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剧

2024-06-28

历史剧(精选十篇)

历史剧 篇1

一、历史:在艺术中复活

人类生存的现实和未来,必然是人类最为关注的问题。现实,关系现实生存的生命的实际生存状态。未来,关系现实生存的生命今后的可能生存状态,当然也包括现实生命在未来的延续状态。更为重要的是,现实和未来是人们可以或力图把握的,是可以或试图按照人们的理想进行设计和构造的。

相形之下,人类曾经有过的历史,则不像现实和未来那样受到同样的重视。历史已经是前人的事情,与现实的生命距离遥远。更为无奈的是,历史无法按照人的意愿做出任何改变。

的确,历史,是人类社会必然经历并无法更改的现实,一种曾经的现实。历史所记载的是人类以往的经历,人类无法再按照今天的意志对其加以改造,因此也就不能成为实现现实愿望和未来理想的寄托。面对历史,或许有好奇,或许有慨叹,或许有感悟,但是,绝不可能有希望——希望历史变成这样或变成那样。这是人们经常疏远历史的基本原因。

然而,中西方文明发展的历程中,有一种共同的现象却与人们疏远历史的心理大相径庭。这种共同现象就是,在文明之初,历史就成为一种必备的关注,甚至很快发展为一种学科。成为西方文明发轫和滥觞的文字,正是记载历史的《荷马史诗》。而与荷马史诗相类似的情况几乎出现在所有民族的文明初始阶段。“行吟诗人”式的历史述说,成为人类早期文明的重要现象,成为各民族早期文化的重要内容。如果说《荷马史诗》、《出埃及记》、《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诗经》中的“生民”和“公刘”等、《格萨尔王》,以及其他众多史诗类文献,今人更愿意将其视作文学作品,或者是以文学的方式叙述出来的有待考证的“历史”,那么,作为“科学”的“历史”的出现,在各民族科学形成的初期,也属率先出现的学科。西方文明最早成熟的古希腊文化是这样,希罗多德、修昔底德、色诺芬的历史学著作,是古希腊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东方文化历程中,历史学也出现在文化的成熟时期。如果将《国语》、春秋三传看作中国历史学最早的国别体和编年体史学著作,那么中国的历史学出现的年代已经与被誉为“历史学之父”希罗多德处于同一时期。

令人费解的是,人们在文化成熟之初所形成的对历史的重视,随着文化的发展却呈现出逐渐淡化的趋势。历史学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并没有与多数人对历史的重视程度形成正比。反之,作为普通人,甚至包括多数知识分子,往往是古人熟知历史、解读历史和运用历史的愿望和能力,远超于今人。并且,这种情况几乎在东西方共同出现。对于历史情结的淡化和历史关注的降低,其实早已受到有识之士的关注。法国著名作家福楼拜就曾抱怨:“我们对历史的无知使我们诽谤我们自己的时代。”

对历史的无知,或许是一种越来越广泛的现状。但是,经验告诉人们,对历史的无知,正是人类社会生活现实问题和未来问题的一种症结。反之,更多地了解历史,在历史中获取经验、教训、印证和启示,是人类理解和改造现实、构思和构造未来的有效方法之一。于是,除了历史学自身的顽强精进外,人们还越来越多地使用其他方式,在淡化了的历史关注中去唤醒、强化历史关注。这些方式中最为主要的就是艺术,是包括文学和所有艺术形式在内的艺术。

艺术是现实生活的反映。艺术所反映的生活的现实性,当然是包含着历史在内的现实性。于是,我们可以看到艺术几乎使用了所有形式去反映着历史,譬如历史小说、历史散文、史诗、传记文学等等,譬如历史画卷、历史雕塑、音乐舞蹈史诗等等,譬如历史电影、历史电视剧、历史剧等等。客观地讲,作为普通民众,无论在古代还是在今天,所知晓的历史,恐怕更多地来源于这些艺术作品之中。

一般来说,除了专门的历史学研究或历史知识学习,在历史与人之间建立起联系的正是艺术。艺术将历史复活在作品之中,使那些已经逝去的人和事再次活现出来。当这些活现出来的历史活生生地演示在人们眼前时,历史与现实的关系被拉近了,人对历史的疏离被缩小甚至消失了。于是,人们走进了历史,去重温那些前人往事,那些成败得失,那些悲欢离合,那些慨叹感悟,人们发现历史原来并没有死去。

通过艺术而再现历史,是人类寻找到的将过去与现在有机勾连起来的最好方式。有了这种勾连,人的现实便处于从过去到未来的可认知、可理性化的发展轨迹之中,人的现实行动和理性追求,便有了根基,有了参照。人们所意识到的历史对于现实和未来的重要价值,就这样在艺术中得到了感同身受般的认可。

二、历史剧:认知历史和创造历史

在以历史为内容的艺术创作中,叙事类文学占有重要地位。但是,由于文学在叙述和塑造形象过程中,是采用语言表述的方式,导致其所描述的历史需要依赖一定的历史知识和经验为基础,以作为欣赏时形象转换的参照。这种转换有时可能进一步丰富了文学叙述,有时也可能造成对历史情景想象的障碍或扭曲。与文学相比,戏剧以直接的形象呈现,将历史活现在观赏的视听之中,成为艺术演绎历史的最为直观的方式。直观性,既是戏剧与文学相比最突出的特点之一,也是历史剧能够与浩繁壮观的历史文学发展齐头并进的基本原因之一。

文学自出现以来,对于历史的描述就成为其重要的创作内容。戏剧的形成比文学要晚得多,但是,戏剧一经成熟,描述历史的戏剧便成为一种重要而从未间断的戏剧类型之一。在这一点上,戏剧的情形与文学的情形是一样的。还有一种情形上的相同,就是戏剧虽然在剧场中复活着历史,但与文学一样,都产生着认知历史和创造历史的效果。

历史剧,其实不是艺术分类学意义上划分来的一种戏剧类型。如同“历史小说”之类说法一样,“历史剧”是因为所描述的事件和人物属于过去的时代,因而在戏剧家族中成为“另类”。从“题材”角度对艺术作品的划分,其实只是题材划分,并不成为种类划分的依据。因此,各类戏剧中都有历史剧的存在,或准确地说是有历史题材的存在。反之,历史剧或历史题材,可以存在于任何一种戏剧类型之中。正是由于历史剧概念植根于题材的范畴,当戏剧在技术发展基础上演化出电影、电视剧等艺术种类之后,“历史剧”仍可适用其中。

历史剧存在的第一缘由,是认知历史的需要。历史对于今天的借鉴、启示作用,是人们早已意识到的。这也是历史作为最早的“学科”之一的基本原因。以艺术方式认知历史,从中寻找对于现实的借鉴、启示,也是历史剧存在的基本原因。因此,回顾戏剧发展历程就会发现,每逢社会遇有重要变革、重大事件或重点问题,都会出现与之相呼应的历史剧创作。这种呼应表现为几种基本的状况。第一种,是直接寻找与现实情形相仿佛的历史故事,从中直接展现出关于现实的结论性答案。这类创作是直面现实问题和矛盾的,也往往不隐晦创作的直接意图。这类历史剧在数量上占有绝对优势,所产生的社会影响也最为直接、广大。第二种,是所选择的历史事件具有暗示性,或可以使其具有暗示性,并利用这种暗示性较为隐晦曲折地对应现实。这类创作往往产生于不便于直接印证历史来说明现实的时候,其创作多表现为对现实的讽喻或批判。第三种,是虽然取材于历史故事,但所赋予的却主要是现代人的生活理解和情感寄托。在这类创作中,历史事件往往成为“背景”,人物的心灵轨迹是描摹的主要线索,所要表达的是借助历史人物“类似”的心灵历程和情感方式而抒发今人心绪。如果说前两种创作更多地源自社会生活的现实问题的需要,那么,第三种情形则可视为是源自心灵问题的需要。这类创作在历史剧发展历程中一直存在,即便在前两类创作中,这种“心灵问题”的展示也大量渗透其中。当然,在社会发展较为平稳、安定的时期,第三种创作出现的更为频繁,数量也较多。

由于“认知历史”贯穿在历史剧发展的全部历史中,认知作用也就成为历史剧最为重要的追求。但是,任何历史剧,包括那些最为严格地恪守史实,最为逼真地再现历史的戏剧,其实都不可能复现历史的原貌。因此,历史剧的认知作用,实际上是来自创作者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理解,尤其是对历史精神的接近和表述。

