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作文教学呼唤回归

2024-06-02

语文作文教学呼唤回归(精选十篇)

语文作文教学呼唤回归 篇1

语文教育教学权威专家语文出版社王旭明社长不久前呼吁,现在“假语文” 充斥课堂,莫让“假语文”泛滥成灾,要杜绝”假语文”现象。他认为现在语文课堂教学“假语文”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贴标签式的生硬拔高;二是语文的元素没有融化在语文教学中;三是语文课成为表演课;四是过度使用PPT课件、音乐和其他辅助手段。笔者多年来一直从事教师培训工作,在平时的语文听评课及教育教学研讨观摩等活动中也深有同感,不乏担忧,多有反思。这诸多方面都是语文阅读教学的诟病,是阅读教学失真的表现,呼唤真实的语文教学,语文阅读教学要回归本真,即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教师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要重视对学生的学习方法指导,要重视学以致用、语文实践,要重视情感体验。

一、语文姓“语”,语文课要回归学科本位

新课程标准下的语文教学更加强调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的联系以及各学科之间的融合,这也是从语文学科本身的综合性特点提出的。然而在实际教学中,一些老师把握起来就出现了偏失。如教学《探索月球奥秘》这一综合性学习, 教学的重点应该在让学生感受“月文化” 的魅力,培养学生探索的精神和人文精神。但是有的老师却津津乐道地介绍了宇航知识和月球的知识,把语文课上成了自然科学课,这就必然导致了语文学科本位的缺失。在新教师岗前培训过程中,我们发现刚出道的新教师这种情况不是个别现象。语文姓“语”,语文课要回归学科本位。

二、语文姓“语”,语文课要有语文味

一个语文教师必须要思考以下三个问题:语文究竟是一门什么课程?语文学科的根本任务是什么?语文课上我们应当做些什么?这三个问题决定了我们语文教学的方向,事关语文课堂的质量与效果,每个语文老师必须清楚明白。

近几年来,由于课堂改革的不断深入,语文老师都十分清楚地明白,语文课应该姓“语”。“要把语文课真正上出原汁原味的语文味来”。《语文课程标准》把 “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作为首要的课程理念,指出:“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扩大视野,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现实的问题是,不少老师把上述内涵丰富的素养要求仅仅“浓缩”为一个“理解”,口是心非, 一叶障目,只一味追求表面形式,教学出现了严重的偏向。特别是多媒体教学盛行的今天,不少语文课胡里花哨,一不小心语文课就成了声光电灌输的试验场。 笔者曾听过一位语文老师教丰子恺先生的《白鹅》。这是一篇生活散文,层次分明、语言生动、感情真挚。但这位老师一上课就用丰子恺的若干幅漫画引入,漫画内容既和课文内容无关,又与白鹅无关,一边看漫画还一边问孩子“感动了没有?为什么感动?”老师还要引入她对丰子恺的理解,强加给学生说“透过小事, 小画面之后,笔者们得到的感觉是不一样的,丰子恺说最喜欢弦外有余音,今天笔者们就来看看这篇散文的弦外之音”。 一篇小短文,老师就是这样生拔高,贴标签,要听出弦外之音。学生还没读课文, 根本不知道课文讲了什么内容,就要求学生胡乱的猜测,这样的语文课只能是 “以其昏昏使人昭昭”,没有语文味。

那么,语文课如何体现语文味呢?

1. 语文课要有琅琅读书声

语文课要给学生留下什么?首先是语言。如何留下呢?要充分、有效地读书, 让学生把书读出意,读出形,读出味,读出神。所以语文阅读课堂教师可引导学生立足文本,引导学生对重点词、句的理解、指导读通、读顺、读懂、读好,读中留下语言,充满了浓浓的语文味,将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有机融为一体。

我认为语文阅读课的构件之一就是教师如何指导学生读书。指导学生朗读课文也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即阅读主体对课文认知不断深化的过程。因此,在不同的阅读层面应对学生有不同的要求。 朗读课文是可以分步实施的。

(1)读正确,读流利。这是最基本的阅读要求,其他的读都是以此读为基础。 朗读课文需要老师给予具体的指导;要求学生具体做到:读字正确,字不颠倒, 不重复字句,读出长句子之间词语之间的停顿,读出段落的停顿。读出句子的抑扬顿挫,读出感情。对于刚刚起步学习阅读的儿童,老师还可以领着学生一句一句地读。逐步达到“读字读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这一层面的阅读指导,在于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整体感知。在阅读教学课堂上教师常用这样的方式检查:用你喜欢的方式自由朗读课文,不懂的词语句子要多读几遍。

如一位老师教的《金色的草地》课文时,为了让学生感悟蒲公英会变色这一神奇的自然现象,采用不同形式反复朗读课文第三自然段,先是自由地读,要求读准确,读通顺,然后小组检查读,接着指名比赛读,最后一起朗读。学生有了读的基础,再思考“我们交流交流:从课文哪些地方可发看出草地的可爱、蒲公英的有趣?”就不难了,学生很快就找到答案。有的说很神奇,有的说很美丽,有的说很可爱、有趣……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体会,答案就不一样,个性化的独特感受得到体现。这样的读就充满语文味了。

(2)口诵心维。这是感悟层面的朗读了,是要在初步感知的基础上,进而要求学生深化对课文内容的自我感受与体验。简单来说就是边读边思考。让学生用心地读课文,认真地思考,这样才能唤起学生内部已有的经验,通过联系上下文, 真正做到读有所感知,有所理解,有所感悟,产生新的疑惑。然后通过教师、学生、 作者、编者四方面的对话交流,把语文学深、学广。在这一层面的课文朗读,应坚持“以读导悟,以读见悟”。即紧紧的扣着读书,引导学生通过感知、领悟、想象、联想等活动,理解其语言,进入其境界,体会其感情。然后再通过学生的读,来检验他们的境界,读起课文来,自然能够虚心涵泳,以声传情,声情并茂。指导学生感悟课文,就是要让学生走进角色,体会情感,想象场景。阅读教学课堂上常用的检验方式是:挑你最喜欢的句子,美美读给同桌听,并且说说看你感受到了什么? 在理解词句后,设置的环节“再仔细读读,说说你体会到了什么?说出来与大家分享。

(3)有感情美读。这是积累层面的朗读训练,具有整合与审美的功能。通过一次又一次的口诵心维,对课文产生了独特感受、体验、理解后的朗读。这时的情感得到升华,通过朗读创造性地表现这种感情,要让学生一边轻轻地吟诵,一边展开想象。必要时可辅之以挂图、录像或多媒体。借助媒介读出自己的理解,读出自己的感悟,读出自己的深情。如教《第一场雪》时,学生在体会雪后的美景后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你能通过你的朗读表现出雪后的壮美景色吗?”我播放舒缓优美的音乐,创设情境,学生读得那么投入,那么动情,那么令人陶醉,让人仿佛看到北国粉妆玉砌的美丽世界。有了这感情朗读,语文味就更浓了。

2. 语文课要引导学生品词析句,大胆发表独特感受

新课标明确指出:“阅读教学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化的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在阅读教学中,教师依托文本通过品词析句加强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训练,习得遣词造句的准确性。深钻教材,充分挖掘文本中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关键点、激发点,精心设计训练点。这样,既可以促进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又提高学生对语言运用的能力。

如于永正先生教《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时,把学生预习时提出的不懂的词语写在黑板上,其中有一个词是“饱经风霜”,原文是:“他听见脚步声,抬起头来, 饱经风霜的脸上现出难以忍受的痛苦。” 其他词语都教了,惟独把“饱经风霜”这个词给漏了。“呀!”课文学完了,于永正惊讶地说,“饱经风霜,这个词怎么忘了讲呢?”不光是学生,连听课的老师的眼光都在说:“是呀,怎么忘了呢?”没想到于永正这样安排:“不过,我们已经把课文读熟了,对课文中的这位冒严寒、顶酷暑,一年到头在马路上奔波的车夫已经十分了解了,他的饱经风霜的脸会是一张怎样的脸呢?如果他才三十几岁,如果他才四十几岁……请你们展开想象,把他的脸刻画出来。”原来如此!老师精心设计了对课文人物理解的个性化说话写话训练,不到5分钟,就有学生写好了, 一个学生这样写:“这位车夫才三十多岁,可是看上去却像五十多岁的人。他面色蜡黄,颧骨很高,两只眼晴深深地凹了进去,眼里布满了血丝,眼角爬满了鱼尾纹,嘴唇发白,裂开了几道血口子,灰白的头发乱蓬蓬的,连眉毛似乎都是灰白色的。”于先生就是在阅读教学中,巧妙的运用文本设计了语言运用的训练, 既促进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又提高学生对语言运用的能力。彰显本色语文的魅力,真是让人叹为观止。

三、语文姓“语”,追求以学定教,目标要凸显“语言”

我们要始终记住:语文姓“语”,目标要凸显“语言”。语文老师上课,无非就是借语文教材的课文范例,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语言训练。语文课要以语言为核心,以语文活动为主线,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目的,也就是以念好语文的 “七字经”(识、书、读、背、写、说、习)贯穿课堂始终。

