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周边经济发展刍议

2024-06-22

高校周边经济发展刍议(精选八篇)

高校周边经济发展刍议 篇1

1.1 新校区周边环境基本组成结构及师生消费趋向分析

(1) 基本概况:

湖北经济学院新校区周边是指靠近新校区的北门、东门附近的区域, 主要涉及梁山头商业区等区块。

(2) 基本组成结构:

据调查, 目前新校区周边共有各种商贸服务业商店130家, 其中:菜馆、饭店21家, 地方小吃18家, 饮品店10家, 水果店4家, 零售食品店3家, 超市、便利店6家, 理发店8家, 美容店3家, 眼镜店7家, 饰品店7家, 服装店3家, 宾馆8家, 浴室4家, 网吧6家, 通讯产品商店2家, 修车及自行车商铺4家, 成人保健品店1家, 二手杂货铺1家, 家装店1家, 移动通信3家。

(3) 基本组成结构分析:

①目标性:目标消费群体比较明确, 主要是针对校区师生及部分当地居民。随着梁山头商业区等入住人口的增加, 这些小区的居民也将成为潜在消费者。②针对性与专业化:商业形态的消费对象单一, 直接针对校区师生, 尤其是以学生为消费对象, 商业形态并呈专业化, 如:眼镜店、网吧、理发店、饰品店和浴室等。

(4) 消费趋向分析:

①消费额方面:在我们的调查中, 师生每人月均消费在500元以下的占13.22%, 在500—1000的占66.39%, 1000—1500元的占15.43%, 在1500元以上的占4.96%。而校区位于市中心的师生每人月均消费同比都要高很多。②消费方向:调查中, 月均消费量中“吃”、“穿”、“用”、“行”的消费比例分别是78.52%、7.59%、7.38%和6.51%, 每月光顾最多的分别是小吃店, 占66.2%, 水果店, 占47.1%, 餐饮店, 占26.5%。这与目前商业形态中餐饮业、小吃店所占比例最高相一致。

1.2 新校区周边商业经营环境分析

(1) 发展概况:

自2003年下半年新校区启用以来, 经过5年多的发展, 周边地区商业经营环境渐趋正常有序, 同时也吸引了附近居民、其他行业的消费群体。因此, 从宏观的层面看, 其商业经营环境呈良性发展趋势。

(2) 发展问题分析:

通过我们的问卷调查和对经营户的访谈, 从微观的层面看, 新校区周边的商业经营环境还存在一些问题:

①根据被访者调查显示, 政府及其职能部门应该在新校区周边地区宏观商业经营环境改善中加强力度。在问卷调查“为了把商业街发展得更好, 您认为政府应该做些什么?”中, 改善商业经营环境的主要措施如表1:

②根据数据显示, 目前新校区周边地区商贸服务业现状尚不能满足消费需求。在问卷调查“商业街目前各种服务中, 能否满足需求?”中, 分析如表2:

1.3 对于周边商业环境发展的建议

一要对新校区周边地区商业发展做科学规划, 来提升商业档次与水平;二要加大对该区域的投入, 改善基础设施, 完善商业经营的外部条件与硬件设施;三要对该地区商业形态要加强管理, 取缔无照及非法经营, 净化经营环境;四要进一步鼓励该区域繁荣与发展, 在工商、税收等方面予以一定的优惠, 促进其健康发展。

2 湖北经济学院校园内环境分析

2.1 校园消防安全问题

近几年来, 由于学校发展规模扩大, 学生公寓增多, 学生聚居密度高, 尤其是学生公寓、食堂、超市等公共场所的消防安全尤为重要。消防意识不强和管理不到位, 消防设施如消防器材、安全通道及标识等也都不同程度地存在配备不到位的问题, 都可能酿成火灾。

2.2 校园交通安全问题

(1) 交通设施不全、交通秩序混乱。由于现在经济学院处于郊区国道周边, 不少学生缺少交通知识, 也缺乏安全意识, 使本来就繁忙的交通埋下了更大的隐患。

(2) 学校附近有的车辆没有安全保证, 存在着“黑出租”揽客营运, 这些车辆多数状况不良, 驾驶人员身份不明, 交通规范意识欠缺, 强拉旅客, 极易发生违章行驶和抢劫犯罪等案件。

(3) 交通管理无序, 摆摊占道严重。校园外随意摆摊设点, 占据了人行道和路面, 堵塞交通, 严重危及外出师生们的生命安全。

2.3 校园治安问题

个别学生素质不高, 物品失窃现象也会时有发生。另外由于学校的扩大与发展, 学生人数的增多, 学校也成了不法分子觊觎的对象, 如校外人员入内盗窃、行凶抢劫以及诈骗等刑事案件亦有发生。

2.4 学生自身的心理问题

进入大学后, 经历了高中阶段的紧张学习和迎考, 有的身心健康已经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接着面临着学习的、社会的、家庭的乃至今后就业预期的种种压力。一部分身体健康状况较差、心理比较脆弱的同学, 很容易产生心理问题和精神障碍。若自身不能调适好, 又得不到外部关怀, 容易发展为精神疾病, 乃至发生轻生自杀或攻击他人等重大安全事件。

3 对新校区校园环境分析的建议

3.1 社会、政府方面

(1) 在维护高校交通秩序方面, 政府应分清利弊, 做好引导, 争取最大化增大公共交通利用率。同时, 加大警力, 提高执法率;整顿净化城市道路;大力宣传交通法规、安全知识, 提高公民素质等。

(2) 公安部门要预防针对大学生为对象的各类违法犯罪活动, 对发生在校园及周边的侵害师生人身及财产安全的刑事和治安案件, 实行专案专人负责制;在必要的地段设立交通治安岗亭, 有针对性地开展治安巡逻, 强化治安管理。

(3) 文化新闻出版部门要加强对高校周边娱乐文化场所监查管理力度, 坚决查处高校周边不规范的网吧、书市、影吧, 净化文化市场。

(4) 工商部门要坚决取缔高校周边无证经营的场所, 加大对违法违章活动的查处力度, 加强高校周边经营门面的监督管理。

(5) 当地的卫生、质监、城管、药监、卫生、城建和教育等部门加强对校园及周边食品安全的监督管理, 对校园周边的流动摊贩进行清理整顿。

3.2 学校方面

(1)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高校要开展以树立优良学风、校风为中心的校园文化建设, 努力净化校园文化环境, 引导校园文化氛围向健康积极的方向发展。

(2) 建立并健全大学生保障体系。

包括经济困难大学生保障体系以及未就业大学生保障体系的建立和健全。如建立正规合法渠道的家教中心, 职业介绍所等, 加大对学生就业保障的资金投入, 防止和减少欺诈大学生的案件发生。

(3) 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随着社会生活的现代化进程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带来的深刻社会变革, 大学生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人际关系等都发生了很大变化, 学校应从几个方面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一以理想教育为核心, 深入进行 “三观”教育, 二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深入进行素质教育, 三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 四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学习辅导问答。

(4) 学校与各方面良好的沟通与配合。

一要加强学校与综治部门紧密联系, 按规定派保安和驻校民警对经营市场进行巡查, 强化学校及周边环境的日常安全管理;二要加强与家长联系, 对于意外事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三学校应该尽可能与周边社区居民加强联系, 多组织学生参加社区义务服务, 既可以使学生了解社情民意, 同时又可以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3.3 学生自身方面

一要增强自律意识, 自觉抵制不良文化的侵蚀, 牢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二要加强与人交往沟通, 提高人际交往和与人相处的能力;三要学会在各种社会事件活动中更好的认识社会、了解国情, 增强建设祖国、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树立远大的理想和抱负。

4 结语

高校是大学生生活、学习所赖以生存的“象牙塔”, 高校周边环境则是高校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并以潜移默化、耳濡目染的方式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对高校周边环境的分析和研究, 有利于帮助大学生健康成长, 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更加合格, 优秀的人才。

参考文献

[1]王群.大学心理健康教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5.

[2]秦小云.大学教学管理制度的人性化问题研究[M].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 2007.

[3]郭琰.餐饮管理[M].郑州:郑州大学 (河南医科大学) 出版社, 2006.

