损伤及预防

2024-06-12

损伤及预防(精选十篇)

损伤及预防 篇1

在篮球运动中, 主要有外皮肤擦伤、关节扭伤、软组织挫伤等常见损伤, 其主要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1、篮球运动者缺乏必要的安全知识

篮球是一项很普及的运动, 但是对于篮球损伤的基本知识还没有进一步的普及, 运动者在发生损伤后通常不会对造成损伤的原因进行分析, 没有从中总结出经验和教训, 使损伤事故经常发生。

1.2、篮球运动者缺少必要的准备活动

在篮球运动中, 准备活动室为了调动神经系统的兴奋度, 增强人们身体中各个器官的功能效果, 刺激人们的身体各部位从静止的状态发展到运动的状态, 但很多人在篮球运动中通常是直接上场进行运动, 缺少必要的热身运动, 造成身体各个部位以及身体机能都没有达到运动时的要求, 使人们人容易在运动过程中发生肌肉以及韧带等部位造成损伤。

1.3、篮球运动时间过长运动量过大

篮球运动中, 很多人喜欢多打一会, 甚至运动半天的时间, 由于长时间的运动以及运动量的过大使得身体的负荷过高, 双腿以及关节等部位承受了过多的力量, 身体产生了一定的疲劳状况, 在疲劳情况下进行篮球运动很容易发生运动损伤的情况。

1.4、篮球运动者技术不规范

虽然如今篮球运动得到了广发的普及, 但篮球技术没有跟随这项运动得到足够的推广, 很多运动者并没有掌握篮球运动的相关技术, 人们的运动知识通常都是来自电视上的转播以及对NBA和CBA部分球员动作的模仿, 专业篮球员的运动技术有足够的身体条件支撑, 其他人的身体情况达不到专业运动员技术的标准, 无法完成专业运动员的难度动作, 一味的模仿也是发生运动损伤的一个要素。

1.5、篮球运动者在不良的生理、心理状态下进行运动

在篮球运动中, 许多人是在没有足够的睡眠、休息不好以及伤病初愈的情况下进行篮球运动, 或者在心情不好处于暴躁愤怒的情况下进行篮球运动, 也很容易造成运动损伤。

1.6、篮球运动自身的技术特点

篮球是一项强调大量身体对抗以及临场反应的运动, 在运动过程中, 许多人的技术动作比较粗野, 对抗比较大, 运动过程中需要针对球以及人做出及时的反应, 比如在篮球的快攻中, 需要防守人滑步进行防守, 起跳封盖, 进攻人快速转身, 快速起跳投篮等。在此过程中有着很多的身体对抗, 很容易造成双方的身体部位接触, 从而发生运动损伤的情况。

1.7、其他客观因素

其他客观因素是运动者自身之外的一些原因造成的损伤。如篮球场地不平整, 场地凹凸不平, 人容易造成运动者在投篮落地后的扭伤。在雨天或雪天进行篮球运动, 使场地湿滑, 容易导致运动损伤。运动者在运动过程中佩戴眼镜以及手表的外物, 都会引起运动损伤。

2、运动损伤的预防

2.1、加强运动者的损伤意识

加强运动者的运动损伤意识, 做好运动损伤的预防工作, 要注重篮球运动者在运动或者比赛过程中的大意思想, 在相关篮球场地做好宣传牌的摆放工作, 宣传者要从以往的运动损伤事件中总结出其中的经验教训, 提高对损伤的预防意识, 在宣传牌中宣传篮球运动的常见损伤原因以及防治工作, 并做好球场的场地管理和建设工作, 保证场地的完好。

2.2、运动者做好准备活动

篮球运动的准备活动并不只是为了提高肌肉的温度, 更主要的是在于运动者的心理调整, 良好的准备活动能克服人们的懒惰心理, 保证人们能够迅速地进入运动的状态, 在篮球运动过程中, 运动者身体内部的各个器官以及肌肉都在紧张的活动, 准备活动就是为了调整人们的各个部位能快速适应篮球运动的需要, 保证各个关节的滑动效果, 调动神经系统的兴奋度, 所以, 在日常的篮球活动中, 要针对篮球运动的需要进行充分的热身活动, 调动身体适应篮球的激烈程度以及对抗程度。

2.3、加强篮球运动者易伤部位的锻炼

加强运动者的易伤部位的训练, 从而提高易伤部位的韧性, 是预防运动损伤的一种重要手段, 比如:为预防骸骨劳损, 可用“站桩”的方法以提高股四头肌和骸骨的功能。为了预防在运动中的出现扭腰损伤, 可加强腰肌的锻炼, 在日常生活中多进行腰部肌肉力量的训练, 多做俯卧撑以及仰卧起坐等运动。

2.4、运动者要加强设备对自己我的保护

在篮球运动中, 因为运动的对抗被打掉门牙的事情常有发生, 在姚明刚开始进入到NBA时因为没有佩戴相应的训练护具而被停训, 所以在广大篮球运动者中, 要在运动前做好运动设备的保障工作, 比如:穿合适的的高帮球鞋, 佩戴护膝等保护关节的设备。不要佩戴手表、戒指等外物。如佩戴要在运动中放置一边, 以免在运动中硬物划伤对方和自己。

2.5、规范运动者的技术动作

要注重篮球运动者的技术动作的规范, 在投篮、突破、运球过程中的技术动作都规范化训练。保证技术动作的正确和标准, 尽量少模仿明星等专业篮球运动员的动作。比如:很多人都喜欢模仿乔丹在上篮中伸舌头的动作, 这个动作其实存在很大的危险, 如果被防守人碰到下巴, 很容易造成咬伤舌头的危险。

参考文献

[1]陈秀, 试论篮球运动中出现的运动损伤及其治疗和预防[J].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学报, 2005, (2) .

运动损伤的预防及处理(教案) 篇2

教学内容:运动损伤的预防及处理

教学任务:

1、了解运动损伤的概念及发生原因;

2、动损伤掌握简易的处理方法;

3、鼓励学生互相帮助、及时自救或互救。

一、运动损伤的概念和分类:

1、定义:体育运动中,造成人体组织或器官在解剖上的破坏或生理上的紊乱,称为运动损伤。

2、常见分类:胫腓骨疲劳性骨膜炎、骨折、腰损伤、肌肉痉挛、韧带拉伤、肌肉拉伤、踝关节扭伤;按程度可分为轻度、中度损伤和重伤。

二、运动损伤发生的原因:

1、认识不足,措施不当。对运动损伤预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未能积极地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易导致运动损伤的发生。

2、准备运动不足:

1)不做准备活动就进行激烈的体育活动,易造成肌肉损伤、扭伤;

2)准备活动敷衍了事,在神经系统和各器官系统的功能尚未达到适宜水平;

3)准备活动的内容不得当;

4)过量的准备活动致使身体功能不是处于最佳状态而是有所下降;

3、不良的心理状态:如缺乏经验、思想麻痹、情绪急燥;或在练习中因恐惧、害羞而产生犹豫不决和过分紧张等;

4、体育基础差、身体素质弱,或动作要领掌握不正确,一时不能适应体育活动的需要,或不自量力,容易发生损伤事故;

5、不良的气候变化。如过高的气温和潮湿的天气,导致大量出汗失水;在冰雪寒冷的冬季易发生冻狎或其它损伤事故;

