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生态环境的

2024-06-02

关于生态环境的(精选十篇)

关于生态环境的 篇1

本次研究是以整个青龙县域为研究范围, 以中心城区为研究重点, 根据青龙县的“十二五”发展规划和城乡总体规划的目标, 从环境学和生态学角度审视目前青龙县的城镇建设和环境现状, 辨识现存和潜在的生态环境问题。与此同时, 基于青龙县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的现状以及未来发展目标, 选择最有代表性的指标, 估算县域和中心城区的环境容量。在此基础上, 运用生态城市的思想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理论, 提出为城乡总体规划服务的生态环境调控规划方案以及可行的生态保护措施。

本研究将充分考虑青龙县作为秦皇岛市北部重要生态屏障的背景, 拟综合利用自然地理学、景观生态学和环境工程学的理论与方法, 结合先进研究方法和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 提出并构建一套科学化和规范化的城市生态环境规划方案, 深入探讨青龙县未来的生态城市之路。研究成果将对完善目前的城乡总体规划、协调城镇建设与生态保护的关系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1 青龙县饱和环境容量估算

饱和环境容量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是区域空间供应能力、区域水资源保障能力以及区域环境自净能力。下面主要从区域空间供应能力和水资源保障方面探讨县域和中心城区范围的饱和环境容量。

1) 根据区域空间供应能力估算县域和中心城区饱和环境容量。在计算饱和环境容量之前, 必须首先确定城市用地规模和城市平均人口密度, 以确定区域的空间供应能力。

根据编写的《青龙满族自治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2010—2020) 》, 2009年的用地和人口密度情况 (见表1) 。综合考虑青龙县的自然地理要素 (地形、地貌和水资源) 和社会要素 (人文资源和景观) , 得出的青龙县土地利用的综合情况如表2所示。

针对不同的用地类型, 考虑到青龙县作为旅游城市的特色, 同时借鉴国内外有关城市人口环境容量的研究成果, 表3为人口密度界定饱和环境容量。

根据表3中的界定数据, 青龙县域的饱和环境容量约为147.5万人。青龙城区范围的饱和环境容量约为22.5万人。

2) 根据水资源保障能力估算中心城区环境容量。八一水库在枯水流量保证率95%的条件下水量为110万m3, 大营子取水工程引水量287万m3~317万m3, 合计年总供水量397万m3~427万m3, 约可供用水人口6.09万人~6.55万人。

水胡同水库在枯水流量保证率95%的条件下水量为551.5万m3, 约可供用水人口8.46万人。

在有保证的前提下, 青龙城区总供水量可供用水人口为14.55万人~15.01万人。

假设在保证供补养平衡的前提下继续利用地下水 (可利用量287万m3) 作为补充水源, 约可供用水人口4.4万人。

以上合计可供用水人口为18.98万人~19.41万人。

2 青龙县域及中心城区的适宜环境容量估算

区域的生态适宜容量决定了它的投资规模、性质和开发利用的潜力。区域资源环境分析的影响因素有资源的性质、特征、质量及消费的类型、结构和发展水平。

从整个青龙县来看, 根据区域的空间供应能力和未来的土地利用和开发前景, 在保护现有的生态环境基础上, 同时考虑水资源的供给能力和环境自净能力, 全县适宜环境容量约为饱和容量的1/2, 即70万人左右。

从青龙城区来看, 水资源的保障能力比较强, 城市的空间供应能力也比较强, 在未来土地开发强度不是很大的情况下, 城区的适宜环境容量应占饱和环境容量的3/4左右, 也就是17.5万人左右。

3 青龙县域和中心城区的饱和及适宜环境容量

根据上述分析, 青龙县域和中心城区的饱和及适宜环境容量见表4。

万人

4 青龙县环境与综合承载力分析

资源与环境的综合承载力分析关系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也是城市基础研究的一个重要分支。近年来, 随着经济的发展, 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 无论从国家层面还是从地方层面都越发的注重对于生态保护的研究工作, 我市也编制了《秦皇岛市生态功能区规划》用以指导城市建设和发展。

资源和环境综合承载力的计算方法:首先分别确定区域经济发展变量集和区域环境制约变量集;然后按照有关公式计算单个环境要素的环境承载力;最后根据各个环境要素的权重, 计算出各单个要素的加权和, 就是整个片区的综合环境承载力。

参考了有关资源和环境综合承载力分析的经验和方法, 结合青龙县的实际情况, 兼顾数据的可获得性, 确定了如表5所示的青龙县资源和环境发展变量, 通过对这些发展变量的分析, 进一步确定了对应于发展变量的资源和环境制约变量, 并将以往经验参数作为各变量的权重系数。

从表6可以看出, 未来10年~20年, 县域整体上处于适宜开发阶段, 但中心城区在未来10年将接近开发平衡, 到未来20年开发将受到限制。限制开发的首要制约因子为大气质量 (TSP排放量) , 其次是水质和水资源。从中远期看, 只有将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与污染防治措施有机结合起来, 特别是有效地控制TSP排污量, 开辟水源, 并增加污水处理设施, 才能有效提高整个区域的环境承载力, 为青龙县的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摘要:以青龙县为研究背景, 从环境学和生态学的角度入手, 对青龙县的城镇建设和环境现状进行了分析, 同时以环境容量和综合承载力为依据, 提出并制定了相应的发展战略与措施, 以作为城乡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生态环境,容量,综合承载力,措施

参考文献

[1]鲁明中, 张象枢.中国绿色经济研究[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2005.

关于生态环境的生物论文 篇2

摘要:生物圈是我们生存的环境基础,我们理应珍惜它、爱护它,然而现在却有一部分人为了一时的经济利益,不惜去破坏它,致使整条生物链,以至整个生物圈受到严重的破坏,正文:很多年前,在宇宙的深处,有一个美丽的星球,他就是我们千千万万条生命赖以生存与栖息的地球。这里森林茂密,绿草丛生;这里鸟语花香,春意盎然;这里生气勃勃,百花争艳;这里欣欣向荣,呈现出浓浓的绿韵。各种各样的生物在这里安详而又快乐的生活着。这里每天,小鸟在枝头低吟浅唱;鱼儿在水中竞相嬉戏;花儿在天空下会心微笑…各种各样的生物在这里共同合奏起生活的交响乐,美妙的音符充实着我们的地球家园。然而,当人类进化最高等的生物,成为地球的主宰者时,这里却时不时地演奏出不和谐的音符。或许在不久的将来,这幅幅美妙的蓝图,将会成为我们心中的一个梦想,永远地留藏在我们心里…

人类是自私的,为了满足一时的经济利益,便大量乱砍滥伐,使得整个森林生态系统开始逐渐地衰退,我国的森林覆盖率从最初的50%一度降至16.55%,而世界森林平均覆盖率为27%,将近是我国的两倍!这个数字是惊人的。我国的有关专家曾经做过一项测算,测算的结果表明:如果我国的森林覆盖率按照现在的速度减少,那么在未来三百年内,我国的森林覆盖率将低于10%!难道我们不应为此感到震惊吗?不仅仅是我国,现在世界各国的森林覆盖率也呈现出明显下降的趋势,据有关专家预测:如果人类不立即采取行动来保护森林,那么八百年后,世界上的沙尘天气将频繁出现,台风、海啸等自然灾害将严重威胁到人类的生存!

人类是贪婪的,我们所在的整个生物圈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动植物种类极其丰富。据科学家的不完全统计,世界上的生物种类大约在500万——1亿中之间,这是多么庞大的一个数字啊!这么多的生物共同造就了欣欣向荣、生气勃勃的生物圈。而我们人类懂得珍惜这可爱美妙的生物圈。达尔文的进化论认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将大自然淘汰。生物在生存过程中存在着生存竞争,有的物种之所以在地球上消失,主要是人为因素造成的,由于人类的乱砍滥伐、掠夺式的开发和利用生物生存的环境,从而致使环境恶化,物种逐渐减少甚至灭绝…,人类为了所谓的“致富”而大量捕杀野生动物,致使一些野生动物的数量急剧下降,甚至濒临灭绝!例如白鳍豚,现在世界仅剩约200——300只了;还有朱鹮,当时被发现时仅剩7只,而现在也不过200多只;还有藏羚羊,在青海省的分布密度从最初的3—5只/平方千米降至0.2只/平方千米…,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很多…不计其数的野生动物被作为“毛可穿、毛可用、肉可食、器官可入药”的开发利用对象而遭到灭顶之灾…难道值得我们去深思吗?