正因为历史剧不可能完全客观地重复历史,其目的在于发掘历史精神,历史剧所表现的“历史”,就成为一种取材于历史而被创造出来的新的历史。对于历史与历史剧,在辨析其关系时无论有着怎样的争议,但有一点是多数人的共识,那就是承认历史剧是一种艺术创作。在实际创作活动中,有的创作可能致力于严守史实,有的可能不拘泥于史实,有的甚至取其由头之后远离史实。这些情形的存在,实际上表现着关于历史剧作为一种受到“历史”这个创作前提限制时,不同创作自由度的选择。当关于自由度的理解发展为一种创作主张时,就形成了不同的历史剧创作观念。不同的观念,导致历史剧所创造出来的“历史”不尽相同——不仅是与历史本来面貌的不尽相同,更包括对同样的历史材料基础上所创造出来的戏剧的不尽相同。这就是作为艺术的历史剧与作为社会科学的历史学的主要区别。

摘要:戏剧是伴随着人类社会存在的一种重要的社会活动方式。历史是记载人类生存痕迹的重要活动记录,是对过去实际发生事件的记录或叙述。在某种意义上,戏剧与历史不会发生任何的关系,戏剧是充满幻想和虚构的浪漫主义,而历史是已经逝去的,不能重现的客观现实存在。然而,在戏剧的家族里存在着一种充满了魅力和成就的艺术方式,那就是历史剧。他用艺术的方式在舞台上再现历史、探秘历史,从历史的经历中汲取经验、知识、智慧,表达现代人的精神诉求和情感追问,给历史和戏剧撑起了一片共有的天空,让历史在艺术中复活,让艺术在历史中创造,给予了人们一个重新认识历史、解读历史的角度和方式。

历史剧 篇2

人员安排:6个

分别扮演的角色:乾隆皇帝、马戛尔尼、侍卫两个、大臣、旁白。道具(自制):地球仪,地图,望远镜,简单的身份象征的东西

故事情节:

旁白: 明清时期,封闭的自然经济还比较稳定,不需要外来商品就可以自给自足。统治者认为天朝物产丰盈,无需同外国互通有无,从而妄自尊大,固步自封,沉浸于天朝上国的迷梦中,不能顺应世界的发展潮流。(具体的话可以口语化,好记一些)

剧情一:

1793年,马戛尔尼奉英国政府之命,率领包括科学家,等在内的近700人的庞大使团,以庆祝乾隆皇帝80寿辰为名,来到中国。觐见前,(侍卫将马戛尔尼带来,语气蛮横要求其跪下)清朝十分重视礼节问题,坚持要英国人三跪九叩,但马戛尔尼说:no,在我们国家,双膝下跪只能是跪拜上帝,对国王我们只是单腿跪拜,持英王的手而亲之,坚持单腿下跪。中国大臣大惊失色,说:这在我们皇帝面前成何体统!马戛尔尼说,我用觐见我们国王的礼节来觐见贵国皇帝,已经很恭敬了,为什么不可以啊!中国大臣思考了好久:好吧,单腿跪,但是持手亲吻总要免掉才是。后来经过许多周折,双方达成协议,英国使臣单膝跪拜,总算完成了觐见仪式。

剧情二:

马戛尔尼使节,来到中国为乾隆皇帝祝寿,带来了英国最新的工业品,机械模型和科学仪器、《坤舆万国全图》

等。马戛尔尼说:皇帝陛下,我们奉英王之命,特来为您祝寿,这是我们为陛下准备的一点小礼物。侍卫将地图等都呈交皇帝。几千年来,历代统治者都认为中国是世界的中心,是天朝上国,《坤舆万国全图》,图上的中国不在世界的中央,这在朝廷官员中间引起了轩然大波。官员们认为,《坤舆万国全图》

把中国画的“居稍偏西而近于北”,这真是岂有此理,另外,从地图上看,中国显得不够大,难道中国就这么小吗,所以他们说,这全是 妖言惑众

剧情三:

马戛尔尼:皇帝陛下,我们此行的目的除了向陛下祝寿外,我国国王一直希望与贵国通商,乾隆皇帝还以为英国同中国周边的朝贡国一样,是来向中国讨赏赐的,态度非常傲慢,于是命人写了一道回赠英王的书:

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我们大清朝物产丰富,什么东西都有,用不着和你们交换货物以互通有无。)

旁白: 以上的各位同学的表演再现了清朝时候统治者夜郎自大的心态,因为这种心态清朝统治者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与世隔绝,直接阻碍了中国的发展。曾经辉煌一时的中国古代文明在世界的潮流中迅速没落,中国陷入了被动挨打的危机之中,我们要以史为鉴,积极融入世界发展的大潮中去。

历史剧——对史实宣战 篇3

前些年的《伊莉莎白一世》和《罗马》在取得了巨大成功的同时也受到不少质疑。而今,《都铎王朝》接替它们成为新一轮争议的中心——历史迷们详细列出了其中改编不实的地方。对历史剧来说,改编与史实到底该如何平衡呢?

In the first season of The Tudors, King Henry VIII marries off his sister, Margaret. In real life the king had two sisters, not one. This isn’t a case of lazy fact checkers. Showtime is well aware of what it’s up to. Michael Hirst is the show’s writer.

Hirst: My first duty is to write a show that’s

entertaining. I wasn’t commissioned[委任] by Showtime to write a historical documentary[纪录片].

We didn’t bother[操心] to put Johnny[Jonathan的昵称]

in a red wig and make him fat and put a beard on just because then we’d say, “Oh, look, that’s Henry VIII.” We wanted to get closer to the spirit of the thing, to a…a kind of reality. And the reality was that Henry was young, virile[精力充沛的]…very charismatic[超凡魅力的], very dangerous.

Henry: It is settled. We are to war with France. Now…I can go play.

Ben Lowe teaches European history at Florida Atlantic University. He thinks The Tudors can entertain and even inspire[激发].

Lowe: I’ve talked with people who have watched the show that, you know, Google something on the Internet and try to figure out a little more.

Of course there’s no way to tell for sure how often TV dramas lead to genuine[真正的] education, but there may be encouraging news. Looking ahead, HBO will soon be airing a drama about the 2000 Presidential election titled Recount. Wonder what the history buffs[狂热爱好者] will say when they get their hands on[找到] that one.

在第一季的《都铎王朝》中,国王亨利八世将他的姐姐玛格丽特嫁了出去。而事实上,这位国王有两个姐姐而非一个。这可不是因为制作组在查证史实时有所怠慢。娱乐时间电视网很清楚自己在做什么。迈克

尔·赫斯特是该剧的编剧。

赫斯特:我的首要任务是编一部能娱乐观众的电视剧。电视台找我来并不是让我写一部历史纪录片。我们不会让约翰尼戴上红色假发,塑造成一个胖子,粘上胡须,只为了让大家都说:“噢,瞧,那是亨利八世。”我们想更贴近精神层面的东西,更……从某种意义上更接近史实。事实就是亨利年轻有为、精力充沛……魅力非凡,但也非常危险。

亨利:决定了。我们攻打法国。现在……我可以去玩了。

本·洛在佛罗里达大西洋大学教欧洲史。他认为《都铎王朝》不仅有娱乐性,甚至还能激励人学习。

洛:我和看过这部电视剧的人聊了聊,他们会上网用谷歌搜索,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内容。

略论历史剧对中学历史教学的影响 篇4

那么,当前的中学历史教学现状如何呢?笔者从事中学历史教学多年,对此有所了解。首先,师资力量 薄弱。在高校里,历史学并不是热门学科,师范类学 校亦是如此,导致中学历史专业教师奇缺,甚至由其他学科教师兼任,其历史教学能力、水平可想而知。其次,很多历史教师拿不出“料”来,教学方法单一、古板,学生对照本宣科的教法根本就不买账。最后,历史学科在中高考中属于小科目,占分有限,很多学校都由教学能力差的教师担任,这更加剧了中学历史教学的尴尬程度。

与中学历史教学的尴尬地位相比,历史题材的影视剧却大受欢迎。很多学生(包括普通 民众)对历史知 识的获取往往是通过历史剧,这让我们历史学工作者心中不免产生苦涩的味道。既然存在着这么多的历史剧,学生又那么喜欢,教师是否可以在中学课堂上引入呢?笔者认为,这不失为教学的一个好办法。

一是学生通过历史剧能了解基本 的史实。很多 历史剧都是根据历史事实通过影视的方式再现历史事件、历史人物。优秀的影视作品对人们的影响是显而易见 的,有些人看了历史剧,为了了解更多的常识而去翻阅相关资料,有些人甚 至是通过 历史剧喜 欢上历史 学科的。

二是将直观、感性的历史影视剧植入历史课堂可以大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历史剧植入课堂改变了照本宣科以及单一的灌输式教学,学生一听说有历史剧看都兴奋不已,课后还津 津有味地 谈论剧中 的事件和 人物。因此,直观感性的教学方式很容易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

三是学生观看爱国题材的历史剧,能增强自身对祖国、家乡的认同感、归属感以及自豪感,激发学生勤奋学习、建设家乡、报效祖国的热情。在中学历史 课堂上植 入历史剧,使学生通过直观的方式了解国家和家乡的历史发展历程,了解到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逐步树立起建设家乡、报效祖国的理想信念,提高思想品质。

