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读本

2024-06-27

语文读本(精选十篇)

语文读本 篇1

一、《读本》与课本的比较

从上表数据可以看出, 《读本》的内容多么丰富, 教学中可以挖掘的内涵更是十分深广的。《读本》在高考中的运用也有体现。最明显的例子就是湖北2005年高考作文材料 (“出”与“入”) , 就直接取自《读本》第五册《人间词话八则》选段。

二、读本的使用方法种种

1、背一背:积累

背名篇。《读本》中收录了许多课本未收的名篇, 如《长恨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金铜仙人辞汉歌》等, 这些篇目有的是老高中课本中有的并要求背诵的, 如《〈指南录〉后序》, 有的是历代传诵的名篇如《长恨歌》, 有的是学生应该积累掌握的, 如《后赤壁赋》、《金铜仙人辞汉歌》等, 对这些名篇, 让学生背诵涵咏, 作为养料, 融入自己的体验, 化为心灵的绿洲, 是学生应该储备的。

名段名句。读本中许多名段名句值得学生去记诵, 可以将这些名段名句分类整理背诵。如可分为治学类、情操类、品格类、信念类等, 将这些先贤的智慧、思想涵咏背诵, 牢记于心, 化为自己的精神养分, 学生将会终身受益。

2、读一读:品味

比较阅读。把《读本》上的文章与语文课本上的文章对比阅读, 在比较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如第五册课本上选取有林庚的《中国艺术的虚和实》、谢冕的《重新创造的艺术天地》, 读本上就选有谢冕的《诗歌欣赏的准备》, 还有朱光潜的《怎样学习中国古典诗词》。在《重新创造的艺术天地》一文中谢冕告诉了我们欣赏诗歌的几种方法:泡、找、进、猜、补, 每一种方法都讲了理由并举有实例, 便于学生理解掌握, 而在《诗歌欣赏的准备》一文中, 作者告诉我们诗歌鉴赏的第一步是要读懂, 即弄懂字面上的意义与字面背后的意义。如诗歌常用典故, 典故就不能仅靠字面意义来理解, 而要了解典故的来源及其含义, 再结合诗句欣赏理解。要真正理解诗歌还要了解诗歌的用语特点, 并根据用语特点来鉴赏。除此之外还需要知人论世, 了解诗篇的作者, 以及创作的时代背景, 并举了很多事例来说明。学习中将两文对照阅读, 更能提高诗歌的鉴赏能力。《读本》中的许多文章都可以和课本对比阅读, 通过对比既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又能扩大学生的阅读面, 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3、议一议:讨论

对《读本》中的课文不可能每篇都像课本中的文章一样篇篇精读, 课堂细讲。让同学先自由阅读, 然后提出问题, 对于不理解的问题大家在课堂上集中讨论, 在讨论中解惑释疑, 在讨论中思考辩难, 达到深入理解, 共同提高的目的。

我在教学中采取了这样的做法, 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即每学期每个同学分担1--2篇课文, 每节课用5—10分钟时间, 由一个同学给大家讲一讲该课的主要内容, 分析一下艺术特色, 谈谈自己的理解, 并提出1—2个问题让同学讨论, 同学各抒己见;然后同学再提问讨论, 老师帮助答疑。这样提问——讨论———答疑, 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

4、演一演:实践

课本第四册安排了一个戏剧单元, 4篇课文, 而《读本》选了四个戏剧单元和一个电影剧本单元共12篇课文, 这些戏剧单元也都是经典名篇, 在学习戏剧单元时让同学分组排演这些戏剧, 要求人人参加, 在排演中加深阅读, 促进理解, 同学们学习热情异常高涨。如《狗儿爷涅磐》, 光读剧本, 学生对剧本中祁永年的幻影忽而出现忽而隐没, 很不好理解, 但同学们自己走上台去亲自实践表演以后就明白了, 在表演中体会阅读的快乐。同时在实践中还能培养同学们的创新能力。如在表演《屈原》一剧时, 为了制造逼真的音响效果, 同学们搬来了电脑, 下载制作了雷电交加的音效;剧中屈原的大段内心独白是面对众神像的, 为了增强舞台的真实感, 有的组煞费苦心布置舞台环境, 而有的组就用真人扮演神像, 很有创意, 很有现场感。实践激活了同学的思维, 实践为学生搭建了创新的舞台。

