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

2024-05-30

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精选十篇)

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 篇1

关键词:环境保护,污染,现状,对策

1 引言

农村生态环境是一个大的生态环境问题, 在全国生态环境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随着农村经济快速发展, 工厂和大型养殖场在农村迅速崛起, 农业已经演变为立体交叉污染最为严重的产业, 农村环境遭受到难以修复的破坏, 成为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巨大障碍, 因此农村环境保护已经成为新农村建设中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

2 基层农村生态环境现状

2.1 土壤污染

农民为了提高产量在农作物生长过程中使用了大量的化肥、农药、农用薄膜及其他化学物质, 而农作物只能吸收1/3, 2/3的化肥和农药经过雨水冲洗最终流入了土壤, 造成了土壤质量退化, 农产品存在有毒物超标现象, 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受到阻碍。

2.2 畜禽养殖业的污染

近年来, 农村畜禽养殖业发展迅猛, 家庭式和小规模养殖占大多数, “三废”没有规范的处理设施, 大量粪尿及冲洗废水随意排放, 有的直接流入附近河流或饮用水源保护区, 并造成恶臭、滋生蚊蝇, 严重影响了周边居民的正常生活。

2.3 生活垃圾污染

卫生部调查显示, 目前农村每天每人生活垃圾量为0.86kg, 由于缺乏规范设计及有效的环保措施, 我国大部分村镇居民的生活垃圾还处于乱堆乱放的状态。同时, 由于垃圾处理技术落后, 资金投入不足, 不能做到无害化处理, 堆放的未处理垃圾已成为农村环境的“潜在污染源”, 极易引起二次污染。

2.4 秸秆焚烧的污染

每年到收获季节, 农民为了省力气、省时间, 往往将大量小麦、玉米等作物的秸秆就地焚烧, 这样不仅浪费了秸秆资源, 污染了农村环境, 还破坏了土壤。

2.5 白色污染

农村的白色污染主要来源于农业使用的废地膜、食品包装袋、塑料方便袋等, 这些塑料制品质量差, 无法再利用也难以回收, 被当做废弃物丢弃。

3 农村生态环境保护采取的措施

(1) 大力推广科学种田技术, 积极引导农民和鼓励农民使用生物农药或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 推广病虫草害综合防治、生物防治和精准施药等技术, 减少化肥和农药对土壤造成的污染。同时, 积极发展生态农业、有机农业。推行田间合理灌排, 发展节水农业, 严格控制污水灌溉。

(2) 划定畜禽养殖区域, 改变人畜混居现象, 规范家庭式和小规模养殖业的畜禽粪便无害化还田处理, 并要求其建立相应的环保治理设施, 通过综合利用的方式和污水治理发展沼气建设, 应统一化、规模化的开展, 避免单家独户的进行。禁止污水流入饮用水源保护区和直排到周边河流。

(3) 开展农村环境保护知识宣传教育, 提高农民的环境意识, 调动农民参与农村环境保护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新闻媒体, 扩大宣传范围, 在农村开展保护环境, 爱护水源的宣传。引导村民对生活垃圾和生活废水采取挖坑填埋、建沼气池等办法处理。

(4) 大力推广可降解的农用薄膜, 减少农用薄膜在农田中的残留, 保护农田, 使其可永续利用。同时, 提倡农民使用国家规定的塑料方便袋或环保布袋。

(5) 加强农村饮用水源地环境保护。建立水源保护区, 明确保护目标和管理责任, 坚决依法取缔保护区内的排污口, 禁止有毒有害物质流入保护区, 切实保障农村饮用水安全。

(6) 加大畜禽养殖的环境监察执法力度。检查大中型畜禽养殖场是否办理了环保审批手续;粪便综合利用、污染防治设施是否执行了“三同时”制度, 未按相关规定执行的一律不得开工和生产;对地处水源保护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人口稠密的敏感区和不合理的养殖场坚决予以关闭;对新建养殖场进行严格检查验收和检测。

(7) 加强农村工业企业的监督检查, 严格执行企业污染物达标排放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 防治农村工业污染。针对具体情况采取有效措施, 防止城市污染向农村污染转移, 防止污染严重的淘汰落后生产项目、工艺、设备和“十五小”、“新五小”等在农村死灰复燃。

4 结语

保护农村环境, 有利于农村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协调发展, 同时也是保障农村居民身体健康的需要。

参考文献

[1]陆新元, 田为勇.环境监察[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006.

[2]毛应淮.污染源环境监察[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012.

[3]冯雨峰.生态环境监察[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012.

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 篇2

关于“生态环境建设”的提法问题,我曾专门发表过《关于“生态环境建设”的提法之我见》一文(1)着重从“生态环境”一词的问题入手对“生态环境建设”的提法进行了质疑。与此同时,我还发表过《“生态环境”的提法值得商榷》(2)、《(“生态环境”的提法值得商榷)一文发表的前前后后》(3)等文章,特别指出了“生态环境”提法的不科学及其带来的消极影响,明确提出不再使用这一提法的建议。文章发表后在其影响所及的范围内产生了一定的反响。

然而,由于历史的与现实的诸多原因,加之本人观点影响所及范围十分有限,致使这一问题远远没有得到解决。不仅如此,近期有的学者又在否定“生态环境”及“生态环境建设”提法的同时否定“生态建设”的提法,我对此虽然在《中央9号文件缘何没用“生态环境”一词》的访谈中简单表达过“‘生态建设’的提法站得住脚”的观点(4)但还是感到有话要说。特写此文,进一步求教于各位专家学者。

“生态环境建设”提法的弊端在于“生态环境”

我一直认为,“生态环境建设”提法的弊端在于其中“生态环境”的提法不妥。这在我以往发表的文章中已多有论述,本文不再重复。

这里需要特别补充的一个论据是:“生态环境”一词的首创者黄秉维院士本人后来也认识到这一提法“是错误的”。

有资料显示,“生态环境”一词最早是由已故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地理与资源研究所前所长黄秉维先生在全国人大讨论《宪法》(草案)时,针对草案中“保护生态平衡”的提法提出来的。他当时认为,“保护生态平衡”不够确切,建议改为“保护生态环境”。他的建议在当时的《宪法》和《政府工作报告》修改时均被采纳。从此,“生态环境”成为法定名词,相继在我国各级官方文件、新闻媒体和其他各类出版物中广为流传,并进而派生出“生态环境建设“一词。而且由于种种原因,多年来,“生态环境”及“生态环境建设”成了社会各界使用频率很高的两个词。

但是,自“生态环境”及“生态环境建设”的提法出现以来,学术界对其一直存在不同看法。据中国科学院冯宗炜院士介绍,中国生态学会还曾专门就“生态环境”的提法问题开过一次会,到会绝大多数专家都认为该提法不妥。后来,就连“生态环境”一词的首创者黄秉维院士也发现提法是个“错误”,并在自己的文章中明确指出:“顾名思义,生态环境就是环境,污染和其他的环境问题都应包括在内,不应该分开,所以我这个提法是错误的。”又说“我觉得我国自然科学名词委员会应该考虑这个问题,它有权改变这个东西。”(5)这说明,黄秉维院士终于从“生态”与“环境”这两个概念的科学含义出发,认识到了不应该将“环境”与“生态”混为一谈,而应该将“生态”与“环境”分开。这从黄秉维先生这段话中运用“否定后件式假言推理”所进行的反证法论证即可看得十分清楚:

如果我这个提法是正确的,那么“生态”与“环境”

应该分开(省略大前提);

顾名思义,按照我这个提法“生态”与“环境”不

应该分开(小前提);

所以,我这个提法是错误的(结论)。

这说明,作为“生态环境建设”提法关键词的“生态环境”一词,在提出之初即缺乏充分的科学依据,以致其首创者事后也亲自出面来纠正这一提法。

令人遗憾的,是尽管“生态环境”一词提出20多年来一直没有得到学术界的认可,尽管这一提法的首创者黄秉维院士也亲自出面提出如此明确的纠正意见.却一直没有使这一提法得到应有的纠正,致使这一提法连同其派生词组“生态环境建设”一直被错误地沿用至今。

值得高兴的,是在2003年6月25日印发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中发[2003]9号文件)中,尽管“生态”是其中出现派生词组最多(达30多处)的一个词,却没有再出现以往同类文件中常有的“生态环境”一词。而且自该文件出台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国内已经有不少论著不用“生态环境”和“生态环境建设”的提法,而改用“生态与环境”及“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的表述。如2003年由中国科学院孙鸿烈院士等负责编制的《国家中长期科技规划战略研究(2020)》(第十专题),以及2004年出版的全国人大原副委员长姜春云同志主编的《中国生态演变与治理方略》(6)一书都没有再沿用“生态环境”的提法,而是将生态与环境、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分开表述。与此同时,“生态环境”一词出现在一些报刊和领导讲话中的频率也有所减少。

将“生态环境”归总为“环境”说不通

令人费解的,是在目前学术界对“生态环境”及“生态环境建设”提法的质疑初见成效的时候,有的学者又在否定“生态环境”提法的同时主张将原“生态环境”的含义“归总为‘环境’”。在这些学者看来,原有“生态环境”的准确表达是“自然环境”,而“自然环境”是“广义环境的一部分”,因而按照他们的逻辑,也就可以将“生态环境”归总为环境。

