彬县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农村能源发展规划

2024-06-23

彬县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农村能源发展规划(通用8篇)

篇1:彬县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农村能源发展规划

彬县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农村能源发展规划

(2008年----2015年)

随着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能源的消耗迅速增长,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因此,节约能源,有计划地开发利用再生能源,对促进农村产业化发展,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基本情况

彬县位于陕西省咸阳市西北部,属渭北旱塬塬梁沟壑区,全县总面积1183平方公里,辖8镇8乡,247个行政村,总耕地43.39万亩。全县总人口33.4万、7.12万户,其中农业人口29.7万。2008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3078元。我县属国家退耕还林项目实施县,共涉及211个村,32599户。

二、退耕还林户地区农户能源状况

“十五”期间,我县农村能源工作在上级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和精心指导下,县、乡政府以农民增收为目的,以发展沼气为重点, 克服各种困难,因地制宜,在全县退耕农户中新建8立方米旋流布料式户用沼气池2259口,节柴节煤灶1451口,推广太阳能热水器65口。同时我们还积极推广沼肥喂猪、沼液浸种、果树喷施沼液等多项沼肥综合利用技术,年节约能源折合原煤0.16万吨,年创经济效益135.5万元。

三、制约我县农村能源建设工作的因素

1、认识不足。部分干部群众对沼气、太阳能等生态能

源建设的重要作用认识不够,思想还停留在单纯节能意识上,没有上升到生态建设、生态保护及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来看待农村能源建设工作。实践证明,推行沼气工程可以达到“一气”(沼气)带“三料”(燃料、肥料、饲料),“三料”促“三业”(农、林、牧),“三业”出“三效”(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的重要效果。搞好农村沼气建设,能实现家居温暖清洁化、庭院经济高效化、农业生产无公害化。同样,太阳能利用和秸秆气化技术,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十分显著。

2、投入不足。生态能源建设专项资金从中央到省、市都有限,彬县为国家级贫困县,地方财政比较困难,农民收入也不高,有很多群众想搞沼气等能源建设而无钱投入,导致生态能源建设进展缓慢,既不适应加强生态建设与农业环境保护的要求,也不能满足广大农民对改善生产、生活条件的迫切需要。

3、农村能源技术推广服务体系不够健全,建设管理服务还跟不上。多年来,由于受机构编制和经费的制约,各乡镇一直未设立专门的农村能源工作机构和技术推广服务机构。全县农村能源建设、管理及技术推广工作一直由县能源办“一杆子插到底”,人员和技术力量不足,跟不上新形势下农村能源建设发展的需要。虽然农村能源管理部门加大了技术培训力度,初步建立了一支能源建设农民技术员队伍,但是由于乡镇无农村能源建设工作机构、无专人管理,导致 109 农民技术员队伍难以稳定、素质难以提高,影响了农村能源各项建设、管理、服务措施的全面落实到位。

四、全县农村能源资源消耗现状分析

1、作物秸秆

全县年产农作物秸秆26万吨,折标煤13万吨,而用做能源被烧掉的占40%,是农村用燃料的主要来源。

2、薪柴

全县年产薪柴5万吨,折标煤2.5万吨,主要为树枝和多年生灌木,用做生产能源的补充。

3、畜粪

全县牲畜存畜存栏43.18万头(只),其中牛、马等大牲畜存栏2.48万头,猪存栏3.5万头,其他36万只(头)。年可生产畜粪便总量22.6万吨,折标煤10.17万吨。

4、太阳能

年平均日照时数2060小时,年辐射总量103千卡/平方厘米,太阳能还未得到充分开发利用。

由于自然条件、社会经济发展现状和传统的生产生活习惯,广大农村在生活用能上主要以生物质能源利用为主。年人均耗能1400公斤标煤,为全国中等水平。

五、规划思路、目标

党中央、国务院对农村能源建设十分重视。中央领导同志多次提出要抓好农村沼气建设。2007年中央1号文件明确提出:加快发展农村清洁能源,继续增加农村沼气建设投入,在适宜地区积极发展秸秆气化和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 110 源。国务院也把积极开展农村能源建设,大力发展沼气作为巩固环境建设成果的配套措施之一,提出了明确要求。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央、国务院的文件精神,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把农村能源列入当地国民经济发展计划,结合我县实际,制定了2008—2015农村能源发展规划,提出发展目标。

(一)规划思路

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2008年、2009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紧紧围绕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生态环境建设和农村经济发展,因地制宜推广沼气综合利用技术,建设生态家园,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奋斗目标。

规划的原则:

一是总体发展的原则。农村能源建设与全县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等总体目标结合,纳入社会经济总体发展规划之中。

二是因地制宜的原则。根据全县经济发展水平和不同自然类型区的特点,农村能源建设要合理布局,确定适宜的发展速度,确保建设质量。

三是突出重点的原则。集中人力、物力,抓好重点能源建设示范村,通过典型示范,提高干部群众的认识,推动工作的开展。

四是综合效益的原则,把农村能源建设与生态建设、农业结构调整、退耕还林还草等相关的项目和技术结合起来,111 促进农村面貌的整体改善,实现综合效益,调动农民和有关部门积极性,规模化发展。

(二)规划目标

2008年—2015年在全县退耕农户中规划建设“三结合”式沼气池27040口,太阳灶4544个,节材灶184个。

通过沼气池、太阳灶、节材灶、气化站的建设,使农村的用能结构得到优化,森林植被破坏现象得到遏制;农作物秸秆和人畜粪便得到资源化利用,与高效农业技术结合,建设生态家园,实现家居温暖清洁化、庭院经济高效化和农业生产公无害化。农民的生活质量得到提高,加快建设小康社会。

六、农村能源的内容和特点

(一)建设内容

(1)建沼气池解决人畜粪便处理,净化庭院卫生环境,沼气可作为高效清洁能源,点灯、做饭、烧水,沼肥是优质有机肥,改良土壤,生产无公害粮食、水果和蔬菜。一般农户建沼气池8立方米,造价3300元;

(2)推广太阳能热水器;

(3)推广应用省材节煤灶和太阳灶,每灶每年可省薪材1.5-2吨;

(4)建设400立方米秸秆气化站2处,每座气化站年处理秸秆182.4吨,生产秸秆气30.5立方米,满足200户群众炊事用能。

涉及全县16个乡镇190个行政村

分年安排情况如下:

2008年农村能源建设数量3614口,其中户用沼气2984口,太阳灶630口;

2009年农村能源建设数量3614口,其中户用沼气3498口,太阳灶116口;

2010年农村能源建设数量4286口,其中户用沼气3306口,节柴节煤灶112口,太阳灶868口;

2011年农村能源建设数量4286口,其中户用沼气3617口,太阳灶669口;

2012年农村能源建设数量4286口,其中户用沼气3835口,太阳灶451口;

2013年农村能源建设数量4454口,其中户用沼气4052口,太阳灶402口;

2014年农村能源建设数量3614口,其中户用沼气3533口,节柴节煤灶39口,太阳灶42口;

2015年农村能源建设数量3614口,其中户用沼气2215口,节柴节煤灶33口,太阳灶1366口。

(二)建设的特点

1、多能互补。沼气、太阳灶、节材灶多能利用,满足家庭生活和生产用能。

2、转化增值。秸秆青贮微贮发酵喂畜,粪便入池发酵产沼气,沼渣沼液为优质有机肥。

3、综合利用。农村秸杆得到利用,粪便得到处理,能源得到补 充,促进种养结合向深层次发展。

113

4、生态环保。解决农村和家庭“脏、乱、差”问题,净化环境卫生,节省柴草,保护生态。

5、可持续发展。实现农村粮、畜、草、能的良性循环,达到资源永续再生利用,协调发展。

七、投资估算和效益分析

(一)投资估算及资金来源

估算项目总投资9301.44万元,其中专项资金投资3433.92万元,市县配套903.92万元,群众自筹4963.6万元。

分年安排投资及资金来源情况如下:

2008年投资1035.12万元,其中:中央专项投资383.28万元;

2009年投资1163.62万元,其中:国家巩固专项资金424.4万元;

2010年投资1169.38万元,其中:国家巩固专项资金435.92万元;

2011年投资1247.13万元,其中:国家巩固专项资金460.8万元;

2012年投资1301.63万元,其中:国家巩固专项资金478.24万元;

2013年投资1369.32万元,其中:国家巩固专项资金502.32万元;

2014年投资1172.37万元, 其中:国家巩固专项资金427.2万元;

2015年投资842.87万元,其中:国家巩固专项资金321.76万元

114

(二)效益分析

1、经济效益

农村能源生态模式主要是社会公益性的。一口8立方米的新型高效沼气池,全年可产沼气380—450立方米,解决3—5口人的农户10—12个月的生活燃料,节煤2000公斤,节电200度,一年提供沼肥相当于50公斤硫酸氨,40公斤过磷酸钙和15公斤氯化钾,特别是在农业生产中发挥增产增效作用,每个模式户每年增加收入在600元以上。

2、社会效益

农村能源“三结合”模式,把种养业有机结合起来,粮食和农作物秸秆得到合理利用,转化增值,促进养殖业发展,增加肉、蛋、奶等畜产品的市场销售量,增加农民收入。畜粪便通过沼气池处理,减少环境污染,变成优质有机肥施入农田,生产无公害粮食和水果蔬菜。同时,产生沼气又是清洁高效能源,用来点灯、做饭,减少了直接农作物秸秆和畜粪造成的资源浪费和对居住环境的污染,解放妇女劳动力,实现家居温暖清洁化,庭院经济高效化,农业生产无公害化,农畜产品食用安全化。昔日农村那种“房前屋后畜粪便,生火做饭满屋烟”的脏、乱、差现象将彻底改变。卫生、文明、富裕的现代化小康新村将展现在人们面前。

3、生态效益

每个沼气池可转化利用农作物秸秆4—6万公斤,减少直接烧秸秆1万公斤或烧畜粪0.2万公斤或薪柴0.4万公斤。可保护100—500亩荒山或山林。全县可有效利用农作 115 物秸秆5000—7000万公斤,保护20—50万亩荒山或山林植被不被破坏。同时,每年有8万立方米优质沼肥施入农田,改良土壤,增加土壤有机质。农牧业废弃物得到合理开发利用,农业生态系统达到良性循环,农业生产实现了可持续性发展,对巩固我县多年以来的退耕还林成果具有重要作用。

八、保障措施

1、落实责任制,实行专项推进。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各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与项目领导小组签订目标责任书。项目管理单位做好技术指导和资金管理。工作人员实行分片包干责任制,确定奖惩。

2、搞好宣传发动,提高认识。通过培训班、现场会等形式组织项目实施单位人员学习农村能源生态技术的基本知识,了解项目实施的意义。同时通过广播、电视等宣传工具,宣传能源生态技术的作用,提高项目实施单位干部群众的认识。

3、多渠道筹措资金,增加对项目的投资力度。农村能源生态技术实施与畜牧养殖、种子工程项目,生态移民项目,沙化治理项目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治理工程结合,增加投资。同时在农民建房、畜棚圈建设时,业务部门要加强技术指导,统筹规划,应用农村能源生态技术一次到位,减少重复建设对资金的浪费。

4、注意典型经验总结,扩大项目推广规模。对于经济效益好、社会影响力强的农村能源建设典型,要及时总结进行宣传推广,促进项目的实施。

116

篇2:彬县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农村能源发展规划

(2008-2015年)

为了切实巩固退耕还林成果,解决退耕还林区域移民农户居住和增收问题,实现保护生态环境的长远目标,根据我县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目标任务,特制定彬县2008-2015年生态移民规划。

一、现状分析

我县地处渭北旱塬塬梁沟壑区,山大沟深,坡地面积较大,水土流失现象比较严重,林草覆盖率相对较低,生态环境保护任务十分艰巨。经过多年来的退耕还林植树种草,我县林草覆盖率有了明显提高,植被恢复较快,生态环境明显改善。退耕还林区域生态移民工作进展顺利。1999年以来,相继对退耕还林区域的55个村实施扶贫移民搬迁6580人,建成扶贫移民新村55个,建成新居4606间73696平方米,既改善了退耕还林农户的居住条件,又保护了生态环境。

虽然我县生态移民搬迁工作初显成效,但是,依然面临严峻挑战,还存在许多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移民基数大。全县退耕还林区域分布广,范围大,涉及农户多,生态移民规模大。据调查,在全县退耕农户中,仍有4866户19417人散居在深山和偏远地区,亟待实施生态移民。近年来,通过实施扶贫搬迁、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已移民65个村2109户7662人,《彬县安居工程建设规划(2008-2012)》规划搬迁2647户11311人,尚需搬迁110户444人。

2、人口素质低。生态移民农户长期处在山沟坡畔,交通、通讯不便,信息闭塞,受教育程序低下,人口素质相对 117

较低,经营水平差,自我发展能力弱。

3、生态移民难。一是退耕还林区域部分农户受传统思想束缚,移民积极性不高,宁愿守在原地,也不愿移民到新的地方,适应性差;二是迁入地落实难度大,许多村不愿意接收移民户;三是移民投资较大,农户自筹资金少,移民新居建设资金缺口大。

我县生态移民工作既面临诸多困难,又适逢国家扶持的良好机遇,在今后的工作中,充分调动全县干部群众的积极性,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确保顺利完成生态移民工作任务。

二、目标任务

通过对退耕还林区域农户的生态移民,从根本上解决生态环境恶化的问题,改善移民农户的居住条件,增强移民农户自我发展能力,促进农户增加收入。全县建成扶贫移民新村7个,生态移民110户444人。

三、实施对象

生态移民对象涉及全县6个乡镇7个行政村退耕还林区域的110户444人。其中香庙乡庄农村33户140人,坡头村13户42人;龙高镇老户村11户44人;韩家乡先锋村17户73人;北极镇旺安村12户53人;永乐镇叱家村12户45人;义门弥家河村12户47人。

四、实施期限

从2008年起到2015年,利用8年时间,按照“政府主导、群众自愿、先易后难、相对集中”的原则,对全县6个乡镇7个村110户444人进行生态移民。其中:

2008年生态移民香庙乡庄农村的5户22人;

2009年生态移民香庙乡庄农村的5户22人;

2010年生态移民香庙乡庄农村的9户36人;

2011年生态移民龙高镇老户村的11户44人;

2012年生态移民北极镇旺安村的12户53人;

2013生态移民永乐镇叱家村12户45人、香庙乡庄农村10户44人;

2014年生态移民香庙乡庄农村4户16人,韩家乡先锋村17户73人;

2015年生态移民香庙乡坡头村13户42人,义门镇弥家河村12户47人。

五、新村建设

按照行政区划,生态移民安置以村内集中安置为主,建设移民新村。

1、落实庄基。结合新农村建设,为生态移民户在新村内无偿划拨庄基地,由生态移民户自主建房,庄基面积按国家规定的标准执行。

2、新居面积。生态移民户新建房屋面积,人均不少于17平方米,每户不超过120平方米,总投资不超过5万元。

3、配套设施。生态移民户所在的新村内水、电、路等各种基础设施配套齐全,满足生产生活需要。

六、投资及资金来源

移民新村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和生态移民户建房资金,预算总投资444万元,其中建房266.4万元,基本口粮田72.86万元,通村道路40万元,通讯供电15万元,人畜饮水35万元,文卫设施14.74万元。

资金来源:退耕还林专项资金232.4万元,省市配套资金55.5万元,群众投劳及自筹156.1万元。

分投资计划为:

2008-2009年每年投资22万元,其中国家巩固专项资金11.5万元;

2010年投资36万元,其中国家巩固专项资金18.8万元;

2011年投资44万元,其中国家巩固专项资金23万元; 2012年投资53万元,其中国家巩固专项资金28.1万元;

2013-2015年每年投资89万元,其中国家巩固专项资金46.5万元。

七、保障措施

1、加强领导。为了加强对全县生态移民工作的领导,确保生态移民规划落到实处,县上成立以县委、县政府主管领导为正、副组长,相关部门、乡镇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生态移民工作领导小组,有关乡镇、村也要成立相应的机构,负责协调落实生态移民工作任务。

2、整合资源。生态移民新村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新村基础设施建设涉及相关职能部门,各有关部门要优先将生态移民新村建设项目列入当年实施计划,在人力、物力、财力方面,给予适当倾斜。按照项目整合,渠道不乱,各负其责的原则,切实推进生态移民新村建设。

篇3:浅谈退耕还林成果的巩固与发展

1.1 建设林地成果明显

退耕还林是党中央国务院为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 是西部大开发重点工程。退耕还林作为一项重大的生态工程, 其效果和影响力远超过其它生态工程。由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 到2008年, 全国总共完成退耕还林面积和荒地造林面积总共2466.67万hm2, 从工程开始到工程结束, 中央将总共投资4365亿元。工程将涉及到全国各个省份和地区, 造福于1.2亿百姓。

1.2 对生态环境的明显改善

长期以来由于乱砍乱伐, 全国水土流失面积约360万km2, 占国土面积的37.5%;沙化土地面积已达174万km2, 占国土面积的18.2%, 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 有效的防止了水土流失, 增加了植被面积。以化隆县为例子, 自2001年实施退耕还林工程以来, 共完成退耕还林工程2.04万hm2。通过退耕还林工程, 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11.3%, 特别是县境内160多km的黄河两岸生态效益彰显, 控制了水土流失, 局部地区的林木已成林, 充分发挥了生态效益。

1.3 增加农民多方面的收入

退耕还林工程实施以来, 为了防止工程对被退耕地的所有农户可能带来的损失, 国务院数次发布优惠措施, 退耕还林、封山绿化、以粮代赈、个人承包等等。对困难的农户也有补助政策, 黄河与海河流域的农户退耕每年补偿粮食100kg/667m2, 长江和淮河流域的农户退耕每年补偿粮食150kg/667m2。农户退耕还林以后, 劳动力得到解放, 可以补充城市的劳动力缺乏, 从事多种经营和外出务工创造了条件, 给农户带来一定的收入。

1.4 均衡生态产业结构

中国是个农业大国, 但是一味地增加耕地面积, 打破了原有的生态平衡, 造成一定的环境破坏, 影响深远。各级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 国务院提出的“生态建设产业化, 产业发展生态化”的发展思路, 积极引导和带动广大农户大力培植特色经济林, 推动林产业特色发展, 均衡发展农、林、牧、副、渔各业。在退耕还林工程的辐射带动下, 各地发展特色经济林的热情空前高涨, 全国进入了发展特色经济林的新一轮高潮。

1.5 提高全民的生态保护意识

地球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家园, 保护生态环境就是在保护人类自己的命运, 人们环保意识的淡薄, 会使人们在不知不觉中做出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 退耕还林措施的积极实行让全民意识到生态环境的重要性。特别是在退耕还林达到一定的成果后, 人们的积极性开始调动起来, 在生活中会自觉的注意对环境的保护, 对全民的综合素质提高起到一定的作用。在工程开始初期的各种担心、消极、怠工、拖延现象消失殆尽, 各级政府官员, 人们群众争抢任务, 积极建设生态环境已成为社会共识。

2 退耕还林成果的发展

2.1 深化认识, 加紧宣传

退耕还林工程是国家加强贫困山区农户脱贫致富的重大机遇, 实施好退耕还林工程的各项建设目标, 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的惠明政策是否落到实处, 关系到社会的稳定性、政策性, 责任重大。在政策实施中要加紧宣传, 统一思想, 抓住机遇, 让全社会都明白其重要性和必须性。通过网络、刊物、电台、电视展开系列宣传报道, 让退耕还林示范单位集中宣讲, 传授经验。

2.2 加强后续产业建设

退耕还林实施后, 可以加强其后续产业建设, 以创造更多的经济利益, 种植经济林, 更新品种, 发展特色林业。采用间种、套种等方法, 提高土壤使用率和树林成活率。在还林后, 积极加强养殖业的发展, 建设多行业的运作机制, 实现巩固成果与产业的相互促进发展。

2.3 加强管理, 强化监督

加强林业的管理透明化, 让惠民工程落地实处, 秉承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 将工程任务、完成力度、政府补贴、验收结果张贴示众。认真接待上访农户, 耐心解释, 强化责任, 对侵害人们群众的集体利益事件严重处理, 追究到具体负责人。强化监督, 以云南省为例, 在贯彻执行国家各项政策规定的同时, 云南省林业厅制定了作业设计、检查验收、大户承包、确权发证等一系列技术规程和规范性文件, 规范了工程管理, 保障了工程的顺利进行。

退耕还林是造福万代的工程, 只有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才是可持续发展之路。全面落实党中央的要求, 加快退耕还林步伐, 退耕还林的成果必将更大, 带给人们的利益必将更大。

参考文献

[1]刘远龙.新形势退耕还林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林业.2010 (9)

篇4:彬县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农村能源发展规划

这次会议是在退耕还林工程从全面建设阶段转入巩固成果阶段之后召开的第一次带有工作性质的现场会,对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完善退耕还林政策的通知》(国发[2007]25号)精神,切实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保障亿万退耕农民切身利益,促进退耕还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国务院关于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精神,认清形势,统一思想,交流经验,找准问题,明确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的基本思路和重点任务,部署下阶段工作。会议开得很成功,取得了预期效果。下面,我再谈几点意见,供大家参考。

一、进一步认识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的必要性、重要性和紧迫性

实施退耕还林工程,是党中央、国务院在世纪之交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是提高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举措,是西部大开发重点工程,意义十分深远。工程实施十年来,取得了显著成效,积累了宝贵经验,为保障国家生态安全、全面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实施退耕还林使命光荣、任务艰巨,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同样使命光荣、任务艰巨。

(一)退耕还林工程取得了显著成效

退耕还林工程是建国以来投资规模最大、造林数量最多、涉及范围最广、效果最为显著的重大生态工程。从投资规模来看。到2008年底,中央已安排退耕还林工程资金1961亿元。按现行政策执行到规划期结束,中央还将继续投入2404亿元。加上地方配套、退耕农户自筹等资金,工程投资总额将达5119亿元,相当于两个南水北调工程的投资。从造林数量来看。截至2008年底,退耕还林工程共完成退耕地造林1.39亿亩、荒山荒地造林2.37亿亩、封山育林2700万亩,累计造林4.03亿亩,占同期全国造林总面积的52%。从涉及范围来看。退耕还林工程覆盖了25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1897个县级单位,涉及农户3200万、1.24亿农民,涉及面远远超过了天然林保护、京津风沙源治理等其它生态工程。

从工程效果来看,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植被增加了。退耕还林工程遵循生态优先、突出重点、注重实效的原则,重点对水土流失严重的坡耕地和沙化严重耕地实施退耕还林。在完成的1.39亿亩退耕地造林任务中,25度以上陡坡耕地4802万亩,15—25度坡耕地3880万亩,严重沙化耕地1879万亩,三项合计1.06亿亩,占全部退耕地造林任务的78.3%;15度以下粮食产量低而不稳其他耕地2935万亩,占21.7%。通过大规模退耕还林还草,增加了林草植被盖度,工程区森林覆盖率平均提高3个多百分点。森林覆盖率的提高,使工程区风沙危害明显减轻,水土流失减少,土壤的侵蚀模数降低。同时,碳汇的能力大大提高,吸收了大量的二氧化碳,减少了温室气体的排放。

二是地方经济发展了。退耕还林地区坚持生态治理与经济发展相结合,与调整农业结构相结合,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相结合,统筹安排,同步推进,在改善生态环境的同时,促进了地方经济发展。据国家统计局抽样监测,1999—2007年,抽样监测的退耕还林县地区生产总值增长了约2倍,工业增加值增长了4倍,一二三产业结构由33:36:31调整为21:48:31,县级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了3倍。

三是农民收入增加了。退耕还林工程采取“以粮代赈”的措施,对退耕农户给予粮食和生活费补助。截至2008年底,中央财政已累计投入钱粮补助资金1636亿元,退耕农户平均每户获得补助5113元,约占退耕农户同期人均纯收入的10%左右。粮食和生活费补助已成为退耕农户收入的重要来源。此外,退耕还林营造的经济林也开始给退耕农户带来一定的收入。国家统计局抽样监测的退耕还林县,1999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为1716元,2007年达到3249元,扣除价格因素,年均增长6%左右。

四是生产生活方式转变了。退耕还林区从过去砍木头、“吃木头”转变为现在的多种树、保护森林,从过去的超载过牧转变为现在的舍饲圈养,无论是农业、牧业、林业都摆脱了过去过度消耗资源的传统发展方式,开始向集约型、内涵式发展模式转变。农民的生活环境也变了,过去上山砍柴,现在使用清洁能源,像沼气、太阳能、秸秆气化等,农村面貌为之一新,干部群众思想观念也发生了可喜变化。可以说,退耕还林不仅仅是生态建设,也是一场深刻的农村生产生活方式变革。

总之,退耕还林工程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荫及子孙的伟大的生态工程。我们对这个生态工程的重要意义的认识会随着时间的推移看得越来越清楚,归根结底一句话,退耕还林工程提高了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给我们国家在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在工业化城镇化发展的关键阶段赢得了新的发展空间。实践证明,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退耕还林的重大决策和各项政策措施是完全正确的。

(二)切实把退耕还林工程的工作重点转到巩固成果上来

退耕还林始自1999年,到现在整整十年了。十年的退耕还林,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从1999年到2001年是试点阶段。1999年8月,时任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同志视察西北、西南六省区,提出了实施退耕还林的主张,明确了“退耕还林、封山育林、以粮代赈、个体承包”十六字政策方针,进而形成了中央决策。最早在陕西、甘肃和四川开展试点,到2000年推广到长江上游、黄河上中游的13个省区市,尔后陆续扩大到25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从2002到2006年是第二个阶段。这是退耕还林全面铺开和大规模实施的阶段,从2002年开始,中央投资开始大幅度增加。从2007年以来是第三个阶段。国家延长退耕还林补助期政策,建立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资金,标志着退耕还林工程从全面建设转到巩固成果阶段。

中央为什么作出退耕还林工程从全面推进阶段转向以巩固成果为主阶段的战略决策?我认为,主要有以下三点考虑:

第一,退耕还林必须兼顾耕地安全、粮食安全。到2007年,全国的耕地面积只有18.26亿亩,比1999年减少了1.25亿亩。到2020年,我们要确保全国耕地总量不低于18亿亩,这是一条红线。一方面耕地在减少,另一方面人口在增加,粮食的需求刚性增加。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再也不能走过去开山造地、围湖造田的老路了,只能在稳定耕地面积特别是播种面积的基础上,主要依靠提高单产来提高粮食生产能力。我国国情决定了退耕还林工程不可能无限地进行下去,当然并不排除将来科技水平提高、单位粮食产量提高了,人口峰值下降了,还可以退出一些劣质耕地用于生态建设。但是从当前的形势看,必须对“十一五”规划确定的2000万亩退

耕还林任务作出调整,以保障国家耕地安全和粮食安全。

第二,退耕还林必须兼顾亿万退耕农民的长远生计。据国家统计局2007年对退耕地区的监测,退耕还林县平均地区生产总值只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77.8%;退耕农户人均纯收入比全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低1000多元;绝对贫困户和低收入户的比重超过10%,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部分退耕农户的吃饭、烧柴问题还没有解决,年末存粮不足半年的退耕农户占35.2%,以柴草为生活燃料的占61.3%。在退耕农户吃饭、烧柴、增收问题还没有很好解决的情况下,一旦对退耕农户的粮食补贴到期,结果会怎样呢?很可能为了解决吃饭、烧柴、收入问题,又重蹈毁林开荒的覆辙。要解决这么多退耕农户的长远生计问题,把他们的收入来源从有限的土地上转移出去,必须大力发展后续产业,必须提高现有耕地的产出能力,必须提高他们的劳动就业技能,必须解决他们的薪柴、燃料问题。解决这些涉及基本生存发展的问题,绝非易事。

