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支撑

2024-07-03

课堂支撑(精选十篇)

课堂支撑 篇1

一、扣“点”, 明晰体验的方向

面对一篇文本, 我们的教学必须学会运用减法, 做到大道至简, 遴选出文本的价值主旨, 才能从文本诸多的内容信息中拎出一个支点, 做到删繁就简, 从而让其他的教学环节和教学策略都能围绕着这个支点进行, 阅读教学才会有明确的方向。

例如《桂花雨》这篇课文, 教师在学生自主预习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如果运用课文中的语言, 你应该紧扣课文中的哪一个字和词语来表达自己最初的阅读感受呢?学生纷纷结合自己的初读体验进行删选, 有的认为是“桂花”, 因为这是课文的描写对象;有的认为是“香”字, 因为课文前后一直都弥漫着一股浓郁的桂花之香;还有的认为是“雨”字, 因为桂花落下形成的雨点状实在是太美了。

其实, 紧扣“桂花”是把握了文本的内容载体, 而抓住“香”则是扣住了文本描述的情感线索, 最后的“雨”则真正进入了文本的核心。作者从读初中就远离家乡, 童年时代摇动桂花形成的桂花雨让作者的记忆深刻, 给予了作者无法磨灭的印象。而在教学中, 教师正是扣准了文本的“文眼”, 才能借助对“雨”的感知与体验, 有效地感知探究摇桂花的原始初衷, 感受桂花雨的独特认知, 从而走进作者, 走进童年的快乐以及对家乡的深深思念。

二、理“线”, 把握文本的脉络

文本创作如同一部电影, 其内在内容丰富多彩, 都基本延续着一个中心事件或者情感线索展开。《语文课程标准》强调指出:阅读教学必须了解事件梗概, 感受作者的创作思路和表达顺序。而《桂花雨》这篇课文中的一个“香”字, 就是串联整篇文本的情感线索。

师:课文一共描写了几次“香”?请同学们自主阅读寻找, 感受不同语境下的不同的香味。

生:“桂花的香气, 太迷人了”——正是这迷人的香味, 作者才喜欢上桂花。

生:“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桂花的香味散布很广, 哪里都能感受到香味的存在。

生:“好香的雨啊!”桂花的朵朵花瓣从空中落下来, 全身都是满满的桂花, 那香味就在我们身边, 好像要朝着我们鼻子里钻呢!

生:“这里的桂花再香, 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这里的香味已经不再是一种味道, 而更是一种情感, 一种对家乡思念的情感。

在这样的教学片段中, 教师正是紧扣文本的创作线索, 依循着课文的创作顺序, 感受文本前后不同的花香, 引领学生层层深入, 步步为营, 逐步深入到文本的内核中, 从而从物质之“香”逐步向精神之“香”过渡, 让学生借助着迷人独到的桂花之“香”再次回到自己的童年, 回到自己的家乡, 感受童年的快乐和浓郁的乡亲乡情。

三、造“面”, 铸就认知的深度

扣“点”、拎“线”, 阅读教学倡导精简, 并不是要将课堂教学推向浅薄、简单的格局上, 而是要引导学生从点、线的基础上逐渐向深度开掘。曾经有人提出了“一厘米宽, 一公里深”的教学新理念。这就要求阅读教学从另外的视角, 引导学生铸就另外一种形式的“面”。例如, 在教学课文画龙点睛的最后一句时:

师:孩子们, 你们可以从课文中哪些地方看出“摇花之乐”的?

生:文中写着“对我来说是件大事”。

生:作者还缠着妈妈, 不停地追问什么时候摇桂花呢!

生:在原文中, 作者运用了一个感叹号, 这说明作者当时的心情已经急不可耐了。

师:你们能想象, 母亲说“没有开足”, 作者会怎么说吗?

生:作者可能会抱怨:“都这么久了, 怎么还不开足, 我都快等不及了。”

生:作者可能会跑到桂花树旁, 默默地祈祷:“桂花啊, 你快快开足啊, 满足我这个热切的欲望吧!”

师:这种快乐, 还体现在哪里呢?

生:还有就是对“摇桂花”的直接描写那段。尤其是“纷纷”、动词和作者的语言。

师:让我们实实在在、富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文字吧!

高效课堂的四大支撑系统 篇2

小组建设成功的标志是小组文化的形成。文化形成,不仅必须经历一个较长的过程,而且在这个过程中,必须有密集而导向一致的事件发生。

陶行知先生呼吁解放学生,但是他没有解决解放后怎么办的问题。高效课堂高度关注小组建设,就是要通过发挥团队作用,解决好学生解放、课堂开放后课堂学习的有序、有效问题。小组团队作用的发挥,不仅能实现陶老先生解放学生的愿望,更重要的是,可以有效地利用这份能量,为团队内学生的高效学习和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支撑。

传统课堂,教师讲,学生听,只要课堂安安静静,教学就能顺利进行,这样的课堂,根本不需要小组。

传统课堂,讲好讲不好是教师的责任,但学好学不好,完全是学生的责任,这样的课堂,不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动力问题,小组存在与否,意义不大。

传统课堂,同学间没有互教互学的责任和义务,学习完全是各个独立个体自己的事,小组存在与否,无关紧要。

高效课堂无论是关注生命的狂欢还是知识的落实,都离不开小组作用的发挥;无论是拓宽展示的空间和舞台,还是提供最有效的“同学”机会和资源,小组都是最佳平台;无论是课前预习的独学、对学、群学,还是展示中的倾听、对抗、质疑,小组都能和学习主体形影相随,提供“贴身”服务。

