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生态建设与扶贫开发的建议

2024-06-01

关于生态建设与扶贫开发的建议(通用9篇)

篇1:关于生态建设与扶贫开发的建议

关于生态建设与扶贫开发的建议

陈莹峰

【摘要】我国生态建设与扶贫开发的主要途径是科学规划,精心布置、高瞻远瞩,求实创新、强化意识,推进建设、突出重点,强基固本、区域一体,构建体系、生态移民,输出劳力、大力扶持,奋发图强、创新思路,生态旅游、提升服务,提高质量、发展产业,文明生态、以人为本,生态村屯、文化生态,民主生态、整合资源,打造品牌、创新管理,长效机制等。

【关键词】生态与扶贫 建设 开发 建议

荀子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生态环境脆弱是影响少数民族群众脱贫致富的重要原因之一。民族地区生态环境状况的严峻形势,不仅严重影响着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和生存安全,也对生态环境具有重要影响。是的,生态建设与扶贫开发,是改变落后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的一场革命,是一项汇合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建设于一体的综合性社会系统工程,几乎涵盖了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的方方面面。而生态环境对经济的增长、社会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性正日益为人们所共识。因此,在生态建设与扶贫开发工作中,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形成合力,整体推进,建设好文明生态村,带领农民致富奔小康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一、生态建设与扶贫开发的基本原则

“理智要比心灵为高,思想要比感情可靠。(高尔基)”生态文明是对现有文明的整合与重塑。要明确生态建设与扶贫开发的主要目标,即生态承载功能显著增强,绿色发展方式初步形成,和谐社会建设明显进步;要遵循生态建设与扶贫开发、建设生态经济区的基本原则,遵循生态变化规律和市场经济规律。一是生态至上、绿色发展,区域一体、优势发展的原则;二是城乡统筹、协调发展,改革开放、创新发展的原则;三是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原则;三是“五个统一”:现实性与前瞻性相统一,加快发展与科学发展相统一,改革动力与精神动力相统一,试验性与示范性相统一,历史性与开放性相统一。【1】

二、生态建设与扶贫开发的主要途径

“只有顺从自然,才能驾驭自然。(培根)” 生态建设与扶贫开发是一项浩大的系统工程,涉及面广,影响力大,这就要求从战略高度认识这一区域生态问题的重要性,把生态环境建设摆在与经济发展同等重要的位置,以适度开发、发展生态经济、加大智力与科技扶贫力度和重视生态文化等策略,促进民族地区生态环境保护与扶贫开发的良性互动,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协调发展。必须突出重点,强化措施,把握节奏,循序渐进。

(一)科学规划,精心布置。科学种田,越种越甜。“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要走向科学发展之路,必须做好与区位、区情、资源优势和实际情况相符合的发展规划。一是因地制宜。农村情况错综复杂,基础条件差异大,在制定乡村发展规划过程中,要从实际出发,不搞一刀切;二是深谋远虑。要完成和完善村级道路、供水、通电的规划与建设,实现乡村园林绿化、环境美化和卫生达标建设等公共资源。循序渐进开展生态文明村建设与旅游扶贫的联动建设,在规划与建设中增加乡村休闲功能、配套建设服务设施和增加项目建设。

(二)高瞻远瞩,求实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要以生态为目标,以效益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以改善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条件为前提,做到寓生态建设于扶贫开发之中,实现“开发扶贫推进生态建设,生态建设促进扶贫开发”的良性循环。一是系统而超前。要抓住主要矛盾,解决主要矛盾,达到牵一发而动全身,走一步而活全盘;要远见卓识,即退耕还林还草、生态建设、农业结构调整超前;二是求实而创新。实情要看得准,吃得透,要尊重群众的实践,抓实施见实效;三是多措而并举。实行扶贫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与计划生育相结合。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鼓励农民发展生态农业和环保农业。通过科技扶贫,改变贫困地区以破坏生态为代价的掠夺性生产等。

(三)强化意识,推进建设。生态文明是对以往文明的反思和扬弃。一部人类文明史,就是一部人与自然关系发展的历史。要强化生态立村意识,推进生态文明村建设。一是提高群众生态环保意识。通过多途径、多形式向群众宣传并解释贫困和生存环境之间的内在联系,特别是在广大儿童、青少年学生中开展环保教育,牢固树立他们“环境保护,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的意识和观念;二是增强生态防护型观念。坚持“生态优先、加快发展、注重民生、构建和谐”和“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的生态防护型发展理念,建设宜居生态乡村,打造和谐幸福家园;三是增强经济效益型观念。以改善村容村貌为重点,实施农村清洁工程,加快实施改水、改厨、改厕、改圈等工程,走综合开发、生态养殖之路;四是增强景观休闲型观念。开展绿色生态富民家园创建活动,推进农家乐等乡村休闲游,建设观光自采果园生态村。将创建工作定位在森林旅游产业型文明生态村。

(四)突出重点,强基固本。生态文明是社会文明在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融合的过程中的扩展与延伸,是社会文明的生态化表现。一要加快以土地、水利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为跨越发展创造良好条件。加快建设新型能源、特色农业、旅游业和生态基地,为跨越发展提供产业支撑;【2】二要坚持扶贫开发与水土保持、环境保护、生态建设相结合,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增强贫困地区和贫困农户的发展后劲。

(五)区域一体,构建体系。一是以生态规划为纲领,着力推进区域一体化。从保护生态功能、维护生态安全出发,以统筹编制生态经济区总体规划,力争纳入国家西部大开发的重点经济区和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重点开发区;二是以园区经济为载体,着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加快建设优势产业带,支持壮大农业龙头企业,探索拓展新型农业形态;三是构建绿色工业体系,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

(六)生态移民,输出劳力。“只有服从大自然,才能战胜大自然。(达尔文)”。一是从实际出发。把上级精神与本地实际相结合,不当收发室和传声筒,不照本宣科和照搬照转,本着有利于促进“进退还”战略的实施来开展工作;【3】二是支持生存条件极其恶劣地区的贫困农户通过移民搬迁、异地开发。坚持生态环境的保护和解决贫困人口解决温饱相结合,开辟解决温饱的新途径。除享受扶贫开发的优惠政策外,各地要制定具体政策措施,提供各种优惠条件,确保搬迁一户解决一户温饱;三是组织具备条件的贫困地区开展劳务输出。帮助贫困地区劳动力充分就业并增加收入。

(七)大力扶持,奋发图强。要尊重经济规律,尊重市场规律,保护和建设生态,确保投入,将封山育林纳入以公共财政投入为主的投资保障体系,从根本上解决贫困问题。一是倾力相助。要固本强基。以工代赈资金,鼓励、支持贫困农户投工投劳,开展农田、水利、公路等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产条件;坚持生态环境建设,解决基本生产条件,开发基础产业;要以优惠的扶贫专项贴息贷款,制定相关优惠政策,重点帮助贫困地区、贫困农户发展以市场为导向的种植业、养殖业以及相应的加工业项目,促进增产增收;二是独立自主。找准自身优势,确立兴农富民发展战略。倡导和鼓励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克服贫困农户中普遍存在的“等、靠、要”思想。

