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成果

2024-06-29

发展成果(精选十篇)

发展成果 篇1

目前, 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与人民群众收入增长相对滞后的矛盾已经成为我们社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 “城乡居民收入倍增计划”的提出非常及时, 也非常必要。广东是全国经济的第一大省, 2 0 0 7年, 广东的G D P突破3万亿元大关, 占全国G D P比重1/8, 与2 0 0 2年相比翻了一番多, 财政总收入和地方一般预算收入也从2002年的2800亿元和1 2 0 1亿元, 增加到2 0 0 7年的7750亿元和2 7 8 5亿元, 都翻了一番多。不过, 广东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并没有同步增长, 2 0 0 2年至2 0 0 7年, 广东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1137元增加到17699元, 只增长了58.9%, 农村居民纯收入从3 9 1 2元增长加到5 6 2 4元, 只增长了4 3.8%, 居民收入的增长幅度明显跟不上经济发展的速度。面对这个矛盾, 我们要以实施“城乡居民收入倍增计划”为契机, 抓住机遇, 提高认识, 克服“见物不见人”的思想, 大力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 不断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千方百计提高城乡居民收入, 使经济发展的成果更多地体现在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上。

实施城乡居民收入倍增计划, 对广东落实科学发展观, 推动经济转型, 让人民分享发展成果, 具有重要意义。实施“城乡居民收入倍增计划”是广东落实以人为本、全面改善民生的新目标和突破口:第一, 有利于促进消费需求和扩大内需。收入的高低直接影响消费的多少, 人民的收入增加了, 消费的层次也会跟着提升, 尤其是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 对于扩大农村的消费市场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第二, 有利于吸纳优秀人才, 提高劳动者素质。一方面, 工资收入的增加可以吸引高素质、高技能的人才, 另一方面, 劳动力成本的提高可以促进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调整和升级。第三, 有利于缩小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 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通过实施“城乡居民收入倍增计划”, 可以有效缓解低收入群体生活拮据的情况, 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 缩小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 高收入者与低收入者之间的差距, 扭转这种差距不断扩大的趋势。第四, 有利于提高全社会的经济发展质量, 促进社会和谐。收入增加的相对缓慢, 收入差距的不断扩大, 这些问题不紧对广东的经济发展产生不良影响, 同时也为正常的社会秩序增加了许多不稳定因素, 只有不断提高收入水平, 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 广东的经济发展才能稳步增长, 广东的整个社会才会更安定、更繁荣、更和谐。

聚焦改革热点 展示发展成果 篇2

自2015年起,本刊跟踪报道河南省职业教育活动周,以多种形式展示职教活动周期间各职业院校举行的开放校园、开放企业、便民服务等系列活动,进一步提高职业教育的吸引力和社会影响力。

河南省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

2011年至2016年,本刊连续报道平顶山、郑州、新乡、鹤壁、信阳等地承办的河南省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并深入各地跟踪报道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全民终身学习系列活动。深入调研社区教育、示范性乡镇成人学校建设,专题报道“百姓学习之星”和“群众喜爱的终身学习品牌”等,助推我省成人教育工作的改革与发展。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

2008年至2016年,本刊每年特别推出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专题报道,通过金牌榜、金牌教练经验谈、校长谈大赛、专家点评、同期活动等板块,呈现精彩瞬间,分享省内外职业院校竞赛成功经验,展示我省参赛选手的竞赛风采,分析存在问题,找准努力方向。

河南省中等职业学校

“文明风采”竞赛活动

经济发展成果惠民生 篇3

1 压通胀、保民生

众所周知, 2009年11月, CPI指数突破5%, 通货膨胀预期增强。尽管全年物价指数不高, 属于温和型通货膨胀, 本不应大惊小怪。但我国正处于改革发展的“激流区”, 经济发展面临转型, 利益主体多元, 贫富差距大, 社会矛盾凸显。因此, 引起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就其本次通货膨胀的原因, 应该说是各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首先, 货币超发。2.64万亿美元巨额外汇储备, 投放19.5万亿美元的货币, 应对金融危机投放近10万亿美元信贷, 4万亿美元财政资金, 加之经济多年快速发展, 累计超发43万亿美元, 成为世界第一大货币投放国。其次, 土地、房价、油价等价格上涨推动成本上升, 引发需求型通货膨胀, 进而引发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制造业不景气, 股市不景气及房市预期不确定, 引发产业资本、股市外溢资本、房市获益资本合流, 冲向、奔向薄弱农产品领域, 导致农副产品价格上扬, CPI走高, 引发通货膨胀。再次, 由于美元贬值, 国际原材料价格上涨, 产生输入性通货膨胀。最后, 农业基础薄弱, 干旱等自然灾害也是本次通货膨胀的一个因素。总之, 本次通货膨胀, 虽然“温和”, 但治理难度高于以往, “头痛医头, 脚痛医脚”难以奏效, 必须多管齐下, 综合治理。调整经济结构, 改变经济增长高投入、高耗能、低产出、低效益的“粗放式”增长模式, 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提高核心竞争力, 从注重发展速度转变到提高发展质量上来, 实行收入倍增计划, 科学合理分配收入, 缩小贫富差距, 让居民收入增长跟上CPI脚步, 与经济增长同步, 共享经济发展成果。只有这样, 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通胀问题, 改善民生, 提高人民群众福祉。

2 调分配、缩差距

“十一五”期间, 经济高速发展, 综合国力显著提升的背后, 收入分配失衡, 贫富差距突显。过去5年, 财政收入平均增长速度超过20%, 增长400%, 达8万亿美元, 如果加上土地收入超过10万亿美元。与此同时, 2005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493元, 2010年按前三个季度10.5%的增长速度计算, 预估为18978元, 仅增长80%。财政收入占GDP比例高达30%, 劳动报酬占GDP 比重却不断下滑, 据全国总工会统计我国劳动者报酬占GDP比例连降22年, 2005年广东省总工会调查显示, 珠三角地区农民工月工资12年来只提高了68元, 更为严重的是贫富差距扩大, 基尼系数超过0.47, 从行业的平均工资倍数来讲, 1978年我国行业的平均工资倍数最高和最低是2.1倍, 2000年是2.6倍, 2008年是4.77倍, 差距急剧上升。财政部的最新调查显示, 我国的收入分配差距已经达到“高度不平等”状态, 10%的富裕家庭占城市居民全部财产的45%, 而10%最低收入的家庭财产总额只占全部居民财产的1.4%。低收入和中等偏下收入群占总人数的64.30%。统计局统计:我国有1.5亿人没有达到国际人均1美元贫困线标准, 胡润财富调查:2009年我国千万富豪达87.5万人, 亿万富豪达5.5万人。因此, 改革、完善收入分配制度, 缩小贫富差距刻不容缓。

3 调结构、重质量

过去的5年, 世界经济阴云密布, 中国这边风景独好, 财政收入“蛋糕”巨大。但也应当看到, 我国经济发展质量总体不高, 财政实力还很有限。“十一五”期间, 财政赤字由2005年的2008亿元扩大的2010年的10500亿美元。也就是说, 5年来财政收入同财政赤字同时增加到5倍。另外, 央行的统计显示, 截至2009年5月末, 全国地方政府的负债超过5万亿元。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所副所长巴曙松亦认为, “考虑到今后两年地方政府后续贷款2万亿~3万亿元, 到2011年年末, 地方融资平台负债恐将达到10万亿元左右。上述事实说明, 我国经济速度快, 主要靠股市、财政、信贷投入, 但质量不高。高投入、高耗能、低产出、低效益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国企占大多数的上市公司, 仅从A股、H股筹集资金就超过5万亿元;近几年, 我国每年投放的八九万亿元的90%, 也贷给了国有企业。但其实现利润与筹资、巨额信贷投入相比令人大跌眼镜。中石油在2007年最高股价为48元多时, 其市值超过1万亿美元, 居世界第一, 2006年市值3293亿美元, 首次超过美国埃克森石油公司, 再次成为全球市值最大的企业。但2008年中石油业绩显示其净利润只有埃克森石油公司的1/3, 2007年是其80%, 而职工人数是其8倍。进入世界500强的大陆企业40多家, 也只能说是大, 没有一个具有科技核心竞争力。因此, 调整经济结构, 转变经济发展模式, 提高科技创新能力, 保证发展质量势在必行。传统经济模式主要依靠出口、投资、消费“三驾马车”拉动, 但消费所占比重长期在36%左右徘徊, 远低于世界50%的平均水平, 必须加快城镇化步伐, 提高就业率、增加居民收入, 缩小贫富差别, 扩大社会保障范围, 扩大内需。从产业结构看, 农业基础薄弱, 要求我们夯实农业基础地位;工业增长速度较快, 但质量、效益较差, 急需提高科技创新能力, 增强核心竞争力;服务业发展水平低, 金融服务业有很大提升空间, 特别是2.64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 堪比华尔街。中投公司应放眼世界, 合理配置, 积极稳妥拓展海外市场, 实现外汇储备保值增值。从区域结构看, 我国城镇化进展喜人, 城镇化率接近48%, 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中部地区、成渝地区“经济圈”正在形成扩大, 越来越多的人口踏入城市, 城镇化率有望20年后达到工业化后期水平。

总之, 经济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密切相关, 两者相辅相成, 互相促进。发展中出现的问题, 归根结底要靠发展来解决。改变传统经济发展模式, 依靠科技力量, 提高自我创新能力, 加快城镇化步伐, 加快收入分配体制改革, 缩小贫富差别, 控制通货膨胀, 保障就业, 加大民生福利投入力度, 千方百计提高居民收入, 使全国人民充分分享经济发展成果, 使得经济发展与民众福祉共同提升, 促进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友好发展。

参考文献

[1]胡锦涛.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J].求是, 2011 (1) .

[2]中国日报.中国经济转型, 应该怎么转?[N/OL].中国日报网, (2010-06-29) http://www.chinadaily.com.cn/zgrbjx/2010-06/29/content_10030897.htm.

