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教学论文 回归语文教学的本位

2024-06-16

高中语文教学论文 回归语文教学的本位(通用8篇)

篇1:高中语文教学论文 回归语文教学的本位

回归语文教学的本位

语言的学习是语文教学的头等大事,是语文教学的根!离开了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语文教学也就彻底偏离了轨道。因此,我们要紧紧凭借教材这个“例子”,为学生搭建语言实践的平台,引导他们在实践中内化语言,运用语言,从而升华他们的人文情怀。如此,语文教学才是真正回归了本位。

语文,自1902年独立“门户”以来,似乎就没有过上几天安宁的日子:前天是“文”与“道”的“大打出手”,昨天是工具性、政治性、思想性的“分分合合”,今天是文学派、语言学派的“水火不容”„„“内忧”此消彼长,“外患”接踵而来。1997年,社会各界口诛笔伐,一句“误尽苍生是语文”的责难把语文钉在了耻辱柱上。痛定思痛。2001年,百年来的语文“纷争”总算有了归属,新《语文课程标准》给了它全新的定位:语文是中国文化的组成部分,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高度统一。然而,现实并不如想像中那样美好,对《标准》的解读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关于“工具性”和“人文性”的把握仍如“雾里看花”,特别是对“人文性”的领会更如“水中望月”,实际教学中不是“涛声依旧”,就是“面目全非”。不少有识之士慨叹:“现在的语文课越来越没有语文味了。”

语文教学又怎么啦?

[案例一]

一教师执教《找秋天》,先让学生们交流课前搜集到的各种关于秋天的资料,接着逐个映示关于秋天的多媒体课件。忽而金黄的稻浪,学生大呼:“哇!秋天真美啊!”忽而火红的苹果,学生大呼:“哇!秋天好美啊!”忽而黄澄澄的甜梨,学生大呼:“哇!秋天真美啊!”最后让学生以自己喜爱的方式表达对秋天的赞美。于是,有生以舞蹈表演,有生以唱歌展示,有生以绘画汇报。整堂课气氛热烈,风风火火,好一派情趣盎然。

<探因>

错位:非语文的东西“越俎代疱”

这是一堂典型的没有语文的“语文”课。但在课改初期,这是倍受好评的“样板课”,曾经独领风骚,不光在大型的课改教学观摩会上频频亮相,而且已经飞入平常的课堂。即使今天,仍有不少地方还在“克隆”。

究其原因,一是应新课标之新,敢于创新,加强综合。“语文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既然是文化,当然是越丰富越好。于是音乐、美术、舞蹈一股脑儿地涌入课堂。试问:社会、思品、数学不是文化吗?把这么多文化堆砌在一起,语文的文化内涵在哪里?我们学的到底是文化课还是语文课?语文的个性非但没有凸显,反而被大大地淹没了。二是对“人文性”的认识过于肤浅,认为只要课堂上教师不去肢解课文,气氛热烈,情趣盎然,这就是“人文”。诚然,“人文”有时候是表现为一种情趣,一种精神,外显为一种氛围,但真正的人文内涵是植根于人的精神力量之中,是以人的生命为根基,以文本语言为承载的,这种丢掉文本,刻意营造外在的、空泛的“人文”只能是一种无病呻吟,浮萍一般,是永远无法站立的。

[案例二]

一教师借班执教《长城》,熟读课文后,问:“假如你是现场的游客,你会怎样赞美长城?”学生摇头不语。少顷,终有一生开口:“长城长,长啊长,真他妈的长!”师问何出此言,答曰:“实在不知道怎么说,所以就这样说出来了。”

<探因>

不到位:工具性“倍受冷落”

应该说,这是一个非常成功的教学环节。教者有很强的“语文”意识,能及时地捕捉“战机”,引领学生内化语言,运用语言,从而达到升华学生人文情感的目的。这是一个“工具

用心

爱心

专心

性”和“人文性”相得益彰的设计,但学生们近乎集体“失语”的现象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思,唯一开口的却是让人忍俊不禁的“真他妈的长!”且不说这句话的文明性如何,就本身来讲,它显示了一种语言的贫乏。“心中有数,出口无言”。原来是平时的课堂很少有这样的说写训练。淡化“训练”,意在避开“机械训练”之嫌,但不等于不要“训练”,既然是“工具”,不练怎么行呢?

[案例三]

一教师执教《特殊的葬礼》,过程如下:①初读课文,问:你有什么感受?②再读课文,问:你心里是什么滋味?③联系生活实际,在你周围还有类似的环境悲剧吗?④造成这一悲剧的原因是什么?⑤看网页新闻“黄果树瀑布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写环保广告语。整堂课学生情绪激昂,发言精彩,掌声不断。

<探因>

越位:人文性“大红大紫”

这是我初教《特殊的葬礼》时的设计。这节课虽没有前面《找秋天》那般花哨,非语文的东西少了一些,但仍然是缺失语文的“语文”课。读课文,说感受,这一设计固然不错,但凡事都要适可而止,不能一味地空谈感受。后面的联系实际谈环保、看网页新闻写环保广告语,虽然也有一些说、写的成分,也注意到了语文教学中的“工具性”要求,但“杯水车薪”,充斥课堂的浓浓的环保味早已呛得它无处藏身了。这是语文课,不是环保主题会,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是必要的,但这不是语文课的唯一追求,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高度统一,语文教学还担负着指导学生感悟母语、积累母语、运用母语进行交际的任务。即使是感悟“人文”,只是笼统地说说感受,缺乏感悟“人文”的抓手,从头到尾搞的都是“空手道”,没有和文本语言生发更多的联系。这种貌似“很语文”的“人文课”在当今风头正盛,很多人更是趁之若鹜。看来,咱们都该醒醒啦!

综上,三个案例都存在着“人文过盛,工具不力”的现象,这就暴露了当前语文教学中的一个不良倾向,对“人文性”的认识不清和肆意夸大,导致了“人文性”的过度“膨胀”和“浮躁”不已,对“工具性”的“训练”又如“杯弓蛇影”一般心有余悸,不敢进行合理的训练,每每在“淡化”的暗示下唯避之而不及。为什么我们在“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上老是顾此失彼,甚或统统抛掉?我想,还是没能深层次地认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本质,对于“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更是不知如何权衡。

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于什么?

一、工具性是什么

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具有工具性,是人们用以交际的工具。靠什么交际?自有人类以来,交际自然始于语言(首先是言语,下文统称语言)。因为:

1语言是人类特有的交际工具

人类优越于一切动物的地方,在于它是社会化的动物。人类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巨大的进步,就在于它结成社会。而人类社会之所以能形成,并存在下去,不断地发展进步,又在于它有语言作为自己的交际工具。没有语言的人类社会,过去没有,现在没有,将来也不会有。《格列佛游记》中写道:大人国的人想绕开语言用实物来交际,每个人都带着一个大口袋,里面装着可能要说到的全部东西,想要表达什么,就从那个口袋里掏出那个东西来。这只是一种幻想,任何人类集团事实上都不可能采用这种交际方式。所以说,语言是人类特有的交际工具。

2其他交际工具的局限性

手势、表情、图画、烽火、击鼓、红绿灯、旗语、电报代码,数学符号、化学公式、礼节等等,都能够帮助人类传达一定的信息,表达一定的思想感情,也是人们的交际工具。古人说,“以目言,以眉语”,可见挤眉弄眼也是能够表达一定的感情的。但谁又能够用手势

用心

爱心

专心

把《人民日报》的一篇社论的内容准确无误地表达出来呢?(当然,哑语除外。)所以,正如列宁所说,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3、人类社会离不开语言