(八)创新思路,生态旅游。要转变观念,把生态建设置于“人化自然”与“自在自然”和谐统一的高度去认识。树立科学合理绿色的消费观。而生态文明村建设过程就是对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的过程,把农村潜在资源转化成实用资源的过程。一是将生态资源转化成为旅游资源,促进乡村旅游扶贫开发。要广开思路,依靠市场运作筹措资金,把生态文明村建设与旅游经济建设结合起来;二是政府部门除积极引导和宣传外,通过文艺演出、墙报、标语、培训、组织参观、印发资料等多种方式进行宣传引导,使广大农民真正了解生态文明村建设与旅游联动开发好处,激发农村居民参与“两个建设”的热情;【4】三是疏堵结合,处理好封禁保护与开发利用的矛盾。

(九)提升服务,提高质量。亲善产生幸福,文明带来和谐。孔子说:“不学礼,无以立。”要转变增长方式,推进生态文明发展。一是发展壮大现代服务业。发展现代旅游业,现代物流业和现代金融业;二是完善服务设施。如完善交通运输网络,完善水利设施建设,完善信息通讯网络等;【5】三是发展公共服务产品。以均衡共享为导向,着力发展公共服务产品。全面加快建设水利、交通、通信等重大基础设施,大力提升共建共享、互联互通水平,形成与建设生态经济区相适应的基础设施支撑体系。

(十)发展产业,文明生态。要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生产观,调整产业结构,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一是以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打造绿色品牌为主题,鼓励文明生态村发展生态型农业。强化产业发展意识,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遵循产业经济生态化、生态经济产业化的理念,改变传统的生产方式,实现农业经济的新跨越推进生态文明村建设;二是大力发展特色经济,实现经济实力大幅提升与群众生活明显改善的协调发展。

(十一)以人为本,生态村屯。“扶贫先扶志,治穷先治愚。”要加强公民教育,培养生态文明意识。从提高农民思想道德水平和文明健康生活习惯增强等方面入手,弘扬生态文化,作为建设生态文明村的前提与保障。一要强化生态文化意识,推进生态文明村建设。要繁荣农村生态文化,引导农民形成新的精神风貌;二要坚持以人为本。注意人力资源开发,实现控制人口数量与提高人口素质的同步推进。重视科技教育扶贫,开展农业先进实用技术培训,提高贫困农户的科技文化素质,增强自我发展能力。

(十二)文化生态,民主生态。“大自然的每一个领域都是美妙绝伦的。”要坚持保住青山绿水,切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改善的双赢。要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的文化价值观。一是弘扬生态文化。要完善文化设施,强化生态理念。弘扬生态文化,就要增强生态文化意识,积极发展群众文化,用先进文化占领农村的思想文化阵地,丰富广大农民的文化生活,繁荣农村生态文化,提高生活质量;二是推进新农村建设。强化民主法制,建设生态文明村要从民主法制意识的增强等方面入手,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6】

(十三)整合资源,打造品牌。要重塑消费模式,力行生态文明理念。一是整合各方力量,探索扶贫开发模式。强化政府主导推动,市场主体开发,农民主动参与,部门积极服务。广泛汇聚各方力量。坚持解放思想、开拓创新,不断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实现对内搞活与对外开放互相促进。要动员和组织社会各界参与扶贫,开展扶贫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二是整合各方资源,打造扶贫精品。依托生态资源打造生态旅游品牌,依托红色革命基地打响红色旅游品牌,依托公路便捷的交通条件打造“农家乐”休闲旅游品牌。【7】

(十四)创新管理,长效机制。“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要完善法律法规,保障生态文明建设。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着力构筑生态长效机制。一是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要建立健全党组织的工作机制,建立统一市场体系,推动生态环保机制创新;二是制定严格的村规民约,恢复和保护生态环境。完善土地使用和管理的规章制度,禁止在大于25°的山坡上继续开荒,开荒的要退耕还林;三是制定和实施植被恢复、补种计划。推广农村新能源。针对农村能源利用及需求状况,进行改进能源使用方式,发展可替代能源系统。顺利进行;四是以建管并重为原则,着力打造绿色生态屏障。加大生态建设力度,加大污染防治力度,加大环境执法力度。落实责任。生态扶贫务必到村到户。干部包扶到户,实体带动、效益到户,异地开发、移民到户。

新经济时代,不是大鱼吃小鱼,而是快鱼吃慢鱼。还是用清代张维屏的名句作结吧:“造物无言却有情,每于寒尽觉春生,千红万紫安排着,只待新雷每一声。”

参考文献

【1】开发扶贫、生态建设的新路新在何处 [EB/OL]凤凰网2011年09月16日

【2】贵州毕节:开发扶贫 生态建设 [EB/OL]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网 2010-05-04 【3】刘成果 学习乌盟经验 提高扶贫工作领导水平

【4】李星群 贫困地区生态文明村建设与旅游扶贫的联动开发[EB/OL]周口新闻网2009-3-11 【5】湖南省人大民族华侨外事委员会课题组 大湘西生态经济区建设研究湖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11年08月24日

【6】梁世喜 建设文明生态村要强化四个意识[EB/OL]广西扶贫信息网 2010年6月9日

【7】柯大成 实施旅游扶贫开发建设生态旅游强区[EB/OL]秦楚网 2008-7-21 作者单位: 中共巴马县委党校

篇2:关于生态建设与扶贫开发的建议

在以往,当生态环境系统遭到破坏,贫困群体无法承受突发自然灾害和由此带来的损失所造成的新的贫困问题十分突出。现如今,生态环境的形势日趋严峻,如何在扶贫开发和生态建设之间取得双赢,既要在扶贫开发过程中取得成效,又要保证生态环境不受到破坏,已经成为扶贫工作的工作重心。

荆门市属插花贫困地区,下辖多个重点贫困乡镇。自然条件的限制导致了部分贫困乡镇生产力水平的底下,面临先天条件的不足,在党和政府的关怀照顾和积极引导下,全体民众万众一心,努力克服困难,创造条件,切实推动经济发展,摆脱贫困的桎梏,致力于把荆门建设成为社会安定和谐,经济日益增长,环境优美宜居的生态城市。

一、坚持扶贫开发与生态建设同步发展,全方面看待贫困问题。

贫困地区的产生一般是由于偏远的地理位置,贫瘠的自然资源,恶劣的气候条件和落后的文化环境等多种原因,有人认为只要加大对贫困地区的扶持力度,改善当地的基础设施,促进以当地资源开发为基础的经济发展,便可以解决当地的贫困问题。殊不知当开发商们大刀阔斧的开发建厂之后,使得原本有限的自然资源再一度紧张。一旦遇到自然灾害,农民便由于没有自然资源可以利用而重新返贫。所以,这种情况下我们更应该以贫困人口自身作为出发点,了解如何在有限的自然资源中维持生计,二、生态文明视角下的扶贫开发

当前,生态文明理论已经成为我们的发展理念。建设生态文明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污染控制和生态恢复,而是要克服工业文明的弊端,建设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过程。同时,循环经济在本质上就是一种生态经济,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发达国家的实践已经证明,要使可持续发展得以实现,必须走以有效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为基础的循环经济之路。

生态文明视角下的扶贫开发工作,在理论上首先要破解生态文明、循环经济和扶贫开发三者的逻辑关系。生态文明是理念,循环经济既是实现生态文明的实践过程,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而扶贫开发则是推动循环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这就是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在实践层面上就是要寻找到三者之间,特别是循环经济与扶贫开发的结合点,这个结合点就是扶贫项目的选择。今后的扶贫项目选择,更应立足于克服农业的反生态属性,通过形成循环经济中扶贫项目的评价指标体系和政策保障,将扶贫开发工作纳入到循环经济中,重点扶持资源高效利用型共生生态农业、资源微观聚集型家庭生态农业、生态强制修复型以工代赈农业等扶贫项目。每个扶贫项目要产生效果,项目是否有相应的技术体系支撑非常重要,每个项目都应当形成一个循环产业链,而绿色技术和环境保护技术应当是技术支撑