第三,退耕还林必须兼顾管护好退耕还林成果。据有关部门统计,退耕还林工程造林种草保存率达到95%以上,但同时要看到潜在的风险。首先,有些地方的林子成活率还是不高,极易受到自然灾害的侵害和人为的损害,补植补造的任务非常繁重。其次,林子长起来了,发生森林火灾所带来潜在损失的几率就上升。再次,由于林相、树种结构等问题,退耕还林还有脆弱性,去年雨雪冰冻灾害就毁掉了1000多万亩林地,2000多万亩受到不同程度影响;四川地震灾害也毁掉了几百万亩。要真正把退耕还林的成果巩固住,不仅现在保存率要达到95%以上,十年二十年后仍然保持这个比率,任务是相当繁重的。

中央审时度势,因势利导,果断地调整了“十一五”期间退耕还林规划,提出了退耕还林工作重点的阶段性转换,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广大退耕农户的关心,体现了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决心。事实证明,中央作出这样的决策是完全正确的,是从大局出发、符合我国现阶段实际情况的重要部署。希望大家务必把思想统一到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脚踏实地、扎扎实实地做好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工作。

二、进一步明确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的目标和主要任务

党的十七大报告从发展战略的高度提出建设生态文明,要求到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时,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使我国成为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生态环境良好的国家。这给我们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赋予了新的使命。

(一)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的目标

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的目标有两个,就是国发[2007]25号文件提出的两个“确保”。第一个目标是确保退耕还林成果切实得到巩固。加强林木后期管护,搞好补植补造,提高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杜绝砍树复耕现象发生。第二个目标是确保退耕农户长远生计得到有效解决。通过加大基本口粮田建设力度、加强农村能源建设、继续推进生态移民等措施,从根本上解决退耕农户吃饭、烧柴、增收等当前和长远生活问题。一个是生态目标,一个是生计目标,两个都要确保。

(二)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的主要任务

一是建设基本口粮田。规划从2008年到2015年的8年间,建设稳产高产基本口粮田5954万亩,其中,西南地区退耕农户人均稳产高产基本口粮田不低于0.5亩、西北地区不低于2亩。中央安排补助资金333亿元,地方也要加大投入力度,落实好配套资金。这项任务非常不容易。搞好基本口粮田建设,退耕还林地区粮食自给能力就有了基本保障。

二是农村能源建设。要从各地实际出发,因地制宜,以农村沼气建设为重点、多能互补,加强节柴灶、太阳灶建设,适当发展小水电。要采取中央补助、地方配套和农民白筹相结合的方式,搞好退耕还林地区的农村能源建设。规划8年内再建户用沼气池580万个,太阳能灶108万台,节柴灶338万个。

三是稳步推进生态移民。对居住地基本不具备生存条件的特困人口,要继续本着自愿的原则,有计划有组织地实行易地搬迁,积极解决好搬迁群众的生产生活问题。规划期内我们要再解决生态环境恶劣、地质灾害频发地区131万人的生态移民。各地要认真摸索生态移民的规律,总结经验,切实做到“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

四是大力发展后续产业。这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渠道,是解决农民长远生计的重要措施,是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的有力保障。要加快调整农业结构,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扶持龙头企业,支持特色优势产业基地建设。要加快农民技能培训,提高创业就业能力。各地也要结合自己的实际,发展特色产业,吸收农民就业,促进农民就业转移。中央计划安排补助资金,用于扶持发展特色种植业、林业、果茶业,扶持发展养殖业,实施农民技能培训。

五是切实搞好补植补造。林木“三分造、七分管”,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必须加强林草植被的管护。8年内规划安排补植补造任务7031万亩。在补植补造的同时,国家还要继续安排荒山荒地造林。各地要进一步完善抚育管护措施,落实管护责任,搞好补植补造,抚育管理、病虫害防治,提高森林质量,增强生态功能。

(三)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的政策保障

一是继续对退耕农户直接补助。退耕还林粮食和生活费补助期满后,中央财政安排资金,继续对退耕农户给予适当的现金补助。长江流域每亩继续补105元,黄河流域每亩继续补70元。原每亩退耕地每年20元生活补助费,继续直接补助给退耕农户,并与管护任务挂钩。补助期依然是还生态林再补助8年,还经济林再补助5年,还草再补助2年。

二是建立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资金。为集中力量解决影响退耕农户长远生计的突出问题,中央财政安排一定规模资金,作为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资金,主要用于补助退耕还林地区的五大任务。同时,中央预算内基本建设资金还安排了部分资金,重点扶持基本口粮田建设。

三、切实做好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的实施工作

实施好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规划,是今后退耕还林工作的主要任务,各有关地方和部门要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创造性地做好巩固成果的各项工作。

一是要加强领导、落实责任。根据国发[2007]25号文件的精神,省级人民政府对巩固成果、解决长远生计问题负总责,实行目标到省、任务到省、资金到省、责任到省的“四到省”原则。各省(区、市)要把目标、任务、资金和责任进一步分解落实到各地(市)、县(市)、乡镇、村落和农户。25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都要有一个专门的机构对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工作总负责,经费、人员、工作条件上要

继续给予保障。希望各级政府把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工作摆到重要议事日程,及时安排部署各项工作,定期进行监督检查和总结评估。

二是要科学规划、精心实施。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国家林业局、农业部、财政部等有关部门,批复了25个省区市以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规划。批复中要求各地区制定实施方案,要尽快分解任务,落实资金,开展作业设计。这里我再强调三个机制问题。第一是科学规划。就是要瞄准退耕农户的长远生计问题,不能钱花了,而生计问题还没有解决。第二是可以考虑将各种渠道资金打捆使用,以巩固退耕还林成果资金为主导,把相关项目安排的资金打捆,统筹用好各项支农资金和巩固退耕还林专项资金,发挥资金的综合效益。第三是项目实施中要特别严格建设程序。项目的实施涉及老百姓的切身利益,一定要高度重视,研究有效的办法。必须做到账务公开,公正透明,接受广大群众的监督。

三是要健全制度、加强监督。一定要制定完善的制度,包括工程实施的办法,资金的管理办法,验收的办法,给农民发放补贴与管护挂钩的办法等。档案管理要做到户有卡、村有账、乡有册、县有档。要做好监测评估工作,建立健全科学的监测评估体系,以此来判定巩固成果工作的进展情况和效果,要拿数据说话。总之,一整套办法、制度都要建立起来。在国家层面,国家发展改革委要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出一套完善的制度。

四是要密切配合、加强指导。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工作涉及的面很广,单独靠哪一个部门很难完成。国务院各部门要加强合作,国家发展改革委发挥协调服务作用,财政部要管好资金、及时下拨资金,国家林业局要承担整个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规划实施和小区工程的设计、验收、补植补造等,农业部要负责基本口粮田建设、沼气池建设、农民工培训,乃至产业发展等方面的指导,水利部要负责基本农田方面的灌溉问题,国家统计局要做好退耕还林工程区的监测工作,监察部门和审计部门也要参与进来,加大监督审查力度。这次会后,要立即建立部际联席会议制度。各省也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建立相应的联席会议制度,明确各个部门的责任,加强部门之间的协调,以后每年召开一次现场会来推进这项工作。

五是要依靠群众、大胆实践。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的工作不是我们对农民的恩赐,巩固成果工作的主体是退耕农户,要通过实施有效的政策来调动退耕农户的积极性,给他们展示未来生活的美好前景,积极吸纳他们参与工程建设,在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充分听取他们的意见,尊重他们的意愿。同时,在实施好项目,管好用好资金等方面要大胆实践。要通过实践,总结经验,完善办法,不断把这项建设推向前进,实现预期的目标。

篇5:彬县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农村能源发展规划

建设项目管理实施细则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农村能源建设项目的管理,规范项目建设行为,根据《安徽省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规划及单项建设规划》、《安徽省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资金使用和管理实施细则》有关规定,结合我县农村能源建设的特点和实际,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 本细则适用于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资金建设的农村能源项目(下称农村能源项目)管理。

第三条 农村能源项目建设坚持改善生态、促进发展的原则。应围绕巩固退耕还林项目成果,改善生态环境和退耕还林区农民生活条件,优化农村能源结构,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生态良性循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第四条 农村能源项目建设坚持国家有关技术标准和安全生产的原则。实行统一标准、统一布局、统一规划、统一设计,大力推行标准化生产、专业化施工、市场化运作、社会化服务。

第二章 项目的组织管理

第五条 农村能源项目实行统一管理、分工负责、分级实施的管理体制。

第六条 根据省里下达的年度计划任务,县农村能源办公室负责编制年度项目实施方案,由县农村能源办公室会同县发改委、财政局经市农委签章后,报省农委批准后组织实施。

县农村能源办公室,在县农委的指导下,负责项目的组织实施和建设管理工作,组织技术培训、设备配件统一采购,上报项目建设进度,汇报工作进展情况,管理和使用项目建设资金,项目竣工验收准备工作。

第七条 县农委主任为项目第一责任人,负责协调项目有关部门,保证项目顺利实施。县农村能源办公室主任为项目法定代表人,明确分工,一级对一级负责。

第三章 建设内容与补助标准

第八条 村能源项目建设内容为户用沼气池、节柴灶、高效低排生物质气化炉、秸秆气化供应站、秸秆固化成型生产。

第九条 户用沼气池补助1200 元/口,节柴灶补助200 元/户,高效低排生物质炉补助500 元/台,秸秆气化集中供气站补助20 万/处,秸秆固化成型燃料生产点补助10 万/处。

第四章 组织实施

第十条 根据省下达的年度项目投资计划,由县农村能源办公室按有关要求分类编制项目实施方案。农村户用沼气、节柴灶、高效低排生物质气化炉项目实施方案要将项目计划落实到村到户,并将投资规模、资金来源、建设任务、物资分配、完成时间、建后管理措施等内容在当地村务公开栏公开。秸秆气化集中供气站、秸秆固化成型燃料生产点除达以上有关要求外,还应附由工程设计施工技术方案、主要设备采购方案。报省农委审查,待实施方案批准后实施。

第十一条 农村能源项目建设与管理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

项目法人对本县项目申报、建设实施、资金管理及建成后的运行管理等全过程负责。对于项目管理制度不健全、财务管理混乱、建设质量存在严重问题的,要追究项目法定代表人的责任。

第十二条 农村能源建设项目必须执行国家或行业现行标准,严格按照技术标准和技术规程要求组织施工。各类项目在实施时,应在装置主体明显位置标注实施年度永久性标记。

第十三条 县农村能源办公室要加强工程建设的监督管理,组织专业人员驻村入户,监督工程建设质量,监督中标单位按照合同要求供应设备、做好售后服务。

第十四条 建立项目用户档案卡,对每个项目的实施过程进行全程跟踪管理。档案卡一式2 份,分别由项目实施镇政府和县农村能源办公室保存。

第十五条 建设项目的施工、技术服务等都要依法签订合同。各类合同都要有明确的质量要求、履约担保和违约处罚条款。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第十六条 沼气灶具及配件、高效低排生物质气化炉、秸秆气化设备、秸秆固化成型燃料生产设备,参照国债项目的采购办法,由省农村能源业务主管部门制定办法,统一组织,由县农村能源办公室与优选厂家签定采购合同,达到优质优价的目的,不得擅自在市场上采购。县财政局根据采购合同和建设单位的验收清单办理资金结算。

第五章 资金管理

第十七条 资金使用和管理按照《和县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和资金拨付实施细则》执行。农村能源项目的国家专项资金主要用于购置设备、建材和技工工资补助。

第六章项目验收

第十八条 项目建设竣工后,由项目建设单位整理相关资料,做好项目竣工决算,由县农委会同发改委、财政、审计、监察等单位对项目实施进行自验、决算。

第七章附则

篇6:彬县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农村能源发展规划

为了进一步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加快推进我县农村能源建设步伐,进一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和生态环境,提升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按照市发改委《关于编制2009年巩固退耕还林成果计划的通知》(汉发改农经„2009‟661号)精神,结合我县实际,编制了佛坪县2009年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农村能源建设项目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及工作原则

(一)指导思想: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县域经济发展战略,服务“三农”,通过发展太阳能灶和节柴灶,为农户提供优质清洁能源,减轻农民的劳动强度,保护森林资源和农业生态环境,改善农民的生活居住环境,推动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提升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

(二)工作原则:农村能源项目建设要坚持与新农村示范建设相结合,与主导产业开发相结合,与农村改厨、改圈、改厕相结合,与农民增收相结合的原则。按照生产和生活并重,建池和管理并重,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重的要求,加快农村能源建设步伐。项目建设应遵循“因地制宜、量力而行,政策引导、农民自愿,突出重点、集中连片”的原则。

二、目标任务

(一)节柴灶

2009年在全县9个乡镇23村,按照节柴灶建设项目标准的要求,推广节柴灶2175户。

1、长角坝乡上沙窝村55户,教场坝村165户,田坝村30户,龙草坪村65户,小南坪村35户。

2、袁家庄镇塘湾村90户,关沟村50户,肖家庄村150户。

3、西岔河镇彭家沟村150户,西岔河村140户,瓦寨村45户。

4、十亩地乡案板沟村45户,联合村55户。

5、大河坝镇木耳沟村30户,共力村50户,水田坪村140户。

6、石墩河乡石墩河村160户;

7、陈家坝镇孔家湾村220户,三郎沟村130户。

8、栗子坝乡女儿坝村55户,八亩田村45户,西花村100户。

9、岳坝乡大古坪村50户,草林村120户。

(二)太阳能灶

2009年全县推广太阳能灶25户,项目实施地点陈家坝镇陈家坝村。

三、项目实施单位

项目由科技和农业局(能源办)、各乡镇人民政府共同负责组织实施。

四、建设内容及质量标准

(一)建设内容:

1、节柴灶项目要求节柴灶外形为一字型和T字型,主、副烟道设计合理。与改厨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建设标准是:①厨房为永久建筑,面积不少12平方米,水泥地面,墙面刷白或贴瓷砖。②节柴灶灶面、灶身贴瓷砖,灶台高度75cm。③厨房内厨柜、水池等布局要合理,混凝土台板长大于1.8米,宽不小于50厘米,高度75-80厘米,双层,贴瓷砖并安装推拉门或防虫、防蝇网。

