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上虞

2024-06-26

浙江上虞(精选七篇)

浙江上虞 篇1

浙江上虞横塘桐木矿区在浙江东部铅锌银金属成矿区域, 在1958 年炼钢时发现。 在采矿的过程中将地表的铁帽作为铁矿, 之后在铁帽下部发现了铜矿体。 20 世纪70 年代, 以矽卡岩和斑岩为目标在浅部开展过一定程度的评价工作, 该区域内的铜钼矿表现出埋藏浅、规模大、分散、品位低的特点[1]。近年来的勘察工作发现斑岩底部的岩体存在钼矿, 由于以前钻孔较浅, 因此可以结合该区的成矿背景, 对下部进行找矿, 对典型的斑岩矿床进行分析, 发现深部存在较大的找矿前景, 对铜钼矿的开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地质环境

横塘铜钼矿区位于扬子古板块和华夏古板块的交接部位, 在余姚-丽水深大断裂北段西侧。 矿区内主要呈现出第四岩性段, 下部为黑云母斜长片麻岩和钙镁硅酸盐角岩, 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碎裂特点, 具有显著的混合岩化特征, 在找寻浅部贫矿时, 发现上部表现出多种富矿围岩, 同时存在钙镁硅酸盐, 但是长英质的脉体较少。

矿区西侧的江山-绍兴拼贴带是扬子古板块和华夏古板块的分界位置, 表现为超岩石圈断裂特征。 在断裂带范围内分布有较多的中酸性岩和超基性岩, 明显为长期活动的结果。 矿区东侧为余姚-丽水深大断裂层, 断裂成逐渐向南部延伸。 导致勘察资料表明, 断裂层向下延伸后形成高角度的低阻带, 并且沿着断裂带表现出典型的重磁异常情况, 两侧的磁场都有明显的错位滑移和磁参数变化。 区域内多次活动和挤压情况严重, 具有一定的片理化特征, 成为本区域内重要的控岩构造, 另外部分破碎带出现胶结情况, 部分地区被中酸性岩充填, 地质勘察的过程中发现断裂带共存在28 条, EW向断裂成为矿后构造, 对矿体造成一定的破坏作用。

2 铜钼矿体特征

20 世纪70 年代, 有研究学者对矿区东部的东山一带进行了找矿评价, 发现矿区内矿化蚀变带表现出明显的分带特点, 例如东山含铜斑岩从岩体边缘向围岩区域依次为石英-黑云母矿化带、石英-绿泥石矿化带。 铜钼矿区主要分布在石英-绿泥石的矿化带内, 矿区规模较大, 埋藏较浅[2]。

有研究人员在矿区的东北段找出浅层位置大小不同的低品位铜钼矿体, 矿体呈SE倾向和NW倾向, 倾角约为35~88°。 其中铜矿体表现出一定的不规则形, 以透镜状形式分布在东山岩体的围岩中, 长度约255~768m, 厚度约0.9~68.8m, 钼矿体主要以长条状分布, 长约100m, 厚度约3~25m。 铜矿体的品位为0.2~0.5%, 矿床的平均品位为0.25%, 钼矿体的品位为0.024~0.049%, 矿床的平均品位为0.027%, 目前已经获取铜矿资源的储量约为3.6×104t, 钼矿资源的储量为360t。

近年来在地质勘察工作中发现, 在孔深340~360m的深度范围内发现约22m厚的铜矿赋存区, 存在于片麻岩中, 该区域内的铜矿体的最高品位可以达到0.37%, 平均0.18%, 在571~586 深度范围内发现约15m的钼矿体, 存在辉绿岩层中, 钼矿体的最高品位可以达到0.32%, 平均0.063%。两者之间的片麻岩还存在一定的厚度的钼矿体, 厚度在1.5~2m范围, 品位为0.035~0.082% , 岩体中最深的矿体存在于675~676m, 品位0.074%, 钻孔底部700m位置也存在部分钼矿化体。

矿区内包含黄铜矿、辉钼矿、黄铁矿、辉铜矿、斑铜矿等矿石矿物, 其中黄铜矿、辉钼矿和黄铁矿较多;脉石矿物包含石英、绢云母、绿泥石、透闪石、石膏和方解石等。 黄铜矿和辉钼矿主要以单细脉状的形式产出, 网脉状裂隙岩分布在蚀变片麻岩中, 表现出浸染状特点。 石英和绿泥石赋存在蚀变斑岩中, 呈现出西脉状和网脉状。 矿石类型主要有黄铁矿-黄铜矿强蚀变片麻岩, 同时含有辉钼矿-黄铜矿的蚀变片麻岩。

3 矿区找矿潜力

横塘铜钼矿区的位置边缘结构十分复杂, 在深部和浅部成矿作用下, 成矿物质的来源十分丰富, 热动力作用较大, 大型构造带较多, 在长期活动的过程中受环境的影响严重, 临界条件为成矿提供了动力, 之后成矿作用多次叠加, 同时岩浆活动强烈, 有利于成矿, 成为成矿十分活跃的地带[3]。

本矿区位于环太平洋成矿区域内, 处在扬子古板块和华夏古板块的交接地带, 在NE向和NNE向上存在超岩石圈, 其中深大断裂带包含多种成矿物质。 很多侵入岩体活动为成矿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可以提供充足的热能和物质条件。 针对岩体而言, 在内外接触带内存在铜钼成矿的金属热液, 可以提供巨大的赋矿空间。 这些条件都为本区域内铜钼等多元素成矿元素的富集创造了有利的地质条件。

在新岩体侵入老地层的过程中, 岩体露出的面积较小, 不会表现出化探异常问题, 老地层中存在少量的矿化体, 前期在化探异常较好的岩体中找出接触带, 发现一定规模的矿体, 之后逐渐调整工作思路, 在岩体内部开展大量的钻探验证, 找出最重要的工业矿体。

该区域矿床的成功勘察表明, 片麻岩中存在的发育性裂隙, 不会对大型矿床的形成构成阻碍, 矿床形成的直接因素与成矿热液相关。 横塘矿区内的主要隐盲矿体与上述矿体相似, 本次勘察资料表明, 斑岩内部较好的深部边缘具有较大的找矿潜力。

结合上述成矿地质特征, 以前在勘察工作中找出的低品位矿体知识本区域内的次要矿体, 主要矿体还存在于深部岩体内, 为了提高开采效益, 需要加对该部分岩体的研究和勘察。

