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画卷下的农村教育论文

2022-04-23

摘要:在“互联网+”,高职政校合作村干部班愈发兴盛,加之乡村振兴战略予以了政策支持和扶持,使得该模式在持续发展过程中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成效。在村干部班课程体系构建过程中,忽视了乡村振兴所面临的实际情况,在课程内容、形式结构、评价机制等方面都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时代画卷下的农村教育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时代画卷下的农村教育论文 篇1:

远程教育为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掀开一片新天地

摘要:数字化教学资源进入农村小学,使农村课堂充满了生机和活力,语文课堂更是如鱼得水。在语文教学课堂中适当、有效地运用网络教育资源,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感受到语文的神奇魅力。在多媒体的帮助下我们将课堂重点和难点轻松突破,语文教学事半功倍,把语文老师从许多“有理讲不清”的尴尬情景中解脱出来。语文课堂优化了,教学情境丰富了,自此,语文课堂有了一片新天地。

关键词:语文教学;数字化教育资源;农村小学

数字化教育资源迅速进入农村课堂,推动了农村教育教学的改革,使我们农村教师走上了教育前沿,引用先进的教学理念,采用与时俱进的教学方法。网络教育资源辅助农村语文课堂教学,不仅使我们的语文教学走进了新的时代,还使农村的语文课堂同样生动、形象,符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再也不是单靠老师的一张嘴、一本书了。

恰当地运用数字化教育资源,调动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将学生带进神奇的语文世界。学生们对语文课堂自然而然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从中体会到学习语文的乐趣,从而主动参与到语文的教学中来。农村孩子的视野与城里的学生相比自然会窄一些,知识间的差距大一些。在没有网络的教学年代很多语文课堂知识的教学让老师觉得力不从心,而当数字化教学资源进入农村课堂,语文课堂教学就让老师们得心应手、驾驭自如了。

一、充分利用远程教育资源,使语文的课文教学有声有色

例如:在《美丽的大兴安岭》这一课的教学,就让人充分体会到了多媒体的运用给语文教学带来的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往老师所能做的只能是将自己所掌握的有关大兴安岭的知识用语言向学生进行介绍,可对于大兴安岭的知识老师自己所掌握的毕竟也是有限的,所以有时老师讲得唾沫横飞、口干舌燥,可学生的表情很麻木,有的甚至已经昏昏欲睡,无奈的心情油然而生。可是为了让学生理解课文,掌握更多的语文知识,只好让学生通过反复诵读、背诵甚至默写来帮助理解,这自然也就加重了学生的负担,学生对语文越学越没有没有兴趣,直至敬而远之。

有了多媒体教学之后的课文讲解情况就大不相同了:教师事先通过网络查找到许多与大兴安岭相关的资料,摘选一些在课堂上展示给同学们阅读;将兴安岭的落叶松、樟子松、红皮云杉、白桦、蒙古栎、山杨等珍贵树木以及马鹿、驯鹿、驼鹿(犴达犴)、梅花鹿、棕熊、紫貂等珍禽异兽制成课件展示给学生认识;将大兴安岭一年四季不同的景色通过影片的形式进行播放。有声有色的形象教学深深地吸引着学生,他们在课件中体会到大兴安岭富饶的物产,感受到祖国山河的壮丽,激发了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再如《富饶的西沙群岛》这一课的教学,课前通过网络查找相关资料,将西沙群岛的地理位置以及相关的重点内容摘录下来制成课件,课文的重点部分学生就一目了然了。西沙群岛神奇的海底世界更是学生见所未见、闻所未闻的,老师为学生制作了一组组的彩色课件再配上背景介绍,观看这些课件孩子们就如同身临其境,神奇的海底世界就展现在孩子们的眼前,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接着再让同学们朗读课文,那么一幅幅五彩斑斓的图像就显现在孩子们的脑海里:五光十色的海水,丰富的海产品和岛上旖旎的风光……。“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是个可爱的地方”就不再在抽象了,学生对西沙群岛的热爱之情油然而生。在多媒体的帮助之下我们老师不再口干舌燥、黔驴技穷了,学生的学习也轻松了。

二、多媒体教学让学生体会古诗词的音韵美

多媒体也让我们的古诗词的教学锦上添花。如杜甫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我们将这四句诗所描写的景色制作成一幅幅精彩的图片加以播放:两只黄鹂在翠绿的柳树间婉转地歌唱,一队整齐的白鹭直冲向蔚蓝的天空。我坐在窗前,可以望见西岭上堆积着终年不化的积雪,门前停泊着来自万里之外的东吴远行而来的船只。这样诗词的意思立刻一目了然。再将作者经历及创作诗词的历史背景(公元762年,唐朝鼎盛时期,成都尹严武入朝,当时由于“安史之乱”,杜甫一度避往梓州。第二年,叛乱得以平定,严武还镇成都。杜甫也回到成都草堂。当时,他的心情很好,面对这一派生机勃勃,情不自禁,写下这一首即景小诗)剪辑出来让同学们进行阅读了解,那么作者当时的心情学生就了解得很清楚了,诗词所描写的景色立刻就显现在他们的眼前,就好像在和诗人进行面对面的促膝谈心,学习的兴趣立刻被调动起来了。在这种情况下再让学生听听课件里的诗词朗读,抑扬顿挫的声音,朗朗上口的诗词,将学生们的注意力牢牢吸引在课堂上,他们的诵读兴趣被提了上来,会越读越有劲。

