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新课的导入

2024-06-20

小学英语新课的导入(精选十篇)

小学英语新课的导入 篇1

一、以旧带新进行导入

学习是循序渐进的, 要以较低层次的知识掌握为前提, 才能保证与此联系的较高层次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是同类知识, 要提升到新的台阶更需要原有知识作铺垫。作为英语教师, 应该注意引导学生温故而知新, 要有意识地选择一些与新知识有内在联系的已学过的知识, 以复习、提高、做练习等教学活动开始, 提供新、旧知识联系的起点。这样导入, 使学生感到新知识并不陌生, 便于将新知识纳入原有的认知结构中, 降低学生学习新知识的难度, 易于引导学生参与学习。

二、直观导入

真实的实物和图画对新课的导入有很大的功效。在课堂教学中, 出示实物和图画, 变抽象为具体, 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 而且能清楚地揭示语言与事物之间的本质联系, 促进学生学习语言的自觉性, 有利于培养学生直接用外语感知事物和理解问题的能力。运用实物和图画不仅形象、具体, 而且便于学生接受与回忆。

三、设疑悬念导入

教师以富有启发性、连贯性的问题导入新课, 是为了刺激学生的中枢神经, 引导学生回忆, 联想或渗透学习目标的主题,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如教初中第三册第10课课文时先设置问题。1.Why did Miss Zhao say“Congratulations”to the class?2.Why was Miss Zhao not pleased?What did Class3 do last Sunday?学生带着赵老师“先祝贺, 后不高兴, 学生做了什么”这一贯穿主题的问题去寻找答案, 就自然地过渡到课文内容的教学中去。

四、简笔画导入

在课堂教学中, 实物和图画有着特有的信息沟通作用, 特别是简笔画, 它能创设情景, 有直观、方便、节省时间、幽默等特点, 一支粉笔在手, 寥寥几笔便能勾画出形形色色的人物、动物、花草、树木等, 就能表达丰富的语言信息。如教初中第一册21课画人物简笔画就可问答:Who’s this?This is Li Lei.How old is he?He is twelve.又如教初中第二册76课时, 画上太阳、云、雨就能进行天气情况的教学。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导入新课的策略 篇2

新授课内容的巧妙的导入,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习的能动性、自主性,创设和谐的教学情境,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积极的分析学生、教材,采用有效的导入方式,搞好这课堂教学的第一步。现结合小学数学教学实践,就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导入法谈谈我的一些做法与大家共勉。

一、故事导入,激发学生兴趣

爱因斯坦曾说:“教育应当使所提供的东西让学生作为一种宝贵的礼物来领受,而不是作为一种艰巨的任务要他去负担。”数学学习内容的呈现应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以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小学生都是在听故事中成长起来的,故事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他们对故事百听不厌,生动有趣的数学故事令其终生难忘。学习的动力源于学生的需求,巧用故事引入,既可以调节学生的心理环境,又容易引起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还能为课堂教学的展开增添趣味性、生动性,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投入新课的学习。教学中,在导入新课时,教师应充分的结合学生各方面特点,根据教学内容,积极的把数学知识编成童话故事或寓言故事,通过自己语言的铺陈渲染、生动描绘,让学生随着幽默轻松或寓意深刻的故事情节产生喜怒哀乐的情感变化,并能以积极的精神状态投入到课堂教学当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教学“最小公倍数”时,教师可以用这样的一个故事导入:一个渔村有一老一少两个渔夫,两人从4月1日开始打鱼。老渔夫说:“我连续打3天才休息一天。”年轻渔夫说:“我连续打5天才休息一天。”有位朋友想借两位渔夫都休息的日子去买点鱼,可他不知道选哪个日子好,同学们,你们能帮帮忙吗?这时,学生们都积极的投入计算中,经过很久的计算,同学们终于选出了几个日子来。这时老师再问,我能快速的知道什么日子去买鱼能遇到两位渔夫,你们想知到吗?这时,学生就来劲了,学习极为主动。接着,教师就顺势给学生讲解最小公倍数的相关知识,学完之后,学生们才恍然大悟,原来是这样!通过这样用故事的导入方式,能有效的引起学生的注意,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教学能收到很好的效果。

二、游戏导入,活跃课堂气氛

游戏是儿童喜爱的活动形式,根据小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强的特点,在新课导入时,教师如果能通过组织学生做各种新颖有趣的游戏来引入教学内容,融知识、趣味、思想于一体,寓教于乐,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中积极参与到新课的学习中来。那么,既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活跃课堂气氛,又能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使学生能够轻轻松松地进入数学童话世界中,能极大限度的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例如,在教学“可能性的大小”时,教师可以准备一个不透明的口袋和三种不同颜色的乒乓球各5个。然后把口袋和乒乓球全部展示给学生看,教师在此时可以加用一些语言在里面,如:请同学们看清楚了,呆会儿乒乓球一进口袋里面后,他们就全部变颜色了,而且个数也变了。此时,所有的学生都会全神贯注地看教师的表演。教师把乒乓球放进口袋,做了几个夸张的动作后,问学生:结果如何?此时,学生将会一言不发,然后,教师又把乒乓球倒出来给学生观察,学生的兴趣会突然高涨,且高呼道:老师不会变魔术,一个都没有变!老师就对学生说:“你们说得太对了,老师确实不会变魔术,我们这节课不是来教大家变魔术的,而是和大家一起来讨论可能性的大小。通过这样的游戏导入,有效的活跃了课堂气氛,带动学生参与其中,使学生在“乐中学”、“玩中学”,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三、疑问导入,启迪学生思考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求知欲往往是从“?”开始的。也正如教育家陶行知说:“发明千千万万,起点是一问。”问题是学生思维的动因,对学习数学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只有有了恰当的疑问,才能促使学生认真思考、探究。因此,在小学的数学课堂教学中,在导入新课时,教师要善于运用设疑这一重要的教学手段,在静态的教材知识信息中设置矛盾,精心设计教学活动,巧妙设疑,使学生“心欲求而不得,口欲言而不能”,不断地启迪学生思考,激发学生去生疑、释疑,从而使教学过程环环相扣,步步深入,把学生的思维引向“山外青山楼外楼”的境地,使学生的学习情绪一开始就能进入最佳学习状态。