语文阅读教学要遵循语文教育教学规律,做到“以学定教”。实践“以学定教”,务必非常重视学情分析以及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需求,寻求适合学情的教学方式。语文老师上课前必须考虑以下几个问题:

(1)语文阅读教学行动目标制定的依据:不同年段阅读教学目标不同,如何把握不同年段的阅读教学的目标。根据儿童认知特点,分别确定低中高年级阅读教学的重点。低年级阅读教学的重点可以确定为四项:1激发阅读兴趣;2培养朗读能力;3落实字词句训练;4学习默读,重视语言积累。中年级阅读教学的重点可确定为五项:1学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初步学会默读,学习略读;3培养理解词句的能力;4培养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能力;5突出段落训练。高年级阅读教学的重点定位在“培养独立阅读能力,落实篇章训练”上。具体的指标是:1学会预习课文,养成预习的习惯; 2领悟文本的表达方式;3初步掌握常见文体的阅读方法;4学会归纳文章的中心思想;5学习浏览,拓展阅读。

(2)不同文类的教学目标不同,不同的文本,我们要用不同的阅读教学方式。 阅读教学要实现从理解课文内容向理解和运用课文语言的转变———教学内容的转变。阅读课教学目标和过程设计要兼顾两个方面:一是解读文本的思想内容, 二是在解读过程中加强语言文字训练。 怎样把握不同文类课文的阅读教学目标,不同文类的课文,阅读教学的目标应该是不一样的,但是在现实中,走进课堂的时候,我们每一节阅读课是不是有一些千篇一律?大家走进课堂,把课本放到讲桌上,然后在后面的黑板上写上课文的题目,“同学们今天我们开始学习哪一篇课文”,这就是我们平时大家见的最多的阅读教学的开场。有的语文老师习惯于用一种方式来教阅读。所谓的一种方式教阅读是指,有的老师习惯于用实用类文本的阅读方式教学生,追求的目标始终是盯住理解。什么认读、理解、分析具体的语句意思。这种方式如果遇到了文学类文本就脱离了文学文本的特点, 文学类的文本更多地注重体悟,我们在文学类文本中要强调这么几个词,一个是品位,品位语言;第二是感受形象;第三是体验情感。文学类的文本,我们要用这样一个方式去阅读:品位语言。比如小说,里面描写人物,是这样的那样的。你怎么说是这样那样的?它通过语言,用什么样的词语去表达的,品位语言,然后让你感受出形象。

(3)语文阅读教学要简明教学目标, 简约教学内容,简便教学环节。目标一旦确定,教学方式教学手段要全部指向目标,围绕目标,找准重、难点,设计课堂主问题,找准阅读文本突破口,设计阅读 “线索”,通过对课文的认真分析,或找到一个能够牵动对全篇(段)课文进行阅读品析的关键字词,或提炼出一个能“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问题,或设计一个时间持续长久的阅读活动,让它们一方面带动全篇(段)文章的阅读理解,另一方面又牵动课堂阅读活动生动有序地进行。其间为学生创设语言文字训练表达(听说读写训练内容包括字词句段篇)的平台,引起学生探究的兴趣和欲望。

课例:《索溪峪的“野”》的教学。可以抓住“野”这一阅读线索作为突破口,采取小组讨论合作学习的方式,在小组讨论中可以设计四个问题:1“野”在课文中指什么意思?2课文是从几方面来写这种“野”的?3是怎样写出这种“野”的? 4把你觉得写得好的内容多读一读,并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课例: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十八课《跨越百年的美丽》这篇文章较长,涉及的内容多。文章的标题富有深意,它涵盖了全文内容。课题中的“美丽”集中体现了居里夫人个性特色,是作者重锤敲击的一条主线。可在上课时从题目入手,紧扣“美丽”展开教学,出示主问题:你从哪些地方感受到居里夫人的“美丽”?

学生明确了学习的目标,引导学生合作学习,积极地进行讨论,各抒己见, 合作解决问题。老师也加入到学生的讨论中,并适当的点拔,“美丽”的含义挖掘出来了,这篇课文也就算完成了预期的教学目标。课后可布置学生写小练笔《我心中的美》,作为本课的拓展延伸。学生围绕“美丽”这条主线展开讨论,深化升华对美丽的认识。使课堂环节清晰,内容简约,扎实有效。这样的阅读教学课堂才是真实的语文课堂。

总之,“语文味”是语文课堂的灵魂, 更是语文教学所应该追求的一种境界, 具有“语文味”的语文教学的真正价值在于引领学生获得感受、体验情感、理解见解、转化智慧、积淀文化,最终形成自己丰富的精神世界。课堂上语文味浓浓,学生徜徉其间,浸润其中,以情悟情,将心契心,这应该是许多语文教师所追求的最美境界。语文教师们,让“语文味”的清香弥漫课堂吧!

摘要: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语文阅读教学课堂和教学行为悄悄地发生着可喜的变化。然而,当我们在追寻语文教学的本真意义和核心价值时,语文阅读教学课堂的“生态”依然出现种种失真的现象,呼唤真实的语文教学,语文阅读教学要回归本真,即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教师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要重视对学生的学习方法指导,要重视学以致用、语文实践,要重视情感体验。

语文作文教学呼唤回归 篇2

--语文教学生活化的探索与实践

江苏省海安县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小学 夏红缨

摘要:语言来源于生活,在生活中学语文,这是“大语文教学观”的需要。以往的语文教学只注重知识的传授,技能的训练,是在教语文课本,很少站在学生生活的高度来审视教学活动,致使语文教学成了学生生活的一种负担。因此,创设生活化的教学环境,构建生活化的语文课堂,挖掘生活化的活动资源,走语文教学生活化的道路,让语文教学回归生活,应该是语文教学的返朴归真。

关键词:语文教学;生活化;情境;体验。

美国教育家毕特科勒涅斯指出:“语文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因为“生活的世界就是教育的世界,生活的范围就是课程的范围”。教学活动是人类生活中的一部分,离开生活的教学活动是不存在的,语文教学更离不开生活。只有生活化的语文教学体系才是开放而有活力的课程体系,因此,语文教学呼唤生活的回归。

一、创设生活化的教学环境

传统的语文教学,课堂气氛严肃而沉闷,忽视了温馨的乐学环境、宽松的人际环境对学生良好心理品质、认知等方面的培养。而创设一种学生熟悉的轻松、愉悦的生活情境,才能让学生无拘无束地交流思想、表达感情,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健全的心智和完善的人格。

如何创设这种生活情境呢?首先,学生座位的安排要有生活气息。有时几人围坐,像个小家庭;有时围成一个大圆圈,像个小小俱乐部;有时根据活动的需要,甚至将桌椅全部撤去,给他们更自由的活动空间。如有些课文需要组织学生讨论,就将桌椅排成四人小组式;有的课文需要组织学生辩论,就可以将桌椅排成“两军对垒”式;还有些课文需要组织学生做游戏、表演等,桌椅的排放就更加灵活多变了。

其次,教室环境的布置也要充满生活情趣。如在教室里建立阅览角、生物角、科技角等,让可爱的小金鱼、小乌龟成为孩子们学习的好伙伴;让美丽的盆花、种子成为孩子们关注的对象;让各式的航模、车模、电子作品成为他们的实验标本……此外,还要结合教学内容与生活环境,模拟丰富多彩的课堂情境。如教跟四季景色相关的课文,就让学生把教室打扮成绿色的大自然。教室里有时“春色满园”,有时“硕果累累”,有时“雪花飞舞”……教跟社会实践相关的课文时,则将教室设计成“一家商场”、“一辆火车”、“一条公路”等,让学生完全置身于真实的生活情境中。

在这样的课堂中,老师不再是高高在上的传道授业解惑者,而是孩子们学习的伙伴,生活的导师。置身于这种生活的乐园中,孩子们怎能不神采飞扬,活力四射?

