儿教师之间及时沟通反馈才能让双方更好更多的了解幼儿的表现,以便于制定下一步的教育计划。

针对幼儿常规教育,家长和教师都不能急于求成,应该给孩子接纳建议改变行为的时间,同时家长和教师都应该起到榜样师范的作用,不论是在家里还是在幼儿园都给幼儿规范的常规教育,对待幼儿的常规教育要做到有耐心。家园共育给幼儿一致的常规教育,最终做到让幼儿在家里和园所都具有良好的常规习惯。从而为幼儿的身心健康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黄志敏, 莫立芸:《家园共育的教育价值探究》,《幼儿教育》, 2007 年 5 月。

网络时代下的家园共育 篇4

一、创建幼儿园网站, 引领家长科学育儿

为满足家长对幼儿园的了解, 促进其与教师的沟通交流, 幼儿园应建立网站, 精心设置一些栏目, 并要对其进行科学合理地编排, 做到及时更新, 用新颖的内容来吸引家长浏览网站, 关注幼儿园的教育教学动态, 从而帮助家长不断更新教育观念, 更好地发挥网站对家庭教育的引领和指导作用。

根据幼儿教育特点, 网站中可以设置新闻快报、宝贝在成长、好家长课堂、教师空间以及宝宝学园等栏目, 每个栏目内再设置子栏目, 定期在其中更新内容, 向家长传递信息, 多方面、多角度地引导他们关注幼儿园与其孩子的成长。具体而言, 可在“新闻快报”栏目内, 把幼儿园最新的教育教学动态, 各种活动情况及时传达给家长, 让他们了解幼儿园的情况, 以便其更好地配合幼儿园开展各项工作;在“宝贝在成长”和“宝宝学园”栏目里, 可把幼儿的各种活动、各类作品和幼儿园的特色教育情况, 以照片、视频等形式及时发布到网站上, 让家长欣赏、共享孩子成长的风采, 激发他们与幼儿园同步教育孩子的信心和热情;在“好家长课堂”栏目里, 可定期更新有关各类新家教理念、营养保健以及中外名人教子故事等文章, 以便引领家长不断更新教育观念, 更科学地与幼儿园同步教育孩子。

二、开通“校信通”, 使家园互动更便捷

“校信通”是教育主管部门与电信、移动公司共同打造的网上家长学校中短信互动平台, 是家园共育的一个便捷的通道。

利用“校信通”可以促进学习内容方面的互动, 有效促进教育教学的开展。老师利用短信平台给家长发送孩子在幼儿园学习的内容, 家长能清楚了解孩子学习情况, 并把孩子在家的情况反馈给老师, 便于老师有的放矢地进行个别教育。

利用“校信通”可以更好地开展各种活动。幼儿园的各项活动离不开家长的配合。在活动前, 把需要家长配合的内容及时地以通知的形式发送到家长的手机上, 如各种游戏材料的准备收集、孩子活动前的感性认识准备、资料图片的搜集、运动小器械的制作等, 家长就能按照通知的要求及时地为孩子准备好, 确保了各项活动的顺利开展, 为孩子各方面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三、使用“班级贴吧”, 让家长共享孩子风采

幼儿园可根据实际情况, 在网上家长学校上建立“班级贴吧”, 家长可以随时登录网校进入班级贴吧, 上传孩子在家里各种活动的照片, 展示孩子的童言稚语, 贴出自己的育儿经验与其他家长共享;老师及时更新孩子在幼儿园的各项活动照片, 便于家长在“贴吧”里看到孩子健康成长的踪影和脚印。

至于“贴吧”里的具体内容, 可以灵活多样。比如孩子们在上课时的动作表情、户外活动时的攀越滚爬、吃饭时的狼吞虎咽、午睡时的憨态可爱、游戏时的合作调皮、绘画时的一颦一蹙……于此, 老师和家长共同营造了又一个温馨的家, 有助于家园共育的顺利实施, 更有利于孩子的和谐成长。

四、建立班级QQ群, 铺架起共同教育的桥梁

随着腾讯QQ软件的普及应用, 建立班级QQ群也成了家园互动灵活、便捷的窗口, 它架起了老师与家长、家长与家长之间沟通的桥梁。

建立QQ群, 利于家园交流沟通, 形成良好和谐的群聊氛围。幼儿园与家长建立良好的关系, 是开展工作的前提。与家长一起群聊, 对他们提出的问题有问必答, 对家长普遍关心的问题进行有效讨论, 提供相关幼儿教育的经验和策略。同时, 有针对性地引导家长正确对待孩子出现的问题, 而且应以健康、正确的议题来实现对群聊的引导。

