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体育教学方法

2024-06-23

幼儿体育教学方法(精选十篇)

幼儿体育教学方法 篇1

体育舞蹈, 原名国际标准交际舞, 是以人自身的形体动作为物质手段, 通过充满生命活力的韵律, 抒发人的内心情感的身体活动, 具有健身、竞技、消遣、娱乐、审美的文化价值。上世纪80年代, 体育舞蹈传入我国并得到了全面的发展, 随着体育舞蹈影响力的日益加深, 参与体育舞蹈的人群的年龄段也越来越宽泛且低龄化的现象越来越明显。当前少儿体育舞蹈的教学方法已经日趋规范, 然而对于年龄较低的幼儿, 在体育舞蹈的教学过程中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与年龄较大的少儿有所区别。本文主要针对年龄较低的4至6岁幼儿, 在体育舞蹈的教学目的和教学方法上进行总结与分析。

2. 幼儿体育舞蹈的教学目的

2.1 培养幼儿主动学习的兴趣

对于4至6岁的幼儿来说, 初期学习体育舞蹈时容易出现精神不集中、兴趣变化快、被动学习动作等现象, 所以体育舞蹈的教学的首要目的就是激发其学习的兴趣, 培养其主动学习的能力。体育舞蹈舞蹈的学习要求幼儿集中精力, 通过对动作的模仿、理解和思考, 形成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 孩子在潜移默化中会将这种习惯运用到其他领域知识的学习上, 从而促进了幼儿自主学习的能力, 为以后的课堂学习打下良好的心理基础。

2.2 提高幼儿的身体素质与身体机能

体育舞蹈需要身体许多部位协调配合进行, 通过体育舞蹈的训练和学习, 增强幼儿的身体素质, 提高身体各个部位的能力, 使处于生长发育期的幼儿培养正确的身体姿态, 在掌握一门舞蹈技术的同时, 为身体的健康打下良好的基础。幼儿的大脑小脑处于发育的初步阶段, 体育舞蹈的持续训练可以显著地提高幼儿的力量、速度、灵敏度、柔韧性、协调性等身体机能。体育舞蹈的活泼和动感能够引起他们长期持续的兴趣和关注, 而体育舞蹈自身对于技术动作的准确性要求, 使得幼儿在训练过程中能够正确、稳定地提高自己的身体机能。

2.3 促进幼儿心理的健康发展

幼儿园和小学是这一时期的幼儿接触的主要社会活动环境, 通过体育舞蹈中双人舞或集体舞的学习, 能够提高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增强幼儿的团队协作能力。体育舞蹈作为积极阳光的体育活动, 可以培养幼儿的社交能力、沟通能力、应对挫折的承受能力等心理素质, 可以使刚刚步入幼儿园或小学的幼儿在心智发育的启蒙时期得到正确、积极的指导, 更容易形成健康的心理。

3. 幼儿体育舞蹈的教学方法

3.1 兴趣引导式教学

幼儿刚刚开始学习体育舞蹈的一些基本动作时往往会因为内容比较单一或动作规范性强等特点产生枯燥与乏味的心理, 继而出现学习不认真、思想不集中、动作无力等现象, 这时需要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 针对幼儿天真、活泼、爱模仿的心理特点在舞蹈动作当中加以做游戏、讲故事等方式进行教学。如在学习拉丁舞手位时, 教师可以带领幼儿在自己身旁的空间画一棵高高的苹果树, 让幼儿想象树上结满了好多大红苹果, 然后请求幼儿帮助自己摘一个大红苹果回来, 这时幼儿需要延伸手臂并且转动手腕才能将苹果摘回来, 立刻就将幼儿的思维吸引到课堂教学中来, 使幼儿很自然对拉丁舞手位的学习产生兴趣, 进而学习的主动性大大增强。兴趣引导式的教学抓住了幼儿天真、活泼、爱模仿的的心理特点, 提高幼儿对体育舞蹈基本动作的理解能力, 发展了幼儿思维的开拓性和创造性, 容易使幼儿对体育舞蹈产生浓厚的兴趣, 极大地调动了幼儿学习的积极性。

3.2 分组交替练习

一般来说体育舞蹈的地面练习较少且大多时间都以站立的舞蹈动作练习为主, 这对于初学体育舞蹈的幼儿来说是不好适应的。幼儿注意力集中的时间大约在10分钟左右, 长时间的站立会使他们感到疲惫、困乏, 继而无法认真的进行舞蹈动作的学习。为了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教师可以将幼儿分为2到3组进行分组交替练习, 当其中一组幼儿跟随教师进行舞蹈动作的练习时, 其余组坐于地面上休息, 这时教师可以引导休息中的幼儿为正在做动作练习这一组数节拍喊口令或者找动作错误, 这样教师既能分别纠正每一个幼儿的舞蹈动作又能带动整个课堂的气氛, 使幼儿在舞蹈动作学习的过程中感到轻松愉悦, 注意力大大集中, 锻炼了幼儿节奏感的同时还能增进其团体合作的能力。

3.3 启发询问式教学

4 至6岁的幼儿具有强烈的好奇心, 教师应当抓住幼儿这一心理特点循循善诱, 采用启发询问式的教学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针对所授教学内容提出不同形式的问题让幼儿独立思考回答, 根据幼儿回答的结果进行二次辅助教学。如在体育舞蹈的学习中很多动作都是左右对称的, 在学习这些动作时, 教师应先将其中一边动作进行仔细讲解、示范, 待幼儿反复练习至完全掌握这一边动作时教师可以向幼儿提出让其独立完成另一边动作的要求。这时幼儿会积极开动脑筋回忆所学内容, 并根据教师的启发引导尝试另一边的动作练习, 在这一学习过程中, 教师应当适时提醒幼儿动作中的错误, 通过询问的方式引导幼儿独立完成正确动作。启发询问式的教学方法提高了幼儿主动思考的能力, 规范了幼儿学习舞蹈动作的方法, 并且提升了其求知的兴趣。

结论

4 至6岁的幼儿具有独特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师要学会发现, 学会欣赏, 寻找他们的闪光点。通过体育舞蹈的学习, 幼儿不仅提高了对动作及节奏的模仿能力, 还加深了对外界事物的认识和理解, 培养了自信的同时提高了各项学习能力。教师要抓住幼儿的生理和心理特点, 充分认识和挖掘体育舞蹈教学活动的多种活动模式, 合理地组织幼儿开展体育舞蹈活动, 让幼儿在学习体育舞蹈的过程中充分的感受体育舞蹈带来的乐趣, 极大的发挥幼儿在体育舞蹈方面的潜力, 更好地发挥了体育舞蹈的教育作用。

摘要:随着我国体育事业的不断壮大, 体育舞蹈在近几年发展十分迅速。作为体育舞蹈的基础性教育工作, 幼儿体育舞蹈的重要性和影响力持续提升。本文以幼儿体育舞蹈的为对象, 针对4至6岁的幼儿的生理与心理特点研究并提出了实用性较强的教学方法, 对改善幼儿体育舞蹈的教学有十分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幼儿体育舞蹈,教学目的,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李春文.体育舞蹈教程[J].辽宁人民出版社, 2000.