二、构建生活化的语文课堂。

教学的生活化是将教学活动置于现实的生活背景之中,从而激发学生作为生活主体参与活动的强烈愿望,同时将教学的目的、要求转化为学生作为生活主体的内在需要。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来自于生活,我们理应以课堂为起点来实施生活化的教学,加强课堂教学与生活的沟通,让教学贴近生活。这样,才能赋予课文以生命和活力,更好地揭示其全新的潜在意义;才能引导学生更好地懂得生活、学会生活,做生活的主人和强者。具体可以进行以下几方面的尝试:

1.察访--了解生活。

课文中的一些人和事由于跟学生的时空距离有差距,所以学生认识得不全面,甚至出现一定的偏差。为了帮助学生增强感性认识,就必须组织一些观察、访问、调查等活动。

有的课文内容是学生常见的比较熟悉的生活现象,但往往又是他们熟视无睹或知之甚少的,教学时应指导学生再留心去观察,通过观察去认识生活,扩大视野,理解课文,提高观察和理解能力。如《小露珠》一文,小露珠对于学生而言可谓司空见惯,但真正去观察它的同学却不多,教师应在课堂上向学生提出明确的观察任务,并精心指导学生抓住特点去观察,从而知道因为有了它,植物才会有变化,这样,学生学习课文时就能如鱼得水,得心应手了。再如《夕阳真美》一文就可以指导学生去观察夕阳,领略夕阳的美景;《云房子》一文就可指导学生去观察雨后白云的变化,了解它的姿态万千,变化多端。这样,让学生通过观察来认识生活,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

有的课文内容跟历史、传说、名胜古迹等密切相关,学生难以理解 。对此,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查阅相关资料,调查访问,加深对课文中那段生活的理解。例如:《虎门销烟》、《在大海中永生》、《访问环保专家方博士》《黄河的主人》等课文,可以指导学生到图书馆或上网查阅资料,也可以让学生扮演成小记者去采访一些了解历史的老同志,还可以组织学生参观、旅游,这样不仅使学生全面了解了当时历史背景,而且也充实了学生的生活,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和交往等能力。

2、表演--再现生活。

每一篇课文都是以语言文字载体记录着一定的生活信息,学生学习语文就是在头脑中把语言文字还原成客观事物,从而获得主观感受。生活化教学是一种在生活背景下的情境化学习,“充分提供情节背景下的学习是最有效的”。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不同体裁的课文,有很强的故事性和形象性。如童话《小鹰学飞》、《云房子》、《穿山甲问路》等;寓言《狼和小羊》、《狐假虎威》等;故事《卧薪尝胆》、《草船借箭》等;诗歌《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长城和运河》等。这些课文内容比较丰富,有不同的角色,有生动的情节,有个性的对话。课上让学生表演有很高的教学价值,它组合了各种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的参与,不但使学生获得生理感官上的快乐和满足,而且可以促进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有的课文内容距学生的生活较远,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一定的困难,教学时若借助于情境的创设,让学生通过表演再现课文所描绘的生活画面,把语言文字直接变成活生生的生活展现在学生面前,就能使学生如临其境,进一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加深对课文的感悟。例如,在教学《三顾茅庐》时,可以组织学生分角色扮演诸葛亮、刘备、张飞,再现《三国演义》中的情节,帮助学生理解人物鲜明的个性特点。教学《嫦娥奔月》,让学生想象嫦娥飞上月宫后的情景,通过生动鲜明的表演,不仅使学生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而且使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想象思维能力以及创新能力都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和提高。

3.实践--体验生活。

俗话说:“要想知道梨子的滋味应该去亲自尝一尝。”同样,对课文的感悟也是如此。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儿童是用形象、声音、色彩和感觉思维的。” 有些教师不放心让学生自己去学、去说,学生自己也习惯于被动地听、被动地学,部分学生甚至养成懒于思考、不愿实践的惰性。这种情况严重地影响了学生个性的发展,更谈不上具有创造性。因此,我们要引导学生积极投入到教学活动各个环节的学习实践中,对他们经过自己独立探索实践的每一点成功和进步,都应给予满腔热情的支持、帮助和肯定,使他们在体验实践中学会学习,学会做人

例如教学《天安门广场》一课,我指导学生画出参观的路线和天安门、人民英雄纪念碑、人民大会堂等图片,置于教室四周,再聘请学生担任“导游”。教师让“导游”戴上一顶旅游帽,拿一个无线扩音话筒,举一面三角小红旗,并要“导游”把课文改变成导游词,同学们则以旅游团成员的身份,认真倾听 “导游”的介绍,并随时向“导游”提问题,由“导游”解答。如果“导游”答不出,也可以请老师或能回答的同学作答。这种导游和游客身份的实践活动,不仅可以训练学生在内化课文语言的同时,创造性地组织语言的表达,而且可以充分体现学生对交际言语的学习和运用,真可谓一举多得。

又如教《访问环保专家方博士》一文时,我组织学生进行调查访问,拍摄周围污染环境的镜头、搜集有关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具体事例或数据,从而让学生真正感受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学完课文后,鼓励学生设计一些环保公益广告,画宣传画,写报道稿等,号召全体公民保护环境。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不仅体验了生活,而且受到了深刻的思想教育,这比空洞的说教效果好得多。

三、挖掘生活化的活动资源。

《学会生存》一书中指出:“小学教育的共同趋势是必须把理论、技巧和实践结合起来,把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结合起来,学校不能和生活脱节,儿童的人格不能分裂成为两个互不接触的世界--在一个世界里,儿童像一个脱离现实的傀儡一样,从事学习;而在另一个世界里,他通过某种违背教育的活动来获得自我满足。” 生活是个大课堂,它的教育效果和教育意义远远大于我们的课堂教育。在教学中我们如果有意识地把课堂向社会进行延伸,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于生活,尤其是创造性地运用,才是我们追求的目标。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学校、社会、家庭中的一切教育资源,引导学生走向社会,走向生活,在生活实践中掌握知识,学会生存,学会创造。

首先学校是学生生活的重要舞台,这座舞台上发生的许多故事都可以引入到学生的学习中来。例如学校里开展的各项活动,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发生的感人的故事以及学校建筑、环境等都可以成为语文教学的重要资源。教者可结合语文教学组织学生参观校园、举行游戏、比赛、主题教育等,让学生进行演讲、讲故事、课本剧表演以及写作,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其次,社会是一道广阔的背景,更是学习语文的一片天地。例如:针对当今社会上一些时髦的广告词,如“大富豪啤酒,步步领鲜”、“使用蓝天六必治,让您牙口无炎”等等,这一类故意偷换同音字的不规范用字现象,可以组织学生扮演一名文字小卫士,到社会上去纠正这类现象。这样,不仅使学生掌握了一定的语言文字的知识,养成写规范字,说规范话的良好习惯,而且也训练了学生的社交能力,说服他人的能力。其实,只要能留心,就会发现校外的教育资源是十分丰富的。如我们家乡的烈士陵园、七战七捷纪念馆、中洋水产养殖场等,就是一种很好的传统文化的教育资源,我们要充分利用它们,组织学生开展各项有益的实践活动,让学生体验生活。

另外,家庭是儿童学习语文的第一场所,父母是儿童的第一任启蒙老师。充分利用这一资源,儿童会获得很多知识。教师可以抓住每个学生家庭的特点巧妙设计语文教学。例如:有的学生家长是卖服装的,则可以让他设计一下服装广告;有的学生家长是卖水果的,则可以让他写一写介绍有关水果方面的文章等等。这样一来,学生的积极性高昂,家长更是倍加赞许。

总之,语文教学生活化,就是开放语文教学,突破课堂教学空间,向生活开放,向社会开放,让生活走进语文教学,语文教学走向生活。语文教学生活化,不仅可以克服传统的只重视语言智能的弊端,而且优化了教学过程 ,使语文教学与生活相连,与课外生活互补,让学生不断扩大知识面,丰富情感,提高鉴赏力,从而更加热爱生活和善于品味生活。

参考文献:

[1]《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6

[2]www.dysx.net 《生活化的语文教学》有关资料

[3]《学会生存》美国:埃德加富尔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语文教学呼唤人文精神的回归 篇3

文以载道,语文作为表情达意的工具,富有丰厚的人文内涵,充满人性之美,是一门人文底蕴极为深厚的学科。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也就是通过语文的教学引导学生感悟真正的文学中蕴含的人类的智慧和情感,陶冶性情,塑造情操和品格气节,学会读书做人的道理。浩如烟海,博大精深的古今中外文学名著应该在精神领域内为莘莘学子提供了自由骋翔的浩瀚天地,极其有利于学生品格方面的完善和修养的提升。而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正可以利用精华荟萃的语文教材和丰富多彩的语文学习形式等各种途径实施对“人”的灵魂的塑造。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一个重要的教育命题:中学应该承担“精神家园”的教育功能。中学阶段,正是人生的起始阶段,是人的个体生命的“童年”,与人类生命的“原始”时期有一种同构关系,在这个意义上,中学校园在人生的漫长旅途中是一个“精神之乡”,中学阶段就开始构筑一片属于自己的精神家园,即使带有梦幻色彩,却也会为终生精神发展垫底,成为照耀人生旅程的精神之光;中学教育的影响会辐射到人的一生。

中学教育应该承担引导学生构建自己的精神家园的责任,中学语文就应该成为中国社会思想的摇篮,那么中学语文教师就应该是中国社会思想的孵化器。在中小学所有的课程中,语文课所担负的传播人类和民族文化的功能是首屈一指的,而文化正是语文课的“内核”。语文课主要是通过人类与民族文化的传承,来引导学生构建自己的精神家园的;而这样的传承又主要是通过经典名著的阅读来实现的。所以中学语文必须摆脱“应试”模式,回归自己本来的职能。

作为一个第一线的语文教师,有什么能力与根深蒂固的社会思潮对抗呢,我们的学生又非活在真空之中!这是现职有良知者的感叹与无奈。在语文教育中渗透人文性,并把它作为一种规范,是语文教育本真的回归。但是,要能真正将新课标的理念转化为一种语文教育的自觉,语文教师首先自身必须具有丰富的人文修养,他必须是一个对生活充满激情,对学生富有爱心,懂得尊重的人,因而才可以把教学活动的目的和过程的设计完全指向“人”的培养,并在语文知识的传授中积极引导学生去寻求生命的意义,将完善学生的人格,将学生培养成有良好教养的人当作学科教育的终极目标。如培养学生学会自尊自爱,学会与人相处,具有科学的态度,具有宽广的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知识并有为社会服务为人类献身的精神等等。可见,没有相当的人文素养、没有高尚的精神品格和积极的生活态度的教师,是很难胜任语文教学重任的.

