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安全水平

2024-06-20

提高安全水平(精选十篇)

提高安全水平 篇1

国家安全生产监管总局副局长孙华山、国际劳工组织北京局局长霍百安出席会议并作主题演讲。

孙华山在讲话中指出,结合“世界安全生产与健康日”主题,采取有力措施、建立高效机制、实施有效方法,督促用人单位落实职业健康主体责任,维护劳动者的健康权益,加快推动我国职业健康工作发展;弘扬安全文化,坚持以安全发展战略为引领,以“实施安全文化引领、强化安全基础建设”为主线,以促进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提高全民安全意识和防范技能为重点,打造具有社会影响力的安全文化精品,倡导实践具有企业特点、行业特色、实用先进的安全文化。

霍百安局长在演讲中提到,据国际劳工组织估计,工伤事故和职业病每年造成的损失占全球GDP的4%,直接和间接损失总值高达2.8万亿美元。消除或减少工作环境中的危害,从长远来看其成本远远低于工伤事故和职业病发生的成本。改善工人的职业健康状况也已经成为全球共同的责任。

“职业病预防”主题的确定也是希望各国在职业病的识别、预防和治疗方面给予更多的关注,促进□本刊记者白瑞/文、图创造预防性的安全卫生文化,不只简单应对事故和疾病,而是通过有效的机制和服务来预防工伤和职业病的发生。她强调,职业卫生服务可以帮助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建立并维护一个安全和健康的工作环境,保持最佳的身心健康状态;并保证国家层面的安监系统能够贯穿在职业病防治的过程中。

金川集团是近2年出现的安全文化示范企业。会上,金川集团负责人介绍了安全文化建设引领企业安全发展的经验,以杜邦、必和必拓等全球知名企业为标杆,探索出“五阶段三角形”“五阶段阻尼减幅式”“五阶段叠加共振”和“五阶段衰控升级”等四大安全文化管控原理,按照“理论—实践—总结—升华—再实践”的建设思路,建立了以“四层次安全文化为主导、五大专业化和四大延伸工程为配套,管控级别与管控评价协同运作”的“4542”型“五阶段”安全文化管控集成体系,承载金川安全文化,实现零伤害和长周期安全生产。

注重安全教育提高管理水平 篇2

淮北供电公司高压班

高压班的安全工作,稍不谨慎,便会出现人身伤害事故及设备损坏事故以及电网大面积停电事故,责任重大,马虎不得。班长刘永强要求全体人员,不断查找问题、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更好的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以先进为镜、以工作目标、工作作风为镜,查找自身存在的问题。查找每月召开的安全生产月度例会中是否存在形式主义,是否真正的静下心来听取班组成员的意见和建议,是否真的解决了班组所提出的问题;查找在到岗到位中是否存在不务实,到现场走马观花,为完成次数任务而敷衍了事,是否存在没有按照到岗到位要求实施自己的职责;查找在上级规定的安全生产月、隐患排查、“两票”审查等专项活动中是否存在轰轰烈烈搞形式、走过场行为;查找在反违章工作中是否存在不作为、对违章现象视而不见,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等渎职行为。查找班组日常安全检查中是否存在无检查提纲下现场,无目标下现场,检查中是否存在不细致、漏项、流程不闭环等“眼花”现象。查找在对上级安排部署的任务是否按时完成、服务是否到位,是否存在推诿扯皮、推三阻四等现象。

要继续完善班组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制,严肃到岗到位考核,对“功德薄”实行月度审查制度,切实反映出员工在安

全生产工作中做出的贡献,达到奖励先进,鞭策后进的效果;以“人身安全”为目标,改变工作作风,沉下去,按照求真务实的作风,关心关爱的心态,用一副“热心肠”将每一项工作做到有始有终。

总结一周所做的工作,对照工作任务,开展自我剖析,及时总结经验和教训,解决思想问题。总结一周工作完成情况,是否存在应付差事现象。及时收集一周工作应有的资料并按照日清周清月结的方式做好每一阶段的工作。将班组反映的问题进行汇总并及时提交上级领导。

制度的执行离不开严格的考核。要坚持“以制度制约人,以标准管理事”的原则,坚决纠正员工在思想、观念、管理中存在的“四风”问题,坚决对没有完成任务或者违反公司规定的员工严肃考核,并建立长效机制,坚持经常抓,长期抓,扭转不利的局面,更好的将安全工作做好,为企业的安全稳定发展履职尽责。

坚定方向、理清思路、分清层次、分清专业、弄懂会用、持续改进。重点控制人身伤亡、设备损坏、供电中断等事故风险;基层工区、班组和个人重点控制作业过程中的不安全行为、违章作业和违反劳动纪律等人身伤害风险。

高压班安全管理的实质是风险管理,开展安全风险管理,实施危险源辨识、风险分析、风险评估、风险控制,逐步建立基于闭环过程管理的安全风险管理体系,是现代企业安全

管理发展的必然方向,是实现安全“可控、能控、在控”的客观要求。让班员弄懂学会风险管理的基本知识,理解风险管理的意义、作用、内容和流程。通过学习和培训来提高班组成员的自身安全风险分析能力和安全管理控制水平。

坚持“以人为本、实事求是、注重实效、稳步推进”的基本原则,贯彻“分专业、分层次、抓培训、理流程、建机制、抓落实”的工作思路,重视安全风险管理教育培训工作,奠定安全风险管理的良好基础。

按照各自管理职责和工作特点,不同管理层次负责控制不同程度和类型的安全风险,逐级落实安全责任。班组长有班组长管理的安全风险,班组成员就是直接操作者的安全责任,逐级落实安全。在工作中要掌握好一个首要任务和一个目标,以防止电网大面积停电事故作为首要任务,重点防控大面积停电风险;都要以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和风险防范能力为目标,重点防控人身伤亡、设备损坏、供电中断事故风险;基层班组、工区、个人重点控制作业过程中的违章、误操作、人身伤害等各类作业安全风险。

建立专业的风险防控体系,发挥安全生产的安全保证体系、安全监督体系、安全责任体系。形成相互配合、各负其责的安全风险防控机制。制定安全风险管理总体方案和工作计划,组织开展宣传培训和风险评估,监督落实风险防控措施;谁主管,谁负责,负责管理范围内的电网、供电、人身、设备等各类安全风险的辨识、分析和防控工作,落实各自职责和义务。

正确理解安全风管理工作是对以往安全工作和现有安全管理手段的总结、提炼、延伸,突出预防为主、实施过程控制、改进管理手段。结合日常安全工作实际,自觉运用风险管理的方法,达到发现危害、控制风险、预防事故、保障安全的目的。作业中存在的危险源是可以预控的。显现的危险源,通过现场考察或认真预知就可以发现。潜在的危险是一种客观存在的事务,只要是客观存在的,就有能力去认识它和控制它,需要我们加强安全理论学习,弄懂学会风险管理的基本方法。

