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管理分析

2024-06-11

水利工程管理分析(精选十篇)

水利工程管理分析 篇1

(1) 人的因素。

每个工作人员都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着工程质量。提高工程质量的关键在于提高人的素质, 包括人的政治素质、身体素质、技术素质等。高质量的人及其高质量的工作才能带来高质量的产品。充分调动各方建设的参与者, 使各方参与者能够目标一致, 齐心协力的为工程项目努力是关键。人力资源的有效利用是发挥最大执行力, 对整个工程项口起到关键作用。施工单位的劳动力需求关系到施工过程的连续性、协调性、均衡性的实施, 效果如何, 最终通过施工项目的经济效益反映出来, 因此, 劳动力配置时, 必须从劳动力的素质和数量上合理搭配, 整个项目综合半衡。

(2) 环境因素对工程质量的影响, 具有复杂多变的特点。

因此, 应根据工程特点和具体条件, 对影响质量的环境因素采取有益的措施严加控制。尤其是施工现场, 应营造文明施工和文明生产营造一个安全的施工环境。更为重要的是搞好地方干群关系, 遵守地方风俗, 对加快施工进度尤为重要。

(3) 施工机械设备对施工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

施工机械的配置和合理运用, 是为了达到提高机械作业的生产率, 降低机械运转费和延长机械使用寿命的目的。在组织机械化施工时, 要注意分成几个系列的机械组合, 同时并列施工, 这样可以减少当组合中某一台机械发生故障时造成影响全面的现象。机械选型应挑选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和使用安全可靠的装备, 机械只有适应各自的环境, 才可能安全、可靠和高效的运行, 发挥出它们各自的技术性能, 形成专业的或综合的机械化施工能力。所以, 在施工机械设备选型时, 应注意经济上的合理性、技术上的先进性、操作和维护上的方便性。要根据工期、工程量大小, 安排各类机械的数量。确保满足施工要求, 合理的安排进撤场, 充分发挥机械的能效, 提高机械的使用效率。对特殊设备按要求通过相关部门检测方可进场, 一般设备要定期维修, 保证施工安全。

(4) 施工方法。

包括施工方案和施工工艺。一些工程常因施工方案考虑不周或施工工艺落后, 而造成施工进度推迟, 质量达不到要求和追加投资等情况。因此, 在制定施工方案和施工工艺时, 必须结合技术、组织、管理、经济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 以确定施工方案在技术上可行, 经济上合理, 有利于提高工程质量, 施工进要充分考虑各种方案的优劣, 合理分析, 做到优中选优。

(5) 材料的管理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控制。

严把材料采购关, 必须“三证”齐全, 才可进入仓库。严把质量关, 实行材料报检制度, 施工单位自检、监理抽检、政府质量监督机构和社会共同监管。严格执行采购计划的同时, 根据进度和现场情况适时调整, 进行物耗量差考核的方法, 合理控制材料用量, 对各施工部位的材料用量进行分析, 施工时以便保证质量, 减少损失, 防止积压, 造成资金的挤占, 影响工程项目的有效运转。

2 设计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关键

在建设项目确定以后, 设计就成为基本建设的关键问题。在建设的时候能不能加快速度、保证质量、节约投资, 在建成后能不能获得最大的经济效果, 设计工作起着决定作用。一个先进的设计, 应是采用先进的工艺和设备, 合理地布置场地, 组织好生产流程。应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益, 降低成本, 提高质量, 施工过程中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优化设计, 确定技术方案的合理性、可靠性和经济性, 提高工程效益。现场施工时施工单位应及时的和设计代表进行有效沟通, 把设计发现的问题和没有考虑周全的施工部位进行强化, 优化设计, 将成果转化成生产力。设计单位应与业主、监理单位及施工单位建立各负其责的工作机制、融洽的协作关系。

3 提高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的措施

3.1 加强领导, 落实责任制

领导重视与否是搞好水利工程质量工作的重要前提。水行政主管部门高度重视水利工程质量管理工作, 以对人民负责和对历史负责的责任心真正把工程质量工作落到实处。全面落实责任制, 明确单位领导、项目负责人、工程技术人员和具体工作人员责任, 层层落实责任制, 并加强监督和检查。按照水利工程行业规范和技术要求, 组织施工。一旦出现质量问题, 不管当事人发生什么变化, 都要追究责任, 即工程质量终身制。彻底解决工程当事人不管工程质量如何, 出现问题一走了之的弊端, 使各级、各部门真正负起责任来。抓建制立章, 使管理有序, 调解、化解工作产生上的矛盾, 帮助各职能部门理顺关系, 同时, 对各部门自身难以协调和处理的问题, 及时给以帮助和解决。

3.2 认真抓好施工质量管理

施工中的质量管理涉及建设、监理、设计、施工四方。建设单位是主体, 具有协调其它各方对工程质量进行全面监督检查和管理的责任和权利。各方应积极配合, 努力提高工程建设质量, 创造优质工程。具体说来, 施工中应着重抓好以下一些环节。

(1) 编制施工组织计划, 制定施工技术方案。

坚持技术方案优化, 施工过程中, 开展技术方案优化。①深化设计工作, 通过反复论证, 确保技术方案的合理性和可靠性, 避免方案的反复基础颠覆现象的出现, 造成投资的不确定性。②优选出投入少、工期短的方案, 以提高工程效益。建设、监理、设计、施工各方要根据国家有关施工规范, 结合本工程特点和施工单位的实际情况等因素制定切实可行的施工组织设计和针对本工程的施工技术方案, 施工中要严格按照施工技术方案执行, 不能只考虑单方面的利益不按设计施工。

(2) 实行工程监理制。

监理是受业主委托对工程质量进行监控的, 依法享有对工程质量进行监控的权力。所以, 要树立监理人员的权威, 施工单位在施工中违反施工程序或质量不合格, 监理有权责令其停工、返工。或者与相关部门会商后采取更为严厉的处罚措施, 施工单位不可只强调自身利益, 不考虑工程项目的整体利益。

(3) 建立建全质量保证体系。

建设、监理、设计、施工四方都要有自己的质检组织, 建设单位对工程质量负总责。施工中要对工程分阶段、分部分按程序进行检查验收。施工单位所设质检工程师、专职质检员负责施工三检及施工文件的填写和编制, 按单元工程报验程序报验, 合格后方可进入下一步工序, 并及时向质检组织汇报质检情况, 将发现的问题及时的进行汇总并要求现场能够及时有效的解决, 不能将问题遗留下来, 造成后序施工困难。

(4) 施工过程中, 施工各方要切实把质量控制放在首位, 实行全面质量管理。

施工单位要自觉坚持质量第一的观念。质检组织要本着对事业高度负责的精神, 严把质量关, 质量是施工企业生存的根本, 如质量不能很好的保证, 则无法在建筑市场上立足。

3.3 强化质量控制措施

质量控制实行事先、事中、事后“三控制”。

事先控制是开工前对施工单位提交的技术方案、技术措施、质量保证体系以及管理制度等作严密审核, 特别是对各本工程投入的技术人员的数量和素质提出具体要求。对用于工程的原材料、半成品、成品、设备和运到工地的机械等进行控制, 凡未经项目监理部同意, 不得进人工地。