人类对于环境的不合理利用,不仅影响着生物的生存,而且已经达到威胁人类自身生存与发展的地步…

生物圈,是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迄今为止,生物圈只有一个,所以我们应该去珍惜它、爱护它。我认为我们应切实履行以下几点:

1.植树造林,扩大森林面积 2.节能排放,珍惜资源

停止对于濒危生物的捕杀

禁止过度开垦耕地,保护土地资源

5.废水需进科学处理后,才可排放

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控制人口数量,抑制人口迅猛增长的势头

关于我国城市生态环境问题的思考 篇3

关键词:城市;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中图分类号:F29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7)12-0179-02

城市化是21世纪世界发展的三大趋势(另外两大趋势为信息化和全球化)之一。目前,我国正处在城市化中期加速发展阶段,我国城镇建设力度不断加大,城市化的水平和质量明显提高,城市化已经成为我国社会经济生活的重要现象。预计在未来15—20年内,伴随着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我国城镇人口和城镇数量将增加一倍,城市化水平将达到60%以上。伴随而来的是越来越严重的城市环境问题,如果任其发展,必将对我国城市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一、我国城市生态环境现状

空气质量明显下降。《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显示,我国城市空气质量污染状况十分严重,经过近几年的治理,城市的污染状况有所好转,但总体上依然严重,全国空气质量达标城市到2001年底仅占1/3。其中二氧化硫年均浓度在3-248微克/米3之间,全国平均值为66微克/米3。52.3%的北方城市和37.5%的南方城市平均值超过国家二级标准(60微克/米3)。氮氧化物年均值浓度在4-140微克/米3之间,全国平均值为45微克/米3。总悬浮颗粒物年均值浓度在32~741微克/米3之间,全国年平均值为291微克/米3。

城市缺水情况严重,水资源污染问题突出。全国约有333个城市存在不同程度的缺水,其中,有100多个城市严重缺水。全国城市供水30%源于地下水,北方城市达89%,近20个城市地下水水质恶化。2005年,全国多数城市地下水受到一定程度的点状或面状污染,局部地区地下水水质指数严重超标。在城市地区表现突出的是城市缺水和水污染。大量城市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水域,全国90%以上的城市水域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水环境普遍恶化,近50%重点城镇的集中饮用水水源不符合取水标准,其中水源受污染比较严重的城市有98个,主要分布在“三河三湖”流域。水源污染的直接后果是一些水源被迫停止使用,从而导致或加剧城市缺水,而寻找和建设新水源又需要耗费巨额投资;水源污染的间接后果是影响供水水质,进而损害城市居民的身体健康,這一点尚未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

垃圾已经成为城市新“肿瘤”。城市垃圾是城市居民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医疗垃圾、城市污水处理厂固体沉淀物、工业生产废渣等固体废弃物的总称。它是城市化进程中的副产品,其增长趋势与城市化率成正比。国家统计局的统计数字显示,1999—2005年,我国的城市化率逐年递增。与此同时,城市垃圾也急剧增加。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历年公布的《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显示,1999年,全国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7.84亿吨,2000年为8.16亿吨,2001年为8.87亿吨,2002年为9.45亿吨,2003年为10.04亿吨,2004年为12.00亿吨,2005年为13.4亿吨。目前,我国668座城市中,2/3已经被垃圾包围。近年来,我国为解决垃圾围城的困窘,不断加快新技术的推广应用,但由于种种原因,我国的垃圾处理现状仍不容乐观。

二、国内城市环境问题原因分析

公民环保意识不强。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发布的《中国公众环保民生指数(2006)》表明,公众的环保意识总体得分为57.05分,环保行为得分为55.17分,环保满意度得分为60.20分。这表明公众的环保意识总体水平不高,环保参与度也还很低,环保满意度情况则表现一般。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公众的环保行为受到环保意识和环保满意度两个方面的影响。环保意识越高的公众,环保行为的参与度也越积极;环保满意度越高的公众,环保行为的参与度也越高;而其中环保意识对于环保行为的影响表现得更为明显。

城市化的导向失误。城市化本来应当是和工业化齐头并进,相互促进的发展过程,但在我国的特定条件下,政府主导了经济增长,也相应地主导了城市化的进程。改革开放之前,我国曾经长期人为抑制城市化的发展,改革开放之后开始逐步推进城市化,但在具体政策上又摇摆不定。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之前,有不少人提出小城镇应当是我国城市化发展的重点,政府为此对农民采取了“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的政策。因而当时的小城镇建设具有急功近利的色彩,而不是经济发展达到一定水平后水到渠成的发展结果,导致小城镇在一定程度上呈现高速度、低质量的发展。另一方面,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各地政府不遗余力地推进城市化的发展,又使得部分大中城市的发展速度过于超前,质量得不到保证。因此,在经济、社会、资源、环境条件还不完全具备的时候,在政府的强力推动下,我国的城市化已经在20多年里走了发达国家100多年走过的路,不可避免地带来了相应的环境问题。

环境管理体制改革滞后。随着时代的发展,城市环境管理体制也进行了一些改革,但总体上没有取得很大的进展。这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公众和民间组织(以NGO为代表)基本上被隔绝在环境管理之外,缺乏畅通的诉求渠道,对于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城市环境事务很少有发言权。比较典型的例子就是一些重污染或具有重大生态影响的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始终被环保部门以保密为由不予公开,令人难以理解。二是政府部门的管理体制不顺。目前,管理主要由环保部门负责,但是建设部门和水务管理部门也起到了重要作用,具体做法各地有所区别。由于多个部门联合行使城市环境管理的权力,在很多场合下是都负责,也都不负责,相互踢皮球。

经济发展带来的环境压力增大。这方面最主要的问题是机动车带来的污染。目前,我国已经成为世界汽车第四大生产国和第三大消费国,由于经济的长期持续高速增长,汽车正越来越快地进入居民家庭,1999年我国城镇居民平均每百户家庭拥有汽车仅0.34辆,到2004年已达2.2辆,到2005年6月份更是达到了3.2辆,增速极其惊人。

三、我国城市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转变环境保护执法理念。我国环境保护工作经过二十多年的不断探索和发展,已经形成了一套比较健全的法律体系和运作方式,但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现代化建设的不断发展,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后,对环境保护工作提出的新任务、新要求。新形势下,依法做好环境管理工作,必须进行相应的转变,具体应做到四个延伸和六个转变。四个延伸,即由污染防治向生态保护延伸;由防治大中型企业污染向防治各类小企业、小摊点污染延伸;由重点治理第二产业向第一、第三产业延伸;由城市综合整治向农村环境治理、保护延伸。六个转变,即由就环保抓环保的习惯定式,向建立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机制转变,努力促进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由单纯污染防治向优化投资环境与营造生态环境新优势转变,自我加压,拓宽环保责任领域;由分散的点源治理向区域、流域环境综合整治和依靠产业结构的调整转变;由行政手段为主向运用法律手段,辅以必要的行政、经济、技术等综合手段转变,提高环境管理水平;城市环保事业由过去政府包办、直接管理向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按经济规律发展环保事业转变;由单要素的管理向多要素、全系统的综合管理转变。

科學合理地确定和利用城市的环境容量,找准城市在区域经济圈中的定位,然后修整城市发展方向,调整发展战略。根据不同地区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把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主体功能区域。这是优化经济布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举措,也是保护生态环境的一项重要措施。加快制定相应的政策和评价指标,明确各类功能区的范围,规范国土空间开发秩序,把这项措施落到实处。大力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业,形成一个有利于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产业体系。严格执行产业政策和环保标准,下决心淘汰那些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益的落后生产能力,严禁新上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建设项目。从城市实际出发,实现准确定位,组织城市政府集中精力搞好城市的规划、建设、管理。推进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和资源综合利用、循环利用,推行清洁生产,努力实现增产减污。注重运用市场机制促进环境保护。发挥价格杠杆作用,建立能够反映污染治理成本的价格和收费机制,全面实施城市污水处理和生活垃圾处理的收费政策。逐步提高工业企业排污收费标准,建立企业保护环境的激励机制和减少污染物排放的约束机制。鼓励社会资本和专业化公司参与或承担污水、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和运营,提高环境投入的效率和效益。有条件的地区和单位可实行二氧化硫等排污交易。

关于生态健康住宅环境的设计研究 篇4

关键词:生态健康住宅,住宅环境,设计,研究

当前, 生态环境恶化与能源资源匮乏已成为国际社会所共同面临的一大挑战, 在全面推进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过程中, 要求要在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础上, 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在建筑行业中, 为了进一步提高人们居住环境的质量, 就需要积极的将生态健康住宅设计理念融入到建筑设计中, 通过室内外一体化健康居住环境的构建来实现对生态环境的保护, 进而为保障人们的身体健康、实现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1 环境设计的内涵与基本要求

1.1 内涵概述

生态健康住宅这一设计理念主要可以从如下两方面进行理解:第一, 以“生态”为基础。指的是在住宅居住环境中, 将具有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以及相应的功能属性融入到其中, 进而提高住宅生态环境质量[1]。当前, 很多建筑企业在进行生态理念设计的过程中, 一味的通过小区人工绿化来相应的景观, 比如以人工湖、大理石来装饰小区环境, 这样的做法显然偏离了生态设计理念的实质。而要想实现住宅生态设计理念, 则需要注重的是住宅的选址以及城市环境的质量等, 在较大的范围内实现生态平衡。第二, 以健康为目的。实现健康住宅的打造, 需要兼顾如下内容:室内外空气质量、水、照明以及声音等, 通过住宅环境质量的设计, 来确保相应的居住环境能够给居住者带来舒适且健康的体验, 并能够实现对污染物的有效控制、确保居住者具有私密空间, 进而为居住者打造出一个和谐、健康居住环境。

