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视野

2024-06-27

政治视野(精选十篇)

政治视野 篇1

一、政治冷淡的表现

马克思在《政治冷淡主义》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 中批驳了巴枯宁主义和蒲鲁东主义关于无产阶级放弃政治斗争和立即废除国家的理论, 揭露了无政府主义思想是非常有害的, 它们要使工人阶级无所作为而永远处于受奴役的地位。他驳斥了无政府主义者认为以革命的无产阶级专政代替资产阶级专政是“犯了违反原则的滔天大罪”这种谬论, 强调无产阶级国家的必要性, 并揭露了无政府主义者宣扬政治冷淡主义的目的是要捍卫资产阶级的自由。在现代西方政治学特别是比较政治学当中, “政治冷淡主义”作为一个重要的政治文化变量, 其研究由来已久, 其成果也备受学界瞩目。在西方学者的研究视野里政治冷淡常常等同于政治冷漠。但笔者认为, 淡是相对于浓;漠, 有漠不关心之意。政治冷漠比政治冷淡对政治的漠视程度更深一些。中国自20世纪80年代末期以来, 对政治冷淡的研究成为政治学特别是比较政治学中的一个关注点。在现代政治学当中, 政治冷淡是与参与意识相对应的一个概念。政治冷淡是指社会公众对政治没有丝毫的责任感和兴趣, 无意关心和通晓国家的政治生活, 更不想亲身介入政治过程, 漠视政治实践。政治冷淡者一般宁愿去除自己的“政治人”角色而成为政治的“局外人”或旁观者, 与积极参与意识不同, 政治冷淡主义表现为公众自主精神和民主意识以及相关的政治冲动的萎缩和弱化。当然, 本文所探讨的主体, 是指一部分公民在特定的时空和领域中的政治冷淡。

当前, 在我国政治生活中, 政治冷淡有着多种表现:

(一) 对政治制度的陌生感。

从历史的角度看, 中国悠久的政治权威型政治模式与封建传统制度对于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凝聚力的增强, 对于形成独具特色的中国传统文化和生活方式, 对于形成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国家体制及其运行, 对于抗御外来侵扰和保卫国土, 都曾起过不容否定的作用。但同时又必须清醒地看到, 长期以来的中国社会是剥削阶级占统治地位的社会, 不论是奴隶主、封建地主或官僚资产阶级当政, 都必然运用自己掌握的国家机器以维护本身的统治利益。因此, 旧时代的政治制度从本质上讲是阶级压迫的工具, 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先天性的根本缺陷。它们或是突出王权、皇权、特权;或是强调人治, 发展个人专制独裁;或是大力宣传“政权神授”, 以“奉天承运”作为论证本身统治合理性的根据;或是从各方面保护皇室、贵族、官僚资产阶级的政治经济特权和垄断, 造成官僚政治的腐败等。中国共产党建立起来的人民民主专政政治制度, 人民真正成为国家政权的主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我国根本政治制度, 是我国人民民主权利最集中有效的表现。但由于历史原因和我国尚处在社会主义发展的初级阶段, 我国普通公民特别是广大农村的公民政治文化素质不高, 对政治制度的理解不深入不全面, 对已实行了几十年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不清晰, 对这一机构的运作不了解, 不能有效地利用这一机构表达自己的意志, 维护自己的权利。

(二) 对政治过程的隔离感。

中国各种旧的政治制度或突出皇权特权, 或强调人治专政, 或以强兵猛将、重盔厚铠作为统治工具, 是套在广大人民头上的一道枷锁。几千年的专制文化沉淀, 导致我国公民精神比较缺乏, 法治土壤比较薄弱。由于封建主义残余的影响, 在政治上有等级制、家长制的余毒, 以及政治上少数腐败现象的存在, 使政策的制定、干部的任免以及行政管理等方面还缺乏高度透明, 政治运行公开化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政治人”角色被淡化, 政治权利被弱化, 造成一部分人对政治过程存在隔离感。

(三) 对政治的恐惧感。

中国旧时代的政治制度在许多方面严重损害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 许多动乱、灾难和民族屈辱, 都与当时政治制度的腐败有关, 这些严重挫伤了人民对政治的情感, 让许多人民群众产生恐惧心理。他们认为政治深不可测, 其间的沧海桑田和起伏跌宕是非普通人所能控制。同时加上“文革”期间非理性政治的影响, 使人们觉得政治是危险区, 参与民主是“自找麻烦”, 因而往往以“旁观者”的身份消极对待政治现象和政治问题。

(四) 缺乏政治责任感。

市场经济追求利益最大化, 当前在一些公民人生哲学中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盛行, 他们虽然关注国家的前途和命运, 但是往往考虑到自己难以改变政治结果, 以及政治活动中诸多不可预测的因素, 往往采取明哲保身的态度, 从而导致公民政治参与的热情降低, 更谈不上参与政治活动, 因而无政治责任感。美国著名哲学家胡克认为, 社会公民政治责任感的匮乏源于他们对其政府无事可做, 而在被统治者觉得他们对政府无关重要的地方, 结果就产生了冷淡的情绪。而政治上的冷淡情绪和漠不关心就可以被称作“民主枯萎”。[1]

二、政治冷淡主义的成因探析

政治冷淡成为一种存在的消极的社会政治心理和行为, 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 参与政治往往不能直接给部分公民带来经济利益时导致政治冷淡。

马克思说:“人们所奋斗争取的一切, 都与他们的利益有关”, [2]历史上的政治观察家们都认为人们从事政治活动是某种需要的驱使, 这些需要包括:权力、竞争、成就、加入组织、财富、名望、地位等等。现代政治学研究表明, 公民是否参与政治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基于对报酬的估量, 当一个人从事政治活动得到的报酬低于从事其他活动所得时, 他就不大可能介入政治。在当前政治生活相对高层化和经济生活相对自由化的市场经济阶段, 相对于参与政治生活来说, 普通民众在经济领域中显然更容易实现和满足个人的利益, 从而退出政治参与。

(二) 传统政治体制和参与机制导致部分公民的政治冷淡。

改革开放前我国政治体制最显著的特点是高度集权, 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在横向上政治权力都高度集中在各级党组织手中, 二是纵向上政治权力高度集中于中央”, [3]从横向上政治权力高度集中在党组织手中, 党组织以外的其他机构在不同程度上丧失了自主性, 这在很大程度上减少甚至堵塞了公民政治参与的渠道, 降低了公民参与政治的效能, 公民政治参与的一些形式和渠道往往只有形式上的意义, 而不具备实际的效能。从纵向上政治权力高度集中在中央来说, 作为地方和基层则主要是对中央决策加以贯彻和实施, 基层很少有独立的政治决策, 这对普通公民了解决策过程就存在着层次上的障碍, 不能及时有效获取政治信息, 更难对政治系统决策发挥实际的作用和影响, 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公民政治参与的意义, 削弱了参与政治对于普通公民的吸引力。权力垄断、钱权交易、暗箱操作等也会极大地伤害了公民的政治行为, 同时, 法制和监督机制不健全以及由此造成公民对改变现状的无能为力, 必然成为政治冷淡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 传统政治文化中的一些因素导致部分公民的政治冷淡。

传统政治文化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不断地进行分野与汇流, 形成了以儒家政治思想为主线的政治文化传统, 在深层次上成为封建政治伦理纲常, 它在中国民众心理积淀成了“权威祟拜”、“清官思想”、“与世无争”等复杂的以小农意识为主体的政治意识和政治思想。传统的中国公民对政治的态度往往是不关心, 既无权参与也不愿参与, 觉得政治是政府、官员和政治家们的事情, 与普通百姓无关。另外, 传统的中国公民在政府和官员面前也没有任何权利意识, 不知道哪些是自己的正当权利和利益, 更不知道如何运用自己的权利保护自己的利益。使得人们的政治自主意识和独立人格发生萎缩, 政治参与意识淡薄。这种政治哲学渗透到民众的心理上必然造成人们的政治冷淡, 在政治参与上表现出顺从、被动乃至普遍的不参与倾向。

(四) 部分公民的教育水平、政治素养不高导致政治冷淡。

列宁早就指出:“文盲是站在政治之外的, 必须先教他们识字。不识字就不能有政治”。[4]20世纪著名的英国哲学家柏特兰·罗素认为“一个国家如果有许多人不识字, 就不可能有现代化的民主”。[5]当前, 我国的文化教育事业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成就, 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普遍得到提高。但总体来说, 我国公民的文化教育水平仍比较落后, 较低的公民文化水平必然阻碍着我国现代化公民意识的形成。他们往往无所谓政治态度、情感和价值观。同时, 现代政治内容深广、程序复杂, 公民要想有效地、客观地参与政治活动, 必须拥有足量的相关信息并且具备解析这些信息的能力。在国家决策和政府行为的科技含量日益提高的情况下, 许多人深感自己参与素质的不足, 甚至在参与中无法作出应有的合理判断, 于是游离于政治生活之外。

(五) 社会的变迁转型导致部分公民政治冷淡。

改革开放以来, 国家对社会的管控力度逐渐削弱, 公民的自由行动的制度空间日趋增大, 公民有了自己独立的经济利益和对劳动时间的支配权, 同时, 意识形态对公民的约束逐渐趋向淡化, 公民从政治泛化之中解脱了出来。在建立和逐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社会转型时期, 伴随着所有制结构的调整、新的社会就业方式的多样化、人口流动控制的松动, 社会开放度日趋增大, 利益追求已经成为许多公民行为的主要动力, 对政治的关注不够, 政治义务感在减退, 导致部分公民政治冷淡。

三、消解政治冷淡的理性路径

公民的政治冷淡影响和谐社会的构建, 阻碍政治文明的建设。因此有必要采取有效的措施, 培养公民对政治的亲和力, 完善政治参与机制, 爱护公众的政治参与热情, 培育公民的“政治人”意识, 消解政治冷淡。

(一) 注重经济发展, 奠定政治参与的雄厚物质基础。

我国公民政治参与是在一个经济不发达、封建主义影响根深蒂固, 既缺乏民主传统, 又相对缺乏民主经验的历史环境中进行的, 它所面临的困难、障碍、矛盾和冲突要比预料的多得多, 需要大力发展经济, 为政治参与奠定雄厚的物质基础。因为“严重贫困的群众, 根本无法获知公共事务的足够信息, 对公共事务进行有效的讨论”。[6]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只有公民的物质生活水平获得较大改善后, 在相对安逸富足的基础上, 公众就不会把政治愿望、利益要求寄托于飓风暴雨式的政治运动, 转而支持政府改革方案, 谋取稳定的政治环境, 力图通过合法、民主的渠道满足自己的要求。反之, 如果政治参与的物质基础得不到一定速度的发展, 或以中断发展为代价来盲目地发展政治参与, 只会导致经济萎缩、政治停滞, 阻碍积极有效合理的政治参与。

