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建设

2024-06-26

节能建设(精选十篇)

节能建设 篇1

1 节能住宅和节能技术存在的问题

1.1 规划设计的问题

在建的住宅小区在进行规划设计时大多考虑建筑物的外观及造型上的独特和别具一格, 重视绿化景观设计和相关配套工程的建设, 而忽视住宅小区与周围环境相和谐, 不注重对该地区地理环境资料的调查, 相关的规划部门也往往简直地仅要求住宅的方位与周围的有关参照物相一致, 不能保证房屋的最佳方位, 不能充分利用太阳能。也有的住宅小区规划设计方案未考虑自然通风要求小区道路不采用渗透性混凝土或地砖, 而大多采用花岗岩道板, 这样一来很容易形成“热岛效应”。有的住宅小区单体设计时往往只平面凹凸变化, 未考虑遮阳系统设计, 未进行热工计算, 或在设计时选用一些不成熟技术。

1.2 节能技术的问题

节能在我国还属于起步和发展阶段, 在全国范围内还没有一套通用的体系, 有些不成熟的节能技术匆忙上马, 往往会造成一些垃圾建筑和建筑垃圾的产生, 降低房屋的耐久性, 不利于建筑结构的稳定, 损坏建筑结构主体, 缩短房屋的寿命, 例如外墙内保温、外墙自保温、夹芯保温等做法所产生的一些问题正在加剧一些垃圾建筑和建筑垃圾的产生的速度。

1.3 检测和验收方法不完善

目前, 国内外评价建筑节能是否达标, 大多采用建筑热工法现场测量, 建筑热工法现场测量中最关键的一项指标是建筑墙体的传热系数。现场测量的内容包括热流密度, 室内外气温, 保温建筑墙体的室内外表面温度以及热流计的两表面温度所用的仪表主要是热流计和热电偶。此测试方法存在以测试单元墙体热工性能代表整栋楼的墙体热工性能, 测试时代表性的测点难以确定, 难以迅速和全面地确定建筑小区内所有建筑墙体或屋面的传热系数值, 建筑热工法现场测量急需具有测温速度快、灵敏度高、形象直观等优点的测试方法, 以提高现场测试水平。

2 具体对策

2.1 节能住宅的合理规划

首先正确选择房屋的最佳方位, 充分利用太阳能。居住建筑的主要立面应向南, 受条件限制时, 偏东偏西不超过150, 以达到尽量避免房屋本身或其他房屋对太阳光的遮挡。通过朝向和周围环境的合理布局, 以及建筑材料、结构构造的巧妙处理, 使其在冬季采集、保持、贮存太阳能。这不但对太阳能加以自然利用, 而且也节约了常规能源。

住宅内小区的道路设计尽量选用可渗透地面。可渗透地面或可渗透地砖, 这不仅可以为蓄积大量的雨水, 缓解城市的“热岛效应”, 改善环境质量, 而且可以缓解对城市下水管网和污水处理管网的压力。

房屋单体设计时, 尽量增加房屋的进深, 减少体形系数。一般来讲, 体形系数越小, 节能效果越好。考虑到对西山太阳的遮挡, 在西山窗设置遮阳门斗, 同时在考虑外墙面的保温隔热时, 对西山部位最为关注。

2.2 节能技术的综合运用

节能住宅外表朴实无华, 但内部构造非常精致, 涵盖甚广, 包括围护结构的隔热保温、节能门窗、节能灯具、节能电器、低耗能采暖制冷方式, 屋面保温、遮阳系统等诸多产品和技术, 是一门跨学科的综合性工程。一项成功的节能工程应该是各项成熟节能技术的综合运用, 能够体现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观念。

2.3 节能技术的创新

住宅节能是当今世界最突出的科研课题之一, 已成为世界性的大潮流, 正引导着多方面和技术、新产品和组织发生重大变化。在建筑材料和建筑技术方面应该借鉴欧美发达国家节能经验的同时, 加大自主产品的研究开发, 降低节能部品的生产和使用成本。

尽可能地利用环境能源, 减少对不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如利用风能、水能、地热能, 有条件的地区可以建造太阳能住宅, 开发符合中国特点的、符合中国国情的节能技术, 实现节能住宅和节能技术的低能耗化和高性能化和产业的规模化, 实现“节能”和“节钱”并举, 才能调动起各参与主体的积极性。

政府部门作为节能住宅建设的重要参与者, 要把节能放在优先地位, 政策上要支持, 要出台一系列的配套政策, 政府有关部门要通力协作, 在进行施工图审查、招投标、质量监督备案、办理规划许可证、施工许可证以及土地登记和房屋产权登记时各部门要严格把关, 坚决杜绝不节能的住宅建设;同时政府部门在经济要鼓励, 如降低节能部晶的税率, 降低或返还节能比例达标住宅区的开发公司的规费比例等, 让开发商和广大群众都能享受到节能带来的实惠。

2.4 完善对节能住宅的检测和验收方法

对节能住宅的检测主要对包括节能效果的检测和施工质量的检测。首先要求对节能产品体系进行认真检测, 在此基础上, 根据其离散程度, 确定可靠的保证率。同时加强工序的专项检查和隐蔽检查, 规范验收方法。在正常的生产条件下, 用数理统计的方法, 求出节能部品的平均值、标准差和质量保证率等指标, 绘出质量控制图, 综合评定节能系统的质量。

系统节能效果的检测, 要检测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和房间气密性, 而且要检测系统的耐久性、抗风压、抗冻融、抗渗透性等。要继续开展系统研究工作, 力求形成一系列直观、廉价的检测方法。

工程的验收是确保节能工程的又一个重要环节。但是因为在工程的实际施工当中, 部分投资者为了满足于眼前的经济利益, 胡乱变更图纸内容, 减少保温层的厚度甚至于不做, 这种急功近利的做法严重违背节能的基本国策, 因此, 最终的验收是一个关键的环节。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及时出台弥补了这一缺陷, 并且明确规定:单位工程竣工验收应在建筑节能分部工程验收合格后进行。一旦这个工程不符合节能要求, 那我们就应该坚决的实行一票否决制, 要求施工单位对保温部分进行返工, 直至满足节能要求为止。

