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技术企业申请

2024-06-26

高新技术企业申请(精选十篇)

高新技术企业申请 篇1

1 高新技术企业的好处

国家鼓励企业科技创新, 企业在获得高新技术企业称号后, 给予优惠政策, 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好处。

1.1 促进企业科技转型

企业要想获得更大的发展必须要做到坚持创新, 而对高新技术产业来说, 制定的政策能够发挥积极的引导作用, 有利于企业内部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 促进企业向着自主创新的方向发展, 是增强企业科技创新能力, 调动企业创新热情的基础保障。

1.2 提升企业品牌形象

表示企业负责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较强, 能够积极的开拓市场, 保证经营管理的高效性, 同时也反映了企业广阔的发展前景, 是国家重点支持发展的对象, 能够深度挖掘潜在经济效益。

1.3 享受税收减免优惠政策

经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 可执行1 5% (认定前25%) 的优惠税率, 税率降低10个点, 税额减少40%。

1.4 提高企业市场价值

在该领域中, 高新技术产业拥有的高端技术开发及技术创新能力均处于较高水平, 促进企业向海外市场的开拓, 企业市场价值也作为投标的关键参考标准之一。

1.5 提高企业资本价值

同其他企业相比, 高新技术产业获取资金扶持、优惠政策的机会更大, 是行业组织和地方政府的重点关注对象, 其雄厚的实力为吸引金融机构、风险投资机构奠定基础, 加快企业向产业经营融合的速度。

2 申请程序

既然高新技术企业有这么多的好处, 那么如何申请高新技术企业呢?根据 (国办发[2008]172号) 《科技部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办法〉的通知》的规定, 相关申请认定程序为。

2.1 企业自我评价及申请

企业登录“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网”, 对照办法第十条规定条件, 进行自我评价。认为符合认定条件的, 企业可向认定机构提出认定申请。

2.2 提交下列申请材料

(1) 企业税务登记证、营业执照 (附件) ; (2) 企业内部员工分布状况, 其中技术研发人员所占的比例; (3)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申请书; (4) 企业研发技术或产品的证明材料、知识产权证书、产品质量检测报告及其他相关材料; (5) 研发活动介绍资料及通过公正、权威的第三方机构证实的企业三个会计年度研究开发费用记录表; (6) 资质较深的中介审核通过的企业三个会计年度财务报表以及技术性收入的情况表。

3 申请步骤

3.1 首先要认真研究条件, 看企业是否符合规定条件

根据《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 申报高新技术企业须同时满足以下条件。

(1) 企业一个经营年限中所获取的总收益中, 大于60%的利润均由高新技术服务或产品获得; (2) 企业所经营的高新技术服务及产品包含在《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内; (3) 企业属于除港、澳、台地区外的中国境内企业, 在近三年的经营活动中, 采取并购、受赠或者自主研发、独占许可 (大于五年) 的途径对企业的服务及生产的产品享有资助知识产权; (4) 企业近三个会计年度的收益额中投资于研究和开发新技术或产品的额度满足规定标注, 且企业运用科学技术, 通过不断的创新和开发, 对技术进行改革, 开展一系列的研究活动来实现服务或产品的创新性改变, 从而不断获取新的技术知识。

以条件点, 缺一不可, 采用一票否决的方式。

3.2 准备材料, 在规定时间内按时提交材料

(1) 资质较深的中介审核通过的企业最近三个会计年度财务报表; (2) 企业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营业执照 (附件) ; (3) 通过公正、权威的第三方机构证实, 且满足《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指引》中的具体规定的企业最近一个会计年度新技术服务或产品的收入收纳盒证明, 并上交最近三个会计年度投资于研究和开发新技术或产品的额度审计报告; (4)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申请书的网上申请资料; (5) 含有高薪技术企业认定办法中的大于五年的独占许可的专利独占许可合同 (协议) 及备案批复, 技术性收入的情况表以及知识产权证书在内的相关技术创新活动证明材料; (6) 各级政府科技立项文件等研究开发项目立项证明, 生产批文、新产品或新技术证明 (查新) 材料、产品质量检验报告等科技成果转化证明, 研发组织管理水平证明。

3.3 准备备查材料

各省市检查形式各不相同, 很多地方收到材料专家审查后会要求现场考察或抽企业答辩, 各项材料应准备好电子版备查, 并做好索引。

最后有一点要特别留意, 申请书中最重要的是PS表和RD表, 专家会根据RD表判定你企业是否从事高新技术活动, 研发投入是否合理, 该项研发是否属于八大领域;根据PS表判定你公司的产品是否是高新技术产品 (不符合被删除了几个会影响你的高新技术产品收入不达60%) , 根据知识产权表、成果转化表、PS表、RD表又综合判断你的研发成果、知识产权和主营产品是否是对应关系。

4 结语

由于材料比较繁杂, 应尽量提早准备;应按照《工作指引》的要求, 仔细对照检查是否符合认定条件;出具研发费用专项审计报告和高新技术产品 (服务) 收入专项审计报告时, 注意选择经认定主管部门备案的会计师事务所, 且研发项目和销售合同必须属于企业的主营业务领域。所有提供的材料的证据必须提供足够的、有说服力的佐证材料, 例如:知识产权证明的所有人必须是申请企业, 必须在有效期内等。

参考文献

[1]邹宇.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问题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 2012.

[2]朱雅帅.高新技术企业知识员工管理创新研究[D].华侨大学, 2012.

高新技术企业申请 篇2

2、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申请书完整本包括:

(1)、封面(应有企业名称、申报日期并加盖公章,认定机构填写“浙江省高新技术企业认定领导小组办公室”;

(2)、总目录;

(3)、企业自评表(见附件3)、企业注册登记表(完成注册后网上申报材料可在初审完成后上传,企业较有把握的也可申报时直接上传);

(4)、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申请书;

(5)、企业营业执照副本、税务登记证复印件;

(6)、企业职工人数、学历结构以及研发人员占企业职工的比例说明(盖公章);

(7)、近三年研发费及上高新技术产品(服务)专项审计报告及专项审计机构执业资格证明[执业资格证明应有营业执照、执业证书、专项审计机构在册职工及注册会计师情况说明(加盖公章)](税务师事务所暂不能承担此项工作);

(8)、经审计的近三个财务报告;

(9)、知识产权证书目录及证书复印件,生产批文,新产品或新技术证明(查新)材料、产品质量检验报告,省级(含杭州市)以上项目科技计划立项证明等;

(10)、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目录及证明材料;

金螳螂:计划申请成为高新技术企业 篇3

记者连线:金螳螂证券部工作人员称,我们的确有这个打算,但现在还没开始准备材料,可能会在5至7月份准备上报,年内不一定能获批。这件事的不确定性因素太多了,如果最终公司拿到了批文,我们会第一时间发布公告。公司的一季报将于4月29日公布。

根据有关政策,企业获得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后,可以享受税收优惠。目前金螳螂适用所得税率为25%,但同行业亚厦股份(002375)于去年已申请到高新技术企业15%的优惠所得税率资格。金螳螂作为行业的领军企业,具备取得同等资格的能力,一旦申请成功,公司的净利率将大幅提升。

未来幕墙业务将是金螳螂总体业务的重要增长点。金螳螂已在苏州高新技术区设立占地120亩的幕墙生产加工基地,这个单体规模国内首屈一指的幕墙制造车间投产后,设计总产能预计可支持15亿-20亿元的业务规模。该基地预期2010年产能将释放40%以上,今年金螳螂幕墙板块的目标是增长30%。

论我国企业破产重整申请的司法审查 篇4

由于重整对复杂利益关系各方的影响较大, 无论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应当重视并研究, 而重整启动程序的司法审查, 直接关系到重整的实施, 因此更有必要对重整的司法审查进行研究。

一、我国破产重整概述

(一) 破产重整的概念

我国《企业破产法》没有规定重整的概念, 学界对重整的界定众多, 如李曙光先生认为:“重整是指不对无偿付能力债务人的财产立即进行清算, 而是在法院主持下由债务人与债权人达成协议, 制定重组计划, 规定在一定时期内, 债务人按一定方式全部或部分清偿债务, 同时债务人可以继续经营其业务。”1可见, 重整是在兼顾公平的前提下, 对有挽救希望的企业, 在法院主持下, 通过各方利害关系人的参与, 强制调整各方法律关系, 进行企业营业重组与债务清理, 以避免破产的债务清理法律制度。