四、联系旧知识导入,引导学生不断认识新知

数学学科的特点是逻辑性、系统性强,新知是旧知的发展和深入。数学知识,就像链子那样,一环扣着一环,新旧知识之间必定存在着某种联系,利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法,这是由数学学科的知识连贯性、系统性决定的。根据认知心理学的同化理论,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中起固定作用的观念,教师要把学习的方式引导为新、旧知识连接纽带和桥梁,并充分运用到教学实践之中。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导入环节中,教师还应如实的抓好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积极的运用学生原有的知识去引出新知,使学生在巩固旧知识的同时,还能有效的吸收新知识,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谈谈小学数学新课的导入 篇3

关键词:新课导入;趣味性;针对性;直观性;实效性

在数学课上,有经验的老师都会在上课伊始就紧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导他们积极地投入课堂教学中来。那么,如何进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新课导入呢?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谈几点体会:

一、新课的导入要注重“趣味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老师在上课之前就要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整节课学生都会积极主动地去思考。这样教学效果才会显著。

例如,在学习“分数的基本性质”时,多数老师都会通过讲述一个故事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如,《阿凡提巧断家务事》的故事。一天,一家三兄弟要分家了。父亲把一块地分给他们。父亲说:“老大,你要这块地的三分之一吧,老二你分得这块地的六分之二吧,老三你要这块地的九分之三。”老大、老二觉得很吃亏,就吵了起来。刚好,阿凡提路过,就问为什么吵。清楚原因后,阿凡提哈哈大笑起来,就分别给三兄弟说了几句话。三兄弟就都不吵了。故事讲到这里,老师问:“同学们,你们知道阿凡提为什么会笑吗?他们三兄弟分得的地一样多吗?阿凡提对三兄弟讲了哪些话,三兄弟就不吵了呢?”学生都纷纷说不知道阿凡提讲了哪些话。老师就说:“同学们,我们学习了分数的基本性质之后就清楚了。”接下来,老师就势引出分数的基本性质的课题。这样的故事能够激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浓厚兴趣,从而促使他们认真学习,想要弄明白三兄弟到底分得的地是不是一样多。

二、新课的导入要注重“针对性”

新课的导入有很多方法,但无论哪种方法,都必须以教学的内容为出发点,有针对性地选择导入方法,绝不能图表面的热闹。我在教学三角形的面积时,“三角形面积公式推导”与前面学过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有着紧密的联系,是旧知识的扩展与延伸,那么,导入新课就宜采用“以旧带新”“直观演示”导入法。

而在执教“可能性”一课时,我则根据这节课的内容带着学生做起了摸球游戏,即把红、黄、蓝三种不同的球放在一个“魔盒”里,由学生摸球,其他同学当小小猜想家,猜猜摸球的学生可能会摸到哪种颜色的球,从而让学生体会可能性。这一游戏活动极大地发挥了学生的身心潜能,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同时省时而又高效地完成了教学任务,使学生学得既轻松又愉快。

三、新课的导入要注重“直观性”

新课的导入要从新旧知识、前后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知识迁移、逻辑发展,自然地、连贯地、合乎逻辑地从已有的知识导出新的知识,造成一种“知识冲突”,让学生在迫切要求下开始一种新知识的学习。这种方法,也就是指教师通过实物、教具或者是投影等手段,达到引起学生各种感官共同参与的目的,使学生进行有效的观察和思考,进而学习新的知识。这种方法有助于学生第一信号系统和第二信号系统的协同作用,化抽象为具体,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认识。

例如,在教学一年级下册“认识图形”这节课的时候,就可以运用直观感知来导入新课。老师在上课开始,分别出示各种图形的直观教具,引导学生说出他们的名称,逐个认识各种图形。这比凭空想象或者是在黑板上画图形,让学生的认识更加具有视觉的冲击力和直观性。

四、新课的导入要注重“实效性”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经常针对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的知识错误精心设计练习课。这时的新课导入就要注重实效性。教师在上课之前,可以以课件的形式展示学生的错题,开门见山地说:“同学们,上次我们的作业错题较多,这节课,我们就来解决这些问题,纠正这些错误。”这样,在老师的引导下,整堂课学生都会集中注意力听课。这样,就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总之,新课的导入是一门艺术,因此,如何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帮助学生学习掌握这门重要的课程,是教师首先要考虑的问题。而在各种教学技能中,新课导入技能在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这就要求教师刻苦钻研,吃透教材,挖掘每一节的切入点,提高新课的导入技能,使数学课生动、有趣,易于掌握。我们只有不断地探索适合学生的方法,才会让自己的课堂绽放异彩,从而使学生以饱满的热情听课、思考。

参考文献:

[1]刘玉术.走进新课程[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2]刘秀引.新课改下的课堂教学[J].中小学教学参考,1999(21).