呼唤初中语文写字教学的回归 篇4

一、轻于课堂系统讲授———教材成“摆设”

在现行的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 学生除了能在课本的附录中看到一些名家书法介绍外 (七上附王羲之、颜真卿的介绍, 八上附米芾、赵孟頫的介绍, 九上附庞中华、孙小云的介绍) , 每学期还能拿到由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编著的《写字》一书 (每学期一册, 分册介绍颜体字、柳体字、行楷以及硬笔书法;每册16个课时) 。由此可见, 教师在写字教学一环上, 下锅的“米”是不缺的。但问题是能把这些“米”放在课堂这个“锅”中的语文老师又有几个呢?据笔者对本校及外校多名学生随机访谈得知, 对于附录“介绍”, 老师一般采用“自己课后看看”的方式处理;而《写字》这本教材, “开学时发下来, 老师就从来没有在课上讲过, 顶多是让我们照着上面描描字, 当作字帖用用。”学生如是说。

二、轻于课后系统指导———练字成“终极”

平心而论, 当前, 很多初中语文教师对待写字教学仅停留在“练字”这一层面上 (且因各方面条件所限, 要求学生大多练“硬笔字”) , 缺乏对教学的系统安排。加之学生自身学业的压力, 这也使得相当一部分学生对“练字”不够重视。常看到, 七年级时, 学生在“硬笔描红”;八年级时, 仍旧;九年级呢, 依然如故。也常看到, 学生“硬笔练字”所用“工具”各异:圆珠笔、水笔、钢笔, 甚至还有铅笔!试想, 这样的练字会有怎样的效果?没有系统的指导、没有规范的要求、没有适当的评价, 仅靠所谓学生的“自觉”、“自练”、“自悟”, 笔者以为这样的“写字教学”, 学生的收获定是甚微的。

三、轻于教师示范引领———板书成“草稿”

学生字写得好不好, 关键看教师。学生对一位语文老师的“欣赏”, 有时就是从老师非常漂亮的粉笔字开始的。现在学校语文教师中的“80后”越来越多, 也许是他们所受的教育长期缺少对书写的重视, 也许是在数字时代他们早已习惯了“敲”和“点”, 这就使得他们中“能写得一手好字”的也是凤毛麟角。诚然, 学生也就很难从他们身上获得有效的引领。另外, 留意一下这部分语文老师的板书, 可以发现, 书写能力明显不足, 一些年轻语文教师的板书能力甚至相当薄弱 (平时写字也是) 。偌大一块黑板, 东写一笔、西写一笔———毫无布局;偌大一间教室, 粉笔字却写得又小又淡———看不清楚;偌大一个汉字, 却被写得“缺斤短两”———字迹潦草。乍一看, 俨然成了语文老师在“打草稿”!教师尚且不能为学生示范, 又何谈学生能重拾“汉字之美”?

那么, 如何来改善初中写字教学的这种现状呢?笔者试从以下四方面入手:

一、正本清源:晓之以理, 动之以趣

在学生入学伊始就明确:写好汉字 (练字) 是语文学习的重要一环。但练字绝不等同于练习书法, 老师所强调的写好汉字, 首先是要会写字, 并且要写得工整, 即“规范第一”。其次, 练字是一种眼、手、脑三者协调配合的学习活动。在练字过程中, 观察力 (专心比照字帖) 、意志力 (坚持每天练习) 、智力 (设法把字写好) 、记忆力 (熟记笔画要点) 均能获得训练。另外, 要想把字写好, 还得投入、得细心。所以, 在练字过程中又潜移默化地培养了做事认真的习惯。因此, 练好字很有必要。笔者还常在入学伊始, 安排学生观看由央视拍摄的大型人文纪录片《汉字五千年》。通过视频展示汉字产生、演变、发展的过程及在五千年中华文化传承中的重要作用, 以此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兴趣, 增强练好汉字的信心。

二、执简驭繁:整合素材, 循序渐进

除上文提到的教科书后的附录以及《写字》教材外, 八年级 (下册) 语文教科书中还有一个“汉字”专题内容供学生系统学习。因此, 要切实开展写字教学, 利用起这些资料是前提。笔者根据学生特点及实际情况采取如下安排:

(1) 时间。每学期一般为四个多月, 其中前四个月安排写字教学, 期末阶段暂停。每册《写字》教材为16课时, 四个月即16个星期 (每周1课时) 。笔者放在每周五的语文课上进行, 时间为后半课 (约20分钟) 。

(2) 内容。六册《写字》教材中, 前四册的教学内容均以教学毛笔字为主。对于初中生, 尤其是初一新生来讲, 写好硬笔字 (钢笔) 尤其关键。由于笔画的注意要点是共通的, 因此, 笔者化“毛笔字”教学内容为“硬笔字 (钢笔) ”教学内容进行讲授。

(3) 阶段。由于所受条件限制及实际需要, 笔者在初中三年内指导学生以练习硬笔字 (钢笔) 为主要内容。七年级侧重“描红”, 八年级侧重“临摹”, 九年级侧重“模仿”。

三、得法养习:指导运用, 以期自得

与学生明确:要练好字并不是上一节写字课就能实现得了的, 需要坚持“得法”的训练以此“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笔者从四方面入手规范学生的书写行为:

(1) 用笔:在练字的时候, 统一使用钢笔 (如较适合学生的“英雄牌616”型) , 字迹为黑 (蓝) 色。平时写语文作业时, 使用钢笔或水笔, 并注意握笔姿势。

(2) 用帖:硬笔方面, 建议使用“庞中华”系列的字帖 (九年级课本上有推荐) , 如要选择其他书法家的也可。总之, 把握一个原则:即这位硬笔书法家的字体是你所喜欢的。要坚持练下去, 而不是朝令夕改。同时, 强调凡是练字, 须边读帖边练习, 而非随意想到哪个字就随意写几个。

(3) 用纸:七年级时, 以“描红”某位书法家的字体为主, 兼以在大方格 (“虚宫格”) 纸上完成写字课上的练习;八年级时, 在大方格纸上“临摹”七年级时所用的字帖, 兼以完成写字课上的练习;九年级时, 以在小方格纸 (作文纸) 上“模仿美文 (书法名家) ”为主。

(4) 用时:周一至周四的“练字”主要从平时的作业上体现。周五至周末依据年级不同 (如 (3) 所述) , 分别布置不同内容。另外, 寒暑假也均有布置。笔者尤其看重“在阅读摘录 (常态作业) 中练字”、“在作文书写中练字”。练字时的要求为:一是凡练必看字帖, 看一个练一个;二是求质不求量, 每次控制在15至20分钟左右, 凡写必工整, 求美观;三是字数要少, 遍数要多。

四、以点带面:教师示范, 学生互宜

乌申斯基说过:“教师个人的榜样, 对于青年人的心灵, 是一种任何东西都不可代替的最有益的阳光。”笔者虽然自觉硬笔书写基础良好, 但总认为离学生对老师的要求还有一段距离, 所以从教11年来, 无论是课堂板书, 还是课后批改, 都尽力把字写得端正、规范, 给学生以示范作用。同时, 笔者在批阅学生的写字作业时, 总把一些“优秀作品”挑拣出来, 并在课上分发给学生作范例。对于写字进步明显的学生, 在每月底的那堂写字课上, 笔者还安排1至2人发表“进步感言”, 向同学介绍“练习心得”。对于平时“大小”作业字都写得非常工整又美观的学生, 给予“特别优惠”, 即从下一学期开始, 练字作业的内容、数量都可自己布置, 不受老师约束。此外, 还积极鼓励学生通过设计黑板报、制作手抄报、参加写字比赛等活动, 使学生多方面地接受“熏陶”, 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从已毕业的两届学生来看, 效果很好。

以上, 笔者略陈管见, 期待能抛砖引玉, 也希冀有越来越多的初中语文教师都来关注并重视起写字教学, 让写字教学真正回归到初中语文的课堂中来!

