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疑创新

2024-07-02

质疑创新(精选十篇)

质疑创新 篇1

一、改善关系, 营造质疑氛围

心理学告诉我们:和谐、愉悦的氛围易消除紧张感、焦虑感。身心放松, 才思才会敏捷, 学生才能流露出心中的疑惑。因此, 教师要积极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 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培养学生质疑的兴趣和勇气。

首先要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有句古话说:“亲其师才能传其道。”亲密融洽的师生关系, 是教师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保证, 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条件。教师与学生应是人格上的平等关系, 情感上的朋友关系。

其次要热爱学生, 充分尊重学生, 不管他们问得正确与否, 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和积极性是很重要的。爱护学生是教师的天职。教师对学生的爱不同于一般的亲朋之爱, 主要表现在为学生“传道、授业、解惑”上。苏联教育家赞可夫说得好:“不能把教师对儿童的爱仅仅理解为用慈祥的、关注的态度对待他们, 而应同合理的要求相结合。”教师对学生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不能采取放任的态度。在纠正学生缺点时又必须充分考虑到不能挫伤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抑制他们的个性成长。

二、给予时空, 提供质疑机会

把质疑问难视为课堂结构的主要组成部分, 给予足够的空间和时间, 是培养创新思维的重要保证。传统语文教学高耗低效, 其主要原因是:教学时间上, 教师活动多, 学生活动少;教学内容上, 课文分析多, 学生动脑、动口、动手能力训练少;教学方法上, 教师讲得多, 学生自主性、独立性少。因而学生的思想禁锢了, 创造性也没了。现在, 我们都意识到:质疑问难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可一落实到实践就放不开手脚:怕学生质疑打乱讲课秩序;怕学生追根究底, 教师答不上来;怕偏题远、费时多完不成教学任务。因而质疑问难成了形式, 走走过场。因此, 我们要转变观念, 增强创新意识, 充分相信学生的潜能, 改变教学模式, 抛弃烦琐的分析, 把课堂的时间还给学生, 让他们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

质疑的时机是蕴含在教学的任何一个环节中的。

1. 课前预习、思而生疑

以往的预习, 大多是读读课文、查查字典、想想课后问题, 而大量的参考书则为学生提供了便利, 惰性也因此而生。我们不妨要求学生把预习时不理解的问题写在预习作业里, 便于老师及时检查, 肯定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也可随时调整课堂教学, 促使学生带着疑问进课堂, 提高听课效率, 激发他们提问的积极性。

2. 课内质疑、循疑而进

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质疑问难的兴趣, 促进学、思、疑、问、悟的结合并注意循环往复, 不断提高。例如, 教学《司马迁发愤写〈史记〉》一课第三节, 这一段着力刻画了司马迁在遭受酷刑后忍辱负重写《史记》的心路历程, 如果只有教师的讲解是很难让学生触摸人物的深刻灵魂的。于是教者引导学生潜心会文本, 与文本对话, 鼓励他们探究司马迁的心理活动过程, 学生提出许多有价值并且能引导学习过程的问题:为什么在遭受奇耻大辱之后他却不能以死摆脱耻辱?为什么如果这时他选择死亡是没有意义的?为什么他不能轻易放弃写《史记》的重任?教师因势利导, 让学生再读文本, 前后联系, 与主人公展开心灵对话, 层层深入, 走进人物精神世界, 使学生的情感经受一次次洗礼, 一次次升华, 使阅读从文字走向思想, 从浅表走向深刻。

3. 课后质疑、拓展延伸

在课堂教学结束时, 留有一定时间让学生再质疑, 启发他们对思想内容、布局谋篇及相关故事质疑, 提出不同看法;鼓励他们查找资料, 扩大课外新闻阅读面, 课内联通, 做到真正有机会质疑、解疑。

三、积极引导, 掌握质疑方法

读书有所疑, 方能有所思, 读书有所思, 方能有所得, 心理学研究表明, 思维过程总是从问题开始的, 一个勤于思考的人总是善于发现问题, 学生能否善于发现问题, 提出问题, 关键在于老师的引导。

1. 明确学生质疑问难能力形成的阶段性

(1) 示范、鼓励阶段

教师要教会学生质疑, 积极鼓励学生提问。刚开始, 学生可能不知从何入手, 提不出问题。这时教师可以提出问题请学生回答, 学生答不出, 证明他们不是没有问题, 而是没有找到问题, 继而告诉学生应该怎样提出问题。这样, 教师的提问就成为示范。当然, 学生此时所提的问题可能多停留在字、词、句和文章的表面上, 可能是杂乱的, 但不论问题是大是小, 是对是错, 教师都要给予表扬、修改和指导, 保护他们的积极性, 让他们敢提、敢问。

(2) 引导、提高阶段

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 学生已会质疑问难。教师要在此基础上提高质疑的质量。此时教师边教给方法, 逐步将学生思维的着力点引向文章的思想内容和表达技巧上。这一阶段应向“少而精”过渡。重在看提问的质量, 是否触及文章的重难点, 是否有探究的价值, 是否有创新的意识。

2. 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

传统的教学, 只有教师提问、学生解答这一单调形式, 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地位, 没有个性, 没有创新。现在, 我们可以从以下三方面让学生学会质疑。

(1) 学会对同学质疑

每个学生都希望胜过其他同学, 得到老师的肯定。因此, 教师应针对学生这一心理, 充分引导学生相互质疑、合作学习。让学生学会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 听懂发言, 敢于提出不同见解, 展开讨论。这样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又激活了思维, 在这和谐的思维竞争中, 往往会有非逻辑的直接思维的顿悟、灵感的闪现, 创新意识在不知不觉中得到加强。

(2) 学会对教师质疑

教师是课堂的主导者, 可也未必都对。如果能够激励学生敢于向教师提出疑问, 此时教师就应该放下权威的架子, 勇于接受学生的挑战, 还应对这样的学生大加赞赏。因为, 这样不仅能很好地融洽师生关系, 还能激活学生的思维, 增强创新意识。

(3) 学会对教材质疑

这是培养学生大胆质疑, 发展创新思维最重要的形式, 教师应抓住教材这一教学凭借积极引导学生学会质疑。

(1) 对课题质疑

课题是课文的眼睛, 是精华所在, 很有质疑价值。如学习了苏教版第十一册《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之后, 与人教版的课文《“你们想错了”》的课题作比较, 就有学生对同是人物语言作课题, 为何后者加引号而前者却不加产生疑问, 从而明白:一是引用方法的不同;二是在文中表达的情感强烈程度的不同。

(2) 对课文重复处质疑

课文重复的语句, 看似重复, 实则是作者内心情感的逐渐升华。如学习《安塞腰鼓》一文时, 引导学生对文中四次提到“好一个安塞腰鼓”质疑, 为什么作者重复写四次, 从而领悟作者情感的变化, 掌握反复的写作方法, 学会抓住课文中反复出现的句子理清课文的脉络, 了解作者的思路, 使学生的学路与作者的文路吻合。

(3) 对课文的矛盾处质疑

课文中有些语言看似前后矛盾, 实际却是作者匠心所在, 要引导学生质疑。如《嫦娥奔月》这一神话故事反映的是嫦娥的美丽善良与机智勇敢, 作者为什么要把另一个反面人物逄蒙的贪婪奸诈写得具体生动呢?引导学生质疑后讨论, 领会作者是使用反衬手法来凸显人物形象。

(4) 对课文的异常处发问

如《鸟的天堂》一文结尾写道:“这美丽的南国树。”这不是一句完整的句子, 是作者不小心犯的错误吗?让学生质疑、讨论, 从而领悟作者对大榕树的赞美之情溢于言表, 是作者故意为之。

(5) 对课文的联系处质疑

如《厄运打不垮的信念》一文, 作者在课文的第一节把谈迁第一次写《国榷》的艰辛用一连串的数字写具体了, 而后文又把谈迁第二次编写《国榷》的不易也用一连串的数字来表示, 这之间有什么相互联系?让学生联系全文来质疑讨论, 从而领悟到这正是作者独特的情感表达方式:第一组数据的使用既表现了编写的不易, 又说明了谈迁遭受盗窃的致命打击之后心不甘的原因, 同时又与第二组数据形成对比, 再次强烈表现谈迁为了《国榷》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他持之以恒的品质跃然纸上。