助推节能减排 建设宜居太原 篇2

太原新闻网 2012-01-04 17:40来源:新太原论坛山西旅游

节能降耗是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而计量工作是推进能源量化管理、实现真实成本核算和提高竞争力,最终实现节能减排的重要基础。能源要节约,计量需先行。这一观点成为全市重点耗能企业和计量管理部门的共识。计量先行,成为重点耗能单位的共识

为了更好地开展重点耗能企业的计量管理工作,2006年11月,太原市质监局组织召开了由各县(市、区)质监局、25家重点耗能企业代表、新闻媒体参加的太原市能源计量工作会议,“能源计量”这一主角首次登上节能减排这台大戏的舞台。太原市加强了对全市列入国家千家重点耗能企业和列入太原市年耗标准煤5000吨以上的100户重点企业的能源计量器具的配备、管理、监督工作,重点狠抓列入国家千家重点耗能企业的25家重点用能单位的能源计量器具的配备、改造、管理力度,以此来带动其它75家耗能企业的计量管理能力。自此,全市各重点耗能单位严格按照国家标准《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的要求配备能源计量器具。2009年初太原市质监局对全市82家重点耗能企业的计量人员、计量器具等能源计量基本情况再次进行了普查摸底,太原质监节能降耗服务分队对企业进行了全方位计量服务。截至2010年底,各重点耗能单位进出厂能源计量器具配备率达到了100%、次级用能单位计量器具配备率达到了90%、重点用能单位计量器具配备率达到80%,实现了能源计量器具的动态监控,获取企业生产工艺等流程、耗能量的第一手数据。

建筑节能是太原一大特色,被誉为全国的领跑者。而谈到分户计量,太原市建管委建筑节能管理中心前主任刘玉伟更是津津乐道,“先进地区的经验表明,推进分户供暖和分户计量改革,试行按用热量收费是实施节能减排最直接、最有效的措施之一。”太原市在全国率先开展了供热体制改革,实现了“谁用热,谁交费”。丰硕苑小区、市传染病医院高层小区开展热计量试点,取得了良好效果。太原市集中供热年节约标准煤144.7万吨、年减少粉尘排放量6.47万吨、二氧化硫排放4.13万吨。

同时,结合“计量日”、“节能周”等主题活动,太原市通过多种形式广泛宣传贯彻

能源计量工作的政策法规,宣传能源计量推进节能减排的典型经验和成果;开展计量与节能专题研讨会,聘请专家举行专题讲座,组织开展能源计量管理制度培训,提高了全社会对能源计量工作的认识,形成了节能降耗,计量先行的共识,营造了良好的能源计量氛围。

科学计量,为实现节能降耗提供技术支持

“实现节能减排,能源计量是基础,科学计量是关键”,太原钢铁(集团)有限

公司计控中心经理马莹在总结企业“十一五”期间节能减排所取得的成就时讲到。全球产能最大、工艺技术装备最先进的不锈钢企业--太钢,“十一五”期间持续加大投入,实现能源计量系统的技术升级。其中,投资6500万元,配置厂际及厂级以上能源物资计量器具2600余台(套),建成了具有国内一流水平的1200m2计量校准实验室、集成自动化实验室和自动化仪表实验室,配备热成像测试、现场流量测试、重力传感器测试、数字压力测试等技术装备500多台(套)。

太重投资1亿多元,对耗能量占到集团总能耗近50%的使用发生炉煤气的工业炉进行改造,实现生产过程计算机自动控制与检测,年节能7万余吨标煤,体现节约价值近1亿元,同时大大降低了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以及扬尘等空气污染和工业固体废物污染。

典型引路,以点带面。“十一五”期间,太原市在工业领域推广了余热余气瓦斯发电、电机变频节能改造等先进节能技术;在建筑领域,以太阳能为主体的光电、光热一体化技术,以污水源、浅层水源、深层高温地下水源为主的地源热泵技术等可再生能源得到了成功应用;在太原市农村,沼气、秸秆气化等技术得以成功推广。众多节能降耗技术的应用,加之重点耗能企业和重要领域不断强化节能管理,太原市节能降耗工作成效明显,特别是重点耗能行业能源转换效率持续提高,为全市节能减排任务的完成奠定了基础。

精准计量,数据是节能降耗的有力佐证

能源计量工作是国家依法实施节能减排监督管理、评价企业节能减排水平和企业依法治企的重要依据。有效发挥计量检测数据在节能、增效、生产经营、成本核算、能源平衡和能源分析利用等工作中的作用,真正发现、挖掘节能减排的突破口,有效实现对节能减排指标运行的管理、实时监测和评价,为减少能源消耗、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提供了有力地支持和服务。

太原第二热电厂于2007年7月投资200万元对200MW和300MW机组安装了全能

值班、点检定修绩效管理系统,对运行数据进行实时提取,能耗数据在线计算并显示全厂的能源消耗情况。根据数据分析,先后投资1620万元,分别对7#-9#炉引风机进行变频改造。引风机变频改造后,电机出力根据负荷进行跟踪调整,仅此一项就节约电量1735万千瓦时,节约资金868万元。

“十一五”期间,太原市万元GDP综合能耗由2.35吨标煤下降至1.71吨标煤,下降27.15%,全市实现节能量1137.92万吨标准煤,两项指标均超额完成省政府下达的任务,是全国完成节能指标降幅最高的城市之一。“十一五”期间,全市节能降耗效果明显。2011年3月25日,太原市政府廉毅敏市长在人大会上向全市人民交了一份满意的答卷。(太原市质监局 刘晓霞 刘利福)

太原将及时曝光节能减排态度不积极企业

2011-04-18 19:07:00 来源: 中国广播网(北京)

转发到微博(0)有0人参与 手机看新闻

中广网太原18日消息(记者李凡)今年上半年,太原市将完成污染排放量占太原市80%以上工业企业有关标准的制定及达标计划任务的下达,年内实现对全市所有工业企业的全覆盖。4月16日,太原市环保局召集太原市污染企业,明确了有关要求。

