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管理毕业

2024-06-01

水利工程管理毕业(精选十篇)

水利工程管理毕业 篇1

毕业设计(论文)管理与实现培养目标密切相关。从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服务面向、办学类型和层次等关键要素考查,把应用型本科教育作为我校工程管理专业教育的一种类型。我国工程管理教育普遍存在的问题是教育偏重理论而学生缺少实践应用能力[1],反映到工作实践中就是工程管理专业毕业生能力偏弱,专业优势显现不出来,面临设计工程相关行业面广,但是技术不足的问题。这种内外环境导致学生在工程相关行业的就业竞争力下降,长期将会影响到专业就业和学科发展,究其原因,基于技术、经济、管理和法律四大平台的专业可车工内容重复、关联性不强,学生无法从众多的专业课程的学习过程中有清晰、整体的认识。

为解决这一问题,并充分考虑到工程管理专业本科毕业生应兼具土木工程技术及与项目管理相关的经济、管理、法律等基本知识,实现学生的知识结构交叉性和融合性有效结合,我们从各方面做出了深入的探讨和努力,希望从毕业设计环节构建基于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的技能整合的校、院、教研室“三位一体”毕业设计管理模式。让工程管理专业的学生通过毕业设计管理模式的引导除了学好现有的理论知识,还能够在全过程的工程项目管理中实现本专业四项平台能力的整合。具有良好的交流能力和团队精神,更重要的是通过这种技能整合的毕业设计指导模式的引导,加深对本专业、本行业乃至社会、历史、文化、环境等的理解、掌控能力。以此适应复杂的工程项目建设环境,提高实际的工作能力。

2 我校现有工程管理专业毕业设计管理模式的主要问题

归纳江苏地方高校的毕业设计(论文)管理方式和我国学者对毕业设计(论文)管理的研究成果,提出了现今我校工程管理专业毕业设计论文管理模式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2.1 毕业设计选题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好的选题能够使学生具有足够的信心和动力,充分发挥专业特长和运用综合知识的才能,同时还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潜能[2]。只有对理论有了本质的认识,对问题有了根本性的把握,你才会有自己新的观点,这样写出来的毕业论文才会有个性。

我校土木工程专业学生数量众多,每年毕业生约在200名左右,以前的毕业设计选题[3]较为单一,主要因为,江苏大学工程管理专业是在原有建筑工程、交通工程专业的基础上的新设专业,原有大土木工以多层框架结构的建筑、结构设计为主。而工程管理专业的学生也在很大程度上偏重这种类型的选题,近几年来通过整合师资力量,有效拓宽了选题范围,规范毕业设计选题管理,建立了师生双向选择的选题管理模式。

2011年江苏大学工程管理专业毕业设计题目仍然与土木工程的选题大致类似分为工程设计类(多层框架结构、小高层框剪结构、剪力墙结构形式)和施工技术与管理类(施工技术与施工组织、项目管理实施规划)两大类。可见,这种选题分类已经完全不适合我校工程管理专业学生综合运用工程、经济、管理、法律的四大知识体系的相关知识,更加无法体现出本专业学生的相关技能的融合、无法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2.2 管理模式单一

毕业设计(论文)过程管理模式。据初步调查,我校为确保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对毕业设计(论文)的过程进行管理和控制。从选题、指导、答辩、评价等各个环节进行系统管理。同时,考虑工程管理专业学生需要很强的专业技术技能作为就业保证。很多老师提出了产、学、研相结合的毕业设计(论文)管理模式。这种模式把科学技术教育与当前的社会发展、社会产业、社会生活紧密结合起来,使学生在工程实际应用课题研究中得到锻炼和提高。

尽管采取了各种方式,力图通过毕业设计阶段的学习让学生掌握相关技能及知识。但是,因为从选题开始就是由一位老师负责整个毕业设计各个环节进行控制,学生的所有知识、技能评定完全取决于一位老师。这使得某一学生毕业设计全过程很大程度会受到老师情绪及喜好的影响。因此,有必要对现有的毕业设计管理模式进行改革,提出更为客观的、能够与毕业设计指导模式相适应的管理模式。

3 基于过程管理的“三位一体”管理模式的提出

我校工程管理专业毕业设计质量管理模式应该分为三块,一是采取多学科相互渗透,多专业相互交叉,校内外相结合的专家“群体”指导模式。二是管理制度,包括管理文件和规范要求二是校、院、教研室三级监控网,进行三级检查;三是毕业设计(论文)评估,包括评估指标体系的设计、专家评估和优秀设计(论文)的评选。

这一模式的基本点是:以毕业设计“群体”指导模式为导向,实施校、院、教研室“三位一体”的监控模式,这也是在完善管理文件和明确规范要求的基础上逐步展开的。同时需要制定《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评估指标体系》,将学生创新能力、课题方案作为重要测评点,组织专家评估。

3.1“群体”毕业设计指导模式

“群体”指导模式是指对学生进行毕业设计指导过程中,多学科渗透、多专业交叉、校内外相结合三种方式为一体的模式,课题组采用的方法是以工程项目管理全过程为目标的不同专业指导教师分阶段介入的“群体”指导模式,具体做法是:由一个指导老师负责该学生日常指导工作和管理工作,学生依据毕业设计过程中遇到的某些问题涉及到相关的专业辅助老师的研究领域时,专业辅助老师就有义务解答该同学的问题,负责的指导教师还要在毕业设计初期组织相关专业教师对毕业论文的选题和内容进行讨论。通过讨论,学生可以得到更多的相关信息,课题组还会在毕业设计的初期和末期开展对学生毕业设计工作的总结和研讨,讨论会的内容由相应的指导教师负责。应该说,这样的“群体”指导方式改变了原先教师“个体”指导的模式,构建了以指导老师为主、联合课题其他专业老师为辅的“群体”指导模式,学生通过这样的毕业设计,可以涉足本专业中较多的领域,通过学生相互之间的沟通和讨论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增强了同学们的团队精神。

工程管理专业学生,毕业设计内容应贯穿工程项目生命周期的全过程管理。毕业设计的多学科渗透、多专业交叉的设置和实施的过程中,强调了工程管理(造价方向)的全过程,对于投资决策阶段、设计阶段、招投标及施工阶段,最后到竣工及后评价阶段这一整个工程造价的全过程,相应地毕业设计的内容将设计多学科和多专业的交叉,可以在一个具体工程实例的基础上针对不同选题提出不同具体要求,见图1。

在设计开始阶段,要求学生在工地熟悉一周时间,收集相关资料,在实施设计时可参考学习施工单位编制的类似工程施工方案和工程实例。我们已经建立并拟今后继续收集较为典型、毕业设计效果较好的工程形成毕业设计选题库,使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专业方向和特长,有针对性地选择毕业设计课题。

如图1所示,我校工程管理(造价方向)专业将毕业设计选题定位于项目建设全过程的能力整合,也就是将学生分组,不同组的学生按照自己的兴趣侧重于项目建设不同阶段的能力培训,并按照项目建设全过程对不同阶段小组同学进行项目建设过程模拟及能力整合的培训。

3.2 校、院、系“三位一体”监控模式

针对我校的“群体”指导模式,建立了校、院、系三级监控网,形成有效的监控机制。成立了以主管教学校领导负责的校、二级院、系三级毕业设计专家缉拿差组合学校专项工作组,构建了有效的检查监控机制。对毕业设计的选题、指导、教师配备、设计内容、创新性、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能力、资料归档等方面进行有效的检查监督。并定期进行总结经验交流会,提交检查工作总结,做到反馈信息,改进工作。

3.3 以评估促进毕业设计质量的提高

通过研究和探索,有必要制定出《工程管理专业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评估指标体系》针对组织与管理、选题与指导、成绩评定以及学生的设计质量、能力水平等近20个项目。这将成为组织专家对各二级院毕业设计工作进行评估的依据。

4 毕业设计管理模式的创新

我们设计的毕业设计管理模式体现了学生设计分阶段能力模块包括毕业实习、相关建设阶段选题、选题的整合三个阶段,形成了“三位一体”的管理运行机制,建立起“群体”指导模式。通过构建比偶也设计管理模式,形成了加强管理、开展评估、实施监控“三位一体”的管理运行机制;改革了单一的教师“个体“指导方式,改变了单个教师决定学生成绩的评估机制。

参考文献

[1]张虹,曲赜胜.工程管理专业毕业设计系统一体化模式的创新性分析.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5(2):242-244.

[2]刘正远,段玉玺,呼汉卫,陈阿梅.本科毕业论文选题质量的探索与实践.辽宁科技大学学报,2009,32(3):301-307.

工程管理毕业实习总结 篇2

毕业实习总结

紧张的期末考试刚结束,我们工程管理专业大四的学生要进行最后的毕业实习。这次实习是我们在大学本科期间最后一次学校组织的实习——毕业实习。毕业实习是为了把我们本科所学的知识在两个月的时间内化零为整的过程,对于建筑工程来说,两个月不足以学很多知识,我觉得这两个月的实习真正目的是毕业工作前的模拟阶段,也是我们充分对工程管理专业深入认识的途径,为毕业论文的撰写打下了实践基础。还有重要的一点是我们现在的身份是学生,所以不懂就问,不要怕犯错误。对毕业实习的正确认识是在实际行动中取得成绩的重要前提。

为了找实习单位真的是花费了不少苦心。我家乡在吉林,吉林马上就要进入冬季,对我实习时间的长短是影响很大的。所以我最佳的选择是在福建省内实习。我就不用长途跋涉的回家了。我的实习时间也可以保证,我将来想留在福建工作,在福建工地实习可以对福建地方的规则的了解。在同学帮助下找到了一家实习单位——福建第五建筑工程公司第六分公司,现阶段有两了项目:一个项目已经在做装饰了,另一个地基以做好,马上要做主体工程。我知道这个实习岗位的来之不易。我一定要好好努力。见过黄经理后,他让一位施工员带我一起工地上转了圈,仔细的讲个一下工程的情况。实习概况

城东庄任海滨花苑建设项目位于城东街道庄任社区,用地面积63502.58平方米,建筑面积213621平方米,可提供住房1360套。建设内容包括7幢住宅楼及一幢幼儿园,住宅楼为28—32层的高层建筑,幼儿园为3层建筑,并配套建设了商业店面、居委会、社区医疗室、活动中心建筑。项目总投资为7.8亿元。

这下我才知道原来在这里能看到学到不少的东西。首先有基本建好的1号住宅楼,就等分户、竣工验收了。而后就是我主要接触到的是2号住宅楼工地,几个月的时候毕竟有限,只能侧重某些部分。师父告诉我,十一周的工地实习不可能所有的知识都学到,要有侧重点,“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学习一方面是自己辛勤学习理论知识,另一方是学会提问题,让别人愿意把知识经验传授个你。

实习期间从事的工作

(一)读懂施工图,学习工程施工中的各项规章、规范和标准

作为一名工程技术人员,为了充分适应将来的工作岗位,必须具备深厚的理论基础。但是来到工地看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感觉每个地方都值得你好好的看看,师傅也说了要“三看”,图纸是必不可少的。应该说在学校学习再多的专业知识也只是理论上的,与实际还是有点差别的。这次实习对我的识图及作图能力都有一定的帮助,识图时知道哪些地方该注意、须细心计算。施工图纸在现场起这至关重要的作用。没有了施工图纸,便无法将设计师的设想变为现实。一个施工人员对施工图纸的熟悉程度,阅读速度,挑错能力,记忆能力都对工程施工的快速高效准确实施起着重大的作用。拿了一本2#楼的施工图翻开看了起来,师父叫我先重点看建筑设计施工说明和结构说明,确实里面有很多的东西需要你记住的,特别是结构说明里面,建筑构造做法表、钢筋的使用,锚固等等。而后看平、立、剖图对房间的开间,进深,高度有所了解,在大脑里形成立体图。但在看结构图时就遇到了困难,结构平法图是个陌生的概念,剪力墙、柱、梁、板的钢筋标注完全看不懂,师父介绍我去买了几本图集后,慢慢的琢磨起来,不明白的地方就问。有时自己拿着图纸去现场对钢筋。现在可以说平法已经没什么大问题了。

(二)学习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如混凝土工程,模版工程、钢筋工程的相关知识

混凝土结构工程在建筑工程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模版工程中,主要学习了模板的构造、安装及拆除,重点学习了现浇结构中常用模版的构造特点,模版初步设计。在钢筋工程中,学习了钢筋的种类、性能、加工方法和质量要求,自学了配筋图的识图,钢筋的配料,加工和代换方法。中混凝土种菜最喜欢哪个学习了各种混凝土的性能及差别、制备、运输、浇筑、养护、质量检查等。现在对施工缝的留设,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各种振动器的了解,试块留设方法等有了一定的了解。