1.2 基本要求

从如上的分析中可以看出, 落实生态健康住宅设计理念就需要将“生态”与“健康”这两方面相结合[2], 确保住宅具有着生态、健康的属性, 同时在住宅室内外的设计上, 包括生态环境、绿化景观、空气质量、采光率以及装饰装修等等方面内容的设计都能够满足住宅生态健康设计标准的要求。在实际落实的过程中, 具体要求要做到:第一, 实现对能源资源的有效利用;第二, 确保相应的空气质量、声音、照明等满足室内设计要求;第三, 在建筑材料的选择上, 要以绿色无污染、无毒害为目标, 同时要尽量避免产生过多的建筑废料等;第四, 住宅设计的调整需要基于满足生活基本需求, 同时, 能够适应相应改变状态下各种因素所带来的影响;第五, 这一设计下住宅的价格在大众消费者接受的范围内。

2 户外空间环境与室内环境的设计

2.1 户外空间环境设计

(1) 设计的原则。在实际落实这一设计内容的过程中, 需要遵循如下几点原则:第一, 要以满足居住者生理需求为基础, 落实以人为本这一设计理念;第二, 满足人们心理上的需求, 包括人们的审美需求、社交需求等, 在实际落实的过程中, 则需要结合人对自然的认知、人与社会以及相应社会环境、自然背景间的关系来实现;第三, 以居住者对住宅户外空间的舒适性体验要求为原则, 并要满足居住者对健康性的要求。

(2) 生态与健康设计的实现。首先, 在生态化建设上。整个户外空间生态化建设需要从居住空间、绿化空间以及美学空间等多方面因素进行考虑, 因此, 在实际进行设计时, 需要在注重居住容积率计算的同时, 将生态设计各方面因素下的空间需求进行充分考虑。打造生态小区的本质在于:在有效的空间内将可能融入的生态功能进行融入, 进而塑造出具有文化生态性质的自然空间, 实现人与生态环境间的零距离接触。而设计中, 需要将人与自然共生以及建筑与人共生这一理念下所涉及到的各方面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以营造出人、建筑与自然一体化的立体生态居住空间环境。其次, 在户外环境健康建设上。实现居住室外环境的健康化, 则就需要兼顾日照、风、水以及植被等, 在落实保护措施的同时, 要实现对噪音等污染因素进行控制, 同时能够确保为居住着提供一个安全且满足人们审美、利于人们交往的空间环境。在实际落实的过程中, 则需要以住宅居住者的实际需求为出发点, 科学选择、合理选择与配置植物, 同时要注重建筑外墙材料与装饰的选择, 此外还需要对建筑废弃物以及生活垃圾的合理处理与利用, 并要科学设计微环境, 为打造健康的室内居住环境奠定基础。

2.2 室内环境设计

(1) 居民对室内环境设计所提出的要求。在室内环境设计上, 同样需要以居住者的实要求为出发点, 在满足人们心理与生理要求的同时, 要兼顾居住者对社会的心理需求, 进而为打造出一个安全、舒适且健康的室内居住环境奠定基础。

(2) 室内健康环境的具体设计。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 需要遵循人与生态自然环境和谐发展的原则, 确保相应的室内居住环境在具备舒适健康功能的基础上, 能够具备一定的改造性, 以满足人们对室内设计的不同需求。在实际设计的过程中, 首先, 要注重风水学理论在室内设计上的科学利用, 确保室内格局设计能够为人们带来健康且舒适的体验;其次, 在室内装饰装修材料的选择上, 要针对墙体、地面以及屋顶等所采用的材料进行把关, 以绿色建筑装饰材料的应用来确保室内空间的健康性;再次, 要科学选择室内植物种类, 尽量选择具有净化空气、吸收有害物质的植物, 比如仙人掌、常青藤等;最后, 要实现对室内微环境质量的有效控制[3]。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 当前, 在社会主义经济迅速发展的背景下, 为了满足人们对建筑设计所提出的高要求, 并实现住宅生态健康这一设计理念, 就需要针对住宅户外与室内环境, 结合居住者实际需求, 实现生态与健康设计理念的落实, 以实现人、建筑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并营造出健康且舒适的室内居住环境, 为提高人们生活质量、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杨华.关于生态住宅设计要点研究[J].门窗, 2014, (1) :388.

[2]朱孝章.关于生态住宅设计要点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3, (21) :229.

关于生态环境的 篇5

法规科:

你科转来的市政协《关于进一步改善农村周边生态环境的综合建议》的提案已收悉。经研究,答复如下:

2007年按照市委市政府、省工商局工作部署,以省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完善查处取缔无证无照经营行为工作机制的意见》(粤府办[2007]8 号)为指导,建立健全工作机构,初步建立了以“政府领导,工商牵头、相关职能部门齐抓共管”的长效工作机制,充分发挥综合执法的整体效能,全面清理无证无照经营行为,全市查处取缔无证无照经营工作取得初步成效。全市工商部门出动执法人员4.59万人次,出动车辆6609辆次,检查市场主体6.96万户次。取缔无照经营2350户,引导办照5595户,消除安全生产隐患132次,立案1465宗,罚没699.3万元。

龙塘、石角存在的废旧金属回收点污染环境问题由来已久。工商部门作为职能部门,历年来认真积极履行职责,全面清理整治、查处取缔了大量的无证无照经营点,其中相当部门无照经营行为的发生都是由于环保部门不出具《排污许可证》,企业不能到工商部门进行登记。

由于废旧金属回收是当地支柱性产业,工商部门对其的查处取缔不可避免受政府政策影响;而根据市政府2007年 《2007年清理整治无证无照经营行为专项行动工作方案》,市经贸局、公安局、环保局、市工商局都要对废旧物资回收管理进行监督,市经贸部门负责全局性整体规划,市环保部门牵头对无证无照进行查处。

鉴于此种情况,对无证无照废旧金属回收点污染环境、扰乱正常经济秩序的行为要由市政府牵头、相关职能部门齐抓共管才能从根本上加以解决。

关于环境会计的探讨 篇6

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自然环境,是一种具有不可替代性和稀缺性的资源,由此决定了人类只能走以循环经济为基础的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这就必须借助环境会计这一信息系统和管理手段,在宏观社会公共管理和微观企业管理上,通过环境会计的确认、计量和披露,才能从定性和定量的有机结合上合理地评价和检测循环经济的效果和效益;才能合理地检测和评价经济和社会行为对环境的影响,为相应的行为决策科学化提供真实而有效的参考信息。

一、环境会计的确认

(一)环境会计的定义

环境会计就是对人们在占用环境资源或治理环境的过程中所产生的费用成本、经济效用和对环境的损耗或增益进行确认、计量和披露,从而为社会宏观管理和企业微观经营提供决策依据的活动。从实施的技术角度来说,环境会计是将环境问题与现代财务会计理论方法有机结合,以货币单位、实物单位计量,或用文字说明等方式,反映、记录、报告、考核资源和环境成本与价值,评价企业或公共管理服务的环境经济活动以及取得的环境效益,对企业财务成果和社会价值形态的近期、长远影响的一门新兴会计学科。

(二)环境会计要素的确认

环境会计要素是环境会计核算的基本内容,它包括环境资产、环境效益和环境费用。

环境资产,是指特定个体从已经发生的事项取得或得以控制,能以货币计量,可能带来未来效用的环境资源。环境资源的确认应符合如下标准:未来效用的可能性;计量的可靠性;环境资产地域范围的明晰性。环境资产的分类:按形态分类,可分为自然资源和生态资源;按能否再生分类,可分为可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按经济学意义分类,可分为自由取用资源和经济资源。环境资产的计价,是环境会计得以确认和核算的前提,是指以货币来衡量环境资产的价值。由于拥有和使用经济资源都要花代价,并形成资源的价格,因此,对来自经济资源的环境资产确认和计量不会存在技术困难,是可以从成本扣除中给回补偿的。

环境费用,是指某一主体在其持续发展过程中,因进行经济活动或其他活动,而付出或耗用资产的转化形式。环境费用确认的标准为:一是未来效用的不可能性。如果一项支出不产生未来的效用,或者未来效用不符合确认环境资产的标准,那么该项支出应确认为环境费用。二是计量的可靠性。与环境资产确认标准理解相同,只要环境资产能够计量,耗用环境资产进行经济活动发生的环境费用也就能够计量,并形成资源产品的成本费用。为维持环境资产的基本存量所发生的人力、物力、财力等支出,按照财务会计的计量方法即可计量。从环境费用支出的形式进行分类,可分为:自然资源的耗减费用、生态资源的降级费用,维持自然资源基本存量费用,生态资源的保护费用。环境费用的计价,是指以货币衡量发生的各项环境费用的发生额。