[2]戴沛伸.快乐体育教学[J].湖南教育, 2005, (24) .

幼儿体育活动教学心得 篇2

《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指出,幼儿园的主要任务:“实行保育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作为融保育和教育为一体的学前教育,在对幼儿实施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时,必须把“体育”放在首要地位,以提高幼儿的身体健康水平,增强幼儿的体质,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幼儿年龄阶段,绝大多数幼儿参加体育游戏活动,首先是由于好奇心引起的。其目的是为了好玩,他们还不能自觉意识到体育最本质的东西。他们对练习内容的动作要领和方法很不注意,并且不感兴趣,他们往往只以追求运动过程中的各种新异刺激、浓烈地运动气氛和种种趣味情景为最大满足,常常热切地期望这一时刻的到来。根据幼儿这一特殊的体育活动需求心理,在这个年龄阶段,老师要因势利导地培养他们的体育活动兴趣。

晨间体育锻炼,我和周天翔小朋友王哲威小朋友正在玩抛接皮球游戏,这个时候,小磊在旁边观察了一会儿,看到同伴和老师在一起活动,小朋友能稳稳地接住一个又一个互相抛来的皮球,就兴奋地在旁边加油,然后,羡慕了起来,就不满足在旁边观望了。左顾右盼,趁着一个皮球飞到身体旁边的当口,就身手敏捷地跳跃、接皮球,结果,把皮球接住了,这下,小磊可兴奋了,小脸通红地笑着喊:“我接住皮球了!”我向他翘起大拇指,夸他,他可高兴了,高兴之余,自然地加入了游戏的行列,还能不忘记遵守游戏秩序呢!和同伴一起轮流玩起来了,那个活泼劲,象一只小喜鹊,又象一只小豹子,真惹人爱。

合群,是大多数孩子掌握的本领,也是孩子们喜欢的,小磊特别喜欢和同伴欢乐地游戏,活动中常常进入了忘我的境界,欢天喜地的,而且,动手能力、运动能力、平衡能力都发展得比较好,和同伴比较友好。

浅论幼儿计算和幼儿体育教学 篇3

关键词:抽象思维;户外体育活动;启发式教学

幼儿园的孩子正处于长身体长知识的关键期,我们老师和家长应该抓住这个关键期为孩子将来的学习和健康打好基础。每天必要的课外活动对幼儿园孩子的身心健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好动调皮的孩子身体素质一般比那些不好动的孩子强,我们老师应该鼓励孩子们多参加体育活动,我们老师更应该积极参与到孩子们当中去。幼儿园的孩子们是思维方式是形象思维大大多于抽象思维,或说抽象思维正处于萌芽状态。要想在幼儿园阶段给孩子打好数学基础的关键是如何正确的引导。数学是一门很抽象逻辑性很强的学科,我们在教学中有注意培养学生们抽象性思维、仔细、严谨、不怕吃苦的好学习习惯。

为了不打击学生们的积极性和自尊心,我们的课程要简单和容易接受,老师在教学中多注意引导教学和情境教学。小班的孩子甚至不知道1+1=2是什么意思,我们可以这样引导他,爸爸给你一块糖,妈妈又给你一块糖,你有几块糖。这样孩子就会很容易理解1+1=2的意思。情境教学能很大的调动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能把复杂抽象的难题变得简单明了。在幼儿教学中教学模具很重要,我们要让学生们自己观察自己动手知道各种图形。让他们自己去玩去拼。我们的教具可以广泛利用我们生活的废旧物,矿泉水瓶、纸盒、小木头等,我们在教学中要广泛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在教学中注意到他们的每一个进步,即时嘉奖。幼儿园学生注意力时间比较短,我们老师要注意不要过多讲太生涩的知识,这样孩子们容易失去学习兴趣,更要观察学生们的学习效果。注意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观察他们的举动和眼神,只要发现问题应该及时解决。幼儿园的孩子专注力不强,我们注意学生作息要符合孩子们的身心健康。就算是在课堂上也不事宜讲一次性太多新知识。此阶段的学生好奇心强,并且大多比较听话,可塑性十分强,我们老师要利用好这些积极因素。该休息是一定要下课,永远让学生保持一种对知识求知似渴的状态。对于那些因为各种原因没有跟上课程的学生,我们老师要主动拿出时间补习功课。幼儿阶段的孩子也是比较敏感的,我们老师一定要注意自己每一个动作,可能我们稍微不满抱怨的眼神就能伤到孩子们幼小的自尊心。对于更入园的学生我们更要关爱有加,俯下身子放下老师的架子与学生平等交谈,让孩子从内心接纳你。孩子们犯了错我们当然要给与批评,但批评完了一定要有安抚性的谈话。

在幼儿教学中我们更应该注重培养孩子们思维方式和学习习惯。在教学中让孩子们有简单的空间概念,能孩子们知道与自己为参照物,前后左右什么东西,让孩子们自己说出学校的空间结构。让孩子们知道简单数的概念,知道10以内的加减法。让学生们明白简单的几何图形。让孩子们明白简单的集合概念,比如1、2、3、4、5、6、7、8分为两个集合,一个是比5大的集合,另一个是比5小包括5的集合。

比5大的集合{6、7、8}

比5小包括5的集合{1、2、3、4、5}

在幼兒园学习的这些数学观念数学知识对学生们将来的学习将会有深远的积极意义。

幼儿园的学生正处于长身体长个子的关键期,成功的体育课对学生们的身心健康尤为重要。幼儿体育课是一门有目标有计划循序渐进的课程,这门课程简单说包括跑、跳、练平衡。幼儿体育课要注重游戏教学,让孩子们在游戏中锻炼身体,当然游戏不能太复杂,要容易参与。在体育教学中老师一定注意学生们的安全健康,体育活动讲究适合孩子们的年龄结构和身体特征。幼儿体育的难点是如何最大的调动学生们的参与热情,老师在教学中要积极投入参与到游戏当中,对于那些不好动的学生更要倍加关心。好的幼儿体育课对孩子们的身心健康和快乐指数有直接和最重要的关系。幼儿体育课要注意运动强度和时间,因为幼儿园的孩子小不知道疲倦,不能让孩子们疯玩疯跑,不然很容易出汗感冒咳嗽。幼儿园的孩子好奇心强精力旺盛可以安排孩子专业学习些体育项目,有很多家长已经在假期给孩子报了武术跆拳道、舞蹈、游泳、乒乓球等课程,这些项目对孩子的成长、智力开发和性格完善都有积极地作用。通过体育锻炼孩子们的意志力会有所提高,专注力会有所提高,人也会变得自信开朗。并且此时期的孩子学得东西孩子们将终生受用。但在给孩子报班时要尊重孩子的意见,有的家长给孩子抱太多的班,看见别人家孩子街舞跳得好就让自己孩子学街舞,看见别家孩子弹钢琴好就给孩子报钢琴班。这样的结果是孩子最后什么也学不好。幼儿园学生年龄还小不宜学拉丁跆拳道等力量型运动。

幼儿体育教学设计 篇4

关键词:幼儿园,体育教学,活动

教学内容1:在指定范围内四散跑, 游戏“马路上的车辆与红绿灯”