发展成果 篇4

在高中的学习过程中,对于各个科目,我都投以极大的激情与毅力。在课上能够紧跟老师的思路,细心做笔记,认真的回答老师所提出的问题;课下认真完成老师所布置的任务,对于不懂的问题总能够积极地与同学们讨论,及时的解决不明白的问题。这种认真使我在三年中对各科知识收获颇丰。不仅仅是文化课,我对美术、音乐、体育等也抱有很大的热情,我总能积极地与老师在课堂上进行各种活动。

高中阶段,我不仅学到了许多知识,更让我的性格磨练的成熟起来。我所在的高中是一所封闭式的住宿中学。这三年的住宿生活,使我由开始的“十指不沾阳春水”变为自我打理井井有条;使我由开始的小自我主义变得更加为团体着想。离开家,远离父母,我更加懂得如何自己独立思考问题,更加意识到独立的必要与重要。现在,经过了高中生活的我,已经在生活和思想方面都独立了起来。

在这三年中,我承担过职务,虽然是微不足道的宿舍长和图书管理员,但我一直尽心尽力地承担着我的责任,认真完成着我所有的任务,努力地为班级做贡献、为他人服务。我所收获的微笑与感谢,是我价值的体现。在社团活动中,我依照自己的兴趣选择了素描小组。素描小组不仅提高了我的绘画水平,也让我对艺术有了更高层次的认知,又提高了我的耐性。

个性发展特长及成果

1.我的兴趣爱好广泛,对于绘画、音乐、阅读我都有很高的兴趣。在这三年中,我参加了学校素描小组以及图书馆的志愿活动。在兴趣的驱动下,我通过活动提高了审美情趣,增强了与人沟通交流的能力。在课余时间里,我也经常利用闲暇时间进行兴趣爱好活动,为我的高中时光添加了一份色彩。

2.在高一暑假时,学校发起了去北京科技馆新馆的志愿者活动。凭借着对于社会生活的好奇以及对于志愿服务的兴趣,我在北京科技馆进行了10天的志愿服务工作。尽管路途遥远,尽管天气炎热,但我依旧无迟到无缺席。这几天的志愿服务让我得到了坚持的喜悦,也使我品尝了上班一族的辛苦,从而了解到了爸爸妈妈为生活奔波的艰辛。

国企改革发展成果不容否定 篇5

国企特有的企业家精神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

企业家精神是企业家特殊技能(包括精神和技巧)的集合,是企业家组织建立和经营管理企业综合才能的表现,它是一种重要而特殊的无形生产要素。创新、冒险、合作、敬业、学习、执着、诚信以及甘当服务者等等,这些都构成了企业家精神的基本内涵。

值得说明的是,国企管理者所拥有的企业家精神除了上述内容外,还有其关键和特有的内容,如:使命感、责任感、国企情结以及民族性等。因此,我们不能把国企经营管理者等同于一般的职业经理人,并用一般意义上的企业家精神或职业精神来表述国企高管所特有的企业家精神。“壮志热血酬国企,赤胆忠心兴中华”正是国企管理者特有的企业家精神中使命感、责任感的集中体现;而“经济全球化,企业家有国籍”,“企业家精神塑造中最重要的是民族精神,企业家的修养中最重要的是民族文化”,这些掷地有声的观点,正是企业家精神中民族性的高度体现;国企的管理者大部分成长于国企,他们心系企业,对企业、对员工有深厚感情,特别是在那段“造飞机不如卖烧鸡,造导弹不如卖茶蛋”的特殊岁月,这种发自于内心深处的国企情结是他们带领国企员工发愤图强的精神力量。以罗阳为代表的国企精英团队,用汗水、鲜血和生命谱写了国企人激情奋斗的辉煌篇章。

早在2001年,林左鸣同志在《再造魂魄》一书中,以“企业家精神与民族工业的世纪对话”形式,首次提出中国企业家精神中的“士大夫”情结,认为中国历史上的“士大夫”精神同样是中国企业家精神特质的重要因子。此后,他又撰写了《用企业家精神点燃时代引擎——中国企业家精神特质及其建构的条件分析》一文,总结和归纳了企业家精神的七个组成部分,即进取、创新、契约、诚信、敬业、奉献和民族精神,尤其是对民族精神格外推崇,他特别提到中国国有企业家精神中与历史上“士大夫”情结相辅相成的关系。他强调:“当代企业家精神,首先是应该具备历史传承下来的士大夫精神中的优秀因子,从而转化为‘修身、兴企、报国、富天下’的崭新时代伦理,并由此构建出今天这个时代的企业家精神,从根本上实现从士大夫精神到企业家精神的社会精神转型。”在理论上极大地丰富和充实了企业家精神的内涵。

国企管理精英们秉承其特有的企业家精神,带领国企员工对内完成了企业再造和管理变革,对外搏击市场经济、积极投身市场竞争,历经艰苦奋斗、拼搏进取,在世纪之交,创造了国企集群做实、做强、做大和成功发展的辉煌成就。中航工业黎明公司作为国企集群的一员,以自身从艰难困境变身强企的经历,反复演绎着企业家精神的力量。当年,以前所未有的创新精神实施企业再造、辅业改制和管理改革,那时既无前人经验,也无先例可循,其担当和创新令人敬佩,最终取得成功并得到国家有关部门的认同,解决了长期以来困扰国企发展的主辅分离等等一系列政策和操作层面的问题;他们把视角投向国际市场,开拓航空技术业务的国际合作,与国际航空工业巨头同舞,参与全球市场竞争,实现技术管理与国际水平接轨,还带动了全行业走向国际市场的坚实步伐。

进入本世纪以来,国企集团在各条战线捷报频传,开创了共和国工业发展新的时代,推动了我国国民经济的稳步增长,正是有了国有企业的长足发展,才使得中国在全球经济危机中一枝独秀。

事实证明,国企的改革发展实践,极大地发展和丰富了企业家精神的内涵,并在改革实践中得以弘扬和传承。国企集群所焕发出的企业家精神,在国企的改革发展中的作用极其重要。

如果没有企业家精神,国企不可能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这是任何人都不能无视的现实。“事实胜于雄辩”,张教授的“企业家精神抑制论”是完全站不住脚的。

国企的企业文化已成为提升社会道德水平的正能量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公德风气,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所面临的新课题。

实际上,国企集群管理改革的成功不仅体现在经济效益的改善,也体现在国企内部自上而下的观念转变,由此带动了企业自身职工队伍的教育管理和建设。他们积极担当社会责任,积极组织和从事各种社会公益活动。尤为值得称道的是,国企以企业文化的扩展,为社会的思想和观念输入了新风气和正能量。

我们注意到,各企业的理念愿景、企业精神、企业道德,其实质都是在显示企业文化的内容,而国企往往表现的是产业大军对国家、对社会的责任和义务。比如:中航工业的企业宗旨是“航空报国,强军富民”,企业理念几经升华依然是精髓不变,高度提炼为“敬业诚信,创新超越”。中航工业黎明公司在秉承集团公司的企业宗旨和理念的基础上,形成了战略价值观、运营价值观等系统性的企业文化。对员工由过去的单一制度管理,转变为文化教育和行为养成,达到了外塑于形、内化于心的境界。高素质的员工团队做到了上班在厂内是优秀的职工,下班后到厂外是社会上守法诚信的好公民。特别是身着中航工业厂服的员工,不论个人独行还是团组活动,在公共场所助人为乐、学雷锋等事迹,受到了人们的交口称赞。这些都提升了企业形象,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在各类公益活动、抢险救灾中,国企总是冲锋在前、勇于承担。

因此说,国企员工们用自身的素质和企业文化,打破了张教授的“道德危机论”。国企所弘扬的企业文化正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当今社会的行为方式,成为提升社会公德水平的正能量。

nlc202309022130

对于张教授所谓的“国企用工的裙带关系论”,同样用中航工业黎明公司的事实就可以否定这一结论。作为老国企的中航工业黎明公司,企业改革的另一个重大的成果,就是用人用工制度的成功改革。早在改革之初,在充分尊重经营者用人权的背景下,黎明公司干部的选拔主要通过组织考核来实现;后来,随着改革的深入,干部选拔方式也由单一的组织考核选任,逐步向公开选拔转变,以公开招聘和竞聘的机制,坚持了选人用人的“公平、公正、公开”原则,关闭了几十年来论资排辈的晋升通道。这项改革使国企的干部和专家的选用进入了良性循环,极大地调动了年青职工、科技人员和业务管理人员的积极性。经过多年的实践,招聘、竞聘机制和程序日臻完善,年富力强的技术业务骨干被选拔到领导干部岗位。以现职中高级领导干部为例,外省市的工人和农民子弟居多,大家凭自身业务能力、勤奋工作和成果业绩来实现个人发展,这在国企是不争的事实。

中航工业黎明公司和其他中航工业所属企业一样,每年都要从各高校招收应届毕业生加盟企业队伍共同发展。尽管国企的入门工资不是很高,仍有热血青年学生踊跃报名、立志国企、献身航空和国防建设。近年来,在金融危机的严重影响下,中航工业等一大批国企虽然业绩增长趋缓,但仍然担当起社会责任,不仅不裁员,而且还加大了招工名额,几年来,中航工业每年新入职的员工将近两万,在金融危机的几年中,中航工业的在职员工从原来的40万人增加到50万人。就拿中航工业黎明为例,每年招收约 400名大学生,都采取了以学习成绩和能力相结合的考核考评原则,消除了各种人为的干扰,并在整个招聘过程中,始终保持高度透明,把优秀学员招收到产业队伍中,为企业输入了新的力量、提供了人力资源保证。

