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喜爱作文

2024-05-23

让学生喜爱作文(精选十篇)

让学生喜爱作文 篇1

一、创设生动的数学情景, 以实例为模型引入学习内容, 增强数学的趣味性, 从而使学生喜爱数学

数学源于生活, 用于生活。把数学问题设置在生动活泼的生活情景中, 带着学生走进问题情景, 能增强数学的趣味性, 从而使学生喜爱数学。值得注意的是:数学情景的创设, 必须做到有序、有趣, 才能有效。所谓有序, 是指针对数学知识的系统性和学生认知发展水平的有序性, 设置的情景要有合理的程序, 由易到难, 层层递进。所谓有趣, 是指针对学生心理特征和生活经验, 设置贴近学生生活, 易于激发兴趣、调动情绪的情景。有效的数学情景, 往往能吸引学生的注意,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课堂上增加学生自己动手, 自主探究, 获取知识, 体会成功喜悦的机会, 从而使学生喜爱数学

如果教师一味代替学生做他们力所能及的事情, 久而久之, 他们就会形成一种依赖性, 动手能力越来越差, 自信心逐渐丧失。因此, 教师必须让学生动起来。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可以用“问题串”的形式呈现学习内容, 并且给出“做一做、想一想、试一试”等诸多让学生自己动手、自主探究的空间,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调动其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 使学生不断地体会到成功的喜悦。试想, 如此一来, 学生怎么能不爱上数学呢?

三、减少偏题、怪题、难题和纯数学的运算论证, 让学生轻松地体会到数学的魅力, 从而喜爱数学

偏题、怪题、难度过大的题目过多地占用了学生的时间和精力, 而且会极大地挫伤大部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降低学习兴趣。近年来, 数学教材已作了较大调整, 既减少了习题数量, 又针对这类问题的难度作出了明确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也应注意尽量避免那些不必要的、枯燥的偏题、怪题、难题和繁琐的运算与论证, 让学生在轻松中体会数学的魅力, 从而喜爱数学。

四、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让学生在和谐的气氛和轻松的环境中享受学习过程, 从而喜爱数学

数学教学绝不仅仅是数学素养的培养, 它更是一种师生心灵的撞碰、情感的交流和人格的影响。有关实验和教育实践表明, 如果教师喜欢某些学生, 对他们抱有较高的期望, 学生常常以积极态度对待教师, 诱发出一种积极向上的激情, 这些学生常常如教师所期望的那样进步。因此, 教师必须在不断提高自身业务素养的前提下, 以真诚的爱心对每一个学生负责、对学生的各方面负责;教师还应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 要尊重学生, 与学生平等交往, 不是居高临下, 而是发自内心地赞赏学生。一旦浓浓的师生情建立起来, 学生就会喜爱数学教师, 由于“爱屋及乌”而激发的学习数学的兴趣是不可估量的。

五、尽力挖掘数学美, 让学生在科学探究中体验快乐

数学美是数学的本质属性。数学堪与音乐、造型、诗歌比肩, 被称为美学的四大支柱之一。教师应该尽力帮助学生挖掘数学之美, 感受数学之美, 让学生在科学探究中体验快乐, 从而喜爱数学。

数学的美是“冷而严肃的美”, 它不像文学艺术的美一样让人很直观地感受到。只有在教师的不断引导下, 学生才能慢慢地体验到数学的这种独特的魅力, 然而, 一旦学生有了感受数学美的能力, 由此而产生的学习数学的兴趣将是稳定而持久的。教师应在数系的统一、运算的统一、数与形的统一等内容中挖掘数学的“统一美”;在应用数学方法解决其它学科中的问题和联系实际问题时挖掘数学的“抽象美”;在逻辑推理、依理运算的数学讨论中挖掘数学的“严谨美”;在一题多变、一题多解的教学中挖掘数学的“灵活美”。只要教师注重挖掘, 数学美无处不在。只要有了循循善诱的引导, 学生感悟数学美的能力就会与日俱增, 学生在科学探究中将不断地体验到快乐。

六、强化基本功、磨练意志力, 让学生在克服困难中追寻快乐, 从而爱上数学

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是建立在数学学习的能力基础上的, 很难想象一个数学基本功极差、数学学习能力极弱的学生会对数学学习有持久而稳定的兴趣。就目前某些初中的现状看, 七年级学完了有理数运算没有入门、方程还不会求解、角的度数不会换算的学生不在少数。试想这些别人讲的听不懂、分组讨论讲不出、自己动手做不对的学生, 怎能对数学产生兴趣, 又有何快乐而言呢?数的运算、代数式的运算、方程 (不等式) 的解法、基本几何图形的性质和逻辑推理的基本方法等基本功, 不仅是以后数学学习的基础, 还是养成用数学思想方法分析和解决社会与自然问题的基石, 更是建立学习数学的兴趣的必要条件, 而这些基本功的形成离不开必要的、一定量的反复训练, 这一点是不容置疑的。因此, 强化基本功训练, 学生才有可能在学习数学中获得快乐。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是, 数学绝不是“娱乐性”学科, 只有建立在学生坚强的意志基础上的兴趣才是持久的。皮亚杰说:“教学生解题是意志教育。”“如果学生在学校里没有机会尝尽为求解而奋斗的喜怒哀乐, 那么他的数学教育就在最重要的地方失败了。”教师必须在教学活动中有意识地磨练学生克服困难的意志力, 让他们明白, 没有成年累月的含辛茹苦和百折不挠是不可能学好数学的, 同时, 教师应更多地创造“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学习情景, 让学生更多地体验历经磨难而获得成功的不寻常的快乐, 从而喜爱数学。