网络教学让学生充分感受诗词的音律美、形象美和意境美,让他们深深的爱上了古诗词。

三、多媒体的辅助使短文阅读的教学展开了一片新天地

我们都知道短文阅读对于增加学生的语文知识的重要性,所以每一个老师都会想在这方面加强训练,可是在以往要对一篇短文进行阅读训练谈何容易。首先,得把短文抄写在黑板上,其间的辛苦不说,还要花去很多宝贵的时间,抄完了,也可能时间所剩无几,匆匆讲讲,把答案急急地塞给学生了事。再有意义的短文也是枉然。而且一块黑板密密麻麻地抄满字,先不说课堂板书无立足之处,就单是看了这些密集字,头都大了,还谈什么阅读理解,只能是望文兴叹了。

自从有了多媒体之后,我们的短文阅读教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我们发现有教育意义的短文之后,将它投影出来,分析重点段,讲解重点句;用波浪线画出比喻句;用横线标出反问句等等,和学生进行赏析,学习范文的写作方法,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学习其所表达的高尚的情操,让学生接受心灵的洗礼,学习做一个道德高尚的人。网络教学把我们老师从繁重的抄写中解放出来,关键是让我们的学生有机会阅读到更多优秀的名家范文,拓宽了他们的阅读面还汲取范文中各方面的精髓。

四、多媒体的辅助教学让作文课展开了新画卷

作文教学历来是老师最头疼的一部分了,小学生经历少,没有什么写作资料,也不会做生活的有心人。在作文课上老师有时候启发了半天,他们还是一头雾水,挤了半天也挤不出多少的“牙膏”来。在万般无奈之下,有的语文老师只好让他们背诵范文,考试时将背好的作文默写进去就行了,此举实在是饮鸩解渴,弊大于利啊!且不说加重了孩子们的负担,就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来讲也是大大的不利。长此以往,他们哪还能写出自己的作文来?

现在这样的现状在也不会有了。比如“我的妈妈”这篇作文,妈妈是我们最熟悉的了,可是让小学生说说妈妈的长相特点,妈妈在生活中一些实例,他们是说不出个所以然的。于是我就将事先准备好的几位妈妈的相片和妈妈忙碌的一天播放给同学们看,然后以此为契机,让同学们说说自己的妈妈“长得和这几位妈妈一样吗”,将自己妈妈的相貌特点说一说,并写下来。再看看这位妈妈一天都忙些什么,自己的妈妈一天忙些什么,以此引导他们回忆自己妈妈的所作所为,妈妈留给自己最深刻的一件事,从而体会妈妈的辛苦,体会妈妈的伟大的、无私,激发他们对妈妈的感激之情。这样学生的头脑就不再一片空白,与妈妈的相关写作资料被调动了起来。再趁热打铁,让学生将自己心目中的妈妈写下来,写出饱含激情的文章。

写景的作文也是如此,先把要写的景物制成课件,再展现给学生看,学生根据看到的景色按自己的观察顺序进行写作,就不会无话可说,久而久之就会写自己的作文了,我们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每次学生作文之后,老师选择有代表性的作文在展台上进行展示。老师与学生共同对范文进行认真的阅读,学生将自己阅读之后的看法在小组内进行交流,交流的内容包括文章的格式、错别字、整洁度、遣词造句、句子所表达的意思是否清楚等等,然后在全班内交流反馈,这样通过互相补充,取长补短,各自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这对于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是很有好处的。

多媒体的课堂让我们的作文教学不再“如鲠在喉”,作文课堂展开了新的画卷。

五、网络辅助使朗读教学锦上添花

没有网络的朗读教学也是十分的被动,句子的语速、作者的思想感情只能靠老师个人的理解进行指导,这自然存在许多局限性,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就大打折扣。现在我们运用多媒体示范朗读,专业的朗读技巧再配上背景音乐,完全把学生带入场景中。教师再加以指导进行把关,那么学生的朗读水平就提高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自此,生动活泼、富有色彩的课件让同学对语文课堂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语文课堂在多媒体的辅助下教学,深深地将孩子们吸引住了,它将抽象、难懂的文字概念简明、形象地展现在学生眼前,他们带着欣赏、愉悦的心情学习语文,课堂教学在和谐、融洽的氛围中进行。

有效地利用多媒体的教育资源,学生的语文水平教学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高,通过网络老师可以及时地学习到优秀的教学资源和了解到最前沿的教学信息,在课堂之上,教师们终于可以得心应手,游刃有余了。通过网络教师和学生的信息资源无限扩展,各种问题都可以得到满意的解答,多媒体资源为我们的教学注入勃勃的生机。在多媒体的帮助下我们轻而易举地向学生生动形象地展示原本十分抽象的知识,易于吸收接受。

网络教育资源为我们的语文课堂展开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新画卷,作为新环境下的语文教师,应充分利用远程教育资源,寓教于乐,为我们的语文课堂掀开一片新天地。

作者:姚颂国

时代画卷下的农村教育论文 篇2:

乡村振兴背景下“互联网+”高职政校合作村干部班课程改革研究与实践

摘要:在“互联网+”,高职政校合作村干部班愈发兴盛,加之乡村振兴战略予以了政策支持和扶持,使得该模式在持续发展过程中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成效。在村干部班课程体系构建过程中,忽视了乡村振兴所面临的实际情况,在课程内容、形式结构、评价机制等方面都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想要进一步发挥村干部班的积极作用,让高职院校更好地服务于乡村振兴战略,就必须根据乡村振兴发展所面临的情况,按需开课,根据村干部所反馈的问题,建设焦点课堂。通过理实结合的引导方式,使村干部更清晰认识到当前的发展问题,并掌握解决的方法,进而借助以村干部典范激励为主的评价方式,来激发村干部群体的学习热情,让高职政校合作村干部班真正成为促成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落地的中坚力量,在“互联网+”发挥更为积极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乡村振兴;“互联网+”;高职政校合作;村干部班;课程改革

在乡村振兴战略推动下,中国农村农业农民的发展,正在步入新的历史阶段。在该阶段,村干部群体要肩负起更多的使命和责任,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在脱贫攻坚、农业改革、农村生态建设等一系列的实战工作中,充当农村发展的先头兵和示范者,有效带动农村群众的发展热情,实现农村地区整体发展高度的进一步跃迁。

在这样宏大的历史画卷中,高职院校依托“互联网+”的技术和渠道优势,推动政校合作村干部班的建设与发展,就是在利用新技术所带来的优势,借助新政策所提供的平台,更好地服务于本地社会经济的发展,重点关注农村地区的发展问题,为新时代新农村的新建设提供更强有力的支持。本文就将从乡村振兴战略高度切入,对“互联网+”高职政校合作村干部课程改革问题进行深度研究,以期形成更具指导性的改革建议,切实促成村干部班课程品质的优化。

1 乡村振兴背景下“互联网+”高职政校合作村干部班课程建设现状

近年来,高职政校合作村干部班的建设工作如火如荼,取得了一系列的突破。以高职院校优质教育资源、人才资源和技术资源为后盾,配合村干部群体的实际发展需求,形成了富有显著农村特色,符合乡村振兴战略要求的课程体系。在村干部班的教学中,高职院校师生会通过互联网手段进行便捷的远程教学、远程指导和远程互动,更多村干部能够借助移动端或电脑端的学习,掌握新技术、新方法、新思想和新理念,进而将自身学习所得应用于新农村的建设之中,更好地发挥村干部带头示范作用,加速农村社会和经济的发展。

在“互联网+”,高职政校合作村干部班的建设与发展拥有显著的优势,课程内容、形式、结构、评价等方面,都可以充分利用新时代的政策便利和技术便利,构建完善的课程体系。从当前发展的现状来看,乡村振兴背景下“互联网+”高职政校合作村干部班课程建设的优势如下。

1.1 便捷优势

较之以往的村干部班课程,基于互联网技术的新型课程体系,能够充分运用高职院校既有资源和丰富多样的互联网资源,借助远程教学的有效方式,便捷的完成知识的传授,能力的训练,尤其是在移动互联网技术蓬勃发展的情况下,村干部接受课程教学的方式更为灵活,更为便捷,能够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完成高品质的课程学习。

1.2 高效优势

在“互联网+”高职政校合作村干部班课程建设与发展的过程中,高效的特性愈发明显。所谓高校,是指现有的教学内容、教学成果、教学案例等,可以通过互联网技术的有效分享,方便村干部随时随地查看相应内容,按照自身所面对的实际问题,随时更新针对性的课程知识或课程案例,来指导自己完成实际的学习或应对。这种打破空间、时间的教学方式,无疑具备更高的效能,能让村干部的学习更具实际效用,更符合村干部工作多、压力大、事务繁忙的特点。

1.3 可复制优势

在“互联网+”高职政校合作村干部班课程建设的过程中,可复制一直是课程体系的核心亮点。从实践观察中发现,一些具有切实指导力,能够帮助村干部解决农村实际问题的优质课程内容,已在村干部及群众之间广泛流传,这些优質教学内容或知识点,可以被广泛复制于各种场景之中,用于指导更多的人群。这种可复制性,使该课程的社会意义远远高于其本身的教育意义,是为农村发展注入新鲜力量的重要手段,也是进一步加快高职优质资源向农村倾斜的重要渠道。

2 乡村振兴背景下“互联网+”高职政校合作村干部班课程建设问题

2.1 指向不明,课程认同偏低

农村事物多、头绪多,着力点多,村干部面临的问题也多,因此,在高职政校合作村干部班课程建设过程中,坚持以量取胜,所涉及课程内容覆盖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医疗卫生、教育培训、职业发展等众多领域,这种看起来繁花似锦的课程体系,却与村干部所面临的实际问题存在天壤之别。 在实践调查中, 60%以上的受访者认为,当前课程的价值不高,对于解决自身实际问题的指导作用相对有限。究其原因,主要是村干部没有精力从大量的课程内容中,选择有用的信息或知识,来用于指导自己的工作,所以逐渐放弃了对于课程的系统学习,仅是蜻蜓点水的了解基本信息或基本内容,以应付相应的考核。长此以往,高职政校合作村干部班课程的价值必将越来越低,逐步脱离社会实践要求,沦为村干部眼中的鸡肋。

2.2 形式僵化,课程互动不足

虽然“互联网+”高职政校合作村干部班在课程教学形式上进行了大量的创新,能够借助远程手段完成实时的课程教授和重复的内容学习,然而,在学习过程中,高职院校所采用的教学形式相对单调,更多是以高校师生为主进行内容的讲解,忽视了村干部群体的实际需求,没有能够与村干部进行更深入的互动。加之,借助互联网手段进行远程教学,很难做到实时的管理和调控,进一步降低了课程应用的效果,无法使村干部全身心的参与到课程学习中来。