[3]王永强.新课程理念下的开放式数学教学[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18).

初中英语新课的导入形式 篇4

一、实物导入, 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根据直接法教学原则, 教师可以将生活中各种各样的实物直接带进课堂, 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 加深印象, 促进记忆。例如, 在教学仁爱版《英语》 (以下各例均来自此教材, 不再注明) 七年级 (上) Unit 2, Topic 2, Section C (有关服装的词汇) 时, 我特地穿了一套新连衣裙, 一走进教室, 学生就投来惊奇的目光。我指着连衣裙说:“Hello! This is my new dress.Is it a nice dress?”学生异口同声地说 :“Yes! ”然后我带读dress这个单词, 接着用学生身上穿的衣服进行服装类词汇的教学, 带出导入新课的内容:What color is this dress?It’s green. 由于这些实物都是学生熟悉的, 也是他们生活中用到的, 因此整堂课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 不但学得快, 而且记得牢。

二、歌曲吟唱导入,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音乐是人生最大的快乐。优美的音乐, 欢快的节奏, 既愉悦身心又陶冶情操, 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唱歌时, 随着旋律的起伏变化, 在感到愉快、满足的同时, 会产生兴奋情绪。上课伊始, 学生注意力不易集中, 利用歌曲导入, 学生会感到新奇振奋, 从而自然地进入学习氛围。如在教学七年级 (上 ) Unit 1, Topic 2, Section C (数词1至10) 时 , 以歌曲“Ten Little Indian Boys”导入。这首歌曲不仅旋律优美 、节奏轻松愉快 , 而且是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能使学生立即融入英语学习氛围, 并对将要学习的新课内容有初步了解。在教九年级 (上) Unit1, Topic 3, Section D时 , 播放歌曲《爱的奉献 》, 之后师生对话 ( 教师问 :Have you ever heard this song?What will you think ofwhen you hear this song?让学生讨论 ) , 导入希望工程。歌曲导入全方位调动学生的视听感官, 容易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还能活跃课堂气氛,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游戏导入, 激励学生进入乐学状态

1.竞赛游戏

竞赛具有刺激性, 符合初中生争强好胜的心理, 能使他们积极思维。在新课教学开始时, 常需要复习已学的单词或句型, 然后导入新课。复习单词时, 我将单词卡片逐一摆在讲台上, 并将学生分成两大组, 每组选一名代表, 教师念单词, 学生快速拿到相对应的卡片, 将其交到老师手里, 其他学生连读两遍。这个小游戏使课堂气氛异常活跃, 学生的积极性很高, 都争着、抢着到前面试一试。在复习句型时, 我让学生玩转盘抢答游戏。转盘的内环标示四个小组, 外环是要复习的句型。指针指向哪个小组, 则由哪个小组说出相应的句型, 其他小组可以补充。

2.猜谜游戏

初中生求知欲强, 教学中教师可以设置悬念, 开展“猜一猜”的活动, 让学生开动脑筋、积极思考。如在教学七年级 (下) Unit 6, Topic 1, Section B Is there a sofa in your study? 时 , 我用“猜猜 老师的新 家”的游 戏导入 : “I live in a new house now.What’s in my house?Guess! ”由于是一种真实的交际需要 , 学生非常自然地说出许多上节课刚学过的句子:Is there a computerin your house?Are there any books in the house? ...在与学生问答的过程中, 我一边引入本课新的语言知识, 一边逐步呈现新家的情景图, 随着叙述内容的不断增多, 讨论的气氛愈加热烈。用这种猜测的形式进行问答交流, 使课本上的知识转化为运用英语的能力, 取得了很好的交际效果。

四、故事导入, 增强英语课堂的吸引力

学生很喜欢听英语故事, 所以, 我会在授课前结合教材内容、学生实际, 在适当的时机导入。听英语故事可以发挥学生的想象力, 开发他们的智力, 使他们对英语保持新奇感, 变被动学为主动学, 变兴趣为爱好。例如, 在教学八年级 (上) Unit 1, Topic 1, Section A Are you going to play basketball? 时 , 一上课, 我就说:“Hello, today I’m going to tell you a story———Mr.-Going-to-do.”这时 , 学生都露出了好奇的神色。接着 , 我绘声绘色地讲着故事, 当我提到Mr.-Going-to-do要去做的事, 学生竟然会用He is going to ...来接我的话。我就自然而然地导入新课内容be going to do的教学。在这样轻松愉快的气氛中, 学生由于受故事吸引而牢牢记住了be going to do的结构, 使原本枯燥又容易混淆的语言点具体清晰, 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英语课堂教学的导入形式多种多样, 没有固定的模式。教师要根据每堂课的具体情况, 采取灵活、有效的方法, 以此激发学生的兴趣, 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创造有利条件。

摘要:新课的导入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开端。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导入有法方能导之有效, 导入环节设计的好坏是决定课堂教学成败的关键。在课堂教学中, 自然、新颖、富有趣味的导入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使学生更快地投入新课学习的氛围中, 激活思维, 燃起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热情, 唤起求知欲望。本文重点探讨初中英语新课导入的形式。

关键词:初中英语,新课导入,导入形式

参考文献

[1]吕良环.外语课程与教学论[M].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3.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导入新课的方法 篇5