做让学生喜爱的教师 篇2

————2007暑期师德培训有感

海霞中学

方丰足

今年暑期师德培训的主题是做一名让人民满意的教师,学习了刘福颖等人的先进事迹,感怀颇深。首先看到是他们是如此的伟大,自己则是如此的渺小而自私。从教十几年来,深感自己身上的责任重大,虽不曾有过误人子弟,但从他们身上所体现出来的,和自己相比,深知自己的所作所为是不足与外人道。对于要成为一位让人民满意的教师,那还是有很多很多的路要走,几乎是遥不可及。我想要达到这样一个不可捉摸的目标,首先应该尽量做到让学生满意,让学生喜欢。

教师在社会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在今天显得比以往任何一个时期都更为重要,更为引人瞩目,甚至成为了焦点。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无时不刻牵动着大众的心。既然成为了大家注目的焦点,自然就要承受更大的压力,承担更多的责任。虽然说物质上的报酬相对不是很多。对于学生,我们经常说:“亲其师,信其道”,意思就是说亲近老师,才会喜欢老师,才会去听从老师所讲的“道”。也就是说只有学生喜欢,乐于接受你这位老师后,才会比较乐于接受你讲解的知识,倾听你诉说做人的道理。所以要想让学生喜欢你,首先你就要喜欢你的学生,热爱你的学生。而如何让学生喜欢你,这个问题倒是值得探讨。

有人说首先以深厚的情感做基础。时下有“情感投资”一说,意思是只要你投入情感,就会获得相应的回报。在教学中,教师对学生加强“情感投资”,也同样能获得学生极大的回报——信任、尊重。只要学生信任、尊重老师了,那老师的教育、管理也就成功了一大半了。这正如社会上流行的一句话:“只要感情到位了,你错了别人也认为你是对的;如果感情不到位,你对了别人也会认为你是错的。”由此可见,情感育人是多么的重要。教育无小事。教师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一言一行都是一种教育,都摄入了学生的眼睛里。因此教师的“情感投资”要从日常的小事做起,要从身边的点滴做起。教师的一个鼓励的眼神,一句激励的话语,一次亲切的微笑,一回善意的扶肩,甚至是一两句随口的询问,都能给学生留下愉快的回忆,给予情感的满足。这种情感投资是不费心不费时不费事的,但它却能树立教师的良好形象,建立师生的良好关系。

其次用高尚的人格影响学生。教育专家魏书生说过:“教育者的人格魅力,榜样作用胜过一切说教。”教师要求学生做什么,怎么做,教师自己得先这样去做。据调查,学生最尊崇的老师是那种心地善良,品行端庄,人格高尚的老师,学生对这样的老师愿意亲近,乐意遵从,执意仿效。因此,教师要在人格上不断磨砺,不断完善,以近乎完美的表现呈现在学生面前:要求学生守时惜时,教师必须守时惜时;要求学生努力学习,积极上进,教师必须努力学习,积极上进;要求学生心胸豁达,与人为善,教师必须心胸豁达,与人为善;要求学生勇于认错,知错就改,教师必须勇于认错,知错就改„„

总之,教师要以自己的高尚人格去征服学生,并潜移默化地使之受到影响和教育。所谓“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最后我认为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这一点比什么都重要,教师对学生有管理教育的权利,有按照社会主义教育目的塑造学生的权利,但在人格上与学生是平等的。教师不应自视比学生“高人一等”,总是在学生面前表现出“高深莫测”、“凛然不可侵犯”的派头,体验所谓“尊严”对学生的爱。不应是居高临下的“平易近人”,而是发自肺腑的对朋友的爱。这种爱的表达既是无微不至,又是不由自主的。把学生看成与教师是平等的独立的人,不能忽视学生需要,让真正关心他们的情感需要,支持和帮助他们发展。只有这样,我们的学生才会真正喜欢我们。

让学生喜爱物理 篇3

1.让学生明白物理这门功课的“好处”

首先我通过开展课外活动,让学生明白学习物理是当今家庭生活的基本需要。物理知识在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比如懂点简单的电路的连接、电器的使用、安装、维修技术就很好,免得一点点小故障就去请人帮忙,有些物理常识是保证人类生存安全的需要。其次,让学生知道这是考试的需要。为了升学,找工作,从开始学习物理,就要面对各种各样的考试,现实迫使你无论感觉如何不得不学。再次,是个人一生发展的需要。很多行业的职业技能与物理知识相关联,学点物理对于将来就业有用,俗话说“技不压人”嘛,第四,也是最重要的一点,要学生知道学物理很好玩,因为它不仅揭示了很多大自然的奥秘,而且还可以用所学的知识解决身边的物理问题,还可以让身边的朋友都羡慕,从而获得一定的成就感。

2.用教师的魅力吸引学生的兴趣

初中学生刚学物理时,一般都显得很自豪,想学好物理的求知欲很迫切。但是很快又发现,他们因受“物理难学”说法的影响,对物理学习产生了一种害怕、畏难心理,而且女同学占多数。因此,为使他们能自然地、比较平稳地踏上学习物理的轨道,教师应给初学物理的学生一个良好的第一印象,其中包括教师课堂上的表现、谈吐、肢体语言、态度等。若教师自己都表现出懦弱、不自信的一面,那学生很难对老师、对学好物理充满信心;若教师表现出冷冰冰、一副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态度,学生肯定不敢在今后主动、大胆地请教老师;若老师课前准备不充分,频频出错,那学生对教师的尊敬之意肯定大打折扣因而教师应该穿上整洁的衣服,怀着胸有成竹的自信,以最佳的精神状态走上物理的起始课堂。课堂上教师上课的语言应该简洁、准确、用词规范,用专业术语,不可随意发挥,语调应该抑扬顿挫,语速有节奏感,那么学生就会受到老师的感染,在优美的情景中投入学习。