年初,太原市对63家工业企业提出环境管理“对标”要求,并有58家企业制定出“对标”计划。针对个别企业不重视且标杆不统一、“对标”计划操作性差的问题,太原市环保局提出:对标准不明、组织落实不到位的企业,将被列为环境管理行为评价的重点单位,并采取停止项目审批、停止节能资金拨付、列入黑名单向社会进行公布等措施,确保达标计划和任务的落实;对新建、改建、扩建的项目,要把“对标”的要求纳入环评中,进一步提升太原市清洁生产的水平。

据了解,在冶金、电力、焦化、化工、煤炭等重点行业,太原市环保局将在每个行业中选择1至2名优秀专家,组成企业环保“对标”专家团队,明确国内一流标准,并针对每个企业、每个环节进行技术“对标”和服务,提出“对标”要求和服务内容。在“对标”工作中列出的排污量大、治理任务重的项目,市环保局将在资金上予以重点支持和保障。同时,这些重点项目将被纳入太原市限期治理项目,不能完成的,太原市环保部门将依法给予严惩。

住宅建设节能设计再探 篇3

【关键字】建筑业 住宅设计 节能

改善建筑热环境,必须使用能源。只有合理使用和节约使用能源,尽可能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使改善建筑热环境与建筑节能相结合,才能既使改善建筑热环境有能源的支持而成为可能,又不致造成更加严重的浪费,做到人类和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一、国外节能新法

在国外,建筑师们采用多种形式和方法来节能。如德国建筑师塞多•特霍尔斯建造了一座能跟踪阳光的太阳房屋。房屋被安装在一个圆盘底座上,由一个小型太阳能电动机带动一组齿轮。房屋底座在环形轨道上以每分钟转动3cm的速度随太阳旋转。当太阳落山以后,该房屋便反向转动,回到起点位置。它跟踪太阳所消耗的电力仅为房屋太阳能发电功率的1%,而所吸收的太阳能则相当于一般不能转动的太阳能房屋的2倍。这无疑是一种更趋于合理、科学节能的趋势。

二、住宅节能设计

1、住宅设计最基本的节能意识

我们西部地区冬季严寒漫长,因此,住宅建筑设计中,主要空间朝向南,或向南偏东,或向南偏西,历来被认为是合理的设计,这是最基本的节能意识在住宅建筑设计中的应用。住宅的总体规划和单体设计中,为住宅的主要空间争取良好朝向,满足冬季的日照要求,充分利用天然能源,无疑是最基本的改善住宅室内热环境的设计,是最基本的节能措施。因此,我国现行国家标准《住宅设计规范(GB 50096-1999)》中规定“每套住宅至少应有一个居住空间能获得日照,当一套住宅中,居住空间总数超过四个时,其中宜有两个获得日照。”在现行国家标准《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 50180)》中,规定了住宅的日照标准的最低时限。

2、住宅空间节能设计

在早期的城市住宅设计中,多以卧室为中心,卧室是住宅中的主要居住空间。在住宅的空间设计中,显然要将所有的卧室置于日照通风条件最佳的住置,置于南向,为住户提供最好的享用自然能源的环境。近年来,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住房条件不断地改善。设计人员经过多年的推敲、探讨,住宅内部的休息区,起居活动区及厨卫服务区三大功能,分区更趋向明确合理。住宅中的卧室不再是多功能的,已被更合理地理解为休息区,主要功能是供睡眠、休息兼存放衣物,要求轻松宁静,有一定的私密性的空间。白天人们工作、学习、外出,即使在家各种起居活动也不在卧室中。因此以夜间睡眠用为主,白天多是空关着的卧室,向南还是向北,有无直接日照,对于建筑节能而言差别不大。在满足通风采光,保证窗户的气密性和隔热性的要求下,卧室不向南不影响建筑节能。因此,一套住宅中,卧室已经不是争取占据南向的唯一主要空间。“厅”在现代住宅中,已成为居住者各种起居活动的主要空间。白天的日照、阳光对于起居活动中心的“厅“来讲,更有直接的节能意义。对于上班族来讲,由于实行双休日制度后,白天在家的天数增多了,约占全年总天数的四分之一,对于老年人、婴幼儿来讲,则多数时间是呆在厅里的,即便学生,寒暑假、星期天在家,主要活动空间也是在厅里,所以现在住宅中,厅的面积远比一个卧室大。白天,厅的使用频率比卧室高得多,起居厅已是住宅中的活动中心,是现代住宅中的主要空间。所以如果起居厅向南,白天的阳光照着在起居厅活动的人们,其节能效应是不言而喻的。如果是南向起居厅,室内的自然热环境较好,可以大大地节约采暖和空调的耗能。

3、构造节能设计

1、墙体节能

墙体是建筑外围护结构的主体,其所用材料的保温性能直接影响建筑的耗热量。我国以实心粘土砖为墙体材料,保温性能不能满足设计标准。以外墙为例,JGJ26-1995标准规定,在建筑物形体系数(建筑物与室外大气接触的外表面积与其所包围的体积的比值)小于0.3时,北京地区传热系数不超过1.16W/(m2•K),而目前常用的内抹灰砖墙,传热系数都大于上述节能标准数值。因而在节能的前提下,应进一步推广空心砖墙及其复合墙体技术。

2、门窗节能

外门窗是住宅能耗散失的最薄弱部位,其能耗占住宅总能耗的比例较大,其中传热损失为1/3,冷风渗透为1/3,所以在保证日照、采光、通风、观景要求的条件下,尽量减小住宅外门窗洞口的面积,提高外门窗的气密性,减少冷风渗透,提高外门窗本身的保温性能,减少外门窗本身的传热量。其节能措施有:

a、控制住宅窗墙比。住宅窗墙比是指住宅窗户洞口面积与住宅立面单元面积的比值,JGJ26-1995《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采暖居住部分)》对不同朝向的住宅窗墙比做了严格的规定,指出“北向、东向和西向、南向的窗墙比分别不应超过20%、30%、35%”。