高校周边经济发展刍议 篇2

关键词:旅游地质资源 开发 天水市及周边地区

天水,作为“陇上小江南”,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气候温和,景色奇秀。在80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民族融合,文化贯通,积淀了丰厚的文化底蕴;在漫长的地质历史时期里,内、外动力地质作用精雕细刻,在天水市及周边地区造就了丰富多彩的旅游地质资源。

一、天水市及周边地区旅游地质资源分类

天水市及周边地区旅游地质资源种类丰富,数量众多,根据旅游地质资源的形态特征、自然属性及成因,可分为地貌景观类、水体景观类、地质遗迹类、人文地质类和观赏石。其中,地貌景观类主要包括山岳亚类(石门山、大象山、卦台山、五龙山、神龙山)、峡谷亚类(东柯谷、石莲谷、仙游谷、九门峡、双龙峡等)、洞穴亚类(武山水帘洞、香积山溶洞等)、分水岭(“岭分南北”)、丹霞地貌亚类(麦积山、仙人崖等);水体景观类主要包括江河亚类(曲溪、籍河风情线等)、湖泊亚类(仙人湖、映月湖等 )、泉流亚类(清水温泉、武山洛门温泉、街子温泉等);地质遗迹类主要是古人类遗址(秦安大地湾、清水李崖遗址、三阳川樊家城遗址);人文地质类主要是石窟、岩画(麦积山石窟、仙人崖石窟、武山水帘洞石窟群、大象山石窟等);观赏石主要是庞公石、藉河石。

二、主要景点的地质背景及现状

1、麦积山

麦积山坐落于西秦岭北支东段,是中国国家自然与文化双遗产、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级森林公园、国家级地质公园、国家5A级旅游区,它融地貌景观和人文地质景观于一身,集科学研究、科学普及、旅游观光、文化探秘、环境保护于一体。

从地质构造来讲,麦积山处于中国东西中央山带(昆仑——祁連——秦岭)与贺兰——川滇南北构造带的交汇部位,华北板块与扬子板块的结合部,有其特殊而典型的地质构造意义。同时,又横跨我国南北气候带的秦岭分水岭,其山川地貌既有北方峰峦的雄浑气势,又具江南山水的明媚秀容。在漫长的地质变化中,形成了以砂砾岩为主的多种沉积地层,岩性主要为砖红色——紫红色厚层块状砾岩夹砂砾岩及砂质泥岩,属于白垩系第三纪,形成较宏伟的麦积山丹霞地貌和仙人崖丹霞地貌群景观。正因为麦积山奇特的地质构造及岩性,才使第三纪砂砾岩崖面上构成一种摩崖造像、凌空栈道与苍松翠竹、赤壁丹崖相互映衬的奇绝景象。

2、石门山

石门山以雄奇险峻著称,素有“小黄山”之誉,以石门燕山期花岗岩峰林地貌景观,深切的峡谷地貌为观赏对象。一条小路联接南北两峰,两峰对峙形成一道天然石门,故名石门山。

3、曲溪

曲溪主要是由曲溪之水和冷水河之水在鱼娃娃口,交汇而成的一条较大河流,富有“曲溪十八湾”的天然美姿。流域内为以片岩为主的变质岩地层,有大面积的河滩、草地、奇石和潺潺急流形成曲溪景观,沿途还可观赏多种地质地貌风光。

4、清水温泉

清水温泉位于牛头河支流汤浴河下游,全国十三大名泉之一,“西北第一泉”,水质优良,水温高达54℃,日出水量570吨,为渭河谷地断裂层上的高热矿泉水,从花岗岩与变质岩接触带涌出,主要含水层为花岗岩裂缝,储热层埋深20~30米。泉水中含有放射性元素氡、矿物质及锂、锗、硅、硼、锶等多种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为含氡的硫酸根钠钙型热泉水,有很高的医疗保健和矿泉水开发价值。

三、天水及周边地区旅游地质资源开发的对策

1、加强旅游地质资源的研究和规划工作

首先要开展旅游地质资源的调查研究,有计划的组织编写旅游地质景点或旅游路线的导游指南,积极建立国家级或省、市级的地质公园,使全市旅游地质资源开发有序有节、科学合理。

2、深入挖掘旅游地质资源的旅游价值,打造天水地质旅游精品

旅游地质资源具有地质科普和考察、山水风光观赏、增长文化历史知识、休闲疗养、开展体育运动和探险活动等价值。而目前旅游地质资源的开发, 在很大程度上仍然停留在旅游地质资源的商业价值开发阶段,对景观的形成原因、形成过程等毫不了解, 造成旅游地质资源科学价值的浪费。因此,在旅游地质资源规划开发的过程中,要全面挖掘旅游地质资源的价值,充分发挥天水及周边地区旅游地质资源与民族文化、区域文化等人文素材相互融合的地域特色优势,努力打造地质旅游精品,让旅游者欣赏到富有地质科学和天水悠久历史文化的旅游景观,以增强地质旅游的文化魅力,促进地质旅游的发展。

3、科学开发国家地质公园,实现地球科学文化产业和旅游业的协调发展

经过地质工作者的进一步工作,全面、清楚地阐述地质公园所蕴涵的地质科学知识,并在评价、规划、开发、保护等各个方面进行科学、系统的深化研究,才能使地质公园真正成为地学科普的乐园。这不仅有利于开发具有地勘行业优势的地球科学文化旅游产品,而且有利于推动天水旅游业的科学发展。

4、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

开发是目的,保护是手段,不保护则难以持久利用,不能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不开发则难以突出内涵,不能实现旅游业在创新中发展。天水的地质环境十分脆弱,容易发生变化,因此更应该认识到保护旅游地质资源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1]冯天驷.中国地质旅游资源[M].北京:地质出版社,1998

[2]窦贤.麦积山:砂岩之上高耸佛的世界[J].旅游纵览,2008;10

高校周边经济发展刍议 篇3

1 研究综述

随着地理学发生文化转向, 地方感的研究就成为了地理学科研究的重点。欧美学者最早对地方感进行了研究, 并且取得了丰硕的成果。Relph[1]首次提出了地方感 (sense of place) 的概念, 他认为地方感强调“是这里而不是那里, 是被包含在内而不是被排除在外, 是感到安全而不是受到威胁”, 并且指出“我属于这里”、“我在这里”的感觉是评判人们是否具有地方感的关键。Steele[2]则认为地方感是人们经验的表达, 是人地在不断的互动中产生的。Jackson[3]把地方感视为“我们共同生活, 共同工作, 在同样的时间去祷告, 拥有同样的习惯和风俗, 地方感的存在于我们居住和生活的社区, 包括学校、教堂、集会地点、墓地和嬉戏的地方, 并且地方感会产生一种吸引力, 使我们愿意再次回到这个地方”。Stokowski[4]强调地方和地方感是由社会来建构的, 是不稳定的, 总是能不断被创造, 而且能朝着预想目标进行操纵的。Campbell[5]把地方意象作为分析对象, 分析了在一般的城市空间环境中人们创造地方感的方式, 及空间中客观事物与地方体验质量的关系。Sloan[6]探究了在地方感形成中文化和宗教的作用, 并且分析了地方感形成与社区感塑造之间的关联。Pretty等[7]认为地方感可以分为三个维度:地方依恋、社区感、地方依赖, 在此基础上探讨了这三个维度对地方认同的识别特征, 分析了这些维度的联系模式在青少年和成年居住者之间的不同。Lobo[8]研究了在邻里环境下地方感的解释方式, 以及在地方感形成中开放空间的作用。Ortiz等[9]以巴塞罗那的Raval社区为研究对象, 利用参与式观察和深度访谈的方法研究了在社区女性地方感形成中公共空间所起的作用。Blizard[10]用定性研究的方法研究了儿童在一个曾有人居住过的林地中地方感的形成机制, 探讨了讲故事如何影响儿童地方感的形成。在此过程中, 地方感包括地方意义和依恋, 被定义为不断进行的、活跃的地方作用过程。Billig[11]以六个不同新旧社区的女性为对象, 利用人种学分析方法研究了地方感形成中的行为变量、情感变量, 从而得出了一种地方感研究方法, 即基于对居住环境描述的人种学分析方法。Durie等[12]认为是一个国家的历史创造了地方感, 并从历史角度考察了苏格兰的文化、人和景观, 地方感集中体现在四个主题:第一是文学、食物、景观、音乐和电影, 第二是不同的品味, 第三是文学和地方, 国家和区域;第四是苏格兰的遗产、真实性和吸引力。Casakin等[13]以Judea和Samaria的犹太人公共定居点为研究对象, 探究了宗教性和定居点规模对当地居民地方感的影响, 作者把地方感定义为包括认知的、情感的、意动的多维度的概念, 研究发现有宗教信仰的居民的地方感明显高于世俗的居民, 在小型的定居点有宗教信仰的居民有更高的地方感, 而在大型的定居点世俗居民则有更高的地方感。Corcoran[14]以都柏林腹地的四个郊区为研究对象, 其研究发现田园意识形态在这些新的郊区形成过程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且有助于地方感的形成, 这种地方感反过来又会有助于加强社会根植性。Vannini等[15]从实证和理论两方面研究了一个岛屿上居民地方感的形成机制, 通过视频和民族志资料描述和解释了岛性 (islandness) 是如何形成的, 作者把地方感看做是实践的结果, 岛民可以通过一系列的实践活动表征自己。从之前学者们的研究, 我们可以发现地方感是一种特殊的人地关系, 是人们对于地方情感的一种体现, 是人们与周围环境长期互动的结果, 需要人们去实践、经历, 包括认知、情感、意动等的多维度概念。而且我们还可以看到, 地方感并不是固定不变的, 而是处于不断的变动、活跃的状态, 因此可以通过地方景观改造等手段来改变人们已有的地方感, 使人们认识到“我属于这里”、“我是在这里的”, 从而有可能愿意为地方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本文就试图通过改变高新区的景观、活动等来改变周边高校学生对其的地方感, 使学生以“高新区人”为傲, 这样他们才会甘心留下来工作、生活, 为高新区的发展提供更多的智力支持。