提高煤矿管理水平 确保生产安全 篇3

【关键词】煤矿管理;生产安全;理论;方法

1.我国煤矿管理中存在的安全问题

煤矿事故发生的原因可以分两类:一是物的不安全状态,二是人的不安全行为,前者是外因,后者是内因。外因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为了满足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而超能生产,二是自然条件的多变导致新危险的产生。内因主要是制度不健全、管理不到位、安全意识薄弱等。

2.煤矿安全管理理论和方法

2.1安全管理的涵义

安全管理是煤矿企业管理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和综合性,其根本原则就是以人为本年,它直接反映煤矿的综合素质。煤矿是否安全对人、物的安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而人的安全行为又和人的安全心理密不可分。

2.2安全管理的核心

具体来说,人→环境→安全行为→安全状态→人的反复循环就是煤矿安全生产运行过程,由此可以看出安全生产是以人为核心因素的。安全管理是以对生产过程中的人进行重点控制和研究的,因為人是自由度最大的因素,只有做好对人的控制和研究才能为安全生产提供必要的基础和保证。

煤矿事故的发生,除了环境和设备诱因外,更多是由于人为因素造成的,这类事故又叫责任事故。充分利用安全心理学原理,开展对员工自我控制素质的培养,使其能按章作业,杜绝“三违”现象,是避免人为事故的必由之路。

2.3安全管理的方法

人是煤矿安全的核心和主体,这是由煤矿安全生产的特点决定的,因为人是被保护的对象同时也是产生危险的因素,是安全生产的根本所在。从这个意义上说,安全管理的方法就必须从职工安全教育入手,强化“人本意识”、实现人的本质安全化,从智力和精神上为企业生产提供支持。

3.提高煤矿管理水平确保安全生产的方法和途径

3.1大力提高全员职工的素质

煤矿现场管理水平直接受到职工自主保安能力和意识的制约。职工安全技术素质安全意识的提高对搞好安全生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1.1通过班前会、班后会的方式,强化职工安全技术的学习和培训

这是实现安全生产行之有效的途径,它既便于管理,又将基层的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当然,还可以开展一些与安全有关的知识竞赛和考试等活动。

3.1.2加强学习,把精细化管理机制落到实处

煤矿企业广泛开展精细化管理标准及考核方法的学习、贯彻活动,尽可能的让每一位职工都能掌握考核的标准和方法,并运用到实践中去。

3.1.3抓好全员教育培训

制定并落实各种培训计划。采取技能培训和理论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对企业标准(包括安装标准和完好标准)、工程或设备质量标准、企业文化和管理制度等内容进行全面学习,使每位员工的安全生产素质达到一个新的高度,提高工作效率。

3.2建立和完善班组长职责

在煤矿现场管理过程中,离开了班组长很多工作都无法完成。这是因为作为兵头将尾的班组长具有直接分配工作和奖扣工分等权利,其号召力是相当大的。以班组长为依托,将整个班组成员带动起来,时时处处听从指挥、按章操作,对现场施工的管理自然就变得更加容易。

班组长的职责主要是对职工和煤矿现场进行管理,为了进一步明确和完善班组长的职责,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加强教育、学习和培训,转变重生产轻安全的错误思想,增强班组长的安全意识。

(2)加强对班组长的管理和考核力度,实现对其安全工作情况考察日常化,奖优罚劣。重视榜样的作用,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等宣传媒体大力宣传优秀班组长,形成向优秀班组长看齐、你追我赶的良好氛围。

(3)把班组长的职务、奖金与安全挂钩,实行安全事故一票否决制,坚决撤换不称职的班组长,促进班组长转变职能。

3.3建立键全跟班制度

在煤矿现场管理中,丝毫不能忽视跟班干部的作用。跟班干部下井必须制度化,在跟班制度中要对跟班干部的下井指标、和考勤等制度作出明确规定,并规定如何对未能完成下井目标的跟班干部进行处罚。同时,安监部门要加大对跟班干部下井情况的考核力度,杜绝晚下早上的现象,对违反跟班制度的干部严格兑现处罚,并按规定对主要领导进行追责。为其如此,方能减少入升井、上下车等过程中事故的发生几率,达到加强现场管理的目的。

3.4加强对安全的监督和检查

将综合检查和动态检查紧密结合起来,强化检查,是加强安全监督检查的题中之义。对现场情况的抽查常态化。按月对煤矿安全质量进行一次地毯式的综合性的标准化大检查。检查标准要统一,做到公平、公正、公开。检查中要严格执行“谁检查、谁签字、谁负责”的原则。

同时,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对安全质量标准化检查表进行认真填写,确保准确无误。严格按照相关规程和标准,从现场管理标准水平的角度,对装备、设施和资料等进行考核和检查。并将在检查中发现隐患和问题的单位,以通告和警告的形式令其限期整改。

3.5预防为主

煤矿安全具有伴随性、系统性等特点。事故于井下发生,隐患也许存于于井上;事故于生产过程中发生,或许于建设过程中祸根就已埋下;事故于煤矿发生,但就其根源也许实在社会系统中,因此,煤矿的安全管理要以预防为主。在生产过程中,在严格执行《煤矿安全规程》等规章制度的同时更要对生产前的每个阶段进行合理安排,最大限度的提高安全系数,做到前移关口、防范超前,确保生产安全。

3.6增加安全投入,推行质量标准化

安全质量标准化指的是企业严格按照相关的法律法规、行业标准规范,建立健全所有环节的安全生产和安全规程、岗位责任制和工作标准(包括企业内部对日常生产的安全管理在内),从而实现关于安全生产的所有岗位管理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对于煤矿来说,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具有长期性和复杂性,每项工作的开展无不关乎煤矿企业的兴旺盛衰和长治久安。

4.结束语

要搞好安全生产就必须抓好现场安全管理。同时提高职工素质、建立健全现场管理制度、充分利用法律手段等也是加强煤矿管理、确保安全生产的有效措施。■

【参考文献】

[1]高伟明.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管理信息系统研究[J].内蒙古科技大学,2012(06).

[2]阎治宏.安全系统工程在煤矿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探讨[J].科技致富向导,2012(11).