5、做一做:练习

《读本》中选有较多文言文, 不可能篇篇都讲, 那么教师讲一讲翻译的方法 (留、增、删、换、调) 和要求 (信、达、雅) , 然后让学生自己动手翻译, 再集体订正, 对重点实词虚词、句式、特殊的文言现象归纳总结, 达到学习掌握的目的。

6、写一写:升华

写作是阅读的升华, 更是思维的升华。对于《读本》中的文章可写内容摘要、读后感、书评, 还可以改编、续写课文等。

写作多种文体可以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如写内容摘要, 可以锻炼概括能力。《读本》中有的文章较长, 要全部把握很有难度, 这时如果写一个内容提要, 弄清文章主要内容及脉络, 有助于快速准确整体地把握文章内容。如果是记叙文就弄清主要记了几件事, 抒发了什么情感, 摘录最动人的细节, 最精彩的人物对话;如果是议论文, 概括文章的中心论点, 列出结构提纲, 摘录最精彩的议论语段。写读后感, 可以培养感悟能力。学生的“感”不必全面, 只求在“一点”上深入, 有“一得”之见, 关键是真正地有所“悟”。再如写评论, 可以提高鉴赏能力, 要写评论就得注重自己的阅读审美体验, 就要分析形象, 品味语言, 领悟作品内涵, 体会其艺术表现力, 要写好鉴赏评论, 还要结合作品文体特点和背景材料等, 在这个过程中促使学生思考, 促进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7、编一编:总结

对同学们每一学期写作的评论、读后感、内容摘要、名篇集锦等要求编选两种文集, 一是编辑自选文集, 二是编选班级佳作集萃, 选集要有书名, 文集前一定要有序言和后记, 要有封面设计、题字插图、栏目设置等。序言中说明书名命名原由, 自选集的序言要求有一篇自序, 一篇同学写的赠序;班级佳作集由老师写一篇序, 科代表写一篇序, 选一位语文成绩优秀的同学写后记。编选文集是回忆, 是总结, 也是提高。

使用《读本》的方法不一而足, 有效地使用《读本》, 可以使学生的视野得到拓展, 思维得到锻炼, 从而提高语文学习的效率。

三、《读本》使用应注意的问题

1、泛读与精读

《读本》的选文较多, 阅读量很大, 如果都采用精读的方法显然是不现实的, 这就要求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做适当的安排。对经典名篇采用精读的方法, 给予必要的提示, 提供一些简要的介绍, 做点精当的分析, 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 达到阅读的目的。对于有些文章就要大胆的舍弃, 采用泛读的方法, 达到开阔眼界、了解信息、积累资料的目的就行了。这就要老师预先做出恰当安排, 放出眼光, 大胆取舍。

2、阅读与赏析

上面说过《读本》选文量大, 对经典篇目的赏析是必不可少的, 而且一定要到位, 方能起到引导与示范的作用。那么在赏析的时候教师就要详略结合, 采用多种赏析方法, 提高阅读效率。如上面的使用方法中的品味、讨论都是赏析的一些方法。针对《读本》按单元编排的特点, 采用比较赏析的方法是非常有效的, 比较鉴别, 最能看出特色, 对提高学生的鉴赏水平和审美能力是十分有用的。同时可以节省时间, 增大容量, 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阅读与写作

语文读本读后感 篇2

这本书里讲了许多许多的故事,其中我对《糕点的故事》这篇文章印象极为深刻,它是摘自《儿童时代》里的一个故事。里面有这样一句话:“子绝不会狼吞虎咽的吃下去的,要嗅个够,才开吃,吃得细致久长,有时候要留下一点儿,馋着看看。”我的脑子里呈现出了作者吃果子时的画面,作者把对子的珍爱之情写得多么生动细致,那副画面清晰的在我的脑海里回荡着……,好的文章就会让人身临其境!