在地方感的测度方面, Burdge和Ludtke[16]利用“对地方的认同 (identification with place) ”量表测量了个人对他们所居住的地区情感依恋情况。应用的里克特量表包括了12个项目, 然后对其打分, 并且表现出很高的信度 (克隆巴赫系数α=0.99) 。被访者要对各个态度陈述进行满意度的打分, 包括认同 (例如, 这个地方是我血液中的一部分, 真的是我的一部分) , 依恋 (例如, 我真的对这个地方有很强的依恋) 。他们的研究发现对地方强烈的认同, 是与人们对“从这个地方搬走, 而且不得不在另外一个社区建立新的关系”的忧虑的感情呈正相关关系。这一量表设计相对忽视了对于环境感知的测度, 而上述关于地方感的研究中可以发现, 地理景观在居民地方感的建构中有着重要的作用;Relph建立了基于三个维度的框架, 分别是:稳定的物理环境 (static physical setting) 、人的活动 (activities) 和意义 (meanings) 、地方精神 (the spirit of place or genius loci) 。这一框架就加入了物理环境的因素, 但是仍然局限在稳定的物理环境中, 对于自然景观变迁对地方感所造成的动态影响未作考虑[1];Steele的地方感因子模型设有两个维度:物理环境 (physical setting) 和社会环境 (social setting) 。这两个维度显得有些笼统, 没有体现一个逐步深化的过程;Shamai[17]基于Relph感知地方的七方面设计了一个量表。这个量表代表了四个有序的类别:从缺乏地方感到对地方有很高的忠诚度。要求被访者在量表中识别出自己的位置, 能够最好地反映自己与地方的关系。这个量表测量了居住在同一个地方、某个特定的时间点上, 人们的感情和行为的强度变化情况。例如, 缺乏地方感的被访者, 不会为了地方而准备牺牲自己的利益。换言之, 那些准备承受某种形式的行为成本的被访者, 就会对这个地方有强烈的信仰和感情。但是这个量表是单维度的, 与其他理论学家所强调的地方感多维度本质相左;Cuba和Hummon[18]集中关注地方认同的概念, 他们把地方认同定义为“在家感 (at homeness) ”, 测量认同的三要素: (1) 存在 (在这里你感觉像在家一样吗?) (2) 从属 (affiliations) (为什么你在这里感觉像在家一样?) (3) 场所 (locus) (你会把这种在家感和某一特定的房子、社区联系在一起吗?) 这种测量地方认同的方法考虑到了对于特定个体结构的缺失, 而且考虑到了在家感的原因和特定地点的关系, 然而, 并没有测量出被访者对于地方的感情的强度;Hay[19]建立了一个量表用来测量人们对于新西兰班克斯半岛的地方感强度, 整个量表 (克隆巴赫系数α=0.7) 是基于依恋的水平、呆在某个环境的动力、血统、内在的感情的。这个量表仅仅基于上述四个同等权重的变量测量了地方感的强度, Hay并没有对量表的维数进行分析, 而是假设它测量了单个要素;McAndrew[20]测量了“根植性 (rootedness) ”的概念, 他把根植性等同于地方依恋的情感解释, 假设根植性有积极的和消极的成分, 积极方面被贴上了“渴望改变”的标签, 用6个里克特量表信念陈述来测量 (例如, 从一个地方搬到另一个地方是令人兴奋和有趣的) 。消极方面被贴上了“在家满意 (Home/Family Satisfaction) ”的标签, 用四个信念陈述来测量 (例如, 我喜欢去追忆小时候玩耍地方的往事) ;Bott[21]设计了一个由物理环境因子、文化环境因子、情感因子和功能因子四个方面构成的心理测量量表用于人工环境地方感的测量。

本研究中长沙高新区建设对周边高校学生地方感的影响, 是高新区的物理环境、文化环境与高校学生相互作用的过程, 从而形成地方感, 因此结合长沙高新区的实际情况, 本研究借鉴Shamai和Bott心理量表把地方感分为了物理环境因子、文化环境因子、情感因子、功能因子四个层面, 构建了高校学生地方感模型 (图1) [17,21]。

2 研究方法与调研区域

2.1 研究方法:问卷调查与深度访谈

针对长沙高新区周边的高校学生群体, 本文主要采取了问卷调查的方法, 设计了测量学生地方感的量表, 采用5分制的李克特量表, 以“1”表示“非常反对”, “2”表示“反对”, “3”表示“不清楚”, “4”表示“赞成”, “5”表示“非常赞成”。调研从2013年7月18号到20号, 共完成问卷54分, 其中湖南师范大学12份、湖南大学26份、中南大学16份。另外针对10个来自不同学校的学生进行了深度访谈, 进行了现场录音, 之后进行了详细转录, 并运用NVivo8文本分析软件对访谈内容进行了进一步的剖析。

针对高新区管委会管理人员, 我们以深度访谈为主, 这样不仅获取一手资料, 而且可以深入事实内部去探寻现象背后的意义。本次访谈历时两个小时左右, 主要针对高新区文化建设、与高校互动、目前发展面临的挑战等问题进行了交流, 为之后分析高校学生地方感情况提供了高新区层面的佐证。

2.2 调研区域

本文以长沙河西大学城作为实证研究区域。河西大学城即岳麓山大学城, 环绕岳麓山, 目前拥有国防科技大学、中南大学、湖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等4所国家“211工程”重点大学、40多所高等院校和120多个科研院所、47个国家和部级重点实验室的科技资源和46名两院院士、34万科技人员、33万在校大学生的高端人才资源基础[22]。1988年长沙高新区创立, 与河西大学城相邻, 希望借助这种区位优势得到高校人才、技术、文化氛围等的支持, 而且长沙高新区1991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为首批27个国家级高新区之一, 经过多年的发展, 长沙高新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绩, 综合经济实力在全国105个国家级高新区中排名16位, 综合创新能力名列第9位, 在中部11个国家级高新区中综合经济实力名列第2位[23], 经历了产业大规模发展的阶段, 现在也遇到了和我国大多数高新区一样的创新不足的问题, 因此在反映我国高新区发展与周边高校互动方面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3 长沙高新区周边高校学生地方感情况

3.1 调研学生概况

调研学生的基本特征可以从学生的性别、学历、专业、兼职等方面体现出来。被调查者的基本情况如表1所示。

基于以上统计结果, 调研学生的主要特点可以归纳为: (1) 被调查学生以男生为主。受访者中, 男生所占比例很大, 为68.5%, 而女生比例相对比较小, 为31.5%。这是因为调研学校中湖南大学和中南大学以工科为主。 (2) 被调查学生以本科生为主。受访者中本科生占76%, 而硕士只占到24%。 (3) 被调研学生专业以工科为主, 占到70.4%, 这也能够反映出高校在专业设置上, 是适应了高新区对高技术人才的需求。 (4) 从是否在高新区有过兼职经历来看, 没有的占多数, 占到近七成, 与专业比例构成了强烈的反差。

3.2 三所高校对高新区的整体地方感情况

3.2.1 高校学生整体地方感情况

通过对问卷进行均值分析, 我们可以发现, 首先, 虽然学生对高新区的基本情况不清楚 (平均值3.13) , 但是学生对于高新区的文化氛围感受略微优于基本情况 (平均值3.25) , 而且, 学生对于高新区还是很期待的, “我认为长沙高新区有发展前景”的平均值达到了3.9, 基本达到“赞成”程度, 也充分肯定了它对于大学城、大河西先导区发展的积极影响 (平均值都达到了3.9) ;其次, 尽管整体来说功能方面表现得最好, 但是由于文化环境的原因, 大学生就表现出了一个矛盾:表明上很看好它积极的区域影响, 但是又不会毕业之后留在这里工作 (平均值只有2.8, 接近“不清楚”) 和生活 (平均值只有2.6, 已经出现抵触的情绪) 。这就反映了他们对高新区只有功能的依赖, 还没有建立起情感上的认同。