环境效益,是指在一定时期之内,环境资产给人类带来的已经实现或即将实现的,能够用货币计量的效用。其特点有:其一,它是一种效用,指人类从开发利用环境资产中获得一定程度的满足。其二,能够用货币计量。不能用货币计量的,不能确认为环境效益。其三,效用与环境资产直接相关。从环境会计核算的目标出发,考虑到人类在开发利用自然环境时的能动性,可以人为地将效用的实现分为两个过程:一是为直接开发利用环境资产产生效益的过程,人类得到了来自于环境资源的资源产品;二是为人类对资源产品再加工创造收益的过程。只有第一个过程产生的效用才能确认为环境效益。其四,效用已经实现或即将实现,指人类对环境的开发利用事项已经完成,而且已完成的事项所带来的效用已经实现。其五,一定会计期间内发生。环境效益的产生是一个缓慢而持续的过程,需要人为地划分各个会计期间,按权责发生制进行环境效益的核算。一项与环境因素相关的效用能否作为环境效益加以确认,应符合如下确认标准:环境效益的现实性。随着人类有目的地进行环境资源开发利用,环境效益流入会计主体;人类无意识地向环境索取或环境自发地提供人类一定的环境效用,如呼吸空气等,都会给人类带来一定程度的满足。不论效用实现的形式如何,只要能够实现,都可以作为环境效益确认,能可靠地计量。计量的可靠性是指会计计量的可予核实和反映真实的程度。

环境会计要素的确认是环境会计确认的基本内容,是环境会计活动的首要环节。做好环境会计要素的确认,尽可能准确计价,不断提高计量的可靠性,创新和完善计价办法,是环境会计实施的关键。

(三)实施环境会计重大意义的确认

可持续发展战略必须以循环经济为基础。无论是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的社会公共管理要求,还是循环经济的各个微观主体的内部管理,都必须依赖环境会计这一管理手段;没有这一量化的管理手段,就很难评价其管理方式的科学化及其决策的科学化。因此,在确认环境会计定义和环境会计对象内容的同时,也需要确认环境会计在今后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大意义。基于对环境宏观管理的要求,企业在进行生产经营和取得经济效益的同时,必须高度重视生态环境和物质循环规律,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尽量提高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环境会计的计量

环境会计实质上是反映和控制自然资源经济属性动态的信息系统。由于自然资源具有效用性、稀缺性、替代性和非交易性等特点,所以环境会计计量的理论基础和计量方法与传统会计有很大的差异,并表现为方法上的复杂性和“真实可靠”上的程度性。

(一)环境会计计量的理论基础

1.环境会计计量不仅要秉承传统会计“真实可靠”的信条,而且强调在计量属性上凸显相关性。环境会计要素的复杂性,使环境会计的计量更要关注和强调相关性,使环境会计的计量、记录、反映更接近客观真实,从而更能较好地坚持“真实可靠”这一会计信条。

2.由于自然环境资源具有效用性、稀缺性、替代性和非交易性等特点,其价值包括有形的资源价值和无形的生态价值,自然环境资源计量要求以劳动价值论与边际效用论相结合为理论基础;以环境标准为主要依据,结合应用会计学的现有计量方法与环境学的技术评价方法。

环境资源的效用构成了环境资源的价值源泉;稀缺性决定了环境资源价值的大小;替代性决定了必须引进边际概念;非交易性决定了环境资源的价格必须借鉴数学方法。环境会计的计量方法可以考虑建立在劳动价值理论和边际效用价值理论的基础上。

(二)环境会计计量的基本方法

1.市场价值法。该法是将自然环境资源作为生产要素,根据其质量的变化导致生产率和生产成本变化,进而引进生产量与利润变化这一规律,利用市场价格计算自然环境资源变化发生的经济损失或实现的经济效益。例如,工农业产品因水质污染、大气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就可以运用这个办法进行计量。

2.资产价值法。其基本思路是观察环境条件的差别如何反映在不同的地价上,据此推算环境资源的价值。在具体应用时,常用回归分析法计算、测定环境特性量对地价的贡献度,该贡献度可视为环境资源价值。该法适用于宅地周边的森林、草坪等环境效益的计量。

3.人力资本法。专门用于评估计量环境污染影响人体健康的经济损失,该法将环境污染引起的人体健康经济损失分为医疗费、丧葬费直接经济损失和护理费、陪住费等间接经济损失。

4.机会成本法。因为自然环境资源的使用存在多种互斥备选方案,某种有限资源选择一种使用机会就将放弃其他使用机会,也就不能从其他方案中获得效益,将其他使用方案中获得的最大经济效益作为所选方案的机会成本。当利用市场信息直接计算环境损失存在困难时,机会成本法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法,可用于因水资源短缺、废弃物占地等原因造成的经济损失计量。

5.恢复费用法。当评价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的效益较困难时,恢复费用法认为对环境质量的最低估计,能从为了消除或减少有害环境影响所需费用中获得,即将恢复或防护一种资源不受污染所需费用作为环境资源破坏造成的经济损失的最低估计。该法适用于隔音、抗震等防护费用,消烟除尘、污水处理等治理费用,防治机构的监测、科研等管理费用的计量。

此外,环境会计的计量还可以参照和结合生态效益的审计指标进行。诸如“光能利用率”、 “环境污染治理率”等指标体系,都可运用到环境会计的计量。

三、环境会计的披露或反映

环境会计的披露,也叫环境会计报告,是环境会计信息的反映,既是环境会计活动的最后一个环节或程序,又是实现环境会计信息决策有用性的平台。环境会计报告可以分为宏观公共管理上的环境会计报告和微观企业管理的环境会计报告两个层次。环境会计信息的披露受计量技术、成本分配技术和法制(环境立法)及环境会计工作准则(包括实施细则)的制约,从而环境会计披露的内容、方式和水平都受其影响并形成不同于传统财务会计的特点。鉴于环境会计要素变化的复杂性和我国环境会计活动尚处于刚刚起步阶段,因此环境会计的披露无论从披露的广度和深度,还是披露的方式,都要分步骤进行,采取循序渐进的措施。

(一)环境会计披露的近期目标

可选择一些环境污染比较严重、对国民经济影响比较大的国家重点建设行业或企业作为试点,在传统会计报表的基础上,结合采用文字说明、补充资料、附注等形式,揭示一些基本的环境会计信息。在会计核算上,环境会计的核算内容可以暂不纳入日常的会计核算体系,可从现有的会计资料中取得与环境会计有关的资料,直接形成基本的环境会计信息。如果这些信息可用一些准确的数据指标或货币指标显示,则应充分利用这些指标予以披露;如果在目前状况下,不能获取相对准确的数量信息,则可用文字加以阐述。企业可在财务状况说明书中列明:1.企业对环境损害情况及其治理措施;2.企业控制污染的措施及其效果;3.企业对有害的环境影响结果进行保险以及政府对此的补助金运用情况等。

在宏观公共管理层面上,政府有关部门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主要以环境报告形式,对于专项性保护或治理环境的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应运用会计报表和财务说明书。政府环境会计考虑的是如何建立生态资源和环境保护的补偿机制,把生态环境资源看成是整个社会的权益,而不仅是资源所在地的权益。政府环境会计必须与企业环境会计的计量和披露同步。国家财政转移支付维护生态资源的资金,区域生态总收益,区域生态成本的补偿价值等都是环境会计宏观层面所需逐步揭示的。

(二)环境会计披露的远期目标

要制定出完善的环保法规,并充分发挥其环境执法的效力;要利用市场经济手段和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使资源产品形成合理的价格体系,反映出消耗的自然资源价值;形成比较完整的环境会计理论与方法,加快培养环境会计人才,逐步消除实务操作中的主要障碍,制定出完善的环境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使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有统一的标准,实现实务的可操作性和统一性;制定出统一的环境审计标准,实现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再监督。在以上条件基本具备的基础上,我们就可以将环境会计的应用范围在微观层次上逐步扩大到所有企业,在宏观层面上逐步深入到各个相关领域,并在会计核算中建立起完整的环境会计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披露)体系,运用正式报表的形式披露环境会计的全面信息,以满足不同环境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要。