当然, 对教材质疑的方法还有很多, 关键在于教者对教材的深入钻研、敏感地挖掘、巧妙地设置。

3. 合理处理学生质疑

为了既能培养学生质疑问难、发展创新思维的能力, 又能完成教学任务, 教师应及时合理地对学生的质疑作出处理。

因读书不认真而提出的疑问应引导学生仔细反复读文释疑;对可以独立解决的疑问应引导独立思考;对游离教学任务以外的疑问, 可作冷处理, 告知课后解决;对有导向性、启发性的疑问应及时给予表扬, 并展开讨论研究, 不以一个学生回答出一个正确的结论为满足, 要鼓励学生发表独特见解, 发展求异思维, 展开合理想象, 有意识地增强创新意识;对一时解决不了的疑问, 允许课后查寻探究。

质疑――创新的源泉 篇2

质疑――创新的源泉

 

祥谦中心小学                             林美琴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的情境,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鼓励学生选择合适自己的学习方式。”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如何创造性理解和使用教材,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创造思维呢?关键在于引导学生学会质疑、解疑。伟大哲学家苏格拉底曾说过:“问题是接生婆,它能帮助新思想的诞生。”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质疑最容易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有了问题意识,学生就会产生解决问题这种强烈的内驱力,就会积极调动自己的观察力、注意力、想象力、思维力等,从而培养学生勇于探究的能力。质疑是创新思维、发展求异思维的源泉。在语文教学中,大胆鼓励学生积极思考,提出疑问,主动参与,发展自己独特的感受、体验,从而更好地活化、优化课堂教学。在教学中我从三个阶段培养学生学会质疑,在质疑过程中激发、培养学生主动性、独立性、创造性探究的能力。

一、课前质疑,激发学习兴趣。

课前质疑改变长期以来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以前,课前预习总停留在生字、新词的预习上,对生字的部首、音序、意思这些周而复始、枯燥乏味预习,难以让学生主动参与。针对这一现象,教师指导学生扩大预习范围,不单从字词入手,还可对课文提出各方面的问题,如从题目中质疑,从词句、内容上质疑,标点符号质疑,还可对教材质疑。刚开始质疑时,学生都

为质疑问题犯难,只会提一些简单问题,如这个词什么意思,题目什么意思,作者是谁,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差生更无从下手,提出问题常没头没尾,或者根本无从考证,我就耐心引导,如教《朱q飞回来了》这课之前,我见一学生预习时苦思冥想就是提不出一个问题来,他说对朱q这种鸟不认识,我说这不是问题吗?你可提出朱q是一种什么样的鸟?接着我再引导他从题目入手,在启发下,他又琢磨了一番,又提出了一系列的问题,朱q原先飞到哪里去?后来为什么又飞回来了?为什么以《朱q飞回来了》为题目?这样久而久之,习惯成自然,班里学生都乐于质疑,而且提问题有了一定的水平,《和时间赛跑》一课,学生在预习时提出了如下的问题:(1)人跑得过时间吗?(2)作者为什么要和时间赛跑?(3)作者怎样和时间赛跑?(4)作者从和时间赛跑中得到什么启示?质疑是创新的源泉,学会了课前质疑,激发学习兴趣,就是创新的起点。

二、课中质疑,探讨中创新。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凡是学生产生疑问的,都可作为探讨的对象,儿童的思维和认知具有独特的视角,在课堂教学中,也要努力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的能力。敢于提出问题的能力。教师在课堂中利用小组合作交流的机会,解决课前预习提出的疑点,小组会解决的自个解决,对于文中重点、难点的问题可在全班讨论交流,共同寻求问题的答案,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在《观潮》一课中,小组交流一些简单的问题:(1)观潮的时间?(2)观潮的地点?(3)潮来之前、潮来之时、潮来之后不同的景象?全班同学对潮来之时进行了深入地探讨,课文从几个方面写出潮水的特点?学生自读,感知全文后对这部分内容自主选择最喜欢的语句读读,谈感受,学生读得有滋有味,有情有趣,读出天下奇观的气势,读出观潮人群的惊奇,从读中感悟自然美和语言美,悟出了文中从大潮的声音、形态变化两方面写出潮水的雄伟、壮观。似乎对于这堂课师生都感到已尽善尽美。可有位细心的学生又提出了一些小疑问,

(1)为什么会涨潮?(2)为什么把农历八月十八定为一年一度的观潮日?(3)为什么说海宁市的盐官镇是观潮的最好的地方?对于这些疑问,全班又炸开了锅,是呀,为什么呢?课堂上又再次掀起探讨的高潮,全班同学又交头接耳,议论纷纷。有的同学说可能是风把海水吹向岸边,有的说是雨水积多了,水面就会上涨。这时爱看科普丛书的.“小灵通”开话了:“我知道,潮水涨落现象是由于月亮和太阳吸引力的作用。”同学们都向他投去了赞许、敬佩的目光,从而也激发了其他同学对课外读物的兴趣。接下来的两个问题,大家开启智慧大门也迎刃而解了,原来农历八月十八是一年中定期的大潮,这天观潮景象最壮观。原来海宁市的盐官镇的钱塘江的杭州湾,江口呈喇叭状,海潮倒灌,成著名“钱塘潮”,潮来时,潮水高度可达3.5米,潮差可达8.9米,在这个地方观潮海潮最雄伟。这样在课中质疑,探讨中创新,学生真正理解了钱塘江大潮被誉称为“天下奇观”的含义,从而更加激发了他们对课文的探索欲望。

三、课后质疑,拓展延伸,创意表达。

在讲读分析课文内容之后,留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再质疑,启发他们从课文内容提出不同的见解,拓展延伸,会更激活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的个性,表达出自己的独特见解。教《捞铁牛》这课时,学生解决了谁捞铁牛?为什么捞铁牛?用什么办法捞铁牛?结果怎样?这些问题后,教师引导学生再质疑,怀丙和尚捞铁牛办法好吗?还有什么办法更好,又能注意环保?学生讨论交流,教师引导创新,学生各抒己见,有的说用石头代替泥沙,却费力。有的说用四条船就可以解决问题,把装满泥沙的船捞铁牛时,不要把泥沙铲到河里去,只要铲到另外两条空船上,再用这两条船去拖第二只铁牛,这样用同样的方法就能把八只铁牛全部打捞上来了。有的说用水代替泥沙,就不怕污染河水,而且取之方便。教师又引导学生通过查阅的资料,交流各自了解到的现代打捞方式,如浮筒打捞、浮吊打捞、混合打捞、解体打捞,这样在课外质疑,

延伸拓展中提高了学生求异、创新的能力。

创新与质疑 篇3

同样,看起来很美的艺术品市场也是这样的一头“熊”,因此,当我们用这个寓言来形容预售和保函运作模式时,无疑会发现,寓言中的警示同样会在现实中重演。

新模式诞生

中国艺术市场成型已历经数年,但迄今为止仍有三大壁垒制约着行业发展,即赝品顽症破坏行业声誉;定价混乱扰乱市场秩序;买入易而卖出难。因此,市场各方都在探寻各类新的参与模式,于是不少新型的艺术品投资渠道也应运而生。

2012年春节之后,一家名为“全美联艺术品交易中心”的机构高调加入了艺术品投资创新大军中并于5月在京试营业,推出了全国首创的艺术品投资“首付+保函”模式。当时,全美联总裁师麒盛介绍称,该中心的艺术品投资遵循了杠杆投资收益,即投资者只需首付10%,即可订购艺术大家的作品,余额由全美联垫付,且此后作品升值的收益全归买家。其间,客户虽然不拥有艺术品的所有权,但是可以优先认购。在3年期内,若艺术品贬值,客户还可要求全额退款,3年内艺术品未售出,客户除享受全额退款外还可以得到投资金额30%的补偿。