任何一个人,要想成为社会的一个成员,要想在某一个社会里生存下去,就得掌握这一社会里一切成员所共同使用的语言。因为人类是社会的动物,要想在某一个社会之中生活下去,就得和他人发生这样或那样的关系,就得和他人交流思想,而这一切是离不开语言的。在同一个语言社会中,由于方言的存在,到一个不熟悉的方言区去,生活也是极其困难的。据说,一个生活在北方的英国老铁匠,后来搬到南方去居住,结果却因为语言的差异而寻了短见。

二、人文性是什么

语文具有人文性。而人文性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如何让人感受到?靠什么来承载呢?当然,还是语言。因为:

1语言是意识,是思想的直接现实

马克思和恩格斯说:“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斯大林说:“不论人的头脑中会产生什么样的思想,以及这些思想什么时候产生,它们只能在语言材料的基础上,在语言的词和句的基础上才能产生和存在。”

人文性,不管怎样理解,说成是人类、文化、文明也罢,说成是人性、修养、情操也罢,总之,必须承认,它在本质上还是一种意识,一种精神活动,一种思想活动。它的物质基础仍然是语言。而且,语言本身就能给人以想象,给人以情感,给人以更多的人生感悟。恩格斯的书信就是很好的例证:“我写的是多种语言的信,因此,我现在就用英语——不,不,我还是用优美的意大利语,它像和风一样清新而舒畅,它的词汇犹如最美丽的花园里盛开的百花;也用葡萄牙语,它宛如满是芳草鲜花的海边的浪涛声„„”。

2语言存在于自我构建的文化环境里

当我们把语言视为一种工具的时候,我们会对它的结构、语法津津乐道,以为这些抽象的规则就是语言,语言在我的分析掌握中。然而伽达默尔告诉我们,语言具有一种自我遗忘性。在活语言中语言学家运用巨大的抽象能力所研究出的法则完全消失了。越是生动的语言越难以使人意识到“语言”,因为语言实际存在于它说出的世界里,语言本身构成了人生活其中的文化环境。文化环境是什么?最起码说,这已足以包含语文的人文性了吧。可见,语言存在于人文,人文同样依附于语言。

3语言的无限包容性

当我们把语言视为一种工具的时候,我们会以为语言在我的处置之中,说话是我个人的行为。然而伽达默尔告诉我们,语言具有无我性,说话不是个人的行为,而是与他人共同参与的一个行为。一个人说话不可能使用他人不懂的语言,也不可能不期待他人的理解,语言不属于“我”而是属于“我们”,“说话”的本质不是“独语”而是“对话”。语言这种把你、我、他统一起来的精神,远远超越了工具的属性。

4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一种精神活动

每个民族都不可避免地把自己独特的主观意识带到自己的语言中,因此,每一语言里都包含一种独特的世界观,每种语言都包含着一部分人类的整个概念和想象方式的体系,这种语言世界观又可以反过来影响人的思想行动。西方著名语言学家洪堡特认为“语言实际上是精神不断重复的活动。”古人说“文以载道”,现代语言学家说:“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今古如一。说人文性是文化的组成部分,应该是一种观念文化,主要是指人的价值观念、审美情操等。

总之,语言是人类共有的一种社会现象。自有人类社会就有语言,语言是由于人类社会交往的需要而产生的。语言的功能,就是人们利用语言表达思想感情,交流思想感情,相互

用心

爱心

专心

交际,达到相互了解。语言和思维、思想、精神具有统一性。马克思曾明确指出:“‘精神’从一开始就很倒霉,注定要受物质的‘纠缠’,物质在这里表现为震动着的空气层、声音,简言之,即语言。”可见,语言是“纠缠”着精神的。

语文学科不仅具有工具性,而且具有人文性。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便是语言,这正体现了语言的性质。语言和思维、语言和思想、语言和精神是统一的。具体到语文教学中,就要使语文教学和人文精神的培养统一起来。所以说,语言是工具的,也是人文的,它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语文教学怎么办?

既然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于语言,语言便是语文的本位,便是语文教学的核心目标,是一个抓手。抓住了它,就抓住了“工具”和“人文”。基于这样的认识,本位的语文教学应该是这样的:

一、语言内容和语言形式并举

语言内容和语言形式是语言的两个方面,内容是血肉,形式是骨架。内容决定语言的形式,形式随着内容的变化而变化,有了内容才可能有与之相适应的形式。没有内容,形式也就成了干瘪的空壳。学生读书,首先感受的是文本语言,只有读懂了语言的意思,才会读透整篇文章的人文内涵。但语文教学不仅有人文性的任务,还有工具性的任务。理解了语言内容,还要从语言文字表达的角度,对文本做进一步的阅读,即了解作者是怎样选择材料、组织材料的,是怎样遣词造句,连句成段、布局谋篇的。简言之,即了解文章的语言形式。只有在内容和形式上做到全面的理解,才能说基本上实现了阅读教学的目标。

二、内化和外化兼顾

到目前为止,语文教学的现实是:阅读=阅读教学。

其实,它们不是一个概念。不然,“教学”二字有何意义?但我们一直在用阅读理论替代阅读教学理论,一直把阅读过程等同于阅读教学过程。阅读说白了,就是内化,就是意化,或是“得意”。姚鼐在《古文辞类纂序目》已经说得很清楚,“阅读开始接触语言文字;继而领悟文本的意旨情趣;最后去粗取精,不拘泥于言,只把握作品的精神实质。”即阅读意化的三个阶段:感言—会意—得意忘言。小学生的阅读,在很大程度上是学习阅读。学习阅读,显然和一般意义上的阅读有所不同,学生通过阅读课文,不仅要理解课文写了什么,还要理解作者是怎样写的,从而,掌握一定的表达方法,学会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也就是说,阅读教学还有一个外化的任务。

语言学习:让语文教学回归本位

引导学生学习课文语言时,切不可就语言学语言,进行单纯的语言技巧的演练,而应以理解内容领悟情感为经,以语言训练为纬,使语言形式与语言内容兼顾,内化与外化兼收,工具性与人文性兼得。《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大量的语言实践中掌握运用语言的规律”。语言的学习应该在语言实践中完成,语言实践的过程就是语言的内化和外化的过程。那么,如何引领学生进行丰富的、灵动的、有效的语言实践呢?

一、搭建语言实践的平台

1抓文本语言的“亮点”

所谓文本语言的亮点是指一篇课文中写得精彩的地方。读来酣畅淋漓,回味无穷。那生动、形象的比喻,那节奏明快、气势磅礴的排比,那贴切传神、栩栩如生的比拟,那工整而有韵律的对仗,还有那令人叫绝的神来之笔、精巧有序的布局谋篇等等。这些优美规范的语言可谓语言中的精品,它们往往也是课文的情理意趣之所在。抓住这些亮点语言反复诵读乃至背诵,不但能快速感悟文本的人文内涵,陶冶学生的思想素养和审美情趣,而且对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以及语感能力的培养无疑是捷径一条。同时,还能重点突出,节约有限的教学时间,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用心

爱心

专心

如《特殊的葬礼》中,对原来的瀑布的描写连用了六个成语,“„„汹涌的河水从悬崖上咆哮而下,滔滔不绝,一泻千里。尤其是每年汛期,塞特凯达斯瀑布气势更是雄伟壮观,吸引了世界各地的许多游客,人们在这从天而降的巨大水帘面前,流连忘返。”教学中,当发现学生赞美瀑布的语言比较单调时,我就没有急于让他们一味地说下去,而是立即话锋一转:“我们来读读课文,看看课文中是用哪些词句来赞美的?”让学生品悟文中的精彩语言,然后,再让学生起来赞美,结果他们的发言赢来老师们的阵阵掌声,有的说“塞特凯达斯瀑布,我爱你!你滔滔不绝、一泻千里的雄姿将永远铭刻在我的心中。”有的说“我在你从天而降的巨大水帘面前惊叹,我在你咆哮如雷的巨大声响面前陶醉。是你,让我感到大自然的神奇;是你,让我感到大自然的伟大。”„„这样积极地内化并及时地运用文本中的“亮点”语言,一头连着工具性,一头连着人文性,岂不妙哉!

