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肥胖影响因素分析

2024-06-03

儿童肥胖影响因素分析(精选八篇)

儿童肥胖影响因素分析 篇1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采用两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首先从潍坊市的3个城区(奎文区、潍城区和高新区)中各随机抽取1所小学;再按年级进行分层,从每年级中随机抽取1/3的班级,共抽取1 199名小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一年级学生因识字少,未调查)。回收调查表1 199份,回收率为100%;有效问卷1 180份,有效回收率为98.42%。其中男生613名,女生567名。肥胖儿童102名(8.6%),超重儿童139名(11.8%),正常体重儿童939名(79.6%)。男、女生肥胖率分别为9.9%,4.6%。年龄为8~13岁。

1.2 方法

身高、体重的测量由经过培训的调查员按统一标准进行。计算儿童的体质量指数(BMI),BMI=体重(kg)/身高2(m2),并参照“中国学生超重、肥胖BMI筛查标准”[4]对儿童的体重进行分组,分为肥胖组、超重组和正常组。儿童生活质量采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儿童少年教研室编制的“儿童少年生活质量量表”进行评价。共49个问题,划分成13个维度,涉及生理、心理、社会功能和生活环境4个方面,分值分别为48,64,52,24分。得分越高,生活质量状况越好。该量表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5]。应用文献复习和专家座谈相结合的方法,确定可能影响肥胖儿童生活质量评分的因素,概括为社会学因素、心理因素、行为因素和家庭因素4类。以班级为单位,由经过培训的调查员按统一调查程序进行。学生自填调查表,现场独立填写,当场收回。

1.3 统计分析

采用Epi Data 3.1建立数据库,用SPSS 13.0进行统计分析。利用协方差分析比较正常、超重和肥胖儿童的生活质量;以肥胖儿童生活质量的总评分和4个方面的评分为因变量,以单因素分析筛选出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为自变量,采用逐步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进行影响因素的探讨,根据得到的标准偏回归系数反映影响因素作用的大小和方向。

2 结果

2.1 不同营养状况学龄儿童生活质量评分

比较不同营养状况学龄儿童的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显示,肥胖、超重、正常体重儿童生活质量总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理、生理、社会功能和生活环境方面的评分比较,仅生理方面评分在不同营养状况的学龄儿童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正常体重和超重儿童生理方面优于肥胖儿童(P<0.05);其他3个方面的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见表1。

2.2 肥胖儿童生活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单因素分析发现,父母受教育程度、家庭经济状况、家庭居住状况、社交焦虑和孤独状况、吃零食、吃油炸油腻食物、吃甜食、睡前进食和运动情况对肥胖儿童的生活质量有影响(P值均<0.05)。以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的11个因素为自变量,以生活质量各方面评分和总评分为因变量,进行逐步多元线性回归分析(α=0.05),应用标准偏回归系数判断各因素对肥胖儿童生活质量评分的影响大小及方向。

对肥胖儿童生活质量生理方面评分有影响的因素见表2。

注:*P<0.05,**P<0.01。

依据标准偏回归系数由大到小依次为社交焦虑、父亲受教育程度和孤独感。说明肥胖儿童的社交焦虑情况和孤独感越严重,生理健康状况越差;父亲受教育程度越高,生理健康状况越好。对肥胖儿童心理方面评分有影响的因素有4个,依据标准偏回归系数由大到小依次为社交焦虑、经济状况、孤独感和父亲受教育程度。其中社交焦虑和孤独感为负向影响作用,即情况越严重,心理健康评分越低。对肥胖儿童社会功能评分有影响的因素有3个,依据标准偏回归系数由大到小依次为孤独感、社交焦虑和经济状况。对肥胖儿童生活环境评分有影响的因素只有经济状况。对肥胖儿童生活质量总评分有影响的因素有4个,依据标准偏回归系数由大到小依次为孤独感、社交焦虑、经济状况和父亲受教育程度。

3 讨论

儿童肥胖是备受社会各界关注的严重公共卫生问题之一[6],目前我国小学生肥胖流行状况尚低于发达国家[7,8,9]。本次潍坊市城区学龄儿童的超重和肥胖检出率分别为11.8%和8.6%,明显低于北京、上海等经济发达地区[10,11,12,13],说明该地区学龄儿童的超重、肥胖情况尚不严重,是开展一级预防的好机会。

研究结果显示,营养状况对学龄儿童生活质量的影响作用主要表现在生理方面,对心理、社会功能和生活环境的影响作用不明显。可能与该研究人群肥胖程度较低有关。国外研究发现,重度肥胖儿童(平均BMI为34.7 kg/m2)生活质量所有维度都低于正常儿童,且与癌症患者接近[14]。本次研究的学龄儿童肥胖程度较低,肥胖组较正常体重组和超重组维度的评分较低,与Pinhas-hamiel等[15]研究结果一致。可见随着肥胖程度的加重,肥胖儿童的生活质量受影响面越大,受影响程度越严重。

本研究发现,父亲受教育程度、家庭经济状况对肥胖儿童的生活质量有影响,且均为正向影响作用。父亲受教育程度较高或家庭经济收入较高组的肥胖儿童生活质量的评分随之增高。国外学者研究发现,家庭经济状况和居住条件对儿童生活质量有明显的正向影响作用[16]。可能与父母的素质相对较高,有机会接受最新的健康理念,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能给予孩子正确的引导有关。

有研究显示,肥胖者尤其是重度肥胖患儿可能出现社会适应不良、自尊受损和抑郁、焦虑状态。本研究肥胖儿童的社交焦虑评分、孤独评分与生活质量评分呈负相关。说明肥胖儿童的社交焦虑和孤独感越严重,生活质量评分越低。

抑郁、焦虑的发生影响了肥胖儿童的生活质量。同样肥胖的儿童如果具有较好的家庭环境和较少的负面心理和情绪,对生活质量的负面影响就小。研究提示,对肥胖儿童除了控制饮食,加强体育锻炼外,应进行心理咨询和疏导,让患儿充分认识到肥胖的危害性,建立克服不良饮食习惯的信心;同时,通过认识自身的优点,来克服自卑、孤僻的心态,减轻心理负担,改变不良的行为模式,以保证身心健康发展。一些以健康生活方式为主的儿童肥胖干预项目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干预后儿童心理健康确实得到了改善[17],值得推广。

儿童肥胖影响因素分析 篇2

儿童单纯性肥胖症是指因摄取食物和消耗热能之间丧失平衡,使得体内脂肪储积的一种营养失衡性疾病。目前儿童青少年超重和肥胖已成为影响人类健康的比较严重的问题。儿童肥胖不仅影响其正常的生长发育,而且与成年后许多疾病的发生也密切相关,比如2型糖尿病、代谢综合征、心血管疾病等。笔者所在医院门诊以“肥胖之家联谊会”的形式进行护理干预,并且开展儿童及家属一起建立“共同参与型”自我行为模式干预,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方法

1. 1问卷调查:①由课题组自行设计“肥胖病知识调查表”、“肥胖儿情况调查表”,内容包括儿童出生史、具体喂养史、饮食状况、日常运动状况以及家庭状况等肥胖病的诱发因素情况问卷调查。在课题方案实施前和实施后1年对干预组患儿进行问卷调查。问卷由课题组成员现场发放和回收。干预前阳叫文有效问卷36份,有效率100 %。干预后回收有效问卷30份,有效率84 %,其中6例失访,从干预组剔除。②护理干预前对36例学龄前单纯性肥胖儿童进行身高、体重的测量,将测量数值录入儿童保健电脑程序。护理干预后随访1年,再次测量并记录其身高、体重、BMI,再录入儿童保健电脑程序测算出肥胖度。平时每月测量身高、体重、BMI一次。

1.2护理干预:①认识肥胖的本质、发病机制及并发症;②以家庭为基础的肥胖干预;③进行行为干预,避免诱发肥胖的各种因素;④饮食调整;⑤运动疗法。

2结果

结果显示,经过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肥胖儿童青少年的肥胖情况较干预前明显减少。干预后36例中有6例失访,14例体重正常(47%),轻度肥胖9例(30%),中度肥胖6例(20%),重度肥胖1例(3%)。