另一方面,师麒盛当时还介绍通过银行保函实现了艺术品投资保值,即在全美联预订展所售的作品均会开具银行的等额退现保函。全美联将等额资产抵押给银行,银行对全美联所售艺术品开具保函提供担保,意味着全美联承担了艺术品的贬值风险。3年后,如果艺术品贬值,客户可持保函到银行兑现。为保证银行保函所承保作品的真实性,每幅作品还会开具防伪证明,承诺艺术品保真。

全美联对外宣称的新业务还包括“超级画廊运作模式”,即推荐客户参照雅昌艺术网选出的国画、油画、书法、雕塑等领域最具潜力的500位艺术家,通过艺术品一级市场的销售提成方式来盈利。师麒盛透露,全美联与艺术家的合作并不是直接给艺术家支付报酬,而是帮助艺术家销售作品,同时获取销售提成。顾客首付的10%资金由全美联暂时代管,当艺术家授权全美联签署预订确认书时,艺术家将该首付款作为全美联应得的佣金。

旧警示重现

不过,正当大家都觉得全美联的模式看起来很“全”很“美”时,“千万不能图谋出售一张还没有被打死的熊的皮”的警示开始重现。仅在短短一个月内,全美联的“首付模式”即告夭折,“银行保函”模式也遭遇变故。

在全美联的官方网站上,“全美联将大力推广‘预订模式’,预计首年交易额将达到100亿元。”的宣传语虽然依然在列,不过近日获悉全美联已暂停了“首付模式”并称正根据市场情况在做新的战略选择。

其实,在“首付模式”推出之初,就有业内人士对此表示担忧,即如果抬高艺术品的标价,那么当前的价格已透支了未来很多年后的价格,如此岂不是“杀鸡取卵”,封死了今后的升值空间。因此,可以推断,“首付模式”的初衷很好,但艺术品投资风险很大,全美联原设定的“10%首付”底线偏低,等于将风险都归到自身,必然可能出现无法周转的情况。

6月4日,在全美联发布的《关于全美联艺术品交易中心涉及对某银行业务误导》中称银行并非《艺术品销售合同》的直接责任人,也不承担因《艺术品销售合同》项下发生的因贬值、赝品等而导致损失的一切风险,且银行出具保函的生效日期,为顾客支付全部艺术品总价款的3年后,保函的实际有效期为3个月并非为3年。对此,全美联方面称,“3年”并非保函中约定的时效,而是全美联投资顾问“建议”的投资期限。从保函的实际有效期“被”延长也可以推断出,银行监管和资产抵押的引入无疑放大了交易风险,因此,如果说全美联的营销模式会掀起艺术品交易的春天,可能为时尚早。

“超级画廊”难保真

同样,“超级画廊”运作模式中推荐的500位艺术家中,各级美协、书协理事占比近一半,美院教师占比近三分之一,而目前市场上活跃的当代前卫艺术家几乎都缺位。过于单一的类型,似乎不能反映当前艺术市场真正的投资客体和投资价值。此外,出台这500位艺术家的依据也是参考了国内专业媒体的数据,但目前国内很多数据往往具有水分,因此全美联这份宣称“具有最高学术和投资价值的名单”,其本身的权威性也受到了质疑。

近年来,艺术品拍卖市场上频频传出天价,但能拍出天价的往往是知名艺术家的精品、代表作,其创作的许多应酬之作其实并没有明显升值。因此,即便全美联提供的艺术品盈利收益表中综合了这位艺术家的各类作品,但艺术家的每幅作品是否真都能升值也值得推敲。

平安证券客户经理王彪表示,投资的收益来自于投资物所产生的财富;而投机的收益,是来自于另一个投机者的亏损。因此假如投资者买入了一种不会产生任何类似“利息”的收益商品并指望能以更高的价格卖出的话,那么不管是什么样的商品,风险最终都要转嫁到某一方。“艺术品就是如此,不会有绝对安全的投资,否则就是一场‘博傻’的游戏。”

亟须第三方保险

记者发现,目前全美联的网站还只是一个简单的框架,诸多板块并未得到充实。随着全美联“首付模式”的取消及“保函模式”的变更,坊间开始担忧全美联的模式,甚至有质疑其为“变相集资”的说法。

对此,一家专业从事财产保险的业内人士表示,无论出于什么目的,艺术品交易都需要有文化商的介入,艺术品交易平台也需要一定的生存利益空间及相关法律的配套。艺术品领域的投资风险很高,因此全美联这种高风险创新模式的探索,必然会遭遇很多困难,这次“首付模式”的夭折,也是很正常的情况。

该人士进一步表示,对艺术品市场至关重要的是允许风险转移。国外艺术品保险有非常完整的产业链,从艺术品估值到拍卖、运输、储藏、保养、维修和修缮,每个环节都由专业的商业公司完成。因此一旦出现问题,修缮由专业公司完成,具体金额也可向保险公司理赔。在此基础上,还有再保险机构来帮助保险公司和投资者共同承担风险。但目前国内,有公信力的评估机构依然缺位,艺术品保险配套也几乎是空白。因此在当前国内市场,要想在艺术品金融领域做出一些新的突破,必须要有第三方保险机构的加入。

引导质疑,鼓励创新 篇4

白居易写了多少首诗?白居易的诗歌有什么特点?白居易这首诗是怎么来的?白居易有儿子吗?白居易死在什么地方?这首诗是白居易什么时候写的,青年、中年还是晚年?请老师给我们谈谈古体诗都有哪些形式特点好吗?与白居易同时代的还有王之焕,能谈谈王之焕的诗歌特色吗?王之焕与白居易的风格有什么不同吗?诗中的小娃采的是自家的白莲吗?如果是自家的,为什么要“偷采”?这个小娃多大了,竟然学会了撑船?……

以上是五分钟内学生提出的部分问题。那位老师根本没想到学生竟会提出这么多的问题———其中有许多的问题是他根本无法应付的。而且课堂教学的进展完全出乎该教师的设想。于是,老师在课后哭了……

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面对孩子们的头脑“解放”,我感触很深,无论是传统教育,还是应试教育,中国的孩子向来都是有点压抑的。素质教育来了,新课程改革来了,中国的孩子“解放”了,孩子们能提问题了。暂且不论这些问题是否有价值,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能提出这么多的问题,确实是了不起的进步。我们有理由为此叫好,因为这预示着素质教育春天的到来,新课改之花必将开遍城乡每个角落。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越是敢于质疑的学生,其主体作用越能得到充分发挥。心理学研究表明:疑,最易引起思维的不断深入。美国学者布鲁巴克认为:“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自己提问题。”但是,教师不能满足于学生能提出多少问题,而应关注于提出一些“怎样”的问题,如何引导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学生有问题意识,能“问倒老师”固然可喜,可学生的这些问题是怎么提出来的呢?是由对文本深入理解后所引发的思考,还是为了迎合老师而提出的“脱口秀”?很明显,上述案例中的绝大多数问题是和文本内容无关的。由此,换个角度而言,对于这些完全脱离文本的课堂提问,我们又有什么可喝彩的呢?