2、太阳能灶。安装调试按技术操作规程进行。

(二)质量标准。节柴灶施工必须执行《节柴节煤灶标准图集》的要求。太阳能灶符合国家相关质量标准。

五、资金筹措及补助标准

(一)节柴灶项目总投资218万元,其中国家专项资金87万元,地方配套群众及自筹131万元,国家对按项目要求完成节柴灶改造及改厨的农户,每户补助400元。

(二)太阳能灶项目总投资2万元,其中国家专项资金投1万元,地方配套群众自筹1万元,国家对安装使用太阳能灶的农户每台灶补助400元。

我县2009年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农村能源建设项目总投资220万元。其中国家专项资金投入88万元,地方配套及群众自筹132万元。

六、实施步骤

项目建设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宣传动员与技术培训阶段(2009年11月底前)。组织技术人员与乡、村干部深入农户家中再次做好宣传动员工作,确定建设户做好前期备料工作。组织30名技工参加一次节柴灶操作技能培训,培训重点是新型节柴灶施工工艺等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为项目全面实施奠定技术基础。第二阶段:全面启动与实施阶段(2009年12月—2010年4月)。从12月份开始,我县农村能源建设项目将正式全面启动。建设工作按照整村推进,集中建设的方式进行。

第三阶段:检查验收阶段(2010年5月—2011年6月)。各乡镇项目实施结束后,先进行自查自验,覆盖率100%,撰写自查报告。自查自验结束后,各乡镇人民政府应在10个工作日内向县发展计划局、科技和农业局提出检查验收申请。县发展计划局、县财政局、科技和农业局将抽调专人组成自查自验工作组,深入到项目村,逐户检查验收,检查面达到60%。全县自查自检工作结束后,将申请省、市分别验收。

各乡镇人民政府在县级检查验收结束后,将检查验收结果进行乡、村、组三级公示,公示期7天,公示期满农户无异议。由县科技和农业局在10个工作日内以村为单位将农户补助资金下拨各乡镇人民政府,由各乡镇人民政府以一卡通形式将补贴资金兑付给农户。

七、保障措施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县科技和农业局负责项目的技术培训和物资、资金管理、监督检查等方面的管理协调工作;各乡镇人民政府负责项目的组织实施,并落实安全生产管理措施。同时在农村能源建设过程中,要动员各方力量,把扶贫开发、移民搬迁、农村“三改”、地方病防治、新农村建设等项目资金整合起来,向项目建设区倾斜,形成部门协作,全社会共同参与农村能源建设的良好氛围。财政部门和审计部门加强资金监管,确保补助资金足额到户。

(二)积极宣传,加强培训。充分利用电视、广播等各种媒体,采取多种形式 和方法,把能源建设变成广大群众的自觉行为。加强对技术人员的培训和农户使用技能的培训,培训农民数4000人次。确保节柴灶改造成功率达100%,使用率达100%。

(三)加快工程进度。涉及农村能源建设的乡镇要强化责任,落实任务,集中力量。组织广大农户,集中时间进行节柴灶的改造和太阳能灶的安装。涉及部门加强技术指导和服务,合力推进农村能源建设。

篇7:XX省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规划

专项规划

XX省 人 民 政 府

二〇〇八年九月

项目名称:XX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规划 项目组织:XX省人民政府 项目编制单位:

XX省天然林资源保护和退耕还林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 XX省林业厅

XX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XX省实施西部大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 XX省财政厅 XX省农业厅

XX省以工代赈办公室 XX省水利厅 XX省粮食局 XX省畜牧食品局 XX省扶贫开发办 XX省农机局

目录

概 述...............................................1 第一章 基本情况.......................................9

第一节

自然地理和社会经济概况.........................................................9 第二节

退耕还林工程实施情况..........................................................12 第三节

工程区相关项目实施情况......................................................14

第二章 实施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建设的必要性...........18 第三章 规划总体思路..................................21

第一节

指导思想..................................................................................21 第二节

遵循的原则..............................................................................21 第三节

规划目标任务..........................................................................23 第四节

规划依据..................................................................................24

第四章 规划方案......................................26

第一节

基本口粮田建设......................................................................26 第二节

农村能源建设..........................................................................28 第三节

生态移民..................................................................................29 第四节

后续产业发展..........................................................................31 第五节

退耕还林补植补造..................................................................33 第六节

规划缺口解决方案..................................................................35

第五章 投资估算、资金筹措与效益分析...................37

第一节

投资估算..................................................................................37 第二节

资金筹措..................................................................................39 第三节

资金整合..................................................................................39 第四节

效益分析..................................................................................40

第六章 民族地区专项资金安排方案......................42 第七章 工作经费安排方案..............................43 第八章 保障措施......................................45 附表

1、XX省分退耕还林面积及投资统计表

2、XX省分市(州)退耕还林面积及建设范围统计表

3、XX省项目区退耕农户基本情况调查汇总表

4、XX省项目区退耕农户专项建设需求情况调查汇总表

5、XX省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基本口粮田建设规划表

6、XX省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农村能源建设规划表

7、XX省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生态移民规划表

8、XX省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后续产业发展规划表

9、XX省巩固退耕还林成果补植补造规划表

10、XX省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建设投资估算表

11、XX省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建设资金筹措表

12、XX省退耕还林工作经费分级安排汇总表 专家评审意见 附件(单项规划)

一、XX省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基本口粮田建设专项规划

二、XX省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农村能源建设专项规划

三、XX省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生态移民专项规划

四、XX省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后续产业发展专项规划

五、XX省巩固退耕还林成果补植补造方案

一、规划编制背景

退耕还林是党中央、国务院为改善生态环境做出的重大决策。我省自1999年在全国率先实施退耕还林工程以来,在中央的关怀和国家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经过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到2006年底,已累计完成国家下达的退耕还林任务2632.4万亩,其中退耕地还林1336.4万亩、配套荒山造林和封山育林1296.0万亩,涉及21个市(州)176个县(市、区),惠及634.4万农户2266.5万农民。工程的实施,为加快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建设、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扶贫帮困做出了积极贡献,取得了良好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受到了社会各界和广大农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针对第一轮政策补助陆续到期后解决退耕农户长远生计问题的长效机制尚未建立、直接影响退耕还林成果巩固这一实际情况,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总揽全局,及时作出了完善退耕还林政策的决定。2007年8月9日,国务院下发《关于完善退耕还林政策的通知》(国发„2007‟25号),决定对现行政策补助到期的退耕农户继续给予适当的现金补助解决其当前生活困难,同时还安排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资金,集中力量解决影响退耕农户长远生计的突出问题。这既是巩固生态建设成果、解决退耕农户当前生活困难和长远生计的重要决策,也是加强“三农”工作、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 1

设的一项重大政策。XX省委、省政府对贯彻国务院通知精神、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工作高度重视。省政府常务会议先后两次听取汇报,进行部署。省退耕还林工程领导小组两次召开全体会议进行专题研究。省发展改革委、西部办、财政厅、林业厅、农业厅等部门按照省委、省政府的指示精神,积极开展完善退耕还林政策的各项工作。2007年9月26日,省政府召开了全省完善退耕还林政策工作会议。2007年10月26日,省政府出台了《贯彻<国务院关于完善退耕还林政策的通知>的意见》(川府发„2007‟51号),明确了完善退耕还林各项政策措施,安排部署了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规划编制工作。

二、规划编制工作开展情况

根据国家发改委的总体部署和全省工作安排,2007年8月以来,在省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由省退耕还林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省发改委、西部办、财政厅、林业厅、农业厅等相关部门密切配合,严格按照国发„2007‟25号、川府发„2007‟51号文件以及国家发改委等六部委下发的《关于做好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发改农经„2007‟3636号)的要求,从工程区实际出发,充分尊重农民意愿,自下而上,认真开展全省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规划编制工作。主要工作过程如下:

(一)开展规划编制试点。去年8月下旬,省退耕还林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选择天全、洪雅、朝天等12个有代表性的工程县(区)先期进行规划编制试点,探索规划工作思路和方法。9月上旬,省

退耕还林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与洪雅、安岳县有关部门一道开展摸底调查,解剖麻雀,积累经验,按规划程序形成专项规划范例,指导全省规划编制工作。

(二)制定规划指南和编制提纲。去年10月至11月,在前期试点和广泛调研的基础上,省退耕还林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省级有关部门专家,按照国发„2007‟25号、川府发„2007‟51号以及国家发改委„2007‟3636号、财政部„2007‟327号等文件要求,数易其稿,在征求地方意见和实地对接验证的基础上,制定了《XX省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规划指南及编制提纲》,明确了我省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规划的编制原则、内容、标准及有关具体要求等。

(三)开展专项规划编制培训。去年11月下旬至12月上旬,省退耕还林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举办全省共四期专项规划编制培训班。21个市(州)退耕办负责人,173个县(市、区)发改委、林业、农业等部门负责人共600余人参加培训。培训会解读了国发„2007‟25号文件和省政府贯彻意见精神,讲解了规划指南、编制提纲、规划范例等,明确了规划编制的具体要求。

(四)加强过程督查指导。去年12月下旬至今年1月,由省退耕还林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组成8个工作组,深入17市29县(市、区)进行督查和指导,帮助解决专项规划编制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针对共性问题,省退耕还林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专题进行研究,并及时下发文件予以明确,确保规划工作有序开展,提高规划质量。

(五)编制县、市(州)级专项规划。根据全省统一部署,去

年12月下旬至今年3月上旬,173个工程县(市、区)及时成立了由相关部门联合组成的规划工作组,并严格按照国家、省规定的编制原则、步骤和方法,在摸底调查全面掌握退耕农户现状和意愿的基础上,根据需求和可能,结合当地实际,完成县级专项规划。县级规划经县(市、区)政府常务会议通过并上报市(州)后,各市(州)人民政府分别组织进行了汇总编制。

(六)集中会审县、市(州)两级规划。为确保各市(州)、县(市、区)编制的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规划符合国家和省有关要求,今年3月中旬,省退耕还林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会同省发改委、西部办、林业厅、农业厅、财政厅、以工代赈办和水利厅等部门专家,对各市(州)、县(市、区)规划进行了集中会审,提出了修改完善意见。

(七)编制省级专项规划。在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组织修改完善上报规划后,由省农业厅牵头,省级相关部门参与,共同完成基本口粮田建设规划和农村能源建设规划;由省以工代赈办牵头,省级相关部门参与,共同完成生态移民规划;省林业厅牵头,省级相关部门参与,共同完成后续产业发展规划和退耕还林补植补造方案。在各单项规划编制完成的基础上,省退耕还林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有甲级资质的XX省林业调查规划院汇总编制了省级专项规划征求意见稿。

(八)严格审核省级规划。一是部门会商。今年4月24日,省退耕还林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会同省发改委、西部办、财政厅、林业厅、农业厅、水利厅、以工代赈办等部门,对规划征求意见稿进行了认真研究,提出修改完善意见。二是专家审核。4月29日,省退耕还林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省内农业、林业、生态、水利、畜牧等方面专家对规划方案进行了评审。三是领导小组审核。7月2日,省退耕还林工程领导小组召开全体会议进行了审核。四是省政府常务会审议。7月15日,省政府常务会原则通过省级专项规划方案,同意修改完善后报送国家发改委等部委审批。

三、规划主要结果

(一)规划编制范围

按照国发„2007‟25号文件精神,我省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规划编制范围为21个市(州)173个县(市、区)(不含只有荒山造林任务的成都市新都区、郫县、温江区3个县区)。

根据我省实际,经省政府请示国务院同意,我省57个民族县及民族待遇县*(以下简称“57个民族县”)的退耕农户将实行全额直补(即中央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资金以现金形式直接补助给退耕农户)这一特殊政策,因此,实施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建设规划的编制范围为除57个民族县外的18个市116个县(市、区)(以下简称“项目区”)。对57个民族县,只作专项资金用于对退耕农户全额直补的安排方案。

(二)中央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资金核定总额

按照国发„2007‟25号文件精神,中央核定我省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资金总额为109.09亿元。其中,57个民族县33.19亿元,占全省专项资金总额的30.4%;其余的116个项目县75.90亿元,占69.6%。

(三)规划主要结果

我省18个市116个项目县(市、区)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规划包括基本口粮田建设、农村能源建设、生态移民、后续产业发展和退耕还林补植补造等5个项目。

1、建设内容及规模。一是基本口粮田建设。规划2008~2015年建设基本口粮田489.47万亩,其中坡改梯53.72万亩、培肥地力157.89万亩、中低产田改造277.86万亩。涉及409.04万退耕农户、1564.57万人。二是农村能源建设。规划2008~2015年建户用沼气池75.42万口、太阳灶0.09万台、高效低排生物质炉1.81万台,补助以电代柴户内用电设施9.21万套。涉及86.58万退耕农户、316.92万人。三是生态移民。规划2008~2010年对纳入我省“十一五”以工代赈易地扶贫搬迁规划的5市11县(区)6648户退耕农户实行定额补助,涉及26070人。四是后续产业发展。规划2008~2015年退耕农户发展种植项目(包括牧草、中药材、森林蔬菜、特色经果林和短周期工业原料林等)1554.78万亩;新(改、扩)建牲畜圈舍、蚕房等2871.73万平方米;新增食(药)用菌培殖的耳棒、菌袋8096.20万棒(万袋)。涉及547.89万退耕农户、1892.67万人。五是退耕还林补植补造。规划2008~2010年对因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造成造林质量较低的退耕还林工程造林地328.94万亩进行补植补造,提高退耕还林质量和成效。

此外,我省现有农民技能培训渠道较多,资金较充足。以2008年为例,全省各类农民技能培训资金达15350万元,其中,中央安排的阳光工程和新型农民培训资金10350万元,省财政安排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5000万元。因此,本规划未将退耕农民技能培训作为项目建设内容纳入规划。