(三)编制施工现场的进度计划,学习进度控制

当一名施工员很关键的在于如何控制进度,如何把泥水班、钢筋班、木工班的时间安排好,使他们的工作时间错开,不会产生冲突。一般一个标准层下来的进度如下所示:

柱筋立焊与柱箍安装用1天→柱模与梁板模安装用3天→柱混凝土浇筑用一天→梁板钢筋绑扎用2天→浇注梁板砼用1天。其中涉及混凝土的浇筑一般要加班,甚至通宵。以上的进度差不多以四套(500平方米)的商品房为例,共用8天。

施工员要做的事,就是要调合好三个班主的工作时间,不能出现一方停工的现象。比如一天内两栋楼一幢要浇筑柱砼,一幢要浇筑砼,应先安排浇筑哪一幢才不会使进度慢下来。只有先浇柱砼的方案会好一点,其实本应避开两幢楼一起浇混凝土的。实习了这么多天,几乎天天去查进度,自己在进度的控制方面应该会强一点,至少也会潜移默化。在进度控制这方面我还学会了如何绘制进度横向图以及进度网络图。

(四)、协助施工员对本工程的现场管理,查阅资料、现场检查。学习施工日记的记录工作,协助搜集和整理本工程的技术资料和竣工验收资料。参加了工地例会,定位放样等。要说资料工地上实在是太多了,工作联系单:里面有变更、具体做法、通知等;会议记要:监理月报、工地例会、专题会议、项目监理机构内部会议等;施工组织设计;外墙外保温工程的施工方法;施工进度计划表;关于桩基工程问监理拿个份文件,了解了桩基部分的有关知识,如桩径尺寸、长度、持力层、单桩竖向承载力,打桩时可能发生“瓶颈”桩、“大肚子”桩等,入土深度控制、容许偏差范围及桩身砼质量控制等等;学习现场检查,现场有很多问题需要统计,如胀摸的柱子被凿过的地方纪录下来,检查砌体的垂直度和灰缝的沙浆饱满度。植筋过长的地方要纪录下来。检查灰饼的方正度。监督钢筋工扎钢筋、木工支模板、混凝土工浇混凝土、瓦工砌墙、钉钢丝网、灰饼的方正度和管理现场文明施工做到及时清理。存在的缺点和不足

在这次毕业实习环节中,我发觉不实践很多问题都考虑不到,实践后才知道什么情况都可能遇到,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像刚刚走出校门的实习生实践经验还很不丰富,但理论中的东西要是也什么都不会,那在实习过程中就吃不开了。到了施工现场经过一段时间的实习,才体会到并不是课本中学的东西用不上,而是要看你会不会用,懂不懂得变通和举一反三的道理。

1、专业知识掌握的不够全面。在大学的四年学习里,虽然自身学习过各种专业课,但是学校和工作毕竟不相同。好多知识只知道学过,但是说不出来。还远远达不到灵活运用的程度。怪不得师傅说:虽然你是大学生,可是你的水平还比不上在工地摸爬滚打的工人。我们在学校所学的知识是最基础的理论知识,她起到的是一种授予学习能力的作用,我们要用这个基础知识学会在实践中扩展,查缺补漏,及时更新知识面。然而刚由学校走进工地这种能力是没有的,也是所以刚毕业的大学生需要马上练就的能力。

2、专业实践阅历远不够丰富。我想起了“纸上谈兵”的典故。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过多的是理论知识,书本知识。我们曾经做过的由于专业实习时间较少,因此很难将所学内容,还不足以应对施工现场复杂的工作性质。知识运用与实践中去,通过实践所获取的阅历更是很短缺。所以,今后我们在工作岗位上,一定要抓住机会,多向从事前辈学习,同时要转换学习方法和态度,改变以往过于依赖老师的被动吸收学习方式,应主动积极向他人学习和请教,同时加强自学能力和驾驭解决难题的本领。

3、专业知识在工程中运用不够灵活。通过这次毕业实习,我切实感受到以前所学的专业知识运用欠灵活。这主要是对所学的知识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体系,这些零散的知识点运用起来很困难。因此,今后在学习和实践中应该重视积累和运用,使所学的知识由量变到质变,发挥更大的指导作用。对于一些施工顺序还不太明了,对每一个施工过程的操作不了解。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差。对于建筑方面的一些出新了解太少。对于最新的施工规范不知道,致使不能很快的判断出施工的对错。实习的经验及收获:

实习期间,我吃了不少苦头,那是多少个天刚刚亮就起床的日子,每天不停的爬上爬下,每次下雨伴随的是彻骨的寒冷,多少次犯错误被师傅训斥,多少次差一点就出现安全事故等这写都历历在目。曾经也有想过放弃实习的想法,但最后还是坚强的挺过来了。我甚至有种感觉,这是十一周里面是大学四年最充实的日子,未去工地之前我从没想象国两个月的实习我能承下来。但是通过这次实习我适应了这种工地生活。有了这段时间的锻炼,不论以后做什么工作心中都有了

一种吃苦耐劳的毅力,也学会了适应环境。过这次实习使我对工程方面的有关知识在实际上有了更深一些的了解。

实习期间我的感悟是工地就是一个小型的社会,其中有各种复杂的社会关系。当然国家规定和实际实施存在着差距,各种不安全因素屡见不鲜,管理的不坚强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大问题。如何真的做一件精品工程是我们这一代人必须面临的问题。建筑市场的规范健康化运行也是落在我们这一代的责任。如何突破中国处事文化的束缚,维护国家法律法规正当有效的实施需要一代又一代的人的努力。我同时深深的感觉到我们中国人对技术的理解太片面了,其实管理就是一种技术,我们国人往往忽视管理的重要性,现实发生的质量事故,安全事故大多数是由于管理不健全造成的。因此我们要积极向国际学习,吸引国外优秀的工程技术人才来壮大我们的队伍。“管理出效益”是我们中国建筑业必须学习的。

实习期间,我还深深体会到应该如何做人与讲话.一、待人真诚友好.不要阳奉阴违、虚假做作,跟社会上每个人打交道都要有一颗热忱的心.二、虚心学习.不论是项目经理、施工员还是普通工人,我们都要虚心请教,要不卑不亢、沉着细致,不要自以为是、自高自大.三、积极主动.不要怕丢面子,不懂就要问,而且要不耻下问,心里有什么话不要藏着掖着,不要怕出错,一定要说出来.四、说话的分寸与技巧.说话要大方得体,遇着什么样的人说什么样的话,轻重适宜、恰当合理、兼顾多方.要达到“双赢”甚至“多赢”的目的.五、细致深入.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不要浮于表面,不要只知其

一、不知其二,明其事更应该明其理.不要半懂不懂,一定要深入的了解.六、树立远大目标.我们不能只顾眼前,不求发展,给自己一个合理的目标,一步一个脚印,踏实进取.切忌不要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要制定计划,努力争取。

在实习的十一周里,对我来讲是一个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过程,在工地现场施工员、技术负责人的指导之下,以及自已的努力积极参与工作,让自己对整个基础的做法,标准层的施工有了深入的了解与掌握。而且对整个土木工程的各个方面也有了深刻的理解和认识,并且巩固了书本上的知识,将理论运用到实际中去,从实际施工中丰富自已的理论知识。我从更全面的角度认清了今后所从事工程工作所需努力的方向。正如在实习中老师和工程师所说:“毕业后从事土木工程工作,需要的是谦虚和学习”。以前作为一名学生,主要的工作是学习;现在

即将踏上社会,显然,自己的身份就有所变化,自然重心也随之而改变,现在我的主要任务应从学习逐步转移到工作上。这实习期,好比是一个过渡期——从学生过渡到上班族,是十分关键的阶段。回想自己在这期间的工作情况,不尽如意。对此我思考过,学习经验自然是一个因素,然而更重要的是心态的转变没有做到位。现在发现了这个不足之处,应该还算是及时吧,因为我明白了何谓工作。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会朝这个方向努力,我相信自己能够把那些不该再存在的“特点”抹掉。感谢师傅们在这段时间里对我的指导和教诲,我从中受益非浅。

姓名: 宫金鹏

学号:0708101309

上海高校毕业生骨干培养工程 篇3

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培养和选拔跨世纪优秀年轻干部的战略部署,从2003年起,由中共上海市委组织部牵头,市科教党委(现教卫党委,下同)、团市委协调配合,每年从高校选拔一批优秀大学生进行锻炼培养,为培养输送高素质的青年党政领导干部与“两新”领域基层党员骨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战略定位,在大学生中培养未来高素质青年党政领导干部

2003年,中共上海市委组织部下发《关于做好优秀高素质青年党政领导干部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加强优秀高素质青年党政领导干部培养的工作要求。上海市科教党委高度重视,要求各高校重视品学兼优的学生骨干和优秀年轻学生干部的培养,切实抓住干部成长的源头,把高校建成未来管理人才、党政领导干部的摇篮。为此,经与市委组织部、团市委共同研究,上海市科教党委下发了《关于做好优秀在校大学生选拔培养工作实施意见》,提出由市委组织部牵头,市科教党委、团市委联合实施开展“上海高校毕业生骨干培养工程”,简称“选苗育苗工程”。

从干部的成长经历来看,党政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素质的青年党政领导干部,都是应该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具有大学本科或研究生学历的干部,而这样的干部在大学学习期间,往往是品学兼优、有一定活动能力的学生骨干,具备了高学历、高素质、高能力、高觉悟的潜质。因此,优秀的大学生是高素质青年党政领导干部的源头。抓住这个源头,培养选拔一批品学兼优的有潜力的有志于向管理方向发展的毕业生,无疑具有前瞻性的战略意义。从干部年轻化的要求来看,特别是要培养造就一大批高素质的青年党政领导干部,就必须紧紧抓住干部队伍建设的源头,把干部培养工作的起点前移,前移到高校,前移到在校的青年学生身上,变大学生走上工作岗位以后的“按部就班”培养,为在大学学习期间的“超前培育”,整体性推进培养青年党政领导干部的进程,从而实现高素质党政干部队伍的年轻化,这无疑又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培养高素质的青年党政领导干部,从优秀的在校大学生抓起,对高校来说,也具有很多有利条件:第一,大学特别是名牌大学,是优秀青年学生源源不断的荟萃之地,选贤育能的起点高、余地大、可持续性好。第二,大学生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可塑性强,这个阶段培养教育,容易留下深刻的烙印,最能见效。第三,大学具有丰富的教育资源,包括MPA的培养资格,这些资源可以整合起来,对挑选出来的优秀大学生进行强化培养,特别是加强政治理论、党政管理知识和综合人文素质的培养。第四,大学阶段历时四年,这是一个时间相对较长、循序渐进的育人过程,有利于构建一整套较为完善的人才培养选拔的体系和机制。第五,大学有比较健全的基层党组织,有一支相对稳定和整齐的学生工作队伍,为培养优秀大学生提供了可靠的组织和队伍保证。此外,大学生民主意识、竞争意识、公正意识较强,有利于优秀学生脱颖而出;大学同学之间、师生之间接触频繁,彼此熟悉,可比性强,有利于考察和识别人;大学有团委、团总支、团支部,有学生会、班委会及其他多种社团组织,能为品学兼优的有志于向管理方向发展的学生提供锻炼和展示才智的舞台。

二、战术明确,按步骤实施优秀在校大学生选拔培养

“选苗育苗工程”是造就高素质青年党政领导干部的战略措施。细节决定成败,要让工作体现实效,必须从选拔条件、培养途径与方式、培养规模、组织领导等几个方面严格要求,规范步骤与程序,保证选人育人的质量。

严格把握选拔条件。上海市科教党委对可列入“选苗育苗工程”培养对象的大学生条件作了如下规定:大学生党员、预备党员或入党积极分子;省市级的“三好学生”或“优秀班团干部”称号获得者;高校综合奖学金或社会工作单项奖获得者;担任学生班团干部或从事某项社会工作表现特别突出者;在校的优秀本科生、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在班团集体中有较高威信的其他品学兼优的学生。

明确选拔步骤与要求。在选拔培养程序上,上海市科教党委要求各高校既注重培养引导,又加强实践锻炼;既注重动态管理,又适时进行调整补充,确保各阶段培养对象的数量与质量。高校每年同时进行四个阶段优秀大学生选拔推荐,其中包含:第一阶段,在全市各高校选拔2000名左右的优秀大学本科生列入初选培养对象名单;第二阶段,在高校党团组织对初选培养对象引导培养的基础上,确定1000名左右本科生与研究生列入重点培养对象名单;第三阶段,通过考察对重点培养对象进行动态调整、充实培养人员,确定500名左右优秀本科、研究生列入优先培养对象名单,安排进行“高校优秀大学生暑期挂职锻炼”。在暑期挂职锻炼后,经过综合考察,挑选出200名左右优秀大学本科、研究生列入强化培养对象名单,并集中进行政治理论强化培训;最后在大学四年级末,再遴选出100名通过公务员公开选拔考试的优秀学生(其中75名本科生,25名研究生),以及由上海市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在外地非沪籍高校优秀大学本科、研究毕业生中选拔的20名,共120名优秀大学毕业生列入“选苗育苗工程”选调生名单,报市委组织部审核确定。