国企的这些行动,已成为社会公德的正面力量。

而张教授所说的“国有企业招工当中,更多的是裙带关系”,是严重违背事实的。在对所谓“裙带关系”的治理上,国企有更强的自制和修正能力。

国企作为共和国工业体系的主体不容削弱

众所周知,当今的共和国完整的工业体系是半个多世纪以来,历经几代人艰苦卓绝的努力,在一穷二白的起点上逐步建立起来的。在此过程中,国有企业得到了快速成长和发展,成为我国工业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在共和国工业化进程中,国有企业在钢铁、能源、交通、国防等诸多领域全面出击,连续创造了辉煌业绩和前所未有的奇迹。不论是在计划经济时代,还是改革开放的市场经济时期,国有企业勇于担当历史使命,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业已成为国家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进入本世纪以来,在经历了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洗礼的国有企业,在涉及国计民生和国防建设领域等国民经济建设中有所作为、大放异彩,呈现一派生机勃勃、各逞英豪的快速发展的好局面。也正是因为有了强有力的国有企业,才支撑起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才使得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有了保障。

可是,张教授无视这些成就,全面否定国企对经济社会的贡献和作用,甚至扬言要国有企业大量退出现有领域,公开断言要将“国有企业、国有和国有控股的企业真正降低到GDP的10%以下”,真是耸人听闻,作为一位著名的经济学家,说出这样的论断是极其不负责任的。

党的十八大旗帜鲜明地提出“两个不动摇”:“要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推行公有制多种实现形式,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完善各类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推动国有资本更多投向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为国企及其他所有制形式的各类工业企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因此作为共和国长子的国企,只能强化发展,绝不能削弱。

我们坚信,国企的发展是历史赋予的使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最坚定的支撑力量。“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我们国企员工坚信,国企光明的未来,是实现“中国梦”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走向伟大复兴的中坚力量。

发展民生科技共享创新成果 篇6

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要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重点解决民生问题, 实现“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住有所居、老有所养”;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必须更加关注民生, 为人民谋利益, 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 在实现、维护和发展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进而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解决民生问题、改善民生离不开科技的发展。作为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科技进步与创新是服务民生和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科技成果、共创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

一是坚持以人为本, 实现科技工作的大发展。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就是要把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通过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创造出更加丰富的成果, 以此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和精神需求, 改善人民生活状况, 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科学技术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快速向前发展的基础性力量和原动力, 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坚持科技发展面向人、科技发展服务人、科技发展为了人, 实现自身工作的大发展, 提高科技关注民生、改善民生的能力和水平。

近年来, 太原市科技事业紧密围绕地方发展的紧迫需求, 整合各方面创新资源, 着力破解阻碍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科技问题, 取得了显著成绩, 拥有了一批重大成果, 掌握了一批关键技术, 为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和解决重大民生问题提供了有力支撑。但是, 在现有经济基础和资源条件下, 仍然有许多民生问题亟待解决, 如就业问题、医疗保障、教育问题、环境问题等, 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进行相应的体制改革, 更需要科技发展提供更加有效的技术手段。这就要求在科技创新工作的总体布局中, 坚持以人为本, 强调关注民生, 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更好地发挥科技创新对社会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

二是围绕发展这一主题, 充分发挥支撑引领作用。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 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是以科学的精神尊重客观规律的发展, 是充分依靠人民群众的聪明才智和科学技术的发展, 是真正为人民谋利益、谋幸福, 着眼长远的发展。人类历史的发展证明, 科技发展推动着经济的增长, 科学技术的进步对国家经济发展有极大的影响。只有经济增长了, 社会物质财富才能进一步增加, 人民的生活才能进一步改善, 社会也才能进一步和谐。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最终应体现在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上, 体现在改善民生上。离开人民群众生活的改善, 离开人的全面发展, 社会主义建设就失去了真实的意义。

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 党中央确定了“扩内需、保增长, 调结构、上水平, 抓改革、增活力, 重民生、促和谐”的总体原则, 出台了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一揽子重大举措, 并把科技支撑作为五大措施之一, 把科技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把科技发展作为克服经济困难的根本力量, 强调要大力推进科技创新, 并要求科技创新要与扩内需、保增长、调结构、上水平紧密结合起来。这充分体现了中央对科技工作的高度重视和明确要求。科技工作要以此为契机, 发挥对产业转型升级和结构优化的支撑能力, 显现在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中的关键作用, 突出在扶持就业和促进创业中的积极影响, 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供就业岗位、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以及推动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把改善民生作为太原市科技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近年来, 太原市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紧紧围绕建设创新型城市主战略, 坚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科技进步和创新在太原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日渐突出, 一批关系民生的重大科技问题取得突破, 公共安全技术支撑体系不断完善, 科技在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中作出了积极贡献。

2009年, 民生问题被摆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 中共太原市委、太原市人民政府在太原市深入开展“民生科技促进年”活动, 就是要通过大力实施创新成果惠及民生、自主创新关注民生和条件建设改善民生三大专项行动, 重点支持一批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惠民生的科技项目, 为转型发展、安全发展、和谐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为此, 我们要做好以下5件事。

一是着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扶持中小企业发展。围绕太原市产业发展需求, 在装备制造、镁铝合金加工、不锈钢深加工三大基地建设以及生态环境、人口健康、食品安全等重点领域, 实施一批关系民生的重大自主创新项目, 突破一批制约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共性技术瓶颈, 培育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企业和名牌产品, 促进产业素质提高, 达到调结构、惠民生的目的;鼓励和支持中小企业开展信息化建设、产学研合作, 加快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 重点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发展前景广阔的中小型民营科技企业, 在拉动内需、扩大就业、培植税源上发挥科技的引领作用。

二是加快科技成果推广转化步伐, 强化科技进步对改善民生的引领作用。在节能减排、公共安全、农业科技富民等方面, 筛选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先进成熟适用、能够惠及广大人民群众的科技成果, 采取政府采购、市县联动等方式, 进行示范推广, 让更多的科技成果惠及广大百姓, 让更广泛的人群能够更便捷、更廉价、更充分地享受到科技创新的成果。

三是加强基础条件平台建设, 为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惠民生提供科技保障。要调动并充分发挥工程技术中心、成果转化服务体系等科技资源的积极作用, 加大整合力度, 提升服务水平, 促进人才创新创业;要认真落实社区科技特派员制度, 了解掌握民生最前沿的科技需求, 实施一批涉及社区居民的科技项目, 使科技真正服务于百姓生活。

四是加强城乡科技统筹, 引导科技资源和要素向农业和农村转移。2009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指出:“扩大国内内需, 最大潜力在农村;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基础支撑在农业;保障和改善民生, 重点难点在农民。”我们要高度重视农村科技工作, 通过完善以农村特派员、农业科技服务专家大院和星火科技培训学校为重点的农村科技服务体系, 开展农业技术承包, 重点培育几个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以此为载体, 带动农业生产上规模、上水平, 让广大农民享受科技带来的福祉。

五是动员广大科技人员服务企业。人是创新要素中最具能动性的核心因素, 科技人员是知识和科学技术的载体, 政府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完善、激励和支持科技人员服务基层和企业的政策环境;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各类学术团体要为科技人员服务基层和企业做好保障, 最大限度地调动科技人员的创造活力;科技工作者要主动把自身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 帮助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破解发展难题、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增强核心竞争力, 为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惠民生作贡献。

抓住机遇大力发展民生科技

发展民生科技是大势所趋。民生科技就是与民生问题最直接相关的科学技术, 即与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相关的科学技术, 民生科技不一定是最先进的, 但一定是适用的、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科技。民生科技具备以下特征:第一, 与民众生活基本需求密切联系;第二, 注重科技的适用性和有效性, 看重的是科技改变民生状况的直接效应;第三, 民生科技的内涵是不断变化的, 与不同时期、不同发展阶段、不同的民众需求相适应;第四, 以支撑和谐社会为主旨, 即以科技是否能造福民众、是否有利于创建和谐社会为主旨。因此, 民生科技问题的实质是如何通过科技手段让全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问题。发展民生科技要注重科技创新与技术转移扩散两方面相互兼顾, 既要强调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的支撑作用, 也要高度重视技术转移和扩散。

近几年, 加强民生科技已成为各国政府制定科技政策的新导向。例如, 德国2005年初针对科技发展提出的3点战略目标, 其中之一就是要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 加强健康卫生保障;新西兰未来10~15年科技工作的目标是“科技改变新西兰的生活”;韩国科技部公布的《2025年构想:韩国科技发展长远规划》提出13项具体的民生科技任务, 涵盖了医疗卫生、环境、自然灾害预测、人口老龄化等与民生直接相关的科技问题;欧盟2007年1月正式启动的第7个框架研发计划的重要战略思想之一是“以人为本, 使科技进步真正能为公民和全社会服务”。

我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 (2006—2020年) 》的制定和实施也已显现出科技工作的重点向民生科技转化。规划中出现的以前未曾涉及的公共安全科技、环保科技、人口科技、健康科技等, 都属于民生科技的范畴, 或与民生科技领域密切相关。根据我国目前建设和谐社会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发展民生科技必须立足于我国的基本国情和需求, 以民生优先为主题、以加大投入为重点、以拓宽渠道为主线、以自主创新为主导、以转移扩散为途径, 从人民群众最为关心的安全、健康、环保、富民等领域着眼, 进一步加大民生科技的工作力度, 构建服务于民生的科技工作体系, 发挥科技创新对民生科技的支撑和引领作用。

把民生科技作为太原科技工作的重要内容。按照国家、山西省科技工作会议精神和太原市经济工作会议的要求, 围绕2009年太原市科技工作重点, 太原市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 大力加强民生科技工作。