在工作过程中, 需要加强对矿化良好区域的研究, 对多个矿化点进行综合评价, 对接触带附近做好相应的矿体巡查工作, 同时保证在矿区中部第四系覆盖区域内找寻突破口, 应用电磁等勘察技术。 第四系之下的隐伏岩体可能出现一定的程度的矿化异常, 需要及时选择合适的部位进行钻孔验证。 由于深部的岩浆可能会沿着构造带逐渐上移, 会导致矿区内负重力异常, 所以必须做好第四系之下的隐伏岩体的物探。 隐伏斑岩体的顶部和接触带会在成岩的过程中出现一定程度的收缩, 导致在断裂活动中形成十分薄弱的构造带, 也因此成为热液运行的重要地段。 已知的浅部片麻岩中存在一些脉状和网脉状的低品位铜钼矿, 矿区的主体形成后, 有部分残浆形成小岩枝, 形成矿化后出现热液矿, 在早期形成铜钼矿床, 晚期形成地表脉状低品位铜钼矿体[4]。

4 结束语

由于20 世纪对浙江上虞横塘斑岩地带的勘察力度不足, 只发现浅部位置存在铜钼矿体。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多种新型的钻探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矿产勘察和开采中, 近年来的矿体开采发现内外接触带内存在铜钼成矿的金属热液, 可以提供巨大的赋矿空间, 斑岩内部较好的深部边缘具有较大的找矿潜力。 所以今后的工作需要进一步发掘找矿潜力, 通过对地区特征和成矿机理的分析, 提高采矿效益。

摘要:浙江上虞横塘铜钼矿主要赋存在中元古界片麻岩中, 勘察结果表明它是以低品位的斑岩型矿床, 铜钼矿以脉状形态、网状形态和薄膜状形态赋存在片麻岩中。近年来加强地质勘察工作的力度, 在详细分析地质特征的基础上, 对矿区内的找矿潜力进行了评价, 低品位矿体是斑岩铜钼矿床的下部, 找矿潜力较大。本文结合地质环境的特点和铜钼矿体特征, 具体分析了矿区找矿潜力。

关键词:上虞,横塘斑岩,铜钼矿区,找矿

参考文献

[1]冯国胜.浙江省上虞地区铜钼矿床成矿地质背景及找矿远景分析[D].中国地质大学 (武汉) , 2012, 15 (2) :241.

[2]詹应林.铁矿深部找矿综合勘查技术方法研究[D].北京地质学院, 2011, 24 (3) :389.

[3]刘蕴光.浙江省上虞矿床深部原生矿成因探讨[D].中国地质大学 (武汉) , 2011.

浙江上虞古桥对联赏析 篇2

(南)碧水腾蛟;

(北)太乙生元。

2、东关王家泾村小宴桥:

(南)紫薇拱照;

(北)百福并臻。

3、道墟长溇村西安桥:

茶山垂架笔花生;

秀水绕桥天曲见。

4、双堰马家堰双邑桥:

北:三洞水光遥汉(宫);

一条虹气上凌虚。

南:三洞流泉彩底月;

一声欸乃镜中看。

5、小越祈山村庆余桥:

东:陆道风光远;

水利世泽长。

西:清风祈山秀;

迴澜毓水流。

6、小越徐陈村五福桥:

满则溢浅则蓄;

低相安高相宜。

7、孟宅桥:

亭傍孟尝,仁凤广被;

珠还合浦,韵事流存.

石因灵秀钟,欣占人寿;

亭成兵燹后,喜协丰年。

浙江上虞科技创新助推企业转型升级 篇3

“在当前形势下,只有登上了‘科技’这一高梯,才能使企业从容应对当前的形势;只有独辟蹊径,才能走出一条广阔的转型升级之路。”上虞市委书记、市长叶时金带团赴京、沪等地开展“引智强企”活动时介绍道。

借智借脑,使传统产业“快速起跳”

向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借智借脑”,是上虞产业成功实现转型的优势所在。目前,上虞市有415家企业与国内外248个高校科研单位建立了各种类型的合作关系,为上虞传统企业快速转型和捷速起跳提供了技术支撑。

铜管行业一直是上虞传统的块状产业,在这次金融风暴中,不少铜加工生产企业日子难过,叫苦不迭。前几年还与其它铜管企业一样的晶盛机电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毛全林却收获着另外一种喜悦,他大胆实施了一项省级重大科研攻关项目——年产100台全自动晶体生长炉技攻项目。一台像寻常的机床一样的“炼丹炉”可以卖到160万元以上,一张接一张的订单使企业生产都来不及。

“传统行业由于科技含量不高、成本巨大,市场竞争惨烈,生意越来越难做。不攀‘高科技’这门高亲,企业的发展就会受阻”。正是凭着这样一份理念,他与浙江大学“联姻”,聘请浙江大学的5名博士来到企业搞科研,结果一搞就搞出了一个大项目,周围一些铜管企业也纷纷向他攀高亲,涉足“光伏产业”。

不久前,由财政部和国家发改委联合举行的“国家高效照明产品推广项目招标”揭晓。上虞两家照明企业在欧司朗、飞利浦等30多家国内外照明巨头夹击下,双双取得压倒性优势,其中晨辉照明有限公司囊括五个标段,阳光集团获得综合评分第一名。

原本一个并不起眼的照明行业,如今却照亮全球,靠的是什么——他们的背后,支撑的是一个个博士团队。

不仅仅是“晨辉光宝”、“世纪阳光”两家企业与飞利浦等13家龙头型企业一跃成为国内节能灯品牌的第一阵营。从“阳光”“分蘖”而出的菁华背光源有限公司,独辟蹊径着手CCFL产品的开发,至今已拥有13项国家专利;东舜集团与卢森堡NOCTRON(诺克特龙)公司“联姻”,利用诺克特龙的LED发光二极管技术,生产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光源产品——固态背光板……

如今,这一行业已经成为已“孵化”出一个庞大的照明产业群,上虞全市照明电器企业已超过200家,年产值逾70亿元。这一产业集群所具备的生产能力、产品质量和创新能力,均已达到全国同行业的领先水平,已成为全国照明电器的“单打冠军”和全球最大的照明产品生产制造基地。