6、组织纪律混乱和违反活动规定也是造成伤害事故的原因。

三、常见的运动损伤与处理

1、踝关节扭伤------是体育运动中最常见的一种关节韧带损伤。

多发与篮球、足球、跳远、跳高、赛跑、滑雪和溜冰等运动中。

踝关节的准备活动未充分做好,跑跳时用力过猛,落地的姿势不当,地面不平等。

处理:停止锻炼,高抬伤肢,12小时以内冷敷,超过24-36小时需热敷。恢复性练习。

预防:1)穿合适的运动鞋;

2)锻炼前做主要运动肌肉群的伸展练习;

3)做准备活动。

2、肌肉拉伤

机理:1)由于肌肉做主动的猛烈收缩,其力

量超过了肌肉本身所能承受的能力;

2)肌肉用力牵伸时超过了肌肉本身

有的伸展程度,引起拉伤。

预防:准备活动

量力而行

不用力过猛

注意保暖

拉伤后

重新锻炼

3、韧带损伤

易发生的部位是踝关节,腕关节和膝关节.治疗方法:主要是止痛和加快消肿.局部冷敷,加压包扎,抬高伤肢.如何预防:用保护带;减少冲撞;多做关节练习;场地要平整

4、胫腓骨疲劳性骨膜炎

初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发病率高.原因:跑跳时间过长,小腿肌肉在胫腓骨的附着点受到过分的牵拉,刺激骨膜引起炎症.预防:

1)

准备活动不充分;

2)

强度太大;

3)

场地坚硬,不平整;

4)

未彻底放松。

5、骨折

表现:

疼痛、肿胀、皮下淤血、功能丧失、出现畸形等。

预防:避免剧烈运动中的碰撞

治疗:停止活动,进行急救。固定包扎。

6、肌肉痉挛

抽筋,是肌肉不自主的强直收缩。

常见小腿腓肠肌,足底屈拇肌和屈趾肌。

原因:大量的排汗;肌肉快速连续收缩及

寒冷的刺激等

预防:1)

穿合适的运动鞋

2)

锻炼前做针对性伸展练习

3)

做准备活动

四、运动损伤的预防

穿合适的运动鞋

锻炼前做主要运动肌肉群的伸展练习

做准备活动

避免过度牵拉颈部和背部肌肉

保持运动肌群的用力平衡

避免脊柱同时伸展和旋转

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项目

避免运动强度过大

避免一次锻炼的持续时间过长

10不在坚硬的、有杂物的场地上锻炼

11作好整理放松运动

12使用支持、保护关节的用具

思考题:

1、体育课中的准备活动有哪些作用?

2、运动损伤发生的原因有哪些?

3、预防运动损伤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4、止血的方法有哪几种?扭伤后如何处理?

冬季运动项目中常见损伤部位及预防 篇3

摘 要 我国冬季运动项目的成绩在不断地提高,优秀运动员为我国的冬季运动项目成绩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但运动损伤的发生率也在不断上升。本文对冬季项目中易发生损伤的部位进行简单的总结目的在于为运动损伤的发生及预防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 冬季运动项目 运动损伤 预防

2005年在奥地利举行的世界大学生冬季运动会中,我国女运动员在单板U型场地滑雪项目中取得了亚军[1],使我国冬季竞技体育综合实力进一步得到了提高[2]。速度滑冰运动是冬季之花[3]。速滑运动员的运动损伤一直是一个大问题。2022年的冬奥会将会在我国北京举行,而运动员的运动损伤预防和治疗是我们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

一、踝关节损伤

踝关节损伤是常见的运动损伤,占关节韧带损伤的首位。踝关节是人运动的重要枢纽及承重关节。踝关节损伤在冬季项目中主要出现在短道速滑,速度滑冰,单板U型场地滑雪等。在短道速滑中踝關节的损伤主要出现在弯道处。在刘树明等人研究的80人中踝关节损伤达到10.4%,在程刚等人的研究中,踝关节损伤在速度滑冰常见损伤中达到了83%。

(一)踝关节损伤的征象及诊断

1.疼痛。受伤后患处有明显的疼痛,做诊查试验,外翻、内翻足时疼痛加剧。

2.肿胀,瘀血。由于受伤后足部组织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毛细血管也有损伤,大量组织液淋巴液血液等积集在皮下或组织间,患部皮下有肿胀青紫等瘀血症状。

3.功能障碍。因疼痛、肿胀等因素使患部神经末梢受到刺激,反射性引起一种自我保护机制,使患部活动受限,行走艰难或跛行。

4.严重患者,如韧带有断裂可出现足的内翻或外翻现象,踝关节的稳定性消失等。

(二)预防

1.合理地安排训练内容

2.提高运动员自我预防意识

3.加强保健指导

4.充分做好准备活动

二、膝关节损伤

膝关节是人体内最大、结构最复杂的一个关节。单板U型场地滑雪动员运动损伤发生部位比例最大的为膝关节。单板滑雪是一种高速极限运动,运动员受伤的可能性很大。冬季运动项目中易发生膝关节损伤的项目还有速度滑冰、短道速滑、花样滑冰、冰球和其他滑雪类项目。

(一)损伤的类型

在冬季项目运动员损伤类型中,膝关节损伤具有普遍性特征,其中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撕裂、半月板和髌骨损伤是主要病症;骨折在速度滑冰、短道速滑、冰球、高山滑雪、单板U场地、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和越野滑雪项目的运动员身上都有发生。

(二)预防措施

1.合理回复。利用水疗、针灸、睡眠等手段加速运动员机体疲劳的恢复是预防损伤的积极手段。

2.充分做好准备活动。训练或比赛时充分做好准备活动与整理活动,加强对运动员的安全教育,注意调动运动员训练的积极性。

3.提高教练员科学训练水平。使运动员建立正确的技术动作定型与体能、技能、心理和智能协调发展的训练模式。

4.科学管理和加强医务监督。发挥科研对训练过程、运动负荷、技术动作的监控、控制和评价作用,认真做好醫务监督、健康保健和后勤保障 。

三、腰部损伤

刘忆冰等在其研究中选择腰部症状明显的速度滑冰、越野滑雪运动员及冰雪运动爱好者共180人进行了调查,其中腰肌有损伤的占68.0%;而腰椎有损伤的占11%说明腰部损伤人数较多,特别是腰肌损伤的比例较大。

(一)发病机制与原因

1.腰部损伤的长时间积累,如冰雪运动员长期从事弯腰姿势,使腰背肌经常处于牵拉状的非直立姿势或长期处于某种不平衡的体位,导致软组织疲劳引起腰部酸痛。

2.迁延的急性腰扭伤。慢性腰肌劳损可因急性腰部损伤治疗不彻底所致。

3.腰肌筋膜无菌性炎症。长期弯腰或坐位工作,使腰背肌长期处于牵拉状态,出现痉挛缺血水肿、粘连等。

四、结论

(一)冬季运动项目存在一定的风险,极易损伤的部位有腰部,膝关节,踝关节等主要发生在短道速滑、速度滑冰和单板U型场地滑雪等高危项目中。

(二)针对损伤的发生特点以及项目特征应采取一定的防护措施预防或减少损伤的发生以提高运动员的技术水平和延长其运动生涯。

(三)运动损伤发生的原因在不同的项目中虽然有不同但是还是有共性存在的。主要的原因是准备活动不充分,项目针对性准备活动不充足,缺乏防护意识等。

参考文献:

[1] 李大志,唐云松.我国U型场地单板雪上技巧运动队伍建设研究[J].冰雪运动.2005(4):27-28.