(二) 打造政府的亲民形象, 培养公民对政治的亲和力。

公共关系学观点认为, 一个组织的形象对该组织具有生死攸关的决定性作用, 因此, 塑造良好形象是对组织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政府官员作为社会系统中的重要组织成员, 塑造良好形象对社会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我国正处于新旧体制的转轨时期, 政府职能、干部人事制度都在进行积极的改革, 新形势下政府形象的好坏, 关系到政府能否得到人民群众的理解、拥护和支特, 关系到能否充分发挥政府职能, 实现政府目标。只有塑造务实亲民的政府形象, 才能不断产生持久亲民效应。打造亲民的政府形象, 首先是提高公务员的素质。其次, 要公开必要的政治信息, 满足公民的知情权。只有将政治还原成一个世俗化的过程, 而不是被宗教化和宫廷化, 政治才具有亲和力, 公民才会积极参与政治。

(三) 疏通公民的参政渠道, 建立顺畅的民意表达机制。

首先, 现代民主政治从制度上保障公民的权利, 其中很重要的一点, 是使得公民拥有充分的政治表达权。而这种权利的实现, 离不开顺畅的表达渠道的建立。建立顺畅的民意表达机制, 可在实践的基础上, 研究改进人大代表的选举产生方式, 加强人大代表与选民的联系, 使代表真正成为群众的代言人。其次, 要改革和完善反映民意的制度, 切实实现公民的有序参政和民意的依法表达。在这方面, 需要进一步扩大基层民主, 通过民主建设, 提高公民社会的组织化程度和意见整合, 减少政治冲突。再次, 按照民主的原则, 注重社会协商制度和党内民主制度的建设。“民主的程序实质上是一种统治者与被统治者沟通、协商的过程, 它能使被统治者增强对国家的认同, 从而增强服从国家法律的可能性”。[7]还要明确规定协商对话的问题、范围和方式, 开辟新的协商对话渠道, 真正建立政治开明的协商对话机制。

(四) 通过政治社会化培育和增强公民的主体表达参与意识。

亨廷顿和福山等人的现代化观念都包括了四个不可分割的侧面: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市民社会和个人尊严。这给我们传递的一个信息就是, 开放社会的特征似乎还不能概括现代化的全部。现代政治生活还应该尊重和保障公民及其团体的人格、意志、利益等的表达, 这实际上涉及到一个更为严肃的问题, 即“人民思想的自由度”。[8]我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真正成为国家和社会的主人。它理应要求公民在政治生活中发挥主体精神。要通过政治社会化向公民传授一些政治参与的知识, 了解如何通过政治手段保护和实现自己的合法利益, 增加公民参与的有效性, 使公民在政治参与过程中, 锻炼出“政治人”所必需的政治行为能力, 使公民顺利参与政治过程, 把握政治参与技巧, 积累政治实践经验, 增强主体表达参与意识。

摘要:政治冷淡作为一种存在的消极的社会政治心理和行为在我国当前社会一部分公民中表现出对政治制度的陌生感、对政治过程的隔离感、对政治的恐惧感和缺乏政治责任感。受经济利益、传统体制、政治文化、教育水平和社会变迁等方面的影响导致的政治冷淡, 应注重从经济发展、打造政府的亲民形象、疏通公民的参政渠道和增强公民的主体表达参与意识去消解。

关键词:政治文明,公民,政治冷淡,政治意识

参考文献

[1]. (美) 悉尼.胡克.理性、社会神话和民主[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7, 7:287

[2].马克思, 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 第1卷:82

[3].陶东明, 陈明明.当代中国政治参与[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1998, 12:186

[4].列宁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6, 第33卷:59

[5]. (英) 柏特兰.罗素.社会改造原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7:37

[6].尚晓原.中国国民的自我抑制型———商品经济中市场心态剖析[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 1989:180

[7].王沪宁.比较政治分析[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7

比较视野下的思想政治教育 篇2

Xxxxxxxxxx

摘要:思想政治教育做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特色,但它并非我国独创。国外常见的公民教育,就发挥着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与作用。各国的思想政治教育既有其特殊性又有共同性,当前,国外在这方面取得了一些显著的效果,如由教育型向教育和服务型发展、注重实践、创新教育方法等各方面值得我们研究和借鉴,这对加强和改进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国外思想政治教育;经验借鉴;思考

随着经济发展的全球化,各国交往日益频繁,各国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不断加强其思想政治教育,为其经济的发展提供稳定的环境。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人们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等各方面都受到强烈的冲击,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落实受到质疑。而国外对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的认识和探索在一些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因此,我们应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学习和借鉴外国的先进经验,以利于我国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

一、国外思想政治教育的经脸

(一)由教育型向教育服务型发展

思想政治教育应主动进行改革,以适应社会的变化,否则就会远离人们需求,使人感到思想政治教育离人生活之远。国外思想政治教育在培养目标方面的改革表现在:由注重“文化化”转变到“社会化”再到“社会化”加“文化化”。在教育内容方面,更加贴近现实生活。变务虚为主为虚实结合,以实为主,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由单一的教育向“教育”和“服务”并重的方向转变,为公民提供人生指南。

在美国各种各样的咨询机构和服务项目成为其思想政治教育重要的途径。许多的社会学家、心理学家、教育家都参与这项工作。由专业的人员提供涉及个人隐私与思想问题的咨询服务,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及生活中的思想问题。这些机构的服务人员不仅有较强的业务素质,而且有较讲高的思想要求.这些机构的设立能够及时的了解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使得思想品质教育牢牢树立“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顾客至上”原则在学校管理方面得到充分的体现。这一方面推动社会发展.另一方面注重开发教育对象自我发展的可能性,着眼于品德素质和能力的培养。

(二)与实践相结合,体现实践的作用

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实践教育是非常重要的途径之一。仅仅在书本上课堂上形成的思想、道德、政治观念是不够的,更重要的途径是在各种杜会实践活动中提高人的综合素质,使之得到更大的提高。许 多 学 者认为道德伦理的灌输无济于受教育者的道德 水准的提高,美国十分重视教学过程的实践性,鼓励学生参加各种社会及社区志愿者的实践活动.服务他人,从而增加对社会的自豪感和责任感而逐渐养成良好的品质。如哈佛大学50%以上的研究生要到孤儿院担任家教,对后进生义务补课;日本一些学校实行一种“上山下乡”活动.让学生到比较贫困的山区体验生活,培养一种吃苦耐劳的精神。加拿大的核心教育理念是“在做中学会做”强调受教育者的自我体验,更重视现场的实践.在实践中获得体验与表现态度。其评价标准并不是获得了多少的理论知识,而是在实践中获得的技能与态度。使之在实践中认清责任,理解内容,形成品质。

(三)重视显性教育,更重隐性教育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的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思想政治教育归根到底是解决人的思想意识问题,而人的思想意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的发展变化的,所以思想政治教育也应根据实践的需要,跟上时代潮流,不断创新方法来增强其感召力和实效性。而国外在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方面很多的地方值得我们借鉴。

第一、采取适合人的心理特点的灌输式,注意道德教育的层次性.以便易于受教育者理解接受。美国人发现给孩子述一个林肯走三英里路去还别人六分钱的故事远比口干舌燥的讲诚实守信的道理要有效的多。新加坡也认为图文教育能够深人人心。美国的学校并茂的连环画、挂图、浅显易懂的教材、绘声绘色的录像带、幻灯片对儿童的思想政治教育能起到较好的效果。

第二、通过学科、各专业教育渗透其道德教育内容。国外的学校除了设有道德教育课程外,也十分重视把道德教育国渗透到各学科的教育之中,起到逐渐的渗透作用。如美国、德国要求每一门主修专业都要从社会伦理学的角度进行学习。

第三、借社会文化设施及校园文化环境的作用进行教育。西方国家十分重视利用纪念馆、科技馆、博物馆、革命遗址等设施对学生进行熏陶教育。如美国的国会大厦、白宫、林肯纪念馆等一些能表现其优势的场所都是向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基地和重要的教材。校园文化环境就有潜移默化、滴水穿石的作用,日本十分重视校园文化环境的建设,十分重视校园的建筑、设施、绿化、装修等,甚至一草一木的种植,突出特色,体现精神,使学生对其有种认同感、归属感。

二、对国外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借鉴

(一)渗透式和隐蔽式的教育方法

国外没有提出“思想政治教育”这一概念,而是在“公民权利和义务教育”、“国民精神教育”的旗帜下悄无声息的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美国最早提出了“无意识”的工作方法。美国虽然把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性功能无限的延长和拉大,但它却给人一种“无政治色彩”的错觉,其原因就是它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过于强调“无意识”的境界,即使受教育者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的思想。实际上,西方国家在实施教育的过程中政治性很浓厚。资本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教育,反共产主义的教育,国民精神教育等几个方面相互渗透相互、相互影响。特别是在政治教育方面有很多硬性规定。比如教学计划中政治科目的规定,对教师、校长、督学等思想政治教育者俺严格的要求进行筛选。

(二)以活动为教育载体的方法

国外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都十分重视受教育者的亲身实践。

例如,加拿大的思想政治教育就奉行在做种学会做的核心理念,使受教育者在自我体验中接受知识,而不是仅仅依赖于课堂上的知识传授。此外,许多国家利用国庆、校庆、毕业典礼等节日、纪念日举行各种各样富有教育意义的活动。

这些活动无疑是受教者在实践中获得一定的技能与全新的生活态度,从而进一步认清了自己的责任,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道德修养。

(三)环境熏陶法

马克思认为:“人创造环境,环境也能创造人”。环境对人的思想道德的修养既有显性的约束力,又有隐性的感染力。为此,国外许多学校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去营造校内外环境。如在校内完善制度,优化风气,加强校报、广播、影视、网络建设,美化校园环境等等。在校外普遍设立纪念馆、博物馆,弘扬民族精神风貌和宣传道德理念的标志物,以及具有暗示效果的活动等。

比如在美国,各地区修建了狠毒纪念馆、博物馆、展览馆、国家公园。仅华盛顿市就有华盛顿故宫和纪念碑、林肯纪念堂、自然历史博物馆、宇宙空间博物馆等。这些场馆均免费对学生开放,成为对学生进行传统教育、政治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

(四)育德于教,学科协调法

国外许多高校非常注意发挥各种学科,各种学术活动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载道作用”。“自由教育”,博雅教育和普通教育课程中内涵的理性的与道德的因素,对于学生道德发展都将产生积极影响。技术科学、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均蕴含着广泛的思想政治教育内涵。自然科学给人以宽广的胸怀,历史可以使人明鉴,文学可以陶冶人的情操,私立可以养成人堆环境的正确态度,体育可以增强人的竞争、合作意识。各学科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有相融通之处,学科教育对品德意识、行为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在加拿大,许多学校的办学宗旨是让学生知道社会、行业需要他们具有什么知识,掌握什么技能,采取什么态度。他们强调专业教师的敬业精神和人格力量在道德教育中的作用,提倡“体验”教育法。不依赖知识的传授而重视现场的践行,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学会理解和尊重他人。

三、对国外思想政治育方法进行借鉴基础上的思考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个育人的科学,各国是具有某些共同的规律性的,我们应贯彻 贯通古今,融会中西,继承借鉴,发展创新”十六字原则。一方面,把民族精神教育纳入学校教育的全过程,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另一方面,采取分析、鉴别、学习、借鉴、吸收、利用的策略。我们在引进吸收国外先进道德教育方法的同时,还要立足于我国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与现实,从新时代、新的历史任务的高度,对我国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经验与教训进行宏观的理性思考。