3讨论

目前全球有1. 55亿学龄儿童青少年超重,3000万-4000万儿童青少年肥胖的发病机制截至目前仍未完全明了,大部分学者认为肥胖是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两者综合影响的结果。家长没有充分重视肥胖对人体的危害;有部分家长存在矛盾心理,一方而对控制孩子的体重有意识,但又没有被证明的非常合理的方法和措施,另一方而担心孩子的生长发育会因此受到影响。所以需要对儿童、家长进行儿童肥胖症危害的健康宣教和有效干预,包括从生活方式、饮食、运动、心理干预、减重误区等方而,减肥效果很好。有6例失访,主要由于监护人太过于心疼孩子,严重影响到干预方案的.实施。

实施干预方案的基础首先在于加强家庭干预,家长需要使孩子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树立正确的观念、活动习惯及生活方式等,且要及时进行检查监督,每天要让孩子坚持运动,争取早日实现减肥的目标。

肥胖的发生与营养失衡有关,饮食调整在保证儿童生长发育所需营养的前提下,控制每天总热量摄入,提供低于机体需要热能的食物,使体内积聚的脂肪消耗而达到减肥的目的。少吃含糖饮料和高热量零食如甜饮料、快餐;少吃脂肪性食物,如肥肉、油炸食品;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和粗粮等含维生素、矿物质、纤维素丰富食物,建立健康饮食规律。

儿童肥胖影响因素分析 篇3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2010年度本市6个集体幼儿园的1013名儿童, 年龄2~7岁, 检出肥胖儿童138例, 非肥胖儿童875人。138例肥胖儿童参加调查者有110例。

1.2 一般资料

110例中男62例, 女48例;其中轻度肥胖37例 (33.6%) , 中度28例 (25.5%) , 重度45例 (40.9%) 。体重超过同性别同身高参照人群均值的20%~29%为轻度肥胖, 30%~49%为中度肥胖, ≥50%为重度肥胖。

1.3 调查内容和方法

制定肥胖儿童和非肥胖儿童调查表, 内容包括出生情况、父母情况、饮食生活习惯、活动情况、家族肥胖史、睡眠情况、家长对肥胖的认识程度等。请幼儿园保健医生和老师发放至调查对象的家长手中, 家长按要求填写完整后再返回老师和保健医手中, 最后由保健所儿保科进行统计整理。

2 调查结果

2.1 儿童肥胖的总体情况

参加调查的6个园所共有1013人参加体检, 其中男孩584人, 检出单纯性肥胖81例 (13.9%) ;女孩429人, 检出57例 (13.3%) 。参加调查的肥胖儿童110例父母中至少有一人肥胖的75例 (68.2%) ;父母中有一人为独生子女43例 (39.1%) , 无独生子女67例 (60.9%) 。母亲生育年龄20~40岁109例 (99.1%) , >40岁1例 (0.9%) 。出生体重<2500g 2例 (1.8%) , >4000g 19例 (17.3%) , 正常89例 (80.9%) 。早产儿7例 (6.4%) , 足月产儿103例 (93.6%) , 无过期产儿。儿童睡眠时间:22时之前70例 (63.6%) , 22时之后40例 (36.4%) 。晚餐后进食69例 (62.7%) , 不再进食41例 (37.3%) 。对肥胖认识程度:了解66例 (60.0%) , 不了解7例 (6.4%) , 知道一点37例 (33.6%) 。

2.2 1013名儿童不同年龄肥胖儿检出情况 (表1)

由表1可见, 儿童肥胖的检出率在4岁后明显增加。

[例 (%) ]

2.3 户外活动次数、进食速度与肥胖的关系 (表2)

[例 (%) ]

由表2可见, 活动次数≤2次的人群中肥胖儿童所占构成比明显高于正常儿童, 两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 (χ2=48.87, P<0.01) ;在进食速度方面, 肥胖儿童进食速度快的构成比明显高于正常儿童, 差异亦有高度统计学意义 (χ2=37.36, P<0.01) 。

2.4 肥胖儿童喜欢的食物

居前11位的是:大米86例 (78.2%) , 水果75例 (68.2%) , 甜食69例 (62.7%) , 面食63例 (57.3%) , 豆制品62例 (56.4%) , 鱼虾57例 (51.8%) , 蛋类56例 (50.9%) , 家禽50例 (45.4%) , 零食48例 (43.6%) , 蔬菜42例 (38.2%) , 油炸食品40例 (36.4%) 。

3 讨论

3.1 4岁及以上儿童肥胖患病率高于4岁以下儿童

儿童3岁之前消化功能不完善, 营养的需求量相对较高, 而断乳和转乳期食物添加需在此时进行, 适宜的喂养仍然是保持正常生长发育的重要环节。学龄前期儿童体格生长发育速度已经减慢, 处于稳定增长状态[1], 过多的能量摄入就会引起肥胖。

3.2 巨大儿发生肥胖的风险增加

巨大儿发生肥胖的几率较适宜体重儿明显增加, 而过期产儿很少发生肥胖[2]。本组资料中巨大儿所占构成比高达17.3%, 足月儿所占构成比高达93.6%, 无过期产儿, 与上述文献相符。

3.3 肥胖儿进食速度普遍较快

下丘脑有两种调节摄食活动的神经中枢, 一是位于腹内侧核的饱食中枢, 二是位于腹外侧核的饥饿中枢[2]。如果神经内分泌紊乱, 下丘脑发生病变, 就可引起进食加快、多食或厌食。将腹内侧核破坏后, 进食增快增多以致肥胖。本组结果显示, 肥胖儿进食速度快于正常体重儿, 晚餐后进食者占60%以上。

3.4 肥胖儿活动量减少

本组资料表明, 肥胖儿的活动量明显少于正常体重儿。一些肥胖者的进食量并不比正常人多, 但体重却增加, 笔者认为与活动量有很重要的关系。

3.5 父母有肥胖家族史, 子女肥胖率增加

本组资料中有68.2%的肥胖儿童有家族肥胖史。有报道[3], 父亲或母亲肥胖, 其子女有40%~50%出现肥胖, 如父母均肥胖, 其子女肥胖的几率可达70%~80%。

3.6 肥胖儿不偏食

肥胖儿童喜欢的食物排序为大米、水果、甜食、面食、豆制品、肉类、海鲜等。上述食物品种丰富多样, 与饮食结核不均衡导致肥胖的观点不符。

参考文献

[1]沈晓明, 王卫平.儿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75-78.

[2]刘湘云, 陈荣华.儿童保健学[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6:419-424.

儿童肥胖影响因素分析 篇4

1 对象与方法

1. 1对象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于2012年,在杭州、温州、丽水、绍兴越城、宁波鄞州、金华永康6地各抽取2所小学( 每所小学均为二、三、四年级) 小学生和初中、高中各1所( 每所学校均为一、二年级) 中学生纳入研究对象,排除7周岁以下儿童和患有心、肺、肝、肾等重要脏器疾病的学生。调查对象中,根据各年龄段的体质量指数( BMI) ,判定是否超重和肥胖,经临床诊断排除继发性肥胖,筛选出单纯性肥胖的学生为本次研究对象。共调查儿童青少年8 794名,其中男生4 375名 ( 49. 7% ) ,女生4 419名( 50. 3% ) 。小学、初中、高中 生分别占 总人数的67. 5% ( 5 934 /8 794) ,15. 3% ( 1 342 /8 794) 和17. 3%( 1 518 /8 794) ; 汉族学生占97. 8% ( 8 603 /8 794) 。年龄范围为8 ~ 18岁,平均年龄为( 11. 58±2. 60) 岁。

1. 2 方法

1. 2. 1 体格检查 按照 2011 年 5 月 1 日实施的《学生健康检查技术规范》( GB /T 26343 - 2010)[7],结合每年的学生健康体检和学生健康监测项目工作,对学生的身高、体重等指标进行检测,当场填写体格检查表。

1. 2. 2 问卷调查 在参考文献资料的基础上设计“浙江省青少年饮食与身体活动调查”问卷,并进行预试验[8,9,10]。问卷内容包括父母的文化程度、职业、家庭经济状况,学生的饮食习惯和膳食结构、活动状况和体育锻炼、睡眠和作息情况、性格心理和生活应急等。父母的身高、体重由家庭自行测量; 问卷统一编码,经调查员讲解,学生自行填写后回收。