说明:采用5分制的李克特量表, 刻度从“1”表示“非常反对”到“5”表示“非常赞成”。

3.2.2 三所高校学生地方感的对比分析

由于三所高校本身存在差异, 所以我们又对每个高校进行了均值分析, 结果如表3, 可以发现, 整体而言, 中南大学学生对于长沙高新区了解的最少, 虽然他们都是工科为主, 但是在中南访谈到的80%以上都没有听说过长沙高新区;湖南大学对于高新区的了解程度最高, 可能与湖南大学在高新区中建立的湖南大学产学研基地有关, 在我们的调研中有两位车辆工程专业的同学, 他们有机会在高新区的发动机实验室实习, 加强了与高新区的交流互动, 对高新区的认同程度也较高。

说明:采用5分制的李克特量表, 刻度从“1”表示“非常反对”到“5”表示“非常赞成”。

3.3 高校学生对高新区的情感分析

3.3.1 高校学生对高新区发展状况的认识以及居留意愿

对高校学生对于长沙高新区的情感进行更加进一步地分析 (图2、图3) , 赞同高新区发展形势和前景都占到了一半以上, 但是对于在长沙高新区的居留意愿却只有15%左右, 远远低于前者。这就说明高校学生对于高新区仍然停留在功能依赖, 甚至感知层面, 而远没有达到情感依恋的层面, 更不会成为自身身份建构的一部分。

3.3.2 高校与长沙高新区互动效果

在高校与长沙高新区互动效果方面, “我觉得学校在长沙高新区周边而感到比其他学校有优势”这一问题能够较为直观地反映, 可以看到超过4成的人认同了高新区为高校带来的优势, 但是也有1/4的学生对此并没有感觉, 这就反映了长沙高新区在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中涉及甚少, 高校与高新区之间的产学互动效果并不明显。另外, 在我们对高新区管委会访谈中发现, 管理人员对于高新区的建设口号“惟新为麓, 尚德若谷”很是骄傲, 但是在对高校学生调研中, 却发现学生根本不知道这句口号, 这就进一步彰显了高新区与高校交流不足的问题。

4 结论与建议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 长沙高新区对周边高校学生地方感的影响仍然是十分微弱的, 学生还没有“自己是高新区人”的概念。具体而言, 从物理环境维度看, 学生对于高新区的位置、区域范围等都了解甚少, 从文化环境维度看, 学生对高新区希望创建的“创新文化”大多数人仍然停留在“不清楚”的状态, 从情感因子来看, 主观上仍然不会毕业之后留在高新区继续发展, 这在我们调研时也会发现, 很多学生根本没有把就业地点定在高校, 虽然高新区离他们很近, 而且专业也很对口, 最后, 在功能因子方面, 长沙高新区对高校、大河西先导区的经济影响还是得到了普遍的认可, 但是这并没有使得学生的认同度有明显提升。

针对我们调研发现的问题, 本研究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改善。首先, 高新区要改变自身发展方式, 由传统的依靠规模扩张实现总量增长到依靠技术创新实现发展质量提升;其次, 高新区要加强与高校的主动联系, 实现产学研有效合作。我国的许多高新区都是自上而下的规划建设, 起初只是在城市郊区划定一片农地, 开始大规模的建设, 缺乏本地创新文化的有力支撑, 只是如孤岛般地一味地进行产业发展, 所以, 在发展到现阶段就出现了增长后劲不足的问题, 急需通过以创新为核心的“二次创业”突破瓶颈;再次, 高校也要主动去引导学生去高新区发展, 这在我们对长沙高新区管委会访谈时得到了体现, 管委会的一位管理人员就提到了“高校引导不足”的问题, 这反映了高新区在这方面的诉求。因此, 高校不能只看到眼前高新区发展还不成熟, 就放弃与高新区的合作, 应该从长远考虑, 可以通过在高新区内建立学生实习基地来加强合作, 这在我们的调研中也有所体现, 湖南大学由于在高新区内建立了学生的汽车发动机实习基地, 使得学生有很多机会接触高新区, 会增强自己对于高新区的认同度;另外, 在高新区和高校互动方面, 硅谷和硅谷之间已经成为了一种典型的协同发展模式, 我们可以从中汲取很多的营养, 例如高校在高新区成立研究中心, 促进高新最新的研究信息流向园区;高校设立专门的技术转移办公室, 建立完善的技术转化体系等[24]。

摘要:硅谷的成功告诉我们高新区的发展要与高校实现良性互动, 从而使产学联动起来。但在我国高新区发展实践中, 却出现了两者“貌合神离”的现象, 即虽然在区位上彼此相邻, 但联系却很少。对此, 本文以长沙高新区为例, 从微观角度入手, 对高新区周边高校学生的地方感进行调研, 揭示每个学生个体对高新区的认同情况, 从而找出高新区与高校互动方面存在的问题, 最后从打造“高新区人”入手, 为我国高新区发展提出了一些可操作性的建议。

高校学生社团科学发展问题刍议 篇4

高校学生社团发展失衡是一个客观的事实, 究其原因,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指导者原因。高校学生社团发展失衡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指导部门 (如宣传部、学生处、团委、院系等) 没有对学校和所在院系的学生社团发展做一个总体规划, 缺乏科学的管理体系和方法。二是社团本身原因。社团本身发展缺乏科学发展意识也会导致高校学生社团发展失衡。如, 做事盲目、活动重复、管理不善等。三是学生原因。一些会员的主体意识、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意识还不够强, 参与度不高, 不按照章程办事, 活动安排混乱。还有的大学生加入社团的动机不纯, 总希望社团可以使自己展现才华、成为社团干部以满足虚荣心。另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 大学生参与社团活动的积极性会随着年级的增长逐渐降低, 一般大一、大二参与度较高;大三是个分水岭, 很多人到大三就直接退出社团了, 留下来的一般是社团骨干;到大四的时候, 大部分学生参与社团实质性活动的已经很少了[1] 。

一、将科学发展观的内涵与学生社团的发展有机结合, 走科学发展之路

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学生社团的发展, 就要准确理解、深刻把握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和精神实质。科学发展观要求学生社团坚持以会员为发展之本, 统筹兼顾学生与社团的关系、指导单位与社团的关系、学生社团与校园文化发展的关系、社团与社团的关系、社团当前生存和长远发展的关系, 营造和谐的社团发展环境, 使社团获得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高校有关部门和指导老师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坚持“宏观控制, 微观搞活”的原则, 既把握全局和方向, 又要保护学生的积极性, 鼓励其大胆地开展工作, 充分发挥其聪明才智, 鼓励他们开展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各类活动[2] 。社团的负责人、骨干应该积极主动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 用以指导社团的各项工作, 努力探索学生社团的发展规律, 以提高社团工作的有效性、针对性、科学性, 创新社团工作思路, 使社团走上科学、健康、可持续的发展之路。

二、明确管理原则、完善管理制度, 使学生社团的发展走上制度化、规范化之路

高校学生社团的管理存在着类似“法家”、“道家”的两个极端。“法家”式管理, 管得过紧, 学生社团的发展空间较小;“道家”式管理, 无为而治, 管得比较松, 任其自生自灭。这两个极端的管理模式都不利于学生社团的发展, 也不益于学生的成长。我们提倡原则性管理、制度化规约的管理模式。给学生社团的管理者明确一个富有弹性的原则, 只要是与学校社会主义办学方针、发展方向相符, 有利于同学的成长, 有利于和谐校园建设的, 就应该鼓励、保护, 形成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社团发展好局面。同时, 用完善的制度来规范学生社团的注册、审查、成立、注销、活动开展、年检、评比、监督等各项环节。要建立一整套科学完善的制度来规范、约束和服务于学生社团的建设。使学生社团建设步入“制度化、规范化”的良性发展轨道[3] 。当然, 制度的制定、完善不是用来限制学生社团的, 而是更好地指引它们的发展, 激励同学们的参与意识、自主创新意识。对于社团活动的日常管理问题, 学校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 配备专业的指导教师, 与社团负责人一起商议社团的具体事务, 保证社团的活动向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学生工作部门要进行科学分工, 划定对学生社团的管理范畴, 各司其职, 通力合作, 共同提高学生社团的管理水平。苏州大学为每个学生社团配备政治指导老师和业务指导老师各一名的做法是很有成效的。