(一)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创新的逻辑起点。

国外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很多方面都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值得我们去借

鉴和研究。如道德认知法和环境熏陶法。它们把教育对象作为一个主体的人来看待,而不是仅仅是一个抽象的被动的接收对象。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是现实生活中的人,其最终的目的是改变人的思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始于并为了现实生活的人而产生、发展,人是全部思想政治教育的中心环节。马克思主义哲学无处不体现着以人为本的思想,它是以人作为全部理论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始终以人的全面发展进行理论建构的。因此,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应成为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创新的目的和逻辑起点。

(二)方法主体化与方法实践化,是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创新的功能模式 我们知道,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应与思想政治教育本身有较大的“亲和力”,这种“亲和力”越大,方法的效果就越明显,作用的程度和范围就越广越深。如西方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中的活动法就很好的体现了这一点,寓教育于活动之中无形之中,充分地展现了亲和力的魅力。从教育手段的恰当性和生动性,教育情景构造的融洽性和适宜性,教育活动双方的主体性和互动性等方面提供实现其内部诸要素间优化与整合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田玉敏.新加坡中小学的公民道德教育及借鉴 [ J ].伦理学研究, 2004(2)[2]李家华.战后韩国思想政治教育初探 [ J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1997(1)

[3]邵建防.罗骋.国外思想政治教育特色及对我国的启示 [ J ].湖北社会科学, 2004(8)[4]谢雪.中美大学德育的比较 [ J ].教育探索, 2002(8)

以全球政治的视野观察中东变局 篇3

从全球政治的系统角度理解中东事变是有益的,也是必要的。事变中,民众运动背后的各种政治力量乃至政治思潮相互激荡,相互作用,很少有哪种力量或哪种思潮仅仅受单纯国内因素的影响,而实际上,其中大多与国际政治的内在逻辑密切相关。比如,中东一些国家内部社会、经济结构的严重失衡,既由国内政策造成,同时也是国际资本扩张和渗透的必然结果。至于动乱在相关国家的蔓延扩散,本身就是国际行为,而对民众动员工具的运用本身就是全球技术和信息扩散的结果。世界政治的众多矛盾在中东地区聚集,资源争夺、领土边界冲突、极端民族主义泛滥、发展困境、强权干涉、宗教争端等交汇在一起,解决起来难而又难,其中几乎任何一个问题都有深刻的国际背景。“内因”与“外因”错综交织,在一些情况下甚至没有绝对的“内”和绝对的“外”,这是今天世界政治给我们的新启示。中东事变带有全球政治发展变化的一些重要信息,需要我们认真解读。

而在地缘上,中东地处亚非欧三大洲的交汇之处,沟通了印度洋和大西洋,周边有地中海、黑海、红海、阿拉伯海、里海等重要国际水域,加上蕴藏丰富的能源,使其在全球政治中具有极大战略意义,成为世界主要战略力量角逐的地方。突尼斯、阿尔及利亚曾是法国的殖民地;利比亚曾是意大利的殖民地;埃及也曾被英国所控制,在殖民体系崩溃后,密切的政治经济联系依然存在。冷战后,美国和欧洲等力量针对北非和西亚的资源和市场展开了新一轮竞争。1995年建立了欧盟—地中海伙伴关系,其成员有欧盟、北非国家,还包括叙利亚、以色列、黎巴嫩和约旦等国,相互间确定彼此开放国内市场,为成立地中海贸易区做准备。不久之后,美国立即宣布了与马格里布国家的伙伴关系计划,2004年更提出了大中东民主化和自由化方案。

中东变局与美国在中东地区推进“民主改造”的目标相吻合。2005年美国总统布什说:“美国的未来和中东的未来是联系在一起的。如果中东的民众被允许自由选择他们自己的命运,靠他们作为自由男女的努力和参与不断提升自己,那么那些极端分子将被边缘化。”2009年,美国政府宣布将在十年内建立美国—中东自由贸易区。2010年12月初,在阿尔及利亚举行了美国—马格里布国家会议,美国负责经济、能源和贸易问题的官员在会上宣布,美国在马格里布地区开始实施新的经济战略,“支持北非国家的青年企业家,促进实业界和院校人士合作,支持创新项目。”美国所要建立的经济伙伴关系的支柱是受过教育的年轻人,巧合的是,这些人在不到一个月后走上街头,抗议失业和独裁,推动了这次中东事变。

动荡带来空前的不确定性。即使对于突尼斯和埃及,也需要较长时间来解决政权更替遗留的各种政治、社会和对外政策问题,更不要说利比亚未来的前景。如果中东变局能够维持大体可控状态,美国的影响将得到进一步强化,中东对美国的政治经济依赖将进一步加深。美国资本的渗透,将更加有效影响中东地区能源生产和价格走势,为美国的金融霸权提供有力支持,牵动整个世界经济。甚至,即使一些国家走向持续动乱,只要离不开美国的帮助,也同样有利于美国分化和改造伊斯兰世界、控制石油的流量和流向,进而稳定和巩固美元地位。“可控的动荡”是美国维持霸权的需要。

政治视野 篇4

关键词:政治沟通,网络,政治参与

沟通理论是研究公民政治参与的重要理论,它于上世纪50年代形成、主要代表有丹尼.勒纳,卡尔.多伊奇, 鲁迅·派伊 (Lucian Pye) 、拉斯韦尔、阿尔蒙德等, 由于每个人观察角度和研究方法各异,因此,学者们对政治沟通的理解也就存在差异。其中是卡尔.多伊奇的观点影响很大,对研究公民政治参与有着重要作用。他认为政府与自动机器之间存在着极为相似之处,通讯在政治生活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他把政治系统比作一个通讯网,并认为这个通讯网是获取、收集、传送、选择和储藏信息的过程和机制紧密相连的。

任何政治系统都是开放性的系统,要想求得自身的生存和顺利发展,政治系统就必须根据环境的变化,作出相应的反应和调整,而这一切都以政治系统迅速、全面准确地掌握环境正在发生任何变化的信息为前提。因此,衡量一个社会政治参与水平的就要看政治主体(尤其是政府与公民)间的沟通质量。即政治主体间的信息传播是否真实、快捷、有效。然而,信息本身是不会自动传递的,只有通过通讯,政治系统才能收集或接收与政治系统的目标相关的信息,才能在对信息进行适当处理的基础上,作出正确的决策,从而适应环境的要求。而通讯是有赖于通讯手段的,通讯手段的不同,会对政治沟通产生巨大影响。

网络作为新型的通讯工具和大众传媒,有着传统通讯工具和大众传媒所不可比拟的优势,虽然问世的时间不过短短几十年,但却令人难以置信的速度在世界范围里扩张,渗透进世界社会的各个领域。自上世纪九十年代网络进入我国之后,便得到了迅猛的发展,目前我国网民数量已超过4.5亿,成为世界上网民最多的国家。作为一种沟通工具和大众媒体,它的必然会应用到公民政治参与的各个环节,对政治参与领域产生影响。网络在我国公民政治参与中的应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网络成为公民重要的政治信息来源

网络作为当前最先进的通讯工具,它可以以光速传播海量信息,且几乎不受空间与时间的限制。就信息的形式来说,它集文字、图片、声音和视频于一体,使得它更加易受大众的欢迎。另外,它不像其他大众传媒一样受着层层管制。互联网对时事新闻的报道完全可以进行实时的全方位的报道。因此,网络越来越成为公民政治信息的来源。根据CN N IC的调查,到2010年底网络新闻在网民中的使用率达到了77.2%,用户规模达3.53亿。 (2) 可见,网络已成为我国公民的重要信息渠道。

二、网络成为公民互动沟通的平台

现代民主理论认为,政治参与是公民沟通政治意愿、制约政府行为,从而实现公民政治权利的重要手段。公民政治参与离不开公民与公民间政治意愿的沟通,即公民与公民间的平行沟通。传统公民与公民的平行沟通中一个重要的特征就是公民与公民沟通的离散化,公民与公民的交往被限制在一个很小的范围和一个较低的水平上,我国民间社会团体不发达也使得这一特征更加突出。网络的出现极大地改变了这一情况,公民与公民不但可以通过电子邮件、M SN、Q Q等方便快捷网络通讯方式进行小范围的沟通,还可以通过网络论坛、网络社区和网络博客等公共网络空间来进行大规模的意见交流与思想沟通。

其中博客尤其是政治博客的出现对公民政治沟通能力的加强有着重要的作用。它改变了传统理念,使基于受众传播的“他媒体”逐步转换成“自媒体”。在这里,公民可以依托博客界面表达政治见解、反映公众民意、实现政治诉求、影响公共决策。以个体的前期预判、临场观摩、事后评论切入公共政治生活,围绕焦点政治议题在零壁垒的网络空间里进行个性化叙述,从而不断诠释着公共网络社区的后现代政治话语。它的出现,为公民政治表达自由的实现提供了一条数字化的通道,公民通过博客发表政治言论,被称为互联网上的“草根革命”、“精英革命”,大有演变成参政议政、网罗民意、畅达民声新管道的趋势。

三、网络成为重要的舆论形成场所

网络舆论是社会舆情在互联网空间的映射,是社会舆情的直接反映。传统的社会舆情存在于民间,存在于日常的街头巷尾和大众的思想观念的议论之中,前者稍纵即逝,后者难以捕捉,舆情的获取只能通过社会明察暗访、民意调查等方式进行,获取效率低下,样本少,容易流于偏颇且成本高昂。而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大众往往以信息化的方式发表各自看法,网络舆论可以采用网络自动抓取等技术手段方便获取,效率高而且信息保真(中间传播环节少),覆盖面全。随着网络被公认为是继报纸、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媒体”,成为反映社会舆情的主要载体之一。网络环境下的舆情信息的主要来源有:新闻评论、BBS、博客、聚合新闻 (R SS) 。网络舆论表达快捷、信息多元,方式互动,具备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优势 (3) 。

四、网络有利于弥补我国传统沟通体制的不足

就我国的沟通体制来说,由于我国政治沟通体制中的一元性和我国的传统传媒具有政府喉舌的特点。所以,我国的传统传媒往往对民众关心的社会问题披露和跟踪报道会受到某种程度的限制。这就造成了民众对传统传媒的冷淡和对其公信力的怀疑。而网络受政府控制程度低,对于民众关心的社会政治问题敢于报道,且内容丰富,表现形式多样,更能引起公众的兴趣与共鸣。这自然使网络在形成舆论方面比传统传媒更有优势。且就舆论的压力来说,一旦某一事件成为舆论焦点,网络便可对该事件进行全面深入的追踪报道,引起越来越多人们的关注,最终形成强大的舆论压力。由于网民的巨大数量,其形成的舆论压力是不可忽视的。而且,网络不像传统传媒一样易于控制,不会像传统传媒一样迫于压力而终止对某事件的关注,从而使舆论消于无形。正如有些人说的一样,“堵了一个记者的口,堵不了所有记者的口;堵了所有记者的口,堵不了互联网上网民的口”。网络舆论不会因为权力的压制而虎头蛇尾,从而能对政府形成持续的舆论压力。因此,网络有利于弥补我国传统沟通体制的不足。