四是学生观看历史剧,能提高运用唯物史观审视历史和现实社会的能力,逐步树立起正确的历史观、价值观和人生观。通过还原和学习历史,实现历史学以史为鉴、面向未来的功能。在历史教学中,教师要逐 步教会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看问题,学会辩证地看问题。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知道,历史剧对 中学历史 教学具有许多积极的意义。那么,历史剧对中学历史教学只有积极意义吗?当然不是,消极影响也不少。

一是目前粗制滥造的历史剧仍比比皆是,这些作品往往错漏百出、违背 历史事实,误导学生 和普通百 姓。比如在新《三国演义》中吕布的台词“我家貂蝉可是四大美女之首”,古装剧中的房子不小心就被看出有空调,清宫戏中种种不可能的事到处可见。这些不严肃的历史剧往往会让观众误以为是历史事实。

二是部分无良的历史剧制作者和片商为了收视 率和博眼球,不惜违背历史事实,在剧中采用粗 俗、暴力、色情和血淋淋的场面。这些作品的危害很大,特别是对未成年的中学生来说,他们年纪小,辨别能力比较差,过多接触这类影视剧,对他们往往有害无益。

三是各种历史“神剧”不顾历史事实,哗众取宠,严重影响中学生对历史事实的了解,不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现在的历史“神剧”泛滥成灾。最典型的是最近几年的抗日神剧,学生看到的是我国军队攻无不克、战无不胜,上天能揽月、下海能 捉鳖, 以一杀十,甚至以一顶百,甚至有“手撕鬼子”等神技,而事实上抗战初期日军的战斗素养、武器装备等都远远优于我军。以上所述对年纪小、辨别能力欠缺的中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有明显的不良影 响, 作为历史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客观、正确地了解基本史实。

总之,历史剧与中学历史教学的结合不失为一种教学的好方式,但是一些不负责任的历史剧也会对历史教学产生消极影响,这就需要历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引导,让学生学会选择和判断,做观看历史剧的主人。

摘要:历史剧与中学历史教学的结合不失为一种教学的好方式。历史剧对中学历史教学有积极作用,但是一些不负责任的历史剧也会对历史教学产生消极影响,这就需要历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引导,使其学会选择和判断,做历史剧的主人。

历史剧 篇5

关键词:初中历史;历史剧;中学生;教师

由于时代的进步,致使一些较为传统的、封闭式的教育模式逐渐被打破,而教师如若想要中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下有效地学习初中历史所涉及的相关知识,中学教师在教学手段上必须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较为独特的教学方式,使学生能够在这种方式的指导下学习到更多的初中历史知识。

一、初中阶段教学中历史剧运用隐性问题分析

现代社会的每位成员对于历史剧都十分了解,甚至某些较为有趣、精彩的历史剧还被人们多次观看。所以,教师可以在此阶段适当利用历史剧来让学生学习相应的知识。但是在此之前,教师必须注意其中所涉及的一些隐性问题。比如:教师需要确定历史剧的教学地位,保证这一教学辅助工具的合理利用。除此之外,教师所选取的历史剧剧情必须与课本内容相互融合、相互接轨,不能脱离历史课本的中心,要使中学生能够结合历史剧来认识初中历史知识并理解其中的意义价值。

二、利用历史剧提升中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兴趣

学生在初中阶段比较稚嫩,很容易被生活中的不良因素所影响。然而,在此阶段的教育中,兴趣对于中学生来说是学习知识的动力,所以为使中学生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了解更多有趣的初中历史所涉及的知识,那么教师就可以适当选取恰当的历史剧来强化学生的学习,使得中学生能够通过历史剧的教育逐渐爱上初中历史知识。

1.将历史剧的剧情渗透于课本内容之中

历史剧与初中历史课本的融合对中学生学习的帮助是很大的,所以为使中学生能够在此阶段逐渐提高对历史的认知,就需要教师对学生所应学习的初中历史知识与历史剧的剧情相互融合,使学生不只在课本中学习知识。例:某位历史教师为使得自己所带领的学生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对1919年所发生的五四运动有较为清晰的认识以及能够在内心深处留下其运用的“身影”,这位教师在自己的课堂之上播放了一则短篇的有关于五四运动的历史剧,如:工人、商人等罢工支持学生运动的視频,通过对历史剧中剧情的分析让中学生在历史剧的教育之中清楚地明白五四运动的缘由以及各种相应知识;此外,还让学生认识到这场爱国运动的意义并让学生能够轻松地学习到更多的知识点。另外,为使学生更进一步了解五四运动的精神,教师还可以让学生通过对历史剧的讲解,勇于提出自己的见解以及内心深处的看法。

2.使历史剧由电影版逐步转变为真人版

历史剧是教导学生学习初中历史所涉及的相关知识的最好的辅助工具之一,因为历史剧的表达形式较为直观,学生可以通过历史剧中的剧情逐渐学习相应的历史知识,并对历史事件和人物进行分析、了解,从而使学生能够更加珍惜初中历史的教育。所以为强化学生对初中历史知识的了解,教师可以把电影版的历史剧逐步向真人版方向发展,使得学生更了解初中历史所涉及的知识,并对其具有更加深刻的了解。例:某位历史教师为使自己所带领的学生能够掌握相关知识,这位教师在讲解完某一知识点后总是会留一部分时间给学生,让学生依据自己的理解进行排练演示,把电影版中所表述的剧情以及其中的意义价值通过自己的表演表现出来,使学生能够对初中历史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入。

3.历史剧找茬,增强中学生对初中历史的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任何一门知识的重要保证。为使学生能够在此阶段学习、了解到更多更有趣的历史知识,除了单纯地看历史剧,教师还可以通过“历史剧找茬”等小活动来加深学生对历史知识点的认识。例如:教师在讲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相应知识后,教师会给学生展示一张或两张能够充分表现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图片,然后让学生通过自己对图片的观察,寻找出其中不属于八国联军侵华时期所表现的现象以及错误之处,进而使得学生能够在这样的教学手段下逐渐强化对初中历史的认识,并加强对初中历史知识的兴趣。

总而言之,历史剧是教导学生学习初中历史所涉及知识的最好的辅助工具之一,并且其与初中历史课本的融合对中学生学习的帮助是极大的。所以,在初中阶段的历史教学中,教师需要科学利用历史剧,并把其有机地与课本中所涉及的知识相融合,进而使得中学生能对初中历史所涉及的相关知识有更加深入的理解。

参考文献:

于海军.如何提高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J].新课程:上旬,2012(2).

新历史主义对历史剧研究的适用性 篇6

历史剧是以历史事实为基础进行艺术创造的一种题材类型。历史之于历史剧固然重要, 但是, 历史剧作为“剧”的艺术特性则更重要。应该说, 历史剧首先是“剧”, 是亚里士多德说的“诗”的范畴, 是以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为基础而展开的一种想象性的艺术创造。史学关注的是政治层面的因果关系, 重视的是历史人物的历史业绩, 社会生活的其他方面以及隐于历史事件后面的人生体验、人性人情等, 往往被当作无关紧要的枝节而不屑于被正史记载。历史剧是以表现全部完整性和复杂性的人, 深入并展示人的灵魂为己任的, 它无意于表现那些在历史表层活动着的人物和事件, 而是要深入其底里, 揭示其内蕴, 塑造有血有肉的艺术形象。正史不屑于记载的东西, 恰恰是用来丰满历史人物的精神和魂魄之所在, 是塑造艺术形象的重要素材。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呈现出新历史主义所谓的“文化诗学”特征。新历史主义的辩护者海登·怀特在《评新历史主义》一文中指出过:“新历史主义实际上提出了一种‘文化诗学’的观点, 并进而提出一种‘历史诗学’的观点, 以之作为对历史序列的许多方面进行鉴别的手段———这些方面有助于对那些居于统治地位, 例如在特定的历史时空中占优势的社会, 政治, 文化, 心理以及其它符码进行破解, 修正和削弱。因而, 他们尤其表现出对历史记载中的零散插曲, 轶闻趣事, 偶然事件, 异乎寻常的外来事物, 卑微甚或简直是不可思议的情形等许多方面的特别兴趣。历史的内容在‘创造性’的意义上 (我不打算说是‘幻想的’或‘想象的’意义上) 可以被视为‘诗学的’。”[2]如在武则天题材的历史剧中, 由于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以及她与高宗父子间的情爱关系, 加上“女人祸水”的谬见, 历来就有许多关于武则天的野史艳情和遗闻逸事, 如《反唐演义传》, 《武后艳事》, 《如意君传》等等, 许多编剧者就把历史上有关武则天的野史大量编织进作品, 在创作中符合了新历史主义者所谓的“历史的假设”, 即怀着一种先在的“不可知论”去做“试图恢复历史那种无数细微的时空所连缀起来的破碎和偶然的本然状态”。在电视剧《武则天》 (刘晓庆饰) 第一集, 就让刚被选为才人的武则天回忆小时侯女扮男装随父看相的场面, 看相的道人严天罡说, 若是个女子, 如此面相日后必能君临天下。这一片断在电视剧中反复出现, 给武则天罩上了帝命天定的光环, 这就使本剧一开始就停留在远离现代思维的传统的英雄神话的层面上。又如电视连续剧《雍正王朝》的编导依据的史实是雍正的《大义觉迷录》, 这在历史上是公认的一部欺世盗名, 连雍正的儿子都为之羞耻的自辩书, 由此一改雍正在历史上的暴君形象, 表现出的是一个勤政爱民的仁德天子, 是“用雷霆手段, 行菩萨心肠”。