2寻文本语言的“空白点”

现代接受理论认为,文学作品使用的语言是一种具有审美功能的表现性语言,包含着许多“不确定”与“空白”。即文本语言的空白点。这些空白不是作者行文的疏忽、完结或无奈,恰恰是不忍点破的韵外之致、只可意会的弦外之音、布局谋篇的匠心独运。入乎其内,徜徉其中,必有“柳岸花明”之豁然开朗。作为教者,我们就应引领学生遵其路,识斯真,激昂处还它个激昂,委婉处还它个委婉,品得个中妙谛。从而,操想象之舟神游于文本之海,或喜,或悲,或歌,或舞,或爱,或恨,或恶,或仇„„感受生命,倾吐性情。

如课文《郑成功》“海上激战”中有这样的叙述:“敌人惊恐万状,敌舰队乱作一团。郑军官兵乘势用钩子钩住敌舰,一个个跳了上去。敌舰官兵无法逃脱,只好统统举手投降。”显然,这里的“惊恐万状”“乱作一团”就是空白点,作者并没有作具体的描写。我便以此为突破口,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做一回编剧,把敌人“惊恐万状”“乱作一团”的惨象写下来。这样就升华了孩子们的人文感悟,丰富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让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在语言实践中得到了交融。

3找学生和文本语言的“撞击点”

所谓撞击点就是在文本中能够引起学生产生强烈共鸣的地方。一般说来,根据文章的类型,可分为感性撞击点和理性撞击点。感性撞击点较多集中于情感类的文章中,理性撞击点则较多存在于富含哲理的课文中。撞击点最能拨响孩子们的心灵之弦,找得准,撞得正,一石激起千层浪,在学生和文本之间就会产生巨大的“磁场”,就会生发学生和文本之间情、理、意、趣的“高端对话”。

如课文《郑成功》的第二节只有两句话:“明朝末年,荷兰侵略者强占了我国的宝岛台湾。他们残酷地奴役台湾同胞,台湾人民恨透了这伙强盗。”这里的“奴役”和“恨透了”就是撞击点,当然也是个空白点。我便以此为突破口,及时补充关于“奴役”的历史资料,引导学生就“奴役”和“恨透了”想象说话,“假如你就是当时被荷兰侵略者残酷奴役的台湾同胞,你会对侵略者怎么说?”这既撞开了孩子们的情感之海,又加强了他们的语言训练,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在这一“撞”之中得到了升华。

理性撞击点不大容易把握,因为理性的东西较为抽象,内涵较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甚远。因此,教学中要化抽象为形象,化理性思考为情感体验,变空洞说教为充实述说,以形象感悟内涵,以外延来建构“哲理概念”。在《抉择》的教学中,围绕“奉献”的话题,我化远为近,化抽象为具体,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师:你由旅行者想到了在你身边或影视作品中的谁?

生:有一个雨天,我家门前存水,我便捡来几块碎砖铺在水洼里,方便了自己,也方便了别人。我觉得我和旅行者一样。

用心

爱心

专心 5

生:上次,我和爸爸在电影院观看《哈利·波特》,我边看边吃油炸串,弄得满手油腻腻的,我便随手往旁边的空位上一抹,不巧被爸爸看见了。他非常严肃地批评了我,当时我还觉得受了委屈,现在和旅行者一比,我真惭愧啊!我以后一定要做一个遵守公共秩序的人。

生:老师,我觉得您和旅行者一样,每天下班了还要给我们批改作业,上一回我病了,您还为我补课,您心里关心的是我们呀!

生:我觉得很多人都和旅行者一样,具有一种奉献精神,像解放军叔叔、老师„„

二、把握语言实践的层次

1机械运用文本语言

儿童语言学习的初始步骤是“模仿”。这是一种机械学习的过程,有时甚至还属于“无意记忆”的范畴。故而,把学习对象“模式化”是语文学习入门的捷径。在这一方面,传统语文教育有很多成熟的经验,尤应继承、借鉴。这个机械运用是指直接使用课文中的规范语言,比如背诵、反复诵读以及简单的复述等,有时可以是一种比较简单的平面“搬运”和“组合”。虽然这种机械运用比较单调,但却是积累语言、培养语感的很好的手段。不仅在低年级常用,在中高年级也很必要。一般常用这样的导语:“谁能把„„再读一遍”“谁愿意做一回„„(指文中人或物)再宋„„”这种方法主要是引导孩子初步感悟和积累文本语言中的“亮点”部分。

2灵活运用文本语言

语言学习的第二个环节是“仿中有创”。所谓“仿中有创”,是一个“”尝试-调整-再尝试-再调整„„”的过程。所以,语文学习不能走“先明理,后应用”的途径;恰恰相反,它只能“先使用,后明理”或“边使用,边明理”。要通过学生大量的尝试练习而“熟能生巧”。当然,语文教学有时是“教一得一”或“举一反三”,一步就能到位。但有时候可能是“教十才得一”,“练十才会一”。总而言之,语文学习带有“习得学习”的特点。这是语文教学与其它学科不同的又一特殊规律。所谓灵活运用文本语言,内化是关键。学生书面语言的学习过程很大程度上是将外部的书面语言内化为主体内部的语言的过程,尤其是要把课文的语言材料内化为自己的语言材料,因为它是构筑语言能力大厦的建筑材料。这里一般体现在课文中尝试换词、换句、换人称甚至更换表达方法、改编文体等,让学生体会文本遣词造句、布局谋篇之精当,人文内涵之深邃。这一层次无论对文本语言的“亮点”“空白点”还是“撞击点”均为可行。努力追求“源于文本,别于文本”的语言境界。

例如《在大海中永生》开头“1997年3月2日上午,一架银色的专机离开北京西郊机场,在首都上空低低地缓缓地绕飞一周,然后穿过云层„„机舱里安放着全党、全军和全国各族人民„„”让学生试用合适的词去替换“低低地”、“缓缓地”、“安放”等词语。替换的过程是品味语言艺术魅力的过程,也是感悟人文情怀的过程。经过一番尝试,他们会发现没有任何一个词可以替代文本中的这几个词。这就是在消化、吸收,在此后的遣词造句中,他们就会争一字之奇,用一词之妙。

3自由生发个性化语言

自由生发个性化语言是指当学生徜徉于文本情境之中时,物我两忘,情思飞扬,于文本的“敏感”之处自由驰骋,进入“文我合一”的巅峰体验。这是语言学习的最高境界,也是语感形式的最高表现,这只能是特殊情境中的超常创造。在一般情境里很难激发这样的神奇。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胸藏万壑,气贯长虹,以高超的教学艺术捕捉先机,化平凡为神奇。这时需要的是激励、赏识、自由、导引,需要师生双方瑰丽灵动的想象。特别是在文本语言的“空白点”和“撞击点”给学生释放自我的突破口,激扬文字,升华人生。

如教学《乡戏》时,由“为什么乡戏反而越唱越红火?”这一“撞击点”引发了一个无法预约的精彩!

用心

爱心

专心 6

生:我觉得这是我们国家关心农民,书上不是说,政府大力倡导专业剧团送戏下乡吗?现在中央电视台的心连心艺术团就是经常慰问演出。

师:你思考得很深,你真会读书。

生:我想,这都是因为党的政策好呀!(众笑)

师:你看得更远,为什么说这是党的政策好呢?

生:如果不是党领导的好,农民们就很穷,日子就不会好过了,连饭都吃不好,还怎么能唱起来呢?