五、网络成为公众和政府间便捷的沟通通道

网络普及前的政治参与中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是公民与政府间缺乏有效的沟通通道。这主要是由我国的政治沟通体制一元化基础上形成的沟通通道单向化所引起的。在网络政治时代,虽然我国的政治沟通体制没有在根本上发生很大的改变,但是网络的出现还是给公民与政府的沟通提供了很大的便利。

首先,从技术层面上来说,网络不仅是一种大众传媒而且是一种先进的通讯工具。这种通讯工具有着比传统的通讯工具(电话电报等)更加优越的性能。它传递信息时不仅速度快、信息量大而且内容也更加丰富多样。当网络作为一种通讯工具被政府和社会大量应用的时候,无论是政府内部,还是公民之间,还是公民与政府之间的沟通都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以政府上网工程为例,1999年“政府上网工程”正式启动后,国家各部委和各地政府在互联网上建立正式站点。政府的上网工程改变了政府的工作方式、提高工作效率,同时通过“电子政府”方式,政府可以及时发布权威信息并开展网上服务,接受来自社会各方面的反馈意见,提高政府工作的透明度。这样,从技术上提高了政府与公民间政治信息输入、输出和反馈回路的沟通能力。

其次,网络给传统的沟通通道带来了新的改变。我国公民在进行政治参与时主要有选举,信访等与政府的沟通渠道。但是前网络时代由于各种原因这些沟通通道都没有能完全发挥应有的功能。网络的出现给这些沟通通道带来了许多新的改变。以选举制度中的人民代表大会为例,由于我国的间接选举制度,以前“两会”都是在人大代表或政协代表间展开的。民众对两会虽然关注,但是并不能非常动态及时地了解两会的进展,更不可能有机会参与其中。且公民与人大代表间的双向沟通不足,难以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向上表达。网络兴起以后,公众与代表间的沟通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加强。我国人大、政协“两会”期间,代表、记者、主持人纷纷开设两会博客。推动与会者与网民互动,一些全国人大代表或政协委员在两会期间实名制形式发表文章畅谈会议期间的见闻感想、提案议案或履职情况。就使代表们能更方便地倾听网民意见,收集综合各种网民言论来提交议案。

再次,网络作为大众媒体也为公民的政治参与提供了方便的沟通通道。在传统的大众传媒之外,网络作为一种新兴的媒体为政府和公民提供了新的沟通通道。网络作为沟通通道不像传统的大众传媒一样在政府的超强控制之下,这样就赋予了网络政治参与一定的独立性,在一定程度上张扬了公民的意见表达权。互联网的出现和发展, 一方面使私人之间的通信极为方便, 另一方面使人们可以通过网站、论坛等方式, 进行广泛的交流, 打破了层级界限, 且介入成本低。网民甚至可以构建起属于自己的虚拟社区。“在大众传播史上你将第一次体验不必是有大资本的个人就能够接触广大的视听群。因特网把所有人都变成了出版发行人,这是革命性的转变。”互联网改善了公众难以公开表达民意的被动局面。通过论坛、聊天室、博客等服务空间, 网民可以随时就某一感兴趣的公共话题展开讨论。

网络在中国政治生活中作用越来越大,网络这一沟通通道也开始引起政府的高度重视,成为了政治系统中多元的信息传输渠道中一个重要的沟通通道。这主要表现在各级政府领导人对网络民意的关注上。自2005以来国家主席、政府总理和各级政府领导都通过网络与民众进行了不同程度的交流互动。国家领导人对网络政治参与公开表示鼓励是中国政府和领导人走向亲民、开放和透明的象征,也是网络成为一个重要的政治沟通渠道的象征。

随着网络的日益普及和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网络在我国政治参与领域的应用必将越来越广泛,在公共政治生活中的影响也将越来越大。如何发挥网络的巨大作用,引导公民有序的进行政治参与,进而推动我国民主政治的改革进程,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李斌.网络政治学导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6

[2][美]迈克尔.罗期金, 罗伯特.科德, 詹姆斯.梅代罗斯, 沃尔特.琼斯.政治科学[M].北京:华夏出版社, 2000

政治视野 篇5

人能不能够不带任何观念负荷、价值观念去生活?人能不能够带着许多种价值观念去生活?至少在目前的历史条件下,“末人”式的生活方式好像还是只是另一种“观念”——“日常生活审美化”作为其朦胧和局部的预演,可以说明这一点。说取消任何价值观念本身仍是一种观念,从纯概念的层次上,这是一种概念上的无聊的还原主义和抽象拉锯,但从生活和生存的意义上讲却并非如此,而确实是对于现实情状的残酷指认和艰难表达。在这一点上,施特劳斯不仅像施米特一样,主张某种实质性的价值,而且他将这种实质性的价值赋予了具体的载体和“肉身”——“政治哲学”,来直接面对现代性的思想和理论上的敌人。施特劳斯将政治性化为思想和哲学本身的政治性,化为价值观念本身的肉身化的战斗与敌对性:

它们中的每一个都声称知道或握有真理、决定性的真理、关于正确生活之道的真理。然而真理只能有一个。这些要求之间的冲突必然也是思想存在物之间的冲突;这意味着无可避免的争论。[10]

这就将问题性高度尖锐化了,也将观念之为观念的性质挑明了。但正如不能从隐喻的意义上理解《圣经》一样,一定不能从隐喻的意义上来理解这一点,即将哲学和理论上的“政治”和“敌人”理解为实际政治的投影。在施特劳斯那里,政治哲学具有摩西律法和柏拉图哲学中的“理念”的地位,“要像柏拉图理解他自己的思想那样理解柏拉图的思想”[11],所以倒过来的理解倒更接近于真实:现实的政治倒更像是政治哲学层次上的“政治”和观念敌对性的投影。正因为现代思维总是习惯于从“隐喻”的层面上进行理解,于是一开始就把哲学理解成了“哲学”而不是一种生活方式,因此根本就理解不了价值的实质性和内在性境地,根本理解不了神圣性的东西和古代哲学。于是,在这里就展开“古今之争”的恢宏战场。

像“末人”式的不带任何价值观念去生活,带着一种价值观念去生活,乃至带着许多种价值观念去生活,同样都只是一种生活方式。人类生活从根本上讲,只能是建立在某种价值上的自我肯定基础上的同一性和统一性的生活。在这里,哲学和理论并非最重要的事情,如果它不是一种完整意义上生活方式的表征的话。因此,重要的事情不是去选择何种生活观念,而是选择何种作为生活方式的观念,选择何种观念下的生活。就像犹太人问题不可解决就是犹太人的生活方式一样,带着“何为最好政体或最好社会?”这样的问题去生活,给我们带来的并不是许多种生活方式,而是一种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的实质,就是承认人本身的有限性、带着人先天而来的非自足性和非完善性去生活:如果我们不知道何为最好政体或最好社会,至少我们应该保持这样的提问的问题意识,至少我们应该知道什么不是最好政体和最好社会。因此上述生活方式其实就是包含了一种“负的”或消极性的价值决断。说到底,人其实最终只能选择一种生活方式,“多元”和“多样”的生活方式的幻像,多数情况下只是同一种生活方式的具体内容和表象。“换一种活法”说说容易,实践起来何其难哉,而且其结果也不一定真的换了一种活法,而只是同一种生活方式内部的不同程度上的变动。所以,“多元主义”带给我们的并不是许多种生活方式,并不是“多种多样”、“丰富多彩”的生活方式,从根本上说,它带来的同样只是一种生活方式。

带着某种观念去生活,这种生活当然不一定是理论性和哲学化的生活方式,也不一定需要通过理智上的确认和论证再去“生活”,但一定是具有某种伦理性规范和精神性重量的生活方式。现代生活根本上的自欺性质在于拒不承认这样一种基本的事实:多数人只能也必须生活在即成的观念系统当中,多数人只能且必须依赖于某种价值理念去生活。不承认这样一种事实,却一定要自己去设想某种“观念”,自己去实现某种“价值”:就像每个人分一块糖一样,人们以为精神世界中也必定有同样多的观念之糖,可以人手一块。事实上,世界上哪有那么多的观念和价值?其实又何须那么多的观念和价值?因此人们对于“自己的”观念系统的追求和价值理念上的“自我实现”,不是空洞的,就是依附在已有的更为宏大观念和价值体系之上。于是现代人的观念生活不能不成为一种纯粹的形式和仪式,或成为一种纯粹的自我欺骗:一种形式化和仪式化的自欺,一种自欺的形式与仪式。所以不能用理解物质的方式,来理解观念世界和这种观念引导下的生活方式的“一”与“多”、单调与丰富,后者遵循的是与物质世界完全不同的秩序和规则。

就像打碎了的镜子不再是镜子,一个破碎化的观念领域,不只是带来多种多样的观念、“多元化”的观念领域,而且也改变了观念领域与生活世界的关系。观念世界的解体不是越来越精神化,而是越来越物质化,尤其是,人们已经无法辨析宏大、超越的观念性的内容,而只是以物质主义的态度面对观念。我们今天看到的是,观念世界越来越物质化,越来越获得了某种物质性的重量,这样的说法既有比喻的意义,也有非比喻的意义:这也就是说,今天这样一个挤满了物质主义世界,随时随地所分泌和剥蚀下来的一些低智商的生活观念、价值观念,不仅越来越具有物质般的微渺的坚固性,而且,观念内涵中确实也越来越充满了物质性的标准与物质性诱惑,观念领域越来越被物质主义的逻辑所主宰。它们可以轻易地虏获那些穷极无聊而又特别善于自我欺骗的心灵,它们仿佛自在自为地只是为了自身的存在而存在。过去人们直接把握观念的内容,认同观念的价值内涵,现在人们首先知道观念是一个“观念”,知道自己需要一个“观念”。然而观念的物质性重量越重,它的精神性重量越轻。人们从物质占有的逻辑出发,不可理喻地迷恋“多”而鄙弃“一”,认为“多”一定比“一”要好,“增量”一定比没有“增量”要好。数不清的“价值观念”、“价值理念”,就这样在一个离地15公分的高度上,与芸芸众生翻滚于物质主义的海洋当中。人类生活遵循着物质主义逻辑、对于观念的这种物质般的依赖性,恰恰正是现代生活的所谓“观念化”特征。人们在不同的观念之间,不是宁静地生活在观念的纯净的光照之中,而是以迷恋物质般的态度执著于自己也不知所云、辞不达意的“价值观念”。因果性在这里已经混淆不清,已经无法从理论上说明何以如此,但结果是确实如此。那些伟大的精神世界的太阳,就是这样一步步地下降到类似人造的塑料荧光棒的地步。黑格尔曾经以历史主义的姿态,揭示现代生活本身的观念化性质——但也只是历史性地揭示而已,并没有去进一步探究这种性质的根源及其背后的危机所在;尼采对于“理论人”的批判,也可以看成从另一个方向指向了这一事实。