1. 教材分析。小年龄幼儿很喜欢跑步, 但由于肌肉收缩能力与控制身体的能力较差, 所以跑步时步幅小而不均匀, 上下肢动作不协调, 速度慢, 跑时摇摇晃晃, 也不会躲闪。如能经常带领幼儿在场上玩四散跑的游戏, 对逐步养成幼儿跑步的正确姿势, 提高动作的灵敏性、协调性有很大好处。教师宜通过游戏形式来让幼儿练习四散跑的动作, 发展跑的能力。

2. 教学要求。发展跑的动作, 提高四散跑的能力以及动作的协调性、灵敏性。 (2) 培养幼儿遵守交通规则的良好习惯, 能按信号行动。

3.教学设计。课前准备好红灯与绿灯教具, 可用羽毛拍正反面各贴上红纸与绿纸, 并准备一套绘有车辆的卡片。幼儿围在教师身边, 听音乐做一套小动物模仿操。上肢运动:小鸟飞。下蹲运动:小鸭走。腹背运动:小鸡吃米。跳跃运动:小兔跳。放松运动:小熊走。教师要以生动形象的语句, 吸引幼儿做操的兴趣。如“今天天气真好, 小朋友都到草地上来玩了, 小动物们也都到草地上来做操了”, “小鸟飞来了, 小鸟早, 小鸟早, 小鸟快来做早操”, “小鸭走来了, 摇摇摆, 摆摆摇, 快到池塘里去洗澡”, “小鸡也来了, 叽叽叽, 叽叽叽, 快到草地上来吃米”, “小兔跳来了, 东跳跳, 西跳跳, 萝卜、青菜找到了”, “小熊过来了, 蓬蓬蓬, 蓬蓬蓬, 大家玩得真热闹”。通过以上模仿动作练习, 幼儿全身各部位肌肉群都得到了活动。 (1) 教师带领幼儿玩“马路上的车辆游戏”, 以练习在指定范围内四散跑。教师:“天气这么好, 我们再到马路上去走走吧。” (带幼儿走到场地一端站好, 以示来到了马路边, 马路上有许多车辆, 有卡车, 有公共汽车, 有自行车, 有面包车, 还有……) 。“谁愿意作小司机, 就驾驶着车子到马路上去吧!” (幼儿边学开各种车辆, 边在场地上跑来跑去, 开一会儿仍让幼儿站在原来的位置上) 教师出示各种车辆的卡片, 幼儿按不同的车辆扮小司机, 驾驶车辆到马路上来 (在场地上四散地跑来跑去, 并发出各种车辆的喇叭或铃声, 如公共汽车“嘀嘀”, 卡车“嘟嘟”, 自行车的“铃铃”等) 。教师同幼儿一起评价, 哪辆车子开得最好。 (2) 教师带幼儿玩“红灯与绿灯”游戏, 进一步练习四散跑。教师:“马路上的车辆真多, 谁在指挥啊!”幼儿:“民警叔叔。”教师:“对了, 民警叔叔开红灯 (出示红灯) , 车辆都要停下;民警叔叔开绿灯 (翻转羽毛拍成绿灯) , 车辆才能开。小朋友都当小司机, 驾驶自己最喜欢的车子开到马路上去, 看谁最听指挥。接着教师戴上一顶帽子扮民警, 并操纵“红灯”、“绿灯”, 让幼儿尽情地玩。对幼儿的错误动作要纠正, 对幼儿不遵守交通规则的行为要以角色的口吻加以引导。 (3) 教师很自然地把游戏引向结束, 并进行评价。

教学内容2:肩上挥臂投准, 游戏“小猎人打野兽” (大班)

1.教材分析。持物掷准, 对幼儿来说有一定的难度, 因为幼儿目测力差, 还不会恰当地运用肌肉的力量, 所以不易掌握掷物的方向及落点的准确性。平时教师可多采用游戏形式, 组织多种多样的活动, 让幼儿提高掷准能力。

2. 教学要求。 (1) 练习肩上挥背掷准, 提高幼儿神经系统的调节能力, 掌握掷物方向及落点的准确性; (2) 培养幼儿勇敢的品质。

3. 教学设计。

(1) 准备工作:沙球 (数目是幼儿人数的4倍) , 箩筐1只, 黑板4块。黑板一面画上圆靶, 另一面分别画上虎、狮、狼、狐头像, 架在场地四周。

(2) 练习投准本领: (1) 在场地中间放一只箩筐, 幼儿在教师带领下跑步至箩筐四周, 每人拿4只沙球, 逐个把沙球投向箩筐, 重复投2~3次 (每次4只) 。每次投完后, 把筐中的沙球倒出, 计算沙球的进筐数, 并表扬投中的幼儿。 (2) 把幼儿分成4个小组, 分别围在场地四周的黑板前, 练习打圆靶, 看哪个幼儿能掷准靶心。为提高练习密度, 幼儿可在黑板前围成半圆形, 连续向圆靶投沙袋, 投完后集中去拾沙袋。

(3) 组织游戏“小措人打野兽”。 (1) 教师把幼儿集中起来, 告诉他们要用学到的本领去打野兽, 然后教师扮“老猎人”, 小朋友扮“小猎人”, 跑步成圆形队后蹲下休息, 并把沙球集中在圆心处, 以示来到了森林边上守候野兽。 (2) “老猎人”说:“天黑了, 我去看看野兽出来了没有”。老猎人边跑向场地四周, 边逐个翻转黑板说:“老虎出来了, 狮子出来了, 狼出来了, 狐狸也出来了, 它们都是凶猛的野兽, 到了晚上总是出来伤害小动物, 让我们把这些野兽消灭掉吧!” (3) “小猎人”听后, 立即从场地中间取一只沙球跑向野兽处 (可任选目标) 掷去, 然后再去取沙球投。 (4) 幼儿在打野兽时, 教师进行巡回辅导, 不断鼓励小猎人狠狠打, 教师可用生动的语言描绘打野兽的情景:“××本领真大, 打中了大灰狼的眼睛”, “××打中了狐狸的尾巴”, “××打掉了老虎的牙齿”, “××打中了狮子的屁股”。这样幼儿会越打越有劲, 肩上挥臂掷准的动作也会发展得更好。 (5) 当第一次沙球快掷完时, “老猎人”可说:“野兽受伤要逃了, 我们把武器集中起来再打。”在“老猎人”指挥下, 幼儿纷纷拾回沙球放回原处集中, 稍事休息后, 小猎人仍往返跑动掷野兽。这样往返跑动投掷, 场地上气氛热烈, 也可使幼儿量力而行, 活动能力强的幼儿, 可多往返几次, 活动能力差的幼儿, 则可少拾几个沙球投。同时, 这样的安排, 使孩子全身都投入了活动, 也解决了投掷只是上肢的局部活动以及活动量小的问题。 (6) 第二次沙球快掷完时, “老猎人”一边逐个把黑板放倒, 一边说:“老虎被我们打死啦!狮子没命啦!大灰狼断气啦!狡猾的狐狸再也骗不了人啦!”最后大家沉浸在欢乐的气氛中, 教师可组织幼儿跳舞, 不但增添了欢愉的气氛, 而且使幼儿各部位的肌肉群得到放松。