由于历史剧创作需要的是诗的激情, 如果拘泥于史料就无法进入灵魂飞扬的艺术自由境界, 无法找到戏剧性的情致, 作者的情感和感受也就无以喷发, 而史料的匮乏往往怂恿了想象的放纵, 为想象与虚构留下了广大的空间, 历史在不同的历史剧作家那里呈现出不同的存在状态。面对历史, 由于受现实的种种因素的影响不同, 他们有各自不同的切入角度。这种状况正符合了新历史主义所强调的历史的本文性观念, 所谓的历史的本文性, 即指“批评主体根本不可能接触到一个所谓全面而真实的历史, 或在生活中体验到历史的连贯性。……历史不是铁板一块, 而是充满需要阐释的空白点, 那些文本的痕迹之所以能存在, 实际上是人们有意识选择保留与抹去的结果。可以说历史中仍然有虚构的元话语, 其社会连续性的阐释过程复杂而微妙”。[1]同时认为“历史就是历史学家的主观构造物, 这无疑是其主体性的鲜明体现”。[1]历史作为一个巨大的文本, 每一个历史剧作家都是它的阅读者和阐释者, 历史也因阐释者的不同而丰富多彩, 意蕴深广。如电影《英雄》显然是对司马迁版的荆轲刺秦王故事的再度阐释, 这种阐释没有无限地趋近战国末期那段血雨腥风的历史, 而是强化了其主体性。这种主体性首先体现在形式上, 全片由三个故事组成, 每个故事都各有理由, 但同时却又相互解构, 从而使这一故事本身呈现出一种不稳定性;其次, 在行刺的描写上, 《史记》中荆轲是“图穷匕见”而功败垂成, 而《英雄》中残剑和无名都是主动放弃;再次, 对秦王形象的塑造, 《史记》中秦王是一个暴君, 但在《英雄》里, 秦王对自己的行为有着清醒认识, 为了结束天下纷争, 解除百姓痛苦而统一天下, 他甚至为此背上恶名。但这又何尝不是一种善。正是对秦王这种“善”的彻悟, 使残剑、无名放下了自己的剑, 敌对势力最终走向了和谐。这里, 编导充分张扬了自己的主体性, 显示出了历史的新颖性, 升华出了自己的和平与战争的当代性命题。又如郭沫若在建国后创作历史剧《蔡文姬》中的曹操形象不同于一贯意义上的白脸奸雄形象, 而是重点渲染了他的军事才能, 睦邻政策, 治国成就以及广罗人才, 力修文治的方针, 并借夫人之口说出曹操盖的被子已经用了十年并且打了很多补丁。曹操简朴的生活表现出他美好的品格, 他撮合董祀和蔡文姬之婚事表现出他成人之美的美好德行。而创作于近年的《大明宫词》则立足于人性, 对武则天的历史做了重新阐释, 以太平公主这位历经过显赫的政治生涯、曲折的感情生活的大唐公主为载体, 从“人”的视角, 展示了生活在大明宫———唐王朝权力中心的象征里的“人”, 如何在权力斗争的旋涡中挣扎, 拼搏, 又如何面对这一与生俱来的特殊身份。编剧并没有把太多的关注投入政治斗争, 去直接表现宫中的政治斗争, 而是以政治斗争为背景, 聚焦点却在人物内心, 力求站在生活于大明宫及其周围的人所具有的特殊心理这一视角, 来揭示人物的心理活动, 行为动机, 表现人物的行为过程以及行为结果。这种结果不一定符合历史逻辑, 却符合人性逻辑。这是颇具有对“人”的理解的现代性特点的。历史本身的复杂性, 不同的理解主体, 不同的现实语境决定着历史的文本性存在。那么历史剧作家在创作的时候, 在不同的主体意识的支配下, 在现实语境的制约中, 面对复杂的历史文本, 做出了独特的理解和阐释。历史剧的创作通过现实历史化, 历史现实化, “重新发掘了历史意义与现实的关系, 并不将历史看成是现代无涉的, 过去某一段时间发生的事件, 而看成是在不断的连续与断裂中, 对当代做出阐释的启发文本。从而使过去对文本的阐释成为对今天意义的敞开, 对过去的意义发掘成为对当代思想的启示。于是, 历史与现代, 文学与社会, 成为一种互相阐释的张力结构, 而且具有全新的生命。”[1]

参考文献

[1]王岳川.后殖民主义与新历史主义文论.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2001.

看新编历史剧《常山少年·赵云》 篇7

公演那天, 正定县礼堂上下二楼, 里里外外挤满了看戏的人, 热热闹闹熙熙攘攘。随着大幕徐徐拉开, 观众们更是报以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 真应了那句“家乡人就爱看家乡戏, 正定人就爱常山的小赵云”。

提起《三国演义》中的“五虎上将”——赵云, 我们每个人都是熟于在心, 诗曰:“常山有虎将, 智勇匹关张。汉水功勋在, 当阳姓字彰。两番扶幼主, 一念答先皇。青史书忠烈, 应流百世芳!”这位蜀汉军事集团中少有的“智勇兼备”的将领, 出自现今的河北正定。

有人说, 赵云贤明恃重, 忠肝义胆, 为寻回刘备妻小, 在曹操百万大军中杀得七进七出, 血染征袍透甲红, 可谓忠心耿耿舍身忘死。

有人说, 赵云功比关张却甘于居后。论武艺不在张飞之下, 但对士卒的关怀和爱护却远非张飞所能比;论韬略毫不逊于关羽, 但却能谦虚谨慎, 尊重他人, 从无恃才做物之心。

更有人说, 赵云征战一生, 未尝败绩, 被后人尊称为“常胜将军”;但他修养良好, 贤能而明达沉稳, 谁说得正确他就听。蜀军北伐失败, 本无赵云的责任, 他却自请降职。所以说, 河北梆子新编历史剧《常山少年·赵云》, 能把这样一位集“忠、智、勇、义”一身的英雄, 立体鲜明的展现在戏剧舞台上, 是有一定意义的。

三岁看大, 七岁看老。历史上每一位杰出的人物, 幼年时期若不是聪慧无比, 有着不同凡响的经历, 例如“孔融让梨”“司马光砸缸”;或是一些大智若愚的表现者, 例如大科学家爱因斯坦、小时抱着鸡蛋蹲在鸡窝孵化小鸡、被老师定为低智商儿童;法国作家雨果自小沉默寡言被人讥笑为自闭, 但他凭借着少年时期深刻的观察力与记忆, 在几十年后写出著作《悲惨世界》。河北梆子新编历史剧《常山少年·赵云》, 则从少年时期赵云的成长历程入手, 直至无奈从军袁营结尾。

赵云自小刚正不阿, 有保家卫国之志, 尊老爱幼之贤。他遇事善于思考, 肯动脑筋。喜武但不逞强, 有勇但不斗勇。例如, 序幕中小赵云率领众学子兴兵布阵, 小令旗抖的煞是招展, 小号

头会发现, 那是一种民族文化自信力的衰减。是啊, 现在是社会飞速发展, 各国互通的时代了, 我们也受到国外许多“洋文化”的冲击, 长期处在这种文化环境下, 人们都慢慢地被“同化”了, 而忽略和忘记了本民族的优良传统文化。有专家认为, 京剧对国人尤其是年轻一代失去吸引力, 除了京剧自身需要改革外, 还不能忽视一个关键因素:当今流行这样一种文化心态——对本土传统文化弃之如敝屣、对带洋字的文化则趋之若鹜。京剧的问题、京剧的尴尬, 折射出中国传统文化的危机, 这是因为, 现代中国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发生了危机。在观众放弃京剧的现象背后, 是一些传统艺术所代表的价值和审美在现代社会里失去了认同。

耐人寻味的是, 在国内陷入生存困境的京剧, 却在国外大受欢迎。“老外, 比许多中国人更能欣赏京剧的古典魅力!”上海京剧院一位演员记得, 随团赴巴黎参加“中国文化年”演出时, 角吹得煞是响亮, 飞檐走壁动上撤下, 颇有将帅的威严与韬略。随后又考问学堂师傅何谓“天下之大道?”, 不想竟又气走了这位新来不久的学堂师傅。