1. 2. 3 判定标准 通过身高、体重测量结果,计算学生的BMI,依据中国肥胖工作组( WGOC) 的“中国学龄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筛查体重指数分类标准”判定超重或肥胖[11],以“BMI≥24 kg /m2”和“BMI≥28kg / m2”作为学生父母超重、肥胖的判定标准。

1. 2. 4 质量控制 体格检查人员在开展工作前接受专业技术培训和考核,体格检测使用的仪器型号相同,统一测量的要求和标准,每个检测点设立质控员,由质控员每天按检测人数的5% 比例( 男、女各半) 进行随机抽样复测,并对每一张监测卡进行现场审核验收。

1. 3统计学分析

应用EpiData 3. 1软件进行数据录入和检错,应用SAS 9. 13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统计方法采用χ2检验等,其中等级资料采用CMHχ2检验。检验水准取α = 0. 05。

2 结果

2. 1超重肥胖情况

浙江省6地区儿童青少年超重率为13. 2% ( 1 159 /8 794) ,肥胖率为6. 8% ( 599 /8 794) 。其中男生分别为18. 2% ( 797 /4 375) 和9. 2%( 401 /4 375) ,女生分别为8. 2% ( 362 /4 419) 和4. 5%( 198 /4 419) ,男生的超重、肥胖率均明显高于女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 298. 00,P < 0. 01) 。

2. 2 超重肥胖的影响因素分析

2. 2. 1 父母超重肥胖情况与子女超重肥胖的关联

被调查对象的父亲超重率为35. 9% ( 2 734 /7 626) ,肥胖率为8. 6% ( 653 /7 626) ; 被调查对象母亲超重率为11. 8% ( 902 /7 655 ) ,肥胖率为3. 6% ( 275 /7 655 ) 。从表1可见,父亲属于肥胖者,其子女的超重、肥胖率均最高,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值均 < 0. 01) 。母亲属于超重者,其男孩和女孩的超重率均最高,分别为21. 7% 和11. 1% ; 母亲属于肥胖者,其男孩和女孩的肥胖率均最高,分别为13. 9% 和9. 4% ,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值均 < 0. 01) 。

注: ( ) 内数字为检出率 /% 。

2. 2. 2饮食行为习惯与超重肥胖的关联

由表2可知,未发现过去1周喝碳酸饮料的频率与超重、肥胖的发生存在关联( P值均 > 0. 05) 。吃得最多的零食是“饮料”的男生超重率最高,为21. 1% ; 其次为“坚果”,超重率为20. 4% 。零食中最多的是“坚果”的男生肥胖率最高,为11. 1% ; 其次是“饮料”,肥胖率为10. 5% ,组间差异有统 计学意义 ( χ2= 17. 60,P <0. 01) 。女生中,零食中最多的是“坚果”的学生超重率最高,为9. 9% ; 其次为“薯片或饼干”以及“饮料”的学生,超重率为8. 1% 。肥胖率最高的为零食中最多的是“饮料”的学生,为7. 2% ; 其次为“坚果”的学生,为5. 7% ,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 41. 98,P <0. 05) 。

饮食中以肉类为主的男生超重率最高( 18. 6% ) ,以素食为主的男生超重率最低( 13. 0% ) ; 饮食中肉、素各半的男生肥胖率最高( 9. 7% ) ,以素食为主的男生肥胖率最低( 6. 9% ) ,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8. 96,P < 0. 05 ) 。女生中未发现饮食方式与超重、肥胖的发生存在关联。

最喜欢吃肥肉的男生超重率最高( 22. 7% ) ,最喜欢吃鱼类的男生肥胖率最高( 9. 8% ) ,最喜欢吃蔬菜的男生超重率、肥胖率均最低( 14. 7% ,7. 1%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 11. 90,P = 0. 018 ) 。对于女生而言,最喜欢吃肥肉的女生超重率最高( 10. 2% ) ,最喜欢吃鱼类的女生肥胖率最高( 6. 2% ) 。最喜欢吃家禽类的女生超重率最低( 6. 1% ) ,最喜欢吃肥肉的女生超重率最高( 10. 2% ) ,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16. 53,P < 0. 01) 。每次吃饭的时间越短,学生超重肥胖率越高( P值均 < 0. 01) 。

注: ( ) 内数字为检出率 /% 。

2. 2. 3 身体运动情况与超重肥胖的关联

被试中,有50. 6% 的学生在过去7 d里,有3 d及以上的运动达到60 min及以上,男、女生分别为54. 4% 和47. 0% 。放学回家后平均每天静坐的时间达到3 h及以上的比例为64. 4% ,达到5 h及以上的比例为23. 3% ; 男生分别为61. 7% 和22. 0% ,女生分别 为66. 9% 和24. 4% 。

男生“过去7 d运动达60 min及以上的天数”越多,超重、肥胖率越低; 过去1 a中,“平时每周运动达60 min及以上的天数”越多,超重、肥胖率越低 ( P值均 < 0. 01) 。见表3。

注: ( ) 内数字为检出率 /% 。

2. 2. 4睡眠作息情况与超重肥胖的关联

调查结果表明,学生“夜间有咳嗽和鼾声高”者超重率、肥胖率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值均 < 0. 01) 。“夜间易醒或早醒”的女生超重率、肥胖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 5. 07,P < 0. 01) 。见表4。

注: ( ) 内数字为检出率 /% 。

2. 2. 5性格心理状况与超重肥胖的关联

性格外向的男生超重率最高( 20. 6% ) ,内向的男生超重率最低( 15. 5% ) ; 性格一般的男生肥胖率最高( 9. 5% ) ,内向的男生肥胖率最低( 7. 7% ) ,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 5. 86,P = 0. 016) 。女生中尚未发现该关联。见表5。

注: ( ) 内数字为检出率 /% 。

2. 3多因素回归分析

以学生是否超重或肥胖为因变量,以其他因素( 父母是否超重或肥胖,学生饮食特点,放学后静坐时间) 为自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各变量具体赋值为: 父母是否超重肥胖( 0 =否,1 = 是) ,饮食方式( 0 = 肉类为主,1 = 肉素各半或素食为主) ,放学后每天静坐时间( 0 = ≥3 h,1 = < 3h) 。由多因素分析可知,对学生超重或肥胖产生正效应的影响因素有父亲超重或肥胖、母亲超重或肥胖;产生负效应的影响因素有饮食方式肉素各半或素食为主、放学后静坐时间短,见表6。

( n = 8 794)

3 讨论

本研究显 示,浙江省儿 童青少年 超重率为13. 2% ,肥胖率为6. 8% ,父母的超重、肥胖情况与子女的超重、肥胖存在关联。以往有研究表明,父母均肥胖的家庭儿童超重和肥胖的总检出率高于父母非肥胖家庭,父母肥胖 是儿童超 重和肥胖 的危险因素[12]。而良好的家庭功能、家庭其他成员有规律参加运动可以增加中心性肥胖患者参加运动的比例[13]。因此,家庭环境对儿童肥胖的发生、发展影响较大,应针对家庭危险因素对儿童超重和肥胖进行有效干预。

从饮食习惯和膳食结构因素分析,坚果和饮料与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的发生较其他零食关联更强。饮食中以肉类为主的男生超重率最高,以素食为主的超重肥胖率最低。最喜欢吃肥肉的男生超重率最高,最喜欢吃蔬菜的男生超重肥胖率均最低。以往研究发现,合理的膳食、积极运动锻炼可以预防青少年超重或肥胖的发生[14,15],即使对于已经发展为单纯性肥胖的儿童青少年,饮食控制和运动治疗也能取得较好的效果[16]。此外,也有研究表明,降低进食速度有利于预防中小学生超重或肥胖[17]。因此,应该继续加强浙江省儿童青少年饮食习惯和膳食营养的健康教育工作,以使其改善膳食结构,促进自身健康,降低超重、肥胖的发生。