借智借脑,不仅使上虞的传统产业实现了一次次新的飞跃,也收获了实现转型升级所带来的成果。在国际金融风暴强有力的影响下,上虞的工业经济却在这次风暴中“合理增长”。今年前三季,上虞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产值551.98亿元,实现销售收入535.22亿元,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14.2%和14.4%,规模以上工业利税增长19.2%,利润增长21.8%,全市工业效益保持较为合理的水平,实现销售增幅快于产值增幅的可喜局面。

拓“链”扩“内”,使新兴产业“并肩齐跑”

产业链引领资本流向。 “要使产业在转型升级中实现‘华丽转身’,就要不断拓展产业链,加强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合作,使企业达到互利双赢”。凭着这一理念,上虞市在培育新兴产业中,就是敲下了“拓链”和“扩内”两把铁锤。

龙柏集团原是一家以印染为主、化纤、织造为辅的集团公司。正是有了“碧晶”,龙柏集团董事长朱柏根才下定决心进军光伏产业。“我从2003年就开始考虑企业转型,但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项目。”他说,现在我们两家企业形成了一条产业链的上下游,“龙柏”投产后,可以利用“碧晶”的晶体硅,生产太阳能电池片。

如今,“晶盛机电”、“碧晶科技”、“晶兴电子”、“新亚电子”、“龙柏光伏”……一条光伏产业链,正在上虞形成,并带动了单晶炉结晶炉制造、高纯硅生产、单晶硅拉制及切片等高附加值产品生产。

越来越多的企业发现,通过对关键环节的科技创新,昔日产业链中诸多“废脚料”变成了“宝贝疙瘩”。以龙盛化工的产业链为例:以工业硫酸、二氧化硫、发烟硫酸作为基础原料,通过管道输送,用于生产化工中间体、保险粉和染料,三氧化硫可用于表面活性剂的磺化反应原料,副产品废硫酸经三氧化硫直接提浓处理后回用,基本形成封闭式循环。

蓝星控股集团是一家拥有热电、印染和造纸三大产业的民营企业,该企业把印染厂的污水处理后供造纸厂和热电厂用做生产用水,热电厂的余热用到印染厂的后整理项目上,造纸厂的纸片渣用做锅炉燃料……如此,企业每天能从“废物”中淘回3万元,一年净增利润1000万元。“龙盛”上马稀硫酸提浓设备后,产能有剩余,恰好“新和成”产能不足,经过协商,“新和成”将硫酸送到“龙盛”加工,双方均受益。

一个大循环经济链正在上虞形成,企业也在这大的经济链中切实得到了更大的利益。

自主创新,使特色产业“脱颖而出”

走自主创新之路,创建掌握属于自己的核心技术才是企业真正的核心竞争力,是一个企业占有市场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

卧龙集团,曾是全国微分电机行业中一家标志式企业。事实上,非微分电机的销售占卧龙集团销售总额的比重越来越大。成功收购宁夏变压器厂,开发出国内首强移动式变电站,实现变电站“牵”着火车跑的夙愿;研发中高压变频系统,进入国家十大节能项目的“笼子”;研发成功国内民营企业中唯一一条磁悬浮试验线。这迈出的三大步,使卧龙集团在行业中的地位越来越强。

同样,浙江圣光电器有限公司的成功崛起日益引起同行的关注。公司老总张建荣拿起一把电水壶说了一个故事:那是2003年5月1日,一把电水壶把张建荣吸引住了。这把法国产的电水壶,短短两分钟时间,就将两升水烧开。“当时,我兴奋极了!我觉得厨房小家电市场潜力巨大,我就赶到杭州大厦,花了5000多元钱,购买了许多规格的厨房小家电。”张建荣告诉笔者。

接着,张建荣就对各类小家电进行逐个解剖,然后进行“仿制”生产,当年就创下了5400多万元销售业绩。张建荣认为,要使自己的产品打入国际市场,必须拥有自主研发的知识产权,打造核心竞争力。为此,他在第二年就投资2200万元,走上自主研发之路。电水壶、搅拌机、电吹风、电蒸锅、酸奶机、切菜机……值得一提的是,公司光研发经费投入就达600多万元。

短短5年时间,企业自主研发了85个厨房小家电,其中2个产品获得95个国家的发明专利。企业从“仿制”法国产的电水壶起步,到如今拥有多项厨房小家电的自主知识产权,由于价格比跨国公司的低,所以不仅“杀回”了法国市场,而且在美国、日本等国市场站稳了脚跟。“圣光”还成为全球最大的电视购物商QVC包销产品的企业。

以机械制造业为主体的浙江春晖集团有限公司,面对劣胜不言败,攻坚克难不言难。企业引进了世界一流的加工中心、数控机床、万能检测仪等高精尖设备。为攻克可淬硬激冷铸铁凸轮轴这一具有世界性技术难题,技术人员采用国际先进的铁模复砂铸造新工艺,使冷激合金铸铁技术处于国际领先地位,研究成果被联合国授予“科技创新”奖。上海柴油机有限公司D114型号凸轮轴整条生产线迁入上虞投入运行,使“凸轮轴”这一产品成为“春晖”独家供应商。此外,“春晖”自主研发的超深低温传感器,屡次装备在我国“神舟”号航天运载火箭上获得成功,多项产品成为国际著名企业霍尼韦尔、松下、LG、艾默生等公司长期合作伙伴。

浙江上虞 篇4

一、和谐共进, 铸中医文化内涵之魂

“和”贯穿于中医学思想的始终。中医文化是中医学的思想理论基础, 中国哲学思想、传统文化“以和为贵”, 侧重在“和”, 表现为生命观——精气神的和谐, 人体内部及人与自然天地的和谐, 失和则为致病的根本原因, 治疗的目的在于达到“和”, 这些理论, 最终发展成完整的体系, 为中医学之核心准则。中医“和”文化引领学校“和”文化, 会形成一种感召力、一种生命力、一种亲和力、一种凝聚力、一种向心力。

1. 倡导“仁、和、精、诚”

学校以中医文化建设为切入点, 倡导“仁、和、精、诚”的学校核心价值观, 即:“仁”为仁者爱人、生命至上;“和”为师生信和、调和致中;“精”为师道精微、精勤治学;“诚”为心怀至诚、诚笃端方。将学校中医文化核心价值观的教育贯穿于进修、学习的全过程, 营造风正、气顺、心齐的和谐氛围, 扬正气, 聚人气, 培育了“强学力行, 和谐共进”的优良校风。

