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写实主义

2024-06-25

健康写实主义(精选十篇)

健康写实主义 篇1

关键词:性别,翻译,女性主义翻译,双性同体

一、性别

“性别”一词, 似乎没有任何的感情和阶级的色彩, 似乎就是一个能把男女区分开的概念。自古以来, 人们对于男女性别的定位都难免陷入这样一种思维定式:提起男性, 人们能想到的词是阳刚、理性、主动, 还有对外参与社交甚至国家大事;而女性则要跟阴柔、感性、被动还有家庭及养育子女联系在一起。而事实并非传统概念所定义的那样, 遥想中国远古时代的母系氏族社会中女性与男性特点应该与这个传统概念所定义的大相径庭。当然,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 人类社会过渡到父系氏族社会, 男性与女性的特点又在发生着乾坤般的变化, 直至演变成传统概念定义的那样。由此可见, 性别的定义不是一成不变的, 生产力的发展与社会、文化因素都会影响性别符号的指向及其表现特点。“性别”分为生理性别和社会性别, 生理性别是天生的生理差异, 一般较为稳定;社会性别则是在特定文化中形成, 是随着文化和历史的变化不断变换的不稳定的差异体系。而从人们对性别的思维定式 (即生理性别决定社会性别) 来看, “性别”这个看似中性的词的背后其实隐藏着许多的不平等。对于“性别研究”, 很多专家都提出了真知灼见。“性别” (gender) 问题, 由来已久, 至少可以追溯至圣经叙事 (the Biblical narrative) 中, 女人是从男人身上取下一根肋骨造成的, 女人是男人的附属品;人类堕落之罪责归咎于夏娃, 而非亚当。这些都是标志性别歧视 (gender discrimination) 问题的开端。而对“性别观念”的社会文化层面的研究可以追溯到法国女性主义批评家西蒙·德·波伏娃的作品《第二性》 (The Second Sex) 中指出:“女人并不是生就的, 而宁可说是逐渐形成的。”她强调了“性别的社会建构” (social construction of gender) 。美国女性主义批评家凯特·米列特撰写的《性的政治》 (Sexual Politics) , (Kate Milliet, 1970) 同样为性别理论的早期形成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她认为, 对性别角色起决定作用的是后天的社会力量而非生理因素。很多研究都认为最能决定性别的是其社会因素, 而非生理因素, 而社会因素不是一成不变的, 它会随时间发生变化, 这一点也为女性主义者反抗父权制对女性的压迫, 重构女性的性别特征提供了依据。

二、性别、女性主义与翻译

(一) 性别与翻译

在女性主义思潮的影响到来之前, 翻译实践和翻译理论似乎都是“无性”的, 性别与翻译似乎毫不相干, 而事实并非如此。性别与翻译的渊源由来已久,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 首先, 翻译是女性, 尤其是欧洲中世纪的女性进入文学世界的途径。19~20世纪, 法国、俄国、德国现代主义的伟大作品一半是由妇女翻译的。古今中外将性别差异与翻译联系起来的隐喻不胜枚举。如柏拉图时代的二元对立原则, 法国修辞学家梅纳日 (Menage) 的“不忠的美人” (lesbelles infideles) 中国春秋时代将译者说成“舌人”。这些隐喻都在表明翻译的地位低下, 比起原文的创作, 翻译的身份就如同女人之于男人, 处在次要从属的位置, 翻译因此与女性联系在一起。翻译之所以被称为女性, 究其根本原因, 乃是“性别差异”和“权力差异”的问题。男女社会性别差异导致女性相对于男性处于弱势地位, 而这其实是权力差异所致。权力差异反应的是文化的差异, 文化有强势文化和弱势文化之分, 女性相对于男性和翻译中的译文相对于原文、译者相对于原作者, 都是弱势对强势, 都处在弱势的地位。女性要对男性绝对忠实的要求也同样加在了翻译的身上。女性主义认为, 要求译文绝对忠实原文, 就如同要求女性绝对服从男性一样是不平等的。翻译与女性之间的隐喻性联系为翻译研究提供了新的思维和方向, 女性主义翻译研究应运而生并轰轰烈烈开展起来。

(二) 女性主义、性别与翻译

女性主义包括两种形式:女性主义实践与女性主义理论。女性主义实践是妇女为争取与男性在政治、经济、社会生活各方面平等权利, 将自身从父权制文化及制度压迫下解放出来而进行的斗争和运动, 而女性主义理论则致力于性别差异和不平等的根源、结果和解决途径的理论解说, 以期望给性别关系带来深刻变化的社会与文化变革及重建工程的努力。伴随女性主义运动发展起来的“性别”是指“社会性别”概念, 是女性主义的核心与精髓。20世纪70年代末女性主义的第二次浪潮引起了人们对翻译中的性别问题的关注, 西方女性主义语言观认识到作为人类沟通工具的语言是塑造、操纵女性的工具, 女性要想改变自己的地位首先要从改革语言入手, 此语言观是性别与翻译结合的基石, 性别通过语言影响翻译实践。性别视角逐渐进入翻译研究领域, 形成了女性主义翻译理论。女性主义翻译理论致力于改变翻译的女性性别, 识别、批判那些将女性又将翻译逐入社会和文学底层的概念。为此它必须探讨翻译被女性化的过程, 并试图动摇那些维持这种联系的权威结构, (Simon, 1996) 。它产生于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之中, 是一种全新的理论。该理论受到女性主义核心理论的影响, 首先借助重构女性的性别而为翻译的性别正名, 正所谓:“因为我是女性, 所以我翻译” (Simon, 1996:1) 。女性主义翻译理论认为翻译研究普遍存在性别化的现象, 罗莉·钱伯伦 (Loi Chamberlain) 全面考察了翻译史上的性别隐喻, 解释了翻译关系是如何在性别的典型形象和性别的权力关系中被描述的。弗洛图则指出女性主义翻译理论不仅发现了翻译中的性别隐喻, 更改写和推翻了这些隐喻, 如号召女性主义译者“妇占”原文等 (Flotow, Luise Von, 2004:43-45) 。女性主义翻译理论主张改变传统的翻译“忠实观”, 凸显女性意识, 凸显女性声音, 译者在翻译中留下痕迹从而为女性和翻译正名。而在女性主义翻译实践中, 女性主义译者则在译文上进行了大胆的改革, 采取了很多翻译策略:如利用派生文本如译者签名、前言、注脚、改写等, 直接表明自己的女性主义政治立场, 彰显其政治意图。

女性主义翻译者们大刀阔斧的改革在值得肯定的同时, 有时显得过于激进, 让人质疑她们能否真正传达原作的意思, 她们一味主张凸显女性主体的差异性, 很多学者认为女性主义有重新构建二元对立之嫌。那么, 实践中, 女性主义翻译者们在翻译男性有关的文本时能否表达得贴切、恰当, 是否能不因为只顾凸显女性主体而使原作精神得不到传达呢?扩大一点范围, 这个问题同样也适用于在译与女性有关的文本时的男性译者。也就是说译者在翻译时能否超越自身性别的界限, 恰当把握翻译文本中另一性别的特征呢?许多女性主义者和女性主义翻译家在研究解决此问题的过程中提出了逐步培养一种可以包容两性差异的翻译思想——“双性同体”的翻译思想。

三、双性同体与女性主义翻译

双性同体 (Androgyny) 的概念是建立在社会性别理论的基础上的, 这也是女性主义的核心与精髓。弗吉尼亚·伍尔夫 (Virginia Woolf) 在《一间自己的屋子》 (A Room of One’s Own, 1957) 中首次提出双性同体的创作观念, 认为人脑中有两个力量, 即男性的力量和女性的力量。当这两个力量协调共处、融洽合作的时候, 作家的创作力才能得到最好的发挥。西蒙在《翻译中的性别》 (Gender in Translation) 一书的注释中也有同样的意思, 即成功的译者可以跨越性别疆界来做到成功的翻译。而李文静和穆雷等人也有类似看法。刘军平也认为, 女性译者翻译男性作家的作品时能够把握男性的刚强, 男性译者在翻译女性作家的作品时能够传递其柔美, 那么译作一定是天作之合。这些理论都表明翻译时可以做到双性同体, 很好地把握异性的性别差异, 尽管在实践中不是很容易做到, 但并不是没有可能。众所周知, 在戏剧表演中, 男扮女装或女扮男装的事情屡见不鲜, 且其成功案例不胜枚举。中国四大名旦中的男演员可以把女子的心思、动作柔美惟妙惟肖地表现出来, 越剧中女演员也可以把男子的气度、阳刚表露无疑。表演其实也是一种创作、一种翻译, 对剧本的翻译, 对人物心理的翻译, 这些成功的原因之一就在于能够超越本身性别, 换个性别视角去解读文本, 揣摩人物心理, 去创作, 即达到双性同体。类似的实例还有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拜伦、济慈等人, 他们在创作时能超越自身性别, 以性别她者的视角来描写诗歌中的女性, 是创作中双性同体的成功典范。表演者和创作者可以做到双性同体, 翻译者自然也可以做到双性同体。译者要做到双性同体自然并非易事, 然而还是能做到的。关键是译者在翻译中采取双性意识和视角, 能做到性别换位, 换个角度和立场来理解和翻译。要达到此目标, 自然需要译者不断地实践和努力揣摩。

四、结语

性别差异是女性主义翻译理论的产生和发展的基石。女性主义翻译理论借为翻译正名以重构女性性别特征, 在翻译过程中采取的大胆实验为翻译引入了性别研究的视角, 虽然其观点及手段有些偏激, 但并不是要建立新的二元对立, 只是为了争取女性与男性平等的地位。女性主义翻译者承认差异, 并且主张扩大差异, 凸显差异, 只是这种凸显有些过犹不及。双性同体理想的提出, 为女性主义指明了发展的方向, 可以调节女性主义翻译理论过激之处, 不至于形成新的二元对立, 从而导致“不是东风压过西风, 就是西风压过东风”的矛盾。“双性同体”的翻译思想不仅将引导女性主义翻译理论的健康发展, 而且为整个翻译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 输入了新的血液, 注入了新的活力, 最终推动了翻译研究的多元化发展, 引导翻译健康的发展。当然, 实践中, 译者需要学会换位思考, 从文本中性别的角度出发来考虑、揣摩, 才能达到翻译中的双性同体。

参考文献

[1]张建萍, 赵宁.“翻译的性别”和“性别中的翻译”——从女性主义翻译理论谈起[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9 (4) .