b、提高住宅外窗的气密性,减少冷空气渗透。如设置泡沫塑料密封条,使用新型的、密封性能良好的门窗材料。而门窗框与墙间的缝隙可用弹性松软型材料(如毛毡)、弹性密闭型材料(如聚乙烯泡沫材料)、密封膏以及边框设灰口等密封;框与扇的密封可用橡胶、橡塑或泡沫密封条以及高低缝、回风槽等;扇与扇之间的密封可用密封条、高低缝及缝外压条等;扇与玻璃之间的密封可用各种弹性压条等。

c、改善住宅门窗的保温性能。户门与阳台门应结合防火、防盗要求,在门的空腹内填充聚苯乙烯板或岩棉板,以增加其绝热性能;窗户最好采用钢塑复合窗和塑料窗,这样可避免金属窗产生的冷桥,可设置双玻璃或三玻璃,并积极采用中空玻璃、镀膜玻璃,有条件的住宅可采用低辐射玻璃;缩短窗扇的缝隙长度,采用大窗扇,减少小窗扇,扩大单块玻璃的面积,减少窗芯,合理地减少可开启的窗扇面积,适当增加固定玻璃及固定窗扇的面积。

d、设置“温度阻尼区”。所谓温度阻尼区就是在室内与室外之间设有一中间层次,这一中间层次象热闸一样可阻止室外冷风的直接渗透,减少外墙、外窗的热耗损。在住宅中,将北阳台的外门、窗全部用密封阳台封闭起来,外门设防风门斗,防止冷风倒灌,楼梯间设计成封闭式的,对屋顶上人孔进行封闭处理等措施均能收到良好的节能效果。

3、屋面节能

在不断改进建筑外墙、外窗的保温性能后,还必须进一步加强屋面保温隔热的研究。屋面节能措施的要点,其一是屋面保温层不宜选用密度较大、导热系数较高的保温材料,以免屋面重量、厚度过大;其二是屋面保温层不宜选用吸水率较大的保温材料以防屋面湿作业时因保温层大量吸水而降低保温效果,如选用吸水率较高的保温材料,屋面上应设置排气孔以排除保温层内不易排出的水分。现在,高效保温材料已经开始应用于屋面,一些建筑的屋面保温,采用膨胀珍珠岩保温芯板保温层代替常规的沥青珍珠岩或水泥珍珠岩做法,就克服了常规作法的诸多缺点。这种保温芯板施工方便、价格低廉、不污染环境;芯板为柔性制品,不仅适用于具有平面的屋面,也可用于带有曲面的屋面,其保温工程更可显示出它的优越性。

节能建设 篇4

建设部有关负责人最近表示,这三项工作一是加大新建建筑节能工作。研究制定节能省地环保型建筑的经济激励政策,鼓励住宅技术创新,推广应用节能、节水、节地、节材、环保的技术和部品,大力发展节能省地环保型住宅和公共建筑。强化新建建筑执行节能标准的监管力度,对不符合标准的项目,不得开工建设和组织竣工验收备案。总结北京、天津经验,推动上海、重庆及有条件地区执行新建建筑65%的节能标准。开展更低能耗建筑示范和推广绿色建筑工作,启动200个低能耗、绿色建筑示范项目。

二是推进既有建筑节能改造。认真落实国务院确定的北方采暖地区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1.5亿平方米的工作任务。研究制定利用中央财政资金支持北方采暖地区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的相关政策。继续加强既有政府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运行节能监管。在直辖市、计划单列市,河北、辽宁等15个省及其省会城市开展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的能耗统计、能源审计工作,公示一批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基本能耗情况。抓紧研究制定用能标准、能耗限额和超限额加价、节能服务等制度,逐步在全国范围内推开。

践行节能低碳 建设美丽陕西 篇5

--写在第23个全国节能宣传周和第一个全国低碳日 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 方玮峰

今年6月15日至21日,我们将迎来第23个全国节能宣传周和第1个全国低碳日。今年的主题是“践行节能低碳,建设美丽家园”。

近年来,我省各级、各方面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通过明确目标责任,调整产业结构,实施重点工程,强化政策激励,开展全民行动等措施,节能减排取得重要进展。2012年,全省能源消费总量10625万吨标准煤,实现了生产总值14451亿元,万元GDP能耗下降到0.816吨标准煤,能耗水平排在全国第12位,万元GDP二氧化碳排放量连续2年完成目标任务,有力地促进了全省经济科学发展。但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我省高消耗、低转化、低产出的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2012年,全省万元GDP能耗比全国高6.8个百分点,消耗每吨标准煤实现的GDP比全国少835元,全年折算少产出887亿元。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相对滞后,三产比重低于全国10个百分点,生态环境承载力日趋下降,影响了全省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面对这种情况,践行节能低碳就显得尤为迫切、尤为重要。

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的总布局,将生态文明建设与人民福祉、国家发展和民族未来紧紧联系在一起;省委、省政府紧紧把握跨越发展、蓄势腾飞、迈向中等发达省份的重大战略机遇,及时提出建设“三个陕西”的奋斗目标,将“美丽陕西”纳入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将生态文明建设与富裕陕西、和谐陕西、美丽陕西融为一体,共同支撑“陕西梦”的实现。

这既是现实的选择,也是历史的必然。这就要求我们在加快打造陕西经济升级版的过程中,必须深刻认识到践行节能低碳是破解资源环境约束的根本出路,是加快经济结构战略调整的重要抓手,是建设美丽陕西、顺应人民期待的内在要求,是提高经济质量效益的重要措施,也是抢占未来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竞争制高点的战略抉择。同时,践行节能低碳,涉及方方面面,关联各行各业,影响千秋万代。发改部门使命光荣,责无旁贷,必须下更大的功夫,花更大的气力,坚持不懈地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让广大人民群众喝干净的水、呼吸新鲜的空气、享用绿色的植被、吃放心的食物、生活在宜居的环境。为此,将着力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第一,全力推进节能低碳型产业发展。按照管住增量、调整存量、上大压小、扶优劣汰的思路,加大调控力度。严格落实《陕西省重点项目推进办法》,大力推进资源深度转化,制定出台关中地区产业准入目录,严格限制高耗能项目规划布局。大力发展汽车、输变电等装备制造业,全力实施“百万辆汽车”工程。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组织衔接航空航天产业及其配套产业项目落地工作。全力抓好“三星效应”扩散,迅速壮大电子信息产业。积极推进有色产业高端化、集群化发展。围绕文化、旅游、物流等重点产业,大力发展服务业,打造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新引擎。力争到“十二五”末,在全省形成“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节能低碳型产业体系。