科技管理部门和科研院所要转变观念, 调整科技工作价值取向, 按照以人为本、统筹兼顾的原则, 把民生科技放到与产业科技同等重要的位置, 将科技资源向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教育保障、医疗保障、就业保障、社会保障、住房保障、环境保障和安全保障等领域倾斜。要加大民生科技经费投入, 充分发挥科技计划的引导作用, 大力引导企业和社会资金向民生科技投入, 努力形成多元化的投入体系。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 积极引导企业和社会资本参与民生科技产业, 加快民生科技成果产业化进程, 积极培育发展环保产业、健康产业、医药产业等民生科技产业, 满足广大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生活需求。要围绕太原市“民生科技促进年”活动, 加强生命健康、公共安全、疾病防治、环境治理等民生领域的重大研发机构、科技公共服务平台、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科技基础设施的建设与升级, 提高民生科技创新与服务能力。要加大民生科技在科技评价指标体系中的权重, 对于在民生科技领域做出重要贡献的科技工作者要予以重奖。鼓励、引导更多的科技工作者深入基层去开展民生科技研究。

“高等学校创新发展研究”成果报告 篇7

一、研究内容与方法

高等学校发展是一个弥久且永恒的话题,但如何站在当前我国高等学校发展的特定阶段,从认识高等学校的本质性与时代性入手去讨论其创新发展问题乃是一个具有创新意义的课题。我国高等学校从艰难起步到实现跨越式发展,用了100 多年的时间,这100 多年,跨过了西方高等教育几百年的路程。无论是学校数量,还是在校生数量,我国高等教育的规模在国际上都堪称最大,这是令人自豪的成绩。但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从我国现代化建设阶段性特征和国际高等教育发展潮流来看,我国高等教育还不能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接受良好教育的要求,同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有明显差距。因此我们站在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特定阶段,创新思索高等学校的发展问题,探寻体现高等学校创新发展的衡量指标与实现路径,以指导高等教育的科学发展,把创新发展作为高等学校发展的主题。

(一)高等学校发展内涵释疑

以高等学校现实发展为背景,从高等学校发展内涵释疑出发,探讨了高等学校发展的科学内涵。对高等学校创新发展的认识,首先要建立在对什么是高等学校的正确认识上,求智和高层次人才的培养活动是高等学校的原发形态,高级专门人才培养的制度化是中世纪高等学校的发展结果。只有对高等学校的本质有科学的认识,才能指导高等学校发展符合高等教育的本质。因此高等学校发展表现为对高等学校内涵认识的丰富与深入,表现为高等学校对于自身使命的日渐明晰,高等学校的发展必定是对高等学校认识不断推进的结果。今天高等学校是与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紧密相关的外部联系系统,其发展受到外部系统的巨大影响,其本身也日益成为一个多元化的机构,包含的事务越来越多。但是高等学校虽然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对其发展却必须把握本质属性,强调核心功能优化在其发展中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大学的功能上,当前较为普遍的观点是把它定位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上,但大学的社会服务不同于一般社会组织的社会服务,大学的社会服务是以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来实现和完成的,人才培养是高等学校第一要务,人才辈出是大学的最高荣誉。高等学校所培养的高素质人才、所拥有的知名学者、科学研究取得的丰硕成果以及它对社会实践所产生的深远影响,应当是围绕着学术展开的。在此认识的基础上,课题系统地论证了高等学校创新发展的衡量标准。

(二)高等学校创新发展的衡量标准

高等学校是一项社会事业,其创新发展必须依赖于现存的社会环境和各种内外部条件,这些因素都会使高等学校的创新发展成为一个包含方方面面的“多面体”,其中任何一个方面的不足,都有可能影响到高等学校的创新发展。但我们认为一些外部因素, 只是条件、环境或其溢出性效应,只是为高等学校自我发展、自我约束提供了必要条件,但并非充要条件。因此,高等学校创新发展最终还是要落实到高等学校内部因素的改革和调整。基于此,课题组对高等学校创新发展的衡量标准提出以下七个要素。

1. 先进的教育理念

一个国家高等学校的发展必须有先进的教育理念的引领,有什么样的高等教育理念, 就会有什么样的高等学校实践和人才培养目标,引导高等学校发展的方向。因此高等学校的创新发展,不仅仅指数量的增长、单纯质量的提高和结构的优化,也不是一味地去赶上或遵循世界一流大学的发展轨迹,教其所教,把其作为学习的模型。当代中国高等学校创新发展首要的是从教育理念入手,确立先进的教育理念。先进教育理念是一定历史时期高等学校发展的文化经典,是高等学校创新发展的目标导向,是对高等学校实践活动的本质认识,是一种持续发展的文化力,是一流大学鲜明的认知标识。

2. 高素质的师资团队

高等学校的创新发展离不开高素质教师的创造性劳动,这是立教之基、兴教之本、强教之源,是高等学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表现。教书育人是高校教师的核心使命,它既是高等学校的本质和大学教师的职业特点决定的,也是高等学校创新发展对教师的现实要求。高素质师资队伍是高等学校提高办学质量的核心,是高等学校强化办学特色的关键。

3. 现代教育技术

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引发了教育技术的革命,从而推动高等学校不断创新发展。现代教育技术对高等学校创新发展的影响, 即它的应用或作用的机理, 就是通过影响教育制度,改变教育理念,改造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手段、教育环境等方面促进高等学校发展,达到使高等学校为人的培养和发展提供优秀的服务和技术支持。没有相应的先进教育技术支持助推,无法彰显高等学校创新发展之先锋。

4. 合理的教育内容

合理的课程内容集中体现了人类历代积累起来的经验和知识的精华,是知识的继承与发展的统一,反映了一个国家科学、文化、技术的发展水平。教育内容必然反映到课程上来,合理的课程教育是高等学校创新发展的核心要素,是高等学校中的两大主体——教师与学生产生互动的主要媒介,是学校的核心元素和直接产品,也是判断一所学校优劣的直接因素。课程教育是高等学校创新发展的直接产品,因而课程革新就是高等学校创新发展的生命线。

5. 科学的教育组织

有什么样的组织安排,就有什么样的高等学校发展的路径和走向。高等学校之所以发展迅速,其根本原因之一便是其现代高等教育组织的建立与发展。其中最核心的是科学地处理好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之间的关系,形成了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界限分明, 相互借力的良好态势。因此要有效开展高等教育活动,就必须不断创新高等教育组织以满足高等学校的创新发展,使其与高等学校的发展相匹配。科学的教育组织为高等学校创新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6. 学术繁荣的促进

高等学校是一个开展学术研究、追求知识的学术团体,围绕着高深知识的传播、创新和应用开展活动,它以知识为主线开展一系列学术活动。因此高等学校作为一个学术组织,其声誉与水平有赖于学术,其生机与活力取决于学术的发展和繁荣。高等学校所培养的高素质人才、所拥有的知名学者、研究所取得的丰硕成果以及它对社会实践所产生的深远影响,都是围绕着学术而展开的。学术繁荣是高等学校创新发展的根基和文化特性。

7. 创新人才的培养

高等学校的发展必须紧紧围绕自己的核心任务展开,育人本位是人类经历近千年对高等学校本质、规律的全面认识以及对高等学校使命、价值的综合认定。高等学校是否创新发展,最根本的应该看它有没有培养出创新人才,看其培养的毕业生对于人类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学术的提升以及对于本国和本民族所做出的贡献。培养人才是激发高等学校生命活力的基础,也是这种活力得以持久维系的必要条件,这是高等学校创新发展的源头活水。

(三)研究思路及方法

研究高等学校创新发展,首先要回答什么是高等学校创新发展?怎样实现高等学校创新发展?进一步说,就是要回答高等学校创新发展的科学内涵是什么?其衡量标准又是什么?实现高等学校创新发展的路径是什么?我们认为:当前乃至未来就高等学校创新发展,应当从高等学校发展的内部规律、内部结构关系中去研究、去探寻,外部环境的改变,只是为高等学校自我发展、自我约束提供了必要条件,但并非充要条件。因此创新发展最终还是要落实到高等学校自身的改革和调整上,从内在规律、本质的内生性中研究,跳出高等学校增长陷阱,形成科学发展观。课题具体采用了文献法、访谈法、案例法等,在分析高等学校、高等学校发展本质和时代性的基础上,阐述了评价高等学校创新发展的要素指标,并提出了具体建设和实现路径。

二、结论与对策

(一)先进的教育理念是高等学校创新发展的导航仪

先进教育理念是衡量高等学校创新发展首要当量,是高等学校创新发展的导航仪。当前面对高等学校发展的新起点,应当理性学习,自主探索,提出清晰的具有时代精神、民族思想、学校特色的与高等学校本质相契合的先进教育理念。其对策:一是先进教育理念的建构导向。形成以育人为先注重素质、以学术为本立足社会、特色为基各美其美哲学导向。二是实施具体策略。质量至上,着力开发“三潜”,培养学生的潜质、潜能、潜力即“三潜”;育人为本,推进“三自”发展,提升育人为本观念,关键在于学生自主、自由和自然的“三自”发展;学以致用,提升“三创” 能力,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各类人才,造就创新、创业、创优的“三创”人才;服务社会,彰显“三学”特色,通过学生、学科和学术成果“三学”的特色及成就,服务社会。

(二)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高等学校创新发展的操控杆

面对时代挑战和社会要求,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优质师资团队是高等学校创新发展的必要条件。因此高素质的师资队务是高等学校创新发展的操控杆。其培养路径:一是师德:品德高尚,爱岗敬业,关爱学生;二是学问:学识渊博,术有专攻;三是教艺:精于教学,善于育人;四是思想:理念先进,信念坚定。

(三)现代教育技术是高等学校创新发展的助推器

现代教育技术是衡量高等学校创新发展的重要因素。现代教育技术的有效运用会推动或引起高等学校的教学体系乃至教育思想、教育理念、教育体制的深刻变化。因此教育技术是高等学校创新发展的助推器。现代教育技术实现路径:一是前提条件:提高全员教育技术认知水平和教育技术能力;二是路径指引:构建科学的教育技术指标体系;三是积聚内生力量:大力发展现代教育技术;四是保障服务核心任务:利用教育技术大力开发人才培养资源。