[2]Beauvoi, Simone de.The Second Sex[M].trans.M.M.Parshley.New York:Modern Library, 1951:309.

[3] (美) 凯特·米列特 (著) , 钟良明 (译) .性的政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999:46.

[4]Simon, Sherry.Gender in Translation[M].London and NewYork:Routledge, 1996.

[5]Flotow, Luise Von.Translation and Gender:Translating inthe‘Era of Feminism’[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Education Press, 2004.

[6]Wool, f Virginia.ARoom ofOne’sown[M].New York:Harcourt, Brace&World, 1957.

[7]李文静, 穆雷 (译) .性别他/她者——论译者的双性视角[J].四川外国语学院, 2008 (5) .

健康写实主义 篇2

荣辱观是一个人思想道德素质和人生价值的体现。胡锦涛总书记关于“八荣八耻”、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讲话,贯穿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体现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从内容看,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这“四荣四耻”体现的是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是以集体主义为原则的社会主义道德“五爱”的基本要求,也是每个公民应承担的义务。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这“三荣三耻”体现的是公民在家庭、职业和社会公共生活中应遵循的基本准则。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体现的是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根本要求。

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任何民族、国家和社会的存在与发展,都需要有一定社会主导价值观的强力支撑。当前,我国正处在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迫切需要建立正确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社会主导价值观,而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从整体上精辟概括了社会主义社会的主导价值观。如今,深刻变革的社会、快速发展的经济和相互激荡的文化,必然对人们思想观念、生活方式和价值取向产生多方面影响。因此,只有知荣弃耻、褒荣贬耻、扬荣抑耻,才能明荣辱之分、做当荣之事、拒为辱之行,才能凝聚党心和民心,提升境界、激发活力,形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体系。

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培育新时代社会主义“四有”新人的根本要求。造就时代新人,事关民族的繁荣昌盛和国家的兴旺发达。早在新中国成立之初,毛泽东同志就高瞻远瞩地提出了培养千百万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战略任务。在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同志继承和发展了这一思想,把新时期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基本要求概括为“四有”,即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实践中,江泽民同志结合实际,进一步丰富了培育社会主义“四有”新人的思想。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需要的合格公民提出的新要求,也是青少年健康成长为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行动指南。

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是提升全社会道德意识、有力推进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大举措。实践证明,任何一种道德观念的形成都会对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产生持久影响。打造现代文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同样需要有力的道德支撑。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确立,必将形成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内在驱动力。在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举措,从物质、精神和政治文明的高度提出建设新农村的总体目标要求。农村人口众多、经济社会发展滞后是我国当前的一个基本国情,没有农村的现代文明,就不会有全国的现代文明。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既为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指明了着眼点和破题点,又明确了加快新农村建设的结合点、动力源,有利于夯实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道德基石。

健康素食主义 篇3

清淡有素食可防治慢病

到底什么是素食主义?在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营养科主任孙建琴教授看来,现代营养学定义的素食主要是指以水果、蔬菜、豆类、谷物、种子和坚果等植物类食品为主的一种饮食习惯。

据悉,目前常见的素食主义者主要分为两类。其一是自律严格的素食者,他们不吃任何肉类,当然也包括鱼、虾、家禽之外,也不吃任何蛋类、奶类在内的动物副产品。当然,也有不少严格素食主义者会愿意适量接受一个蛋,或一些奶制食品,他们则被称为奶蛋素食主义者;相对于严格素食者,还有一群人被叫作素食偏好者。他们通常选择每周吃几次素,这在很多白领女士中间比较明显,她们的晚餐往往是米饭配合一些以蔬菜沙拉和水果为主的素食。

现代营养学认为,很多病其实都是因为不洁或不节的饮食习惯、饮食偏好而吃出来的。相比古人,现代人更嗜好过于鲜美、肥甘厚味的食物,比如摄入大量动物性食物、山珍海味等。

健康素食让人更强壮、敏捷

很多来营养科门诊就诊、咨询的三高患者、单纯性肥胖患者,一般都会建议他们至少保证每周吃素一天。在这一天里,三餐必须远离大鱼大肉,避免脂肪代谢混乱,损害健康。孙建琴说,其实她自己也有在坚持每周2到3天的时间吃素,甚至不沾酒水。吃素并不意味着身体就会瘦弱,很多长寿的老人往往也都吃素的习惯。她说自己有个老同事,目前已经是94岁的高龄,但常年偏好素,喜欢五谷杂粮,比如小米、荞面等等,现在身体还是格外英朗,甚至连胡豆壳、花生壳都嚼得津津有味。素食者比肉食者更为强壮、敏捷和耐力持久。其实国外大量研究都已经表明,素食主义真们在一些慢性疾病,如肥胖症、糖尿病、结肠癌以及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方面的死亡率确实比肉食者相对更低。

健康素食主义要兼顾营养均衡

“吃素虽然好,但也要讲究食物的结构,注意均衡营养。”孙建琴说,如果素食饮食安排不当,就会有营养素缺乏的健康隐患,甚至导致贫血、免疫功能低下等等。“蛋奶素食主义者还比较容易保持营养素平衡,但铁吸收率偏低,只要注意不发生缺铁性贫血就好了。但如果是严格的素食主义者,即吃纯素的人,不仅贫血、缺锌的危险大,而且会导致维生素B12的完全缺乏供应,进而出现记忆力下降等不良后果,这是因为维生素B12只有从肉食中才能获得。如果是这样,就必须配合营养素增补剂和营养强化食品,比如多吃些大枣、桂圆、黑芝麻等。”

此外,素食也有健康和不健康之分。如果仅仅是简单地把不吃鱼肉蛋奶等同于健康素食主义则大错特错,还容易发生营养不良的情况。因此建议,素食主义者或偏好者在调整饮食结构时,还是应该先咨询专业的营养师或专科医生。

素食主义者容易缺钙吗?

国外研究发现,纯粹吃素者骨密度的确略低于蛋奶素食者或其他杂食者,原因是钙、维生素D、蛋白质的摄入量相对较低。所以专家也建议素食主义者应当服用钙片、鱼肝油来作为弥补,并多做室外活动,接触阳光。

健康写实主义 篇4

1.1 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

身体、智力、情绪十分协调;适应环境, 在人际交往中能彼此谦让;有幸福感;在工作和职业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 过有效率的生活。[1]此条标准是1946年在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上提出来的, 在国内心理学界中的应用十分广泛, 可以看做是“众数原则”的代表, 强调的是大众的平衡发展。

1.2 马斯洛 (A.Maslow) 等提出的标准。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等提出了心理健康的十条标准:充分的安全感;充分了解自己, 并对自己的能力作适当的估价;生活的目标能切合实际;能与现实环境保持接触;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具有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适当的情绪表达及控制;在不违背集体要求的前提下, 能作有限度的个性发挥;在不违背社会规范的前提下, 对个人的需要能作恰如其分的满足。[2]典型的“精英原则”, 提出的是一种绝对的标准, 强调的是个人的发展。

1.3 奥尔波特 (G.Allport) 提出的标准。

人格心理学家奥尔波特对心理健康提出了七条标准:自我意识广延;良好的人际关系;情绪上的安全性;知觉客观;具有各种技能, 并专注于工作;现实的自我形象, 内在统一的人生观。[3]和马斯洛提出的标准一样, 其同样流行于西方心理学界, 强调的是自我生存。

1.4 林崇德提出的标准。

我国著名心理学家林崇德对心理健康提出了十条标准:了解自我;信任自我;悦纳自己;控制自我;调节自我;完善自我;发展自我;调适自我;设计自我;满足自我。[4]这是目前国内较为权威, 为大众所认可的观点, 显而易见, 强调的是自我的发展, 属于发展性的观点。

1.5 其他学者的观点。

除了以上几种流行较广的标准外, 国内外其他学者对心理健康的标准也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仅以国内学者为例, 如, 郭念锋提出的标准[5]倾向于将心理健康的标准量化、细化, 他提出如下几点:心理活动强度;心理活动耐受力;周期节律性;意识水平;受暗示性;康复能力;心理自控力;自信心;社会交往;环境适应能力。陈光磊的标准[6]从中国传统文化和价值观出发, 他认为中国文化中对待心理健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标准:人格和谐, 包容封闭;中庸处事, 踅摸环境;慎独内省, 自我调整;人顺自然, 阴阳平衡;超越自我, 心通九境。余国良的标准[7]则相对比较全面系统, 属于综合标准, 他认为心理健康的标准:智力正常;人际关系和谐;心理与行为符合年龄特征;了解自我, 悦纳自我;面对和接受现实;能协调与控制情绪, 心境良好;人格完整独立;热爱生活, 乐于工作。

2. 对现行心理健康标准的审视

心理健康的标准, 正如前面所说, 都有一些缺陷, 要么过分强调个人对社会的适应, 要么过分强调个人的发展;要么过分强调生存性标准, 要么过分强调发展性标准, 而且普遍存在照搬西方心理学理论, 没有结合中国国情或者标准难以量化, 模棱两可, 难以服众的情况。现结合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点详细论述现行心理健康标准的不足之处。

2.1 标准杂乱、片面化, 没有整体观念。

有学者曾精辟地指出当前心理健康标准研究的几种片面情况, 即六种标准, 两种思路和两种倾向。[8]六种标准分别为为统计学的标准、社会规范的标准、医学上的标准、学习生活适应的标准、个人主观经验的标准、心理成熟与发展水平的标准。两种思路为“众数原则”和“精英原则”。两种倾向为“生存性标准”和“发展性标准”。如人格心理学家奥尔波特对心理健康提出的标准。通观标准, 仿佛做到这七点, 那就心理非常健康了, 殊不知, 社会是不断变化发展的, 人的心理也是不断变化发展的, 人也是不断成长的, 即使做到上述几点, 恐怕也称不上完全的心理健康。