[2] 王石安.新兴冰雪项目—单板滑雪的发展现状[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3(3):32-35.

武术运动易损伤的部位及预防 篇4

一、武术运动易损伤的部位

运动损伤是指在体育运动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损伤。武术同其他运动项目一样,都存在着运动损伤的风险。因此,只有充分了解了运动损伤的发生部位,在从事武术运动过程中加以注意,才能在运动训练过程中避免运动损伤发生的几率。刘静在《湖北省二级以上武术套路运动员运动损伤现状及特点》(《科技信息》2008·8)一文中通过对141名运动员的调查,得出以下结论:在345例损伤中,膝部有98人次,占总比率的28.40%,位居第一;腰部有76人次,占总比率22.02%,位居第二;踝部有43人次,占总比率12.46%,位居第三;腕部有41人次,占总比率11.88%,位居第四;大腿肌肉有30人次,占总比率8.69%,位居第五;腰椎和小腿肌13人次,占总比率的3.76%,位居第七;肘部有9人次,占总比率的2.60%,位居第八;颈部有3人次,占总比率的0.08%,位居第九;上臂与前臂均无人次损伤。武术套路属于全身非对称性运动,损伤易发生在运动系统中的各个部位,其中以肌肉韧带或肌腱拉伤、小腿肌痛、关节扭伤、筋膜伤、肌腱腱鞘、韧带和关节囊伤为最多。

1、膝关节损伤

武术运动中,膝关节经常处于半屈曲状态,此时韧带松弛,使关节稳定性下降。而此时,膝关节的稳定性主要靠髌骨和股四头肌来维持。髌骨的张腱膜和髌韧带所承受的牵拉张力及髌骨相应关节面所承受的挤压力都很大。因此,膝关节屈位支撑的负荷比直立时要大,易产生疲劳。如果在运动中,身体姿势不正确,下肢肌力不足,肌肉韧带放松不够,或步法互换不得当等,都会引起膝关节的损伤。

2、踝关节损伤

踝关节的结构是滑车关节,当关节跖屈时,稳固性相对降低,内侧副韧带比外侧副韧带要坚实,如果在运动中由于场地不平或重心落地不稳,就容易发生踝关节内翻,外侧副韧带拉伤。运动前准备不充分,踝关节没有活动开,其韧带、肌腱的伸展性和弹性较差,脚的着地不正确,身体失去平衡,场地不平等都是容易产生踝关节扭伤的原因。

3、腰部损伤

武术套路运动员腰部损伤多为腰肌劳损,主要与腰的发力特点有关。许多武术动作和发力都是依赖腰的运转来完成的,参加腰脊运动的肌肉很多,无论是肌肉还是韧带,因起止点长短及发达程度均不相同,其结构的张力、伸展性也会有很大的差异。常年的训练,腰部肌肉在仰、俯、拧、转等动作变化中承受的局部负荷本来就重,再加上攻克难度中对腰部的过度运用,是腰部损伤较高的主要原因。例如现在长拳类旋子转体360度、540度接跌叉,既要求运动员在空中拧转动作,还要在落地的瞬间完成跌叉定位,两腿不能出现依次落地、移动,否则不予确认。如果方法不当,极易对运动员的腰部造成损伤。平衡动作C级难度后踢抱脚直立,要求后举腿垂直与支撑腿上下成一直线,身体前倾不能超过45度,否则不予确认。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腰肌所承受的负荷非常大,稍有不慎,就有可能造成损伤。

4、肌肉拉伤

在武术训练中,由于准备活动不当,某些肌肉的生理机能尚未达到适应运动所需状态。这就为肌肉拉伤提供了内在条件。由于武术运动中需要肌肉猛烈的收缩(伸展),如果力量超过肌肉本身的承受能力,就会出现肌肉拉伤。武术运动中各种腿法组合加跌叉、加强训练,特别是素质训练和技术训练,以提高运动能力,其中尤其要注意加强屈肌和易伤部位肌肉的力量和柔韧性练习,使屈肌和伸肌的力量达到相对平衡——这是预防肌肉拉伤的最为基本也是最有效的措施。

5、髌骨劳损

髌骨劳损,是髌骨的关节软骨由损伤而引起的退行性变化,包括软骨的肿胀、碎裂、脱落和腐蚀等病理,最后股骨髁的对称部位关节软骨也发生同样的病理,发展成髌骨关节的骨关节炎。其基本原因主要有慢性损伤和急性损伤,而后者常是由于直接或间接暴力引起的膝关节其他部位损伤所致的伴随症状,训练中跳跃难度动作给膝关节带来很大的冲击,反复失误就会造成膝关节的急性损伤。慢性损伤原因在运动员中最常见,最主要是由于膝关节过度活动,而股四头肌的功能又相对较弱,尤其因髌骨关节之间长期的猛烈摩擦而致,这与武术套路中膝关节活动频繁是密不可分的。

二、武术运动损伤的原因

1、教练员忽视了训练中的安全教育及运动损伤知识的介绍。

2、运动员在比赛或是训练前,准备活动不充分,在身体各项机能没有充分调动起来时训练,极容易发生运动损伤。

3、在训练后没有及时进行恢复,运动员自身疲劳加以累计,造成运动性疲劳。

4、技术动作缺乏准确性,对动作不熟练,一味要求提高动作难度。

5、教练员对运动员的运动水平了解不够深入,在进行运动训练过程中,训练计划安排不合理,不适宜运动员,强度超过运动员自身接受能力。

三、武术运动损伤的预防措施

1、加强武术运动员的自我保护意识

由于武术属于运动强度大、危险性高的运动,其运动损伤对于运动员的今后生活也是影响重大的。因此,要求运动员高度重视自我保护,树立正确的自我保护意识。必要时,教练员还可以对运动员传授有关运动保健、按摩以及康复等相关知识。将预防运动损伤意识贯穿于平时的训练比赛中,并在发生运动损伤时,能够及时找到运动损伤原因及解决方法。

2、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

武术准备活动是在武术课前,有意识、有目的地做各种身体习练,逐步提高中枢神经系统和肌肉的兴奋性与适应性,使之为随后的运动做好生理和心理的准备。但准备活动不能盲目,也不能呆板,必须根据运动员机能活动变化的规律科学地确定负荷量。准备活动的内容和负荷应与比赛或训练相一致,负荷量过小,起不到准备活动的作用;过大,又会使疲劳早出现,不利于武术习练。

3、科学安排合理的训练计划

武术训练与教学必须遵循循序渐进与区别对待原则。在基本训练基本完成后,机体具备了基础素质,才可以攻克高难度动作。教练员在训练过程中,需要对运动员区别对待。每个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基本功各不相同,在制订训练计划时,需要根据不同的运动员制定不同的训练计划,以合理进行训练。

4、加强医务监督

《常见运动损伤的预防及处理》教案 篇5

本节课的内容是九年义务教育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中的章节,本次课在《体育与健康课程》中占重要地位,侧重于让学生学会如何预防运动损伤,及出现后的正确处理,为“健康体育,安全体育”奠定基础。

二、学情分析

本节课授教的对象是六年级一班全体同学,他们的年龄为13-14岁左右,正处于青春初期,朝气蓬勃、富于想象和挑战,好胜心强,爱表现自己,该班男生多女生少,男同学特别喜欢体育,但身体素质不是很好,活泼好动、好奇心强是这个班学生的特点。

三、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进一步了解体育运动安全知识,深刻认识安全意识的作用

2、技能目标:运用自己学习的《运动损伤的预防及处理》的知识,使自己在运动中,尽量避免不必要的损伤,达到强身健体的作用。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让学生学好运动前的预防,运动中的保护能力,避免损伤

难点:一旦运动损伤发生后,如何更好运用‘运动损伤处理’知识,有效减轻痛苦。

五、教法和学法

1、教法:本节课我将采用多媒体教学,把运动损伤产生的原因分成六点,详细的给同学讲解出来,然后再讲解如何避免运动损伤的发生,最后讲解当运动损伤不可避免时,我们应该如何处理,把伤害降到最低。

2、学法:在教法上,我贯彻的教学思想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学生积极思考、讨论,发挥想象,联系自身在运动中的情况,理论与实践结合。

六、教学过程

1、情景导入

提问:同学们平常在体育锻炼中受过伤吗?受伤的部位是那里?你又是怎样

处理的?