各高校在上述优秀大学生的选拔、推荐、培养过程中坚持做到“五个要”:一要正确处理好培养和选拔的关系,重在培养;二要突出培养工作的重点,着重培养思想政治素质;三要注意优化队伍结构,注意培养选拔女学生、少数民族学生和边远地区的学生;四要加强培养对象毕业时的就业指导和衔接工作;五要注意培养工作的跟踪研究,及时总结经验,发现问题,不断提高高校“选苗育苗”哥工作的水平。

三、手段多样,分阶段开拓优秀大学生培养模式

培养高素质的青年党政领导干部,对高校来说,就是要抓住源头,花大力气在大学生中选好苗育好苗,为全面培养打好基础。经市委组织部、科教党委和团市委共同研究,高校从播种选苗、培养锻炼、选拔推荐三个环节,分考察培养、锻炼培养、深度培养和强化培养四个阶段,做好培养选拔品学兼优的有组织活动能力的、有潜力的、有志于向管理方向发展的大学生工作。

考察培养阶段主要对象是大学一年级本科新生,主要培养方式是对新生中的优秀分子,如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省市级“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等进行考察,挑选出一批优秀苗子作为培养对象。积极鼓励并创造条件让他们参与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等活动,重点关注其政治思想、学习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的提高,对有发展潜力的学生,有意识地安排他们到团支部、班委会、院系团总支、学生会及其他学生社团等担任社会工作。在广泛考察和挑选培养的基础上,在下半学期末确定初选培养对象。

锻炼培养阶段主要对象是大学二年级本科生与一年级研究生新生,主要培养方式是对已被选拔的初选培养对象,依托学校党校、团校、人才学院、百优计划等载体,有计划、分类别地进行多种形式的培

养,如对入党积极分子开展学校党校培训,组织优秀学生参加“邓小平理论研究会”等学习实践活动,对特别优秀的学生放到校院团委、学生会等岗位上进行培养。下半学期末,在深入考察的基础上,确定重点培养对象。

深度培养阶段主要对象是大学三年级本科生与二年级研究生,主要培养方式是结合团市委开展的“大学生人生发展导航计划”、“青年马克思主义训练营”等活动加以培养,对表现突出的有意识地安排青年党政领导干部作为导师,促使他们思想上、政治上进一步成熟。下半学期末,再推荐选拔优先培养对象,进行深度培养。并在该学期结束后的暑假期间,由市委组织部、市科教党委、团市委会同各高校党委、团委,组织他们到各大口委办、区县的机关事业单位或基层企业开展为期两个月的“上海市高校优秀大学生暑期挂职锻炼”活动,让学生走出课堂,尽快了解社会、融入社会、适应社会,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意识与群众工作经验。

强化培养阶段主要对象是大学四年级本科生与三年级研究生,主要培养方式是挂职锻炼结束后,根据挂职锻炼表现和锻炼实绩进行综合考察,从中挑选出部分优秀大学生依托市科教党校和市青年党政领导干部管理学院,在上半学期进行强化训练,重点提高政治理论水平。同时各高校加大培养力度,继续安排他们担任校院团委、学生会等部门的负责人、见习学生政治辅导员、院系党政领导助理等,强化实践锻炼,增强他们对党政领导工作的感性认识。在毕业就业时,学校团委、党委组织部、学工部主动指导培养对象的就业意向,引导他们进入党政机关就业。对通过公务员考试的,推荐到党政机关,通过双向选择,优先录用;对到企事业单位工作的,通过推荐和双向选择,择优录用;对自我推荐、自主招聘进入外资、独资或民营企业的,通过主动联络优先吸纳进入楼宇党组织开展工作。

“选苗育苗工程”梯次培养模式,是从理论到实践,又从实践到理论的循序渐进式的培养模式,四个阶段的培养形成完整的体系,既加强优秀大学生的政治理论素养,又增强了优秀大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坚持理论学习与指导实践相结合,坚持改造客观世界与改造主观世界相结合。通过这种培养模式,真正能将优秀大学生培养成为未来高素质的党政管理后备人才。

四、特点显著,优秀在校大学生选拔培养工作初见成效

“选苗育苗工程”在中共上海市委组织部领导下,由市科教党委、团市委和各高校党委共同实施,市科教党委协同各高校党委抓好优秀大学生在校期间的选拔培养工作,总体来说体现出以下三个特点:

1、初步形成协调配合、各司其职、共同实施的工作体制。各高校党委都非常重视“选苗育苗工程”,普遍建立党委统一领导,党委组织部门负责牵头,学生工作部、研究生工作部和校团委配合的工作机制,通过宣传发动、个人自荐、组织推荐、访谈或面试、集体讨论等工作程序,按选拔培养要求和名额分配方案加以组织实施。“选苗育苗工程”工作中体现出“三结合”,即与加强大学生党建工作相结合,与大学生思想政治建设工作相结合,与造就高素质的人才队伍相结合。对优秀大学生的选拔培养工作,高校承担着义不容辞的政治责任,从培养造就一大批“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的党的事业接班人的战略高度,认清使命,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努力使高校不仅成为未来科学家、工程师的摇篮,也成为未来管理人才、党政领导干部的摇篮。与此同时,团市委利用团学组织优势,将工作深入到学生群体之中;市科教党委与团市委相互配合,利用自己系统的教育资源与优势,对优秀在校大学生进行培训;市委组织部利用区县网络,指导优秀大学生在暑期进行挂职锻炼。正是由于市委组织部、市科教党委、团市委三方结合,高校各部门密切配合,利用各方资源,发挥各自优势,确保了这项政治任务落到实处。

2、初步形成规模化运作、网络化岗位培养的工作局面。从2003年至2009年,“选苗育苗工程”实施6年以来,共选拔培养了一万余名各阶段培养对象,开办了2200余人次培训班进行政治思想理论素质培训,共审核选送了近600余名优秀大学毕业生进入“选苗育苗工程”选调生队伍。“选苗育苗工程”实施6年以来,已经形成了一定规模,“选苗育苗工程”成为高校培养接班人、实践者的重要指标与选择,为培养优秀党政管理人才队伍提供了大量的人才资源。另外,市委组织部每年与区县、大口党委协调,落实高校优秀大学生暑期挂职锻炼岗位,基本涉及全市19个区县与15家大口党委与相关市委委办,6年来共提供了2390个挂职锻炼岗位对优秀大学生进行实践培养锻炼,已经形成了系统化、网络化的优秀大学生实践锻炼基地,为优秀大学生的选拔培养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3、初步形成了“选苗育苗工程”培养对象分类输送、对口跟踪培养的党政人才培育机制。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经济发展市场化程度的提高,高校大学毕业生就业也越来越市场化,相应地高校“选苗育苗工程”的培养对象也根据个人不同的择业机遇与就业倾向,选择不同的毕业分配方向。上海市委组织部审时度势,适时调整原来“选苗育苗工程”只为党政机关与事业单位培养党政管理者队伍的目标方向,根据培养对象的不同就业情况,制定了不同的跟踪培养方案与使用意向。一方面,将通过上海市公务员考试,并被党政机关录用的培养对象列入选调生名单。进人选调生名单以后,由市委组织部通过定期的集中教学、交流讨论与团队培训等方式,配合优秀大学毕业生所在单位进行后期跟踪培养。另一方面,将进入外资、独资、民营企业与中介机构的“新经济、新社会组织”的培养对象列入市委组织部“两新组织基层党务工作者”名单,开办“上海市优秀大学毕业生党员骨干培训班”(又称“班长工程”)进行党务技能培训,与市科教党委、社会工作党委合作建立起一支“两新”组织基层党务工作者队伍,在新的经济、社会领域中发挥党员骨干优势,开展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

“选苗育苗工程”工作开展以来,虽然培养选拔了大批优秀大学毕业生进入党政领导干部队伍,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在实施过程中依然存在着不足。如进入机关党政管理人才队伍接口不畅,造成培养对象中途流失;跟踪培养机制不健全,进人工作岗位后的后期培养缺失等问题。成绩是成功的基石,不足是前进的动力,只有通过深入细致的工作,扎实有效的措施与奋斗不息的努力,才能将优秀大学生的培养选拔工作推上新台阶。

6年来,“上海高校毕业生骨干培养工程”通过引导、推荐、选拔与培养等手段,吸引高校优秀大学生学生干部与党员骨干进入党政管理者人才队伍,为培养高学历、高素质、高能力、高觉悟的青年领导干部,做出了应有的贡献。2008年,“上海高校毕业生骨干培养工程”被市委组织部评为“上海市优秀基层党建创新成果一等奖”。

工程管理专业毕业设计体系优化研究 篇4

国家专业指导委员会制定的工程管理专业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管理学、经济学和土木工程技术的基本知识, 掌握现代管理科学的理论、方法和手段, 具有项目经理能力, 能在国内外工程建设领域从事项目全过程管理的复合型高级管理人才。从培养目标来看, 工程管理专业是个实践性非常强的专业, 因而在教学体系设计中, 实践性教学环节就是培养和训练学生专业技能, 满足工程建设领域的实际工作要求的关键阶段。如何搞好实践性教学的研究设计, 是工程管理专业教学改革和发展的需要, 也是适应工程实践领域新技术发展的要求, 是目前我国工程管理专业高等教育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2010年8月8日至11日, 在哈尔滨工业大学召开的第五届全国高校工程管理专业院长、系主任会议上, 与会代表们讨论最热烈、感到最困难的问题, 就是工程管理专业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教学问题。可见, 对工程管理专业实践性教学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笔者所在的武汉工程大学环境与城市建设学院继完成湖北省教育厅教学研究课题“工程管理专业教学体系优化”和“以教育创新为目标的工程经济学课程改革与建设”之后, 又对工程管理专业实践性教学环节进行了深入研究, 特别是对毕业设计体系的研究和优化, 进行了大胆的探索, 取得了较显著的成效。

一、工程管理专业毕业设计选题和内容研究

毕业设计中第一个重要环节是毕业设计选题。选题的好坏, 直接影响学生毕业设计质量、综合能力的提高和专业知识水平的提高, 为保证选题的科学性, 我们做了深入调研, 对大量实际工程选题做了收集、整理和研究, 形成了以下研究结论, 并且已经应用于本专业的毕业设计选题实践中。

(一) 毕业设计工程选题应具有典型性、多样化, 且尽可能结合实际工程

我们在一次毕业设计选题前曾对毕业班120人作调查, 调查结果表明, 大多数学生愿意选择高层框架结构作为课题。高层建筑涉及到测量放线、深基坑支护、施工防护外架、模板工艺、混凝土工艺、钢筋施工工艺、转化层施工、大体积混凝土施工、高强混凝土施工以及文明施工等实际问题, 且常常应用“四新”技术, 技术含量较高。这些问题在日常教学实践中涉及较少, 因此能使学生在设计中学到很多书本以外知识, 适应实际工作需要。鉴于上述情况, 我们近几年开始选择一些在建工程作为学生毕业设计课题, 在设计开始阶段, 要求学生在工地熟悉一周时间, 收集相关资料, 在实施设计时可参考学习施工单位编制的类似工程施工方案和工程实例。我们已经建立并拟今后继续收集较为典型、毕业设计效果较好的工程形成毕业设计选题库, 使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专业方向和特长, 有针对性地选择毕业设计课题。

(二) 制定毕业设计大纲的要求应适应工程实践的发展变化

通过长期的教学实践, 我们可知目前高校教材内容的更新滞后于工程实践, 主要表现在教材内容跟不上国标规范的变化和工程新技术发展的要求, 如屋面防水的泛水做法规范已修改而许多教材未反映;又如目前结构施工图和构件钢筋布置等普遍采用平法标注, 而在工程识图和工程估价的教材中大多未涉及, 教学中也未讲授。为了使毕业设计既结合专业理论, 更与工程实践的发展相适应, 我院走产学研一体化道路, 利用实习基地承接的大量工程项目作为学生实训内容, 同时学生毕业设计选题也多在这些实际工程项目中产生, 较好地实施了我校被湖北省教育厅充分肯定的以“宜化模式”为代表的真题真做。

(三) 毕业设计内容应贯穿工程项目生命周期的全过程管理

作为工程管理专业学生, 今后的工作很可能贯穿建设项目全过程, 主要包括可行性研究、设计、建设准备、施工、竣工验收等过程, 相应地毕业设计的选题应覆盖以下内容, 并针对不同选题提出不同具体要求。