事中控制就是工序控制。工序控制实行报验制, 它是保证工程质量的有效手段。第一级是为保证监理目标的实现, 指令施工企业建立班组初检、施工队复检、施工企业终检的质检机构与质检制度。第二级是施工企业在其内部检查合格的基础上, 填报“报验申请单”, 报监理工程师工程复验, 复验合格后由业主终验, 保证做到上一工序不合格不得进人下一工序施工, 对单元工程、监理工程师在评定表上签验收意见和评定质量等级, 关键工序要有业主、监理、设计、施工、共同签字, 以确保每道工序都达到设计和规范要求, 按程序施工。

事后控制是对已完成的单元工程、分部工程和单位工程的质量, 继续进行观察、检测, 收集运用过程中的情况, 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同时对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归档, 及时组织有关人员检查验收, 不能拖欠, 造成完工验收困难。

4 结论

总之, 水利工程的建设施工是具有其重要作用和意义的, 水利工程施工的质量严重影响着工程是否能达到兴利除害的目的, 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水利工程建设施工时要严把质量关, 做好水利工程建设施工质量管理工作, 确保水利工程的高品质完成。

摘要:本文主要是结合笔者近些年来水利工程施工经验, 对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的控制问题进行了探讨。

乡镇水利工程管理策略分析论文 篇2

总之,新时期、新发展,给乡镇水利工程事业带来新的挑战和机遇,提升乡镇水利工程工作质量是现代社会发展的要求,是城镇化建设的要求。结合时代发展,利用现代科技和管理手段为乡镇水利建设注入新的动力,从而促进乡镇水利工程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魏义金.乡镇水利的管理研究初探[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3):67-68.

小型水利工程管理质量分析 篇3

摘要:目前,基层水利主管部门组织建设的工程多以小型为主,参与建设的各方资质参差不齐,工程质量管理常常不被重视。虽然这类工程单项规模小,但总体数量多,我们也不可忽视其质量。

关键词:小型水利工程;质量保证体系建议

一 国家的有关规定

为了加强对工程建设的管理,控制工程质量、工期、造价,提高经济效益,国家自八十年代中期起,先后出台了一系列针对大中型水利工程质量管理的改革措施,已显示出较强的优越性和生命力,其核心内容可归纳为:

1、工程建设质量分工负责。工程建设质量管理由项目法人(建设单位)负责、监理单位控制、施工单位保证和政府部门监督。项目法人对工程质量负全面责任,监理、设计、施工单位按照合同及有关规定对各自承担的工作负责,质量监督机构履行政府部门监督职能。

2、注重科技进步和质量管理。有关工程建设的单位都要推行全面质量管理,采用先进的质量管理模式和管理手段,推广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施工工艺,依靠科技进步和加强管理,努力创建优质工程。

3、工程建设实行招授标制。大中型水利工程以及配套和附属工程,要按水利部“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施工招标投标管理规定”进行公开招投标;地方小型工程,由省水行政主管部门制定具体管理办法。

二 基层水利常见的问冠

基层水利部门是实施小型水利工程的主体,肩负的任务既虚又实,常见存在的问题有:

1、技术力量单薄业务水平偏低。设计或监理工作多由县(区)级以上相应单位负责,基层水利人员从思想上有了靠山并产生了惰性,致使整体技术水平徘徊不前,有的还出现下降趋势。另一方面,基层水利技术人员从事上传下达等事物性工作较多,没有或很少有时间进行深造,技术水平提高的速度慢,更缺乏深层次的实践经验,难于承担有一定深度的工作。

2、技来资质不具备多种职能融一身。设计单位按其资质等级及业务范围承担勘测设计任务,监理单位依照核定的业务范围承担相应的监理任务。基层水利部门管理范围窄、级别低、直接面向农村,其职能不单纯是行政管理,技术服务也是一项很重要的内容,兼有设计、监理、施工、政府监督等多种职能,但一般不具备相应资质。

3、设计施工不规范因陋就简意识浓。小型水利工程立项很少组织可行性论证。工程建设常常不合理或不规范。国家或水利部已经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和规范,但很多水利基层单位和个人并没有掌握并付诸实施。小型水利工程多以民办公助为主,建设资金较为紧张,存在能省则省、因陋就简的意识。

基层水利技术人员由于缺乏足够的建筑学知识和艺术训练,往往只注重功能的需求而甚少涉及艺术和美观的需要,使得大部分水利建筑给人们的印象是粗老笨重。

4、监控措施不完善检测手段太落后。多数基层水利部门没有建立起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也没有行之有效的质量监控措施,有的甚至从思想意识上就根本没有这根弦,出现工程质量问题也就在所难免了。对小型工程施工质量的监控多停留在目测上,凭直观印象下结论,很少有先进的监测设备、仪器,更缺乏监测人才,在实施质量监控活动时没有强有力的说服力。

三 几点建议

鉴于基层水利部门的现状,短期内在县内成立具有法人资格的水利设计、水利监理单位也有难度,但实行全面质量管理是大势所趋,不能含糊,小型水利工程也要参照国家有关规定做好全程质量监控工作。

1、开发人力资源培养行家里手。高度重视基层水利行业整体人力资源的开发。要有计划、按步骤地选拔人才去深造,以适应岗位需要和市场需求;鼓励职工在职学习,不断提高整体素质,使基层水利人力资源切实得到保值和增值。

对县或乡镇现有水利技术人员进行适当分工,明确每个人的业务主攻方向,尽早造就农田水利、水土保持、水资源管理、地质及地下水、水行政执法、财务管理等方面的行家里手,并能统揽全局,承担起相应的工作。同时,加强对乡镇水利技术人员的培训,并向其做好技术交底工作,使他们也能独当一面。

2、加强质量教育建立保证体系。“百年大计,质量第一”。要加强对全体水利职工质量意识和质量管理知识的培训,建立和完善质量管理的激励机制,积极开展群众性质量管理和合理化建议活动。国家兴建大中型水利工程前要组织专家审查论证,我们在小型工程立项时也应组织专家进行技术方案讨论,及时弥补设计中的不足;将隐患消灭在萌芽之中。俗话说“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质量管理决不能困小而不为。如果因陋就简,虽然一次投入较少,但将来的运行费用高,使用寿命短,结果并不节省投资,反而有可能劳民伤财。

县级水利部门需要综合监督、设计、监理、施工等多种职能,参照国家的有关规定,建立自己的质量保证体系。工程设计要符合國家及水利行业有关工程建设法规、工程勘测设计规程、技术标准的要求,加强设计过程质量控制,健全设计文件的审核、会签、批准制度。在工程施工时,做好“三控制”、“两管理”、“一协调”工作,用经济手段制约建设各方,确保工程质量达到优质的目的。

3、改进监控方法提高检测水平。为了提高质量检测水平,需购置必要的检验、测试仪器和设备,对工程所用材料和施工质量进行全面检查或抽样检查。通过实测、实量、实敲、实弹等手段,获得准确、客观、公正的监控数据。该好就好,该孬就孬,增加质量监控的说服力和威慑力,减少或避免工程质量评价中的错误、纠纷和矛盾,减少“人情工程”、“关系工程”的弊端。首先,严把材料、设备的进货关。批量购置的材料、设备等,要根据国家、部颁技术标准先检测后使用,不合格的不使用。其次,加强施工质量监测。对重点工序和部位,设置质量监控重点;对关键工序实施旁站监理,严格监控施工质量;技术人员在施工现场要做到“腿勤、手勤、眼勤、嘴勤”。

4、注重美学研究营造景观工程。水利工程与其它建筑工程一样,要注重美学研究与景观设计,这将会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人类已经从原始水利阶段、工程经济水利阶段进入生态经济水利阶段,水工建筑物的建设必须与维护生态和保护环境相协调。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中,各种建筑越来越多地开始注意视角效果,水利建筑也不应该例外,其外表形态应成为人类美学的载体。