2.2 直接照搬西方理论, 没有融入中国文化, 不适应中国国情。

纵观国内现有的心理健康标准, 对国外的罗列、论述多, 其中尤其是受到以马斯洛等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的心理健康观影响最大, 马斯洛从自我实现者的特征中抽取出来的心理健康标准甚至被奉为标准中的标准, 符合中国国情的见解少。[9]这样很显然行不通, 人是社会性的动物, 不可能超越社会的限制, 而社会化的最明显表征就是带有强烈的文化色彩。而脱离了中国文化的心理健康标准肯定是行不通的。陈光磊的标准则密切结合了中国文化, 但是研究还不够透彻、清晰。

2.3 过于主观, 难以量化区分, 标准往往模棱两可。

上述几种标准除了郭念锋提出的标准有一定的量化可能性外, 其他几种流行于国内外的标准明显不能量化, 如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有幸福感, 这个着实难以量化, 什么叫有幸福感, 我想每个人的标准都是不同的;马斯洛 (A.Maslow) 等提出的标准:生活的目标能切合实际, 什么叫切合实际, 所谓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只要目标达到了都叫切合实际, 那就谈不上标准了;奥尔波特 (G.Allport) 提出的标准:具有各种技能, 这个更加模棱两可, 根本没有说明什么是技能, 更谈不上各种技能和标准了。

3. 对心理健康标准问题的思考

鉴于以上对现行心理健康标准的审视, 发现此类标准或多或少存在一些局限, 各种类型标准难以服众, 国内外学者至今争论不断, 因此提出几种设想。从哲学的角度来说, 当一个问题百思不得其解, 往往原因在于问题本身发展未到定性的阶段, 需要后人进一步探索。真正的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 而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哲学中的精华, 为我们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哲学与其他学科 (除哲学外所有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 的关系更是如此, 其他学科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都在哲学的“领导”之下, 而心理学与哲学的关系则更加复杂, 心理学界一直流传着一句话:“哲学是心理学的母亲, 生理学是心理学的父亲。”“儿女”的问题当然和“母亲”脱离不了干系。因此不妨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角度思辨这个问题。

3.1 对各种理论进行系统科学整合, 取长补短。

所谓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心理健康的标准的概念应建立在系统论、辩证观基础之上并加以整合。心理健康标准若离开辩证观和系统观, 只能得出有关心理健康支离破碎的阐述和论证, 而不能形成一个甄别心理健康状况的理论框架和实践体系。事实上, 每个人的思想都受其人生经验的左右, 如果我们对现有的一些有关心理健康标准的观点和表述进行转换型解释和分析, 便会发现有许多争论其实存在共通的东西。因此, 心理学家和哲学家、社会学家乃至精神病学家的合作是必要的, 这种合作会有利于心理健康标准问题的解决和整合。[10]

3.2 从实际出发, 逐步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心理健康标准。

国外的心理健康标准必然也有它的实用性, 但是人是社会性的动物, 容易受到文化的影响和制约, 因此需要一个符合中国人个性特征的心理健康标准。国内学者也有研究, 如前面所提到的陈光磊提出的标准无论是语言还是角度都十分符合中国人的特色。然而从我的角度来说, 这个标准仍然不具有推广价值。我倾向于将统计学和社会规范的标准相结合起来, 探索出能代表大部分中国人心理健康水平的标准。尽管这个问题任重而道远, 但是我们必须有严谨的科学态度、研究方法, 尤其是得到一个具有代表性的常模。

3.3 用辩证的观点来看心理健康标准。

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角度来说, 事物有它自身的发展规律, 我们能做的是认识规律, 利用规律, 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即我们不必刻意创造这个标准, 而要顺应它的自然发展;事物是通过矛盾不断发展和变化的, 应该以发展的观点来看待问题, 发展表露在外的就是量变和质变的关系, 所以说心理健康标准必然会分分合合, 在曲折中朝着应有的方向不断前进发展;认识的一般规律是由个别到一般, 再由一般到个别, 心理健康标准也应该符合这个规律, 加强对个性的研究, 再把共性推广到个性之中去检验, 从而不断前进发展。

3.4 心理健康标准与现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相结合的可能性。

现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于2007年9月开始在全国各级各类学校全面实施, 对于提高学生的体质具有重要的划时代意义。毋庸置疑, 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 肩负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任务, 而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对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视程度可以从侧面反映一个国家重视心理健康的程度。而国家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显然还不够重视, 中小学充斥着为应付各级领导检查而建的所谓的“心理咨询室”, 只有部分有心理学资源的大学真正为一小部分学生提供了服务, 而作用仅仅限于不出大事。毫无疑问, 心理健康关乎学生的“品德”, 尤其是学生的感恩之心, 如果没有做好, 即使是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也未必是好学生, 反而成为害群之马, 危害更大。因此, 应该把对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视程度提升到应有的高度, 将它制度化、规范化。目前最为行之有效的措施是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相结合, 在各级各类学校推行。这样既可以弥补体质测试本身的缺陷, 又可以从身体、心理、社会适应方面对学生的健康状况进行全面的评价。这个模式的探索同样任重而道远。

摘要:本文阐释了近年来国内外具有代表性的一些心理健康标准, 并结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观点辩证思考了这些标准, 得出结论:应该对各种心理健康标准理论进行系统科学的整合, 取长补短;从实际出发, 逐步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心理健康标准;用辩证的观点来看心理健康标准。文章最后论述了心理健康标准与现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相结合的可能性。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视角,心理健康标准,《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参考文献

[1][2][3][4][5][7]余国良.现代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卫生问题对社会的影响及解决对策[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7:3-9.

[6]陈光磊.论中国文化中的心理健康标准[J].青海社会科学, 2005, (1) :69.

[8]杨青松, 石梦希.心理健康标准研究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J].基础教育研究, 2007, (5) :49.

健康写实主义 篇5

本人参加省委政法委组织的这次为期三天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研讨班的学习,虽然时间短,但学习的内容很重要,收获也很大。下面我结合法院工作实际简要谈一下这次学习的体会和抓好这次学习教育活动的打算。

根据中央的统一部署,一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活动正在全国政法系统广泛深入地开展,这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面出发,着眼于加强政法队伍的思想政治建设,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学习好,掌握好、贯彻好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人民法院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公正司法,一心为民”指导方针,努力增强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能力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在人民法院系统开展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活动意义重大

通过这次学习使我认识到: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认真总结我国法治建设实践经验、借鉴世界法治文明成果的基础上,作出的一项重大决定。标志着党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规律、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把握。中央政法委部署在全国政法机关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是适应新时期政法工作新形势、新任务的客观需要,是确保政法工作社会主义方向的客观需要,是解决执法工作现实问题,建设高素质政法队伍的客观需要。

近年来,全省法院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认真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公正与效率”工作主题,狠抓审判工作、司法改革、队伍建设三件大事。思想政治建设、司法制度建设、能力作风建设不断加强,广大法官及其他工作人员司法为民的指导思想进一步确立,维护公平正义的能力逐步提高。从总体上说,人民法院各项工作坚持了社会主义政治方向,认真贯彻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努力遵循了司法工作规律,坚持了严格依法办事,在维护稳定、服务大局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队伍建设、司法改革、基础建设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但是,由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处在难得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同时也处在人民内部矛盾凸显、刑事犯罪高发、对敌斗争复杂的时期,一些干警司法理念上出现了偏差,使我们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打击犯罪、调处纠纷、维护稳定的能力还不够强,严肃、公正、文明执法的水平还不够高,抵制、克服西方法律思想负面影响、“左”的观念以及封建特权思想的能力还不够强,司法行为不规范、不严格、不公正、不文明、不廉洁的问题还时有发生。因此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人民法院贯彻科学发展观,坚持社会主义方向,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的客观需要,也是加强法院队伍思想政治建设和职业道德建设,提高司法能力和司法水平,解决自身存在突出问题的内在要求。

人民法院只有牢固树立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才能确保人民司法事业进一步健康发展,确保在司法工作中贯彻落实党和国家重大决策和依法治国基木方略,才能增强维护社会主义法治的能力和保障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的能力,才能提高法院队伍的政治思想素质,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完成党和人民赋予的神圣职责。当前,我国经济社会正经历着深刻的变革,人民法院队伍的政治思想工作和各项审判工作要适应现阶段新形势的要求,必须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武装法官头脑,要通过加强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教育,确保党对人民法院工作的领导,确保审判工作服务于党的国家的大局,切实增强法官的政治意识,切实提高法官维护公平正义的能力。各级人民法院及其广大法官只有高度重视,把思想统一到中央精神和要求上来,把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作为当前的重大政治任务抓紧抓好。才能自觉端正司法思想和司法观念,从根木上解决为谁掌权、为谁司法、如何司法等重大问题,进一步解决制约司法公正和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为实施“十一五”规划,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更加有力的司法保障。

二、要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深刻内涵和实践要求

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是社会主义法治的精髓和灵魂,是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其内涵十分丰富,重点需要进行五个方面的教育。

一是要牢固树立依法治国的理念,维护宪法和法律的权威。依法治国的核心就是要确立和实现以宪法和法律为治理国家的最具权威价值的取向。作为审判机关,人民法院必须始终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尊重和维护每一位当事人的诉讼权利和合法权益;严格司法、公正司法,努力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尊严;严格依法办事,坚持职权由法官,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受追究,通过严格司法、公正审判,树立和维护人民法院的公信力和尊严。

二是要牢固树立司法为民的理念,依法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要把审判活动作为

保护和实现人民根本利益的途径,把“公正司法,一心为民”的工作指导方针贯彻到每一个审判环节。要按照司法为民的要求,认真落实各项维护民权、便民诉讼的措施,进一步转变司法作风、规范司法行为,提高司法效率,妥善处理好涉及人民群众实际利益的各类纠纷,最大限度地化解矛盾、平息纠纷,通过裁判活动把司法的公正和司法的文明传递给每一位当事人和广大人

民群众。

三是要牢固树立公平正义的理念,不断提高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能力。当前随着人民群众法治观念和权利意识的增强,社会各界对公平正义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人民法院要把依法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当作自己的生命线。自觉坚持合法合理的原则,依法维护并兼顾不同社会群体的利益,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依法、正当行使自由裁量权,最大程度地保障在全社会实现公平与正义;自觉坚持及时高效的原则,努力提高案件的质量和效率;自觉坚持实体公正与程序公正并重的原则,让人们以看得见的方式实现公正,让裁判的过程成为当事人感受民主、客观、公平的过程,以程序公正保障实体公正,增强对裁判的认可度。