1. 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内容根据工程管理专业学习特点, 主要是项目经济评价和投资估算, 要求字数约1.5万, 初稿完成时间约需6周。

2. 招标和投标。

招投标内容较广, 一般只做施工项目招投标。招投标的政策性较强, 应结合最新的法规政策编写。学生应掌握招投标的主要内容、程序步骤、评标办法、投标技巧以及相关专业技术发展和改革动态。要求字数约1.5万, 初稿完成时间约需7周。

设计选题中工程项目招标文件的编制, 包括国内标和国际标, 分别采用建设工程合同示范文本和FIDIC合同条款。相应地, 工程项目投标文件也分为国内工程和国际工程投标文件的编制。学生根据一整套实际工程项目的施工图纸、合同文本、现场地质勘查报告、招标文件以及相应的国标规范和标准图集等资料, 编制一份完整的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或投标文件。其主要内容包括:综合标 (资质文件和合同条款) 、商务标 (投标报价) 、技术标 (施工组织设计) 的编制。值得一提的是, 商务标中应包括施工图预算或工程量清单报价。此外, 国际投标组的学生还涉及到材料设备询报价、综合单价及分析表编制、专用合同条款的拟定、标书英文翻译等工作。设计内容几乎涵盖了大学4年所学的全部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 并将工程计价、工程招投标、施工组织、合同管理等相关专业技能进行了全面训练, 培养了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施工组织设计、项目管理规划或者监理单位的监理规划。

应掌握施工方案、施工流程、主要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方法、施工平面图布置、施工方案的技术经济指标评价、进度计划安排、质量控制以及安全文明施工方法等。要求字数约1.5万, 初稿完成时间约需6周。

二、毕业设计全过程质量监控体系的建立

从以往的毕业设计环节教学经验和答辩情况来看, 要按专业要求和学位论文的规范要求完成上述所说的毕业设计内容, 无疑需要指导老师在学生设计过程中的悉心指导和在初稿基础上多次反复修改。而且, 毕业设计时间学生正好面临研究生复试和求职就业, 学生能安心做设计的时间不多。因此解决时间安排的矛盾有两种:一是合理安排课程, 保证毕业设计时间;二是本专业要建立适应工程管理专业特点的毕业设计全过程监控体系。

(一) 选题监控

为保证选题质量, 除了做好选题的研究和题库建设工作, 还应建立以下监控制度。

1. 建立毕业设计指导教师资格审批制度。

我院要求毕业设计指导教师必须具有一定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 具有高等学校教师系列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 中级以下专业技术职称人员不能单独指导毕业设计。此外, 指导教师应具有实际设计和研究工作的经验, 具有与课题有关的全面的知识储备, 治学严谨, 责任心强, 专业水平高, 能够做到悉心指导, 授业解惑, 同时严格要求学生。

2. 建立毕业设计内容审核制度。

作为毕业设计课题, 应该符合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及实践教学大纲要求, 并且有一定的典型性和实用性, 能使学生受到全面的工程实战训练, 培养学生专业技能。选题应有可行性, 应与毕业实习、工程实践和科学研究相结合, 提倡“真题真做”, 也可模拟实际工程。另一方面, 课题要有一定的综合性, 知识覆盖面要广, 有益于学生综合运用本学科的各种专业知识和技能。我院工程管理在毕业设计选题操作中, 采用将同一个实际工程项目按不同建设阶段划分为多个选题, 有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 招标文件的编制, 投标书的编制, 监理规划和实施方案的编制等, 同一个项目不同选题的学生组成一个设计小组, 共同配合完成一个项目完整的工程管理全过程设计文件的编制与实施, 使学生在有限的设计时间内得到专业能力的全面锻炼和提高。

3. 建立选题分配原则和方法。

选题计划确定后应向学生公布, 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实习就业情况, 申报选择意向。要保证独立完成, 一生一题, 如数人一题, 应保证每个学生有不同的专题或不同的数据资料。指导教师与学生双向选择与学科综合平衡相结合。

(二) 毕业设计过程监控

在整个设计过程中, 教师的指导与学生的学习应是互动的, 既不是教师单纯地讲解, 也不是学生一味地请教, 重要的是对学生自身内在潜力的激发和专业实践能力的训练。这一过程需采取如下的制度保障。

1. 建立开题报告制度。

学生在撰写毕业设计前, 必须完成开题报告。开题报告主要包括选题依据, 国内外对该课题研究的现状, 文献资料准备情况, 外文文献的翻译, 毕业设计写作的总体构思和主要内容要求, 以及预期的成果和创新等内容。开题报告能够体现学生对课题逐渐理解的过程, 指导教师应重视设计初期的指导工作, 使学生的设计有一个好的开始。

2. 建立设计中期检查与后期审查制度。

中期检查工作是指教师对学生的检查以及教务处、学院对教师和学生随机抽查, 教学督导对毕业设计质量抽查。与此相适应, 指导教师应该分阶段对学生的设计情况进行具体指导和全面检查, 发现问题立即修改完善, 督促学生满足设计要求。教研室要组织指导教师积极配合教务处、二级学院及同行专家的中期检查, 进行集中讲评, 取长补短, 互相促进。同时在不同设计阶段随机抽查并如实记录, 留下第一手资料。后期审查工作是在毕业设计结束后, 由教务处组织专家对全校毕业设计文本随机检查, 对所查毕业设计给出综合评价, 专业教研室和指导教师应对照评审结果开展教研活动, 总结经验教训, 使后期审查制度发挥对毕业设计的质量反馈和提升今后工作绩效的作用。

3. 建立规范严格的毕业设计答辩制度。

毕业设计答辩是对设计过程和成果、专业教学、教师指导、学生能力及态度的一次全面检阅, 具体过程包括指导教师评阅, 评阅教师审阅, 学生答辩和答辩委员会成绩评定, 它在整个毕业设计质量监控体系中起到关键作用, 要严格学生答辩资格审查, 严把答辩关, 避免答辩走过场反过来又影响下届学生毕业设计的态度和质量的恶性循环。我院对答辩中反映出知识和能力很差, 以及态度不端正、弄虚取巧的学生, 限期整改, 进行二次答辩;二次答辩仍不能通过的学生留级重修。

(三) 毕业设计的质量监控方法

毕业设计质量监控的手段与方法千差万别, 这里主要介绍我院工程管理专业在毕业设计工作质量监督过程中一些常用的方法。

1. 现场指导。

现场指导是毕业设计质量监督的主要形式。所谓现场指导, 就是毕业设计质量的监督者, 主要是毕业设计指导老师亲临学生毕业实习和设计现场, 在工程实地指导学生的毕业设计工作, 从而完成对毕业设计工作质量进行监督指导的职责。

2. 随机抽查。

随机抽查是指毕业设计质量监督人员根据毕业设计的安排, 随机抽取一个或多个毕业设计课题检查, 进而了解本专业毕业设计质量和按进度要求的完成情况的一种常用方法。

3. 调查研究。

调查研究是指毕业设计工作质量监控者在毕业设计过程中, 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 从毕业实践中系统全面地收集有关毕业设计教学活动和设计工作的信息资料, 并对其进行审查、整理、分析和总结的一种自觉的监控活动。

三、提高计算机在工程管理专业毕业设计中的应用水平

计算机技术和工程管理专业软件在各种工程建设项目的实施中已得到广泛的应用, 也是本专业毕业生应当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我院工程管理实验室已适应实际工程和实践性教学环节的需要, 建设安装了下列工程软件, 要求学生在毕业设计中, 应掌握运用以下计算机应用技术。

1.CAD技术。

要求学生熟练应用基本命令绘制一般平立剖面图, 这是一项基本技能, 许多专业软件的应用要以此为基础, 如工程计价软件、算量软件等。

2.工程招投标和合同管理软件。

要求学生能熟练使用软件, 进行招标文件和投标书的制作, 并能对招投标的程序进行具体安排和实施, 能编制各程序步骤所需的工作文件, 在使用软件的基础上能综合运用专业知识、投标策略和技巧, 制定和实施评标方法, 订立合同等, 具备完成工程招投标全过程的设计能力。

3.工程造价系列软件。

要求学生能熟练掌握建筑安装工程清单计价软件、定额计价软件、工程算量软件、算量钢筋软件。

4.工程项目管理和施工管理软件。

要求学生能熟练掌握常用软件, 如PROJECT、P3等, 并能绘制横道图和网络图, 计算相关网络参数, 且能在此基础上进行进度控制和质量控制。

5.文字处理软件。

要求学生能熟练掌握Word、Excel等软件进行文本文件的录入、制版等工作, 作为本专业毕业设计的辅助手段。

四、筹备建立毕业设计网站, 尝试构建毕业设计信息化平台

学生在设计中涉及到本专业的各种国家标准和专业规范、施工验收标准, 标准图集等内容广泛。以学院为单位尝试构建毕业设计网站, 将本院各专业毕业设计过程中常用的一些工具书、标准图集、相关的示范文本、合同文本和国标规范, 如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和FIDIC合同条款等资料挂到毕业设计网站上, 以方便学生查阅和使用资料。此外, 我院已通过课程网站等手段, 为师生提供网上交流平台, 实现实时互动式辅导, 不仅使学生的疑问及时得到解答, 还可有效地培养学生积极思考, 并且运用计算机辅助解决各种专业相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陈建国, 许凤.工程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研究[J].高等建筑教育, 2010 (1) :89-94

[2].李明孝, 万爱华.工程管理专业毕业设计 (论文) 工作的探讨[J].高等建筑教育, 2007 (2) :120-122

[3].熊黎黎.工程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J].陕西教育 (高教版) 2009 (4) :49-50

工程造价管理毕业论文 篇5

作者:孙涵旭指导教师:郑洪波;

工程造价中的投资估算、设计概算、施工图预算、承包合同价、结算价、竣工决算(四算两价)实行一体化管理,改变“铁路警察各管一段”的状况,而这需要通过深化行业体制改革,通过市场价格的机制的运行,形成统一、协调、有序的工程造价管理体系,达到合理使用投资,有效地控制造价,取得最佳投资效益的目的,逐步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符合中国国情与国际惯例接轨的工程造价管理体制。

英文摘要:

谈到工程造价的管理和控制,人们便习惯地想到工程预决算,确实,就目前的体制和现实而言,工程造价的管理和控制工作就是预决算,即预决算人员根据已经确定的施工图计算工程量、编制施工图预算,或在施工结束后根据图纸和施工组织设计以及现场施工签证记录等资料编制竣工决算。这固然是必要的、有用的,但也要看到,当预决算人员编制施工图预算或竣工决算时,建设方案和设计图纸都已经是确定了的,而施工是以按图施工为原则,那么这时预决算人员所做的工作只是计算设计变更所产生的费用变化以及防止高估冒算,而假如项目在经济上是不合理的,决策存在失误;假如设计方案在技术上不可行或者不是最优,则预决算人员无能为力,也就是说现行体制下,预决算人员的编审工作只是事后算账,只能消极地反映已完工程量,只能被动地反映设计和施工,这显然是片面的、不够的,因此,必须对建设项目工程造价进行全过程监控。

1、投资决策阶段工程造价的控制。

工程造价的确定与控制贯穿于项目建设全过程,但决策阶段各项技术经济决策,对该项目的工程造价有重大影响,特别是建设标准水平的确定、建设地点的选择、工艺的评选、设备的选用等,直接关系到工程造价的高低。据有关资料统计,在项目建设各大阶段中,投资决策阶段影响工程造价的程度最高,即达到80%~90%.决策阶段项目决策的内容是决定工程造价的基础,直接影响着决策阶段之后的各个建设阶段工程造价的控制是否科学、合理。在建设项目投资决策阶段,项目的各项技术经济决策,对建设工程造价以及项目建成投产后的经济效益,有着决定性的影响,是建设工程造价控制的重要阶段。

作为工程造价管理人员在决策阶段应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并对拟建项目进行经济评价,选择技术上可行的建设方案,并在优化建设方案的基础上,编制高质量的项目投资估算,使其在项目建设中真正起到控制项目总投资的作用。

决策阶段影响工程造价的主要因素有:①建设标准水平的确定;②建设地区的选择;③建设地点的选择;④项目的经济规模;⑤工艺评选;⑥设备选用。

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常有一些工程不顾客观规律,忽视对项目决策过程中的经济评价,导致提高成本、降低效率,影响项目应有的投资效益和社会效益。如建设地区的选择,有一个基本原则,即靠近原料、燃料和消费地的原则。这样在项目建成投产后,可避免原料、燃料和成品的远途运输,减少费用,降低成本;可缩短运输距离,减少流通时间,加快资金周转,有利于企业经营。