参考文献

呼唤语法教学回归 篇5

郝玉明

内容提要:语法知识淡出语文教学体系,使语文教学显出“脱节”现象。重新恢复并加强语法知识的固有地位,很有必要。

关键词:尴尬处境、淡化不等于淡出、无法回避、灵活多变 最近十年来,现代汉语语法知识逐渐地乃至完全地淡出了初中语文教学。这让施教者和受教者都或多或少地感受到一些莫名的困惑。初中语文教学究竟应不应该学习必要的语法知识?也许有人会说,这个问题早在十多年前就已经吵得沸沸扬扬,并且有了普遍一致的结论,方才渐渐淡出了我们的教学范围。然而,纵观淡出这些年的教学实践,我们的语文教学陷入了一个尴尬的境地。因此,笔者斗胆认为,必要的语法知识应该学,而且必须学!本文拟就这一观点,谈一点相关的看法,以作商榷。

一、语法知识淡出教学内容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可以引导学生随文学习必要的语法知识,但不必进行系统、集中的语法知识教学。” 同时,从苏教版的课本教学内容的设置看,只是在每册课本的后面以附录的形式收录了一个“语法修辞知识简表”,并没有具体的知识要点和相应的练习巩固。这样的课程要求和课本设置,明确地把语法“赶出”初中语文教学体系,致使很多一线教师对语法基本上不讲、不上。

再从初中语文试卷题型的设计来看,语法已经不被列入考试的主要内容,充其量不过是仿写句子和病句的修改,而这些并不需要系统的语法知识,花一定的时间进行强化训练即可。既然不考,那教师和学生就更不会去上繁琐的语法课。再加上,现在各种理论和研讨会对人文性的

提倡,平时的语文教学中教师更多的是倡导学生对文学作品主体的感悟。从而使初中语法教学彻底陷入了低谷。

二、教学实践中的尴尬处境

一个不争的事实是,语文教师在具体的语文教学中根本无法回避语法知识。于是,常常出现下列诸种情形:

1、既想把语法“赶出”教学体系,却又要让语法羞羞答答地躲在课本的旮旮旯旯里,犹抱琵琶半遮面,似有似无,若隐若现。

2、无论是现代文还是文言文,在教学过程中常常要提及各种词性,尤以文言文更为突出,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等等。说到名词、动词、形容词,学生多少知道一点,说到副词、介词、助词、连词、叹词,大部分人就不知所云了。同样,提到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提到动宾短语、偏正短语„„学生更是一头雾水,一副讶然表情!

3、考试明确不考语法,却又每次都暗含着语法知识。如:修改(判断)病句,辨析成语,仿(续)写句子,变换句式,拟写对联等等。

4、过去,语法作为必学内容,尽管考试题型多变,但是考试范围明确。老师知道怎样教,学生知道学什么,举一能够反三,一通能够百通。而现在,在“教会学生怎样读书”的幌子下,考的基本上是没见过的东西,什么“解题思路”,什么“答题技巧”,往往名实不符!不是有这样的例子吗?文章作者做不出出题者为他的文章所设计的题目!作家尚且如此,何况学生!

凡此种种,让语文老师茫无头绪。由于学生没有系统的接触过词、短语、句子等语法知识点。面对一些相关概念、术语,往往不知就里,不知老师讲的是什么。从基础开始重新讲语法,那是不现实的。既没有时间,又可能导致“捡了芝麻,丢了西瓜”的结果;但是不讲,让学生凭

语感进行揣摩。虽然凭语感学生也可能会做一些,但终究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毫无疑问,这是在误人子弟!因此,笔者认为,中学生必须学习一些基本的、常用的语法知识。

三、淡化不等于淡出

当然,一整套的过于繁琐的语法知识,过于机械化的语法训练确实应该淡化,但淡化并不等于淡出,学习一些常用语法知识,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应用能力:

1、可以减少学生的错别字。了解了汉字集声音、形象、词义于一体的特性,学生就不会因为形近、音近而写错字了。比如:趋之若鹜和好高骛远。

2、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修改病句。学生了解了词性,句子成分、短语以及简单的复句知识,就能分析句子错在哪里,谁和谁搭配不当,缺少了什么成分,误用了什么关联词等等。

3、可以更好地理解句子的含义。掌握了语法、修辞,阅读中句子的赏析,就能针对修辞手法的特点加以分析。

4、能够帮助学生纠正朗读节奏,准确断句,不至于因误读而闹笑话。如:开展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开展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其一|犬坐于前——其一犬|坐于前;马作|的卢|飞快——马作的卢|飞快

5、弄懂对联的基本要求,知道什么是宽对,什么是严对。如: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诸如此类,无须赘述。那么,怎样学习语法,方能做到恰到好处呢?

四、构建合理又合适的教学机制

首先,学习语法知识的根本在于保证足够的时间。向哪里要时间呢?向现代文要。现在,我们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学习现代文。每篇都

离不开题解呀,作者呀,层次呀,段意呀,内容呀,主旨呀等等,而这些东西跟考试内容相去甚远,毫无用处。我们可以不讲或少讲课本上相当数量的现代文,只让学生读一读,了解个大意即可。这样,学习语法就有了足够的时间保证。

其次,采取灵活多样的学习方式

1、根据学生知识梯度和具体的教学需要,采用专题讲座的形式,系统地向学生介绍应该掌握的语法知识要点。使每一个学生对一些通用概念有个初步印象,不至于在以后的学习中有陌生感。

2、成立兴趣小组。利用周末和节假日,适当对那些热爱语法知识的学生进行专题训练。

3、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一些趣味性练习。如:用对偶的方式改写“松间明月照,石上清泉流”两句诗;再如:按要求把“只、才、就、竟”几个副词准确填入句子:A、表示便宜:花了十元钱,()买了五尺布 B、表示很贵:花了十元钱,()买了五尺布 C、表示特别便宜:花了十元钱,()买了五尺布

4、组与组之间举行汉语知识书面竞赛,或者口头抢答赛。

凡此种种,不一而足。作为一些教学尝试,似无不可。或许,每一位老师在尝试教学中,会不断地摸索,不断地创新。总之,教学有法而无定法。语法教学重要的是因人而异,因材施教,随机选择恰当的教法,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促进学生的终生发展。

作文教学呼唤童心回归 篇6

一.教师首先要树立童心意识,了解童心思维的特征

首先,教师要保证自己有一颗童心。教师面对的是一群天真无邪、活力无限的青少年,加上语文是人文性浓厚的学科,这就决定了语文教师的工作是人与诗意相互交融的充满情趣的活动。这就要求教师放下教师威严,永葆青春,有一颗纯真的童心。

其次,教师要先了解和掌握学生进行童心作文时的心理特点。童心思维具有自身独特的特点,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先了解和掌握他们的童心思维特征,只有这样学生的作文水平才能得到真正的提高。其特征如下:

1.童心是善良的。同情和怜悯是童心体味世界的基础情感,也是孩子身上最为宝贵的品质。学生童心创作出于爱的本能。他们笔下的事物都具有生命力和情感。

2.童心的表达受孩子的主观支配。童心认识世界不是以知识和逻辑观念为基础,不为成人的理智观点左右,而是受自己的性情支配。他们感受事物随心所欲,喜欢按自己的思维构建自己的“理想王国”。正是这种任性决定他们看到的世界都是新鲜的、奇特的,并且在自由的状态下,按自己的想法表现事物,改造世界,表现出非凡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这种自由表达正是进行童心作文的力量源泉。

3.童心是真心。童心是宝贵的,因为它“绝假纯真”,只知道真诚。文学的美来源于真实的美,真实纯洁的情感才是文学的灵魂。

二.在作文教学过程中培育学生的童心

1.选题。形式作文多是命题、半命题作文。这样的写作命题,违背了写作原理。古人云:“发愤著书”、“有感而发”、“不平则鸣”,就是说先有感受后有写作。命题作文反其道行之。教师先给作文题目,围绕这个题目进行创作,不问学生有没有这方面的知识或情感体验。如果学生没有,只有去瞎编乱造。童心作文认为学生是作文活动的主体,在主题选择上学生有自主权。教师应尊重他们写作意愿,提倡学生自主拟题,自主选材,写他们最感兴趣的事、最想表达的话。

2.选材。材料必须是学生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有的同学会说我一天学习生活下来感觉很平凡,很乏味,哪有什么独到的感受。那说明你还没有用童心和爱心去观察体味生活。如果用童心你把自然界的小草、小花、小鸟和小虫看成是有意思的、新鲜的、奇特的,用心想他们在干什么;与人相处时体味人与人之间那细微的感觉,这些都可以成为你最好的写作材料。来看一首小诗:

妈妈

我每天放学回家

第一件事是找妈妈

看到妈妈

才算真正回家

这首诗,就像早晨绿叶上的露珠,晶莹剔透,十分可爱。虽然全诗没有提到一个“爱”字,但可从小作者放学急于见妈妈的心情中看到了浓浓的母子情。题材虽是生活中平凡的小事情,但经过纯真的童心过滤,顿时变得有光彩。

3.语言。语言是思维的载体,同样又是人感情的载体,所以作文语言就是真话实话,只有说真话抒真情,学生才可能写出好文章。有同学可能会说写作时总是无从下手无话可说。其实作文就是用语言来表达内心的思想,心里有什么就写什么。只要你留心生活,用童心看世界,就会发现生活中的精彩,就能说出许多美妙的语言。来看一下初三学生何晔在《童心看世界》中的一个片段:

清晨,我领着隔壁五岁的兰兰去散步。露水打湿了我的新鞋,我很反感。小兰却显得异常兴奋。她一会看看花,一会看看草,最后指着露珠问我:“姐姐,为什么花儿、草儿都哭了?他们昨天晚上是不是吵架了?”