随着观念世界的解体,因为人们已经分不清何为“观念”,人们终于达到这样一种地步,即人们根本上已经无法辨识到生活本身的肯定性和同一性、统一性。这种肯定性和同一性、统一性,本来是人们借助于观念化的东西来意识和实践的。这种观念化的东西,完全可以是前理性和前理论化的、直觉理解的东西,对于生活来说,这已经足够;只有当我们将这种观念的形式(从而也将其内容)本身置于认知和反思程序之下时,才有了理性和哲学。这种在古代哲学中曾经以本体论诘问和神圣性观念方式体现出来的实践感和存在意识,在近代哲学中或许勉强获得它的认识论和认知理性层面上的抽象对应物。在黑格尔那里,这种基础性的同一性、统一性是由意志的理性性质决定的,或不如说是由意志与理性的关系决定的。[12]但在黑格尔之后的政治哲学,根本没有能力去确证这种人类生活根基处的、肯定的同一性——也许最多是批判的同一性(如西方马克思主义)和抽象的同一性(英美式的自由主义),以及由于这种同一性的变动所带来的人类生活的质变。施米特告诉我们,后者才是政治性的根源。施米特本人不得不以一种区分性和否定性的方式,重新凝聚起这种同一性和同质性,以确保政治性之为政治性。施米特的政治的概念是一个建立区分与否定基础上的概念,但它却在一个更大的范围内,强化和确立起一种更深层次上的基础性的人类生存的肯定性和同一性、同质性。因此将施米特的政治理论称之为“政治存在主义”也有一定的道理。

与施米特不同,表明温和的施特劳斯的意义实际就在于以一种更为极端、更为根本也更为坚定的问题方式,重新揭示出这种同一性:人要从根本上肯定自身,才能坚持这种基础性的同一性,才能生活,因此,这种同一性既不是源于理性也不是源于意志,它本身才是理性之源。这样的一些说法,我们看出其中的“理论”意味已经很稀薄和朴素,这恰好说明它到了理论的边缘处和开始处,或者说,正如上面的论述所显示的,这是靠近理论的开端、起源处的论证。所以施特劳斯关于文明的定义是正好说反了:文明不是有意识的理性文化[13],而是理性源于生活与生存基础上的文明和文化意识。而施特劳斯的政治性也要从这里去寻找,而不是去“隐微教诲”与“显白教诲”之间的关系中去寻找:人有没有理性都要生活,但只有肯定性的生活,才可能是好的生活;而只有好的生活,才有延续的可能性和必要性,即坚持自身的同一性和统一性。带着苏格拉底式的问题和疑问去生活,也仍然是一种肯定性的生活方式,或者不如说,更加是一种肯定性的生活方式。说到底,并没有否定性的生活方式:反抗式的生活方式,隐居遁世的生活方式,在其更深层的根基处,也都是一种生活方式,都是作为一种价值上自我肯定生活方式,来延续自身。

政治哲学视野的内在要求,实际也包括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审美”情境的内在性当中自我陶醉,而是需要一种内在与外在、“内部”和“外部”贯通的整体性视野。从“外部”视野来说,一个没有政治理念和政治远见的国家和共同体,只是一个纯粹的经济符号和经济组织的存在,只是一个他者眼中与其利害无关的或正面、或反面意义上的“审美客体”。对于某些“他者”来说,其实正是以这样的超功利的“审美”的眼光,来打量那些对于他们的生存构不成利害关系的客体、对象的,而别的国家成为这样意义上的“审美客体”,正是他们不胜欢迎的。所以,我们不能只在日常生活的内部搜寻无处不在的微观政治和文化政治,而应该有勇气为整个民族和文明共同体设立一个外部的政治理想、政治抱负和政治目标,并进而从内部重新组织我们的生活伦理和生存情调。到那时,人们才不至于把“日常生活审美化”这样不堪的历史拐角处的回光和蜃影,当成是某种生存的庆典。

注 释:

[1][3] 施特劳斯:《苏格拉底问题六讲》,《经典与解释》(刘小枫、陈少明主编)第8辑,华夏出版社版。

[2][5] 施米特:《政治的浪漫派》,冯克利、刘锋译,上海人民出版社版,第14页。

[4] 施特劳斯:《我们时代的危机》,见《苏格拉底问题与现代性》,刘小枫编,彭磊、丁耘等译,华夏出版社版,第11页。

[6][7][8] 韦尔施:《重构美学》,陆扬、张岩冰译,上海译文出版社版,第40、45、97页。

[9] 参见迈尔:《为什么是政治哲学?》,见迈尔《隐匿的对话——施米特与施特劳斯》,朱雁冰、汪庆华等译,华夏出版社20版。

[10] 施特劳斯:《哲学与神学的相互关系》,林国荣译,见迈尔《古今之争中的核心问题》一书附录,华夏出版社20版。

[11] 施特劳斯:《评科林伍德的历史哲学》,见《苏格拉底问题与现代性》,刘小枫编,彭磊、丁耘等译,华夏出版社20版,第155页。

[12] 参见拙文:《“后文化批评”:经济理性时代的“文化”实践》,《山花》,第1期。

网络视野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探析 篇6

关键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随着互联网的广泛应用和普及,网络对大学生的影响也与日俱增。目前互联网正以其海量的信息、迅捷的速度、自由互动的方式逐渐成为大学生学习知识、交流思想、休闲娱乐、情感表达、探索和尝试新生活、满足自我实现的时代新宠。“网上的世界很精彩”吸引着大学生钟情互联网,“网上的世界很无奈”诱惑着大学生沉溺于虚拟世界。它预示着互联网在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新的发展机遇与空间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与挑战。

一、网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新机遇

互联网是一种新的传播技术和交流工具,它传输快捷,信息海量,交互性强,覆盖面广,为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提供了新平台和新手段,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2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0年12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到4.57亿①。其中,大学生是广大网民中一个独特的群体,也是最积极、最活跃的群体之一。

1.网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崭新的教育手段。互联网是一个崭新领域,它冲破了传统教育的藩篱与束缚,开拓了一条新的虚拟渠道,把大学生带入了一个更为广阔的天地,从而真正使思想政治教育渠道走向完整,形成一个传统与现实、虚拟与实践结合的综合体系。借助互联网,人们虽远在万里之外却犹如尽在咫尺,自由、互动地进行信息沟通。对于大学生而言,泡在网络世界可随时随地与老师探讨问题、与同学进行切磋交流,分享最新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更加主动、自由地选择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QQ群、网上辩论、红色网站、BBS、个人微博、聊天室等网络交流平台的日渐成熟,使文化社团、理论研讨、辩论演讲等都可以在互联网上进行传播和交流,这极大的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手段,扩充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同时,网络信息化实现了教育形态从静态走向动态,从单向走向双向、从被动转为主动,使大学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视觉冲击,特别是虚拟技术的运用,使大学生犹如身临其境,从而极大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想象力。

2.网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丰富的内容和大量的资源。相对于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育者过分依赖的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言传身教和高校所能掌握的有限资源,信息知识量相对较少,仅能覆盖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某些方面,而网络信息量大、信息更新及时及信息传播的广泛性和多姿多彩的信息形式,为现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又为我们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网络快车,拓展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从而使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在数量上实现了倍增、在效果上事半功倍。

3.网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互动的对等性和主体的多元性。互联网的互动的对等性和主体的多元性不仅缩短了人们之间的地理距离,也缩短了人们的心理距离,使各国人们自由畅游于网络世界之中进行相互交流和彼此磋商。“网络的交互性沟通,将吸引人们由传统的被动式接受教育变为主动参与思想交流,在思想碰撞中自然而然地接受引导。在这个不论性别、地位、身份的网络中,交流的形式也是各种各样,这就有可能使最内向的大学生也毫无顾忌地敞开心扉发表见解,心理距离得到缩短,各种观点和情感交流更具有真实性、直接性”②。 作为其中重要群体之一的大学生,他们的理想信仰、价值诉求、伦理道德、文化传统正以空前的规模发生碰撞和融合,为我们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的对象、新的课题。

二、网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新挑战

1.网络的全球性易导致高校大学生民族意识弱化、政治信仰模糊。网络是一个全球性的系统,它完全打破了传统界限,缩短了彼此间的地理距离,囊括了地球上任何一个角落,各种网络信息得到迅速扩散的同时,逐渐成了共享资源。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凭借得天独厚的科技优势,不遗余力地抢占网络阵地,恣意向其他国家尤其是社会主义国家灌输西方的价值观念、政治模式和文化传统。由于涉世未深,大学生信念仍然不够坚定,加之这些网络信息集知识性、趣味性和政治性为一体,使大学生一时难以鉴别,极易受到这种“西化”的蒙蔽,其政治观念、道德伦理在此强烈冲击下,信仰模糊、价值错位,从而导致了当代大学生的民族意识不断减弱。

2.网络的虚拟性和隐蔽性易导致大学生网上冲浪成瘾、性格扭曲异化。沉溺于网络世界中的大学生忘乎所以,精神极度亢奋,心理极度紧张,哪怕离开互联网片刻,就会感到无所适从,甚至失魂落魄,成为“网迷”。由于大家交流是在虚拟空间中进行的,对方的真实身份不得而知,更不必担心因泄密而损害自身利益,于是大学生在网络中纵情地尝试不同于现实生活的虚拟角色。

3.网络的多元性易导致大学生价值观的迷失和政治教育权威的边缘化。众所周知,无论是网络主体还是网络文化,其多元性的特点表现得淋漓尽致。一方面拓宽了高校大学生获取知识、分享信息的渠道,另一方面也使他们面临不同文化的激荡和影响,大学生常常处于矛盾、冲突和困惑之中不知所措,依靠单向灌输、说教方式建立起来的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权威模式早已不合时宜,并且越来越被置于边缘化的地位。

三、创新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探析

(一)牢固树立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前瞻意识、大局意识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现网络化是满足大学生发展的需要,是高校想政治教育创新和发展的必然要求,随着教师主体地位的日趋弱化,受教育对象——大学生不再被动地接受知识和信息,而是根据自身的需求有选择地寻找信息,教师必须实现从传统的“灌输者”向“引导者”角色的转变,牢固树立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前瞻意识、大局意识,高度重视网络的发展,增强自身的使命感和职业责任感,用积极向上、健康活泼的信息引领网络阵地,有力地宣传党和政府的声音,从而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观,构筑起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平臺。

(二)夯实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主战场

1.强化校园网管理,净化网络信息。目前大多数高校实施数字化工程建设,推进了教务信息化和办公自动化,极大的改善了校园网络环境,但是相关管理措施的缺失致使有些校园网形同虚设:或信息更新缓慢或网速极慢;或反馈不及时或垃圾信息遍地。利用网络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必须切实加强校园网管理,立章建制,落实责任,以信息通畅、更新及时、功能齐全、信息准确为依据考评相关责任人,严防各种不良信息传播,对有害信息进行坚决的驳斥和回击,净化网络空间,努力打造浓烈的正面的校园网氛围,造成强有力的正确舆论态势,对大学生思想形成一种强大正确趋势的引导。