关于霍邱县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的调查 篇7

霍邱地处安徽西部, 大别山北麓, 淮河中游南岸, 全县土地面积3 493 km2, 耕地12万hm2, 辖32个乡镇, 682个行政村, 3 652个村民组, 人口163万人, 其中农业人口141.4万人。改革开放以来, 霍邱县农村经济取得了长足发展。但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传统粗放的农村经济发展模式和生活方式并没有得到根本转变, 许多环境问题日益凸现, 农村生态环境令人担扰, 特别是村镇环境脏、乱、差, 饮用水源水质下降, 畜禽养殖污染, 农村面源污染以及工业企业和城市污染向农村加速转移等问题突出, 使个别地方农村环境质量进一步恶化, 不仅威胁着农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而且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特别是近几年霍邱县处在大发展、大建设的快速期, 农村生态环境问题更为突出。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逐步推进, 广大农民群众迫切要求改变这种环境状况。党和国家领导人高度重视农村环境问题, 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要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和生态环境保护”, 加强畜禽养殖污染防治, 合理使用农药、化肥, 发展生态农业, 整治农村环境, 切实解决农业和农村面临的污染问题, 明确指示“要启动农村小康环保行动计划”, 要统筹城乡环保工作, 实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 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 明确要“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实施农村小康环保行动计划”。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 坚持以人为本、环保为民, 坚持以土壤污染和畜禽养殖污染为防治重点, 强化农村环境综合整治, 坚持因地制宜、重点突破, 以试点示范为先导, 逐步解决农村“脏、乱、差”问题, 有效遏制农村环境污染加剧趋势, 改善农村生活与生产环境, 建设“清洁水源、清洁家园、清洁田园”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环境安全保障。党的十七大三中全会明确将加快解决严重危害群众身体健康的农村突出环境问题作为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2008年7月, 国务院召开了建国以来第1次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电视电话会议, 会议从建设生态文明、统筹城乡发展、改善和保护民生的高度, 深刻阐述了加强农村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并就今后一个时期的目标任务和工作重点进行了全面部署。为了进一步了解霍邱农村环境现状以及存在的环境问题, 调查组深入霍邱县有关乡镇、村、组、户, 开展农村环境突出问题调研活动, 先后走访调查了新店塘南村、岔黄组、龙潭杨楼村、石店镇双庄等十余乡镇村, 详细调查了解了霍邱农村环境现状和主要问题。

2 霍邱县农村环境现状

从调查情况来看, 随着国家支农、惠农政策的实施, 农村经济快速发展, 农村生活污水、垃圾、农业生产及畜禽养殖废弃物排放量增大, 工业污染逐步增加, 农村环境状况日益变化, 农村环境质量明显下降, 直接威胁着广大农民群众的生存环境与身体健康, 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 农村环境状况令人担扰。

2.1 村庄环境“脏、乱、差”问题突出

长期以来, 广大农村地区生活垃圾、生活污水、畜禽养殖和农业废弃物任意排放的问题未引起根本重视, “污水靠蒸发, 垃圾靠风刮”是农村环境保护薄弱的真实写照;“清水城中转, 污水城外流”则反映了城市污染向农村转移的现象日益形成, 也反映城乡环境保护不平衡。在农村, 人畜粪便、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等废弃物大部分没有得到处理, 随意堆放在道路两旁、田边地头、水塘沟渠或直接排放到河渠等水体中, 使“污水乱泼、垃圾乱倒、粪土乱堆、柴草乱跺、畜禽乱跑”、“室内现代化, 室外脏乱差”成为一些农村环境的普遍现象[1,2,3,4]。霍邱县农村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近90%, 若按每人每天产生垃圾0.5 kg计算, 全县农村每天生活垃圾产生量超过700 t, 年逾25万t。由于农村人口居住分散, 无专门的垃圾收集、运输、填埋及处理系统, 生活垃圾随意抛弃或堆放, 得不到有效处理, 严重污染了农村地区居住环境, 污染了农村水源和土地, 直接威胁着广大农民群众的生存环境与身体健康。同时, 畜禽养殖废弃物和农业秸秆的综合利用率不高, 畜禽粪便任意堆放和排放、秸秆就地焚烧现象较为普遍。在霍邱县经济发展较快的地方, 则存在着集镇和农村聚居点与工业区混杂, 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管理落后于经济和城镇化发展水平等现象。

2.2 城市工业污染向农村转移趋势加剧

近年来, 随着霍邱现代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城市人口规模的扩大, 加之产业梯级转移和农村生产力布局调整的加速, 招商引资力度加大, 越来越多的开发区、工业园区在农村地区悄然兴起, 工业企业逐步增加, 造成集镇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和垃圾向农村地区转移的趋势进一步加剧, 工业企业的废水、废气、废渣等“三废”排放已成为影响农村地区环境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特别是乡镇工业企业布局分散、设备简陋、工艺落后, 企业污染点多面广, 难以监管和治理, 因污染引发的民事纠纷事件呈上升趋势, 环保纠纷已成为继征地、拆迁之后又一影响社会稳定的新问题。

2.3 土壤污染问题已对食品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霍邱县农村土壤面源污染问题不容忽视, 一些农民为追求产量长期过量使用化学肥料、农药、除草剂、生长激素、农膜以及污水灌溉, 使污染物在土壤中大量残留, 直接影响土壤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使生物种群结构发生改变, 生物多样性减少, 土壤生产力下降, 土壤理化性质恶化, 影响作物生长, 造成农作物减产和农产品质量下降, 对生态环境、食品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构成威胁, 土壤污染的总体形势不容乐观。

土壤污染带来了严重后果:一是影响耕地质量, 造成直接经济损失;二是影响食品安全, 威胁人体健康。土壤污染造成有害物质在农作物中累积, 并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 引发各种疾病, 最终危害人体健康;三是影响农产品出口, 降低国际竞争力。20世纪90年代以来, 因农药残留和重金属含量超标, 农产品出口被外方退货、索赔和终止合同的事件时有发生, 部分传统大宗农产品也被迫退出国际市场。特别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 发达国家对我国出口农产品的要求提高, 出口压力增大。霍邱县是个农业大县, 是全国商品粮基地, 连续几年被命名全国粮食标兵县, 但农药、化肥大量使用等因素导致其他农业产品很难近入国际市场。

由于土壤污染具有累积性、滞后性、不可逆性的特点, 治理难度大, 成本高, 周期长, 将长期影响经济社会的发展。土壤污染问题已成为影响群众身体健康、损害群众利益、威胁农产品安全的重要因素[5,6]。

2.4 农村饮水安全保障程度低

由于城乡发展二元结构的存在, 农村用水的保障优先性低于城市和工业用水, 主要表现为:供水保证率低、水质不达标。据初步统计, 农村自来水普及率尚不到10%, 仅有少数村庄有供水设施, 而且用水器具质量和供水效率低, 处理设施简陋;约有30%农村人口饮水不安全, 饮用水有害物质含量超标, 饮用苦咸水等, 饮水不安全导致个别农村地区出现疾病, 农村现有的浅水井和沟塘的环境卫生问题也较为突出。

2.5 农业生产废弃物综合利用率低, 面源污染问题突出

随着霍邱县农业生产能力大幅度提高, 畜禽养殖业污水、粪便、作物秸秆以及残留农膜等农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大量增加。初步估算, 霍邱县每年产生各类农作物秸秆约90余万t, 每年畜禽粪便排放总量达326.13万t, 农膜使用量达3 000 t。但调查显示, 50%以上农作物秸秆未被有效利用, 农膜年残留量超过600 t, 许多规模化养殖场没有污染防治设施, 大量粪便、污水未经有效处理而直接排入水体, 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施肥、施药配套技术和器械不完备, 加之农民缺乏科学使用农药、化肥的知识, 造成农用化学品大量浪费并直接污染环境。据统计, 霍邱县农药的年施用量已逾3 000 t, 其中高毒农药占70%, 化肥施用量远超过20万t, 有机肥施用量仅占肥料施用总量的25%。在有些地方化肥用水已高达600 kg/hm2以上, 化肥利用效率维持在35%左右的较低水平。

当前, 霍邱县农村生产与生活中存在的这些环境问题, 已严重威胁到广大群众的身体健康, 制约了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这些环境问题如不能得到及时解决, 必将影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总体目标的实现。

3 霍邱县农村环境问题的成因

3.1 农村环保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

长期以来, 由于受历史的局限和经济体制条件的制约, 基层政府提供环保基础设施等公共服务的能力非常薄弱, 加之缺乏有效的公共服务投融资机制和政策, 农村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总体上处于空白状态, 许多农村地区成为污染治理的盲目区和死角。

3.2 农村环保监管能力亟待提高

当前, 霍邱县农村基层环保机构不健全, 县环保局没有在乡镇设分支机构, 乡镇也没有建立专门的环保机构和队伍, 环境监测和环境监察工作尚未覆盖广大农村地区, 存在污染事故无人管、环保咨询无处问的现象。

3.3 农村环保法律法规和制度不健全

相对城市环境保护和工业污染防治而言, 农村环保工作起步晚、基础弱, 针对农村环境问题, 如畜禽养殖污染、面源污染、土壤污染等方面的相关立法尚处于空白, 现行法律中的一些相关规定针对性和可操作不强, 给农村环保执法和环境问题的解决造成一定的困难。

3.4 环保资金投入不足, 污染治理工作难开展

农村环境污染治理是一项工作难度大, 资金投入多的工程, 更多的是体现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 经济效益相对较低, 造成污染防治资金投入上有一定困难和不足, 制约污染治理工作。

3.5 对农村环保的宣传教育不够

由于受人力、资金条件限制, 环保宣传教育还没有真正深入到农村, 一些干部、群众的环境意识不高, 环境法制观念和依法维权意识不强, 对生产、生活污染的环境危害认识不足, 日常生产、生活行为缺乏必要的环境知识作指导, 难以适应新农村建设的需要。