又如项目的经济规模,规模经济标准是指产品的合理生产批量,一些产品的生产在一定条件下呈“收益递增”的经济现象,即随生产批量的扩大,单位成本降低,收益上升。

在我国,长期以来一些宜于发挥规模效益的产品生产企业数目过多,生产规模小,集中度低,企业之间缺乏合理的专业化分工与协作,使得资源配置长期处于低水平状态。不少地方与企业不顾经济规模和布局的合理性,重复引进,重复建设,使项目投资和资源严重浪费;有些行业众多企业低水平重复建设,低水平竞争,打内战,这极不利于民族工业发展,不利于与国际惯例接轨,不利于参与世界经济大循环。在全球经济一体化,一个建设项目若出现前期决策失误,不管后期建设实施阶段造价管理如何努力,也无法弥补其损失。

2、设计阶段工程造价的控制。

在项目作出投资决策后,控制工程造价的关键就在于设计。设计是在技术和经济上对拟建工程的实施进行全面的安排,也是对工程建设进行规划的过程。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设计能使项目建设缩短工期,节省投资,提高效率。据西方一些国家分析,设计费一般只相当于建设工程全寿命费用的l%以下,而这l%以下的费用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度却占75%以上。因为对于一般建设工程,材料和设备选用占工程成本的50%以上,而在设计阶段建筑形式、结构类别、设备和材料的选用己经确定。在建设后期实施阶段,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很小(10%以下)。由此可见,设计质量对整个工程建设至关重要。

同一建设项目,同一单项单位工程,可以有不同的方案,从而有不同的造价。因此,有必要在满足功能的前提下,做多个方案,通过技术比较、经济分析和效益评价,选用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设计方案,即设计方案的优化过程。

设计方案优化常采用价值工程又称价值分析法。即在满足功能或尽可能提高功能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成本,其公式如下:V=F/C(式中:V价值系数:F功能系数,C成本系数)。

工程建设需大量投入人、财、物,因而价值工程在工程建设方面大有可为。作为一种相当成熟而又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价值工程在许多国家的工程建设中得到广泛运用。例如,美国1972年对俄亥俄河拦河坝的设计进行了严密的分析。从功能和成本两个角度综合考虑,提出了新的改进设计方案,把滋洪道闸门的高度增大,使闸门的数量从17扇减为12扇,同时改进了闸门施工所用的沉箱结构,在不影响水坝功能可靠性的前提下,节约筑坝费用1930万美元。而用于请专家进行价值工程分析的费用只有1.29万美元,取得了l美元收益接近1500美元的成果。

在工程设计阶段正确处理技术与经济的对立统一关系,是控制项目投资的关键环节。设计人员和造价管理人员必须密切配合,作好多方案的技术经济比较。在降低和控制项目投资上下功夫。工程造价管理人员在设计过程中,应及时对项目投资进行分析对比,反馈造价信息,能动地影响设计,以保证有效地控制投资。

3、施工阶段工程造价的控制。

施工过程中由于工程变更会带来工程造价和工期的变化,经常会遇到来自业主方对项目要求的修改、设计方由于业主要求的变化或现场施工环境、施工技术的要求而产生的设计变更等。工程变更一旦处理不好常会引起纠纷,损害投资者或承包商的利益,对项目目标控制很不利。首先是投资容易失控,因为承包工程实际造价=合同价+索赔额。承包方为了适应日益竞争的建设市场,通常在合同谈判时让步而在工程实施过程中通过索赔获取补偿。由于工程变更所引起的工程量的变化、承包方的索赔等,都有可能使最终投资超出原来的预计投资,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对工程变更进行有效控制和管理就显得十分重要。

4、工程造价管理体制改革的思考。

水利工程管理毕业 篇6

毕业设计实践环节是高等工科院校本科生在教学的最后阶段采用的一种总结性的实践教学环节,是教学计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深化、升华和拓展的过程。通过毕业设计,能使学生综合应用所学本学科的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进行全面、系统、严格的技术及基本能力的练习。在当前的教育体制下,毕业设计实践环节具有其他教学环节无法替代性,是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重要体现,承担着学校模式向社会模式转换的过渡桥梁作用[1]。因此毕业设计实践环节对大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的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我国对机械类专业的人才需求逐渐加大,各大高校对机械毕业设计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重理论、轻实践的毕业设计实践环节教学模式和管理模式与新型工业化需求之间存在着差距,已满足不了现代社会对人才质量的要求,学术化倾向严重,人才培养模式的单一,欠缺多样性和适应性的培养模式不适应“工程性”与“创新性”的人才培养。把工程教育理念贯穿到毕业设计实践环节中,提升学生工程能力和工程素质,培养大批面向新型工业化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是当前机械专业毕业设计实践环节创新教学改革的当务之急[2]。

一我国工程教育现状与毕业设计实践教学特点

我国工程教育的发展,历史已相当久远,但受传统观念、学校教育和工作环境的影响,在工科学生培养计划上存在着一定程度的重理论轻实践、缺乏基本的工程意识和工程训练现象,对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较弱、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较差。这一切都源于我国工程教育的起源,它不像美国那样一方面聘请具有丰富工程实际经验的工程师来校教学;另一方面鼓励学生、教师参与企业的科研与技术攻关。一开始它就缺乏与工程产业界的密切联系,缺少工程化的环境,因此,形成了具有我国特色的工程教育模式。

工科院校是培养工程技术人员的主渠道,中国工程院一项调查结果表明,目前我国工程技术人员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比较扎实,具备一定的实践与创新能力,但受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的影响,实践环节薄弱,学生的理论知识与生产实践相结合较少,其创新精神和综合素质与时代要求有较大差距,工程技术人员的创新动力、创新目标和创新毅力都十分缺乏。为此,中国的高等工程教育不断摸索自己的发展道路,进行一系列的改革,形成学科门类基本齐全的多层次、多形式的工程教育体系,缩小我国与发达国家差距,培养大批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成为工程教育的历史任务[3]。

工程教育中的工程实践教学环节可分成实验、实习与设计三大类,其中设计又包括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两项。毕业设计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有关先修的工程知识和理论知识分析问题,解决工程实际问题能力的主要环节,是学生在校期间最后阶段采用的一种总结性的实践教学环节,为工程师训练奠基的实践环节。它在整个工科院校教学过程中处于特殊地位。因此它具有理论性、实践性、综合性和独立性等特点。

1毕业设计的理论性

毕业设计是学生运用有关工程知识和理论知识进行的一项工程实践教学环节,因此,学生在设计过程中必须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严谨的科学态度,严格遵守工程设计规律与标准,按照毕业设计的任务与要求,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进行有目的的设计。为了更好地完成毕业设计,学生需要掌握完成设计所学的理论知识,促进了理论知识的学习,同时在理论知识的指导下,使毕业设计合理、实用、经济、安全,并有所创新。

2毕业设计的实践性

毕业设计是学生能否在实践中运用有关工程知识和理论知识的一次检验,因此,学生在设计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完成全部毕业设计。由于工科专业人才的培养是面向工程实际的,学校通过和企业的合作,以实际的课题作为毕业设计的内容,把理论和实践有机的结合起来,在完成毕业设计的同时,进行工程实践活动,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使学生在亲身体验生产第一线的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发现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4]。

3毕业设计的综合性

工科院校的毕业设计工程实践教学环节,它所涉及的工程意识、工程知识和理论知识不是少数几门课程所能完成的,完整的毕业设计过程应该包括题目选择、文献检索、实验设备使用、论文写作与论文答辩等环节。通过该环节的实践,学生不仅巩固了已学的理论知识,也检验了理论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能使学生受到完成一个实际项目所必需的综合基本训练。

4毕业设计的独立性

毕业设计工程实践教学环节,与其他实践教学环节不同,具有独立性。例如课程设计工程实践教学环节,老师下达课程设计的任务与要求是相同的,只是设计的参数不同,因此学生的设计思路、设计方法和设计步骤是一致的,同学之间可以互相参考、互相借鉴,甚至有的同学还可以互相抄袭。而毕业设计,基本上是一人一题,设计的任务与要求不同,设计思路、设计方法和设计步骤是完全不同的,学生必须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工程知识自己独立完成。

二毕业设计工程实践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途径

1从思想上重视毕业设计,以积极的态度对待毕业设计

目前,部分学生对毕业设计工程实践教学环节的目的、意义、作用认识不足,认为这是在大学学习的最后一个环节,指导老师都是本专业的老师,不会在这一环节中给不及格,因此不能以负责任的态度对待毕业设计工程实践环节,而是应付了事,走走过场,没有把主要精力投入到设计中去。为此,在毕业设计开始前,学校应认真搞好毕业设计的宣传教育工作,使学生及指导教师明确毕业设计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所占据的重要地位,让学生从思想上重视毕业设计,以积极的态度对待毕业设计。重视毕业设计是提高毕业设计质量的前提。

2以学生为主体,合理选择毕业设计题目

在毕业设计题目的选择上,目前大部分学校采用的是教师拟题、学生选择的方式,这种方式虽然教师在制定毕业设计题目时能从专业培养目标出发,力求巩固、深化和扩大学生所学知识,有利于学生得到较全面的训练,有利于培养其独立工作能力,并能很好地确定工作量及难度等优点。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部分学生对老师指定的设计题目没有兴趣,想尝试做一些自己喜欢的课题,但又不知如何下手。还有,有时一个题目多人选择,选不上的,就要去作他没有兴趣的题目,这样学生的积极性不高,势必会敷衍了事。为此,在确定毕业设计题目时,近几年我院一方面实行选题申报审核制度,即由指导教师申报毕业设计题目,经学院毕业设计工作小组审核批准后,供学生选择,指导教师所申报的题目数量是按着学生的人数申报的,所以学生的选择空间很大,多数学生都能选择到自己感兴趣的课题。另一方面,没有选择到自己理想课题的学生,我们本着因材施教、扬长避短的原则,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提出毕业设计题目,在与指导教师共同研究、探讨后,确定毕业设计题目[5]。对于那些已经签到工作单位的学生,鼓励学生根据将要从事的工作,结合工作单位的实际情况,尽量选择与实际工作有关的课题。endprint

3合理安排时间,有计划地完成毕业设计

我校毕业设计时间安排在大四的第二学期,一般为十一至十五周,这段时间足够学生充分完成毕业设计内容。但是这段时间也是学生面临就业和考研复试的时间段,所以在时间上会发生冲突。一方面,就业的学生没找到接收单位的要参加招聘会,参加单位面试;找到接收单位的学生,有的单位要求学生去实习。另一方面,考研的同学要参加研究生复试,复习复试内容,有的学生还要进行研究生调剂。这些都会占用毕业设计的有效时间,好在我们毕业设计的时间较长,只要学生和指导教师合理的安排好时间,有计划地安排设计内容,就会按时完成毕业设计内容的[6]。

4加强教师的指导,严把成绩考核关

学生毕业设计过程从选题到最后答辩结束,要完成查阅并翻译与本专业相关的外文资料,撰写开题报告,进行设计计算,绘制图纸,撰写设计说明书,答辩等一系列工作,在这期间的每一个阶段、每一个环节完成的质量如何,都直接影响毕业设计的质量。因此,在毕业设计的整个过程中,指导教师应有明确的指导计划,要投入足够的时间和精力,要对设计过程中的每一项具体工作进行规范化管理,对每一项具体工作完成情况予以检查验收,抓好各环节的指导,加强阶段检查,随时掌握学生的进展情况。对于学生最后的成绩评定不是以单一的答辩成绩来认定的,而是综合评定和全面考核。目前我们学校对学生毕业成绩评定制定了一套合理的评分标准,评价内容包括文献调研、实验方案设计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工作量和工作态度、论文撰写质量、创新能力、实验动手能力和设计成果等,每一项内容有具体要求及评分分值,分别由指导教师成绩评分、评阅人成绩评分、答辩小组成绩评分,最后学生的综合成绩是由上述三方给出的评定成绩按一定比例折算而成。充分体现毕业设计成绩的公平性、客观性及合理性[7]。

总之,毕业设计工程实践教学环节是工科院校本科教学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其教学理念就是以自觉适应社会的发展,树立以学生为主体,探索以就业为导向,以满足社会需求为目标的人才培养模式。而工程教育的实质是工程教育源于实践而最终又要归于实践。因此,把工程教育理念贯穿到毕业设计工程实践教学环节中,提高毕业设计的质量,是把学生培养成为满足社会需要的工程人才的必要条件。

参考文献

[1]孙全平,刘远伟,等.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建设的实践与探索[J].高教论坛,2005(6):117-118.

[2]司景萍,高志鹰.提高毕业设计质量的措施探讨[J].高等教育研究,2010(9):43-46.

[3]郭建华.重视工程教育提高工科学生工程实践能力[J].重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4):124-127.