(二) 重整制度的特征

关于重整制度的特征, 有多种表述, 概括起来大概有以下特征:

1、重整程序优先性。

在符合重整适用条件时, 重整程序不仅优先于一般民事执行程序, 而且也要优先于和解程序和清算程序。当破产申请、和解申请以及重整申请并存, 而且债务人又同时具备这几个条件时, 法院应该优先受理破产重整申请。

2、申请主体的多元性。

相对于破产的申请人和和解的申请人来说, 重整程序的申请人不仅包括债务人和债权人, 还可由债务人的股东提出。

3、重整措施的多样性。

较之和解程序而言, 重整措施不仅包括债权人对债务人的妥协与让步, 还包括企业的部分或整体出让、合并与分立、追加投资、租赁经营、新股票和新债券的发行等多种措施。

4、破产重整目的的积极性

破产重整制度的目的在于积极的挽救业, 重整制度下禁止提前清偿的行为, 终止所有的民事执行程序, 这使得破产企业更有机会得以复苏。

5、公力干预性。

由于重整涉及利益关系的复杂性, 在重整程序中, 法院会依法对重整运行给予强力干预, 以保障重整的健康进行。如对出资人权利的限制性。在重整期间, 债务人公司的出资人不得请求投资利益的分配等。

二、企业破产重整涉及的申请人利益

破产重整程序涉及了众多主体的利益, 包括债权人利益、债务人利益、担保人的利益、股东利益、职工利益、其他相关企业利害关系人的利益、社会整体利益等。本文主要阐述我国《破产法》规定的重整申请人的利益。

(一) 破产企业

破产重整的进行, 利益影响最大的首先是破产企业, 因为重整成功企业即可以避免破产, 又可以减少债务负担。现代破产制度注重社会利益保护, 强调保护更多利害关系人的利益。重整制度的确立, 本身就是要给予限入困境的企业以最大的生存和振兴机会, 以实现对破产企业、破产企业职工、破产企业股东、破产债权人的多重利益的保护。

(二) 债权人

破产是债权人实现债权的最后一道救济程序, 一旦进入重整程序, 债权人的利益肯定受到重大影响。重整如果成功, 获利最大的首先是债务人企业及其股东, 其次才是债权人。而如果重整失败, 风险几乎完全由债权人承担, 如果债务人以逃债为目的的重整, 债权人就是最大受害人。

通过重整, 一方面债权人可以从重整成功中获得比单纯破产清偿更大程度的受偿;另一方面因为在重整期间内, 清算将中止, 要限制债权人债权的行使。在重整期间既要保证债权人的债权安全、合理保护债权人的债权利益, 如债权人对于重整计划草案表决权的行使, 债权人对于重整计划执行的一定程度的监督权等权利的行使;又要限制债权人权利的行使, 一切债权人及担保债权人等, 都不得行使原权利。

(三) 债务人出资人

我国破产法上的出资人即是债务人的股东。重整程序中的股东权是特殊的股东权。重整过程中, 股东的自益权, 如利益分配请求丧失, 相应地绝大部分共益权也不得行使。基于债务人股东有着强烈挽救企业的动力, 破产法赋予了债务人股东参与破产重整的的权利。同时, 破产重整中的股东, 对于清理债务, 一般不是情愿的, 甚至可能阻碍债务清理的正常进行, 因此, 破产重整制度必须在保证股东有参与重整程序权利的同时, 限制股东的原权利, 如对股东会的决议效力的限制, 对收益分配权的限制, 对股东享有的公司法所赋予的账簿查阅权的限制, 等等。

三、企业破产重整程序的启动

(一) 重整的申请

根据我国《企业破产法》第70条第一款规定, 债务人或者债权人可以依法, 直接向人民法院申请对债务人进行重整。第二款规定, 债权人申请对债务人进行破产清算的, 在人民法院受理破产申请后、宣告债务人破产前, 债务人或者出资额占债务人注册资本十分之一以上的出资人, 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重整。因此破产重整程序的启动, 首先要有债务人、债权人或出资额占债务人注册资本十分之一以上的出资人的申请。

(二) 重整申请的司法审查

我国《企业破产法》第2条第一款规定:企业法人不能清偿到期债务, 并且资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或者明显缺乏清偿能力的, 依照本法规定清理债务。第二款规定:企业法人有前款规定情形, 或者有明显丧失清偿能力可能的, 可以依照本法规定进行重整。

我国《企业破产法》第71条规定:人民法院经审查认为重整申请符合本法规定的, 应当裁定债务人重整, 并予以公告。只有通过司法审查, 重整程序才可以继续进行, 因此司法审查是重整程序进行的关键。

如前所述, 破产重整程序涉及到多种利益, 而多种利益又有不同的利益要求, 如债务人是以复兴企业为利益、债权人以债权实现最大化为利益、股东以避免投资损失和增值为利益、担保物权人以担保权利优先行使为利益等等, 为使各种利益尽可能的平衡, 破产重整申请的司法审查就显得特别的重要了。

四、破产重整申请司法审查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法定的重整申请人, 可以根据自身利益的需要向法院提出重整的申请, 而法院在收到申请人的重整申请后, 审查的只是企业法人是否有《企业破产法》第二条规定的情形, 即对破产原因进行审查, 如果符合规定, 则应当准予重整。由此可见, 我国《企业破产法》规定的法院对重整申请的审查仅是对企业破产原因的审查, 而不包括对企业的重整能力和重建希望的评估审查。这种审查制度只赋予法院一种简单审查, 而没有就该制度的立法目的的审查, 因此依该种审查结果也达不到立法目的。

(一) 现行重整申请审查制度存在的问题

1、为恶意重整留下可乘之机。

如果债务人是以重整来逃避债务的履行, 重整程序的启动, 将会严重损害债权人的利益, 达不到重整的目的。

2、导致法院的重整申请审查只是一种简单审查。

目前法院对重整申请的审查只是简单的目的审查, 发挥不了法院通过审查排除恶意重整的作用。现实中, 法院当然没有能力去对企业的重整能力和重整希望进行评估, 但是法院可以依靠社会资源解决这一问题。

3、可能使某些法官滥用审查权。

由于没有具体的对债务人是否具备重整原因、重整能力和重整希望的审查内容规定, 可能导致法官滥用司法审查权的情况。

(二) 解决重整申请审查制度存在问题的建议

要解决重整申请司法审查存在的问题, 一方面要由司法解释对在重整申请的审查中, 严格审查债务人是否具备重整原因、重整能力和重整希望作出规定;另方面法院应当自觉合理行使自由裁量权。在还没有司法解释的情况下, 法院自觉合理行使自由裁量权就显得比较重要了。

为达到重整制度的立法目的, 建议最高人民法院通过司法解释的方式, 对法院的审查内容进行规定。规定内容应当包括:

1、债务人是否具备重整原因。

2、债务人是否以重整来逃避债务的履行。

3、债务人是否具备重整能力和重整希望。

总之, 重整程序的启动与否涉及到多方当事人的利益, 涉及到破产法价值目标的实现。我国立法应当借鉴国外相关立法经验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对重整申请的司法审查制定一些具体的标准, 以充分发挥法院在重整申请审查中的作用, 保障破产法的正确实施。

摘要:由于重整对复杂利益关系各方的影响较大, 无论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应当重视并研究, 而重整启动程序的司法审查, 直接关系到重整的实施, 本文就重整的司法审查进行了相关阐述。

关键词:破产法,破产重整制度,司法审查

参考文献

[1]金芳《谈企业破产法对社会公共利益的保护》[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2]贾林青, 钟欣《企业重整制度与破产和解制度比较研究》[J];法律适用;2005年01期

[3]王艳丽《论我国破产和解制度的完善》[J];南京审计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4]王欣新:《破产法专题研究》, 法律出版社, 2002年版