学生的问题意识和问题质量源于对文本的感悟程度,如果学生还未深入到文本中,便让学生提出疑问,学生的提问往往容易出现两种情况:一是肤浅,如果教师再引导不当,教学就很容易被牵进繁琐分析的老路子上去;二是泛化,如果教师再引导不当,则教学很容易被落入不着边际的新陷井中去。

好问是多思的前提。提倡好问,并非鼓励学生不假思索地乱问。不要为提问而提问,也不能一疑就问,每题必问。从爱问到善问是一个飞跃的过程,需要经过反复训练,适时引导点拨。我以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一些尝试。

1. 挖掘矛盾,创设“冲突”情境

如一位教师执教《黄河的主人》时,在学生已明白黄河的主人是指羊皮筏子上的艄公后,出示三个句子:(1)那万马奔腾、浊浪排空的气势,令人胆战心惊;(2)我不禁提心吊胆,而那艄公却很沉着;(3)皮筏上的乘客谈笑风生,他们向岸上指指点点,那从容的神情,就如同坐在公共汽车上浏览窗外的景色。引导学生边读边思考,读了这三个句子,你有什么问题。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和议论后,纷纷质疑:黄河水波浪滔滔,我站在岸上都“提心吊胆”,艄公为什么“却很沉着”?一个小小的浪头好像就能把羊皮筏子整个儿吞没,上面的乘客为什么能谈笑风生,从容自如?不难看出,在这个教学片断中教师从课文中的“矛盾”处入手,创设问题情境,激起学生的认知冲突,使学生产生发现问题的浓厚兴趣,主动提出问题。通过讨论,同学们对艄公的勇敢和智慧、镇静和机敏有了深刻的领会,对这位“黄河的主人”油然而生敬意。法国文学家法朗士说:“教学的全部艺术,就是唤起年轻心灵天然好奇心的艺术,它的目的是为了让这种好奇心得到满足。”教师的责任正是要不断满足并提升学生的好奇心与探索欲。

2. 提供示范,潜移默化

有关研究表明,学生提问是从模仿开始的,如果教师倾向于提认知水平高的问题,则学生会以教师为榜样,提出的问题质量较高。因此,教师要做好提问的言传身教,不仅要鼓励学生提问题,而且要站在学生的角度提问,为学生提出问题作示范。如:一位教师在教学《司马迁发愤写〈史记〉》时,只提了两个问题:(1)司马迁为什么要写《史记》?(2)司马迁怎样发愤写《史记》?由于这两个问题富有思考性、启发性,学生很快进入“问题情境”,对课文有了整体的感知。长期以往,在教师的熏陶下,学生潜移默化,所提的问题自然不会表面化、肤浅化。

3. 选择时机,组织讨论

从理论上说,在任何教学环节中,学生都有随时提问的权利。但实践表明,在某些环节提问,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更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语文课中常见的提问时机有:

(1)对重点词句进行质疑。在初读课文阶段要求学生提出不理解的词句,而在精读课文时则要求学生对重点词句进行质疑,尤其是那些与中心紧密相关的词句。如教学《姥姥的剪纸》时,一个学生提出:“刁难”的意思是故意使人为难,多用于贬意。我是那么地爱姥姥,怎么能对姥姥百般刁难呢?这儿用这个词是否恰当?这个问题就提得好,说明这个学生动了脑。通过讨论,学生知道了,这儿用“刁难”一词正反映出我的顽皮与可爱,也衬托出姥姥剪纸的技艺高超。

(2)对标题进行质疑。“文好题一半”,经常推敲标题,有利于提高把握文章中心和结构的能力。如学习《生命的林子》,学生提出:“课文的主要人物是玄奘和方丈,能不能用人名做题目?”通过讨论,学生明白了本文写的是方丈以林为喻,劝导玄奘不能害怕竞争,要成名就不能远离社会这个群体,就像一棵大树不能远离森林。课题“生命的林子”正是揭示了这一深刻的哲理,这个题目用得好。

(3)在矛盾处质疑。语文教材中常有看似矛盾实是精彩之笔的描写,在阅读过程中找出这些矛盾之处加以质疑,能更深入地理解课文。如《爱之链》一文中的乔依生活很困苦,他有修车的技能,帮老妇人修车收点儿费用理所当然,那么当老妇人要给他钱时,他为什么一下子愣住了?通过讨论,同学们都理解了乔依“认为帮助有困难的人是件天经地义的事”,从而乔依热心助人,不图回报的可贵品质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4)于无疑处有疑。有些课文文字浅显,内容易懂,许多学生会觉得没什么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无中生有”地发现问题,让学生在“无疑处”多想想:“为什么要这样写?”“能不能不这样写?”“还有没有更好的办法?”……于是,在看似明白的地方发现其耐人寻味的底蕴。

4. 相信自己,鼓励创新

(1)善于思考,敢于挑战。一般来说,教师的认识水平应该远在学生之上,但也难免“千虑一失”。如六年级上册练习2“诵读与积累”中《我不期望回报》这首小诗中有个词“给予”,我根据教学参考书上的提示,读成了“geiyu”。有个学生当场提出:“老师,你读错了,这个词应读成‘jiyu’。课后我查阅了工具书,知道这个词确实应读成“jiyu”。在教学中,我们要鼓励学生不迷信老师和课文作者,敢于提出异议。

学会质疑问难培养创新思维能力论文 篇5

新时代、新课程标准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师不断学习,不断探索,转变教学观念,改革教育教学方法。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尊重学生,把“问”的权利还给学生,通过学生的质疑问难,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一、激励学生大胆地质疑问难

学习中的质疑是学生阅读过程中的一种心理需要,学生特别关注自己或同伴提出的问题,讨论时也格外投入。学生只有处于轻松的心境,思维才活跃,才能点燃求知的欲望。平等、民主、轻松的课堂气氛有利于学生发问,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因此,只有创设良好的情境,营造轻松的课堂气氛,才能使学生认识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从而形成较强的参与意识。学生强烈的主体性和积极性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促使学生勇于发问,勤于发问,善于发问。教师应给学生讲清主动质疑问难的好处,并善于根据不同年龄的学生的心理特点,利用矛盾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鼓励学生产生疑问。

二、引导学生学会质疑问难

1.抓住“文眼”。“文眼”即文章中提挈全篇的关键性笔墨。教师可根据“文眼”,引导学生找出它与全篇文章的关系,帮助学生准确地理解课文内容,从而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2.揣摩人物内心。有些文章没有写人物的心理活动,只写了人物的表情、动作、语言等。教师要引导学生就此质疑问难,引导学生想象人物的内心活动,来透视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

如《月光曲》中有这样的句子“贝多芬没有回答,他问盲姑娘:‘你爱听吗?我再给您弹一首吧’。”,教师可引导学生质疑问难:“贝多芬为什么不回答?”“一曲弹完了,贝多芬为什么要再弹一曲?”教师通过学生的质疑问难,引导学生揣摩贝多芬丰富的内心世界,找出可能出现的原因。

3.填补空白。有些篇章,作家往往有意留下一些空白,令人遐想,令人深思。教师要引导学生抓住这些空白质疑问难。如《再见了,亲人》中小金花妈妈的死便是文章的空白处,教师可引导学生质疑问难:“小金花的妈妈是怎样跟敌人搏斗,最后与敌人同归于尽的?”然后引导学生去想象,去补充,去再创造。

三、让学生懂得用什么形式质疑问难

质疑问难,有的是有疑而问,有的是无疑而问,有的是猜想而问,有的`是是非问,有的是选择问,有的是特指问。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应引导学生少提是非问和选择问,多提特指问。特指问又根据指向性的不同分为许多类型。有的指向于课文的内容和中心,带有理解性、探究性。有的指向于课文的表达形式和写作方法(包括遣词造句、写作技巧、修辞方法等),带有品味性、鉴赏性。

四、鼓励学生在探究中解疑

自主质疑与交流创新 篇6

一、基本环节

1、自学质疑。

亚里斯多德曾说:“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是发挥学生主体地位的起点,也是探究学习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学者必先会疑。”学成于思,思源于疑。疑是培养学生探究学习的起点。自学阶段一般放在教学的第一课时或一节课初始十几分钟。因此,这里的自学不是指学生的课前预习,而是指根据课文类型,按一定的阅读程序或教师提供的自学提纲,运用已有的知识和技能,借助各种学习条件和手段,自己学习理解的过程。一般略读课文按教师提供的自学提纲自学。精读课文按照以下三步进行:

(1)粗读课文,了解内容。

要求学生一接触课文,带着“这篇课文写了什么”这个问题,选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完课文,读后能比较简练准确地概括出课文的主要内容,形成对课文的整体印象。

(2)细读课文,理解字词。

学生认真读课文,逐词逐句弄懂课文的文字,在细读的过程中,画出不懂的字、词、句,再通过查工具书、有关资料或联系上下文弄懂它们的意思。如《爬天都峰》,学生需要弄懂“发颤”、“汲取”、“笔陡”、“奋力”等词语的意思,疏通课文内容。