[4]陈奂.抓好课程设计强化能力培养[J].中国电大教育,2006(1):35-37.

[5]彭秀英.立题和过程管理是提高毕业设计质量的保证[J].中国大学教学,2012(3):75-76.

[6]王智明.工科院校机械专业毕业设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与解决办法[J].高教论坛,2012(2):64-66.

水利工程管理毕业 篇7

1.征 题工作

在毕业设计征题阶段, 要求指导教师拟定的题目在三年内不能重复, 且保证一人一题, 题目数量比学生数量多出10%。对历届毕业设计选题情况进行分析 ,笔者发现学生多倾向于选择常规题目,从未接触过的新题或具有创新意义的题目少人问津。究其原因,对常见机器或设备的常规设计而言,可以查阅大量参考资料,甚至可以借鉴全套图纸,难度较低,易于完成。曾有学生选择参考资料颇少的难题,但完成情况不理想,毕业设计成绩较差。因此,大多数学生认为常规题目更简单、更保险、更易得高分。长此以往,不仅会减少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机会, 而且会导致毕业设计质量的整体滑坡。为避免上述局面的发生,在毕业设计征题工作中,引入“难度系数”的概念,经全体教师投票决定每个题目的难度系数,毕业设计最终成绩与难度系数挂钩,以此鼓励学生选择新题和难题。

2.选题工作

往届毕业设计选题时,所有学生集中在一起,根据绩点的高低排序, 依次在打印出的选题一览表中手动勾选题目,选题后学生与相应指导教师进行有关题目内容的沟通并互留联系方式。这种选题模式存在以下弊端:第一,由于选题时要求所有指导教师均在场,因此选题时间不能与教师上课时间相冲突,选题时间的确定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第二,由于篇幅限制, 选题一览表中只显示题目和对应的指导教师,信息过于简单,学生对题目的认识不充分,使学生的选题有一定的盲目性。第三,在选题过程中,学生选择题目和指导教师,占据主动权,而教师却是无条件地被动接受学生的选择。这种单向选题模式无形之中向学生传递了一个错误信息:即使前期课程不用功,也有机会进行毕业设计,助长了不学厌学气焰。为了节省选题时间,提高选题效率,促进学生学习,笔者自行开发了毕业设计网上选题系统, 选题系统包括题目、选题背景、难度系数、工作量、参考资料、完成条件及指导教师联系方式等信息,学生登录系统后可以在充分理解题目的基础上进行选题,避免选题的盲目性,学生也可以从该系统自行下载审核表和任务书等资料。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切实把高等教育重点放在提高质量上”的指示精神 , 选题系统秉承双向选题的理念,对于学习态度恶劣的学生,教师有权拒绝该生的选题。该系统大大提高选题效率,对学生的学习热情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更好地保障毕业设计选题工作的顺利开展与有序进行。

3.动 员工作

规章制度的制定是保障毕业设计工作顺利开展的前提。在毕业设计前期,召开学生毕业设计思想动员大会,第一端正态度,强调毕业设计的重要性,让学生了解毕业设计不及格的后果,引起学生足够重视,并以历届湖北省优秀毕业设计作为激励,让学生认真对待;第二,强调纪律,集中学习毕业设计期间的规章制度,严格执行过程考核制度,无故不与指导教师见面的学生将取消毕业设计资格;第三,力求规范,讲解毕业设计注意事项,解读毕业设计学生工作手册,介绍毕业设计经验,指出毕业设计中易犯错误,旨在让学生少走弯路。历届毕业设计中,均存在排版等低级错误,为了杜绝此类问题的发生,特制定毕业设计注意事项。事项中涵盖文档编辑、文档排版、图纸打印等诸多细节问题。系主任亲自操作演示在word中使用格式菜单中的“样式和格式”选项,以提高文档编辑质量和排版效率。对开题报告、论文正文和中英文摘要的撰写方法进行详细讲解,让学生做到心中有数,避免盲目进行毕业设计。随着图纸无法打印等问题的频繁发生,机房老师们拟定出图说明,从图层数目、图层类型、图层颜色等方面详细阐述图层的设置技巧和常见误区。本着以人为本的思想,处处为学生着想,提醒学生资料随时备份,以防止文件的丢失,给学生提前打预防针,防患于未然,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自 查工作

在学校毕业设计中期检查之前, 为确保毕业设计工作的万无一失, 系里提前开展自查工作。采用各指导教师自查,指导教师间互查的方法,检查内容并不仅仅局限学生毕业设计的进展和学生工作手册的填写情况, 包括外文翻译是否准确地道、开题报告是否专业及设计方案是否合理等质量问题。

5.审 阅工作

毕业设计总成绩由指导教师评审成绩、评阅教师评阅成绩和答辩成绩三部分组成, 各项所占比例分别为30%、30%和40%。因此 ,指导教师和评阅教师在审阅工作中对学生毕业设计成绩的评定和评语的书写要做到统一化和规范化, 要求指导教师向学生提供指导教师评审意见、评阅教师评语、答辩记录及成绩评定表标准模板,并指导学生认真填写,对评审意见和评语均提出字数要求, 安排首次指导毕业设计的教师学习评审意见和评语的规范写法。将平时考勤、论文、外文翻译、图纸等内容均纳入成绩评定指标中,并进行量化处理,规定各项指标所占比例,力求成绩准确。

6.答辩工作

在毕业设计答辩时, 要求学生制作PPT并宣讲三至五分钟,再接受评委提问。宣讲阶段学生超时的情况时有发生,导致整个答辩过程无法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为了杜绝此类现象的出现,以往均采用手动计时人为干预的方法,不仅计时效率低,而且会干扰答辩进程,影响答辩效果。秉承精细化管理 理念 ,不放过任 何一处细 节 ,设计人性 化计时软 件 ,一旦超时 会自动退 出PPT,严格控制 答辩时间 ,确保答辩 工作按时进行。

7.秘 书工作

毕业设计秘书在毕业设计后期答辩阶段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以往对秘书工作未作统一要求,不同答辩小组的秘书在执行过程中出现标准不统一,甚至相矛盾的情况。为了规范秘书工作,拟定毕业设计秘书工作细则,包括在答辩记录本中分及成绩评定表中填写答辩记录摘要和答辩成绩, 评定毕业设计最终成绩,检查毕业设计内容是否完整,核对毕业设计签字情况及盖章归档等。为答辩成绩的给定、答辩评语的撰写及毕业设计最终成绩的评定提供详尽的参考依据。

8.归 档工作

资料归档是毕业设计工作中的最后一个环节, 也是最繁琐最容易遗漏出错的地方,往届漏签、缺页甚至丢失档案的情况均有发生。为确保归档工作的准确无误,笔者设计了毕业设计签字情况核对一览表(如下表所示),要求学生、指导教师、评阅教师、系主任、答辩小组组长、秘书、答辩委员会主任等有关人员分别在档案袋封面、论文封面、审核表、任务书、开题报告、图纸、外文翻译、学生工作手册、指导教师评审意见、评阅教师评语、答辩记录及成绩评定表等相关资料上签字或盖章,规定外文翻译封面上的课题名称统一写英文原文标题而不是毕业设计的题目,指导教师和评阅教师的签字除了图纸、外文翻译和学生工作手册外,一律不允许出现红色笔迹,要求秘书对照表中各项指标逐一检查内容是否完整, 归档后最终由学生签字确认。

“天下难事,必成于精。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将精细化管理理念融入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毕业设计各阶段的工作中,重细节、重过程、重基础、重具体、重落实、重质量、重效果,更好地保障毕业设计工作的顺利开展与有序进行。

摘要:文章指出,将精细化管理理念融入长江大学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毕业设计各阶段工作中,通过引入“难度系数”、采用双向选题、开发网上选题系统、制定注意事项、召开动员大会、开展自查与互查、规范教师评语与成绩评定,设计人性化计时软件、拟定秘书工作细则、设计签字情况核对一览表等措施,有利于保障毕业设计工作的顺利开展与有序进行。

关键词:精细化管理,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毕业设计

参考文献

[1]汪中求、吴宏彪、刘兴旺.精细化管理[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5.

水利工程管理毕业 篇8

1 我院建筑工程管理专业毕业生存在的就业心理问题

1.1 就业焦虑心理有的毕业生认为建筑工程管理专

业是新专业, 没有相同专业师兄师姐们就业经验可以借鉴, 整个就业过程都是在不断地摸索中进行。他们感到就业前景不明, 前途渺茫。在校期间似乎什么都学, 但又学得都不精。经过一段时间的实习实践之后, 发现所学无法适应单位的工作要求, 更感专业知识的缺乏, 进而对就业产生焦虑心理, 严重影响了毕业生顺利适应社会需要、完成角色的转变。

1.2 抑郁心理作为新增专业的毕业生, 学院给予了

他们光明就业前景的设想, 但是就业的残酷现实打击着他们的雄心壮志。他们在盲目乐观与理想和现实差距较大的矛盾中徘徊。他们频频向其所向往的单位投递求职材料, 奔波于参加单位面试的路上, 往往很少接到回音, 在漫长的等待中, 在希望与失落之间, 他们的情绪开始低落, 心情逐渐紧张而压抑, 有的甚至对求职失去了信心。由此产生的挫败感又将加深抑郁。这些心理问题增加了他们就业的难度。

1.3 自卑心理与我院建筑工程技术或工程造价等传

统优势专业的毕业生相比, 建筑工程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存在着自我怀疑。当初他们因为各种原因, 选择了这门新增专业, 自然对该专业充满了期待。在就业过程中, 在看到传统优势专业的毕业生, 不断有用人单位前来选用, “皇帝女儿不愁嫁”的模样, 便不自觉地产生了一定的攀比心理。越是比较, 就越觉得自己所学的新专业是无人问津的弱势专业。这些自卑心理在一定程度上蒙蔽了毕业生的眼睛, 无法正确认识自己所学专业在就业市场上的广阔前景。

1.4 浮躁心理在求职择业过程中, 毕业生面对求职

择业过程中千头万绪的事情, 心情浮躁不安。这类毕业生往往没有主见, 盲目从众, 总是看着眼前的利益, 而忽略了长远之计。

2 对建筑工程管理专业毕业生进行就业指导工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2.1 新增专业毕业生的就业观念没有与时俱进选择

新增专业的学子们经过三年的大学生活后, 依然要面对就业的现实问题。这些学生和传统专业毕业生一样, 对就业抱有过高的期望, 还没有真正做到与时俱进, 就业方面的思想观念亟待更新。

就目前情况来看, 有相当一部分毕业生不能给自己一个恰当定位。认为建筑工程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应该是在是施工现场做管理者, 而不是做具体实施者, 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如果到了单位, 是从基础做起, 而且单位环境艰苦或没有待遇, 甚至工作要求比较苛刻, 理想与现实的落差使他们极易产生跳槽的心理, 更有甚者打算转行。其实, 建筑工程管理专业是要求建筑技术与管理能力相结合的, 在基层锻炼可为以后自身发展打下良好基础。毕业生好高骛远, 往往忽略了这一基本环节。

2.2 新专业知名度低, 就业推荐工作受阻与传统专

业就业推荐工作相比, 新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推荐存在一定的难度。从就业市场方面来说, 对一些新专业, 连用人单位也不甚了解新专业适用哪些岗位、新专业的毕业生具备哪些职业技能。用人单位往往在招聘其他专业毕业生的时候, 才耳闻有这样一个新的专业存在。尽管学院有对新专业做了相应的宣传工作, 但是效果甚微。

3 对新增专业毕业生进行就业指导工作的几点建议

3.1 优化新增专业的结构设置, 加大教育投入, 提高

教学质量, 提高毕业生就业竞争力首先, 在扩招工作中应结合学校自身条件和特点, 适当控制招生增长幅度、相对稳定招生规模, 整合教s育资源, 优化新增专业的结构设置。此外, 提高教学质量才是学院发展的核心内容:要加大引进力度, 努力增加教师总量, 确保新专业教学有足够数量的教师;大力加强实验室和实习基地建设, 确保实践教学质量;强化新专业的教学管理力度, 保证教学质量, 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和教学秩序;及时总结新专业的教学经验, 找准本专业的就业方向, 并以此来确立合适的教学目标, 科学的安排专业课程;做好新生的专业思想教育工作, 开设毕业生的就业指导课, 利用多种宣传媒介, 使新生都能理解学校的办学理念和教学目标, 以及本专业的课程安排和毕业要求;各大高校应多渠道的了解市场动向, 力求将最新的就业信息传达给学生, 提高毕业生就业率。

3.2 新增专业的毕业生应转变就业现念, 树立先就

业、再择业、再发展的观念就业难, 最大的问题是学生的就业观念没有及时转变。毕业生不当的就业观念是就业难的重要原因。这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包括:选择的就业地域多为东部发达地区或大中型城市;选择的就业部门和单位多为垄断行业、政府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在就业观念和择业观念上力求“一步到位”, 过于重视初次择业等。鉴于此, 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应将转变这些学生的就业观念作为工作重点, 尽量降低学生就业期望值, 以确保其顺利择业。