(四)合理的课程教育是高等学校创新发展的燃料箱

作为教育内容的核心,课程是实现各级各类教育培养目标的主要途径,课程内容是高等学校创新发展的直接产品,课程革新是高等学校创新发展的生命线,开放课程的开发是高等学校创新发展的新趋势。因此合理的课程教育是高等学校创新发展的燃料箱。其对策:一是课程的信息化:开放、丰富与自主;二是课程的基础化:通识教育课程的变革;三是课程的整合化:学科群课程与跨学科研究;四是课程的模块化:分类与集成并举;五是课程文化的建构:开放、自主、信任。

(五)科学的教育组织是高等学校创新发展的起落架

高等学校的创新发展,必须有与其相匹配的科学的教育组织,高等教育组织改革与创新是支持高等学校创新发展的活动场域,建构科学的教育组织是高等学校创新发展的起落架。科学教育组织建构对策:一是重构大学组织结构,形成“教授治学、学术自由”顺畅开展的组织形式和运行机制;二是变革组织目标,形成以“整体结构优化、个体特色发展”为取向的组织改造;三是建构现代大学制度,形成以“培育人才、繁荣学术”为取向的制度安排。

(六)学术繁荣是高等学校创新发展的机翼

学术性是高等学校安身立命的根本,学术组织的繁盛是高等学校创新发展的应然之需,学术成就是高等学校创新发展的显性品质,健康的学术文化是高等学校创新发展沃土,因此学术繁荣是高等学校创新发展的机翼。推动学术繁荣,一是保障学术,固守高等学校“原生态”本质,其“原生态”本质主要包括学术自由、大学自治、教授治学、学术组织等方面;二是彰显学术,增强高等学校的“学府韵味”,挖掘蕴藏在高等学校文化结构和历史演进中的那些薪火相继的东西,并在此基础上展现时代本色;三是繁荣学术,提升高等学校的学术文化品位。

(七)创新人才培养是高等学校创新发展的发动机

人才培养是高等学校的第一要务和永恒主题,高等学校对社会的最大贡献在于人才的培养,为社会源源不断地输送能够推动社会进步的高级专门人才,这既凸显了高等学校培养和造就人才的历史责任,也是高等学校创新发展不可偏离的重心。因此高等学校创新发展必须始终紧紧围绕自己的核心任务展开,创新人才培养是高等学校创新发展的发动机。培养创新人才的核心是要改革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着力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一是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创新。其内容包含:崇尚智慧、启迪智慧的人才培养模式;以人为本、充满仁爱的人文境界;尊重学术自由、倡导个性发展的文化氛围。二是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创新。其内容包含:构建教育教学创新体系;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改革教学组织与管理制度;创新实践教学模式。

发展成果 篇8

一、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内容

该课题的研究分为五个部分:第一,地方高校发展概述,从地方高校及其时空状态、地方高校的发展定位、地方高校发展的政策选择进行基本的概述。第二,地方高校的治理结构,对地方高校的外部治理结构和内部治理结构进行分析,并以湖南农业大学为例对现代大学制度建设进行实证研究。第三,地方高校办学职能的实践探索,分别从地方高校实行弹性学分制的研究与实践、地方高校的科技创新、地方高校的社会服务等三个方面进行研究。第四,地方高校的管理创新,从地方高校规范化行政管理、地方高校的后勤社会化改革、校院二级管理体制改革、地方高校目标管理等四个方面进行研究。第五,独立学院的实践,从独立学院的产生与发展、办学能量积累策略、独立学院的教育教学管理等三个方面进行研究,并对湖南农业大学东方科技学院的办学实践情况进行了分析。

(二)研究方法

该课题主要采取了调查研究法、比较研究法、案例研究法等。

1. 调查研究法

该课题对地方高校发展中的具体现实问题进行科学的调查和分析,采用SPSS19.0社会科学统计软件包对调查所得数据进行处理,努力使定量和定性分析结合起来。

2. 比较研究法

该课题收集国内外相关文献,对国外地方高校发展创新的模式进行全方位考察与比较分析。

3. 案例研究法

该课题以湖南农业大学为个案,进行案例分析,寻找地方高校发展的共性与个性特征。

二、研究结论与对策

(一)地方高校的发展定位

地方高校一般指由地方政府投资和主管的高等学校。在我国,地方高校的发展得益于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两次重大转型。一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推行的“权力下放”,通过下放中央部委所属院校,加大省级政府发展管理本地区教育的权力以及统筹力度,确立了中央和地方政府两级管理、以地方政府管理为主的新高教管理体制。二是肇始于20世纪末的高等教育扩招政策推动的大众化进程,使得地方高校在连续几年的扩招过程中在学校数量、总体规模和校均规模等方面都得到了迅猛发展。可以说,地方高校的出现和发展是我国高等教育转型的重要部分和表现方式。

办学定位是每所高等学校的办学者希望把学校办成什么样子大学的一种宏观教育理念,是他们持有的具有强烈主观色彩的关于所在学校办学方向选择、角色定位、特色体现的办学理想和价值追求。每一所高校要办好,首先要明确自身在高等教育体系的相对位置、发展空间、发展方向,使学校获得理性的指引,使全体教职员工都朝着明确的目标努力,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地方高校大都是教学研究型或者教学型高校,国内一些研究型大学提出的“世界一流大学”或者“国际知名高校”的目标显然不适用于地方高校,地方高校只有充分挖掘和利用现有办学资源,强化办学特色,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才能准确寻找自己的发展定位。

地方高校发展定位是一项复杂的行动决策方案,需要考虑的因素很多,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来进行准确定位。(1)分类定位原则。即地方高校根据学校的层次和类型,体现自己的优势,规避自己的劣势,形成自己的特色,实现自身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优质服务。(2)比较优势原则。即地方高校必须充分挖掘和利用现有办学资源,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学校发展等基本目标上不宜盲目求大求全求高,要集中有限资源,瞄准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求,在人才的知识结构和能力体系的某些方面有所突破,形成特色和品牌。(3)市场导向原则。即地方高校要通过内涵式发展积累实力,在高等教育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的环境中逐步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通过不断提高自身的办学水平和综合实力,进入竞争中的良性循环。(4)协同合作原则。即地方高校通过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校际合作、国际交流等相互合作,取长补短,通过经验交流、资源共享、“交换生”等实现双赢。(5)特色强化原则。即地方高校在以往的办学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一定的办学特色,这些办学特色要注意总结和提炼,并且在进行发展定位时恰当强化,以形成特色鲜明的办学模式。

湖南农业大学在认真总结学校多年办学经验、客观分析学校发展面临的困难和问题的基础上,对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农大精神进行凝练,提出了“坚持以本科教育为主、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立足湖南、面向全国,服务‘三农’、服务社会,以农科为特色、多学科协调发展,努力把我校建设成为位居全国同类型院校先进行列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的”办学定位。围绕着学校定位,学校先后制订了“十五”“十一五”和“十二五”发展规划,以及各个时期的教学、科研、学科专业、校园基本建设、人才队伍、后勤社会化改革等各方面的配套分规划,明确了各个时期学校的战略发展方向和思路,凝聚了共识,成为学校办学行为的航向标。

(二)地方高校发展的政策选择

在地方高校的发展过程中,主要牵涉到三个利益主体:政府(包括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与地方高校。这三个利益主体都具有自己的动机和抱负,都是政策内生的参与人,政策制定的结果都是由这三个利益主体参与人策略互动决定的。对于中央政府来说,其所关注的目标和利益所在,是要通过理顺各级政府、中央业务部门和高校的关系,形成一个合理的高等教育结构,实现地方高校为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服务,保持高等教育与整个社会的协调发展。对于地方政府而言,其所关注的目标和利益所在,是通过发展本区域的高等教育为本地区提供人力和智力支持,促进和推动本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形成高校与区域经济和文化的良性互动;通过获取和吸纳政府和社会各方面的办学资源,从而赢得最有利的发展空间,以实现办学效益的最大化。如果说政府与高校中间的联系纽带是对资源的分配和占有,那么由于教育政策作为一种分配和调整教育利益的政治措施,“教育利益格局和利益分配方式的变化最终会导致教育政策进行教育利益分配的行为范式和制度安排的变化”,因此,三个利益主体围绕着资源的分配和占有进行的多次博弈就形成了约束地方高校发展的某种行为范式,地方高校的发展及其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和发展困境可以在政策牵涉的各利益主体的博弈中得到合理的解释。

地方高校的发展在政策上应从以下三方面着手。

首先,建立高等教育政策补偿机制,确保地方政府和地方高校的相关利益。在地方高校发展过程中一直伴随着“权力下放”。从世界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的经验来看,政府权力下放的同时并不意味着放弃自己应该承担的义务,中央政府应在更大范围、更深层面承担国家高等教育发展责任的战略,在鼓励地方政府发展高等教育的同时,应当制定更宽松、和谐的地方高等教育发展政策,积极促进地方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当前,首要的是加大中央财政对地方高校的投入力度,充分发挥公共财政的利益补偿和发展导向作用,向地方高等教育提供各种形式的财政补助,有利于激发各级地方政府投资高等教育的热情。在加强对地方高等教育投入力度的同时,中央政府应监督地方政府切实承担起对当地高等教育投入的责任。

其次,转换政府职能,扩大地方高校的办学自主权。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必须努力改变传统管理思维,逐步放手让高校自主经营和管理,积极扶持市场、培育市场和引导市场,让市场机制在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中发挥作用。在赋予高校更多办学自主权的同时,政府应积极引导地方院校主动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建立健全学校与所在地相互依赖、相互支持、共同发展的良性互动机制,将学校发展与地方发展紧密结合起来,从而获得地方政府更多的支持和资助,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