学生回答问题

老师小结:我们在平常的体育锻炼中都可能发生过或大或小的损伤,一旦损

伤发生都会给我们的学习和生活带来麻烦,损伤虽然不能避免,但是我们能预防。今天这堂课我们就来一起了解几种常见运动损伤发生的原因、症状、处理与预防方法,让我们在今后的体育锻炼中尽可能避免运动损伤的发生。

2、展开部分

理论与案例结合,提出运动损伤的原因和预防,运用讲解法,讲解运动前、中、后时,应该注意的问题讲解时举一些实例,让学生更直观认识到运动安全预防的重要性,比如,运动前,准备活动要充分,学生着装必须合理,穿牛仔或过度紧张的衣服就可能运动受限,还有不能佩戴坚硬物品在身上。举例:有一位同学在上体育课前没有把口袋的钥匙拿出来,最后导致在立定跳远时让钥匙插进了腹部,等等一系列的实例。

本节课主要学习的是运动损伤的预防及处理,为了更好的避免运动损伤的发生,通过投影播放一些运动员做准备活动的片段,让学生直观的学习运动前的准备活动的方法,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本次课充分体现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指导思想,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七、预计效果

预计课的教学目标基本实现,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使自己在体育运动过程中尽量避免一些不必要的损伤,达到强身健体。本节课学生积极讨论,认真思考,课堂气氛活跃,通过本次课的学习,为学生打下了安全运动、强身健体的基础,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在体育运动过程中,如何预防运动损伤以及损伤后如何处理等一系列能力。

足球教学常见运动损伤的处置及预防 篇6

关键词:足球教学;运动损伤;处置与预防

足球运动现已成为世界上最流行的运动之一,参与足球运动的人数与观众人数也在日益的增长中,伴随着足球运动的蓬勃发展,足球运动损伤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足球运动由于其速度快、强度大、对抗性强且极具观赏性等特性,是使它受欢迎的原因,同样也是影响它运动损伤产生率高的因素。对于常见的运动损伤,作为教练员及运动员都要时刻的注意,在了解产生的原因后,需要积极的做好预防,把伤害尽量降到最低。

一、足球教学产生运动损伤的原因

足球运动具有激烈的竞争性和对抗性,因而他是创伤发生率最高的运动项目之一,主要伤害是外伤,外在擦伤与关节损伤是最为常见的运动损伤。根据相关的研究表明,随着运动员运动年限的增加,运动性伤病也在不断增加,这就会很大程度的影响训练和比赛。在足球教学中产生的运动损伤一般是由两方面因素构成的,一个是内在因素另一个是外在因素。

(一)内在因素

内在因素是指个体的生理或社会心理特征,比如年龄、身体素质、心理压力、有无损伤病史等。足球本身就是一项对抗性强,身体(尤其是脚)接触频繁,强度大,运动范围广,时间长的运动。身体也会因为相应的训练或比赛出现过度兴奋、过度强度和均衡性减弱,在自我保护方面会出现疲劳性反应迟钝,局部的负荷过大,容易造成技术动作变形从而增加受伤的几率。运动损伤不只是单纯的因为身体素质,其实也和心理因素有关。过去人们对运动损伤的心理因素关注的较少,现状人们通过研究发现,心理压力的存在会一定程度的影响运动损伤的发生。在平时的教学训练中,往往会有一些人容易因为环境或场地、人员的不同而产生焦虑情绪,此时他的心理压力就会比较大,在比赛中就容易发挥失常,导致运动损伤的出现。研究表明,在训练或者比赛中,由于紧张、焦虑、注意力不集中等心理负担的加重,会造成技术动作的变形,增加运动损伤产生的几率。

(二)外在因素

运动损伤的产生其实更大的原因还是在于外在因素的影响。足球损伤中,软组织、膝关节、踝关节和腿的损伤比例最高,也是足球损伤预防中的关键。任何运动在训练开始时都会有个准备活动时间,准备活动就是为了使运动能正常进行,同时也是对运动员本身的一种保护。在进行足球运动时,运动员对准备运动重视度不高就会使准备运动不理想,准备不理想就会造成肌肉温度还未达到应有的水平,肌肉的韧带和弹性力量不够,在这种状态下容易使肌肉拉伤或关节扭伤。准备运动不是一次性到位的,在高强度训练过后的中场休息时,这种准备效果就会消失,等在开始训练时不再做一些准备活动的话,就会更加容易造成运动损伤。足球是一项以脚法为主的运动项目,绝大部分的动作都是由下肢完成的,在教学训练中如果对抗过于激烈,运动强度就会增强,这就极容易造成大腿与小腿的肌肉拉伤与断裂。

二、足球教学产生运动损伤的处置与预防

足球运动是一项积极的体育运动,我们要在足球教学中体验足球的乐趣同时也能提高本身的身体素质,那么就要有计划有方向的去规避在运动中所造成的运动损伤,即使发生了损伤我们也要懂得如何去自救去治疗,把伤害讲到最低。对此,有三点建议提出以参考,观点如下:

1、加强对自我保护的思想意识

在整个足球教学中要加强对运动员的组织性和纪律性,培养良好的运动作风,能在教练正确的指导下去训练,在思想上要让运动员深刻的了解到运动损伤对其自身的危害和造成的不良后果,对于一些危险动作应该去怎样训练或避免,在球场上要合理的使用技术动作,严格按照比赛规则去进行,不要去做伤害他人的运动。例如:

2、重视准备活动

每个年龄阶段的足球教学的准备活动都不尽相同,本身准备活动就是训练前的热身,是为了调动起运动员的身体各项机能,使其能有一个良好的运动状态。所以准备活动的内容一定要结合运动员的年龄层次、个体差异以及气候条件等因素,制定有针对性的活动,尤其是对于易受伤或已受伤的部位更要有针对性。准备活动中用到的器械要定时的进行维护与更换,挑选合适的器械用来做准备活动。准备活动是需要教练和运动员都重视的,谨慎才能避免伤害。

3、合理安排训练,加强医务监督

为了避免或减少足球教学产生的运动损伤,在社会上要完善体育健身设施和服务,为体育健身活动提供有力保障。教练员不光要知道怎么去训练同时也要懂得一些基本的医学常识,在制定教学训练计划时要多与相关的医务工作者进行很好的联系沟通,对运动员要实施及时地医务监督,对运动员加强自我保护意识,避免无为的损伤发生。对于已经受伤的运动员要进行及时的治疗,在前期积极配合医院的治疗,在后期积极配合各项治疗设备进行功能恢复。要做到早预防,早治疗。