幼儿教育体育教学论文 篇5

当前,无论是在小班教学的导入环节还是在教学活动中的组织环节,都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问题,正视这些问题,并找出改善策略才是硬道理。

1.体育教学的导入环节被忽略

在小班幼儿的体育教学活动中,教师往往容易忽略导入这个环节。部分教师在上课时,开门见山,直接让小伙伴们做游戏或者自行玩耍。笔者认为,这种教学的.方法对于刚上小班的幼儿来说,并不是十分科学的。因为幼儿此时的年龄尚小,很多东西我们应当循序渐进地去引导,让他们慢慢地对体育运动有一个初步的认知,而不是让他们误以为体育课就是游戏课。

2.体育教学活动的组织不恰当

幼儿的体育训练要掌握好“度”,这是由幼儿的身体条件决定的。同样,体育教学活动也要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来组织和计划。在实际教学中,部分幼儿教师的体育教学活动组织不恰当,导致幼儿既达不到训练体能的目的,又不能满足幼儿发展的需要。比如,有的幼儿教师为完成教学任务和进度,不考虑幼儿接受能力和身体承受能力,一味地只知道让幼儿不停地反复练习,中途也不注意让幼儿适时进行休息或保留恢复体力的间隙,频率和次数让幼儿根本无法接受,更有甚者,站在成人角度来组织开展相关体育活动,其强度远远超出幼儿身体所能承受范围。如此这般,只能是有百害而无一利。

二、幼儿园小班体育教学活动的组织策略

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是教师,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师组织策略的好坏决定了一堂课的质量和效率。在幼儿园小班体育教学中,如果能够紧密结合幼儿的身心特征,适时地设置教学各个环节,巧妙地组织并开展教学活动就能够收获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1.创设情境,导入教学活动

“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良好环境,为幼儿提供活动和表现能力的机会和条件”是《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提出的,这是教学活动组织中的第一步,也是相当关键的一步,俗话说得好“万事开头难”,这里的导入就是体育活动的开头,笔者认为,以下三种方法还是较适合小班幼儿的:

(1)游戏导入法

小班幼儿的体育课堂很大部分是游戏组成的,这使得体育课堂的游戏导入更具优势。教师可先在课前组织幼儿玩一个简单的游戏,让幼儿首先在这种轻松的氛围中不知不觉地进入学习情境。这样既能引导他们上好整堂体育课,又能提升他们对体育的兴趣。

(1)问题导入法

问题导入法,就是以幼儿教师所提出的具有引导意义的问题为中心,以使幼儿产生疑虑并积极思考为目的的课堂导入方法。这种方法在小班体育教学中同样适用。比如在开展《小白兔拔萝卜》体育活动中,教师可以提问:“小白兔去拔萝卜时要经过小河,还要经过什么地方呢?”通过这样简单的提问,从而激发幼儿想像,又引出体育活动的下一个环节,使幼儿对体育活动更加有兴趣。

(3)表演导入法

事实上,小班幼儿的体育教学中也含有一定的表演成分,如果能够通过直观性强、富有表现力的表演方式来导入课堂的话,就可以刺激幼儿的神经,使幼儿的注意力得到高度的集中,还能增加教师与幼儿的参与度。如《小鸡捉虫》体育活动,教师与幼儿一起模仿表演小鸡怎样从蛋壳中钻出来,吸引幼儿兴趣,然后通过出壳的小鸡捉虫此本领进行体育活动,大大提高了幼儿的活动兴趣,幼儿在这样有兴趣的活动中,就更能全身心地投入到体育活动当中。

2.有的放矢地指导教学活动

在小班幼儿体育课堂上,教师应当做到有的放矢。一是当幼儿在自由练习时,教师可以多鼓励一些做得好的,借助榜样的力量,激发幼儿之间互相学习的欲望。比如,在幼儿学习双脚行进跳的时候,随时提醒幼儿观察同伴的动作是否正确?如有错误的,就及时指出,互相纠正。二是教师要注重对幼儿细节的观察和引导。在观察幼儿动作的过程中,还不能忽视了对所有幼儿的全面观察,不然会造成良莠不齐的效果。三是要特别注意训练的密度和强度的分配,避免幼儿肢体疲劳,影响身体发育。例如,在教幼儿学习蛙跳动作时,教师就应当及时地考虑幼儿的身体状况,合理安排休息时间和总体强度。

3.及时开展课后的评价工作

教学活动的组织除了课前和课中,还包括课后。课后的评价工作是收获效果反馈信息的关键环节,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所以不容忽视。一堂体育课下来,幼儿教师应当主动地与幼儿倾心交谈,问幼儿在活动中你学会了什么,玩得开不开心,等等,当幼儿作出回答后,教师应当及时回应,同时,教师还要多鼓励幼儿,让幼儿发现自身的闪光点及不足的地方,教师的语言要温婉,以表扬激励为主,如此才能激发他们下次上体育课的浓厚兴趣。

三、结语

浅谈体育游戏与幼儿教学 篇6

关键词:幼儿教学;体育活动;游戏教学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24-0220-83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24.156

在幼儿教学中,体育游戏可增进幼儿的机体健康,能激起幼儿高涨愉快的情绪,是一种很好的教学、保健手段。幼儿在体育游戏中,会非常兴奋,而这种状态可使幼儿从肌肉活动中顺利地完成某项游戏动作,激发幼儿良好的情绪,克服困难,形成乐观开朗的性格。

一、游戏的作用

(一)游戏可提高幼儿的认知能力

1.游戏可促进幼儿的感知能力的提高。感知觉是幼儿认识外界事物、增长知识的主要途径。对幼儿来说,不能指望通过阅读图书、通过成人讲述就可以对事物有深刻的认识。处于直觉动作思维阶段的幼儿是用形象、声音、色彩以及动作来进行思考的。游戏就是一种通过操作物体来感知事物的过程。

2.游戏发展了幼儿的思维能力。积极参与游戏的幼儿要不断地思考,思维一直处于解决问题的活跃状态。幼儿在游戏的过程中实验、比较、操作、判断、思考,充满了变通性,有助于幼儿灵活地解决问题。幼儿在游戏中广泛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巩固、加深他们的知识,并且在游戏中,发展着自己的口头语言,锻炼着其语言组织及表达能力。

(二)游戏可促进幼儿身体的生长发育

在幼儿体育游戏中,几乎所有的游戏都有幼儿身体运动的参与,使幼儿身体的各种器官得到活动,促进机体的新陈代谢、骨骼和肌肉的成熟、内脏和神经系统的发展。游戏活动发展了幼儿的基本动作和基本技能。幼儿根据自己不同的发展水平选择不同的游戏活动,在这种游戏活动中发展了运动能力,再根据已经提高的运动能力提高游戏内容的难度,进一步发展其运动能力。游戏还发展了幼儿的反应能力和注意力。可见,游戏的这种练习机能就是对自身运动发展需求的一种满足。

(三)游戏中可培养幼儿良好的个性

在游戏中,有利于培养幼儿的独立性和自信心,还有利于培养幼儿坚韧的性格和克服困难的品质。通过游戏,使幼儿注意力集中,并努力地解决游戏中遇到的问题,锻炼了幼儿的意志,增强了信心。