高新技术企业申请报告写作提纲 篇5

一、企业基本情况

1、企业名称、注册资本、法人代表、经济类型、经营范围、所属行业、主导产品

2、企业发展沿革

二、企业的高新技术特征与优势

1、高新技术产品的认定

2、主导产品的技术含量、水平、市场占有率、占企业总收入的比重

3、高新技术产品收入及技术性收入的比重

4、产品在行业中的竞争地位与优势

三、企业整体研究开发和技术创新能力

1、研究开发机构与管理机制

2、人才优势

(1)企业负责人、研究开发带头人的主要情况介绍

(2)从事研究开发的科技人员结构组成及人才的选拔、使用与激励机制

3、研究开发经费及其占上年企业销售收入的比例,研究开发所具备的基本条件

4、研究开发的技术合作与交流情况

5、已有科研技术成果及知识产权情况

6、重点培育项目及持续创新能力

7、实施火炬计划项目情况

四、生产、经营管理体系

1、组织机构与管理运行体系

2、生产制造条件和产业化能力

3、质量管理体系及产品质量情况

4、市场开发和营销策略及能力

5、产品进入国际市场的能力

五、企业发展前景与规划

1、产业发展战略与重点领域

2、企业三年规划目标(质量、生产、销售目标)

3、人才培养计划

4、产品市场竞争战略(包括进入国际市场的预测)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应提交的材料

1、申请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材料清单

2、高新技术企业申报书

3、高新技术企业申请报告

4、企业章程、场地证明

5、资金证明(验资报告)

6、企业负责人身份证、学历证明复印件

7、企业营业执照复印件

8、上企业会计决算报表

高新技术企业申请 篇6

近日,襄阳市举行首批微型企业注册资金补贴发放仪式。20家正常经营满6个月、注册资金在10万元之内的微型企业,按照企业注册资本金 30%的补贴比例,共计获得补贴金额53.43万元。副市长周巍出席发放仪式。市创业局负责人告诉记者,本市无在办企业的大中专院校毕业生、退伍军人、城镇失业人员、农村劳动者、就业困难人员及其它具有创业能力和相应民事行为能力的自然人,从2012年1月1日起,在襄阳市注册成立并在襄阳纳税的微型企业(雇员3人以上20人以下、注册资本金10万元以内;企业组织形式包括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有限责任公司等多种形式,不包括个体工商户),经过认定,提出申请,运营半年后均可享受投资补贴。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科技型、劳动密集型和民生型微型企业,包括服务外包、电子商务、科技服务、文化创意、产业链延伸配套加工、特色种养、家庭手工业、农产品加工、乡村休闲旅游、家政、社区服务等微型企业予以重点扶持。近年来,襄阳市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扶持微型企业发展。特别是今年3月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大力发展微型企业的意见》,对发展微型企业的总体目标、扶持范围、政策措施、优化环境等方面作出了详尽的安排,确定由市财政每年单列专项资金7000万元,从资本金补贴、贷款贴息、融资奖励、能力素质提升、服务平台建设等方面,扶持微型企业发展。

nlc202309021412

新型遥感器技术专题申请指南 篇7

在“十一五”期间, 新型遥感器技术专题以发展先进遥感器和原创性遥感数据处理、应用的前沿与核心技术为重点, 为我国遥感技术及其产业发展提供技术储备, 培养造就一批优秀的创新人才。2008年度重点支持新型遥感探测技术、高性能星上数据处理技术、遥感数据处理与分析前沿技术、多源时空遥感综合应用技术、紫外临边成像光谱仪技术、机载成像激光雷达技术、高分辨率遥感数据一体化处理技术、静止气象卫星数据处理分析技术、多频多谱段遥感协同反演技术、高精度极化干涉SAR关键处理技术、海岸带时空演变遥感信息精细提取技术等方向。

本专题2008年度经费总预算为7600万元。支持课题分两类:探索导向类课题和目标导向类课题。探索导向类课题共安排4个研究方向, 经费预算为2700万元;目标导向类课题共安排10个研究方向, 经费预算为4900万元。课题支持强度参见相关研究方向的说明, 课题研究期限不超过2010年12月31日。

探索导向类课题中, 每个研究方向下的研究内容均可独立申请, 申请者可在规定研究内容范围内, 选择其一并自定课题名称进行申请;目标导向类课题中, 申请课题内容应涵盖指南规定的全部研究内容, 技术指标不得低于指南规定的要求。

二、指南内容

(一) 探索导向类课题

1.新型遥感探测技术

主要研究内容:静止轨道高空间分辨率成像探测技术, 中低轨道新概念高分辨率宽幅成像技术, 临近空间慢速SAR等新型遥感探测技术, 航空平台新原理成像探测技术, 三维遥感层析成像技术等。

说明与要求:完成相应的原理性实验装置或样机, 并申请发明专利。

2.高性能星上数据处理技术

主要研究内容:星上智能处理与预识别技术, 基于内容的低损高倍数据压缩技术, 高速海量星上数据智能存储技术等。

说明与要求:完成相应的原理性实验装置、样机或软件原型, 并申请发明专利。

3.遥感数据处理与分析前沿技术

主要研究内容:新型遥感成像模型、模拟验证与评价技术, 高光谱遥感数据的光谱定标、分解、典型地物最佳波段选择与分析技术, 基于物理含义的极化干涉SAR地物三维信息分析技术, 遥感信息自动提取技术等。

说明与要求:完成相应的关键技术和软件原型, 并申请发明专利。

4.多源时空遥感综合应用技术

主要研究内容:多源遥感数据的空间及光谱匹配技术, 大气、陆地、海洋等应用参数的多源遥感信息提取与分析新技术, 冰雪、地震、洪涝等突发性灾害综合遥感监测新技术, 与节能减排、气候变化、粮食安全、生态环境等相关的综合遥感应用前沿技术。

说明与要求:完成相应的关键技术和软件原型, 并申请专利。

(二) 目标导向类课题

1.紫外临边成像光谱仪大气成份探测与反演技术

研究目标:研制紫外前向临边成像光谱仪/紫外全向临边成像仪组合系统样机, 发展中低层大气臭氧等区域三维分布的反演算法, 为工程研制提供技术原型, 实现 (高原) 地面观测验证。

主要研究内容:紫外前向临边辐射成像光谱仪/紫外全向临边成像辐射仪组合研制, 原理样机集成、地面功能演示和验证, 紫外大气临边探测反演大气成份的辐射传输快速算法, 紫外临边辐射反演大气O3、NO2、SO2等痕量气体三维垂直分布的算法开发和验证。

主要技术指标:

1) 紫外前向临边成像光谱仪 (280 nm-780nm) , 分辨率优于0.6nm, 垂直总视场>3°, 垂直瞬时视场<0.015°, 水平瞬时视场0.05°, CCD面阵不小于300×200, 动态范围1E+06;

2) 紫外全向临边成像辐射仪由紫外-可见光谱4个波长 (2对) 组成, 垂直分辨率<3km, 水平环状方位角分辨率<3°, 面阵CCD, 动态范围1E+06;

3) 对流层柱总量和平流层臭氧浓度垂直分布反演与现有国际传感器相当, 覆盖超过现有国外卫星, 实现NO2的对流层和平流层含量分布反演;

4) 探索SO2等微量气体分布的反演方法。

说明与要求:完成原理性样机研制和相应软件系统研发, 提供验证或测试实例, 申请相关专利。申请单位应具备相关的研究工作经验和基础, 鼓励研究单位与应用单位联合申请。

2.机载小型面阵三维成像激光雷达技术

研究目标:突破传统时间选通型原理的高分辨三维成像关键技术, 研制超小型非扫描三维成像激光雷达机载原理样机, 解决激光雷达三维成像数据快视技术, 以及典型场景匹配技术, 为快速获取地物三维信息及应用提供新型的技术手段。

主要研究内容:高频、高精度激光输出光强调制 (单频、复频, 脉冲) 技术, 基于面阵传感器的高速增益距离映射技术, 精确到帧的实时距离标定技术, 凝视成像方式下大气散射、扰动影响去除技术, 连动高分辨 (照明视场与成像视场始终匹配) 光学成像技术, 地物三维信息快速获取技术, 典型场景匹配技术等。

主要技术指标:适装平台:轻小型飞机等

飞行高度:1km–3km;

飞行速度:50m/s-90m/s

视场:10°;