这本书里不光有许多好看的文章,还有语文兴趣活动版块。里面有许多有趣的语文小活动:教你说相声、教你给老师写一封信、走进奇妙汉子王国等等。

听了我给你的介绍,你是不是也爱上了《新语文读本》了呢?

如何充分利用《语文读本》 篇3

【关键词】阅读 习惯 《语文读本》

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在一次语文教改交流会上曾说过:“语文教学应重视课外阅读的引导。”纵观近十年的高考试卷,可以看出阅读与语言的运用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方向。那么中学阶段,教师该如何利用与语文课本紧密联系并对语文课本内容作补充、拓宽和印证的《语文读本》呢?语文课本的教学任务已经很艰巨了,如果再将相当于一倍半课本量的读本安排在课内教学,这不大可能;但如果将读本阅读完全安排在课外,也难免有落空之嫌;最佳的办法是读本的使用课内课外相结合,这样才能保证其阅读落到实处。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学生在认识到读本的重要性的基础上,给予学生必要的学习指导。

一、激起兴趣,触发动机

教育家布鲁纳说过“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对所学教材的兴趣”。教师应该充分调动学生对《读本》的兴趣,触发他们的阅读动机。只要我们认真阅读《语文读本》,就不难发现,几乎教材中的每一单元,甚至每一课,都能在《语文读本》中找到延伸点。如教学《内蒙访古》,《语文读本》节选的是其余部分,如果指导学生对读本内容进行了阅读,不但让学生对这篇作品有了一个整体的认识,而且能加深学生对作者撰写的这篇访问记所要表达的历史观的理解;教学《烛之武退秦师》时,指导学生阅读同是选自《左传》的《郑伯克段于鄢》并要求分析郑庄公人物性格,这样“一对一”的延伸,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这篇文言文的积极性。

二、授之以渔,促成迁移

学习方法是学习效果的保证,正确的学习方法,是影响知识迁移的一个活跃因素。学习方法得当,就会产生较大的“正迁移”。语文学习方法很多,比如,精读与略读、联想与想象、阅读与质疑;梳理归纳法、比较阅读法、讨论法、赏析法;理解语言“词不离句,句不离章”……教师要在教学中渗透各种学法,让学生掌握各种不同学习材料的不同方法,使课堂教学过程为学生“怎样学习”导向,使学生学会自学。另外还可开设专门的学法指导课,向学生介绍最基本的读书方法,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有章可循,以便把刚从语文课堂中学得的知识和技能,有效地应用于《语文读本》的学习,促成知识的正迁移。教师为迁移而教,那么学生才会尽快地进入“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的佳境;而且让读本“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的特点得到充分体现。

三、培养创新精神

当前,高中进行课程改革,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因此,要改变学生以单纯地接受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获取知识、并将学到的知识加以综合进而应用于实践的机会,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如在教学《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时,可引导学生学习《语文读本》中的选文《季氏将伐颛臾》(选自《论语》)和《五蠹》(选自《韩非子》),并探讨法家思想与儒家思想对我国当前“依法治国”、“以德治国”的方针有何影响。

四、培养习惯,提高能力

良好的阅读习惯一旦养成,阅读能力和语文能力的提高也就指日可待了。良好的语文习惯包括:读书读前言、目录;读文章读题审题;读作品先浏览,后精读;读书过程中养成质疑、解疑、圈点、批注、摘抄、写读后感和读书心得等习惯。另外,培养学生跟随语文老师教学的进度及时阅读《语文读本》相关课文、及时阅读老师在上课时提到的一些名篇名著的习惯,也能日积月累、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学习的语文能力。

在指导学生阅读的过程中,为了避免学而不知获的困扰,必须落实检查措施。如:教师出卷考查,学生自查、互查,写读书心得,开读书报告会,办读书笔记展,等等。检查是手段,它使获得的知识得到检验、肯定和运用,并使整个阅读过程处于良性循环状态。我们要高度重视指导学生读好《语文读本》,用好《语文读本》,以丰富教学内容,扩大学生的语言积累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良好的阅读习惯,从而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

怎样搞好语文读本教学 篇4

那么, 如何搞好语文读本的教学呢?