5、进行科学管理确保永续利用。要把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作为一门科学来对待,注重向管理要效益,扭转重建轻管的局面。建后形成的小型水利资产要及时移交给有关单位和个人,向他们颁发产权或使用权证书,采取专业管护,拍卖经营、个人承包等形式,以便形成切实有效、适合当地社会情况和不同工程类型的运行管护模式.使新老水利工程都进入良性运行轨道。

四 结语

小型水利工程质量管理分析 篇4

质量兴国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长期战略方针, 提高产品质量和工程质量是我国经济工作的长期战略目标。建设水利工程是大型的综合性产品, 价格昂贵且使用期长, 涉及人民生活环境和生存条件的改善, 其质量的优劣在整个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其中质量检测工作是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重要内容, 也是做好水利工程质量工作的技术保证。随着我国建设事业的飞速发展, 各级领导和广大建设者增强了做好水利工程质量检测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把工程质量视为建设水利工程最重要的条件之一。通常会将以下方面作为重点:判断工程产品、建筑原材料质量是否符合规定要求或设计标准;判定工序是否正常, 测定工序能力, 进而对工序实行质量控制;评定工程产品质量的等级。如通过对堤防建设中填土压实质量检测, 得到检测数据, 将其和质量评定等级标准比较, 进而评定出堤防建设质量的等级;评定质量检测人员包括操作者自我检查的工作准确性程度。要保证和提高建设项目的施工质量, 除了检查施工技术和人员组织措施外, 还要采用质量检测的方法来检查施工承包商的工作质量。这样, 归纳起来, 对水利工程质量检测有以下作用处:质量检测是保证工程质量的重要工作内容。只有通过质量检测, 才能得到工程产品的质量特征值, 才有可能和质量标准相比较, 进而得到合格与否的判断;质量检测为工程质量控制提供了数据, 而这些数据正是施工工序质量控制的依据;通过对进场器材、外协件及建筑材料实行全面的质量检测, 可保证这些器材和原材料的质量, 从而促使施工承包商使用合格的器材和建筑材料, 避免因器材或建筑材料质量问题而导致建设项目质量事故的发生。

2 小型水利工程质量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目前, 有一些小型水利工程在质量管理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 比如前期工作不充分, 工程仓促上马;设计人员水平低, 设计因素考虑不周, 结构布局不合理, 设计深度不合理, 设计深度不够, 方案比较不充分, 设计人员不熟悉规范, 未执行强制性标准;设计质量不高, 图纸粗糙, 施工时随意变更图纸;设计质量缺乏有效监督, 再加上中小型水利工程投资小, 普遍存在费用较紧的问题, 而且一部分资金由地方筹资, 费用比较紧张, 致使施工设备、试验设备陈旧, 且缺乏必要的、有力的检测手段, 更多的依赖于经验与个人判断。以及多数工程是政府投资兴建, 施工单位也多数和政府挂钩, 这就会导致政企不分, 是执法者, 又是经营者的双重身份对保证工程质量是有弊端的。或者质量管理和质量监督部门没有特殊关系但是质量监督和质量管理部门的关系不是很顺, 管理部门以赢利为目的办了一些实体, 有的办了管理公司, 有的办试验室, 强制规定检验试验必须在他那里进行, 这就导致二者关系不融洽, 也不利于对质量的管理。并且有的小型水利工程建设中技术资质不具备、多种职能融一身。比如监理队伍少, 人员素质良莠不齐, 部分人员无证上岗, 工作责任心不强;监理市场不规范, 监理单位存在“一条龙”、“同体监理”、“自行监理”现象, 监理成“兼理”;监理工作不到位, 工作深度和广度不够, 质量能力不强, 缺乏有效的方法和手段。而且基层水利部门管理范围窄、级别低、直接面向农村, 其职能不单纯是行政管理, 技术服务也是一项很重要的内容, 兼有设计、监理、施工、政府监督等多种职能, 但一般小型水利工程监理单位不具备相应资质。还有不少施工单位常常出现抢工期赶进度的现象, 导致对某些工序不够重视, 敷衍了事, 如仓面清理不彻底;凿毛程度不能满足施工规范要求:新老混凝土结合面少铺或漏铺砂浆;为图省事在混凝土水平施工缝面不设键槽, 结果在灌浆或蓄水时, 沿施工缝面出现漏浆或渗漏水等现象。再加上有的施工公司第一位注重的是任务开拓, 认为没有任务就没有饭吃;第二位注重的是产值, 完不成产值企业就谈不上效益;第三位注重的才是质量, 工作重点本末倒置, 形成企业的质检部门逐步弱化。以上这些都是目前小型水利工程质量管理中存在的严重问题。

3 加强水利工程管理的建议

按照有关规定, 对工程实物检测应由有资质的检测机构承担。如:桩基础、钢闸门的一、二类焊缝探伤、重要的穿堤建筑物、回填土和必须检测的关键部位混凝土, 以及有关规范、规程规定的检测项目, 应由检测单位出具有法定效力的检测报告, 并作为工程质量评定和验收的重要依据。要做到以上要求就必须强化施工质量监督, 比如施工单位要建立完善的工序质量控制体系, 及时提交质量统计分析资料和质量控制图表;及时审核变更设计及其修改的图纸;对施工作业进行严格的监督和检查, 发现违规行为及时纠正;要建立质量信息反馈体系。根据工程要求规定监理目标、进度计划、人员和料物计划, 以及为实现这些目标所进行控制的依据、方法、制度及保证体系等。还要做到规范监理资质管理, 加强对监理持证上岗的监管;加强监理人员培训, 提高监理队伍素质, 解决少数监理人员素质差、监控能力不强、难于胜任监理任务的问题;培育监理市场。监理必须是社会化、专业化的企业单位, 不应挂靠在部门或行业之下;是逐步通过招标选择合适的监理单位, 防止和抵制“同体监理”。要严格制定监理细则, 对掌握各部位、各工序、各阶段工程质量标准、质量检查、质量评定和验收程序等都作详细规定, 使施工企业和工地所有人员都知道在质量控制中做什么、怎么做、以及怎样去评价做的效果, 也便于相互工作协调和各工序的衔接。并且应该加强建设资金管理, 工程投资是确保工程建设的重要保证。投资应统一管理, 实行专户储蓄、专款专用, 单项工程单独记账, 避免投资被挤占或挪用。要严格控制资金使用, 按合同要求、工程进度和质量分期付款。提高工程质量还要靠过硬的技术和合理管理, 这就要求做到大力开发推广应用有利于提高工程质量的先进技术和先进施工工艺及新材料、新产品;增强质量意识和质量法制观念, 依法强化水利工程质量管理和监督;改革和完善质量管理体制, 建立以四项制度为基础, 以建设程序为纽带, 以确保质量为目标的建设管理运行机制, 逐步建立技术法规与技术标准相结合的质量控制体制, 完善项目法人负责、监理控制、设计、施工保证、政府监督相结合的质量管理体系。

结束语

小型水利工程质量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 须从项目的论证、设计、建设、监理、管理等环节抓起, 做好质量全程监控工作。它涉及到方方面面, 参建各方应按照各自的分工, 严格依照国家有关制度和行业标准, 认真履行职责, 正确处理项目建设过程中各种关系。要努力做好工程的质量管理工作, 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 保证小型水利建设工程质量。

摘要:小型水利工程的质量是关系到人民生命财产的重大问题, 也是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问题。目前水利工程质量管理工作的状况存在着许多问题, 为了提高施工中水利工程质量管理的方法, 正确处理项目建设过程中的各种关系, 控制质量安全为关键。三要分析小型水利工程施工中常常出现的一些质量问题, 接着针对这些问题, 提出了质量管理的对策, 比如保障水利工程的质量, 规范水利建筑市场秩序, 落实项目法人责任制, 提高设计质量, 保证施工质量, 提高监理工作水平, 做好政府质量监督工作, 加强质量管理等方面的对策。

关键词:水利工程,质量,管理与分析

参考文献

[1]刘永安.小型水利工程质量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 2010 (11) :250-251.