河北省无极县大陈镇学区 成军红

要想上好一堂数学课,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课堂教学中,精彩的导入是激发学生求知欲,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内在动力。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设计相应的教学导入方法,让学生在数学课的一开始就跃跃欲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根据教学实践,谈谈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导入新课的方法。

一、直接导入法

直接点出课题,引入新课,教师用简洁明快的讲述和提问,以引起学生的注意,诱发探求新知的兴趣。由于初中生注意力集中时间短,直接进入主题可节约时间,将课堂前短时间全部用于教学新课使学生在大脑处于兴奋状态下完成教学内容。但由于初中生无意注意大于有意注意,这种方法不易把学生从课间的注意力转入到课堂中来,因而,此方法在初中数学课上使用是比较少的。

二、生活事例导入法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学生生活在现实世界中,每时每刻都会感到生活中的许多问题。教师作为教学的引导者,应该多观察、多挖掘,创设出在学生生活情境中熟悉的数学问题,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达到激发思维的目的。如在学习《事件的概率》内容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题目:小芳和小丽都想观看“水立方”的游泳比赛,但只有一张门票,你能否想一个公平的办法来决定谁去观看?有同学建议用投掷硬币的方法来确定:因为“硬币正面朝上和反面朝上的机会是一样,所以是公平的。”有男生说:“世界杯裁判就是这样决定谁先发球的,肯定是公平的”。这样的情境让学生从直接的生活经验与背景中,亲身体验数学问题,很容易调动学生的积极思考与踊跃回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情境导入法

情境导入法是指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运用语言、图片、音乐等手段,创设一定的情境渲染课堂气氛,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进入新课学习的一种导入方法。情境导入法使学生感到身临其境,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起到渗透教学目标的作用。例如:在讲授“形状相同的图形”时,设计了这样一个别开生面的课堂情境:以一曲振奋人心的国歌,伴随着自己精心设计的两面形状相同,大小不等的五星红旗,从大屏幕下冉冉升起,作为课堂的切入,很自然的引入新课。

四、温故知新导入法

在复习旧课中设计问题启发学生思考,在学生“意犹未尽时”导入新课,也就是复习引入,这是我常用的导入方式。如讲“梯形中位线定理”时,我首先复习“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引发学生思维,为学习“梯形中位线定理”的证明奠定理论基础,使学生围绕“三角形中位线”的性质进行思考,从而进行类比联系,引入梯形中位线定理。又如:教学三角形相似判定时,我从复习三角形全等判定后引出来,学生在思考和回忆中构建知识体系,体会数学的类比思想和从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想,从而增加了理解和记忆。这种复习类比引入,可以使学生很快将已经掌握的旧知识迁移到新课的学习中来。

五、设疑式导入法

设疑式导入法是根据中学生追根求源的心理特点,一上课就给学生创设一些疑问,设置悬念,引起思考,使学生产生迫切学习的浓厚兴趣,诱导学生由疑到思,由思到知的一种方法。例如学习《平方根》时我这样设计导入:正方形ABCD是面积为2m2的`白铁皮,请你求出这个正方形的边长?学生会建立如下方程:设AB=x,则x2=2,但是学生求不出这个方程的解。因为在有理数范围内,找不到一个数,使得它的平方等于2。为了求出方程的解,我们要引入一些新数了,这些数是什么数呢?就此设置悬念,引出课题。这种方法让学生体会到旧知识已经无法解决新问题,必须学习新知识,于是学生就会带着疑问集中注意力,追求新知识。

六、实例导入法

实例导入是选取与所授内容有关的生活实例或某种经历,通过对其分析,引申,演绎归纳出从特殊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的规律来导入新课。这种导入强调了实践性,能使学生产生亲切感,起到触类旁通之功效。同时让学生感觉到现实世界中处处充满数学。这种导入类型也是导入新课的常用方法,尤其对于抽象概念的讲解,采用这种方法更显得优越。例如:在讲授“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时,提问:小明买4千克苹果,3千克梨需27元;若买4千克苹果,2千克梨需22元,问梨和苹果每千克各多少钱?学生很快得出答案:苹果都是4千克,梨多一千克多了5元,所以梨每千克5元,得出苹果每千克3元。比直接给出方程组引入好的多。

七、类比导入法

类比导入是通过比较两个或两类数学对象的共同属性来引入新课的方法。如果已知的数学对象比较熟悉,新的数学对象通过与已知的数学对象类比,那么引入就比较自然。由于初中数学内容具有较强的系统性,前后知识衔接紧密,所以由类比导入新课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最为常见。例如,分式与分数在表达形式、基本性质、运算法则等方面都非常相似,如果在教学分式时,引导学生将分式与分数进行类比,则关于分式的教学将会更加自然顺利。又如,讲解不等式的解法时可用方程的解法类比,这样既能使学生抓住共同点,又能使学生认清不同点。采用这种方法导入新课,是培养学生合情推理的重要手段。教师施展自己的才能挖掘教材中可作类比的内容来导入新课,必然会使学生从中学到运用类比的思维方法去猜测和发现新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方法,并且尝到由此带来的乐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八、审题导入法

审题导入法是指新课开始时,教师先板书课题或标题,然后从探讨题意入手,引导学生分析课题完成导入的方法。这种方法开门见山,直截了当,又突出中心或主题,可使学生思维迅速定向,很快进入对中心问题的探求,因此也是其他学科常用的导入方法。此法运用的关键在于针对教材,围绕课题提出一系列问题,必须精心设计,认真组织。此外还要善于引导,让学生朝着一定的方向思考。