(3)深读课文,提出问题。

“学贵多疑”,要求学生逐段认真读课文,边读边想:“读了这一段,我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在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那儿做上记号,以待组内交流。爱因斯坦曾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教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如有的学生在学习《爬天都峰》这一课时,提出了“我开始畏惧天都峰,后来又怎么爬上去的?”“他们怎样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的”等问题。

2、组内交流。

交流阶段是建立在第一阶段学生自学的基础上的。自学完后,按学习小组交流各自学习成果。

一般4—6人为一小组,小组内优生、中等生、学困生相互搭配。在自学的基础上,每个人向组内成员首先汇报“自己读懂了什么?”再汇报“有哪些问题不懂?”互学互教,互相解疑,有些较简单的问题组内能解决的就解决,组内实在不能解决的留待在班上交流解决。

3、汇报评价。

在小组交流学习的基础上,小组派代表汇报,可以择要汇报,也可以全面汇报。小组代表向全班同学汇报自己组已经懂了什么,还有哪些不懂的问题,对于不懂的问题,其他组有懂了的,可以帮助解决弄懂。在汇报的时侯,教师要当好引导者。汇报时,有些重点问题或难点问题,学生理解不深不透之处,不能含糊带过,要组织学生再读课文,再体会、再交流,直到解决为止。汇报时,对有典型意义的问题,教师可随时引导讨论或辩论,如:教学《爱迪生》一课,在学生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提出“有人说爱迪生是天才”,而爱迪生却说:“天才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上百分之一的灵感。”你同意哪种说法?为什么?教师不是简单给予评判,而是引导学生展开辩论,创造一个宽松自由的教学环境,全班学生马上形成两派,辩论得面红耳赤。辩论中有的注意联系上下文,抓住重点词句作为自己发言依据,做到言之有理;有的为了强调自己的观点,运用反问句、疑问句来表达自己的意思,逻辑性强,提高了表达的效果;有的还联系自己的亲身经历和生活经验,运用恰当事例,增加说服力。在辩论中,学生弄懂了问题,培养了口头表达能力,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交流是读懂课文关键一步,教师要格外重视,在交流过程中,教师不仅要致力于导,还要评价到位。当学生问题提得有价值时,要抓住有价值的问题展开讨论,当某些重点内容全班学生都忽视时,教师也可提出来大家解决。如《曼谷的小象》,学生多次佩服小象的绝技,却没想到赞叹小象的主人阿玲。老师进一步问:“作者几次赞叹小象的绝技,实际上在赞叹谁呢?”将学生带入更深一层的思考。对于学生精彩的回答,教师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反之,对于浅显的理解、不正确的回答,千万不能不置可否,弄得学生迷迷糊糊,也不知道哪种答案正确,哪种答案错误。评价是对自学交流的升华,是形成正确认识的关键。因此,教师要评价到位。

4、运用创新

在理解、读懂课文的基础上,根据每一课的特点,在听、说、读、写之内再进行挖掘与创新,如表演课本剧,抓住结尾想空白,运用迁移补空白,仿写作文,复述课文,收集资料等。如教学完了《猪八戒吃西瓜》以后,让学生想象,猪八戒改了缺点没有,再续说一个大家都爱听的故事。学完《富饶的西沙群岛》,要求学生课后读读有关海洋生物的科普读物,收集资料图片,在小组中交流。

二、实施策略

1、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传统的课堂教学,学生的学习活动,受教师作用的影响,很容易“受压抑”“被淹没”。尤其是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体现、主体性得不到张扬、主体作用得不到发挥,因而学生也得不到应有的发展。因此,新课程特别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让学生会学、主动地学,教师须引导学生:问题自己去揭示,知识自己去探索,规律自己去归纳,效果自己去评价。

2、小组合作学习到位

教师依据学生现有发展水平,将学生分为若干学习小组,组内自主产生小组长、记录员、督察员、中心发言人、补充员等,并定期轮换,力争每人都能充当相应的角色。小组长主持活动,组织大家交流、讨论、辩论、朗读。每次讨论时,每个组的成员要认真听取别的成员的意见,或补充,或反驳、或质疑,形成组内统一意见。然后每个组选出一个代表汇报发言,教师要在小组讨论时巡回指导,引导学生参与合作学习,通过协作性的小组开展探究活动。小组合

作学习,不能流于形式,看似热闹,实则没有效果。

3、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

新课标要求教师要给自己的角色准确定位,确立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促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教学的本质在于促进,在于帮助,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于引导。引导可以表现为一种帮助: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帮助学生寻找、搜集和利用学习资源,帮助学生设计恰当的学习方式,帮助学生营造和维持学习过程中积极的心理氛围,帮助学生对学习结果进行评价,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潜能。引导可以表现为一种启迪:当学生迷路的时候,教师不是轻易告诉方向,而是引导他怎样去辨明方向。引导还可以表现为一种激励:当学生登山畏惧的时候,教师不是拖着他走,而是唤起他内在的精神动力,鼓励他不断向上攀登。

4、要重视知识获得的过程

以前的课堂,为了完成一节课的教学任务,老师往往比较重视结果,为了赶时间有包办代替的现象。而现在的自主学习中一定要留有充足的时间讨论、朗读、思考,即使一节课并不能完成预先设定的教学要求,也不能急于求成。在学习过程中,知识获得的方法比结果更有价值。

质疑是创新阅读的源泉 篇7

一.引导学生大胆质疑

阅读中的质疑, 表明阅读者处于积极思考之中, 有了积极的思考, 才会有深入地发现。那么, 在阅读中怎样质疑呢?就阅读教学的组织形式来说主要有两种质疑方式:一种是由教师质疑, 并由此激发学生的思考, 调动其积极性, 通过引导、讨论获得新的见解。另一种是由学生质疑。学生在阅读中记下疑点, 通过小组讨论归纳出本组共同的疑点提交全班。全班同学根据小组的疑问, 展开讨论, 各抒己见, 在各种意见的交汇中碰撞出创新的火花。

刚进中学的学生往往对老师比较迷信, 唯马首是瞻。培养学生大胆怀疑精神, 首先就要培养学生敢于怀疑老师的精神。老师有意读错文章, 便可把学生从迷信老师的桎梏中摆脱出来, 进而让学生怀疑书本上的东西, 而且课文中有些地方是值得怀疑的。在学习《狼》这课时, 我让学生把文章的内容与插图对照起来读, 一个学生说:“插图中屠户手中的刀好削苹果。”引得哄堂大笑。于是我问:“为什么你有这种看法?”那个学生接着说:“刀要大才能用力劈, 而图中只能算匕首, 能戳而不能劈。”这一下学生的思维打开了, 有的说图中看不出是晚上, 应画有月光;有的说图中的积薪不是小山形;有的说屠户的跳起好像是从积薪中猛跳起的……我颔首点头, 于是一幅幅新插图也就随之而生了。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 就是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有了自信心和自尊心, 学生就能增强自我意识, 就能别出心裁地表现自我, 创新意识就会增强。

二.鼓励学生质疑

学生在观察事物的过程中, 对事物有新鲜的感受、独特的见解, 就是学生的创新萌芽。尽管有时这种见解是幼稚的, 甚至是错误的、不成熟的, 我们还是要给予鼓励和保护。怎样保护、培育学生的创新萌芽?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重视学生的“疑问”, 鼓励学生大胆生疑、质疑。大胆质疑是学生创新精神的充分体现, 没有疑问的学习就像一潭平静的死水。有的教师生怕学生质疑会打乱教学思路, 害怕学生提出的问题无法处理, 所以不敢, 也不愿让学生质疑, 这是没有认识到学生主体地位的缘故。