高程分辨率:0.4m-0.8m;

空间分辨率:0.3m-1m;

图像像素:大于1000×1000;

帧率:15fps;

特定目标匹配精度:0.6m-2m;

重量:10-20kg;

可三维测量的运动目标速度:≤30km/h;

运动目标大小:>2m×4m。

说明与要求:完成机载原理样机及相应的处理软件, 获得航拍地面图像, 申请发明专利。申请单位应具备相关的研究工作经验和基础, 鼓励研究单位、企业、应用单位联合申请。

3.高分辨率遥感卫星高码速率数据一体化处理关键技术

研究目标:针对高分辨率对地观测数据应用的需求, 突破高码速率数据接收、记录与快视等关键技术, 开发高码速率遥感数据接收处理设备, 满足高分辨率对地观测地面接收的需要, 并为实现地面系统设备的业务化、集成化、多星多体制兼容创造条件。

主要研究内容:基于通用计算机平台及前端处理板卡的一体化遥感数据处理设备设计技术、高速计算机总线应用技术、基于并行流水线技术的高速帧同步技术、多种遥感载荷处理优化技术、实时高速记录技术、实时成像技术、基于DirectX技术的实时快视技术等。

主要技术指标:

解调数据进机速率:0~1.2Gbps;

帧同步处理速率优于1.2Gbps, 参数可配置;

信道组合译码速率优于800Mbps;

PCI-X总线传输速率优于3Gbps;

载荷数据处理:能够实时完成CCSDS解格式处理, 实时完成自定义数据帧解格式处理;

原始数据记录速率:>600Mbps, 0级数据记录速率:>3Gbps;

数据回放:使用内部时钟发生器回放速率优于400Mbps;使用外钟回放速率可达1.2Gbps;

实时成像处理:可处理可见光、红外、SAR、多光谱等多种遥感数据, 光学数据按照用户指定抽样比抽样, SAR数据可降分辨率实时成像;

通用快视:可任意比例缩放显示, 具有刷新、滚动、变景、凝视等多种显示方式。

说明与要求:完成工程样机及相应的软件系统, 申请专利。申请单位应具备相关的研究工作经验和基础, 鼓励研究单位、企业、应用单位联合申请。

4.巨灾链型灾害遥感监测与预警一体化关键技术

研究目标:研究使用多源高分辨率卫星遥感数据进行巨灾链型多灾信息的参数定量反演、处理、风险快速评估与预警等关键技术, 开发一体化快速处理与分析软件系统, 进行典型应用示范, 为台风-暴雨导致的巨灾链灾害进行监测、预警与评估等工作提供技术支持。

主要研究内容:“台风-暴雨-洪水-滑坡、泥石流”巨灾链中各种灾害的参数定量反演模型、预警与快速评估模型, 涉灾遥感数据的信息同化和快速协同处理, 巨灾链灾情损失快速评估技术, 基于灾情驱动的链型灾害主动跟踪监测技术, 巨灾链灾害的遥感监测系统构建及一体化快速处理与分析软件系统研发, 典型区域及相关业务部门的示范应用。

主要技术指标:

1) 反演参数的识别精度优于80%, 风险预警准确率优于75%, 巨灾灾情损失评估精度优于70%;

2) 在获取卫星数据后6小时内输出灾情分析产品和预警产品;

3) 可提供优于1:250, 000比例尺的灾害专题信息产品, 对于滑坡泥石流可以提供1:50, 000比例尺的灾害专题信息产品;

4) 软件系统应具备巨灾链数据融合、定量反演、精确识别、快速提取、风险评估与预警、灾情评估等功能;

5) 示范系统可以处理TB级遥感数据。

说明与要求:完成相应的软件系统与应用示范系统, 申请专利。申请单位应具备相关的研究工作经验和基础, 鼓励研究单位与应用单位联合申请。

5.新一代国产静止气象卫星信息提取与分析系统

研究目标:针对新一代国产三轴稳定静止气象卫星预期搭载的多个先进对地观测仪器, 突破高时间分辨率的大气动力、热力垂直结构、云表特征、大气气溶胶、地表参数、闪电等信息提取技术, 研制高分辨率高轨卫星信息综合提取原型软件系统, 为实现静止卫星资料从图像定性分析应用到产品定量应用的重大转变提供技术支撑。

主要研究内容:我国新一代国产三轴稳定静止气象卫星预期搭载相关仪器在轨观测数据的模拟仿真技术研究, 高时间分辨率多光谱和高光谱数据的云特性综合提取技术, 亮背景条件下高时间分辨率气溶胶物理特性反演技术, 高时间分辨率大气风场信息提取技术, 高光谱分辨率大气温度和湿度廓线反演技术, 中国区域闪电时空分布信息提取技术, 高光谱、高时间分辨率地表参数定量反演技术, 卫星产品在ß尺度天气监测与分析中的应用技术。

主要技术指标:

1) 多光谱成像仪、高光谱红外大气探测仪和闪电成像仪的高轨道观测模拟仿真数据;

2) 与风云2号图像应用相比, 实现静止卫星对多类大气、地表、云表参数的高频次信息定量提取

说明与要求:完成相应的软件系统与应用示范, 申请专利。申请单位应具备相关的研究工作经验和基础, 鼓励研究单位与应用单位联合申请。

6.多频多谱段遥感数据生态环境参数综合反演技术

研究目标:综合应用国内外主要遥感数据源, 开展陆表重要生态环境参数的综合反演技术研究, 形成多源遥感数据与相关技术方法共享交流平台, 整体促进我国资源、生态环境方面遥感定量化应用水平的提高。

主要研究内容:植被结构参数、植被覆盖条件下的土壤水分、干旱等陆表参数多源遥感数据综合反演技术, 融合、同化多平台、主被动遥感数据及地面观测台站数据的水资源、地表特征等信息提取技术。

主要技术指标:

1) 森林平均高反演精度优于90%;

2) 生物量估测精度80-85%;

3) 水体提取面积精度优于3个像元;

4) 土壤水分反演精度7 5%以上, 旱情分级精度85-90%。

说明与要求:课题数据与成果在国内实现共享, 申请相关专利。鼓励有重大国际合作研究背景的团队联合申请。

7.星陆双基遥感农田信息协同反演技术

研究目标:通过星载遥感与路基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整合应用, 突破基于传感器网络地面测量数据与遥感数据的时空耦合与数据同化核心关键技术, 改进定量遥感数据产品的精度与验证方法, 提高区域农田快速时变参数时空连续信息的获取能力, 为现代农业提供技术支持。

主要研究内容:连续时间序列无线传感器网络精确农田生态环境信息的获取技术, 无线传感器网络温度、湿度、植被光合有效辐射、叶面积指数、土壤水分等农田生态环境参数的地面连续测量数据与多源遥感瞬间定量信息的时空耦合、同化与协同技术, 农田生态环境参数时空连续信息集的生成技术, 定量遥感数据产品区域验证技术, 时空耦合与数据同化的农田生态环境监测系统。

主要技术指标:

1) 试验区面积:≥100 km2;

2) 农业生态环境参数不少于5个 (包括温度、湿度、植被光合有效辐射、叶面积指数、土壤水分等) ;

3) 相关参数定量反演精度比单独遥感反演精度提高5-10%;

4) 土壤墒情和作物长势等关键农情参数精度比单独遥感反演精度提高5-10%;

5) 无线传感器网络信息采集系统达到数据可靠采集传输, 在整个作物生长季 (连续6个月以上) 免维护连续工作。

说明与要求:完成相应的原型系统与示范应用, 提供验证或测试实例。申请专利和软件著作权。申请单位应具备相关的研究工作经验和基础, 鼓励研究单位与应用单位联合申请。

8.多源遥感数据矿区环境与灾害信息精准监测技术

研究目标:针对国家关注的矿产资源违法采矿和破坏性开采, 以及由此造成的滑坡、崩塌、地面沉降、地裂缝等地质灾害和植被退化等生态环境破坏重大问题, 研究矿业活动引发的地质灾害和生态环境的多源遥感精准监测技术与提取模型, 建立预报预警系统, 为非法采矿监测和国家重点矿山管理提供技术支撑。