构建石油安全文化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篇4

一、石油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1. 石油企业安全文化的重要性。

石油化工行业是我国重要的支柱产业, 也是国家重点扶持的能源工业。我国作为能源消耗大国, 每年需进口大量原油及成品油, 且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据中国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显示, 2011年8月份中国共计进口原油2104万吨, 同比增长0.69%, 并且主要来自中东等相对不稳定地区。而与之相对应的是, 我国的石油化工企业的数量不断增多, 规模不断扩大。同时, 伴随而来的各类事故的数量和死亡人数也呈增长趋势。2011年石油石化产业共发生各类事故179起, 事故共造成149人死亡、1234人受伤和5人失踪。安全事故的发生, 不仅使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受到了严重的损失, 而且直接影响了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石油企业在产能不断增加的同时能否同步做好安全生产工作, 是关系企业生存发展的大问题, 也是关系到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

2. 延长石油安全文化建设的必要性。

一是延长石油所从事的油气探采、炼油与化工、油气储运等领域, 都是高危行业, 目前, 有1400多公里的输油管线, 几百个灌区, 并且每年都在增加, 给安全生产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二是随着延长石油发展规模迅速扩大和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 高温、高压、易燃、易爆、易中毒、易腐蚀等诸多危险因素的存在, 安全风险将会进一步增多, 安全管理的范围和难度也将进一步加大。三是国家和陕西省给延长石油下达的节能减排任务越来越重, 社会各界对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 政府不仅要求企业提供能源、创造利润、提高竞争力、增加更多的就业机会, 而且还要求企业保护环境, 在确保不污染环境的前提下进行生产。四是自身发展要求的变化, 企业不仅需要健康稳定的发展, 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及利润, 而且还要保证股东手中的股票稳定升值, 这就要求企业不仅要考虑发展问题, 考虑清洁生产问题, 还要想方设法取信股东、回报股东。五是来自员工的需求变化, 员工的需求早已超越了解决温饱的时代, 他们对获得尊重、实现价值、自身发展及工作环境中的各种因素都非常重视, 他们需要企业提供更加宽松、舒适、安全的软硬件工作环境。六是企业外部环境的变化, 国内三大石油巨头和国外大型石油公司在人才、市场占有率等诸多方面更趋于复杂、激烈, 而现代的市场竞争主要是人才的竞争, 如何吸引、培养、留住人才, 是关系到企业盛衰存亡的大事。

二、延长石油安全管理现状

延长石油近年来狠抓安全管理工作, 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表现出了六大特点:一是坚持安全第一的原则, 二是坚持“四不放过”的原则, 三是坚持预防为主, 排查隐患, 四是坚持节能减排, 五是大力开展全面质量管理活动, 六是加大油气田及输油管线治安整治力度。实现了“四个转变”, 即:由传统的管理向体系化、标准化转变, 由强调领导负责向强化全员责任意识转变, 由单一的事故管理向预防优先转变, 由强调结果性指标向激励性目标管理转变。形成了“安全生产, 平安生活”的安全理念, 初步形成了安全生产的长效机制。这与当前国际上所倡导的强化管理、改进装备、发展软科学的方向是一致的。但还存在诸多不足。

1. 在安全管理体系引入和实施上没有结合国情和企业自身情况来制定和运用。

安全生产支持体系存在许多问题, 如安全生产检测检验市场不规范, 工伤保险体系不完善, 信息化建设迟缓等问题亟待解决。

2. 安全意识和理念跟不上。

表现在安全管理不能与业务管理充分结合, 全员参与意识上与国外企业相比有较大差距, 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不能得到有效落实, 企业领导者和职工的安全理念还有待加强。

3. 在安全管理体系实施方面偏颇。

过分重视书面文件, 而对于实质性的本质安全、安全技术、惯例应用不够, 技术支持也不完善, 如风险评价、应急准备和响应等方面。

4. 自主创新能力亟待提高。

主要表现在科技创新能力及技术集成创新能力不足, 工程化能力差, 成套技术的开发能力比较弱, 难以形成核心竞争力;基础性研究和共性技术开发工作薄弱, 大部分产品的生产和技术装备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相差甚远;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科技力量的协调和科技资源的整合有待加强。

三、延长石油安全文化建设途径

1. 建立健全完善的安全制度文化。

一是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为核心, 大力宣传、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 建立企业安全生产长效机制, 用法律来规范约束企业领导和职工的安全行为, 建立健全安全生产各项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 建立并严格落实各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 安全生产责任制必须体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 层层落实责任, 层层传递压力。各单位要在各自的管理层面和职责范围内, 统一管理、分工负责, 一级抓一级, 层层抓落实, 全面推进安全工作。二是严格贯彻执行安全环保目标责任书, 进一步强化“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和“谁主管、谁负责、谁签字、谁负责”的安全责任体系。同时, 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 严格落实问责制度, 严格事故责任追究, 凡出现事故要在第一时间逐级上报, 对于瞒报、迟报事故, 引起严重后果的单位和个人, 要严肃处理, 绝不姑息迁就。在企业内部做到有章可循、有章必循, 违章必纠, 做到不安全不生产, 要生产必须先安全, 使职工“安全第一”的思想观念真正落实到日常生产活动中, 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营造全员重视安全生产的浓厚氛围。三是要强化应急管理。健全完善应急管理组织体系建设, 加强井喷失控、危险化学品泄露、管道抢修等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建设, 提高第一时间控制事态发展的能力。规范应急物资储备管理, 确保管得好、调得动、用得上。不断修订完善各级应急预案, 开展应急演练和培训工作, 着力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反应和处置能力。四是要扎实推进HSE管理体系的实施。

2. 构建规范有序、遵章守纪的安全行为文化。

一是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安全教育培训活动。以应知应会为内容, 开展全员多层次、针对性的安全技能和业务培训, 使员工能了解设备的性能、熟知工艺流程、具备较强的危险辨识能力, 提升从业人员素质, 规范职工“上标准岗, 干标准活”。适时组织开展安全经验交流会、事故案例警示教育、安全主题演讲、安全知识竞赛等活动, 以身边发生的典型事故案例为基础, 分析安全问题, 总结安全经验, 引起职工思想上的强烈震动;定期开展安全生产比武, 采取“以老带新、以新促老”等有效措施, 发挥技术人员的传、帮、带作用, 进一步增强广大干部职工安全意识, 引导广大干部职工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以人为本”“安全始于细节、源于责任心”等安全文化理念, 努力营造全体干部职工认同和遵循的安全文化, 以良好的安全文化宣教影响职工逐步转变安全态度、思想意识和行为习惯, 将自己行为自然的用安全文化进行规范, 实现由“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我会安全”的转变。二是扎实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按照“隐患排查不留死角, 隐患治理不留后患, 隐患不除不准生产”的要求, 逐项整改。首先隐患排查不留死角就是对生产工艺上的每口井、每辆车、每个设备、每个部位、每个环节、每个站点、每个区域进行逐一排查。其次隐患治理不留后患主要就是对排查出的隐患能现场整改的立刻现场督促整改, 能限期整改的下发整改书, 限期整改并检查验收, 一时整改不了的落实监护人、监护措施及特护措施, 保证安全生产。隐患不除不准生产就是对排查出的隐患必须先整改后生产, 不整改不生产。要按照隐患治理“五落实”的要求, 对隐患治理完成情况逐项验收并上报备案, 直至隐患整改不留后患。