但在我看来,这种说法是说不通的,因为它不符合“生态”与“环境”这两个概念的科学含义,也不符合包括黄秉维院士在内的“生态环境”提法的首创者和使用者的本意。

这里涉及到对“生态”与“环境”的科学含义及对黄秉维院士和多年来“生态环境”一词的使用者所要表达的准确含义的理解问题。

正如我在其他文章中已经指出的,按照生态学原理,所谓“生态”指的是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从逻辑含义上分析,它包含生物、环境、(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三个要素。而“环境”只是其中的一个要素,它是相对于主体而言的,指的是作为主体的生物周围的事物。这说明,“生态”与“环境”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我们不应该将它们混为一谈,更不应该将“生态环境”归总为环境。

说到黄秉维院士提出“生态环境”一词时的本意,如前所述,他当初提出“生态环境”一词是针对“保护生态平衡”的,当时他的意思显然不是否定生态(平衡),只是认为仅仅保护生态(平衡)还不够,还应该保护环境,因而认为该说法不够确切,建议改为“保护生态环境”。也就是说,他当时想表达的意思实际上是“保护生态与环境”,只可惜在“生态”与“环境”之间缺了一个“与”字。后来他认识到“生态环境”提法错误,用他自己的话说,是因为这一提法容易使人“顾名思义”,误认为“生态环境就是环境”其本意也是要将生态与环境分开,而

不是要将”生态”一词取消而将原有的“生态环境”归总为环境。道理很简单:如果把“生态”一词取消了,“生态平衡”也就不存在了,那就不是黄秉维院士所认为的“不确切”的问题了,而是成了完全不要“生态”的问题了,那岂不是同黄秉维院士的本意相差十万八千里!

至于长期以来人们在使用“生态环境”一词时所要表达的真实含义(准确含义),我曾查阅过 “生态环境”一词出现频率较高的许多文字材料,有关结论已经在别的文章提及,这里不再多说。但行文至此,不禁使我想起中国工程院副院长沈国舫院士被收入《中国环境问题院士谈》一书中一篇文章的这样一段话:“当人们乐于运用‘生态环境’一词时,实际上在强调生物与环境相互关系的一面。”(7)这实际上是在告诉我们:人们使用“生态环境”一词的本意是为了强调生态,即“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其所要表达的真实含义相当于生态学中所说的“生态”、“生态系统”或“生态状况”。在我看来,这是对多年来人们使用“生态环境”一词准确含义的客观写照。这也恰好同我查阅大量相关文字材料所得出的结论相吻合。

由此我们不难得出结论:原有“生态环境”一词的首创者和使用者所要表达的准确含义并非像有的学者所说的是“自然环境“,而是“生态与环境”,而且其侧重点是为了强调生态。因此,我们也不能将原有的“生态环境”简单地不加分析地“归总为环境”。

“生态建设”的提法不容否定

谈及“生态环境建设”的提法问题,不可不涉及“生态建设”这个重要概念。

据我所知,“生态建设”一词是由我国著名生态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马世骏先生首先提出的。在马世骏院士的一篇题为《加强生态建设促进我国农业持续发展》的文章中对“生态建设”一词的基本含义表述得十分清楚。他说:“要想实现农业持续发展,必须重视生态建设。什么叫‘生态’?作为一个学科,它是研究包括人类在内的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的科学。那么,这又是什么关系呢?从近代生态学的观点来说,生物与环境应该是个相互适应和相互选择的关系,他们应该经常地处在一个协调关系的状态,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各尽所能’,即所谓‘协同进化原则’(Co-ev01utionpdnciple)。‘建设’,一个是‘建立’,即没有的就新建立;二是原有的就加强改善或改进。这意味着我们要运用现代的生态学观点,建设我们的农业生态体系、生产体系,这样才能促进我国农业的持续发展。”。(8)这就是说,在马世骏院士看来,“生态建设”指的是生态系统(生态体系)的建设,包括新的生态系统的建立和原有生态系统的加强、改善或改进。我认为,马世骏院士关于“生态建设”的这个观点,既符合生态学的原理,又符合现代汉语赋予“建设”一词“创立新事业、增加新设施”的词义(9),即使在今天看来也是正确的。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在党和国家日益重视生态建设,并投巨资实施天然林保护等重点生态工程而且取得可喜成就的大好形势下,有些学者却对“生态建设”提法的正确性提出质疑,并提出用“生态的保护,修复和改善”代替“生态建设”、用“生态与环境的保护、修复和改善“代替“生态环境建设”的主张。按照他们的说法,只能保护、恢复或修复原有的自然生态系统,而不是人为地“建设”一个生态系统,而且据他们所言,“生态建设”的提法已经在国内产生误解和误导,还容易在国外引起误解和反感。但在我看来,这些观点是完全站不住脚的。

首先,把保护、恢复或修复原有的自然生态系统的行为完全排除在“生态建设”之外,是不恰当的。看来,在这些学者的词典里,只有人为地建设原本没有的事物才是“建设”,而对于原有的事物的保护、恢复或修复等就不是“建设”。这显然同前述现代汉语赋予“建设”一词的词义以及长期以来国内外各类出版物和人们日常用语赋予“建设”一词的广泛含义不符。事实上人们对“建设”一词的理解和应用要比这些学者宽泛得多。譬如我们通常所讲的“城市建设”,既可以指在原本没有城市的地方进行的全新的城市建设,也可以指对原有城市进行的保护、改造、改善或对遭受破坏城市的恢复、修复和重建。同样,我们当然也可以把对原有的、遭受破坏的自然生态系统进行的保护、恢复、改善或修复、重建称为“生态建设”。

第二,对于建立新的人工生态系统持完全否定的态度是不可取的。根据生态学原理,我们当然首先要努力认识天然生态系统的演化规律,尽可能地利用大自然的自然修复功能,去保护、恢复或修复天然的生态系统,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在遭受破坏的天然生态系统面前只能消极地等待大自然的自然修复功能的发挥.并不意味着我们不能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前提下去人工地促进天然生态系统的保护、恢复或修复,并在条件适宜的一定区域范围内去进行人工生态系统的建设。以森林生态系统为例,我们当然首先要着力保护好天然林,并在保护中努力着眼于利用好大自然的自然修复功能(如科学划定自然保护区、在有条件的地区实行封山育林等),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对天然林实施人工促进天然更新,也不妨碍我们根据“适地适树”的原则和国内外已有的成功经验(如德国“近自然林业”模式等)在条件适宜的地区大力发展人工林。这同前述马世骏院士谈到“生态建设”时所说的“没有的就新建立”的观点是完全一致的。

第三,基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把“生态建设”理解为“根据现代生态学原理,运用符合生态规律的方法和手段进行的一切旨在促进生态系统建设的行为的总称”。其中既包括对原有生态系统的保护、恢复或修复、改善,也包括新的人工生态系统的建立。这不仅符合生态学揭示的自然规律,也符合我国乃至世界生态工程建设的实际情况。如我国近年来相继开展并取得明显成效的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草)工程,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三北”、长江等重点地区的防护林体系工程,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工程等生态工程,就既包括对遭受破坏的原有自然生态系统的保护、恢复或修复,又包括条件适宜的局部区域范围内的人工生态系统(如人工林)的建设,我们将这些工程通称为“生态建设工程”是再恰当不过了。

第四,所谓“生态建设”一词“已经在国内产生误解和误导”的说法是不能成立的。我对一些专家说的“一些地方……热衷于建设大规模的人工生态系统,造成大量资金和劳力的浪费,有的由于违反当地的自然环境,不但徒劳无功,甚至事与愿违,反而增加了破坏”这一情况是否存在无从确认。但我认为,即使这些专家说的是事实,也只是“一些地方”的个别现象或部分事实.不能以偏概全把它当作一种普遍现象,更不能断言这是由“生态建设”一词的误解和误导而来,因为这两者之间并不存在因果联系。事实上,除了对“生态建设”一词提出质疑的这些专家外,“生态建设”的提法及其科学内涵已经为社会各界广为接受,并不存在什么“误解和误导”。

至于所谓“生态建设”的提法容易在国外引起误解和反感

的担心,在我看来,同样缘于对“建设”一词的过窄理解。如果这些学者也能认同“生态建设”一词更为宽泛的含义,这种担心也就不会有了。

还是“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的提法好

综上所述,自“生态环境”及“生态环境建设”的提法出现以来,一些学者在对这两个提法进行质疑的同时,也在努力寻求合理的解决办法,但其中的观点和主张差异很大。如对于“生态环境”的提法,有的已经将其修改为“生态与环境”或“生态,环境”,有的则主张将原“生态环境”的含义归总为“环境”;对于“生态环境建设”的提法,有的已经改用“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有的则否定“生态建设”的提法,主张用“生态的保护。修复和改善”代替“生态建设”。用“生态与环境的保护、修复和改善”代替“生态环境建设”,如此等等。