2、规划投资及资金筹措。按照各建设项目实际投资标准估算,2008~2015年,项目区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建设总投资136.64亿元。在总投资中,拟申请中央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资金75.90亿元,占55.5%;地方安排以及退耕农民自筹和投劳折资60.74亿元,占44.5%。

在拟申请的中央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资金75.90亿元中,基本口粮田建设29.44亿元,占38.8%;农村能源建设8.03亿元,占10.6%;生态移民0.33亿元,占0.4%;后续产业发展36.45亿元,占48.0%;退耕还林补植补造1.64亿元,占2.2%。

3、整合资金安排。针对本次规划尚未全部解决退耕农户对专项建设实际需求而存在补助资金缺口的问题,2008~2015年,我省拟整合中央、地方有关基本口粮田建设、农村能源建设、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土地整理、扶贫开发、农业综合开发、后续产业发展等渠道资金23.62亿元。整合后,可全部解决基本口粮田建设和农村能源建设补助资金缺口问题,基本解决后续产业发展补助资金缺口问题。

4、民族地区直补资金。鉴于国家已同意我省民族地区实行将专

项资金用于退耕农户直补这一特殊政策,因此,57个民族县2008~2015年用于退耕农户直补的专项资金总额为33.19亿元。同时,省财政将按照每年每亩退耕地还林30元的标准,同期安排94849万元资金用于直补该区退耕农户。

5、工作经费安排。为确保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工作顺利进行,按照川府发„2007‟51号文件规定,18个市116个项目县(市、区)由市、县两级财政共安排2008~2015年退耕还林工作经费26795.2万元,其中:市级4978.7万元,县级21816.5万元。省级财政每年按每亩退耕地还林0.3元的标准安排400万元,用于退耕还林工作。8

第一章

基本情况

第一节

自然地理和社会经济概况

一、自然地理概况

四川位于祖国西南,地处长江上游,介于东经92°21′~108°12′和北纬26°03′~34°19′之间,东西长1075公里,南北宽900多公里。东连重庆市,南邻云南和贵州省,西接西藏自治区,北界青海、甘肃和陕西省。幅员面积48.5万平方公里,约占长江上游流域面积的50%。

XX省地跨四川盆地、青藏高原、云贵高原、秦巴山地等大地貌单元,处于我国大陆地势三大阶梯中第一级青藏高原和第二级长江中下游平原的过渡带,地貌类型复杂多样,山地和高原面积约占80%,丘陵和平原约占20%。整个地形西北高,东南低,以龙门山、邛崃山、大相岭、大凉山一线为界,分为东、西两大部分。东部为四川盆地,四周环山,海拔在1500~3000米之间;自西向东依次为成都平原、盆中丘陵和盆东平行岭谷。西部为山地和高原地貌,海拔3000~5000米,其中西北部多为高原,属青藏高原东南缘;西南部以山地地貌为主,为横断山脉的一部分。

四川除西北高原的白河、黑河属黄河水系(面积占3.5%)外,其余的均属长江水系。东部嘉陵江、沱江、岷江、涪江等为典型的向心状水系,由盆地边缘山地流向盆地底部,最后汇聚长江而东流。西部的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安宁河等多呈南北走向,构成典型的平等状水系。全省流域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约1300多条,年径流量近3200亿立方米,约占长江入海口水量的三分之一;水能蕴藏量14269亿千瓦,居全国首位。

四川受地理经纬度、大气环境、地形地貌的影响,气候类型复杂多样。东部和西南部分别受太平洋、印度洋暖湿气流影响,气候温暖湿润,年均气温16~18℃,年均降水量1000~1400毫米。西部高山则属地大陆性季风高原气候。全省气候垂直变化明显,由低海拔到高海拔依次包括亚热带、暖温带、温带、亚寒带、寒带,河谷底部为干热、干旱河谷气候。

四川土壤类型丰富多样,共有25个土类、63个亚类、137个土属、380个土种。东部盆地区属黄壤和紫色土,盆地丘陵地区以紫色土为主,川西平原为冲积土,盆地边缘山地以黄壤为主。西部山地高原区土壤以山地红壤、山地黄棕壤、山地暗棕壤、山地棕色针叶林土、山地灰化土和高山草甸土为主,土壤垂直带谱明显。

四川生物多样性十分丰富,全省有高等植物近万种,约占全国总数的三分之一;高等陆生动物近千种,约占全国总数的45%。全省森林资源丰富,是全国林业大省。据全国森林资源清查成果,全省林业用地面积2278.73万公顷,其中有林地1464.34万公顷,森林覆盖率为30.27%,活立木总蓄积15.82亿立方米,森林面积和蓄积均位居全国前列。四川既有莽莽苍苍的天然林,又有郁郁葱葱的人工林。天然林主要分布在西部高原及西南山地,属于国有林区;人工林主要分布在盆周山区和盆中丘陵区,属于集体林区。

二、社会经济概况

2006年底,四川辖21个市(州)、181个县(市、区)。全省总人口8722.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6651.7万人,占76.3%。国内生产总产值8637.81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595.48亿元,占18.5%;第二产业增加值3775.19亿元,占43.7%;第三产业增加值3267.14亿元,占37.8%。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0546元。受自然地理条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等方面制约,四川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2006年底,全省有绝对贫困人口167万人,低收入人口381.5万人;有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36个。

2006年,全省国土口径耕地面积8868.2万亩,人均1.02亩。粮食总产量325亿公斤,人均占有373公斤,农业人口人均489公斤。农民人均纯收入3013元。

2006年,173个退耕还林工程县(市、区)总人口8273.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6569.0万人,占79.4%;耕地总面积5770.5万亩,人均耕地面积0.70亩。粮食总产量319.9亿公斤,人均占有口粮387公斤。退耕农户人均纯收入2980元。

2006年,116个项目县(市、区)总人口7513.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5924万人,占78.8%。退耕农户耕地面积计1419.49万亩,其中水田902.54万亩、旱地516.95万亩,人均耕地面积0.75亩。退耕农户粮食总产量70.52亿公斤,人均占有口粮373公斤。退耕农户人均纯收入2945元。

第二节

退耕还林工程实施情况

一、基本情况

(一)全省任务及投资完成情况。自1999年启动实施退耕还林工程以来,到2006年底,全省已累计完成国家下达的工程建设任务2632.4万亩,其中:退耕地还林1336.4万亩,荒山造林和封山育林1296.0万亩。中央和省累计投入资金173.39亿元。退耕地还林涉及21个市(州)173个县(市、区)、634.4万农户2266.5万人。

(二)民族地区任务及投资完成情况。到2006年底,我省57个民族县完成退耕还林工程建设任务717.66万亩,其中:退耕地造林404.08万亩,荒山造林和封山育林313.58万亩,分别占全省总量的27.3%、30.2%和24.2%。涉及86.51万农户、373.83万人,分别占全省总量的13.6%、16.5%。中央和省累计投入62.86亿元,占全省工程总投资额的36.3%。

(三)分林种面积情况。按照国家颁布的林种认定标准划分,在全省已完成的1336.4万亩退耕地还林中,生态林1241.30万亩,占92.9%;经济林89.68万亩,占6.7%;草5.42万亩,占0.4%。

全省分退耕还林面积及投资情况详见附表1,各市(州)退耕还林面积及建设范围情况详见附表2。

二、工程建设成效

(一)促进了生态安全。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加快了我省水土流失治理步伐和国土绿化进程,全省森林覆盖率由工程实施前的24.23%提高到2006年底的30.27%。特别是水土流失严重的坡耕地得

到有效治理,大幅度减少了进入江河的泥沙量,不仅显著改善了我省生态状况,而且促进了长江流域的生态安全。据省水文总站监测,长江主要支流的涪江、嘉陵江、青衣江等江河泥沙含量平均减少32%~78%。据省生态效益定位监测,实施退耕还林以来,全省累计涵养水源量208.95亿立方米,减少土壤侵蚀量2.91亿吨。

(二)增加了农民收入。全省三分之一的农民直接从退耕还林政策中受益,退耕农户户均累计获得国家政策补助2733元。工程实施还使部分退耕农民从单一的种植业中解放出来,转向发展养殖业、加工业、旅游业和劳务经济,拓宽了增收渠道。据抽样调查,2006年工程区退耕农民人均纯收入中,退耕还林的贡献率达12.5%,其中高寒地区达25.3%,个别县达50%。

(三)稳定了粮食生产。退耕还林优化了土地利用结构,调整了农业生产布局,实现了“树上山、粮下川”;转变了生产方式,改变了耕作习惯,促进了集约化种植。粮食单产不断提高,粮食总产保持稳定。2005年全省粮食单产较1998年每亩增加20公斤;2001年以来,全省粮食总产量稳定增长,2007年达到345亿公斤。

(四)促进了社会和谐。退耕还林使社会各界和广大农民群众的生态意识明显增强,为改善生态环境、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奠定了群众基础。同时,退耕还林是扶贫帮困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之一。通过退耕还林,一些贫困农牧民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特别是高寒地区、高半山区农牧民群众从退耕还林政策补助中直接受益,贫困状况有了较大改变,密切了党和政府同农牧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我省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取得了很大成绩,但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的任务还十分艰巨和繁重。党中央、国务院做出的完善退耕还林政策的决定,充分体现了对生态建设的高度重视和对广大退耕农户的深切关怀,将有利于更好地解决工程区民生问题,有效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第三节

工程区相关项目实施情况

一、基本口粮田建设

116个工程县(市、区)地处川中丘陵和盆周山区,是我省重要的粮食生产区。据摸底调查统计,该区域退耕农户共有耕地面积1419.49万亩,人均0.75亩。为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确保粮食安全,近年来,我省加大了该区基本口粮田建设力度。目前,项目区已建成退耕农户高产稳产基本口粮田355.27万亩,人均0.19亩;建有山平塘10.21万座、小型提灌站6.07万座、蓄水池22.84万口、水窖8.91万座、排灌沟渠59243.8千米等微小型水利设施,为项目区粮食生产发挥了较好的基础保障作用。

但从总体上看,工程区多集中分布在山地丘陵区或属经济欠发达地区,农田基础设施较差,耕地质量不高。旱地大多存在“旱、陡、薄、瘦、蚀”,土壤保水保肥能力较低,地力较瘦;水田主要位于低山及丘陵区的中、宽谷地带,沟谷长,不同程度地存在水、肥、气、热失调等情况。据统计,项目区退耕农户尚有中低产耕地面积1064.22万亩。

二、农村能源建设

四川是沼气发展的适宜地区之一,农村户用沼气建设一直走在全国前列,研究和开发最早,建设规模最大。全省适宜建设沼气池的农户达1100多万户,现已建设推广沼气池390万户,约占全国总量的六分之一,居全国第一;年产沼气14亿立方米,受益农户1400万人。

2003年以来,我省先后实施了农村沼气建设国债项目、省级户用沼气池建设项目和藏区一灶一炉温暖工程等,有效地改善了农村用能状况,使用替代能源的农户数逐年增加。据摸底调查统计,116个工程县(市、区)已建成退耕农户户用沼气池75.71万口、太阳灶0.41万台、高效低排生物质炉2.32万台、节柴灶等其他炉灶13.42万台、以电代柴户内设施23.04万套。

三、生态移民

四川是全国易地扶贫搬迁试点省区之一。2001年以来,按照国家发展改革委的统一部署,我省开展了易地扶贫搬迁试点工作。试点范围包括川西北高寒藏区和湿地保护区、攀西彝族聚居区、川南干热河谷区和秦巴革命老区,共涉及14个市(州)85个县(区)。现已累计搬迁贫困农牧民3.4万户16万人,其中涉及17565户退耕户60782人;国家累计安排专项资金6.1亿元。通过搬迁试点,有效地改善了搬迁农户生产生活条件,提高了搬迁群众生活质量,基本实现了“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搬迁目标。

“十一五”期间,全省易地扶贫搬迁的规划和实施区域重点是36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规划实施搬迁4.45万户20万人。据摸

底调查统计,到2006年底,项目区内已实施搬迁的退耕农户有8449户,涉及3市5县(市)。

四、后续产业发展

自1999年以来,各工程县(市、区)紧紧抓住国家实施退耕还林的机遇,按照“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建设生态化”的发展思路,充分发挥当地自然和市场优势,合理调整土地利用和种植结构,积极探索和推行生态林草、林竹纸、林果药、林茶桑以及林经间作、种养结合、互利共生、产业配套等开发模式,大力培育退耕还林后续产业。据摸底调查,到2006年底,116个工程县(市、区)退耕农户已累计发展各类种植项目863.07万亩、建成牲畜圈舍、蚕房9031.17万平方米、培殖食(药)用菌13977.97万棒(万袋)等,一定程度地促进了农民增收和区域经济发展。项目区退耕农户后续产业发展情况详见附表3。

尽管我省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从总体来看,由于资金投入少,农户集约经营程度不高等,退耕还林工程造林地仍处于生态效益培植期,经济效益较低,助农增收的潜力尚未充分体现出来,地方政府和广大退耕农户对发展种植、养殖等后续产业的愿望十分迫切和强烈。

五、退耕还林补植补造

我省退耕还林工程在取得显著成效的同时,因实施范围广,自然条件差,自然灾害频发,每年均有部分退耕还林工程造林地质量暂未达到国家规定标准。特别是2006年遭遇50年不遇的特大干旱,2007年遭遇的特大洪涝,以及2008年百年不遇的特大低温雨雪冰冻灾害,我省多数工程区退耕还林的质量和成效因此受到严重影响。针对这一状况,近年来,我省各受灾县(市、区)采取有效措施,积极组织和督促退耕农户进行补植补造,确保造林质量达标和成果巩固。据统计,到2007年底,全省多年累计补植补造退耕还林工程造林地面积达1141.2万亩(次),其中退耕还林地685.9万亩(次),荒山造林地455.3万亩(次)。补植补造的各类苗木累计达76119.1万株。

第二章

实施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建设的必要性

一、实施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建设,是切实解决民生问题、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现实需要