2. 运用“望、闻、问、切”

“望、闻、问、切”是中医诊断疾病的传统方法, 又称为“四诊”。医生运用这四种手段来收集疾病的症状, 通过归纳分析, 就可以了解疾病的成因、病变的部位、性质及其内在联系, 最后确定治疗措施, 下药治病。学校管理的学问与医生之医术无异, 把传统医学中诊断疾病的基本方法——“望、闻、问、切”灵活地运用到学校日常教学管理之中, 无疑会起到异曲同工的作用。学校教学管理功能的发挥要通过诊断, 像医生那样不断“望、闻、问、切”, 帮助每一位教师在认识自我的基础上找到自己最适合的定位, 帮助每一个学生在学习与生活中发现自己的长处与不足, 使学校每一个环节在这种和谐的诊断中发现“病症”, 并在反思中自我治愈。

3. 立足“治未病”

中医“治未病”思想最早见于《内经》。如《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所言:“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 不治已乱治未乱, 此之谓也”。历代医家在此基础上不断有所发挥, 尤以汉代医圣张仲景阐述得最为翔实、具体。而我们认为学校德育工作的最高境界——“治未病”即“未病先防、有病早治、已病防传、病盛防危、病愈防复”, 将中医思想在教育中得以奠基和升华。

首先, 明确“治未病”是中医学的健康观, 也是教师的正确学生观。在教师中树立对学生的错误和管理中的问题“治未病”的中医思想。我们对学生的错误要提前估计, 对管理中的意外情况要预先设想。其次, 坚持“辨证施治”的原则。注重内外因结合, “扶正祛邪”, 强化主流价值观念, 增强自身抵御能力, 通过赞赏和表扬积极扶植学生的善念, 并用“针灸法”来调动学生的情感、意志、动机等非智力因素。再次, 要求坚持“整体观念”。追求个体、自然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二、聚集课堂, 彰中医文化内蕴之力

中医文化有精神和物质的内涵与功能, 它的蓬勃生机在于能给课堂带来高效率, 我们通过建立“望闻问切”诊断课堂的实施和“中医文化”特色课程的培育, 让课堂更有方向性、针对性, 使课堂焕发崭新的活力。

1. 建立“望闻问切”课堂诊断模式

学校创造性地将中医看病的“望闻问切”这“四大法宝”借鉴用于教学方面, 以帮助教师诊断“学情”, 因材施教, 同时使听课教师听有目标, 从中受益。为此学校进行深入调研, 初步建立“望闻问切”课堂诊断模式, 并应用于日常教学活动。

2. 聚焦“中医理论育人”生态课堂

学校充分发挥中医文化教育价值作用, 将中医文化的核心价值融入到学校教育、育人技巧、师生活动之中, 深入挖掘中医文化中“医乃仁术”、“大医精诚”等价值观念, 探索“未病先防、有病早治、已病防变、病盛防危、病愈防复”中医思想在教育领域中的广泛应用, 构建“以学生为本, 立足整体发展, 运用‘望闻问切’诊断课堂行为, 教师‘辨症’施教, 学生自主探究的教学和学习的无缝对接, 使师生精神持续发展”的中医理论指导下的“中医理论育人”生态课堂。成立“中医理论育人”生态课堂工作领导组, 由校长任组长, 各年级部具体负责工作的落实, 使学校的教学工作全面集中到利用中医理论育人生态课堂;制定教研组活动每周半天制, 学校统筹安排各教研组每周在教学探究室集中开展一次“中医理论育人”生态课堂教研活动, 时间半天, 内容为先听课、然后由上课教师说课、最后由定点教师评课;落实教师精品实录课挂网制, 每位教师每年必须有一节自己认为过得去的教学实录课挂到校园网上;建立推门听课与邀请听课结合制, “中医理论育人”生态课堂工作领导小组每周随机推门听课, 同时每位教师每月必须邀请至少一位教师前来听课。

3. 构建“中医文化”特色课程

为了从不同的纬度渗透中医文化知识, 我们通过综合实践活动, 把学科课程与特色课程相融合;全体教师通过担任综合实践活动的指导老师, 把学科知识与中医文化知识相融合、把校内课堂与课外课堂相融合。2009年以来, 全校师生共开展了60多项的中医药文化小课题探究活动;打造了《校园本草纲目》、《我与中医零距离》等精品课程;创建了“城南中医文化”班级论坛、网上百草园和“城南中医药文化”数字博物馆。

三、特色载体, 架中医文化传播之桥

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必须有大众的认同, 中医理论产生于两千多年前, 其基本知识难以普及, 造成中医赖以生存的“文化土壤”贫瘠的现实, 使中华民族这一古老的经典文化缺乏运用和发展, 中医药的群众基础也逐渐削弱。因此, 传播中医文化也是学校的一种责任更是我们特色建设的当务之急, 我们选择从打造新的活动品牌和新的育人环境着手, 让品牌活动和环境形象成为中医药文化的特色载体, 成为展示和传播中医药文化的桥梁。

1. 打造新的活动品牌

学校根据学生知识发展、智力发展、生活环境的不同, 根据学生对科学知识、科学技能、科学态度的发展水平不同, 经实践研究, 构建了特色鲜明的学校、班级、社团、社区四个层面的科技活动模式。以“中医文化进校园”活动为载体, 实施“五四三二一”工程:每学期以学生个体 (社团) 为单位组织学生开展“五个一”活动 (阅读一本科普 (中医) 读物、认识 (栽培) 一种草药、主持一次科普论坛、参加一次社区中医宣传活动、制作一件草药标本 (中医卡片) ) ;以班级集体为单位组织班级“四个一”活动 (出好一期科普宣传黑板报、开好一次科普宣传主题班会、布置一个科普角、制作一个科普网页) ;以教研组为单位组织“三个一”活动 (出好一期科普之窗宣传展板、开好一次科技教育教研沙龙、组织好一次科技节展示活动) ;以团委为单位组织“二个一”活动 (组织好一次“科普社会行”科普宣传活动、组织好一次科技 (普) 征文竞赛) ;每年在11月举办一次科技节活动。