体系中的核心技术。要让每一个扶贫项目的推进本身就成为一个循环经济产业链的形成过程,同时还要制定符合循环经济要求的扶贫开发新的政策作为保障。

三、生态文明视角下扶贫开发的政策重点

党中央明确提出,要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加快建立生态补偿机制。这就是说,我们要把生态环境的外部成本内部化,形成生态环境的收益者付费、破坏者赔偿、建设者和保护者得到合理补偿的良性运行机制,从而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为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提供体制和政策保障,从根本上解决经济与环境、发展与保护的矛盾。

生态文明视角的扶贫开发,旨在用可持续发展的理念,通过生态功能的提升为扶贫开发工作提供服务,从而提高扶贫效果和全社会的福利。生态扶贫也是通过发展生态产业达到扶贫目的的一种策略,它指发展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材料、生态旅游业等。在既定资源环境状况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前提下,通过退耕还林还草还牧,改善环境,平衡生态。从农村生态环境的特殊性上看,解决农村贫困人口的关键在于发展生态农业,通过推进生态农业产业化进程,在保护生态效益的前提下,调整农村贫困人口的收入结构,发展特色经济,帮助贫困人口彻底脱贫致富。生态扶贫可以将贫困问题和生态问题紧密结合起来,在兼顾减贫和改善生态环境双重目标的前提下,降低项目投入成本,优化资源配置,保障贫困人口收入增长的可持续性,让贫困人口收入增长得到生态建设的长效促进,构建生态建设与扶贫开发工作相结合的高效机制。

篇3:泾县林业生态建设与扶贫开发对策

近年来,泾县针对90%的扶贫村、扶贫户分布在林区、山区的特点,把握扶贫重点,强化林业生态建设,大力发展林业特色产业和林下经济,通过退耕还林工程、生态公益林和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等一系列重点工程项目建设,坚持扶贫开发与生态建设相结合,全面推进绿化造林进程,加速推进林业产业化和森林旅游发展,提高贫困地区自我发展能力,实现扶贫开发和生态建设的良性循环。

1 分析泾县林业生态建设现状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始终把林业建设放在改善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位置,坚持“生态优先、产业支撑、生态扶贫”的发展思路,全面推进现代林业建设,不断深化林业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2008年以来,全县累计完成人工造林7 866.67 hm2,区划生态公益林4万hm2,封山育林5 666.67 hm2,建设绿色长廊逾25 km,义务植树逾480万株。林业产业快速发展壮大,林业总产值保持25%以上的年均增速,形成了初具规模的木梳、油画笔、木竹装潢深加工、森林旅游和花卉苗木等产业集群。

在泾县林业生态建设飞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资源短缺和后续乏力的问题,面临生态环境保护与发展的困境。一是部分石质山地地区面临着生态恶化与贫困交织的发展难题;二是森林资源质量不优,乔木林单位面积蓄积不高,林地和林木发展跟不上经济发展需求;三是缺少优势明显、影响力大、带动力强的主导产业和龙头企业,林产品基地建设滞后。

2 明确林业生态建设目标和方向

生态建设与扶贫开发是一项浩大的系统工程,涉及面广,影响深远,这就要求从战略高度进行系统规划,把林业生态建设摆在与经济发展同等重要的位置,以适度开发、发展生态经济、产业科技扶贫为手段,促进林业生态环境保护与扶贫开发的良性互动,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协调发展。

科学规划林业生态建设方向,按照林业生态建设与扶贫开发的总体要求,结合泾县林业产业发展和全域旅游特点,坚持全域立体林业发展理念,重点围绕青檀原料林、毛竹丰产林、早元竹笋用林、林苗两用林、生态观光林,加快基地林建设,形成以生态林业为主、以商品林基地为龙头、以林业商品产业和绿色旅游产业为一体的林业产业体系,充分发挥林业的经济功能[1]。

3 科学规划,精心布置

如何实现生态环境保护和扶贫开发的有机结合,实现生态保护脱贫、精准扶贫,是泾县林业生态建设亟须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为此,泾县对全县34个重点贫困村的林地资源开展详细调查,对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调查到户。在立足当地实际、结合行业特点基础上,分村科学制订林业扶贫开发规划。

在制定乡村发展规划过程中,一是因地制宜。农村情况错综复杂,基础条件差异大,要从实际出发,不搞一刀切。二是充分考虑各地的资源禀赋特征,采取切合实际的思路和措施,同时合理配置资源,支撑地方特色产业发展,促进林农增收致富。三是创新扶贫机制,按照“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发展思路,坚持资源培育为基础、市场为导向,依托泾县区位优势和产业特色,采用“企业+基地+农户”等方式,围绕优势林业产业建设一批贫困人口参与度高的特色产业基地、服务基地,带动贫困人口逐步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实现精准扶贫。四是注重可持续发展。循序渐进地开展林业产业基地与扶贫的联动建设,在规划与建设中注重增加乡村配套建设服务设施和增加项目建设。同时,积极扶持壮大一批龙头企业和林业专业合作社,以进一步提升林业产业化水平[2]。

4 着力推进六大造林工程建设

坚持绿色发展,立足产业布局抓造林绿化。一是宜林山地攻坚绿化。以宜林地、疏林地、灌木林地、无立木林地和宜林石质山地等为重点,抓好山地造林攻坚,力争做到宜林荒山荒地造林全覆盖。加快农村种植业结构调整,对坡度25°以上坡地、梯田实行退耕造林。二是湿地滩涂防护绿化。以青弋江、徽水河等河流两岸陆地、滩涂,大、小水库周边为重点,结合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血吸虫病综合治理,加快河滩造林、水源地绿化、水库和水系周边绿化。三是林苗两用林基地建设绿化。结合泾县林业产业发展,精心打造205国道、322省道苗木花卉走廊,加快发展森林旅游产业。积极鼓励农民大力发展以乡土树种为主的林苗两用林。四是突出抓好道路绿化。抓好以高速铁路、国省干道、旅游道路、县乡道路为重点的道路两侧绿化,做到绿化布局与城乡人文环境相协调,从而构建集景观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于一体的绿色森林通道。五是加强森林村庄绿化。以美好乡村建设为抓手,积极引导农村居民以四旁、房前屋后绿化为重点,大力建设围村林和特色小果园、小桑园等,创建一批特色鲜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森林示范村庄。六是加快森林质量提升。以造林绿化为契机,强化林业重点建设工程幼林抚育管理工作,加快现有林的培育和经营,加快公益林、退耕还林和青檀林质量提升,全面提高森林生态效能和经济效益[3]。

5 加快林业产业扶贫示范基地建设

针对泾县贫困村、贫困户大多集中在林区、山区的特点,大力发展林业特色产业是促进农民增收、生态保护脱贫、产业特色脱贫的有效途径。因此,泾县围绕优势林业产业建设示范基地,对贫困户免费开展技术培训和服务,加快科技扶贫引导力度。

5.1 省级毛竹科技示范园

2011—2015年先后在蔡村镇建立5处省级毛竹科技示范园,园区建设面积达800 hm2,通过开展竹林分类经营和定向培育,以毛竹笋材两用林、高效丰产林为代表的培育经营水平获得新的提升。5年来,辐射带动全县竹林丰产高效培育面积达9 000 hm2,总增收5 000万元以上。