3. 构建稳定可靠、标准规范的安全物质文化。

一是要加大安全投入, 做到专款专用。实现安全生产的基本物质条件是要保证必要的安全生产投入, 必要的安全生产投入是企业减少事故, 实现安全生产从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基本条件。要及时更新安全技术装备、器材、仪器、仪表以及其它安全生产设备、设施, 确保企业达到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定的安全生产条件, 有效防止事故和职业病的发生。二是要加强安全标准化建设。标准化作业是安全管理的重要基础工作之一, 也是企业安全管理由传统经验型转变为科学技术型的重要途径。通过对现代作业方法的每一操作和每一动作进行分析, 从主动控制事故出发, 以安全为重点, 注意总结工人作业中的成功经验, 剔除习惯性的违章作业, 强调多人作业的统一指挥, 协调配合, 满足生产、质量管理的要求, 以安全、省力、高效为目标, 形成一种优化作业方法, 并要求作业者在生产作业中按照规定的作业程序和动作标准作业。要采用先进的工艺路线, 工艺设备和可靠的生产技术, 组织进行生产, 要大力开展安全生产技术研究开发, 安全技术攻关和行业技术交流, 解决安全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消除各类不安全的因素, 有效杜绝各类事故的发生。

4. 构建和谐的安全精神文化。

如何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篇5

现在,大多数人对安全施工有足够的重视,对不安全的危害有充分的认识,从事每一项工作,都能够时刻把安全施工牢记在心,能够自觉遵守规章制度,自觉落实完善安全措施。但还是有些人,在工作上存在侥幸心理,往往认为工作中做这样那样的措施太麻烦,不履行必要的安全程序,从思想上放松了警惕,工作中就出现违章,久而久之就难免会出现人身伤害、井下事故、设备损坏的问题;业务素质是员工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能否全面正确地掌握其安全要求、技术要求,能否胜任自己的工作。员工的业务素质,决定了工作过程的安全性。业务素质不高、知识掌握不全面,就很可能出现各种违反规程的偶然性违章及工作标准不高的问题,而且一旦发生了危害就很大,人身安全就会受到威胁,设备的安全运行就得不到保障。

针对上述人的不安全行为我们可以通过直接实践和间接实践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间接实践是通过理论、规范、标准的学习而获得管理知识。直接实践是要从事故中得到经验和教训,因为事故是人们违背客观规律受到的惩罚;是对各项工作进行的最公正检查;是强迫人们接受的最真实的科学实践。那么我们如何提高自身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首先,由二级单位技术科牵头,公司技术安全部参与,对三级单位管理人进行安全管理相关知识及典型事故案例培训,提高人员素质。提高人员素质不仅仅是安全生产管理的要求,也是企业整体发展的需要。要重点把握好培训对象、内容、形式、效果等4个环节,切实提高培训内容的针对性、培训对象的层次性和培训形式的多样性,通过学习提高三级单位安全管理水平。

其次,三级单位定期与不定期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教育内容应根据施工进展情况,符合施工要求,杜绝安全教育形式化,杜绝施工过程经验化。使施工人员把安全作为工作、生活中的“第一需求”,实现安全工作“要我安全→我要安全→我懂安全→我会安全”的转变。第三,二、三级单位应加强安全施工的宣传力度。安全施工的宣传是多方面的,要不断地对现场施工情况进行分析总结,不断使施工人员认识到安全不仅是企业的事,也是自己的事,好的会受到表彰,不好就会受到制度的约束,从而在工作中做到自觉注意安全。“安全为天”对每位施工人员来讲,就是要把自己的生命和他人的生命看作是天大的事情。

第四,二级单位应加大对三级单位的监督检查力度,严格管理三级单位。只有坚持严格管理,才能保证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不会松懈,使施工人员思想上时刻有紧迫感、压力感,特别安全意识不高的施工人员,应加强对其安全施工的教育,从对危险源的认识开始,让施工人员从感性的认识上升到理性的认识,让他们从机械的执行规章制度,认识到执行这此规章制度的必要性。从而在工程施工的过程中,极大的提高安全管理的科学性。

提高安全水平 篇6

【关键词】安全生产标准化;本质安全生水平

国务院2004年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明确指出:“在全国所有工矿、商贸、交通运输、建筑施工等企业普遍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化活动。企业生产流程各环节、各岗位要建立严格的安全生产质量责任制。生产经营活动和行为,必须符合安全生产有关法律法规和安全生产技术规范的要求,做到规范化和标准化。”国务院2010年23号文《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进一步要求:“深入开展以岗位达标、专业达标和企业达标为内容的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近几年,各企业在认证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基础上,纷纷开展了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

简单地说,安全生产标准化是企业生产作业的标准化和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标准化。我在近两年从事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过程中,认为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要取得实效,应着重做好三个方面工作:

一、做好安全生产标准化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有机结合

众所周知,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是一种管理程序,通俗地说是一种管理方法。在它的标准中,没有明确规定值。也就是说,无论一个企业目前的安全管理水平处何等状态,都适合建立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而安全质量标准化则不同,它是标准,是一种尺度、一种标杆。它对每一台设备设施、每一个作业环境构件、每一项管理活动、每一个工艺动作的安全属性都有明确的量值来规定,用这个标准尺度、标杆来衡量、来评判某个特定的企业是否达到安全质量标准化。

企业推行安全生产标准化过程中,应当把两者揉和在一起,将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17个要素要求纳入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中,为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搭建一个先进的、规范的、系统的管理架構和平台,而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各项管理标准、技术标准对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各种要求进行了具体化、数据化和考评化,使管理体系有骨有肉,各项安全管理工作有执行具体标准尺度。简明地表述,就是运用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程序和方法,达到安全标准化的规定和要求。这样,使安全标准化与职业健康管理体系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再是独立的两张皮,而是形式与内容有关系的安全管理方法。

二、实现动态循环,推行全程沟通

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是由若干个要素组成,这些要素又划分为若干子要素,是根据系统原理和持续改进的要求,引用管理学中的一个通用模型PDCA循环进行动态的循环管理。动态循环管理的理念使安全生产标准化系统蕴涵着不竭的动力。

PDCA循环,可以使我们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步骤更加条理化、系统化、图像化和科学化,是质量管理的基本方法,既适用于整个工程项目,也适应整个企业及内部科室、工段、班组和个人。安全标准化各子要素按照策划、执行、符合、绩效四个方面,都有自己的PDCA循环,层层循环,形成大环套小环,小环又套更小的环。各子元素的小环都围绕着上层要素的要求朝着同一方向转动。通过循环把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各项工作有机地联系起来,彼此协同和促进。根据海因里希法则(一件重大的事故背后必有29件轻度的事故,还有300件潜在的隐患),安全生产标准化通过PDCA循环,全角度、多方位按照各子要素从根本上消除隐患,并不断提升安全管理水平。