调查结果表明,男生“过去每周运动达60 min及以上的天数”越多,超重、肥胖率越低,“平均7 d运动达60 min及以上的天数”越多,超重、肥胖率越低。以往有研究发现,肥胖学生每天体育锻炼大于1 h报告率低于体重正常组学生,不喜欢上体育课的学生发生肥胖的风险高于喜欢上体育课的学生[13],而积极运动锻炼可以预防青少年超重或肥胖的发生[18],即使对于已经发展为单纯性肥胖的儿童青少年,运动治疗也能取得较好的效果[14]。因此,应该鼓励学生加强身体活动和体育锻炼,通过积极的措施控制或减轻体重。

有关睡眠质量的分析结果表明,“夜间有咳嗽和鼾声高”的学生超重肥胖率均最高。以往研究表明,肥胖儿童睡眠的时间大多小于9 h,且BMI≥30 kg /m2的肥胖儿童睡眠时间明显少于BMI < 30 kg /m2的儿童[14]。也有研究指出,儿童及青少年阻塞性呼吸暂停与肥胖密切相关[19,20,21]。由此可见,如果存在较多的睡眠质量问题,必然会影响睡眠时间,从而增加超重、肥胖的发生率。有关性格的分析结果表明[22],性格外向的男生超重率最高,内向的男生超重率最低; 性格一般的男生肥胖率最高,内向的男生肥胖率最低,与相关研究结果类似[19]。

儿童肥胖影响因素分析 篇5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上海市徐汇、浦东等6个区7~18岁中小学生14 301名(男生7 185名,女生7 116名)为对象。

1.2 方法

严格按照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组编制的《2010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工作手册》[3]中的实施要求,进行体质测试和问卷调查。利用身高、体重计算体质量指数(BMI)=体重(kg)/身高2(m2)。根据2003年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WGOC)提出的中国学龄儿童超重、肥胖BMI筛查标准[4],筛查超重肥胖学生。问卷调查(9岁及以上学生)采用“学生体质健康调研学生调查问卷”[3]。

1.3 统计分析

所有数据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包进行分析处理,进行描述性统计、χ2检验、Logistic回归分析,在去除混杂因素的情况下,比较不同因素引起学生超重肥胖的作用。

2 结果

2.1 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现状

表1显示,男生超重和肥胖率分别为18.5%和9.1%,女生分别为9.3%和5.0%。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超重、肥胖检出率趋于下降。男生各年龄段超重肥胖检出率均高于女生。

注:()内数字为检出率/%。

2.2 超重肥胖影响因素单因素分析

将与超重肥胖相关的社会学指标进行单因素分析(表2)。超重肥胖率男生高于女生(RR=2.597,P<0.01),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经济较好片区检出率低于经济中等和较差片区,每天睡眠<6 h或>10 h的学生超重肥胖率显著增高,每周吃鸡蛋≥7次的学生超重肥胖检出率高于<7次的学生,喜欢长跑学生的超重肥胖检出率低于不喜欢的学生,玩游戏每天超过2 h的学生超重肥胖率高于2 h以下学生。

2.3 超重肥胖影响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

以是否超重肥胖为因变量,以每天睡眠时间(<6 h=1,6 h~=2,8 h~=3,>10 h=4)、每周吃早餐次数(<7次=1,≥7次=2)、每天饮奶量(<1袋=1,1袋=2,2袋=3)、每周吃鸡蛋次数(<7次=1,≥7次=2)、每周体育课数(<3节=1,≥3节=2)、每天锻炼时间(<1 h=1,≥1 h=2)、每天玩游戏时间(<1 h=1,1 h~=2,≥2 h=3)、每学年体育活动次数(<1次=1,≥1次=2)、体育课主观感觉(轻松=1,稍费力=2,费力=3,很费力=4)、是否愿意长跑(愿意=1,一般=2,不愿意=3)等影响因素为自变量,进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共有6个因素进入模型(表3)。在其他变量固定的情况下,男生发生超重肥胖的风险为女生的2.544倍;每天睡眠时间超过10 h的学生发生超重肥胖的风险是8~10 h学生的1.242倍;每周吃鸡蛋≥7次的风险为<7次的1.129倍;学生上体育课感觉非常累的风险是感觉稍累的1.252倍;学校每学年组织1次及以上体育活动学生超重肥胖率是未组织的81.3%;不喜欢长跑学生的风险为喜欢长跑学生的1.185倍。

注:部分影响因素数据有缺失;*P<0.05,**P<0.01;1袋牛奶为250~500 g;()内数字为检出率/%。

3 讨论

近年来,许多城市的学生营养问题防治重点已从营养不良向超重、肥胖转移[5]。大城市7~18岁青少年超重、肥胖呈现出广泛流行态势[6]。2010年上海7~18岁男、女生超重肥胖率低于北京、辽宁、黑龙江、江苏、河南,高于广州、宁夏、乌鲁木齐[6,7,8,9,10,11,12]。低年龄段学生超重肥胖检出率高于高年龄段学生,男生7~12岁年龄段超重肥胖率平均达到33.0%,11岁时高达42.5%。低年级男生是预防超重肥胖的重点人群,这与国内外研究一致[6,13,14,15]。超重肥胖检出率与西方国家女生高于男生的情况不同[16],男生各年龄段均高于女生,与2005年体质调研结果一致[7]。可能与社会对男女体型认知不同和女生不良减肥行为发生率较高有关[17]。上海市儿童青少年总体超重肥胖率为21.0%,男、女生分别达27.6%和14.3%,超重肥胖状况已经处于欧洲学者建议的Ⅱ级水平[18],应予以关注。2000-2010年的后5 a男生超重的年平均增长速度(4.80%)与前5 a(5.26%)基本持平,而后5 a肥胖的年增长速度为10.40%,高于前5 a的3.70%,女生变化规律与男生相同。提示上海市学生超重增长速度有所减缓,但肥胖增长正在加速,需引起重视。

超重、肥胖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与能量摄入过多、消耗不足以及不良饮食生活行为等有关[19]。长期进行营养干预,合理膳食,不但满足了学生生长发育的营养需要,而且为预防日后肥胖等慢性疾病的发生与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奠定了基础[20]。有关学生超重肥胖因素调查表明,吃鸡蛋、喝牛奶是超重肥胖的相关因素[21]。本研究发现,每周吃鸡蛋≥7次发生超重肥胖风险是<7次的1.129倍,说明营养过剩会导致超重肥胖的发生。

在儿童和青少年肥胖预防上,体力活动比膳食控制更为重要[22]。相对于体力活动水平低者,身体活动水平较高的青少年较少发生肥胖。儿童和青少年消耗能量的主要途径有体育锻炼和其他体力活动。体育课是学生定期参加体力活动的机会,本研究表明,近1个学年学校组织1次及以上体育活动的超重肥胖率为未组织的0.813倍,不喜欢长跑发生超重肥胖的风险是喜欢长跑的1.185倍,上体育课感觉非常累的超重肥胖风险是感觉稍累的1.252倍。因此,学校每周须按照规定开设体育课,不能挪用体育课及课外活动时间,确保体育课质量(运动量、强度、时间),组织学生开展课外体育活动,安排学生每天做广播操或参加自己喜爱的体育活动,保证学生每天有1 h体育活动时间。

静坐行为增多也是影响肥胖的重要因素之一。近年来,随着看电视、使用计算机以及玩电子游戏时间的增加,儿童少年超重肥胖的比例上升。看电视时间与体重有密切关系,与平均每天看电视超过4 h者相比,每天看2~3 h学生超重肥胖率大大降低[22,23,24,25]。超重肥胖儿童体力活动水平低于体重正常儿童,而看电视时间高于体重正常者[26]。本研究也表明,每天玩电子游戏时间越长,学生超重肥胖率越高,说明长时间的静态生活方式可能会通过降低能量消耗或增加能量摄入而提高超重肥胖发生概率。

睡眠限制时瘦素水平降低,胰岛素水平升高,饥饿感和食欲增加[27]。每晚睡9~10 h儿童发生肥胖的概率是睡眠时间≥10 h儿童的1.49倍[28]。睡眠时间短会增加体重和皮褶厚度[29]。本研究表明,每天睡眠<6 h的学生超重肥胖大于睡眠6~8 h的学生,每天睡眠超过10 h的学生患超重肥胖的风险是睡眠时间正常者的1.242倍。说明每天睡眠时间超过10 h是学生超重肥胖的危险因素。