总结:

综上所述,足球损伤的研究现在已经引起人们的广泛注意,许多研究也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着,研究的越深入对运动造成的损害就能多做预防和治疗。足球运动损伤是足球教学中常见也不可避免的损伤,在教学中要让运动员对其加强重视,准备活动要做到位,减少损伤的发生。如果在教学或比赛中出现损伤要及时的进行彻底治疗,合理的安排好伤后训练和康复训练,避免造成二次受伤。足球教学应该注重提高运动员的身体素质来预防损伤的发生,尤其是在平时的教学和训练中。

参考文献:

[1]陈明.足球运动员的体能训练与疲劳消除[M].北京:首都体育学院,2003

[2]左振腾,田雨川.足球教学中的运动损伤与原因分析[J].湖北煤炭医学报,2004(01)

高校排球常见运动损伤及预防 篇7

排球运动作为高校体育运动必不可少的运动形式, 在高校师生中有广泛的受众群体, 同时作为一门竞技体育运动, 排球运动对于运动员的身体素质特别是速度、反应能力、耐力等要求极高。排球运动具有强度高、协调性强、攻防转换快的特点, 在教学训练过程中倘若没能掌握正确的训练方法, 是极容易导致损伤的发生, 其主要表现在肩、肘、腰、膝、踝关节和手指的损伤, 同时开放性软组织的损伤与擦伤也不可忽视。

高校排球运动损伤最易发生的部位集中在手部和腕部, 特别是在传、垫、扣球过程中由于动作不到位往往造成运动损伤。传球过程中切记用手指戳球, 由于传球过程中, 手指处于活跃阶段, 尤其是大拇指突出时极易导致接球瞬间手指受伤;垫球分为抱拳式与叠掌式, 初学者在运动过程中很容易自己增加一些不必要的动作, 例如在接球过程中, 如果食指伸出就会导致手面的划伤;另外在扣球的过程中最容易出现肩肘的损伤, 这种损伤主要是由于技术动作不规范, 发力时机没掌握好而导致的。

另外踝关节也是排球运动极易发生损伤的部位。踝关节本身就具有很大的灵活性, 也是最为薄弱的环节。其运动损伤的原因主要表现在起跳与跑动过程中的身体惯性较大, 特别在交叉跑动过程中, 如果在脚落地没能够适应身体的冲击时就会造成踝关节的损伤。另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由于运动员拦网技术不成熟, 一旦踩到对方脚时, 而此时对方正要移动脚步, 就会造成踝关节损伤, 所以拦网造成的踝关节损伤极为常见。

1. 排球运动损伤的原因

1.1 缺乏运动损伤的预防意识

对于大多数的学生来说, 发生排球运动损伤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师生没有足够的预防意识。教师对于运动损伤的认识不足就极容易导致教学任务的单一性, 其后果就是只注重教学任务的完成, 而忽视对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纯粹地将基础知识传授给学生, 导致学生运动的盲目性。同时学生对知识的消化不够彻底, 不能够全面深刻的理解技术要领。另一方面, 在运动损伤发生后, 师生没能够反思损伤发生的原因, 重要的经验没有总结得到, 最终导致预防意识的薄弱。我国大多数高校的排球运动场地大多分布在室内体育馆, 一方面由于场地的封闭性, 会影响运动员的视线, 导致运动时对球的预判断有偏差;其次地板面的摩擦性能下降, 容易造成移动, 运动员动作不规范且身体失控很容易受伤。

1.2 准备活动不到位

不论是趣味性还是竞技性的体育运动, 准备活动都是必不可少。在高校的体育教学训练中, 很多教师对于准备活动的重视度不达标是导致损伤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准备活动并不是一概而论的, 它要根据运动员进行的运动项目而定, 同时还要结合学生的身体状况与运动能力来具体分析。而我国大部分高等院校在进行准备活动时就只是完成一般性的准备活动, 甚至当准备活动做完之后学生的身体机能与重要身体部位还未达到兴奋状态, 此时进行运动就很容易导致损伤的发生。在排球运动过程中需要神经中枢、各运动器官与内脏器官的协调配合才能够达到排球运动前的标准。

1.3 身体过度疲劳

排球运动是一项技术性极强的运动, 其技术要领千变万化, 技术动作复杂多样, 在学习每一项动作要领时要求身心并行, 如果不能够及时纠正错误动作, 长期根据错误的动作练习下去就会导致身体机能产生条件反射, 身体结构与运动系统功能紊乱, 违反运动生理原理, 就很容导致机体组织损伤;另外对于大多数的参加运动人员来说根本就没有运动放松的概念。所谓放松训练是指通过科学的骨骼运动来交替达到肌肉张紧程度的变化。通常运动训练要经历“准备—疲劳—放松—恢复”的过程, 在这个运动周期中, 每个环节都是必不可少。在众多环节中, 疲劳恢复环节尤为重要, 这关系到运动员能否顺利进行到运动强化阶段, 因此运动疲劳过渡到恢复放松阶段必不可少。

2. 预防排球运动损伤的措施

2.1 加强运动损伤的理论教育学习

想要杜绝运动损伤的发生, 就要从源头做起。坚决克服麻痹大意, 加强对于学生运动损伤预防的教育工作, 切实使学生认识到运动损伤的危害性, 从思想上重视预防损伤, 防患于未然。学生自身还要自觉进行教育学习, 在思想上认识到运动损伤是妨碍提高运动水平的主要因素, 要把预防工作贯穿于整个教学工作。积极调动学生求知欲望, 增加学生运动信心与勇气, 尽量避免损伤发生的可能性。

2.2 做好运动前的准备, 保证身体机能的活跃性

运动前做足准备活动, 对于提高运动效果, 减少受伤概率极为重要。在进行高强度的训练与竞技之前, 必须要保证机体已进入最佳的活跃状态, 同时在运动过程中, 精力要高度集中, 才能够保证身体内神经中枢的兴奋性, 使得血液循环加快, 提高肌肉的供血, 有效提高运动过程的持久性。

2.3 进行排球运动专项训练, 提高身体素质

排球运动是一项高强度的体育运动, 掌握规范的排球动作占据重要作用。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大对于学生专项能力的提高, 注重学习与运动能力的提高, 积极鼓励学生自觉探索运动的奥妙。通过多种教学方法与手段来培养学生规范的动作要领, 杜绝急功近利, 只为完成教学任务。不论是初学者还是专项训练的运动员来说, 都要认识到放松工作的重要性。由于运动过程中肌肉高强度的收缩会很容易导致疲劳, 如果不能够做到及时进行换届运动, 肌肉长期处于疲劳, 也是很容易导致受伤的发生。

小结

高校开展排球运动对于提高学生身体素质, 培养他们的集体意识, 贯彻教育部对于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目标必不可少。在排球运动过程中, 加强对于学生自身损伤预防理念教育, 掌握科学合理的预防措施极大地减少运动损伤的概率, 进而提高学生对于排球运动的热爱。

摘要:高校学生通过排球运动可以达到锻炼身心的目的, 但在运动过程中往往会伴随运动损伤。排球运动作为一项综合性体育运动, 它需要身体各个关节的协调配合, 所以学生在排球运动中受伤的可能性很大。排球运动损伤以其高发性、损伤性给高校学生参与排球运动带来隐患。运动方式不科学是导致运动损伤的主要原因, 疲劳运动、过度训练也会加重运动损伤程度。本文从我国高校排球教学现状出发, 分析高校排球运动中常见的损伤类型并提出相关的预防手段。

关键词:高校排球,运动损伤,预防措施

参考文献

[1]李柯莉.高校排球教学中常见运动损伤分析与预防措施[J].辽宁师专学报, 013, 03, (15) :47-50.