首先, 要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为了体现“教是为了不教”的教学思想, 首要的一点是让学生对读本感兴趣, 明白读书在语文学习中的重要地位;其次, 在读本教学中要体现“自读”“自品”的原则, 让学生唱主角, 实现语文教学目的的最终归宿———“掌握知识, 养成能力”。

其次, 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读本虽然是以学生自读为主, 但在自读中要渗透教师的主导作用, 同样需要教师付出艰辛的劳动, 按照相应的章节作出周密合理的安排、适时的指导, 要成为学生学习兴趣、学习信心的激发者、鼓励者, 学生求知的启发者、思维方法的指导者, 学习态度和学习成绩的检查督促者。总之, 在整个活动中, 教师应是一个策划者、引导者, 旨在激活学生思维, 拓宽学生知识, 使学生的能力有一个高层次的飞跃。

再次, 教给学生方法, 并适时指导。为使学生的自读活动进行得更有成效, 在具体活动中要适时、巧妙地运用一些方法, 给予指导。一是要充分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如阅读兴趣、意志等, 方式、方法须灵活多样, 不拘一格。如把课堂教学与读本的有关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 亦可采取故事会、朗诵会、讨论会等形式。二是提醒学生利用文前的“介绍”“提示”和“问题”等, 以便把握阅读重点。三是在阅读过程中提醒学生要和课本中的文章相联系, 达到相似性、相关性或相关性思维能力的迁移。四是结合课本, 按单元章节设计一些题目, 编写提纲, 供学生在自读中使用, 突出重点、强调难点, 形成知识的系统性。

第四, 加强督查。行之有效的“自读”“自品”活动是否卓有成效, 这就需要有计划、有选择、有目的地进行督查, 检验指导是否得力, 知识是否落到实处。这期间既要注重知识性, 又要注意趣味性, 可采取以班级或小组为单位组织的谈读书心得、辩论会、讨论会、朗诵赏析品评会等多种形式, 亦可用书面表达的形式多搞读书笔记、学习心得、赏析评论或作文等交流活动, 最终达到使知识更加融会贯通, 使能力更进一步的目的。

苏教版《语文读本》古代名句 篇5

第一册

1、多行不义,必自毙。

2、行百里者半九十。

3、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4、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

第三册

1、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2、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3、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4、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谄谀我者,吾贼也。

5、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6、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7、为者常成,行者常至。

8、一叶蔽目,不见泰山;两豆塞耳,不闻雷霆。

9、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10、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11、行远必自尔,登高必自卑。

12、安不忘危,盛不虑衰。

13、东隅已逝,桑榆非晚。

14、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15、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16、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17、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18、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20、拾穗虽利,不如躬耕;束炬夜驰,不如早行。第二册

1、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2、见善则迁,有过则改。

3、知而好问,然后能才。

4、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

5、读书百遍,而义自见。

6、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7、兼听则明,偏听则暗。

8、为者常成,行者常至。

9、靡不有初,鲜兊有终。

10、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11、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12、亡羊补牢,犹未为晚。

13、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14、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15、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16、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17、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

18、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19、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20、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5、言必信,行必果。

6、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7、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8、非学无迟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9、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10、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11、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12、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13、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4、业精于勤,荒于嬉。

15、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16、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17、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18、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19、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20、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第四册

1、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2、舟覆,乃见善游;马奔,乃见良御。

3、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成行。

4、为山九仞,功亏一篑。

5、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6、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7、有所不为,而后可以有为。

8、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9、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10、管中窥豹,只见一斑。

11、一日暴之,十日寒之。

12、近水楼台先得月。

13、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14、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15、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16、前车覆,后车戒。

17、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18、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19、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20、耳闻不如目见,目见不如足践。

21、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22、愚者暗于成事,智者见于未萌。

23、太上有立德,其次在立功,其次在立言。虽久而不废,此之谓不朽。

24、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

25、能行之者未必能言,能言之者未必能行。

26、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1、义无反顾,计不旋踵。

2、见微以知萌,见端以知末。

3、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4、善学者尽其理,善行者究其难。

5、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6、受人者常畏人,与人者常骄人。

7、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27、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28、余音绕梁欐,三日不绝。