主要研究内容:PSInSAR、GPS和GIS集成的矿区地面沉降和滑坡等变形区块监测技术, 高光谱和高空间分辨率数据矿区植被退化、尾沙、废矿堆积等多参数遥感精准提取技术, GPS、PDA、RS和远程数据传输集成的矿区野外巡查系统, 矿业扰动区地质灾害和生态环境变化临界值监测模型、预警系统及典型示范应用。

主要技术指标:

1) 滑坡、崩塌、地裂缝和植被退化等监测目标识别精度优于90%, 面积提取精度优于95%, 水平位置精度优于5m;

2) 滑坡位移精度:10mm, 最小面积:100m2;

3) 地面形变探测精度优于3mm;

4) 软件系统具有高精度环境与灾害目标要素边界与类型提取、专题数据更新、图像数据库管理与决策信息服务等功能。可监测的高动态矿业扰动区类型不少于6类, 数据获取后12小时内输出监测结果;系统运行稳定。

说明与要求:完成相应软件系统与应用示范, 申请专利。申请单位应具备相关的研究工作经验和基础, 鼓励高校、研究单位与应用单位联合申请。

9.高精度极化干涉SAR数据处理与制图关键技术

研究目标:突破极化干涉SAR典型物理参数反演、地物目标分类等核心技术, 开发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全极化干涉SAR高精度地物三维提取与专题制图系统, 开展典型行业应用示范, 为极化干涉SAR系统产业化应用奠定基础。

主要研究内容:机、星载极化干涉SAR数据处理技术, 极化干涉SAR典型物理参数定量反演技术、土地利用和土地覆盖分类技术, 单、双基线机载干涉SAR地表三维信息提取技术, 极化干涉SAR专题信息提取与地形制图软件系统, 极化干涉SAR典型行业应用示范。

主要技术指标:

1) 软件系统应具备极化分解、极化合成、极化干涉DEM及DOM生成、参数反演、极化SAR土地利用和土地覆盖分类功能, 性能达到国际同类软件水平;

2) 软件系统能处理机载及星载极化干涉SAR数据, 具备TB级海量数据处理能力;

3) 极化干涉SAR数据分辨率优于1m时, 满足1:10, 000比例尺的地形测图精度, 数据分辨率优于2m时, 满足1:50, 000比例尺的地形测图精度;

4) 地物目标分类精度优于80%。

说明与要求:完成软件系统并得到推广应用, 申请专利2-3项。申请单位应具备相关的研究工作经验和基础, 鼓励研究单位与应用单位联合申请。

10.海岸带时空演变遥感信息精确提取与分析关键技术

研究目标:面向我国海岸带开发利用的重大需求, 针对海岸带复杂动态环境和海陆对比特征, 研究和发展高空间分辨率遥感技术支持下的海岸带遥感数据规模化快速处理、高精度信息提取、智能化空间格局判别等一体化的高性能多源数据集群处理分析技术平台、遥感数据库系统;并以沿海省为应用示范区, 建设一套具有业务化运行能力的以高分辨率遥感为核心的海岸带资源环境动态监测与开发管理应用系统。

主要研究内容:研究适合海岸带特殊环境、面向高空间分辨率遥感的多源遥感信息融合与信息增强技术, 发展海岸带时空演化特征的定量化遥感信息提取、变化自动检测与反演技术, 开发海岸带高性能、高空间分辨率遥感影像计算与分析软件系统;发展海量遥感数据的自动分片与智能化叠加存储、地学编码支持下的高效检索与查询技术, 建立适合我国海岸带区域应用的高空间分辨率遥感影像数据库系统;结合省区重大应用, 建立以高空间分辨率遥感为主、多源信息辅助下的海岸带海洋资源环境及灾害监测与评价应用示范系统。

主要技术指标:

1) 中心数据库节点的在线服务数据量不少于1TB;具有丰富的多专题、多尺度海岸带空间数据;提供面向海岸带遥感信息服务。

2) 高性能高空间分辨率等多源数据处理节点具有十万亿次浮点运行能力, 支持多用户并发控制;多源遥感数据分析和处理中间件不少于100个。

3) 应用示范节点不少于两个, 应用示范服务试运行时间不少于半年。

4) 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不少于20篇, 申请专利数不少于5项。

高新技术企业申请 篇8

为了规范下放后的审批工作, 环保部协调发改委、商务部、海关、质检总局等相关部门对《进口废物管理目录》进行了重新修订。环保部固管中心对现行有关管理规定和规范性文件进行了梳理和修订, 初步制定了新的《限制进口类可用作原料的固体废物环境保护管理规定 (试行) 》, 以确保进口废物管理工作的延续性、可操作性和适用性, 重点调整的内容如下:

1.自2014年11月1日起, 各省级环保部门审查本辖区内2015年度限制进口类固体废物加工利用企业的申请, 环保部不再审查2015年度进口废物加工利用企业的申请;自2015年1月1日起, 各省级环保部门批准限制进口类固体废物申请。

2.环保部颁发的2014年度限制进口类固体废物许可证的有效期将自动延期至2015年2月28日。

3.限制进口类固体废物加工利用企业将通过全国固体废物管理信息系统以电子化形式提交申请。各省级环保部门做出审批决定后, 经信息系统自动生成限制进口类固体废物许可证信息。需要时企业可自行通过信息系统下载、打印限制进口类固体废物许可证。

4.因进口废汽车压件环境污染风险及安全隐患较大, 故此, 明确提出仅限于进口废汽车压件园区内的企业申请并加工利用;5.取消延期申请方式及相关的审批程序。

限制进口类可用作原料的固体废物技术审查指南

1.申请报告

按照规定的要求, 办理进口废物许可证, 应提交申请报告, 内容应包括公司基本情况, 本次申请事项, 如本年度是否为首次申请、进口方式、申请品种及数量、申报口岸等, 有关内容应与申请表保持一致。

2.申请表

申请表中包括了进口单位和加工利用单位的基本信息, 本部分填写应完整、真实、准确。申请表的审查重点包括: (1) 进口废物名称应与海关商品编号一致; (2) 注明贸易方式; (3) 正确填写报关口岸, 填报的口岸应符合就近原则。除广东省以外, 其他省 (区、市) 的加工利用企业, 每份申请表只能填写一个口岸; (4) 污染防治设施和措施填写准确、合理; (5) 所申请进口固体废物的加工利用情况填写准确无误。可能夹杂物、危害物及其比例, 应符合相应种类废物的环境保护控制标准要求, 详见《进口可用作原料的固体废物环境保护控制标准》 (GB16487.1-16487.13-2005) ;废物产生过程不是“生产过程”, 指该类废物在收集前是如何产生的, 并非所进口的废物是如何加工利用的。

填报口岸的要求, 实行“就近口岸”的审批原则。沿海省份可使用本省或邻省口岸, 广东、浙江口岸只限本省企业使用, 广东省按照《环保部海关总署公告2013年第40号》要求执行;对内地省份跨省使用沿海口岸的情况采用如下原则:1.吉林、黑龙江除本省口岸外, 还可选择辽宁口岸;2.江西除本身口岸外, 还可选择上海或福建口岸;3.安徽、湖北除本省口岸外, 还可选择上海或江苏口岸;4.湖南、贵州、云南原则上除本省口岸外, 还可选择上海、福建、广西;5.天津口岸除天津以外, 只限北京、河北、内蒙古、山西、陕西、宁夏、甘肃、青海、新疆、四川、重庆、河南、山东 (德州、滨州) 使用;6.跨省使用陆路口岸的, 应说明具体情况。

3.企业资质文件

自营进口的, 包括加工利用单位的企业有效的法人营业执照副本、组织机构代码证书副本、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资格证书 (或者加盖“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字样的国税税务登记证) 、进口可用作原料的固体废物国内收货人注册登记证书、进出口货物收发货人报关注册登记证书;代理进口的, 包括加工利用单位的企业年检有效的法人营业执照副本、组织机构代码证书副本、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资格证书 (或者加盖“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字样的国税税务登记证) , 代理进口企业年检有效的工商营业执照副本、组织机构代码证书副本、进口可用作原料的固体废物国内收货人注册登记证书、进出口货物收发货人报关注册登记证书以及代理进口合同。

代理进口合同中必须包括:

(1) 有关进口固体废物的种类、数量、价格和质量要求; (2) 有关进口固体废物必须符合我国进口固体废物环境保护控制标准, 以及对不符合环境保护控制标准固体废物退运责任的规定; (3) 有关不得将所进口固体废物弃货以及不得转让固体废物进口许可证的规定。

代理进口合同的内容应规范: (1) 不得出现“进口废物如不符合利用单位要求, 可以拒收”等类似描述; (2) 数量不得低于申请表填写的数量; (3) 种类应与申请表的种类一致; (4) 不得缺少有效期限、签订日期; (5) 不得缺少代理进口单位和加工利用单位公章或合同专用章。

申请以加工贸易方式进口的, 提供商务主管部门签发的有效的加工贸易业务批准文件或者所处出口加工区管理机构出具的加工贸易业务证明。

上述资质文件每次申请均需审查, 在线提交。审查所有资质文件应注意是否有有效年检记录, 是否在有效期内。应特别注意营业执照和组织机构代码证是否是“企业法人”。

4.监督管理情况及初审意见表

必须由所在地设区市级环保部门填写, 填写的内容应规范、准确, 经办人和审核人之一未签字的, 以及未注明日期、未盖填写单位公章的均无效。废水排水去向一栏应填写明确, 如果循环利用不外排, 也应注明;表中凡填写“其他”相的, 均应填写具体情况;危险废物利用或处置情况一栏, 填写“合格”的, 应明确填写接收单位及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号;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情况一栏, 要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填写, 要兼顾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和排污许可证中有关总量控制的要求;守法行为记录情况一栏, 凡填写“是”的, 均应注明违反有关规定的事项和具体时间。对于应当实施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的企业, 应当注明开展该项工作的具体阶段, 并提交相应的证明材料。

5.现场考核表

所申请的废物须出具现场考核表的, 应依据加工利用企业申请的种类分别出具。不同废物种类考核表不可相互替代, 如同一加工利用企业同时申请废塑料和废PET饮料瓶砖, 则应分别出具现场考核表。

6.监测报告

根据企业产生污染物的情况, 提交的监测报告与监督管理情况及初审意见表的日期应在6个月内;监测报告应由具有监测资质的单位出具, 可以是监督性监测报告, 也可以是委托监测报告。对于出具检测报告的, 须由检测单位现场采样, 企业自行送样的, 检测报告不予采纳;废水、废气的监测项目、排放数值应符合相关排放标准要求。有多个排放口的, 应分别提交监测报告 (或检测报告) 。

7.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和危险废物处理处置

产生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的, 应提交有效的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利用或处置的协议, 利用或处置单位的有关资质文件, 如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或有关资格证书等;产生危险废物的, 应提交有效的危险废物处理协议, 处理单位的资质文件, 如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等;应注意审查利用或处理处置协议的有效期。

8.环保报告

环保报告的内容应包括: (1) 单位基本情况; (2) 生产场地、设施、设备和工艺情况; (3) 上年度生产经营情况, 包括可用作原料的固体废物进口、加工利用情况; (4) 环保及污染防治情况, 包括企业环保的管理规章制度, 污染物排放达标情况, 污染防治设施及其运行情况, 固体废物利用处置情况, 缴纳排污费情况, 排污申报情况, 环保守法情况; (5) 存在问题和改进措施; (6) 其他相关情况。环保报告的内容应由文字表述, 不得粘贴申请表的内容。

9.填报场地彩色照片及文字说明

照片应包括厂区入口及厂牌、厂区概览、原料和成品贮存场地、加工利用场地、设施、设备、污染防治设施设备等。

10.符合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有关规定

包括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批准文件及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文件;需要进口固体废物进行试生产的, 应当提供有效的试生产批准文件, 对于取消试生产批准的省、自治区、直辖市, 应提交临时排污许可证等证明文件。

在1999年4月19日之前立项的进口废物加工利用企业, 且一直未进行改、扩建工程的, 由企业所在地设区的市级环保部门出具说明文件, 对企业的生产设施情况、加工能力、污染防治情况等主要事项进行说明, 省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审定。

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应符合建设项目分类管理规定有关要求, 并能按照分级审批要求报具有审批权的环保部门审批, 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文件一般应由审批单位出具, 如果是审批单位辖区内的下级单位出具的, 应提交审批单位委托下级单位开展验收的委托函;需要进口固体废物进行试生产的, 申请材料通过技术审查的日期, 应在试生产或临时排污许可证等证明文件的有效期内。

11.环境管理制度文件

包括: (1) 有关经营情况记录簿样本, 经营情况记录簿样本应该为空表, 可以提交《进口可用作原料的固体废物环境保护管理规定 (试行) 》附十三, 也可以自制, 但内容应符合有关要求; (2) 环境监测等环境管理制度文本, 包括环境监测方案, 监测方案中应明确监测指标和频率, 且需要符合有关要求, 以及应急监测预案, 委托其他单位监测的, 还应提交委托监测协议和监测单位资质文件; (3) 有关环境保护岗位职责与考核标准的规章制度; (4) 相关工作人员和管理人员的环保培训材料等; (5) 相关防止进口不符合国家环境保护控制标准的固体废物的管理制度和措施。

12.清洁生产审核有关证明材料

清洁生产审核分为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和自愿开展的清洁生产审核, 对于应当实施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的企业, 在提出进口废物申请时, 按照不同情况一般分为几个阶段: (1) 已被列入清洁生产实施计划, 尚未签订清洁生产协议; (2) 已签订清洁生产协议, 尚未开展清洁生产审核报告; (3) 按照协议要求, 正在开展清洁生产审核报告; (4) 已完成清洁生产审核审核报告, 向环保部门递交验收申请; (5) 已通过环保部门组织的评估验收, 应按照不同阶段情况提交相应的证明材料。鼓励企业自愿开展清洁生产审核工作, 对于自愿开展清洁生产审核的企业, 所提交的申请材料不做具体要求。

13.进口废物数量的核定

企业申请进口废物数量的核算应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及审批文件记载的生产能力、原材料需求数量为依据, 进口废五金类废物数量的核定, 应以省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认定的能力为依据, 总量一般不超过涉及生产能力的所需原料120%;超出其数量的申请, 需补充提交应由相关部门出具的具体理由和核算实际需求量的证明文件, 省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审定。对于试生产的企业, 应按照试生产的有关期限核定进口废物数量。

14.部分种类废物首次申请进口数量的核定

园区外加工利用企业, 首次申请废塑料、废五金等进口的最多批准5 000吨, 实际进口并加工利用2 500吨以上仍需进口的企业, 可在其加工能力范围内再次提出进口申请。

15.是否属于淘汰落后的项目

对于申请进口废物的加工利用企业, 申请进口废物所依托的项目应符合相关行业产业政策及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有关要求, 不得为已淘汰的落后产能。

16.部分种类废物首次申请需要现场核查

首次申请进口甘蔗糖蜜、其他糖蜜、主要含锰的冶炼钢铁产生的颗粒状熔渣、轧钢产生的氧化皮、冶炼钢铁产生的含钒浮渣、熔渣、含五氧化二钒>10%的矿渣、矿灰及残渣、碳化钨废碎料等废物的加工利用企业, 省级环保部门应组织进行现场核查。

现场检查重点包括:申请材料填写地址与现场检查的加工利用场所是否一致;环境影响评价手续是否符合要求;加工利用设施与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是否一致;污染防治设施是否正常运行;污染物是否达标排放;进口废物台帐记录是否规范, 管理制度是否健全。

17.许可证有效期设置

浅谈企业专利申请中专利战略的运用 篇9

一、是否申请专利的决策

企业技术创新成果产生后, 处理的途径有申请专利、作为技术秘密与公开成果3种形式。一般来讲, 公开成果只是在特定的情况下作为一种战略手段才采用。通常面临的是申请专利与作为技术秘密保密的决策。从理论上讲, 申请专利与作为技术秘密保密都有各自的优点和不足, 对于一个具体的创新成果来说, 究竟是申请专利还是作为企业技术秘密保护, 要考虑到多种因素。下面就对上述3种方式的适用情况分别进行讨论。