[2]庞会媛, 许维民, 张凯铭.浅析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中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西部科技, 2008, 7 (17) :54-55.

[3]茹敏社, 陈宇松.水利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措施及方法[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7, 17 (36) .

我国水利工程管理探讨与分析论文 篇5

1前言

提及水利工程,我们通常认为就是那些为了有效缓解水害或者更加充分地利用水资源而修建的工程,根据服务对象的不同,有防洪水利工程、农田水利工程以及水力发电工程等划分。与其它工程相比,水利工程具有影响面广、规模大、投资多、技术复杂、工期较长等特点。

2水利工程管理的探讨与分析

2.1水利工程管理的主要工作

水利工程管理工作的内容多,覆盖面广,具体来说,主要是以下几方面的工作:水利工程管理不仅仅要确保相关设备始终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保证在需要时可以随时投入使用,另外还要保证水利工程相关建筑物的良好状态。另外,就是要做好水利工程的正常修理与维护。事实上,与水利工程的建设相比,管理更加重要,科学管理不仅能够保证树立工程积极效用的发挥,同时也能够延长水利工程的使用寿命。再一个就是根据实际需求,科学调度水利。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要想真正做好水利工程管理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情,是涉及到诸多部门的系统工作,因此不仅需要完善的规章制度为保证,同时也需要进一步明确权责,划清责任,保证各项工作的水利开展,为真正做好水利工程管理提供有力的保障。

2.2水利工程管理的现状分析

近些年来,无论是政府,还是相关部门,都已经开始意识到进一步加强水利工程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也开始采取一些举措,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与效果。然而,从总体情况来看,还是有许多尚待解决之处。具体来说,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树立工程管理缺乏明确的目标支撑。很多水利工程在建设的过程中都带着“放心工程,质量工程”的旗号,但是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由于责任主体不明确,管理关系不清晰等因素的影响,放心工程和质量工程并未真正落到实处,甚至经常会出现因行业保护和区域保护的需要,存在一些不利于水利工程管理的现象。其次,水利工程的管理体制不完善。完善的管理体制可以说是做好水利工程管理的关键所在,然而从目前的情况来说,水利管理设计的相关单位,定性不明确,不同于事业单位,也有别于企业,这与水利工程自身的图书性质有很大的关系。水利工程既有一定的公益性,又伴有一定的经营性,这样很容易导致部门之间的管理关系不顺畅,权责不明确,最终导致内部运营机制不灵活,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不健全等,最终无法有效保证水利工程管理的顺利实施。再次,水利工程管理缺乏必要的经费支持。水利工程不仅建设周期长,而且投资也相对较大,在后期管理的过程中,无论是维修,还是维护,都需要大量的经费支持,设备需要经费支持,人员使用同样离不开经费支持。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经费来源相对单一,经费无法满足实际需求是不争的事实。第四,水利工程管理不及时。近些年来,经济的飞速发展导致人们将主要的精力都放在了如何获取更理想的经济效益上了,盲目用水现象普遍存在。粗放的水利工程管理,对水利工程维修的忽略都导致其应有的积极效用无法得以发挥。最后,管理人员的综合素养有待进一步提升。水利工程管理的顺利实施需要专业化的队伍作为保障。从当前的情况来看,专业人才的匮乏,现有人员的职业素养和专业素养都有待进一步提升。

2.3进一步加强水利工程管理的对策

要想真正做好水利工程管理,笔者认为我们应该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努力:首先,树立先进的管理理念。水利工程质量管理工作关系着水利工程作用的发挥,因此,我们一定要尽快转变观念,尤其是对于领导而言,要将主要的精力和时间放在如何做好对水利工程的管理上,摒弃一些传统的、不科学的做法,不仅仅要重视工程建设,更要重视管理,做好建设与管理并重。另外,在实际开展水利工程管理的过程中,不仅仅要依靠传统的行政手段,更要懂得合理运用法律手段、技术手段。第二,加大宣传力度,拓宽资金来源。水利工程的管理离不开资金的支持。为此,一定要依托报纸、网络、电视等媒体手段,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让公众对水利工程有更加全面、深入和正确的理解和认识,进而吸引更多的企业和社会组织参与到水利工程的管理过程中来,有效拓宽资金的来源,为真正做好水利工程管理奠定坚实、有力的基础。第三,全面提升水利工程管理队伍的综合素养。加快专业人员的引进力度,提升队伍的专业化水平,为顺利开展各项管理工作奠定坚实、有力的基础。与此同时,定期开展培训工作,加强对现有人员的培训,提升他们的职业道德素养与业务素养,不仅要让他们能够以主人翁的高度责任感和使命感投入到各项工作中去,同时也能够更加专业地去开展各项工作。

3结语

水利工程是一件惠民大事,不仅要加快水利工程的建设力度,同时要做好后续的管理工作,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水利工程建设应有的积极效用。然而,这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够实现的事情,需要多部门的共同参与和积极努力。为此,笔者建议,尽快树立先进的水利工程管理理念,以此为依托,采取多种有力措施,去进一步加强对水利工程的科学管理。

参考文献:

水利工程的施工合同管理要点分析 篇6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水利工程的投资不断加大,水利投资建设在基建领域里曾快速增长的趋势。在整个十二五期间预计水利基建投资的规模将达到 9797亿元[1]。这表明了建筑施工企业可以获得很好的机遇,但我国加入 WTO 后,市场经济不断向外开放,作为其中之一的建筑市场也逐步对外开放,国外的建筑企业也进入我国的建筑市场,这使得建筑市场的竞争变得更加激烈,国内的建筑企业在赢得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挑战,建筑施工企业应加强水利工程施工合同管理,争取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本文结合在水利工程建设中的经验就如何加强施工合同建立做些讨论。

2.基本要求

历年来的水灾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国家对此高度重视,不仅展开工程建设,加大了治理江河的力度,还在水利工程建设中推广“三制”改革。“三制”改革即即建设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建设监理制[2]。

合同用来约束建设施工企业施工管理行为,合理的合同管理机制能够提高投资回报率。整个合同管理的过程实施是为了实现项目成功开展的目标,通过运用管理来对工程合同的订立和履行行为而施行管理活动的。水利工程的项目是公益性的,合同管理机构和管理人员应对合同条款要非常了解,因为工程的合同因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而不同,应结合实际对合同进行区分并加以总结,这样才能使合同的实施达到好效果。

3.当前水利工程建设施工合同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水利工程建设施工合同管理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市场行为不够规范,施工合同管理形同虚设