29、知人者智,自知者明。30、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第五册

1、万物皆出于机,皆入于机。

2、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3、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4、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

5、水所以载舟,亦所以覆舟。

6、树德务滋,除恶务本。

7、德不孤,必有邻。

8、法不阿贵,绳不挠曲。

9、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10、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11、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12、凫胫虽短,续之则忧;鹤胫虽长,断之则悲。

13、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14、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15、操千曲而知音,观千剑而识器。

16、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17、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18、不以一眚掩大德。

19、根之茂者其实遂;膏之沃者其光晔。20、虽贵不苟为,虽听不自阿。

21、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22、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23、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24、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25、生不用封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

26、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27、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有几回闻。

28、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29、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30、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青白在人间。第六册

8、冒天下之大韪。

9、末大必折,尾大不掉。

10、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11、安不忘危,盛必虑衰。

12、上有所好,下必甚焉。

13、千人之诺诺,不如一士之谔谔。

14、轻诺必寡信,多昐必多难。

15、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16、民以食为天。

17、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18、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19、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20、咬定青山不放松。

21、楚虽三户能亡秦,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

22、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23、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

24、虽有智慧,不如乘势;虽有鎡基,不如待时。

25、不是一番寒彻骨,争得梅花扑鼻香。

26、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

27、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28、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29、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30、十步之泽,必有香草;十室之邑,必有忠士。课内名句

1、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3、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4、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语文读本》——阅读的后花园 篇6

《高中语文读本》是高中生课外阅读的基本保证。《课程考试说明》中阐释高中语文读本的目的和意义是“丰富(学生的)语文素养,发展个性,并从语言的综合范例中学习语言,培养语文能力”。它是为学生进行课外学习,扩大视野,增加积累,达到教学大纲要求而编写的,是建立在教本基础上进行选择性,个性化阅读的文本。

《高中语文读本》是教本知识迁移和延伸的范本,从很大程度上提供了借鉴和指南。几乎教本中的每一文本,都能在《语文读本》中找到接触面和延伸点。《读本》宛然构建了一座阅读的后花园,芬芳葳蕤,书香四溢,其内容之丰富,文体之多样,视野之开阔,成为教本的有力映照,具有很强的知识性、文学性、可读性、趣味性。教本是读本的参照,读本由教本生发,又返回到教本。“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读本力求学生以教本为例子和凭借,举一反三,提高语文阅读能力。

这套读本共五册,每册有四个专题,每个专题以文类的不同和专题学习的特点组成,其中最后一个专题为研究性学习的专题,以拓展选修课程的空间。有效地阅读和利用读本,将会引领学生在阅读的长河里向更深处漫溯。

读本与教本二者交相辉映,浑然天成。阅读的枝繁叶茂,将贯穿高中三年,一并丰盈青春的时光。

二、读本的运用

教本要精读,读本可以略读;教本是共性的,读本则更有助于主体个性和特长的发展。

(一)延展性阅读

阅读那些与教本内容相关的文本,有助于进一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读本打开了一片丰饶的园地,提供了一道延展的视野。这种延展可以是文本内容的,也可以是情感的,题旨的,文化的。延展是为了参照比较,是为了深化。譬如学习教本中屈原的《离骚》,了解到屈原的身世和名字的来历,为进一步了解他的世系,和楚国的血肉关系,感受他炽热的爱国热情,我们选择专题“诗经与楚辞”中的“浪漫逸响”联系阅读,编者选择了四篇文章来配合教本拓展阅读:《离骚(节选)》、《云中君》、《湘君》、《湘夫人》。可以把阅读的视角由炽烈的情感延伸到诗人的神游天地,上下求索的幻想境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完善诗人的形象,从而较好地开发出读本的价值来。

又如学习教本中的《十八岁和其他》,可以借助“小说”专题中“象征与荒诞”的余华的《十八岁出门远行》进行延展性阅读。教本中“月是故乡明”专题可以借鉴读本中“散文”专题的“生活的底色”。通过延展性阅读,增强文化意识,尊重和理解多元文化,关注当代文化生活,拓展语文学习的范围,通过广泛的实践,提升语文阅读能力。