5.2 早园竹笋示范基地

以桃花潭镇群惠早元竹笋专业合作社为依托,在桃花潭镇建立早园竹笋示范基地333.33 hm2,带动合作社成员80余户从事早园竹笋丰产培育。该合作社在当地政府和林业部门的指导帮助下,以鲜笋加工销售为切入口,实行统一质量标准加工,统一市场销售和市场开拓,避免产品质量参差不齐、相互压价、无序竞争的局面。目前,合作社年产早元竹笋5 000 t,产品在苏浙沪市场十分畅销。此外,合作社注册了“巴山笋干”品牌,该产品已经获农业部“无公害”农产品认证[4]。

5.3 青檀定向培育科技推广示范基地

结合泾县宣纸产业发展,2012—2014年连续3年在泾县实施中央财政林业科技推广示范项目,建立2处青檀科技推广示范基地,建设面积166.67 hm2,与省林科院、南京林业大学共同协作,在泾县开展青檀人工林的栽培机理及定向培育技术的研究,围绕定向、优质、高效的目标,系统开展立地控制、密度控制及经营措施对青檀基地产量和质量的试验,从而为定向培育模式的优化措施提供技术支撑[5]。

6 发展生态旅游,推进“造血”脱贫

2012年,泾县提出“打造苏浙沪生态后花园,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业”的发展思路,并依托现有森林资源,加强资源保护,完善基础设施,开发森林旅游,发展健康林业产业。坚持造林即造景,依托景观建设经济林基地。积极鼓励和支持农家乐、森林人家等生态旅游业的发展,推进农家乐等乡村休闲游,建设观光自采果园生态村。将生态资源转化成为旅游资源,促进乡村旅游扶贫开发。

蔡村镇月亮湾村依托省级竹林科技示范园2个园区的游步道、观光亭、喷灌设施建设,加快竹林提质增效,结合月亮湾漂流,开展竹海生态观光旅游;汀溪乡大南坑村引进上海客商投资1.2亿元,建设水墨汀溪风景区,依托自然原始森林风光开展森林休闲观光旅游。目前泾县森林旅游年接待游客7.8万人次,森林旅游成为泾县林业生态发展的新亮点,并呈蓬勃发展趋势,全县已建融观光、游乐、餐饮为一体的“农家乐”“森林人家”景点80个以上。

7 以项目促扶贫开发,整合统筹资金扶持措施

县政府每年安排专项资金500万元用于林业生态与扶贫开发建设,同时明确农业综合开发、扶贫、新农村建设、林业项目资金等向林业产业示范基地建设倾斜,支持一批龙头企业、新型林业合作组织和大户,鼓励其通过各种形式参与到林业扶贫开发中来,以“公司加合作社、加农户”等做法,引导贫困户以土地、劳力、扶贫帮扶资金等形式入股,实现“磁吸效益”,带动贫困人口逐步走上共同富裕。重点抓好林业扶贫示范基地建设,打造扶贫精品,充分发挥林业项目在扶贫开发中的辐射带动作用。

参考文献

[1]王忠武.对我国林业定点扶贫的思考[J].林业经济,2012(3):58-64.

[2]虞海娜.林业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建设的和谐关系[J].现代林业科技,2010(15):251-252.

[3]潘伟华.林业产业经济结构调整的思考及对策[J].安徽农学通报,2010(16):4-6.

[4]赵荣,杨旭东,陈绍志,等.林业扶贫模式研究[J].林业经济,2014(8):98-102.

篇4:关于生态建设与扶贫开发的建议

关键词:生态文化生态文明

一、生态文化的内涵及生态文化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

生态文化包括广义的生态文化,即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所创造的反映人与自然关系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生态文化是以人和自然和谐发展为取向的价值观念、情感态度及心理意识,体现在语言、文学、艺术及一切意识形态在内的精神产品,倡导健康文明的生产、生活及消费方式文化,体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经济与环境相协调的文化。

二、辽宁省生态文化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公众参与生态自觉意识缺失。一是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只是停留在表面,并没有把环保行为贯彻渗入到日常的社会生活中。二是虽然公众的生态意识逐渐增强,但公众并没有真正的参与到生态文化建设中,公众没有真正参与生态文化建设的决策和监督。

(2)城市特色文化的生态失衡。当前,我省不少城市在建设与发展过程中对城市文化的塑造缺乏科学的认识与时代感的把握,重物质建设轻精神建设倾向严重,造成城市特色生态文化发展不足,城市精神缺失现象明显,主要表现为城市特色文化建设体系不健全,对人们的思想认识与生活生产行为无法形成科学的规范与引导。

(3)培养人才职能中的生态失衡。文化建设离不开对人的教育。教育是生态意识、生态伦理等生态文明建设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对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和文化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物质主义导致目前人才培养职能中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失衡。高等教育长期存在偏重技术知识的教育,忽视科学精神与科学方法论的教育。受功利主义影响,高等教育以技术教育为主要内容,致使科学主义泛滥,大学功能趋于技术化和商业化,人文教育重视不够。

(4)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生态失衡。近些年来由于工业化和城镇化建设的步伐加快,生产、生活方式的迅疾改变,影视的普及与流行艺术的影响,加上外来文化的冲击等文化生态的变化,导致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面临危机。一些有历史、科学和文化价值的村落、村寨遭到破坏,依靠口头和行为传承的各种杂技、习俗、礼仪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消失。在市场经济社会中,由于人们经济利益的驱动,外来商业文化的侵袭,把非物质文化遗产当成“摇钱树”进行商业化运作,破坏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原生态的特质与美感。

三、加强辽宁省生态文化建设的几点建议

(一)努力实现教育生态化,培养生态型人才。为适应时代发展需要,人才培养应着眼于通识教育理念,调整教育结构,尽量将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相适应,与人才生态化发展相适应。高等教育的根本使命是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进步,高等教育首先要培养高素质的毕业生和负责任的公民,他们能够融入人类活动的各个领域,通过学习适应当前和未来社会所需课程,获得适当的职业资格,包括高水准的知识与能力。

篇5:关于建设生态水利的对策与建议

二O一二年八月七日

关于建设生态水利的对策与建议

XX县水务局 XX

生态水利是按照生态学原理,遵循生态平衡的法则和要求,从生态的角度出发进行水利工程建设,建立满足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利用的水利体系,它既是建设“生态邻水”的客观需要,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途径。近期,县水务局组成课题调研组,实地走访调查,结合行业实际,认真查找了生态水利建设的制约因素,提出了今后工作的努力方向,形成本调研报告。

一、全县水利概况

(一)河流及水资源现状。我县是典型的丘陵农业大县,境

210.34亿m3,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1001m3,不到全省人均占有量的一半,而更为突出的问题是水资源的利用效率极其低下。一方面,对过境河流的利用率极低。由于我县特殊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大多数降雨均形成洪水在汛期内快速流走,对过境河流的水资源难以利用。另一方面,工业、农业,生活用水损耗大。工业多以鲜水一次性利用为主,农业灌溉输水损失严重,渠系工程利用率小于30%,城镇管网平均损失达40%,农村管网平均损失达50%,有少数高达70%。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不高,生态用水相对减少,水资源的利用率也较为低下,影响我县经济社会的长期稳定发展。