最后,明确和规范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管理高等教育的权力界限。应该进一步完善《高等教育法》,明确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职权划分,明确规定哪些权力和责任应由中央政府行使、哪些由地方政府行使;明确规定违背法律规定的行为的具体惩罚措施。只有这样,才能充分保证各自权力的有效行使和责任的有效承担。

在目前我国转型时期,中央政府的较强调控能力和权威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顺利进行的保证,但在管理地方高等教育上,由于各地方的资源禀赋、人口状况、地理位置、教育传统以及教育水平等方面差异较大,因此,在划分高教权力时,博弈规则无论是中央确定还是由中央与地方共同协商确定,都不应该采取过去那种“一刀切”或“全国一盘棋” 的做法,而应针对各地方的实际情况,有目的和有重点的区别对待,采取“照顾差异、激励后进、奖励先进” 的灵活政策,如在高等教育比较发达的地区,中央在计划指标方面可以给予地方更大的空间,而对于比较落后的地方,中央应在物质资源或财政转移支付方面给予地方更大的支持力度和灵活政策。

(三)地方高校的治理结构

大学治理是在大学利益主体多元化以及所有权与管理权分离的情况下,协调大学各利益相关者的相互关系,降低代理成本,提高办学效益的一系列制度安排。大学治理结构总体上包括外部治理结构和内部治理结构两大部分。外部治理结构主要是大学利益相关者之间的权力关系和责任义务,包括大学与政府、社会、用人单位、投资者、学生及学生家庭等。大学内部治理结构一般认为主要是学校三大权力关系的建构,包括校长形成的行政权力、教授形成的学术权力和大学事务决策的民主权力。

在地方高校外部治理结构中,包括五种权力类型:一是党派政治权力,二是政府行政权力,三是投资者的董事权力,四是专业行会权力,五是学术寡头权力。改革开放30多年的探索,尤其是1997年以后的变革,使我国大学外部治理结构发生实质性变化。(1)以法律法规为导向逐步规范政府职能;(2)以扩大办学自主权为导向规范政府与大学的权力关系;(3)以多样化办学为导向构建中国高等教育新格局;(4)以成本分摊为导向确立利益相关者间的投资关系;(5)以自主择业为导向重构政府、学生和大学间的契约关系;(6)以面向世界为导向确立与世界教育的合作关系。

在高等教育管理范式从国家控制型向国家监督型转变的过程中,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让地方高校拥有充分的办学自主权是外部治理结构的关键。为此,中央和地方政府必须努力改变传统管理思维,逐步放手让高校自主经营和管理,积极扶持市场、培育市场和引导市场,让市场机制在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中发挥作用。同时,除行政手段外,还应利用规划、拨款、法律法规、服务等手段对高等教育实施宏观调控,把一些教学和科研的评估权和监督权委托独立的社会中介机构,让市场和社会共同监督和规范高校的运作。在目前地方政府对地方高校投入有限的情况下,应通过相关法律明确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职权划分,保证各自权力的有效行使和责任的有效承担。

内部治理结构主要解决的是学校内部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问题。在高校的权力结构中,主要有三种权力类型:以科层制管理体现的行政权力,以教授治学体现的学术权力,以教职工民主参与管理体现的民主权力。在中国大学组织中,由于历史和体制的原因,“行政权力主导”的高校管理理念根深蒂固,学术权力弱化、民主权力不彰成为我国地方高校管理体制改革面对的一个痼疾。因此,地方高校在内部治理结构上应强化学术权力、彰显民主权力。教授治学应该成为学校的主体,学校行政应处于服务地位,这个关系一定要摆正。教授治学要依照学术研究和教书育人的规律,而不是迎合行政的需要或者看领导脸色办事。教授治学是在学术共同体的学术道德规范的前提下实行的,为了形成良好的高校学术环境,必须组建学术委员会、教授委员会等学术性组织,以维护教授治学的公平、公正和良好的内部环境。同时,应完善大学教职工代表大会等制度,通过加强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来实现广大教职工的的利益诉求。

(四)地方高校的现代大学制度建设——以湖南农业大学为例

湖南农业大学作为一所地方高等院校,积极探索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在大学章程建设、基于教授治学的学术组织建设、教学基层组织建设以及校院二级管理体制改革、目标管理研究与实践、后勤社会化改革等方面做了许多有益的尝试。

1. 大学章程建设

依法制定章程,是我国《教育法》《高等教育法》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明确要求,是建立现代大学制度的内在需要,是完善学校治理结构,推进依法治校、依法自主办学的重要保障,是举办者加强对学校监督管理的重要依据。目前,我国高校在大学章程建设问题上,存在三个不足:一是没有制定学校章程,二是学校章程不规范,三是制定章程后没有得到有效实施。

湖南农业大学在章程制定过程中,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力求使学校章程更加完备,更能体现学校的特色,能更好地推进学校现代大学制定建设。

一是注重章程制定程序的规范性。为了使《湖南农业大学章程》尽可能地周密完善,学校做了大量深入细致的工作,先后经历了前期调研、文献研究、专家咨询、征求意见、通过核准五个阶段。经过多次讨论修改后,章程草案于2011年5月提交学校教代会审议通过,6月经学校党委审定,10月报经湖南省教育厅核准并报教育部备案,11月学校发布,从2012年1月1日起施行。

二是处理好继承和创新的问题。首先是优化章程的内容设计。在学校章程的制定过程中,除了保证《高等教育法》规定的10个方面的内容外,我们还从明确治校理念、坚持党委领导、明确校长负责、推行教授治学、加强民主管理、完善决策制度、实行校院两级管理等方面对章程的核心内容进行了优化。其次是凸显章程的特色和个性。在制定学校章程的过程中,除了优化设计好章程的核心内容外,我们也一直在尝试能围绕学校的总体定位,联系学校实际情况,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尽可能地有所创新,体现学校的办学特色和校园文化。

三是处理好章程与学校内部和外部关系。首先是内部关系问题。学校是一个庞大的组织系统,内部一些关系的处理,如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的关系,章程与上位法律规范的关系,章程与下位规章制度的关系等,也是章程必须要加以明确的。我们在制定章程时也对此内容有所涉及。其次是外部关系问题。我们在制定章程过程中,通过认真研读相关法律,把分散在各个法律文本中的高校举办者的权利与义务、学校的权利与义务的相关条款,进行分析、整理和归纳,并在章程文本中进行了尝试表达。

四是增强章程实施的实效性。首先是提高对大学章程的认识。学校加大了对外对内的宣传力度,组织了不同层次的学习讨论活动。通过这些措施,力求提高社会对学校章程的认识,提高学校内部机构和管理人员对章程的理解,让广大师生员工都行动起来,真正用章程来统一思想、规范行为;用章程来凝聚人心、激发斗志;用章程来推进依法治校、建设现代大学制度。其次是完善学校的制度体系。学校章程正式实施以后,学校就启动了现有规章制度的清理和“废改立”工作,用章程来指导学校的制度体系建设。《湖南农业大学章程》自2012年1月1日正式实施以后,学校紧接着启动了学校制度体系建设。根据章程,对2010年以来学校出台的所有规章制度进行了清理,并结合实际情况,逐个对这些制度进行了审核,对该废止的制度进行了废止,对需要修订的制度要求限时进行修订,对没有的制度要求按照程序尽快制定。经过半年多的工作,学校共清理了468个制度,废止了182个已经过时、不适应工作要求的制度,修订了59 个制度,新制定了14 个学校原来没有的制度,还有部分制度尚在完善之中,基本形成了一个以《湖南农业大学章程》为核心,基本制度为支撑,具体制度为基础的大学制度体系。最后是建立健全各项监督制度。学校在章程的实施过程中,通过教职工代表大会、校长办公会议、校务公开、党务公开以及督查室、督导团等多种渠道和形式,对各单位、各学院贯彻学校章程的情况进行检查和督促,如在规章制度的制定过程中,学校对各类制度的制定列出了具体时间表,按照时间约定提前进行督促,保证了制度体系按计划逐步出台和完善。

2. 基于教授治学的学术组织的设置与运行

为实施“学术兴校”战略,实行教授治学,引领学术发展,推进学校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建设,湖南农业大学设立了湖南农业大学学术委员会和湖南农业大学教授委员会,从不同角度实施教授治学。

3. 基于现代大学制度的基层学术组织重构

大学基层学术组织及其治理制度是现代大学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大学进行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等职能活动的基本单元,其重构对突破长期制约、影响大学发展的制度性障碍,从下往上推动大学组织渐进式的整体变革具有重要意义。

基层学术组织重构应遵循以下原则:一是教学与科研兼顾;二是学科分化与学科综合相统一;三是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协调;四是资源配置责权对等。大学基层学术组织的改革与创新,要立足于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高度,遵循教育的自身发展规律和作为“学者共同体”的高等学校的办学规律,确立“学术本位”的价值理念,解除制约学术生产力提高的桎梏,营造有利于创造性人才生存、发展的环境,建立体现学术性、创新性、民主性的现代大学基层学术管理体制。为此,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建立教学科研二维矩阵模式;探索跨学科的基层学术组织的拓展模式;明确基层学术组织的多元化职能。为了保障基层学术组织的活力,需要与之适应的运行机制来保障它的良性运行。一是管理重心要下移。为适应新型的大学组织结构,学校的职能应定位于落实国家大政,引导发展趋势,制订制度框架,规范管理程序,做好服务评估,对学术事务的管理以及适应不同基层学术组织特点的行政权力都应归还给基层学术组织。二是要建立民主的学术决策管理机制。在基层学术组织中一条可行的路径是建立教授委员会。基层学术组织应以学术管理为核心,行政管理应服从学术管理的需要,学术事务范围以外的工作,则由行政系统决策,教授委员会审议。三是要建立弹性的人事管理制度。随着基层学术组织结构上的多元化和灵活化,在人事管理上应改变单位内部僵化的“一刀切”的管理模式。在编制和岗位的管理上,建立固定岗位和流动岗位、专职与兼职相结合的人员多元化流动模式。同时,在统一标准和制度的约束下,建立健康的准入和退出机制。在绩效考核上制定弹性考核制度。