(二)知识性阅读

作家韩少功说:语文是一种慢功。这里的慢功有一种基本含义:语文学习是一个积累的过程。知识性阅读,包括语言、文学、读写听说方法、思维方法诸方面,有助于学生充实语文知识、增强读写听说能力。有如林语堂先生所说,读书能让人“开茅塞,除鄙见,得新知,增学问,广识见,养性灵”。

入选读本的阅读文本相对知识含量高,学生可以从高一开始,建个积累本,编排语文知识档案,积累文学常识、文化常识、文体知识。譬如专题“中外诗选”后面的资料卡片,《什么是诗》《走路和跳舞——散文和诗》两篇节选文章就强化了诗歌的文体知识,区别了散文与诗歌。

借助各册读本进行一个微观的中外名著、语言与运用、读书与写作知识的梳理与整合,建立自己相应的知识模块。譬如可以结合读本的“生活与体验”练习,开展系统的语言的规范、简明、连贯、得体,句子的衔接连贯,修辞格的理解与运用等语言运用知识积累和实践,为夯实高考做基础的准备。

可以利用读本必修三中的“诸子百家”专题,制作表格:儒家著作《孟子·公孙丑》、墨家著作《墨子·兼爱》、法家著作《韩非子·奸劫弑臣》等。列出诸子各家的代表人物、代表作品、基本观点、写作方面的主要特征等,扩充学生的知识面。

(三)鉴赏性阅读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阅读鉴赏生动典雅的文学作品,有助于学生丰富底蕴、增进文学素养。可以呼唤良知,提高情商,涵养心灵。

文学是人学,她的永恒魅力在于展现了一个个丰富的人性世界。如读本必修一中“小说”专题,阅读完《界河》,每个人内心都会有很大的震动,虽然没有明确深广的环境背景,没有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也没有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但作品流露出士兵在特定环境中普遍而真实的心理。“对爱的渴望、对家的思念,对和平自由的向往”这人性中最真挚的感情可以超越战争,超越国别,把纯粹的人联结在一起。然而率先上岸但不忍“扣动扳机”的“他”死了,遵守战争游戏规则的对岸的“他”却活了下来。这又揭示了现实世界中严格的“秩序”。“理解与分析”中设置了这样一个问题:有人说,这篇小说的结尾震撼人心;也有人说,去掉结尾一段更耐人寻味。哪一种结尾更好?请谈谈你的看法。对这个问题的思索扩大了学生的阅读维度,加强了深度,呼唤着人本意识的回归。

可以充分借助读本,接触影视文学剧本。在读本必修四中特编排了《城南旧事》的小说,电影文学剧本,《肖申克的救赎》的导演工作台本和影评,让同学们了解电影从剧本到拍摄的一些过程,体会电影文学综合性的特点,学会欣赏不同风格的电影,不但从文学角度欣赏剧本及电影,还了解画面语言和蒙太奇等艺术手法。

还可以以札记的模式为蓝本,开展全文总评,阅读问题设计,阅读专题等形式深入鉴赏。

(四)研究性阅读

研究性阅读,“以学生的自主阅读、探索性学习为基础,通过亲身的阅读实践获取直接经验,养成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掌握研究文本的基本方法,提高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它指向一种探究精神、创新精神,提升实践能力,这与素质教育的内在诉求是一致的。

读本的最后一个专题为开展研究性阅读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背景。笔者在教授《祝福》分析作品中的“我”时就借助读本后“鲁迅”专题的知识探究,综合“鲁迅眼中的故乡”、“他者鲁迅”、“异域看鲁迅”和“思想者鲁迅”等阅读模块,开展了“重读鲁迅”、“鲁迅看祥林嫂的死”、“鲁迅眼中的柳妈”等为主题的研究性阅读,极大地唤起了学生的阅读兴趣。还可以将教本中的《虞美人》、《蝶恋花》(晏殊)与读本的专题“人间词话”中篇章融会,进行以“人生三境界”为主题的研究性阅读。