毫无疑问,由于战争的特殊要求,部队的组织体系是最高效的:军、师、团、营、连、排、班。战场上,班长、班副各关注五六个战士,即战斗小组。小组,是高效组织体系的最基本单位。

小组建设的成功标志是小组文化的形成。文化形成,不仅要经历一个较长的过程,而且在这个过程中,必须有密集而导向一致的事件发生。

为此,我把小组建设的过程分为三步。

第一步,搭建小组。“异组同质,同组异质”的原则大家都很熟悉,不再赘述,小组规模以6人为最佳,若班额较大,8人亦可。第一次组建,班主任和任课教师一定要让学生明白搭建小组的意义,建设的过程也是唤醒的过程。

第二步,组魂建设,这里包括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的建设。所谓物质文化,就是组名、组徽、组旗、组歌、誓词等,这是小组文化的基础。组名至关重要,是最典型的文化符号标志,她既要符合班级文化的价值取向,又要具有本组的特色。为了便于形成强大的小组文化场,建议组名要尽可能通俗、阳光、精准、锐利,让人过目难忘,极富有冲击力。

所谓制度文化,就是组规。组规制定的主体是小组全体成员,价值取向与小组文化的建设目标一定一致。组规制定走民主路线,制定的过程也是统一的过程。内容要尽可能详细,包含学生在校的方方面面,语言表述要尽可能简洁、通俗、风趣,避免长篇大论、刻板生硬。组规,要在实践中严格执行,起到导向和惩戒作用,更为重要的是,在课内、课外的学习和各种活动中,既要坚持对小组的即时评价,又要坚持对评价结果的日积月累和公开呈现,为小组长作用的发挥制造环境,提供目标和事实。

经历两个月左右,如果第一次由上而下组建的小组不够理想,建议用竞选和民主选举的方法,重新建设小组,让具备领袖气质的学生,成为组长,发挥他们的人格魅力,强化小组建设。

第三步,最漫长,也最重要,这是小组真正的形成过程。前面所作的工作,一是确立了价值取向,二是提供了载体和制度约束、导向,但是,真正内化为小组成员的精神需求,需要较长而又充满密集事件的过程。组名、内涵、组歌、誓词这些标志性的文化符号,要反反复复地出现,并不断赋予更加深刻的解读。

小组文化,实际上是一种合作文化、团队文化,当每个学生都有这样的自觉时,小组,这种形式本身,意义已经不是很大了。文化的最终形成,就是文化主体的被“文”所“化”。

2、流程系统

教学时间分配虽然各有不同,但在流程设计上都遵循了这样的基本原则:预习、展示、反馈密切相连,课前、课中、课后环环相扣,课前充分预设和预习,课中充分互动和交流,课后认真总结和反思。目标前置、问题前置、方法前置、学习前置、管理前置,学习流程重心的普遍前移,使先学后教思想得到普遍落实。

传统的学习流程是讲、听、记、练(做)、考。这种流程最大的问题是不道德。为什么不道德?多年来,“学为主体、教为主导、练为主线”口号,在各个学校喊得很响,可看看我们的流程,在这样的流程下,学生能成为主体吗?这种流程,就决定了学生在课堂上、学习中只能处在被动地位。这好比一个人把另一个人的头踩在地上,边踩边说,别看你在下面,你可是主人呀!这道德吗?

所以,要想保证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就必须改变课堂流程,用流程保证其主体地位。

目前,全国各地实行高效课堂的学校,虽然有各种各样的时间分配,但是都有自己课堂流程的重新设计。循环大课堂、三三六课堂、271课堂、五环大课堂,主体多元双向五环大课堂等,都遵循预习、展示、反馈密切相连,课前、课中、课后环环相扣,课前充分预设和预习,课中充分互动和交流,课后认真总结和反思的流程,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提供了探究的可能和机会,让师生在课堂上平等对话,在课后,养成反思的习惯,形成反思的能力,这种能力是真正的理性力量,任何一个人一旦具备了这样的能力,将终身发展,日益强大。

3、互动(沟通)系统

互动(沟通)中,改变课堂的情感状态;重建师生的关系。

互动(沟通),优化了课堂生态;促进了师生共同、和谐、快速发展。

传统课堂不重视师生关系建设,因为,教师的任务是讲清、讲明、讲透,学生的任务是记忆、理解、应用(解题),师生分工泾渭分明,几乎没有交集;师生关系状态如何,对这样的课堂的教学和学习效果的影响不大。

传统课堂的问题所在,也是高效课堂的突破所在。

高效课堂,第一是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的学习变被动为主动;第二是想方设法让师生在课上、课下深度、高效互动交流。在互动中,强化平等、紧密的师生关系,在互动中,改变课堂的情感状态,优化课堂生态,促进师生共同、和谐、快速发展。所以,互动,既是高效课堂的标志之一,也是保证课堂生命狂欢、知识超市落到实处的重要措施。

4、反思系统

反思,也是学生学习和自我管理、自我发展、自我成就、自我超越的必然。

一切变革和进步,都必然伴随着反思!反思,是自主意识觉醒的标志之一;反思,也是学生学习和自我管理、自我发展、自我成就、自我超越的必然。

高效课堂中,处处都有反思的影子。

每个问题探究之后,都要进行反思,因为问题的设计不是无目的的,反思,让我们明确目标是否达成。每份导学案的最后部分,都留有反思的空间,反思让学生回扣目标,检验学习的成效。