(五)地方高校的管理创新

1. 地方高校规划化行政管理

地方高校的行政规范化管理是以有效实现学校教育工作为目标,以规范化的行政管理机制为运行手段,使学校各种资源的使用效率得以最大的发挥。高校的行政规范化管理作为一种管理手段,是为高等教育、科学研究活动服务的。

地方高校行政规范化管理的具体职能分为校内事务和校外事务两大部分。校内事务主要是处理好四大关系: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的关系、学校整体发展与教师员工个人发展的关系、行政管理人员与师生的关系、行政管理部门的设置与其职能之间的关系等。校外事务主要包括协调好学校与上级领导机构的关系、学校与所属地区政府部门的关系、学校与相关业务单位的关系、学校与兄弟院校及校友之间的关系、学校与社会公共事务之间的关系等五个方面。

2. 地方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

大学后勤改革的基本思路是后勤要从学校事业管理体系中分离出来,通过分流与重组,纳入市场经济体制,剥离学校办社会的职能,形成由政府主导、社会承办、学校选择的机制,以建立满足学校办学需要的、社会化的后勤第三产业和社区服务体系。大学后勤要遵循市场经济的规律,按照产业运作的方式,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集约化,把原来属于事业型、福利化的高校后勤发展成为相对独立的教育产业,提高服务质量和经济效益。具体包括:在管理体制上,改革由学校直接管理、全包统管的模式,让后勤与学校分离,按照社会化大生产的原则融入社会第三产业之中;在资产制度上,明晰后勤资产产权关系,明确资产保值责任,盘清学校后勤的国有资产,明确学校的资产所有权和经学校授权的后勤经济实体的资产使用权。高校后勤除少数关系学校事业发展的公益性服务以外,其他多数服务实体应直接由社会投资;在劳动用工制度上,建立社会化的劳动用工和社会保障体系。

地方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主要有三种类型:一是高校自己成立法人公司(后勤服务集团),采用企业化运作,为地方高校提供饮食、住宿、贸易、运输、物业管理、医疗服务、辅助教育(中小学和幼儿园)等全方位的服务。二是高校虽然成立了公司,但并没有登记独立的企业法人,公司运作借鉴或引入了部分企业管理要素。三是仍然保持在学校后勤处或总务处领导下的“小机关、大服务、多实体”模式。近几年来,可以说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进入了“停滞期”,甚至有部分地方高校收回了食堂、超市、公寓等的管理权,回到了责任承包阶段,其面临的主要困难在于:一是进入高校服务市场的社会企业运营困难;二是高校内部分流的困境;三是企业法人的营利性与高校公益性的矛盾。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关键是开放两个“市场”。

第一个“市场”是指校内市场。目前开放校内市场有不少实际问题亟待解决,突出的问题有以下两个方面:开放市场,高校内部后勤服务实体如何定位;开放市场,如何维护高校后勤服务公益性。维护高校后勤服务的公益性不在于由谁经营,关键在于健全保障机制。建立既能体现公益性,又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长效机制。如,给予进入高校后勤服务市场企业免征税收的照顾;将国家、学校给予的政策支持,由暗补改为明补,直接补给高校内部消费者等,而高校后勤服务则完全按市场运作,从而促进服务质量的提高。

第二个“市场”是指校外市场。首先,必须健全高校后勤服务市场监管制度。其中又必须建立四个严格的制度:一是要建立严格的准入制度。选聘具有合法经营资格、有实力、讲信誉的企业进入校内后勤服务市场。二是要建立公正、公平的竞争机制。采取公开招标的方式,选聘优秀企业经营,争取最优惠的服务。三是要建立严格的契约管理制度。签订规范的合同,明确学校与企业的权利和义务。四是建立健全的考核评价制度。严格奖惩,确保服务质量与安全。其次,根据高校后勤服务市场的不同类型分步实施。高校后勤服务市场从与学校教学、科研、师生生活的关联程度看,可分为紧密型服务市场和次级服务市场。紧密型服务市场是指与教学、科研、师生生活关联程度高的服务市场。紧密型服务市场主要有水电保障、饮食、宿管、医疗等服务市场。次级服务市场是指与教学、科研、师生生活服务的关系相对次一级的服务市场。次级服务市场主要有环卫、绿化、物业维修、商业等服务市场。再次,对社会企业进入高校内部后勤服务市场的经营要作一定的限制。如对服务价格进行必要的限制,保持微利经营;对服务市场的规模进行限制;对社会企业的经营方式进行限制。

3. 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改革

从大学组织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现状来看,建立二级管理模式是大学组织继承自身办学传统的结果,同时也是响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从形式上来看,基于学科内在逻辑关系建立的二级学院,有着其特殊的内在学术逻辑关系,必须根据学科发展需要来调配资源,从而呼唤相对独立的管理权;从内容上来看,实行校院二级管理,能够使学科之间以及教学、科研与行政之间乃至学校与社会之间的有机联系得到进一步的整合和优化,确保大学组织内部权力结构或者管理模式更趋于合理化。基于这一思路,地方高校实行二级管理时,大都按照学科群组建二级学院(或系),这种校院二级管理模式的基本内涵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学校实施宏观层面的管理;二是职能部门履行调控、协调、指导职能;三是二级学院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学科建设实体。

校院两级管理,要实现三个转变,即学校实现从“具体指挥”到“宏观控制”的转变;学校职能部门实现从“管理”到“服务”的转变;学院要实现从“被动行动”到“主动发展”的转变。为此,要根据学科性质组建二级学院,并合理调整校院二级管理的职能权,同时,建立健全校院二级管理的配套制度体系,如建立配套的校院二级财务管理体制、人事分配管理制度和行为规范体系。

要建立一套与校院二级管理体制相适应的运行机制,必须正确处理好二级管理中的决策权、执行权和监督权三者之间的关系,构建一套完善的目标管理机制、权力制衡机制、监督制约机制,确保校院二级管理能够健康、有序、规范、高效地运行。

一是目标管理机制。具体而言,地方高校可以根据其一定时期内的发展目标和发展规划情况进行有效的目标任务分解,形成一个科学的目标管理体系,然后再将这些目标任务下达到职能部门和二级学院,作为他们各项管理活动的目标指向,学校则以年度为单位考核各职能部门和二级学院的目标任务完成情况和工作绩效,从而推动学校的内涵式发展。

二是权力制衡机制。实行校院二级管理体制改革,大多数地方高校都明确为“院长负责制”,即院长是学院行政的第一责任人,在这个基础上,如何构建合理的二级学院内部治理结构,是校院二级管理体制改革成败的关键。

三是监督制约机制。既要有学校层面的监督制约机制,也要有学院层面的监督制约机制。

4. 地方高校的目标管理

地方高校的目标管理,是学校管理者引导管理部门、院系共同确定工作目标及体系,并以总目标为依据确定各单位的分目标,明确各自的责任和任务,各单位在获得适当的资源配置和授权的前提下,积极主动地为各自的分目标而奋斗,从而使组织的总目标得以实现。目标管理对实现高校管理科学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践价值,在地方高校的管理实践中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从不同高校实施目标管理的现状来看,并未达到应有的预期效果,必须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完善。

地方高校在改进目标管理上可采取以下举措。一是建立健全有利于目标实现的管理体制。目标管理是基于校院二级管理体制改革的管理模式改革,必须在相对完善的校院二级管理体制下实施,明确学校决策层的主要任务是外部环境建设和内部宏观控制;职能部门必须实现从“管理”到“服务”的转变,加强对二级学院的资源优化配置和完成目标所必需的监督、指导和沟通协调;二级学院作为完成学校总目标的主体,必须在管理重心和权力下移的前提下运行,必须具有一定的人、财、物和事务管理权。二是强化中层干部的目标责任。强化中层干部的目标责任是目标管理理论的精髓之一。对于职能部门负责人而言,担负着根据学校发展目标制定部门和二级单位发展目标的责任,在制定目标或进行目标任务分解时,应切实围绕学校发展的需要和各二级单位实现目标的现实基础,防止制定过高或过低的目标。对于二级学院而言,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方面的具体目标都已落实到本单位,担负着完成本单位目标任务的重任,必须全面调动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切实保证目标任务的完成和实际绩效。三是重视教职工的自我控制和参与度。目标管理必须调整全体师生的积极性,构建“上下同欲”的组织氛围,形成上下一心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使广大教职工的自我控制朝着学校的发展目标方向努力。同时,要充分重视所有员工的参与,无论是目标制定还是绩效考核,必须形成一种民主管理的良好氛围,使每个员工都为实现目标而贡献自己的力量。四是完善基于绩效的目标考核。目标管理以年初目标制定为起点,以年终绩效考核为终点,形成一个年度周期,最终以年终奖惩作为激励机制。在这里,年终奖惩激励机制的强弱是一个重要因素,年初的目标制定是否合理、年终绩效考核的指标体系和核算方法是否科学,都会影响着目标管理的成效,完善基于绩效的目标考核是广大地方高校管理者的一个重大课题。

打赢脱贫攻坚战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篇9

一直以来, 扶贫开发工作都是总书记的一份牵挂, 关注的一个重点。在“十二五”即将结束, “十三五”谋划布局之际, 召开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是对扶贫攻坚发起冲刺的总动员, 体现党中央对扶贫开发工作的关心、关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个既定目标, 着眼于我国未来5年乃至更长远的发展, 我们应深刻把握我国经济发展新特点新要求, 既不能脱离实际、提过高的目标和要求, 也不能对困难和问题缩手缩脚。改革开放以来, 经过全国范围有计划有组织的大规模开发式扶贫, 贫困人口大量减少, 贫困地区面貌显著变化, 但扶贫开发工作依然十分艰巨而繁重。形势逼人, 形势不等人。