三.合理安排质疑时机

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和帮助学生进行“再创造”活动, 要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 努力为学生提供“再创造”活动的条件和机会, 让学生学会思考, 掌握思考方法, 主动地获得知识。因此, 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合理安排质疑时机。一般来说, 质疑可分三个阶段:即课前、课中、课后。每次质疑的时间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而定。教师还要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如根据课题发问;从文中的重点词、句、段发问;从文章的重点、难点处发问;从文章写作特点方面发问等。教师还应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 选用恰当的诱导方式, 并适时进行调控。初读前, 可用“直入式”。开课后, 直接要求学生把预习中遇到的疑难问题提出来。这时的质疑特别要注意关照后进生, 鼓励中等生, 让他们勇于陈述自己的疑惑和见解。细读中, 运用“诱导式”。如教学《赤壁之战》, 在学生弄清了曹操和东吴的兵力对比后, 问学生“你现在最想知道的是什么?”“周瑜是怎样打败曹军的?”学生带着自己提出的问题, 自己去寻求答案, 兴趣浓、效果好。精读后, 可用“询问式”。如“你还有不懂的问题吗?”“老师有哪些地方没讲清楚, 请你告诉我。”以此让学生回顾教学的过程, 进行信息反馈, 进行学习的再创新, 促使学生的“创新萌芽”快速成长。

质疑的过程就是思考的过程, 如果没有质疑就不可能有新的观念、新的思维和新的认识, 思想就会僵化。在阅读中的大胆质疑, 为学生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 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摘要:质疑是创新阅读的源泉。老师在阅读教学中, 应该做到以下三点:一.引导学生大胆质疑;二.鼓励学生质疑;三.合理安排质疑时机。

鼓励质疑,形成问题,实现创新 篇8

关键词:质疑,历史教学,创新

问题是指需要研究讨论并加以解决的矛盾、疑难。 “创新”是指通过对学生施以教育和影响,使他们乐于、善于发现和认识有意义的新知识、新事物和新方法,掌握其中蕴含的基本规律,并具备相应的能力,为将来成为创新型人才奠定全面的基础。 所谓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

一、转变观念,构建民主开放型的教学模式。

我们正在向以知识创新和知识迅速转化为技术引导的知识经济时代。 教师和学生会经常面对谁也不知道的答案和问题,谁也不知道如何创处的情境。 如果我们培养的学生面对教师没讲过不敢想,教师没教过的不敢做,那么这样的学生就会成死念书的人;如果学生只习惯于接受,而不习惯于独立思考与证实和证伪,就不容易培养出具有创造性,有独立见解、开拓进取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在七年级历史教学的起始阶段,刚开始布置预习要求时,学生的质疑量比较少,质量差。 绝大多数学生习惯问“什么是,……;为什么不……”等教材中没有交代清楚的问题,甚至提不出问题,只是做了知识的整理(如列出教材中的标题)。 这是因为学生已经习惯死记硬背的方式,对于新的学习方法一下子很不适应。 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要有信心和耐心指导他们学习预习和质疑。 我在教学中采取了如下做法:第一,对学生的问题(包括超出课本范围或过于简单的问题)都不直接的回绝,根据不同的对象采取不同的方式,肯定学生的探索精神和求知欲。 第二,对提不出问题的学生不批评,转为老师提问,学生回答,旨在引导学生质疑。 第三,及时抓住学生思维中的火花,全班表扬,并分析问题的价值,进行具体指导。 教学中曾有位学生,第一次预习时,他什么问题也提不出;第二次预习时,他提出“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既然反对斯图亚特王朝如加强王权, 但为什么能接受克伦威尔实行军事独裁”,教师立即进行全班表扬,并指出这个问题好,不仅看到专制王权和军事独裁在形式上有类似之处, 而且注意观察两者实质性的区别。 在教师的循循善诱下,学生逐渐学会了质疑。 第四,对少数预习不认真的,“造假”的学生,以假当真。正面表扬和鼓励, 使他们以后不再造假 (当然不可能杜绝造假)。 实践证明,广大中学历史教师只有树立现代教育理念,以学生为主体,构建主体参与、师生互动、平等和谐、民主开放的教学模式。 摒弃那种教师垄断课堂、 教条主义的课堂教学模式,克服重知识传递转能力培养、重记忆轻质疑、重标准答案轻独立思考的弊端, 把思考的过程还给学生, 培养学生不唯上、不唯书、不唯师、不囿于传统的求新求异、永不满足的批判性思维。

1.树立新型的师生观念 ,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 。 树立从培养依附人格转变为培养独立人格的教育理念。 《学会生存》指出:“教师的职责现在已经越来越少的传递知识, 而越来越多的鼓励思考, 除了他的正式职能外, 他越来越成为一名顾问者、一位交换意见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现面真理的人。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指出:“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位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 ”这就告诉我们:教师的职责不仅仅体现在与知识体系的传递过程中,更体现在与学生共同开展的探究知识的过程中, 学生不是知识的被动的接受者、记忆者,而是实践者、研究者、发现者。 为此,我们应树立师生平等、尊重个性的教育观,允许学生思想的发挥和智慧的不同展现,引导学生形成独立思考、大胆质疑的个体自信的心理品质。

2.鼓励质疑 , 标新立异 , 培养批判性思维 。 马克思指出 :“辩证法不是崇拜任何东西 ,按本质来说 ,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 ”教材内容并非无懈可击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难免出差错。 为此,我们提供质疑,欢迎对教材的不同见解,欢迎发表教师的不同意见,欢迎上课质疑。 对学生的质疑问难,要有极大的耐心、宽容和尊重。 当学生批评教师时,教师应当闻过则喜,表扬学生的批评性思维,宽容学生在探索中出现的错误,尊重不同的见解尊重与保护学生质疑问难的学习环境, 互相补充争辩,师生互动,共同商量,把他们的质疑探奇诱导到科学的轨道上,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从而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个性。 学生对教师质疑,是对教师的考验,可以促进教师更深入地钻研教材,提高教学水平。 所以,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用科学的怀疑态度和批判精神面对学习中的疑问, 教导学生敢于摆脱传统习惯、思维定势,不崇拜、不迷信、不盲从,执著追求的独立性,通过自己的思考、判断,大胆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提出自己的设想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要鼓励学生解放思想,敢于向教师说不,向教材说不,向权威说不,对权威、对理论、对教材、对教师、对社会和学校教育提出质疑。 因为一切伟大的突破创新都是源于蔑视传统和现状“反叛者”。 如果没有自主判断和选择, 盲目服从, 这无异于扼杀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联系实际,榜样示范,激励质疑,启发创新。

从某种意义上说, 一切文明和进步都不是从对于天经地义的成规的怀疑开始的。 对于权威的无限崇拜只能窒息人类的创造性的智慧。 理论联系实际在教学中应宣传杰出人物的质疑创新典范, 学习他们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和思维过程。 培养学生的这种宝贵的科学怀疑精神,在怀疑过程中进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为科学地解决问题提供智力支持和精神动力。 如在讲有关“科学理论的创新”的内容时就告诉学生,科学的发明与创造往往是从质疑开始的,从解疑入手。普朗克当时提出的量子理论, 本来可以及时解决 “红外光灾难”和“紫外光灾难”的重大课题,为现代物理学理论奠定新的基础,但是由于他对权威过于迷信和盲从,当他的新理论遭到经典物理学权威们群起攻之的时候,他便惴惴不安,终于放弃自己的科学性假设, 听凭新的科研成果被扼杀在摇篮之中。 而列宁对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主义革命理论的创新,从而实现科学理论的重大突破和创新。 通过对比引导学生悟出以下道理: 世界上的问题本来没有绝对不变且完全一致的答案和结论。真理都是相对的、发展的,理论必须在实践中得到检验和发展,一切以实际效果评判,不受任何教条的束缚。 这极大地激发学生的质疑创新意识, 鼓励学生敢于打破各种框框,敢于进行大胆的怀疑和探索,从而为学生发扬创新精神树立榜样。