每节课后,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都要对本节课的导学案和学习过程进行反思。

教师反思,一是可以让导学案的编写贯通于整个高效课堂的流程中,在教中再次提高导学案的编写水平,以便在下次使用时站在更高的起点上;二是可以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叶澜教授说:反思三年成名师。这种课堂,由于开放和生成,教师可以实现在教中学,通过反思,把这些智慧的光芒收集起来,照亮自己的专业发展之路。

以态度情感价值观支撑“人文”课堂 篇3

情感是人对客观现实的对象和现象的刺激所产生的或肯定或否定的心理反应,如喜欢、愤怒、悲伤、恐惧、爱慕、厌恶等。在教学过程中,应在充分考虑认知因素的同时,发挥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以实现教学目标,增强教学效果,活跃教学氛围,提高学习兴趣,体现教学的人文性。美国《情感论》作者诺尔曼·丹森说:“没有情感,日常生活将是一种毫无生气、缺乏内在价值、缺乏道德意义、空虚乏味的生活。情感过程是个人与社会的交叉点,因为一切个人都必须通过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到和体验到的情感加入到他们自己的社会。……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必须是一个有情感的人。”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凸显情感因素呢?

1.使学生的思想融合于文本

情感是作者创作的灵魂。语文的背后是“人”,人的前面不是“认识”,而是“生命”,是情感世界,“课文隐藏着作者生命意识的律动,燃烧着作者爱与恨的情感,交织着作者悲与喜的感受,低回者作者对人生悲欢离合的倾诉,表现着作者追求正义与真理的呐喊”。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探索作者的心路历程和情感体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捕捉作者熔铸于作品中的情与意,获得与作者情感上的共鸣,即思想与文本的融合,这样才能达到培养学生的理解和感悟的目的。

教师首先要钻研教材,领会作者的情感。诗人臧克家说:“一文未成,多次痛哭,要写出感人的文章,自己一定要先感动过。”同样教一篇课文,要使学生感动,教师必须先被感动,正所谓“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必须有一桶水”。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做到了解作者的写作背景,明确作者的写作意图,设身处地地体验作者的创作激情,与作者同欢乐、共忧患。

其次在教授过程中,教师应以饱满的教学激情去感染和激发学生的情感,使学生、教师、作者的情感融为一体。

2.让语文课堂成为情趣的栖息地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和体验,是兴趣的诱因,它使人的注意、感知、思维倾向于某一对象,促进智力更好地发挥。所以,教师应当充分发掘课文的情感因素,营造情感氛围,使课堂的教与学笼罩在一种富有情趣的氛围中,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求知欲望和学习热情。这样,学生身上蕴含的学习潜质就会得到全方位调动,就会“好学”、“乐学”,达到“欲罢不能”的境界。

如我教学《麋鹿》时,事先自己动手画一幅麋鹿图导入,一下就吸引了学生的眼球。教学《赠汪伦》时,我这样设计导入:同学们你们会唱歌吗?今天我们一起来唱首歌,并踏步打节奏。于是与学生共同踏歌导入新课,既较好地调动学生的情绪,又为理解诗中的“踏歌声”作铺垫,一举两得。

学生的情感是易于激发的,一旦他们的认知活动伴随着情感,教学就会成为学生主动的发展过程,从而使他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更丰富、更深刻。如果缺少情感这条纽带,要促使儿童主动地发展只能是一句空话。

态度是指人对客观事物或事物的发展过程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指向,包含对事情的基本观点和采取的相应行动。良好的学习态度是一种与高级社会性需要相联系的、较稳定和深刻的情感现象。“情感”与“态度”常常是紧密相连的,一个学生具有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对学习祖国的语言文字就会具有良好的学习态度。换言之,态度常源于情感,情感萌生出态度。如果我们在课堂上帮助学生树立“以人为本”、人性至上的情感态度,自然就会营造和培养学生形成人人平等、尊重他人的社会交往的态度。只有在这样的课堂中才会有自主和自由、智慧和个性,才是人文的课堂。如本文开头薛老师与学生的对话体现出的师生平等的态度。

价值观是和社会性需要相联系的,是人们对客观世界所持的判断标准。对价值的取向往往取决于一个人的情感和态度,有怎样的情感和态度常常就会有怎样的价值取向。因此,我们要切实把握教材中的情感因素,依据课文中的审美价值,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 通过《桂林山水》、《林海》等课文,展示祖国的大好河山、秀丽景色,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感情;通过《卢沟桥的狮子》、《圆明园的毁灭》等课文,教育学生毋忘国耻,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结合《争画》、《长征》等课文,引导学生从伟人的事迹中汲取丰富的营养,逐步树立远大的理想;通过《卖火柴的小女孩》、《穷人》等课文,进行诚实守信与助人为乐的品质教育等。同时通过对作品中人物形象的品析,可以帮助学生认清人性的真、善、美和假、丑、恶,建立正确的道德观、人生观、价值观。

除了依据课文中的审美价值,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外,教者还要注重在师生活动的生成中适时的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体现师生交往的人文性。如我教学《北大荒的秋天》一文时这样引导:“小河是鱼儿的家。如果你就是住在这条小河的鱼儿,而我是外地来的鱼儿,你会对我说些什么?”对童话,学生更感兴趣,于是有的高兴地向我介绍了小河的清澈、天空的美丽。然后我进一步引导这么美的地方,你欢迎我住下吗?这样就引导学生树立美好事物与别人分享的价值观,也体现出人文精神。