我的观点很明确:“生态环境建设”提法的弊端在于“生态环境”而不在于“生态建设”。从维护用语的科学性出发,还是“生态与环境”、“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的提法好。这是因为,只有这样的提法才符合生态学和环境学原理,才符合原提出者和使用者所要表达的本意、也只有这样的提法才与包括《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中发[2003]9号文件)在内的党和国家关于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规范表述相一致。事实上,正是“生态与环境”、“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的正确提法,科学地反映了关乎我国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两项伟大事业。如早在2000年10月11日发表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五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公报就号召:“重视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加强人口和资源管理,实现可持续发展。”(10)正因为如此,所以我在本文和以往已经发表的相关文章中,一再呼吁用“生态与环境”和“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的提法取代“生态环境”和“生态环境建设”的提法。

历史已经表明并将继续表明:“生态与环境”、“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提法的正确性是勿庸置疑的;生态与环境以及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是勿庸置疑的。关注生态和环境,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维护生态安全和环境安全,是二十一世纪人类面临的共同主题,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我们一定要继续高举生态建设的旗帜、认真贯彻环境保护的基本国策,沿着党中央国务院指引的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胜利前进,而不应有丝毫的松懈和动摇。

注释:

(1)《林业经济》2003年第2期

(2)《经济要参》(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办)2003年第16期、《中国绿色时报》2003年3月13日

(S)《林业经济》2003年第7期

(4)《绿色中国》(A版)2005年4月号

(5)黄秉维:《地理学综合工作与学科研究》,《陆地系统科学与地理综合研究——黄秉维院士学术思想研讨会论文集》,科学出版社,1999年

(6)姜春云主编:《中国生态演变与治理方略》,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年12月

(7)《中国环境问题院士谈》,中国纺织出版杜2001年5月第1版第215页

(8)《农业现代化研究》1987年第3期

(9)《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02年5月修订第3版(增补本)第621页

园林生态建设施工与保护 篇3

1.1 园林植被覆盖广度不够

通过对一些城市的具体调研后, 我们发现大多数城市园林建设的主要问题还是园林绿化水平不高, 特别是一些建设时间较早的园林或公园, 其植被覆盖和绿化上都存在很多问题, 其中覆盖率低的问题尤其突出。较为陈旧的园林相比于新建的街道、休闲广场和住宅小区, 绿化水平明显低下, 这样的话, 一方面就不能达到美化环境, 改善居民生活水平, 提升整个城市形象的作用, 而且更不能起到保护当地生态不被破坏的作用。当前一些规模较小、设备不够完善的园林一味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 人为减少园林植被面积来修建各类游乐设备, 以此增加游客量, 这就增加了生态环境的负担, 造成自然环境的破坏。

1.2 植被存活率有待提升

一般来说, 在园林生态建设过程中, 施工单位和工程作业人员经常会受到实际施工进程的控制、采用施工技术手段的不同和后期对园林维护措施不到位的影响, 从而引起园林生态植被成活率低下的问题, 这在一定程度上对园林生态建设就会造成了很严重的消极影响。总的来说, 造成园林生态建设中植被覆盖率低的主要原因还是施工单位和工程建设人员仅仅关注施工进展, 一味追求自身经济利益, 不顾及所栽种的植被种类、地理位置是否符合植被实际生产的需要。当然, 园林生态建设也需要一定的后期维护, 这就需要相关的技术人员和部分资金设备的投入, 这样才能使得所栽种的植被拥有足够的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后期园林生态维护还包括预防对植被的二次破坏, 其中包括修剪工具的不当操作, 人为的践踏, 这都会导致植被直接死亡。

1.3园林生态建设中运用的技术手段和工程建设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目前园林生态建设市场上充斥着各种各样的施工团队, 一些城市对于园林建设并不愿分拨更多的资金和设备, 这就造成了很多园林建设单位不得不缩小工程建设的范围和规模, 减少用于园林生态建设的经济投入。这类问题间接上就造就了多数素质低下和工程建设水平低下的园林施工队伍的兴起, 这些团队既不能保证施工质量的优越, 也没有一定的技术认证, 甚至一些施工团队对于园林生态建设还停留在只是栽种几盆小花的思想境界上。园林生态建设作为一项整体性较强、综合性较高、技术手段要求创新的工程, 其需要专业素质很高的施工建设人员和先进的施工技术。当然, 园林生态建设还要具有灵活性, 鉴于园林养护难度之大, 需要的资金投入之多, 运营机制还不够完善, 这就需要专门人员、专业设备进行定期的维护和管理, 对于地理位置较为偏僻的陈旧的小型园林、公园等需要进行必要的升级改造, 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城市生态建设水平, 提升居民生活满意度。

2 园林生态建设过程中的措施与方法

2.1 加强园林施工队伍建设

园林施工队伍的技术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园林建设工程质量的优劣, 所以施工队伍应当要具有足够的专业素养和资质, 其技术人员和施工许可执照必须要经过相关部门的认证。施工人员在工程建设中一定要携带工作证, 做到“有证上岗”的具体要求, 管理和监督部门要定期对施工人员进行关于工程建设和园林维护管理所需技术手段的专业培训。相关技术管理监督人员要不断提高园林生态工程建设的水平并且要不断提升管理监督的质量, 只有这样才能更加有力地促进园林生态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总的来说, 我们首先要从施工团队的建设入手, 不断提升园林生态建设中施工人员的专业素养和专业技能, 提高建设施工的水准, 当然, 我们也要从用户角度考虑, 在聘请专业团队建设的同时也需要一只专业的监督管理队伍对施工质量进行监督。

2.2 采用较为先进的园林施工技术手段

园林施工所采用的工程技术手段的落后也会影响园林施工质量, 当我们采用先进的工程技术手段进行园林建设时, 不但可以极大地提高建设的效率, 而且还能从一定程度上减少资金和人员投入。园林的后期维护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不管是规模较大的风景园林还是面积较小的景观园林, 都要提升后期维护质量, 也要采用合适的施工技术手段。相关部门应当专门设立进行绿化维护的机构, 主要用于对一些植物生长出现问题的地区进行相应的维护, 对植被遭到破坏的地区进行后期的补种, 值得园林生态始终保持一种较为健康的生长状态。先进的技术手段涵盖很多方面, 例如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等, 我们可以在计算机上模拟植被生长状态, 在实际施工建设之前就能发现即将发生的问题并尽早地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措施。

2.3 严格掌控园林施工建设的质量

园林生态工程的质量直接决定了所建园林在城市建设中所发挥作用的大小, 工程质量较好的景观园林不但能够保护城市生态环境, 而且也能将城市经济效益最大化地实现。所以只有全面落实工程的安全和质量, 较好地控制园林生态建设的成本, 保证园林生态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 排除工程建设中存在的安全隐患, 杜绝意外事故的发生。例如, 在我们对远离植被种类进行抉择时, 一定要按照施工建设前的设计要求选择种类较好, 利于园林生态建设的植物, 不能一味追求那些质量差、难以存活、价格过低的植物, 同时, 也要结合土壤环境、气候影响等外部环境的影响, 较好地对植被进行必要的维护, 不断提高园林中植被的存活率, 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建设出质量较好, 能在城市生态建设中发挥作用的优越的园林系统。

3 结束语

总而言之, 园林生态建设作为一项整体性和技术性的工程, 其在城市建设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所以, 在做好园林生态建设过程中, 加强园林施工队伍建设和监督, 严格挑选质量较好的植物种类, 对于改善城市绿化系统, 提高生态环境质量, 美化城市环境, 提升城市居民生活满意度具有重要的作用。在新时期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下, 这就需要园林建设应用手段不断拓展, 施工技术不断加强, 以此来实现园林生态保护与城市经济建设共同发展的目标。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技水平的提高, 各类垃圾污染物数量也随之增加, 园林生态工程作为城市生活中生态保护的重点工程, 肩负着很大的责任。园林生态保护已经成为目前园林工作的重点, 应该从施工手段和各类技术的运用出发, 深化落实园林生态保护的思想, 只有这样才能将园林生态保护的观念深入人心。本文从研究园林生态保护的各类问题出发, 详细介绍了园林生态建设过程中问题产生的原因并认真梳理了解决问题的方法, 通过针对性地使用相应的施工技术, 紧密联系施工技术与园林保护之间的关系, 从而达到保护生态园林、在城市社会生态建设中添砖加瓦、实现园林生态与现代城市建设共同发展共同促进的作用。

关键词:园林,生态建设,施工与保护

参考文献

[1]陆君君.园林生态保护与施工技术的思考[J].现代园艺, 2015, (22) :168.

环境保护与生态文明建设 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理解我国实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的原因和具体的做法。

2、理解生态文明的内涵。掌握生态文明的重要性。

3、了解美丽中国的目标。

能力目标:

1、提高学生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解,理解美丽中国建设的必要性。

2、增强学生深入思考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增强学生责任感,自觉践行低碳生活。为美丽中国建设作出自觉地贡献。

教学重点:深入理解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如何才能更好的建设美丽中国 教学方法:四环节一总结 教具 :

课件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展示禁烧秸秆图片。环节二:出示学习目标:

1、了解我国的环境状况。

2、了解我国环境保护的基本国策。

3、掌握 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要求。

4、正确理解建设美丽中国的目标。环节三:自主学习

阅读课本75面,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生1:针对环境问题国家采取的方针是什么?