三、加强学生社团发展规律研究, 走精品化、品牌化发展之路

和一般组织一样, 学生社团在其发展的过程中, 也存在着一些令人头疼的问题, 比如很多社团都跳不出“速兴速亡”的怪圈。作为学生自治组织的主体, 学生社团既有一般组织的普遍规律, 也有其特殊的发展规律, 要研究社团的成员 (包括负责人、骨干和会员) 发展变化的规律、活动开展规律、校园文化建设规律等, 避免盲目性, 掌握规律性, 更好地促进学生社团的发展。面对类似市场经济竞争、百家争鸣、群雄逐鹿的学生社团发展环境, 学生社团的负责人应该考虑如何使自己的社团在这场竞争中胜出。首先, 要避免搞“重复活动”, 应该寻求强强联合、弱强联合, 有条件的可以在有关部门的帮助下促成社团合并, 做大做强。其次, 要创新社团活动理念, 总结提炼成功活动的经验, 结合院系、专业的特色, 举办精品活动, 走活动品牌化之路, 以此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进而参与到学生社团的竞争之中。学生社团发展的内在规律这只“无形的手”也内在地要求学生社团及其活动朝着精品化、品牌化发展。再次, 学生社团的主管部门要积极引导各个社团创立自己的品牌活动, 对一些“杂牌”活动进行清理、整合、提升, 形成一种良好的学生社团活动氛围。精品化、品牌化的活动模式, 对普通会员和同学更具吸引力, 对学生社团的负责人和骨干则提高了管理要求和活动能力, 还提升了校园文化的层次, 有利于形成一个多赢的格局。

四、建立社团联合会 (联盟) , 建立社团“准入制”, 走类似行业化发展之路

目前, 由于现代高等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 高校中学生社团的数量不断增多, 规模也不断扩大, 一方面存在着鱼目混珠的情况, 使广大同学不知该如何选择社团;另一方面也给学生社团的管理方带来了很大的管理难度。而社团之间“诸侯混战”、恶性竞争的事情也时有发生, 特别是在招募新会员的时候。为营造良好的社团发展环境, 高校有关部门有必要将学生社团组织起来, 建立类似于行业协会的学生社团联合会 (联盟) , 通过这个联合会来对学生社团进行具体的引导、管理。这个联合会也应该是党组织领导下、团组织指导下的学生自治组织, 其职能主要是对学生社团进行日常管理。学生社团联合会可以模仿社会行业组织的通行做法, 建立学生社团“准入制”, 设定一定的“门槛”, 不够格的不予成立, 以免扰乱良性的社团发展环境, 使学生和学校受到不利影响。在批准成立之后, 社团联合会还应该对学生社团的活动进行监督, 引导学生社团走科学发展之路, 为学校发展和学生成长、成才服务。如果发现学生社团有不当行为, 应该及时提醒或者予以处罚, 直至吊销社团执照。类似行业化发展是学生社团今后发展的一个方向, 应该积极探索、推广这方面的经验。

五、大学城模式下的学生社团应该走资源共享、活动共享之路

大学城内大量大学生的聚集, 给学生社团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更大空间。一些校际社团悄然成立, 给社团的管理带来了新的问题。我们认为, 校际社团应该贯彻“哪个学校注册、哪个学校管理”的原则加强管理, 大学城的管理部门, 可以作为协调机构来参与管理。学生社团应该充分利用大学城的优势来扩大自己的发展空间, 形成规模效应。大学城的各学校的社团要加强交流, 打破校际界限, 共享社团资源、共享活动成果, 这也是符合大学城精神的。共享场地资源、会员资源、经济资源、管理资源、品牌资源等, 经常联合开展活动, 学会分工合作, 形成一个多层次、多方位的交流网络。

摘要:目前参加社团的大学生越来越多, 社团的数量、类型越来越多, 活动方式、内容多种多样, 学生社团的发展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良好机遇。但是社团的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 如社团发展不平衡、活动效果欠佳、难以可持续发展等。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学生社团的发展, 走科学发展之路。

关键词:高校学生社团,社团发展,科学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占军.高校学生社团运作功能研究述评[J].江苏高教, 2006, (5) .

[2]刘红霞.高校学生社团建设刍议[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 2007, (4) .

高校实施发展性课程评价刍议 篇5

一、发展性课程评价简介

1. 发展性课程评价的内涵

发展性课程评价是建立在规范性评价和超规范性评价双向互动的基础上, 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的不断提高、课程不断发展为目标的新的课程评价系统。[1]发展性课程评价是顺应时代潮流发展而出现的一种新的课程评价体系, 它是一种规范性课程评价和非规范性的课程评价之间不断地互动和融合, 而形成的一种开放的评价体系。

2. 发展性课程评价的理念

(1) 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发展性课程评价体现了以人为本, 构建个体的发展思想, 在评价中关注个体的处境和需要, 尊重和体现个体的差异, 激发个体的主体精神, 以促使每个个体最大可能的实现其自身价值。[2]在评价的过程中倡导注意面向学生, 必须把学生放在主体性的位置, 课程评价的每一个阶段都能为学生发展提供充分的保障, 以此来促进学生情感、人格、认知、学习能力及价值观的全面发展, 在评价手段和方式、方法上采用多元化, 更加人性化, 更加注重测量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2) 淡化结果评价, 注重过程评价的理念。在发展性课程评价中, 首先, 评价不再是对课程结果的判定, 主要目的不再是了解课程的成功与否, 而是更加重视过程, 把课程评价渗透到课程开发的各个阶段, 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使课程不断地改进与提高。其次, 发展性课程评价强调对学生发展全过程的不断关注, 而不只是在学生发展过程终了时对学生发展的结果进行评价, 它既重视学生的现在, 又要考虑学生的过去, 更着眼于学生的未来。[3]

(3) 面向多元的理念。发展性课程评价另一个比较重要的内涵就是面向多元, 即在发展性课程评价中, 无论是评价主体, 评价内容, 评价方法、评价的标准都不拘泥于传统的单一化、统一化, 它采取的是一个面向多元、开放的体系, 强调多元化评价主体的参与和评价信息搜集的多元化, 强调个体差异和多元精神的体现, 在这种主体多元、价值多元、方法多元、信息多元中寻求平衡和发展。

二、影响高校发展性课程评价实施的因素

发展性课程评价作为一种新的课程评价体系, 还没有被广泛地运用到高校课程评价中, 那么它在实施过程中必然要受到一些现实因素的制约和影响, 比如说高校的课程管理体制、传统文化、资源状况等都会或多或少地对发展性课程评价的实施辐射出各自的影响力。

1. 目前高校课程管理制度的影响

发展性课程评价要求评价主体、评价标准多元化, 价值多元化的评价体系, 评价者和被评价者之间是一种平等和谐的交流关系, 评价的主要目的和功能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但是由于历史等各方面的原因, 目前我国的课程管理体制行政化弊端严重, 课程评价的权利过度集中在教育行政部门的手中, 造成课程评价的主体、标准等单一化, 形成了一种以管理者为中心的“评价霸权”, 权利的集中导致课程评价为管理服务的主观倾向。[4]这种课程评价实施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管理学生、老师和课程, 而不是为了通过课程, 通过评价促进主体发展, 这就严重违背和扭曲了课程评价的本质功能。首先, 这种为管理而服务的课程评价的倾向是一种评价和被评价的关系, 评价者和被评价者在心理和行为上会形成对立, 不仅使管理功能效率降低, 而且使课程评价的功能无法发挥出来。其次, 当课程管理权力过多地集中在行政者的手中, 课程评价过多地为管理服务的时候, 就会本末倒置, 以管理者的价值为核心, 却忽视学生、教师等主体的价值, 抹杀多元价值的存在。最后, 在评价的过程中, 由于评价是由政府机构组织, 评价者只是一个受政府委托的执行者, 在评价的过程中会把教育行政部门的管理者的价值强加在被评价者的身上, 也不去管被评价者是否认同这种价值, 这种一元价值明显地主导了整个的课程评价, [5]忽视多元价值, 更谈不上价值交流和对话。我国目前的这种课程管理行政化的倾向在很大程度上和发展性课程评价的理念格格不入, 严重地阻碍了发展性课程评价在高校的实施。