九、游戏导入法

游戏能培养学生动手操作、手脑并用的协调能力。数学教学中如能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把游戏引人课堂,让学生在游戏中自己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教坐标时,可以设计一个玩坐标的游戏:用两根绳子构成坐标,让一个同学做原点,学生对应坐标、象限、直线y=x等都可以体现。原点可以变动,坐标也就随着变化。这一游戏活动简便易行,数学内涵丰富。

浅谈小学数学新课的导入 篇6

一、数学课导入的原则

1.新课的导入应具有吸引力

注意力是学习的先导,它对学习的影响是最直接的。由于小学生年龄小,好动,注意力不集中,所以,有经验的教师都很注重利用导入新课这个重要环节,在极短的时间内,巧妙地通过谈话或一些具体、形象、直观的事物引起学生的注意,使学生的思维跟着教师的讲课走。

2.新课的导入要有趣味性

学生只有对所学的知识产生兴趣,才能爱学。因此,导入新课的主要作用在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同时参与学习过程。

3.新课的导入应有针对性

新课导入必须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征,针对不同年级、不同教材、不同时间,选择不同的方法。切记不能只图表面的热闹,追求形式花样,更不能占用过多的时间而削弱其他教学环节。

二、数学课导入的方法

1.直接导入新课

直接导入即开门见山。教师在上课一开始就直接点明本课所讲的课题以及问题的重点,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完整清晰地展现给学生,使学生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导向。例如,在教学《圆的周长》时,教师:“同学们已认识了圆的直径、半径,那么,什么是圆的周长呢?”“请同学们想象一下,如果我们将圆从某一处断开,然后拉直,将会得到一幅什么图形?”

2.创设情境导入

小学生思维活跃,教师创设一定的学习情境,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例如,教學“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教师说:“375这个数能被3整除吗?”学生一时不能说出。教师接着说:“我们能直接判断任意一个数能否被3整除吗?请同学们报数,我来判断。”这时,学生纷纷报数,教师对答如流,学生被眼前情景所吸引。然后教师说:“今天,我就来教你们这个本领(出示课题)。”这样使学生在愉快的情境中轻松地接受了新知。

3.联系实际导入

数学是和人们生活、生产实际联系最密切的学科之一。许多数学知识都直接源于生活、生产实际。从学生所熟悉的生活、生产实例出发,使他们意识到数学有广泛的应用性,从而使他们的学习变成一种自我需要,增强学生的求知欲望。如,“多位数的认识”,首先设计一组万以内数的读写练习。由于是已学的旧知识,学生能很快、准确地读写。接着教师出示:我国已有1 300 000 000人口,领土面积9 600 000平方千米……学生由于只接触到万以内的数,因而读不出来。教师指出:在日常生活、生产实际中,需要认识的数的范围往往是非常大的,只有万以内的数是不够的,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多位数的认识”。

总之,小学数学新课的导人方式有很多,比如,游戏导入法、谜语导入法等等,但是,不管采用哪种导入方式,都要围绕一个目标,那就是为学生学习新知创造一个愉悦、和谐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唤起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创造性,让学生愿学、善学、乐学,总之,导入的方式,既要结合学生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又要根据教材内容,灵活地选择教学方法,其目的就是要千方百计地诱发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从而提高教学效果,保证素质教育的实施。

(作者单位 河北省阜平县史家寨乡史家寨小学)

浅谈小学体育教学导入新课的方法 篇7

1、利用情境导入新课

在教学中, 教师要捕捉、利用课堂中出现的特殊情境, 因势利导的组织教学, 引出教学内容, 并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我在给二年级学生上课时, 课的内容是学习广播体操, 在课即将开始时, 天空中出现了一对排成“人”字形的大雁, “人字”, “人字”学生大声欢呼, 忘情的谈论, 雁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 课无法进行, 这时我没有指责学生, 而是和学生一起目送大雁远去, 并及时抓住了这一情景, 我说大雁多守纪律, 队伍排的多整齐, 我们今天学习广播体操, 同学们能不能在做广播体操时像大雁一样整齐排列, 动作一致, 同学们在与大雁的比试中注意力也高度集中, 教学效果良好。

2、利用竞争心理导入教学

竞争是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动力的关键因素之一。体育教学在教学中应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身心状况, 恰当合理的竞争机制引入教学中, 以诱导、激发、鼓励学生进行竞争, 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 径赛类课一般比较枯燥, 学生的积极性不高, 我运用了竞争的特点,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如我在上男生接力跑时说同学们, 今天我们学习接力跑, 目标是要打破我校教师61秒的男子400米接力赛纪录, 同学们有了这个刺激后, 个个精神抖擞, 跃跃欲试, 我接着说, 要想打破这一纪录, 我们每组四名同学首先要学会和掌握交接棒技巧, 这时本节课的重点, 也是我们能否打破校纪录的关键, 我通过这个刺激, 使课堂生动活泼, 同学们积极性提高, 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3、利用示范导入新课

动作示范市体育教学中最普遍、最常用的教学方法, 它是教师帮助学生了解要学习的动作要领的方法, 利用示范导入也是体育教师应掌握的一种导入技能, 它不仅可以直观的使学生掌握要领, 还可以激发学生兴趣, 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如我在讲上单杠支撑后回环这一节复习课时, 为了提高学生的技术动作的准确性, 我找一名学生做示范, 由于这名学生上体不敢后倒, 所以完不成动作, 我根据这种现象, 让学生对这个错误动作进行分析, 最后总结出正确要领。本次通过反面示范, 让学生掌握了重点, 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4、利用故事导入新课