这些孩子的想象是多么美妙,丰富的联想又是一种多么复杂的思想。这是他们内心的真实流露,把他们的话语写在纸上就是一篇篇美妙绝伦的诗。

三.在作文评改中激励童心回归

童心作文主要是以能否体现童心为评价标准。这是由童心作文的“自主、真实、创新和爱心”的内涵决定的,同时也是为真实提高学生写作能力和其健康成长考虑的。在作文评改中要做到:①贴近童心。作文批阅必须注重学生的心理特点,给学生一些具有“童味”的批语,体现出老师亲切的关怀。②不抹杀学生的个性。每个人的作文有不同于别人的风格,这是由他们的个性决定的。在作文批改中,教师一定要慎重地给学生作文下结论,因为你的“一着不慎”可能“葬送”一个孩子的未来。③发现学生身上的思想偏差,要给予及时纠正。作品不光是教人作文,更重要的是教人做人,唤回学生身上的童心。

小学语文教学:呼唤理性思维的回归 篇7

一、小学语文教学缺乏理性思维的具体表现

(一)课堂内容脱离实际

大部分老师都认为课堂的教学内容应该主要为课本上的内容,只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了对于课本内容的教学就算完成教学目标,因此,语文老师在课堂中往往只重视对于课本内容的传授,而忽视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语文知识在生活中的实用性,学生无法将语文生活与实际运用相联系,一味的情感渲染与脱离生活实际是语文课堂缺乏理性思维的重要特征之一。

(二)自主学习方式的应用不够充分

在理性思维条件下,老师应该注重课堂中学生与老师以及学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而不是沉浸于自身的精神世界中。在自主型的学习模式下,教师不能一味地进行灌输,应该注意对于学生想法与观点的启发,提升学生在课堂中对于理性思维的运用,进一步实现课堂目标。自主学习的一个重要特征即为学生思维活跃度的提升,这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学生的课堂效率,深化学生对课程内容的影响。

(三)教学预设与生成产生矛盾

预设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增大课堂的精彩度,但是缺乏理性思维的运用,往往会导致教学预设与结果产生矛盾,这主要表现两大方面,一方面表现为预设过度,占用了过多的课堂时间,缩短了实际的教学时间,降低了教学的效率;另一方面则表现为生成过度,这会对教学目标的实现造成一定的干扰,并且,影响学生对于重难点的掌握,降低了学生的课堂效率。预设与生成两方面的矛盾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缺乏理性思维的运用导致的,这会大大降低教学质量。

二、小学语文教学对于理性思维的运用策略

针对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理性思维存在的问题,语文教师必须给予足够重视,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不断完善理性思维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进而能够有效激发学生们学习语文的兴趣,这对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来说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课堂内容联系实际

语文课堂不是一味的感情渲染或是道德教育,语文课堂还是需要与实际生活进行紧密的联系,才能获得更高的教学质量,即语文课堂不能一味地使用感性思维,应该适当应用理性思维。只有将课堂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需求相联系,才能提升学生的兴趣与学习效率,从而进一步提升学生对于语文素养的培养。

(二)增强学生的自助学习

自主学习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学生思维的活跃度,培养学生理性思维的能力,对于自主学习能力的激发,首先,应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其自主学习;其次,通过必要的思维启发与引导,提升学生对于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最后,老师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与学习情况,设置合理的问题,促进学生的自主思考,提升在语文课堂中对于理性思维的应用。

(三)合理协调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预设与生成是组成语文课堂的无可替代的重要环节,预设能够为课堂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通过合理的方式,预测学生在课程中的难点,并预想相关的解答。而生成则是指老师在实际课堂中,获得的预设外的延伸。预设与生成关系的协调对于理性思维的运用具有很大的帮助,老师需要对课程内容具有充分的理解,才能对课堂的进展情况进行有效的控制,另外,老师需要在课堂上通过学生的反应,对课程重难点进行详细的分析,以提升课堂质量。

三、结论

综上所述,在语文课堂中,理性思维的应用对于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因此,对于理性思维应用方面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本文主要根据理性思维在课堂中的实际运用,对缺乏理性思维课堂的相关特征进行简单的介绍,例如课堂内容脱离实际、自主学习方式的应用不够充分以及教学预设与生成产生矛盾等,针对以上问题,本文也对应地提出了相关的解决对策,仅供参考。

参考文献

[1]王国庆.呼唤语文教学的回归——浅谈技校语文教学的“德育化”倾向[J].考试周刊,2016(33).

作文教学呼唤童心回归 篇8

一.教师首先要树立童心意识, 了解童心思维的特征

首先, 教师要保证自己有一颗童心。教师面对的是一群天真无邪、活力无限的青少年, 加上语文是人文性浓厚的学科, 这就决定了语文教师的工作是人与诗意相互交融的充满情趣的活动。这就要求教师放下教师威严, 永葆青春, 有一颗纯真的童心。

其次, 教师要先了解和掌握学生进行童心作文时的心理特点。童心思维具有自身独特的特点,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先了解和掌握他们的童心思维特征, 只有这样学生的作文水平才能得到真正的提高。其特征如下:

1. 童心是善良的。同情和怜悯是童心体味世界的基础情感, 也是孩子身上最为宝贵的品质。学生童心创作出于爱的本能。他们笔下的事物都具有生命力和情感。

2. 童心的表达受孩子的主观支配。童心认识世界不是以知识和逻辑观念为基础, 不为成人的理智观点左右, 而是受自己的性情支配。他们感受事物随心所欲, 喜欢按自己的思维构建自己的“理想王国”。正是这种任性决定他们看到的世界都是新鲜的、奇特的, 并且在自由的状态下, 按自己的想法表现事物, 改造世界, 表现出非凡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这种自由表达正是进行童心作文的力量源泉。

3.童心是真心。童心是宝贵的, 因为它“绝假纯真”, 只知道真诚。文学的美来源于真实的美, 真实纯洁的情感才是文学的灵魂。

二.在作文教学过程中培育学生的童心

1.选题。形式作文多是命题、半命题作文。这样的写作命题, 违背了写作原理。古人云:“发愤著书”、“有感而发”、“不平则鸣”, 就是说先有感受后有写作。命题作文反其道行之。教师先给作文题目, 围绕这个题目进行创作, 不问学生有没有这方面的知识或情感体验。如果学生没有, 只有去瞎编乱造。童心作文认为学生是作文活动的主体, 在主题选择上学生有自主权。教师应尊重他们写作意愿, 提倡学生自主拟题, 自主选材, 写他们最感兴趣的事、最想表达的话。

2.选材。材料必须是学生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有的同学会说我一天学习生活下来感觉很平凡, 很乏味, 哪有什么独到的感受。那说明你还没有用童心和爱心去观察体味生活。如果用童心你把自然界的小草、小花、小鸟和小虫看成是有意思的、新鲜的、奇特的, 用心想他们在干什么;与人相处时体味人与人之间那细微的感觉, 这些都可以成为你最好的写作材料。来看一首小诗:

妈妈

我每天放学回家

第一件事是找妈妈

看到妈妈

才算真正回家

这首诗, 就像早晨绿叶上的露珠, 晶莹剔透, 十分可爱。虽然全诗没有提到一个“爱”字, 但可从小作者放学急于见妈妈的心情中看到了浓浓的母子情。题材虽是生活中平凡的小事情, 但经过纯真的童心过滤, 顿时变得有光彩。

3. 语言。语言是思维的载体, 同样又是人感情的载体, 所以作文语言就是真话实话, 只有说真话抒真情, 学生才可能写出好文章。有同学可能会说写作时总是无从下手无话可说。其实作文就是用语言来表达内心的思想, 心里有什么就写什么。只要你留心生活, 用童心看世界, 就会发现生活中的精彩, 就能说出许多美妙的语言。来看一下初三学生何晔在《童心看世界》中的一个片段:

清晨, 我领着隔壁五岁的兰兰去散步。露水打湿了我的新鞋, 我很反感。小兰却显得异常兴奋。她一会看看花, 一会看看草, 最后指着露珠问我:“姐姐, 为什么花儿、草儿都哭了?他们昨天晚上是不是吵架了?”