师:有道理!没有党的好政策,就没有好生活,就很难有这么红火的乡戏了。

生:这叫与时俱进嘛!

教学《特殊的葬礼》,在熟读课文、又欣赏了瀑布当年的雄姿后,我问:“面对这雄伟壮观的瀑布,你能赞美一番吗?”这一提问正好挠到了孩子们的“痒”处。最令人叫绝的是有学生发出了这样的赞叹:“塞特凯达斯瀑布,如果我是当年的李白,情愿永远伴你身边,不想再回唐朝了!”“哇!塞特凯达斯瀑布!你‘谋害’了多少游客的‘胶卷’啊!”你说,这样的情境,这样的语文,谁不醉在其中呢!

总之,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再本质一点说,是语言和精神的统一,而语言是第一性的,精神蕴涵于语言之中。“语言的所有最为纤细的根茎生长在民族精神的力量之中”,“语言是存在的家园”。可以说,抓住了语言就抓住了精神,也就抓住了工具,抓住了人文。在人类文明的历史长河里,谁又能够把语言和精神掰得开?可见,语言的学习是语文教学的头等大事,是语文教学的根!离开了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语文教学也就彻底偏离了轨道。因此,我们要紧紧凭借教材这个“例子”,为学生搭建语言实践的平台,引导他们在实践中内化语言,运用语言,从而升华他们的人文内涵。如此,语文教学才是真正回归了本位!

用心

爱心

专心 7

篇2:高中语文教学论文 回归语文教学的本位

根据鄂教师[2011]7号、宜教研发[2011]4号和长教发【2011】46号文件精神,我校迅即反应,三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制定了学校“课内比教学”活动方案,并在全体教师会上作了大会动员。经过两周的酝酿与筹备,学校的“课内比教学”活动于9月14日正式拉开帷幕。如今,两个半月过去了,所有竞赛组都按照学校方案,联系本组实际,开展了富有成效的“比教”活动。此次活动名为教学比武,实为岗位练兵。学校把“比教”活动与创建高效课堂相结合,通过“比教”活动引领教师关注课堂、研究课堂、实践课堂,使教学比武成为构建高效课堂的又一抓手。“比教”活动中,各研修组把工作重心归于教学本身,把着眼点放在提升教师专业素质,转变教学方式,促进学生主动学习上,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综观本次比教活动,有如下几点值得总结:

一是认识到位。

在“课内比教学”活动动员会上,学校校长邹红波特别强调,本次活动的目的在于“锤炼教学基本功,促进教师专业成长”,要通过“课内比教学”活动,引导全体教师回到教学本身,以课堂教学为根本,通过教学比武和岗位练兵提升专业素养。教师的教学基本功内容很宽泛,不仅仅局限于课堂教学,还表现在专业研究和自我反思的能力方面。因此,我校本次“比教”活动设有五个环节的展示评比,即说课、讲课、观课、议课和自我反思,其中,说课和讲课考查的是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观课和议课考查的是教师的教学研究能力,自我反思考查的是教师的教学反思能力。

二是准备充分。

考虑到学校规模大、人数多的实际,学校根据研修组设置的情况,成立了低段语文、中段语文、高段语文、低段数学、中段数学、高段数学、英语、科学、品生(社)、体育、艺术、校本、地方、综实等14个学科竞赛组,以组为单位开展教学比武活动。学校教务处出台具体的活动方案,细化说课、评课、观课、议课评价办法,制订说课、上课、观课、议课量化评分表和活动记载表。然后召开竞赛组长工作会,并针对观课和议课两个环节进行重点指导,明确观课就是围绕“学生学习、教师教学、课程性质、课堂文化”四个维度来进行课堂观察,观课教师可从四个维度中选择一个或多个观察点进行课堂观察。议课则针对所观的课进行,依据课堂观察量表的记录,围绕课堂观察所收集的课堂信息讨论问题,展开对话,发表意见,探求方法与策略。

三是流程规范。

首先,由各学科竞赛组组长组织全组教师会议,集体商议上课的形式、研究的课题、每个教师的上课时间和内容,推选竞赛评审组成员,统筹安排教师的观课和议课,确保每位教师观课三节,每个教师执教的课也都有三个老师观课。各组将教学比武的具体活动安排表――包括每位教师的说课、上课内容及时间、议课时间、观课人及评审组人员安排等,下发到每位教师手中,并送一份给蹲点联组的校委会成员,同时上交一份给教务处备查。

然后,各竞赛组在规定的时限内组织好说课、上课、观课、议课、反思等五个环节的活动,由竞赛评审组算出每位教师的说课、上课、观课、议课得分,由执教教师个人写出教学反思材料,组长对反思材料进行定性评价。

之后,由组长收集、整理每位教师的教学设计、说课稿、评课记录(说课和讲课评分表)、观课议课材料、反思材料,并按照说课占15分、上课占50分、观课占15分、议课占20分的比例,折算出每位教师的`教学比武得分,填写《长阳实验小学教师教学比武活动统计表》,并上传教务处。

最后,各竞赛组进行“比教”活动总结,教务处分学科审核每个竞赛组每一位教师的活动资料,综合评定每位教师的“比教”成绩,资料一人一册归档,并向县教育局和研训中心呈报“比教”结果。

四是方式出新。

其一,为使教学比武活动能有序展开,学校对每个组的活动时间作了统筹安排:

9.19――9.30 为艺术组、体育组、英语组、品德组的比教时间;

10.8――10.21 为高段语文组、低段数学组、中段语文组的比教时间;

10.24――11.4 为低段语文组、中段数学组、高段数学组的比教时间;

11.7――11.18 为科学组、地方组、校本组、综实组的比教时间。

其二,实行学校校委会成员蹲点联系相应竞赛组的制度。比武活动以竞赛组为单位开展,实行竞赛组长负责制,校委会蹲点联组的人员全程参与该组的活动。

其三,把教学比武与常态研究结合起来,借“比教”之机开展富有成效的专题研究。各个竞赛组的“比教”活动或围绕立项课题进行,或围绕研修组的研修小课题进行。如英语组结合省级课题《小学英语任务型课堂设计》,围绕词汇课教学、句型教学、语篇教学三种课型展开了“比教”活动;体育组以学校申报的体育特色项目“软式排球”为教学内容,开展了同课教学;高段语文组围绕立项课题《经典诵读与师生语文素养提升研究》进行,统一了教学研究的内容及观课议课的研究点;高段数学组的“比教”活动采用“同课异构”的方式进行,研究的着眼点就是组内的小课题“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

其四,课堂教学评价方式多维多元。每位教师的课堂教学得分,都综合了评审组、观课组和学生三方面的意见。课一上完,不仅评审组和观课教师要为执教者评分,学生也要给教师评分。课堂教学展示完毕,观课教师立刻随机抽取十名学生进行现场评教评分。教师的讲课最终得分按照评审组60%、观课教师20%、学生20%的权重进行折算。

其五,为每位教师建立专门的“课内比教学”档案。所有教师的教学设计、说课稿、观课记录、议课文稿、教学反思以及各环节的评分表均归入教师个人专业发展档案袋。用档案袋评价方式,全面、真实地记录每一位教师的岗位练兵、教学比武的过程和结果,并把教师参与活动的情况纳入教师评价考核的范畴。

五是效果良好。

本次教学比武活动极大地调动了教师的参与热情,老师们认真研读课程标准,深入钻研教材内容,个性解读教学文本,准确把握教学目标,从观念到行动,从理论到实践,专业素养有了不同程度的提升,教师群体的整体素质有了明显提高。活动结束之后,各研修组认真进行了“比教”活动总结。其中,中段语文组、高段语文组、高段数学组和体育组的活动总结已在省教育厅主办的“课内比教学专题网站”中的“我与教学比武”栏目挂出。第6期《长阳教育简报》也在篇首的位置通报了我校的“教学比武”活动情况。