喜欢听有趣的故事是学生的一大特点, 因为学生好奇心强, 容易被故事情节所感染。体育教师应抓住这一特点, 通过给学生讲解有趣的故事, 激发学生兴趣, 进而提高学习效率。如我在上室内体育理论课时, 将本节课的主题“体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共产主义人生观、道德观”书写到黑板上, 学生发出一阵哄笑, 我没有生气责怪学生, 而是讲了一位运动员刻苦带病训练, 最后因病无法继续训练, 但在临终还要穿上比赛服, 表现出了对体育事业的坚定决心和信念。从这个故事中, 我们看到了这位普通运动员所表现出来的崇高的共产主义人生观、道德观, 通过这个生动的故事, 使学生明理, 不但引出了新课, 还达到了教育效果。

5、利用游戏导入新课

游戏可以活跃课堂气氛,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可以让学生迅速完成教学目标, 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我在讲立定跳远这一节课时, 让一位学生模仿青蛙跳跃, 然后做青蛙过河的游戏, 让同学们明白青蛙跳跃时, 两只脚是一起离地, 又同时着地的, 然后很自然的引出本节课。

6、利用形象教学法导入新课

形象教学能大大增强学生的参与性, 特别是对低年级的小学生来讲, 体育课会给他们带来浓厚的兴趣, 他们会感到在做游戏, 玩的很开心, 这样也就做到了寓教于乐, 如我在讲“打雪仗”—投掷小沙包一课时, 让同学们现象打雪仗的情景, 学生们兴趣浓厚, 然后我因势利导讲解投掷小沙包的技巧, 由于运用了形象教学法, 使学生很快进入了学习状态, 掌握了要领, 达到了教学要求。

7、利用提问导入新课

提问是导入常见的方法, 一般有两类, 一类是复习提问, 目的是承上启下, 使学生从旧知识中获得新知识, 进而产生与本课相关的生活知识设计问题, 然后再巧妙地导入新课。如我在讲前滚翻一课时, 为了让学生对“团身”这一技术要素有深刻理解, 我让学生思考, 冬天到了, 刺猬为了搬到更多的食物应该怎么做, 学生立刻想到, 刺猬在食物较多的地方将身体缩成一团, 就地翻滚, 身体上便会沾满食物。我顺势引导今天我们学习前翻滚也一样, 只要翻滚时把身体团紧就能在垫子上平稳翻滚, 这样学生既掌握了要领, 又有了浓厚的兴趣, 教学效果较好。

8、利用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习活动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因素, 一个人有了兴趣才能集中精力学习。如我在讲编队飞行一课时, 首先问小朋友们, 想当飞行员吗? 学生都很高兴, 很愿意, 这时我带领学生模拟飞行的各种动作, 爬行、俯冲、斤斗等, 然后我告诉小朋友, 想当好飞行员就必须学会编队飞行, 下面我们比一比那个飞行小队飞得最棒。这样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总之, 新课的导入是体育教学的一个关键环节, 精彩的课堂导入是上好一节课良好开端, 只要我们在教学前认真准备, 精心设计导入, 就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效率。

摘要:在小学体育教学中, 导入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一次成功的导入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激发学生的兴趣,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从而提高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效率。

浅谈新课的导入 篇8

一、故事导入法

听故事是许多人的喜好, 选取与课文内容联系密切的故事能很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唤起学生学习新内容的热情。如“数列”一章, 我们可以这样一个故事导入:古印度有一个国王酷爱象棋。一天, 他和象棋大师下棋, 并许诺:若大师赢了, 可满足他提出的任一个愿望。结果大师赢了, 说:金银财宝我不要, 我只想要一些小麦回家充饥。国王问:你要多少?大师说:不多, 在棋盘的第一格里放一粒, 第二格里放二粒, 第三格里放四粒, 后一格放的数目是前一格的两倍, 按其规律把棋盘放满就行啦。国王笑大师要求太低, 招呼粮食大臣按要求给他。大臣回去一算吓一跳, 全国的粮食全给他也不够。大臣报告国王, 国王也大吃一惊。同学们, 你们知道小小棋盘究竟需要多少麦子放满?要知算法请学好“数列”这一章。

对于故事导入法一般用在新一章的开头。

二、问题引入法

现在常见课堂模式是:问题情境—学生活动—建构数学—数学应用—回顾小结。每节课都有明确的课时目标, 而数学课的课时目标可通过转化成一个个问题的形式展现出来, 教者的任务是领着学生怎样解决这一系列问题。例如, 在“复数的几何意义”这节课, 教者提出问题: (1) 实数与数轴上的点是一一对应的, 实数可用数轴上的点来表示, 复数是否也能用数轴上的点来表示呢?若能该如何表示? (2)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 点A与以原点O为起点、A为终点的向量OA是一一对应的, 那么复数能用平面向量表示吗?请同学们带着这两个问题看书“复数的几何意义”这一节, 该如何回答这两个问题?