安全生产标准化的科学性还体现在,它建立了一个高效的沟通平台,沟通贯穿整个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系统,且形成闭环,出问题能够有条理、按程序地解决。该机制传达信息及时,有效落实法律法规、制度、标准、信息的及时传达和管理高效、通畅,使生产过程各种风险得到有效的掌控。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的沟通系统能充分发挥员工的聪明才智,员工们能主动参与管理,积极提出意见和建议,相互之间形成了一个很好的沟通平台,畅所欲言,集思广益,能第一时间发现隐患问题所在,并及时将其扼杀在萌芽状态。

三、全员参与,实现全面提升目标

安全标准化全员参与的要求,体现了该标准化建设过程中员工素质提升是跨越式的,安全绩效是显著的。安全标准化是一个系统工程,从管理层到普通员工,在安全标准化运行过程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标准化的建设工作,不是一蹴而就,要长期不懈努力。从安全目标和方针的建立,到生产工艺环节;从高层管理到基层员工,都是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的在控对象。方针和目标的变化、生产工艺的变化、法律法规的变化、制度的变化、规程的变化等,需要企业员工了解和掌握。在系统运行过程中能有效的检索出薄弱环节,发现问题,能及时修正,保证全体员工能力的有效提升。安全标准化的良好运行,能确保企业员工每天每人做好每一件事,能真正达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安全管理要求,形成横到边、纵到底的安全管理状态。全面参与也是实施岗位安全标准化,实现岗位达标的具体体现。

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最终目的是达到降低职业风险,提高本质安全化水平。因此,在安全管理工作的不断探索、不断细化过程中,企业要始终坚定不移地将安全标准化工作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相结合,坚持落实管理体系不走样、坚持标准不放松,建立自我约束、不断完善的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实现安全生产状况的持续稳定。

提高安全水平 篇7

问题思维, 缺陷管理, 持续改进是不断提升包括安全管理水平的必然要求与必由之路。问题思维是发现不完美, 不满足于现状的思维模式, 以主动找原因, 找差距, 找不足, 找短板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是避免因循守旧、墨守陈规、固步自封的内生动力, 是推动管理向前发展的思维方式;缺陷管理是追求管理高品质、高水准、高层次、高规格的体现, 是管理精雕细琢的过程, 是实现管理精益求精的反作用力;持续改进是落实问题整改的基本方法和基础性手段, 强调连续性和长期性。

2 强化源头管理, 实施过程管控

2.1 完善制度, 优化程序。

要将人员岗位变动和工艺及设备变更视为源头管理的重点工作之一。基层操作岗位人员变动时, 公司有关部门要对该员工转岗前安全意识、安全操作技能及HSE业绩进行评估, 对该员工进行新岗位知识培训, 完成人员变更申请表, 并进行备案;在现场使用新设备或原设备操作程序发生变化时, 现场组织机械员对操作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及合格考核。

2.2 做好记录, 保存资料。

要求每位员工从自身工作出发, 建立各岗位的不安全因素记录制度, 即每个岗位把自己参与的作业中的不安全行为、现场不安全状态、有关设备故障及时汇报并做好记录, 既提供了大量真实有效的原始数据资料, 又具有可追溯性。员工在日常规范自身安全操作的同时, 各基层单位定期开展风险辨识活动, 制定防范措施, 消除隐患。

2.3 积极沟通, 防患未然。

属地主管与班组长在班前班后会上进行沟通, 充分落实属地管理和直线责任, 真正实现“两个做在前”, 即风险防范做在事故事件发生的前面, 具体工作做在考核检查的前面。基层车间要加强执行检查, 属地主管对检查发现的问题限期关闭, 公司要加强引导和支持, 突出预防管理, 促进隐患及时整改。

3 强化应急演练, 固化演练模式

3.1 充分肯定应急演练的科学性与必要性。

这是由应急演练的事故预判性与模拟情景的特点共同决定的。称其科学是因为应急演练是以“演”为载体, 通过反复的“练”, 强化了人的应激反射。应急演练首先划分某区域或装置可能突然发生的安全事故, 对于应急预案的编制工作来说, 首先, 在日常工作中根据生产流程及工艺状况, 做好危险辨识和事故预判, 其次, 根据可能突发的安全事故事件编制相应的应急预案, 突出应急预案可操性和实效性, 确保员工遵照应急预案的要求能够迅速开展应急处置。

3.2 应急演练需要以监管固化模式, 同时引入激励机制。

在日常管理中, 在对装置生产运行、施工作业等实施监督管理的同时, 还需强化对应急演练的及时监督和有效督导。一旦将应急演练管理纳入日常管理, 应该采取正负激励互补的管理手段。一味考核容易形成排斥与抵触情绪, 使保护财产与生命的应急预案演练在员工心中变成消耗了精力, 增加劳动强度的负担, 所以被迫应付差事, 使演练质量下降, 现代教育学研究表明, 一味惩处, 对孩子的健康成长远不及给孩子适当的鼓励及奖励。这是人性使然。

4 充分利用资源, 加强员工教育

4.1 充分利用各种事故事件资源宣传教育。

包括下发的各类安全学习材料、身边的安全事故事件视频等, 组织学习, 分析原因, 举一反三, 吸取教训。

4.2 在培训工作中要适当向安全领域倾斜 (包括人的安全意识和操作安全技能) 。

传统培训过分强调懂原理及会操作, 往往在安全培训方面, 从支出上, 投入不足、从质量上, 理解不深、从受众上, 覆盖不全、从回馈上, 效果不佳。如此一来, 决定安全生产最主要因素的人, 就成为了思想认识不安全、执行操作不稳固的首要隐患, 对企业的可持续稳定发展将构成威胁。

5 实现“全员、全方位、全过程、全天候”的安全管理模式

现代安全管理的另一重要特征, 是强调系统的安全管理。这就要从某一组织的整体出发, 把管理重点放在整体效应上, 实行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的安全管理, 使企业达到最佳安全状态。

安全工作不是某一部门或某位领导的事, 是各个部门、全体职工共同的工作, 哪一个部门、哪一个职工出了问题, 发生了事故都会影响一个企业。因此, 安全工作是全员的。

一个企业由多个部门组成, 这些部门共同维系着安全生产。在生产过程中, 危险性是客观存在的, 各个部门都有承担安全责任生产的责任, 都要考虑其安全问题, 进行安全管理。安全管理强调“横向到边, 纵向到底”, 这是一个科学的理念, 它强调安全管理应该上全方位的。

6 结语

安全制度的确立不能一步到位, 无法一蹴而就, 而是一个不断演变, 不断修订, 不断完善的动态过程。安全管理手段与生产工艺或设备仪器的推陈出新、更新换代一样, 其发展节奏应与时代同频共振, 应与企业自身发展要求相吻合, 相适应。在这一过程中, 万万不能忽视对人的关注, 只有建立以人为中心的安全管理体系, 安全管控才能管起来驾驭从容, 控起来得心应手。