2. 传统文化的影响

文化对课程评价的影响是潜在而又巨大的, 它也是课程评价顺利实施的一项重要保证。发展性课程评价所体现出来的文化内涵是注重人文主义, 注重多元化, 注重发展, 注重平等交流。但是我国的某些传统文化却与发展性课程评价所体现出来的文化内涵有所冲突, 并且发挥着巨大的影响力, 其中“大统一”的思想观念和“官本位”的思想表现得尤为明显。首先, 由于“大一统”思想观念的长期影响, 不管做什么事情都力求整齐划一已经是我们的一个潜意识。这导致在课程评价中, 课程评价的评价主体以政府部门组织为主导, 而且评价标准、评价过程、评价结果解释等都力求按照政府部门统一制定的标准来衡量。近几年来, 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变, 虽说这个情况有所改善, 但是这种传统的长期积累下来的大一统文化心理仍然在发挥着它的作用。其次是“官本位”文化的影响。这在课程评价中主要是对被评价客体的影响。评价客体是“畏官”、“服官”的, 对于政府展开的评价, 从地方到学校都是积极响应的, 评价活动也得以顺利开展。[6]被评学校从心理上来讲也希望是政府来实施的, 首先, 因为“官本位”文化的影响, 觉得政府组织的评价是可靠的, 有说服力, 能够让大众信服。其次, 政府的评价是和政府给高校的拨款、经费、荣誉等直接挂钩, 评价客体通过这些可以使自身各个方面上台阶, 得到提升, 从中获取直接的利益。这些传统的思想文化和潜在的利益都使得我国的传统文化在高校的课程评价中隐性地发挥着巨大的影响力, 严重地阻碍了发展性课程评价在高校的顺利实施。

3. 资源的影响

发展性课程评价要求评价主体多元化, 评价的标准多元化, 关注的焦点多元化, 任何一个阶段的评价都要以促进学生、课程等发展为目的, 它要顺利地实施, 对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都有一定的需求。

发展性课程评价对人力资源的要求主要是评价人员的综合素质, 以及他们的团体精神和协作意识。评价人员的综合素质包括受评价人员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及评价技能等, 这些会影响他们作出的评价和判断。假设评价者缺乏信息收集能力, 他们就很难获得丰富且有质量的信息;如果对评价学科没有一定程度的了解, 评价者就很难判断课程内容的选择是否合适;而评价人员的协作精神和团体意识影响着评价过程中的协商和对不同评价观点的尊重及反思。[7]发展性课程评价是团队性活动, 需要评价人员之间经常的沟通和合作才能完成, 因为评价主体不同的观点都可能从不同的角度上揭示课程的效用、质量及存在的问题。如果评价人员缺乏协作精神、协商意识, 将影响课程评价结果的深度、有效性和推广性, [8]资金投入也会影响到课程评价在实施过程中的一些硬件设施的配备和评价团队来源、数量和信息收集等, 继而影响到发展性课程评价效率和效度。一定数额的资金投入是发展性课程评价活动正常运行和精确的基本前提和有效保证。发展性课程评价的评价主体要求多元化和多层次化, 需要许多人共同参与, 因而评价过程的规模一般比较大, 如果资金投入不足, 则会使评价主体的来源受到影响, 使信息搜集的质量和广度受到严重的影响, 最终影响评价结果的精确度和效度。

我国高校目前的课程评价的人力资源和资金资源都和发展性课程评价的要求有所差距, 我国高校课程评价的主体所具有的知识结构一般是专而不博, 也没有经过专业的评价技能培训, 同时还缺乏团体精神和协作意识。在资金投入方面更是拮据, 很多必需的资金都无法落实, 严重影响了硬件设施的投入和评价主体的来源。

综上所述, 虽然发展性课程评价在引入高等教育课程评价系统时, 面临着许多现有的实际状况和困难, 但是发展性课程评价是时代的产物, 是引领高校课程评价发展趋势的一种新的体系, 我们应该全力以赴为它的发展创造条件, 使它能最大化地为我国高校课程发展、人才培养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刘志军.走向理解的课程评价——发展性课程评价理论探索[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4:122.

[2]钟启华, 崔永郭, 张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解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3]周卫勇.走向发展性课程评价——谈新课程的评价改革[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2:30.

[4][5]刘志军.发展性课程评价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 2002.

[6]龚森.我国高等教育评价制度建设及相关问题研究[D].福建:福建师范大学, 2003.

高校中来华留学生教育发展刍议 篇6

一、培养和提高对外汉语教师素质

提高对外汉语水平的关键所在便是培养和提高对外汉语教师素质。陆俭明先生曾经指出对外汉语教师要树立很强的学科意识和学习、研究意识, 还要树立自尊自重的意识, 这也就是说我们应从多个角度入手培养优秀的对外汉语教师。下文将主要从教师培训、专家教师带新手教师、选派教师到国外进修等三种方式简单谈谈我的看法。

1. 教师培训。

(1) 培训目标:旨在使教师通过培训获得比较丰富的学科知识和能力结构, 并在以后的实际教学中充分发挥: (1) 丰富的学科知识:包括汉语理论知识、语言教学法理论知识、语言学知识和心理学知识以及文学、文化知识。 (2) 较强的能力结构:口头表达能力、观察能力、分析辨别能力、思维判断能力、想象创新能力以及组织能力、交际能力和应变能力。

(2) 培训内容:对外汉语教师培训班应当设置的内容, 从分类上包括: (1) 与汉语语言本体相关:面向对外汉语教学的汉语本体知识等; (2) 与对外汉语教学相关:对外汉语教学理论、对外汉语课堂教学的内容与方法等; (3) 与文化相关:中国文化, 中外文化对比, 培养跨文化交流意识 (与教学对象的特殊性有关) ; (4) 与教学研究相关:汉语测试、对外汉语教材的使用与编写等。

(3) 培训形式: (1) 优秀教师授课; (2) 开设专题讲座; (3) 课堂教学观摩; (4) 学员座谈讨论。

2. 专家教师带新手教师。

(1) 专家教师负责集体备课制:每一课型由一位课程负责人, 负责召集同课型教师, 在授课前对即将讲授内容进行集体备课。在负责老师的指导下, 全部教师共同认定语言点、选择教学方法、预测学生问题。

(2) 专家教师听课责任制:专家教师有责任对其带领的新教师进行听课, 分别在上课初期、中期以及末期进行对比分析, 告诉新教师存在的问题, 并共同寻找解决办法;

(3) 新教师完成听课任务:新教师有一定的听课任务, 观摩专家教师课堂, 完善自身在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并鼓励新教师不局限于自己教授的课型听课, 积极学习各位专家教师的优秀之处。

3. 选派教师到国外进修。

选派优秀教师出国进修, 一方面提高业务素质, 另一方面增强教师的跨文化意识。

二、关于课程设置

1. 必修课设置:目前各高校对留学生汉语课程的设置不甚相同, 有些讲求视听说综合讲授, 有些则分出课型。

2. 选修课设置:依据学生不同的专业背景和兴趣精力, 以及体现中国文化特点等因素, 可开设相关选修课程, 如:与本校特色专业有关的汉语、商务汉语、旅游汉语、中国绘画与书法欣赏、中国影视作品欣赏、中国社会与民俗、汉英翻译等课程。

3. 实践环节设置:每学期定期组织留学生机参加语言实习, 通过参观走访市内或近郊学校、农村、中国家庭等, 了解中国不同面貌, 走出课堂, 感受室外汉语。

三、学校与对外汉语教学

1. 加强与国外优秀学校的校际交流合作, 合作范围包括邀请国外专家学者前来开展学术讲座, 交换生项目, 师资培训, 课程支持以及教材编写合作项目等。

2. 通过建立专门网站或电子杂志等, 展示本校教育工作方面的基本面貌, 并在同行间搭建一个相互学习借鉴的交流平台。

3. 设计多样的留学生活动, 由学校组织, 鼓励学生参与各种文化活动, 如“汉语桥”中文比赛、孔子学院文化节、留学生唱中国歌比赛等各种活动, 旨在吸引学生体会汉语魅力, 感受学校和谐温暖的文化氛围。

四、关于对留学生的指导

1.做好留学生招生宣传:目前大陆高校吸引和招收外国留学生的主要途径有4个:校际交流宣传、留学展、留学中介和口耳相传。除此四种传统的宣传方式以外, 可以考虑建立完善的留学生招生网络, 利用多媒体形式展示学校的硬件设施、师资、学科优势、专业设置、招生流程、校园文化、校园周边生活信息、交通状况等内容, 为海外来华留学生择校提供全方位信息服务。

2.建立完善的留学生奖学金体系:增加奖励力度和奖学金项目, 如中国政府奖学金、孔子学院奖学金及其他类型奖学金, 以奖励优秀留学生和家庭困难的留学生。

3.对留学生的管理工作要具有跨文化意识, 不能忽视心里疏导:较国内学生来说, 来华留学生一方面作为第二语言学习者在校学习汉语和专业知识, 另一方面, 他们也面临着初来陌生国家的“文化休克”问题, 在日常生活中会出情绪变化等情况, 学校和教师更应该注重对留学生的管理, 给予及时的关怀。

来华留学生在人数、国别和层次上都有了很大的发展, 在这种形式下, 高校留学生教育工作既面临机遇, 又面对挑战。根据学校实际, 总结教学和管理方面的成功经验, 稳步发展改革留学生教育思路是各高校推动留学生教育事业的根本保障。

摘要:在汉语国际化教育事业如火如荼的今天, 我国各高校承担着提高来华留学生教育水平、传播中华优秀语言文化的重要任务, 如何实现这一历史重任, 成为各高等院校不断探索、实践的重要课题。本文将从教师素质、课程设置、高校角色、留学生管理等四个方面进行简要陈述, 以其能以小见大对高校留学生教育发展有所裨益。

关键词:高校,来华留学生,教育

参考文献

[1]陆俭明.对外汉语教学中经常要思考的问题[J].语言文字应用, 1998, (04) .