3.多一点赏识,少一些抱怨

初中物理教学从一开始就应注重了解学生,充分信任他们,给他们必要的指导和帮助。这样不但能增强学生学习物理的信心,而且也能使教师自己看到希望。在开始学习期间,学生所学知识有限,理解能力不高,语言表达能力较弱,在回答问题时不流畅,抓不住要点,教师不要急于求成,应该作出示范性的答题,不断鼓励、慢慢引导,要求再逐步提高。这样学生回答问题时胆子就大了,脑子也会开动起来。

4.充分利用教材特点

新教材图文并茂、生动活泼、编排形式新颖;内容顺序的重新安排切合学生的实际;课题的引入既有趣又通俗易懂,对学生很有吸引力,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阅读课本内容时对课本上那些具有现代气息、形象直观的插图看得很投入,我们就要因势利导,让他们想想这幅图是什么意思,说明了什么道理。这样学生对课本内容的印象深了,便产生了学习兴趣。新教材上的实验很多。认真做好这些实验,既能清楚地引入概念,顺利地得出规律,启发引导学生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引言”教学中教师可以演示惯性实验,当教师用木尺敲击硬塑料片时,前排的学生会不自由主地用手做接的架势,他们担心鸡蛋会掉在地上打破。突然鸡蛋落到杯子里,学生一阵紧张后又兴奋起来。又如“沸腾的水浇上冷水会怎么样”这个实验,趣味性很强。在演示这个实验时,学生会担心冷水浇上之后烧瓶会破裂,因而第一次演示时会离得远远的,看得不太清楚,但第二次实验时,学生就都挤了过来,烧瓶里的水沸腾了,全体同学都兴奋起来,有的还在讨论着“为什么”。一个小小的实验,调动了课堂的氛围,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5.引导学生自备器材,培养学习兴趣

实验时可以使用实验室所配备的器材,还可以引导学生自制器材,使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现有物品。例如,用铅笔和小刀做压强实验;用汽水瓶做大气压实验;用眼药瓶做物体的浮沉实验;用输液管和木刻度尺制作U形压强计等。我们还利用课外活动开展“小制作、小发明竞赛”。学生创造性地使用现有物品、废弃物品进行小制作,有利于让学生明白物理就在身边,不仅激发了学生兴趣,还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

6.适当应用现代教学技术,提高学习兴趣

对于实验现象不够明显、可见度较低、或者实验器材难找的实验,有条件的教师可用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技术辅助教学,通过设计、制作多媒体课件,在课堂上播放,能够使教学形象生动,学生又有新鲜感,教学效果也很好。

如何让学生喜爱数学 篇4

一、引入环节巧妙化

在课堂引入中, 设计各种形式, 运用各种手段把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 唤起他们的参与意识。如教学“生活中的立体图形”时, 我一开始就用事先准备好的圆柱、圆锥、棱柱等几何体, 提出这些几何体由哪几个面组成?圆柱和圆锥有什么异同点?棱柱与圆柱的异同点呢?待他们思考回答后再进行总结, 这样, 把问题设置于适当的情境下, 从而营造了一个生动有趣的学习环境, 相信在这样轻松的环境下, 学生会兴趣盎然, 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二、创设民主情境,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教师想要营造一个民主、平等的教学情境, 首先就要以微笑的面容、亲切的话语, 饱满的激情去感化学生、亲近学生, 并且教师还要善待学生, 当学生出错时, 老师不训斥、不惩罚, 要耐心指导;当学生取得点滴进步时, 应给予及时的肯定, 并鼓励他们。如:我在教学时, 将自己也列为学习的一员, 与学生们一起操作、一起讨论。对表现出色的学生以“你真行”“你真棒!”“你很好!”等来表扬他们, 对学困生不厌卷、不指责, 更是耐心地指导他们, 鼓励他们, 常鼓励他们说“你能行!好好想一想, 慢慢来”等, 使他们感到老师和他们一起动脑、一起学习, 这样就慢慢地打消了学生对老师的惧怕和隔阂的心理, 于是在轻松愉快的合作学习中完成了学习任务。

三、充分让学生参与实践操作

新教材还针对七年级学生喜欢看喜欢动手的性格特征, 安排大量的实践性内容, 要求尽可能利用自制教具优化课堂结构, 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 我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 请他们做我的助手, 一起准备实验器材, 进行实验演示, 通过实验操作, 既规范了学生的劳动、行为习惯, 又使他们在参与活动中认识“自我”以产生兴趣和求知欲。此外, 在教学中我还用精炼的语言、语调的变化, 设计合理的板书, 优美雅观的字体, 丰富的知识等来激发学生和学科兴趣, 达到“亲其师, 信其教”的效果。

四、在情感体验处反思

让学生喜爱作文 篇5

——三年读书计划

一滴水融进池塘就成了一潭死水,一滴水如果落进小溪、河流、大海就成了奔腾不息的活水,作为教师千万不能让自己的大脑成为一潭死水,而要不断地灌注活水,而活水源于读书。作为教师,不仅需要读书陶冶性情,更需要教师读书了解国内外的教学改革动态,学习名家的教学思想,优秀的教学设计。只有这样,你的课堂才能充满生机与活力,你在教学中才能做到得心应手,左右逢源,你也才能真正成为一个让学生喜爱的充满人格魅力的教师。