此外,还可以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及合作精神等,总之,在幼儿教学中引入游戏可以扩大幼儿的知识面,掌握必要的生活和学习技能,调节和治疗幼儿情绪失调,可以促进幼儿想象力、创造性、耐心和持久性、灵活性以及人与人交往能力的发展。通过游戏,幼儿的各种心理过程能够更快、更好地发展起来。在游戏中,促使幼儿更好地认识世界、认识自己,锻炼和培养自己的个性品质。家长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引导幼儿参加不同性质与主题的游戏项目,并且与幼儿共同游戏,还幼儿一个游戏的空间。

二、如何开展户外游戏活动

(一)制定相应目标,保证充足的活动准备

1.教师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实际情况,确定基本动作。例如,四散跑、听信号跑、走跑交替等最适合不过了。

2.幼儿园所提供的环境和物质条件,直接影响幼儿的身体健康。安全、舒适的活动场地是活动的重要条件,因此,户外活动的场地安排在比较平坦的塑胶地毯或草地上比较安全,这样,幼儿可以尽情地爬、跑,不必担心跌倒,手腕、膝盖等身体部位擦破皮,发生流血事件。

(二)创设愉快的活动环境,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现代很多幼儿从小生活在高楼里,很少有机会接触到外面的世界。幼儿园是幼儿生活的小乐园,幼儿大部分时间是在这里度过的。幼儿活动一定要形式多样,户外活动的设备、器材、玩具材料必须多样化,这样才能激发幼儿的兴趣,满足幼儿的实际需要。在游戏活动中,教师要以愉快的情绪去感染幼儿,走进幼儿的情感世界,了解他们的内在需求,使幼儿在户外活动中快乐地参与其中。

(三)以幼儿为主体,科学安全地进行体育游戏

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观念的不断更新,我们对幼儿园的户外活动也有了新的理解。积极地开展户外活动,不仅有助于提高幼儿的运动能力,促进动作协调发展,而且能给幼儿带来欢乐的情绪,为幼儿心理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和谐地发展。但是,在体育游戏活动中,要促进幼儿正常发育和机能的协调发展,就应遵循幼儿的年龄特点,注重科学、安全。

(四)注重个体差异,鼓励幼儿树立信心

游戏中教师要透过幼儿的行动去把握幼儿内心的想法,理解幼儿独特的感受方式、同时在整个游戏活动中,教师扮演的角色不仅是引导者而且是富有童心的游戏伙伴。对于胆小、不爱动的幼儿,或动作笨拙的幼儿,应该鼓励或带动他们一起活动,对于需要帮助的幼儿,可以进行适当的指导。例如,在幼儿跨跳活动中,我们把小河的宽度设计得有宽、有窄,能力强的幼儿可以在宽的地方一跃而过,能力差的可以在窄的地方跨过而不会踌躇不前,让每个幼儿都能通过小河,同时也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通过观察,教师在了解每个幼儿实际水平的基础上,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让水平高低不同的幼儿各有选择,照顾到不同水平的幼儿,达到活动的最佳效果。

游戏的过程正是学习的过程,是幼儿认识周围环境,掌握社会文化历史经验的过程。在游戏过程中发生着以主动学习为特征的各种类型的学习活动。在每天丰富多彩的游戏中,幼儿对户外体育活动的兴趣增强了,在愉快的情绪中锻炼了身体。我们要适当地多开展户外体育活动,发挥幼儿的主动性,为他们提供足够的空间让他们创新更多的活动内容,更有效地开展户外体育活动。

幼儿体育教学方法 篇7

关注点一: 关注活动规范的落实还是关注幼儿的能力发展

规范固然重要与必要, 但教师由于过度强调动作规范导致过度讲示, 过度注意安全规范导致过度约束。使得幼儿失去很多迎接挑战和困难的锻炼机会, 从而滞后了幼儿运动能力的发展。从下面的表1中可见, 在14位教师中, 在教学活动中, 由于讲评以及动作的示范讲解, 而暂停幼儿练习超过6次以上的占了71%, 最多的两位教师甚至达到了12次, 平均不到2分钟就暂停一次, 基本是幼儿跳一次就停一下, 进行讲评。从表2中也可以看出, 一次教学活动中, 幼儿跳的次数低于20次的有10个活动, 练习密度整体较低。教学中出现了收得多放得少、讲得多练得少、停得多动得少的现象。教师大量时间用在管理、讲解、示范上, 造成了幼儿活动时间少, 活动专注度低的局面。

建议: 教师应从重关注教学规范走向重关注幼儿的运动能力。

从幼儿的视角出发, 教师在注重必要规范教学的基础上, 要将自己的目光逐步转向关注幼儿的基本运动能力是否得以发展。

1.关注幼儿基本活动能力的发展。

走、跑、跳等是人体活动的基本动作, 没有很高的规范性。这些基本动作只有在人体不断活动的过程中逐步发展与成熟。为此, 教师在教学中不必过于关注幼儿跳的动作如何, 更应关注的是如何搭建、创设幼儿跳的情境与跳的机会, 让幼儿在跳的活动中, 发展跳的基本能力。

2.关注幼儿身体活动方法的习得。

动作的掌握表示了幼儿“学会”, 而身体活动方法的习得表示了幼儿“会用”。因此, 教师不仅要让幼儿学会从高处向下跳、向前跳、向侧跳、向后跳、连续跳等跳的基本动作, 还要让幼儿学会一些跳的练习方法, 如跳房子、连续双脚跳比远、跳皮筋、跳过障碍等跳的游戏或方法。身体活动方法的习得可以引导幼儿的练习活动从课堂走向生活, 丰富幼儿的生活和活动方式。

3.关注幼儿体育活动习惯的养成。

幼儿的体育活动习惯, 需要在日常的体育教学活动中逐步学习和养成, 例如在纵跳的练习中, 幼儿对吊挂的标志物只能是触摸, 不可以拉扯, 要爱护器材;跑步时不能推拉同伴;在集体练习、分组练习、自主练习中要遵守相应的常规等等。就运动安全而言, 幼儿身体活动得越多, 动作就练习得越多, 动作的熟练度也就越高, 相应的能力发展也快, 从而避免幼儿因能力不足、动作不熟练而产生的意外伤害事故。

关注点二: 关注教学情景的设置还是幼儿的使用效度

情景教学策略在幼儿体育教学活动中是教师的首选, 几乎逢课从情景引入, 将情景贯穿到结束。然而, 那些有景无用、有趣无用、有景无法的教学情境设置, 不能真正推动幼儿的学习。

【场景1】Y教师, 场景主题:果园;教具准备:立体大树若干、不干胶贴成小水沟、3个筐、背景音乐、大量桔子、苹果、香蕉的自制图片;协助教学人员:4名。主要问题: (1) 场景犹如丰收的果园, 但直至活动结束, 许多“水果”未被幼儿使用。 (2) 采摘“水果”的高度设置过低, 幼儿只需要一抬手就可以碰到, 无练习跳的价值。并且, 悬吊水果图片的绳子是固定的, 教师无法当场调节“水果”的高度。

【场景2】X教师在导入环节组织幼儿模拟开各种各样的车, 围着场地跑了一圈又一圈, 约5分钟后, 教师指着前面一处空无一物的地方说:“果园到了, 我们开始摘桔子吧! ”