总之, 霍邱县农村环境的现状, 与改善农民健康状况、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的迫切要求不相适应, 与激发农村活力、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迫切要求不相适应, 与转变农业生产方式、提高食品安全水平的迫切要求不相适应, 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农村新环境的迫切要求不相适应, 急需下更大的气力、做出更大的努力来改变这种状况。

4 霍邱县农村环境保护建议

4.1 开展村庄环境污染综合治理

生活垃圾要实现定点存放、统一收集、定时清理、集中处置, 提倡资源化利用或纳入镇级以上处置系统集中处理。在经济发达地区, 可采用“村收集—镇集中—县处理”的城乡生活垃圾一体化处置模式;在经济欠发达、交通不便地区可采取堆肥或简易填埋;有条件地区应进行无害化处理, 或纳入乡镇集中处理系统;组织当地农民群众对历史积存垃圾进行专项清理。

应采取分散或相对集中、生物或湿地等多种处理方式, 因地制宜开展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在人口相对集中、水环境容量相对较小的地区可采用环境工程设施处理;在人口密度较低、水环境容量相对较大的农村区域, 可利用湿地、沟塘等自然生态系统就地处理;结合农村沼气建设与改水、改厕、改厨、改圈, 逐步提高生活污水处理率。在条件成熟的地方开展示范, 生活垃圾收集—转运设施配置, 根据村庄规模和卫生要求配置一定数量垃圾筒 (箱) 或池及时收集村庄生活产生的垃圾废物。根据村庄人口规模, 清运路程, 配置一定数量、规模的垃圾转运工具和中转站, 对交通不便和垃圾生产生量少的地方建设无害化简易埋场[7]。在水环境污染较严重的地区及水污染治理重点饮用水源地优先建设一批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示范工程。根据各地实际情况选择化粪池, 污水净化池、人口湿地、分散式户污水处理系统等模式, 建设污水处理设施, 发挥辐射, 带动周边地区的示范作用。

4.2 加强工业企业污染防治

坚持工业企业适当集中原则, 优化工业发展布局。在有条件的区域可规划建设农业产业化园区和生态工业园区或工业集中发展区。在生态工业园区和工业集中发展区之外的区域, 尽量不再发展新工业项目。加强生态工业园区和工业集中发展区环境基础设施建设, 根据工业园区规模与主导行业类型, 建设相应规模的“三废”处理设施。进一步加强规划工作, 严格工业企业的环境管理。组织制定生态工业园区和工业集中发展区环境保护规划。对工艺落后、设备简陋、污染严重的工业企业, 限期治理或予以取缔、关闭。加大执法力度, 严格查处违法排污企业, 确保环境安全。加强企业污染物排放监测, 对超标排污企业实行限期治理。按照污染物总量控制原则, 逐步实施企业污染物排放削减计划。采用先进适用的技术和设备, 发展无污染和少污染的产业和产品。要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 严禁引进或新建污染严重的生产项目, 加快企业的技术改造与污染治理设施的更新配套, 防止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4.3 治理土壤污染与农村面源污染

加强基本农田保护区的保护, 应针对不同土壤污染类型 (重金属、农药残留、有机污染、复合污染等) , 选取有代表性的区域 (污灌区、固体废物堆放区、矿山区、工业废弃地等) , 开展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示范工作。严格控制农田污灌与底泥施用, 大力发展有机食品生产, 避免产生土壤污染。加强有机食品生产基地建设, 制定有机食品生产基地环境保护规划和详细的环境管理计划, 开展土壤、水、大气环境质量定期监测, 制定相关监测标准及技术规范, 综合防治病虫害。要指导农民合理使用农药、化肥、农膜等农用化学品, 积极发展生态农业, 搞好作物秸秆、畜禽养殖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 妥善处理村镇生活垃圾和污水, 综合防治农村面源污染。

4.4 保障农村饮用水环境安全

强化农村饮用水源保护和污染防治, 针对目前霍邱县农村饮用水环境安全存在的主要问题, 要对农村饮用水源, 特别是农村人口聚居区的集中式饮用水源, 建设并完善水源地环境保护工程建筑物, 防止水源受到污染。做好农村饮用水源保护规划, 合理布置取水点位置, 选择远离污染源、水量充沛、水质良好的水源, 在村民集中聚居区, 逐步建设集中供水系统。根据种植业和养殖业布局与具体情况, 因地制宜地选择生产沼气, 推肥, 各类环境工程等技术模式, 切实解决畜禽养殖污染, 力求实现畜禽污染物的资源化综合利用, 使污染达标排放, 划定水源保护区, 完善污染防措施, 加强农药和化肥的环境安全监督管理。加强水源水质监测, 开展农村饮用水源水质调查与评估, 为保护水源环境提供科学依据。

4.5 防治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

加强规模畜禽养殖和污染防治, 遵循资源化、无害化、减量化和综合利用优先的原则, 根据各地实际情况, 因地制宜, 采取生产沼气、建设有机肥生产厂、土地利用、工艺处理等模式, 提高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水平与污染物达标排放率。使用安全、高效的环保生态型饲料和先进的清粪工艺、饲养管理技术, 实现污染“源头控制”。加强畜禽养殖环境监管, 划定禁养区和限养区, 在重点区域、水源保护区、生态敏感区, 要严格控制新建规模化畜禽养殖场, 认真落实环境影响评价, 严格执行环保“三同时”制度, 加强畜禽养殖废弃物的资源化综合利用和污染防治[8]。

4.6 加强农村环保政策法规和知识宣传

各级财政及有关部门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标语、环保知识宣传册等开展多层次、多种形式的生态环境保护科普宣传, 动员广大农民积极参与生态环境保护行动, 引导农民群众形成良好的环境卫生和符合环境保护要求的生活、生产、消费习惯, 弘扬生态文明、发展生态文化, 实现农村经济社会稳定、协调、持续发展。

4.7 积极开展生态示范工程, 大力发展生态农业

百镇千村万户生态示范工程是加强农村环境保护, 提高农村人居环境质量, 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抓手, 应紧紧围绕建设目标任务, 加大开展环境优美乡镇、生态示范基地、生态村、生态示范户、绿色学校等创建力度, 创建一批环境优美乡镇和国家、省、市、县级生态村、生态示范户、示范基地及绿色学校。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可以借鉴外地的成功经验, 因地制宜, 根据当地的生态环境和产业特色, 探索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方式, 积极发展、提高种、养加相结合的循环经济模式中的资源利用率。合理利用空间资源, 大力发展生态经济。

4.8 加大环保投入, 加强环境保护的机构和能力建设

要统筹城乡环保工作, 加大对农村生态建设环保的资金投入和政策扶持, 积极编报农村环境综合总结项目, 积极争取农村环保专项资金, 财政政策逐步向农村环境保护重点工程, 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等方面倾斜, 加大财政资金的专项转移力度, 明确解决农村环境问题的资金渠道和部门责任, 对农村环境保护治理好村镇和生态村的以奖代补方式加大投入, 同时要加强农村环境保护机构和能力建设, 县一级环保工作重点实施战略应向农村转移, 增强农村环境监测和监控能力, 在乡镇或者分片设置环境保护所, 乡镇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应强化环保内容, 建立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监督、检查、考核奖惩机制。

参考文献

[1]汪霞, 蒋远胜.改善我国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思考[J].农村经济与科技, 2009 (12) :65-67.

[2]吕迎春.环境友好型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研究[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 (1) :102-104.

[3]杨平.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科技创业月刊, 2010 (1) :14-15, 19.

[4]王佳慧, 杨立男, 董玉宽.我国农村生态环境问题及对策探讨[J].商场现代化, 2009 (33) :87-88.

[5]师永全.农村能源与生态环境[J].河南农业科学, 1988 (4) :16-17, 24.

[6]李斌超, 葛开华.庭院立体农业模式[J].河南农业科学, 1989 (3) :17-19.

[7]张春芳.浅谈农村生态环境存在问题及保护对策[J].活力, 2009 (B12) :65.