群文阅读理念支撑下的课堂形态 篇4

一、聚焦的形态

群文阅读有两个重要的理念:以生为本,尊重差异;集体建构,达成共识。群文阅读的每节课老师都会提供议题,也就是可议论的话题,老师会为学生搭建平台,根据文本设置一两个关键的问题情境。学生根据问题进行集体建构,然后达成共识。也就是在个人智慧的基础上,共享智慧,在教师和学生思维的融合中达成共识,大家集思广益慢慢形成结构。这就要求每节课建构的“点”不能过多,课堂上要聚焦。问题过多,学生就没有时间发表意见;问题过细,学生的思维就没有了空间。过多过细,学生的讨论都不会深入,达不到在某一个“点”上的深度感悟,达成的共识可能就是低层次的发现,找不到规律性的东西,无法形成深层次的结构。于泽元教授就一直提倡一课一得,他说:“课堂上是给学生挖一口井,不是造一个湖,不要想学生一节课得到所有方面的收获,这个方面语文老师往往比较贪心。”

在群文阅读的课堂上,这样的现象屡见不鲜。我自己也经历过这样一个过程。以我的《聊聊小小说》的打造为例,开始时我的教学设计非常繁琐、复杂。既要通过画人物关系情节图把握小小说主要内容,又要在比对异同中发现小小说的特点:情节跌宕起伏,结尾出人意料。末了还要在排序中加深对小小说特点的把握。一堂课根本完不成,当然谈不上有效的建构。后来大刀阔斧地砍去不必要的环节,突出重点,只确定了会画小小说人物关系情节图,并根据情节图梳理故事内容。修改后教学目标更聚焦,教学过程更加简化。做这样的修改,就是基于从学生出发,尊重学生的实际,让孩子有充足的读书和建构的时间。修改后的教学设计获得了全国第一届群文教学设计优胜奖。同样的,我校老师在教学中也出现了类似的情况。

二、朋友的姿态

任何一节群文阅读课都需要在集体建构后达成共识,这样这节课才有着落。但集体建构的过程,不是老师告诉学生,也不是学生完全自主学习,是老师和学生一起来建构的。达成共识的过程也是老师和学生一起协商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是你听我的,也不是我听你的,而是互相协调,发表意见,慢慢形成共同的理解。也就是参与者在一起协商而彼此妥协最终实现折中的过程。所以,在寻求共识的过程中,如果某一方过于强势,折中的天平就会大大向那一方倾斜。因此,平等是寻求共识最为重要的保证。在课堂上,最容易强势的就是老师。很多老师都有控制学生、控制课堂的欲望。比如:学生说错了,老师就算不斥责学生,也可能会有一些微表情和动作。我班一胆子还算大的孩子曾几次在回答问题前问我:“说错了没关系吗?”从孩子的问话中,我意识到孩子还是有心理负担的,还没有真正相信我。也许是某次我不经意的表情传递给了孩子这样的信息。孩子是敏感的,当孩子意识到自己说的话不符合老师的心意了,他要么不说,要么就迎合老师,选择老师爱听的说。这就决定了老师在课堂上要以朋友的姿态,真诚地和学生进行对话。老师对学生的回答不做简单的对与错的判断,而是充分鼓励、引导、点拨、启发,要让孩子觉得老师是他们的朋友,是和他们一起寻找真理的朋友,让孩子愿意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就算说错了,也没关系。让学生的心放松下来,排除紧张,这样才能让其更好地参与建构。

当然,作为朋友,老师不要一味地站在讲台上进行质询,老师可以走到孩子们中间。总之,老师是平等中的首席,要以老朋友的姿态,一直陪伴着学生,陪着学生在课堂上读书、思考、表达。

三、聊天的状态

从很多群文阅读的课题中处处可以看到“聊”这个字。我想这也是由群文阅读的特征和功能所决定的。“聊”真的可以作为一种教学方式。老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平等地、自然地进行交流,像聊天一样,那样的课堂多好啊!孩子们彻底放松,放飞心灵,绽放智慧。那样的课堂如山间流水,潺潺的,会让孩子觉得轻松,孩子们没有紧张感或胁迫感。聊天的环境会让学生有交流的欲望,便于营造出一个坦率、自由、安全的讨论氛围。“聊聊”的外部表现有哪些呢?

表现在教学语言上,老师的语言要自然、真诚,不要在课堂上拿腔拿调,不一定非要有节奏感,有表现力和感染力。实际上过度结构化和修饰的教学语言对思考性的课堂往往不适用。因为让人感觉不坦率、不真诚、不自然。孩子们也会觉得有距离感,从而失去交流的欲望。

表现在老师说话的音量上,要求老师音量不宜过高,不能过于慷慨激昂。台湾的李玉贵老师就提倡课堂上,老师的声音要轻,要柔,不然会影响到孩子思考。我以前习惯了在表达强烈情感的时候,就提高声音。很高兴的是,在群文阅读的课堂上,我学会了控制自己。于是,我的课堂自然了,从容了。

表现在对话的提示上,“聊”的语言通常有:你有什么想法,说来听听”“你的意思是……”“你太厉害了,竟能发现这一点,你能再解释一下吗”“说句实话,我不太同意你的观点,我可以把我个人的想法说出来吗”“我待会儿再告诉你,现在我想先听听你有什么看法”;“我理解你的意思了,我觉得你说得很棒”“哦,你说的可能需要一点点修正”“我同意你的看法,但是我想补充一点就更完善了”……

当然,群文阅读课堂最大的形态还是一个“静”字。静静地读、静静地思,所以说群文阅读是“静悄悄的革命”。课堂只是外显的形态,背后的理念支撑才是最关键的。有什么样的理念,就会呈现什么样的课堂。我们要牢牢把握住群文阅读的理念:以生为本,尊重差异;集体建构,达成共识。我们的眼里要有一个个完整独特差异天成的孩子,遵循孩子思维的自然,尊重孩子的主体作用,孩子的阅读力和思考力一定会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课堂支撑 篇5