2.强化“两课”教育主战场、唱响网络育人主旋律。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不可或缺的重要渠道。网络已经成为大学校园思想教育的重要阵地,我们不去占领,各种噪音或杂音就会乘虚而入,兴风作浪。因此,高校“两课”教师必须牢牢倚重网络平台,坚守课堂教育主战场。充分发挥互联网络对于“两课”教学的载体作用,结合大学生的思想状况和学习特点,坚持“两课”教学贴近学生、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让党和国家的方针、路线、政策进教材、进课堂、进大学生头脑,不断改进网络教学方式、充实网络教学内容,使大学生善于聆听、乐意接受。这就需要教师不断提升综合素质与业务技能,不断钻研多媒体教学的技能,积极建设网络“两课”教学网,把鲜活多样的内容设计成音频、视频等幻灯课件,清晰地呈现“两课”的知识点及其内在联系,给大学生一个较完整、系统的知识框架,并随时接受大学生的访问、浏览和反馈,实现知识的寓网于教、寓教于乐。

3.建设复合型、高素质师资队伍,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智力支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他们素质高低直接关系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成败。伟大领袖毛泽东曾指出:“如果我们党有一百个至二百个系统地而不是零碎地、实际地而不是空洞地学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同志,就会大大地提高我们党的战斗力量”③。由此看来,只有建设一支高素质师资队伍,才能开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局面。一是建设网络技术保障队伍。必须培养一支既具有较高的政治理论素养,又精通网络传播特点的技术管理人员,加强对互联网信息的整理、收集、研判、跟踪、反馈,对于正面的信息,要强化措施、扩大影响;对于不同的声音,要进行遴选、甄别,实施合理引导;对于负面的信息,要坚决予以永久删除;二是建设“两课”教师队伍。“两课”是高校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因而切实加强对"两课"教师进行网络技术和计算机知识的普及,既要达到熟练地掌握网络技术等现代信息手段,又要增强网络宣传、网络教育意识,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向网络纵深延伸,以便他们能够娴熟地运用多媒体进行课堂教育教学,提高授课的效率和教学效果;三是建设网络理论研究队伍。主管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导和负责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辅导员,必须努力潜心钻研网络教育理论和规律,提高自己的网络素养,熟练地使用网络、驾驭网络,及时引领网络舆情,从理论高度给予相关教师指导。

4.倡导网络法制教育、弘扬优良道德传统。网络法制和道德传统是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的两翼,缺一不可。在日常课程设置中增加网络道德教育和网络法制教育观念的内容,引导大学生“遵守社会公德,建设网络文明”,成立大学生网络自律委员会。培养高校大学生的网络法制意识、增强其在网络环境下的自我保护能力,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通过落实普法规划、借助网上法制讲座、法律知識竞赛、网上法律咨询和创办法制园地网站等平台,普及法律知识,增强大学生的法律观念,引导他们学法、知法、懂法、守法。与此同时,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建设,尤其是“网德网风”建设,应注重培养大学生的道德自律,促使大学生自觉形成良好的网络道德习惯。从制度到实践,都体现网络教育的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的氛围,让大学生在网络思想政治氛围熏陶下,感受网络文明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既提高了网络法制的辐射性,又接受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

(三)净化心灵境界、合理疏导心理

在激烈的社会竞争成长起来的高校大学生,各种压力接踵而至,而网络虚拟性和自由交流性,犹如一副强心剂给大学生的精神带来一丝寄托,从而滋生形式多样的“网络综合症”。加强对高校学生的心理疏导显得尤为必要,一方面净化大学生的纯洁心灵,开展网络伦理教育,把人类优良传统美德包括自强、团结、友谊、勤劳、坚强、诚实、正直、忠诚等传播给大学生;另一方面传授大学生自我缓解紧张情绪的科学方法。利用形象、生动的网络手段,设立心理咨询教师的聊天室,进行心理健康指导,帮助缓解大学生的心理就业、婚姻等压力,及时排除他们的心理障碍,融入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中,网络真正发挥其潜移默化、春风化雨的引导作用。

(四)提高网络教育时效性、增强网络教育针对性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时效性、方法的针对性和大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是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现实问题。在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创新必须充分考挖掘社会热点、难点、焦点问题,及时将其纳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视野。教育方法必须与时俱进,充分利用网络信息的传播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快捷,社会大众接受信息的渠道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畅通、便捷的优势,及时收集整理,充分挖掘其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内涵,以解决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和思想认识问题。大学生个体的自由与发展是时代教育的目标,教师应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因人施教、因地施教。

一言以蔽之,网络在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新机遇的同时,也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新挑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只有审时度势、与时俱进,实现教师、大学生和网络的无缝对接,扬长避短、精益求精,才能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网络中建立稳定的根基,开创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局面。

注释:

①http://www.sina.com.cn.2011年01月19日

②李光辉.网络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途径探索[J].中国成人教育,2010,(17):60.

③《毛泽东选集》第2卷[M].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533页

参考文献:

[1]《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谢海光.互联网与思想政治工作实务[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3]郭明飞.网络发展与我国意识形态安全[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4]崔新广.网络视野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中国成人教育,2008年1月.

[5]胡梦恒.论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J].科教导刊,2011年1月.

[6]张光慧.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监控管理机制[J].高等教育,2010年10月.

(作者简介:贺 恒,讲师,铁道警官高等专科学校政治理论教研部。)

新课程视野下高中政治有效教学微探 篇7

一、以生活为出发点

高中政治新课程标准指出, 课程要立足于学生现有的生活经验, 着眼于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 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需求, 把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社会生活的主题之中, 构建学科知识与生活现象、理论逻辑与生活逻辑有机结合的课程模块。的确, 知识来源于生活, 也必将应用于生活, 高中政治是具有较强实践性的课程, 以生活为出发点, 不仅是教学的需求, 也是学生发展的需求。

生活化教学延续的是生活—课堂—生活的模式, 是让学生从生活中来, 在课堂中学习理论后应用于生活, 对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意义重大。

二、以问题为效率点

有效的政治课堂应该坚持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教室, 又带着新的问题走进生活。在课堂教学中, 问题作为教师和学生沟通的桥梁, 作为教师对学生进行信息反馈的重要手段, 起到了集中学生注意力、培养学生问题能力的作用。

在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要进行有效提问, 首先, 要保证问题难度适中。因为课堂教学面对的不是个别学生, 而是整个班级, 班级学生之间的差异决定了教师所提出的问题必须能让全体学生接受。如在《投资的选择》学习中, 笔者用平时去银行存款、取款的事例导入新课后, 结合“城乡居民储蓄余额增长”示意图提出问题:“什么是储蓄存款活动?我国主要的储蓄机构有哪些?人们为什么进行储蓄存款活动?”这些问题都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 也是教材中明确的, 能让学生正确理解“储蓄存款和商业银行”的含义。其次, 问题尽量少而精, 且按由简到难的顺序逐渐提出。如在《政府的责任:对人民负责》的学习中, 为让学生正确理解“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先设问:“请同学们都参与讨论, 说说你们心目中的好官是怎样的?”从而引导学生明白:“一个好官应该是一个能真正为人民服务的公仆, 一个好的政府, 应该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府, 政府的责任应该是对人民负责。”“政府的宗旨:为人民服务;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对人民负责。”接着设问:“为什么说我国政府的责任是对人民负责呢?由什么决定?”从而使学生认识到:“因为我国的国家性质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其本质是人民当家做主, 这就决定了政府是为人民服务的, 要对人民负责。”如此层层推进, 学生的知识构建有了基础, 问题才会变得更加有效。

三、以转变为着力点

转变的是教师的教学模式, 即从传统的灌输式向引导探究式转变。倡导学生通过主动参与、探究发现、交流合作来进行知识构建, 这样才能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形成丰富的个性体验, 才能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 知识构建也才能获得基础。

以《意识的本质》学习为例, 教学中笔者不是给学生讲什么是意识, 意识是如何发展的, 而是通过问题为引导, 让学生在探究中去理解意识。如理解“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笔者设置了探究活动:1.谈谈你所熟悉的动物有哪些复杂的心理反应。2.上述动物的心理为什么不能发展为人的意识?在探究中点拨学生:“高等动物的心理不仅包括感觉、表象、情感, 甚至还有简单的分析和判断。如猴子可以借助木棒获得高处的食物。动物心理不能发展为人的意识, 其根本原因是它们缺少意识赖以产生的物质器官——人脑。”这样, 学习过程就不是“要我学”了, 而变成了“我要学”, 并且, 在不同的小组探究中, 小组间的竞争和小组内的合作让问题更容易得到解决。同时, 学生的观点得到了阐述, 在交流中不断地取长补短, 学习更加有效。

四、以协调为平衡点

“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是新课程理念对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的要求, 因学生之间客观地存在个体差异, 如果教师“一刀切”, 势必加大学生的差异, 让学生形成严重的两极分化。那么, 在政治教学中如何来做到协调发展呢?

浅析中国传统政治视野中的德性理念 篇8

一、德性:从伦理概念到政治概念

“德性”主要是个伦理学意义上的词语。在苏格拉底那里, “德性即知识”, 把知识作为德性的主要内涵。亚里士多德是西方德性伦理学的集大成者, 他认为, 人的德性可以分为理智德性和道德德性这两大部分。理智德性如科学、智慧、体谅等是人的理性活动上的德性, 道德德性如慷慨、友善、诚实等则是人的欲望活动上的德性。其后, 康德、斯宾诺莎、麦金太尔等都研究过德性。归根结底, 他们大多认为德性是关于道德品质的某种界定。

在中国古代, “德性”一词最早见于《中庸》中的“故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 意思是君子尊崇德性而探讨学问。这里的“德性”在当时的儒家看来就是指“人的自然禀性”。春秋战国时期, 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派创造了一套完整的道德理论体系, 奠定了中华传统道德的基石和方向。对德性的理解离不开“德”, 这个“德”并不等同于现代意义上的“道德”。因为在古代, “道”与“德”常常是分开用的。“道”的最初含义是道路, 引申意思为事物运动变化的规律及人们的行为所应遵循的原则和规范。“德”通“得”, 是指作为主体的人对“道”的获得和把握。人们认识“道”, 遵循“道”, 内得于己, 外施于人, 就叫做“德”。可见, 传统的道德观强调的是培养人们对规范自己行为的能力, 通过自律达到所追求的目标。德性的核心内涵是“道德”, 这个“道德”的存在形式是人的一种内在品质。

道德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德性”一词有着深刻的政治意义。在中国传统政治思想中, “德性”这个伦理学上的概念看似借着“仁政”、“德政”、“德治”的外衣深深隐藏着自己, 但在实际运用上, 德性理念受到了历代统治者的高度重视。德性和德治, 实际上就是君王对臣民的思想政治教育、统治阶级对被统治阶级的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是指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 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 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或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类似地, 我们可以认为德性的手段是说统治者和统治阶级提高自身思想政治修养、道德修养来影响和引导被统治阶级提高他们自己的思想道德水平, 德治的手段是说统治者和统治阶级运用道德教化、弘扬统治阶级观念并辅以其他政治、经济手段来赢得民心、维护其统治秩序。