2.3 说教太多,课程宣教不利

在高职政校合作村干部班的课程内容中,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中心的思政教育内容非常丰富,是有效提高村干部群体思想政治素养的关键所在。然而,在这一重点内容的讲解上,高职院校的说教太多,更多是围绕宏大的政策主题、思想主题或发展主题进行乏味的说教,忽视了村干部群体的接受能力、理解能力和认知能力,这就使得当前课程的宣教效果不够理想,难以真正起到指导、引导和辅导的作用。

2.4 评价缺失,课程激励乏力

在乡村振兴背景下,有效激发村干部的活力,使之保持高昂的工作热情,是发展的核心主题。高职政校合作村干部班课程也非常注重村干部群体的有效激励,然而由于没有形成完善的评价机制,针对村干部群体的评价,仅仅停留在测试成绩或学分成绩上,难以有效激励村干部群体,课程所能够起到的激发作用自然就相对偏低。村干部经由课程学习后,所作出的表现也充分表明,该群体并未受到课程的积极感召,在有效发展方面的后劲比较缺乏。

3 乡村振兴背景下“互联网+”高职政校合作村干部班课程改革建议

3.1 突出技术特色,推动按需开课

乡村振兴农村的发展,必须要借助技术层面的有效突破,实现农业生产、农业经营、农业管理层面的全面跃迁,才能赢得新的发展契机。村干部群企体要在这一过程中发挥积极带动作用,成功突破现有的发展屏障,带领农村群众实现新的突破。在“互联网+”高职政校合作村干部班课程建设过程中,要充分重视这一发展需求,利用高职院校在技术方面的显著特色,来为村干部群体提供指向更明确的技术辅导、技术讲解和技术支持,真正做到按需开课,让村干部所面临的发展需求与高职院校所提供的课程内容有效对接,进而为村干部的示范带头,提供强有力的教育支持。

在实践过程中,村干部班教职人员发现,当前农村经济发展的活力越来越旺盛,但村干部群体在新业态、新经济、新模式上的理解,却存在保守的情况。为此,课程按照农村发展需求和村干部成长需求,开办了以农村新经济为主题的课程。该课程围绕当前农村地区比较兴盛的电商经济,短视频经济,特色农产品经济等新的经济业态展开,逐一讲解实际操作方案,指导村干部在模拟的场景中进行新经济的有效带动,使之掌握了相应的模式、技术和规范。这种以发展需求为导向进行课程开发的方式,很快得到了村干部群体的积极响应。一些村干部会根据当前所面临的发展情况,来提出一些专项技术层面的要求,教职人员也会根据这些要求进行课程内容的增减和优化。

在农村医疗卫生、农村教育培训、农村交通建设、农村网络资源开发等方面,村干部班课程也进行了专项的开发,这些课程非常符合农村人重武轻文的特点,内容大都围绕实际操作方法、执行方案、管理方式、操作细节等展开。村干部只需按照课程的指导进行实践层面的融会贯通,就能把新的模式带回到农村中去,切实帮助农民解决实际的发展问题。经过一段时间的推动和完善之后,按需开课的新模式,得到了村干部的大力支持,越来越多的村干部,开始密切关注课程内容,迫切希望能够从课程中学到有用的技术。这一效果也使得村干部群体对高职政校合作村干部班的认识有了明显的转变,充分意识到高职院校所独有技术特色的巨大优势,对课程价值的认同水平大幅度提高。

3.2 坚持问题导向,形成焦点课堂

在村干部班课程改革过程中,牢牢吸引村干部,激发其学习热情,加速其成长速度,是课程改革的重点,也是课程改革的难点。在此次的实践过程中,高职院校教职人员就针对课程互动不足的问题,引入了“先提问,后讲解,再反馈”的新型模式。首先,村干部需要在课程开课之前,提交自己的问题,教职人员也会通过电话访谈、实地走访或线上互动的方式,来整理大量的实践问题,并将之纳入到现有的课程内容中来。 其次,高职院校教职人员会把村干部所反馈的问题,制作成为主题课堂或焦点课堂。在焦点课堂上,教师会以特定的农村实例为主,让班干部围绕特定的问题进行线上的讨论、互动、交流,并将一些热点问题、焦点内容延伸到线下的实践互动和实践合作中去,真正通过课程疏导,完成了重点问题的高度关注。

最后,高职人员会利用自身的技术优势、资源优势和人力优势,配合社会机构的有效合作,重点解决村干部所反馈的问题,为其提供精准的指导方案,并持续跟踪问题化解的效果,从而保障课程价值的有效提高。在此过程中,村干部群体需要定时反馈实际应用效果,以进一步丰富课程的互动环节,让村干部的实际需求得到更有效的满足。

在实践过程中,村干部群体对于医疗卫生管理问题的迫切需求,就引导高职院校针对新农村的医疗卫生问题进行了专项化解,给出了防疫卫生、慢性病管理策略、农村常见职业病应对方法等具有极强指向性的解决方案,并引导村干部学会如何发现农村医疗卫生问题,利用政策和资源的优势,帮助农民更好的解决这些医疗卫生问题。这种以问题为导向,针对问题进行深度互动的教学方式,很快在村干部班中引发了强烈的反响,实际应用效果也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这些焦点课堂虽然内容简短,但却直击要害,是村干部群体迫切需要得到的优质信息,也是能够调动村干部学习积极性和互动积极性的重要抓手。