1、平板支撑对身体的主要肌肉群都能得到锻炼,特别是对腹肌的锻炼有好处,现在人都喜欢坐在办公桌前,很少运动,如果经常锻炼平板支撑可以减小肚里,增大臂力。

2、我们在做这个运动的时候要选择合适的时间,不能在饱腹的状态,还有身体太累的时候也做不下去,所以这项运动一定是一个轻松的状态下完成的。

3、记住,一定不要在很软的床垫上面做,我们甚至乎可以选择硬的地板上做,虽然肘平板支撑关节可能会有点痛,但是不要担心,它是人体最硬的部位。

4、开始肯定是做不了多久的,但是可以计划性的控制时间,记住一定要一口气做完 ,要有运动员的那股精神,紧闭双嘴,实在不能坚持的情况下,可以用单臂相互换着支撑,反复的换臂,可以提高支撑时间。

5、在做平板支撑的时候,我们可以同时听音乐或者一些固定时间的听力片段,这样我们可以知道自己做平板支撑的时间,有利于我们对锻炼时间的把握,另外还能打发无聊的锻炼时间,从而更好的计划自己运动的时间。

平板支撑时间标准

一般女生平板支撑最低限制是50秒,而男生是1分钟。当然,侧平板支撑最低时间还会少一些,男生为30秒,女生为10到20秒。

平板支撑坚持的时间越久,说明身体素质越好。一般男性坚持的时间比女性长,一个正常、健康的男性应该能够维持棒式长达2分钟。普通人初练平板支撑至少可以坚持1分钟,如果低于1分钟说明腹部肌肉力量弱,需要经常锻炼身体改善。一般人练习30天后,大多可以达到每次坚持5分钟以上。

平板支撑注意事项

1、任何时候都保持身体挺直,并尽可能最长时间保持这个位置。若要增加难度,手臂或腿可以提高。

课堂支撑 篇6

【关键词】信息技术高中数学 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772(2014)06-128-01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正在对数学课程内容、数学教学、数学学习等方面产生深刻的影响。高中数学课程应提倡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的有机整合(如把算法融入到数学课程的各个相应的部分),整合的基本原则是有利于学生认识数学的本质,高中数学课程应提倡利用信息的技术来呈现以往教学中难以呈现的课程内容,在保证笔算训练的前提下,尽可能使用科学型计数器、各种数学教育技术平台,加强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的结合,鼓励学生运用计算机、计数器等进行探索和发现。”

信息技术作用于课堂教学,自然会给教学带来一系列新变革,并使其呈现出不同于传统教学的新的教学特征。有报告指出,现代教育改革的核心是使学生变被动型学习为投入型学习(Engaged Learning),让他们在真实的环境中学习并接受挑战性的学习任务。在教育中使用技术的根本目的是促进教学形态从被动型向投入型转。信息技术对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有如下作用:

一、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对数学与实际生活之间联系的理解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在学校教育教学中,所有教学计划在很大程度上将依赖于为达到教学目标而采用的教学媒体。”我们从听觉获得的知识能够记忆15%;从视觉获得的知识能够记忆25%;如果同时使用这两种传递知识的方式,就可以接受65%的知识。

利用多媒体技术,教师在对数学教学内容进行分析、提取、重组和综合的基础上,创设丰富的数学教学情境,以计算机为中心采用多种信息传输手段,利用视、听两种传递方式,展现形象生动的画面,声像同步的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将数学内容中本质的、重要的信息多方位、多层次、多角度凸显出来,引导学生自己发现和探索,使学生在观察、理解、认识的基础上获取数学知识,掌握事物的本质。

信息技术可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这些资源又有利于创设贴近生活的情境,在这种情境下,通过思考和操作活动,研究数学现象的本质和发现数学规律。例如在“二面角”的教学时,笔者给学生创设了这样的情境:人造卫星的轨道平面与赤道平面成一定的角度,修筑的水坝面与水平面成一定的角度,打开的六与门框所在的平面成一定的角度等等。然后提出问题,二面角是怎样定义的学习兴趣,一方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也引发了他们的认知冲突。学生通过讨论,探究得出二面角的定义,二面角的棱,二面角的面等定义。紧接着又通过类似平面角的度量方法,可行的方法给予肯定,学生在内心深处迸射出一种想再尝试,再度引人注意的驱动力,因而接下来的课堂中学生主动参与的热情就可想而知了。

二、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数学课堂教学,可以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加强学生之间的数学交流

信息技术融入课堂教学,能进一步展示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展现思维过程。课堂教学模式将从以教师讲授为主转为以学生动脑动手、自主研究、小组学习讨论交流为主,信息技术可以把数学课堂转为“数学实验室”,学生通过自己的活动得出结论。学生可以利用计算机猜测和验证教材中呈现的数学结论。在“对数函数”的教学中,就可利用“几何画板”很好地探索对数函数的图象,学生之间也加强了对问题的探索与交流,使学生从心里真正地接受对数函数的图象正是教科书上所说。

三、借助信息技术能够生动地演示数学的思维过程,有助于学生进行探索和发现,培养学生想像力,发展创造性思维

数学教学过程,实际上就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对数学问题的解决方法进行研究、探索的过程,继而对其进行延拓、创新的过程。于是,教师如何设计数学问题、选择数学问题就成为数学教学活动的关键。利用多媒体技术中图文并茂、综合处理的功能,可以使每一个枯燥无味的数学题目都变成演示实验,在讲解的基础上,对学生有选择性地加以演示比较,通过比较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四、利用信息技术促使数学知识结构化