四是要牢固树立服务大局的理念,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要引导广大法官及其他工作人员不断增强政治责任心和使命感,正确处理服务大局与立足本职的关系,与严格依法履行审判职责的关系,正确处理全局利益与局部利益的关系。始终坚持把维护改革、发展、稳定作为自己的职责,作为法院的中心任务,克服就案办案的思想和倾向,紧紧围绕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全面发挥审判职能,努力实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

五是要牢固树立党的领导的理念,始终坚持党对法院工作的绝对领导。要深刻认识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法治在根本上是一致的,始终坚持党对法院工作的绝对领导;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政法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始终坚持审判工作的正确方向;始终坚持用正确的政治思想武装全体法官和其他工作人员的头脑;始终保持人民法院队伍永远忠于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忠于法律的政治本色。在实际工作中,要自觉地把坚持党的领导,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和维护社会主义法治统一起来,把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严格执法统一起来,把坚持依法独立行使职权与自觉接受党的领导、人大监督统一起来。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五个方面的内容相辅相成,其中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司法为民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要求,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追求,服务大局是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使命,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保证。在教育活动中,要引导广大法官及其他工作人员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深刻内涵,全面、准确把握理论精髓和实践要求,努力澄清各种模糊认识,以理论上的清醒带动行动上的自觉。

三、突出重点,抓住关键,联系实际,务求实效,全面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活动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指导司法实践,推动司法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人民法院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必须充分发挥法治理念的指导作用,在结合实际,突出重点,解决问题,推动工作上下功夫。确保教育活动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为此,必须坚持正面教育为主,把认真学习,提高思想认识贯彻始终;把紧密联系法院工作实际,改进工作作风,推动各项工作贯彻始终;要把思想教育与专项整改,制度建设贯彻始终。通过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学习教育,达到司法理念进一步增强,司法行为进一步规范,司法改革方向进一步明确,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人民群众对法院队伍和法院工作满意度进一步提高。要达到这一预期效果,需要重点抓好四个环节:

一是认真学习,提高认识。全省法院要组织全体工作人员认真学习胡锦涛总书记关于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的重要指示;关于坚持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讲话;学习邓小平申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三代领导人关于法治理念的论述;学习罗干同志2005年全国政法工作会议报告及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研讨班上的重要讲话,中央政法委编写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读本》。要引导大家深刻领会精神实质,从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高度、确保法院工作正确方向的高度、建设高素质法院队伍的高度,深刻认识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为保证学习效果,可采取集中办班与个人自学相结合、专题辅导与座谈研讨相结合、理论引导与实践教育相结合等灵活多样的方式,组织好学习教育活动。

二是理清思路,寻找差距,澄清认识,武装头脑。要围绕依法治国、司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等五个专题,深入讨论,引导法官和其他工作人员认真清理自己的思想,查找指导思想各项工作和实际中的差距,克服西方法律思想的负面影响,清除极“左”的观念和特权残余思想,澄清模糊的认识,在思想上真正搞清应该坚持什么、反对什么、防止什么,确保人民法院队伍永远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法律的社会主义政治本色。要通过深入的学习教育活动,使全体法官和其他工作人员全面准确地理解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本质要求和深刻内涵,并自觉地在司法工作中贯彻实践“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等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内涵和实践要求。

三是领导带头,抓好培训,深入研讨。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中,全省法院各级领导要率先垂范带头学习,带头研讨,带头理清思路,带头整改,充分发挥表率作用,并以此激励、引导和带动全体法官和其他工作人员,自我学习,自我提高,自我完善。各级法院要把这次活动作为一项政治任务精心组织,周密安排,坚持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上级法院要加强对下级法院的督查指导工作,帮助下级法院解决生活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省院和各中院要结合各自实际利用举办专家、学者和领导讲授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专题报告会或者研讨会等形式,对辖区法院中层以上领导进行集中培训和研讨;基层法院要结合自身存在问题,特别是专项整改中查出的问题,涉诉信访反映出的问题,按照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要求,对业务骨干,重点岗位的工作人员进行专项培训。省法院还应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的内容作为法官学院青海分院培训班的培训课程。

四是结合专项整改,认真对照检查,解决审判工作中存在的与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不相符的突出问题。

近年来,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活动,特别是规范司法行为的专项整改活动,全省法院在解决法官队伍和法院工作中的突出问题上做出了一定努力,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然存在一些需要继续认真解决的问题。为此,全省法院要在这次教育活动中,结合专项整改,认真对照检查,通过自查、互查、上下帮查,开门整改等形式,继续查找自身存在突出问题,认真分析思想根源,从职业道德、审判纪律和工作作风上找差距,从司法水平,办案质量上找差距,把是否解决了与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不相符的突出问题作为衡量教育活动成效的一项重要标准。针对查摆出的问题,制定整改措施,认真加以整改和规范。特别是要注意法院工作的规范化问题,抓住容易出问题的岗位和环节,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逐步落实,中央政法委提出的三年规范化建设目标。

裸胸主义:健康无束缚 篇6

论胸罩与“便便”的关系——日本奈良女子大学

这项日本奈良女子大学的研究,针对的是女性佩戴胸罩是否会影响日常排便。实验者被惨无人道地要求在如厕后称量自己的便便。经过3周令人崩溃的实验后,研究人员终于得出了他们的重口味结论:不穿胸罩时平均每周的排便量要比穿胸罩时多出近50%!并且有71%的受试者在穿胸罩的一周里有着更多的“无便日”。

“裸胸主义”抬头

这项研究再一次勾起女生们的向往——裸胸主义!真希望有一天,这又勒、又热、又麻烦的胸罩也能像女人裹小脚一样被社会抛弃,那是多么美好啊!

咱为啥非要带这两块布出门?

每每思考到这个问题滴时候,都倍感无奈,女生为啥非要戴着这两块布出门呢?你看男生都不用!我们要穿高跟鞋,我们要用卫生巾,这些惩罚还不够吗?为啥还要戴上这个麻烦的东东呢?!你真滴是为了“挺”吗?

N多受访者给出的前五名理由包括:

1.实属无奈!姐纯粹是为了遮挡;

2.怕下垂啊!还保护血管哦;

3.据说有防撞功能,避免擦伤和碰痛;

4.防震!!!不穿你敢跑敢跳?

5.为了“挺美”!不仅要穿,还要显大!

欧洲文艺复兴以前,女性身体几乎不加束缚,贵妇们穿上衬裙作为内衣。

之后出现能托高乳房的束胸内衣,但会使肌肉松弛、内脏器官变形,使女人们弱不禁风。18世纪中期,欧洲出现了一股由医生发起的反束胸运动。

1859年,一个叫亨利的纽约人就为他发明的“对称圆球形遮胸”申请了专利,被认为是胸罩的雏形。为女人乳房做衣服也能养家糊口,亨利可谓现代胸罩业的先驱者。

1907年,法国设计师保罗·波烈以V领外衣取代了过去几乎没有任何空隙的紧口领子,并发明了最早的胸罩。

美国人雅丽·雅各布用两块手帕和一些丝带做了一件简单的内衣,申请了第一个胸罩专利,卖给华纳兄弟公司后,引进了罩杯体系,将胸罩分为:A、B、C、D。

20世纪50年代,以玛丽莲·梦露、索菲亚·罗兰等影星为代表,丰满匀称的体型引领了那个时代的美,胸罩的设计开始重点突出女性丰满的胸部。

“侍女胸罩”公司發迹于上世纪20年代,始终坚持制造有托举功能的胸罩,塑造女性弧形曲线。上世纪60年代性解放时期,侍女的广告语变成了“我梦见我戴着侍女胸罩,抓住公牛的角。”颇有性意味。

之后胸罩的变化就令人眼花缭乱,内衣外穿、雪糕筒胸罩,魔术胸罩、硅胶胸罩、乳贴……种种花样,令世界为之侧目或尖叫。

在美国,每年仅最大内衣品牌“维多利亚的秘密”就能创下超过30亿美元的营业额。

从此,罩杯成了一场女人的战斗

为了“斗争”的胜利,BRA早已脱离了“保护乳房”的作用,而追求“大”“挺”“美”。你没看见各大内衣厂商铺天盖地的广告语,都是让女人更“挺美”!咋就没人说:让你的乳房不遭罪?!

钢圈

据说这是“女人挺美”的法宝,又据说,胸罩的钢圈,已经成了各大侦探小说中的热门武器,可以一戳毙命。

加厚

如果没有足够的肉,就加足厚的垫!至于是否会阻碍乳房呼吸,这是次要的。

塑型

用勒死牛的力,把各种赘肉塞进BRA里,呼吸困难,乳腺疼痛。为了美,拼了!

磁铁

BRA上面装磁铁,号称兼具保健按摩功能。这等神奇的物件,有木有用不知道,倒是看到有人抱怨越穿越痛。

不合适BRA 不只是杀手

从乳腺增生到乳腺癌

如果胸罩过小尤其是下围钢圈又硬又紧,就会影响血液循环,造成乳房缺血、痉挛,引起增生。每天戴胸罩12小时以上的女性比短时间或者根本不戴胸罩的女性乳腺癌风险高21倍。

从肩背痛到颈椎病

骨科门诊经常有一些年轻女性说自己肩部不适,尤其是肩背酸痛、胸闷、头晕、头颈部转动时有针刺感。检查多发现肩、背局部肌肉有不同程度的老化。临床上称为“胸罩综合征”。

从呼吸困难到心肺受损

有人为了漂亮还会买过紧的文胸,因为可以显得胸大、乳沟深,其实这样也很容易对胸口造成压迫,对心肺功能造成影响,产生胸闷、气促呼吸不畅等,天长日久,危害不容小觑。

专家说

1.请把海绵材质的罩统统扔掉!

胸罩里的海绵恰恰是不利于乳房生长的物质。海绵天天盖着那个属于女性标志的地方,你有没有发现,你的乳头越来越黑了,乳腺增生等胸部疾病也不知不觉发生在自己身上?

2.若想不患乳腺癌,先给乳腺松松绑。

很多女性为追求“挺好”身材,经常戴挤压型胸罩或紧身胸衣,再加上一早出门到晚上回家,乳房更是被“禁闭”十多个小时,这样做的结果等于让女性向可怕的乳腺癌靠近一大步。

脱还是不脱?这是个问题!

女人要挺美!