儿童肥胖影响因素分析 篇6

关键词:学龄前儿童,肥胖,单纯性,检出率,影响因素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儿童单纯性肥胖正成为一个日趋严重的危害健康的全球性问题。肥胖不仅影响儿童的健康, 且儿童期肥胖可延续到成人, 容易引起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胆石症、痛风等疾病[1]。为了解建湖县学龄前儿童单纯性肥胖的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 笔者对2011年4月—6月的调查资料进行了研究分析, 以期为制定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法, 抽取建湖县7所城市幼儿园和15所农村幼儿园的9 821名儿童作为调查对象。检出单纯性肥胖儿童772人, 按1∶1的配对比例和同性别、同年龄 (相差<6个月) 、相似身高 (相差<3 cm) 配对, 选取正常儿童作为对照。

1.2 内容和方法

1.2.1 现场测量

由我所经过培训的专业人员采用符合国家标准的测量工具按统一要求测量儿童体重、身高, 并分别精确到0.1 kg和0.1 cm, 测量仪器在使用前和每测量50人后均经过校正。

1.2.2 问卷调查

对单纯性肥胖儿童和1∶1配对的正常儿童的家长进行问卷调查, 内容包括父母身高、体重和文化背景, 儿童日常饮食习惯和体力活动情况及父母对儿童肥胖的认知和态度等项目。采用逐级培训法, 先对保健老师进行详细培训, 再由他们对家长进行逐条培训, 调查人员也可对家长进行电话指导和咨询, 保证问卷调查质量。

1.3 诊断标准

根据2009年《中国7岁以下儿童生长发育参照标准》, 体重超过同性别、同身高参照人群均值10%~19%者为超重, 超过20%~29%, 30%~49%, 50%以上者分别诊断为轻、中、重度肥胖, 同时排除遗传、内分泌等疾病引起的继发性肥胖[1]。父母肥胖诊断标准采用体重指数 (BMI) 法, BMI=体重/身高2 (kg/m2) , 肥胖的BMI界值点为28。

1.4 统计学方法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各年龄组儿童超重及肥胖分度检出情况

调查结果显示建湖县学龄前儿童超重的检出率随年龄增长呈下降趋势,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 而单纯性肥胖检出率随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 以6岁组最高。从肥胖分度构成比看, 学龄前儿童肥胖以轻度肥胖为主, 但轻度肥胖检出率随年龄增长呈下降趋势, 中度肥胖的检出率则呈上升趋势,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1) , 而重度肥胖检出率随年龄增长有所上升, 但不明显 (P>0.05) , 可见及早防治轻度肥胖尤其重要。见表1。

2.2 不同年龄组男、女童超重及肥胖分度检出情况

调查结果显示男、女童超重、肥胖检出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χ2=0.20, P>0.05;χ2=3.77, P>0.05) 。同年龄组不同性别肥胖检出率统计结果显示, 5岁~6岁组男童显著高于女童 (分别为χ2=3.94, P<0.05;χ2=5.89, P<0.05) 。男、女童超重检出率均随年龄增长呈下降趋势,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56.20, P<0.01;χ2=27.49, P<0.01) 。男童单纯性肥胖及轻、中度肥胖检出率均随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27.51, P<0.01;χ2=14.06, P<0.01;χ2=12.64, P<0.01) ;而女童单纯性肥胖及轻、中度肥胖检出率随年龄增长上升不明显 (χ2=0.92, P>0.05;χ2=5.14, P>0.05;χ2=5.70, P>0.05) 。见表2。

2.3 城市、农村儿童超重及肥胖检出情况

调查结果显示城市、农村儿童超重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而单纯性肥胖及轻、中、重度肥胖检出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均<0.01) 。见表3。

2.4 儿童肥胖的多因素分析

对儿童单纯性肥胖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将单因素分析中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经多因素配对Logistic回归分析, 最终进入回归方程的因素共6项。见表4。

3 讨论

3.1 儿童单纯性肥胖的发生情况

单纯性肥胖是由于长期能量摄入超过人体的消耗, 使体内脂肪过度积聚、体重超过一定范围的一种营养障碍性疾病, 我国目前约占5%~8%[1]。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学龄前儿童的肥胖检出率为7.86%, 高于2006年全国儿童肥胖发生率 (7.2%) , 接近欧美发达国家水平[2]。提示我县学龄前儿童肥胖检出率处于较高水平, 必须采取强有力的措施防治。儿童肥胖是目前儿童保健工作的重要任务, 从年龄分布看, 学龄前儿童肥胖检出率随年龄增长而显著增加, 6岁组最高, 呈现一种“V”形趋势, 而且随年龄增长, 肥胖度逐渐加重, 这些与国内相关报道一致[3,4]。提示学龄前期是肥胖的高发年龄, 除与此时期为脂肪重聚期外, 还可能与儿童食谱增宽、自控力差, 加上高能量食物种类繁多, 使得儿童摄入过多高脂肪、高热量食物有关, 因此学龄前期是预防儿童肥胖的关键时期。此次调查还发现儿童超重检出率随年龄增长呈显著下降趋势, 而单纯性肥胖检出率则相反, 因此对超重儿童若能做到早发现、早预防就可以有效地预防和控制超重儿童向肥胖发展。在不同性别和地区肥胖儿童的比较中, 学龄前儿童肥胖的总检出率无性别差异, 但在5岁~6岁组男童显著高于女童, 且男童单纯性肥胖及轻、中度肥胖检出率均随年龄增长明显上升, 提示该年龄段是男童肥胖的高发期。分析可能是由于胎儿期肌肉组织生长较差, 出生后随着活动增加逐渐生长, 5岁以后肌肉增长明显, 并有性别差异, 男孩肌肉占体重比例明显大于女孩[5]。城市儿童肥胖检出率明显高于农村儿童, 因此应重点监测男孩及城市儿童肥胖。

3.2 儿童单纯性肥胖的影响因素

儿童单纯性肥胖的形成和发展是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6], 本文调查结果也证实了这一点。在多因素分析中发现肥胖的主要影响因素有父母肥胖、喜食洋快餐、食欲好、每天运动少于1 h及家长对孩子肥胖的认知少。父母肥胖是儿童超重和肥胖的危险因素, 这与有关研究结果一致[3,7], 分析与遗传、家庭共同的生活环境和相似的生活习惯有关, 提示家长应从自身做起, 摒弃不合理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 树立正确的健康理念。现在的洋快餐很受儿童的喜爱, 如:薯条、汉堡、炸鸡腿及冰淇淋等, 长期进食这些高能量、高脂肪食品是导致儿童趋向肥胖的重要原因之一。食欲好的儿童食物摄入量过多, 家长往往不能控制儿童的食量, 满足不了儿童导致哭闹, 周末尤其不能控制。学龄前儿童户外活动少, 尤其是城市儿童居住在高层住宅, 户外活动场地小, 大多数时间花在看电视或玩电子游戏上, 甚或边看电视边吃零食, 还受电视中食品广告的影响, 导致能量消耗少, 多余的能量转化为脂肪储存于体内, 导致肥胖。家长对肥胖的认知不足也是本调查中的危险因素, 有部分家长仍然认为儿童要胖才是健康、可爱, 尤其是男孩胖更好, 错误地认为高、精、细食品、洋快餐、奶油甜点心等是儿童首先选择的食品。因此要提高家长的认识水平, 使其早日走出肥胖的误区。

4 干预措施

4.1 加强健康教育

通过社会各种组织和媒体对家长、老师、社会和儿童广泛宣传平衡膳食的科学知识以及肥胖对儿童健康的危害, 使人们对儿童肥胖有正确的认识。增强家长对肥胖防治的意识, 转变越能吃越好和胖才可爱的观念, 提高儿童自我保健能力。