生2:生态文明的理念是什么?

生3:我国的环境状况如何? 环节四:能力提升

解决上述一系列问题。

生1:为什么要建设美丽中国?

生2:怎样建设美丽中国? 环节五:测评反馈

1、多选:

①、春节,小健由“放炮族”变为“弃炮族”,让两串电子鞭炮承担了一家人热闹过春节的重任,你认为小健的这种做法

()

A、是安全意识增强的表现,可以减少意外伤害 B、是“年味儿”变淡了,阻碍了民俗文化的传承

C、是环保意识增强的表现,为减少空气污染尽

了自己的一份力量

D、显示了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值得我们学习 ②、为了更好的实现美丽中国的建设梦想,各社区各街道纷纷开设环保课程,这样做()A、有利于提高市民的环保意识 B、能够加强城市的环保意识 C、可以杜绝环境违法行为

D、对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有重要意义

2、中华文明蕴含的生态智慧为当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哪些启迪?

①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 ②树立发展和保护相适应的理念

③树立保护自然就是保护和发展生产力的理念 ④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⑤贯彻科学发展观 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⑦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⑧坚持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 ⑨养成保护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的习惯 环节六:环保倡议:

不乱扔废弃物。

不吃野生动物。

随手关闭水龙头。

庭院室内养花种草。

节约纸张、回收废纸。

买菜、购物多用布袋。

不用、少用一次性筷子。

吃完口香糖后包好、放好。

参加一次环境保护义务宣传活动。环节六:总结

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 篇5

关键词:林业生态环境保护 经济建设 意义 措施

传统林业和现代林业一直都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近些年来社会发展加快、人口快速增长、物质需要成倍增长,导致自然界的森林资源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因此,在提倡可持续发展的今天,山区传统林业也必须进行调整和改变,不能持续先发展后治理的老办法,必须要坚持经济和生态环境共同和谐可持续发展。同时,现代林业建立在标准林的基础上,应注重林业生态环境保护,试图在林业生态发展和林业经济发展中找到平衡,使社会发展和国民经济建设走上又好又快的道路,笔者从以下几方面简单论述林业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建设的关系。

1.保护林业生态环境的意义

1.1现实意义

在我国社会和国民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我国生态环境呈几何速度恶化,自然生态系统被污染和严重过度索取,大量自然资源都面临着短缺和后续乏力,其中林业资源也是其中之一。按常理来说,作为可再生资源的林业,只要统筹科学、开发合理,是可以持续为我国经济建设做出贡献的。

1.2经济意义

森林是大陆生态系统的主要环节,也是林业经济的最重要载体。培育健康的森林生态系统是林业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建设的最主要目标。完整平衡的森林生态系统不仅能够持续提供生态效益也能持续提供经济效益。被破坏的退化的森林不仅在物质生产能力上明显衰退,森林的其他效益功能也必然相应减少。

2.林业生态保护建设发展的亮点

一是发挥林业的经济功能。生态优先并非不考虑经济功能,只有发挥生态环境保护建设才有物质基础;应分清国家对天然林和人工林管理的政策界线,切实保护天然林资源,按照森林经营的技术要求合理利用人工林;遵循林木生长的自然规律,科学合理地采伐利用,让林业在发挥生态、社会效益的同时,产生较大的经济效益。二是提高林农的积极性。林业产权制度改革后,林业部门划定采伐区域、数额,企业与林农实现“订单林业”,减少了企业的灰色支出,使林农直接受益,可有效提高森林加工企业和林农植树造林的积极性。

3.保护林业生态环境产生的新经济建设点和经济增长点

传统林业只将注意力集中在森林所能提供的最主要资源——木材上面,但是林业资源可以提供远比木材更多的产品,能够对经济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以下是几种主要经济增长形式。

3.1促进森林旅游业的发展

森林旅游业的发展是林业生态环境最主要的贡献。随着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日常生活中的休闲娱乐也开始日益重视,森林旅游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也是扩大内需、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途径,并且正在我国迅速生成和增长。完善的森林资源是森林旅游的基础,森林旅游业是一个多层次的结构,可以发展出主要如森林公园、交通运输、餐饮、商贸、旅行社、娱乐等多种依托森林资源的经济体。此外,还可发展各种层次的辅助服务机构和组织,这些都是经济建设所需要的多方支点。

3.2促进林业副产品产业的开发

林业资源除了能够提供木材之外还能提供很多林副产品,如动物、林果、花卉、次生动植物资源。根据不同地区的林业资源特色,可以建立不同的副产品产业,最主要的有野生动物资源产业、林果深化加工产业、次生动植物开发产业等。深化开发林业资源的副产品可以为经济建设提供更多的选择和机遇。

4.林业生态环境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措施

4.1大力提高森林覆盖率

经过多年的努力,毕节市森林覆盖率明显有所增长,保持青山绿水是实现科学发展必须坚守的4条底线之一。今后几年,将继续深入开展全民义务植树,大力推进退耕还林、防护林、速生丰产林、绿色通道等林业生态建设工程;严防森林火灾和森林病虫害对森林资源的破坏;健全林业法治,切实加强林地、林木保护管理。同时,将深化林权制度改革,进一步激发和调动全社会投入林业建设的积极性;大力招商引資,为造林绿化事业注入活力;加强科技支撑,提高造林绿化的质量和效益。

4.2实现工业园区和园林城市协调发展

浅谈公路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 篇6

关键词:公路,环境保护,污染

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如何面对公路建设产生的环境问题, 如何按照现阶段我国实际情况, 分析评价公路建设各阶段对环境的作用与影响, 采取何种措施减少或杜绝公路环境污染、恢复路域生态损失。这是摆在我们广大公路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1公路环境保护

1.1环境与环境保护定义

环境是指人类和生物生存的空间。《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对环境的定义是: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 包括大气、水、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动物、野生植物、水生生物、名胜古迹、风景游览区、温泉、疗养区、自然保护区、生活居住区等。按照环境的自然和社会属性分类, 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环境保护是指人类有意识地保护自然资源并使其得到合理的利用, 防止自然环境受到污染和破坏;对受到污染和破坏的环境必须做好综合治理, 以创造出适合于人类生活、工作的环境。

1.2公路环境保护内容

对照上述定义, 公路环境保护是基于生态可持续发展原则调节与控制“公路工程与路域环境”对立统一关系的发生与发展。公路环境保护由两项基本工作组成:一是分析因修建公路而对环境产生的各种影响及其影响的程度和范围, 根据需要采取专门的环境保护措施, 积极开展环境保护的有关工作;二是在公路的设计、施工及运营管理过程中, 注意凸显公路各组成部分的环保功能, 使公路在运输功能发挥的同时, 对沿线环境的负影响最小。

1.3公路环境问题

环境问题是指环境中出现的不利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现象。

公路建设必然影响环境, 尤其是高速公路建设, 其施工、营运期造成的环境问题会更严重。公路建设将造成如下环境问题:选线不当会破坏沿线生态环境;防护不当会造成水土流失, 如坡面侵蚀与泥沙沉淀等;公路带状延伸会破坏路域自然风貌, 造成环境损失;公路施工造成环境污染;公路通车营运期间, 车辆对沿线造成污染。

1.4公路环保功能

一般情况下, 一条公路如果严格按照现行公路工程设计标准及《公路环境保护设计规范》进行设计, 按公路工程施工技术规范进行施工, 就可以起到对路域自然环境的保护作用, 并能够对社会环境进行调整和完善。

公路各组成部分的环保功能归纳如下:

路基工程在施工及竣工后, 结合造地还田与疏导排水, 各部分相互协调配套, 可使工程稳定坚固, 外观顺适优美, 能起到防止水土流失的作用。

路面工程对路基起保护作用, 同时也起着防尘、防水, 保护公路沿线环境不被污染的作用。

桥梁涵洞工程设计与施工中重视对公路路域景观环境的影响, 可起到美化环境的作用。

排水工程对公路工程的整体性和稳固性有特殊的作用, 可以防止路基路面水及水中含有的油污、有害元素直接进入农田, 避免耕地淹没、土壤污染。

防护工程确保了路基稳定, 减少了水土流失, 直接起到了环境保护作用。该工程与环保的关系最为密切。

1.5公路环保措施

公路建设的不同阶段, 环境问题的产生与环保工作的重点不同, 所采取的措施必须具有针对性。

可行性研究及初步设计阶段:进行项目环境影响评价, 为进行环境保护设计和采取环保措施提供依据;初步设计及施工图设计阶段:进行环境保护设计;招投标阶段:在合同书中纳入环境保护条款;施工阶段:进行环境保护设施的施工及监理;竣工和交付使用阶段:进行环境保护设施验收、环境后评价;营运期:进行环保设施维护及处理环境问题投诉。

针对实际工作需要, 现结合国家目前的环保法规对公路施工阶段、营运期采取的环保措施分述如下:

1.5.1公路施工阶段环保措施

1.5.1.1生态环保

在土方开挖回填时避开雨季, 雨季来临前将开挖回填、弃方的边坡处理完毕;施工取土时采取平行作业, 边开挖、边平整、边绿化, 计划取土, 及时还耕, 及时进行景观再造;在雨水充沛地区, 及时设置排水沟及截水沟, 避免边坡崩塌、滑坡产生;在雨水地面径流处开挖路基时, 及时设置临时土沉淀池拦截混砂, 待路基建成后, 及时将土沉淀池推平, 进行绿化或还耕;对路堤边坡及时进行植草绿化;对施工临时用地, 先将原表层熟土集中堆放, 待施工完毕后, 再将这些熟土推平, 恢复原地表层。

1.5.1.2噪声防治

当施工路段距住宅区距离小于150m时, 为保证居民夜间休息, 在规定时间内禁止施工;主动与施工路段附近的学校和单位协商, 对施工时间进行调整或采取其他措施, 尽量减小施工噪声对教学和工作的干扰;注意机械保养, 使机械保持最低声级水平;安排工人轮流进行机械操作, 减少接触高噪声的时间;对在声源附近工作时间较长的工人, 发放防声耳塞、头盔等, 对工人进行自身保护。

1.5.1.3大气污染防护

公路施工堆料场、拌和站设在空旷地区, 相距200m范围内, 不应有集中的居民区、学校等;沥青路面施工, 沥青混凝土拌和厂设在居民区、学校等环境敏感点以外的下风向处, 既方便生产, 又须符合卫生要求 (卫生防护距离分级中, 规定的防护距离为300m) , 不采用开敞式、半封闭式沥青加热工艺;施工便道定时洒水降尘, 运输粉状材料要加以遮盖。

1.5.1.4水污染防治

沥青、油料、化学物品等不堆放在民用水井及河流湖泊附近, 并采取措施, 防止雨水冲刷进入水体;施工驻地的生活污水、生活垃圾、粪便等集中处理, 不直接排入水体;对桥梁施工机械严格进行检查, 防止油料泄漏。严禁将废油、施工垃圾等随意抛入水

公路建设设环保工作重点内容:

设计阶段:环保总体方案应在针对性勘察资料的基础上, 综合考虑各路段自然环境、生态环境、社会环境特点, 使环保方案既经济、又可靠, 并重视以下方面:

周边山区公路越岭方案应充分比较隧道与展线方案对环保的优劣。深挖高填和地质不良路段防护工程应充分考虑环保要求。

自然保护区、风景点、区应特别注重自然景观、珍稀野生动植物地带的环保措施。

设计说明应对环境保护工程作尽量详细的说明, 标明敏感点。

综合考虑沿途公众对拟建公路了解程度, 交通现状满意程度, 对搬迁、移民的态度, 对当地民俗的不利影响, 对公路走向, 对出行、交往的要求, 对当地养、植业的影响等方面意见和建议。

施工阶段。严格控制红线内砍伐森林植被, 珍稀植物宜采取移植措施。

与主体工程同时进行工程招标。施工合同、监理合同制订环保工作条款, 结合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表) 中环保工程项目、地点、内容、标准等实际, 对不同标段提出具体要求, 明确责任条款。

施工组织设计中明确环保工程施工要求, 工艺设计应包含环保工作和质量控制标准。开工前应进行环保意识教育和环保工程技术交底, 完善环保管理工作制度, 设置环保工作专 (兼) 职人员, 对主体工程防护区、取土场防护区、弃碴场防护区、临时用地防护区防水土流失, 水环境、防扬尘土污染动态检查监控, 特别是雨季防水土流失措施。

跟踪监控拌和站防空气、噪音污染, 夜间施工防噪音、弃渣污染, 深挖高填地段边坡防护工程施工质量。环保工程施工质量自检与监理质量控制, 制定图表, 随时作好记录与签认, 并与主体工程等同, 由监理检验签证、计量支付。

竣工图绘制。绘制距路中线100米范围上简略地形图, 标明水系、防护工程、排水系统、敏感点、居民地与公路的位置关系、土地使用现状等内容, 作为施工档案资料, 以备今后查证。

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 篇7

1 影响林业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因素分析

通过对各个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大数据来看,能够发现我国的经济实力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我国的经济与发达国家差距较为明显,然而我国的生态环境与发达国家差距也十分明显。我国的生态环境问题主要是因为我国人口基数大、对生态环境的破环程度大、综合国力弱,然而综合国力的羸弱导致我国社会政治文化的不足,由于我国的生态环境的问题,导致我国环境保护与社会建设出现了许多问题,其中较为常见的就是森林资源的匮乏和严重的水土流失等,这些都是导致我国生态环境被严重破坏与社会建设出现许多问题的重要原因。

1.1 森林资源的严重缺乏

据调查显示,现阶段我国森林面积人均占有量在世界范围内仅达到了世界人均森林面积占有量的20%左右,而且人均森林储存量仅是世界人均森林储存量的10%,这与西方一些发达国家相比十分落后,与发展中国家相比,人均森林面积依然十分落后,因此我国的林业资源十分匮乏,这对于我国的林业生态环境保护的影响十分严重。

1.2 保护林业生态环境建设的相关政策不健全

我国林业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国的生态环境保护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国家对于林业生态环境没有推出一些给予保护的法律政策,国家对于林业生态环境的投资过小,对于社会上积极参与林业生态环境保护的人没有奖励措施,对于破坏环境的人没有处罚方式,导致林业环境保护工作难以形成规模,导致我国林业环境受到严重破坏。

1.3 林业生态环境建设工作不到位

根据对于林业生态环境的调查来看,我国的生态环境破坏十分严重,其中就包括水土流失,采取林业资源的生态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就,草原植被保护系统和土地荒漠化的防治措施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是针对我国的现有国情来看,我国采取的生态环境保护措施依然不足,还需要不断加强,在林业生态环境措施的建设来看,树木的搭配种类和种植结构的不合理,会引发水土流失等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

2 加强林业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对策与措施

2.1 完善林业生态环境,树立长远的观念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的经济不断发展,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工程建设时间较长,对当地的林业生态系统造成了极为严重的破坏,受到破坏的生态系统恢复和发展都需要较长时间,所以需要在人们心中树立长远的观念,从长远的角度来面对问题,在加强林业生态系统保护的同时,必须要从全局考虑,完善局部,并按照国家推出的林业保护政策循序渐进,从而达到完善林业生态环境的目的。

2.2 完善林业生态环境建设工作

针对林业生态环境中出现的问题来看,我国的林业生态环境还需要很大的努力,积极响应国家的政策号召,重点保护林业生态环境,由于全球变暖和温室效应的加剧,导致环境问题不断严重化,导致环境问题和林业生态环境问题受到全世界人民的广泛重视,所以,每一个部门之间要积极响应,积极配合,提高自身的工作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对于一些没有积极响应配合的部门,要设定惩罚措施,这样才能让更多的人投身到林业保护中,同时加强对林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宣传,提高全民意识,使得林业生态保护工作不断完善。

3 结语

为了增强我国的经济发展,提高综合国力和社会建设,要将林业建设放在重要位置,加强林业建设,完善林业生态建设的管理工作,健全林业生态建设的保障制度,提高林业建设的力度,不断壮大林业保护人群,将林业资源充分利用、合理利用、可持续利用,现林业保护为己任,将林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进行到底。

摘要:目前,保护生态环境成为人们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更是社会经济稳定增长的基础,林业的发展为生态环境的稳定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并为林业产品的供给起到了推动作用,因此对于林业的保护是十分重要的一环,对于整个林业环境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针对我国林业生态环境数据和影响林业生态环境因素方面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措施。

关键词:林业生态环境,问题

参考文献

[1]孙永宽.加强建设林业生态环境保护的措施漫谈[J].现代园艺,2012(6)

[2] 向俊杰.论加强林业公共管理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4(4)

农村女性的环境意识与生态环境建设 篇8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至今大部分人口还生活在农村和乡镇。农村区域广阔,农业生产活动与自然生态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本身就是构成生态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农村地区的生态环境是直接影响全国的生态环境建设的关键领域。“不解决农村生态环境问题,就会动摇三农的基础,也会妨碍发展的步伐,甚至影响中华民族生存的根基。必须站在国家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全面加强农村环境保护,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维护国家生态安全。”④目前农村环境保护是一个薄弱环节,在这方面的任务不仅艰巨,而且非常迫切。要改变现有的局面,需要依靠方方面面的力量,其中历来不被重视的农村妇女应是一支不容忽视的重要力量。

一、女性环境意识的优势

(一)女性的环境意识

女性是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与改善的积极参与者,这是与女性特有的自然观分不开的。在理解女性与生态环境问题上,西方20世纪70年代前后兴起并有着广泛影响的生态女性主义中有关女性与环境关系的观点,对我们认识和研究我国农村女性与生态环境的关系,以及其在这一领域中的地位与作用具有一定启发和借鉴意义。