学校组建了神农社团、本草社团、科技论坛社团等“中医文化进校园”社团, 紧紧围绕“中医文化进校园”目标, 开展丰富多彩的系列活动, 如“传承中医文化, 共享魅力科技”、“我和中医药零距离接触”、“上虞市民中医药认知度问卷调查”等主题社会实践活动, 在与中医中药的近距离接触中, 学生课余生活得到丰富, 社交能力得到提高;每天中午读报课时间开展班级中医科技论坛活动, 每位学生轮流主持, 围绕生命教育的主题, 以中医药文化、中医名家的故事、中草药知识和健康生活常识等为内容展开, 从而了解中医药基本常识, 懂得中医的健康观、科学的生活观, 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在“踏虞山舜水, 访中医名家, 采草药幼苗”系列活动中, 同学们将自己采集的草药幼苗种植在学校专门开辟的中药百草园内, 并配上小卡片, 介绍其药用部位、性味功效等小知识和选送者姓名, 不仅使学生亲近了自然, 而且还在实践中积累了科学学习的能力;中草药标本制作、常见草药的识别加工等活动, 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还培养了科学探究能力。我们学校的“中医文化进校园”科技实践活动, 荣获2011年浙江省科技创新大赛科技实践活动类二等奖。

2. 打造新的特色环境

学校地处虞城兰芎山下, 中草药资源丰富, 学校建设了中草药“百草园”、“药膳房”、爱心药物种植观赏区和中草药主题药圃校外实践基地, 以及“浙八味”等具有浙江特色的主题药圃。目前种植有玄参、白术、厚朴、刺五加等160多种常用药用植物, 木本、草本错落有致, 花景、叶景四季分明, 每种药用植物立有匾牌介绍药物名称、药用部位、功能主治, 既渲染了中医传统的文化氛围, 又宣传了草药种植、采集分时节的常识, 为全校师生提供了参与中草药种植、识别、培育和参观学习等实践的舞台。

学校在教学区内立李时珍雕像, 教学楼道内设置了科普长廊展示古代中医名家等, 并在教学楼大厅内设立中医文化展区, 教室内设立中医文化为主题的科普苑, 还征集学生自己收藏的名人名言、警句放入科普长廊, 享受着科普学习生活的欢乐。另外学校配备了中医文化阅览室、网上百草园、标本制作室和生物探究室等, 为学生开展中医药科普活动创造了条件。特别是在图艺大楼内的中医药陈列馆, 由中医理念与教学文化展区、中药标本馆、养生馆与校史陈立室等组成。中药标本馆内陈列上虞民间特色中草药、上虞四季水果标本、浙八味、上虞区域内常见病多发病中医防治、中成药、中医药器械等;养生馆内设九大仙草展示区、中药真伪鉴别展台、养生展板等。中医药陈列馆已成为上虞市科普教育基地, 向人们展示中医文化的风采。

四、共同发展, 筑中医文化育人之路

2009年以来, 我们借助全国普通高中特色学校建设项目为依托, 以教育部普通高中特色建设课题为引领, 不断提升学校的文化品位, 不断迈向持续发展的新台阶。

1. 学生快乐成长

“中医文化进校园”活动鲜活、资源丰富, 加深了学生与生活以及社会的联系, 提高了学生开展探究性活动的热情。通过“传承中医药文化”拓展型课程建设, 使得学生更加了解祖国的民族文化, 提高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通过了解简单的中医药学常识, 激发学生热爱生命、珍视生命的意识;通过学生的学习辐射到家庭, 弘扬了中医药民族文化。同时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舞台, 陶冶情操, 繁荣了校园文化, 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学生自我实现的需要, 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 培养了学生的交际能力以及团结协作精神。近年来, 我校考入中医大学和其他相关医学类专业人数逐年增多, 2011年有五十多位学生被医科类大学录取。

2. 教师幸福工作

首先, 学校倡导和谐环境, 让每个人在各自的岗位上都干得舒心、干得顺心, 人人思进取、事事争一流, 形成了风正、气顺、心齐的和谐氛围。其次, 通过培训、实践、研究等多种方式, 中医思想深入到日常的教书育人中, 中医思想育人已初入师心, 使得教师的中医知识水平和育人水平都普遍提高。最后, 学校全体教师多次聆听了中医专家的中医知识讲座, 学习了中医养生知识、中草药栽培和使用知识等, 为我校进一步推进社会实践课程奠定了基础, 也提高了他们的养生意识与素养, 增强了身体素质。

3. 学校和谐发展

形成了富有浓郁中医药文化特色的校园文化, 建立了均衡健康发展观, “望闻问切”学校管理与课堂诊断观等城南中学特色的教育理论。学校的科技特色教育得到了家长、社会的大力支持和媒体的关注, 赢得了良好的社会美誉度, 提升了办学的品位。“中医文化进校园”活动引起多家媒体的高度关注, 先后被新华网、中央教科所科研简报、浙江教育信息报、绍兴日报、绍兴天天商报、上虞日报、上虞电视台等报道。近年来高考成绩年年创新高, 学校先后被评为全国中小学智能机器人教学实验学校、浙江省文明单位、浙江省教育科研“百强学校”、浙江省“创造适合学生发展的学校”实验学校、浙江省绿色学校、浙江省健康促进学校、浙江省卫生单位、浙江省治安安全单位、绍兴市德育先进集体、绍兴市特色学校、绍兴市“家长满意学校”等, 连续八年被评为上虞市教育系统综合先进集体。

浙江上虞 篇5

《课题2 亚硝酸钠和食盐的鉴别》说课稿

浙江省上虞市崧厦中学 甘建国

一、说教材

《实验化学》是普通高中化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该课程模块有助于学生更深刻地认识实验在化学科学中的地位,掌握基本的化学实验方法和技能,培养学生运用实验手段解决实际问题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亚硝酸钠和食盐的鉴别”选自苏教版《实验化学》专题3课题2。本节课的主题是物质的鉴别,鉴别的对象是跟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工业盐(亚硝酸钠)和食盐,鉴别方法主要涉及被鉴物质的化学性质,且给学生从物理性质、组成与结构等角度探讨鉴别方法预留了足够的空间。

教材要求学生从已有知识出发,根据物质的特性多角度设计物质鉴别的实验方案,并开展实验探究,感悟化学理论知识在实际应用中的价值,进一步提升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说目标

课堂教学目标是教学的起点与归宿,对本课时教学我们设置了如下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分析NaNO2和NaCl结构、组成与性质的差异,学会物质鉴别的基本技能。