胸罩是上帝送给女人的礼物!它让女人身材窈窕,它让女人更有味道,它不是束缚,而是还原了乳房应有的姿态。不戴胸罩而不被觉察,那是飞机场女生和七八十岁的老婆婆!胸罩让女人更女人!

裸胸主义,裸裸更健康!

我已经受够了这折磨女人的胸罩了!古代裹脚是为了小,如今塑胸是为了大,但本质上没有区别,都是为了“变态美”!我为什么要为了养别人的眼而摧残自己的健康?!该脱就脱,更健康!

就是要裸胸!

“真空”不是为了性感,而是为了身体健康!乳房又不是QQ糖,随你捏成什么形状!白领们总叫着回归自然,要吃得自然住得自然,别忘了乳房也要“住得自然”。别说你不好意思,总有允许你好意思的时间,抓紧每一刻,乳房要自由,能多一秒是一秒!

周末:拉上窗帘爱谁谁

拉上窗帘,别说裸胸,你都可以裸奔!周末让它们舒服地透口气吧。专家建议每周至少裸胸一天。

睡觉:盖上被子爱谁谁

睡觉就没必要端着了吧!让乳房夜夜自由。8小时香甜的睡眠给了乳房8小时血液畅通的机会,是对束缚了一天的乳房最基本的养护。

度假:没人认识爱谁谁

如果上班时间觉得放不开,那在没人认识你的度假时间里,就有足够的理由还乳房自由。没有Bra捆绑的身体会带动精神一并放松下来。

傍晚遛弯:黑咕隆咚爱谁谁

虽然有人叫嚣说穿睡衣上街有伤风化,但不穿胸罩遛弯——嗯……这个应该不算吧,哈哈。

春秋冬季:外套够厚爱谁谁

健康写实主义 篇7

1. 建构主义理论学习基础

建构主义作为一种新的认知理论, 它提出了一种与传统的客观主义不同的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是不确定的, 知识的学习过程就是知识的建构过程, 这一建构过程必须由学生主动地去完成。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 不仅要求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且要求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也就是说, 建构主义提倡在教师指导的前提下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 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一种学习方法。

2. 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基本理念

2.1 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基本理念

2.1.1 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性质决定了该课程是在学校教学中落实“健康第一”的主要途径, 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能够达到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目标。

2.1.2. 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

兴趣是激发和保持学生行为的内部动力, 体育教学内容的选择要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 努力满足学生的运动需要。体育教师与学生要建立一种合作与互动的关系。

2.1.3 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生作为教育的对象是具有自觉能动性的活生生的人, 是认识和实践活动的主体, 是学习的主人。体育与健康课程以学生发展为本, 通过体育来促进学生身心发展来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2.1.4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

每一个学生的天赋本来就存在个别差异, 通过后天的影响这种差异程度也随之大大加深了。体育教师对学生表现出来的不同兴趣、爱好、性格、技能等应该给予重视和培养, 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

3.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体育健康课程的结合

3.1 体育与健康课程中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从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我们可以很好地发现建构主义和体育健康课程的结合。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改革力图从根本上扭转人们对体育教学的片面看法, 认为体育教学过程是师生共同进行的、双边互动的、促进学生认识和发展的过程。因此, 体育与健康课程中的建构主义必须从教师与学生两个方面来进行认识。

在教师教方面, 教师要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而赋于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主动性, 改变惯用的把学生作为知识的“容器”进行灌输的、“填鸭式”的、落后的教学方式, 为课堂教学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

在学生学方面,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提出的以学生发展为中心, 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 确保每个学生受益。学生要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 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3.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体育课程教学中的实践应用

3.2.1 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在活动中教学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是不确定的, 知识的学习过程就是知识的建构过程, 这一建构过程必须由学生主动地去完成。所以教师在设计体育课程时要时刻把学生放在第一位, 以能够让大多数学生受益为前提, 要从以前的表演者转化为指挥者。例如:体育教师教授学生如何进行双手胸前传球, 在以前很可能他会花大量的时间进行讲解双手胸前传球的作用、意义以及动作要领等, 短短的一堂课时间老师讲解用了半节课再加上课前的热身运动以及课后小节等等, 学生在体育课上几乎成了听众, 他们锻炼的时间少得可怜。然而, 通过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后体育教师就会在体育课上让学生先动起来, 在他们实践过程中进行纠错讲解。这时, 教师很可能会用简短精练的语言和学生进行讲解篮球双手胸前传球的动作要领然后让学生实践操作, 在此过程中老师通过观察学生的动作, 并进行纠错指导, 在指导过程中再次强调规范动作以及作用。

3.2.2 重视学生的方法获得———授之以渔

“授之以渔”指体育教师不仅要传授给学生运动技能, 更主要的是要让学生掌握获得技能的途径, 培养他们自主锻炼、自我指导的运动习惯。在体育课上, 教师可以通过在教学生运动技能时渗入一些保健知识, 损伤的预防或者强调动作技能达到自动化的几个阶段等。比如:体育课教的主要内容是短跑。在学生运动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知道提高速度素质的方法, 在短跑过程中对水分的补充应该强调少量多次, 运动后, 教师可以让学生了解短跑消耗的主要是糖, 所以课后注意适当的补充。教师通过教授学生这些运动方法和运动原理, 能够让学生终身受益。

3.2.3 创设问题情境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出:学生实现知识的意义建构需要一定的学习情景。因此, 体育教师在教学中通过精心设计, 把学习的内容转化为问题或转化为学生感兴趣、乐于参加的形式呈现给学生, 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 从而创设一种问题情境和学习情景。例如:教授篮球时, 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可以设一些类似NBA的情境, 给学生看一段NBA精彩的集锦让学生兴奋起来, 然后降低篮筐的高度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感受一下灌篮的感觉, 接着在上课时给学生编号, 这些编号和NBA中的球星的号码相吻合, 这可以让学生体会球星的感觉,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再通过插播音乐来调节课堂气氛, 一堂课后保证每一位学生都还沉浸在球星的喜悦中时教师已经不知不觉的把篮球的一些技法教给学生了。

3.2.4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了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在我们体育教学中也可以通过教师的设计来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例如:体育教师教完一套广播操后可以组织学生自己也编一套广播操, 每人至少编一节操, 下堂课前可以先让学生展示一下然后由学生去评比, 最后教师根据学生的评比结果组成一套属于学生自己的广播操, 并让学生互相教学。

由此可见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体育教学的实践中无处不在, 他已经和体育教学互相融合在一起了并时时指导着体育教学。

健康写实主义 篇8

关键词:中职学校,人本主义,学校管理

一、引言

我校是一所中职院校, 中职学校学生工作面临着社会转型、生源萎缩、管理落后、学生心理健康等因素的挑战。本文结合我校实际, 就如何在职业学校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问题, 从罗杰斯人本主义心理学思想出发谈几点认识。

二、当前现状

1.学生工作的期望与现实的效果不对称。学生工作者肩负着育人的重任, 怀着满腔的热情。然而严峻的现实粉碎了他们的希望, 学生工作比我们想象的要难得多, 目标的达成度比我们预计的要低得多。主要原因有: (1) 学生综合素质差。中职学校招生面向初中毕业生, 学生成绩限定相对较低, 对学生的基本素质无从筛选, 甚至有时有的专业还面临招生困难的问题。在这些学生当中, 不少人把社会的不良风气带入校园, 使学生工作愈加难做, 学生厌学的情绪特别浓重。 (2) 学生学习能力差。中职学校的学生一部分来自弱势群体, 家庭成员整体文化水平低, 家长对孩子的学习无严格要求。还有一部分家长因为工作繁忙, 将孩子送到中职学校只图代其照管。至于孩子能学多少技术, 家长并不在意。多种原因导致一部分学生不思进取, 自由散漫。

2.付出与回报不对称。学生工作的付出是巨大的, 班主任常常是天天“跟班”, 而效果往往是微乎其微, 甚至是零效应, 负效应。

3.学生的价值取向向多元方向发展。当今时代各种思潮扑面而来, 鱼龙混杂。而缺少明辨是非的学生极易受不良思想的影响而形成错误的价值观。他们有的把互相攀比看成一种新的时尚, 有的信奉个人主义, 一切以自我为中心, 一切从个人利益出发。

4.社会缺乏对他们的尊重。一路走来他们成为了普通高中的“剩余品”, 内心充满着敌对和不满。有些学生在学校甚至拉帮结派, 把自己变成“刺猬”以便不受伤害, 在群体中寻求尊重和威望, 满足自我实现的愿望。

三、罗杰斯人本主义心理学思想的启示

1.人本主义心理学强调学习和行为中人的因素, 认为情绪、情感、意向、态度、价值观和人际之间的关系在学习和人格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如果教师能与学生建立良好的交往关系, 就能更好地引导学生发挥潜能, 达到理想的学习效果。

2.人本主义心理学相信, 人是一种成长过程中的存在。因此在人的一生中行为动机不断指导着人自我结构趋向完善。同时人类有机体有能力进行自我指导, 能够对自己存在方式负责。在自我实现的动机驱动下, 在提供了适当的成长和自我实现的环境与机会时, 人性就能像健康完善的方向发展。

四、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可从以几方面入手

1.教师对学生应当有真诚真实的态度。尊重学生、珍视学生, 在感情和思想上与学生产生共鸣。只有当教师用真我而不是假我与学生建立关系时, 才会取得理想的教育效果。教师要能感受学生面对新问题的畏惧和踌躇, 体验学生解决问题后的欣慰, 理解学生偶尔的淡漠和探求知识的艰辛与努力。

2.教师应像治疗者对来访者一样对学生产生同情式理解。从内心深处理解学生的反应, 敏捷的意识到学生对待问题的态度和看法。同时教师还要学会赞赏学生, 包括感情、意见和人格。

3.教师把学生当作一个完整的个体加以接受。以学生为中心, 树立管理主体多元化的思想。教师是学校集体管理的组织者、领导者, 教师的工作水平直接关系到学校管理工作的效能。但若只强调教师的主导而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观能动性, 忽视学生是个完整的个体这个事实。忽视人性是发展的具有自我实现的潜能, 就会导致学校管理只突出一个“管”字, 并不是要求教师管、控制、甚至惩罚等手段对学生进行管理。这样就扭曲了管理的真正含义。学校管理不是教师对学生的看护、卡, 而是学校内部的一种职能化过程, 是全体成员积极主动参与协调一致实现共同目标的过程。教师不仅要从理论上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 更重要是帮助集体成员担负起主体职责, 成为真正的主体。