随着国家不断进行管理体制的改革,对水利工程建设的管理越来越规范化。水利工程项目必须实施招投标,但在招投标的过程中出现了问题,比如:发包人通过提出不合理的条件来压低中标价格,承包人迫于企业的生存为了中标而不得不接收发包人提出的条件;还有承包人为了中标而刻意串通其他承包人一起提高中标价,或者承包人故意在中途退出投标,给发包人带来经济损失。这些行为都是扰乱建设市场经济秩序,使得发包人未能顺利实现招投标或者有资质等级和相应管理能力的承包人不能中标,项目无法顺利进行,工程质量不能得以保证。

3.2合同一方承诺不能兑现,造成工程无法顺利实施

在施工过程中,建设单位由于各种原因未能及时供应应该提供的资源条件,致使施工单位无法按工期进度安排正常进行施工,结果造成工程开展缓慢,工期延长;有的施工单位未安排好人员计划、设备也未能及时进场等致使未能在合同规定的工期内完成施工。特别是对于一些项目,由于合同的管理人员对项目没有进行认真的分析,这造成在项目实际实施中遇到一些麻烦,造成对合同的承诺不能履行,造成工程无法顺利完成。

3.3合同签订过程不够严谨,合同约束力不够

合同签订过程不够严谨,合同约束力不够主要表现在工程招投标阶段:签合同的形式过于简单,未根据合同范本编写合同,而由双方自己拟定一个合同,在遇到合同里面不涉及或者有歧义的问题时,双方难免产生争执,好的结果是双方重新协商达到双方可以接受的合同,不好的结果可以造成工程停止施工,不论结果好坏都给工程的建设增添了麻烦。

3.4违法转包或分包现象给合同管理带来麻烦

根据合同法规定,承包人不得将其承包的全部建设工程转包给第三人或者将其承包的建设工程肢解后以分包的名义分别转包给第三人,禁止承包人将工程分包给不具备相应资质条件的单位,禁止分包单位将其承包的工程再分包[3]。承包人不得将建设工程主体结构的施工转包给第三人,必须由自己施工。尽管国家已明文规定,但是在实际的工程建设中,以上这些现象依然存在,这都会造成以下麻烦:合同履行力度不够,工程质量出现不合格的概率大,各方互相推脱责任,施工工期延长。

3.5挂靠现象依然存在,给施工合同管理带来难度

一些没有资质的包工头利用挂靠来骗取发包方的信任而中标的现象还是依然存在的,尽管政府已明令禁止并规定相对应的处罚。但是为了获得利益,这些包工头愿意顶着风险去承包工程项目,而有资质等级的企业为了获得利益也对其敞开大门,只收管理费,不管包工头有没有能力,这给施工合同管理帶来难度

4.对加强施工合同管理工作的几点认识

4.1增强合同管理意识,主动自觉执行合同

施工企业自身应该加强对参与合同管理的人员进行专业的培训,在选取合同管理的负责人应选取有经验、懂法律、工作能力强、有责任感的工作人员。在前期执行合同管理时,应对执行人员进行交底,使其对施工合同的内同充分了解,这样才能做到有理有据和主动自觉执行合同。

4.2增强法律观念,依法进行施工合同管理

近年来随着《合同法》、《招标投标法》的颁布实施,各行各业也制定了相应的条例,施工企业应对其工作人员特别是参与合同管理的人员普及有关法律知识,对合同涉及到的法律、法规应十分了解,依照工作程序进行合同的管理。

4.3建立专门合同管理组织,使合同管理专业化

项目组织管理是项目目标得以实现的重要条件,由于合同管理的特点是知识面广、专业性强,没有专门人员、专门机构来从事合同管理这项工作是无法完成的,所以说建立合同管理的专职机构,配备相应的合同管理人员是非常重要的。施工合同管理作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管理内容,同时建设方与施工方的合同施工合同管理也应在合同管理组织内建立。

4.4积极推广使用合同示范文本

随着水利工程建设市场的不断开放,水利工程合同可以分为总价合同、单价合同和成本补偿合同三种方式,在签订合同时建设方与施工方可以根据实际工程特点选择哪种合同方式,且都有相应的合同范本,这些合同范本起到很大的作用,它基本规定和明确了双方的权利与义务,可以有效的减少合同缺项、漏项和不平等条款的出现。

4.5坚持施工合同审查制度,严格招标时企业资格审查

施工合同能顺利进行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施工合同审查制度,施工合同审查主要检查:合同内容是否符合法律和法规,工程等级和技术要求是否符合国家规范、标准,施工企业的资质等级审查、信誉程度、经济状况,合同条款是否详尽、明确。通过合同审查确保招标公司的队合同履行的能力。

4.6选择好监理队伍是做好施工合同的重要保证

监理单位是为建设单位服务的,它代表着发包方对承包方进行监督,监理工程师在合同执行过程中应能做到科学、独立、公平,对工程出现的问题应能及时责令施工方整改并报告建设单位,对项目的实施有预见性,为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提供保证。

4.7施工合同管理的后评价工作

由于各个工程的实际情况不同,使得施工合同管理工作比较主要在经验方面,所以只有不断的总结,对合同的整个过程进行记录、内容可以是出现的问题和解决的方式,也可以是好的方法,对类似的合同进行归类并形成文档,以供以后进行学习和交流,这有利于提高员工和企业的施工管理水平。

5.结语

随着中国加入 WTO,建筑业和建设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施工合同管理工作已成为水利工程项目管理的主要内容,施工合同管理的成功已成为施工企业是取得较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前提和保证,严格履行合同有关的管理为基础的审查,努力规范水利工程项目建设市场,是水利工程建设项目顺利履行进一步维护承包商的合法权益。

参考文献:

[1]卢飞.浅谈水利工程施工合同管理[J].科技广场,2011(2):93-95.

[2]戴龙.浅谈水利工程的合同管理[J]. 科技资讯,2010(32):129.

小型水利工程质量管理分析 篇7

关键词:小型水利工程,质量保证体系,建议

1 国家的有关规定

1.1 工程建设质量分工负责

工程建设质量管理由项目法人(建设单位)负责、监理单位控制、施工单位保证和政府部门监督。项目法人对工程质量负全面责任,监理、设计、施工单位按照合同及有关规定对各自承担的工作负责,质量监督机构履行政府部门监督职能。

1.2 注重科技进步和质量管理

有关工程建设的单位都要推行全面质量管理,采用先进的质量管理模式和管理手段,推广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施工工艺,依靠科技进步和加强管理,努力创建优质工程。

1.3 工程建设实行招授标制

大中型水利工程以及配套和附属工程,要按水利部“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施工招标投标管理规定”进行公开招投标;地方小型工程,由省水行政主管部门制定具体管理办法。

2 基层水利常见的问题

2.1 技术力量单薄业务水平偏低

设计或监理工作多由县(区)级以上相应单位负责,基层水利人员从思想上有了靠山并产生了惰性,致使整体技术水平徘徊不前,有的还出现下降趋势。另一方面,基层水利技术人员从事上传下达等事物性工作较多,没有或很少有时间进行深造,技术水平提高的速度慢,更缺乏深层次的实践经验,难于承担有一定深度的工作。

2.2 技来资质不具备多种职能融一身

设计单位按其资质等级及业务范围承担勘测设计任务,监理单位依照核定的业务范围承担相应的监理任务。基层水利部门管理范围窄、级别低、直接面向农村,其职能不单纯是行政管理,技术服务也是一项很重要的内容,兼有设计、监理、施工、政府监督等多种职能,但一般不具备相应资质。

2.3 设计施工不规范因陋就简意识浓

小型水利工程立项很少组织可行性论证。工程建设常常不合理或不规范。国家或水利部已经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和规范,但很多水利基层单位和个人并没有掌握并付诸实施。小型水利工程多以民办公助为主,建设资金较为紧张,存在能省则省、因陋就简的意识。