第二,着力加强用能管理。抓紧制定实施全省能源消费总量控制方案,强化项目节能评估审查,优先支持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发展,优先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附加值高的新型化工项目,暂缓产能过剩行业新上项目。认真落实省政府工业转型升级规划实施意见,开展万家企业节能低碳行动,积极创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企业。大力开展绿色建筑行动,强化交通运输、公共机构、商业领域的用能管理。

第三,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坚持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循环经济原则,以示范试点为抓手,加大对现有各类产业园区、重点企业循环化改造力度,推进“城市矿产”、餐厨废弃物利用、循环经济城市(县)、再制造产业等示范基地建设,在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培育100家循环经济示范典型,实现能源梯级利用、水资源循环利用、废物交换利用、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构筑循环经济产业链条。

第四,强化节能低碳考核检查。修订完善陕西省节能条例,组织制订兰炭、金属镁等产品能耗限额标准。完善节能低碳统计、监测、考核体系,强化节能目标责任考核,加强节能执法监督,突出抓好重点用能单位能源利用状况报告、能源计量管理、能耗限额标准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严格落实差别电价、惩罚性电价、居民阶梯电价政策,依法惩处各类违反节能法律法规的行为。

强化高校节能和绿色校园建设工作 篇6

虽然部分高校已经开始注意节能问题,出台了一些节能措施,但总体上节能和绿色校园建设还没有形成氛围,老师、学生的节能意识还不够高,学校建筑的节能水平还较低,高校间也没有就节能和绿色校园建设达成“共同宣言”,以引领社会风潮。为此,建议教育部将节能和绿色校园建设工作列为高校的年度工作进行要求和布置。

1.建议教育部牵头,主要高校参与,就节能和绿色校园建设工作发表“自我承诺”或“共同宣言”,以彰显大学的社会责任,发挥其文化引领作用。同时在校内进行大力宣传,并采取切实措施建设绿色校园。

2.建议教育部牵头,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具有分类指导意义(针对不同地区、不同类型学校)的高校能耗考核指导性意见或标准。现在有些地方政府已经对高校能耗进行严格监控和约束,但其使用的硬性下降的标准可能不利于高校的发展,可能会影响学校改善学生学习生活设施,影响教学科研的发展。建议教育主管部门主动研究并出台既有利于节能、又有利于学校发展的指导性意见或标准。

(印杰 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副主任,上海交通大学博士生导师)

强化节能执法队伍建设 篇7

海南建省以来, 通过积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优势产业不断发展壮大, 生态省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 资源节约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 促进了资源利用效率的逐步提高。1990年至2005年, 海南在15年期间的万元生产总值GDP能耗由1.55 t标煤下降为0.92 t标煤, 降低了40%。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从6.80 t标煤下降到3.57 t标煤, 降低了47.5%。“十一五”期间, 海南省在2005年基数上, 2008年万元生成总值能耗为0.874 8 t标煤。GDP能耗下降了4.46%。与国内发达地区和全国水平相比, 海南资源利用比较粗放, 资源约束矛盾比较突出, 经济发展对能源依赖性大, 在能源消耗总量中80%以上需从岛外补给。资源型、初加工型工业的比重较高, 在轻工业中, 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占80%以上。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不到30%。全省人均耕地占有量不到533.333 m2。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加大资源节约的工作力度, 加快发展循环经济和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海南“十一五”期间重大任务。海南力争到2010年, 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低于2.4 t标煤, 水耗低于260 m3, 全省电网综合线损率控制在8%以内, 新型墙体材料生产能力达到20×108块标砖, 耕地稳定在4 200.021 km2, 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提高到75%以上。

2 节能执法工作

近两年, 全国已有26个省、市、自治区相继成立了省级和地、市、区级的节能执法监察机构 (部份省三级) , 基本构建了节能执法监督组织体系, 奠定了符合我国国情的节能依法行政体制基础。海南省政府为了加强节能监督及服务, 充实节能管理力量, 完善节能监督体系, 强化海南节能工作监督管理和日常监察、监测, 在整合原有机构的基础上, 为政府推动节能工作提供技术支持。2008年8月组建了海南省节能监察大队、海南省节能监测中心。它是海南省唯一的节能执法队伍。在面对实现“十一五”节能目标任务相当艰巨的形势下, 强化了省政府节能监管职能, 有力地推进了全省企业节能实施具体工作, 为全省节能年度目标完成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工业和旅游业是当前节能潜力最大领域。2009年, 海南省节能监察大队的重点工作是加大节能工作的监督检查力度, 重点检查高耗能企业及公共设施的用能情况, 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情况, 禁止淘汰设备异地再用和加强产品能效标准和标识以及行业设计规范执行的监督管理。加大处罚力度, 公开曝光违法行为。建立政府监管、社会监督和企业诚信机制。建立能够反映全省能耗水平, 节能目标责任和评价考核制度的节能监测信息系统。督促重点耗能企业开展能源审计、编制节能规划、建立节能责任制、完善节能管理制度, 对不按要求强化管理的企业, 限期整改并向社会公布。组织重点耗能企业开展与国际国内同行业先进水平对标活动, 促进企业节能工作上水平、上台阶。

节能建设 篇8

机制创新节能压力变动力

民政事业单位是社会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民政部门为民服务、为民解困的重要载体。率先大面积推广使用节能灯、应用新型电磁感应节能开水器, 集中采购节水型洗菜机, 实行余热回收利用, 推广应用太阳能和地源热泵技术, 开展节能咨询、诊断……当人们对节能还在熟悉了解的时候, 北京民政系统节能工作已经走到了前面。时下, 仍有一些部门把节能减排视为包袱而倍感压力, 北京民政系统节能减排为何如此有“干劲”, 他们的积极性从何而来?他们说, 没有管办分离的体制改革, 没有预算包干的机制创新, 没有节能补贴的政策激励, 就没有如此高的热情和积极性, 节能工作也不可能如此超前和主动。

