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操运动中的运动损伤预防探讨

2023-02-02

一、体操简介

简单地说, 体操就是运动员在规定的器械上完成规定的动作。从广义上说, “体操”是所有体操项目的总称, 包括:竞技体操、蹦床、艺术体操、技巧运动、竞技健美操等;从狭义上说, 体操仅指“竞技体操”, 我们通常说的“体操”就是体操在狭义上的理解。

从“竞技体操”的字面意思就可以看出, “竞技体操”是一种以取得胜利、赢得奖牌为目的的运动。由于其技术复杂、动作难度高, 因而危险性较大。

在我国古代, 体操按使用目的, 可分为两类:一类以强健筋骨、预防疾病为目的, 这一类以《黄帝内经》中的“导引养身术”为代表;一类以娱乐为目的, 主要流传于民间的歌舞、杂技、戏剧及技巧运动中。鸦片战争后, 现代体操开始进入中国。1896年, 在雅典举行的第1届奥运会上, 开设了鞍马、吊环、跳马、双杠和单杠五个体操项目。1932年, 在洛杉矶举行的第10届奥运会上, 又增设了自由体操, 至此竞技体操初步成型。1936年, 在柏林举行的第11届奥运会上, 男子6项体操比赛完全形成并增设了女子体操, 但直到24年后的第17届罗马奥运会, 女子体操比赛才真正成型。

在1962年的第15届世界体操锦标赛上, 于烈峰为中国夺得了第一枚奖牌, 中国逐渐成为体操强国;在1979年的第20届世界体操锦标赛上, 马讌红在高低杠项目上, 为中国夺得了第一枚世界体操金牌;在1982年的第6届世界杯体操赛上, 体操王子李宁更是一人夺得男子全部7枚金牌中的6枚, 自此中国体操称霸全球。

在取得优异成绩的同时, 我们也在遭受一次又一次令人揪心的伤痛。1988年汉城奥运会, 李宁在吊环比赛中意外受伤, 使他不得不离开他深爱着的体操事业。体操王子的退役让人伤感, 更让人看到伤病的无情, 然而这样的遭遇又何止李宁一人。体操名将桑兰在1998年举行的友好运动会上受伤并落下终身残疾。2016年的里约奥运会上, 我国体操主力毛艺受伤, 大腿股骨骨折……这些事件让我们心痛, 但在心痛之余, 我们更该思考如何避免此类事件的发生。如果不能绝对避免, 那能不能降低发生此类事件的可能性、降低对运动员的伤害程度。

二、造成体操运动损伤的原因

(一) 体操自身特点

体操作为竞技项目, 由于其动作技术复杂、掌握难度大、对人体素质的要求高, 且多在器械上练习, 因而很容易受伤, 且损伤往往很难恢复。

(二) 思想认识不足

思想认识不足是导致损伤的重要原因。在体操的训练中, 教练和运动员在思想上对预防受伤没有足够的重视, 误认为“受伤不过是一些小伤、小病, 要想出成绩, 受伤在所难免”等。在教练方面主要表现在:没有高度重视安全教育、没有重视有效的预防措施;在运动员方面则主要表现在:思想上麻痹大意、缺乏安全意识, 有的人过分自信甚至认为保护措施都是多余的, 在训练过程中三心二意, 运动员之间互相打闹、开玩笑、冒险逞能等。这些都是导致意外发生的重要原因

(三) 缺乏专业技能

专业技能不足、保护方法不当也是导致伤害发生的重要原因。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 热身不科学。热身能够刺激人的中枢神经, 使其变为兴奋状态, 并激发身体各器官的功能, 热身是几乎所有运动项目都要必须做的。热身不是简单的跑步、跳跃, 而是要讲究科学, 否则就无法真正起到热身的作用。热身不充分会导致身体协调性差, 肌肉的力量、弹性和伸展性不足, 并最终导致受伤;热身量过大又会使身体过早疲劳, 导致在正式的训练或比赛中因身体机能下降而受伤;热身活动的强度太大也不行, 强度过大会因速度过快、用力过猛而在热身过程中就发生肌肉拉伤或关节扭伤;热身和正式运动之间的间隔还不宜过长, 否则就会降低热身运动的作用。

(2) 技术不熟练。如果对体操技术的动作掌握得不熟练、不扎实, 技术上还存在很多缺点或不足, 没有形成复杂的、稳定的条件反射, 就会出现一些错误的动作。由于错误的技术动作违背了身体结构、体操技能特点及运动时的力学原理, 从而导致在体操运动中受伤。

(3) 运动量过大。运动量过大或对身体局部的负担量过重, 都容易导致在运动中受伤。运动量过大、训练方法单一、在训练中急于求成等都会导致身体提前进入疲劳状态, 具体表现在注意力和警觉性降低, 身体的协调性下降、应付突发事故的能力变差等, 这些都会增加训练或比赛中发生运动损伤的可能性。

(4) 应急能力差。意外发生时, 教练及运动员本人如果不能正确处理, 就会导致不必要的损伤事故发生。此外, 相关保护人员手法不熟、站位不准, 在发生意外时手忙脚乱都会延误救助的时机, 导致意外的发生。