篇3:回归作文教学的“学生本位”

有这样一组镜头:

同学们, 请看一组材料:“每个人脚下的土地都会有说不尽的故事。爱祖国, 先认识你脚下的土地吧!在地图上找到你的故乡, 假期中到故乡去, 寻访先辈洒下汗水的地方, 祭扫先人的坟茔, 了解故乡的风土人情, 以‘脚下的土地’为话题, 写一篇散文。”要求:语句通顺, 中心突出, 有自己独特的感悟, 不少于600字。

教师简单地布置完作文题后, 没有任何的阐释与引导, 全然不顾学生在台下面面相觑、茫然不知所措的样子。这样的情景许多人都不陌生, 以前的中学作文课几乎全是这个套路。在新课改如火如荼的今天, 这样的作文课仍然存在, 导致的后果可想而知:高一的学生们几乎不清楚何谓“散文”, 虽然也知道要“形散而神不散”, 但写下来思路比较混乱, 成了真正的“散”文:语言苍白, 毫无感情;有一两篇略微出彩的, 也都毫无自己的个性。学生的作文水平不容乐观, 显然不能归罪于刚踏入高中校门不久的学生。更大的责任在于教师, 在于我们语文教师的“不作为”。

传统的作文教学存在教学观念陈旧、思想认识模糊、教学目标不明确的状况, 教学模式无非是教师布置作文题——学生写作——教师批改——教师讲评, 学生基本上靠自我摸索完成写作任务, 他们已经厌倦了这样的写作程式, 只是迫于压力不得不写。他们的写作欲望早已消磨殆尽, 甚至产生了逆反心理。在这种情况下, 他们根本没有真正发自内心的表达乐趣, 有的只是为了却“官差”的无奈呻吟。也有的教师重视传授一定的写作知识, 但却只顾自己讲, 忽视了学生的想法和需求, 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 训练方法也缺乏科学性。经常听到学生中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提起作文头就痛, 想了半天笔未动。”这样的局面确实值得大家反思。

二、归于作文教学的反思

作文是衡量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尺度,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难点。

综观前几年的高考话题作文, 从1999年的“假如记忆可以移植”开始, 到2005年江苏卷以“凤头、猪肚、豹尾”为话题的作文, 结束了高考话题作文的命题形式。现在可以发现, 一方面话题的内容广泛开放, 张扬了考生个性, 激发了考生的创造力, 实现了高考命题者“不在审题上为难考生”的诺言;另一方面, 也容易造成考生作文矫情、作伪之风兴盛, 导致学生人格的分裂。自然的情感流露方能打动人, 而有些考生为了表明自己坚强, 不惜编造“美丽”的谎言, 让自己的父母在高考前纷纷一病不起, 悲惨去世, 欲以此骗取阅卷老师的同情与怜悯。高考作文的这些“通病”从一个侧面折射出当前语文教学特别是作文教学中“人”的主体性的危机, 教师在作文教学中不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位, 不坚持人本观念, 学生也相应地表现为人文素养降低, 缺少对生命个体的尊重与关爱。

基于前几年作文命题的实践, 2006至2008年江苏高考作文由话题作文转向命题作文, 《人与路》《怀想天空》《好奇心》等似乎摆脱了一般命题作文呆板的束缚, 显现出命题的灵活性, 既立足学生的生活实际, 又有对生活由感性到理性的升华, 逐步呈现了“人本化”写作理念。这也要求我们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 重视以学生为本, 引导他们结合生活实际, 写出血肉丰满的文章来。

但就目前作文教学的现状来看, 长期的应试教育使得学生分数越考越高, 思维却越来越窄, 人格魅力大面积缺失, 人文素养普遍低下, 这直接影响了学生思考的广度和深度以及对问题的洞察力和对事物发展的前瞻能力。表现在学生作文中, 则是他们缺乏对生活的体验和感悟, 没有正确的价值判断标准, 文章瞎编乱造, 内容空洞, 有的还要靠背范文来应付, 不能真实地吐露自己的想法, 表达自己的心声。教师在作文教学中意识不到“学生本位”的重要性, 形成一种“无人化”的作文教学, 直接导致了上述问题的产生。

新课程改革试图改变传统教学中以知识为本位、忽视学生需求的状况, 在作文教学方面,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有这样的表述:“力求有个性、有创意的表达, 根据个人特长和兴趣自主写作”“引导学生表达真情实感, 不说假话、空话、套话, 避免为文造情”“进一步提高记叙、说明、描写、议论、抒情等基本表达能力”“能调动自己的语言积累, 推敲、锤炼语言, 表达力求准确、鲜明、生动”。这些表述中反复强调写作的个性, 表达的立足点都是学生。其实, 真正意义上的写作, 就应当是写学生之想写, 这符合以人为本的写作理念。在作文教学中认真贯彻这一指导思想, 是语文教学体现人文性的重要内容。

三、行于“学生本位”作文教学的实践

作文是生活中的一个项目, 同吃饭、说话、做工一样, 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事情。既然如此, 就要把作文观念平常化, 这有利于学生消除对作文的畏惧感, 从而敢于表达自己的心声, 释放真情至性, 并通过写作知识教学和写作实践教学两方面体现“学生本位”的理念。

1.传授写作知识、创设写作环境要体现“以人为本”的观念。

在作文教学中介绍写作知识是必要的, 学生了解它也是必需的。写作知识是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基础, 在写作训练中起着指导、调节和评价的作用。

2.写作活动的指导要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

无写作实践的写作知识传授不是真正的写作教学, 写作教学要注重写作实践的训练, 而且要占更大的比重。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 丰富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 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体验”在新《课标》中被反复提及, 写作需要有人生体验。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生活犹如泉源, 文章犹如溪流, 泉源丰盈, 溪流自然活泼泼地昼夜不息。”只有学会利用生活这个“源”, 作文时思路才会源源不断。作文教学要重视引导学生到生活中去寻找材料, 学生有了生活的体验, 就有了自由的写作时空, 也就容易写出真情实感。

即事为文, 捕捉学生灵感, 也能唤起学生的写作热情。一天上课时, 教室外的天色瞬息多变, 时而有学生斜眼望窗外。这种景色实不多见, 我当即暂停上课, 让学生观察窗外, 让他们用文字描述窗外景色。有同学这样写道:“外面下起了倾盆大雨, 天空中一层迷蒙的雾挡住了我们的视线, 在教室里看窗外的雨雾美景, 别有一番情趣。校园古典的建筑及浓郁的香樟在雾水的笼罩下变得更加美丽, 窗外如排山倒海般的雨声冲进了我的耳朵里。一阵风吹来, 我感到一丝清爽, 十分舒服。风带来了青草与泥土的清香, 使人神清气爽。”仅此一段, 足以看出他敏锐的观察力与感受力。

3.对学生作文要有适当的评语和反馈, 以此激起他们对生活和文本的再思考。

篇4:回归语文教学的本位

语文教学我们走过了很长很长的路,走得艰难而缓慢,从素质教育到新课程的改革,从中英项目到生本教育,课标也是重新修订,真有一种“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感觉,当繁华落尽、尘埃落定的时刻,课标来了一个美丽的转身,语文教学直指向语言文字,这一束光照亮了语文教学的道路。课标在课程性质与地位中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就是让学生学会正确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学会表达。学生听说读写等能力的训练都是为学习应用语言文字服务的,为终极目标服务的。因此语文教学就应以语文知识、阅读和写作为本位。

回顾当下的语文教学现状,新课标的春风还没有吹遍原野,许多的语文课堂还看不到课标的美丽转身,一篇课文如同嚼蜡,嚼来嚼去,学生乏味,老师无味。课后做不完的习题压的那群小鸟再也不能自由展翅翱翔。久而久之,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减弱,部分教师为了让学生考高分,抄作文、背作文已是信手拈来,统考中学生作文如同一个模子里倒出来的,没有了真性、灵性、活性,我手写出的不是我心。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不可否认的事实是:大凡语文成绩较好的学生都喜欢阅读,特级教师于永正也说过:语文能力是读书读出来的,不是做题做出来的。可见读书与习作的关系之紧密,语文知识是学生学习习作的基础,大到一篇文章的谋篇布局,小到标点符号的应用。所以语文教学的重点应落实到语文知识、阅读和写作上。如何在课堂中落实呢?