“体制改革机制创新是做好民政工作和民生工作的关键, 民政节能是民生中的民生。”北京市民政局有关同志介绍, “北京市围绕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 开展了民政事业管理体制改革试点, 探索实现政事分开、管办分离, 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 有效提升了民政部门服务和管理水平, 北京民政在建设繁荣、文明、和谐、宜居的首善之区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 北京民政按照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 通过改革创新, 已经初步建立与社会建设和管理规律相适应的新型民政事业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他们以事业单位管理体制改革为突破口, 探索创新民政事业发展模式, 确定了“三个分开”、“两个加强”、“一个推进”的改革目标。即政企、政事、政社分开, 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推进民政事业单位的分类改革。陈局长介绍, 北京民政事业改革主要从三方面着力:其一是通过强化行政管理职能, 使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归位、到位;其二是于2006年底组建了北京市社会福利事务管理中心 (以下简称“福利中心”) , 承接政府行政管理以外的公益服务职能;其三是转变增长方式, 增强民政事业发展活力, 按照“存量转换机制、增量转变方式”的原则, 着力创新内部运行机制和经营发展模式, 并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举办公益事业, 探索社会化的方式和途径, 实现投资主体和经营主体的多元化。

具体负责节能工程财务工作的北京市社会福利事务管理中心的计划财务处罗军介绍, “推动全员节能节约积极性高涨的关键还在于预算制度改革, 改革前基本上是财政全包的开口管理, 经费不足时通过财政追加预算, 改革后我们实行预算定额制度, 有节省可以进一步投入福利事业也可以用于人员福利。这样, 节约和节能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自然就高了, 对事业性福利院来讲, 我们节省的是纳税人的血汗钱;对社会力量参与举办的养老院, 节省的是社会资金, 提高了效益。”预算定额制度的优越性还体现在, 基层单位可以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灵活使用资金。“我们在夏季就可以储煤, 在冬天储气。节约省下的钱可以去采购节能产品和做节能改造, 而搞节能以后就会省更多的钱去发展福利事业, 这就是一个良性循环!现在建立了预算系统, 利用信息化手段管理就更加科学规范了。”福利中心节能主管部门负责人自豪地说, “殡葬系统今年刚刚纳入预算内, 以前是收支两条线。行政事业性收费纳入预算内, 其他为经营性资金。自收自支以后省下的自己支配, 财政给你保底, 自己管理能不注重效益吗?机制创新还体现在积极动员社会力量, 北京市老年社区汇晨老年公寓是全国民政系统第一家采取政府投资委托经营的社会化养老的试点机构, 这种机制可以让效率和效益发挥到最佳, 党和国家领导人、北京市领导多次视察老年社区并给予肯定。”

做好节能工作, 要有政策, 要有制度, 更要有执行力。福利中心节能的积极性还源于新的绩效考核和系统内的节能专项规划以及统筹协调管理的机制;还有节能工作的评估、审查、监管、推广、跟踪、反馈制度和资金支持, 一方面是中心对所属单位节能工作给予必要的资金扶持, 一方面是中心积极申请国家的节能惠民专项资金和发展循环经济的奖励资金。先行启动试点, 探索合同能源管理模式。他们在北京市儿童福利院节能改造项目上尝试运用合同能源管理方式, 获得海淀区发展改革委给予的循环经济奖励资金, 而这些钱他们全部用来购电。福利院接受的休养员成倍增加, 总能耗却是逐年下降, “机制活, 干劲足”。如此, 关系得以理顺, 通过管办分离, “开口”变“闭口”, “要我节约”变成了“我要节约”, 节能也真正体现了民生。

行为节能低碳从身边做起

近年来, 福利中心通过组织培训参观, 强化广大干部职工和休养员的节能意识观念。2009年, 邀请北京市发展改革委、北京节能环保中心对所属各单位进行《公共机构节能条例》培训, 并组织相关基层领导参观了北京节能环保中心节能示范楼和阳台山敬老院等节能先进单位。2010年, 采用“走出去、引进来”的方式, 一方面组织基层领导参观中国北京国际节能环保展览会、北京昌科供热中心、北京联合大学节能照明项目等, 另一方面邀请节能方面的专家到第一社会福利院、儿童福利院、民政职工休养所等重点用能单位指导和宣传节能工作。

通过加大宣传力度, 营造节能舆论氛围。福利中心各级领导非常重视节能工作, 通过制定节能管理制度、发放倡议书、制作宣传橱窗、张贴温馨提示等方式, 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增强了干部职工的节能意识, 并安排专人经常对走廊、洗手间、会议室、活动室的电源、水源进行检查, 有效杜绝了“长明灯”、“长流水”的现象, 让行为节能成为每个人的自觉行动。《节约用电小帮手》的画册, “节约用水, 关‘住’点滴”的标语, 记者在第一福利院老年病院看到的不光是这些手册和口号, 还有他们的节能知识比赛和学习交流活动。院长告诉我们, 福利中心每年都会对干部职工进行节能培训, 还要考核评比, 节能作为一项重要指标列入绩效考核项目, 通过绩效分析、绩效考核、绩效反馈、绩效兑现等环节, 很好地提高了各单位对节能工作的重视程度。

“节能在我们福利院的职工和休养员中形成了一种良好的行为风尚, 你看我们喝的水都是从新开水器上打的, 没有人另外烧水。我们会议室的灯跳一个开一个, 不是坏了, 是我们把节能灯拿下了一些。我们的开关都标明责任人和控制要求, 你看三个开关中间这个红的写着‘夜间照明’, 这个是夜间要保证亮着的, 其余的都要关。我们一位姓罗的大爷每天起得特别早, 自己推着轮椅挨个关这些夜间灯。生活热水在后半夜, 我们也适当控制保证够用但不浪费。我们的纸张正面用反面再用, 一般的文件就电子传送。办公电源下班关闭, 不允许电脑长期待机用电……”第一福利院张院长, 带着记者参观, 说起节能措施如数家珍。