(四)防洪排涝体系不健全。我县沿河场镇地势低洼,防洪面临巨大压力。一方面虽已建成12.32km堤防护岸工程和4处救生高台,但分布较为零散,未形成有效的防洪和疏散救生能力。另一方面,我县目前尚有20余个沿河场镇未设防,涉及面积约400km2,有30余万人生命财产以及近14万亩耕地受到洪水威胁。由于地方财力有限,防灾减灾工程建设乏力,生态水利工程建设资金缺口较大,防灾减灾体系亟待完善。这些因素都给我县老百姓生命财产安全带来巨大隐患,危害社会和谐稳定。

三、对策与建议

随着我县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建设生态水利刻不容缓,这对改善我县水生态环境,保障群众饮水安全,促进我县持续健康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注重宣传引导,增强全民环保意识。加大宣传力度,采取发放资料、媒体报道、开展环保宣传活动、“节水技术”推广等多种形式,把饮用水源保护、节水技巧作为宣传工作的重中之重,广泛深入进行宣传教育,切实增强全民生态水利建设和水资源保护意识,激励和动员全社会共同关注、积极参与到生态水利建设和保护工作中,以此掀起全社会节约用水、保护生态环境的高潮。

篇6:关于生态建设与扶贫开发的建议

一、活动目的结合省委省政府部署的扶贫开发“规划到户责任到人”工作为契机,充分发挥大学生科技文化优势,到我委结对帮扶村——村(省级贫困村)积极开展服务“三农”的社会实践活动,为帮助农村贫困户脱贫致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做出积极的贡献;将社会实践“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三大功能与促进大学生创业就业紧密结合,通过丰富生动的社会实践活动,有力地促进青年学生成长成才,服务青年学生的就业创业。

二、工作任务是:(1)宣讲中近期党和国家有关农业、农村、农民的支农惠民政策,帮助基层干部、农民对国家有关政策的了解;(2)送科技、送文化下乡。深入农村,根据当地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传播和推广实用技术,特别是种姜、种桔和养牛、养鸡等农业生产方面技术指导,帮助群众解决生产技术难题,培训科技人才,同时,积极开展送书、送法等活动,帮助农民提高文化素质。(3)与专业学习、创业就业相结合,帮助在校同学认识“三农”,了解社会,提高就业能力;(4)结合当地“三农”发展存在的热点问题进行专题调查,研究解决方案。、组织形式

(2)采取项目化运作的手段

篇7:关于生态建设与扶贫开发的建议

与建议

一、关于杭锦旗贫困现状及分布:

从2009年起我国开始实行人均纯收入1196元的新扶贫标准。结合杭锦旗实际情况,我旗也相随将本旗贫困标准提高到3600元,在这个标准下,全旗共有建档立卡的贫困人口9719户、33530人(绝对贫困3791户13079人,低收入5928户20451人),占全旗农村牧区人口的30%。其中少数民族贫困人口为3911户、13493人,占贫困人口总数的40.2%。由于区域发展不平衡,当前贫困人口中有6609户22800人居住在我旗梁外干旱硬梁区、丘陵沟壑区、沙漠区、大牧区、半农半牧区,约占总贫困人口的68%,绝对贫困人口大部分集中在这些地区,贫困面貌表现为衣、食、住得不到稳定保障,特别是少数民族聚集区,因为水源、光照、土质、生态等因素影响,造成农畜产品产出低、收获少;因灾、因病、因教育致贫返贫现象较严重,主要集中在沿黄河土地盐碱化地区,贫困面貌表现为基础设施落后,扩大再生产能力有限,抵御各种风险能力低。

二、对今后十年我旗扶贫开发工作的思考与建议: 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加强扶贫开发工作,减少和消除贫困、缩小发展差距、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是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及十七届四中全会都明确提出:“搞好新阶段扶贫开发,对确保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具有重大意义,必须作为长期任务持之以恒抓紧抓好。”为确保我旗扶贫开发工作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实现新跨越,我们必须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自力更生、开发扶贫”的思路,以稳定解决贫困人口温饱和增加贫困人口收入为中心,以扶贫开发重点村建设为主战场,以产业化扶贫和“雨露计划”培训为两翼,以千村贫困人口搬迁和千村扶贫互助资金试点为重点,加快项目实施进度,确保扶贫开发取得实效,确保我旗农牧民收入稳步增长。

三、指导思想

全面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开发式和保障式扶贫相结合的方针,紧紧瞄准贫困群众,以稳定解决扶贫对象温饱并实现脱贫致富为首要任务,以增加收入为核心,以提高素质为根本,以产业发展为重点,以区域连片开发为平台,把扶贫开发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构建和谐社会、发展县域经济、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等有机结合起来,增强发展活力,推动各项社会事业进步,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四、奋斗目标

2010—2020年,扶贫开发达到“五基本”的目标。即:绝对贫困现象基本消除;贫困人口生产生活条件得到基本改善;贫困人口素质得到基本提高;贫困户基本都有一个稳定的增收渠道或致富项目;在巩固新阶段整村推进成果的基础上,基本完成新一轮整村推进任务。从而实现扶贫开发工作又好又快发展,使县域经济综合实力和社会事业发展得到明显增强。

五、工作原则

1、坚持保障式扶贫与开发式扶贫相结合的方针。对农村无劳动能力或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落实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对其实施保障式扶贫;对农村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通过实施扶贫开发,促进其脱贫致富。通过坚持保障式扶贫与开发式扶贫相结合的方针,实现扶贫开发与农村低保制度的有效对接。

2、坚持区域连片开发与扶贫到户相结合的原则。以基础设施建设为主,实施区域连片开发。坚持扶贫到户,实施产业扶贫。将区域连片开发与扶贫到户两种扶贫方式相结合,进一步提升扶贫开发工作水平。

3、坚持政府主导与全社会参与相结合的原则。要将扶贫开发工作作为政府的中心工作,加强对扶贫开发工作的组织领导,不断加大工作和投入力度。同时,积极动员和组织社会力量,通过多种形式,支持贫困地区的扶贫开发事业。

4、坚持扶贫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相结合的原则。扶贫开发必须与资源保护、生态建设相结合,实现资源和环境的良性循环,提高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5、坚持突出重点与分步实施相结合的原则。扶贫开发是一项长期、复杂和艰巨的历史性任务,要按照扶贫开发总体规划的要求,突出重点、攻克难点、分期分批逐步解决。

六、工作对象和重点

1、工作对象:要把全旗目前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在1196元以下、尚未实现脱贫的人口作为我旗今后十年扶贫开发的首要对象;同时,继续帮助初步实现脱贫的人口增加收入,进一步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巩固脱贫成果。

2、工作重点:(1)加快脱贫步伐。紧紧瞄准扶贫开发工作对象,按照扶贫到户的原则,大力实施产业化扶贫,使贫困户真正建立效益明显、各具特色的致富产业项目,从而建立稳定的增收渠道,使其早日实现脱贫致富;(2)巩固脱贫成果。对初步实现脱贫的人口,要继续给予扶持,确保其真正实现稳定脱贫;(3)巩固整村推进成果。对新阶段已实施整村推进的扶贫开发重点村,要进一步完善后续管理,巩固整村推进成果;(4)实施区域连片扶贫开发。一是主要解决村与村之间、乡镇与乡镇之间结合部的贫困问题;二是主要解决部分未纳入整村推进扶贫开发重点村范围,且比已实施整村推进重点村贫困程度更深的村的贫困问题;三是主要解决已实施整村推进的重点村,由于发展不平衡,仍处于贫困的村民小组和自然村的贫困问题。