为了让自己成为一个让学生喜爱的充满人格魅力的教师,我制订了一份三年读书计划。

一、研读六本关于教育理论方面的书:《教育新理念》、《给教师的一百条新建议》、《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新课程中教师行为的变化》、《教学理论:课堂教学的原理、策略与研究》、《多元智论》。通过阅读,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的理论水平,满足专业发展的需要。我计划用一年半的时间来读这六本书,每本书读三个月,并且认真做好读书笔记,撰写读书随笔十篇。

二、作为语文老师需要有深厚的文学功底,我将充分利用图书馆现有藏书,阅读中、外名著和一些古典名著丰富自身的文学基奠。如《唐诗》、《红楼梦》、鲁迅的作品、《史

记》、《论语》、《庄子》、《古文观止》、《世说新语》、《三国演义》、《聊斋志异》、《水浒传》、《儒林外史》、《西游记》、《三字经》、《乱世佳人》、《简》、《傲慢与偏见》、《红与黑》、《羊脂球》、《漂亮朋友》、《泰戈尔诗集》等。通过阅读这些中外名著不仅获得了有益的知识,而且知道了许多怎样做人的道理。我计划至少读四十本中外名著,用一年的时间去读,认真做好读书笔记,撰写2篇读书随笔。

三、作为班主任需要有很强的班级管理能力,我将阅读一些班主任方面的书籍,提升自己的班级管理水平。如《教育的55个细节》、《教育就是培养习惯》、《影响人的一生的习惯》、《20个美丽的发现》、《哈佛课堂》、《肯定自己超越自己创造自己》、《养成教育》等十本书,计划用半年的时间去读,认真做好读书笔记,撰写5篇读书随笔。作为教师,要做好教书育人的工作,首先要做个真正的读书人。

做一名让学生喜爱的美术教师 篇6

关键词 小学美术 教师 学生 喜爱

数年来,每当学校举行“庆六一”教师表彰大会,就有许多老师问:“为什么每次你们美术老师上台时,全校学生就像疯了一样地呐喊?”“为什么学生都那么喜欢上美术课?为什么学生那么喜欢你……”听了这些话,我笑着回答:“其实就是让他们爱上你”。

对于从事小学美术教育的工作者来说,这无疑是一件难能可贵的教育财富。那么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呢?

一、先要获得学生对你的喜爱

与人交往,第一印象最关键。与新生见面,第一节课尤为重要。你的语气、表情、言行举止以及对待事情的认真态度都将直接影响着孩子的情感与思维。因此,当你走进一个新的班级里,别忘了你的形象,要着装得体、精神振奋,带着你迷人而灿烂的笑容,彬彬有礼地向学生介绍你自己。针对低学段学生,第一次上课不要急于讲授课本内容,一定要带着形体语言向学生热情地打招呼,如说“大家好”时,调皮地挥挥手,会让学生觉得,原来老师也像他们一样可爱,这样会立刻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随后可抓住小学生好奇、好问的心理特点问他们:“你们猜猜,我是教什么的?”学生会七嘴八舌,踊跃回答 ,整个课堂气氛会立刻活跃起来,这时教师可趁机而入:“我知道,你们可聪明了,喜欢猜谜语,那,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做一个绘画谜语的游戏好吗?”之后,在学生的急切盼望中带着学生轻松、愉快地完成第一节师自创的、且独具风格的绘画游戏课。此时你的热情、你的亲切、你的幽默感、你的随和……以及你动听唯美的声音都将吸引学生的眼球,让新生在众多的老师中先牢牢记住你,下课后,你会立刻发现,他们就像“粉丝追星”一样团团围住你……当然这与你先前的准备与学习是分不开的。

二、要长久获得学生对你的喜爱

只有你对工作保持着长久的“喜爱”,才会长久获得学生对你的喜爱。简单来说,其一,对待工作的热情要持之以恒。在教学工作中,热情没有了,积极性也会随之减弱,它将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进而影响学生对老师喜爱的长久性。其二,常规检查要持之以恒,如检查学生所带学具情况,检查上课前学生学具摆放情况等。在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有些老师,在常规检查上开始还能坚持几天,但日子久了就不了了之 ,结果就会出现一些学生来上“空手课”。这是因为教师的言行举止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行为,如果教师没有做到持之以恒,学生也就做不到对学习的持之以恒,自然对老师的喜爱也就不会长久了。其三,奖罚制度要持之以恒。在教学中,我建立了各班的奖惩制度——记分册,分别从纪律、学具、举手发言、绘画作业、手工作业、讲述评价等几方面进行严格、及时地考核。在教学中,只要学生在美术方面有点滴进步、或稍许退步都会被记录下来,并在课堂中给予及时反馈或在课下及时教育,以促進学生正确、健康地发展,同时使学生对老师的“爱”更加长久。其四,期末总结制度的实施也要持之以恒。在期末,美术老师一定要专设一节美术总结课,要专门对照记分册,针对一学期学生的所有表现进行总结反馈,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学生在被肯定中快乐地成长,这样的持之以恒也会让学生对你保有更长久的喜爱……。

教育无小事,事事皆育人。在教学中还有很多的地方需要我们不断创新,大到教学目标,小到作业批改。只要我们不断创新,就会有更多的收获,就会有学生更浓的“爱”倾注于你。

三、让学生对你的喜爱根深蒂固

怎样能让学生对你的喜爱达到根深蒂固的程度呢?那就是让他“佩服”你。

常言道,人无完人。作为教师,我们不可能精通各科知识,但是要想获得学生根深蒂固的爱,多学科知识的巧妙运用可以增加你的个人魅力。

记得有一次在上高年级的美术课中,我需要快速在黑板上绘制一个大的标准圆,于是随手拿起教室里一把长尺,左手以长尺一头为固定中心点,另一头右手手持粉笔并快速画出一标准大圆,台下顿时响起雷鸣般的掌声,学生觉得数学老师没有想到的,美术老师却巧妙地运用了,很是“佩服”。