摘要:本文与生产管理实际相结合, 与人员基本素质相结合, 介绍了企业安全管理手段包括注重制度建设、实施过程管控、强化应急演练、利用事故事件资源开展教育培训的现状, 突出强调安全管理需要应用科学的现代企业安全管理方式, 不断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真正把安全管理工作做好。

关键词:现代,制度,管理,手段

参考文献

如何有效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篇8

安全生产是各级管理者的头等大事, 是政治、是大局、是责任。作为机修公司主要领导, 安全工作是毫不容辞使命, 必须树立“安全第一, 预防为主”思想。把集团公司“安全第一, 环保优先, 综合治理”方针贯彻到生产的始终, 带头执行各项规章制度, 不违章指挥, 不违反劳动纪律, 进到一名管理者的责任。

1 分析员工的不安全心理, 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

1.1 人的不安全行为是造成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

分析几年来我们身边所发生一些事故, 有哪起事故不是人为因素造成的呢?人的行为是受意识支配的, 意识又是人的心理反应。因此, 事故与人的心理意识和行为有着密切的关系, 也就是说, 人有什么样的心理都会在行动中体现。如果每个人都以正常的心理, 在主观意识和思想上重视安全, 熟悉本岗位的操作技能, 明确本岗位的安全生产责任和事故危害, 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和“六条禁令”, 坚持日常的风险识别和评估, 就能有效地控制、减少、甚至是杜绝事故的发生。

2 人的不安全心理状态是事故发生主要原因之一

2.1 侥幸心理

侥幸心理是支持违章作业的主要心理原因。有这种心态的人, 不是不懂安全操作规程, 缺乏安全知识, 也不是技术水平的, 大多数是“明知故犯”。在他们看来, “违章不一定出事, 出事不一定伤人”。在现场作业中, 我们经常会碰到不使用专用工具, 就近随意取物代替, 该办理工作许可证而不办, 觉得麻烦, 就不用办理了等。抱着这种心理意识工作的, 危险性很大。麻痹大意是造成违章和事故的主要心理因素之一。这种人, 在行为上多表现为操作时不认真, 马马虎虎, 大大咧咧, 明知安全工作的重要, 但时间久了, 安全就只挂在嘴边, 而心里却放松了警惕, 觉得无所谓。

2.2 惰性心理

很多人在工作中总想省点事, 偷点懒, 为了贪图安逸, 而忽视了安全。对现场操作中的小缺陷、小隐患视而不见, 唯恐让自己去处理, 现场检查不认真, 纯粹是“走过场”, 这种现象在我们身边最为常见。

2.3 逞能心理和从众心理

有些人为了显示自己的能耐, 往往会头脑发热, 不遵守客观规律, 不讲科学态度, 干一些愚蠢和冒险的事。还有一些人, 看见别人违章作业, 或者看见别人那样做, 明知不对, 自己偏要照着做。例如, 在防爆区打手机, 劳保护具穿戴不齐全, 随意穿行工作区域等, 这种心理是形成习惯性违章的主要原因之一。

2.4 情绪波动, 思想不集中

这种人往往受到社会、家庭、人为等方面因素的影响。要么烦躁不安, 思想分散, 顾此失彼手忙脚乱;要么喜悦、兴奋、得意忘形。这两者都会严重影响工作中的注意力和规章制度的执行。

3 控制员工的不安全心理及行为

及时对员工的不安全心理及行为进行预测和调整, 能有效的预防和避免“三违”。

3.1 从安全意识和个人修养上加强员工的心理诱导

坚持不懈的开展技能教育、素质教育、理想教育、岗位安全知识教育、化学危险品知识教育;岗位操作规程、工艺技术规程、安全技术规程的教育;以及关键装置、岗位、重点要害部位的安全检查教育、事故案例教育、法律法规和标准教育、反事故预案的教育等。

3.2 从职业道德事业心和前途上进行心理诱导

对员工而言要做到四懂三会, 熟练掌握本岗位的应知应会, 做到安全操作。用美好的愿望鼓舞员工, 用良好的道德培养员工, 用先进的机制激发员工, 用前途的美景鼓励员工, 用安全生产奖励嘉奖员工, 使员工自觉的遵守纪律, 积极敬业。

在行为的准则上加以诱导、在健全的制度下进行约束。要求管理者到操作每位员工学习法律法规, 制定技术标准、规范和管理制度、岗位操作规程、工艺技术规程、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签订安全生产合同和HSE承诺书, 并经常组织反事故演练和应急预演等。

3.3 在工作行为上加以控制

加强检查考核, 坚持经常性的安全检查、日查、月查、季度安全检查、专业性安全检查, 同时注意员工情绪在工作上的反应, 及时纠正员工的不安全行为和违规的不良习惯。

4 刚柔并济抓管理, 发挥管理层高效

4.1 安全管理是一项事关企业全局的大事

每个企业都制定了不少的规章制度和处罚条例, 并且在安全工作中起到很大作用。但安全管理不能只刚不柔, 或只柔不刚, 必须双管齐下, 即一方面要靠各项规章制度和法律法规进行严厉考核和奖罚, 进行所谓的刚性管理;另一方面还要坚持以人为本, 通过情感关怀进行各种思想和心理教育及训练, 进行所谓的柔性疏导。多年的安全管理和教育, 使大家的安全意识大大提高, 从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方向发展。近几年安全事故的减少足以说明这个问题, 但发展的水平不平衡, 在某些单位和某些群体发展不平衡, 主要反映在是管理和教育, 员工的素质和责任感, 素质高的接受事物快, 认识明确, 观念转念的快, 安全意识和责任感就强。

4.2 安全是一种文化, 得学习教育

当人们的思想和意识达不到某个境界的时候, 还得采取行之有效方法, 保证生产安全的顺利进行。分析我们安全现状安全管理必须采取:由上至下的一种纵向深入和由外到内的一种递增强化。一级向一级加压传递。最终的落脚点是生产前沿阵地———班组。班组是企业的细胞, 也是安全管理的最终目标, 班组成员大多数处于生产第一线, 接触危险、危害的概率最高, 抓好班组的安全管理是第一道防线, 就可能从源头上预防甚至切断事故的发生, 至关重要。为此安全工作必须从基层最小单元—班组抓起, 抓出成效。进一步深化五型班组创建活动, 夯实基础工作, 规范管理。在班组必须做到“五个字”:安全意识要“强”。要牢固树立“安全第一, 预防为主”的思想, 明确教育在班组工作中的重要性, 开展经常性的安全教育, 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执行制度要“硬”。制度是执行规程的保证, 抓执行制度要一丝不苟, 不讲私情。对违章违纪的员工要严格管理, 严厉处罚;考核制度要“严”。安全学习要有计划, 有检查, 有考核, 要真抓实干, 持之以恒。对规定制度, 操作规程, 规范动作, 坚决执行, 在操作上只有规定动作, 没有自选动作。对每项工作必须按规定、及时、准确、标准完成;工作方法要“新”。应采取多种形式的安全教育, 各种舆论一起上, 上下齐动员, 形式多样, 花样翻新, 不能老一套;工作要“细”。安全工作涉及到企业生产过程的方方面面, 那个环节出了问题都不行, 所以要把安全生产贯彻与生产的全过程, 并且要做细致工作。