建议: 教师应从过度崇尚情景形式走向关注幼儿的运用实效。

从幼儿的视角出发, 教学情景应是有利于幼儿学习活动开展、贴近幼儿生活经验的场景创设。因此, 教师在情景设置的时候, 需要逐渐转向多角度考虑、观察幼儿的实际需求与运用实效, 使教学情景的作用恰当、科学。

1.关注情景创设的有效性。

场景1的问题是有情景成摆设 (有景无用) , 大部分教具成为观看的道具, 而且还将原本需要原地纵跳的活动变成了抬手采摘果子, 活动失去挑战性。场景2则无情景, 教师带着幼儿来到的是假想的“果园”, 并围着操场跑了足足五分钟, 准备活动与后期纵跳触物之间没有任何关系, 既不能激发起幼儿纵跳的兴趣, 也完全与活动的特点不相符合。情景创设不是仅仅为了烘托练习气氛, 激发学习的兴趣, 更重要的是根据学习活动的内涵, 设置便于幼儿学习与练习的场景。在纵跳触物的练习中, 需要关注的是如何利用场景让幼儿跳更得有味、更有趣、更有持久性。为此, 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认知特点及生活经验, 设置连续的向前跳、十字象限跳、纵跳头触物、纵跳按门铃等练习场景。这样的情境设置既简单又实用, 不仅丰富了活动的内容, 还强化了向上跳的动作, 发展了幼儿跳的能力, 激发并保持了幼儿学习的持久性, 真正发挥了情景的功效。

2.关注情景创设的高效性。

情景的运用要指向便于教学活动的开展。14个教学活动都需要教学辅助人员, 最少是2位, 多的4位。教辅人员中有的放置材料、有的放音乐、有的帮忙递道具, 没有一个执教教师是独自一个人开展教学活动的。14个活动中, 变换场景的多则10次, 少则5次, 都没有真正把情景的作用发挥出来。为了情景而情景, 说明了情景设计的无目标及情景运用的不熟练。情景与道具的运用是为了激发幼儿运动的兴趣, 并且为幼儿的运动提供支持与帮助。但任何辅助设施的运用必须有“度”, 过多过滥不但浪费人力物力, 而且还会分散幼儿的注意力, 将简单的教学过程复杂化, 得不偿失。因此, 我们必须关注情景创设的高效性。

例如:S教师设置了青蛙捉蚊子的情景, 其中“荷叶”这一道具贯穿始终, 简单而高效地引领着整个教学活动:

关注三:关注教学的预设还是幼儿的临场变化

很多教师在体育教学活动前会大费脑筋地进行活动设计和准备, 他们认为只要设计好活动方案、准备好教具, 教学就不会有问题了, 只“备”自己不“备”幼儿。所以当活动过程中出现问题时, 教师的应对策略就出现了差错。

【场景3】W教师执教活动“小猴摘桃”中环节3的片段:教师拉了一根系满桃子图片的绳子, 要求孩子们从原地纵跳触物变为摘物。一个矮个子的女孩使出全身力气跳, 也只能用手指刚刚触到桃子, 于是她东瞅瞅西瞧瞧, 想找到一处可以摘到桃的地方。这时, 教师催促她:“跳起来摘呀。”女孩无奈地连续向上纵跳了3次, 还是摘不到桃子。这时教师看了看手表, 说:“摘桃子真辛苦, 快把桃子放在妈妈的篮子里, 我们去休息。”大部分幼儿兴奋地拿着“战果”冲向教师, 这个小女孩却空着手跟在了最后。

建议: 教师应从追求关注教学程序的演绎走向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

从幼儿的视角出发, 活动前做好方案固然是对教师的基本要求, 但我们要从关注预设教案的执行, 逐步转向关注在教学过程中每一位幼儿的真实反应与表现, 为其提供针对性的指导与帮助。

1.关注幼儿的年龄特点。

幼儿的特点就是活泼好动, 注意力持久性差, 不易长时间进行单一的动作练习。为此,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根据幼儿的特点与水平, 把基本活动能力的练习都渗透于游戏之中。这些游戏要成为结合幼儿已会的基本动作进行综合性练习的活动, 不仅要把动作与动作进行串联, 还要把基本动作与能力发展进行串联, 让幼儿在游戏活动中得到全方位的提高。

2.尊重幼儿的先备条件。

先备条件是指幼儿或多或少已具有一些与新学内容相关的知识和能力。对体育活动而言, 幼儿在进行某一动作的练习时, 已经具备了进行这一动作练习所需要的身体素质, 但是个体差异也必定存在。如案例中的小女孩, 她具备了跳的能力, 但是还不具备触到桃子高度的纵跳能力。为此, 在教学前教师要正确评估幼儿的先备条件, 选择有效的策略;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幼儿现场的表现, 不断调整教学策略, 帮助具有不同先备条件的幼儿, 完成他们的学习活动。

3.注重幼儿的主体建构。

对幼儿体育舞蹈教学的反思 篇8

作为社会新鲜血液的幼儿群体是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在生理心理上均不成熟,在学习体育舞蹈初期容易出现精神不集中、兴趣变化快、上课积极性不高、被动学习等现象,因此,在教学上应不同于其他的受教群体,制定专门的教学计划、实施特别的教学手段,以提高学生上课时的积极主动性,促进其自主学习、乐于学习的能力。

1 当前幼儿体育舞蹈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1 . 1 教学基础设施不足, 教学氛围不佳

众所周知,一个运动项目的教学开展工作离不开训练场地。与其他的运动项目相比,体育舞蹈教学对场地的要求更高、更严格,除了教室要宽敞明亮以外还应具备落地玻璃、木质地板、扶手、环绕音响等等。这些都属于基础设备,为了达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教室还应具备多媒体教学设备。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不仅仅是缺乏多媒体教学设备,很多培训中心连基础的教学设备都不齐全,有的是缺乏木质地板有的是缺乏环绕音响。教学设备的不足导致了教学氛围的不佳,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从而限制了教学工作的开展,影响了教学效果。

1 . 2 教师教学理念滞后, 教学手段单一

教学理念是人们对教学和学习活动内在规律认识的集中体现,同时也是人们对教学活动的看法和持有的基本态度与观念。新的教学理念是以人为本,注重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创新精神,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会忽略学生的主体地位,习惯性的从教的角度看待学而不是从学的角度看待教,以自己为中心,主导整个教学过程。在这种状况下学生的主体性就失去了立足之地,极易产生厌学的情绪。再者教师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倾向于传统体育舞蹈教学中所采用的分解法、完整法、示范法等。这些方法的普及固然有它的道理,但是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应充分的考虑受教群体年龄的生理、心理特点,采用适宜的教学手段,这样才能充分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2 提高幼儿体育舞蹈教学的主要措施