2.4 监控措施不完善检测手段太落后

多数基层水利部门没有建立起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也没有行之有效的质量监控措施,有的甚至从思想意识上就根本没有这根弦,出现工程质量问题也就在所难免了。对小型工程施工质量的监控多停留在目测上,凭直观印象下结论,很少有先进的监测设备、仪器,更缺乏监测人才,在实施质量监控活动时没有强有力的说服力。

3 几点建议

3.1 开发人力资源培养行家里手

高度重视基层水利行业整体人力资源的开发。要有计划、按步骤地选拔人才去深造,以适应岗位需要和市场需求;鼓励职工在职学习,不断提高整体素质,使基层水利人力资源切实得到保值和增值。

对县或乡镇现有水利技术人员进行适当分工,明确每个人的业务主攻方向,尽早造就农田水利、水土保持、水资源管理、地质及地下水、水行政执法、财务管理等方面的行家里手,并能统揽全局,承担起相应的工作。同时,加强对乡镇水利技术人员的培训,并向其做好技术交底工作,使他们也能独当一面。

3.2 加强质量教育建立保证体系“百年大计,质量第一”。要加

强对全体水利职工质量意识和质量管理知识的培训,建立和完善质量管理的激励机制,积极开展群众性质量管理和合理化建议活动。国家兴建大中型水利工程前要组织专家审查论证,我们在小型工程立项时也应组织专家进行技术方案讨论,及时弥补设计中的不足;将隐患消灭在萌芽之中。俗话说“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质量管理决不能困小而不为。如果因陋就简,虽然一次投入较少,但将来的运行费用高,使用寿命短,结果并不节省投资,反而有可能劳民伤财。

3.3 改进监控方法提高检测水平

为了提高质量检测水平,需购置必要的检验、测试仪器和设备,对工程所用材料和施工质量进行全面检查或抽样检查。通过实测、实量、实敲、实弹等手段,获得准确、客观、公正的监控数据。该好就好,该孬就孬,增加质量监控的说服力和威慑力,减少或避免工程质量评价中的错误、纠纷和矛盾,减少“人情工程”、“关系工程”的弊端。首先,严把材料、设备的进货关。批量购置的材料、设备等,要根据国家、部颁技术标准先检测后使用,不合格的不使用。其次,加强施工质量监测。对重点工序和部位,设置质量监控重点;对关键工序实施旁站监理,严格监控施工质量;技术人员在施工现场要做到“腿勤、手勤、眼勤、嘴勤”。

3.4 注重美学研究营造景观工程

水利工程与其它建筑工程一样,要注重美学研究与景观设计,这将会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人类已经从原始水利阶段、工程经济水利阶段进入生态经济水利阶段,水工建筑物的建设必须与维护生态和保护环境相协调。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中,各种建筑越来越多地开始注意视角效果,水利建筑也不应该例外,其外表形态应成为人类美学的载体。

3.5 进行科学管理确保永续利用

要把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作为一门科学来对待,注重向管理要效益,扭转重建轻管的局面。建后形成的小型水利资产要及时移交给有关单位和个人,向他们颁发产权或使用权证书,采取专业管护,拍卖经营、个人承包等形式,以便形成切实有效、适合当地社会情况和不同工程类型的运行管护模式.使新老水利工程都进入良性运行轨道。

4 结语

农村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分析 篇8

农村水利工程在农村饮水、灌溉、防洪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解决了农村的饮水安全问题, 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 促进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同时在农村水利工程建设管理过程中, 也相应保护了农村生态环境, 改善了农村的村容村貌, 提高了人居环境, 促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加强农村水利工程建设管理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和目标[1], 所以加强农村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具有重要的作用和现实意义。

2 农村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存在的问题

2.1 资金投入不足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转型及地方政府不断招商引资, 促使工业和第三产业得到不断发展, 其在地方GDP所占的比例不断上升, 而农业在地方GDP所占的比例不断下降, 再加上对地方政府的考核中农业不是最主要的内容, 这样就导致地方政府对农村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的投入积极性不高, 投入不足[2]。同时农业种植在农民收入中所占的比例也在下降, 其主要的收入来自外出打工, 同时随着生产、生活资料价格的不断上涨, 农业生产投入成本也在不断增加, 这些因素都影响了农民对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的投入的积极性, 导致投入不足。农村水利工程建设管理资金投入不足, 因此在实施过程中并不能按相关设计要求进行施工, 一般会选择通过删减不必要的项目来缩减资金。另外, 承包单位多是采用低价中标, 工程单价较低, 大多都压低临时建设费与不可预见费, 加深了工程实施难度, 给工程质量埋下隐患。

2.2 没有调动农民的积极性, 招投标体制不规范

目前的农村水利工程大多数还是实行集体建设、集体负责的模式, 在一定程度上淡化了农民的主体地位, 没有把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与农民的切身利益相关, 没有发挥农民的主人翁作用, 没有调动农民的积极性, 在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农民的参与率低[3]。工程招标是工程的第一步, 也是工程的关键所在。目前大多工程普遍存在招标流程把关不严, 违规操作现象, 一些资质较低甚至根本无资质设计、施工、监理团队通过挂靠等违法手段混水摸鱼参与到项目建设中, 为工程质量带来了很大的威胁。之所以会出现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质量监督机构、建设单位、监理单位、项目法人彼此没能独立行使职权, 相互间存在干预现象, 责任不明确, 办公过程不具备公开透明化, 招投标监管不力, 让不法份子有机可乘, 导致工程质量无保障。

2.3 盲目进行建设, 难以保证工程质量

为了争取国家在农村水利工程建设方面的资金, 对工程建设缺乏科学、可行地调研、设计、规划, 在没有进行可行性论证下, 水利工程项目立项, 匆忙上马, 盲目建设。同时还施工队伍都存在管理不善, 计划不周、分工不明的问题, 不但造成了设备、材料、人力资源的浪费, 还加大了工程的成本, 导致工程效益低或者干脆转包给其它单位, 致使工程质量难以保证。

2.4 人员综合素质低

农村水利工程在管理上存在管理人员能力薄弱、素质不高、专业技术水平较低的现象。人员配备不足, 且有些人员根本没有施工经验, 缺乏专业技术人员, 无法达到相应要求。就当前情况来看, 大多数水利项目法人都不是专业人员, 且不具备相关知识技能, 缺乏施工管理经验与协调能力不够, 对于管理, 还停留在对实施计划按部就班的传统模式内, 无法根据施工过程中的变化而转变, 且缺乏现代化的信息化管理系统支持;而施工队伍主是由地方水利分离出来的施工单位, 大多资质偏低, 施工队伍整体素质不高, 致使工程质量优劣参差不齐、工程进度无法保证。

3 解决农村水利工程建设管理问题的措施

3.1 增加农村水利工程建设管理投入

首先要增加公共财政投入。公共财政对农村水利工程建设管理投入要通过设立农村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专项资金, 有步骤、有计划定地逐步加大进行。其次是积极引导农民投入。通过技术服务、民主议事、政策引导及加大农业机械设备补贴, 来调动农民对水利工程建设管理投入。最后是积极鼓励社会资金投入。鼓励社会资金以股份制、合作制等方式投入到农村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来, 在社会资金投入过程中最关键的是要明晰产权, 建立投资回报机制和水价形成机制, 这样才能调动社会资金的积极性。