福利院每个季度都会召开一次节能降耗分析会, 老年休养院用电实行“内部定额考核”, 对节能做得好的老人会给予奖励, 结果“有个别老人太省了”。记者在北京市儿童福利院也见到类似做法, 他们分户装了水表、电表、气表, 还另外装了很多阀门和温度计、压力计。张院长向记者解释道:这个不是用来计费是用来做能耗监测分析用的。他们说之所以要做管网改造, 就是因为通过供暖测试发现有管道长年失修大量漏水。“节约的水、节约的电用在孩子们身上不是更好吗?以前只能定点定时供应热水, 现在基本是全天候供应了, 够‘星级宾馆’服务标准。”张院长介绍, 现在入住的儿童数量已经增加了几倍, 而总的运行费用却做到了每年同比下降几个百分点。

推进节能环保建设绿色海西 篇9

建设领域的节能减排工作是国家、省节能减排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实现“十一五”节能降耗、环保和污染减排的规划目标具有重要作用。温家宝总理在全国节能减排电视电话会议上强调指出:节能和减排两个约束性指标,是一件十分严肃的事情,不能改变,必须坚定不移地去实现。

2 城建节能减排环保现状

近年来,我省建设领域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省政府关于节能减排工作的要求,紧紧围绕实现城乡建设方式的根本转变,以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环境保护为重点,稳步推进节能减排,取得了明显成效,为确保完成节能减排约束性指标,推动城镇发展模式转变,实现城乡可持续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2.1 在节能方面

我省一直走在南方地区(同气候区)前列,连续两年受到国务院通报表扬,制定了一系列节能技术政策措施,完成了37项节能科研成果,发布了49项节能产品目录,设立省部级示范工程28项,建立了节能设计施工图审查制度和节能施工环节的闭合监管制度,初步形成了技术标准体系,示范效应日益凸显,并开展了大型公建和政府办公楼能源审计示范。

2.2 在城市环保方面

我省是国内最早开始推行城市垃圾污水处理产业化的省份,持续推进垃圾污水处理产业化进程,创新污水处理工作机制,不断提高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水平。截至2007年底,我省已建成城市污水处理厂38座,处理能力231万吨/日,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62%,居全国第10位;建成垃圾处理厂23座,处理规模达到10225吨/日,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1%,居全国第5位。

3 节能减排环保问题

随着我省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工业化、城镇化步伐明显加快,建设领域的节能减排任工作十公繁重,任务十分艰巨。目前,我省建设领域节能减排与老百姓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还有差距,也与体制、机制发展不相适应。建筑节能减排在税收及其政策方面缺乏具体有效的经济激励政策。

3.1 在节能方面

节能政策法律体系不尽完善,省财政性资金对节能激励支持力度不足,科研投入力量和经费薄弱;建筑能耗仍偏高,据统计在能源总消费中所占的比例约占30%,并每年将按1%的速度增长,相当多的大型公共建筑与政府办公建筑设备老化、能效比低、耗电大。办公建筑和公共建筑是耗能的“大户”,平均能耗是住宅建筑的3~5倍,最高达到7~10倍,能耗呈逐年上升趋势,既有建筑急待节能改造,节能潜力大。节能产品品种偏少,选择面窄,节能产业薄弱,产品生产企业全省布局不均匀,沿海多,山区少,大城市多,县市少,制约了节能工作开展;节能研究力量薄弱,节能关键性技术研究未深入开展;省级节能重点实验室未设立,节能综合检测、能耗监测与评估工作仍处于低水平或空白状况,地县一级的监测工作难以开展。

3.2 在污水垃圾处理方面

因设施历史欠账较多,政府要承担污水管网和垃圾收运设施的建设,资金投入大,财政困难;产业化税收、电价优惠政策不落实,运营价格调整不及时,政府合同承诺条件不兑现,污水厂进水水质超标,引起合同纠纷,还有产业化招投标问题;多数污水配套管网建设后,污水处理厂普遍“吃不饱”。

4 节能减排环保的对策

建设领域的节能减排关系到我省减排目标的实现,是一项硬任务,按照国家、省节能减排战略,以健全法规制度为基础,以经济激励政策为引导,以科技进步为支撑,以落实技术标准为保证,以加强考核评价为手段,扎实做好建设领域节能降耗和治污减排工作,展现作为。

4.1 加快完善法规政策体系建设

从我省实际出发,制订具有可操作性的地方性管理法规,尽快出台《福建省建筑节能管理办法》,加快推进《福建省建筑节能管理条例》的立法工作。编制建筑能耗统计制度实施细则,认真贯彻落实建设部财政部有关文件,研究政府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运行节能监管制度以及既有建筑节能改造财税激励政策。

4.2 加强领导,建立健全机构

在现有工作的基础上,切实加强对建筑节能工作领导,将节能减排工作摆上突出位置和重要工作日程。建立健全建筑节能管理机构,充实专职管理人员,配套工作经费。建立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制和评价考核体系,把节能减排目标任务完成情况,纳入年度考核体系,作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任期内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考核内容。

4.3 加大宣传,加强培训

充分发挥舆论导向和监督作用,通过电视、电台、报刊、论坛、展览等形式,深入开展面向全社会建筑节能宣传,营造良好氛围。积极组织相关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培训,对不同培训对象结合专业特点培训不同内容,提高各类专业技术人员技术水平。

4.4 加强监管,将建筑节能措施落实到工程建设各环节

坚持把建筑节能贯穿于工程建设全过程中,严格把关,着力抓好新建建筑施工阶段执行标准的监管力度。建立和完善节能监督机制,加强建筑节能设计规范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完善施工图审查和备案制度。积极太阳能、地热、水热等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在建筑中的应用,和推进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每年要启动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和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示范项目。积极推广太阳能、地热、水热等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在建筑中的应用。