记得还有一次,我所带的班级里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一名来自澳大利亚的小学生。当我用简单的英语告诉这位外国小朋友要画什么,怎么画时,全班同学又一次向我投来了“敬佩”与喜爱的眼神……

让我们的知识面广阔起来,让我们的教学方法多变起来,让我们在教学中巧妙地结合他人所长……学生就会更加“佩服”你,进而,对你的喜爱也就会根深蒂固了。

作为一名美术教师,要获得更多学生的、并且是长久的喜爱,就要付出多倍的行动与努力。让我们坚持不懈、积极行动起来,做一名学生喜爱的美术教师!

如何让更多的学生喜爱学习物理 篇7

问题1:刚入高一时同学们最喜欢的学科是哪一门?

大约85%学生大部分说最喜欢学物理。 (除了个别女生最不喜欢)

问题2:说一说喜欢的原因?

(1) 因为物理与实际生活、高科技联系比较密切。 (2) 实际生活中的很多很多现象能用物理知识去解释。 (3) 物理课上可以动手做很多实验……

问题3:三年的学习中, 最后你的喜爱有没有变化?为什么?

最后统计每班仅剩下大约20%的学生喜爱物理。原因: (1) 物理要求的能力太高了; (2) 物理实际与生活联系并不大; (3) 其中的一个物理教师我特别不喜欢; (4) 教师的教法太单一……

高中物理具有概念的抽象性、物理过程分析的严谨性和复杂性等特点, 这让很多高中学生在物理学习的过程中伤透脑筋, 甚至望而却步;物理是一门实验学科, 所有定理定律是建立科学家长时间的大量的实验基础上得到的, 但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比较注重实验的讲解而忽略了实验的操作, 从而打击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由于片面地追求升学率和平日的成绩, 进行大量的题海战术, 而忽略了物理知识来源于生活、取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的特点;因为教师的种种原因而使得学生对物理学习失去了兴趣与喜爱, 让更多的学生选择了文科学习。针对学生表现出来的问题, 我总感觉自己责任重大, 对学生物理的学习一直在做着努力。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 我在教学中也积累了一些经验。

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杨振宁教授也说过:“成功的真正秘诀是兴趣。”学生只有对物理感兴趣, 才想学、爱学, 才能学好, 从而用好物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的大小, 是决定教学质量好坏的关键。

1. 改变物理实验教学, 提高物理的学习兴趣

物理概念的建立与物理规律的发现, 都以实验事实为依据, 学生只有通过实验观察物理事实, 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知识。通过趣味新奇的物理实验演示, 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理, 从而激发他们思索求知的欲望。通常实验室的仪器并不齐全, 也可以自制小道具, 既培养了动手能力, 又能增强学习的趣味性。在实际教学中, 如在讲《光的衍射》中的小孔衍射时, 可让学生探究:给你一块玻璃板、一根蜡烛、一根缝衣针, 如何观察小孔衍射?同学们分组进行讨论, 他们最终得到的答案:用蜡烛火焰均匀的熏黑一片, 在其间用小针的针尖沿垂直方向向下点几个小点, 点时不要让针尖在玻璃上滑动, 使去掉的烟黑成尽可能小的小孔。观察时背向阳光, 一手将没熏黑的一面贴近眼睛, 一手甚至拿一面小镜子, 接身后射过来的阳光, 使光反射到熏黑的表面上, 就可观察到彩色衍射光斑。虽然这节课不是什么重点内容, 但通过探究, 同学们真切地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奥秘。再如我在讲《自感和互感》时, 做了一个演示实验:在一根较长的螺丝钉上, 用漆包线绕两个线圈A和B, 将线圈B的两端与导线相连, 使导线平放在静止的小磁针的正上方, 与小磁针平行, 当开关合上的瞬间, 结果小磁针发生了偏转……像这样在教学过程中巧妙安排现象明显、富有趣味的物理实验, 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使抽象枯燥的知识变得生动而富有刺激性。

2. 让物理教学与实际生活联系更密切

物理与生活联系非常紧密, 牛顿通过对苹果落地的思索, 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伽利略通过观察吊灯的摆动发现了单摆的等时性;瓦特看见开水的壶盖在跳动, 从而改良了蒸汽机;奥斯特在一次偶尔的实验中, 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生活中处处有物理, 教师要引导学生观察实际生活中的现象, 让学生学会在生活中发现各种各样的物理现象。例如我在讲到《动量定理》时, 可引入:有一磨盘, 放在躺下的气功演员胸膛上, 一人用力打击磨盘, 磨盘被打得粉碎, 为什么气功演员却安然无恙?立定跳远为什么要在沙坑中, 并且双腿弯曲?用竹竿把小船推到岸边, 用长竿比用短竿有利吗?……如果我们常在教学中将物理教学与实际联系起来, 更有利于使学生明白物理就在身边, 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得到很好地激发。

3. 做学生心目中有魅力的教师

教师要拓宽自己的知识面, 增强业务能力, 提高教学艺术水平, 通过教学语言的感染力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要有自己的一项技术精湛的业余爱好, 这样能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教师讲课时可让自己的教学语言既幽默、风趣, 又不乏逻辑性和科学性, 使学生愿意听并能引起高度注意, 让他们在较为轻松的环境中接受知识。教师风趣的语言艺术, 能赢得学生的喜爱、信赖和敬佩, 从而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即产生所谓的“爱屋及乌”效应。