关于生态环境的 篇8

1 关于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研究的重要性研究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开放,旅游业已经成为了很多城市发展经济的重要产业之一。只有建立良好的生态环境,才能保证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城市是人们进行生产生活的重要环境之一。随着城市综合实力基础的不断提升,各项城市设施的配置也逐步地趋于完善。开展城市旅游业促使城市获得更大的发展动力的同时,城市文化也可以被广泛地传播。但如果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重要性被忽视,则城市的环境遭受破坏的同时,也会降低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甚至威胁城市居民的身体健康。

旅游经济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重要性,随着人们环境保护意识的逐渐增强,也被越来越多的人群所关注。生态保护研究专家,也将旅游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作为环境保护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2]。生态保护研究学者认为,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基础内容,就是旅游经济系统与生态环境系统协调的、稳定的统一。因此,建立生态环境友好型的旅游经济发展模式,是旅游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念。

2 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基础理论研究

2.1 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理论

(1)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概念

“协调”和“发展”的概念和含义是不相同的。

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的主要内容是指旅游经济和生态环境之间能够保持一种较为良好的关系,能够在同一个系统下,相互调节得当,保障相互的共存性,达到互不干扰甚至是良性循环的状态,是一个城市在发展旅游业时保持健康状态的基本要素[3]。

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发展”的主要内容则是指系统不断地扩张,由小到大、由局部到全面、由低级到高级、由部分到整体的发展过程。与“发展”概念相对立的是“负发展”又可以称为零发展过程。而处于中间状态的,则是“零发展”。“零发展”意味着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的环境维持现状,既没有互相阻碍,也没有起到互相促进的作用。

因此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是旅游业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和旅游业与生态环境互相促进发展的两个概念集合的交集。指的是城市在开展旅游业发展经济时,能够将经济发展理念与环境保护理念相互协调一致,有效地保障城市发展的经济类型为环境友好经济。由上述分析也可知,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是一种综合性的、整体性的经济发展理论。因此旅游经济和生态经济的协调发展,要求发展过程中两个因素“旅游经济”和“环境保护”都能够得到良好的保障。协调是“环境保护”概念对于“旅游经济”概念的条件约束,发展则是“环境保护”概念对于“旅游经济”概念的条件促进。

(2)旅游经济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度的概念

根据上述对于旅游经济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概念可知。“协调”和“发展”都指的是同一系统内的两种元素,可以互相影响并且彼此关联的现象。而旅游经济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度的概念的主要内容技术描述“旅游经济”和“生态发展”两种元素互相影响以及彼此关联的程度[4]。旅游经济和生态发展度的概念的研究可以有效地探究以及掌控“旅游经济”和“生态发展”两种元素的关系区间,做到“旅游经济”和“生态发展”两种元素之间的关系的动态平衡的保持。通过探究旅游经济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度,可以有效地将“旅游经济”和“生态发展”两种元素保持在相对平衡的状态内,促使城市在发展过程中,综合两种元素的共同特性。在旅游经济和生态环境之间保持一种较为良好的关系,能够在同一个系统下,相互调节得当,保障相互的共存性的同时,也能够保障旅游经济和生态环境保护两种元素互相促进,共同发展。

探究一个城市的旅游经济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度,可以作为判定该城市环境友好型旅游业发展程度的判定标准。一个城市的旅游经济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度越高,则表明该城市的旅游业的发展规模越合理,市场竞争能力以及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也便越强。

2.2 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判定方式研究

根据探究旅游经济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度的概念,可知判定城市的旅游经济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度,是判定该城市环境友好型旅游业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5]。因此研究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状况,也应当从探究旅游经济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度的角度出发。建立旅游经济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度的模型以及模型计算方式则是判定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状况的有效的、科学的方式之一。

设:正数X1,X2,…,XM为旅游经济特点的M个标准。将Y1,Y2,…,YN设定为生态环境特点的N个标准,则可以建立综合旅游经济效益评价函数(见下图)其中。a1、b1为特定系数:

综合旅游经济效益评价函数

通过建立综合旅游经济效益评价函数来判定城市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可以促使城市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关系保持更加协调、友好、稳定的状态。

3 结论

探究关于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首先应当明确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研究的重要性。进而开展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基础理论研究: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理论(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概念和旅游经济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度的概念)以及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判定方式研究。通过探究关于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可以促使城市建立环境友好型经济,引导城市旅游业获得更加生态化、可持续化的发展方向和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程晓丽,张乐勤,程海峰.中小城市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研究——以池州市为例[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13(5):102-106.

[2]石惠春,刘鹿,汪宝龙,等.兰州市旅游经济与城市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研究[J].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4):t08-114,120.

[3]王东红,宋勇.伊宁市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评价[J].西昌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3):53-56.

[4]闵曙辉,张郴.江苏省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评价研究[J].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1):54-58.

契入环境——关于建筑与环境的思考 篇9

一、根据不同的自然环境考虑建筑形式

建筑与自然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 一定自然环境制约和配合着建筑形式, 地形、地势对建筑选址也有相应影响, 使建筑样式形成不同的风格。地理环境的不同为建筑提供的建筑材料不同。由于材料的不同, 使得建筑的样式也有差异。

建筑在建设的过程中要考虑地理位置、地形、河流、气候等因素。如:我国陕北的窑洞在-20℃左右的气温下, 其室内被大地包围着, 仍保持着15℃上下的舒适室温;再如西双版纳干阑式住宅在酷热的气候中, 仍可在室内创造出荫凉的空间。因此, 我们在处理环境与建筑的关系时, 应当初充分考虑自然环境对建筑的影响, 尽量利用自然环境。

二、根据不同的人文环境, 考虑建筑样式的区域化统一

人文环境是指人类通过自己的活动产生的周围环境, 是人为的、社会的, 非自然的。以中国建筑为例, 在北方地区传统民居采用中轴对称的布局, 体现庄重严谨的特点, 如北京的四合院;南方地区多以灰白色为主的建筑, 体现宁静幽雅的性情。中国建筑宣扬“天人统一”的宇宙观, 这种思想促进了建筑与自然的相互协调融合, 从而使中国建筑有一种和环境融为一体的、如同从地中生出一般的气质。建筑是环境的综合体, 在上述环境的共同影响下, 使建筑呈现不同的特色。建筑与环境之间的影响是相互的。人们通过建筑改造自己的生存空间, 无论什么样的建筑样式都是通过人们的实践, 因地制宜的结果。

三、环境与建筑有机结合的方法

现代建筑大多数都是以牺牲自然环境的代价来实现的。大规模的应用人工照明和机械空调的建筑, 而高能耗、低效率的建筑, 不仅是导致能源紧张的重要因素, 并且是使之成为制造污染的元凶。在对待环境与建筑的问题上, “有机建筑”的倡导者赖特认为:人们建造房屋与动物构窝筑巢一样, 应当凭着本能行事, 并强调建筑应当像天然生长在地面上的生物一样蔓延攀附在大地的上面。

我个人认为在处理环境与建筑的关系时, 应把握下列原则:

(一) 结合当地自然条件

地处华南沿岸, 在中国广东省珠江口以东, 香港属亚热带气候, 全年的气温较高, 香港中银大厦, 楼高加上当地台风季节强劲的风力, 使得建筑物的结构系统需要非比寻常的解决方式。建筑在设计时充分考虑了当地的自然环境对建筑的制约, 从而找到了合适的建筑形式及建筑材料。

(二) 因地制宜, 宜利用当地材料进行建造

利用当地的建筑材料可以在节省建筑投资的同时使建筑与当地环境融合。如:我国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为代表的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的建筑模式——干栏式建筑;一般是用竖立的木桩或竹桩构成高出地面的底架, 底架上有大小梁木承托的悬空的地板, 其上用竹木、茅草等建造住房。建筑材料取自当地, 减少了建筑投入同时也很容易融入当地的环境。

(三) 使建筑与当地的人文特色相结合

泰姬陵是世界闻名的印度伊斯兰建筑的代表作。它位于印度北方邦亚格拉市郊。由于它坐落在具有一片常绿的树木和草坪的陵园内, 在碧空和草坪之间, 洁白光亮的陵墓更显得肃穆、端庄、典雅。这座被誉为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宏伟陵墓, 浓缩着一个伟大民族和文明古国数千年的灿烂文化。与当地的人文特色结合, 不仅容易被接受, 同时也使建筑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一致。

(四) 对历史上形成的建筑样式进行合理继承

当地历史时期形成的建筑形式是与当地环境相适应的结果。拉萨火车站主体结构呈斜体, 站房以布达拉宫式建筑风格, 坐南朝北, 中间设有窄窗。不仅使车站具有藏族建筑的风格, 同时亦不缺失现代感。

(五) 利用地形地势, 合理布置

淡路梦舞台的所在地原是上个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的采掘土砂的地方, 它的建设是从绿化开始的, 对环境首先进行改造。建筑被隐现在绿树里, 让人们去感觉它。人们不是把建筑强加给自然, 而是在自然里通过精心考虑, 尊重自然。合理利用当地的地形地势进行合理布置改善环境。

(六) 在新旧建筑的结合上注重形式感上的统一

苏州博物馆新馆在整体布局上, 博物馆新馆巧妙地借助水面。山水园隔北墙直接衔接拙政园之补园, 水景始于北墙西北角, 仿佛由拙政园西引水而出;北墙之下为独创的片石假山。使人看起来仿佛与旁边的拙政园相连, 新旧园景笔断意连, 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建筑在注重原有环境的同时引进新的材料, 不仅是继承了原有建筑的特色, 而且通过新的建筑形式的加入使原有建筑具有了时代感。

(七) 重视当地特色, 形成建筑与环境的地域性统一

甲居藏寨位于四川甘孜州丹巴县境内, 距县城约8公里, 犹如田园牧歌般的童话世界, 享有“藏区童话世界”的美称。甲居民居的木质构架部分和屋檐均为红色。在二层以上的墙体刷白色或墙体原色与白色相间。整个建筑物外形犹如虔诚的佛教徒盘腿正襟危坐诵经姿态, 与自然环境和谐协调.因而充分利用当地的地域特色能够使得建筑与环境统一。