首先得正确认识教材,解读教材。解读教材是摆在我们语文教师的一座高山,我们必须积蓄力量去攀登。一篇课文是一个语文全部信息的点,它包括字词句篇语法修辞等语文知识,教学要在语文课程这一系统中找到适合它的坐标,既要落实目标,又要对文本有所侧重有所忽略的处理,教师如果没有对教材进行解读,那么将会使学生的语文能力提高变得缓慢,生命的成长继而也会变得缓慢。其次要树立大语文观,加强课外阅读。每一门学科都有它自身的特点,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人文性、实践性决定了它与众不同的教学方式。有句话说:语文即生活。生活即语文。所以语文教师一定要树立大语文观,加强课外阅读。语文教师应注重培养阅读的兴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一个学生有了阅读的兴趣,还愁他的语文学不好吗?再次,语文的学习是得法于课内,受益于课外。语文教师必须引领学生由语文的学习走向文化的研究。必须想方设法拓宽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从家长到教师,从学校到一个地区的教育领导部门,要有这个意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教育资源,尽量为学生创设浓浓的文化氛围,为学生打开一扇知识宝库的窗户,开启博览群书的大门,引领他们走向更广阔的天地。而实现这一目标,需要每一位语文教师树立大语文观,为学生展开阅读做大量的工作。最后,要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本次大赛中,参赛的语文教师自身素养都很高,课堂中那春风化雨式的语言一次次将学生的思维点燃,一次次赢得了听课老师的掌声。精彩的背后是辛勤的付出,试想:如果他们平时不博览群书,不刻苦钻研,能有如此的表现吗?一名语文老师,要能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准确、生动的表达出来,在课堂教学中用流畅而优美的语言去讲述,引经据典信手拈来,用富有激情的语言去感染学生,吸引学生,使他们如如临其境,如闻其声。这对许多语文教师来说,是有点高度。但作为一名好的语文教师,这是必需努力去做的。课余将闲聊的时间用在看书上,多尝试着去写写文章,总有一天,你会厚积而薄发,一定成为学生最喜欢的语文教师,收获并快乐着。试想:有这样一位教师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能差的了吗?每次观看窦桂梅老师的教学实录,自始至终我都是激动且感动着,那富有激情的语言如春风拂面,轻轻拨动了学生的心弦,演绎着一个又一个的精彩。这样的名师,能出不了高徒吗?崔峦先生在访谈中指出:随着时代的发展,语文课堂将由最初的“比设计、比方法比策略”到如今的“比语文素养”。每一位语文教师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迫在眉睫。

总之,语文教学要回归本位,以语言文字的训练为重。这是教改探索了多年以后得出的不争的事实,课堂中的重点应落实到语文知识、阅读和写作上。让课标的美丽转身在语文课堂中一展风采。

篇5:高中语文教学论文 回归语文教学的本位

——长阳实验小学“课内比教学”活动综述

根据鄂教师[2011]7号、宜教研发[2011]4号和长教发【2011】46号文件精神,我校迅即反应,三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制定了学校“课内比教学”活动方案,并在全体教师会上作了大会动员。经过两周的酝酿与筹备,学校的“课内比教学”活动于9月14日正式拉开帷幕。如今,两个半月过去了,所有竞赛组都按照学校方案,联系本组实际,开展了富有成效的“比教”活动。此次活动名为教学比武,实为岗位练兵。学校把“比教”活动与创建高效课堂相结合,通过“比教”活动引领教师关注课堂、研究课堂、实践课堂,使教学比武成为构建高效课堂的又一抓手。“比教”活动中,各研修组把工作重心归于教学本身,把着眼点放在提升教师专业素质,转变教学方式,促进学生主动学习上,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综观本次比教活动,有如下几点值得总结:

一是认识到位。

在“课内比教学”活动动员会上,学校校长邹红波特别强调,本次活动的目的在于“锤炼教学基本功,促进教师专业成长”,要通过“课内比教学”活动,引导全体教师回到教学本身,以课堂教学为根本,通过教学比武和岗位练兵提升专业素养。教师的教学基本功内容很宽泛,不仅仅局限于课堂教学,还表现在专业研究和自我反思的能力方面。因此,我校本次“比教”活动设有五个环节的展示评比,即说课、讲课、观课、议课和自我反思,其中,说课和讲课考查的是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观课和议课考查的是教师的教学研究能力,自我反思考查的是教师的教学反思能力。

二是准备充分。

考虑到学校规模大、人数多的实际,学校根据研修组设置的情况,成立了低段语文、中段语文、高段语文、低段数学、中段数学、高段数学、英语、科学、品生(社)、体育、艺术、校本、地方、综实等14个学科竞赛组,以组为单位开展教学比武活动。学校教务处出台具体的活动方案,细化说课、评课、观课、议课评价办法,制订说课、上课、观课、议课量化评分表和活动记载表。然后召开竞赛组长工作会,并针对观课和议课两个环节进行重点指导,明确观课就是围绕“学生学习、教师教学、课程性质、课堂文化”四个维度来进行课堂观察,观课教师可从四个维度中选择一个或多个观察点进行课堂观察。议课则针对所观的课进行,依据课堂观察量表的记录,围绕课堂观察所收集的课堂信息讨论问题,展开对话,发表意见,探求方法与策略。

三是流程规范。

首先,由各学科竞赛组组长组织全组教师会议,集体商议上课的形式、研究的课题、每个教师的上课时间和内容,推选竞赛评审组成员,统筹安排教师的观课和议课,确保每位教师观课三节,每个教师执教的课也都有三个老师观课。各组将教学比武的具体活动安排表——包括每位教师的说课、上课内容及时间、议课时间、观课人及评审组人员安排等,下发到每位教师手中,并送一份给蹲点联组的校委会成员,同时上交一份给教务处备查。

然后,各竞赛组在规定的时限内组织好说课、上课、观课、议课、反思等五个环节的活动,由竞赛评审组算出每位教师的说课、上课、观课、议课得分,由执教教师个人写出教学反思材料,组长对反思材料进行定性评价。

之后,由组长收集、整理每位教师的教学设计、说课稿、评课记录(说课和讲课评分表)、观课议课材料、反思材料,并按照说课占15分、上课占50分、观课占15分、议课占20分的比例,折算出每位教师的教学比武得分,填写《长阳实验小学教师教学比武活动统计表》,并上传教务处。

最后,各竞赛组进行“比教”活动总结,教务处分学科审核每个竞赛组每一位教师的活动资料,综合评定每位教师的“比教”成绩,资料一人一册归档,并向县教育局和研训中心呈报“比教”结果。

四是方式出新。

其一,为使教学比武活动能有序展开,学校对每个组的活动时间作了统筹安排:

9.19——9.30 为艺术组、体育组、英语组、品德组的比教时间;

10.8——10.21 为高段语文组、低段数学组、中段语文组的比教时间;

10.24——11.4 为低段语文组、中段数学组、高段数学组的比教时间;