三、培养问题意识,学会研究探索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则诱发探索,勇于探索去发现真理,疑即问题,是点燃学生思维探索的火种,人的思维往往是从问题开始的,问题是思维的触发剂,启发总是针对问题而言的,只有学生开始有疑问了,他才会思考,而思考本身就可以拓展思维广度、加深思维深度。 李政道说过,中国的传统是做“学问 ”,你们为什么老是做 “答案 ”? 学生没有自己的问题 ,就永远没有创造,所以必须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问题意识是指思维的问题性心理)。 教学中的创造性,更是起始于问题,收获于问题,学生对问题产生困惑是创造性教学的前提,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掌握一个问题更可贵。 因为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视角审视司空见惯的问题,需要有对问题的感知力和创造性的想象力。 创造应该从问题开始的,我们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敢于提出问题。 哲学家波普尔说:“正是问题激发我们去学习、去发展知识、去观察、去实践。 ”学贵有疑,质疑的过程实质是积极思维的过程,是提出问题,发现问题的过程。 教学中既要设疑,更要透思。 启发学生发现疑点、提示矛盾,要比学生按教师的思路解难题更有价值,更可贵。 优秀的教师会以学生质疑为突破口善于设置疑难,捕捉“智慧火花”和教育契机,把着力点设置在创造力的培养上,从而启迪学生的智慧或者鼓励学生多问,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勤于思考的良好习惯。

1.自读思疑 ,尝试自解 。 质疑是创新之母 ,古往今来的许多大学问家都善于发现和提出问题。 巴尔扎克说:“打开一切科学的智慧,大概无异的是问号,而生活的伟大智慧,大概就在于逢事问个为什么。 ”是否善于发现和提出问题,是衡量一个学生是否学有长进的重要标志之一。 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设质疑情境,在讲读前质疑挖掘学生思考的兴奋点、活跃点、沟通点和碰撞点,激发学生的逆向思维和求异思维的品质,让学生发表“逆”的意见,在课堂上要有多种思维和方法的交融、碰撞和整合。 如学生在学习高二经济史中“洋务运动”这一节时有的学生在预习时就提出问题质疑: 洋务运动是成功的,还是失败的? 学生的质疑,促进了他们对教材的深入理解。这时教师应抓紧“愤悱”之机,巧设思维支点,或引导学生阅读相关的书籍,或类比新旧知识,或联系生活经验,使问题在教师的巧“启”之下得到解决。

2.反向质疑 ,多向解疑 。 质疑是学生在对教材深层理解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有价值的新问题的求真、求异的思维过程,它蕴含学生的创新意识。 为此,我们应根据学生学习中存在的实际困难和疑问精心设计激发学生求知欲的各种问题情境,或形成环环相扣的问题链,或聚集为牵动教学的敏感区。 例如在“郑成功收复台湾和清朝设置台湾府 ” 的教学中 , 我鼓励学生质疑,大胆发问,发现问题。 学生从某些看似矛盾的地方提出问题:“既然充分肯定郑成功收复台湾的功绩, 又肯定清政府攻入台湾摧毁台湾郑氏政权,设置台湾府,是否子相矛盾? ”教师及时肯定了学生敢于向教材挑战,善于质疑权威的精神。 接着教师引导学生抓住教材的矛盾处质疑,并给予点拨,使学生对教材的理解更进一步,在学习课本知识的同时,提出有研究价值的新问题。 这时学生思维活跃,情绪高涨,从不同的角度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有些独到见解,这是教师始料未及的。 这样学生在课堂上不断生疑,敢于发问质疑,辩论、讨论释疑登堂入室,使课堂上处处闪烁着创造的火花,进入新的认知境界,发展学生的思维。 而教师的重在点拨,开拓学生的思路。又如在“我国古代民族关系”的教学中,我引导学生大胆质疑,引发认知冲突,发展创造性思维能力。 学生质询反诘:“为什么元朝不搞文化专制? ”这就涉及蒙古族、元朝和草原文明的一些问题。 由于教材的滞后性,它关于草原文明的阐述还是一个空白,为此,我启发学生通过报刊、网络等了解,之后展开讨论,把草原文明的文化水平、民族性格、文化特征等有关内容纳入古代民族关系史的教学中,经过质疑、探讨,使学生辨出教学内容的新异滋味,唤起学生的创新意识,学生的思维批判性、探索性得到应有的开拓。 这种对质疑的处理,给这节课添了“彩”,激发了学生的“不唯书、不唯师只求实”的探求精神。

创新能力造质疑苹果新品缺乏亮点 篇9

我觉得没有实质创新, 名字倒是出乎意料。”一位中国大陆的果粉在看完北京时间3月8日的苹果发布会后告诉记者。

在这场发布会上, 苹果公司推出了第三代i Pad, 并称之为the new iPad (以下简称“全新i Pad”) 。尽管该产品的显示屏分辨率比传统高清电视还要高, 连网速度也有所提升, 但是却因为没有突破性的变革而显得有些暗淡。

创新遭遇瓶颈期

以往的苹果发布会对于果粉而言, 无疑是一出精彩绝伦的演出, 以及苹果一次次突破市值顶峰的兴奋。但是这次苹果发布会留下的, 或许只是一个疑问——它为什么叫全新iPad?

从外观来看, 新旧两版i Pad的确差别不大, 尽管此前苹果产品的一大卖点就是大胆的外观设计。对此, 易观国际分析师王颖表示, 苹果目前遇到了创新的瓶颈期。不过对于i Pad产品, 王颖仍旧保持乐观态度。她认为, 电子消费品的迭代速度并没有媒体预期得那么快, 终端厂商也不可能不断推出颠覆性的产品取代其自身上一代产品。

不过, 没有了惊喜的苹果目前的市场地位仍然无可动摇。

苹果CEO蒂姆·库克在本次发布会上宣布, 在2011年第四季度, 苹果i Pad销量达到1540万台。而同一时间内, 惠普的PC销量为1510万台, 联想为1310万台。i Pad的季度销量已经超过PC厂商的PC销量。与此同时, i OS设备整体销量达到了3.15亿部, 在苹果第四季度营收中, 有76%来自于i Pod、i Phone和i Pad。

有国外媒体表示, 新产品名称之所以简单地称为全新i Pad是标志着这项业务已经成为苹果的主要技术专营部门。

“接下来苹果将会和其他所有厂商一样, 做的就是拼硬件, 整个移动终端产业会被拉入PC竞争的旧模式。”一位受访者告诉记者。

就算是苹果, 也不可能逃避。王颖也表示, “目前, 所有移动终端厂商都在考虑如何在硬件上提升产品性能, 这与PC很像。然而这种产业环境现状也并非苹果一家所能扭转, 因此苹果也只能沿着这条发展道路走下去, 因为现在这个行业就在朝着这个方向发展”。不过, 她认为, 从用户体验来看, Android系的厂商短时期内无法超越苹果。

此外, 全新iPad支持4G LTE, 华宝证券TMT分析师程成认为将影响接下来的终端市场的发展, 将带动LTE网络在全世界范围内推广, 进而引起网络设施支持的不足, 促进运营商加速推进LTE网络的建设。

跟随者能否抓住机遇?