3.3 辅导员应与时俱进, 加强新专业专业知识的了解

及学习, 拓展视野, 提高就业指导的服务水平高校主要通过各班的辅导员来开展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 可以这样说, 毕业生的就业情况主要取决于辅导员的就业指导水平。对于新增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 单凭以往的办学经验显然是行不通的, 学校应加大对新增专业的宣传力度, 增进学生对本专业知识、技能的了解, 拓宽视野, 转变学生陈旧的就业思想观念, 提高就业指导工作水平。辅导员更必须尽全力为学生提供就业信息, 帮助其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各大高校也要为辅导员提供参加职业规划教育专业培训的机会或平台, 提高其专业水平和工作能力。学生一进入大学校园, 学校就应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进行专业思想教育及就业指导, 使其端正学习态度, 树立远大理想, 并帮助他们做好职业规划, 明确职业生涯每一个阶段的奋斗目标和实现所有目标的具体措施。

3.4 学院领导和就业指导工作人员应重视新专业毕

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就业工作是高职院校办学的龙头, 高校中所有的教育工作都不能脱离就业这个最初的办学宗旨。所以, 教育工作者一定要及时更新思想观念, 运用新的就业观念指导新专业毕业生就业。具体工作步骤如下:一是注重新增专业的市场调研, 以市场为导向进行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 强化学生的就业能力素质。二是学院管理者应该对学生的就业工作提起高度的重视, 做足新专业的宣传工作, 加大新专业毕业生的推荐力度, 老师可以通过自己的社会关系主动与对口企业取得联系, 为新专业毕业生开辟就业渠道。三是学院教育工作者应结合各专业的特点和每个学生的专业特长推荐毕业生。四是学院应努力开拓实习基地, 为在校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五是重视就业指导和职业规划指导。各大高校可通过求职、就业讲座, 将最新的就业信息以及就业方面的技巧传授给学生, 丰富其就业经验。

总之, 就业工作一向是我院全局发展规划中的重中之中。不可否认, 新增专业的设立为学院的发展开拓了新的契机。在就业市场需求日益细化的今天, 建筑工程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在某些程度上可以满足建筑行业在这方面的需求。我们仍需创新工作思路, 摸索出一条合适新专业特点的就业指导之路。

摘要:近年来, 高校兴起了专业增开热潮。业内人士分析, 虽然增开专业是高校发展的大势所趋, 但其中暗藏的就业风险不容忽视。面对扩招后新增专业毕业生逐年增加的形势, 如何对新增专业毕业生开展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工作, 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就成为了高校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高等院校,扩招,新增专业,就业指导

参考文献

[1]张翠芬.高校新专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9, (02) .

[2]郭献芳, 师涌江, 吕广, 翁维素, 李慧敏.工程管理专业培养方案及实施途径[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2007, (04) .

[3]余桔云.大学生就业难的成因及对策[J].金融与经济.2006, (04) .

[4]李华平.论扩招形势下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工作[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6, (02) .

[5]林芙蓉.浅析高校扩招后如何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J].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7, (03) .

桥梁工程方向毕业设计教学探索 篇9

一、撰写开题报告阶段

撰写开题报告的目的是让学生对桥梁设计的大致程序有一定的了解和宏观的规划, 对可能遇到的问题有一定的心理准备, 并对如何解决问题有一些初步的思考。虽然学校对本科生开题报告格式有基本的规定和要求, 但现在的大学生动手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表现参差不齐, 在开题报告阶段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1) 无从下笔。无从下笔是学生缺乏独立思考和独立工作能力的表现, 有此表现的学生往往工作态度相对认真, 但工作进度缓慢, 对指导教师依赖性较强; (2) 依葫芦画瓢。撰写开题报告的思路和格式完全参照别人, 这是学生缺乏创新能力的一种表现, 开题报告无自己的特点和思想; (3) 急于求成。思路尚不成熟, 就急于下笔, 开题报告撰写速度快, 但完成质量不高, 对后期可能遇到的困难估计不足, 对后面工作如何开展考虑也不是很细致, 导致后期部分工作容易反复。犯此毛病的往往是一些平常基础较好的学生。对于设计型题目, 即使不写开题报告, 一般学生也能完成毕业设计, 所以并不是所有指导老师都能意识到开题报告的重要性。经过几年的教学摸索, 笔者发现, 重视开题报告撰写, 可以大大提高学生后面设计与计算的工作效率。毕业设计任务书下达后, 大部分学生对即将开始的毕业设计内容较盲目, 通过撰写开题报告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学生无从下笔的状态, 同时开题报告可以让指导老师在正式毕业设计开始之前就了解了每个学生对毕业设计的准备情况以及学生构思存在哪些考虑不周或不当的地方, 这对后面的指导能起到一个事半功倍的效果。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 撰写开题报告好比磨刀, 后面的桥梁设计与计算就好比是砍柴的过程, 指导老师应严把开题报告关。

二、初步设计阶段

从往年毕业设计来看, 在初步设计阶段学生对主要设计参数如何确定一般问题不大, 例如跨径的确定、梁高的确定、箱梁在支点和跨中位置顶板、底板、腹板厚度的确定。不知道如何确定的反而是一些看似简单的细节构造, 比如沿跨径方向箱梁底板和腹板厚度变化点位置的确定及支点位置横梁厚度如何确定等。在桥梁初步设计环节, 指导教师不宜指导过细, 否则学生设计出来的作品缺乏个性, 因为学生只是机械地将教师的构思加以再现, 作品难以看到学生自己的想法。在此环节, 也忌讳给学生提供所谓的范例。虽然不是每个老师都遇到这样的问题, 但笔者几乎每年都遇到这样的学生, 在毕业设计中总是希望老师能够提供一个范例作为参照。第一次指导学生时没经验, 在学生的要求下曾把徐岳老师编著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设计》作为参考书推荐给学生作为参考, 结果笔者指导的五名学生, 参照该书的“第二章整体式支架现浇施工连续梁桥设计”所有人的设计无论跨径大小都是选择三跨变高度连续梁桥, 箱梁型式均为单箱双室。学生这种不加思考的参照, 让笔者意识到提供范例大大禁锢了学生的主动思考意识和创新意识, 因为在没有范例的前提下学生还有可能根据自己基础资料的特点选择跨径布置, 然后根据跨径选择采用变高度梁还是等高度梁和根据桥宽选择单箱单室或单箱多室 (包括单箱两室) 。桥梁设计是一种创造性工作, 但学生长期以来习惯了“填鸭式”“满堂灌”的被动学习方式, 主动思考的意识和能力较差。在毕业设计阶段常规教学模式发生了改变, 是以学生的“学”为主, 教师的“教”为辅, 这时候大部分学生在初步设计阶段会表现出一种畏难情绪或对自己缺乏信心, 具体表现就是:每做一步都希望老师给予判断, 得到肯定的答复后才敢进行下一步。在初步设计阶段, 笔者认为排解学生的畏难情绪和让学生建立自信比具体指导工作更重要。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 在学生设计过程中给予较少的干预, 反而更有利于学生发挥创造性和获得作为“设计师”的成就感。下面以一个学生的设计作品为例, 图2是学生的原始设计方案 (图中L1:边跨跨径;L2:中跨跨径;H1:中支点梁高;H2:中跨跨中梁高;H3:边支点梁高;H4:边跨跨中梁高) , 图3是笔者在学生作品的基础上微调形成的最后方案。学生原始设计方案思路是正确的, 只是思想有一定的局限性, 体现在两点:一是边支点到边跨跨中抛物线的末端不需要采用边高度, 采用等高度就能满足要求;二是考虑到施工方便和减少模板数量, 边跨部分的半抛物线线形可同中跨。这两个问题在设计一开始就出现了, 若当时就指出必然会打击学生的自信和扼杀其探索能力, 所以为了鼓励学生敢于按照自己的构思去设计桥梁, 笔者没有及时指出。事实证明这样做是正确的, 学生随后的发挥超出了想象, 后面的工作完成得非常漂亮。学生原设计完成后, 在笔者的解释和建议下, 学生对原设计进行了微调, 形成了图3所示的设计方案, 修改后的方案实际上简化了原设计, 并没有增加新的工作量, 反而能让学生通过正误比较, 搞清楚问题所在, 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这个设计作品体现了学生思路的正确性, 虽然思想有一定局限性, 但保证了作品的原创性, 它是学生的骄傲, 学生的成就感挡也挡不住, 信心也大增。

三、计算与验算阶段

此阶段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内力计算部分。鉴于桥梁计算复杂难以手算完成, 加上毕业设计时间有限 (以笔者工作学校为例, 一般12周左右) , 桥梁的内力计算部分学生都是采用软件完成。众所周知, 有限元软件的熟练掌握和使用主要靠自学和练习, 虽然在大三下学期的《专业软件应用》这门课程中把桥梁电算软件MI-DAS/CIVIL的使用作为一种技能教给了学生, 但由于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性不强, 课程学分拿到后就基本不怎么再练习了, 所以时间一长, 软件如何操作使用忘了一大半, 等毕业设计需要再用的时候, 很多东西又不得不从头开始捡起, 自学能力强的学得能快一点, 自学能力差的软件的操作反而成为毕业设计的一大障碍, 严重影响进度。从以往的毕业设计来看, 在内力计算阶段光计算软件的熟悉和掌握一般要占去此阶段大部分的时间, 曾有往届毕业生在设计体会中这样写道:“就光对计算软件的操作都需要大量的时间去摸索体会, 没有摸索的人是难以感受到求知过程的那种郁闷又有因成功带来的喜悦的心情。此次设计中, 由于我的专业理论知识不够扎实、对软件的操作不够熟练, 使我走了不少的弯路, 这些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教训。”所以, 对计算程序不精通引起的问题, 除了引导学生在平时学习中加强练习外, 另一方面应就程序应用过程中学生经常遇到的难点进行统一讲解, 使他们少走弯路。在桥梁设计中, 计算分析是十分重要的,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使学生从繁重的脑力和体力劳动中解脱出来, 但随之带来的是有些学生过多地依赖计算机软件, 而对桥梁的基本理论、基本概念缺乏必要的理解, 不能对计算结果的可靠性加以分析和判断。为了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这个问题, 笔者要求学生在整理毕业论文 (计算书) 时要写明各种荷载的计算原理, 例如:对于汽车荷载, 除了要求输出特征截面的位移或内力图外, 还要求学生将程序输出的内力影响线及加载示意图能够整理到计算书中, 这对学生理解基本概念和基本计算原理很有帮助;对于温度荷载, 要求学生参照规范写清楚温度荷载模式和取值方法, 并将各种温度荷载工况作用下的内力图整理到计算书中。对于此部分计算书的撰写, 大部分学生喜欢将程序输出的内力计算数据不加任何整理地罗列在计算书中, 导致计算书中连着几页甚至几十页都是内力表格, 让人看起来眼花缭乱, 找不到重点, 整个计算书 (设计论文) 显得长篇累牍, 一点都不简单明了。所以, 在此阶段应该要求学生不仅要会计算, 还应该清楚整理计算书时只需提取部分数据放到计算书中, 即一般情况下只用把特征截面的数据整理到计算书中即可, 对于这一点认识, 需要指导教师的及时引导。

四、整理计算书、绘制图纸阶段

1. 计算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对于以桥梁设计为题目的学生来讲, 计算书就相当于毕业论文, 计算书不仅有基本内容的要求, 其格式也要满足学校制定的论文写作规范, 譬如, 计算书也是由题名、摘要、目录、章节、参考文献等基本构成, 且题目、目录、章节、图表的字体字号都有统一的规定。论文排版是最基本的要求, 但从往年毕业设计提交的论文来看, 每年总有一小部分学生, 不知道是因为时间仓促, 还是动手能力差, 排版和图表质量总是不尽如人意, 答辩时首先印象分就大打折扣。为了减少上述这些论文撰写不规范问题, 一方面应在平时教学中引导学加强对word、excel等软件的练习, 另一方面在毕业设计过程中尽量引导学生边设计计算边整理计算书, 而不是将计算书完全放到毕业设计的最后阶段整理, 这样操作可以一定程度上解决因时间仓促而影响论文质量的问题。因为没有论文写作的经验, 大多数学生第一次写出来的摘要都很糟糕, 指导教师在批阅论文时修改最多的恐怕是摘要部分, 一般都要让学生重写一到两遍才能满足要求。为了避免学生少走弯路, 在学生动笔之前, 指导教师有必要统一说明一下摘要撰写的基本方法。另外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是, 有部分喜欢投机取巧的学生, 通过一定的途径, 获取了往届学兄或学姐的毕业论文电子版, 然后整个计算书的结构和文字内容完全套用, 只是将数据进行替换后变成自己的论文, 其操作方式类似于流行于网络上的“丹丹体”填字游戏。这种论文虽然不是完全抄袭, 但其影响是极其恶劣的, 若不及时加以制止, 大部分学生都会趋之若鹜。