1、申请专利

申请专利是企业技术创新获得专利权的唯一途径, 也是企业实施专利战略的基础性工作。通过专利申请获得专利后, 企业就可以利用专利权的高度独占性, 开拓、控制和占领市场, 最终赢得市场竞争优势。可以说, 一个企业专利战略的成功与失败, 与其专利申请工作做得如何有很大关系。因此, 原则上讲企业对其创新成果只要具备专利性, 就应当考虑申请专利, 从而获得专利保护。

但是, 申请专利并非在任何情况下都是合适的。撇开有些技术创新成果不在专利保护范围之内从而无法通过申请专利获得专利保护不说, 申请专利本身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 申请专利要缴纳费用, 获得专利权后每年仍要缴纳专利年费, 这对企业来说是一笔固定的开销;发明专利申请审批周期较长, 如果发明的经济寿命不长, 即使获得专利权, 经济利用价值也不大;申请专利成功后所获得的专利还受时间性、地域性限制。再有专利的申请意味着技术方案的公开, 这样容易导致竞争对手围绕该技术开发出更先进的技术去申请专利, 反过来对自己的专利形成包围圈。特别是如果专利申请文件公布后最终未获得专利权, 所受到的损失会更大。

因此, 企业是否申请专利得结合自己的经营发展战略, 从技术、经济、法律、市场等方面的综合权衡后决策。一般地说, 如果某项创新成果具有专利性, 构成专利主题时, 在下列情况下应尽量申请专利:

(1) 从竞争角度考虑应申请专利的情形

(1) 技术比较复杂、竞争对手难以绕过去的比较重要的技术创新成果, 如企业的基本发明。

(2) 通过申请专利能有效地控制竞争对手的技术创新成果, 如目前日本企业向我国大量申请稀土制品技术专利就是从遏制我国企业竞争的角度考虑的。

(3) 通过专利申请和确权能有效地防止竞争对手控制自己。

(4) 还如企业新成果是对竞争对手的主要优势, 那么有必要通过申请专利维持这一优势。

(2) 从技术开发难度的角度考虑应申请专利的情形

属于那些市场潜力较大但创造性较低的发明创造成果。这类成果由于创造性较低, 能比较容易地由他人开发出来, 应及时申请专利, 否则容易坐失商业机遇。

(3) 从法律利用角度考虑应申请专利的情况

企业申请专利的目的不在于自己利用, 而主要是实施专利有偿转让战略时, 有必要申请专利。另外, 考虑专利产品容易被他人仿制, 也有必要申请专利。

(40从市场的角度考虑应申请专利的情形

对那些市场应用前景好, 经济价值大的创新成果, 一般应申请专利。有些产品的研究、开发时间长, 耗资巨大, 显然也应申请专利。

企业一旦对其技术创新成果作出了申请专利的决策, 下一步就是组织好专利申请工作了。专利申请本身也具有一些策略性因素。例如, 向国外申请专利应在外国优先权期间进行。对于在本国暂不保护而外国保护的技术创新成果, 可以先在本国申请专利以取得申请日、申请号后再向国外申请, 以借助外国优先权获得多国专利保护。

2、作为技术秘密保密

技术秘密属于秘密的一种。在有些情况下, 只要企业能够采取适当的保密措施使技术创新成果不被泄露, 可以考虑采用技术秘密的方式加以保护。

(1) 明显不能适应专利保护的企业技术创新成果 (1) 技术创新成果不属于专利法保护的主题;

(2) 技术创新成果不具备专利性质, 尽管其商业价值可能较大。

(2) 虽然可以获得专利保护, 但专利保护风险大, 从技术、市场或经济方面分析, 申请专利可能对竞争对手有利, 或对自己并无多大益处。

(1) 竞争对手能够在研究专利说明后轻易绕过的技术创新成果;

(2) 技术创新成果商业应用价值不大, 申请专利会公开发明创造内容, 而对自己并无经济利益方面的好处;

3、技术创新成果经济寿命周期短, 申请发明专利有可能出现等到授权时该技术成果已有更先进的替代技术出现的情况。

(1) 风险因素主要有:

(2) 企业技术秘密转让或许可他人使用后被他人泄露;

不排除别人也在研制同一技术, 在实行先申请原则的国家, 他人先申请专利取得专利权后, 将对本企业构成威胁。

因此, 企业将技术创新成果作为技术秘密保护应当谨慎从事。

二、申请时机的决策

申请时机之所以成为专利申请的一个战略因素, 是因为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在专利确权上都实行先申请原则或者申请在先原则。我国有些企业在新产品上市几年后, 发现市场上有仿造品严重影响本企业经营时才想到去申请专利, 结果因为产品已被公开使用而丧失新颖性, 无法获得专利。这些教训是值得吸取的。

但是, 申请专利的时间也并不是说越早越好。过早申请也会存在一些缺陷。例如, 在企业技术创新成果尚未成熟时申请专利, 可能会影响专利权的获得, 过早申请由于申请文件准备匆忙, 也可能影响专利申请的成功。

专利申请时机究竟以哪天为好, 应当根据企业某项特定的技术创新成果而定, 并不存在一个统一的模式。但是, 在确定适当的申请时机方面, 以下原则是值得重视的。

1、要充分考虑竞争对手目前的状况, 特别是研究相同发明创造的可能。如果竞争对手目前还无力研究出同样的成果, 那么不必急于申请, 待竞争对手准备研制但尚未研制出来时再申请专利。如果本企业的技术创新成果同时有多家企业或者其他主体在进行研制, 那么应抢先申请。

2、应注意技术创新阶段的保密, 以免技术被人公开而丧失新颖性。

3、要考虑本企业基本发明与外围研究开发成果专利申请的协调, 防止单纯申请基本专利公开技术方案后让竞争对手多头开发外围专利技术, 反过来限制自己。

三、专利申请种类的选择

在我国可以申请专利的种类有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这三种专利形式各有其特点, 企业应根据自己发明创造的特点、结合这三种专利的不同要求选择适当的专利申请种类。

就发明专利而言, 各国一般将其分为产品发明、方法发明、物质发明、应用发明、改进发明等。我国《专利法》确认的发明种类则有产品发明、方法发明、产品或方法发明的改进发明。产品发明可以是一个独立的产品, 也可以是产品的一个部件。方法发明通常包括制造方法的发明、化学方法的发明、生物方法的发明, 将产品 (主要是物质) 用于新用途的方法发明。方法发明可以涉及全部过程, 也可只涉及其中某个步骤。

发明专利保护的特点是, 创造性程度要求高, 保护期较长, 审批周期较长, 申请费用较高。根据发明专利的这些特点, 在下述情况下应考虑申请发明专利:

1、涉及制造方法、化学方法、生物方法, 将产品用于新用途的方法方面的发明创造;

2、重大的发明创造, 特别是创造性程度很高的发明创造, 开辟一个全新技术领域的发明创造, 打破长期技术偏见的发明创造、取得意想不到效果的发明创造;

3、无固定形状产品的发明创造;

(1) 希望给予较长保护期的发明创造, 如药品等。

实用新型和发明相比, 则有一些不同特点。实用新型涉及的只是产品, 而且这种产品必须是有一定固定形状的产品。如仪器、设备、日用品和其他器具。没有固定的形状结构的产品如气态、液态、颗粒状, 不能成为实用新型专利保护对象。而以非立体的平面形态表现出来的产品和不可移动的产品, 尽管有一定的形状、构造, 也不受实用新型专利保护。实用新型专利保护期比发明要短, 创造性程度要求也低一些, 并且审批程度比较简单, 申请费用也低一些。

外观设计实际上是对产品的外表所作的设计, 它必须与产品有关并与使用该外观设计的产品结为一体。外观设计与实用新型有相似的地方, 即都涉及产品的外部形状, 但外观设计仅此而已, 实用新型还涉及产品的内部构造, 具有一定的功能目的。外观设计侧重于保护具有美感的设计, 实用新型侧重于保护实用技术方案。可以说, 外观设计是物的美化上的创作, 实用新型是物的功能上的创作。根据外观设计专利这种特点, 如果准备申请专利的发明创造是一项有固定形状的产品的新设计, 应考虑申请外观设计专利。但当该产品也构成实用新型时, 也可以同时申请实用新型专利。