3.2 强化农村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管理

对于水利工程项目要进行调研、设计、规划, 并要进行可行性论证, 要严把施工各个环节, 进行工程项目的精细管理, 需要制定专门的水利工程的规章制度, 为了确保工程建设的顺利实施, 施工各方在每个过程都应遵照建设规范施行, 认真做好落实工作, 切实把好质量控制关, 实行全面质量管理。工程建设基本程序贯穿于整个工程建设, 当中的每一项程序都有相应的法律法规去监督及约束, 以此来打击资质挂靠、违规招标等违法行为。尤其要严格控制工程招标投标各个环节, 尽心尽力做好代理机构的相关工作, 努力提高招标质量。由于目前大部分水利基层单位对招标投标业务不熟悉或自身能力不足, 为了保证招标质量及招标工作的规范化, 固通过招标代理机构来实现项目的顺利实施。由此可见, 招标代理机构不仅可以解决项目单位专业人才匮乏的问题, 同时还减少了一些不法单位借自行招标之机, 行招标之名而无招标之实等违法事件的发生。

3.3 建立激励机制, 完善考核验收办法, 建立长效运行机制

探索竞争立项, 在对农村水利工程建设管理项目进行财政补助时, 要重点考虑绩效因素, 同时要兼顾经济因素和自然因素, 推行“以奖代补”, 推行“以奖代补”。根据农村水利工程的特点和形势, 不断完善农村水利工程考核验收办法。对水利工程建设的资金使用、建设进度、监管、工程质量、组织管理等进行全面考核, 并按考核成绩重新安排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的资金额度。通过推广以林养渠、以库养受益户, 开展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等方式, 扶持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建设, 同时要明确产权主体, 实现“谁投入谁受益”, 这样才能使农村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损毁有人修, 平时有人管, 达到良性循环。推进水利工程两部制水价, 完善水费计收制度和灌溉水价改革, 构建水价财政补贴机制, 解决好水利工程建设项目后期管理的资金问题。

3.4 加强对工程建设管理队伍全能人才的培养

大力提高工程建设管理整体素质水平。加强中小型水利工程建设管理队伍整体素质, 可通过培训将其培养成专业技术过硬、管理经验知识丰富的全能性人才。此外, 由于目前基层单位技术队伍中年轻力量薄弱, 对我国今后发展新时期中小型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相当不利, 因此, 一定要把培养新一代年轻管理人才作为提高中小型水利工程建设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标。农村水利工程是农村的基础设施, 在保障人们的生产、生活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同时对于农业的保产、保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要保障农村水利工程建设管理顺利运行。而农村水利工程建设管理是个系统工程, 要搞好农村水利工程建设管理, 就必须深入到第一线, 多调研、多思考, 能及时发现问题, 并得到有效的解决, 使农村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不断完善, 真正实现为农民服务, 为农村服务, 为农业服务。

参考文献

[1]何芳.浅谈农村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魅力中国, 2010, (07) :12-14.

[2]曹永智, 海波, 祁小芳.谈如何加强我县水利工程的管理[J].农业科技与信息, 2008, (16) :50-51.

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的分析 篇9

1我国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工作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关于我国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工作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文章主要从五个方面进行论述和分析。第一个方面是在我国的水利工程建设管理过程中, 管理工作的权限和相关的责任并不明确。第二个方面是在我国的水利工程建设管理过程中, 对于监理单位的重视程度不够。第三个方面是在我国的水利工程建设管理过程中, 会出现重复建设问题, 工程建设的管理责任主体缺失。第四个方面是在我国的水利工程建设管理过程中, 会面对工程建设施工难度大的问题。第五个方面是在我国的水利工程建设管理过程中, 管理工作还没有非常专业, 同时对于工程变更签单的问题容易混淆。下面进行详细的论述和分析。

1.1在我国的水利工程建设管理过程中, 管理工作的权限和相关的责任并不明确

我国的大多数水利工程建设主导单位都是各级政府, 因此我国的政府部门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但是我国现阶段水利工程的市场意识还是没有明确, 这样就会出现政府部门在工程建设管理过程中的相关权限以及责任不是非常明确。我国政府在工程建设管理中的权限非常大, 这样就导致了工程建设管理的项目负责人权利形同虚设。在整个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没有明显的地位和作用, 这种情况直接的导致了建设管理责任人工作积极性不高, 没有很强的责任意识。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出现问题的时候, 政府的相关部门很难对其进行追责。我国的现有法律没有清晰对建设管理责任人的权限和责任的规定, 这样就造成了一旦出现问题的情况下, 多方推诿的状况。

1.2在我国的水利工程建设管理过程中, 对于监理单位的重视程度不够

在我国的法律中以及我国的工程市场的规则中, 工程建立单位对于整个工程建设的质量影响非常大, 要对全部建设的质量负责, 这样的规定就会给予监理单位很大的工作权利。由于我国的工程建设存在市场主体不明确的问题, 导致了我国的监理单位成为了工程业主方的一个附属单位, 这种关系没有办法让监理单位行使应该行使的权利, 也没有办法发挥应有的作用。我国的工程建设管理工作对待工程监理单位的态度较为冷淡, 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 导致工程中的监理单位面临尴尬的位置。

1.3在我国的水利工程建设管理过程中, 会出现重复建设问题, 工程建设的管理责任主体缺失

在我国的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由于多方位的参与规划, 就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工程建设的规划无序, 管理无序。就容易导致了工程的重复建设以及工程建设的主体缺失。尤其是水利工程建设完成后的维修及管理工作进行过程中, 对于相关的责任没有明确的落实, 很难推进工程的维修的进度, 对工程的质量修护是一种伤害。

1.4在我国的水利工程建设管理过程中, 会面对工程建设施工难度大的问题

我国的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 需要对部分农田进行占用, 农田的占用意味着农民收入的减少, 因此在征地补偿的过程中容易出现矛盾。我国的占用农田支付的费用主要是由当地政府自行筹措, 这样就使得工程在建设过程中出现问题和矛盾。同时由于水利工程建设进程缓慢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项目建设的难度, 影响工程的建设质量。

1.5在我国的水利工程建设管理过程中, 管理工作还没有非常专业, 同时对于工程变更签单的问题容易混淆

在工程建设管理过程中, 图纸的改正签单是在所难免的, 但是很多的管理工作在这一方面存在问题。很多的改正签单没有相关人员的签字或者盖章就直接的进行更改签单处理。业主和监理单位对于签单没有知情权就导致了签单工作严重的不规范, 存在很严重的质量风险。同时签单还存在没有原始底稿的情况, 就让改正签单没有查询的依据, 很可能出现数据错误的问题。

2强化我国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工作的主要策略

关于强化我国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工作的主要策略, 文章主要从五个方面进行分析和论述。第一个方面是在工程建设管理工作中要执行项目管理法人责任制度, 保障工程建设的管理工作基础。第二个方面是在工程建设管理工作中要进一步规范建设合同的招投标及合同签订工作的合理程序, 对于建设管理条件作进一步的明确。第三个方面是在工程建设管理工作中要对项目建设的开工报告相关审批制度做出严格的执行管理, 同时对于工程建设过程中的更改变更问题也要有相应的审批手续。第四个方面是在工程建设管理工作中, 要不断的对施工材料和施工机械以及施工的参与人员进行强化管理。下面进行详细的分析和阐述。