3.3 注重理实结合,引入乡村实例

在思政宣教这一核心板块上,高职政校合作村干部班课程坚持理实结合的基本原则,通过乡村实例的导入,来让村干部群体进行模拟训练和模拟实践,吸收相应思政元素的同时,掌握落实政策,消除影响,化解危机的具體方法。例如,近年来农村地区功利主义、拜金主义、唯金钱论等负面思想的影响愈发逐渐扩大。在课程中,高职院校的教职人员就围绕政策展开,以某乡村的实际案例为主,逐一讲解了不同类型思想问题的化解方法。在此过程中,村干部既掌握了化解负面思想的管理方法,又树立了正向的价值观念,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也更为清晰明了,能够真正做到思想和行动的有效统一。为了使课程更具时效性,在进行思政内容讲解时,还非常注重农村或者乡村热点的引入,把群众干部所关心的热点问题,纳入到课堂中来,进行深入的剖析,从多层面来说明问题,并给出化解的有效措施。

3.4 健全考评机制,形成内生发展

在考评机制的健全上,高职政校合作村干部班课程所面临的情况比较复杂,考评所发挥的作用也比较有限,所以在传统成绩考评、学分考评的基础上,高职院校引入了典范考评的新机制。所谓典范考评,就是对村干部群体中作出突出贡献的个体或团体进行奖励,并将其案例纳入到现有的教学内容中来,成为村干部群体学习的先进榜样。由于村干部群体之间的交流相对较多,且存在一定的模仿和效仿心理,因此,这种典范作用能够很快引起村干部群体的关注。不仅如此,典范考评在农村群众心中的重视度远远高于所谓的成绩或学分,一些优秀的村干部典范,往往能在农村群众中广泛流传,形成社会舆论的正向推动作用,使村干部更重视这种具有实际作用的激励和敦促,更专注地投入到课程学习和课程实践中来。

乡村振兴的背景下“互联网+”高职政校合作村干部班课程建设,必须要根据新的发展情况,立足村干部群体所面临的复杂现状,给出更具指导性,更能激发村干部活力的新型改革建议。课程内容的建设上,要坚持按需开课,把农村发展所关注的重点问题,作为主要内容进行系统讲解,同时引导村干部反馈实践问题,并根据问题进行焦点课堂的开发,形成短小精悍的优质课堂。此外,课程要能够在思政宣教上进行有效的创新,坚持理实结合,以乡村实例来指导村干部进行思想的吸收和内化。

最后,在考评机制上,要基于传统考核方式,增加典范考核的新机制,用村干部典范的带动作用和促进作用,激起村干部群体的内生动力,使之按照典范发展的道路,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成为更优秀的村干部。

课题名称:广东省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乡村振兴背景下“互联网+”高职政校合作村干部班课程改革研究与实践——基于云浮市村干部大专学历班教学改革与实践》(课题编号:JJGZW2018A02);广东省教育厅普通高校特色创新类项目(课题编号:2020WTSCX283);广东省教育厅普通高校特色创新类项目(课题编号:2019GWTSCX110)。

作者简介:符特(1981-),男,副教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农村职业教育。

作者:符特 宋福杰 欧敏

时代画卷下的农村教育论文 篇3:

冲突与消解:新生代对传统村落的背离

[摘 要]传统村落蕴含着传统农耕文明的文化因子,有着多维价值,即使在信息智能化的今天也为乡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生存场域。然而农耕文明衰退导致的村落空心化已是不可逆转的趋势,这是村落原住民自主价值判断与选择的结果。对于传统村落文化的保护与开发要多从原住民的角度去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对于新生代的背离要多一些理性的思考,合理地化解原住民现实生活需求与村落文化保护之间的冲突,让新生代真正从精神上做到回归。

[关键词]新生代;价值观;传统村落;背离

[收稿日期]2021-03-15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艺术学研究项目“乡村振兴背景下大别山区传统村落文化的价值挖掘与‘活化’利用研究”(18YJC760010)

[作者简介] 董建义,信阳师范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传统村落文化;张金秀,信阳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环境设计。

村落文化是岁月的沉淀,它留存于村落间,融汇在生活里,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衣食住行。有别于江南徽派“小桥流水人家”的婉约之美,例如大别山区传统村落根植于楚地山水神韵,渗透出独树一帜的乡野气息,流露出一种质朴之美。“鸡鸣犬吠起朝晖,雾散林开宿鸟飞。炊烟袅袅农家早,捣衣声声话里长”。一幅幽美乡村生活的画卷,田园、祥和、梦幻,令人神往。然斗转星移,昔日的村落文化受到都市文化的冲击,新生代对于“生于斯长于斯”的村落缺少了感恩之情和根性的眷恋。

一、新生代的价值取向

价值因需要而产生,因被赋予了价值才会得到重视进而产生保护的动机。传统村落对于土生土长的原住民来说是其赖以生存的场域,能够为其提供生息繁衍的物质和精神食粮,被赋予了多样的价值,产生了保护和重视的意识。这里面更多渗透出原住民对土地的感恩情怀和邻里血缘的宗族意识。而新生代作为衔接传统村落和大千世界的过渡人群,对于土地缺少感恩之情,认识不到土地的现实价值,对于一些乡村的传统礼仪文化、宗族文化和老建筑等认为是传统的、过时的东西,理应被现代时尚文明所代替,没有传承和保护的必要性,这是其一;其二,从“土里刨食”的父辈身上看不到希望,看不到“诗和远方”,只有“眼前生活的苟且”,无法满足自己过上富裕生活的愿望;其三,现在农村的新生代大部分没有从事过农业生产,基本不具备在农村生活的技能,从书本上学到的知识又无法转化为现实的农村生产力。他们想改变父辈的生活方式,到外面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因此从内心深处对自己土生土长的乡村持否定态度。