生态女性主义强调女性与自然存在着紧密的联系。该理论认为从女性的自然性别来看,在创造万物和创造生命的过程中,地球的母亲角色与女性的生物性角色是相似的。女性可以通过自身生育和养育的独特体验来了解人类与自然的同一性,因而比男性拥有对自然更为深切的感知和情感体验。因此,女性比男性更容易亲近自然,更易构建人与自然之间的友好和谐关系。著名生态女性主义思想家卡洛琳·麦茜特指出,古希腊人和文艺复兴时代的欧洲人把自然看成是一个活的机体,这种“有机理论的核心是将自然,尤其是地球与一位养育众生的母亲相等同,她是一位仁慈、善良的女性,在一个设计好了的有序宇宙中提供人类所需的一切。”作为自然一部分的女性对此感同身受。正如著名的生态女性主义者苏珊·格里芬所说:“我们知道我们是由大地而生的,大地本身也是由我们的身体所构成的,因为我们了解自己。我们就是自然。我们是理解自然的自然。我们是拥有自然观的自然。自然在哭泣,自然对自然诉说着自己。”当然我们认为不应该简单地认为女性比男性与自然的关系更为密切,这有失公允。某种程度上女性天生的敏感、情感丰富使其更具有的感性趋向,使她们更能意识到自然的存在。正如苏珊在《女人与自然》第二版序言中所言“在我看来,似乎更有可能的倒是,一种性别比另一种性别更能意识到自己是自然的一个组成部分。这种意识上表现出来的差异是应该得到认真探讨。”正是这种天生的品性是女性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原始动力。

从社会性别角度来看,女性与自然的这种特殊联系,经过了长期文化塑造和社会关系的演变,使女性的社会角色与自然的接近又具有了更为深刻的渊源。正如卡洛琳·麦西特所说:“妇女与自然的联系有着悠久的历史,这个联盟通过文化、语言和历史而顽固地持续下来。”纵观历史,女性是有限自然资源的整合者、联结者、转换者和管理者。她们联结着孩子和老人、家庭和市场,参与家庭资源的生产和使用,把材料加工成可食用的产品。她们是实践者,主要的使用者、消费者和能够鉴别一些生态能力和质量的多方面的专家。因为大部分女性在日常生活中承担着养育者的重任,又往往是照料老人和病者的主要担当者。因此她们也更注重空气、饮水、食物的质量与家人健康的关系,并希望家人能生存在良好环境中,且能够持续下去。健康的生命依赖于良好的环境,“只有生命的创造者,才是生命真正的捍卫者”。

在1995年联合国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上,“妇女与环境”被列为重要的议题,在大会通过的《行动纲领》中强调指出:“妇女对无害生态环境的经验及贡献必须成为二十一世纪议程上的中心组成部分。除非承认并支持妇女对环境管理的贡献,否则可持续发展就将是一个可望而不可及的目标”。可见,生态女性主义关于女性与自然的和谐关系的基本观点及女性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作用,已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显然,生态女性主义有关女性与环境关系的观点,对于我国女性参与解决农村生态与环境问题,也有其相应的理论意义。它将对我国女性直接参与农村生态环境改善,发挥更大的作用,产生积极的影响。

(二)农村女性在与生态环境关系上的特殊性

女性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在农村女性群体身上表现尤为突出。与城市居民相比,农村妇女在生产和生活上,与自然的关系更加直接更为密切,从而对自然生态与环境的变化也更为敏感。自然资源数量减少和质量退化,如森林减少、土壤条件恶化、水资源枯竭、地表和地下水的污染等,都会使妇女在利用自然资源方面的条件恶化,直接加重她们的负担。她们往往会为寻求替代产品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水土流失和土壤肥力减低,会带来农业减产和收入减少,给妇女造成更大的生活压力和劳动负担。由于环境恶化而造成的家庭成员的病痛,往往是导致农家衰败的直接原因。因此,在对生态环境保护的认识和态度方面,女性特有的敏感性和参与的主动性是男性所不能企及的。

一项关于中国农村女性状况的调查⑤表明:我国农村妇女目前最担心的主要是家庭生活方面的问题。其中首要的就是“家里有人生病”;认为村里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治理村庄脏、乱、差”。此外,农村女性参与最多的村内环境治理活动是“改路”、“改水”、“改厕”。这表明,农村妇女首先关注的并非一定是收入问题,而是更加贴近自己生活的环境问题。妇女是农村环境退化的最大受害者,也是拯救环境的未来希望。正因如此,“由于她们在社会和家庭中所负的多种责任,她们的观点在对与环境和自然资源使用有关的事务做出选择时能够产生极其重要的影响。”

二、女性农村生态环境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

(一)女性是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的现实依靠力量

随着农村男性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女性实际上已不仅仅是家务劳动的主力而且也是农业生产中的主要劳动力,她们已参与到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根据《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主要数据公报》公布的数据,2006年我国农业从业人员中,女性占到53.2%,东部地区甚至高达55.1%。而在农村外出从业人员中,男性远远高于女性,其中男性占64%,女性占36%。这种表明,在农村劳动力中女性已占有较大比重。另据一项农村女性状况调查显示:家里的农活由“夫妻一起干”的占54%;由女性“单独承担”的占20.7%;由“丈夫承担”的占14%,前两项相加,74.7%的农村家庭的妇女直接参与农业生产劳动。其中有些地区的女性“单独承担”的比重还要高。如甘肃32.4%;江苏31.4%;四川33%。⑥由此可见,伴随着工业化的进程,女性在农村生产和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将会越来越重要。农业女性化为农村女性发挥作用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她们也必将肩负起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的历史重任。

(二)女性在农村生态环境建设方面的特殊作用

1. 改善农村生产的生态环境方面

从土地资源、淡水资源等自然资源的利用方面来看,女性无论是作为物质资源的生产者和消费者,还是作为家务劳动的主要承担者,都与各种资源有着密切的关系。而农业女性化的趋势则使农村女性与土地资源的关系更加密切。她们的命运与环境和生态的命运更加紧紧地结合在一起。农业女性化客观上为农村女性提供了参与农业管理决策和其它活动的机遇,也为其实现自己理想目标提供了可能。她们与自然友好的品性可以有更大的施展空间,这有利于促进在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中的生态环境保护和改善。农村女性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方面,在保证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安全生产和生态农业的推广方面将成为一支重要的生力军。实际上,农村女性在发展农业生产和开创生态农业模式中正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2. 促进农村生活环境的改善实行绿色消费方面

除在生产领域外,在农村生活领域也同样能发挥重要作用。例如,随着农村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目前农村垃圾不仅数量猛增,而且结构也发生了明显变化,农村生活垃圾也在快速向城市“看齐”。过去农村垃圾主要是一些易腐烂的菜叶瓜皮,现在却成了塑料袋、废电池、农膜、农药瓶、工业废品、腐败植物等的混合体,各种难以分解的垃圾越来越多。特别是由于大量使用塑料,导致垃圾中不可降解物所占比例迅速增加,其中塑料制品就占到1/3。⑦在改善农村地区的环境卫生方面,在普及卫生、健康、环保的生活方式方面,农村妇女是可以大有所作为的。如中国绝大多数农村家庭一般都是妇女持家,她们在家庭消费中起着主导作用。如果能通过她们在消费中去选择低消耗、低污染、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消费品,这样既可以直接减少环境污染,优化生产结构,从而改善环境状况。又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采用清洁能源等方面,农村妇女都能够发挥积极的作用。这对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具有重大意义。

3. 在控制人口和培养下一代环境意识方面

从人口数量与环境的关系来看,人口数量过多,规模过大,消费量自然会增大,各种废弃物数量也会增多,这又势必会给治理环境带来更大的难度。我国大多数居民还生活在农村,农村妇女在控制人口,进而对改善生态环境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对下一代环境意识的培养方面,农村妇女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她们朴素的自然观,对土地的深厚情感,以及在生产和消费领域的环保和节约的实践,会深深地影响下一代对自然的态度。这对下一代环境意识的培养具有深远的意义。保护环境需要从每一个家庭做起,这一切都离不开妇女的参与。实际上,农村妇女对生态环境建设的贡献往往通过家庭和所生活的农村社区的活动体现出来的。而“那里对环境问题的个别、分散的行动是最需要的,而且往往具有决定意义。”

三、结语

女性有着朴素的环境意识,同时也有着改善生态环境状况的强烈愿望。但要使她们在农村的环保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还受到许多条件的限制。如经济上的窘境,沉重的家庭劳动负担,组织性的缺乏以及文化知识水平的限制等。为此要尽可能拓宽各种渠道为农村女性提供物质和精神上的各种支持。对任何一个社会而言,两性在责任、知识结构和需求上都具有明显的区别。这一区别导致了对事物的看法和观点以及影响方式上的不同。这就需要我们从社会性别的角度来考虑女性在生态环境建设方面所具有的特殊优势,进而在制度和政策措施上能够更具有针对性,从而确保有效性。获得精神和物质支持的广大农村女性必将在农村环境建设方面发挥其重要的作用。

摘要: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农村地区的生态环境状况日益严峻。这关系到我国经济能否可持续发展的问题。随着工业化的进程,大量男性农民进城务工,妇女在农村生产和社会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农村女性拥有着巨大潜力,是需要我们去积极挖掘和开发的宝贵人力资源,是我们必须依靠,同时也是可以依靠的重要力量。本文从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及社会性别的角度分析了农村女性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指出农村女性在环境意识方面所拥有的优势,及其在现阶段农村生态环境建设方面的地位与作用。