[2]王培培, 徐志平.普通高校排球运动员运动损伤及预防[J].衡水学院学报, 2012, 02, (14) :73-75.

散打运动损伤的原因及预防 篇8

1.1、研究对象

山东省滕州市奥林武术学校散打学生共78 人为研究对象, 其中男子70 人、女子8 人。

1.2、研究方法

(1) 文献资料法。

查阅了一些有关散打、拳击等体育运动上的书籍, 以及一些体育运动处方等有关资料, 并对其进行了有效的检索、分析和利用。

(2) 问卷调查法。

对山东省滕州市奥林武术学校散打学生发出问卷。 共发出问卷78 份, 回收问卷78 份, 回收有效问卷78 份、有效率100%。

(3) 数据统计法。

本文采用了百分率的统计法对损伤类型的发生率、 受伤部位与训练年限、年龄的关系方面进行了统计。

(4) 逻辑分析法。

对统计的数据与进行客观、科学的逻辑分析, 梳理出相应的观点和结论。

2、结果与分析

2.1、损伤类型及发生率统计

从表1 可见, 挫伤、擦伤和鼻出血在训练和比赛中常见发生, 占总人数的46%、28.9%和20.3%, 其中擦伤最多, 可以说在散打训练和比赛中擦伤最常见。 其原因往往在运动员对练或者比赛中被对方的拳套、护腿擦到皮肤, 或被对方击倒时皮肤受到粗糙地面等就很容易被擦伤。鼻出血的发生是散打比赛中常见的一种创伤, 任何一种拳法直接击打对方的鼻部都可能引起鼻出血。 从上图发现关节扭伤、关节脱位发生率不高, 占总人数的13.15%和1.2%, 虽然这两种损伤在散打的训练和比赛中发生率较小, 但是这两种损伤一旦发生, 及危害较大。学生训练水平不够;比赛或训练中攻防技术不到位、场地及身体状况等原因都会造成关节扭伤。

从表2 可见, 损伤发生于手掌部、脚步、腕部、大腿部的损伤率较高, 分别为46%、44%、40%和36%。脚、手腕部位的损伤主要是由于学生技术动作错误造成的, 例如:打靶时鞭腿脚尖去触靶, 使脚趾关节被挫造成损伤。 冲拳时拳姿发力点不在指骨顶部或者拳头没握紧就容易造成损伤, 多做些指力练习, 可防止指关节挫伤, 通过踢打沙袋实物可以预防手、脚的挫伤以及增强身体抵抗力, 特别是容易受伤的拳脚部位, 可以穿戴体操鞋已经以及捆绑绷带, 以增强部位关节的稳定性, 减少不必要的运动损伤。从上表中看出发生率比较小的部位膝关节、足踝部、腰部等地方, 也是身体较为薄弱的地方, 损伤发生率达到20%、9%和7%。膝关节是人体比较坚硬的关节之一。但当它支撑着人体的重量, 并处在伸直状态时受到横向外力的击打, 由于踢、打、摔等动作以快速有力, 在攻击对手时与对手的胫骨对撞是造成膝关节的损伤。其中鼻部和眼部占17%和8%, 由于面部为散打拳法时的主要攻击目标, 所以眼部、鼻部就是被攻击的主要部位, 眼、鼻承受外力击打程度及其弱小, 一旦遭到拳甚至腿的击打, 轻者泪滴横流, 重者软骨折断。由于人体脆弱部位存在有腕、膝关节等部位, 应加强肌肉的力量练习, 减轻膝关节的负担。

从表3 可以看出, 随着训练年限的增加, 运动损伤呈负增长趋势。说明训练年限越短, 受伤率越高;训练年限越长, 受伤率越小。训练年限长的学生无论是力量、速度、柔韧、协调能力还是心理战术方面都比年限短的学生要强的多, 训练年限短、身体素质不够、体质差、战术经验少, 都是容易造成学生损伤的关键。

从表4 可以看出, 运动员的损伤率与运动员的实际年龄无明显差异, 说明运动员损伤率不受实际年龄的影响。

2.2、散打运动损伤的原因

(1) 由于人体某些部位结构薄弱。

部分参训、参赛人员对于人体的薄弱、易伤的部位还不够认识, 特别是在人体薄弱上的一些弱点缺乏了解, 踝关节的距腓前韧带、膝关节的内侧、副韧带, 这些部位力量差, 加上关节周围缺乏肌肉保护, 在散打中不注意对这些薄弱部位的保护, 受伤应是难免的。

(2) 训练水平不够。

从训练学的角度来看, 如果专项训练不够, 已经建立起来的“ 动力定向” 不好, 或者动作技能的条件反射定性还不巩固就容易发生损伤。教练员应对每名学生的训练水平, 身体素质状况, 运动技术特点心理素质等了如指掌, 对运动员的深面了解结合运动训练强度的大小的运动训练受伤的原因也是至关重要的。

(3) 身体过度疲劳。

由于运动量变过大, 使身体极度疲劳, 练习者全身发软、精神上无精打采、兴奋不起来做运动时往往过于轻松、反应不够快, 出现情况不能及做出反应会发上损伤, 竞赛过密、过多间隔调整不足等也会导致身体损伤。

(4) 受心理因素的影响。

散打运动的损伤往往会受心理状况的制约。 在双方对抗中由于击打猛烈有一定的危险性, 学生在出动作时往往产生畏难、忧郁而恐惧的心理, 害怕受伤思想精神过于紧张、身体各肌肉也在紧张中, 往往会造成不必要的动作, 这样的状态将会造成损伤的发生。

2.3、散打运动损伤的预防

(1) 合理、科学地安排训练。

散打是一项激烈的无数的抗性项目。 它需要练习者具有不怕困难、不畏强手的勇气, 要在气势上压住对方的气魄, 是练习散打时应必备的心理素质。平常的练习要科学合理地安排, 水平、体重选手的对手之间进行激烈对抗也会造成运动员损伤。 安排初学者进行不戴护头、护胸的徒手练习方式。训练中还要防止由于局部负担过重, 肌肉疲劳而出现运动创伤。

(2) 掌握正确的技术动作。

技术是通过运用一定的动作来实现的, 进攻和防守技术在散打中都占主体。经多方面的研究分析, 有些运动员因为技术粗糙、不全面, 在比赛中只盲目进攻而没有注意防守的严密性, 就容易被对方直接击中而导致损伤。所以应该强调技术全面、攻防兼备、动作准确, 不能忽视其中任意一方面, 还要充分利用散打竞赛规则为练习者提供活动空间, 尽量体现散打灵与巧的技术风格。