[2]夏清文.高校发展来华留学生教育的策略[J].高校教育管理, 2010, (04) .

高校周边经济发展刍议 篇7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文化,思想政治教育

0 引言

全球化肇始于经济领域,资本家为了开拓国际市场,奔走于世界各地,将自己的产品和资本散播于不同的时空场中。这种出于经济利益的交往,促使世界各国之间的影响、合作、互动日益加强。众所周知,经济全球化是一柄双刃剑,经济全球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也具有两面性。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主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自身或他人施加的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活动,使社会主体形成符合特定社会要求的思想品德和社会实践。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人类的一种自发、自省的实践活动,要合乎社会主体的进步和人类社会发展的需要。经济全球化浪潮赋予了思想政治教育鲜明的时代特色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新矛盾、新挑战。在这一时代背景下,探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具有重要的意义。

1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以网络为媒介的经济全球化打破了各国间的文化壁垒,使各具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和教育范式可以在高效快捷的国际化信息舞台上进行对话。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强大的技术支持,它们推动了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的现代化。互联网技术应用和普及开创了一个崭新的信息化时代,以网络为媒介的外来文化快速渗透进来,同时民族文化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中也随之传播出去[1]。高效快捷的网络媒介为大学生提供了了解、审视外来文化的机会,外来文化开拓了他们的视野,丰富了他们的头脑,使他们在学习、生活和社会实践中更具自我意识、理性思维和国际观念。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将思想政治教育置于一个多元价值相互碰撞、异质文化相互交融的复杂的文化景观之中。中国文化自古就是多元存在的共同体,实现中华民族多元文化的健康、和谐发展一直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在多元文化并存的文化景观中如何能够有效地调适文化的冲突,实现文化的融合与共生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急需解决的问题。

由于历史原因,经济全球化的主导权掌握在西方少数发达国家手中,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西方发达国家占据中心位置,而欠发达国家逐渐被边缘化。在经济全球化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面临着同样的挑战和考验。高校学生虽然思想活跃,接受能力强,可塑性高,但是,他们社会经验少,价值判断能力弱。当他们面对蜂拥而来的外来文化时,他们极易被表象迷惑,被假象欺骗,因此树立错误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从而偏离正确的人生航道,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事业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

随着中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程度地不断加深,外国企业、外国商品大批进入,同时众多民族产品也纷纷走向世界舞台。中国要想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站稳脚跟,就必须培养出“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具有国际观念的高素质人才。这种素质不仅仅指学生要具备世界一流的专业技能,更要具备全球化的理念和思想道德素质。在全球化语境中培养具有国际化竞争力的人才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首要目标。

2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探索路径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构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就是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积极探索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发挥其主导性和凝聚力的作用。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武装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价值观是对社主义价值的总的看法和最根本观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指那些在社会主义价值体系中居主导地位、起指导作用、从本质上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这一根本问题、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占据核心地位的价值理念。在全球化时代,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到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每一个细节中去,大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使大学生充分认识到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强大的精神支柱,认识到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我们继往开来、强国富民的强大精神支柱,认识到社会主义荣辱观应当成为13亿人民普遍奉行的价值准则和行为规范[2]。大学生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中流砥柱,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应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以这些活动为载体引导高校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帮助高校学生树立世界公民人格。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使文化群落主体在文化共在、共生的文化实践活动中已经逐渐养成了一种具有世界视角、全球行动逻辑、人类类意识和共同体责任伦理的人格品质,这种品质在实践主体身上的出现,更多地体现了马克思所预期的“地域性个人为世界历史性的、经验上普遍的个人所代替”的发展趋向[3]。即,人类在应对全球化的文化事件和发展风险中蕴生了一种世界公民人格。“人类社会要前进,世界文明要进步,从根本上说,这一切都表现为人类的普遍人格层次的提高……人类的幸福将越来越多地取决于人类自身人格的进化。”[4]这种具有普世性发展趋向和共同性理念合成的人格品质是人类在解决全球问题的文化实践过程中必然产生的新型人格品质,这种人格也必然在未来人类应对全球问题中发挥重要作用。具备世界公民人格的人,他们具有全球意识和国际人道主义精神,他们不受狭隘的民族主义或地区主义的局限,在处理问题时会更多地从全人类可持续发展、和谐发展的角度思考。高校学生是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是中国的希望和未来,只有培育出一批具有国际社会责任感的建设者才能早日实现祖国的伟大复兴,赢得世界各国的赞赏与尊重。

参考文献

[1]张立保.全球化视域中文化的冲突与融合[J].延安大学,2009年硕士毕业论文.

[2]宋妍,李超.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对象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9,(5).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86.

高校周边经济发展刍议 篇8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深入, 我国对外交往日趋频繁, 社会对商务英语人才的需求逐渐升温。商务英语作为一门特殊的应用语言学学科, 在过去几十年获得了快速的发展。2007年教育部正式将商务英语批准为一个新的独立专业, 2008年商务英语专业拥有外国语言文学下设二级学科硕士点, 2013年新增外国语言文学下设二级学科博士点。到2016年为止, 全国已有300多所高校开设本专业。商务英语学科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一支素质过硬的专业教师队伍。本文以ESP需求分析理论为基础, 结合商务英语专业培养目标, 从学习者需求和社会需求等方面对商务英语教师应具备的专业素质进行了总结, 并针对商务英语教师专业发展面临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策略。

2 ESP需求分析理论

商务英语专业有很强的应用性, 所以在制定人才培养目标时, 我们应该以需求为导向。在需求分析的指导下, 从商务英语学习者和市场得到的反馈信息能为我们发现现存机制的不足并进行改善提供有价值的借鉴。新经济形势对商务英语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因此, 在明确制定商务英语教师发展策略时, 应以需求分析为基础, 提高商务英语教师的专业素质。

2.1 ESP需求分析

Widdowson (1981) 把需求定义为“学习者现阶段学习或未来工作的要求”。这个概念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学习者在课程结束时必须具备的能力和素质, 二是社会对该课程的需求和期望。一些学者更加注重学习者, 他们认为需求等同于学习者的需要或渴望, 换言之, 学习者想要学什么以及他们对课程的期望。什么是需求分析?Richards, Pratt和Weber (1985) 认为, 需求分析是确定学习者要求并把它们按重要性排序的过程。简言之, 需求分析是一个系统和持续发展的过程, 是一个收集学习者需求和偏好信息, 解释这些信息, 并以此为基础制定决策来满足学习者需求的过程。

本文在综合国内外学者对ESP需求分析论述的基础上, 结合商务英语专业特点, 拟从商务英语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学习者需求和社会需求等角度探讨商务英语教师应该具备的专业素质。

2.2 商务英语教师专业素质要求

经过多年的发展, 国内学者对商务英语本科人才的培养目标基本达成了一致, 2014年颁布的《高等学校商务英语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 (简称《国标》) 对商务英语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定义为:商务英语专业应培养英语基本功扎实, 具有国际视野和人文素养, 掌握语言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 (国际商法) 等相关基础理论与知识, 熟悉国际商务的通行规则和惯例, 具备英语应用能力、商务实践能力、跨文化交流能力、思辨与创新能力、自主学习能力, 能从事国际商务工作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仲伟合等, 2015) 。基于这一人才培养目标, 郭桂杭 (2015) 在严玲提出的ESP教师知识结构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商务英语教师专业素质结构体系, 具体如下图所示:

从上图可以看出, 商务英语教师的知识结构不仅包括英语语言文化知识、商科知识, 还含有教育学知识和专业能力, 因此和通用英语 (EGP) 教师相比, ESP教师的知识结构应该是复合型的。