这些孩子的想象是多么美妙, 丰富的联想又是一种多么复杂的思想。这是他们内心的真实流露, 把他们的话语写在纸上就是一篇篇美妙绝伦的诗。

三.在作文评改中激励童心回归

中考语文复习呼唤诵读的回归 篇9

曾经, 我也跟风似的带着学生进行忙碌而低效的复习, 后来改变了复习思路, 尝试着回归原生态的语文学习方法——诵读。学生没有太多复习资料, 没有太多应试习题, 只是一路诵读迎中考, 而这样的效果却往往是喜人的。原来, 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方法——诵读, 在中考复习阶段同样重要。针对目前中考语文复习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我们应该呼唤诵读的回归, 让学生多一些整体的诵读、深入的诵读、广泛的诵读, 使中考语文复习更生动、更有效。

一. 少断章取义, 多整体诵读

古诗文的复习, 历来是复习的重中之重, 而常规的方法就是让学生背诵重点字词句及其翻译, 背参考书上的“内容概要”、“主题思想”、“写作特点”等, 并反复地做大量练习。花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之后, 考试中课内的基础题确实得分率较高, 但课外古诗文阅读题的正确率却往往很低。究其原因, 就是学生古诗文的阅读和鉴赏能力没有得到真正的提高。如果复习阶段少一些断章取义, 多一些整体诵读, 效果就会好得多!

整体诵读时, 要强调“四读”:读标题, 标题往往包含着与诗文有关的重要信息, 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内容或主题。读作者和注释, 了解作者的生活经历、思想个性、创作风格, 能帮助学生更真切地体会思想情感。读全文, 这是最重要的, 要求读准字音、读正确节奏和停顿、读出语气和感情。读笔记, 重温古诗文行文结构、思想情感、写作特点等方面的理解。

整体诵读可以帮助学生把课内知识掌握得更到位、更扎实。理解的基本原则应是字不离词, 词不离句, 句不离段, 段不离篇。如“忽如一夜春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是常考的名句, 学生能背能默, 但明明是用形象的比喻写冬天的雪景, 却有学生会误认为是写春天梨花盛开的景象。如果能整体了解这出自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明白全诗是先写边塞奇异雪景再写送别的惆怅, 就能对这句诗作出合理的赏析。六册教材中这样的名句数量很可观, 如果复习阶段学生都能较好地鉴赏, 古诗文的鉴赏能力就会得到整体的提高。

整体诵读要求能读正确节奏和停顿, 那无论多长的句子都能理解、翻译到位。如“天下有变, 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 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 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 (《隆中对》) 前一个“将”同“上”合成一个名词, 后一个“将”是动词, 是带领、率领的意思, 两个“将”之间必须分读;“将荆州之军”和“益州之众”后又应稍作停顿;“出于秦川”后停顿稍长, 以显示出师的方向和目的;“百姓”后又应稍作停顿, 以表明将军率众出秦川的效果。如果能这样诵读, 就用不着再去机械地背默译文了。而且, 久而久之能形成良好的语感, 提高古诗文的阅读能力。

整体诵读要求读正文之前要读标题和作者, 这能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古诗文阅读习惯, 帮助学生提高自学古诗文的能力。比如, 课外古诗《移家别湖上亭》 (戎昱) “好是春风湖上亭, 柳条藤蔓系离情。黄莺久住浑相识, 欲别频啼四五声。”学生初看诗句中“春风”、“柳条”、“黄莺”等意象, 想当然地认为这是一首表达对春天、大自然喜爱之情的诗篇。但如果能仔细阅读标题, 抓住“移家”和“别”两个字来理解, 就不难读懂, 这是一首表达移家时对湖上亭一草一木的依依惜别之情。

在古诗文复习中突出重点字、词、句的背诵和翻译是必要的, 适当的练习也是需要的, 但这要建立在整体诵读复习的基础之上。有了整体诵读就可以从容地面对课内课外各种题型, 更重要的是, 它让学生真正丰富了积累, 提高了古诗文的阅读和鉴赏能力。

二. 少越俎代庖, 多深入诵读

随着中考现代文阅读全部改为课外语段, 教材中的现代文一度被冷落, 平时上课走马观花, 随心所欲, 到复习阶段更是被打入冷宫。为了扭转这一现象, 这几年中考出现了考查课内文章的题型。比如2008年浙江绍兴市中考语文试卷第3题:

结合语境, 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内容。 (3分)

初中三年的语文之旅, 我们欣赏着沿途的风景, 接受着心灵的熏陶, 受益匪浅:漫步苏州园林, 自豪于我国园林建筑的杰出成就, 走进黄土高原, 惊叹于安塞腰鼓热烈奔放、震天动地的磅礴气势;登上地球之巅,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这类考题真正考查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又避免死记硬背, 而且具有较大的自由选择篇目的空间。意在引导老师在平时的教学中重视课文, 复习时也别忘了再回顾一下这一篇篇文质兼美的文章。

然而实际复习中, 我们还是有很多老师越俎代庖, 剥夺了学生复习积累、理解感悟的机会, 违背了新课标的要求和命题意图。

记得有一年, 中考前一个多月, 班里来了好几位因要回原籍参加中考而插班的学生, 课堂上我要求学生拿出课本诵读复习时, 他们却一脸茫然——我没书!真的, 居然没有一个学生能完整地拿出六册课本, 有的甚至一本都没有。那怎么复习?他们很平静地说, 我们老师说的, 复习书本太麻烦, 背这个资料就可以了。原来他们的老师把每一篇课文主要内容、人物个性、主题思想都已归纳好, 密密麻麻的8K纸正反两面, 一册一张。我不禁感叹老师们的敬业精神, 但同时也掠过一丝疑惑。老师们这样浩大的“工程”, 学生如此复习对语文能力的提高到底有多少作用?这样的复习又真的能称得上高效吗?

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对情感的体会、对思想的感悟要以具体的语言为载体;学生简洁流畅的表达同样要以丰富的语言积累为基础。而老师再详尽的概括都替代不了学生对语言的诵读积累、理解感悟和表达的过程。所以复习阶段还是应该让学生深入具体生动的语言进行诵读。

当然, 六册语文书中所有课文都要诵读, 时间上不太允许。那也可以根据课文特点和以前上课的情况要求学生诵读一些重点课文或重点段落, 并试着让他们用简洁的语言对文本进行概括、点评。这样, 学生在复习过程中, 普遍都有一种“温故而知新”、“不亦说乎”的充实感, 因为再重读以前的文章, 大多会有更深的理解和感悟。

深入诵读对写作复习也有较大帮助:《走一步, 再走一步》中叙议结合的写法;《爸爸的花儿落》中恰到好处的插叙;《背影》中“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 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简洁明了的开头;《珍珠鸟》中“信赖, 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如撞洪钟的结尾;《秋天》中“秋天栖息在农家里”、“秋天游戏在渔船上”、“秋天梦寐在牧羊女的眼里”这样清晰的条理, 诗意的语言;《老王》中关注普通人的真挚情感……都是极好的写作复习教材。

复习中老师的归纳总结肯定是必要的, 但这绝不能代替学生全部复习。多让学生沉到具体的语言中用心诵读吧, 它能带给我们更多的惊喜。

三. 少猜题押宝, 多广泛诵读

中考试题均为原创, 被猜中题目的可能性很小, 但老师们总还是千方百计地猜题押宝。比如:根据列年试题用排除法和概率猜测哪几篇文言文不太可能考, 哪几篇很有可能考到;这种作文题肯定不会出, 那个作文题很有可能出……这样的猜题一方面丢掉了许多重要的复习内容;另一方面针对“猜中”的内容反复做一些无为的练习, 还会让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错误的认识。应对考试的确需要一些方法和技巧, 也需要突出重点, 但中考毕竟需要“厚积”才能“薄发”, 急功近利、投机取巧的方法注定不利于学生发挥最佳水平。所以还不如把猜题押宝的时间用来指导学生广泛的诵读。

课内那些不太可能考到却又能丰富学生积累、启发学生思考的内容不妨让学生再读一读。比如:七年级的文言文 (几年中考从未考到) , “综合性学习”中的相关内容。还有课外, 也有许多宝贵的内容值得我们去关注。比如, 读以前的“读书笔记”, 重温两三年来读过的课外文章, 感受自己阅读能力不断提高的历程;读自己的作文本和随笔本, 诵读流淌着自己真情实感的文字, 既是对自己成长经历的回顾, 又是对中考作文素材的整理;读复习资料中精彩的内容, 读一读报刊杂志中的时文, 读一读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的颁奖词……这无形中都是一种积累。

诗意的呼唤和语文的回归 篇10

可是如今我们不少语文课堂干枯、板结, 令人可怕的乏味, 甚至面目可憎。有鉴于此, 我们在这里“呐喊”一声, 以引起“疗救的注意”!对语文课堂的最高赞美应当是:“就像一首诗!”

我认为, 以深厚的生活和精妙的阅读为基础, 创造出诗意, 这应当是我们语文课堂不懈的美学追求。对语文课堂的最高赞美应当是:“就像一首诗!”