二、中国传统政治视野中的德性理念

道德与政治的密切结合是中国传统政治的一大特点。中国古代的统治者们十分重视德性, 通过提高臣民德性和提高自己德性进而提高臣民德性来宣传统治阶级的思想主张、价值观念, 维护其统治地位。

首先, 中国传统政治十分强调君主要提高自身的德性。《大学》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理, 就是告诫统治者治理国家先要修养自己的德性。君主作为一国之君, 他的品德修养直接影响着国家的政策, 也左右着国家政令推行的成功性, “政者, 正也。君为正, 则百姓从政矣。”“其身正, 不令而行;其身不正, 虽令不从。”“若安天下, 必须先正其身。”可见, 君主要获得人民的拥戴, 让民众接受他颁布的政令, 自己首先要有民众认可的德行。君主到底应当具备什么样的德性才行呢?孔子认为, 一国之君至少必须具有仁、义、礼、智这四种最基本的品德。唐代魏征曾向太宗上“十思疏”, 提醒唐太宗治国时应注意十个方面的问题, 其实也是对君主个人基本品德的强调。高尚的君德是封建社会建立良好政治秩序的保证, 君主自身具备高尚的德性, 才能引导臣民提高道德修养, 引导社会建立起良好的社会风尚。

其次, 中国传统政治十分强调统治者以德治国, 推行仁政, 对人民群众进行道德教化。中国历史上最早提出“以德治国”的是春秋时的子产。子产在国家治理上选贤任能, 主张以众为师、以德治国。孔子曾说:“为政以德, 譬如北辰, 居其所而众星拱之。”在孔子看来, 政治本身就是道德活动, 如果抓住了道德这个政治的关键点, 治理国家, 就能够实现天下大治。孟子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德治思想, 提出行仁政的主张。“作为一种理想政治, 仁政在肯定了君主与民众的统治与被统治关系的基础上, 主张采取措施缓和冲突, 对于社会生产的正常延续给予一定的保障。”统治者重视对百姓的教化, 极力宣扬忠、孝、信、义等道德原则, 利用道德的约束力规范人们的行为, 并在后来的政治实践中逐步确立起“德主刑辅”的治国方略。

第三, 中国传统政治中, 重视利用家族伦理关系, 辅助其进行道德教育。在小农经济占主导的封建社会, 形成了以家族为本位, 家族的利益高于个人的观念;在家族内部, “孝”是维系上下辈之间各种伦理关系的最重要的基本范畴。封建统治者便利用这种家族观念, 推行“三纲五常”等规范。“真正的德性绝不止步于个人的内在世界, 它必然要放射出绚丽夺目的光芒, 以自身的高尚德操成为他人效仿的榜样”, 故一个德性高的人, 往往能够影响和带动周围的人, 特别是在家族内部。道德规范成为家族伦常关系的基础, 而宗族血缘关系又成为政治统治秩序的基础。因此, 正是这种松散的自然经济基础决定了德性与德治的统一。

中国古代政治中君主要实现“治国平天下”, 不仅自身要有较高的德性, 还要将其高尚的德性付之于政治实践中, 以“德治”、“仁政”等形式再现出来, 这些过程复杂而又艰难。也正因此, 中国古代真正能运用好德性手段的君主并不多见。

摘要:道德在政治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任何一个有作为的君主大多重视德性、推行德治, 德性理念得到了以儒家学派为代表的知识分子阶层大力推崇。在中国传统政治中, 德性在政治上的运用得到了统治者的高度重视, 成为中国传统政治思想的一大特点。

关键词:德性,德治,传统政治,统治阶级

参考文献

[1]胡绪阳.德性的概念与内涵[J].求索, 2006 (4) .

政治视野下的美国自由贸易区战略 篇9

关贸总协定制度 (WTO) 当初是美国主导建立的, 其规则和贸易自由化框架与美国最初的贸易机制设计完全吻合, 而且, 关贸总协定的发展同样深受美国政策目标的影响。从多边关税谈判方式的改进到非关税贸易壁垒具体规则的制定以及农业政策回归, 再到服务贸易和投资被纳入多边贸易体系, 美国均发挥了主导和支配作用。尤其是, 在乌拉圭回合谈判中, 美国迫使发展中国家通过《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 充分体现了美国的霸权地位。

然而, 随着西欧与日本的经济复苏, 到20世纪60年代, 贸易领域逐步形成了美、欧、日三国鼎立的格局, 关贸总协定权力分配格局也演变为以美国为首, 美、欧、日三方共同主导的新格局, 并且随着发展中国家集团的不断壮大, 美国对多边贸易体系的领导力江河日下。根据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的统计数据, 1995-2005年间, 其他国家通过WTO争端解决机制对美国提起了102起贸易纠纷, 在已解决的纠纷中, 美国胜诉的只有10起, 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美国对WTO主导地位的削弱。2008年金融危机后, 美国更加清醒地意识到世界政治经济格局正处于新一轮的变革期, 美国的全球霸权面临新兴国家的冲击与挑战。在这种情势下, 美国对多边贸易体系的热度日渐减退, 尤其是多哈回合谈判破裂之后, 多边贸易体制的发展日益艰难, 面对各国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 美国也加快了自由贸易区的构建, 试图借助自由贸易区这一新平台, 满足美国巩固霸权的战略诉求。

一、自由贸易区是推行霸权新标准的新方式

规则和制度是霸权的本质, 也是大国维护霸权的主要手段和途径, 吉尔平认为获得霸权的主要途径就是制定国际规则或订立国际条约, 以便确立“控制或至少能影响国际关系的规则和权利”, 吉尔平进一步指出, 虽然国际规则有赖于各国利益的协调和统一, 但主要还是取决于体系中居主导地位的国家和利益集团, 换句话说, “为了获得更多的利益, 体系中居支配地位的霸权国家将把规则强加于弱小的国家”。因此, 为了维护霸权, 美国在自贸区构建中特别重视美式理念的灌输与规则的制定, 美国希望通过这种方式, 使自贸区伙伴国接受更多高于WTO的承诺, 遵循美国制定的国际规则和标准, 自由贸易区成为美国推行霸权标准的新方式。

一方面, 与多边贸易体制相比, 自由贸易区更加灵活自主, 约束机制少, 美国能够将更多“超WTO”标准的内容纳入自贸区框架。比如《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的第17章是知识产权保护条款, 其内容超过了TRIPS规定的最低条款。美国这一行为虽然引发了潜在伙伴国的担心与不满, 但由于美国在一对一的自贸区谈判中具有绝对优势, 伙伴国不得不屈服于美国霸权, 接受美国制定的游戏规则, 之后美国与约旦、新加坡等国家签署的自由贸易协定都是以北美自由贸易协定为蓝本的, 实现了美国规则的应用和推广。

另一方面, 小布什政府期间实施的“竞争性自由化战略”为美国推行新规则提供了新的战略逻辑。这个战略最初是美国贸易代表罗伯特.佐利克提出的, “我们希望借助‘竞争性自由化’的战略来推动全球、区域和双边自由贸易发展。通过这种方式, 美国可以增强开放的杠杆作用, 把自由贸易提上日程”。该战略发挥作用的逻辑是:如果美国首先与某地区的一个国家达成双边自由贸易区, 该国便获得了美国市场的优惠入场券, 与此同时对该地区其他国家也产生了歧视和排他效应, 为了减少贸易损失, 该地区的其他国家将加快与美国达成自由贸易区;同样的, 如果美国同某个地区达成区域性自由贸易区, 这将对其他地区产生贸易歧视和排他效应, 这些地区为了获得美国的优惠待遇, 也会增加与美国签署自由贸易协定的热度。因此, 美国通过这种“竞争性自由化”的方式, 促使各地区和国家与美国达成自由贸易区, 确保美国在全球贸易体系中的主导地位, 进而确定以美国为主导的国际规则的产生。

最后, 美国目前大力倡导的TPP、TTIP、TISA以及2012版双边投资协定是美国试图利用自贸区推广新标准, 重塑全球贸易投资新规则, 建立经济体系新秩序, 强化全球主导权的集中体现。TPP和TTIP作为自由贸易区的升级版, 不仅沿袭了传统自贸区机制束缚少, 灵活便捷的优点, 方便美国自主选择谈判伙伴和议题, 更好地满足其全球战略诉求、强化统治地位的需求, 更重要的是, 这套标准门槛高, 标准苛刻, 而且更加强调其他国家国内的竞争政策、产业政策等经济政策是否符合美国标准。TISA则旨在推动达成更高标准的服务贸易协议, 其成员覆盖了全球约70%的服务贸易, 影响力不可低估, 目标也更具雄心, 意图在国有企业非公平竞争、跨境数据流动等方面设立新规则。2012版双边投资协定替代了2004年版本, 新版本继续维持了在保护投资者利益与维护政府出于公共利益采取管理措施权力之间的平衡, 同时强化了关于劳工与环境的保护, 更强调透明度和公共参与, 并针对自主创新政策带来的扭曲和国有企业的特殊待遇等制订了更加严格的纪律。

由此可见, 美国已经试图在贸易、投资甚至更广泛的领域纳入更多高标准的自由化议题, 制定有利于本国的新标准, 全方位构建新的规则体系。这些新标准在多边贸易体框架下很难达成共识。美国作为自由贸易区网络中的轴心国, 可利用自身的优势和影响力, 对区外国家形成较大的排他效应, 导致一些发展中国家为避免被边缘化, 或者为了满足政治、外交等非传统经济效应的需要, 不得不在一些重要议题上做出让步, 接受美国的霸王条款, 这样就达到了美国的战略预期——利用自由贸易区逐渐推广新标准, 在全球范围内形成“多米诺骨牌效应”, 使未来世界范围内达成的协定能遵循“美国模式”, 巩固美国在世界经济体系中霸权地位的战略诉求。

二、自由贸易区是谋求世界领导权的新途径

霸权稳定论认为霸权稳定体制中只能有唯一一个“霸主”, 否则将导致霸权不稳, 金德尔伯格强调“为了保证世界经济的稳定, 必须有一个稳定者, 而且只能有一个稳定者”, 因为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间的谈判将面临更多的困难, 也将付出更多的代价, 这将弱化国际合作。美国与欧洲经济共同体国家在多边贸易体制谈判中在农业领域的僵持对峙是欧洲经济共同体国家力图维护自身贸易利益, 抵制美国霸权意愿的典型案例, 这标志着多边贸易体系由美国霸权时代向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共同主导的时代过渡。随着欧盟、日本等发达国家积极在全球范围内构建自贸区网络, 与此同时, 新兴经济体一体化进程也迅速发展, 大有后来者居上的势头, 面对这种复杂的竞争态势, 为避免排他效应, 避免这些大国在美洲甚至在世界范围内对美国主导地位构成潜在的威胁, 美国加快推进自贸区建设, 积极利用自贸区与欧盟等发达国家在世界范围内展开竞争与博弈, 争夺势力范围, 自由贸易区成为美国谋求世界领导权的新途径。奥巴马在上任之后的首份国情咨文中宣称, “绝不接受美国成为世界第二”, 事实上, 奥巴马每次涉及外交的演说, 都有意无意的在强调“重塑美国领导世界”的战略目标。