4.信息公开。管理者和被管理者都是人, 都具有人的特征, 人的需求以及人的求职动机。因此, 必须实行人性化管理, 不能实行愚民政策。双方的信息是公开的, 被管理者不得隐瞒自己的实情, 管理者也不得隐瞒管理信息。这是人本主义管理的基本要求。

5.评价公正。对管理者和众多被管理者要用一种标准, 切忌用双重标准。要知道评价意味着管理者发出了管理信息, 要求所有的被管理者朝着这一目标努力。因此, 要用制度来评价, 不能以一人评价, 也不能被管理者相互评价。

6.制度民主。制度的制订要采用民主程序, 用心听取管理方意见, 尊重管理对象。有时候, 管理者在确定一项工作或一项管理制度时殚精力竭, 他们认为是完美无缺的, 而在被管理者看来, 犹如八国联军瓜分了中国。因此要求被管理者参与制度制订, 制度一旦制订, 要不折不扣实行。

7.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保障体系建设。中职学生正处于青春期, 各方面可塑性很强, 并且易受外部环境的诱惑。因此, 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保障体系建设很有必要。首先, 应该普及心理健康基本知识, 使其了解简单的心理调适方法, 认识心理异常现象, 掌握心理保健常识等。其次, 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德育课课程体系之中, 一般每学期不少于10学时。要开展心理辅导与咨询工作, 对学生的心理行为问题给予指导, 帮助他们排解心理困惑。

总之, 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 促进学生健全的人格发展, 帮助学生解决心理困惑和心理行为问题, 并给予科学有效的心理辅导与咨询, 从而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这是我们每一位职校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让我们不断提高个人业务能力, 认真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为每一名学生的未来, 为每一个家庭的幸福不断努力。

参考文献

[1]吴增强.学校心理辅导通论[M].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2]陈青萍.现代临床心理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健康写实主义 篇9

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是认知心理学的一个分支, 由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于20 世纪60 年代最早提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特别强调学习者的自主建构、自主探究、自主发现, 并要求将这种自主学习与基于情境的合作式学习、基于问题解决的研究性学习结合起来[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 认为学生对于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不断认知和双向建构的过程, 是学习者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与新信息相互作用的产物。是主体和客体之间不断 “同化”与 “顺应”的过程。学生是信息活动的加工者, 也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 而不是外部信息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客体。教师是意义构建的帮助者、指导者。教学应特别关注学习者的认知功能和教师在学习过程中的指导作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习环境, 即 “情境” “协作”“交流”和 “意义建构”四个要素的重要作用[2]。情境是为学生学习所提供的真实的情境或者真实的问题; “协作”是指教师和学生、学生与学生的协作, 协作有利于学生意义的建构, 通过协作完成对学习资料的收集整理、提出假设与进一步验证、完成学习进程的自我反馈和成果的展示。“交流”是贯穿在整个协作中; “意义建构”是教学过程的最终目标。

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下的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又称为教学结构, 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的指导下的, 为完成规定的教学目标和内容, 对构成教学的诸要素而设计的比较稳定的简化结构方式及其活动程序、方法或阶段[3]。教学模式是开展教学活动的一套方法论体系, 是基于一定教学理论而建立起来的稳定的教学活动的框架和程序。教学模式是教学理论的具体化, 同时又直接面向和指导教学实践, 具有可操作性, 它是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之间的桥梁。一个完整的教学模式包含五个因素: 理论基础、教学目标、操作程序、实现手段、结果评价[4]。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下的教学模式突出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以学生为中心, 构建课堂教学全过程。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自主性和积极性的基础上, 提高学生掌握运用理论知识, 研究、解决、分析实践问题的素质和能力。基于建构主义背景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模式改革集中在以下四个方面:

2. 1 课堂教学目标的分析设计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一门现代性、实践性、针对性和时效性很强的课程, 是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先导, 课堂教学结构总是指向一定的教学目标, 为完成一定的教学目标服务。课堂教学目标应该是具体的、可测的、全面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基础上设计的教学目标不仅仅是让学生掌握理论知识, 满足知识目标的要求; 还要注重确立能力目标, 构建主义教学的目标在发展能力上尤其重视发展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在拓展目标方面, 尤其重视学生自主学习的动机。落实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就是学生不仅要掌握课堂中心理健康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还要让学生了解如定义、特点等知识形成的过程、“亲历”探究知识的过程[5]; 掌握基本的心理调适方法, 进一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耐挫性, 在学习中善于发现问题、善于思考问题、进一步解决问题, 形成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达到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养的目的; 最终更深层次的目标是让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健康向上的人生态度。因此, 这样的教学目标要求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 这也是作为当代大学生应当具备的学习能力。

2. 2 教学过程的设计

教学过程即指教学活动的展开过程, 是教师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 借助一定的教学条件, 指导学生主要通过认识教学内容从而认识客观世界, 并在此基础之上发展自身的过程。教学过程由教师、学生、教材、媒体四个要素组成。因应试教育的影响, 传统教学过程强调教师和教材的地位, 忽视了学生的主动性。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下的教师角色是组织、促进、协助和指导者, 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 教学中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创新性, 最终使学生实现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在这个理论下的教学过程中所包含的要素意义发生了变化, 学生是所学知识意义的建构者, 教师是组织帮助者, 教材由原来的传授内容变成了主动建构的对象, 媒体是学生创设情境、协作学习、会话交流的认知工具。

2. 3 教学方法的实施

建构主义学习思想下发展起来的教学方法主要为三种: 支架式教学、抛锚式教学、随机进入教学[6]。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材是以专题的形式编写, 专题的选择都是针对大学生生活和学习中常常遇到的与心理和适应有关的内容。在此基础上, 采用抛锚式的教学方法取代传统的教学方法, 利用实际情境或动过多媒体创设接近实际情境的问题为基础, 所以也被称为 “实例式教学”。抛锚式的教学方法有这样几个步骤: 1、创设情境; 2、确定问题; 3、自主学习[7]。创设情境是使得学生的学习更在和现实情况基本一致的情境中发生。确定问题是指在创设情境的前提下选择出与本节课主题密切相关的问题。自主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提供有关资料、学习途径下自主的去解决所确定的问题。自主学习提高了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

2. 4 教学评价的设计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评价习惯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的以理论知识考核为侧重点的 “唯卷唯分”的闭卷考评方法来衡量学习是否掌握了, 很少甚至没有反应案例实践问题的技能操作。加之, 阅卷过程过于标准化, 缺乏灵活性, 对一些灵活性、主观性较强的题目甚至也按照标准答案要点给分。这种考评方法仍以考察学生的知识记忆为主, 忽略了学生运用心理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不利于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下的教学评价要结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性质、学生的心理特点。因此, 在教学评价的环节根据各小组PPT内容、讲授表现、协作学习的表现、教学反思给予评价打分, 并将此纳入到平时成绩中, 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考核方式单一的弊端。

3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下的教学过程设计

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将教学过程分为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和心理发展水平基础上确定教学目标、创设问题情境、协作学习、商讨会话、意义建构、效果评价六个环节。抛锚式教学方法的实施以第七讲大学生人际关系为例进行展示。人际关系问题是大学生进入大学后十分重视的问题, 很多大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前就由长辈或者其他学长 ( 学姐) 告诉他们在大学里一定要有交心的朋友, 一定要有人缘, 有自己的朋友圈。但很多大学生还是会面临人际交往的问题, 其中最多的莫过于宿舍关系问题。室友之间的矛盾如果处理不及时将酿成无法挽回的局面, 很多高校室友因小矛盾造成的悲剧每年都有发生。这一讲中要学生学会基本的理论知识, 了解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特点, 学会如何与人交往, 在大学中该怎样与同伴的相处。第一个环节创设学习情境, 我们使用了最常见的一个宿舍关系案例———她们为何不喜欢我。这一案例也是我咨询案例中的一个, 很具有代表性, 是讲一个宿舍中四个女生, 其中一个女生受到其他三个女生的排挤的案例。将这个案例作为 “锚” ( 学习的中心内容) , 用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探索的精神。并且, 教学中我又通过多媒体播放了 《心理访谈》的短片———宿舍你我他。然后进入第二个环节确立出了四组问题: 第一, 你认为什么是人际交往? 第二, 学生中出现宿舍关系通常采取的措施有哪些? 第三, 这些措施所导致的后果是什么? 第四, 有没有更好地方式去解决宿舍交往的问题? 抛出这些问题之后,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迅速展开了讨论, 他们集思广益, 协作学习, 共同查阅我校电子文献数据库的资料。讨论的结果使得当前所学的概念更加明朗化, 意见更加一致化。在这里需要说明学生小组是在学期开始之前以考虑学生的爱好、能力和意愿为前提下确立的。学生了解了自己在宿舍中关于人际矛盾出现之后的处理方式, 也认识到这些方式的弊端, 自己认真分析提出的解决方式并进一步对比, 找出最为合适的处理方式, 这个过程也是学生意义建构的过程。商讨结束之后, 各个小组确立出自己最后问题的答案进行成果展示。各小组展示成果的形式多种多样, 有的采取选择小组代表的方式进行汇报, 最后由其他组员进行补充的汇报, 有的小组采取角色扮演的形式进行问题的解决。学生在建立概括自己观点、分析反驳别人观点的过程中对自己的观点进行反思性推敲和检验、重新建构出自己合理的观点。最后的结果评价过程结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性质、学生的心理特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应用性特别强的课程, 不能仅仅看试卷分数。因此, 在教学评价的环节需要根据各小组协作学习、共同商讨、成果展示中PPT内容、讲授表现、角色扮演、教学反思等方面给予评价打分, 并将此纳入到平时成绩中, 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考核方式单一的弊端。

4 小结

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背景下, 建构结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模式。新型教学模式的实施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他们在新型的教学模式中学会了利用我校的图书馆的电子数据库, 并且学生是带着问题, 怀着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坐在教室里进行学习。在课堂中他们互相阐述自己的观点, 分析辨析自己与他人的观点的优劣, 并且通过各种形式展示自己小组的讨论结果。在此过程中, 学生可自然、愉悦地获取并较牢固地掌握相关知识。

参考文献

[1]何克抗.关于建构主义的教育思想与哲学基础——对建构主义的再认识[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2004 (3) :12-16.