过程与方法:通过NaNO2和NaCl的鉴别过程,培养学生设计、评价、操作、处理等实验综合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以生活中如何防止误食亚硝酸钠中毒为载体,建立将化学知识应用于生产、生活实践的意识,在合作学习中提高应用已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上述目标的设置,我们在充分体现性质差异决定鉴别方法差异的同时,很好地注意了预设与生成、主体与主导、独立与合作、收敛与发散、理论与实际等关系的处理。

三、说过程

按照情境引课,情理结合,分合相辅,师生互动,学用一致,不断升华的总原则,从不同物质具有不同组成与性质、不同组成与性质决定不同鉴别方法、不同鉴别方法呈现不同现象、不同鉴别方法需要作出合理选择为出发点,整节课的教学架构设置为“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呈现先行,寻找启迪”、“激发思维,拓展思路”、“搜索信息,明晰方向”、“设计方案,实验论证”、“创新优化,不断升华”等六个实施阶段。其主要教学内容与设计意图简述如下。

【教学过程】引入:通过工业盐(亚硝酸钠)中毒事件的视频报道,提出 “为何会出现这类严重的中毒事件?” 的问题;通过NaNO2样品呈现和NaNO2用途说明,进一步提出 “如何通过鉴别法来避免这类中毒现象发生?”的问题。[来源:学§科§网] 【设计意图】以生活中发生的真实事件为学习背景,能较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明确学习所应关注的学习方向,使课堂迅速进入一种有序、高效的教学状态。把学习与研究放在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背景之中,这种“告知”学习者学习目标的预设,能有效激发学习者为快速获得学习结果而规划系列的预期行为,并逐步将预期行为转化为实践行为,使实践行为与正确的学习结果相匹配。[来源:学科网ZXXK]

【教学过程】问题1:怎样用实验方法鉴别NaCl与NH4Cl两种固体?在学生分组讨论的基础上,师生共同得出“焰色反应法、气体法(与NaOH固体反应)、显色法(与石蕊试液反应)、显色法(与pH试纸接触)”等四种方案。

【设计意图】奥苏伯尔认为,学习者头脑中已有的认知结构可通过先给学习者呈现一个先行组织者而加以激活,其用意旨在为新呈现材料的学习提供一个观念的框架,这样有助于智慧技能的保持与迁移。

【教学过程】通过对NaCl与NH4Cl两种固体鉴别方法的研究,我们可以思考与整理出物质鉴别所应遵循的基本原理。即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差异、根据物质的化学性质差异、根据物质的组成、结构差异等三方面。

【设计意图】在分析固体NaCl与NH4Cl鉴别方法的基础上,归纳提炼出物质鉴别的常用原理,完成学生认知结构从个别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的升华,为鉴别NaNO2与NaCl固体提供了上位概念与规则的支撑,同时也为学生如何选择所需信息和解决问题的策略作好辅垫。【教学过程】问题2:要合理鉴别NaNO2和NaCl,已具有哪些知识储备?(呈现已经完成的预习作业:搜索归纳NaNO2的性质、用途,展示所写的科普小论文),投影呈现NaNO2和NaCl的性质对照表。

【设计意图】通过查找资料、撰写科普小论文方式使学生了解NaNO2的性质,它既提高了学生搜索、接受信息的能力,又培养了学生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性质搜索结果与性质比较最终以表格形式展示,不但呈现了信息的高密度,同时凸现了NaNO2与NaCl在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上的差别。

【教学过程】问题3:怎样用实验方法鉴别NaNO2和NaCl两种固体?(学生分组讨论,初步形成简要实验方案)[来源:Zxxk.Com][来源:Z_xx_k.Com] 师生共同归纳整理出要完成物质鉴别的实验操作,必需综合考虑方案设计、方案评价、方案实践、方案反思等内容。[来源:学科网ZXXK]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发现信息、评价信息、吸收信息和利用信息的能力,从而优化其思维的迁移、发散、收敛品质,最终形成有序的多个从理论角度得出的实验鉴别方案。

【教学过程】对学生设计的典型理论鉴别方案,师生共同进行从实践视角的可行性评价,并分组进入方案实践(四人一组,进行有明确任务的分组实验,并汇报实验步骤、现象与结论)。

【设计意图】体现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特点,在实验中培养学生的相互合作能力,在实验中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在实验中检验理论设计的合理性、简约性、安全性、可行性,凸显实验的“动”的功能,也彰显实验的“静”的功能(实践对理论的评价功能)。【教学过程】师生共同归纳与整理进行物质鉴别,必需要有足够的知识储备、必需掌握一般的鉴别流程。在此基础上,思考物质鉴别在理论与实践中是否存在一定区别? 问题4:建筑工人怎样用简单的方法区分食盐和工业盐?

【设计意图】知识的达成,能力的获得需要不断的总结、不断的训练、不断的思索,并反璞归真,让理论知识、理论方法回归生活,再次调动学生应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激情和才智,让学生感受学习化学的成功与喜悦,较好地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课堂目标。【教学过程】 总结:验证与探究是物质鉴别的基本思想,定性、定量方法;传统、现代方法;局部、整体方法;基础、综合方法是沟通具体鉴别方法与物质组成、性质的桥梁,这些方法虽然在运用时一定存在具体情况具体对待的现象,但其独立知识、能力的构建应及时融入化学学科的完整体系之中。

浙江上虞 篇6

学校语文组是绍兴市先进教研组, 目前由31名成员组成, 其中高级教师16人, 一级教师15人。组内有省特级教师1人, 上虞市级以上学科带头人、教坛新秀5人, 上虞市级以上优秀青年教师10人。多年来, 全组教师发扬团结协作、求真务实的作风和传统, 取得了一系列骄人成绩, 为学校赢得了良好的声誉。

1

开展案例教学研究, 实施主题教研活动是学校语文组提升教研活动质量的一项有效举措。

自2005年下半年始, 语文组一直将“课堂领导与教学效能”作为教研活动的主题, 每学期又围绕总主题选择一个更小一点、更具操作性的角度开展教研活动。如, 针对新课程实施过程中阅读教学有被严重架空的趋势, 2009学年以来, 教研组确定的是“阅读教学中对话理论的实践与探讨”。