二、信心是最好的保障

现在的高中生心理素质脆弱, 自尊心强, 他们总是渴望得到表扬, 忌讳批评, 希望在同学、老师、家长面前有好的表现。教师要掌握学生的这一心理、生理特点, 经常捕捉学生的闪光点, 并常常表扬他。会赏识学生的教师, 学生也会赏识他。

1. 保护好学生的自尊心

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 比较娇惯, 他们正处于自尊心强、感情脆弱的年龄。因此, 即使学习再差的学生, 他们也希望得到老师的尊重, 更需要得到老师的鼓励及表扬, 他才有勇气勇往直前, 在学习上不断地进取。如果学生没有了自尊心, 他设法维持别人对自己的好评的心理也就越来越淡薄, 教师教育他的方法就会失去作用。所以, 在我们的眼睛里只有把学生看成会常常犯错误的孩子, 才会理解学生的所为。

2. 好教师要有耐心

刚刚毕业的时候, 由于自己的心理不成熟, 没有掌握学生的心理特点, 对学生非常没有耐心, 如果学生提问题, 总觉得老师认真讲过的问题怎么就不会, 心中非常生气。于是, 我带着非常恼火的情绪又给学生讲解了一遍, 学生以非常胆怯的心情似懂非懂地又听了一遍, 结果学生考试时出现类似的问题, 还是做错了。为此, 我又非常恼火, 学生自己也认为自己太笨了, 自信心受到了很大的打击, 从而也失去了学习物理的信心与兴趣。现在看来, 教师真应该好好研究教育学、心理学。我现在对于再差的学生, 对他们提出的再简单的问题, 都会认真耐心地给他们讲解, 直到他们满意地微笑着离开办公室, 这样, 班级所有不同层次的学生学习都特别努力, 特别有信心。所以, 对我们教师来说, 有了耐心才不会误人子弟, 只有有耐心的教师才会走进学生的心里。

3. 增强学生的信心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对四年级以下的学生从不打不及格分数, 而让他们重新做那些失分的题目, 让他们把失去的分数再得回来, 让自卑的学生不知不觉地享受成功的快乐, 获取足够的自信心。

我在实际的教学中, 始终贯彻“分层教学法”, 譬如在设置课堂提问的内容与对象时, 可根据不同水平的学生提出不同的问题, 特别注意难的问题不应提问差生, 以免他们由于答不出而尴尬, 从而产生自卑感。教师在布置作业时, 要根据不同的学生布置不同层次的题目, 使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喜悦。在考试的时候, 教师可借鉴上海的成功教育法, 无论哪次考试都采用分层考试, 并将整张试卷的内容分为A、B、C三个不同层次。给学生时时创造进步乃至成功的机会, 是增强学生学习信心和学习效率的有效方法, 能使他们获得心理上的满足。

三、积极的情感是学好物理的重要因素

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认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对某一科的爱好取决于对任课教师的喜好。我在上课的过程中, 对全班的每个学生都是热情、信任的态度, 学生在课堂上也从我这里感受到真诚的关心和热爱, 从而从内心升腾起对我的信赖和爱戴。而学生由喜欢教师而喜欢教师所任教的学科后, 会更乐意接受教师的教诲, 并努力将教诲转化为动力, 达到教师的要求与愿望, 最终会更加喜爱物理的学习。

教师在利用厂制实验教具进行教学时, 虽然可以把物理现象清晰地展现, 但有时也让学生感到陌生, 因为有些实验教具与他们已有的生活经验距离遥远, 感觉离开了实验室和物理课堂就与这些物理实验失之交臂。长此以往, 学生很容易形成一种观念, 物理学只存在于课堂、教科书和实验室中, 是一门深奥、与生活疏远

教师在课堂上展示一些取材于生活的自制教具, 学生就会对这些随时接触到的生活用品制作而成的教具产生很大的兴趣。假如制成教具的材料是学生所熟知的, 但是教具所展现的物理现象却是学生们意想不到的, 而且无法运用已有的知识来对他们亲眼所看到的实验现象作出合理的解释, 强烈的求知欲望就会使他们在课堂上保持高度集中的注意力, 积极主动地探索这些实验现象所蕴涵的物理原理。我们生活的环境中的所有材料都具有相关的物理属性, 利用这些材料独有的物理属性来演示物理现象和规律, 能使学生切身体会到物理与社会、生活、科学技术的密切联系, 感受物理的科学之美, 很好地激发了学生对物理的学习兴趣。

三、自制教具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大多数自制教具都不是简单地仿制, 从立意、构思、设计到制作完善的整个教具制作过程都包含有创新思维。事实上, 我们利用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物品或废旧材料稍做简易加工所制成的教具, 并将其运用于教学之中, 这本身就是对学生进行创新性教育。教师将自己制作的教具展现在课堂中, 不仅可以启发学生的创造精神, 而且其不足之处又可激发学生完善和改进教具的创造兴趣。另外, 自制教具所需材料取用方便, 制作难度不大, 学生对制作教具都会有较高的热情。更值得一提的是, 自制教具中利用的常常不是某种物品的常规用途, 而是它特别的物理属性, 如饮料瓶的形状、橡皮筋的弹性、塑料的绝缘性等。当学生看到一个生活中的物品, 就立即进行思考, 这个物品有什么特别的用途, 能用来做什么实验教具, 这不仅启发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而且在这个思考的过程开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