2. 设计图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对于设计型题目的毕业设计, 一般要求学生完成一定数量的CAD图, 并打印成标准的A3图纸进行提交, 图纸内容主要包括桥型布置图、上下部结构的一般构造图、桥跨结构的钢束或钢筋布置图等。图纸是一种直观、准确、醒目、易于交流的表达形式, 也是答辩时答辩小组老师翻阅最多的资料。因为学生之前的设计与计算过程表现怎么样答辩老师并不是十分清楚, 所以设计图纸画不好, 很容易让学生的整个毕业设计事倍功半。由于平时缺乏锻炼, 学生的图纸存在不少问题, 主要表现有: (1) 画图时, 不知道该画哪些内容, 该标注哪些尺寸, 不清楚自己想用图表达什么。这部分学生的CAD图基本是参照别人的图纸然后依葫芦画瓢完成了自己的作业, 最后提交的图纸, 不仅表达不全, 甚至学生自己都看不懂和解释不清楚; (2) 图面质量较差。图纸比例和布局不合理;标注字号和箭头大小不合适, 整个图面看起来较凌乱;不知道用粗细线布局达到主次分明的目的。导致CAD图质量不高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学生平时缺乏锻炼, 就拿如何确定图纸比例来说, 对具有丰富绘图经验的工程师来说应该是没有什么困难, 对初学者来说是非常头疼的;二是, 一般学生都是把绘图放在毕业设计的最后阶段来进行, 往往时间比较仓促, 没有太多的时间进行修改和完善。提高学生的绘图能力, 一方面除了平时学习中加强对学生的训练外, 另一方面东南大学交通学院桥梁专业的操作方式值得推荐, 就是让专业设计院的工程师参与指导学生。

毕业设计是本科教学计划的最后一个环节, 是衡量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的重要评价内容。透过现象看本质, 指导教师责任心不够、学生态度不端正只是导致毕业设计质量不高的外因, 内在原因是现在的大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意识和能力较差。所以要想从根本上提高毕业设计质量, 达到高等工科教育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现代工程师 (或工程师“胚料”) 的目标, 还是要从改革高等工科教育体制方面入手:一是进行专业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的整体优化, 减少教学内容增加学生课外自学练习,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二是改变传统的“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方式, 尽量以教师的“教”为辅, 学生的“学”为主, 即教学的根本任务是教学生学, 因为学生只有掌握了科学的学法后, 他才能在离开学校、教师以后, 自己不断地在生活和工作中吸取知识信息, 改组和创造出新的知识信息, 成为优秀人才。

摘要:桥梁设计是土木工程专业桥梁工程方向常见的本科毕业设计选题。基于多年指导毕业设计的经历, 指出了桥梁工程方向学生在本科毕业设计各阶段存在的问题, 并给出了相应的教学建议。针对学生在毕业设计各阶段的表现, 透过现象看本质, 认为要从根本上提高工科毕业设计质量和达到工科教育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现代工程师的目标, 应该进行专业课程改革和教学方式的改革。

关键词:桥梁设计,桥梁工程,本科毕业设计,问题,教学建议

参考文献

[1]佟军.关于毕业设计与顶峰体验课程的比较研——以中美本科工程教育为视角[D].上海交通大学, 2009:31-32.

水利工程管理毕业 篇10

一、毕业设计目的与要求

毕业设计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学过的各种理论知识来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是本科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毕业设计的目的应该着眼于提高学生的能力, 例如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路, 扩展所学专业的知识面, 加强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等。隧道工程专业毕业设计的主要目的有:

1.通过毕业设计可以让学生把所学的理论基础如结构设计原理、结构力学等和专业知识有机的融会贯通, 并在指导老师的帮助下, 进一步完善自身的专业素养, 弥补自身的不足, 巩固所学知识;

2.毕业设计是学生毕业前的最后一次完成的综合性作业, 它能够让学生重温本科阶段的各科内容, 对隧道工程及相关专业知识有一个整体的把握, 为毕业后的工作和深造提供更加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

3.学生独立完成毕业设计, 可以培养独立自主的意识, 提高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独立完成文献的查阅和资料的搜集培养学生亲力亲为、敢为人先的精神;

4.隧道工程的实际工程中, 仍然有很多需要创新的地方, 毕业设计可以培养学生求真务实, 勇于创新的精神;

5.检验学校在本科四年的教学成果, 从中发现教学过程中的不足。

土木工程涉及广泛、内容庞大, 毕业设计是学生所学知识的大综合大贯通, 毕业设计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校教学质量的好坏和学生本身专业素养的好坏。提高学生的毕业设计质量对于提高高校的教学品质和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毕业设计存在的问题

(一) 毕业实习方面

毕业实习是学生在毕业时通过动手去亲自体验和实践本专业的专业技能和专业知识, 但如今很多高校的毕业实习已经背离了这个基本思想。以隧道工程为例, 我们可以指出的有:首先, 出于安全、经费等多种因素的考虑, 大部分高校的隧道工程系不让学生亲自参与, 而仅仅局限于现场参观, 他们毕业实习基本上都是在已经建好的隧道中进行参观, 指导教师现场讲解, 对于正在施工的部分基本上是不会允许学生进去的。这样对学生来说没有现场见过隧道的施工就没有一个直观的感受, 就不能根据现场所见的到各种施工情况联系书本上的相关知识, 从而提出自己的疑问, 显然这不利于学生把所学知识运用于实践中去。其次, 很多学生本身没有意识到毕业实习的重要性, 他们认为即将进入工作岗位, 以后有的是时间去实践。而把毕业实习更多的看成去完成学校交给的一个任务。同时在这段时间很多学生忙于找工作而忽视了毕业实习。最后, 学校在毕业实习的投入不足。由于经费投入到教学科研方面的投入产出相对较高, 很多高校把经费投入到教学科研中而忽视了毕业实习的投入, 导致学生的实习地点不具代表性, 没有经验丰富的工程人员现场指导甚至没有动手的机会, 这也无形中使学生认为学校也不重视毕业实习, 学生本身就会更加怠慢。

(二) 指导教师方面

指导教师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 很多高校在教学和科研方面更加倾向于后者, 甚至学校会给老师下达任务, 如必须发多少篇论文, 必须争取到多少科研经费, 必须获得多少奖项等, 这就导致了很多老师把工作重心放在了自己的科研项目上, 而很少投入精力去检查学生的毕业质量。 (2) 隧道工程中很多老师都有自己的工程项目, 所以他们一般都把时间精力放到自己的项目中去了, 甚至根本无暇顾及学生毕业设计。 (3) 部分老师没有实际工程经验, 有部分隧道工程老师甚至没有参与过隧道的设计和修建等, 另外部分老师缺乏指导毕业设计的经验, 在指导学生毕业设计时显得力不从心, 导致部分学生毕业设计的质量不高。三是许多老师把往届毕业设计的题目稍加修改甚至不改就给本届学生, 这就使得学生在做毕业设计时存在侥幸心理, 认为即使做不出来也可以去会抄往届的设计, 而不会独立的去思考和解决毕业设计中的问题。

(三) 学生方面

学生方面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前期准备工作不足。 (2) 学生缺乏主动思考的能力。很多毕业设计几乎都是一个套路, 很少有创新的地方。 (3) 学生在做毕业设计时往往会忽视相互交流的重要性。由于每个人的题目都有部分差别, 因此大部分都是自己埋头苦干而忽视了同学间相互交流的作用。 (4) 缺乏把知识相互串联起来的能力。 (5) 很多学生的毕业设计都存在抄袭问题。部分学生平时不认真学习, 完成毕业设计有困难, 就在其他学生做完毕业设计后抄袭别人的。 (6) 对毕业设计的认识不清楚。很多学生认为毕业设计是能拿到学位证和毕业证的前提, 他们是为了拿证而去被动地完成毕业设计, 认为只要设计合格了就可以毕业了。而对毕业设计的质量好坏不关心, 仅仅只是能过通过答辩就行。

三、提高毕业设计质量的方法与思路

(一) 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用于创新的学习态度

指导老师在指导学生毕业设计时应该着力于培养学生的学习态度, 鼓励学生尝试不同的方法来完成设计。在毕业设计遇到问题时, 老师不应该有问必答, 而是鼓励学生通过互联网图书馆等资源去寻找答案。指导老师应该避免高高在上德高望重的思想, 积极和学生探讨所遇到的问题, 适时引导学生思考问题, 对学生在毕业设计中浮躁错误的态度及时进行批评并督促学生改正。

(二) 提高指导教师素质, 改善指导方法

指导教师素质参差不齐, 应对毕业设计指导老师进行提前培训, 讲授怎样定题怎样辅导等问题。各老师也可以分享往年指导毕业设计的经验供其余老师扬长避短。同时应进行岗前的思想培训, 提高老师对设计的认识程度和重视程度, 以良好的工作作风来帮助学生完成毕业设计。老师在指导过程中应不断总结学生在毕业设计中的问题, 思考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和解决方案, 为后续指导提供经验指导。另外还应注意学生在设计过程中的通病, 指导过程中着重强调该类问题。对待不同学生采用不同的指导方法, 因材施教、因人而异。尝试不同的毕业设计指导方法, 例如, 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让经验丰富的设计人员定期进行隧道设计讲座、可以让学生自由组队对同一工程进行多方案的设计, 来多方面探索最适合本届学生的指导思想。指导老师在指导学生毕业设计时应重在引导而不是直接告知。直接的告诉答案会让学生形成一种依赖心理, 这不利于培养他们自己寻找资料和答案的能力。老师可以在大方向上为学生导航, 而要求学生自己去查阅相关文献资料, 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提高毕业设计的管理能力

毕业设计不仅仅是指导老师和学生的事情, 也是学院乃至学校的事情。学院和学校的教学管理部分应该加大对毕业设计的管理, 制定科学的管理模式。例如, 在毕业设计时, 应该随时抽查指导教师的指导情况和学生毕业设计的完成情况。必要时可以邀请除指导老师以外的隧道工程系老师进行提问抽查。管理部门同时应该认真听取老师、专家和学生的意见, 不断完善对毕业设计的管理和评价体系。毕业答辩是检验学生设计好坏和老师指导好坏情况的最终体现, 院校应该切实深入实际, 把握答辩这个最后的关卡, 在最后这道线上做好毕业设计的质量控制。答辩之前应制定科学合理的答辩评判标准供老师和学生参考, 答辩时一旦发现某个设计达不到要求的标准, 应该认真彻查找出问题并认真修改设计, 直到达到能够通过答辩的水准。

(四) 多带学生去现场

实践出真知, 隧道工程的学生应该对隧道的设计、评审、施工、验收等一整套流程有总体把握, 且对每个细节都应该有丰富的认识。毕业设计不是闭门造车, 而是多去现场了解情况反馈给他们自己做的毕业设计, 这样既能够丰富现场经验, 也能够提高学生对隧道的认识, 从而做出高质量的毕业设计。

毕业设计是学生在校时间的末期和踏入社会的前期, 对学生来说是一个复杂的心理变化期。毕业设计的开展也伴随着学生和老师各种心理和思想的交织, 对毕业设计的质量控制也显得尤为重要。总结如上段落有以下结论:土木工程专业知识丰富、内容庞杂, 为做好毕业设计, 学生应该提前综合各科知识做好设计的知识储备和资料文献的收集整理。指导教师和学生都应该重视毕业设计, 改正态度, 老师认真负责指导学生完成毕业设计, 学生应该独立思考完成设计内容。加强对土木工程毕业实习重要性的认识, 把实习任务认真落实到实处, 必要时在进行毕业设计过程中可去现场观看相关设计施工过程。院校对毕业设计的管理应以科学的管理方式进行, 不断探索和提升管理水平。

摘要:毕业论文是本科生毕业前最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 土木工程专业的毕业设计涉及知识面广而且与工程实际结合紧密。本文以土木工程中隧道工程专业为例, 通过分析毕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来探讨提高毕业设计质量的方法, 并给出一些建议。只有切实抓好毕业设计的每个环节, 只有毕业设计指导老师和学生共同努力, 才能有效地提高毕业设计的质量。

关键词:土木工程,毕业设计,质量控制

参考文献

[1]李丽, 李元垒等.浅谈如何提高本科生毕业设计质量[J].科技信息, 2007, (18) :172-173.

上一篇:质量监控职业教育管理下一篇:提升竹笛教学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