这里的“诗”, 并不是指那些在书上供人反复吟咏的作品, 而是指那些在课堂上让师生感受到的绽放、闪光, 或者激荡。诗是语文课堂的生命, 是语文课堂的本体。

让我们用敬佩的眼光来看看成都市石室中学李镇西老师以《心灵飞翔的时刻》 (《中学语文教学》1999 年第4 期) 为题讲述的“最近一节普通的语文课”吧。

“窗外, 银杏树金色的叶子在寒风中顽强地燃烧着自己最后的生命;室内, 我在给学生朗读路遥的中篇小说《在困难的日子里》, 我和同学们的心灵正和路遥高洁的灵魂一起激荡。此刻, 教室里弥散着一种宁静、温馨而又崇高的气氛, 每个人仿佛都可以听见其他人心脏的跳动。是的, 我们胸膛里的热血正和着主人公青春的激情而汹涌澎湃……”

可以想见, 师生在课堂上进入的是怎样一个境界:用“荡胸生层云, 决眦入归鸟”来作比, 或许并不过分。

我们以为, 师生, 尤其是语文教师自身的哲学意识与诗意审美感受, 是决定课堂美学追求成功与否的关键。诗意的课堂应当浮动师生的情绪、灵气和悟性。这种情绪、灵气和悟性是师生对人生经验、情感经验、社会经验、生活经验、阅读经验、课堂经验等各种经验集合之后产生的。

这涉及到一个基础。如果把整个课堂比作河床的话, 那么师生的情绪、灵气和悟性无疑是浮动在整个河床上面最耀眼最灿烂最动人的浪花。但如果没有河水的流动, 就会很快消失或者枯竭。也就是说, 如果缺少经验的层次的话, 情绪、灵气和悟性就没有什么价值, 甚至不可能存在。阅读和人生的各种经验的体验是师生情绪、灵气和悟性充分表现自由流动的基础, 它构成了课堂诗意最坚实的河床与有生命力的潮汐。

语文课堂上师生最缺少的经验是读解。读解是一门学科, 一门探究文本意义以及意义的理解与创造的学科。人一来到世上, 就被抛进意义世界。上至天文地理, 下至草木虫鱼, 大至立身处世, 小至人情物理;情的骚动, 语的呢喃, 灵的呼唤, 无不需要读解。这里有两个层面, 一个层面是具体实在的文学层面, 叩问作品文本意义的生成过程;另一个层面是博大精深的哲学层面, 揭示人的自我存在, 探索人生的价值意义, 展开对生存世界的理解。目前语文课堂尤缺哲学层面的读解。

这里首先要解决一个认识问题, 即当我们在课堂上接触课文——文本时, 首先应当认识到它的意义就像一颗多面体的宝石, 正从各个不同的侧面折射出五颜六色的光芒。以苏轼的《题西林壁》为例:“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就这么四句28 个字, 字面意义描述庐山绚丽多彩, 风姿各异;寓言意义 (象征意义) 表示正确认识事物, 须保持距离;伦理道德意义指示处世待人毋偏执于一端;神秘意义暗指执滞、偏枯者难悟佛门, 难化解万事万理。苏轼精研老释, 倾心佛道, 有超脱尘世的思想。你简直没办法穷尽它!

令人扼腕的是, 我们的语文课堂常常只在一个层面给学生读解。就是在一个层面读解, 也拿了条“标准化”的绳索, 给学生的思想来个五花大绑。这好比我们旅游时看到某处自然风光, 比方一座山, 可以看成猪八戒背媳妇, 也可以看成孙悟空出世, 还可以看成唐僧骑马, 这完全是由于未经人工雕琢的天然的混沌状态才可能给游客这多样的感受, 但我们偏要把它搞成猪八戒背媳妇的准确形状, 搞得一点意思都没有。

当然, 这里还得有个度, 需要我们语文教师来把握。举个例子, 近年来有人读解朱自清及其散文创作, 把作家描写成一个性欲得不到满足的“性压抑”者, 说由于过剩的利比多受到道德的压制, 于是“走向旁道”, 在散文里“长出一些别样色彩的枝干和叶子来”, “最醒目最动人的就是‘性压抑’情致”。又有论者认为朱自清的散文《绿》, 以水拟人, 暗示“黛绿少女”, 是作者“性爱感情的升华”, “借了水之绿的象征描写表达了潜意识中那种‘节制和诱惑之间、最诚挚的温情与最无情的贪婪的情欲之间’的冲突”。更有甚者, 说朱自清惯用女性形象“来装饰他的想象世界”, “用异性的联想来折射风景, 有时失却控制, 甚至流于‘意淫’”。这些可能都是在运用精神分析理论与方法来读解朱自清的散文, 但他们似乎忘了作家的人格、所处的社会时代以及创作的历史背景, 堕入了主观偏见, 读出的也许只是他们自己。

这是一种误读。就合理的一面说, 误读不失为一种创造;但不合理的是误读常常表现为随心所欲, 胡乱猜想, 走马观花, 囫囵吞枣, 自大妄尊, 固执己见, 失之偏颇, 失之公允。

不固守作品的本旨这个窗, 去打开另一扇窗户, 确能发现许多新景观, 但合理不合理的关键, 主要是另一扇窗户后面的风景美不美。这一点在语文课堂上尤为重要。以杜牧的《清明》为例。据传, 这首七绝诗原是杜牧任安徽贵池刺史时, 因城西杏花村产名酒“杏花大曲”而特意创作的, 分明是一篇广告词!可后人作过种种误读, 现在还编入课本, 引导学生去误读, 成了一首写行旅之人借酒浇愁的寂寞乡愁诗。我们觉得, 这就是一种合理的误读。

仍以《清明》为例, 若误读文体, 将它作“小令”读:“清明时节雨, 纷纷路上行人, 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 遥指杏花村。”即词以明快节奏, 一扫原诗愁绪。如果我们再误读成“短剧”:“清明时节 (时间) , 雨纷纷 (背景) , 路上 (地点) , 行人欲断魂 (人物神态) , 借问酒家何处有 (对白) ?牧童 (人物) 遥指 (动作) , 杏花村 (远景) 。”剧情展开, 只见朦朦细雨中, 行人快速穿过田间阡陌, 向杏花村酒店走去, 留下长长的空白, 暗示人生匆匆, 寄寓无限惆怅, 则又是一种意义, 这两扇“风景”都不错, 都可以引导学生去看一看。

其实可以用两个词来区别合理的误读与不合理的误读:一个是“误读”, 一个是“读误”。

“误读”和“读误”都只能是插曲。我们应当突现另外一个词, 那就是“悟读”。悟是悟出内涵, 悟出自己的“哈姆雷特”, 悟出适于自我的人生哲理、永恒意义。因为解析不是终极, 在审美沟通中, 尚有“沟通后”一环, 其所谓“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

举例:《读者文摘》 上曾转述一位台湾作者的话。作家说, 年轻时看《罗密欧与朱丽叶》, 为这对殉情的青年爱侣落泪, 而人到中年再看这部莎翁经典, 他同情的是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父母。

又举例:历代读者对《伊利昂记》中希腊联军主将阿基疏斯的罢战颇多指责, 指责他把个人荣誉置于集体利益之上, 为了维护人格尊严而不惜让整个联军连遭惨败, 血流成河。可有人却认为, 阿基疏斯的拒战, 恰恰是为整个民族的每一个人的人格尊严而抗争, 是为集体和民族的长远利益而抗争。

其实, 读解一般需经历三个阶段。第一认读, 为泛览, 感知阶段, 先扫除文字障碍, 认知文本的表层结构, 以期进入作者世界, 不妨谓之“读”;第二理解, 为精研、沉思阶段, 先反复诵读, 待胸中豁然, 然后进入文本的深层结构, 揭示作者的创作意图, 不妨谓之“解”;第三创造, 为发展、生产阶段, 联系时代, 贯通古今, 必有意义的重建, 不妨谓之“悟”。“悟”最重要, 是在汲取、滋养的基础上发挥主观能动性。“悟”是阅读教学的理想归宿。

“养气”是产生课堂诗意的关键, 是语文回归本体的前提。要“悟”得好, 必须提到和“诗意”相关的一个词——“感觉”。感觉, 尤其是语文课堂上的感觉是师生各种情感、经验、体验蒸腾出来的, 不是可以任意挥霍的, 也不是取之不尽, 用之不竭的, 它需要“养气”。“养气”才能养出感觉的充沛与灵敏。就像气功师, 发气不是每时每刻都能发的, 发一次功, 他们要休息一段时间。语文课堂上要“气盛”, 须得在课后充足。现在的语文课堂之所以缺少诗意, 缺少悟读, 主要是“气虚”。“养气”是产生课堂诗意的关键, 是语文回归本体的前提。

文本之间有着时空联系。《爱莲说》与《荷塘月色》两个文本相距一千年, 却在语言、思想、风格上互相发生联系;再往前寻踪,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中司马迁说屈原:“濯淖淤泥之中, 蝉蜕于浊秽, 以浮游尘埃之外, 不获世之滋垢, 皭然泥而不滓也。”又与之发生互文关系。由此可见, 现代文本只有置入历史文本中去读解, 才能显示出厚度;历史文本须要与现代文本相联系, 才能显示出深度。同一时代的文本则必须嵌入与之相联系的文本系统, 在整体中才能显示出局部或个别的意义。一个教师不贯通中外古今读书, 就很难成“气”;一个课堂不纵横千里去勾连, 就很难为“诗”。

上一篇: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下一篇:奥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