七、工作内容和途径

1、建立科学合理的贫困识别体系。扶贫开发工作的首要问题是瞄准扶贫对象的问题。为使有限的扶贫资源真正发挥扶贫效益,必须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贫困识别体系,能够真正反映贫困对象的贫困状况,全面、系统、动态地反映贫困人口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的变化,以及贫困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为制订扶贫政策,强化扶贫措施,提高扶贫质效提供必要的决策依据,真正让贫困户能够通过扶贫开发得到实惠。

2、建立高效协调的扶贫工作体系。(1)实施产业扶贫,促进贫困人口增收脱贫。坚持瞄准贫困人口,按照扶贫到户的原则,继续把扶持贫困户发展致富产业作为扶贫开发的突破口。培育具有民族特色的主导产业,建设民族产业园区。鼓励和扶持贫困户发展致富产业。一是按照“一村一品”的产业发展思路,积极培育主导产业,发展规模经济,因地制宜地解决我旗农业结构趋同、品种单

一、效益不高等问题。发展农村主导产业,应当继续选择具有地域特色、资源优势和市场前景看好的农产品作为开发重点,帮助群众连片规划建设,着力于优化品种、提高质量,增加效益,努力提升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生产经营水平,尽快形成地域性主导产业,增加贫困人口的收入。二是围绕农业主导产业和骨干产品,大力发展龙头企业,拉长产业链条,增加经济效益和农民收入。要集中必要的资金,积极扶持有条件的乡镇、村发展农产品加工服务项目。三是以优势产业为基础,以特色产品为依托,加强农村中介服务组织建设。进一步放宽政策,降低门槛,鼓励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中介组织,健全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积极搭建农民连接企业和市场的桥梁,搞好产前、产中、产后服务,提高组织化程度,增强农民参与市场竞争和抵御风险的能力。四是用足用活小额扶贫贴息贷款和千村扶贫互助资金试点等政策,为我旗主导产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2)实施区域连片开发,改善贫困人口生产生活条件。将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放在区域开发上,使乡与乡、村与村有效连接,通过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来改善贫困区域贫困人口的生产生活条件。以解决不通路和道路提等升级为重点、加大重点区域道路交通建设力度;以解决人畜饮水困难人口为重点,使重点区域安全饮水率达到85%以上;实施电网、电话、电视“村村通”工程,提高重点区域贫困人口生活质量;以居住在高寒边远贫困山区以及水电路不通、资源匮乏、灾害频繁、生存环境恶劣的贫困户为重点,实行千村贫困人口搬迁工程,努力做到“搬一批人,退一片地,绿一架山,清一沟水,富一方民”,解决重点区域“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的问题。通过实施重点区域开发,使区域内的贫困人口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明显改善。(3)实施生态扶贫,实现可持续发展。实施“五改三建”民居改造工程,改善贫困人口居住条件,保护生态环境。实施生态移民工程,进一步巩固退耕还林成果。通过实施生态扶贫,实现资源和环境的良性循环,提高贫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能力。(4)发展社会事业,优化发展环境。对农村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落实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做到“应保尽保”。加强村级卫生室建设,普及农村初级卫生保健,提高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参合率,改善农村医疗卫生条件。实行优生优育,提高人口素质;严格计生政策,实现少生快富。

八、保障措施

1、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落实扶贫开发工作责任制。旗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扶贫开发工作,切实加强领导。要按照“省负总责,县抓落实,规划到村,扶贫到户”的总体要求,继续实行扶贫开发工作党政“一把手”负责制,进一步完善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综合评价考核制度。强化旗级政府扶贫开发目标责任制管理,加强财政扶贫资金绩效考评工作,确保目标任务到位、管理责任到位、工作措施到位,切实把扶贫开发的政策措施真正落实到贫困村、贫困户。县、乡党政领导干部,要全力以赴抓好扶贫开发工作,做到工作到村,扶贫到户。经济条件较好的乡、村也要高度重视扶贫开发工作,积极帮助贫困农户增加收入,改善生产生活条件。

2、逐步增加扶贫资金投入。国家和省上要根据经济增长情况,逐年加大对扶贫开发的投入力度,确保扶贫资金投入年年都有新增长;市、旗也要增加扶贫专项投入;旗直各部门要以扶贫开发规划为平台,进一步整合扶贫资源,做到项目、资金和力量集成,提高扶贫资金使用效益,共同推动全旗经济社会有好又快发展。

3、进一步加强扶贫项目的监管。一是科学筛选项目。坚持“政府主导、群众参与、专家论证、科学决策”的原则,充分调动贫困群众的积极性,公选扶贫项目,谋划发展大计。组织扶贫开发等部门进村入户调查,对群众所选项目充分评估论证,自下而上选项目,自上而下定项目,把与贫困群众关系最直接、最现实、最迫切的项目筛选出来,科学制订扶贫项目规划,建立扶贫开发项目库。二是严格实施项目。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加强督办检查,严把项目建设的“质量关”,确保项目建设的质量。三是实行扶贫项目验收制。对已竣工的扶贫项目,要进行严格的检查验收,将检查验收的结果作为划拨扶贫资金的依据。

4、进一步加强扶贫资金管理。要按照“项目跟着规划走、资金跟着项目走、监管跟着资金走”的要求,对扶贫资金实行全程跟踪管理。坚持对扶贫资金使用情况进行公告公示,进一步加强扶贫资金的专户专账管理,完善和严格报账制管理办法,增强资金使用透明度,接受各方面监督。定期对扶贫资金使用情况进行全面审计、检查,杜绝截留、挤占、挪用、贪污、挥霍扶贫资金的现象发生。通过加强对扶贫资金的管理,提高扶贫资金的使用效益。

5、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以村级党支部为核心的基层组织,是党和政府在农村一切工作的基础,是各项扶贫开发措施落实到村到户,实现扶贫开发目标的组织保证。必须按照“五个好”的要求,加强以村党支部为核心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改进工作方法,做好扶贫开发工作。县、乡要坚持选派优秀年轻干部到贫困乡村任职,帮助村班子提高政策水平和群众工作能力,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和解决热点难点问题的能力,开创扶贫开发工作新局面。

篇8:关于生态建设与扶贫开发的建议

1 我国生态林业工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1 生态保护意识观念不强

目前我国相当数量的人群并没有意识到生态保护的重要性,对环境恶化带来的后果没有明确的认识。尤其是在发展相对落后的地区,仍然持续着原始的耕种方式,对原始森林的破坏极其严重,滥砍滥伐、植被破坏等行为最终会带来严重的水土流失,甚至会导致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因此,相对薄弱的生态保护意识对生态林业工程建设的阻碍非常严重。

1.2 居民用地和工业用地占据了部分生态工程空间

近些年来,随着城镇化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及规模的不断扩大,对建筑用地的需求也在快速增大。无限制地征用土地作为建筑用地,不但对现代生态林业建设工程具有阻碍作用,而且对于环境的破坏也非常严重,二者出现了难以调和的矛盾。

1.3 林业工程建设经验不足

现代生态林业建设工程需要一个系统的规划,同时需要先进的技术支持以及理论基础。而我国处于生态建设发展的初级阶段,无论经验还是技术上都不能满足需求,对整个系统很难进行有效的规划,无法快速有效地推动我国生态建设的发展。