退耕还林是惠及千家万户,深受广大干部和群众拥护支持的民心工程。近年来,退耕还林实行钱粮直补到户,有效改善了广大退耕农户生活状况,特别是解决了高寒地区、偏远山区贫困农牧民的温饱问题,起到了很好的扶贫解困作用。据监测,退耕还林政策补助已成为我省山区大多数退耕农户的重要收入来源,平均占10%~25%,最高的达50%。从全省来看,由于受自然条件差、经济社会发展滞后等因素制约,工程区多数退耕农户收入水平较低,增收渠道较单一,对传统农林业生产有较高依赖性,解决长远生计的长效机制尚未有效建立。国家在包括我省在内的退耕还林地区实施退耕农户基本口粮田建设、农村能源建设、生态移民和后续产业发展等专项建设,将有利于解决退耕农户吃饭、烧柴、增收等当前和长远生计问题,改善其生产生活条件,增强其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能力。同时,实施好这一优厚的惠民政策,也将有利于广大农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使其充分享受到党和政府惠农政策的温暖,增强党和群众的血肉联系,维护农村地区特别是偏远山区、民族地区的社会和谐稳定,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应有贡献。

二、实施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建设,是巩固生态建设成果、保障国土生态安全的根本需要

退耕还林是治理坡耕地水土流失的根本措施,是改善生态环境的重大举措。四川地处长江上游和黄河源头,又是以山地为主的省份,生态区位十分重要。退耕还林工程成效状况,事关全国生态建设大局,事关全国生态安全。我省自1999年实施退耕还林以来,工程加快了全省国土绿化进程,有效改善了长江上游流域生态环境,保障了国土生态安全。但由于我省退耕还林存量任务大、涉及范围广、成林时间长,影响因素多,巩固退耕还林成果面临严峻考验。一是退耕还林工程营造的林木大多还处在未成林或幼林阶段,林分稳定性较差,需要进一步加大管理力度,强化经营措施,增强林分稳定性,发挥综合功能。二是工程区经济发展总体滞后,解决退耕农户长远生计问题的长效机制尚未根本建立。特别是偏远山区、高寒地区一些退耕农户极有可能迫于生计毁林复耕,让来之不易的退耕还林成果毁于一旦。三是工程区干旱、洪涝等自然灾害频发且十分严重,直接影响退耕还林成果巩固。因此,围绕建立解决退耕农户长远生计长效机制这个根本,通过国家政策扶持,在工程区有针对性地实施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建设,将更好地解决民生问题,有效解决退耕农户当前生活和长远生计问题,防止退耕农户因生计困难而毁林复耕,提高工程建设质量和成效,为保障三峡库区安全和长江中下游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生态保障。

三、实施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建设,是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客观需要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着眼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确

定的一项历史任务,是在新形势下加强“三农”工作、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举措。四川是西部农业大省,新农村建设的任务十分艰巨。特别是退耕还林工程实施区,大多地处山区和高寒地区,农业生产方式较单一,农民生产生活条件较差,“三农”问题相对较突出,是新农村建设的重点和难点地区。几年来,退耕还林工程作为一项扎根农村、惠及农民、服务农业的生态建设工程,对促进“三农”问题解决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是新农村建设的最好载体。国家完善退耕还林政策,专门建立了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的专项资金,用于退耕农户的基本口粮田建设、农村能源建设、生态移民和后续产业发展等,这些都与农业、林业推进新农村建设息息相关。通过实施专项建设,既有利于巩固生态建设成果,改善农村生态状况,推进村容整洁;又有利于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进一步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促进生产发展和农民生活宽裕;还有利于加强工程区农村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建设,强化农民生态意识和科技意识、推进乡风文明,进一步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步伐,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第三章

规划总体思路

第一节

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国发„2007‟25号和川府发„2007‟51号文件精神,统筹兼顾,采取综合措施,加大扶持力度,进一步改善退耕农户生产生活条件,逐步建立起促进生态改善、农民增收和经济发展的长效机制,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促进退耕还林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第二节

遵循的原则

一、坚持突出重点、统筹兼顾的原则

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建设是一项政策性强、涉及面广的工作,必须突出重点、统筹兼顾。要将解决好退耕农户长远生计问题作为重点,在认真分析影响退耕农户长远生计的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全局矛盾和局部矛盾的基础上,区别轻重缓急,优先和重点解决巩固退耕还林成果难度大、经济困难的退耕农户。严格按照“基本口粮田建设、农村能源建设、生态移民、后续产业发展和退耕还林补植补造”的先后次序,实行集中规划、统筹安排,不从上到下划比例、分项目、切资金。

二、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的原则

一切从实际出发,在全面开展退耕农户摸底调查的基础上,以县

(市、区)为单位,根据其自然地理、社会经济条件和退耕农户的实际需求,因地制宜,科学确定专项建设的目标、任务、重点和具体保障措施,合理安排建设进度,自下而上,实事求是地编制专项规划。以退耕还林村为单元成片规划,非退耕还林村不纳入规划范围。

三、坚持以人为本、充分体现退耕农户意愿的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全面掌握退耕农户生产生活状况,倾听群众呼声,吸取群众智慧,尊重农户意愿,不搞包办代替,不搞强制推行,不增加农民负担,切实维护退耕农户在规划编制和实施中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优先安排生产生活条件差、经济困难的退耕农户,兼顾公平,做到公开、公正。

四、坚持国家支持和退耕农户自我发展相结合的原则

在国家政策扶持的同时,充分发挥退耕农户在巩固退耕还林专项建设中的主体作用,最大程度地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动员他们积极投工、投劳、投资,不断增强其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能力。

五、坚持与区域经济发展规划相结合的原则

把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纳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实行统筹规划。加大预算内基本建设投资、支农惠农财政资金、农发资金等与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资金的统筹整合力度,做好与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新农村建设、“十一五”易地扶贫搬迁等各专项规划的衔接,促进工程区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六、坚持省人民政府负总则的原则

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建设,事关广大退耕农户切身利益,事关生态建设成果巩固。按照中央对退耕还林工程实行目标、任务、资金、责任“四到省”的原则,省人民政府对全省巩固退耕还林成果、解决退耕农户长远生计工作负总责。各市(州)、县(市、区)人民政府是组织实施退耕还林工程的责任主体,对本地区巩固退耕还林成果、解决退耕农户长远生计工作负责。

第三节

规划目标任务

一、总目标

(一)确保退耕还林成果得到有效巩固。通过加强林木后期管护,搞好补植补造,提高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杜绝砍树复耕现象发生,切实巩固来之不易的退耕还林生态建设成果。

(二)确保退耕农户长远生计得到有效解决。通过加大基本口粮田建设力度、加强农村能源建设、继续推进生态移民、大力发展后续产业等措施,从根本上解决退耕农户吃饭、烧柴、增收等当前和长远生计问题。

二、分项目标

(一)基本口粮田建设。2008~2015年,通过实施专项建设和整合资金建设,项目区完成588.87万亩基本口粮田建设任务,退耕农户人均高产稳产基本口粮田面积达到0.5亩(人均新增0.31亩),从根本上解决退耕农户吃饭问题,提高退耕还林地区粮食生产能力。

(二)农村能源建设。2008~2015年,项目区建成户用沼气池 23

75.42万口、太阳灶0.09万台、高效低排生物质炉1.81万台、补助以电代柴户内用电设施9.21万套,从根本上解决退耕农户的烧柴问题。

(三)生态移民。2008~2010年,对已纳入“十一五”以工代赈易地扶贫搬迁规划,且农户自愿搬迁的5市11县(区)的6648户退耕农户实行定额补助,促进其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改善。

(四)后续产业发展。2008~2015年,项目区退耕农户发展各类种植项目1554.78万亩,新(改、扩)建牲畜圈舍、蚕房等2871.73万平方米,新增食(药)用菌培殖的耳棒、菌袋8096.20万棒(万袋),带动退耕农户年均增收210元、人均增收61元。

(五)退耕还林补植补造。2008~2010年,完成328.94万亩退耕还林工程造林地补植补造,提高退耕还林质量和成效。

第四节

规划依据

1、《退耕还林条例》(2002年12月14日国务院令第367号);

2、国务院《关于完善退耕还林政策的通知》(国发„2007‟25号);

3、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六部委《关于做好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发改农经„2007‟3636号);

4、财政部等六部委《关于印发<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资金使用和管理办法>的通知》(财农„2007‟327号);

5、XX省人民政府《贯彻<国务院关于完善退耕还林政策的通知>的意见》(川府发„2007‟51号);

6、XX省天然林资源保护和退耕还林工程领导小组《关于印发的通知》(川天退办„2007‟18号);

7、农业、水利、林业、畜牧等行业技术标准、规范;

8、《XX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

9、《XX省农田基本建设规划(2006~2020年)》;

10、《XX省“十一五”以工代赈易地扶贫搬迁规划》;

11、《XX省“十一五”农村能源建设规划》;

12、《XX省林业产业发展规划》;

13、各市(州)、县(市、区)新农村建设等专项规划;

14、XX省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基本口粮田建设、农村能源建设、生态移民、后续产业发展和退耕还林补植补造等单项规划成果;

15、XX省18个市(州)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规划成果;

16、XX省116个县(市、区)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规划成果。

第四章

规划方案

第一节

基本口粮田建设

一、建设布局

坚持因地制宜,集中建设与分户建设相结合,以退耕还林村为单位,整村规划、整村推进,优先安排缺粮的退耕乡、村和退耕农户。

结合项目区实际,我省基本口粮田建设布局在川中丘陵区和部分盆周山地区,即除攀枝花市东区、西区以外的17个市、114个县(市、区)。

二、建设内容

对水土资源、地形等自然条件适宜的耕地,采取坡改梯、培肥地力、中低产田改造与农田水利、小型蓄水保土工程、田间作业道等建设相结合,完善农田基础设施体系,增强耕地综合生产能力,实现退耕农户基本口粮自给和提高区域粮食生产能力。

(一)坡改梯。对坡度在10~25°的坡薄耕地和具有耕地开发条件的非耕地实施坡改梯。即通过地型调整、地块平整、土层增厚、地埂筑砌,建设“三沟”(引水沟、排水沟、沿山沟),“三池”(蓄水池、沉沙池、储粪池)等坡面水系,建设小型蓄水保土工程,发展集雨节灌设施,建成“平、厚、壤、固、肥”的水平梯地。

(二)培肥地力。采取聚土垄作以及秸秆还田、绿肥种植、增施有机肥等措施,提高耕地地力,改善粮食生产条件。

(三)中低产田改造。一是实施田间灌溉渠、排湿渠、排洪渠及

配套建筑物建设;二是实施提灌站、山平塘、石河堰等小型水利工程的修建及整治维修;三是整治修建田间作业便道。

三、建设规模

(一)农户需求情况

据摸底调查统计,114个项目县(市、区)退耕农户愿意将中低产耕地建成高产稳产的基本口粮田并符合建设条件的面积为588.87万亩。

(二)建设规模

根据项目区对基本口粮田建设的实际需求和可能性,规划建设高产稳产基本口粮田面积489.47万亩,其中:坡改梯53.72万亩,培肥地力157.89万亩,中低产田改造277.86万亩。规划的主要工程建设内容包括蓄水池、水窖、抗旱井、沉砂池、山粪池、小型提灌站、排灌沟渠、山平塘、田间作业道等微小型水利设施。项目建设涉及409.04万退耕农户1564.57万人。

基本口粮田建设规划内容及规模详见附表5。

四、进度安排

规划基本口粮田建设期为8年,即2008~2015年。分建设规模见表4-1,详见附表5。

基本口粮田建设进度安排表表4-1项 目基本口粮田建设(万亩)坡改梯(万亩)其中培肥地力(万亩)中低产田改造(万亩)合计489.4753.72157.89277.862008年58.487.0818.9932.412009年62.756.4219.0937.252010年62.116.8118.6436.652011年67.567.1521.7938.622012年66.657.8720.3738.412013年60.786.6821.9732.132014年57.955.8320.2531.882015年53.195.8816.8030.51 27

第二节

农村能源建设

一、建设布局

按照“因地制宜、优化结构、多能并举”的原则,我省农村能源建设布局原则为:在盆中丘陵和盆周山地区,对具备自然和供沼原料等条件、有建设沼气池意愿的退耕农户,做到全面规划。在光热条件优越的川西南山地区,规划以太阳灶建设为主。在川西高寒地区和部分盆周地区,重点发展高效低排生物质炉,并鼓励以电代柴。

结合项目区实际,我省农村能源建设布局在除成都市青白江区、双流县,攀枝花市东区以外的18个市、113个县(市、区)。

二、建设内容

从项目区实际出发,以户用沼气池建设为重点,实行多能互补,加强太阳能、高效低排生物质炉等建设,适当发展小水电,发展替代能源,优化农村能源结构,减轻传统农村能源对森林资源的破坏。

三、建设规模

(一)需求情况

据退耕农户需求调查统计,项目区符合条件且农户愿建沼气池100.96万口,太阳灶1.07万台,高效低排生物质炉3.66万台,以电代柴户内用电设施12.24万套。

(二)建设规模

根据退耕农户意愿调查,结合各地农村能源结构现状和建设的可能性,2008~2015年,规划项目区建户用沼气池75.42万口、太阳灶0.09万台、高效低排生物质炉1.81万台,补助以电代柴户内用电设施

9.21万套。项目建设涉及86.58万退耕农户316.92万人。

农村能源建设规划内容及规模详见附表6。

四、进度安排

规划农村能源建设期为8年,即2008~2015年。分建设规模见表4-2,详见附表6。

农村能源建设进度安排表表4-2建设内容户用沼气池(万口)炉灶太阳灶(台)高效低排生物质炉(万台)以电代柴户内用电设施(万套)合计75.429231.819.212008年2009年2010年2011年2012年2013年2014年2015年7.402370.111.568.755270.101.108.95250.121.249.75280.221.089.36280.281.099.94270.401.1210.56270.301.1010.71240.280.92