朱文忠 (2005) 对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际商务英语学院商务英语专业的全英教学模式进行了问卷调查, 对师资要求的调查结果显示, 77%的被调查学生认为从事全英教学的老师最好做到英语和某一商科专业知识均好, 这样才有利于使同学们“英语学得精, 商科知识学得深”。然而, 认为老师外语或商科知识单方面好最重要的学生均不超过6%;只有11%左右的学生认为老师有一定实际工作经验最重要。这一结果表明, 大部分学生期望全英教学的老师应具备复合型特征, 也就是“外语+商科”两栖性的老师最受学生青睐。

江春等 (2008) 对北京对外经贸易大学在职培训学员、英语本科、英语研究生、MBA与EMBA四个层次的学生做了关于商务英语教师综合素质的调研, 以此了解学生眼中理想的商务英语教师所应具有的素质能力。调查发现, 对于商务英语教师的总体素质, 学生更强调其在商务知识上的广博性, 而且优秀的语言沟通能力也受到学生的普遍重视。其次, 课堂教学方法和组织能力也是重要的。该文最后将商务英语教师的综合素质归纳为三段论阶梯:跨文化商务交流能力段;教学手段与个性段;科研理论与社会实践段, 这一三段论划分与上文提到的“商务英语教师专业素质结构体系”可谓异曲同工。

从社会需求方面来看, 根据王伯庆、门垚《2011年度中国大学毕业生社会需求与培养质量报告》, 毕业生最重要的“五种能力”分别是:实践能力, 创新能力, 自主学习能力, 跨文化交际能力和就业创业能力。教师要培养学生这五种能力, 就要提升自己的实践能力、就业创业教育能力, 不断更新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

综上所述, 商务英语教师首先是一名语言教师, 有语言教师的共性。但不同于普通英语语言教师, 商务英语教师应该具备独特的专业素质:首先, 他们应该具有扎实的英语专业知识和优秀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同时, 应兼具广博的商务知识, 并最好精通一两门商科专业课程。其次, 应掌握教育学知识, 有良好的教学方法和组织能力。最后, 他们应具有一定的商务实践能力和科研能力。

3 商务英语教师专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3.1 语言类商务英语教师面临向“复合型”教师转型的挑战

语言类商务英语教师大多是单纯学英语语言文学专业出身的, 知识结构单一, 缺乏商科专业知识。以湖南商学院为例, 商务英语系共有13位专职教师, 其中本科或硕士是商科专业或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的3名, 仅占23%, 说明商务背景的教师比例很低。语言类教师在上商务英语课的时候总觉得商务知识“捉襟见肘”, 更不要说用英文讲授一门商务专业课程了。而基于商务英语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和本文在第二部分的需求分析, 商务英语专业要培养的是能在新经济形势下参与和从事商务活动的高级复合型和应用型人才, 所以商务英语教师应具备“外语+商科”的复合型特点。因此, 语言类商务英语教师面临转型的挑战。

3.2 商务英语专业“双师型”教师数量不足, 教师商务实践能力有待提高

商务英语专业“双师型”教师数量不足, 不能满足专业发展的需要。所谓“双师型”教师是指教师应具备“双师素质”, 即既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 又有较强的岗位实践能力和技术应用能力;既有全面的基础理论知识, 又有企业工作经历;在教学中能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并能指导学生进行实践训练。但是, 目前商务英语教师大多从学校毕业就直接参加工作, 缺乏商务实践的机会和平台, 在教学中容易使理论和实际脱节, 对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教育指导的专业化水平不高。

3.3 商务英语教师难以权衡“教学与科研”的关系

商务英语教师大多数都是“半路出家”, 自身面临转型的挑战, 要自学商科专业知识, 一个学期要承担几门不同的专业课, 教学中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备课, 收集、分析教学反馈, 并尝试进行教学改革。与此同时, 还面临很大的科研压力。这样一来, 商务英语教师便会面临教学任务和科研任务之间的矛盾, 但一个人的精力毕竟有限, 很难两者兼顾。

4 商务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策略

基于前文的需求分析和问题的提出, 我们可以看到商务英语教师的专业素质能力尚显不足。只有高素质的商务英语专业教师作为保障, 才能满足市场对高素质商务英语专业人才的需求, 商务英语教师专业素质与能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提升。

4.1 教师自我发展

语言类商务英语教师首先应该认识到向“复合型”教师转型的必然趋势, 正视现实, 自我提高。单纯学语言出生的教师可以考虑读一个商科硕士、博士或者MBA, 使自己拥有商科教育背景。此外, 自我学习是商务英语教师弥补知识结构缺失的有效途径之一。老师可以通过自学商科知识, 大量阅读和系统学习所涉及专业的书籍和教材, 逐步掌握金融、法律、经济学和管理学等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和知识。

同时, 商务英语教师还应提高科研意识, 将“教学”与“科研”有机结合起来。课堂教学为科学研究提供丰富的第一手材料, 获得的研究成果反过来又可以指导教学。这种循环式的探索过程不仅能有效地提高教师的水平和能力, 同时也能使学生受益匪浅。因此, 商务英语教师应该努力提升科研能力, 以科研促进教学。

4.2 学校大力支持

(1) 开展教师职前、在职培训

职前培训包括教学法、英语技能培训和学科知识培训。在职培训要打破单一形式, 做到多渠道、个性化。首先应以本校培训为主, 可以鼓励商务英语教师到本校的经管法学院听课学习, 也可以聘请商务理论知识扎实、商务工作经验丰富的教师和商务从业人员对没有商科背景的教师进行常规化集中培训。在职培训还可以采用校外培训的方式进行。如选派教师参加国内知名院校举办的商务英语教师师资培训班, 鼓励教师到国内著名高校进行半年到一年的访学, 每年资助部分教师去国外高校进行短期研修, 学习商科类课程, 丰富其专业知识, 提高其英语应用水平。如湖南商学院与美国弗罗斯堡大学建立了合作关系, 每年可以输送2~3名外语老师去对方学校进行短期访问, 提升语言教师的授课能力和研究能力。总之, 在职培训应该是动态的、可持续的、终身的。

(2) “走出去, 请进来”, 打造校企合作师资建设平台

商务英语教师除了要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之外, 最好还要有商务实践经验, 这正是大多数商英教师所缺乏的。因此, 高校应该加强校企合作, 有计划地安排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 参与企业经营管理, 熟悉运作流程, 了解企业对毕业生的各项要求, 有针对性地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水平, 此为“走出去”。同时, 高校也可以聘请知名创客、专家、企业家、企业管理人员等到高校为商英教师开设商务实践课, 丰富教师的实践经验, 此为“请进来”。

(3) 建立公正、合理的激励机制

商务英语专业的教学活动属于复合性专业教学, 整个教学过程难度比纯语言类教学和以中文授课的同类课程难度要大, 教师备课需要花费数倍的时间精力, 这势必占用科研的时间, 使得教学和科研矛盾凸显。如果学院或学校无视这种差别, 一味以科研打分作为评判教师和职称评定的最重要指标, 无疑会挫伤商英教师从事教学的积极性。因此, 学校应给予一定的激励, 比如ESP教学、双语教学算系数, 到企业带实习、挂职算工作量, 对教师拿到第二硕士学位和职业资格证书在职称评定时予以加分等。只有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 商英教师才有向“复合型”“双师型”教师转变的动力。

摘要:商务英语作为一门综合性交叉学科在过去几十年获得了快速的发展, 它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高素质的专业教师队伍。该文以ESP需求分析理论为基础, 结合商务英语专业培养目标, 从学习者需求和社会需求等方面对商务英语教师应具备的专业素质进行了总结, 并针对商务英语教师专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相应的改进策略。

关键词:需求,高校商务英语,教师专业发展

参考文献

[1]Richards, Pratt&Weber.Longman Dictionary of AppliedLinguistics[M].London:Longman, 1985.

[2]Widdowson H G.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criteriafor course design[M].In Selinker L, Tarone E, HnazediV..English for Academic and Technical Purposes:Studiesin Honor of Louis Trimble.New York:Newbury House, 1981:1-11.

[3]仲伟合, 张武保, 何家宁.高等学校商务英语本科专业的定位[J].中国外语, 2015 (1) :4-10.

[4]郭桂杭, 李丹.商务英语教师专业素质与教师发展——基于ESP需求理论分析[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5 (5) :26-32.

[5]朱文忠.对商务英语专业全英教学模式的调查与分析[J].国际经贸探索, 2005 (6) :50-53.

上一篇:施工脚手架下一篇:筹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