4.2 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

制定低脂肪、低糖类、高蛋白食谱, 控制进食量, 做到细嚼慢咽, 多食蔬菜、水果, 少食高热量、高脂食品, 限制零食、夜宵和饮料, 避免过量摄入、晚餐过饱和边看电视或边做作业边吃东西。调整不合理的饮食结构, 纠正不良的饮食习惯。对肥胖儿童改变进食顺序, 先吃蔬菜、水果、汤等低热卡食物, 后吃高热卡食物, 减少热能摄入[8]。

4.3 鼓励并坚持适当的运动

家长和老师要多引导孩子坚持户外活动和体育锻炼, 选择中低强度、较长时间的运动为宜, 如:慢跑、游泳、跳绳等, 切忌短时间剧烈运动。避免久坐, 减少看电视、电脑时间。对肥胖儿童开出个体化运动处方, 根据运动能力和关节功能, 制订符合其机体承受能力的运动方案[9]。

4.4 定期生长发育监测

将肥胖的预防从小就纳入儿童保健的工作常规中, 定期对儿童进行生长发育监测, 早期发现超重、肥胖倾向, 适时采取干预措施, 保证儿童健康成长。

4.5 病因治疗

随着近年来肥胖研究的进展, 认为一些病毒感染、肠道菌群失调、打鼾、化学物质暴露、焦虑心理等与肥胖的发生、发展有关[9]。因此对部分肥胖儿童应进一步分析, 进行有针对性的抗病毒、抗焦虑和调整肠道菌群和睡眠等治疗, 从而使儿童单纯性肥胖得到更有效的防治。

参考文献

[1]沈晓明, 王卫东.儿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0:75-76.

[2]全国儿童期单纯性肥胖症研究协作组.2006年全国0~6岁儿童单纯性肥胖流行病学研究[J].中华儿科杂志, 2008, 46 (3) :181.

[3]九市儿童体格发育调查研究协作组, 首都儿科研究所.2006年中国九城市7岁以下儿童单纯性肥胖流行病学调查[J].中华儿科杂志, 2008, 46 (3) :176-178.

[4]李辉, 张璇, 阎桂凤.八城市7岁以下儿童单纯性肥胖症的十年流行变化趋势[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2002, 10 (5) :316.

[5]杨锡强, 易著文.儿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16.

[6]田成玉.儿童肥胖症的影响因素及预防[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08, 22 (8) :38.

[7]陈燕玲, 朱惠莲.1 323名儿童早期喂养状况与单纯性肥胖的关系[J].中国校医, 2011, 25 (2) :101-102.

[8]闫淑娟.我国儿童肥胖干预方法研究现状与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 2006, 21 (17) :2463.

儿童肥胖的影响因素及预防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市1000例儿童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其中轻度肥胖60例, 中度肥胖30例, 重度肥胖10例;所选病例均符合《儿科学》 (第七版) 中关于儿童肥胖的诊断标准, 男孩60例, 女孩40例;年龄5~9岁20例, 10~13岁60例 (80.0%) , 14~16岁20例, 平均年龄11岁。

1.2 方法

所有患儿均行空腹肝功能、血脂、血糖测定。采取WHO推荐地方身高标准体质量法, 对患儿身高、体质量进行测量, 轻度肥胖, 超过正常体质量20%~29%, 轻度肥胖;超过正常体质量30%~49%, 中度肥胖;超过正常体质量50%以上, 重度肥胖。

2 结果

通过筛查, 男童有60名发生肥胖, 占总数的6%;女童有40名发生肥胖, 占总数的4%, 其总检出率为10%。许多因素可造成儿童肥胖, 如遗传、社会及家庭、出生体质量、运动、饮食等等, 主要因素是饮食和运动, 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是可以预防和控制的。

3 讨论

3.1 影响儿童肥胖的主要因素

(1) 饮食方面因素。肥胖是由于长期摄入淀粉类、高脂肪食物过多, 摄入的能量超过消耗, 超过机体代谢需要, 剩余的能量则转化为脂肪, 而超出的部分在体内存留, 并在皮下组织及脏器周围以脂肪的形式贮存而导致[2], 伴随现代食品工业的发展, 各式各样的甜点、糖果和零食呈现在人们面前, 高热能的洋快餐的大规模的进驻, 导致儿童摄入的热量远远高于过去, 因此, 导致体内脂肪沉积过多诱发慢性营养性疾病。有研究发现, 过去的儿童主要喝白开水, 现在的儿童主要喝饮料, 儿童对植物性食物摄入缺乏, 尤其是蔬菜类摄入量过少, 导致营养不均衡, 威胁了孩子的健康。其次, 儿童肥胖也与儿童进食量大、暴饮暴食或进食过快, 食物咀嚼程度差, 体脂转化能力强, 从而导致增加发胖的危险性。 (2) 社会及家庭因素。儿童发生肥胖的原因中, 社会及家庭因素是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因素。家庭相对贫困、家长文化水平低的儿童, 其患肥胖的发生机会就越多, 大多家长对健康观念的认识存在偏差或有误解, 认为高热能的食物营养价值高, 儿童越胖越好, 越胖越健康, 总是想尽办法让小儿多食, 长得胖些。对于大多数城市儿童都是以室内活动为主, 他们的主要娱乐方式就是看电视、玩游戏, 家长出门带儿童也大多是坐车, 由于家长对孩子过度溺爱与保护, 认为自己小时候吃苦太多, 现在条件好了, 尽量减少孩子吃苦的机会, 因此, 导致儿童除了学习什么都不干, 导致对活动的兴趣降低, 体力活动减少, 久坐少动的生活方式导致儿童因体育锻炼的缺乏代谢率随之下降, 而体内能量过少消耗, 最终就导致肥胖的发生。并且, 我国作为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国家, 每家只生一个孩子, 孩子的要求家长尽量满足, 尤其在食物方面, 饿了就吃, 增补宵夜, 以高脂, 高热量饮食为主, 给孩子过多地摄入高热能食物, 这样的错误观念造成了越来越多的肥胖儿童。家长这种盲目的喂养方式、不合理的饮食模式以及误导的健康观念导致儿童肥胖儿的数量也越来越多。儿童由于缺乏正确的引导, 错误的健康观念也会对儿童造成影响, 带孩子走进误区。 (3) 出生体质量异常。出生体质量质量是反应胎儿宫内生长的主要指标, 孕妇的营养状况与胎儿的营养密切相关, 母亲孕期营养过度, 长期暴露在高血糖、高血脂、高胰岛素血症下, 机体糖代谢、脂肪代谢的改变间接的影响着儿童。出生体质量可以增加儿童日后发生肥胖的危险, 引起脂肪细胞体积增大或数目增多, 随着出生体质量的增加, 脂肪细胞形成后不会消失, 因此, 大量脂肪细胞为肥胖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导致儿童期超重或肥胖的发生率呈直线上升趋势。 (4) 遗传因素。肥胖具有高度遗传性, 若父母肥胖或一方肥胖, 子女发生率高达70%~80%, 目前, 认为肥胖与多基因遗传有关。父母的不良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对儿童不良习惯的养成具有直接作用, 尤其是在儿童时期跟父母共同生活在一环境里, 油腻食物、偏食、食量大、吃饭速度等饮食习惯和活动方式对其子女产生多方面影响, 可导致儿童发生肥胖的危险[3], 甚至影响到成年或一生。因此, 对于有肥胖家庭史的儿童应从小重视科学喂养, 避免儿童肥胖症的发生。作为遗传因素, 很难同所处的家庭环境完全脱离, 因此, 遗传与家庭环境相互影响, 对儿童的发育与成长影响较大。

3.2 运动量减少

伴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 竞争也日趋激烈, 儿童活动量少, 缺乏体育锻炼是导致肥胖症的重要原因, 作为城市婴幼儿, 户外活动少, 学龄儿童学业负担重, 这些原因均导致儿童缺乏运动的时间和空间。而肥胖儿大多动作缓慢, 一活动即感觉疲乏, 满头大汗, 气喘吁吁, 因此, 导致日常的活动越趋缓慢、慵懒, 再次减低热量的消耗, 肥胖儿童大多数不喜欢户外活动, 很少晨练, 害怕上体育课, 导致恶性循环, 助长肥胖的发生。部分家长不懂运动对儿童成长发育的重要, 对孩子过于溺爱, 限制了孩子的活动空间和时间。