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 篇9

关键词:林业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建设,意义,措施

传统林业和现代林业一直都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由于近些年来社会发展加快、人口快速增长、物质需要成倍增长, 导致自然界的森林资源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因此, 在提倡可持续发展的今天, 传统林业也必须进行调整和改变, 不能持续先发展后治理的老办法, 必须要坚持经济和生态环境共同和谐可持续发展[1,2,3]。同时, 现代林业建立在标准林的基础上, 应注重林业生态环境保护, 试图在林业生态发展和林业经济发展中找到平衡, 使社会发展和国民经济建设走上又好又快的道路。现从以下几方面简单论述林业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建设的关系。

1 保护林业生态环境的意义

1.1 现实意义

在我国社会和国民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 我国生态环境呈几何速度恶化, 自然生态系统被污染和严重过度索取, 大量自然资源都面临着短缺和后续乏力, 其中林业资源也是其中之一。按常理来说, 作为可再生资源的林业, 只要统筹科学、开发合理, 是可以持续为我国经济建设做出贡献的。但是, 我国森林产业的现实状况是:森林生态系统退化速度比建设速度快, 局部好转, 总体恶化, 林业生态环境建设的主体缺位、供体错位, 载体即林地和林木发展跟不上经济发展需求。林业生态环境恶化造成了每年数百亿的经济损失, 传统的林业经济模式已经无法适用于现代社会经济发展, 改变势在必行。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以人为本, 全面、协调与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 200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以及《关于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意见》等系列重要文件, 对中国林业发展现代化都有着重大的战略指导意义。这些重要文件指出:“确定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同时, 也确定了“大力实施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

林业主要以森林为主要资源, 森林是一种复杂的复合生态体系, 是地球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 是人类氧气的制造者和二氧化碳的净化器, 也是生态链中重要的一环。林业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主要也是对森林资源而言的, 林业的生态建设是指针对人类社会面对的越来越严重的的生态问题和环境危机而提出的一种保护、恢复和建设生态林业系统的规划和措施[4]。而从某种意义上讲, 人类社会现在面临的环境与发展的困境, 实际上是人类长期错误对待大自然的结果, 生态问题和环境危机严峻形势迫使人类去思考如何与自然相处, 去思考人类的命运和地球的前途。

林业是所有生态建设的主体, 同时其又可以是规模巨大的生态经济循环系统, 林业生产的物质产品绝大部分都是可降解再生的绿色能源, 在节能减排目标中具有不可估量、不能替代的重大意义和作用。林业又是生态文化的源泉。必须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树立正确的森林经营理念, 体现在人与环境、资源与生态、经济与自然的协调和统一的发展, 通过科学、政策、技术和不断进步的管理措施, 通过不断地适应寻找到适合我国社会自身发展情况的道路, 以期达到林业资源的多方面发展、和谐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1.2 经济意义

森林是大陆生态系统的主要环节, 也是林业经济的最重要载体。培育健康的森林生态系统是林业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建设的最主要目标。完整平衡的森林生态系统不仅能够持续提供生态效益也能持续提供经济效益。被破坏的退化的森林不仅在物质生产能力上明显衰退, 森林的其他效益功能也必然相应减少。我国现有森林生产力只相当于其潜在生产力的1/3, 这是国内林业产业界内的共识, 因此恢复、开发和提高森林生产力的可能性是存在的, 也是必要的。此外, 林业生态环境可以支持复合经济体系的发展, 可以帮助建设和发展多样化的经济结构, 在成熟健康的市场经济条件下, 完备的林业生态体系和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是共生的, 如果片面强调任何一方面的效益, 都会使林业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建设失去推动力与生命力。因此, 完全可以在建设功能性完整的林业生态体系的同时, 形成以林业资源为依托、以商品林基地为龙头、以林业商品产业和绿色旅游产业为一体的林业产业体系, 建设如木材、林果、花卉、草坪等产品的深加工产业, 逐步形成比较发达、系统和绿色的林业产业。

2 林业生态保护建设发展的亮点

一是发挥林业的经济功能。生态优先并非不考虑经济功能, 只有发挥生态环境保护建设才有物质基础;应分清国家对天然林和人工林管理的政策界线, 切实保护天然林资源, 按照森林经营的技术要求合理利用人工林;遵循林木生长的自然规律, 科学合理地采伐利用, 让林业在发挥生态、社会效益的同时, 产生较大的经济效益。二是提高林农的积极性。林业产权制度改革后, 林业部门划定采伐区域、数额, 企业与林农实现“订单林业”, 减少了企业的灰色支出, 使林农直接受益, 可有效提高森林加工企业和林农植树造林的积极性。三是建立林业要素市场。林业要素市场建成后, 通过林权有序、规范流转, 可以盘活林木林地资产, 解决森林资源经营周期长、效益兑现慢、生产风险大的问题, 提高林农的生产积极性, 促进林业规模经营、集约经营。通过林权证抵贷款, 解决林农发展林业资金不足的问题, 促进了社会闲散资金与银行资金流向林业, 加快推进林业产业化进程。

3 保护林业生态环境产生的新经济建设点和经济增长点

传统林业只将注意力集中在森林所能提供的最主要资源———木材上面, 但是林业资源可以提供远比木材更多的产品, 能够对经济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以下是3种主要经济增长形式。

3.1 促进森林旅游业的发展

森林旅游业的发展是林业生态环境最主要的贡献。随着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们对于日常生活中的休闲娱乐也开始日益重视, 森林旅游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 也是扩大内需、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途径, 并且正在我国迅速生成和增长。完善的森林资源是森林旅游的基础, 森林旅游业是一个多层次的结构, 可以发展出主要如森林公园、交通运输、餐饮、商贸、旅行社、娱乐等多种依托森林资源的经济体。此外, 还可发展各种层次的辅助服务机构和组织, 这些都是经济建设所需要的多方支点。

3.2 促进林业副产品产业的开发

林业资源除了能够提供木材之外还能提供很多林副产品, 如动物、林果、花卉、次生动植物资源。根据不同地区的林业资源特色, 可以建立不同的副产品产业, 最主要的有野生动物资源产业、林果深化加工产业、次生动植物开发产业等。深化开发林业资源的副产品可以为经济建设提供更多的选择和机遇。

3.3 使林业生态环境保护形成产业

林业生态环境保护是一个系统的、科学的、持续的生态工程, 需要有组织的、科学的、专业的主体承担, 这一投入过程本身就对经济建设有着积极作用。要发挥林业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时社会和人民的力量, 在保护林业环境的同时把林业融入到自然———社会大系统中去, 使其成为社会生产和社会服务、生态建设和生态服务的工程[5,6]。要突出“以人为本”和发挥人的主体性参与性, 做到林业生态环境保护产业的民主化、科学化和制度化, 使林业保护产业社会化和社会的广泛参与到林业保护产业中。充分利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集中力量让林业生态环境保护产业服务大众, 为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作出贡献。

保护林业生态环境并不与经济建设相对立, 相反, 它是一个非常好的经济建设方式。提高林业资源利用率, 充分发掘林业资源开发潜力, 多角度建设林业资源相关产业, 使林业生态环境保护变成经济增长引擎。健康的生态林业发展可以为经济建设提供良好的支点, 提供形式多样的经济发展模式和途径, 为经济建设添砖加瓦。

4 林业生态环境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措施

4.1 大力提高森林覆盖率

经过多年的努力, 浙江省森林覆盖率明显有所增长, 保持青山绿水作为全省实现科学发展必须坚守的4条底线之一。今后几年, 将继续深入开展全民义务植树, 大力推进退耕还林、防护林、速生丰产林、绿色通道等林业生态建设工程;严防森林火灾和森林病虫害对森林资源的破坏;健全林业法治, 切实加强林地、林木保护管理。同时, 将深化林权制度改革, 进一步激发和调动全社会投入林业建设的积极性;大力招商引资, 为造林绿化事业注入活力;加强科技支撑, 提高造林绿化的质量和效益。

4.2 实现工业园区和园林城市协调发展

这对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减少城市建设浪费现象、实现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是十分必要的。一是以绿化为重点、以环境建设为中心的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县、单位的创建活动正在全国蓬勃发展。在以后的工作中, 将加大宣传力度, 动员全社会力量投入造林绿化, 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 营造宜居的城市生态环境。二是由于生态圈绿地的法律地位不明确, 随意侵占绿地作为建设用地的现象十分普遍, 要明确其作为城市绿地的法律地位, 加强保护。三是工业园规划建设中, 现行的做法普遍是简单而全面的平整, 对环境破坏极大。建议规划主管部门从生态城市建设实际出发, 科学地对部分山体、植被和水系进行保护, 以最低的代价维护工业园区的良好景观和环境。合理利用森林资源为切实保护森林资源、改善生态环境, 建议规范一次性木筷子的生产、流通行为, 有利于促进木材的综合利用。

参考文献

[1]何锁成.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道德思考[J].道德与文明, 2006 (3) :69-72.