价值取向亦源于对文化的认同。文化的认同是价值产生的前提,没有认同为前提的价值是短暂的、不稳定的价值。文化认同“涉及到个体与共同体的价值、观念、情感等多方面的共振,牵绊着个体的‘我’在共同体的‘我们’中,寻找到共同的精神家园”[1]。任何一种文化都只是一定区域内的人创做的一种存在方式,乡村文化作为村落原住民创造的一种文化形态,是其生产和生活过程中物质与精神经验的沉淀。文化认同是一个逐步递进的过程,主要包括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承认特定文化形态的存在价值,第二层次是接受特定文化形态并愿意与其产生同一性,最后,也就是文化认同的最高层次就是融入”[2]。新生代在行动上的背离实际上是以都市文化为衡量标准对于乡村文化产生的文化不认同现象,是认识不到所处乡村文化形态的存在价值,所以生发不出同一性及行动上的融入。归根结底是都市文化和乡村文化两种文化形态在新生代价值观念上的分歧。

二、新生代价值需求与传统村落现状的冲突

(一)教育层面的冲突

现阶段义务教育虽然实现了不同地区孩子受基础教育权利的平等,但城乡间优质教育资源的配置失衡已是不容忽视的问题,“农村教育的凋敝已是‘冰冻三尺’,农村学生获得优质教育资源的机会普遍劣于城市学生”[3]。当今社会父母对于教育的重视已经达到空前的程度,为了让孩子接受良好的教育上演着一幕幕现代版的“孟母三迁”,学区房、家教、辅导班等等这些新时代的产物已经成为父母间讨论的主要话题,由此可以看出父母对于孩子教育问题的焦虑。尤其对于农村孩子来讲教育是改变命运的重要途径,人人都想接受良好的高等教育,将来能够出人头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在优越的城市教育面前,乡土教育黯然失色,这给新生代居民造成了“离土”与“在土”的思想困惑,一边是不舍,一边是无奈。提升新生代“对乡土文化教育的认同度,能够不断增强主体的乡土归属感,有助于提升以家国情怀为依托的文化自信”[4],在新时代的教育中有着重要的意义。

在国家乡村振兴政策的扶持下,传统村落都有了很大程度的改观,破败的建筑得到了修缮,人居环境也得到了很大提升。笔者走访了黄冈市的石头塆、丫头山、王家畈、东垸、小漆园等传统村落感受到了村落环境的宜人,但空心化问题令人堪忧。产业落后造就的经济空心导致新生代的外流,进而形成了人口的空心,人口的空心形成文化的空心。空心局面的形成主要源于传统村落已经无法实现新生代住民的价值需求,存在诸多需求和现状之间的冲突。青砖黛瓦,流水回廊,优美的村落环境下掩盖不住空心的苍凉,大部分房屋都大门紧锁,锁头已经锈死,部分坍塌的房屋虽已经修缮,但往日的烟火气已经无法找回。东垸村的空心绝非是个例,教育问题也是新生代背离农村,向城市优势教育资源聚集马太效应的重要因素。

(二)择偶层面的冲突

进化心理学认为生物体的终极目标是生存和繁衍,在本质上都是为了争夺生存资源与生存利益。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宏观指引下,借助乡村振兴战略的东风,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现代的农村人口已经解决了温饱问题,在不久的将来也很快可以实现全员脱贫,所以进化心理学视角的生存问题是不存在的。对于现代农村的新生代来讲,最为严峻的是婚姻问题,即生物本能的繁衍问题。人类的繁衍都离开对配偶的选择,只有选择合适的配偶才能使后代在生存竞争中占有优势地位,从而实现整个家族的繁衍生息。Trivers的亲代投资模型(Theory of Parental Investment)認为“雄雌性别的差异导致在繁衍后代的过程中出现了亲代投资的差异,投资多的一方往往会成为‘选择者’,被选择的一方为了获得繁衍机会,会通过进化更具优势的外显特征来回应选择者的‘选择’”[5](P137)。女性在后代繁衍的过程中会付出更多的生理资源,在择偶过程中占有优势地位,扮演着“选择者”的角色,反之男性作为“被选择者”,为了让自己的基因能够继续繁衍下去就需要在女性面前表现出更多物资资源。

“结构性资源缺乏假设”理论也认为女性在择偶的过程中会选择有权有势、社会地位高低男性,因为这是她们接触和获取资源的主要途径[6](P44)。现代社会女性在婚姻选择的过程中占有相对的优势,其价值观念影响了其择偶标准,进而诱导了新生代男性对于资源和社会地位等的占有欲,以此获取在择偶过程中的主动权和优势地位。而这些资源和地位的获取在农村几乎是无法实现的,由此激发了新生代在行动上的背离。中青年人的外流是笔者对这些村落进行调研过程中发现的一致现象,看不到年轻人的影子,与石头塆一位石姓老人攀谈过程中,他说“我们戏称村里留守的人们为8061部队,之前叫‘803861部队’,现在38也跑城里寻好人家去了”。其实老人口中所谓的‘8061’指老人和儿童,38指妇女,男女青年选择进城寻求自己理想的配偶,通过打拼获得更多的社会资源和地位,以求得在择偶中占有更多的话语权,为自己也为后代的良性繁衍创造更好的条件。‘8061’虽为自嘲,但流露出当地人对于人口流失和村落空心的一种无奈。