在活动的具体操作上, 首先是围绕主题学习相关理论。2009学年的第一个学期中, 老师们就先后学习了不少具有针对性的理论文章, 如《与文本“对话”中的学生阅读活动》 (余荷花) , 《阅读教学的问答对话结构》 (蒋成禹) 、《设置话题, 交流讨论》 (余映潮) 等。通过学习, 老师们认识到, 所有的对话中, 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是最根本的, 它是各类阅读要素之间发生联系并产生情感共鸣的基础;“生生对话、师生对话”是否成功, 关键在于学生是否读出了文章的含义, 读出了作者的意图, 读出了自我的意识, 读出了独特的见解, 读出了疑惑的问题, 读出了崭新的发现。

其次是课堂实践与主题研讨。活动的大致方法和过程为:教研组讨论确定课题, 两组施教的教师, 分别成立智囊团, 围绕教研活动主题, 研讨、设计教学方案———第一次试教, 智囊团全体成员、备课组教师参加听课———评课, 根据意见改进教法, 第二次试教, 全体教研组老师观课———施教教师反思, 听课教师围绕主题选择一个“对话”点进行重点评课, 进一步提出改进措施———每一位教师形成反思成果 (叙事研究, 案例写作) 。

主题教研活动使每位语文教师明确了自身在活动中的职责:不再是旁观者而是积极的参与者, 甚至是活动的主角。主题教研活动培育了组内浓厚的学习研讨氛围, 同组教师能够通过一定的角度, 运用一定的理论进行课堂观察, 并使之成为提升自身专业素养的核心和突破口。

2

专家的科学指导、同伴的热忱帮助、集体教研氛围的熏陶和锤炼, 使教研组真正成为教师协作共享、共同成长的摇篮。

一群勇于探航的领头雁。朱伟平副校长是浙江省语文特级教师。在中外著名教育家教育理论和国内知名特级教师教学思想的指导下, 朱老师充分利用自己的特长, 形成了具有个性风格特色的“朗读感悟, 比较鉴赏, 拓展延伸”阅读教学形式。《错误》《吾家有女初长成》《湖心亭看雪》等一节节教学艺术展示课上, 朱老师将“常态课堂、美丽生命”诠释得淋漓尽致。新课程改革实施以后, 朱老师又把研究重点放在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发语文课程资源上, 主持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国家教育部重点课题的子课题《网络环境下语文综合性学习研究》等, 研究成效显著。朱老师一贯重视对高考、中考与语文教学关系的研究, 三次参加绍兴市中考语文试卷的命题工作, 并担任命题组长。曾参编《阅读新空间》《初中生自学导航》《初中生拓展读本》等多部教辅用书, 主编《中考语文阅读试题解题导析》《素质目标教练·语文》等多部著作, 公开发表《教学内容的拓展与延伸策略》等教学论文40余篇。

组长金海华老师自走上教学岗位, 任学校语文教研组长24年, 又一直兼任班主任工作。金老师的语文课堂以抑扬的语调、广博的学识、精辟的分析广受学生喜欢。他的公开课《罗布泊, 消逝的仙湖》《乡愁》等至今让听课者记忆犹新;写作指导课《作文因想象而精彩》让视作文为最大苦恼的学生茅塞顿开。金老师为上虞市学科带头人, 多次被评为上虞市、浙江省读书活动优秀指导教师。

绍兴市学科带头人、上虞市教坛新秀张玉兰老师坚持“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这一理念, 注重人文关怀, 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内驱力。经过18年的磨砺锤炼, 逐渐探索出“体验式教学法”, 初显自己的教学风格。曾获市优质课一、二等奖, 全国中小学说课专场活动一等奖, 主持的课题《以活动为载体提升初一学生阅读力的实践与研究》获市一等奖。

还有市学科带头人、教坛新秀秦娥老师、俞胜利老师, 她们以声情并茂的语言、优雅脱俗的气质、自信亲和的教态彰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魅力, 影响着一届又一届的语文爱好者享受学习的成功和快乐。

一批正在崛起的新生代。他们踏实、自信、充满激情。他们继承了优秀教师的传统, 又不同于传统的优秀教师。他们热爱事业, 认真备课、上课, 心平气和地做着每一个老师该做的事情;他们热爱生活, 在繁忙的工作之余, 读书、思考、交流、写作, 使得他们平凡的人生绝不平庸和平淡。

上虞市教坛新秀、上虞市“青年岗位能手”姚闯, 他是一匹从遥远的重庆来浙江闯天下的热血马, 曾经被禁锢于乡村学校的马厩中, 但他乐观向上!在寻觅到伯乐之后, 在省特级教师朱伟平的指引下, 一路过关斩将, 一举夺得浙江省首届“新生代”教师教学比武一等奖。近几年他又收获颇丰:教学比武浙江省一等奖, 论文绍兴市一等奖, 案例浙江省一等奖, 优质课绍兴市二等奖, 课题上虞市一等奖。多篇文章在报刊发表, 参与编撰《初中语文教师的研修故事》一书。在被省教研员蔡少军招入“浙江省初中语文青年教师研究会”之后, 他壮心不已, 志在千里。

青年教师朱学飞, 坚持用自己的满腔热情培养学生“热爱语文、热爱生活”的能力和情操。积极开展《初一学生口语训练的有效性研究》等小课题研究, 撰写的系列论文《留白艺术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巧妙运用》《动态“补白”, 生成不曾预约的精彩》连续获绍兴市一等奖。王小利老师, 凭着良好的业务素质、执著坚韧的钻研精神获市青年教师教学综合比武一等奖, 教学基本功三项全能一等奖。还有曹爱文、高亚梅、任小夫、钱美珍、许彩萍等青年教师, 他们强调多元, 主张开放;重视平等, 崇尚差异;秉持自我, 张扬个性。他们个个充满灵气, 又不乏勤奋努力。

3

“学生的青春, 就是教师的青春。”这是实验中学全体语文教师的誓词, 他们用誓言承诺使命, 想方设法给学生看的条件、想的时间、说的机会、练的空间、爱的关怀和创的激情。

一方自由写作平台———赛博网

“中学语文赛博网 (http://www.zxywsb.com) ”是面向中学语文教与学的虚拟网站。网站设置了包括“教学设计”、“阅读在线”、“赛博投稿”等多个相关栏目。在多年的运作过程中, 学生们最感兴趣的是“赛搏投稿”栏。为此, 语文组把网站的这一栏目作为校孔山文学社的网上写作阵地。为推广优秀学生的写作成果, 鼓励更多的学生利用课余时间练习写作或进行文学创作, 由学校出资, 赛博网先后出版过《远城》《禁锢》《沐心》三本小册子, 这是金路平、王婕文和陈荟颖三位学生在初中阶段, 利用节假日课余时间在赛博投稿栏中发表的作品选集。三本小册子作为语文读写校本教材分到了每一位学生手中, 这一举动开了上虞市乃至绍兴市文学社建设史上的先河, 极大地激发了学生课外学习语文, 开展阅读与写作活动的兴趣。