2 . 1 启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认识兴趣

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从小受到的关注与爱很多,同时负担也很重,因为过多的爱与关注会转变为负担。不问你的喜好,别的小朋友学了你就必须要学是大多数父母的教学理念,总怕孩子输在了起跑线上。很多学生都是被父母强行送过来的,他们不知道什么是体育舞蹈也不知道学习目的,只是被动麻木地接受学习,学习效率低下。强烈的求知欲望和认识兴趣,是推动学生积极学习的动力。人们的求知欲望和认识兴趣,除产生于认识需要外,还产生于人的好奇心、好胜心。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必须创造条件,如设疑、质疑,设计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学生想知未知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幼儿时期的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理,他们会不时的提出让人啼笑皆非的问题。老师可以利用这个心理特征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譬如在伦巴前进步教学时可以向学生提问:有谁见过公鸡走路?见过的可以模仿一下?这时候只要有一个学生站出来模仿其他的学生也都会争相模仿,然后每个学生都是抬头挺胸的在教室里走来走去。当课堂气氛活跃起来后教师就可以向学生讲解伦巴前进步的要点,在前进的过程中上半身的身体姿态应要抬头挺胸像个公鸡一样,然后要求学生按照顺序一排排的来做,看哪个学生做的最标准。幼儿时期学生的好奇心强、模仿能力也强,只要老师善于引导与启发就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托尔斯泰曾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一旦对活动产生兴趣,就会产生探求新知识的热情,就会成为学生较稳定的,持久的学习动力。

2 . 2 教学内容必须丰富有趣, 教学方法新颖灵活多变

人们从事各种活动的积极性,不仅跟人们的需要、兴趣、活动的目的直接联系,而且与人们从事活动时大脑皮层神经元兴奋程度密切相关。当大脑皮层神经元处于兴奋状态时,注意力就易集中,积极性就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所选择的教学内容丰富有趣,教学方法新颖灵活多变,能提高学生大脑皮层神经元的兴奋程度,扩大兴奋面积,促进学生注意力稳定集中,提高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传统的体育舞蹈教学方法多采用讲解法、示范法等,在练习过程中学生的重复性的练习较多。幼儿虽然好奇心强但是他的情绪稳定性不高,注意力很难长时间的集中,传统的教学手段并不完全适用他们,教学效果不显著。为提高教学效果在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的基础上还可以在教学过程中穿插快乐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等等学习方法。

2 . 3 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其学习信心和成就感。因为,每个人都有受人尊重的需要,尤其是幼儿阶段的自尊心很强,批评让他们沮丧表扬是他们积极学习的动力。

2.3.1 学习内容安排适当的难度

科学研究表明,人脑蕴藏着很大的潜能,教学内容太易会使学生不动脑,不感兴趣,不利于智力的发展。但是幼儿阶段的学习、认知、接受能力都比较低下,难度太大超过他们的接受能力只会适得其反不仅提高不了学习效率还会降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教学设计过程中科学合理的安排教学内容,难度适中符合学生生理心理接受能力,这样才能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与积极性。

2.3.2 完善激励手段,树立学生自信

一个老师最大的优点不是他的才能有多超群,而是对学生具备责任心与耐心。每个人的运动能力是不一样的,有的人运动神经发达有的人运动神经不发达,正如我们所知道的世界冠军只有一个。有些老师总是批评学生说:你是个笨蛋或者你是猪吗?那么简单的动作别人都会了而你不会。这种情况下学生的自尊心就会受到严重的打击从而影响学习兴趣。相反教师应常鼓励学生说:我们班里没有一个是笨蛋,每个学生都非常的聪。为什么别人学会了而你不会呢,老师猜肯定是因为你刚刚没有认真的学。如果不信的话你现在打起精神认真的学,你肯定可以跟别人做的一样好。赞扬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对学习能力较低的人来说教师所给予的鼓励就变成了他们学习的动力,长时间努力之下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就会被调动起来,学生的体育舞蹈水平也将不断提高。

3 结语

浅谈体育游戏与幼儿教学 篇9

一、游戏的作用

(一) 游戏可提高幼儿的认知能力

1. 游戏可促进幼儿的感知能力的提高。

感知觉是幼儿认识外界事物、增长知识的主要途径。对幼儿来说, 不能指望通过阅读图书、通过成人讲述就可以对事物有深刻的认识。处于直觉动作思维阶段的幼儿是用形象、声音、色彩以及动作来进行思考的。游戏就是一种通过操作物体来感知事物的过程。

2. 游戏发展了幼儿的思维能力。

积极参与游戏的幼儿要不断地思考, 思维一直处于解决问题的活跃状态。幼儿在游戏的过程中实验、比较、操作、判断、思考, 充满了变通性, 有助于幼儿灵活地解决问题。幼儿在游戏中广泛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 巩固、加深他们的知识, 并且在游戏中, 发展着自己的口头语言, 锻炼着其语言组织及表达能力。

(二) 游戏可促进幼儿身体的生长发育

在幼儿体育游戏中, 几乎所有的游戏都有幼儿身体运动的参与, 使幼儿身体的各种器官得到活动, 促进机体的新陈代谢、骨骼和肌肉的成熟、内脏和神经系统的发展。游戏活动发展了幼儿的基本动作和基本技能。幼儿根据自己不同的发展水平选择不同的游戏活动, 在这种游戏活动中发展了运动能力, 再根据已经提高的运动能力提高游戏内容的难度, 进一步发展其运动能力。游戏还发展了幼儿的反应能力和注意力。可见, 游戏的这种练习机能就是对自身运动发展需求的一种满足。

(三) 游戏中可培养幼儿良好的个性

在游戏中, 有利于培养幼儿的独立性和自信心, 还有利于培养幼儿坚韧的性格和克服困难的品质。通过游戏, 使幼儿注意力集中, 并努力地解决游戏中遇到的问题, 锻炼了幼儿的意志, 增强了信心。

此外, 还可以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及合作精神等, 总之, 在幼儿教学中引入游戏可以扩大幼儿的知识面, 掌握必要的生活和学习技能, 调节和治疗幼儿情绪失调, 可以促进幼儿想象力、创造性、耐心和持久性、灵活性以及人与人交往能力的发展。通过游戏, 幼儿的各种心理过程能够更快、更好地发展起来。在游戏中, 促使幼儿更好地认识世界、认识自己, 锻炼和培养自己的个性品质。家长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 引导幼儿参加不同性质与主题的游戏项目, 并且与幼儿共同游戏, 还幼儿一个游戏的空间。

二、如何开展户外游戏活动

(一) 制定相应目标, 保证充足的活动准备

1. 教师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实际情况, 确定基本动作。例如, 四散跑、听信号跑、走跑交替等最适合不过了。

2. 幼儿园所提供的环境和物质条件, 直接影响幼儿的身体健康。

安全、舒适的活动场地是活动的重要条件, 因此, 户外活动的场地安排在比较平坦的塑胶地毯或草地上比较安全, 这样, 幼儿可以尽情地爬、跑, 不必担心跌倒, 手腕、膝盖等身体部位擦破皮, 发生流血事件。

(二) 创设愉快的活动环境, 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 现代很多幼儿从小生活在高楼里, 很少有机会接触到外面的世界。幼儿园是幼儿生活的小乐园, 幼儿大部分时间是在这里度过的。幼儿活动一定要形式多样, 户外活动的设备、器材、玩具材料必须多样化, 这样才能激发幼儿的兴趣, 满足幼儿的实际需要。在游戏活动中, 教师要以愉快的情绪去感染幼儿, 走进幼儿的情感世界, 了解他们的内在需求, 使幼儿在户外活动中快乐地参与其中。