(三)自我价值实现层面的冲突

人的需求规律都表现出一个从低级到高级逐步发展的过程,每一时期都有一个主导性的需求,其它需求伴随左右作为一种次要性的需求。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将人的需求划分为层层上升的五种层次,其中处于高层的“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求”是人生追求的终极目标。现在农民的生活面上来说变好了,一部分是受益于国家乡村振兴的东风,另一部分来源于外出长年累月的务工,所以农村面貌的改变在某种程度上是从外面城市“讨回来的”,而不是“土里刨出来的”。新生代作为村落里的新生力量,其实自己瞧不起自己父辈“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从土里刨食”,他们怀揣着远大的梦想,追求人生自我价值的实现,肩负着“光宗耀祖”的传统使命,基本都接受过高等教育的新生代从小耳濡目染父辈的艰辛与农村的落后,在农村没有自己施展拳脚的地方。其次,农村的攀比现象也加剧了新生代对于自我价值实现的追求,下一代的成长成才成为邻里间炫耀的资本。种种的现实状况造就了新生代的价值认同出现乡土文化的缺失,使自我价值的实现成为了一种奢望,由此造成了对于村落的一种彻底背离。

三、化解方案

“石拱桥下邀顽伴,爷呼奶唤惹人伤。日出耕作农人乐,晚归浅酌饭茶香”,这些美妙的诗句是社会上层群体对传统村落产生的思古之幽情,都是外来人感知的美,然而因处境的不同作为本地人的新生代在面对石拱桥、老房子等很难诱发其审美活动的产生。不是不爱自己的家园,更多的是一种无奈。所以,对于新生代的背离应该多一些宽容和谅解,少一些道德的声讨和伦理的指责,让年轻人回归不应只是一句空话,地方上要拿出切实可行的措施,解决并引导好新生代的现实需求,让他们看到传统村落的明天,不仅仅是做到让他们生活上的回归,精神上的回归才是真正的回归。

(一)提升人居环境,创造回归的物质条件

生存环境的恶化是动物迁徙的直接原因,动物尚且如此更何况有着物质和精神双重属性的人?对于人类而言,欲望是行动的先导,逐优逐利是人之天性,人人都想追逐好的生活环境,享受便利的出行条件。现在的村村通公路基本解决了村落住民出行的现实需求,在美丽乡村建设和传统村落名录政策的资助下,人居环境也有了很大的改观。黄冈市传统村落的环境营造可以吸取大悟金岭村、信阳郝塘村这些比较成功的案例,在视觉上挖掘当地民风民俗这些乡村文化为元素的文化,以体现乡村聚落营造中的人文精神的体现、情感的表达,凸显以意为美的村落营造观;在现实生活上解决好村民物质需求和村落营造之间的现实矛盾,折衷处理居民对便捷生活的需求与村落规划的冲突。因为传统村落的保护利用也是为了村落原住民能够生活得更好,不单单是为了营造给外来游客寻找乡愁的地方。毕竟村民的合理需求才是第一位的,游客等社會公众需求位居其次,不能罔顾国家乡村振兴的政策精神,仅仅去修缮那些没有人居住的破房子不去关注村落的主人。不然,美丽的乡愁保住了但真正的主人外流了,那么村落的空心是必然的结局。

同时,从非遗传承的角度看村落原住民才是非遗等村落文化的生产者和践行者,原住民缺席的村落文化必将异化,或灭亡或走样。村落的人口空心导致经济的直接空心,最终导致村落文化的空心与灭绝。所以创造与提升人居环境是留住现有原住民,吸引外来住民的必要物质条件,这些不仅需要国家的政策和资金扶持,更需要当地政府和村委的积极宣传和动员,发挥村民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和宗族文化的感召力。黄冈红安县石头塆村就是利用宗族文化进行人居环境提升的很好例证,该村至今还留有象征石氏宗亲的牌坊,亦是石氏祠堂的附属建筑物,昭示家族先人的高尚美德和丰功伟绩,兼有祭祖的功能。2013年四月在主建人石振贵的发起下石氏族人捐款约八万余元重新修缮了宗祠和牌坊,同时改善了村落里的公共设施,以使“不怕麻城地域宽,赶不上黄安石头塆,撮箕灌斗凤凰地,子子孙孙不断官[7](P591)”的祖先庇护继续延续。