11.7——11.18 为科学组、地方组、校本组、综实组的比教时间。

其二,实行学校校委会成员蹲点联系相应竞赛组的制度。比武活动以竞赛组为单位开展,实行竞赛组长负责制,校委会蹲点联组的人员全程参与该组的活动。

其三,把教学比武与常态研究结合起来,借“比教”之机开展富有成效的专题研究。各个竞赛组的“比教”活动或围绕立项课题进行,或围绕研修组的研修小课题进行。如英语组结合省级课题《小学英语任务型课堂设计》,围绕词汇课教学、句型教学、语篇教学三种课型展开了“比教”活动;体育组以学校申报的体育特色项目“软式排球”为教学内容,开展了同课教学;高段语文组围绕立项课题《经典诵读与师生语文素养提升研究》进行,统一了教学研究的内容及观课议课的研究点;高段数学组的“比教”活动采用“同课异构”的方式进行,研究的着眼点就是组内的小课题“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

其四,课堂教学评价方式多维多元。每位教师的课堂教学得分,都综合了评审组、观课组和学生三方面的意见。课一上完,不仅评审组和观课教师要为执教者评分,学生也要给教师评分。课堂教学展示完毕,观课教师立刻随机抽取十名学生进行现场评教评分。教师的讲课最终得分按照评审组60%、观课教师20%、学生20%的权重进行折算。

其五,为每位教师建立专门的“课内比教学”档案。所有教师的教学设计、说课稿、观课记录、议课文稿、教学反思以及各环节的评分表均归入教师个人专业发展档案袋。用档案袋评价方式,全面、真实地记录每一位教师的岗位练兵、教学比武的过程和结果,并把教师参与活动的情况纳入教师评价考核的范畴。

>

五是效果良好。

本次教学比武活动极大地调动了教师的参与热情,老师们认真研读课程标准,深入钻研教材内容,个性解读教学文本,准确把握教学目标,从观念到行动,从理论到实践,专业素养有了不同程度的提升,教师群体的整体素质有了明显提高。活动结束之后,各研修组认真进行了“比教”活动总结。其中,中段语文组、高段语文组、高段数学组和体育组的活动总结已在省教育厅主办的“课内比教学专题网站”中的“我与教学比武”栏目挂出。2011年第6期《长阳教育简报》也在篇首的位置通报了我校的“教学比武”活动情况。

篇6:回归本位教育

邵 明 祥

在教育教学中,我们都有过彷徨,也有过收获,但我们更多的是在反思。如何使我们的教育教学拓宽认识,提高成绩,发展能力呢?鲁迅先生在《坟·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一文中这样说过:“本位应在幼者,却反在长者;置重应在将来,却反在过去。”我将之引申过来,经过多年的教育实践,我觉得应该让我们的教育教学回归“本位”,可以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完善和实践: 1.强化知识“本位”

知识本位,即在知识选择上特别重视学科本身的逻辑和结构。在教学中我们不能唯书本论,课本上有什么我们就只讲授什么,应该既加强知识间纵向联系也要进行横向比较。根据知识教学的需要我们可以对书本上的例题进行改动,为知识教学和学生的知识架构服务。如: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中的例6和例7,这两道例题中都包含有两个小题,但这两个小题在教学时总是感觉不是很流畅,于是我把其中的两个第一小题与两个第二小题重新进行了组合,并归结为被除数中有0的除法竖式和除到被除数的某一位不够商1要商0占位两种类型,教学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另外,对于课本上没有明确命名的知识点,我们可以进行适当的命名,只要利于学生理解就可以。如:在四年级我们学习统计图时,有一种初始值与其他每格代表的数据不一样的统计图,学生在叙述起来总是觉得别扭,于是我把它称之为“压缩式统计图”,对于这一点我已经与人教社的丁国忠老师进行了交流,他也给予了认可。2.落实课堂“本位”

我们都知道课堂是学校教育的主阵地,一节好的课堂不是热热闹闹,而是实实在在,在有限的时间内让学生获得最大限度的收获。因此,我在确定教学密度时以学生的接受能力为前提,并及时捕捉教学中的反馈信息,提高教学效率。面向全体学生,按照大部分学生的实际水平来授课,但每个学生在学习上又各有差异,这时就要通过研究反馈信息,及时掌握情况,采取不同的矫正、补救措施,因材施教,以保证课堂教学效率的整体提高。对于课堂上师生之间的信息交流很重要,后面我还要与大家交流分享一个小案例。3.突显学生“本位”

学生本位强调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参与性。对于这一点我们在备课时要特别注意,安排教学内容,选择教法都离不开我们的教育对象“学生”。学生需要什么,学生的智力水平等,是我课前、课中、课后都要考虑的,课前进行预设,课中进行实施交流,课后进行回顾反思。

另外,教学中促动学生主动发展的内因,使其自我约束、自我发展也是一个有效的手段。在每学期的期末复习阶段,我都要学生经历一个“报标、论标、修标、验标”的过程,让其通过自身的努力,获得最后的考核成功感。还有对于作业处理,我一直采用“老师我不会”这种方式,学生对于不会的作业只要写上这五个字,就算合格完成,这样老师可以获得学生真实的学习情况反馈。4.健全教师“本位”

教与学的过程是师生共同参与、相互作用,创造性地实现教学目标的过程。教师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者,应该能有效激发学生旺盛的求知欲,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亲其师,信其道”,当学生非常喜欢你的时候,一定会特别喜欢上你的课,当然,这个“亲”的缘由肯定不是靠表面上甜言蜜语“哄”得学生开心,也不是靠简单的小技巧、华丽花哨的表演吸引学生眼球,更不是天天挂在嘴上的“我都是为你好”,而是老师所具有的较高的专业素养。在我们小学数学界有许多名家通过自身的努力实践,走出了一条条小学数学教学的阳光大道,如:素有南许北徐之称的许卫兵、徐长青老师提出了“简约数学教学”,华应龙老师提出了“容错教育”等,但我要说在我们的教学中“拿来主义”不可取,我们要学会“悟”,悟出这些名师对于课程标准的理解、对于教材的把握,以及对教学技术和手段的恰当运用、对学生学习基础和学习需求的理解,结合自己的实际,潜心钻研,相信我们每个人都会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羊肠小道”。5.合力教育“本位”

教育过程我的理解是无形在有形中游走。单纯的学校教育是不够的,合理的利用家庭和社会教育,形成教育的合力是收到良好教育效果的有力保障。在工作中,得到家长的理解与支持,可以使我们的教育教学行为获得成功,我们常说的“人熟是一宝”就是这个道理。下面与大家分享一个我真实的教育案例《一次善良的暴力教育》。(略)

篇7:让教育回归育人本位

高一年级汪文国

寒假期间阅读了《释放教育正能量》,《让教育教学回归“人的本位”》以及《无边大爱铸师魂》等文章。文章内容和我们的教育实践贴得太近,很多观点都是出自于对教育实践和教育原理的思考,让人读后反思良久。

1、教育者关注的不仅仅是知识更应该关注学生期待得到教师关注的内容:①关心学生的情绪,教师要敏感地发现学生的情绪。②关注学生的生活,只有关注学生生活的课堂才会充满生气和灵气。③关注学生的交往,在课堂上给予学生直接沟通交流的机会,培养学生的交往能力并不是一件需要占用额外时间的事情,在帮助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就能自然完成。

2、由于教育教学没有真正和现场的人联系起来,也就不能真正揭示其中的意义和道理,知识和道理只是空洞的壳;由于教育教学忽视了现场的人,现场的人对教育教学也自然难有感觉。(辩证的理解)