4.5 推进污水、垃圾处理建设,促进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

加快污水垃圾处理厂建设管理,加强配套管网建设,发挥污水垃圾处理设施效益;加强对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和运行的检查、督促和指导,确保污水、垃圾处理达标排放;全面检查全省各市、县污水垃圾处理年度目标完成情况和产业化工作情况;从技术、政策上指导各地开展工作,及时针对产业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适时研究新政策,规范产业化发展。理顺各地建设、环保部门在污水处理设施规划、建设、管理中关系。强化对城市排水监测人员和污水处理厂操作人员培训,提高从业人员业务水平。加快完善相关规划和技术标准,研究制定《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技术政策》及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标准。按照节水型社会建设要求,加快推进节水型城市、单位(企业、小区)的建设。推进垃圾分类收集,促进垃圾资源化利用,加快城乡生活垃圾统筹处理,继续抓好“农村家园清洁”行动。

4.6 加强城市交通节能减排,改善出行条件

按照省委书记卢展工同志的重要指示精神,加快编制实施城市综合交通规划,推动城市公共交通优先发展。努力实现以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完善引导城市有序发展,促进城市土地资源合理开发和利用。加大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财政经济补偿政策扶持办度。加快城市公共交通发展,改善出行条件,使公共交通成为市民出行的主要方式,公共交通的便捷性、舒适性与群众的满意度明显提高。指导各地科学设置公交优先车道(路)和优先通行信号系统,推进智能交通系统建设,实施交通精细化设计管理,努力挖掘道路通行能力。

4.7 加快节能减排科技开发,提高节能减排科技含量

组织对共性、关键和前沿节能减排技术科研开发,实施重大节能减排示范工程,促进节能减排技术产业化。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节能减排技术创新体系,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加强节能减排“四新”成果推广应用。稳步开展建筑节能材料、产品、设备认定、检测工作,发布推荐、限制和淘汰类建筑技术、材料、设备目录。

4.8 探索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节能减排新机制

引入竞争机制,实行市场化运作。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建立符合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企业自觉节能减排的机制,培育和建立较为完善的节能减排服务体系,每年省级财政至少投入2000万元加大对建设领域节能减排支持力度,推动全社会节能减排。一是建立节能减排信息发布制度,引导企业挖潜改造,提高能效;二是推行合同能源管理制度,克服节能减排新技术推广市场障碍,促进节能减排产业化;三是实施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加大对节能材料、节能减排设备生产项目投入,引进国内外先进节能减排产品生产线,提高建设领域节能减排产业总体水平。

参考文献

[1]国务院节能减排综合性综合性工作方案

[2]建设部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实施方案

[3]福建省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

高校节能监控系统的建设 篇10

关键词:高校节能,监控,系统

一、背景

在传统的高校后勤管理中, 水电能源的管理存在着较大的弊端, 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1.缺乏水电能源监控的有效措施, 这不但导致了大量能源的浪费, 使得后勤保障的开支无形中大大提高, 且无法杜绝违禁电器的使用, 更在无形中增加了校园安全隐患, 影响到了广大师生的人身安全。2.传统的人工查表和不合理的孤岛式数字抄表方式导致日常维护管理工作的工作效率大大降低, 引发师生许多意见。

上述传统后勤管理的弊端, 随着数字化后勤理念的兴起和相关配套技术、产品的出现, 将得到前所未有的解决。因此建设节约型校园成为各地、各高校当前的工作热点。

二、目的意义以及基本原则

节能降耗工作的科学发展必须做到理念先行。浪费的行为往往源于制度的缺失。建设节能监控系统的前提是, 必须深化后勤管理改革, 制定一整套健全的、科学的节能管理体制, 把水电使用置于制度管理之下, 建立起节能降耗的指标体系、监管体系和考核体系, 形成长效机制。通过高等院校能耗监测与监控管理系统建设, 切实减少学校的支出, 减少学校的运转成本, 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综合效益。

节能监控系统的建设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坚持以人为本, 着眼于建设数字化后勤、节约型校园、生态型校园和低碳校园, 按照“总体规划、分步实施、先行试点、逐步推广”的方式, 坚持管理为先、业务为链、标准为架、应用为本, 提高学校节能降耗的水平。系统建设要坚持以下原则:1) 师生满意的原则。2) 注重效益的原则。3) 整体开发和统筹协调的原则。4) 先进适用的原则。

三、已有高校节能监控系统现状

目前, 各地高校纷纷采取各种措施降低水、电资源消耗量, 总体来看主要采用了以下几种方式:1) 利用地源热泵、水源热泵、燃气锅炉、LED照明、太阳能等等多种节能、节水、资源综合利用等工艺技术和设备, 从硬件角度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2) 节能监控系统的建设, 从用电和用水的实时监控着手, 使用数字化监控手段加强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等手段调动每个人的主观能动性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3) 从后勤管理和后勤服务的数字化建设入手, 通过建立管理信息系统的方法, 充分利用水、电等资源, 在一定程度上实现节能减排。

上述几种方式均有各自的特点及劣势, 第一种方式受自然条件的制约, 硬件更新、改造投入量很大。后两种方式需要强力的制度保证且要充分调动每个人的主管能动性。

四、效益分析

1. 社会效益分析

●节约的水平体现学校发展的质量。在校园规划建设的过程中, 要强调成本意识与效率意识, 要精心运作和管理学校的各种资源。高校需要快速的发展, 更需要长期、持续的发展。节约是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快速发展的重要保证, 学校节约的水平体现学校发展的质量。

●节能减排和安全用电教育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新世纪高校大学生素质的概念外延十分宽泛, 除了通常说的身体、文化、道德、心理等素质外, 具有节能减排和安全用电意识的环境素质应当成为大学生的基本素质, 开展节能减排和安全用电教育是高校进行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

●节约的成效和用电的安全可靠体现学校的管理水平。能否建设好节约型校园, 是对学校管理水平的重要检验, 而安全稳定工作常常是一票否决。通过实行水电指标管理, 把建设节约型校园的规划纳入学校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学科专业建设规划、校园建设规划中来, 确保节约型校园建设的计划性、广泛性、深入性、持久性和有效性, 努力建立健全建设节约型校园的长效管理机制。

2. 经济效益分析

能耗管理消除了安全隐患, 保证高校正常教学、科研和生活秩序。通过能耗管理, 有效的系统检测, 在第一时间发现水、电等能源的泄露现象, 避免了因长时间的能耗损失而造成的安全隐患。

上一篇:过错认定下一篇:军体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