[2]叶蔓.中国生态化城市建设研究[J].低温建筑技术, 2005 (5) :123-124.

[3]龚固堂, 慕长龙, 先开炳.现代林业理论发展与公益林可持续经营策略[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21 (6) :61-67.

[4]李永宁, 孟宪宇, 黄选瑞, 等.森林经营管理系统的多层次结构[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05, 27 (1) :99-101.

[5]冯立新, 苏杰南.我国人工林需要开展近自然经营[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08, 21 (6) :52-54.

生态环境观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研究 篇10

摘要:从生态学的概念和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出发,首先提出了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及可持续发展观的基本内涵,并对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解决的问题和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现状做出了分析,最后在此基础上,对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提出建议。

关键词:生态学;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科学发展观

中图分类号:X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1101(2009)01—0011—03

一直以来,人类与自然的斗争就没有停止过。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高速增长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这一矛盾更是日益突出,并导致资源的消耗和浪费、生态的破坏以及环境的严重污染,对人类社会发展和人类生活质量构成重大威胁。党的十七大报告就曾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这一观点。因此,如何正确理解和认识生态文明,如何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这些都是十分重要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生态环境观

(一)生态环境观的思想渊源

1马克思主义和生态学。“生态学”这一概念是德国动物学家恩斯特·海克尔于1866年首次提出的。生态学要求阻止毒化污染生物圈,反对核技术;要求阻止现代工业社会发展对自然资源的破坏,发展良性的再生性生产,发展促进与环境相互依赖的技术,以从根本上保护人类的生存。马克思和恩格斯将人与自然的关系作为一个重要内容来研究。他们认为,科学技术是人用来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一种力量,但在资本主义社会,它被扭曲为掠夺自然和剥削人的毁灭性力量。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既推进了人对自然的认识和改造能力,又制约着人们对自然的全面认识和合理利用。例如,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说过,要想消灭因为资本主义的工业而带来的恶性循环,只有消灭工业的资本主义性质才有可能。

2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资本主义发展到20世纪60年代,社会矛盾错综复杂,生态环境问题日趋恶化,经济发展停滞不前,还出现了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掠夺落后国家资源等情况。同时,军备竞赛、新殖民主义、霸权主义使得人们对资本主义制度失望至极。人们试图把生态学同马克思主义结合在一起,以马克思主义理论解释当代环境危机,从而为克服人类生存困难寻找一条既能消除生态危机,又能实现社会主义的直路。这样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便应运而生。

(二)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内涵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是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重要的新兴流派之一。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派别较多,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者之间的具体观点比较一致的,主要有:

1资本主义制度是造成全球生态危机的根本原因。资本主义“过度生产”和“过度消费”虽然延缓了经济危机,但是却使得整个社会的消费日趋膨胀,超过了自然界所能承受的限度,并导致了社会生产力和资源的严重浪费。资本主义社会所倡导的消费主义,诱使人们大量消费,这势必加重自然界的负担,污染了环境,消耗了大量资源,造成生态失衡,引起环境危机。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者认为,资本主义追逐利润的最大化和市场、消费不断扩张的“唯生产力论”是同生态合理性要求水火不相容的。

2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认为,摆脱生态危机的根本出路是建立“稳态”的社会主义经济模式。所谓“稳态”,就是维护生态平衡,维持人类的长存和经济的持续发展的状态。这种“稳态”的经济模式既不损害生态系统,又能满足人类基本需要;既可防止异化和分裂人的存在的社会状态,又可防止不合理的过度生产和消费;既可彼此平等交往,又可同自然和谐一致。它强调保护自然和理智地使用自然资源,为子孙后代着想。

3生态危机已成为资本主义的主要危机。在资本主义社会,资本家左右了人们的消费,使其产生一种被强加的需要,这就使得资本主义社会出现了过度生产和过度消费,过度生产和过度消费会对生态系统造成危机,生态危机已取代经济危机成为资本主义的主要危机。因为生态危机直接威胁到人类的生存,更能引起灾难性的后果。

4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否定生态殖民主义,批判军国主义和霸权主义。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认为发达国家残酷掠夺不发达国家的资源,甚至还把其当作垃圾场,这种作法不能解决全球性的生态危机问题。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掠夺和剥削是造成不发达国家和地区生态环境恶化的根本原因。

二、可持续发展观

(一)可持续发展观的基本内涵

可持续发展涉及的不仅是经济问题,也不仅是社会问题和生态问题,更重要的在于可持续发展是经济、社会、生态三者相互影响的结合体,也就是说,人类在发展中不仅追求经济效率,还应追求生态和谐及社会公平,最终实现全面、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观的基本内涵主要包括:经济可持续发展、社会可持续发展、生态可持续发展。

(二)实现可持续发展应解决的几个主要问题

目前关于“可持续发展”的辩论具有空前规模,但是世界仍然在按着不可持续发展的轨道发展。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我们应解决以下三个问题:

第一个是经济问题。经济增长破坏了生态环境稳定的自然机制发展并造成了严重的生态危机。同时生态危机又是造成经济效益下降、增长速度放慢、贫困增加、人的健康受损的长期趋势的原因。在同自然界的相互作用中,人类仍然停留在掠夺型经济的范围内,实际上不仅是在无偿地获得大自然的恩赐,而且是在不顾后果地破坏生物圈——人类生存的基础。

第二个是社会领域问题。现在的社会经济制度导致了20世纪文明同自然界的冲突。在20世纪最后10年间,穷人数量增加了5亿。每个国家中穷人与富人之间的差距,全世界中穷国与富国之间生活水平的差距越来越大。这一切意味着,全球的社会经济制度不符合人类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第三个是人口危机和贫穷问题。众所周知,现在富人的财富增多,穷人的孩子增多。日益加重的人口危机导致人均可耕地面积和粮食产量减少,经济危机加深,而贫穷则是导致生态恶化的根源,生态恶化则又加剧了贫穷。现代文明处于危机状态,其出路是向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的方向转变。

三、我国生态文明建设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以后,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但是就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出现了一系列破坏生态环境的现象,各种资源遭到不同程度的损害。现在有许多人都认识到,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文明观念是很值得我们研究的。

(一)中国的科学发展观

对于中国来说,当代的中国正经历着历史进程中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转型,就是要建构起完整的、真正意义上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生态文明社会。2003年10月,胡锦涛在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上所作的报告《中共中

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即“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人类真正积极地生存方式应是基于自然整体及其对生态平衡尊重的可持续性,并最终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生态环境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同时也是人口最多的国家。中国要走向全面的发展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生态环境,就要把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观念和中国的生态实际相结合,认真树立落实科学发展观。在经济、制度、文化、科技等方面都应采取相应的有效措施。加快形成有利于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及增长方式和消费结构。

1建设有中国特色生态环境的观念保障

建设生态文明需要思想观念的转变,树立生态文明的新理念。中国特色的生态文化就是要建设社会主义生态精神文明。要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化的基本要求,提高全民的生态意识;加强生态教育,使全民认识到创造良好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充分发挥全民参与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积极性,努力引导群众参与公益事业;倡导绿色消费等,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2建设有中国特色生态文明的科技保障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类运用不断发展的科学技术改造自然和社会,创造并实现了今天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然而科技又是一把双刃剑,它在给人类带来文明的同时,又造成了资源供给的日益短缺与环境承载力的减退,而此两者也正是阻碍可持续发展的症结所在。因此我们要完成好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保护的双重任务,而发展高水平的绿色科学技术正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选择。

(1)绿色科技的概念

绿色科技,就是在从事科学技术应用和创新时,要着眼于保护环境、保护资源、保护人的健康。它是一种有利于人与自然共存共荣,既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又对生态环境没有损害的科学技术。

(2)我国发展绿色科技的对策

第一,各级政府要把绿色科技研究纳入到同级政府科技发展的重要领域和优先项目,给予特殊扶持,为绿色科技的开发研究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促进绿色科技的发展。

第二,加强区域与流域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理论和方法的研究,要加快工业污染防治与清洁生产、废物再生与资源化利用、生态恢复重建和水土保持、生物多样化保护、生态农业技术、生态工业园区和生态城镇建设等领域的技术研究以及开发引用、推广示范工程建设等方面的研究。

第三,大力引进及推广先进适用的绿色科技成果。在清洁生产、生态环境保护、资源综合利用与废弃物资源化、生态产业等方面,积极开发、引进和推广应用各类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举办绿色科技成果博览会、科技招商会,建立绿色科技项目交流市场,有效利用国内外先进技术成果。对科技含量较高的绿色科技产业项目和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的实用技术,予以享受高新技术产业和先进技术的有关优惠政策。

第四,制定绿色产业和环保产业标准。组织有关部门和专家,借鉴国内外经验,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绿色产业标准,配合绿色产业优惠政策,推动绿色产业快速健康发展。

总之,绿色技术是人类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剂,它既为人类发展经济、协调自己与环境的关系、建设生态文明提供技能手段和技术手段,又能为人类认识自己与环境的关系,深化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智能手段。

上一篇:瓦房店市下一篇:课堂中的自主合作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