(3) 准备活动要充分。

从体育教育各项目来看, 准备活动是不意忽略的重点。不重视准备活动或者不正确、 不科学的准备活动是引起运动损伤的重要之一;准备活动的内容、运动负荷要根据每次训练内容或比赛情况因时间、场地、气候因素而定, 在训练课和比赛前必须安排约三十分钟做充分的准备动作, 各关节的幅度, 由轻到重, 由小到大充分拉开, 并使身体发热和充分展开;积极充分的准备活动不但能提高机体的兴奋性, 充分动员神经系统和内脏器官的功能而且更充分进入训练比赛中去, 能使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

(4) 易伤部位的肌肉力量。

力量是人肌肉运动时克服或对抗阻力的能力。 由于人体部位存在薄弱部位, 运动中要多加注意, 从而应加强肌肉力量训练, 多做些指力练习, 通过踢打沙包增强身体抵抗力, 在训练内容上安排适应的拍打、抗击训练, 可以预防或者减轻薄弱部位的避免损伤。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1) 加强掌握正确的技术动作要领是损伤发生的重要环节;

(2) 合理安排充分的准备活动是预防运动员损伤的关键;

(3) 不良的身体状况且是导致运动损伤的根本原因;

(4) 在技术练习中心理障碍的因素影响运动员损伤的发生;

(5) 注意易伤部位的练习, 加强肌肉力量训练是减少发生的根本。

3.2、建议

(1) 比赛的胜利与失败, 不仅受散打运动员自身训练和身体条件所制约, 同时还受赛场环境的干扰;如天空、地面、观众和裁判员也要随时注意运动员的护具是否安全可靠, 一旦发现问题要及时更换和处理; 外界环境的阻挡也是影响训练比赛中受损伤的重要措施;

(2) 根据运动员自身的技术特点确立最适宜的训练目标, 在训练方法、 手段上才可以进行最优化选择, 一定量化的科学训练为主, 科学训练与经验训练相结合, 重视各训练过程的反馈调节, 及时调整训练中存在的问题和偏差, 注重级别的划分以及身体的状况、时间的间隔, 也是预防运动损伤的重要手段。

参考文献

[1]庞晓峰.武术散打运动员的创伤与急救[J].沈阳体育学院报, 1997, (3) .

[2]马永志, 冯巨涛, 张明强.普通高校开展散打运动中运动员损伤的预防[J].河北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2001, (4) .

[3]张东.散打损伤的救治和预防[M].拳击与格斗, 1992, (9) .

[4]马敏跃.散打运动致运动性疲劳刍议[J].浙江体育科学, 1999, (6) .

损伤及预防 篇9

一、解剖概述

肘关节是一个复杂的铰链关节, 它由肱骨的远程与桡骨、尺骨的近端共同组合而成, 在大多数运动中扮演着身体核心与肩部到手部传递力量的重要角色 (见图1) 。此外, 肘关节可使手部进行大量特定的重复性、灵活性动作。导致损伤的过度力量可来自急性负荷, 如直接创伤或跌倒;或来自慢性负荷, 如过度使用或是重复性的微小创伤。

二、损伤机制

反复小负荷可能导致慢性过度使用损伤, 如肌腱病变、疲劳性骨折以及韧带扭伤。慢性过度使用损伤常见于对上肢要求较高的运动项目, 如使用球拍、球棒的运动 (网球、壁球、高尔夫球、长曲棍球等) 或是投掷类运动 (标枪、棒垒球等) 。

急性高负荷的传递常常给韧带、肌腱、骨骼带来灾难性损伤。多数急性创伤的机制是手臂在伸展位时摔倒 (见图2) 。大多数急性创伤来自于接触性与碰撞性运动 (如美式足球、曲棍球、技击性运动等) 、有空中动作的运动 (如跳高、滑雪跳远、体操等) 和高速高能量的运动 (如高山滑雪、速滑、自行车运动等) , 这种创伤的预防最为困难。患者还可能出现关节畸形、功能缺失、活动度受限或关节炎等风险, 这些病变可导致永久性残疾。

肘关节损伤的症状主要为:肘关节活动受限、伸直与屈曲时疼痛明显、压痛点局限于肘内侧肱骨内上踝及其附近。早期损伤出现, 做专项练习时, 前后痛;晚期损伤出现, 稍做猛力伸展或前臂旋前及屈腕用力等专项技术动作练习时, 局部疼痛加剧, 休息时还伴有关节囊、尺骨鹰咀周围有压痛。

三、防治方法

在许多运动中肘关节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保持其最佳功能并避免其损伤对于运动人群至关重要。但并不是所有的肘关节损伤都可以避免。尽管如此, 还是可以通过遵守比赛规则、优化装备和避免疲劳来降低有损伤风险运动人群的损伤发生率。肘关节损伤预防的重点应放在防止反复过度使用损伤上。对于年龄较小的学生, 投球数或投掷数的限制规定可降低损伤发生率, 早期识别和尽早休息可以防治损伤加重。对于未成年学生, 一个简单的规则就是不要在其疼痛的情况下强迫其参与体育活动或比赛。

教学锻炼时要充分做好专项准备活动, 同时强调前臂用力时的正确技术动作。掌握科学合理的运动技术是预防肘关节损伤的关键。加强肘关节周围肌肉力量, 对肘关节的稳定性意义重大。明确专业运动与校园运动的区别, 普通校园运动主要是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陶冶情操, 达到健身的目的, 所以在教学中主要体现健身的价值, 而非竞技运动。教师应科学合理地安排体育活动, 掌握学生或运动员的心理状况, 对学生或运动员身体的各个关节进行训练, 使学生或运动员的身体素质有一个大的提高, 让学生或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全面均衡发展。

下列动作有助于预防在运动过程中发生肘关节损伤。

(一) 投球的损伤预防动作

1.上推动作训练

坐在椅子或桌子上, 两手以手掌朝下的姿势平稳地放在椅面上。双手缓慢的朝下施以推力, 用以抬高身体。维持两秒, 慢速放下 (见图3) 。

2.俯卧, 肩关节水平外展训练

脸朝下, 双手自然下垂朝向地面, 握住哑铃或弹力管, 拉伸手臂外侧, 与地面成平行状态。维持两秒, 慢速放下。在中立姿势与完全外旋的姿势下, 重复进行训练 (见图4) 。

3.俯卧, 划船动作训练

脸朝下, 双手自然下垂朝向地面, 握住哑铃或弹力管, 朝背后方向进行拉伸, 手肘弯曲, 如同划船一般。将哑铃尽可能地提高, 维持两秒, 慢速放下 (见图5) 。

4.俯卧撑

双手平放地面, 宽度不要超过肩膀宽度。在手肘死锁伸直之后, 尽可能地转动肩膀, 向上提高。

(二) 网球肘损伤的预防动作

1.利用负重或弹力管提供阻力, 手腕伸展动作进行训练 (肌力训练) 。坐姿情况下, 前臂以舒服的姿势放在大腿上方。手掌朝下, 伸展手腕, 从完全屈曲到完全伸展的训练。1~3组, 每组15~20次 (见图6) 。

2.利用负重或弹力管提供阻力, 手腕伸展动作进行训练 (肌力训练) 。坐姿情况下, 前臂以舒服的姿势放在大腿上方。手掌朝上, 伸展手腕, 从完全伸展到完全屈曲的训练。1~3组, 每组15~20次 (见图7) 。