[2]罗莉.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大学英语课程设计——以《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为例[J].英语广角:学术研究, 2015:59-61.

[3]张保华.中学历史教学研究[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175.

[4]余胜泉, 马宁.伦教学结构——答邱崇光先生[J].教育技术通讯, 2003.3

[5]张明.让学生亲历探究知识的形成过程[J].考试周刊, 2011.

[6]田所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下的历史教学模式初探[D].云南师范大学, 2008:19.

健康写实主义 篇10

但是, 酒的负面效应不容忽视。许慎《说文解字》曰:“酒, 就也, 所以就人性之善恶。一曰造也, 吉凶所造也。”酒既可制造吉利, 也能制造凶险。李时珍《本草纲目》曰:“酒, 天下美禄也。少饮则和血行气, 壮神御寒, 消愁遣兴, 痛饮则伤神耗血, 损胃亡精, 生痰动火。”这是古人对饮酒利与害的高度概括。过度饮酒有害健康, 引发各种疾病, 还会造成记忆力衰退, 智力下降等不良后果。醉酒后, 大脑反应迟钝, 记忆力下降, 失去判断能力和控制能力, 会造成严重的不良后果, 轻则误事, 重则丧生。所以, 酒事非小事, 它关系到个人身心的健康、事业的成败、生命的安危, 关系到千千万万个家庭的和睦与幸福, 关系到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兴旺与衰败, 可不慎哉。

然而, 中国人对饮酒问题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 特别是对过度饮酒的危害性认识不足。据调查, 近年来, 我国饮酒人数一直呈上升趋势, 目前我国酒民已超过5亿人。这些人中, 又有近四成人每天饮酒1次以上。2007年2月, 由中国保健协会、中华医学会等多家单位联合发起“健康饮酒中国行”活动, 历时近一年, 在全国120余个城市开展了调查。据调查报告, 我国饮酒群体的酒量平均为单次2.7两 (以38度酒为标准) , 折算为纯酒精41克。这个量超出了国际安全饮用标准, 也超出了我国现行的安全饮用标准 (世界卫生组织国际协作研究指出:男性安全饮酒的限度是每天不超过20克酒精;我国现行的标准是日酒精摄入量不超过15克) 。而西北人每次饮酒量超过3两, 远远高于其他地区。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的社会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 中国人的经济条件有了极大的改善, 经济收入增加了, 生活水平提高了, 酒由一种逢年过节才能享用的奢侈品变成了一种日常生活用品。但随着酒事活动的日渐频繁, 在全国各地却刮起了一股狂喝滥饮之风, 落后的不文明的饮酒习俗正在吞噬着改革开放的胜利成果, 滋生着社会不和谐因素, 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念背道而驰。

一、中国酒文化的现状与糟粕

(一) 饮酒观念落后, 对酒害的认识不足

以多饮豪饮为荣为能, 以劝人多饮为礼为敬。“酒量是胆量, 酒瓶是水平, 酒风是作风, 酒品是人品。”“感情薄, 喝不着;感情浅, 舔一舔;感情深, 一口吞;感情厚, 喝不够;感情铁, 喝吐血”正是这种饮酒理念的真实写照。殊不知酒量有大小, 体质有强弱, 情绪有高低, 心情有好坏, 志趣有异同。无论自饮过量, 还是劝人强饮, 都有违自然中和之道。自饮过量, 伤身败体;劝人强饮, 有伤和气, 强人所难, 非君子所为。

在国际上, 酒已经被认为是一种软性毒品。《国际禁毒公约》中, 酒、烟和毒品一并被认定为“有依赖性特性”的物品。不仅高度白酒, 就连啤酒也会导致酒依赖。然而我国饮酒人群对酒害的认识却明显不足, “饮酒状况调查”显示, 对于“饮酒会成瘾, 应尽量少饮或不饮, 特别是不能每日饮”这种健康饮酒观念, 赞同的人不到30%, 甚至有21.49%的人认为“只要不喝醉, 在酒桌上斗斗酒也未尝不可, 会有更好的氛围”。中国保健协会秘书长徐华锋因此表示, “适量、健康、文明”饮酒理念的引导和树立工作在我国仍任重而道远。

(二) 过量饮酒导致国民身心健康水平下降

2008年1月24日, “健康饮酒中国行”活动组委会在京公布了《2007年度中国25省民众健康饮酒状况调查报告》。报告显示, “我国饮酒人群整体的身体健康状况堪忧, 有57%的酒民身体健康状况处于亚健康及其以下水平”。令人担忧的是饮酒大军中, 竟然有一大批是青少年和儿童。根据有关资料, 我国嗜酒者已达三亿人, 其中近一亿人是青少年, 目前我国两亿少年儿童中有八千万会喝酒。青少年饮酒严重损害了他们的身心健康和影响智力发展, 毫不夸张地说, 继鸦片之后, 酒正在制造新一代的“东亚病夫”。

(三) 酗酒劝酒引发严重社会问题

世界卫生组织的相关数据表明, 至少有60种疾病与过量饮酒有关, 我国每年至少有11万人因过量饮酒导致酒精中毒死亡。每年由于酒后驾车引发的交通事故有数十万起, 其中死亡事故半数以上都与酒后驾车有关。酒后引发家庭暴力, 影响夫妻感情、导致婚姻破裂的事情时有发生。酒后打架斗殴, 伤人亡命的事件比比皆是。我国因打架斗殴被拘役、教养或判刑的青少年中, 有相当一部分与酗酒有直接或间接关系。劝酒逼酒恶习还引发了一些被劝人因酒精中毒死亡而导致的法律纠纷。

(四) 公款吃喝成风, 败坏了党风政风

我国各级地方政府公款吃喝风日盛已是不争的事实。一些领导干部带头吃喝, 上行下效, 相互攀比, 恶风愈演愈烈。据报道, 全国公款吃喝开支1990年为400亿元, 1994年突破千亿大关, 而2004年则达到3700亿元。这不仅造成了严重的财力资源浪费, 而且严重地影响了干群关系, 滋生社会不满情绪, 败坏了党风政风。虽然从中央到地方, 各级权力部门曾发出过一道道禁令, 但这些禁令顶多管一阵子, 不久便过期无效。所以一位市纪检委书记说:“从建国到现在, 中央禁止大吃大喝的文件下发了几十个, 还是没管好一张嘴。”“不贪污, 不受贿, 吃吃喝喝有啥罪”是公款吃喝风的道德心理基础, “上午是包公, 中午是关公, 下午是济公”是公款吃喝风现象的真实写照。

(五) 不正当的请客送礼败坏了社会风气、滋生腐败

一些不法分子和别有用心的人, 利用酒的兴奋作用和麻醉作用, 来达到他们的个人目的。有些领导同志和政府机关工作人员, 在正常情况下, 头脑能保持清醒, 坚持原则。但是一上酒桌, 酒杯一端, 就情绪兴奋, 头脑发热, 失去判断力和原则性, 置国家利益、党性原则和法律正义于不顾。“酒杯一端, 政策放宽;大名一签, 无法无天。”不该答应的事情答应了, 不能办的事情能办了, 不该拿的钱财敢拿了, 不该做的事情敢做了, 被不法分子拖下水, 走上犯罪的道路。

商场如战场, 在商场上, 作为百战百胜的利器, 酒的亲和作用和兴奋作用更是被发挥的淋漓尽致。据统计, 我国第一大饮酒职业群体是工商业者。饮酒是他们的工作需要, 也是他们工作的主要内容。无酒不成事, 商场上的许多事情必须在酒桌上办, 这是心照不宣的规矩。酒桌上和谐热烈的气氛有利于双方联络感情、沟通意见、求同存异, 实现共赢。但是不可否认, 其中也充满了“看准对象, 猛灌酒浆;喝得醉眼朦胧, 再签协仪合同”式的尔虞我诈。显然, 这是一种落后的经商习俗。

此外, 在我国, 高档名贵酒作为首选礼品, 几乎成了行贿受贿的代名词。以致出现了外国人无法理解的“买的人不喝, 喝的人不买”的购买与消费两相背离的怪现象。

(六) 工作日内饮酒影响工作效率, 诒误工作, 甚至渎职犯罪

随着酒事活动的日益增多, 有些人不仅节假日喝酒, 工作日也要喝酒;不仅晚上喝酒, 中午也要喝酒, 有的甚至早上也要喝酒。老百姓形容的好:“吃半天, 喝半天, 酒足饭饱睡半天, 要办的事等明天, 天天如此赛神仙。”“早晨别喝多, 上午有工作;中午别喝醉, 下午要开会;晚上别喝倒, 老婆还得找。”酒后上班, 大脑昏昏沉沉, 精神萎靡不振, 注意力不集中, 判断力下降, 严重影响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诒误工作, 有的给国家和集体造成重大损失, 导致渎职犯罪。

(七) 铺张浪费严重, 耗费时间和财力

目前中国人的酒事活动名目繁多, 竟相攀比, 大事小事, 有事无事都要请客摆酒。少则一两桌, 多则十几桌, 乃至几十桌。出门要送行, 归来要接风, 婚嫁要庆贺, 生日要祝寿。金榜题名时、升职长工资, 都要请客摆酒。什么迁居酒、迁职酒、谢恩酒、生日酒、满月酒、同乡酒、同学酒、战友酒、商务酒、接待酒、迎宾酒、喜庆酒、获奖酒、丧葬酒, 名目繁多, 不胜枚举。各类名目的酒事活动成了普通百姓沉重的负担, 令人应接不暇、叫苦不迭, 不仅浪费财力, 而且虚耗宝贵的时间。我国几千年农耕文明培育的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正在逐渐丧失, 暴殓天物、挥霍浪费的陋习大肆风行。