(四) 其他原因

除上述原因外, 器械设备不合格、身心状态不佳, 气象条件不好也会增加受伤的可能性。

(1) 器械设备不合格。体操练习是利用单、双杠或跳箱、山羊、垫子等器械进行的, 活动场地是否平整、器械设备是否合格、器械安装是否正确、器械布置是否合理等直接着影响体操训练的安全。

(2) 身心状态不佳。人在睡眠不足、心情不好、身心疲惫、患病受伤、大病初愈时, 身体的协调性、动作的准确性会明显变差, 注意力会减退, 肌肉的力量会变小, 整个人会表现得麻木迟钝, 在这种状态下参与像体操之类的剧烈运动, 受伤的可能性就会更大。

(3) 气象条件不好。温度过高容易让人疲劳;温度过低容易让人变得身体僵硬、协调性差;湿度过大容易引发大量出汗, 导致肌肉痉挛或虚脱;光线不足、能见度太低, 则会影响视力。

此外, 对自身的身体素质缺乏足够认识也是运动受伤的一个原因。由于缺乏对自身的清醒认识, 选择不合适的运动量或对技能的学习不能根据自身的情况做到循序渐进都会增加受伤的可能性。

三、体操运动损伤的预防

(一) 提高认识

提高认识是预防体操运动损伤的关键。“谨慎能捕千秋蝉, 小心驶得万年船”, 再高的技术都不如小心谨慎的态度。教练及运动员本人要深刻了解运动损伤对人体的可怕伤害, 透过现实的例子来教育相关人员, 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在比赛及训练中, 一定要严格遵照科学规程, 将安全放在第一位, 并注意提高团队的组织性、纪律性。

(二) 掌握方法

(1) 训练前要科学热身。热身是降低运动损伤发生的有效方法, 科学热身要做到四要:一要适量适时。热身时间及负荷量要因人而异, 一般以身体开始感到发热且有少量汗渗出为宜。热身与正式比赛及训练间的间隔一般以1~4分钟为宜。二要足够充分、有针对性, 要与接下来的训练及比赛内容相关。三要结合运动员的身体及当时的天气情况, 科学准备热身内容。四要关注易受伤部位。对于容易受伤部位应该将热身活动做得更充分;对于曾受过伤的部位, 动作要慢, 速度、力度及幅度要做到循序渐进。

(2) 训练中要循序渐进。科学合理的训练强度、循序渐进的训练方法, 是预防运动损伤发生的有效方法, 在日常训练中应加强对容易受伤部位的力量训练, 并做到因人而异。合理的训练强度是避免受伤的关键, 超出自身的承受范围, 强行练习一些难度大的动作, 就会大大增加损伤的发生机率。因此在体操训练中, 一定要选择合理的训练强度并做到循序渐进。在进行技术动作的学习时一定要从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 从分解动作到整体动作, 使学习具有系统性以及连续性。

(3) 训练后要加强营养。体操是一项力量性运动。科学的营养摄入是补充能量、保持体内能量供给平衡的关键。体操运动后应多补充牛肉、牛奶、猪瘦肉、鱼等富含动物蛋白的食物, 以提高力量锻炼效果。有针对性的营养补充还有助于缓解疲劳、提高身体机能, 从而间接降低在后期训练中的受伤机率。

(三) 严把器械设备质量关

首先, 场地及器械设备提供方一定要对训练场地认真研究、对器械设备仔细检查, 对器械的摆放反复推敲, 让训练安全有切实的物质保障。其次, 相关政府机构及体育主管部门要认真督查, 从制度上保障运动者的安全。

四、小结

中国体操在称霸全球的同时, 也遭受着运动损伤的侵袭, 本文回顾了体操运动的发展历程, 探讨了体操运动损伤产生的原因, 并针对性地给出了预防运动损伤的方法。目前, 我们还无法完全杜绝体操受伤的发生, 但只要能提高安全意识, 严格遵守规程, 运用科学方法, 体操运动损伤就一定可以降到最低。

摘要:我国是体操强国, 在一次次的世界大赛中闪耀赛场、称霸全球。体操在带给我们荣誉和掌声的同时, 也伴随着伤病, 体操王子李宁因伤退役、体操名将桑兰因伤残疾……一次次的伤痛在带给我们揪心和心痛之余, 也促使我们思考该如何避免体操运动中的运动损伤?本文通过探究发生运动损伤的原因, 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避免或减少损伤的方法, 希望能给体操运动相关人员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体操运动,运动损伤,预防

参考文献

[1] 赵斌, 姚鸿恩.体育保健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57.

[2] 王连睿.青少年健美操学习过程中运动损伤预防策略探究[J].青少年体育, 2016 (7) :106-107.

[3] 代长顺、王利红.体操业余训练中运动损伤的原因及预防措施[J].内江科技, 2010 (2) :63-64.

[4] 张豆豆.体操教学中运动损伤的预防和应对措施研究[J].科教文汇旬刊, 2013 (5) :42-43.

上一篇:加强暖通施工管理提高暖通工程质量下一篇:能源和化工系统的全生命周期评价和可持续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