利用信息技术可方便地使学生从整体上掌握某个单元某一节的数学知识。例如:解析几何中椭圆、双曲线、抛物线都有一个刻划曲线形状的数值就是“离心率”。利用数学软件定义作出图形,将一线段的长度作为e值,用鼠标拖动线段一端点调整e的取值,即可看到相应的曲线变化,把圆锥曲线的变化规律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学生立刻就能理解明白。

五、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课堂教学,有助于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数学知识的掌握、思维能力的培养和智力的开发,不能单凭老师讲,更重要的是靠学生从练习中得来。练习是教学过程中学生实践的主要形式,要使学生所学的知识转化为技能就必须通过练习。教师能及时根据反馈,实现教学诊断,及时调整教学,使学生在课堂能及时消化、巩固和运用知识,掌握基本技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减轻学生课外负担。

课堂支撑 篇7

现代文阅读教学有效性是语文界同仁的不懈追求。

“困惑”和“追求”,这两个词一直萦绕在我的脑际,摇荡在我的心中。带着这些困惑和迫切的愿望,2009年3月18日,笔者和我校九年级的老师参加了连云港市初中语文教学“现代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观摩研讨活动,听了连云港市外国语学校的焦卫国老师执教的《小男孩》和市教育局语文教研员朱卫文老师执教的《故都的秋》两节课,与会老师受益匪浅。两位执教老师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风格为我们诠释了什么叫“现代文阅读教学有效性”。它告诉我们:除了我们平时引导学生自主阅读、长期积累之外,用好课堂,更是现代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强硬支撑。

一、课堂:语言训练的突破

语言表达能力是一个学生语文素质的综合体现,它对学生的一生都起着重要作用。在课堂教学中要创设条件,适时引导。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积极参与教材的改革,在课堂上有计划地选择一些名篇佳作,用优美的语言去感染学生,影响学生。用比较、改换、体会等方式进行针对性的训练,品出语言的言外之意,培养学生的语感和答题的能力。如焦卫国老师在执教《小男孩》时,让学生在课文中画出描写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句子,思考文章表面平静而富有深刻内涵的语言,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一步一步,由表及里,逐步地领会了作者“贵而不炫”的语言特色;而朱卫文老师执教的《故都的秋》,在课堂上有一个板块“品秋色”,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从“描写细腻”“叙议结合”“寓情于景”“运用对比”等多个方面对这篇优美的散文进行赏析,赏出了“一片风景就是一个心灵世界”。这样的课堂,学生敢说、想说、流畅地说;这样的课堂,是语言训练的突破口,是学生能力生成的场所;这样的课堂,学生可以说终身难忘,终身受用。

二、课堂:问题意识的发源

在哈佛大学师生中流传着一句名言:“教育的真正目的就是让人不断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能否有效地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关系到课改的成败,甚至影响学生的一生。因而在课堂上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学生的质疑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堂好课,一堂有效的课,往往以有质量的问题贯穿课堂,引导学生思维。课堂上的问题,可以由老师提出,也可以由学生提出,但一般的课堂,往往是老师提问的居多,学生提问的偏少,学生课后提问就更少了。学生不爱问问题,已成为我们教学上面临的最大问题。首先,要增强学生提问的信心。学生提问后,教师的反应是决定学生能否继续提问的关键。当学生提出的问题太偏或与本课解决的内容无关时,老师也同样要给予鼓励,赞扬这种敢于提问的行为;当学生在提出问题的过程中由于紧张而语无伦次、词不达意或结结巴巴时,老师要学会等待和倾听;当学生提出的问题比较幼稚,受到其他同学的嘲笑或讽刺时,老师要及时制止、引导,以保护学生提问的积极性。其次,要给学生提问的机会。老师一定要留给学生提问的时间和空间。教学的成功不是在于课堂容量的多少,而是让学生有所得,有所收获。如果我们每一位老师都能在课堂上时时关注学生问题意识的启发,那么学生提问的能力就会大大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就会长足发展。

三、课堂:情感贯穿始终

情感性是语文课堂最显著的特征,老师的投入,学生的专注,师生、生生碰撞的火花,这些都是情感的体现。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文学作品时,也应该充满感情,随其喜而喜,随其悲而悲,随其感而感。教师要把课文中美丽的景色、生动的人物、深邃的思想、精辟的见解、高尚的情操、精彩的语言,通过自己情感的注入,带领学生阅读、思考、咀嚼、体会,使学生产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激发他们的热情,引起他们感情上的共鸣,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这样,他们才能感情饱满、有滋有味地学习。朗读是体现情感的最好的方式。如朱卫文老师范读《故都的秋》一文中第3~11节,把学生带到了一个充满诗情画意、景色优美的秋天。焦卫国老师在课堂上和学生的分角色朗读,让学生体会了小男孩当时那孤独无助的茫然的情感。我们每一位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都要“带着感情教”,抓住动情点,找到喷发点,这样才能体现语文课特有的魅力,学生才会热爱语文,并成为一个有丰富情感的人。

四、课堂:师生和谐统一

从听的两节课来看,两位老师都把话语权交给了学生,不吝啬对学生的赞美。这两节现代文阅读课之所以高效,笔者认为得益于学生课前的充分预习,得益于课堂上学生主体地位的凸显,得益于课堂上师生、生生合作的和谐。由此,我想到了我们灌南实验中学本学期推行的“先学后教、合作探究、当堂达标”的教学思路,即每节课教学新内容之前有5分钟左右的预习检测,教学新内容时老师的连续讲解不得超过5分钟,必须要有学生的展示,下课之前要留有5至8分钟的当堂检测。从市县教研室对我校的过程监控反馈来看,专家领导一致认为这样的课堂是学生的课堂,是活泼的课堂,是和谐的课堂,是有效的课堂。

课堂支撑 篇8

一、借具体的生活情境导出数学问题

例如:在教学《百分数的意义》一课时, 课始我先向学生展示一组启东市美丽夜景的照片, 然后告诉学生市政府正在花园南路进行路面改造, 马上准备安装一批新的路灯, 现在市政公司向甲、乙、丙三家路灯安装公司实行招标, (同时出示市政公司对三家公司曾经安装路灯的调查情况统计表) :

然后问学生:“如果你是市政公司的老总, 你会选择哪一家公司?为什么?”