3.3 儿童肥胖的预防

(1) 合理营养与膳食。儿童肥胖早期预防至关重要, 儿童期体质量控制应是一个综合的方案, 应当从母亲孕期开始, 母亲应认识到肥胖是一种与不良生活行为密切相关的慢性疾病, 在孕期头3个月, 尽量避免发生营养摄入不足, 同时, 避免妊娠晚期孕妇营养过剩, 以减少巨大儿的出生。而在孕期后3个月则应当对营养过度和增重过速情况进行避免, 适当控制饮食, 对脂肪、热量、摄入的奶制品、蛋类、水果及蔬菜进行适当控制。婴儿期尽可能给予母乳喂养, 母乳作为婴儿唯一的营养最全面的食物, 里面含有婴儿生长发育最齐全的营养素, 使婴儿生长发育能够得到全面满足, 同时, 乳汁中含有丰富的免疫活性细胞, 有利于提高婴儿对疾病的抵抗力。若需要进行人工喂养的婴儿, 在喂养中应按比例进行乳制品的调配。并且, 避免在生后3个月内食入固体食物, 待婴儿6个月后可对配方乳进行相应的降低, 如采用水果、蔬菜、小米、面食等食品代替。制定合理的家庭饮食调理方案, 促进幼儿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避免食入巧克力、甜点、糖果、肥肉、饮料、膨化食品等食物, 杜绝不良饮食习惯, 晚餐尽量避免食入过饱, 改掉吃夜宵的习惯, 多食入低热量、低脂、低糖食物, 少食米饭、面食、土豆、白薯、苹果、西瓜, 喜吃零食的小孩, 应尽量避免让小儿看到美味食品以免引起食欲中枢兴奋, 饮食宜多吃鱼、虾、牛奶及绿色蔬菜。指导孩子在进食过程中细嚼慢咽, 放慢孩子的吃饭速度, 使食入量进一步降低, 改变家庭中易产生肥胖的多种环境因素对预防儿童肥胖是非常重要的。 (2) 运动干预。儿童减肥提倡运动干预, 不提倡吃减肥药, 药物作用机理主要是通过缓泻、利尿剂作用使机体组织细胞间水分排出体外, 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 需要足够的营养, 不利于儿童的健康成长, 减肥的作用也不理想, 因此, 没有医生许可, 家长不可擅自为儿童尝试减肥药物。应当养成儿童参加多种体力活动和劳动的习惯, 有益于儿童的体格生长发育, 并且, 几乎没有任何不良反应, 根据儿童身体特点, 注意安全性、趣味性, 使儿童能持之以恒, 儿童在家时, 家长多教教孩子做些自己力所能及的家务事, 孩子陪孩子进行30~40min的户外运动, 选择如晨跑、跳绳、游泳、踢球等全身性有氧运动, 每周至少进行5天时间, 运动时间尽量选择下午或晚上, 因为, 此时热量的消耗要想比上午多。在运动中, 家长应起到表率作用, 陪孩子一起进行, 让孩子在活动中找到乐趣, 减少厌烦心理。作为学校群体, 尽量对肥胖儿童加强体育体能训练, 家庭和学校应联合起来, 共同努力, 对儿童肥胖的控制可起到显著效果, 有利于儿童健康快乐的成长。

摘要:目的 探讨儿童肥胖的影响因素及预防。方法 对我市1000例儿童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通过筛查, 男童有60名发生肥胖, 占总数的6%;女童有40名发生肥胖, 占总数的4%, 其总检出率为10%。分析造成肥胖的各种原因, 如遗传、社会及家庭、出生体质量、运动、饮食等等, 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结论 改善肥胖儿童的合理营养与膳食, 加强运动干预, 有利于降低儿童肥胖的发生, 应给予及早预防。

关键词:儿童,肥胖,影响因素,预防

参考文献

[1]沙海滨, 贺圣文, 王燕琳, 等.学龄前儿童单纯性肥胖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 2009, 25 (7) :874-876.

[2]王文媛, 傅平, 汪之顼.儿童肥胖的流行趋势及影响因素研究进展[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08, 19 (6) :591-594.

儿童青少年肥胖影响因素探讨 篇8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物质水平的提高, 导致人们社会生活的诸多变化, 致使肥胖日益增多, 儿童青少年肥胖率亦在逐年增高[1]。儿童时期肥胖危害很大, 不但导致身心疾患和生理功能障碍、影响学习能力, 而且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部分肿瘤等提前发生[2]。因此, 深入研究儿童青少年肥胖的影响因素, 进而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是有效控制儿童肥胖发生和发展的基础和前提。

1 家族遗传影响

肥胖具有高度遗传性, 遗传因素在决定儿童肥胖的易感性和肥胖发生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3]。大量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显示, 儿童肥胖有着明显的家庭聚集性或家庭倾向性, 父母肥胖是儿童肥胖的一种预示[4,5]。有关资料报道, 双亲均为肥胖者, 子女中有70%~80%为肥胖者;双亲之一 (尤其是母亲) 为肥胖者, 子女中有40%~50%为肥胖者;双亲均为非肥胖者, 子女中只有10%~14%为肥胖者[6]。Birch等[7]发现, 双亲肥胖家庭的儿童肥胖发生的危险性远高于双亲体重正常者。娄晓民等[8]研究表明, 父母双方或一方肥胖者其儿童肥胖比例为66.18%, 父母均不肥胖者其儿童肥胖比例为39.71%, 提示肥胖具有明显的家族遗传倾向, 父母肥胖的儿童容易发生肥胖。沈丽琴等[9]选取6~12岁肥胖组与对照组儿童各938名进行肥胖相关危险因素调查, 结果显示, 父母双方均肥胖的儿童OR值高达3.203, 父母均肥胖是儿童肥胖的重要危险因素。彭云等[10]对武汉市1 337名肥胖小学生调查发现, 儿童肥胖与家长的体质量指数具有显著的联系, 家长体质量指数高者学生发生肥胖的几率较高。

2 儿童出生体重及喂养方式

季成叶[11]研究显示, 出生体重作为胎儿环境的代表性指标, 与学龄期、青春期、成年期肥胖的发生率呈U型关系, 即以高出生体重为一端, 低出生体重为另一端, 今后发生肥胖的危险性均显著增加。闫淑娟等[12]对160例0~6岁肥胖儿进行研究显示, 出生体重过重是儿童肥胖发生的一个危险因素。因为个体在胎儿后期, 脂肪细胞的数量和增加是一生中最强的, 且脂肪细胞一旦形成则不会消失[13], 为肥胖的产生奠定了基础。而低出生体重儿的生长, 人们大多侧重于改善营养不良, 很少想到他们今后发生肥胖的几率其实比正常出生体重儿更高[11]。由于低出生体重儿的赶上生长和代谢机制的不协调容易导致肥胖, 一旦出现肥胖, 类型多属中心型 (腹型肥胖) 。有研究表明, 从出生到2岁间的早期追赶生长是儿童肥胖的一个危险时期, 在0~2岁出现身高或体重追赶生长的儿童在5岁时比其他儿童更高和更重, 这些儿童有较高的体质量指数和体脂比, 总脂肪量和中心脂肪分布也较高, 而这些因素对成年肥胖也有预示性, 所以, 出生后早期的追赶生长可以增加儿童肥胖和成年期疾病的危险性[14,15]。廖兵荣[16]调查显示, 高出生体重儿肥胖发生的危险是正常体重儿的2.29倍, 低出生体重儿肥胖发生的危险是正常出生体重儿的2.00倍, 高出生体重与低出生体重均为儿童单纯性肥胖发生的危险因素。