一个文学活动社团———孔山文学社

孔山文学社创始于2000年, 坚持以“服务学校工作, 营造校园文化氛围, 培养文学新苗”为办社宗旨。历经十一个春秋, 文学社已经发展成为一个目标明确、机构健全、运作有序的校园文学组织。十一年中, 文学社潜移默化地提升了广大学生的语文素养, 培养了一批又一批文学新人:钱雨彤同学获第七届“中国少年作家杯”全国征文大赛一等奖;郑飞燕、朱晓菲同学的《木棉花开的季节》《逆风飞》发表在国家级刊物上;厉嘉威同学先后荣获“语文报杯”全国中小学网络习作大赛特等奖、第四届全国少年之星征文大赛金奖、首届全国中小学生“新课堂”创新作文大赛现场总决赛一等奖, 初中三年先后出版《幽默水浒》《校园侦探三人组》《魔界》等三部长篇小说, 被评为首届浙江省十大校园新锐写手, 《中学生天地》杂志社签约作者, 2010年又破格晋升为省作协会员。文学社编辑部共出版《孔山文苑》30余期, 发表学生习作2000余篇;共评选出莫依、陈荟颖等“文学之星”50余位;组织会员参加各级各类征文、阅读、限时作文竞赛等, 共获国家级一等奖15人次, 省级一等奖18人次, 市一等奖300多人次, 遥居同类学校前列。

一档精品阅读栏目———快乐读吧

浙江上虞 篇7

一、政策引导

1. 创建体育特色学校。

上虞市修订了《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实施工作考评细则, 开展了《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工作示范学校、达标学校、合格学校等系列评比, 出台了《上虞市体育特色学校创建标准》, 把创建体育特色学校作为争创浙江省体育特色学校和浙江省阳光体育人才基地学校的前置条件, 并列入学校年度体育工作考核。

2. 实施体育中考改革。

市教育体育局重点加强体育中考的过程管理。如, 2012年开始在每个考点增派2位局巡视员, 还外聘体育学院体育系学生执考, 有效减少了情面分的现象;逐步提高体育中考分值 (总分由40分提高到50分) , 减少了平时成绩权重, 增加了技能测试分值, 扩大了测试项目范围 (凡是《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水平三和水平四需要掌握的运动技能都要测试) , 并由以前的固定项目自选改为考前抽签决定, 逐步杜绝了体育应试现象。在规范过程管理中, 注意节约成本, 实行分学区集中统一考试。

3. 建立学生体质状况监测和公布制度。

市教育体育局要求学校定期检测学生体质并及时上报, 从2013年起实行中小学学生体质健康报告单制度, 并将每位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向家长通报。教体局每年组织学生体质健康抽测, 重点公布高三、初三和小学六年级学生的体质状况, 把抽测结果作为评价学校体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依据, 并逐年加大年度考核权重。上虞市率先实行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体质健康统一测试制度, 2012年首次对349名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进行了体质健康测试, 并取消其中未能达到良好等级的23名入选者的评选资格;还要继续调整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评选的体质健康标准, 从2013年起体质健康标准提高到优秀等次。

4. 完善教育督导评估机制。市教育体育局每年定期开展体育工作专项督查。

二、条件保障

1. 切实加强体育教师队伍建设。

市教育体育局严格按标准调配体育教师, 逐年提高体育教师招考比例, 缓解体育教师兼职过多、数量不足等现状。提高体育教师的道德素养, 定期举办名优教师师德教育报告会, 强师德、铸师魂, 切实增强体育教师的责任心和事业心。注重体育教师的专业发展, 组织专职体育教师培训进修, 用新的教学理念指导教学。举办转岗体育教师、兼职体育教师培训班, 普及体育教学基本常识。每年开展新分配体育教师业务技能比武, 组织中小学专职体育教师教学基本功全员达标测试 (对测试不达标的教师进行补测, 并与评优评先、职称聘任挂钩) , 提高体育教师业务水平。

2. 逐步完善学校体育设施。

通过浙江省教育基本现代化乡镇、省标准化学校的创建活动, 上虞市配套建设了体育健身场所, 并充分开放, 以保证学生有场地、有器械进行体育锻炼。

三、活动保证

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 就要贯彻落实好教育部《切实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的规定》, 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时间。

1. 提高体育课堂教学质量。

上虞市认真落实国家对体育课程的规定, 开足、开齐体育课, 按照《上虞市关于规范中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的实施意见》来拓展学生身体素质的锻炼内容, 开展了“体育课堂教学督查月”活动, 切实规范体育教师课堂教学行为, 努力提高体育课堂教学质量。

2. 实行大课间体育活动制度。

上虞市丰富大课间体育活动内容和形式, 做到一校一特色, 让大课间活动课程化、常态化, 各学校每天上午统一安排25~30分钟的大课间体育活动。

3. 开展丰富多彩的阳光体育活动。

市教育体育局组织了丰富多彩的活动, 如召开中小学阳光体育运动现场会、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示范学校创建试点工作、组织中小学阳光体育运动优秀案例评比、举办多层次与多形式的学生体育竞技活动, 以及开展校园篮球、乒乓球、足球三大联赛等阳光体育活动, 并在体育竞赛中引入一些趣味性项目, 以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 使学生身心得到锻炼。

四、通力合作

1. 学校关注学生的体质健康情况, 针对

每位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兴趣爱好, 制定适合的“运动处方”, 并建立学生体质健康档案。

2. 教师引导学生正确处理学习和锻炼

的辩证关系, 树立锻炼好、身体好、学习好的科学理念, 指导学生的课余锻炼, 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3. 引导家长提高认识, 主动了解、关注

自己孩子的身体情况, 根据孩子自我选定的“运动处方”督促其日常锻炼。

4. 新闻媒体积极进行正面的典型实例

宣传, 推动全社会来共同关注与改善学生体质健康, 营造了“人人关注学生健康, 一切为了学生健康”的良好氛围。

上一篇:安全监测系统设计下一篇:主体情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