管理“人是关键, 人最重要”。“以人为本”的安全管理理念, 无时无刻不贯穿着现代安全管理的始终。现代员工对企业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不仅仅满足于保证吃饱穿暖物质要求, 同时还要求企业对自己要有尊重、理解、信任, 把自己当成是企业的主人。这就要求企业对员工要及时的进行情感投资, 让员工从心里感受到强烈的主人翁责任感。

4.3 充分发挥激励机制的作用

对正确的安全行为要给予大力支持, 及时进行表彰和奖励。从正面激活员工的安全意识, 让员工在愉快的情绪中强化安全意识, 自觉遵章守纪, 做好安全。如举行各种安全知识竞赛、安全生产运动会、安全演讲等等活动, 对成绩突出者给予奖励, 从而激发员工对安全工作的参与热情。对发现安全重大隐患, 预防重大安全事故的员工要进行重奖, 以调动员工认真巡检, 增强安全工作主动性和积极性。如对stop卡填写和合理化建议有价值地加奖, 对阻止重大事故发生者重奖。

4.4 充分发挥各级管理者的作用

当路线确定以后, 各项目标的实现, 干部起决定因素, 安全工作也是如此, 安全制度的落实、违章的查处、隐患的整理、都要管理者督促完成, 所以企业的各级领导以身作则, 言行一致, 将给员工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很重要。然而在我们管理层无知、无畏、视而不见的现象依然存在, 安全管理水平不高, 安全检查查不出问题, 甚至视而不见, 专业人员一检查问题百出, 这充分说明在管理层安全意识淡薄。为此加强管理层安全意识和管理水平是燃眉之急, 在职工培训期间首先培训干部, 提高干部的管理水平, 才能更好带领员工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 给员工起到模范带头作用。但良好安全意识的形成, 不可能一蹴而就, 需要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的培养才行。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用科学的方法, 有效的手段, 循序渐进, 逐步培养员工的良好安全意识, 然后再不断的巩固和提高, 根治安全意识的各种“隐患”。

探究事故根源提高供电企业安全水平 篇9

1.1 安全意识和教育不到位

加强安全教育, 增强全员的安全意识, 提高一线作业人员的安全技能水平是确保安全、预防事故的重要手段。安全生产的各项工作能否落到实处, 关键在于人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感、安全操作技能和安全防护能力。近年来, 供电企业在安全教育方面过多注重形式, 比如安全学习, 很多生产班组都是把文件、领导讲话照本宣科的读一遍, 没有结合工作实际, 没有从典型案例中吸取血的教训, 提高安全生产水平。个别供电所在故障抢修过程中, 忽视对工作票、事故防范措施的管理, 无票作业或事后为了检查而补票, 安全意识极其淡薄。

1.2 习惯性违章屡禁不止

供电企业的生产工作多高空作业、高压作业, 员工劳动强度大、易疲劳、危险性大。在工作过程中, 部分员工存在着种种不良习惯: (1) 对安全生产规程不熟悉, 以似懂非懂的状态投入工作, 这在供电所的农电工中比较严重; (2) 图省事、怕麻烦, 不按制度要求去做, 如2011年10月, 某供电所在三相电能表现场测试中, 没有严格执行作业“五件宝”的规定, 造成1名员工头部大面积电弧灼伤, 教训非常惨痛; (3) 凭经验做事, 有的员工从事某项工作时间较长, 经验丰富, 工作过程中往往容易麻痹大意, 引发事故。

1.3 责任心不强, 敬业精神差

安全生产事故都有共同点, 即责任心不强。班组与班组, 岗位和岗位之间缺乏联系, 各行其是留下隐患;有的是懒惰、取巧、侥幸、逞能、冒险, 不按安全工作规程和操作规程办事, 随意简化工作手续。如2012年8月, 在某变电站10k V出线开关消缺过程中, 工作班成员违反安管, 严格上讲就是随意性的表现, 是传统管理思维的一种惯性效应。近年来, 公司要求的三重现场管理, 很大部分人员往往是到现场照照相, 没有对施工班组的安全措施认真检查。

2 提高安全水平的措施

2.1 抓班组、职工队伍是安全生产的关键

当前, 班组承担了企业大量工作, 在安全管理过程中, 各部门要狠抓安全思想教育, 使员工认识到自己在班组以及家庭中的作用、地位和肩负的重大责任, 督促全体职工认真学习安全生产知识, 熟记安全规程, 并把安全规程作为自己在工作中的行动指南和防范生产事故的法宝。

2.2 强化安全制度的执行是安全管理的根本

各项安全规程制度是以员工生命和鲜血换来的经验积累。因此, 要加强安全生产制度管理: (1) 在思想上维护安全规程的严肃性, 必须把“两票三制”等安全管理制度作为法规来规范约束员工行为。 (2) 在组织上保证安全规程的强制性。各项安全工作规程是行动的准绳。如违规造成损失, 必须按“四不放过”的原则严肃处理。 (3) 在个人行动上强化执行安规的自觉性, 只有规定动作, 没有自选动作。

2.3 提高员工安全意识, 增强责任心是杜绝事故的重点

在完成每一项工作前先想一想, 怎样做才安全, 才能防止违规, 采取什么措施才能保证在检修、施工任务中万无一失。要认真开展行动前反思活动, 要把防范事故的重点放在预先发现, 判断可能导致事故的潜在危险因素和控制及消缺措施上, 重点进行危险点分析, 提出预控措施, 做到发现问题、纠正问题, 把事故消除在萌芽状态。

全员参与提高护理安全管理水平 篇10

1 借助载体, 全院发动, 使护理安全成为医院工作的重点

以“医院管理年”、“患者安全目标管理”及“平安医院”建设等活动为载体, 将护理安全管理的各项工作与医院当前的重点工作相结合, 在积极配合医院完成重点工作的同时, 使护理安全管理的相关工作得以进一步的深入和完善。应该说护理安全隐患存在于患者诊疗服务的全过程中, 而医疗和护理工作紧密不可分割, 所以, 不存在脱离医疗活动的纯护理安全。各部门、各环节的不安全隐患如果没有及时堵漏, 那么都将成为护理不安全的隐患。为此, 我们提出了全院各部门共同参与一起防范医疗安全隐患的要求。如针对个别医生劳动纪律松懈;急诊、急救能力低下;违反诊疗常规;或开具不规范医嘱 (给糖尿病患者开糖水、药物过敏患者用致敏的药物等) 等安全隐患及时与医务科联系, 取得支持, 不断规范医生们的操作。要求设备科积极配合保证各类医疗设备的完好率;要求医技、药剂人员加强核对, 确保送检标本、发放药物的准确性;要求后勤保障科加强巡视病区, 保持病区安静, 防止病区失窃及配合做好防跌倒、防出走、防自杀、防坠楼等;要求陪护外包公司的护工必须持证上岗, 护理特殊患者时需要经过专科培训等等。医院各部门均把患者安全管理作为中心工作, 护理安全管理水平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