三、实例观察法

数学也是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工具之一。经常有意识地灌输一些与生活联系较密切的数学实例, 对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是很有帮助的。在讲“三视图”这一节时, 我们可借助多媒体, 放一段奥运会郭晶晶跳板跳水的镜头, 让学生观察, 思考:裁判是根据什么评分的?画面上会出现跳水时从正面、上面、侧面看到的不同镜头, 说明裁判的观察不是片面的, 而是从多角度看问题。所以我们要能更好、更准确地观察、描述一个事物, 应学会从不同方向来看物体。在数学领域, 我们要画空间物体的结构, 引进了三视图。

这样地引入, 既让学生愉快地看了奥运比赛节目, 培养了爱国主义, 也潜意识培养学生生活处处有学问的思想。

四、开门见山法

一节课长就45分钟, 如果在导入过程中每次都花大量的篇幅引入, 势必会引起本节课的教学任务难以完成, 所以许多时候导入时要干净利索, 开门见山。

五、自学辅导法

现行的教材, 容量大, 课时相对紧张, 如何在规定的时间合理地完成教学任务, 这需教师统领教材、站在一定的高度驾驭教材。新课改注重培养学生的参与能力, 许多时候要大胆地放手让学生掌握主动。新教材的一些章节其实可以通过学生自学, 教师适当点拨的模式进行。在“独立性检验”这一节, 如果教师照本宣读, 一节课从头讲到尾, 时间都比较紧张, 学生听课也易疲劳, 我认为这节课完全可让学生自学。在新课开头, 布置本节课学生要完成的任务:请同学们看书X页到X页, 然后仿照典型例题 (血清与预防感冒的问题) , 完成课后的练习。对这一部分内容, 《课程标准》上只要了解独立性检验的基本思想、方法及初步应用, 学生是完全有能力通过自学来实现的。

数学新课的导入艺术 篇9

一、观察设问导入法

借助直观、有启发性和趣味性的实验活动, 引导学生自己发现规律、归纳结论, 可使学生在发现的喜悦中提高学习兴趣, 同时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 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和发现问题的能力.如在教学“等式的性质”时, 不妨这样做:用一架天平, 让学生在天平两边的秤盘里, 放着重量相等的物体.然后在两边的秤盘里加上 (或拿去) 重量相等的物体, 让学生观察天平加上 (或拿去) 物体后仍旧是否平衡.学生弄清实验现象以后, 随即引导学生一个等式两端同时变化后的情况是否与实验现象相吻合.最后, 在学生已掌握实验现象的基础上直接引入等式的性质.

二、设疑驱思导入法

“学起于思, 思起于疑.”在引入新课时, 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制造悬念, 提出大多数学生看起来与本课教学内容无大关系, 实则联系紧密的典型问题, 激起学生思考、探究知识真谛的欲望.例如“负数”的引入, 教师一开始就向学生提出“3-5=?”的问题.这样的问题对学生来说既自然又很有吸引力, 对于被减数小于减数的问题, 有些学生虽然碰到过, 却无法解决.学生会说:“不能减!”教师接着问:“欠多少才能减?”学生肯定会说: “欠2”.然后在这时引进记号“-2”表示欠2, 从而启发学生引出“负数”的定义.这样, 使学生的思维由潜伏状态变为积极状态, 从而激起了学生的强烈求知欲.

三、忆旧类比导入法

新的学习总是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的, 在教学新的内容时, 我们应该首先让学生从已知的内容出发, 进行新旧对比, 既可以复习巩固旧知识, 又可把新知识由浅到深、由简单到复杂、由低层次到高层次地递进, 从而有利于用知识的联系来启发思维, 促进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例如, 教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的教学过程中, 出一道二元一次方程组让学生用代入法计算, 然后导入加减法.这样, 通过一系列的练习, 诱导学生分析解题过程, 总结解题步骤, 就可以减少新旧知识间的梯度, 并将这一过程让学生自己完成, 有利于探究习惯能力的培养, 更有力于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

四、猜想归纳导入法

牛顿说过:“没有大胆的猜想, 就没有伟大的发现.”猜想是科学发现的重要途径, 它具有伟大的创造性.许多科学家的发明创造, 都是经合理的猜想获得结论, 然后再进行逻辑推理和实验, 从而得到正确的结论.在讲授新课时, 可从某些现象中发现某些规律, 从而导入新课, 这种方法可以使学生在发现的喜悦中提高学习新知识的兴趣, 有利于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同时对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具有积极的作用.如在讲指数函数的定义时, 可和学生一块做游戏:每人拿出一块正方形的纸从中间对折, 沿折痕撕成2张纸, 把这两张纸重叠后再从中间对折, 沿折痕再撕一次, 2张纸变成4张纸, 把4张纸重叠再折再撕, ……若撕了x次得到了y张纸, 你能写出yx的函数关系式吗?通过游戏, 学生很快回答:y=2x从而引入指数函数的定义.这样可使学生在游戏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实物启发导入法

导入时, 可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状态、知识能力基础、兴趣爱好, 运用一些常见的实物引导, 并使用和谐可亲的语言, 将所讲内容使学生听起来如入胜地, 流连忘返.如教学“同类项”时, 可设计这样的学生活动:教师将一小袋不同面值的硬币带到课堂上来, 把数硬币计算总面值的任务交给学生, 同时要求用不同的方法数出…接着可问, 如果有满满的一罐, 你会怎样数, 选择哪位同学的数法速度比较快?用“物以类聚”的方法自然地引入了同类项的知识学习.这样导入新课, 新颖别致, 像磁铁一样把学生吸引住, 后边的课上起来也就顺了.