2 推动我国现代生态林业工程建设的建议

2.1 强化和完善对于生态建设的政策指引

政府对于生态建设的快速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点内容之一就是生态文明建设,应该从领导层面完善相关政策和规范,统筹兼顾经济、社会、生态的协调统一发展,统筹兼顾国家、集体和个人之间的利益,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不断推进经济发展的源源动力,将可持续发展贯彻到底。在退耕还林、植树造林方面进行积极的政策引导,协调农业、林业的健康发展,切实从农民的自身利益出发,兼顾生态发展需求,使得政策有可执行性和有效性。继续完善对于原始森林的保护力度,防止人为滥砍滥伐、偷砍偷伐的破坏,同时加大监管力度,防止森林火灾等灾害的发生。

2.2从各个主体的切身利益出发,促进现代生态林业工程的发展

生态建设涉及到社会的各个层面,必然会在实施的过程中触及不同层面的群体利益,严重时可能导致不必要的冲突。此时,统筹兼顾不同主体的利益就显得尤为重要,相关政策要对其进行适当的倾斜,不断加大对生态建设的资金支持力度。积极动员各个主体的积极性,争取赢得各层次的大力支持,为现代生态林业建设拓宽渠道,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2.3 正确认识生态林业工程

现代生态林业建设不能停留在林业经济效益的肤浅层面上。在这种传统意识下,大量地、一味地营造经济材林,只注重眼前的利益,而忽视了林木之间的协调生长,对于生态林业的建设极为不利。应该将生态建设作为长远目标,以先进的经营技术为前提,充分考虑物种之间的协调生长,更深层次地研究木本植物之间的相互竞争与依赖关系,把握不同木种之间的物质能量流动和结构功能,使得生态林业向正规化方向发展。积极动员当地人民群众,使其认识到对生态林业的保护是功在当下、利在千秋,将目光放长远,真正实现生态林业的综合价值。

2.4 完善相关的规章制度

改变人民群众的观念意识需要长期的潜移默化,需要以提高人民整体素质作为前提。所以在民众的保护意识还不够强的时候,完善的规章制度对其的约束和督促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建设现代生态林工程的规范、高效发展的基础是相关制度和政策的扶持,这样才能保证生态林业工程建设的质量以及顺利可持续发展。制度的建设需要因地制宜,不同地区应区别对待,建立适宜于当地林业工程的特色政策,得到当地广大民众的支持,以确保其顺利地进行。

摘要:生态林业工程建设不仅可以减缓温室效应、防止水土流失,而且对退耕还林有推动作用。建立完善的生态林业相关制度,可促使现代生态林业工程建设逐步迈向规范化和高效化。概述了我国建设现代生态林业工程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关建议。

篇9:关于生态建设与扶贫开发的建议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十八大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是的,生态环境脆弱是影响少数民族群众脱贫致富的重要原因之一。民族地区生态环境状况的严峻形势,不仅严重影响着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和生存安全,也对生态环境具有重要影响。是的,生态建设与扶贫开发,是改变落后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的一场革命,是一项汇合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建设于一体的综合性社会系统工程,几乎涵盖了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的方方面面。而生态环境对经济的增长、社会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性正日益为人们所共识。因此,在生态建设与扶贫开发工作中,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形成合力,整体推进,建设好文明生态村,带领农民致富奔小康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一、生态建设与扶贫开发的基本原则

在十八大报告指出:“国家要加大对农村和中西部地区扶持力度,支持这些地区加快改革开放、增强发展能力、改善人民生活。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在现代化建设中继续走在前列,为全国改革发展作出更大贡献……采取对口支援等多种形式,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扶持力度。而生态文明是对现有文明的整合与重塑。要明确生态建设与扶贫开发的主要目标,即生态承载功能显著增强,绿色发展方式初步形成,和谐社会建设明显进步;要遵循生态建设与扶贫开发、建设生态经济区的基本原则,遵循生态变化规律和市场经济规律。一是生态至上、绿色发展,区域—体、优势发展的原则;二是城乡统筹、协调发展,改革开放、创新发展的原则;三是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原则;三是“五个统一”:现实性与前瞻性相统一,加快发展与科学发展相统一,改革动力与精神动力相统一,试验性与示范性相统一,历史『生与开放性相统一。切实按照十八大提出的: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

二、生态建设与扶贫开发的主要途径

“只有顺从自然,才能驾驭自然。”胡锦涛同志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实质上就是要建设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生态建设与扶贫开发是一项浩大的系统工程,涉及面广,影响力大,这就要求从战略高度认识这一区域生态问题的重要性,把生态环境建设摆在与经济发展同等重要的位置,以适度开发、发展生态经济、加大智力与科技扶贫力度和重视生态文化等策略,促进民族地区生态环境保护与扶贫开发的良性互动,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协调发展。必须突出重点,强化措施,把握节奏,循序渐进。努力实现十八大提出的“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难点在贫困地区的要求。要继续坚持以连片特困地区为主战场,以稳定解决扶贫对象温饱、加快实现脱贫致富为首要任务,稳定实现扶贫对象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其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把新时期扶贫开发工作置于五位一体的大局中来认识、谋划和推进,以全新的姿态,投入到新的伟大事业中”的宏伟目标,为实现“美丽中国”作贡献。

十八大报告指出,要“自我进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要着力建设生态环境,推进绿色发展。坚持生态环境建设持续化、产业化,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加快建设美丽中国。要保护先行,规划引导,建设巩固,发展反哺,教育普及;要着力抓好项目建设,突出扶贫的拉动作用。坚持工程项目化,在产业发展、民生保障、统筹城乡领域坚持集群式的谋划项目、建设项目,把政策机遇、资源优势、民生需求细化实化为一个个可以运作的具体项目。谋好项目、建好项目、服务好项目、考核好项目。

(一)科学规划,精心布置。科学种田,越种越甜。“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要走向科学发展之路,必须做好与区位、区情、资源优势和实际情况相符合的发展规划。一是因地制宜。农村情况错综复杂,基础条件差异大,在制定乡村发展规划过程中,要从实际出发,不搞一刀切;二是深谋远虑。要完成和完善村级道路、供水、通电的规划与建设,实现乡村园林绿化、环境美化和卫生达标建设等公共资源。循序渐进开展生态文明村建设与旅游扶贫的联动建设,在规划与建设中增加乡村休闲功能、配套建设服务设施和增加项目建设。

(二)高瞻远瞩,求实创新。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勇于实践、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是的,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要以生态为目标,以效益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以改善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条件为前提,做到寓生态建设于扶贫开发之中,实现“开发扶贫推进生态建设,生态建设促进扶贫开发”的良性循环。一是系统而超前。要抓住主要矛盾,解决主要矛盾,达到牵一发而动全身,走一步而活全盘;要远见卓识,即退耕还林还草、生态建设、农业结构调整超前;二是求实而创新。实情要看得准,吃得透,要尊重群众的实践,抓实施见实效;三是多措而并举。实行扶贫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与计划生育相结合。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鼓励农民发展生态农业和环保农业。通过科技扶贫,改变贫困地区以破坏生态为代价的掠夺性生产等。