喂养方式与婴幼儿的肥胖密切相关。谷晶[17]调查显示, 人工喂养和过早添加辅食是儿童肥胖的危险因素。可能是由于人工喂养易造成过量喂养, 以至供给超过需求, 从而导致婴儿期肥胖, 而婴儿期肥胖又使儿童期肥胖发生的危险性增加。有研究表明, 母乳喂养儿的肥胖发生率明显低于非母乳喂养儿, 且母乳喂养时间越长, 其肥胖发生率越低[18]。Bergmann等[19]研究表明, 母乳喂养的婴儿长大后肥胖的发生率较低, 母乳喂养3个月以上的婴儿到4~6岁时肥胖发生率仅为人工喂养及母乳喂养3个月以下婴儿的30%~50%。季成叶[11]研究显示, 相对于母乳喂养儿, 人工喂养儿更易发生肥胖。原因在于母乳喂养 (尤其4个月纯母乳喂养) 可自动平衡婴儿的食欲、吸乳量和吸吮频率, 从而显著降低婴儿期的能量摄入过高危险, 母乳喂养持续时间越长, 对神经-内分泌机制的影响越大, 越能抑制过度旺盛的食欲, 超重/肥胖的发生风险越低, 母乳喂养既在客观上减缓了婴儿期体重的过快增长, 同时又能消除引发肥胖的重要隐患——脂肪细胞数量增加。迟克强[20]研究显示, 母乳喂养可预防肥胖, 与配方奶喂养相比, 婴儿期母乳喂养可降低学龄前肥胖的发生率。

3 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对肥胖的影响较为复杂, 包括社会因素、经济基础、父母文化水平、职业、观念等。近年来, 研究发现, 在发达国家, 肥胖儿童在低中收入家庭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高收入家庭, 而在发展中国家肥胖与社会经济的关系较复杂, 城市儿童和高收入家庭儿童体重过度蓄积的危险性更高, 并且在过去的10 a中肥胖以极性的速度流行[21]。马冠生等[22]对影响我国城市儿童少年肥胖的环境和行为因素进行调查, 结果显示, 儿童肥胖率在收入高的家庭中为12.8%, 中等收入家庭为11.9%, 在低收入家庭中为11.6%, 儿童肥胖率有随家庭经济收入的增高而升高的趋势。

父母文化程度及合理膳食知识的缺乏对儿童少年的肥胖有着重要影响。有研究认为, 父母文化程度与儿童青少年肥胖及超重有关, 父母文化程度低者, 孩子发生肥胖的危险性高于父母文化程度高者[23,24]。济南地区学生调查发现, 父母大专文化程度以上者其子女肥胖发生情况明显低于其他人群[22]。蒋汝刚[25]研究显示, 父母文化程度较高 (大专以上文化程度) 是儿童肥胖的保护因素, 认为高学历的父母更注意食物营养的搭配。钱晓勤等[26]对扬州市中小学生肥胖和饮食行为进行调查显示, 肥胖学生的家长文化程度低、家庭经济水平低、喜欢吃高能量食物、家长进餐量多和体育锻炼少。父母职业对儿童肥胖发生也有一定影响, 职业为厨师其子女发生肥胖的危险性大于一般职业父母的儿童, OR值为4.56[10]。

儿童肥胖还与父母的观念有关。随着经济和社会的转型, 社会结构、价值观念、人们对健康和体型的理解及态度都在发生改变, 这些因素既互相影响, 同时也将影响肥胖的发生和发展[27]。在中国传统观念中, 人们习惯用肥胖作为评价孩子是否健康的标准, 认为“胖是健康的标志”, “吃得越胖越好、长得胖才健康”, “胖乎乎的孩子健康可爱”, “体重和腰围的增加是健康和财富的象征”等错误观念是引起儿童肥胖的主要外在因素之一。有调查显示, 肥胖组与对照组儿童父母在对肥胖的认识方面存在差异, 肥胖儿童父母认为肥胖是身体健康, 甚至认为孩子胖表示家庭经济好[28,29]。由此可见, 父母的营养知识以及对食品的选择、饮食方式、膳食安排等生活习惯对子女肥胖有着重要的影响。

4 饮食因素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人们的膳食习惯和食物结构都有了很大改善, 如脂肪、蛋白质和糖类摄入的增加, 是导致肥胖的重要因素。

4.1 饮食行为

儿童不良的饮食行为可加速肥胖的发生和发展。科学研究表明, 高脂肪、高能量、高蛋白饮食对儿童肥胖的发生有直接影响[5]。大量研究证实[30,31,32], 肥胖儿童较正常儿童多数存在不良饮食行为, 表现为食欲旺盛, 食量大, 特别是晚餐量偏多, 经常非饥饿性进食, 喜欢甜食, 油炸食物等高能量食品, 进食速度快, 暴饮暴食, 并常有吃夜宵、大量零食的习惯, 这些不良的饮食行为是导致儿童肥胖的主要原因。曹岩等[33]对109例肥胖儿童调查发现, 过食和脂肪摄入过多者占72.48%, 喜欢甜食者占58.71%, 偏食者占72.23%, 喜欢吃零食者占72.48%。提示儿童肥胖与饮食行为有密切关系。

4.2 西式快餐

西式快餐因其具有高能量、高脂肪和低膳食纤维的特点, 长期、频繁食用可能会导致能量和脂肪摄入增加, 从而造成儿童青少年肥胖率的增加。季成叶[34]调查表明, 经常吃西式快餐 (平均3~4次/周) 者肥胖发生率是少吃者 (1~2次/月) 的2.5倍。20%以上的中国城市儿童青少年每月至少吃过1次快餐。马冠生等[35]研究发现, 我国城市平均每月吃3~4次西式快餐的儿童青少年患肥胖的比例要比平均每月吃1~2次的高1.7个百分点。

4.3 软饮料

软饮料对儿童肥胖的影响不容忽视, 含糖饮料消费与儿童肥胖的正相关已得到证实。青少年每天增加1份含糖软饮料, 发生肥胖的危险会增加1.6倍[36]。如果1个青少年平均每天喝1听含糖饮料, 1 a以后将比不喝含糖饮料的青少年重6.4 kg[37]。2005年全国城市青少年健康危险监测结果显示, 大城市青少年约47%天天喝软饮料, 8.9%的男生和4.5%的女生口渴只喝软饮料。刘菲菲等[38]对江西省城市小学生调查显示, 喜欢喝雪碧等饮料是儿童肥胖的影响因素。

4.4 早餐行为

早餐行为与肥胖有关, 不吃早餐儿童少年以及成年后发生肥胖的比例明显增加[39]。马军等[40]调查发现, 不吃早餐是超重、肥胖的诱发因素之一。马冠生等[22]研究发现, 儿童少年肥胖率与早餐食用频率成反比, 每周吃0~1次, 2~4次和5~7次早餐组的肥胖率分别为18.6%, 13.5%和11.8%, 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7.26, P<0.05) 。调整其他因素影响后, 经常不吃早餐 (0~1次/周) 的儿童青少年和基本每天都吃早餐 (5~7次/周) 青少年儿童肥胖率比值比为1.742。不吃早餐导致肥胖的原因可能是儿童在午餐时吃得比较多, 往往是饥不择食而引起能量摄入过多, 在体内转化为脂肪蓄积, 从而导致肥胖的发生。

5 运动因素

体育锻炼时间少、体力活动不足、久坐少动的静态生活方式是影响儿童青少年肥胖的一个重要因素。一是随着社会的发展, 交通工具代步造成走路越来越少, 加上体育锻炼不足, 户外活动以及家务、劳动等体力活动减少, 使得能量消耗减少, 过多的能量储存导致体内能量失衡, 从而造成儿童青少年超重和肥胖日益增多。二是随着看电视、使用计算机和玩电子游戏时间的增加, 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的比例增加。研究证实, 中国儿童在控制饮食等其他因素的影响后, 平均每天看电视3 h儿童肥胖的危险性是平均每天看电视≤1 h儿童的1.398倍[41]。每天看电视时间每增加1 h儿童青少年肥胖率增加1%~2%[26]。三是学习压力大, 学习时间长, 导致学生体育锻炼时间及户外活动时间减少。曹敏[42]研究结果显示, 学习压力大、运动时间少是学龄儿童肥胖的影响因素之一。2005年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监测发现, 我国城市中小学生每天课外作业的时间33%以上达2~3 h, 16.1%的男生和17.4%的女生≥4 h, 许多学生还要参加各种课外补习班[1]。因此, 合理安排学习、娱乐时间, 适量运动和减少静坐的生活方式对预防儿童肥胖具有重要意义。

6 结语

上一篇:中美小学数学教学差异下一篇:神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