六、历史故事导入法

在新授课时给学生讲授一些与课有关的趣味性事例 (名人轶事、历史故事、数学趣题、数学游戏等) , 这样导入新课, 能吸引学生的注意, 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 使学生一开始就精神饱满, 在急于释疑的迫切要求之下学习.如, 在相似三角形一课中, 可用《牛顿的杠杆》的故事;讲“圆的周长”可以用祖冲之与圆周率的故事导入.

导入历史新课的联想法 篇10

在传统历史教学中, 教师在讲课时, 都是用教过的旧知识去复习提问、探讨导入新知。如果学生对历史不太感兴趣, 就很难引起高度重视。正像一首曲子, 优美的前奏固然能震撼我们的心灵, 起到令人愉悦的作用, 但对于不会或不能欣赏的人来说却是毫无用处。因此导入新课不容轻视, 教师对这一过程巧妙处理, 可以起到先声夺人的作用, 使学生的求知欲由潜在状态转入活跃状态, 注意力很快转入课堂。

请看下面两个导入新课的例子。例一:“我给大家朗读一首诗,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 ……’同学们知道这是描写的什么事件么?”根据学生的回答, 老师可以顺水推舟地引出红军长征的主题。例二:有教师要介绍美洲的灿烂文化, 是先从马铃薯、西红柿谈起的。老师像话家常地说:“上海人把马铃薯叫做洋山芋, 把西红柿就做番茄。你们知道这些农作物的名称上为什么被加上‘洋’、‘西’、‘番’字呢?”同学们很快猜出:“是不是这些东西从国外传过来的呢?”这样, 古老而遥远的美洲历史就被引了出来。

上面两位老师的新课开头, 引起了学生的浓厚兴趣, 他们反映:“挺新鲜, 有情调。”“很亲切, 与生活有关, 对我们有吸引力。”“感觉各科知识是相连的, 不枯燥了。”上面的两个例子是利用学生从其它学科所获得的知识, 以及生活的经验与课本内容相连, 起到了引“生”入胜的作用, 而且紧扣教学的目的。导入新课的开场白至关重要。它在一节历史课中虽然只有几分钟、几句话, 作用却很大。好的新课导入能迅速抓住学生的心, 引起学生的兴趣、求知欲、注意力, 对于形成良好的课堂气氛, 接下来顺利达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有着重要的意义。

导入新课的方法是非常多的。在和学生的接触中我发现, 学生除了在历史课本上学到历史知识外, 还通过政治、外语、音乐、美术、地理等学科, 以及报刊杂志、文学作品、电影戏剧、媒体新闻等多种渠道获取知识。现在的学生生活接触面很广, 各种知识和社会经验也比较丰富。因此, 很多新课内容并不全“新”, 它们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存在结合点。无论是中国的、世界的, 还是古代的、现代的历史, 这方面的例子比比皆是, 只要我们能有一双发现的眼睛, 就能找到这个连接点。古人云:“寓教于乐。教人未见意趣, 必不乐学。乐者, 心之动也。”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教师怎么才能导入新课, 需要遵循哪些原则呢?

1. 要有明确的目标指向。

导入必须针对教学任务和内容, 精心设计教学语言, 引用的材料必须紧密配合所要讲述的课题, 不能脱离主题。

2. 吸引性原则。

中学生注意力时间不长, 再加上课间休息的情绪惯性, 教师要在极短的时间内, 把他们分散的注意力集中起来, 必须找到他们懂得的知识或感兴趣的内容, 激起学生的满足感和兴奋度。

3. 趣味性原则。

要开启思维, 诱发思考。教育家巴班斯基说:“一堂课上之所以必须有趣味性, 并非为了笑声或耗费精力, 趣味性应该使课堂上掌握所学材料的认识活动的积极化。”教师要在导入中让学生以新知发现者的愉快心情转化为稳定的内在动力, 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 参与学习过程。

4. 灵活多变, 新颖, 不千篇一律。

孟子说:“教也, 多术也。”导语的设计是一种教学的艺术, 因此不会是固定不变的模式, 再加上教师的创造力也是无穷尽的, 所以导语设计的方法也是千姿百态、异彩纷呈的。选用哪一种方法, 一般由教学内容所决定。如展示鸟巢和水立方的图片, 可以引出奥运会的由来, 讲述古代希腊的历史和神话故事;播放歌曲《春天的故事》, 通过听歌导入改革开放, 等等。

5. 教师通过接触学生, 了解他们所学到的各科知识, 以及

学生在特殊年龄段关注的问题和爱好等, 使各科知识形成一张交错的网。教师要放开思维, 不拘泥于教材, 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善于在启发学生兴趣和提高课堂的有效性上下功夫, 善于发现各科知识与历史的相通之处。

经过多年的实践, 笔者发现与传统方法相比, 跨学科的导入法具有更明显的时效性。

1. 令对历史学科没有兴趣的学生产生好奇, 激起求知欲,

扭转“历史等于死记硬背”的概念, 改变呆板、陈旧的教学课堂, 有利于后进生转化工作的开展。

2. 引导学生用已经会的其它学科知识去思考, 可以开启思维, 拓宽视野。

教师可以较快地发现学生擅长的学科, 激发他们的兴奋感和满足感。教师更加具有亲和力, 师生关系更加融洽。

3. 有利于教师多角度、多层次、宽领域地展现历史面貌。

历史知识包罗万象, 过去与现在的对比, 对各学科的辐射, 更好地体现历史精髓与存在价值。

上一篇:质谱联用法下一篇:校企政物业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