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给扶贫开发工作提出了科学的方法。精准扶贫是新阶段扶贫开发的鲜明特色。扶贫开发贵在精准, 重在精准, 成败之举在于精准。当前的扶贫开发工作要啃“硬骨头”、要全力冲刺, 不能在按部就班地干, 不能停留在一般要求上, 必须根据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要求, 按照科学的扶贫攻坚行动计划, 拿出过硬的办法, 切实做到精准扶贫。要在扶贫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上想办法、出实招、见真效。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从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出发, 把“扶贫攻坚”改成“脱贫攻坚”, 明确了新时期脱贫攻坚的目标, 到2020 年实现“两个确保”:确保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 确保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可以说,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 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是一个标志性指标。

企业发展成果彰显党建工作成效 篇10

公司自2002年以来,经济效益保持持续增长势头,企业纳税历年被当地政府评为先进单位;2007年后,结合实施转型升级战略加快了“走出去”的步伐,公司正由传统贸易向专业化国际工程承包商和专业化项目管理商转型,立足国内外两个市场创新经营,延伸服务,科学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目前,公司排名中国对外承包工程50强第19位、全球最大225强海外工程承包商109位。公司党委2008年被评为中央企业先进基层党组织。

坚持健全基层党组织,做到哪里有党员那里就有党的组织,以健全的组织保障党支部发挥战斗堡垒作用。随着市场变化和企业发展需要,为准确捕捉市场信息并做出快速反应,公司加快经营网络建设,国内在上海、南京、天津,国外在中东、中亚、东南亚、俄罗斯、非洲等区域相继设立机构,在10多个国家开展了多类型的工程项目。相应,公司进行机构改革和业务整合,新的重大项目实施及人员岗位调整的频率也加快。在历次改革调整中,公司党委高度重视基层党支部建设。每次改革调整,党政主要领导都深入沟通,在人力资源配置上统筹考虑党员骨干的合理匹配以及党支部的建设问题。在公布改革调整实施方案的同时,公司党委正式印发加强机构和人员调整中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意见的文件,明确提出“机构组建与党支部成立同步,明确机构经营目标与明确党支部工作目标同步”原则。

近些年,企业处在变革转型之中,要根据具体业务的特点包括行业政策、项目规模差异、国别(地域)差异等因素相应组建作业机构。公司党委坚持上述原则,解放思想、创新举措,较好地解决了党建工作中遇到的有关新情况、新问题。无论是国内整建制经营机构、还是海外工程施工团队,无论是项目作业组、还是临时谈判团组,都及时成立党组织,并按照选好书记、配强支委的要求,把“支部建在连上”,党员包括总部、京外分公司、合资企业、项目团队、海外工程建设现场等各类机构和离岗退养职工,总数为260多人,组建党支部33个。公司海外机构不具备条件建立党支部的设党小组,参照党支部开展工作,不具备设立党小组条件的,党员组织关系转到我国相应驻外使领馆托管。

由于公司党委高度重视党的组织建设,采取了务实的作法,尽管企业国内外机构分布地域广、经营业务战线多、人员流动性大,但做到了哪里有党员那里就有党的组织,哪里有党的组织那里就要开展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覆盖全体党员的基层党组织积极发挥作用,有效组织动员党员积极投身企业改革发展,保证了党员无一游离于组织之外,党组织做到了应管尽管,每个党员有组织,组织关心着每个党员。

公司离岗退养人员中8名党员分住在3个社区,多数同志身体有病,党支部开展工作十分不便。平常,党支部通过电话传达公司重要事项、重大经营成果和改革举措等信息;公司党委认真听取他們的意见,对他们中生活困难的及时慰问或补助。在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和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党支部书记带领支委共同努力,克服困难,有效组织,取得良好效果。长期以来,近40名离岗退养人员中没有发生闹待遇、出难题、撒怨气的现象,他们真诚地说:“离岗没离企,组织送温暖。”

坚持创新和完善党支部工作机制,做到党建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用制度引导党支部发挥战斗堡垒作用。企业特点使然,公司内部各机构从事的业务差异性大、组织形式不同、考核内容有别,这就决定了对基层党支部落实部署不能要求“齐步走”,开展工作不能照“一个样”,衡量水平不能搞“一刀切”。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降低标准,自由放任。公司党委从党支部职责任务、目标要求、党员模范作用以及检查考核等多维度,积极创建可行的党支部工作制度。

通过不断地探索与完善,逐渐建立起了一套有利于增强党支部书记责任感、规范党支部工作内容、激发主动性、创造性和便于检查考核的党支部工作制度体系。制度内容主要有支委会制度、组织学习、评议党员、争先创优、民主生活会制度和党支部工作档案管理、党员档案管理制度。

公司党委把贯彻落实制度作为推动基层党支部工作的抓手和检查工作的依据。党委每年组织对党支部档案和党员档案进行专项检查。检查分为年中抽查,年末普查,抽查比例30%以上,普查100%。检查包括四个步骤:一是各党支部汇报工作;二是对两个档案进行查看观摩;三是检查组对各党支部工作讲评;四是各党支部反馈落实检查组提出的改进工作意见的情况。党支部档案记录了支部开展工作和组织活动的情况,党员档案记录党员本人参加支部组织的会议、学习、活动情况以及相应的体会收获等情况。通过检查,公司党委对各党支部开展工作的情况就有全面、真实的了解,评价工作更客观,指导工作不盲目。

公司党委在抓制度落实的基础上,坚持实事求是、分类指导、科学管理。针对不同机构业务和地域的客观差异性,对基层党支部落实党委部署不要求“齐步走”,开展工作不照套“一个样”,衡量水平不硬搞“一刀切”,倡导工作方式的多样性与灵活性,大大激发了基层党支部开展工作的创新动力。特别是近3年来,坚持高标准克服一般化、提升层次注重实效开展工作的党支部越来越多,党支部工作的薄弱环节得到明显改进,公司党建工作整体水平明显提升。

公司铁路机车项目部党支部积极建设学习型党组织。他们结合经营实际组织研讨型学习,党员们在学习中深化认识,开启工作思路。他们以为客户提供多方位解决问题的新理念,积极尝试商务代理与业主、专家联合办公的新型合作模式。在联合办公这个平台上,党支部动员党员带头与业主、专家加强沟通,从中深入了解有关机车专业知识,提高了对外谈判能力和商务合同质量,配合业主高质高效地完成全面系统引进国外先进成熟的机车装备设计和制造技术艰巨任务。2006年,该项目部党支部被国资委授予学习型班组光荣称号。

坚持将党建融入中心,做到以党建促发展,用经营管理的良好业绩体现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公司党委在实践中认识到,企业党建工作必须把握融入中心、服务大局这个根本要求。否则,党建工作对群众无说服力,对党员无吸引力,对企业无助推力。近些年来,特别是适应集团公司转型升级要求,公司实施向专业化国际工程承包商和专业化项目管理商转型,实现集贸易、工程和产业于一体的大型国际化、现代化知名企业的跨越式发展战略以来,公司党委更加强调党建工作的实效性。讲实效,就是要用促进经营、强化管理和推动企业科学发展的实际成果体现党建工作的成效。

在公司党委的指导下,各基层党支部坚持三个“紧密围绕”,即:紧密围绕推进“两转一跨”战略、紧密围绕完成当期经营任务和紧密围绕党员干部思想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这些年,公司基层党支部中开展送好书、读好书活动,为党员提供精神食粮;举办促经营、促管理、促发展的各种研讨会,为企业发展汇智聚力;发扬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团结一心打造海外优质工程;坚持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破难题;组织党员攻关克难勇挑重担,在推动转型升级中体现党的先进性,等等。各具特色的活动,使党建工作贴近实际,充满活力。

公司轻工石化业务团队党支部配合引进造纸技术设备和制造技术,开展“我为国家腾飞作贡献”主题活动,引导党员干部站在贯彻落实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的高度,解放思想,打破传统。他们集合多个项目捆绑招标采购,按工艺性和制造性技术,将技术转让要求装进若干子项目包(捆)对外询价,在行业内首创设备出售和技术转让一体化配套、同步化实施的新作法。为我国石砚等5家重点造纸企业成功引进了先进技术装备和制造技术,保证了国家对造纸行业技术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重大战略实施。2007年,该项目团队创新招标采购模式喜获“中国铝业杯”首届中央企业青年创新银奖。

近5年来,公司紧跟国家“走出去”战略,先后在海外多个国家分别建成或在建玻璃、制盐、水泥、电站工程和水利、铁路工程,党性强、业务精、作风硬的一批党员随之派往海外项目工程现场。工程现场党支部响亮提出,经受海外艰苦生活、艰巨任务、复杂环境的洗礼,是对党员先进性最实际的检验。缅甸浮珐玻璃生产线工程、埃及制盐工程两年前分别竣工,特别是埃及制盐工程,埃副总统率多名部长为其投产剪彩,埃国媒体高调报道,中技公司在埃声誉响亮。印尼苏拉娜亚60万火电站是我国该等级的第一个出口工程。工程现场党支部紧紧围绕工程建设,带领党员和工程建设现场全体职工苦干、实干,在党员中发起并带动全体施工人员掀起“品牌在我心中,质量在我手中”活动,决心以建设优质工程、品牌工程为国争光,质量意识深入人心。在抗击汶川大地震期间,党支部又倡议发扬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要求党员不怕艰苦、坚韧不拔、甘于奉献。工程建设即将进入尾声,工程各重要节点进度与计划基本吻合,总体进展顺利。

遵照公司党委的要求,各基层党支部将党建工作与促进开拓市场、推动项目进程、保障工程质量、控险增效紧密结合,组织动员党员攻克难关打头阵,转型创新当先锋,将国有企业的政治优势转化为经营优势和发展优势,以促进企业发展的实际成果彰显党建工作的成效。

(作者系中国技术进出口总公司政工部主任)

上一篇:合成改进下一篇:酸度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