四、建筑与环境互为参照的意义

总之, 建筑受环境的制约, 建筑对环境也有影响。环境与建筑是一个统一体, 建筑是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在处理环境与建筑的关系时应:结合当地自然条件;因地制宜, 宜利用当地材料进行建造;使建筑与当地的人文特色相结合;对历史上形成的建筑样式进行合理继承;利用地形地势, 合理布置;在新旧建筑的结合上注重形式感上的统一;重视当地特色, 形成建筑与环境的地域性统一是处理建筑与环境关系的关键。

摘要:环境与建筑是一个统一体。建筑受地理环境, 历史环境, 人文环境影响。建筑依环境而建, 同时影响环境。在一地域中建筑形式的相对一致是自然适应性、人文适应性、社会适应性的统一, 建造时应就地取材, 因地制宜。处理建筑与环境的关系时, 我们应充分考虑建筑与环境的有机结合。

关键词:环境,建筑,和谐统一,有机结合

参考文献

[1]、潘谷西《中国建筑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孙美兰《艺术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

[3]、彭一刚《建筑空间组合论》第二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关于生态环境的 篇10

关键词:村镇银行,生态环境,审计

一、村镇银行的产生及其生态现状

银监会于2006年底及2007年初陆续出台《关于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人政策, 更好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及《村镇银行管理暂行规定》两个文件, 倡导设立村镇银行。随着村镇银行的建立及运行, 其生态问题也逐渐显露并为人重视。目前, 村镇银行生态环境的问题主要有如下几点。

(一) 基本定位与银行企业本性的矛盾

《村镇银行管理暂行规定》 (如下简称“《规定》”) 明文规定“在农村地区设立的主要为当地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服务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在这里有两个关键限定, 一个是当地, 二是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 这两个限定的目的是通过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推进农村建设。同时, 村镇银行更是需要盈利发展的企业组织, 如上双重限制并即支农社会责任的履行对其本身发展而言无疑是一个负担, 二者实际上存在着很难调和的矛盾。

(二) 治理结构与业务开展独立性的矛盾

《规定》明文规定“村镇银行依法开展业务, 不受任何单位和个人的干涉”, 达到这个目的需要构建完善的、倡导股权多元化且尽量杜绝绝对控股现象出现的现代企业治理机制。不过, 《规定》同时又规定“最大银行业金融机构股东持股比例不得低于村镇银行股本总额的20%, 单个自然人股东及关联方持股比例不得超过村镇银行股本总额的10%”, 公开鼓励商业银行绝对控股。现实中, 绝大多数商业银行在参与设立村镇银行的时候, 都采取获得51%的股权, 均属于绝对控股。在这种情况下, 村镇银行很难谈开展业务独立性, 往往沦为以城市商业银行开拓业务的分支机构。

(三) 目标市场与金融信用要求的矛盾

而农村经济的整体发展水平有限, 法制落实度滞后, 在宏观方面制约了村镇银行发展的限度。更关键的是, 农民缺乏信贷意识, 农村信贷机制不强, 忠厚诚信的农民普遍不倾向于借钱贷款, 习惯贷款的农民往往投机性较强, 诚信意识薄弱;此外, 农村缺乏法律认同的贷款抵押品, 也没有企业或个人的信用信息数据库。

(四) 外部监管和内部监管的失衡

村镇银行在监管及风险防范方面以外部监管为主, 内部监管为次, 相当一部分村镇银行压根没有自身独立的稽核机构, 初创阶段的村镇银行可能连风险管理部门都未设置。另外, 作为主体方面的外部监管也不尽如人意, 村镇银行规模小预期数量多, 监管任务重, 地方银监机构的人力往往比较有限, 而且在地方银监机构、地方政府及控股商业银行等方面对村镇银行的监管没有明确而可行的规则体系, 缺乏配合机制, 难以发挥合力。

二、村镇银行发展所依靠的审计力量

村镇银行的健康发展及其生态现状的改善势必需要相关审计工作的开展, 《村镇银行管理暂行规定》有三个地方提到了“审计”。

村镇银行董事会或监督管理部门 (岗位) 应对行长实施年度专项审计。审计结果应向董事会、股东会或股东大会报告, 并报银监分局或所在城市银监局备案。行长、副行长离任时, 须进行离任审计。

村镇银行应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和内部审计机制, 提高风险识别和防范能力, 对内部控制执行情况进行检查、评价, 并对内部控制的薄弱环节进行纠正和完善, 确保依法合规经营。

有条件的村镇银行, 可引入外部审计制度。

最后一条明文规定了外部审计工作的必要性, 不过没有强制性的规定, 很难担当村镇银行审计工作主要依靠力量的任务。

而第一、二条实际上是对领导人经济责任审计及内部控制审计的强化, 同时也是对村镇银行内部审计工作的初步要求, 间接揭示了村镇银行内部审计团队构建的必要性, 不过缺乏比较具体而明确可行的细则。对此, 村镇银行构建初始阶段在其拟定的公司章程方面往往涉及到监事会, 但一般触及不到内部审计工作, 控股商业银行同步设立主管村镇银行审计工作的科室等组织;在发展比较成熟或者规模比较大的村镇银行, 往往设置监事会及经营管理层共同控制的稽核部。不过, 鉴于控股商业银行的主导地位, 监事会及稽核部关键人员往往由控股商业银行派遣。比如, A城商银行陆续参股15个村镇银行, 为此专设了专设村镇银行审计科, 分别派遣了监事人员, 对于其中设立时间比较长且规模相对大的12个村镇银行协助组建了稽核部, 大皆派员主持日常工作。

由如上情况可见, 村镇银行审计工作的依靠力量虽然表现为控股银行专负其责的部分审计人员及镇银行的稽核人员, 不过实际上都是控股银行的内部审计团队。

三、控股银行内部审计团队优化村镇银行金融生态环境的维度

相对于村镇银行而言, 控股银行内部审计团队推进的相关审计工作既有内部审计的色彩, 又有外部监管的部分痕迹, 其推进村镇银行审计工作的发展本身实际上就是优化村镇银行金融生态环境的重要表现。

首先, 作为村镇银行内部审计, 强化责任和使命, 丰富审计内容抓关键, 推动村镇银行内部监管的持续强化。控股商业银行审计部门应该定期开展相关培训或熏陶工作, 强化审计人员的责任意识和使命, 推动他们立足农村金融的实际情况, 以村镇银行所面临的的信用机制不健全、地方政府涉入程度较深、农民缺乏信贷动力以及扶持政策不到位等关键问题为出发点, 丰富审计内容, 确保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及审计结果的充分利用, 以内部审计的力量强化村镇银行内部监管力度, 以尽量平衡内部监管及外部监管之间的失衡。

其次, 作为外部监管的重要因素, 强化风险咨询服务功能, 关注风险管理机制的健全完善情况。在村镇商业银行筹建及运行过程中, 控股商业银行审计团队应该充分发挥风险咨询服务功能, 协助村镇银行负责人构建风险管理机制, 持续关注其风险管理机制的健全情况、风险防控措施发挥效用的情况、工作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对流动性风险和信用风险及突发事故风险的敏感度和处理能力, 以此作为评估分析村镇银行关键风险的基点, 藉此推动村镇银行风险管理机制与时俱进地健全与完善。

再次, 作为控股商行及村镇银行的重要维系, 强化协调功能, 推动村镇银行的业务发展切实为“三农”服务。审计人员应该充分发挥协调功能, 在开展系列审计项目过程中与控股银行、村镇银行治理层、村镇银行管理层、村镇银行各业务部门及各利益相关方密切沟通, 汇总、总结各方的意志及相关动态, 参照《村镇银行管理暂行规定》等权威文件规定, 秉持充分的职业审慎, 在确保尽可能的独立性和客观性的基础上提供系列审计报告及相关文件给控股银行为代表的董事会, 推动控股银行在做出相关决策时考虑自身发展规划的同时更多地尊重村镇银行的特点和定位, 确保村镇银行在自身获得持续发展的同时切实为“三农”服务, 或者说确保村镇银行在鼎力为“三农”服务的基础上开创出独具特色的道路, 而不是单纯充当控股银行开发市场的工具。

最后, 作为审计结果运用的推动者和监督者, 强化事故问责和处罚, 倒逼农村信用机制, 推动目标市场的成熟发展。控股商行审计人员在完成村镇审计工作之后, 针对审计结果中显示的关键风险问题及涉及刑事罪的重大事故, 与当地纪检、政法部门密切沟通, 确保审计结果得到切实运用, 确保失信人员或违规、违法人员得到应有的处罚甚至刑责, 借助法律及刑罚的威慑力警醒农民信用意识的培育和形成, 倒逼相关部门推进构建完善信用机制, 进而以链条式裂变的态势推动村镇银行目标市场——农村市场在特定经济发展水平下自觉实现自身的成熟化, 为村镇银行有效服务“三农”提供基础条件。

四、关于内部审计作用局限的反思

上一篇:环境激素及其危害下一篇:盈利模式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