(1) 在工程建设管理工作中要执行项目管理法人责任制度, 保障工程建设的管理工作基础。在我国的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 要首先明确管理负责人的责任制度和责任权限。因为责任人的责任制度的明确是我国工程招投标和监理单位管理等工作的一项重要保障基础。建设管理的相关法人直接的参与整个建设工程的建设管理, 协同监理单位对整个工程的质量进行保障和控制, 全面负责建设管理工作的落实。

(2) 在工程建设管理工作中要进一步规范建设合同的招投标及合同签订工作的合理程序, 对于建设管理条件作进一步的明确。国内的水利工程建设目前已经全面采用公开招标的方式进行管理, 国家也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施工招标文件》为工程建设的管理提供了系统性的依据, 在合同条款中, 编码制工程量清单计价方式更加清晰明确。

(3) 在工程建设管理工作中要对项目建设的开工报告相关审批制度做出严格的执行管理, 同时对于工程建设过程中的更改变更问题也要有相应的审批手续。

按国家下达的通知要求, 项目法人要在项目开工前与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签订合同, 按规定做好土地征用、移民安置、资金筹措、质量安全监督等工作, 才能办理项目开工报告的审批手续。

(4) 在工程建设管理工作中, 要不断的对施工材料和施工机械以及施工的参与人员进行强化管理。由于施工的材料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整个工程的质量好坏, 因此, 作为水利施工单位应该严把材料关, 加强对原材料的管理, 对于一些没有合格证和没有经过建设单位认可的原材料不准进入施工场地。

参考文献

[1]贾卫兵.工程建设监理存在问题分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2 (14) .

[2]聂相田, 郜军艳.水利工程建设现场监理人员配置标准及验证[J].水电能源科学, 2012 (8) .

水利工程管理运行机制创新分析 篇10

1 水利工程管理运行机制中存在问题分析

1.1 维护管理经费不足, 水利设施老化失修。

目前维修养护经费确定的依据还是多年前编制的定额标准, 这些年来物价在上涨, 材料费和人工费逐年增加, 尤其人工费增加幅度更大一些。加上“两项经费”落实情况不理想, 管养分离不彻底, 生产效率不高。这些问题导致的直接后果是不少病险工程得不到有效的维修养护, 设施老化失修问题突出。另一方面养护企业因为无法维持收支平衡, 影响企业进一步发展。

1.2 机构配置不尽合理, 人员难以适应需要。

由于历史的原因, 水管单位及维护企业普遍存在职工老化、人才结构不合理的状况, 体制改革人员分流后, 这种问题更加明显。水管单位中直接从事工程管理的人员少, 尤以技术人员匮乏, 而养护企业虽然人员多, 但能够直接承担维修养护的人员仍然不足, 因此人才结构失衡、人员不适应水管体制运行要求的矛盾比较突出。

1.3 管养协调难度较大, 影响管养工作开展。

水管体制改革以后, 水管单位不直接负责水利设施的维修养护, 其与养护企业通过合同建立工作关系, 当管理段出现险情, 需要经过逐级上报、审批才能落实抢护任务, 这样就会因耽误了时间而使险情扩大, 无疑要增加抢险维护的费用, 所以水管与维修养护工作中协调工作量加大, 影响维修养护工作高效运转。

1.4

政策法规不够完善, 尚难确立长效机制。目前, 政策法规方面仅明确了基层水利服务体系的公益性职能, 但对于服务体系设立方式、所处地位、职责等没有明文规定, 这导致地方水利体制改革政策依据不足, 再加上基层专业执法人员数量较少, 具备相应资格的人员不足, 影响水行政执法。稳定长效的运行机制不建立起来, 必然影响水利工程良性运行。

2 创新水利工程管理运行机制思路与对策

2.1 深化水管体制改革, 完善管养分离机制。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提出, 2020年要基本形成水利工程良性运行机制, 按照公共财政制度要求, 需要区分水利工程性质, 分类推动体制改革。公益性水管单位所有支出均应由财政负担;准公益性水管单位经营收入不能满足各项支出的, 超出部分可由各级财政补足;经营性水管单位各项支出全部通过市场经营解决。小型水利工程面广量大, 重点是深化产权制度改革, 明确所有权和使用权, 落实管护主体及其责任, 并探索通过社会化、专业化管理模式解决小型水利工程的发展问题。管养分离是规范水管运行机制和解决养护企业长期发展的基础, 应通过优化配置、合理使用人力资源来提高工程管理质量;通过提高机械化水平、信息化程度来提高工作效率;通过定岗定编定员标准, 建立高效精简的水管机构。维修养护任务应通过社会招标完成, 使维修养护服务形式逐步实现专业化和社会化。

2.2 利用水管优惠政策, 改善经费不足问题。

随着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 有关水利工程管理的优惠政策逐步得到落实, 例如扩大节水、抗旱设备的补贴范围, 支持农村供水用电执行居民生活或农业排灌价格, 建立健全建设项目占用水利设施、水域补偿制度等。此外, 还有鼓励开展多种经营弥补养护企业经费不足以及鼓励引入多种经济成分参与维修保养业务等政策。利用好这些优惠政策, 再加上严格“依法治水”, 有助于解决经费不足问题。“依法治水”就是通过强化水费征收管理, 积极探索和改进水费征收办法, 从而提高水费计收率, 例如实行分区计价、分季节计价以及不同灌溉水量实行不同的计收标准等。将水费计收与粮田直补挂钩也是提高水费计收率的一个有效办法。

2.3 注重人员教育培训, 提高水管队伍素质。

面对基层水管单位人员业务不精、水平不高的普遍现象, 提高队伍素质是一项重要任务, 只有优秀的人才队伍才能保证水利工程优质的管理, 因此应通过多种途径加大教育培训的力度, 以此提高水利职工的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另外, 还应改进用人制度, 在做好本单位职工培养的同时吸纳优秀大学毕业生、研究生充实到基层水利单位中, 提高水管队伍的整体素质。

2.4 引入竞争效率机制, 健全监督制约机制。

为了充分调动水利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 应当在用人制度中引入竞争机制、效率机制, 既要实施严格的编制管理, 就应实行聘用制和落实竞争上岗制度, 并建立目标责任制和绩效考核制度。实行聘用制和竞争上岗使水利单位内部形成能者上、庸者下的良好的竞争氛围, 增强干部职工的紧迫感和危机感, 同时应对工作中表现突出、贡献大、具有创新精神人员给予奖励, 在职称评定、职务晋升方面优先考虑, 这样才能为人才脱颖而出创造条件。实行目标绩效考核机制, 可以强化岗位职责, 使干部职工目标明确、责任分明。除了完善内部管理制度, 还应加强监督与制约机制的建设, 必须发挥财务收支制度的核心作用, 对经费使用、合同履约、工程外包等行为实施监督和管理, 并落实政务公开制度, 通过群众的监督不断提高水管工作水平。

结语

优质的管理是产生良好效益的基础, 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又是发挥管理水平的重要保障, 所谓“体制决定机制, 机制决定活力”清晰地表达了这层关系。面对体制不顺、机制不活的困境, 既要改革管理体制, 更要创新运行机制, 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发挥水利工程利国利民的长期效益。

摘要:本文针对水利工程管理中存在的体制不顺、机制不活、经费不足等问题, 探讨并提出了创新水利工程管理运行机制思路和对策。

关键词:水利工程管理,创新,运行机制

参考文献

[1]付玉明, 户文华.水利工程管理运行新机制的探讨[J].河北水利, 2014 (05) :42.

上一篇:农村产业结构下一篇:电气误操作风险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