(八) 政府对饮酒消费管理的不作为

可以说, 目前我国政府对饮酒消费管理的重视程度不够, 管理措施不得力。公款吃喝风治了几十年, 不仅没治住, 而且愈演愈烈。在法律和管理制度层面没有制定必要的规范饮酒行为的约束机制, 特别是对青少年和儿童饮酒没有制定必要的保护措施。对饮酒的危害性宣传不够, 从危害性来说, 饮酒的危害性要远远超过吸烟。吸烟有害身体健康, 而饮酒过度不仅有害身心健康, 而且会引发一系列的严重社会问题, 滋生社会不和谐因素。吸烟有害身体健康已成大众共识, 由于酒的两面性, 饮酒的危害性还不为很多人所接受。从社会经济效益的角度看, 每年过度饮酒所造成的社会经济损失远远大于国家从酒的生产和销售中获得的经济收入。所以, 政府应痛下决心, 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 加强对饮酒危害性的宣传, 加大对酒的生产、销售和消费的管理力度, 倡导和树立健康、文明的饮酒理念, 把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下健康文明的酒文化摆到应有的议事日程。

二、中国古代的酒文化建设

由于饮酒效应的两面性, 为了使酒的正面效应得到发挥, 负面效应得到抑制, 历代统治者都对酒的消费加强管理和引导, 管理制度和措施的内容越来越丰富, 形式越来越多样化。其中许多方面对于我们今天仍然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酒诰》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成文的规范饮酒行为的管理制度, 至今仍然闪现着高度的政治智慧。《酒诰》是周代一篇著名的带有政令性质的历史文献, 相传为周公姬旦所作, 约成文于公元前十一世纪中叶, 距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周公认为, 夏桀与商纣亡国有极为相似的历史原因, 那就是酗酒丧德。据史料记载, 夏商二代统治者饮酒的风气十分盛行, 夏桀“作瑶台, 罢民力, 殚民财, 为酒池糟纵靡靡之乐, 一鼓而牛饮者三千人”。商纣饮酒七天七夜不歇, 酒糟堆成小山丘, 酒池里可行舟。夏桀与商纣“荒湎于酒”, 以至于国沸民怨、自取灭亡。周公总结历史教训, 在分封康叔去商朝旧都朝歌的时候, 特意制定和发布了这篇《酒诰》。

第一, 《酒诰》以国家典章制度的形式, 从国家制度的根本大局上, 解决社会教化的规范问题, 革除殷商以来的酗酒恶习, 以巩固周代的政权基础。体现了周公作为一个杰出的政治家的深谋远虑。

第二, 《酒诰》规范了人们的饮酒行为, 倡导和树立“适量、健康、文明”的饮酒理念:“无彝酒” (不要经常饮酒, 平常少饮酒) ;“饮惟祀” (只有在祭祀时才能饮酒) ;“孝养阙父母, 阙父母庆, 至用酒” (酒要用来孝敬父母, 为父母、长辈祝福时, 可以喝一些酒) ;“德将无醉” (饮酒要有节制, 不要喝醉) ;“惟土物爱” (要珍惜和节约粮食) ;“勿湎于酒” (不要整天沉醉于酒中, 无所事事) 。

第三, 为了提高政府工作效率和树立良好的政府官员形象, 《酒诰》规定政府官员不得随意饮酒:“殷献臣, 侯甸男卫, 矧太史友、内史友、越献臣百宗工, 矧惟尔事、服休服采, 矧惟若畴, 圻父薄违、农父若保、宏父定辟:矧汝刚制于酒” (殷国的贤臣、侯甸男卫的诸侯、朝中记事记言的史官、贤良的大臣和尊贵的官员、还有你的治事官员、管理游宴休息和祭祀的近臣、还有你的三卿、讨伐叛乱的圻父、顺保百姓的农父、制定法度的宏父:在饮酒问题上要严格要求自己, 要少饮酒尽量不饮酒) 。

第四, 由于酒特有的诱惑力, 聚众群饮势必酗酒闹事, 惹事生非, 犯上作乱, 为了加强统治和社会治安, 《酒诰》规定严禁聚众群饮:“群饮, 勿佚, 尽执拘以归于周, 予其杀” (聚众饮酒的, 不要放纵, 要全部抓起来送到京城, 将他们杀掉) 。

《酒诰》作为中国有史以来第一个关于酒文化建设的完整的国家典章制度, 对我国历代的酒文化建设产生了深远的历史影响。

历史上, 儒家学说被汉代以来的封建统治者奉为治国安邦的正统学说, 酒文化同样也受儒家文化的影响。儒家学说的核心是德和礼。儒家以德来规范饮酒行为, 用酒祭祀敬神, 养老奉宾, 都是德行。又因为酒是一种特殊的饮料, 饮酒过量, 便不能自制, 容易生乱, 制定饮酒礼节就很重要, 有时这种礼节还非常繁琐, 但大家都必须遵守。如果在一些重要的场合下不遵守, 就有犯上作乱的嫌疑。

我国古代饮酒主要有以下一些礼节:

主人和宾客一起饮酒时, 要相互跪拜。晚辈在长辈面前饮酒, 叫侍饮, 通常要先行跪拜礼, 然后坐入次席。长辈命晚辈饮酒, 晚辈才可举杯;长辈酒杯中的酒尚未饮完, 晚辈也不能先饮尽。

古代饮酒的礼仪约有四步:拜、祭、啐、卒爵。就是先做出拜的动作, 表示敬意, 接着把酒倒出一点在地上, 祭谢大地生养之德;然后尝尝酒味, 并加以赞扬让主人高兴;最后仰杯而尽。

在酒宴上, 主人要向客人敬酒 (叫酬) , 客人要回敬主人 (叫酢) , 敬酒时还有说上几句敬酒辞。客人之间相互也可敬酒 (叫旅酬) 。有时还要依次向人敬酒 (叫行酒) 。敬酒时, 敬酒的人和被敬酒的人都要“避席” (离席起立) 。普通敬酒以三杯为度。

酒礼作为一种自我约束的社会道德规范, 制定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健康文明的饮酒礼节, 即使在今天看来, 也具有其必要性和合理性。

三、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下健康文明的酒文化

社会和谐是人类追求的理想社会境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奋斗目标。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酒是一种文化的载体, 酒在我国承载着特殊的社会功能, 酒已经成为中国人道德、思想、文化独一无二的综合载体。酒文化作为一种习俗文化, 对促进人与人的团结和睦和人自身的身心和谐发挥着积极的重要作用。我们要继承发扬我国酒文化中重德明礼、尊祖交友、人际和谐、身心和谐、浅饮养身的精华。剔除奢侈浪费、滥饮伤身、酗酒滋事、不正当的请客送礼等糟粕。倡导和树立“适量、健康、文明”的饮酒理念, 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总结前人对饮酒消费管理的经验和中国酒文化的现状, 我们主要应从以下几个层面入手加强饮酒消费管理和酒文化建设:

(一) 各级政府和各级部门应提高认识, 高度重视酒文化的建设问题

要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从廉政建设的高度、从提高国民身心健康水平的高度, 加大对酒的生产、销售和消费的管理力度, 把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下健康文明的酒文化摆到应有的议事日程。

(二) 加强对饮酒消费的引导, 倡导和树立“适量、健康、文明”的饮酒理念

加强对过量饮酒的危害性的宣传, 使健康、文明、节制饮酒成为人门的自觉行为。加强对饮酒消费心理的研究, 科学合理地管理饮酒消费行为, 提高对饮酒消费管理的水平, 使酒的积极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负面效应得到有效抑制。

(三) 制定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健康

文明的饮酒礼节和公约

酒礼作为一种社会道德规范, 可以约束和规范人们的饮酒行为。要移风易俗, 革新观念, 在酒桌上不劝酒、不斗酒, 不酗酒, 以人为本, 尊重他人意愿。革除传统酒文化中落后的、不文明的、甚至野蛮的饮酒习俗, 建立一种情趣高雅的、有益身心健康、有益团结和睦的健康文明的饮酒习俗。饮酒礼节的制定应具有合理性和可行性, 并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

(四) 制定相关法律制度

在法律制度层面, 要制定一些必要的关于加强对酒的生产、销售和消费管理的法律制度, 特别是对青少年和儿童饮酒要制定必要的法律保护措施。法律制度具有强制性, 对于野蛮饮酒行为和可能给社会带来危害的饮酒行为要通过法律制度来强制约束。要通过法律制度来规范和约束酒的生产和销售行为。

(五) 建立本行业的职业道德标准和执业规范

酒作为一种特殊的饮料, 酒的生产者和销售者应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不能唯利是图, 要建立本行业的职业道德标准和执业规范。例如, 生产厂家要在包装上标有“过度饮酒有害身体健康, 会导致严重不良后果”的提示;实行酒的执业专卖制度, 不得将酒卖给未成年人;在酒的消费场所要挂有文明饮酒的行为规则, 并督促实施等等。

(六) 醉酒伤身是对国民身心的损害, 关系国家和民族的兴衰

在饮酒问题上, 除了饮酒者自身要加强自律外, 各级政府、各级部门、各企业、单位有权力也有义务加强对国民饮酒行为的管理, 采取切实措施, 保护国民身心健康。对于自身饮酒致醉的, 应加强批评教育, 屡教不改的要加以必要的处罚;对于因他人劝酒而导致的醉酒, 应追究劝酒者的伤害责任。政府部门要统一制定国家公务员在工作日內不得饮酒的规定, 各企业、单位根据自身情况制定相应规定, 并切实有效地加以实行。

摘要:社会和谐是人类追求的理想社会境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奋斗目标。酒是一种文化的载体, 酒在中国承载着特殊的社会功能, 酒文化作为一种习俗文化, 对促进人与人的团结和睦和人自身的身心和谐发挥着积极的重要作用。但是, 酒的负面效应不容忽视。目前, 我国对饮酒消费管理的重视程度不够, 管理措施不得力。政府应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 加强对饮酒危害性的宣传, 倡导和树立健康、文明的饮酒理念, 加大对酒的生产、销售和消费的管理力度。使酒的正面效应得到充分发挥, 负面效应得到有效抑制。

关键词:建设,和谐社会,健康文明,酒文化

参考文献

[1]、周秉均.白话尚书[M].岳麓书社, 1990.

[2]、“健康饮酒中国行”活动组委会.2007年度中国25省民众健康饮酒状况调查报告[Z].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健康写实主义】相关文章:

写实艺术的写实05-01

超写实主义06-21

工作写实06-07

当代写实05-14

写实艺术06-27

写实艺术论文04-24

传统写实观05-05

写实主义绘画艺术特征论文04-24

写实主义绘画艺术特征论文提纲11-15

写实艺术论文范文05-14

上一篇:心律失常怎样治疗下一篇:路基拼接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