IHS iSuppli数据显示, 2011年, 苹果占据全球平板电脑市场份额的62%。尽管就这一数字来看, 苹果的确占据了较大的优势, 但是却充满着内忧外患。

IHS iSuppli分析师Rhoda Alexande认为, iPhone4S对于iPad出货量的压制作用要强于Kindle Fire等其它移动终端, i Phone 4S与iPad是竞争关系。

对苹果而言, 内忧来自苹果自身产品的竞争, 而外患则来自多个厂商。

从2012年国际消费电子展和移动通信世界大会来看, 诺基亚、HTC、三星等国际品牌纷纷推出赶超苹果的产品, 而中国厂商华为也顺势推出了自己的四核终端产品。有业内人士认为, 这将是目前排名落后于苹果如三星、华为等厂商发展的良机。

在看完本次发布会后, 华为终端公司董事长余承东在其微博上表示, “华为MediaPad 10 FHD硬件规格性能全面领先于i Pad3 (指全新iPad) !没有任何一项落后于i Pad3!而且我们有创新键盘扩展方案和快速充电方案等是i Pad3所不具备的!硬件和性能及工艺领先只是第一步, 后面在软件上, 在易用性和客户喜爱的情感体验上努力争取赶上并超越苹果”。

从硬件来看, 诸多厂商选择推出自己的四核产品就已经是在向苹果宣战了, 而从软件方面看, 苹果的优势也正逐步降低。有消息称, 谷歌即将发布Android5.0, 将弥补此前版本的漏洞;微软也于近期发布了其新一代操作系统Windows 8的消费者预览版, 其将整合平板电脑和PC的操作体验。

有数码爱好者告诉记者, “亚马逊的潜力不容忽视”。IHS iSuppli数据显示, 2011年11月中旬上市的亚马逊平板Kindle Fire仅用了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就夺去了14%的市场份额。此外, 他还看好基于Windows 8的平板电脑, 认为后者的办公能力将成为i Pad最大的威胁。

不过, 苹果似乎并没有将这些竞争对手放在眼里。蒂姆·库克表示, “据统计, 去年世界上有超过100款平板电脑在与苹果iPad竞争, 但是这些产品太差了”。他随后拿出了一台三星平板电脑并运行了Twitter应用, “他们只是把手机应用拉伸了一下”, 这位CEO对其对手的评价也就是如此。

质疑创新 篇10

纵观历史, 凡是新旧替换, 无不体现了怀疑、质疑这一思路。任何发明创造, 都是在后者对前者的怀疑和否定之中实现超越和发展的。教育亦如此。正如古人所说:“读书无疑者, 须教有疑。”有疑, 方可质疑;质疑, 方可释疑。所以, 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发挥学生创造能力的有效途径, 首先是教会学生提出问题。那么, 如何教会学生提出问题呢?下面笔者就化学教学谈谈自己肤浅的认识。

一、激发学生在细节中质疑, 唤醒创新意识

1. 从课文的插图和示意图中发现问题

例如, 从“氧化汞分子分解示意图”中, 就可以设计以下几个问题:

(1) 这是几个什么形状的图形?

(2) 平面图是圆形, 而对应的立体图是什么?

(3) 为什么不把圆形绘制成正方形或者其他的图形?

(4) 在今后的学习中, 如果图中出现大小、阴影都不相同的几个圆应该如何理解?

(5) 如果图中出现大小、阴影都相同的几个圆应该如何理解?

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思考、解答, 同学们对于原子既有种类的区别又有数目的区别就有了深刻的印象, 同时也理解了原子可以构成分子, 分子可以分成原子, 分子可以由相同的原子构成, 也可以由不同的原子构成等知识。

现行教材图文并茂, 尤其是涉及微观方面看不见、摸不着的知识时, 图示可以进行形象生动地解释和说明, 还可以从量的方面启发诱导学生。

又如, 学习“质量守恒定律”, 可以从“水分子分解示意图”中挖掘问题:

(1) 一个水分子由几个什么原子构成?

(2) 一个水分子能分解成几个氢原子?几个氧原子?

(3) 图中绘了几个水分子?

(4) 图中为什么要绘制两个水分子?

(5) 图中为什么不绘制四个水分子或者六个水分子?

(6) 这个图对于理解质量守恒定律有什么帮助?

这些问题的提出与解答, 一方面可以揭示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原子的重新排列和组合, 另一方面可以直观地解释质量守恒定律中“原子种类不变”“同种原子的数目不变”这两个要点。

2. 从注释和资料卡片中发现问题

注释和资料卡片是对课文有关内容的解释和提高性说明, 从中可以提炼出一些有价值的问题。例如, 针对资料卡片——“生物细胞中的元素”和“宇宙中氢的含量”, 可以结合课文中“地壳中各元素的质量份数”, 将其糅合成这样一道题:“宇宙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和生物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形成的化合物是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两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是”。这样运用类比的方法有利于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逐渐教会学生运用这种方法, 从而掌握科学的方法和技能, 真正达到“授之以渔”的目的。

二、结合实验, 激励学生质疑、实践和探索的创新精神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 通过对实验的操作和观察, 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 帮助其正确理解并运用化学概念和原理, 还可以锻炼学生的动脑、动手能力以及实践和探索的创新精神。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创造, 非你在用脑的时候, 同时用手去实验;用手的时候, 同时用脑去想不可。手脑相会是创造教育的目的”。

1. 通过演示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现行教科书安排了三十几个演示实验。演示过程中, 除了让学生观察到正确的操作、完整的现象之外, 还可以设计适当的问题为结论性的东西或者后续学习埋下伏笔。例如, 从“镁带的燃烧”中观察到“白烟”现象和“白色粉末”。这个问题如果不解决, 就是一个疑团;如果要解释, 在化学课的第一节是解释不清的, 所以只能分步处理。首先告诉学生“白烟”和“白色粉末”标志着有新物质生成。到底是什么物质, 在将来的学习中慢慢认识。等在学习“空气的成分”时, 再把这个问题提出来, 通过探究, 说明镁在空气中燃烧, 是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反应, 生成“白色粉末”——氧化镁;同时和空气中的其他物质发生反应, 生成“白烟”。然后, 在学习《金属的活动性》时, 又把这个实验搬出来, 与“铁丝在空气中加热”“铁丝在氧气中燃烧”进行比较, 自然就得出了“镁的活动性强于铁的活动性”这一结论, 同时也补充了判断金属活动性强弱的一种方法。

2. 允许学生在实验中出错, 留给学生发现问题的机会和余地

记得在做“碱和盐的性质”实验中, 有一步是“向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 检查实验结果时, 我发现有一个同学的试管中出现了颜色更深的胶体。于是我让他重新操作一次, 探究原因。后来, 他告诉我, 他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时误加了氨水。其实, 学生实验中出现问题是很正常的, 老师因势利导, 或许能得到一些灵感。

3. 家庭小实验经常闪现智慧的火花, 其作用不容忽视

家庭小实验一般就地取材, 操作简便, 现象明显, 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 而且可以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向食用碱中加入食醋, 可以使燃烧的蜡烛熄灭”。这个实验操作简单, 现象明显, 稍微动脑筋就知道这是纯碱和食醋发生化学反应, 产生了二氧化碳。基于这个实验, 我设计了一道实验习题, 用实验的方法证明“纯碱属于盐而不属于碱”。通过这道实验方案的设计、实验和操作, 结合得出的结论, 同学们进一步区分了碱和盐的离子构成, 同时牢固地掌握了碳酸根离子的检验方法。

三、在社会生活中发掘问题, 营造创新氛围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 人们的生存空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随之而来的负面影响也不容忽视。像温室效应、臭氧层被破坏、水质恶化、酸雨肆虐等越来越多的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多年前美国化学学会就主编了中学教科书《社会中的化学》, 阐述了化学与生活、环境的密切关系。近年来我国也开展了创建“绿色学校”的活动。化学教学应率先推行“绿色化学”教育,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使其养成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在第二课堂活动和日常生活中, 要结合所学知识, 关注周围的环境和生态问题。教师要引导学生有意识、针对性地发现问题, 逐渐养成学生自己发掘问题的习惯, 从而以点带面, 形成良好的创新氛围。

“学起于思, 思起于疑;小疑则小进, 大疑则大进。”教师不但要善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而且要教会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正如第斯多惠所说:“教育的艺术, 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总之, 教师教会学生发现问题, 学生才能产生分析、解决问题的动力。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素质教育, 即实现教育由知识型向能力型的转化。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 我们要不断鼓励学生发掘问题、勇于质疑, 把创新教育渗透到学校教育的方方面面, 使我们的学生成长为具有创新能力的一代新人。

摘要:化学教学中, 可通过教会学生发现问题的方法, 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精神。首先, 可以通过对插图、示意图、注释和资料卡的解析, 在细节中找到质疑的切入点;其次, 结合实验, 激励学生质疑、实践和探索的创新精神;最后, 还可以在社会生活中发掘问题, 营造创新氛围, 以质疑促创新动力, 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造精神的时代新人。

上一篇:留守幼儿教育分析下一篇:丙硫氧嘧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