(二)挖掘乡愁价值,唤起回归的文化认同

人人对自己土生土长的故乡都有着眷恋之情,不论走到哪里故乡都是心灵的避风港,乡愁是人类特殊的一种情愫,表现为对于流逝岁月的追忆,对故乡的人或物的一种内心眷恋和对形成初步价值认知阶段的追思。过往乡村和睦的邻里关系、互帮互助的民风民俗、宗族聚集而居的居住形式、茶余饭后的家长里短等都是乡愁回忆的具体表现形态,现代快节奏的都市生活带来的高压和人际情感交流的淡化是乡愁出现的直接动因。歌词中的“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凸显了在共同的乡土文化基础上作为“老乡”所暗含的乡愁的各种价值认同,“乡愁的内生价值表现为对人类性的认同,对传统价值的重塑,对主体社会价值的衡量。乡愁中的价值认同实现正确排序,激活乡愁内生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价值,推动乡村走向全面振兴”[8]。国家也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中指出“要以乡情乡愁为纽带,鼓励吸引各类人才以多种方式服务乡村振兴事业[9](P7)”,诚然乡村的振兴需要多方人才的支持和帮助,当地政府和原住民作为乡村振兴的主体,从当地“走出去”的人们同样也是团结的对象,是乡村振兴的中坚力量,他们见识多、信息广,可以作为乡村振兴的智囊团,出谋划策,是城镇化进城中乡村振兴的“新乡贤”。“受恩施报、得功思源”是中华文明的传统美德,新乡贤作为或仕或学或商成功人士,对家乡的发展天然富有“报本反始”的义务与责任[10]。对于这一部分人们可以打情感牌,以乡愁为情感纽带去联络、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制定相关的利益分享机制和合作机制,能引回来的引回来,回不来的通过出资、出策等多种形式,不一定必须是身体的回归,让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到乡村振兴的队伍中来。

(三)深化产业结构,形成回归的长效机制

面对诸多新兴产业,以农业为核心的传统村落如果仅仅依靠传统的思路,不做多元化的发展,深化产业结构,是很难留得住人的。在乡村的产业结构拓展中,村落旅游作为城市与周边地区的联系纽带,已成为推动新农村建设、振兴乡村经济的有效途径,同时也为旅游业增添了别样的乡愁之美。村落旅游的开发可以带动上下游的一系列产业,最直接的如住宿餐饮业的兴旺、工艺品的开发与销售、农副产品的销售、文俗活动的开展等,可以促进非遗的活化和传承,使村落文化能够更好地得到保护和传承。然在执行过程中,变了味的乡村旅游愈演愈烈,过渡旅游商业化的开发,缺失了村落的真实感,造成村落文化原真性的丧失,形成千村一面的现象,久而久之不利于村落的可持续发展。所以,需要“立足于本土乡村治理实践基础,寻求本土化内生的生命力所在,营造本土化的乡村治理语境和话语体系” [11]。在村落旅游中要挖掘村落的独有的特质,形成差异化的文化定位,才能打造出村落文化的品牌。国内村落旅游的标杆当属安徽的宏村和西递,这些传统村落“围绕世界文化遗产的品牌,对皖南古民居代表性村落的徽文化底蕴及内涵进行全方位阐释,突出独特性”[12]。现代人“旅”的是文化,“游”的是特色,在文化和特色都不具备的情况下,就不会产生经济效应。

当然,村落旅游是通过外来人带动当地经济以唤起“新乡贤”回归的方式之一,除此之外,深化产业结构也是留住和吸引人才该思考的重要问题。在保护乡村原生态风貌和文化原真性的基础上,对第一产业为主的乡村进行产业的加工深化是比较困难的,但可以大力发展文化艺术创意产业,如河南林州石板岩镇、郭亮村等利用太行山天然特殊的自然环境和前代开凿的“挂壁公路”大力宣传,引入画院、画廊,建设众多的美术写生基地、摄影基地,与全国众多高校建立合作关系,将“从土里刨食”当地农民转变为艺术产业上的一环,都搞起了附属产业,以往的穷山沟变成了香饽饽,之前走出去的人们又回到了当地,看到了商机和活力的村民又将废弃的片页岩屋顶的老房子自发修缮。当地这种通过艺术振兴乡村的手段不仅挽留住了原住民,创造了经济效益,还很好的解决了人口空心和经济空心,同时高校的介入为当地带来了文化振兴,避免了文化空心现象的出现。这样的产业结构深化真正实现了新生代“回得来留得住过的好”的目标。

四、结语

未来乡村的振兴需要广开言路,博采众村之长,发挥乡愁的纽带作用,在唤起新生代和“新乡贤”文化认同基础上,吸纳各类人才以多种方式,多种维度服务乡村振兴事业。地方要合理制定人才回归的激励政策,以解决回归人才的后顾之忧和实现自身价值,让新生代从精神上做到真正的回归,以此实现乡村的人口振兴、经济振兴,最终实现乡村文化的振兴。

[参 考 文 献]

[1]马迎,陈晓龙.文化认同的路径依赖与现代变迁[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1):42-45.

[2]付秋梅,何玲玲.驱动力与阻滞力:乡贤回归参与乡村治理的作用分析[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6):47-52.

[3]张楠,林嘉彬,李建军.基础教育机会不平等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20(8):42-60.

[4]纪德奎,张永健.乡土文化教育认同的条件与路向[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1):71-76.

[5][美]戴维·巴斯 著,张勇 蒋柯 译.进化心理学:第4版[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5.

[6]田芊.女性择偶倾向——进化心理学的视角[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9.

[7]湖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湖北名村[M].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2016.

[8]杨晓曦,张克克.价值认同视角下乡愁对乡村振兴的路径规训[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2019(6):109-116.

[9]中共中央國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

[10]姜方炳.“乡贤回归”:城乡循环修复与精英结构再造[J].浙江社会科学,2018(10):10.

[11] 陆宏.本土化:乡村治理实践逻辑的重构与回归[J].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20(5):41-45.

[12]汤云云,潘立新,王钦安.皖南古村落旅游品牌的差异化定位思考——以宏村、西递、龙川为例[J].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1):45-52.

Key words:new generation; values; traditional villages; deviation

[责任编辑 薄 刚]

作者:董建义 张金秀

上一篇:学校精细管理社会教育论文下一篇:远程教育网络结构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