2 全员动员, 提高认识, 努力营造护理安全文化

长期以来, 护士更多的是考虑如何尽快地解决影响患者健康的护理问题, 而忽视潜在的法律问题[2]。为此, 我们将法律知识、职业道德和素质教育贯穿于护理安全的始终, 通过全员培训、知识竞赛、业务讲座、专题讨论等多种形式, 多层次、多方位地组织全院护士学习有关护理安全的概念、护士的法律义务、护理安全的现状及应对措施;病区每月组织开展病例讨论和疑难病种案例分析, 强化护士的安全思维方式、安全行为准则, 提高护士风险防范的意识。作为护理管理的重点, 分管院长和护理部逢会必讲护理安全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 积极营造一种人人参与的护理安全文化氛围, 做到反复强调、个个理解安全管理只有开始没有结束的长期性和艰巨性。

3 建章立制, 科学管理, 完善护理安全管理网络

护理安全管理仅靠护士们的自觉行为是远远不够的, 需要有一套完整、科学的管理体系, 从制度上保证护理安全工作的落实[3]。为此, 我们成立了以护理部———科护士长———病区护士长———科室安全员为主体, 全体护理人员参加的护理安全组织体系, 形成层级监控、科室互控、科内自控的安全监控网络, 达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全覆盖。同时把医院资深的护理专家聘任为质量技术管理督导员, 协助护理部做好护理安全管理工作, 每月督查护理安全问题, 发现问题及时反馈, 分析原因制订整改措施, 并作为下一次检查督导的重点。医院制订了年度护理安全防范计划, 内容涉及从患者入院到出院的各个环节, 层层把关, 环环相扣, 各司其职, 确保护理安全。建章立制, 完善了制度建设, 特别是相关法律法规及护士核心制度的学习与贯彻, 查对制度、消毒隔离制度、交接班制度等核心制度依然是保证护理安全的根本制度, 不能有丝毫的松懈。为应对医疗卫生突发事件的发生, 按照有关评价标准的要求, 护理部结合实际工作建立了28项护理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并对部分预案进行了预演, 以提高护士应急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 使抢救工作忙而不乱, 杜绝不良事件的发生。

4 锁定隐患, 攻克困难, 建立安全管理长效机制

由于医疗风险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 再完善的制度及考核方法也无法包罗万象, 需要根据临床的发展不断地调整, 不断地完善。所以护理安全组织网络的重要工作就是锁定临床护理安全隐患, 落实解决问题的有效措施, 并使之规范化、流程化, 建立长效的运行机制。如在工作运行中发现, 由于医院的快速发展, 二级专科分科细化, 医疗资源相对不足, 借床、跨科收治患者的现象较为普遍, 出现了科间协调不畅、迁床流程不规范、护士的专科护理能力不能满足需要等等护理安全隐患。为此, 在院部的支持下, 组织了由医务科、护理部、门急诊及病区各相关科室的主任护士长进行讨论, 在确保患者满意和安全的前提下, 制订了跨科借床、迁床、转运等流程规定, 如对危重患者转运流程必须做到:运送前的预处理、风险评估、家属的知情同意、护送人员的组成、护送中的生命支持及应急处理等, 使每一位医务人员均能规范执行, 确保患者安全。工作中突出重点, 积极做好重点部门、重点患者的护理安全防护, 对护理安全难点如:压创的预防、患者防跌倒等问题也进行了专项的管理, 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5 安全之路, 任重道远, 常抓不懈才能永保平安

两年多来, 医院已形成了一定的“规范护士职业行为, 确保患者医疗安全”的医院文化氛围, 护理安全管理理念已深入人心。在今年3月我院部分护士长岗位竞聘的演讲中, 41位竞聘者的演讲稿中无一例外地提到了护理安全管理是护理工作的重中之重。医院积极鼓励不安全事件的上报, 对积极上报并能有效堵漏的科室和个人给予一定的激励。护理安全员的工作日渐规范和成熟, 经常针对问题提出建设性的整改建议。在此基础上, 为了进一步提高护士的综合能力与各专科发展需要的匹配性, 强化了护理三基三严的培训考核力度;成立了专科护理小组, 成功运行了护理会诊制度, 培训并指导全院护士的专科理论和技能。统一了全院各类导管的标识和护理常规;设置了许多醒目的安全标志, 如手术、危重、昏迷患者的腕带识别标志;易跌倒、烫伤患者的警示标志;特殊治疗、用药、特殊感染的提醒标志等等, 集思广益, 常抓不懈, 将护理不安全因素控制到最低水平。两年中, 未发生严重护理差错和护理纠纷。

护理安全管理是医院工作的永恒主题, 护士作为医疗行为的最终实施者, 24 h连续在患者身边工作, 工作重复性强, 缺乏新意, 容易产生职业疲劳。另外, 工作要求高, 心理上持续处于紧张状态, 难免发生遗忘和判断失误, 导致护理差错的发生[4], 加之目前护理人力资源普遍缺编, 低年资护士的专科培训相对不到位, 护士分层次使用不到位, 部分护士的应急处理能力及预见性发现问题的能力还有待提高;护理队伍中个别护士的素质低下, 职业思想不稳定, 法律意识、维权意识薄弱;工作中沟通、告知等技巧不足, 均是当前护理安全管理需要关注的重点和有待进一步研究的课题。

摘要:护理安全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 必须建立常效的管理机制, 制订并落实各项规章制度, 全员参与营造护理安全文化, 及时寻找护理安全隐患, 本着持续改进的工作态度, 确保护理安全和提高护理质量。本文就医院在开展护理安全管理方面的一些做法进行了总结归纳, 提出了一些经验供探讨。

关键词:护理安全,护理管理,护理质量,全员参与

参考文献

[1]张艳, 赵海涛, 许娜.风险意识教育的问题及对策[J].科技教育创新, 2007, (2) :238-240.

[2]张优琴, 张亚娟, 钱萍萍.举证责任倒置后护士证据意识状况调查与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 2004, 39 (3) :201-203.

[3]王建青.护理安全管理的实施与思考[J].护理研究, 2007, 21 (1) :67-68.

[4]周立宁.营造安全文化, 防范护理差错[J].中华护理杂志, 2004, 39 (3) :192-193.

[5]刘波.院前急救护理不安全因素探讨及对策[J].中国当代医药, 2009, 15 (24) :63-64.

上一篇:数学观察能力下一篇:生猪养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