3.利用负重或弹力管提供阻力, 前臂进行旋前的阻力训练。坐姿情况下, 前臂以舒服的姿势放在大腿上方。将阻力管套在手上, 让管子从大拇指的侧边伸出, 然后另一端固定稳定。手掌朝上, 直到感觉弹力管产生阻力。在有阻力的情况下, 旋转前臂与手掌。1~3组, 每组15~20次 (见图8) 。

损伤及预防 篇10

一、胫骨结节骨骺炎

胫骨结节骨骺炎是由于股四头肌的长期、反复、猛烈的收缩暴力, 通过髌骨和髌韧带集中于胫骨结节骨骺, 使其发生慢性损伤, 以致骨骺缺血坏死而引起的临床症状。本病多见于12~18岁的青少年, 男性多于女性, 多为单侧, 亦可双侧 (约占30%) , 好发于喜爱剧烈运动 (如跑跳、球类等) 的中学生 (见图1) 。病人多有外伤史, 发病缓慢。本病不治可自愈, 但时间较长。对症治疗, 常能奏效。治疗无效或明显畸形者, 可行手术治疗, 疗效良好。

(一) 主要临床表现

在胫骨结节处疼痛, (压痛点见图2) , 患肢胫骨结节隆起, 轻度肿胀并伴有压痛, 劳累后加重。有的患者发病前有剧烈运动或外伤史。

对本病的诊 断也是非常重要的, 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和X线。X线摄片可显示胫骨结节有舌状骨骺, 不规则, 常有隆起破碎, 骨质密度不匀, 软组织肿胀 (见图3) 。

(二) 治疗方法

大多数病人只要减少活动2~3周即可。症状严重者需用伸直位石膏托固定4~6周后, 再进行理疗以恢复膝关节伸屈活动。但恢复到膝关节可进行剧烈活动则至少需要4个月。

如果反复发生疼痛及膝功能障碍, 且年龄较大者, 应采用手术治疗。痊愈后要注意股四头肌的力量训练, 运动后冰敷有助于减轻肿胀和疼痛的发生。

二、髌腱炎

髌腱炎又称跳跃膝或髌腱末端病, 是指髌腱及其周围组织的疲劳损伤引起的损伤性病变而引发 疼痛 (见图4) 。本病多发生于篮球、排球、田径中的跳跃项目等。有报道称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

(一) 主要发病原因

1.过度劳损;

2.髌腱撞击。髌骨内侧支持带损伤后造成髌骨活动异常;

3.髌腱拉伤;

4.其他诱发因素包括训练过度、场地过硬、解剖力线异常, 等等。

(二) 主要症状

跳跃膝的主要症状是膝前疼痛, 位于髌腱局部, 运动或者长时间屈膝后加重。症状较轻或者仅在运动后出现轻度疼痛。

(三) 治疗及预防方法

1.注意保暖;

2.加强股四头肌的力量训练, 即大腿肌肉的力量可以减轻韧带的压力和过度使用;

3.运动前要做准备活动;

4.运动中用力要节制, 不要进行大强度运动, 可使用髌腱加压带等护具;

5.运动后进行局部冷敷;

6.加强非手术治疗方法:慢性髌腱炎的非手术治疗包括减少活动、休息、理疗及非甾体类消炎镇痛药物;

7.必要时使用膝关节固定器或者石膏托进行3周固定, 使胫骨粗隆肌腱止点得到充分的修复。

三、脂肪垫炎

髌下脂肪垫充填于髌骨、股骨髁下部、胫骨髁前上缘及髌韧带之间, 位于髌韧带深面和髌骨的下方以及外侧面。其与髌韧带的后面结合疏松, 与髌骨下缘紧密连结, 髌下滑膜包绕髌下脂肪垫突入髁间窝, 其两旁滑膜皱迭入关节腔成翼状皱襞, 在髌下脂肪垫尖端两侧皱襞相合成髌下滑膜皱襞, 慢性损伤脂肪垫夹挤和撞击引起脂肪垫的炎症和增生。

患者起病缓慢, 初期膝部酸痛, 由间歇发作发展为持续性膝前部疼痛, 多有下蹲痛和上下阶梯痛。重者膝关节不能完全伸直, 怕冷发软, 行走负重时腿打软。少数患者可伴有膝部肿胀、关节积液、膝部功能障碍, 站立或行走困难;个别病例有窝痛、跟腱痛和足跟痛。

体征:1.不同程度的股四头肌萎缩, 尤其以股内收肌为重;2.压痛点多分布在髌骨内缘及内侧支持带处;3.髌下脂肪垫挤压试验。

对本病的治疗主要通过理疗等物理治疗方法, 若反复出现症状, 影响正常生活, 则需要通过手术治疗。

四、半月板损伤

半月板损伤是膝关节最常见的损伤之一, 多见于足球、篮球、体操、技巧类等运动项目中。

半月板位于胫骨平台表面, 为软骨组织, 分为内侧半月板和外侧半月板。半月板周边厚, 中间薄, 中部游离, 周边附着于关节囊, 上表面凹陷, 下表面平 (见图6) 。

半月板撕裂在运动损伤中非常常见, 男女发病率之比约为2.5:1。半月板损伤发生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膝关节负重时屈曲旋转造成。内外侧半月板均有可能损伤。半月板损伤的主要类型如图7。

半月板损伤的具体表现:关节肿胀;关节疼痛;关节交锁、弹响;肌肉萎缩和乏力;关节不稳定感。

诊断半月板损伤除了体格检查之外主要是通过核磁, 这样可以明确半月板损伤的类型, 并且可以发现合并损伤, 为手术方式提供指导 (见图8) 。

半月板损伤一般只能通过手术治疗, 关节镜微创治疗是首选。术后的康复是手术成败的关键。

五、膝关节韧带损伤

膝关节周围有四条比较重要的韧带, 包括前交叉韧带 (ACL) 、后交叉韧带 (PCL) 、内侧副韧带 (MCL) 和外侧副韧带 (LCL) (见图9) 。这四条韧带在维持膝关节功能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也是在运动中比较容易损伤的结构, 尤其是前交叉韧带, 下面主要介绍前交叉韧带损伤的特点。

前交叉韧带损伤在运动损伤中较常见, 是膝关节损伤中较严重而且治疗难度较大的损伤, 多见于一些扭伤、半屈、急停、碰撞等动作较多的运动中, 如足球、滑雪、橄榄球、篮球等 (见图10) 。相关研究表示女性较男性发病率高。

前交叉韧带的主要作用是防止胫骨向前移位, 同时又防止膝关节过伸、过屈及膝内翻。

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常有关节内组织撕裂感, 随即产生疼痛及关节不稳, 不能完成正在进行的动作。随即出现膝关节肿胀, 也有的患者出现膝关节伸屈受限。膝关节损伤的主要体征就是膝向前的活动度增加。

怀疑膝关节损伤的患者除了要进行体格检查之外, 还要进行前抽屉试验 (图11) 、L ach m a n试验 (图12) 和轴移试验 (图13) 等主要检查。

前交叉韧带损伤的主要治疗方式是手术重建 (见图14) ,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膝关节的正常 功能, 并能防止膝关节其 他结构的损伤。手术后的康复也是非常 重要的环节, 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点。

预防损伤需 要注意以下四点:

1.规范的技术动作 , 具备良好的体育道德, 不采用犯规的动作;

2.增加下肢肌肉力量练习和协调性练习;

3.佩戴必要的比赛护具;

4.防止疲劳训练和比赛。

上一篇:儿童计划免疫接种率下一篇:农网营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