“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叫百分数”这一“躺”在数学课本中的“百分数的意义”是抽象的、静止的、枯燥无味的, 但这一抽象的、静止的、枯燥无味的意义的背后却隐藏着许多生动的、丰富的、具体的生活事例和生活原型.课始, 我通过展现“选择路灯安装公司”这一学生熟悉的蕴涵着抽象数学知识的生活事例, 把生活和知识关联起来, 建立意义的联系.“如果你是市政公司的老总, 你选择哪一家公司”的提问, 学生们见仁见智, 孩子化、个性化的见解, 颇值称道.当有孩子提出算“合格的路灯数是抽查路灯数的百分之几”时, 我紧追不放, 提问:“为什么要算百分之几呢?如果不求合格的路灯数是抽查路灯数的百分之几, 而是求几分之几, 行不行呢?”从而组织学生讨论.这样, 既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让学生自探明之, 自求得之, 又以完成“选择哪一家路灯安装公司”这一具体任务为驱动, 巧妙地把教学内容隐含其中, 使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是现实的、有趣的、富有挑战性的.这样, 孩子们在学习时就会感到一种乐趣, 体验到一种成就感, 从而激励他们进行更深入的学习与研究.

二、把生活问题抽象为数学研究对象

例如:我在教《小数的意义和读写法》一课时, 我告诉学生郭老师昨天乘出租车到文峰超市去买东西, 并分别出示了出租车车票、文峰超市的购物发票, 让学生观察, 接着提问学生:“从这张车票上你能获得哪些信息?”、“从购物发票上又能获得哪些信息?”学生分别找出“单价”、“里程”和“金额”的数据以及“应付”、“实收”、“找零”各数, (在学生逐一回答的同时, 教师逐一圈出各数) .接着我乘势提问:“咦, 这些都是什么数呢?”:学生几乎是异口同声地回答:“小数.”这时我故作疑惑状并说道:“小数, 那关于小数你已经知道多少?”

学生在面对生活实际中的素材时, 通过观察、提炼把生活问题抽象成为了数学课堂研究的对象.这样既拉近了数学学习内容与学生现实生活的距离, 还扩散了数学学习的现实意义, 使学生更加真实地感受到“小数”这一知识的存在, 体会到了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价值, 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同时“出租车车票、购物发票上的小数”这种真实存在的学习材料, 有效地唤起了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 而“关于小数, 你们已经知道多少”的询问, 使新知的学习建立在了学生已有的经验之上, 从而为展开有效的教学做了很好的铺垫.

三、变抽象数学概念为具体数学事实

例如:在教学《质数和合数》一课时, 在课的最后设计了这样一个活动:先让每名学生判断自己的学号数是质数还是合数, 然后让学号数最特殊的学生先出教室休息, 学生都说1最特殊, 1号同学最先走出教室.接着, 教师提问:“还有哪个数也很特殊?”学生们认为是2, 因为2是唯一的偶质数, 2号同学走出教室.然后老师让学号数是质数的同学出教室, 再让学号数是合数的同学出教室.走出教室时要求大声报出自己的学号, 让在座的同学判断有没有走错.

这一活动把抽象的数学概念融于学生具体的生活现实, 学生完全被这新奇的游戏练习吸引了, 注意力高度集中.这样的教学设计不仅仅让学生停留在快乐学习中, 而且让他们真正地思考、创造.课堂上, 学生面对老师精心设计的问题, 不是望而却步, 而是跃跃欲试, 有效激活了学生的已有经验、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 从而引领学生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建构”.

课堂支撑 篇9

北京市北苑中学是一所地处朝阳区城乡结合部的农村初中校, 生源以外来务工子女为主, 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 实现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 就要提高课堂教学效能, 实现高效课堂。

借助信息技术手段支撑课堂教学是我们研究的主要任务, 使教师在课堂教学的前测、中测、终测及评价时, 教学的针对性、准确性、实效性、达成度和课堂评价做到及时反馈, 既减轻教师的工作量、又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 同时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从而实现高效能的课堂教学。自2008年10月借助区“星火计划”项目, 通过开题立项、开发平台、研究试点、普及培训等过程, 开展了一系列研究和实践活动:主要是探索信息技术应用于课堂教学和课堂教学质量监控方面所起的作用。在此基础上探索农村学校信息化技术在教育教学管理上的最佳模式, 最终实现数字化的校园。

几年的研究实践了通过信息技术手段提升学校教育教学水平的构想, 探索出适用于农村中学的信息技术与教学应用相结合的路径, 积累了值得借鉴的经验和成果。一是数字校园建设已初规模;二是掌握了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质量监控、师生教学活动中的科学评价的手段;三是开发了支撑课堂教学的网络教学资源;四是师生信息化素养有明显提升, 师生能够较为流畅地通过计算机开展互动式常态教学活动。五是大量的统计、分析工作, 为学校下一步的信息化建设提供了有价值的数据。六是此课题已成为区级课题并在2012年获得了朝阳区教育教学成果奖。在我区信息化建设方面, 特别是指导农村学校开展信息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课堂支撑 篇10