3、教育要将人性的丰富性和本质特性也作为根本目标。以前提出的“寓德育于教学之中”,是指对人品性的教育在知识传授中“附带的”、“渗透的”、“零散的”,是针对学生群体的,而在知识教学中关注人性的丰富性和尊重人性的本质,是“系统的”考虑人的发展,是针对每一个学生个体而言。

4、今后研究课堂需要从两个视角进行分析:一个是知识的理解,另一个是人的其他丰富性内涵的发展。

5、如果缺乏整体的思考,大家对学生的关注就会显得细碎而导致教师们难以把握,如果缺乏具体的维度和内涵,关注就会由于抽象而导致教师们难以落实。

6、教师的专业自主权来自于两方面:一是教师与所教学生的“特殊关系”(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对自己所教学生独特的认识);二是教师对学科知识的理解。

7、普通教师决定教学内容的依据往往是考试评价和教材,而一位专业自主的老师会根据学科知识在学科发展和学生发展中的地位和价值作为决定教学内容的一个重要依据。

8、真正了解自己的学生并针对自己的学科知识有深刻理解的优秀教师归还专业自主权,给他们更多的教学探索的自由。

篇8:让语文教学回归本位

一、分清非本体性教学内容与本体性教学内容

上海师范大学吴忠豪教授指出:按照《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课程功能的阐述, 我们可以把语文课程的教学内容大致划分成两个大类:一类是语文本体性教学内容, 一类是非本体性教学内容。

所谓语文“本体性教学内容”就是反映这门学科本质特征的、区别于其他各门课程的教学内容, 包括语文知识、语文策略 (方法) 和语文技能。所谓“非本体性教学内容”包括情感、态度、审美、价值观、审美教育、多元文化等非语文课程本质特征的各科共同承担的教学内容等, 这类教学内容并不是语文课程一科独担的, 而是由基础教育各门课程共同承担。

令人担忧的是, 目前这种本体和非本体教学内容颠倒或错位的语文课已经成为一种常态。目前, 我们虽然在力图改变文本分析式的语文教学, 但是学生的语文知识、方法、技能等语文能力是否有提高, 我们却甚少思考。

二、语文教学必须以本体性教学内容为主要目标

语文作为一门以培养学生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能力为主要目标的综合性实践课程, 理应以本体性教学内容为主要目标, 并且聚焦于语文知识、方法和技能展开教学。以《各具特色的民居》为例, 研读教材, 我们可以得出单元导语与课文连接语的目标设置存在以下关系 (见图1) 。

1.“客家民居与傣家竹楼的特点”是一个非本体性教学内容, 导语和连接语对其要求为“了解”与“说说”, 这是一个浅层次目标。

学生通过默读课文, 就可以大致了解。吴忠豪教授提出:非本体教学目标渗透在本体性教学目标中。那么, 了解客家民居与傣家竹楼的特点又渗透在怎样的本体性目标中呢?其一是读的过程, 其二是筛选、整理、概括信息的过程, 其三是表达的过程, 这三个过程都是在语言文字活动中进行, 是扎扎实实地进行语言文字运用的实践过程。教材无非是个例子, 客家民居与傣家竹楼的特点并不是语文教学本体关注的核心, 语文教学真正关注的应该是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 而能力只能在实践中得到提升。例如, “筛选、整理、概括信息”指向语文策略的过程, 学生通过默读课文, 整体感知, 在语文实践中学会如何提取文本重要信息的能力;又如“表达的过程”, 学生通过提取关于客家民居与傣家竹楼特点的重要信息, 通过整合加工, 将自己的收获与大家交流。我们不仅要关注学生概括的准确性与简洁性, 更应该关注学生的语言习惯, 要求学生说通顺、说流畅, 及时纠正语病。

2.“体会作者怎样写出民俗特点”是一个本体性教学目标。

吴忠豪教授指出:要使中国语文教学有实质性的推进与突破, 就必须在课程目标设置上, 变“阅读核心”为“读写并重”并朝向“表达”;在教学时间分配上, 变“阅读主导”为“表达主导”;在教学内容上, 变“理解课文”为注重“读写结合”的实践活动。因此, 如何正确处理好文本思想内容与语言训练的关系, 根据课文创设适合学生语文发展的情境, 是教师文本解读和教学设计的关键所在。

根据以上分析, 并结合文本特点, 本文可以按照以下思路进行教与学: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理解词语“奇葩、夯筑”和对联“承前祖德勤和俭, 启后子孙读与耕”。

2.了解客家民居与傣家竹楼的特点, 学习作者运用列数字、打比方、举例子等说明方法来表现事物特点的方法。

3. 运用药物说明书, 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特点并结合说明方法介绍事物的写法 (教学重难点) 。

教学时间:1课时。

学习过程:

1.检查预习, 明确学习目标。

2.了解民居特点, 学习提取关键信息的方法。

3.比较两种表达形式, 学习表达。

4. 欣赏民居, 开启“我眼中的民居”语文实践活动。

对比非本体性教学设计的图示与本体性教学内容的目标指向, 我们不难总结出本体性教学设计的图示。 (见附图2)

三、教学过程落实本体性教学目标

非本体性教学内容设计下的教学大多是“初读→精读→总结”, 本体性教学内容设计下的教学大多是“认知→实践→迁移”, 其关注的是语文知识、能力、技能。以吴忠豪教授讲座中的《姥姥的剪纸》为例, 非本体性教学设计如下: (1) 揭示课题, 了解剪纸。 (2) 研读课文, 体会技艺之“神”。 (3) 品读课文, 体会祖孙情深。 (4) 课外延伸, 总结下课。本体性教学设计如下: (1) 揭示课题, 了解剪纸。 (2) 读姥姥技艺之神, 学习品读方法。 (3) 运用品读方法, 读祖孙情。 (4) 运用学到的表达方法写话。对比两个教学设计, 我们不难发现, 非本性教学内容下的教学落脚点在文本的分析与感悟, 体会技艺之“神”, 体会祖孙情深, 而本性教学内容下的教学落脚点在“语用”, 学习品读方法, 运用表达方法写话。学生的语文能力并不是感悟出来的, 是在实践中不断形成的, 我们只有从“教课文”转向“教语文”, 从“非本体教学内容”到“本体性教学内容”, 才能实现阅读教学的华丽转身。

也许, 有人会有疑问, 基于本体性教学内容的设计过多地关注表达, 又该怎么去实现语文课程承载的情感目标呢?情感目标是教材目标, 而非语文课程的目标, 因此它应该作为隐性目标渗透在教学过程中。以于永正老师执教的《高尔基和他的儿子》为例, 当众多教师把重点放在感悟父子情深时, 于老师别出心裁地把教学环节简化为: (1) 感情朗读指导。 (2) 如何写批注。 (3) 代儿子给父亲写信。原来, 在朗读中, 在批注中, 在写信中, 于老师早已渗透了父子情深的情感目标。而我们的本体性教学就是在语文实践中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目标。这就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教育。

一课一得, 我们每周平均6堂语文课, 以一学期20周计算, 小学6年就是整整1440堂语文课, 如果我们能更多地关注语文本体性内容, 聚焦“语用”, 长年累月, 学生能形成一定的语文能力, 并善于用自己的文字来表达真实的情感。我们有理由相信:每一堂指向“教语文”, 指向“本体性内容”的语文课, 每一堂立足儿童的生命需求与成长规律而设计的语文课, 每一堂关注儿童自主阅读与实践的语文课, 必定对无数的生命产生深远的影响。

摘要:语文课到底教什么?近年来, 关于如何确定语文教学内容的话题引起了大家的广泛关注。本文结合几个案例与吴忠豪教授的观点来具体谈谈如何分清语文本体性教学内容与非本体性教学内容, 以及在教学过程中怎样落实本体性教学目标。

上一篇:药事管理委员会职责下一篇:绿色食品生产实习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