在经济一体化浪潮初期, 美国这种战略思想就已初现端倪, 当1986年欧共体与欧洲自由贸易区宣布在1992年建立欧洲统一大市场时, 为应对欧洲一体化战略, 美国与加拿大宣布启动美加自由贸易协定谈判, 当1992年欧盟建立欧洲统一大市场时, 美国在同一年吸纳墨西哥, 将美加自由贸易区扩展为北美自由贸易区, 此后, 为了回应欧盟东扩, 美国又启动美洲自由贸易区 (FTAA) 的谈判, 推行西半球攻略。美国种种战略回应的目的就是为了与欧盟分庭抗礼, 避免与欧洲在全球的竞争中陷入落后局面。就目前形势来看, 欧美将继续这种竞争之势, 欧盟在将自贸区势力范围延伸到美洲地区的同时, 也在加紧与亚太国家进行谈判, 这与美国目前的战略重点不谋而合, 因此, 可以预见未来欧美的自贸区地盘之争仍将继续上演。

这种战略也体现在与中国的竞争博弈中, 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壮大, 国际地位的上升, 美国早已视中国为假想敌, 如今中国自贸区在东亚地区有声有色的展开, 以中国为轴心国的自贸区网络逐渐形成, 而美国却面临在东亚地区一体化进程中被边缘化的危险, 美国的霸权理念自然不允许这一形式发展壮大。奥巴马上台后, 加大了对亚洲战略的关注和投入, 明确提出“亚太再平衡”战略, 要使美国全方位“重返亚洲”。2010年, 美国前国务卿希拉里发表题为《美国的亚太接触政策》演说, 提出了“前沿部署外交”概念, 确立了竞争主导型的亚太新战略, 其战略目标定位就是重塑美国在亚太地区的领导权。除了在军事外交方面对亚太的倾斜之外, 美国加紧利用自由贸易区实现在亚太地区的强势介入, 美国在亚太地区提出的“东盟事业倡议”、“亚太自贸区”, 尤其是近期重磅打造的TPP都可谓是美国为稀释中国在东亚的领导势力, 掌控亚洲一体化进程主导权所做的战略部署。

三、自由贸易区是输出美式民主的新渠道

美国在民主制度方面具有强烈的优越感和使命感, 长久以来将输出民主奉为上帝赋予自己的使命, 美国总统威尔逊认为美国具有实现命运和拯救世界的特殊素质, 这是其他任何民族所不具备的。美国将自己视为上帝的选民, 担负着将美式民主和自由推广到全球的重任, 这就是著名的“美国例外论”。在这种思想指导下, 美国以推进世界民主和自由为理由, 在全球范围内推行其霸权行径, “输出民主”便成为美国维护霸权统治的冠冕堂皇的手段。

老布什在1990年提出建立“世界新秩序”的伟大构想, 他认为这种新秩序应该是以美国为主导的、符合美国价值观的国际体系;克林顿将民主作为三大战略目标之一, 强调要在世界范围内推进和维护美国的价值观, 使21世纪继续成为“美国世纪”;小布什上台之后, 奉行“扩展民主战略”, 在其第一次就职演说中便提出要向全世界传播民主价值观, 在第二任就职演说中, 他进一步强调, 目前全球仍有很多具有显著战略意义的国家并没有实现民主, 美国有责任在世界范围内推进民主与自由;奥巴马在《2010年国家安全战略报告》中也着重强调了美国传播民主的重要性, 他认为民主传播的作用不仅在于将民主价值观在全球范围内发扬光大, 更重要的是民主关乎美国的全球领导地位, 是美国力量的源泉。由此可见, 美国历届政府对于利用民主维护霸权主义的肯定与重视, 推广美式民主, 建立与美国同质的民主政治制度, 从而保障美国的霸权地位便成为美国对外战略的重要目标。

在这种战略思想背景下, 自由贸易区也成为美国输出民主, 维护霸权的手段和新渠道。《2010年国家安全战略报告》曾指出美国“将继续致力于一系列贸易议程, 以及反映我们价值和利益的双边与多边协定”。美国可利用自由贸易区充分发挥在谈判中的霸权地位, 迫使对方妥协和退让, 按照美国的价值观和理念进行自由化进程。美国公布的自贸区伙伴国遴选标准之一就是“伙伴国在经济政治领域改革的诚意与证据”;美国也可通过自由贸易协定的具体议题进一步约束成员国进行民主改革, 比如在协定中加入竞争政策条款促进伙伴国经济的市场化进程, 减少政治对经济的干预等等;此外, 通过自由贸易区, 美国也能够加强与伙伴国的经济政治往来, 人员流动与文化交流的增加能够进一步促进美国民主理念的传播与灌输。由此可见, 美国自由贸易区在实施过程中除考虑经济利益之外, 也体现了利用自由贸易区传播民主理念, 使更多的国家能够按照美国价值观和理念建立经济政治体制, 减少意识形态差异, 保证与美国霸权利益相一致的战略诉求。

参考文献

[1]布热津斯基.大抉择:美国站在十字路口[M].北京:新华出版社, 2005

[2]姜文学.TPP在美国重塑国际贸易秩序中的双重功能[J].财经问题研究, 2012, 12

建构主义视野下的高中政治网络教学 篇10

一、建构主义视野下高中政治网络教学的特点

1. 建构主义的特点。

建构主义最早提出者——瑞士的皮亚杰认为:学习是获取知识的过程, 知识的获得不是通过教师的传授, 而是学习者在一定情境下, 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 通过建构方式主动得到的。建构主义教学模式是以学生为中心, 学生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 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 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教材所提供的知识不是教师传授的内容, 而是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对象。媒体也不是帮助教师传授知识的手段、方法, 而是用来创设情境、进行协作学习和会话交流, 即作为学生主动学习、协作式探索的认知工具。

2. 高中政治网络教学的特点。

高中政治网络教学是先进的网络技术与现代政治教育理念、政治教育思想不断融合的结果。其特点主要表现在:

(1) 在高中政治教学内容方面, 网络中的政治教育信息非常丰富,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需要选取知识和信息。学生可以充分利用网上的政治教学资源优势, 有利于增强学生的成就感, 提高学生学习政治的积极性, 最大限度地挖掘出学生个人的政治学习潜力。

(2) 在高中政治教学手段方面, 采用音频、视频并用技术, 有助于教师讲清楚抽象的原理。在高中政治教学中, 一些基本概念和原理比较抽象, 要想让学生从根本上了解和掌握, 必须使抽象的原理具体化, 而网络政治教学就具有这种优势, 可以用新闻图片、图示和图表, 甚至视频, 使难以直接观察的东西, 清晰地呈现在学生面前。

(3) 在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方面, 政治网络教学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感观, 有利于创设高效、和谐的课堂气氛, 从而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3. 高中政治网络教学与建构主义结合的优越性。

高中政治网络教学与建构主义的结合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新的教学特点, 该教学模式具有以下优越性:

(1)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自主参与的意识。在计算机参与教学的情况下, 学生可以自己控制学习进度, 选择有关辅助材料, 摆脱了被动的局面, 成为主动寻求知识的个体。

(2) 有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在学习过程遇到难以弄懂的问题, 必须学会查阅资料, 寻求问题的答案, 养成钻研问题的良好学习习惯, 从而提高其科研能力和探究精神。

(3) 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创造能力的培养和潜力的挖掘。在学习过程中, 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特点, 选择不同的学习方式, 多媒体学习环境鼓励学生积极主动探索、查找信息和独立创造。

二、建构主义视野下的高中政治网络教学过程

根据课堂教学设计基本模式, 即目标体系、策略体系、过程体系和评价体系, 我们设计网络教学的建构主义教学模式, 让学生带着问题上网, 有目的地进行“网上冲浪”,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1. 明确主题。

教师首先公布本课的学习任务, 使学生知道自己要做什么, 才能为自己的学习确立非常明确的目标, 为学习任务的完成打好基础。

2. 搭建框架进入情境。

如果把主题看做宝塔的金顶, 这一步的任务则是构建塔的框架。教师抓住教学主题引导学生思考哪些具体问题与该主题有关, 并把它们作为一个个节点, 为主题搭建一个有具体目标的框架。

3. 独立探索, 协作学习。

有了具体目标, 学生分组到互联网上搜寻与主题有关的内容, 搜集资料要注意以下原则:

(1) 逆时原则。即搜集资料在时间上要由新到旧, 新资料一般比旧资料更全面、更新、更可靠。

(2) 权威原则。即资料的来源上尽量选择专业水平较高的文献。收集资料的同时对资料进行归类, 这样既可以缩短整理资料的时间, 同时又可以清晰地了解到各类资料的搜集程度, 从而更有针对性地去查找不足的材料。

4. 教师指导, 调控学习过程。

网络环境下的学习具有开放性、交互性和自主性特点, 教师要敢于放手, 尽量使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完成搜集任务, 从而增强他们独立完成任务的信心和决心, 初步形成科学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由于高中生自控能力较差, 学习过程中常带有松散性和不确定性, 因此教师要充当好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和指导者, 对课堂教学中可能会出现的情况要有一定的预见性, 及时解决影响学生自主学习的各种问题。

5. 评价与交流阶段。

这一环节包括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小组对个人的学习评价。小组推选代表展示和解释本组的结论, 并与人交流, 集思广益, 培养学生运用多媒体形式表达信息、创造性使用信息的能力。

三、建构主义视野下的高中政治网络教学对教师的新要求

1. 更新教育理念。

教师应掌握信息检索技术, 具备对教学媒体的选择能力和整合能力。教师要有感染激励学生创新意识的能力。教师对教育发展要有前瞻能力, 能敏锐地判断教育过程中的新问题、新趋势, 尽可能多地创造机会, 让学生的创造力得以发挥。

2. 建立新型师生关系。

信息时代的到来, 使教师不仅是信息知识的呈现者, 而且是教学的组织者、促进者和管理者, 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和参与者。其主要职能从“教”转变为“导”。教师指导的目的是使学生善于构建自己的学习活动, 使学习活动得以不断改进, 学习方式转向多元式, 从而构建了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3. 成为课程的设计者。

信息时代, 网络信息技术广泛地运用到教学过程中, 教学采取开放式、多元化模式。教师必须能够熟练地使用计算机、多媒体等先进的教学手段, 正确引导学生进入信息高速公路, 检索信息、获取知识、解决问题。具有专业知识的教师直接参与开发和设计高中政治网络课件, 可有效提高课件的质量和适用性。系统化教学设计能力是信息时代对教师的新要求。

总之, 建构主义视野下的高中网络教学, 能很好地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 教师应利用这种教学模式, 创造更多的条件, 探索更适合的教学方法, 培养学生独立探索和敢于创新的能力。

参考文献

[1]聂瑞华.因特网与远程教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2]朱施南.现代教育科学探秘——教育信息化的实验研究[M].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5.

[3]冯军辉.浅析网络教学[J].北大荒文学, 2009.

上一篇:备件国产化下一篇:多热源热水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