还应当说明的是, 在具体的申请实践中, 可以同时申请两种或两种以上专利保护形式, 以使各种专利申请形式取长补短。另外, 还可以利用我国专利法中国内优先权的规定, 实行申请专利种类的转换。

四、利申请国别的选择

到国外去申请专利是实施专利技术输出战略的重要前提, 也是开拓和占领国际市场的重要手段。一般地说, 到国外申请专利取决于占领国际市场的需要。为正确地确定专利申请国, 应制定在国外专利确权的策略, 主要内容应包括:

1、有关国家专利制度状况

不同国家的专利制度状况对在国外申请专利有一定影响。例如, 某项技术创新成果创造性程度不高而市场前景大, 就可以到采用实用新型制度的国家或实行登记制的国家去申请专利。

2、拟在国外的活动计划

例如, 准备在哪些国家使用该项技术从事生产, 或输入专利产品并防止伪造品输出。

3、确定产品与技术领域

在国外生产、经营的产品应事先心中有数, 可以从产品的性质、技术寿命、市场范围、消费群体等方面进行评价。

4、确定申请国

从占领竞争对手市场的角度看, 开拓性的重要发明宜向多国申请专利。一般性的发明创造, 则依据产品被竞争对手利用的情况确定。例如, 竞争对手的所在国、产品工艺来源国应当重点考虑, 因为竞争对手往往是在其本国生产、销售产品, 控制了竞争对手所在国市场就能有力地遏制竞争对手。在产品工艺来源国则可以斩断竞争对手的“后路”, 使其无法利用专利技术制造产品。一般地说, 在产品生产方面与竞争的国家、重要进口国、技术交流国是需要重点考虑申请专利的国家。

微电网技术专利申请状况及分析 篇10

基于上述原因, 微电网技术作为一种新的发电和电网模式近年来受到了密切的关注。

目前, 全球范围内对微电网的定义不甚统一。美国电力可靠性技术协会 (CERTS) 给出的微电网的定义为:微电网是一种由负荷和微电网电源共同组成的系统, 可同时提供电能和热量;微电网内部的电源主要由电力电子器件负责能量的转换, 并提供必要的控制, 微电网相对于大电网表现为单一的受控单元, 并可同时满足用户对电能质量和供电安全方面的需求, 当微电网与主网因为故障突然解列时, 微电网还能够维持对自身内部的电能供应, 直到故障排除。

欧洲科技框架计划给出的微电网的定义为:利用一次能源, 使用微型电源, 并可冷、热、电三联供;配有储能装置, 使用电力电子装置进行调节, 可在并网和独立两种方式下运行。

日本新能源产业技术综合开发机构对微电网的定义为:微电网是指在一定区域内利用可控的分布式电源, 根据用户需求提供电能的小型系统。

我国对微电网的定义为:由分布式电源、储能装置、能量转换装置、相关负荷和监控、保护装置汇集而成的小型发配电系统, 是一个能够实现自我控制、保护和管理的自治系统, 既可以与外部电网并网运行, 也可以孤立运行。

虽然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对微电网有不同的定义, 但是其共性都在于微电网是一种小型发配电系统, 在独立运行时, 能够通过自身的分布式电源发电实现网内用户的供电, 并可将多余的能源进行存储作为后备电源, 并能够通过自身的电力保护设备实现故障的排查和切除;在并网运行时, 能够实现向外部主网输送电能的功能。

1 相关申请状况分析

本文使用了WPI数据库, 以关键词“microgrid”及其相关扩展词检索了全球范围内的微电网专利申请, 检索数据截止至2014年4月4日, 2012年及其之后的专利申请由于公开时间的原因, 数据不够完整。文中从专利申请的年代、主要申请人、技术输出国以及目标市场的分布, 分析了微电网技术专利在全世界的申请状况, 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微电网技术的发展提出的建议。

1.1 全球历年申请量

图1给出了从1974年开始到2012年微电网技术在全球历年的申请量, 可以看出, 在1998年之前, 微电网技术鲜有专利申请出现, 这与传统发电技术的绝对主导地位息息相关, 而1999年的申请量首次突破了50件, 说明人类对新型发电和电网技术的需求开始逐渐增长, 微电网技术开始进入起步阶段, 从1999年~2010年是缓慢上升阶段, 申请量一直在50~100件之间徘徊, 可见全球对微电网技术开始着力研究, 而2011年首次突破100件, 达到了195件, 2012年更是达到277件, 由此可以看出该技术的发展和创新速度越来越快, 尤其近几年, 中国对智能电网的研发力度加大, 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并得出了大量研究成果, 对该技术的技术公开作出了大量贡献。

需要指出的是, 由于专利申请文件从申请到公开之间最长需要18个月, 同时数据库的更新也不可能完全及时, 因此截止本文的数据检索日, 可能有大量2012~2014年提出的专利申请文件未收入数据库, 因此本文中2012年之后的统计数据很可能会少于实际情况。

1.2 主要申请人及其历年申请量

图2为世界范围内前15位主要申请人的申请量情况。从申请量上看, 目前国家电网公司占据第一的位置, 申请量超过60件, 是我国研究微电网技术的主要机构;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处于第二名, 申请量为27件;HYNIXsemiconductorcorp、天津市电力公司、INTbusiness machinescorp和天津大学的申请量分列3~6位相近, 分别为16件、16件、15件、14件。

由图2可以看出, 虽然中国的微电网技术起步较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晚, 但是由于近年来科研实力不断增强, 赶超其他国家的势头明显, 充分显示出中国大力发展微电网技术的决心。

1.3 主要技术产出国家/地区

表1显示了微电网技术主要产出国家/地区分布情况, 该分布情况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反应微电网技术在各个国家/地区的技术研发情况与市场发展情况。

从表1可以看出, 微电网技术的相关专利申请的第一梯队为中国, 以533件申请、占全球申请量的48%的成绩遥遥领先;而美国和日本, 以251件和129件申请、分别占全球申请量的23%和12%成绩位列第二梯队, 可见在逐渐升温的微电网技术领域, 这三个国家的技术产出占据全球的主要份额, 处于领先位置, 同时, 这些国家也具有较强的专利保护意识。而韩国以8%的申请量紧随其后, 位列第三梯队, 逐渐成为微电网技术领域的中坚力量。

1.4 主要目标市场国家/地区

表2显示了微电网领域主要市场国家/地区的分布情况, 即申请人在哪些国家/地区部署了专利申请。

从表2可以看出, 中国占据37%, 是微电网技术的主要部署国家, 这与中国的资源分布、人口密度、产业增长速度等方面对电力新技术的迫切需求密切相关。其次为美国和日本, 分别占全球市场的为21%和11%, 也是微电网技术的热点部署领域。而在国际局和欧专局的进行专利申请, 便于申请人下一步分别在世界范围和欧洲范围内部署专利, 因此也占据一定的市场比例。

由表1和表2的对比可以看出, 中美日这三个国家不仅是主要的技术输出国, 也是重要的目标市场国, 各国申请人具备很强的专利意识, 在上述国家部署专利, 能够让自己在该区域获得专利保障。

2 对我国微电网技术发展的建议

微电网技术越来越收到各国政府和科研人员的重视, 我国在微电网技术的研究比国外起步较晚, 经过近年来的发展, 已经初具规模, 但是要在该领域成为技术和专利强国还任重道远, 基于以上的分析, 笔者对我国的微电网技术发展提出了如下建议:

2.1 加强交流合作, 加强专利布局, 提高核心竞争力

目前我国对微电网技术的研发力量集中在企业、研究所和高校, 具有多而分散的特点, 技术水平和研发能力参差不齐, 其中有很多单位的研发工作处于水平低的重复劳动上。由于全球的微电网技术还处于发展初期, 给我国在该技术上的技术研发和专利布局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因此, 需要将我国这些分散的研发力量有效整合, 充分各自的特色;同时, 在研发之前对全球相关技术进行充分检索, 最大限度的获知和利用现有技术, 集中优势力量攻关重点技术。在提高研发实力的基础上, 促使科研成果尽快转化为生产力, 并及时通过申请专利获得有效保护。

2.2 关注国外申请人动向, 避免专利纠纷

上一篇:生命表参数下一篇:落实新课程创设新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