关键词:想象思维,教学情境,启发思维

爱因斯坦有一句著名的论断, “想象比知识更重要, 因为知识是有限的, 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 推动着进步, 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由此可见, 想象能力的培养对于提高学生的创新素质是何等的重要。

语文是一门极富情感、极具个性、极易激发想象的学科, 它在培养学生创造意识、创新能力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 “语文教学应在发展学生观察、感受、分析、判断能力的同时, 提高学生的思维想象能力和表现能力”。因此, 在语文教学实践中, 教师应积极的为学生营造教学情境, 精选语文材料, 丰富学生想象以此来提高创新能力。

一、品读经典, 诱发想象

无庸置疑, 经典名著在塑造学生人文精神和诱发学生想象思维能力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国家教育部在新颁布的《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中明确规定了中学生课外必须阅读的文学名著篇目。这一举措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教师根据这一精神, 结合学生的认知能力和阅读兴趣可自行开展经典名著阅读活动, 以帮助学生了解历史典故和历史人物。如《三国演义》是家喻户晓的中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 “桃园三结义”、“三英战吕布”、“空城计”、“草船借箭”等故事可以说是耳熟能详。因此, 教师可让学生精读故事情节, 分析历史事件, 特别引导学生发挥想象, 假定情境, 假定结果以此来展开讨论。如, 吕布英勇无比, 但最终被曹所灭的原因何在?如果你是吕布将如何审时度势, 建功立业呢?又如, 诸葛亮何必六出祁山, 蜀国灭亡的真正原因又是什么呢?诸葛亮明知阿斗“扶不起”为何又誓死效命呢?

通过这些假设和联想, 学生的思维开阔了, 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了, 阅读名著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延伸了想象空间。

二、入情入境, 展开想象

课堂教学中, 教师要对课堂教学设计巧妙安排。尽可能的把课文中的审美因素与学生的审美经验相结合, 启发学生进行回忆和联想, 使学生始终处于一种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中。如在学习李白的著名诗句“黄河之水天上来”, 出现在人们脑海中的又何止是黄河呢?也许是浩瀚无比的长江……想象在人们头脑中会迭现出波澜壮观的画面, 丰富了想象的空间。

又如, 《荷塘月色》是中学语文的又一名篇佳作, 这部脍炙人口的作品其成功之处就在于它对荷塘的描写生动传神, 丰富了人们想象的意境。语文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 认真收集仔细整理有关本课的图片, 音乐, 文本资料, 用POWERPOIN、FLASH或AUTHORWARE等软件进行信息整合, 向学生呈现如诗如画的荷塘月色的同时配合低沉婉转的背景音乐, 在不知不觉中引领学生入情入境, 达到情与景的完美统一。同时, 教师也鼓励学生开展想象, 认真体会作者的喜悦与淡淡的哀愁之情。

三、启发思维, 丰富想象

思想是想象的基础。在语文教学中, 教师应利用教材自身的创造性思维因素, 着力引导学生进行思维训练, 培养学生的创造想象力。如在语文教学中, 借助某些包含着丰富幻想的课文, 引导学生海阔天空的畅想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情境再现, 故事新编, 角色扮演等形式都可以进一步启发学生的想象思维, 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例如, 在教学《鸿门宴》时, 在熟悉了当时的历史背景和人际关系之后, 笔者和学生针对课文的文字描述精心编排了情景剧———《鸿门宴》。找不同的学生分别扮演项羽、刘邦、张良、范增等人。通过学生惟妙惟肖的表演, 大家对《鸿门宴》的理解更加深入, 在那命悬一线, 扣人心弦的千钧一发之际, 刘邦性命危发累卵, 而樊哙却能挺身而出, 化险为夷。刘邦的巧妙离席, 项羽的刚愎自负不能不说给人留下了丰富的想象余地。

又如《西游记》是一部充满大胆想象的神魔小说。人物活动的环境上至天庭, 下至地府;人物使用的兵器千奇百怪, 各自的法术变幻莫测, 故事情节荒诞不禁令人拍案称奇。作者吴承恩的大胆想象给读人留下了不可磨灭的深刻印象, 同时也给后来人预留了更大的想象空间。如教师可鼓励学生续写《西游记后传》, 如师徒四人穿越历史风尘来到当今时代, 合办公司或各自在政府部门任职, 唐僧成了某市市长, 孙悟空成了纪检主任, 猪八戒是食品安全局局长, 而沙和尚则是交通局局长……在当今社会师徒四人又会上演怎样的“闹剧”呢?让学生就此展开想象……

雨果说过, “想象就是深度”。如果没有想象, 学生的思维将会变得越来越僵化。语文教师要善于借助于阅读和活动, 帮助学生支撑起一片想象的天空, 让学生的思维相互碰撞, 让想象的翅膀自由飞翔, 让智慧的思想闪闪发光。

参考文献

[1]石柳.浅谈课文教学中想象能力的培养《陕西教育》.2011年.第3期

[2]房佳佳.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想象力的几点思考《教育研究·论坛》.2011年.第18期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课堂支撑】相关文章:

法律支撑05-16

多点支撑05-19

产业支撑05-21

机械支撑05-28

财务支撑05-29

支撑支护06-07

市场支撑06-16

支撑钢板06-19

人才支撑06-22

抗震支撑06-30

上一篇:产品推介下一篇:中美基本会计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