第三节

生态移民

一、规划原则

按照“政府引导、群众自愿”原则,对居住地基本不具备生存条件,并已纳入《以工代赈易地移民搬迁“十一五”规划》的退耕农户,纳入本次生态移民规划,给予适当资金补助,促进其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改善,确保移民“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水利、水电、交通、城建等工程性移民不纳入规划范围。

二、规划范围

我省“十一五”以工代赈易地扶贫搬迁的规划和实施区为36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按照上述规划原则,本次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生态移民规划与该总体规划相衔接,对泸州、广元、宜宾、达州、巴

中等5市11县(区)需搬迁的退耕农户实行定额补助。

三、建设规模

(一)需求情况

群众自愿搬迁是实施生态移民的前提条件。据农户意愿调查,在项目区内,被纳入全省“十一五”易地扶贫搬迁规划范围,且愿意实施生态移民的退耕农户共有6648户,涉及泸州、广元、宜宾、达州、巴中等5市11个县(市、区)。

(二)建设规模

结合全省“十一五”易地扶贫搬迁规划,对泸州、广元、宜宾、达州、巴中5市11县(市、区)退耕农户6648户实行专项资金定额补助,涉及26070人。

生态移民规划详见附表7。

四、进度安排

生态移民规划期与“十一五”易地扶贫搬迁规划期相衔接,即2008~2010年。

分生态移民进度安排见表4-3,详见附表7。

生态移民进度安排 表4-3项 目退耕农户数(户)人数(人)合计6648260702008年208180312009年220686682010年23619371 30

第四节

后续产业发展

一、规划布局

根据区域经济发展、产业布局和市场需求,充分依托退耕还林工程区的优势资源,在尊重群众意愿的基础上,按照“因地制宜,一村一品、突出特色,集中成片、规模经营”的原则,重点扶持规模化经营项目和特色产业带建设,积极引导农户发展种植、养殖、菌类培殖等后续产业,拓宽农户增收渠道,提高经济收入,降低其对政策补助的依赖,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全省退耕还林后续产业规划布局为:盆周山地区重点发展以短周期工业原料林、森林蔬菜等为主的种植项目以及食(药)用菌培殖等;川南地区重点发展以竹资源、特色经果林等为主的种植项目;川中丘陵区重点发展家畜、家禽等养殖项目以及以特色经果林、特色经济作物等为主的种植项目;攀西地区重点发展特色经果林等种植项目。

二、建设内容

根据项目区实际,后续产业发展规划主要内容有:

(一)种植项目。按照“保护好现有森林资源和生物多样性、避免因不适宜的改造造成新的水土流失”的原则,规划在符合建设条件的区域种植经济效益高、见效快的牧草、中药材、森林蔬菜、特色经济作物、特色经果林及短周期工业原料林等。

(二)养殖项目。对适宜养殖家畜(猪、牛、羊等)、家禽(鸡、鸭、鹅等)和养蚕等项目的退耕农户,规划新(改、扩)建必需的牲畜圈舍、蚕房等设施。

(三)菌类培殖项目。对条件适宜的退耕农户,规划新增培殖经济效益高、见效快的木耳、银耳、香菇、平菇、块菌等食(药)用菌的耳棒或菌袋。

三、建设规模

(一)农户需求情况

据摸底调查统计,项目区退耕农户对发展后续产业有需求并符合相应建设条件的情况为:一是种植项目。退耕农户愿意种植牧草、森林蔬菜、特色经果林及发展短周期工业原料林等并符合建设条件的面积为1928.70万亩。二是养殖项目。退耕农户愿意新(改、扩)建牲畜圈舍、蚕房等并符合建设条件的数量为5843.13万平方米,可养殖家畜、家禽、蚕等11581.82万头(万只、万张)。三是菌类培殖项目。退耕农户愿意培殖食(药)用菌并符合建设条件的数量为13557.86万棒(万袋)。

(二)建设规模

根据项目区实际,按照需求与可能,后续产业发展规划如下:

1、种植项目。规划2008~2015年,退耕农户种植牧草、中药材、森林蔬菜、特色经济作物、特色经果林及短周期工业原料林等1554.78万亩,涉及退耕农户547.89万户1892.67万人。

2、养殖项目。规划2008~2015年,退耕农户新(改、扩)建牲畜圈舍、蚕床等2871.73万平方米,涉及退耕农户183.79万户660.67万人。

3、菌类培殖项目。规划2008~2015年,新增培殖木耳、银耳、32

香菇、平菇等食(药)用菌的耳棒、菌袋8096.20万棒(万袋),涉及退耕农户7.11万户25.49万人。

后续产业发展规划内容及规模详见附表8。

四、进度安排

规划后续产业发展建设期为8年,即2008~2015年。分规划安排见表4-4,详见附表8。

后续产业发展进度安排表表4-4项目种植项目(万亩)养殖项目(万平方米)菌类培殖项目(万棒、万袋)合计1554.782871.738096.202008年177.80362.26880.402009年194.04369.39480.532010年205.64293.10732.862011年194.74294.96477.362012年187.99322.631450.822013年203.89391.421920.442014年197.04374.271222.742015年193.63463.71931.04 第五节

退耕还林补植补造

一、规划原则

对因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造成的造林成活率或保存率较低的退耕还林工程造林地,坚持因地制宜、适地适树、与退耕农户增收相结合的原则,选择经济、生态效益较好的树种进行补植补造,增强林分稳定性,提高林地生产力,发挥森林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

补植补造规模以到2007年安排的退耕还林任务为基数,充分考虑各种自然灾害影响这一因素,进行综合测算。规划做到不重复、不循环。

二、补植补造规模

(一)规划需求情况

根据项目区2007年退耕还林县级检查验收结果,在验收的工程造林地总面积1914.74万亩中,因干旱、洪涝等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造成的造林质量较低的面积为187.76万亩(其中退耕造林地75.23万亩,荒山造林地112.53万亩),不合格率为9.8%。同时,2008年初春,我省工程区遭受了百年不遇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影响。经调查核实,全省退耕还林工程造林地需补植补造面积258.73万亩,其中,退耕还林地130.98万亩,荒山造林地127.75万亩。

根据上述情况,经扣除2007年因灾不合格面积与2008年初低温雨雪冰冻灾害损失面积的重叠部分以及可以通过平茬、修剪、林木扶正与培土、林地清理等经营措施恢复森林植被的面积后,项目区退耕还林工程造林地规划急需补植补造面积328.94万亩。其中,退耕还林地138.72万亩、荒山造林地190.22万亩。

(二)本次规划结果

规划2008~2010年,项目区退耕还林工程造林地补植补造面积328.94万亩,其中退耕还林地138.72万亩,荒山造林地190.22万亩。

退耕还林补植补造规划详见附表9。

三、进度安排

由于退耕还林补植补造工作具有特殊的时效性,困此,规划集中安排在前三年,即2008~2010年。其中,2008年251.35万亩,占退耕还林补植补造总面积的76.4%;2009年55.43万亩,占16.9%;2010年22.16万亩,占6.7%。

分退耕还林补植补造规划面积见4-5,详见附表9。

补植补造进度规划表表4-5单位:万亩项 目合 计退耕还林地荒山造林地合计328.94138.72190.222008年251.35107.58143.772009年55.4324.6730.762010年22.166.4715.69 第六节

规划缺口解决方案

我省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建设面广量大,任务艰巨,而中央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补助资金有限,本次规划的基本口粮田建设、农村能源建设和后续产业发展项目尚未全部解决项目区符合建设条件的退耕农户的实际需求,按照国发„2007‟25号及川府发„2007‟51号文件中有关“统筹整合资金”的要求,我省拟整合中央、地方有关基本口粮田建设、农村能源建设、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土地整理、扶贫开发、农业综合开发等渠道资金23.62亿元,以集中解决规划缺口部分的补助资金缺额问题。

(一)基本口粮田建设。项目区具备基本口粮田建设条件的退耕农户需求意愿数为588.87万亩,本规划由中央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资金解决489.47万亩(占需建总面积的83.1%),规划缺口面积为99.4万亩(占16.9%)。对建设缺口部分所需的补助资金缺额,拟通过整合中央、省预算内基本口粮田建设、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土地整理等渠道资金7.2亿元予以解决(其中中央预算内基本口粮田建设资金6.5亿元)。通过资金整合,可全部解决规划缺口部分的补助资金缺额问 35

题。

(二)农村能源建设。项目区农村能源建设实际需求量与本次规划量存在一定缺口,其中沼气池建设缺口25.53万口,太阳灶0.98万台、高效低排生物质炉1.86万台,以电代柴户内用电设施3.03万套。对缺口部分所需的补助资金缺额,拟整合中央国债、省级财政农村沼气池建资金1亿元,市、县两级财政预算内农村能源建设项目资金1.8亿元,两项合计2.8亿元,可全部解决规划缺口部分的补助资金缺额问题。

(三)后续产业发展。本次规划的后续产业发展项目存在一定比例的规划缺口,其中,种植项目的规划缺口比例为19.4%,养殖项目50.9%,菌类培殖项目40.3%。按退耕农户对后续产业建设的需求意愿量以及相应的专项补助标准估算,共需专项补助资金53.6亿元,但本规划专项资金扶持36.5亿元,因此,后续产业发展的专项补助资金缺额为17.1亿元。拟整合以下渠道资金予以解决。一是中央预算内扶贫开发、农业综合开发及其它涉农产业化项目资金1.99亿元;二是省财政预算内农业、畜牧、林业等产业化项目资金6.8亿元;三是市、县级财政预算内涉农产业化发展资金4.8亿元。三项共计13.59亿元,可基本解决规划缺口部分的补助资金缺额问题。

第五章

投资估算、资金筹措与效益分析

第一节

投资估算

一、投资估算标准

(一)单位平均投资标准

根据各建设项目建设材料、施工工艺、劳动力成本等因素,结合工程区实际综合确定单位投资估算标准。

各建设项目的单位投资估算标准详见各单项规划(附件一至五)。

(二)申请中央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资金单位补助标准 参照国家和省现行基本口粮田、农村能源、生态移民、后续产业等项目建设有关标准,确定本次拟申请中央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资金的单位补助标准。其中:基本口粮田建设600元/亩,户用沼气池1000元/口,生态移民补助5000元/户,退耕还林补植补造50元/亩等。后续产业发展项目补助标准由各工程县(市、区)人民政府根据实际统一制定(见附件四)。

二、投资估算

根据各建设项目实际投资标准估算,116个工程县(市、区)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建设总投资1366428.5万元,其中,申请中央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资金758956.1万元。

(一)总投资分项构成

1、基本口粮田建设469059.3万元,占总投资的34.3%;

2、农村能源建设217457.9万元,占15.9%;

3、生态移民30889.4万元,占2.3%;

4、后续产业发展616128.1万元,占45.1%。

5、退耕还林补植补造32893.8万元,占2.4%。

(二)拟申请中央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资金的分项构成

1、基本口粮田建设294427.0万元,占申请中央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总资金的38.8%;

2、农村能源建设80242.7万元,占10.6%;

3、生态移民3324.0万元,占0.4%;

4、后续产业发展364540.6万元,占48.0%。

5、退耕还林补植补造16421.8万元,占2.2%。各单项建设资金估算见表5-1,详见附表10。

分投资估算表表5-1 项 目总投资合计其中:专项资金总投资其中:专项资金总投资其中:专项资金总投资生态移民其中:专项资金总投资其中:专项资金总投资其中:专项资金合 计1366428.5758956.1469059.3294427.0217457.980242.730889.43324.0616128.1364540.632893.816421.82008年181763.794907.055933.834916.421945.18127.39744.61040.269005.438280.825134.812542.32009年179655.594890.760604.037789.325065.99339.510250.51103.378192.143886.65543.02772.02010年174341.394888.659439.537251.625870.59519.110894.31180.575921.045829.92216.01107.572361.544094.574739.744571.680071.948397.479954.648747.685881.950732.22011年164076.194854.463869.940453.327844.710306.62012年166626.694875.264342.740334.627544.29969.02013年166024.294862.757247.835907.728704.510557.6 单位:万元2014年165198.094826.755159.134902.930084.311176.22015年168743.194850.852462.532871.230398.711247.4基本口粮田建设农村能源建设后续产业发展补植补造

第二节

资金筹措

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建设项目资金,实行申请国家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资金补助、地方安排资金、项目受益群众自筹及投劳折资等方式进行筹措。项目建设资金筹措方案为:

在项目区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规划总投资1366428.5万元中,一是申请中央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资金758956.1万元,占55.5%;二是省、市、县三级安排资金56916.7万元,占4.2%;三是退耕农户自筹及投劳折资550555.7万元,占40.3%。

分项目资金筹措详见附表11。

第三节

资金整合

按专项资金补助标准估算,2008~2015年116个项目县(市、区)巩固退耕还林成果规划缺口部分(基本口粮田建设、农村能源建设和后续产业发展)的补助资金缺额为25.9亿元,同期拟整合中央和地方基本口粮田建设、农村能源建设、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等各有关资金23.62亿元。整合资金渠道主要有:

一是中央预算内基本口粮田建设资金6.50亿元,建设基本口粮田108.3万亩。其中,安排5.73亿元资金用于项目区(116个县)退耕农户95.5万亩基本口粮田建设;安排0.77亿元资金用于民族地区(57个县)退耕农户12.8万亩基本口粮田建设。

二是中央国债沼气建设专项资金和省级财政沼气建设专项资金1亿元;

三是中央预算内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土地整理、农业综合开发等资金2.69亿元;

四是地方安排资金13.43亿元。

第四节

效益分析

国家出台完善退耕还林政策,建立专项资金在退耕还林地区实施专项建设这一重大政策,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坚持以民为本、解决民生问题的执政理念,体现了对广大退耕农户的深切关怀和对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加强生态建设的坚定决心。我省巩固退耕还林专项建设规划涉及工程区全部退耕农户,项目覆盖率和退耕农户受益率达到100%。项目建设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一、社会效益

(一)确保粮食生产安全。通过重点实施基本口粮田建设(含整合资金建设),项目区退耕农户人均高产稳产基本口粮田面积达到0.5亩,粮食亩产提高100公斤,每年新增粮食48947万公斤,将有效提高退耕农户的口粮自给能力,确保区域粮食生产安全。