四、自制教具能够促进教师刻苦钻研教材, 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如果教师要制作出符合教学要求的教具, 那在制作教具之前, 就必须吃透教材内容, 熟悉教学大纲的要求, 明确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掌握制作原理和技术。此外, 自制教具还要经过选材、加工、调试等多个重要环节, 涉及到许多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 并且经常运用到新材料、新技术、新方法, 因此, 整个教具的制作过程既提高了教师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 又培养了教师的敬业精神和科学精神。教师在制作教具中的每个步骤, 都需要全身心地投入和全方位的思考, 需要具有很大的耐心和韧性, 所以, 自制教具的过程不仅是一个教师刻苦钻研教材的过程, 同时也是一个提高教师综合素质的过程。

做一名让学生喜爱的语文老师 篇8

一、从平等友爱做起, 培养民主的亲和力

素质教育首先是情感教育、爱的教育。罗素在他的《教育与美好生活》一文中写道:“凡是教师缺乏爱的地方, 无论品格还是智慧都不可能充分或自由地发展。”爱可以说是一个教师自强不息、永远充满进取精神的力量之源……笔者所在的高中是一所农村普通高中, 生源绝大多数来自农村, 很多学生的家庭并不富裕, 父母一方或双方长期在外务工, 平时只是通过打电话、写信等方式和父母交流, 直接得到父母的关爱很少。有一些学生缺乏倾诉内心世界的合适对象, 情感、心理得不到及时向外渲泄, 产生自闭、自卑、意志消沉、厌学等心理问题。针对班里这样的学生, 语文老师不但要走进他们的内心深处, 更要用行动倾注对他们的爱, 把他们当做自己的孩子看待, 使他们感到温暖。寝室里, 轻轻地为学生掖上滑落的被角;餐厅里, 认真品尝着学生们的饭菜;诊室里, 跑前跑后, 问医抓药, 嘘寒问暖;炎炎夏日, 悄悄地在教室内外撒上清水, 以防中暑;草坪上, 闪动着师生亲切谈心的身影;办公室里, 有着师生热烈讨论的场景;学生你成功了, 教师为你加油;你失意了, 教师为你抚慰。

二、从业余爱好做起, 培养对学生的吸引力

语文教师要有高雅而广泛的兴趣, 和谐而优雅的审美品位。青少年学生爱好广泛且热情高涨, 他们尤其佩服那些有多种才艺的老师, 语文若能展现教师自身的闪光点, 就会获得学生的兴趣认同。为此, 语文教师应发挥自身的才情秉赋, 塑造起有业余爱好的个体形象, 培养对学生的兴趣吸引力。语文教师要有丰富的才情学识, 用自己的才情学识影响学生。季羡林说过这样的话:“真正优秀的人生, 不是从课堂里教出来的, 而是由优秀的教师熏陶出来的, 只有一流的教师才能熏陶出一流的学生!”“腹有诗书气自华”, 语文教师当终身与书为友。

“才高八斗, 学富五车。”这是人们对教师的期望, 虽然不是每一位教师都文思敏捷, 不是每一位教师都感情细腻柔婉。也不是每一位教师都能成为鲁迅、巴金、矛盾、郭沫若等文学大家, 但对文章水平的高下一点不懂, 也是让人看不起的。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必须具备广博的知识和深厚的专业素养。要给学生一碗水, 教师必须有一桶水。一个教师如果知识储备不足, 专业修养不够, 教学就会捉襟见肘, 就不能对学生产生“向师效应”吸引学生, 从而赢得学生的喜爱。

三、从严谨治学做起, 培养教学的吸引力

教师最能吸引学生的地方就是教学艺术, 语文教师独特而鲜明的教学风格是培养个性魅力最本质的东西。语文教师的个性首先应该是独特的, 这种独特性应渗透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 对语文材料独特的感悟, 对教学素材独特的呈现方式, 对学生多元反应独特的处置方法。其次是鲜明, 它将使教师的教学烙上个性印记。深刻隽永独特和鲜明形成一种张力、一种风格, 感染学生, 震撼学生。很难想象一个教学方法单一、讲述枯燥乏味、毫无生气的教师会为学生喜爱亲近。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我认为最重要的还是要交给学生学好语文的方法、达尔文说:“最有价值的知识是方法的知识。”叶圣陶说:“教是为了达到不教。”学好语文首先贵在平时的点滴积累, 让学生坚持做摘抄就是积累的好办法。另外, 多读、多写、多记也是学好语文的一贯方法。古人曰:“多读心中有主, 多写笔下生花”, 读和写是密不可分的, 既要读得“进去”还要写得“出来”。多写就是勤练笔, 写日记就是练笔的好方法。当然读的过程也是反思的过程, 只有做到“思接千载, 视通万里”, 展开联想和想象, 才能读有所得, 写读后感就是很好的途径。多记就是知识的储存和占有过程。多读、多写、多记都是知识的积累过程, 这“三多”的效果体现在学生的长期坚持之中。学生的知识由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 最终能够化为自己的, 就是学生语文素质的提高和终身学习能力的形成。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只要在平时的教学中倾注心血, 从以上三个方面积极引导学生学习语文, 就能让学生乐学, 会学。

让学生用喜爱的实践方式参与音乐 篇9

一是以实践的方式引领学生体验音乐、欣赏音乐。这既与埃利奥特所推崇的音乐教育实践的哲学观相一致,也与奥尔夫教学法表述的“参与到音乐中去”有着相似的内涵。在事件所呈现的两个课时的教学中,我们可以体会到审美与实践走向一体化,体现了丰富经历与提升能力的价值取向。