(三) 以幼儿为主体, 科学安全地进行体育游戏

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观念的不断更新, 我们对幼儿园的户外活动也有了新的理解。积极地开展户外活动, 不仅有助于提高幼儿的运动能力, 促进动作协调发展, 而且能给幼儿带来欢乐的情绪, 为幼儿心理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 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和谐地发展。但是, 在体育游戏活动中, 要促进幼儿正常发育和机能的协调发展, 就应遵循幼儿的年龄特点, 注重科学、安全。

(四) 注重个体差异, 鼓励幼儿树立信心

游戏中教师要透过幼儿的行动去把握幼儿内心的想法, 理解幼儿独特的感受方式、同时在整个游戏活动中, 教师扮演的角色不仅是引导者而且是富有童心的游戏伙伴。对于胆小、不爱动的幼儿, 或动作笨拙的幼儿, 应该鼓励或带动他们一起活动, 对于需要帮助的幼儿, 可以进行适当的指导。例如, 在幼儿跨跳活动中, 我们把小河的宽度设计得有宽、有窄, 能力强的幼儿可以在宽的地方一跃而过, 能力差的可以在窄的地方跨过而不会踌躇不前, 让每个幼儿都能通过小河, 同时也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通过观察, 教师在了解每个幼儿实际水平的基础上, 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让水平高低不同的幼儿各有选择, 照顾到不同水平的幼儿, 达到活动的最佳效果。

游戏的过程正是学习的过程, 是幼儿认识周围环境, 掌握社会文化历史经验的过程。在游戏过程中发生着以主动学习为特征的各种类型的学习活动。在每天丰富多彩的游戏中, 幼儿对户外体育活动的兴趣增强了, 在愉快的情绪中锻炼了身体。我们要适当地多开展户外体育活动, 发挥幼儿的主动性, 为他们提供足够的空间让他们创新更多的活动内容, 更有效地开展户外体育活动。

摘要:体育是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 开展丰富多彩的户外游戏和体育活动, 用幼儿感兴趣的方式发展基本动作, 培养幼儿良好的意志品质, 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在幼儿教学中, 教师可开展丰富多彩的户外游戏及体育活动, 以培养幼儿良好的意志品质, 使幼儿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身心发展的经验, 以便健康快乐地成长。

幼儿体育教学方法 篇10

案例:在大班民间体育游戏《跳房子》 中,教师在地面上画了四个形状各异、间距不同的房子,按照由易到难的顺序排列, 让学生练习单脚连续向前跳的动作。在游戏即将结束时,笔者发现仅有两名学生能单脚连续跳过第四座房子,少数学生只能跳过第三座房子,多数学生在前两座房子前徘徊。当教师鼓励学生继续挑战时,不断的失败使他们逐渐丧失了练习的兴趣, 学生充满了挫败感。

剖析:上述案例,房子的难度设置和规则制订都超越了学生的能力范围。

由此可见,教师在设置游戏难度时,应该基于幼儿的年龄特征,充分考虑学情基础,多元设置游戏难度,让幼儿在自主探索中,通过“跳一跳,就能摘到仙桃”,发展幼儿的认知能力。

建议1:选用多种练习方式。如,单脚向前行进跳、单脚侧身向左或右跳、单脚向左斜后方或右斜后方跳、单脚旋转(身体和脚同时向左或向右旋转90°或180°)跳等。

建议2:房子间距要适当,应根据学生的能力或所要达到的目的设置房子间距, 使学生“跳一跳,就能摘到仙桃”,间距过大则会使学生丧失信心。

建议3:科学设置每座房子的难度。 如,1号房子的设置应为2号房子作铺垫, 或设置2号房子时将1号房子跳跃的宽度、 长度和技巧涵盖其中,同时难度有所提升,以此类推,从1号到4号房子逐步提高难度(见图1~图4)。

二、教师指导浮于形式,建议适时点拨有效指导

案例:在中班民间体育游戏《抬轿子》 中,教师让学生看了挂图后,安排三名学生一组,自主探索练习方法:怎样才能搭成挂图中的轿子,稳稳地把新娘抬起来并能行走。结果,有的组两名学生面对面站好,学生的左手各自抓住自己的右手腕, 不知道如何与同伴搭接;有的组一名学生能做对动作,却不知道怎么帮助同伴完成搭接;只有一组学生将双手搭成了方形,让新娘坐进来。教师只是在旁边鼓励和表扬 “你们真棒”、“再试试看”等,从头至尾没有方法上的点拨和引导。

剖析:自主探索是教师设计体育游戏中的重要环节,但有些教师仅把自主探索当成是装点门面的花架子,没有真正关注学生在自主探索中的“闪光点”,更没有及时点拨促使其掌握动作。

建议:在上述案例中,学生在探索如何搭成轿子时遇到了困难,教师仅用鼓励和表扬的语言回应,学生是难以掌握练习方法的。教师应帮助学生分析哪个环节出现了什么错误、应该如何调整等进行适当地引导与点拨,才能使学生们找到搭轿子的正确方法,获得积极的体验与成功。由此可见,教师作为指导者,应提前预设幼儿在游戏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错误,即时捕捉教学过程中的动态资源,针对出现的“闪光点” 施以有效地引导点拨,才能促成教学的精彩,真正促进幼儿的发展。

三、游戏组织漠视规则,建议及时讲清规则

案例:在小班民间体育游戏《老鼠笼》中,教师带领幼儿手拉手围成大圆(老鼠笼),几名幼儿充当“小老鼠”随着儿歌“老鼠老鼠坏东西,偷吃粮食偷吃米,我们搭个老鼠笼,咔嚓一声抓住你” 唱起,快乐的“小老鼠”不停地从笼子里钻进钻出,当儿歌唱到“抓住你(老鼠笼齐蹲下)”时,“小老鼠”赶快钻出笼子。 被抓的幼儿去作“老鼠笼”,溜走的“小老鼠”继续游戏。

剖析:《老鼠笼》游戏中的学生异常兴奋,却无视规则。

教师担心影响学生的兴趣,选择了放任不管的态度。“小老鼠”都不钻进笼里了,怎么能探索出钻的好方法呢?教师要引导学生自主探索“老鼠”该怎样钻才能不被 “老鼠笼”捉住的方法。在实际教学中,因为怕被捉住,“小老鼠”拿着粮食就不肯钻进笼子里。此时,教师只专注于指导学生转圈,而对于学生无视规则的现象往往视若无睹。

建议:在游戏前讲清规则,强调遵守规则才能保证学生的自主探索有序展开。 教师可以将学生们集合在一起,讨论违反规则的坏处,明确游戏规则的重要性,然后再组织游戏。或者在游戏过程中,发现违反规则时,中断游戏进行提醒与强调。告诉幼儿:“老鼠笼”转圈的过程中把粮食暴露在外,视作粮食全被“老鼠”偷光了,“老鼠笼”失败;“老鼠”拿着粮食在儿歌没有结束前站在圈外不钻笼,视为被逮住。如此,学生才能重视并遵守规则,真正开动脑筋,去探索钻的好方法。

上一篇:环境不确定性分析下一篇:通识教育公选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