小赵云不畏族人迫吓, 自己高挂招师旗与南门外, 渴求天下贤师, 体现了他自小有理想、有抱负、有主见及做事审慎有识;第三场中“历经三试小赵云拜师”, 通过司马先生留给他的一卷图, 运用智慧连过三关, 体现了他善于思考, 见识与众不同, 根据图中谜团逐一揭开, 小赵云与老家人骑驴赶路, 上山过河长途跋涉, 终于日落之时找到司马先生住所, 得以高师, 天随人愿。这场戏同时又成为本剧中一个极好看点。

第五场“誓卫常山小赵云献计”, 时光荏苒, 不觉习武已是三年。小赵云闻听家乡有难, 下山力阻流寇平乱。面对城外骁蛮的流寇, 赵云临危不惧提出了“空城诱敌”之计, 虚虚实实, 有有无无, 再四面夹击, 大旗之下掩藏常山战鼓大阵, 终于使得流寇败如落水, 彰显了他的临事不苟, 智勇兼备。

第六场“母子情深”, 赵云备战常山城几过家门却不能入, 唯恐泄露军事机密。几载离娘怀, 梦里思娘来;忘不了娘的黑发如霜染, 忘不了庭前的树参天;儿不看娘, 娘可怨?儿不还家, 心已还。赵云是英雄也是人, 还是个才十几岁就离开娘的青春少年, 他怀舍小家求大同的大爱之心何其珍贵?品德高贵实属大孝之举。

第七场“代师袁营赵云义报师恩”, 袁绍得闻常山城有高人, 遂逼城要为己用。赵云无奈, 为免常山百姓生灵涂炭战争之灾, 独自一杆银枪一匹白马, 飞身出城代替恩师袁营当差, 从此, 常山城走出了一位赫赫有名的历史伟人。

小小少年郎赵云, 尚能对师义薄云天, 对民至情至真, 必深受当地百姓爱戴, 难怪如今正定县城还建有赵云庙且香火鼎盛。

观看完河北梆子新编历史剧《常山少年·赵云》, 感觉舞台呈现“朝气、奔放、别致、唯美”, 运用了许多现代的表现手法, 如“空中飞人布阵”“武术剑术”“宫廷长袖舞”“常山战鼓”等, 可谓传统中不失新颖。剧中几位主要演员, 更是个性鲜明可塑性极强。例如赵云的唱做并重有血有肉;赵母的申明大义, 与赵云母子深情令人感动;司马先生的慈爱威严;紫英的开朗飒爽等, 都给本剧添上一抹靓丽的光彩。

巴黎歌剧院盛况空前, 三层剧场座无虚席。“作为一个京剧演员, 我从来没有听过如此震撼的掌声, 掌声淹没一切……”更令他难忘的是, 当中国京剧演员走进剧院餐厅用餐, 在场的法国人竟全体起立, 送上长时间的掌声。老外的真诚热情, 让京剧人的艺术自豪感油然而生。西方对我们最欣赏的, 是我们的文化、历史、艺术、景观, 而这些东西正在受到我们自己的摧残, 别人最欣赏的东西, 恰恰被我们自己给忽略了。

参考文献:

[1]《样板戏的风风雨雨》.戴嘉枋著.知识出版社, 1995.4.[2]《京剧知识一点通》.项晨.韶华著.华乐出版社, 2003.10.[3]《中国现代戏剧论》.周靖波遍著.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历史剧 篇8

华夏文明灿烂的文化历史悠久以及广大老百姓观看电视剧的习惯, 所以历史剧就成为众多影视工作者还有广大观众的专宠。一时间“皇风帝雨吹野史”[1]泛滥荧屏。正说历史剧走的是历史真实的路线, 戏说历史则偏向于艺术真实。两者之间的取舍, 从中可见当下历史剧创作的叙事立场。

有句名言:“重要的不是历史讲述的年代, 而是讲述历史的年代。”

一、历史剧是艺术, 也是历史。

历史是历史剧的源头和根基。历史剧取材于历史, 其表现形式为艺术。所以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 围绕在众多学者和作家之间的问题就是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之间的取舍。

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的作者吴晗曾指出“历史剧是艺术, 也是历史”。他把历史剧是否真实界定为评判历史剧的根本标准, 即“历史剧必需有历史根据。人物、事实都要有根据。人物、事实都是虚构的, 或人物确有其人, 但事实没有或不可能发生的, 也不能算历史剧”。[2]当然吴晗也赞同在历史真实的基础上, 剧作家也可作一些虚构。但这虚构必须得遵守历史现实的制约和考验。

在历史真实的基础上所作通常为历史正剧, 指的是以历史事件为根基, 以历史人物为核心, 通过艺术手段的表现而呈现出来的剧目。

《天下粮仓》、《大宅门》、《乔家大院》、《大秦帝国》等历史正剧沿袭了传统的二元对立的结构模式, 通过善与恶、爱与恨的矛盾, 反映出贮存在我们内心的传统的伦理道德审美情趣。在还原历史和接近历史的过程中, 极具艺术手法的表现。不仅反映了中华民族坚强不屈, 伟大的民族气节, 也表现出了主人公“仁、义、礼、智、信”的高尚人格和品性。好的历史剧彰显的是民族大义还有个人气节。广大观众在领略的过程中也感受到了剧作者的人文关怀和情感共鸣, 因而在历史感以及审美趣味上有所获, 有所知。

二、历史剧是艺术, 不是历史。

大众文化要求之下的文艺风潮也逐渐走向了通俗化的道路。文学, 文化无不向平民化靠拢。《百家讲坛》中诸多历史问题和现象的讨论都引领了一个大众化, 通俗化的风尚。在当下社会形态中, 物欲横流, 喧嚣与躁动弥漫着整个社会风气和思潮。金钱、利益、欲望等等这些为人们所追求和信奉, 所以借着古人的名义, 将这一切在荧幕上演绎, 未尝不可。

从90年代初的《戏说乾隆》开始, 诸多历史剧都走上了戏说之路。《康熙微服私访记》 (4部) 讲述康熙皇帝带着妃嫔和侍从在民间的流浪生活。《宰相刘罗锅》通过清代大臣刘墉的身世浮沉, 讲述了一个有关于宰相的童话故事。《铁齿铜牙纪晓岚》 (4部) , 通过皇帝、纪晓岚以及和珅三人之间的斗法, 反映了权谋以及尔虞我诈。《还珠格格》 (三部) , 把家庭关系、儿女情长还有爱情移植到一个封建的大家庭中。

戏说的同时, 也就意味着可以无限的展开叙事。一部接一部的拍。一个包青天, 少年版的就有周杰, 陆毅, 邓超所拍的三部。那个老年版的更是一部接一部。此类情况还有狄仁杰。几乎历史上的所有皇帝以及有名的大臣还有才子佳人之类都被拿来说事。就是那个猪八戒都灿烂了好几年呢。天仙配、梁祝、金庸系列还有黄飞鸿等题材更有港台版和大陆版之分。

“秘史”、“什么计”之类的剧名开始抢夺人们的眼球。前有“孝庄秘史”后有“杨贵妃秘史”, 剧情的构建和假设是越来越大胆和虚假, 台词也是越来越雷。先有TVB的《金枝欲孽》、《宫心计》, 后有合拍的《美人心计》, 在古人的身上演绎着现代版的勾心斗角, 尔虞我诈。剧情夸张, 人物不切实际, 台词不合礼仪。比起这些, 被批评是两个女人权利与地位斗争史的《大明宫词》还算好的了。

“从先秦的枭雄到清末的奸臣, 你方唱罢我登场, 在戏说的旗帜下, 糟蹋历史, 误导后人”。[3]其结果就是人文精神的陨落, 现代意识的颠覆, 审美情趣的弱化。最终民族意志的消解, 集体素养的倒退。

当然这些历史剧所创造的巨大商业价值不容忽视, 值得我们肯定。但是胡编乱造出来的历史消解了我们对于历史的本源认知。我们在消解历史的同时, 也把历史推向了零散化, 片面化的境地。偏向于庸俗化以及通俗化的历史在某种程度上误导了年轻的一代。让他们以为谥号是人活着的时候就可说的;西汉就有和尚;唐代就有传教士等等的错误观点。

三、历史剧是历史和艺术的结合。

笔者认为, 过于强调历史真实的话, 就会变得枯燥无味, 无人问津。影视剧必然离不开艺术的加工和创作。历史剧更要在遵照历史的基础上, 进行艺术化的、想象化的深度加工, 而不是违背历史事实。“七分史实, 三分虚构”, 在历史真实的基础上再进行艺术真实的创作, 应该是我们历史剧创作的叙事立场。

我们不能奢望单纯依靠历史剧来给孩子们教历史知识。要知道历史剧中所涵盖的历史知识只能作为参考。毕竟历史讲述的年代已离我们远去了, 那个时代的一切我们只能从前人的记载中获得些许信息。只要是人为的记载, 就难免会有个人主观化的意愿。我们所能做的也就是尽量的接近历史, 从而复原历史。