二是将课程内容与学生在校外的学习积累相联系。可以判断,本次事件中学生在课堂里展示的音乐演奏技能可能大部分并非完全习得于音乐课本身,但恰恰是金老师将学生的校外学习成果与校内学习关联起来,让学生在音乐课上予以展示,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提高。

让小学生喜爱品德与社会课 篇10

课堂的基本要素是教师、学生、教材,教材是学生所学知识的载体,也是教师教学的媒介。课堂教学应该紧紧围绕教材进行,这是毫无疑义的。教师要想课堂教学有效,必须先“啃”教材,潜心钻研教材,咀嚼教材,只有洞悉教材意图,熟悉教材体系,明确教材重难点,才能选择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2.抓好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水平

课堂教学是主渠道、主阵地, 是教学教研工作的重中之重,扎实而有效地开展课堂教学,不仅能够为教师提供一个自我挑战的舞台, 更是培养、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学习实践基地。为此我阅读相关教育刊物上的教学实例,观看优秀课堂教学录像,课前认真查阅读资料。

3.分组教学要给每个学生机会

有的老师带领学生进行合作学习, 提出问题学生未经独立思考,就进入合作状态,有时讨论两三分钟就叫“停”,结果,课堂上依然是那些优等生的几言堂, 思维相对迟钝一些的学生失去独立思考与发表意见的机会。时间久了,会挫伤学生的自尊心,导致他们养成敷衍的不良习惯。因此,合作学习要留给学生足够的独立思考的时间,让每个学生都有发言机会、交流、讨论的时间,使不同层次学生的智慧都得到发挥。

4.想方设法,激发兴趣

要想使学生认真倾听,不能沿用传统威逼式,那样学生只是怕惩罚而听,是被动地听,而倾听是一种有意识、主动地听。两者完全不同,最后达到的效果是不同的。教师要充分挖掘和利用学习内容或活动本身的吸引力,引起学生倾听的欲望。教师可以为教材配上相应的动听的音乐或美妙的画面。如学习 《当同学遇 到困难的 时候》一课 时 ,本课内容 十分感人,我一边播放比较低沉的曲子,一边用低沉的声调开始诵读。在音乐的陪衬下,朗读就有了生命,有了情感,学生非常投入地倾听,不知不觉进入到作品之中……再如学习《我家的家规》一课时,教师以课件形式将家长“请”出大屏幕介绍孩子遵守家规的情况,并提出对孩子的希望,看到爸爸妈妈上了电视,激发学生的兴趣,一下子就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听于耳、入于心。

其次,教师要运用声情并茂的语言感染学生,做到语音标准,语调适宜,语态亲切。一个有着深厚语言素养的教师,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磁场,将学生牢牢吸引,并诱发学生内心深处的倾听情愫。

另外,课上教师要注意了解每一位学生的个性特点,及时表扬那些认真倾听的学生,树立榜样,并予以适当奖励,从而调动学生积极性,形成向上进取的氛围。

5.教学目标的设立 ,应促进农村儿童发展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 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农村品德与社会课程实施的主要目标应定位于, 促进农村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农村社会、参与农村社会奠定基础,培育出有爱心、责任心、良好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合格公民。这样一个总目标必须分散落实到每一个单元、每一课之中。为了促进农村儿童发展, 对教材的原有教学目标,必要时可以做出适当调整。

6.利用信息技术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品德与社会教科书只是提供学生学习活动的基本线索,教材中的画面主要是点出每个活动展开的例子, 提示活动过程,每课内容基本上都以图片加简要文字提示的形式呈现,给授课教师留下很大的创造生成教材的空间。很多担任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师在第一次拿到这本仅有几幅图片和简单文字表述的教材时,都发出这样的疑问:这样的课怎么上? 活动该如何设计呢? 这就要求教师结合本地区、本学校和本班儿童的实际情况适当调整或补充教材内容。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对教材进行拓展,将校本资源、家庭资源、社区资源、社会资源一一引入品德与社会课堂,达到创造性使用教材的目的。

因特网拥有最丰富的信息资源, 可以为学生提供全面的感性材料,可以将抽象的事物化为具体,可以使枯燥的内容变得生动,并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加以展示,可以实现对教育资源的有效整合和运用,最终指导学生的道德行为。

7.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发现学习的乐趣

我在思想品德教学中注意两个方面: 一是注重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想象力对学生的创新具有积极作用。一切创新活动都是从创造性想象开始的。教学中常设计一些让学生运用知识时必须展开想象解决实际问题的环节,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二是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在课堂教学中,多给学生实践探究的机会,让他们掌握、理解理论知识,并运用知识解决新问题。组织各种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为学生的创新想象和创新思维提供丰富的原料。在教学中,适当保留一些有趣的部分,让学生独立发现,以体现新发现的喜悦,有利于保持学生对学习活动的兴趣。

8.实施多元评价,促进学生发展

学生是发展的主体,也是评价的主体,要想真正准确、深入地评价学生,单靠教师是不行的,评价者应由单纯教师发展到由教师、学生、家长组成的评价群体。因此,在教学中,为了真正发挥评价的作用, 我不再采用以往传统的自上而下的评价,而是采用多方参与的评价,通过评价既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又促进每个学生健康发展。与此同时,在评价上我还做到不仅考虑学生的过去, 重视学生的现在, 更着眼于学生的未来。这样,更好地体现对学生的关注和关怀。通过评价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提高,满足基础教育培养目标的要求。

9.开展拓展训练,指导学生行为

上一篇:踩高跷下一篇:消防工程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