建立QQ群, 展示孩子们在幼儿园生活的精彩瞬间。幼儿在园生活的各个环节都是家长关心的问题, 建立班级QQ群相册, 把孩子在园吃饭、睡觉、做游戏的情景用照相机记录下来上传到群相册, 满足家长想了解孩子在园情况的需求。家长通过相册了解孩子进步的同时, 对老师的工作也会有进一步的了解, 增加了对老师工作的信任度。

建立QQ群, 通过家长论坛交流育儿经验。部分家长有很多好的教育方法与经验, 对其他家长教育孩子能起到借鉴或直接指导作用。针对幼儿常存在的问题, 可在论坛上发问征询。如“怎样解决宝宝吃饭难的问题”“孩子吃饭时要看动画片怎么办”等问题, 家长各抒己见, 分享经验做法, 既让受到困扰的家长得到了启发, 又让那些想出好办法的家长备受鼓舞。

网络时代下的家园共育 篇5

关键词:网络信息技术;家园共育;建设

近年来,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学前教育渐渐受到了人们的重视,人们对于幼儿园教育的投入也在不断增加。幼儿园和家庭是儿童童年生活的主要场所,家长与幼儿园相互合作的学前教育模式渐渐受到了人们的重视。在网络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现代社会,在家园共育建设方面应该进一步加强各种信息技术的应用,进而能够有效提高家园共育的效果,实现儿童的健康全面发展。

一、家园共育概述

家园共育就是指家庭与幼儿园、幼儿园教师与家长相互配合,共同承担起对儿童的教育责任,实现儿童健康全面发展的一种新型的学前教育模式。这种学前教育模式突破了传统,是一种能够有效提高儿童素质的教育模式,同时也是我国素质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众所周知,家庭与幼儿园是儿童童年生活的主要场所,只有家庭与幼儿园共同努力,才能有效提高儿童的学前教育效果,实现儿童的健康全面发展。

二、基于网络信息技术的家园共育的实践

各种信息技术的出现促进了我国教育事业的飞速发展,因此在信息化时代,在家园共育建设中应该加强各种信息技术的应用,这样能够有效地提高学前教育效果。

1.构建班级QQ群

QQ是目前最为流行的一种交流工具,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同时QQ具有同步性与异步性的特点,为幼儿园教师与家长的有效沟通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幼儿园每个班级应该建立独立的QQ群。首先,幼儿园每个班级的班主任在儿童入园时应该采集儿童家长的QQ号,然后组建一个班级QQ群,并制订相应的管理措施。QQ群建立以后,幼儿园教师应加强与家长们的沟通,这样不仅能够使家长时刻了解到孩子在幼儿园的情况,同时还能够使幼儿园教师时时掌握儿童在家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促进学生健康全面的发展。

2.构建家园博客圈

家园共育博客圈不同于一般的博客,它承担着家庭与幼儿园信息沟通的使命,因此博客式家园共育应该具有展示、互动以及学习三个功能模块。在展示区,幼儿园教师可以在博客圈展示学生在幼儿园的生活视频,这样能够使家长更加直观地了解到孩子在幼儿园的实际生活状况。互动区是家园共育博客圈的重要板块,在这个区域可以实现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教师与家长、家长与家长之间的良好沟通。此外,学习模块也是家园共育博客圈的重要板块,幼儿园教师可以在这个板块发布一些教学资源信息,这样能够使家长利用这些教学信息对儿童进行在家指导教育,进而能够有效提高学前教育效果。

3.开通校园短信平台

QQ群与博客圈受网络限制比较大,如果没有网络就无法进行沟通,而校园短信平台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这个难题。幼儿园在开通校园短信平台以后,可以通过校园短信平台将学生动态以及幼儿园的临时通知及时传递给家长,使家长在任何地方、任何时间都能够掌握幼儿园动态。同时,家长还可以利用校园短信平台将自己的建议传递给幼儿园,进行家园互动,实现儿童健康全面的发展。

总之,家园共育是一种新型的学前教育模式,通过家庭与幼儿园的相互合作实现儿童的健康全面发展。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现代社会,在家园共育建设中必须要进一步加强各种信息技术的应用,促进儿童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邱文兰.运用网络平台 促进家园沟通[J].中国电化教育,2011(7).

[2]何磊,骆丹旦.利用信息技术促进家园共育的实践研究:以义乌市宾王幼儿园为例[J].中国教育信息化:基础教育,2013(2).

上一篇:美的体验下一篇:多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