(二)更好地解决民生问题。针对当前退耕农户存在的吃饭、烧柴、增收等问题,有针对性地规划实施各项专项建设。项目建设将一定程度地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提高退耕农民的文化水平及劳动技能,增加就业门路和增收渠道,起到改善民生问题的重要作用,建立起解决退耕农户长远生计问题的长效机制。

(三)切实巩固退耕还林成果。通过改善退耕农户生产生活条件,40

提高现有耕地及退耕地的生产力,增加退耕农户收入,将进一步调动广大退耕农户实施工程建设的积极性,为确保退耕还林成果巩固奠定坚实的群众基础,实现退耕还林“退得下、还得上、不反弹、能致富”的目标。

(四)促进社会和谐稳定。项目实施将让广大农民群众切身感受到党和国家的关怀和温暖,可有效解决退耕农户吃饭、烧柴、增收等生计问题,有力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二、生态效益

通过专项建设,全省已实施的2697.4万亩退耕还林工程造林地将得到有效巩固,进一步发挥森林植被在保持水土、涵养水源、防灾减灾、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为改善四川生态环境,构建三峡库区和长江上游生态屏障提供坚实的保障。据估算,退耕还林工程造林地成林后每年可蓄水200万吨,减少土壤流失8657万吨,吸收二氧化碳3616万吨,释放氧气2662万吨,吸尘2835万吨。

三、经济效益

经济效益主要体现在退耕农户后续产业发展、粮食增收、节约燃料费开支等方面。经测算,通过退耕农户发展种植、养殖、菌类培殖等后续产业项目,达产期内项目区每年可实现经济效益115159.6万元,总产值与实际投入比为1:4.4,带动项目区547.89万退耕农户年户均增收210元、人均增收61元。通过基本口粮田建设,带动项目区409.04万退耕农户年人均粮食增收50元;通过农村能源建设,带动项目区86.58万退耕农户年人均节约燃料费等支出124元。

第六章

民族地区专项资金安排方案

民族地区是我省退耕还林工程重点实施区。到2006年,该区已累计完成退耕地还林面积404.08万亩,占全省退耕地还林总面积的30.2%,涉及86.51万退耕农户373.87万人。近年来,退耕还林政策补助已成为该区绝大多数退耕农户的重要收入来源,所占比例平均为25.3%,最高的达50%,退耕农户对退耕还林政策补助依赖度很高。鉴于这一特殊情况,经省政府请示国务院同意,我省57个民族县的退耕农户将实行全额直补,即中央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资金以现金形式直接补助给退耕农户。同时,根据财政部等六部委联合印发的《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资金使用和管理办法》(财农„2007‟327号)中“专项资金可用于高寒少数民族地区退耕农户直接补助”的规定,我省川府发„2007‟51号文件明确了对民族地区退耕农户的补助政策,即“对甘孜州、阿坝州、凉山州以及少数民族自治县和享受民族地区待遇县共57个民族县每亩退耕地每年补助现金210元。同时,原每亩退耕地每年20元生活补助费继续直接补助给退耕农户并与管护任务挂钩。原省财政安排用于补贴57个民族县每年每亩退耕地30元的粮食补助资金仍直接补助给退耕农户”。

根据国发„2007‟25号文件精神,我省57个民族县2008~2015年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资金总额为33.19亿元,8年年均4.15亿元。我省将按照财政部财农„2007‟327号文件对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资金拨付程序的有关规定,逐年直补该区退耕农户。同时,省财政同期将安排94849万元资金用于直补民族地区退耕农户。

第七章

工作经费安排方案

为确保退耕还林工作健康有序发展,按照国发„2007‟25号文件精神和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六部委发改农经„2007‟3636号文件的要求,省政府在出台的川府发„2007‟51号文件中,对落实退耕还林工作经费作出明确规定,即“各县(市、区)要按照每年每亩退耕地不低于2元的标准制订退耕还林工作经费安排方案并随专项规划上报”。经费安排方案如下:

一、工作经费分级安排

(一)市、县两级工作经费。根据川府发„2007‟51号文件精神,我省21个市(州)173个县(市、区)结合退耕还林工作实际,合理确定了工作经费补助标准,明确了资金使用范围,制定了经费安排方案,经市(州)、县(市、区)政府常务会议通过,并随专项规划上报。经汇总,2008~2015年,18个市116个县(市、区)由市、县两级财政安排退耕还林工作经费26795.2万元,平均每年安排3349.4万元,每亩退耕还林地每年平均安排2.9元。其中,安排市级工作经费4978.7万元,安排县级工作经费21816.5万元。

(二)省级工作经费。省级财政每年按每亩退耕地还林0.3元的标准安排400万元用于退耕还林工作,8年共安排3200万元。经费的主要用途包括:第一轮政策补助到期的省级阶段验收工作;编制全省专项建设实施方案和作业设计;全省专项建设检查验收、督查指导等;全省政策宣传、技术培训、案件查处、开现场会、建档等 43

常规管理工作。

二、工作经费的管理

为确保退耕还林工作经费落到实处,保障工程顺利实施,省退耕还林领导小组办公室将把工作经费的落实情况作为检查的重要内容,对各工程县(市、区)进行监督检查。同时,对工作经费的使用,要进一步健全制度,强化管理,确保经费安全有效运行。

退耕还林工作经费分级安排情况详见附表12。

第八章

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建设,事关广大退耕农户切身利益,事关生态建设成果巩固,是一项政策性强、涉及面广的系统工程。专项建设的责任主体是地方各级政府。省政府将继续实行目标、任务、资金、责任“四到市(州)、县(市、区)”,各市(州)、县(市、区)人民政府对本地区巩固退耕还林成果、解决退耕农户长远生计问题负总责,各级政府一把手为第一责任人,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为确保专项规划的顺利实施,各市(州)、县(市、区)政府要进一步加强领导,层层签订责任书,落实工作责任,逐乡、逐村、逐户狠抓落实。要按照《退耕还林条例》和国发„2007‟25号文件规定,将退耕还林工作经费纳入当地财政预算,保证各项工作的正常有序开展。要继续发挥各级退耕还林领导小组在实施巩固退耕还林专项建设中的组织、领导和协调作用。各相关部门要加强沟通联系,形成工作合力,按照批准的专项规划认真组织实施,实行“谁牵头规划,谁组织实施,谁负责验收”的部门责任制,各牵头部门对建设进度、质量、成效以及资金使用等负责,确保专项建设顺利实施。

二、加强宣传,依法管理

各工程市(州)、县(市、区)要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媒介,全面、准确、深入地宣传国家和省关于完善退耕还林政策的精神,使各项政策措施得到干部和广大退耕农户的理解和拥护,引导退耕农户在感受 45

国家惠民政策关怀的同时,抓住国家完善退耕还林政策的机遇,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精神,积极开辟增收渠道,依靠自己的双手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同时,加大《森林法》、《退耕还林条例》等执法力度,依法打击乱砍滥伐、毁林复耕等违法行为,依法保护退耕还林成果。

三、强化整合,严格监督

项目区各级政府要加大统筹力度,将各级预算内的基本建设资金、支农惠农财政资金等各项扶持资金统筹安排,并与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资金整合使用,提高资金综合效益。积极鼓励退耕农户和社会力量投资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建设,允许退耕农户投资投劳兴建直接受益的生产生活设施。进一步完善退耕还林专项资金管理制度和监督办法。严格执行工程项目财务管理制度,按照《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资金使用和管理办法》,做好有关规划的协调和衔接。对专项建设资金实行集中统一管理,做到专户储存、专款专用、专账核算。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实行各级人民政府负总责的制度,对违反专项资金使用规定,弄虚作假骗取,截留、挪用或造成资金损失的单位或个人,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追究责任。充分发挥监察、审计等部门的作用,加强对资金拨付、发放、使用等情况的监督检查。完善退耕还林信访和举报制度,加大案件查处力度,依法依纪追究有关责任人特别是政府负责人的责任。

四、加强管理,确保质量

篇8:彬县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农村能源发展规划

关键词:退耕还林,成果巩固,对策,建议

1 基本情况

1.1 现状

原州区退耕还林于2000年开始试点,2002年正式实施,2006年全面结束。按照“退耕还林(草)、封山绿化、以粮代赈、个体承包”的指导方针,坚持“全面规划,分步实施、突出重点、先易后难,先行试点、集中连片、稳步推进”的原则,完成退耕还林工程退耕地造林3.72万hm2。截止2013年底,原州区累计向退耕农户兑现政策补助资金8.38亿元,户均享受2.33万元,人均享受5 051元,涉及11个乡镇176个行政村,直接受益群众35 889户165893人。

1.2 取得的主要成效

1.2.1 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改善。

由于长期人为破坏,森林植被稀少,草原成为区域内植被主体,且退化严重,生态环境十分脆弱。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全区林地面积翻倍增加,山绿了、水清了,区域生态环境逐年好转。

1.2.2 经济效益明显。

退耕还林工程实施以来,原州区累计向退耕农户兑现政策补助资金8.38亿元,户均享受2.33万元,人均享受5 051元,使辖区内近60%以上的退耕户稳定解决了温饱,彻底摆脱了贫困。大面积的陡坡耕地实施退耕还林后,解放了大批劳动力,助推了劳动力的转移,通过有组织的技术培训及劳务输出,使广大退耕农户掌握了新的技能,思想观念有了新变化,农民素质有了很大提高。到2013年底有近8.2万人走向外出务工道路,年创收10亿多元,有效地助推了劳务产业和农民增收。

1.2.3 社会效益十分显著。

原州区的自然条件决定了农业广种薄收的现实,退耕还林前农民人均纯收不到900元,主要来自种粮、畜牧业和劳务收入。2013年底退耕农民人均年纯收入达到5 464元。主要得益于每年1个亿的国家退耕还林政策补助,解决了吃饭问题,生计无忧,没有发生群体上访事件,保证了社会的稳定。

1.3 存在的突出问题

近些年,各级政府在巩固退耕还林成果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在有条件的地方实施了自来水入户、柏油路进村、沼气池、太阳能等能源入户工程,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有效改观。但是,我区退耕还林以生态林为主,且由于我区生态脆弱,退耕还林地成林率低,无经济效益。当国家第二轮退耕还林补助政策结束后,如何从根本上解决我区3万多户退耕农户的稳定收入和吃饭穿衣问题,这是摆在各级政府面前的现实问题。

2 对策建议

2.1 实施生态移民

政府加大投资,加快城镇化建设进度,将居住在深山的一部分不具备发展条件的退耕农户,整村迁移到发展条件较好的城镇或农村,如将寨科乡、河川乡、炭山乡、官厅镇、黄铎堡镇等部分深山中的村民迁移到三营、杨郎、头营、张易等镇区、固原市区周边,或在农业生产条件相对较好的地区集中建设生态移民村,并进行集中培训,使之自主发展商贸、物流运输、外出务工,或扶持发展设施种植、养殖等,使之有稳定的收入来源。

2.2 发展林下经济

在一些已经成林或者林木生长较好的地方,通过林权抵押贷款,鼓励有条件的退耕户承包林地,扶持养殖生态鸡、羊、牛、兔子、猪,发展林下林下经济;或者就近承包水库、水塘,进行鸭、鱼等养殖;同时利用丰富的柠条、山桃资源,组织退耕农户进行柠条纸条编织、利用山桃核加工手工艺品等,进行林副产品加工,增加退耕农户收入,巩固退耕还林成果。

2.3 发展生态旅游

依托原州区特有的旅游资源,如须弥山石窟等古遗迹,以及森林资源等大力发展访古游、生态游,政府要加大投入力度,进一步改造提升须弥山“4A”级景区环境,建设住宿、餐饮等服务设施,完善毛家台子农家乐基础设施,提高服务水平;开发固原古城墙和秦长城遗址等资源;建设生态旅游公园、生态休闲公园等。积极鼓励扶持退耕农户在旅游区发展餐饮、住宿、旅客运输等三产服务。并经培训,优先安排一部分退耕农户在景区保洁、导游等岗位就业。

2.4 大力发展经济林

2.4.1 促进枸杞产业提质增效。

强力推广宁杞7号、9号等枸杞新品种,引导三营、头营、彭堡等乡镇的茨农种植枸杞新品种;同时积极引进枸杞产品加工企业,拉长枸杞产业链条,增加就业岗位,促进枸杞产业提质增效。

2.4.2 进一步扩大红梅杏面积。

头营镇、河川乡有种植红梅杏的基础,要以示范园、点为带动,鼓励农户大力发展红梅杏,对如官厅镇、寨科、河川等乡镇的山杏进行高接换头,嫁接改造为红梅杏。

2.4.3 促进早酥梨精细化管理。

依靠科技支撑,对河川乡现有的早酥梨进行改造,提高商品果率和经济效益;四要大打品牌战略。注册“原州红梅杏”和“原州区早酥梨”品牌,提高红梅杏和早酥梨知名度。

2.5 发展现代高效农业

在山川结合区域,一部分山地已退耕还林,退耕户手中尚留有一部分川塬地或水浇地,如三营、头营、彭堡、中河等乡镇,可因地制宜大力推广高效复合种植,设施农业、旱作节水农业等现代农业,因地制宜的发展冷凉蔬菜、设施果树、油料作物及粮饲兼用玉米等,提高土地收益率,增加农民收入。

2.6 实施转产转业

向国家申请将退耕地纳入天保工程,进行生态效益补偿,补偿资金直接发放给退耕农户;将部分退耕户中文化程度较高、思想意识好的青壮年劳力聘任为护林员,让他们管护退耕林地,给予缴纳“五险一金”,发放基本工资,保证他们的收入。

3 结论

政府要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以项目为依托,依靠科技支撑,以示范园、点为带动,鼓励退耕农户积极参与,大力发展林下经济、第三产业等,有效增加退耕农户收入,切实巩固退耕还林成果。

参考文献

上一篇:2022年公司安全生产和绿色施工管理工作要点下一篇:创业培训个人学习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