有些历史剧是借古讽今, 有些是今为古用 (用现代观点和意识去解读古代的人和事) 。从中可见我们民族集体无意识的国民性, 拥有“脸谱化”和“大团圆结局”的审美倾向以及解构历史和消费历史的文化症候。有的观点认为戏说剧在某种程度上是崇尚着封建残余思想, 与当下社会我们所倡导的民主、法制、科学以及先进文化是格格不入的, 甚至是背道而驰的。但是我们不要忘却理性的态度。态度决定高度, 所以带着理性来看历史剧, 那么离谬误之路或许会远些。

注释

11、 (王一川) 皇风帝雨吹野史--我看当前中国电视的后历史剧现象 (J) 电影艺术, 2002, (3)

22、吴晗《论历史剧》, 《文汇报》, 1960年12月25日

论电视历史剧对传统文本的整合 篇9

关键词:电视剧改编,叙事范式,传统文本

在戏说成风的娱乐时代, 另类地解构历史便成为常态, 人们有意借历史的时空尽情放纵宣泄着当下的各种欲望, 然而电视历史剧作为一种大众传媒, 不应仅满足于娱乐审美的需求, 更应彰显具有灵魂价值的东西, 传达出更多的传统文化的精华与智慧。值得欣喜的是中央台播出的电视历史剧能坚守这样的改编理念, 2008年首播的改编历史剧《长河东流》就让观众深深地体会到这点。《长河东流》改编自历史小说《谁主沉浮》, 是一部反映朝代更替的电视历史剧, 再现明朝最后一脉——朱由榔建立的“南明”永历朝廷18年历史风云。作为历史题材, 特别是关于社会变更转型的战争题材, 似乎很难突破一般意义上主旋律的主题定义。而《长河东流》不仅以其鲜明的主题、经典的叙述方式取得成功, 而且以其独特的创作观使该剧有所突破。它尊重历史并重新解释历史, 它还原人物并重新塑造人物, 把晚明那段历史结解开并以科学历史观加以形象演绎, 这归功于在改编过程中对传统文本的传承与发展。

首先从主题看, 小说讲述了明末清初之际, 诸侯问鼎, 群雄逐鹿, 永历皇帝进入云南最终被消亡的故事。该剧在改编中紧紧围绕“民心向背决定朝代更替”的思想主题取材。无论是声势浩大的农民军李闯王、兴师入关的清大帅多尔衮, 还是冲冠倒戈的明大将吴三桂、被迫称帝的永历皇朱由榔, 最后都倒在民心的向背上, 它诉求出这样的理念:寻求百姓的生活安定与幸福才是政治家的理想与信念。作为一种理念, 在小说文本中它可以是朦胧而抽象的;但要成为一部电视剧总体构思中的突破点, 就非要清晰、具体不可。剧中它通过朱由榔父子对话的视觉形象和视听语言加以体现。当朱由榔全家及所代表的明永历朝不得不面对灭亡时, 太子问道:为何大明朝拥有比满清百倍的实力却被它取代?朱由榔回答道:虽然大明曾拥有一切, 却丧失了一个立国的根本——民心。一个忽视甚至践踏民心的朝廷和君主, 也将会受到民心的忽视和践踏。这样的处理, 既采用了传统文本卒章显志的特点, 又吻合大众的情感诉求, 以及对这段复杂历史的认识与定位。这样历史剧与观众之间建立了一种类似心心相印的默契, 观众自觉地接受历史剧里所传承的东方民族传统文化的特点, 历史剧也满足了具有传统文化背景的观众的独特审美要求。

在中国传统文本中, 戏剧塑造人物的重点是其命运走向而非内心世界, 个人的命运史折射出社会的风云史。电视历史剧的一大亮点是在历史风云的变幻中塑造出具有丰厚的历史感和丰富的人性表现的各类人物形象, 如该剧中的吴三桂、瞿式耜等, 对人物的刻画注重与时代相关联, 注重其社会意义。比如朱由榔, 剧中不仅展现了他作为南明最后一任皇帝的曲折成长经历及思想的转变历程, 更细腻集中地再现了在时代变迁中, 朱由榔作为一个被拥戴的逃亡皇帝如何担当被赋予的责任, 如何处置君臣、官民、敌友、妻妾等诸多方面的关系, 他的性格展现也由年轻时的胆小懦弱渐变为中年时的成熟睿智, 在他身上折射出在国难之际民众对强者的召唤, 体现出时势造英雄的传统文化心态。改编中重塑了他在小说中亡国之君的单一形象, 既具史实, 又有诗情。

其次从叙述方式看, 改编中强化了故事性、观赏性。这其中不难看出对传统戏剧和文学读本的融合。在传统戏剧中, 剧本都有完整的故事情节, 在戏剧冲突中刻画人物形象。这一模式对后来中国文学故事的叙述起到了很深远的影响, 并成为历史剧故事叙述模型与典范。而在文学领域, 作为小说两大传统的“话本”与“稗史”, 也十分重视故事的讲述。正是在这一历史传承之下, 电视历史剧依靠现代科学技术, 成功地从传统小说、戏剧文体的叙述元素中探觅影像造型手段, 创造性地找到一种适合于影像符号的叙事方式、一个富有东方文化特质的叙述方式。在叙述内容上, 做到了既尊重历史事实, 又突出传统话语模式。该剧用传统的二元对立贯穿的戏剧性结构建构叙事框架, 故事便在二元对立模式的基础上展开:善与恶对抗、忠与奸争斗、真与假较量、悲与欢交织……二元对立致使矛盾的张力随着故事的进展而不断积累扩大, 最后实现一方消灭另一方的结果, 二元对立归于一元独存。在鲜明的比照中, 创作者的价值评判和道德立场也自然流露, 并在审美地把握史事上体现其改编理念。这也使得传统艺术叙事方式借历史剧文体得以延缓, 并呈现出强大的生命力。中国传统艺术是通过唐传奇、宋话本、元杂曲、明清小说至近代的戏曲、话剧等文本传承和发展的。在历史长河洗炼中, 它们形成自己特有民族传统文化的艺术范式, 有一整套吻合民族特性的话语系统, 如刻画曲折多舛的鲜明人物形象、展现悬念重重的传奇情节、表现民族大义人心向背的道德主题等。观众在接受这种艺术熏陶中, 也渐渐形成了与之相应的审美心理定式, 形成有民族性的审美惯性。改编电视历史剧运用这一艺术范式来体现文化价值, 这充分表明了电视历史剧与传统艺术一脉相承的关联性, 显示出它贴近观众审美心理的创作选择, 尽管这种选择离真正意义上的“民族化”有着距离, 但在调动主体的审美情绪方面却是成功的。

这种艺术范式也同样表现在台词的设计中。注重人物的对白和剧情的戏剧性是本剧的又一特色。历史剧的台词是很难把握的一项创作, 既要符合历史, 又要贴近观众, 同时配合剧情节奏。像改编电视历史剧《三国演义》中采用原著中诸如“主公要得天下, 何惜一马”这样的对白语言就十分恰当, 既保留原小说中古朴精练风韵, 又显得通俗简洁, 应该说是历史剧中的经典。《长河东流》采用的是略带古韵的现代白话。如在第十二集中, 汤若望在给病重的多尔衮扎银针, 一针扎下去见效, 孝庄皇太后问其原因, 汤若望答:“我今有详尽解剖图在手, 每用针前反复揣摩图中方位, 既知身体之表, 更知身体之里, 所以用针时多能一针见穴。”多尔衮大为欣赏:“有道理, 有道理, 治理国家也是如此!”将中国传统的哲学思维融入到洋医生与满族大臣的对白中, 内涵了“知识话语与权力话语的关系”, 并很好地结合了剧情的表达方式, 听起来自然亲切, 又蕴涵深刻, 并吻合历史剧的话语模式。其实这样的对白技巧普遍存在于各类戏曲及文学作品中, 电视历史剧作为一种文体, 其叙事性结构更多时候是通过对白等语言要素展现的, 这其中必有对戏剧、文学作品的借鉴与传承。

这种借鉴与传承更直接地表现在编剧的改编理念上。持什么样态度看待与创作历史剧, 是近年来历史剧创作者探讨的热点。应该说《长河东流》的编剧对于历史剧的认知就有其独特之处。他不简单地以“戏说”或“正说”来区分历史剧的风格, 而是把历史剧作为一种传统文化精神的表现方式, 强调其传承历史文化的功能。正如《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等优秀电视历史剧一样, 在改编中既坚守传统又突破传统, 在顺应国情的同时又顺应时代要求, 追求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相统一的境界, 彰显电视历史剧自身审美的功能。衡量历史剧不应以剧中涉及历史事件的多少或深浅为标准, 重要的是作品体现的历史精神和对待历史的态度, 对观众的传播效果。