(四)强化意识,推进建设。生态文明是对以往文明的反思和扬弃。一部人类文明史,就是一部人与自然关系发展的历史。要强化生态立村意识,推进生态文明村建设。一是提高群众生态环保意识。通过多途径、多形式向群众宣传并解释贫困和生存环境之间的内在联系,特别是在广大儿童、青少年学生中开展环保教育,牢固树立他们“环境保护,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的意识和观念;二是增强生态防护型观念。坚持“生态优先、加快发展、注重民生、构建和谐”和“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的生态防护型发展理念,建设宜居生态乡村,打造和谐幸福家园;三是增强经济效益型观念。以改善村容村貌为重点,实施农村清洁工程,加快实施改水、改厨、改厕、改圈等工程,走综合开发、生态养殖之路;四是增强景观休闲型观念。开展绿色生态富民家园创建活动,推进农家乐等乡村休闲游,建设观光自采果园生态村。将创建工作定位在森林旅游产业型文明生态村。

nlc202309020106

(五)突出重点,强基固本。生态文明是社会文明在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融合的过程中的扩展与延伸,是社会文明的生态化表现。一要加快以土地、水利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为跨越发展创造良好条件。加快建设新型能源、特色农业、旅游业和生态基地,为跨越发展提供产业支撑;二要坚持扶贫开发与水土保持、环境保护、生态建设相结合,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增强贫困地区和贫困农户的发展后劲。

(六)区域—体,构建体系。一是以生态规划为纲领,着力推进区域—体化。从保护生态功能、维护生态安全出发,以统筹编制生态经济区总体规划,力争纳入国家西部大开发的重点经济区和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重点开发区;二是以园区经济为载体,着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加快建设优势产业带,支持壮大农业龙头企业,探索拓展新型农业形态;三是构建绿色工业体系,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

(七)生态移民,输出劳力。“只有服从大自然,才能战胜大自然。(达尔文)”。一是从实际出发。把上级精神与本地实际相结合,不当收发室和传声简,不照本宣科和照搬照转,本着有利于促进“进退还”战略的实施来开展工作;二是支持生存条件极其恶劣地区的贫困农户通过移民搬迁、异地开发。坚持生态环境的保护和解决贫困人口解决温饱相结合,开辟解决温饱的新途径。除享受扶贫开发的优惠政策外,各地要制定具体政策措施,提供各种优惠条件,确保搬迁一户解决一户温饱;三是组织具备条件的贫困地区开展劳务输出。帮助贫困地区劳动力充分就业并增加收入。

(八)大力扶持,奋发图强。要尊重经济规律,尊重市场规律,保护和建设生态,确保投^,将封山育林纳入以公共财政投入为主的投资保障体系,从根本上解决贫困问题。一是倾力相助。要固本强基。以工代赈资金,鼓励、支持贫困农户投工投劳,开展农田、水利、公路等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产条件;坚持生态环境建设,解决基本生产条件,开发基础产业;要以优惠的扶贫专项贴息贷款,制定相关优惠政策,重点帮助贫困地区、贫困农户发展以市场为导向的种植业、养殖业以及相应的加工业项目,促进增产增收;二是独立自主。找准自身优势,确立兴农富民发展战略。倡导和鼓励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克服贫困农户中普遍存在的“等、靠、要”思想。

(九)创新思路,生态旅游。要转变观念,把生态建设置于“人化自然”与“自在自然”和谐统一的高度去认识。树立科学合理绿色的消费观。而生态文明村建设过程就是对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的过程,把农村潜在资源转化成实用资源的过程。一是将生态资源转化成为旅游资源,促进乡村旅游扶贫开发。要广开思路,依靠市场运作筹措资金,把生态文明村建设与旅游经济建设结合起来;二是政府部门除积极引导和宣传外,通过文艺演出、墙报、标语、培训、组织参观、印发资料等多种方式进行宣传引导,使广大农民真正了解生态文明村建设与旅游联动开发好处,激发农村居民参与“两个建设”的热情;三是疏堵结合,处理好封禁保护与开发利用的矛盾。

(十)提升服务,提高质量。亲善产生幸福,文明带来和谐。孔子说:“不学礼,无以立。”要转变增长方式,推进生态文明发展。一是发展壮大现代服务业。发展现代旅游业,现代物流业和现代金融业;二是完善服务设施。如完善交通运输网络,完善水利设施建设,完善信息通讯网络等;三是发展公共服务产品。以均衡共享为导向,着力发展公共服务产品。全面加快建设水利、交通、通信等重大基础设施,大力提升共建共享、互联互通水平,形成与建设生态经济区相适应的基础设施支撑体系。

(十一)发展产业,文明生态。要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生产观,调整产业结构,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一是以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打造绿色品牌为主题,鼓励文明生态村发展生态型农业。强化产业发展意识,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遵循产业经济生态化、生态经济产业化的理念,改变传统的生产方式,实现农业经济的新跨越推进生态文明村建设;二是大力发展特色经济,实现经济实力大幅提升与群众生活明显改善的协调发展。

(十二)以人为本,生态村屯。“扶贫先扶志,治穷先治愚。”要加强公民教育,培养生态文明意识。从提高农民思想道德水平和文明健康生活习惯增强等方面入手,弘扬生态文化,作为建设生态文明村的前提与保障。一要强化生态文化意识,推进生态文明村建设。要繁荣农村生态文化,引导农民形成新的精神风貌;二要坚持以人为本。注意人力资源开发,实现控制人口数量与提高人口素质的同步推进。重视科技教育扶贫,开展农业先进实用技术培训,提高贫困农户的科技文化素质,增强自我发展能力。

(十三)文化生态,民主生态。“大自然的每一个领域都是美妙绝伦的。”要坚持保住青山绿水,切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改善的双赢。要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的文化价值观。一是弘扬生态文化。要完善文化设施,强化生态理念。弘扬生态文化,就要增强生态文化意识,积极发展群众文化,用先进文化占领农村的思想文化阵地,丰富广大农民的文化生活,繁荣农村生态文化,提高生活质量;二是推进新农村建设。强化民主法制,建设生态文明村要从民主法制意识的增强等方面入手,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

(十四)整合资源,打造品牌。要重塑消费模式,力行生态文明理念。一是整合各方力量,探索扶贫开发模式。强化政府主导推动,市场主体开发,农民主动参与,部门积极服务。广泛汇聚各方力量。坚持解放思想、开拓创新,不断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实现对内搞活与对外开放互相促进。要动员和组织社会各界参与扶贫,开展扶贫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二是整合各方资源,打造扶贫精品。依托生态资源打造生态旅游品牌,依托红色革命基地打响红色旅游品牌,依托公路便捷的交通条件打造“农家乐”休闲旅游品牌。

(十五)创新管理,长效机制。“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要完善法律法规,保障生态文明建设。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着力构筑生态长效机制。一是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要建立健全党组织的工作机制,建立统一市场体系,推动生态环保机制创新;二是制定严格的村规民约,恢复和保护生态环境。完善土地使用和管理的规章制度,禁止在大于25°的山坡上继续开荒,开荒的要退耕还林;三是制定和实施植被恢复、补种计划。推广农村新能源。针对农村能源利用及需求状况,进行改进能源使用方式,发展可替代能源系统。顺利进行;四是以建管并重为原则,着力打造绿色生态屏障。加大生态建设力度,加大污染防治力度,加大环境执法力度。落实责任。生态扶贫务必到村到户。干部包扶到户,实体带动、效益到户,异地开发、移民到户。

“造物无言却有情,每于寒尽觉春生,千红万紫安排着,只待新雷每一声。”新经济时代,不是大鱼吃小鱼,而是快鱼吃慢鱼。还是用十八大名句作结吧:“只要我们胸怀理想、坚定信念,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顽强奋斗、艰苦奋斗、不懈奋斗,就一定能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一定能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党要坚定这样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上一篇: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心得下一篇:2023年12月19日 律师进村居 给力平安东莞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