吴晗在《谈历史剧》一文中明确指出, “历史剧必须有历史根据, 人物、事实都要有根据”, 因此, 电视历史剧在改编中要依据真实性和必然性的法则, 典型地表现出决定历史发展的本质真实, 并最终展现出人类历史的前途与命运。

历史是时代的镜子, 历史剧是以历史人物或历史时代的事件为主线来展开故事的, 有很真实的历史背景和时代特征, 历史剧的创作只能无限接近历史, 但它作为影视学上的概念, 作为借电视媒体的一种传播手段, 它的基础是美学的, 是用艺术的手法还原、再现历史, 与历史学者探寻历史真相所不同的是, 剧作者探寻是历史的精神, 通过历史事件与人物传递思想, 探寻现实生活中需要的文化精神, 寻找到历史与现实隐秘关联, 在传统与现实之间达至和谐统一, 找寻到适合时代发展需要的历史新记忆。因为从文化学的意义看, 历史在最根本的意义上所体现的是人们对自身民族身份和自我命运发展的关怀。走进历史, 从表面上看是对过去和他人历史的好奇, 实际上这种行为的意义在于提供了过去与现在、他人与自己的一种联系, 使得人们可以借助于历史的逻辑, 来产生民族身份和自我命运的观念, 进而领会民族与自身的存在状况和发展可能, 这也正是电视历史剧在改编中通过整合中国传统文本的叙事方式所实施的创作理念。

关于历史剧的探讨还在继续, 观看电视历史剧的热度还在上升, 但愿有更多的精品历史剧能让我们思考。 (本文为2009年四川省教育厅重点科研项目, 项目编号:09SA019)

参考文献

[1].亚里士多德:《诗学》, 商务印书馆, 1996年版, 陈中梅译本, 第117页。

新编历史剧《南海子》 篇10

2015年的暑期,新编历史剧《南海子》的彩排在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以下简称为北戏)紧锣密鼓地进行中,不久,刘侗院长带着这台新排的戏到大兴区试演。演出获得成功,剧中的一些唱段在大兴戏迷票友口中广为传唱。一些平日不怎么关注京剧的人也在打听:《南海子》什么时候再演?老戏迷们更是沉醉其中:这是部写大兴地面儿上的戏,听起来真叫过瘾。

知道这些消息后,刘侗院长深感欣慰。

缘起南海子

近年来,北京大兴区文委在区域文化建设方面颇有建树,前几年出资排了个评剧《银杏庄》,产生了很好的社会效应。随着南海子文化工程项目的启动,大兴区文委又有了新想法。这几年他们与北戏有文化方面的交流和互动,顺理成章地就找到了刘侗院长。初步有了合作意向后,刘侗从大兴抱回来一大摞历史资料,细细揣摩。

他发现南海子这个地方是有戏可研究的。

宋辽后期,一直到明清,南海子就是皇家狩猎场,是皇家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另外还有些传说,比如袁崇焕抗清就是从南海子开始的,过去的戏有些表现这部分内容,包括董鄂妃的传奇故事。

于是,少年天子顺治皇帝与董鄂妃的爱情故事,开始在刘侗脑中酝酿并逐渐成型了一个戏剧故事的架构。这个故事没有近些年宫斗剧里的勾心斗角,更多的是民族融合的抱负和追求。这段爱情故事看起来轰轰烈烈,实际上政治意味很重,正能量很浓。

刘侗把这个故事框架跟大兴区文委主任王健一谈,王健拍案叫好,他从这个故事里看到了弘扬民族精神、维护民族团结的创作宗旨。然而,刘侗认为仅仅做个编剧,他恐怕没那么多精力,如果北戏的师生也参与创作,作为北戏师生艺术实践的一个合作项目,那他就要全力以赴了。王健主任同意了刘侗的方案,资金按时到位,一个由院长牵头、副院长做制作人的北戏主创团队马上投入运作。经过一年多时间的创作和修改,刘侗、王健策划,刘侗编剧的大型新编历史剧《南海子》在北戏少儿戏剧场亮相,并在长安大戏院公演。

演出非常成功,大兴方面也很满意,这出戏既为南海子打造了一张含金量很高的文化品牌,又作为一个文化项目能得以长期传承。以后,每逢区里有大型文化活动,京剧《南海子》就能展现在大兴的舞台上。

京剧《南海子》的厚重感

《南海子》是部什么样的戏?

清顺治年间,世祖福临亲政,革除朝廷奏事陈习,倡导满汉一家,废除蒙族皇后,首开选秀立后之举。出身蒙古科尔沁部落贵族的太后孝庄对福临废后耿耿于怀,极力维护满蒙结盟祖制,抵制选取汉籍秀女董鄂妃为新皇后……福临帝与董鄂氏定情于南海子,孝庄加紧围剿福临与董鄂氏的爱情。备受折磨的董鄂氏,终于在皇子麟儿夭折之后,也命殒皇宫。绝望的福临帝面对母后卸下皇冠,与董鄂氏的灵魂逍遥于风物山水中。

仅从以上剧情简介,就能知晓:这绝非是部简单的清宫爱情戏。

刘侗院长解释道:顺治皇帝是个少年天子,有抱负有追求,身边又有汉人在做教师,对汉文化的博大精深有很多了解。入了紫禁城后,发现了治理国家的要害问题,比如民族融合的问题。时值清兵入关不久,内忧外患,要治理好国家,就要做好满汉民众的融化工作。他在执政方面又缺乏根基,急于想突破祖制,有所作为。董鄂妃以其贤淑、敏慧、博识与谦恭,深深博得了福临帝的爱慕,并积极影响了他仁政惠民强国的方针大略。至此,已经不单单是选谁做皇后的问题了,而是有了很多的改革举措在里头了。

所以在当下的环境中,京剧《南海子》所倡导的民族团结、改革进取,具有很深的现实意义。

为何要举全院之力制作《南海子》

作为国家一级编剧,长期活跃在影、视、剧创作一线,且有多部作品获奖的刘侗,为何要举北戏全院之力来制作这部《南海子》呢?

这得要从他入主北戏后提出的施教纲领说起。

刘侗任北戏院长后,结合自身长期从事艺术工作的经验,切中要害地把握了学院开展艺术教育和人才培养的根本问题,提出了鲜明的艺术职业教育的施教纲领,亦即后来做得风生水起的“六个一工程”:

1.建立一批艺术生源基地;

2.聘请一批名家名师指导、督导教学;

3.重点建设传统特色专业,带动全院专业建设,促成一批艺术教育科研成果的产生;

4.打造一批北戏知名品牌教师;

5.创排一批优秀传统和原创剧目,建立“少儿戏剧场”;

6.推出一批优秀毕业生和民族艺术传承人。

艺术教育有两个重要环节,首先是基础教育,培养学生的基本艺术技能和素养,然后便是塑造学生的艺术创新创造品格,提升学生的艺术表现和创造能力。不仅学生,从事艺术教育的教师也如是。任何艺术,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从业数十年,刘侗一直活跃在剧作第一线,并长期从事院团管理工作,因此在教学上他也格外看重剧目创作。三年来,北戏的艺术创作,在各个系部全面开花——原创京剧《少年马连良》、原创话剧《少年少年》、原创大型民族舞剧《夕照》、大型北京地区传统器乐音乐会《燕落花枝》、原创系列短剧《中华美德故事汇》十八个短剧的创排演出,以及大量复排和学排的剧目京剧荀派《玉堂春》《宇宙锋》,评剧经典《花为媒》《秦香莲》,话剧《雷雨》《第十二夜》《光照千秋》。

所以,刘侗院长在跟大兴区文委的王主任谈《南海子》一剧的创作思路时,坚持要求从剧本创作到搬上舞台,要由北戏来全力制作。2015年底,新编历史剧《南海子》在长安大戏院的公演,是刘侗院长艺术教学理念的又一次实践。

刘侗院长说,在这个剧目创作的过程中,师生得到了锻炼,创作能力也得以提升;剧目非常符合北京市的文化建设和功能定位,为大兴区南海子打造了一个很好的文化品牌,开创了区院合作的双赢局面。

当我们讲传承,我们是在讲什么

八幕新编历史剧《南海子》当然是部大戏,故事脉络清楚,时空转换大开大合,剧中人物敢爱敢恨,唱腔设计富有韵味,舞台表演细腻流畅。创作团队强大,除刘侗院长操刀编剧之外,导演由中国评剧院著名青年导演、作品多次入选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文华大奖、文华导演奖的韩剑英担纲;北戏京剧系主任、优秀武生演员出身的青年导演李青担任执行导演;著名京剧演员、荀派弟子、教授、北戏副院长许翠担任该剧的制作人;学院演艺中心主任、曾经担任话剧《托儿》等多部剧目制作人的胡杰担任执行制作人。参与其中的北戏师生说:全本《南海子》演下来,绝对是个全新的挑战,我们学到了很多,也都得到了极大的历练。

nlc202309082351

关于如何在《南海子》里体现京剧艺术的传承和制作上的创新,刘侗院长很有把握。2011年,时任北京京剧院副院长的刘侗有篇论文《京剧剧码创作中几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在台湾戏曲学院戏曲学报第九期上刊出,文章开宗明义直陈当下京剧创作的问题:

当今的京剧新剧目创作遇到了极大的挑战与困难,主要表现在背离京剧传统和京剧艺术美学原则的现象愈发严重,京剧的本体不断受到强烈冲击。

所以,六个一工程里特别强调了传统的继承。

如何继承传统? 2015年11月,刘侗院长在戏曲教育联盟召开的成立大会上如此诠释道:

戏曲的存在形态和教育方式不能是剧目片段式,不能是纯粹的文字载体,不能是录音录像的简单传输,必须是舞台表演艺术的整体存在和系统教育,是口传心授的教学,是活态的存在。因此,因材施教、在实践中的剧目教学自然成为戏曲培养人才的必然选择。

南海子,山与湖

京剧《南海子》是北戏教育创新理念的一个实践,刘侗院长还有更多的“戏”要上演。北戏的发展还有很多的工作要做,不能关起门来办学。平谷是刘侗院长的老家,他把北戏书馆搬到了那里,给平谷观众讲北京评书,反响很热烈,大家抻着脖子等北戏书馆的主讲老师张怡来讲红楼。北戏跟正乙祠合作,签订了一个战略性的合作意向。刘侗院长说,他们缺少剧目资源,但他们有演出资源,我们高职的学生在那里得到了锻炼,也为市场认可,毕业了可以留下来。中国评剧院创排大型评剧《母亲》,舞台上有三十几位演员是来自北戏的学生,有的刚刚毕业签约到了剧院,有的还是在校学生……如此,利用了学校的教育资源,也让有志于戏曲艺术的学生看到了前途,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教学结合,产教合一,人才大有用武之地。

显然,南海子之后,还有很多的山与湖,需要北戏人去跋涉。

回顾3年来的历程,刘侗诗意盎然:

岁月如歌,事业如歌。北戏悄然走出了一条艺术人才培养的“北戏路径”,走下去,坚持走下去,前景必然灿烂,风光旖旎。

精工细作打造《南海子》

(许翠: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副院长)

许翠声名鹊起于京剧舞台,她是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孙毓敏的入室弟子,中国京剧院的主演,曾荣获中国京剧演员大赛“优秀演员”奖,代表剧目有《玉堂春》《杜十娘》《红娘》《金玉奴》《白蛇传》《荀灌娘》《玉簪记》《冯婉珍》《勘玉钏》《红楼二尤》《霍小玉》等。现任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副院长,教授。

《南海子》——又一种精彩

刘侗院长的新编历史剧《南海子》完稿后,将其很好地呈现在舞台上,成了担任该剧制作人的许翠的一项新工作。许翠不辱使命,跟师生们群策群力,利用课余时间将一台新戏排了出来,受到了专家和观众的好评。

许翠认为,《南海子》的创作,是对学生学业的一个促进,师生们对艺术创作有了更多的理解。在教学实践上通过创排,有个新的认识。这次的两个主演顺治和董鄂妃安排了两组,一组是外请的北京京剧院优秀青年演员,他们也是出身科班,我们从他们身上学到不少东西;另一组是北戏的青年教师,在剧目创作中得到很好的职业化锻炼。剧中其他角色都是北戏的教师和学生,大家从创作到合排、彩排,学到不少。排戏的过程,大家同时跟音乐、舞美、服装都有很多交流。这跟课堂上老师口传心授,唱腔理念等单一要求又有所不同。通过排戏,提升了学生的职业素质,所学内容跨度很大,学生们单个素质和综合素质都有所提升,拓展了课堂教学。大家往职业化道路上更靠进了一步。

许翠说,“在传承的基础上搞创作,孩子们上台的积极性高涨,演一个宫女,或者一个跟班,大家都很兴奋,都不想下台了。”

传承之中有创新

北戏“六个一工程”的教学纲领,其中一个工程是:创排一批优秀传统和原创剧目,建立“少儿戏剧场”。少儿戏剧场的建立,给北戏师生搭建了一个学习和实践的绝佳平台。借着纪念京剧大师荀慧生先生诞辰115周年的机会,许翠带领京剧系师生复排了全本《玉堂春》,她的精湛表演,让大家进一步体会了什么是艺术传承。

教学实践让许翠对京剧艺术传承有了更深一层的理解,表演也更趋炉火纯青。荀慧生大师一向主张艺术要创新,许翠也习得了此中真谛,她将这种创新精神带到了《南海子》的制作中来。此次女主演是主攻青衣的梅派弟子,许翠带领参演师生进一步参悟荀大师的“演人不演‘行’”。教书育人,让许翠对学生的成才之路有了更多体会,与大家共同打造《南海子》,沟通顺畅,交流频繁,制作益趋精湛。

为学生铺就成才之路

课堂是她的舞台,在这个舞台上她焕发出了另一重绚烂,她评上了教授职称,成了北京市“四个一批”人才,她教出来的学生也在成才的路上跑着。她认为,在课堂里手把手教是一种教学,在舞台上边排边教,更是一种教学。从之前的《少年马连良》到现在的《南海子》,让师生们尝到了甜头。

许翠说:“我们目的性很强,教书育人是有目标的,6年的教学是要出成果的。我们必须要全国一流,这是我们的标准。培养10个学生,毕业后如果有8个在跑龙套,这表明我们的教育是失败的。我们北戏对戏曲教学质量的要求是很高的。”

《南海子》的台前幕后——痛并快乐着

(李青,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京剧系主任)

我到戏校后一直从事创作总监,去年3月当的京剧系主任。

《南海子》这部戏是从2014年开始执行制作,2015年8月正式排练,用了两年。

剧目排练,没有参照物,只有白纸黑字,要你把这个故事讲好。

《南海子》剧本很好,讲的是一个爱情故事,很深刻,体现了皇帝的无情,又体现了一个很多情的男人,既绝情,又有情,还是有抱负的一个改革家。这个角色身上毛病也很明显,浮躁。少帝的形象在舞台上没有表现,包括程式,唱腔都是没有的,无参照物。身段、唱、念,这就要求提升我们创造的能力。

《南海子》表现的是一种地域文化,大兴区对文化方面很重视,我们院里也非常重视,今年还要花精力再加工提高,演员表演方面要重点提升。这个戏对我们的老师和学生是很有帮助的。我们利用假期时间来创作排练,我们不是专业表演团体,主要还是以学习为主,但京剧又是一个需要多登台实践的艺术,老师和学生多登台,多表演,在演艺上、理解上就有新的提高。

我跟刘侗院长原来都在北京京剧院工作,一直都在同一个部门,所以了解他创作上的基本思路,甚至了解他的性格。但真正把一个剧本搬到舞台上,那是个很痛苦的过程,有时候一个细小的情节如何展示,想破了脑袋,想了3天都过不去,就在那一个地儿卡着了。突然间灵感就来了,这道坎儿就过去了。这种创作特别有意思,叫人兴奋。但,遇到坎儿的时候,那种痛苦,无法用语言形容。

区院合作推新戏

(胡杰,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演艺中心主任)

《南海子》这部戏的成功上演,充分体现了区院合作的优势。去年9月21号首演,大兴区领导都去观看,大家看后都比较认可,为大兴打造南海子文化品牌助了力。

南海子在大兴,大兴区文委有意要把那地方打造成一个文化工程。我们刘院长跟区文委领导多次交流,最后拍板决定下来要搞这样一部戏。大兴方面对刘院长的创作能力是很清楚的:国家一级编剧,创作了很多优秀剧目。另外,我们北戏人才济济,尤其京剧创作表演更是我们的强项。同时,我们门类齐全,服装道具、乐队舞美齐全,还有少儿戏剧场,给我们的演出实践提供了很好的平台。以上种种都是我们的优势,大兴区文委很满意,资金到位比较顺畅。这部戏排出来之后,他们觉得非常满意,经常将这部戏加入到大型的演出活动中。大兴的观众非常热情,说这是我们地面儿上的戏。区里有关领导也说,《南海子》是文化产品,这个戏留下来了,不像以前,请些明星,热闹过后就没戏了。

这是个双赢局面,借助政府的资源,我们参与进去,老师和同学们也得到了历练。《南海子》去年在大兴影剧院、少儿戏剧场、长安大戏院演出多场,得到了广泛好评。今年我们将对这个戏进一步加工、修改、提高,把《南海子》打造成一部精品剧目。

(编辑·宋国强)

feimi2002@sina.com

上一篇:毒胶囊下一篇:低碳生态城市发展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