(五)当下阅读

读本的阅读模块及其文本为课堂教学提供了一份及时、鲜活、丰厚的养料,使主体阅读活动进入“当下”的情境,成就当下的阅读。可以选择一些读本文本直接进入当下的课堂,与相应的教本阅读文本“亲密接触”,延展、生发、比较。可以在高一、二阶段每两周安排一次集中的读本模块阅读课,教师指导进行文本重点解读讨论——阅读札记。在教本一个单元阅读教学完毕后,要求学生课外进行读本阅读,集中生成读书笔记上交,并适时以读后感、专题写作、研究性学习、读书报告会等形式进行阅读层次的提升。

当下阅读的过程是学生积极进入文本,不断地产生情感共鸣、意识碰撞的过程,是无形中在寻找情节、生成故事,而又在判断差异的流程。在不断的阅读中,知人论世,对文学与人生、现实与历史会有一个不断总结与整合的过程。吸收之,运用之,会更加顺利地到达写作的那一重彼岸。

探究高中《语文读本》教学模式 篇7

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室编著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材 (试验修订本·必修) 2000年在全国开始推广, 分《语文》和《语文读本》 (以下简称《读本》) 两部分。后者主要供课外阅读用, 具有“得法于课内, 得益于课外”的教学思路, 体现了“在大量语言实践中掌握运用语言规律”的学习理念, 是师生课外阅读的套优秀文本;对于加强课外学习、扩大阅读视野、提升语文素养, 尤其在体现学生是“学习主人”“发展主体”观念方面, 能够起到重要的推促作用。

然而在现实中《读本》往往被忽视, 尚未发挥应有的功效。许多学生甚或教师, 面对厚厚的《读本》深感“心有余而力不足”。其原因主要有: (1) 时间困惑。面对应试教考的压力, 要求师生每学期完成超过100篇《读本》文章的指导量和阅读量, 显然是不太可能的。 (2) 兴趣问题。由于种种因素, 许多学生对《读本》并不感冒, 普遍有“想说爱你不容易”的感觉。 (3) 选文问题。过分强调跟课本对应, 文学作品分量不足, 还包含了政治、物理、化学、生物、天文等专业性较强的内容, 让学生既无兴趣又难以读懂。 (4) 指导模糊。许多教师面对《读本》束手无策, 只能听任学生爱读不读。于是它成了一本多余的摆设。

二、“模式”结构和操作方法

1. 设置流程结构, 建立文章档案。

以《读本》为依托的课外阅读是语文阅读教学系统中的一个关键链接, 其核心任务是———“课内得法、课外指导”。把要求作为底线拉出来, 让学生明确“读什么”, 要求抓住“三点” (知识点、欣赏点、质疑点) 、思索“两感” (整体感知、联想感悟) 。同时明确:不必每篇都读;每天30分钟的时间速读;文章档案内容不完全填写, 可留下空白, 交流后再填补。

2. 阅读方法指导。

(1) 比较阅读, 分析异同。比如《祝福》, 要求与《读本》上的《狂人日记》比较阅读, 从中分析归纳鲁迅早期小说及其三要素安排处理上的异同点。 (2) 筛选阅读, 提取信息。无论选择何种读法, 首先要获得各种信息, 然后比较、分析与归纳、整理, 最后储存所需信息以备使用。如就教材与《读本》配套使用问题, 仅需几分钟就可通过对两种教材“目录” (信息源) 的筛选, 找到与教材课文配套的《读本》文章去阅读。 (3) 阅读转化, 抒发感想。对于课外阅读作品, 除研究性阅读、分析比较阅读, 筛选信息阅读外, 还应做好写读后感和评论。这一“联想感悟”法是由感知到内化的关键性一步。如阅读《包身工》后, 通过写感悟、评论, 进一步剖析帝国主义、资本家的残酷, 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和学习条件, 有助于学生形成和确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从而体现了《读本》阅读的意义。

三、有关“模式”教学特征

1. 发现。打破被动接受的传统形式, 要求学生到文中去探究发现———主要内容不是老师给予, 而是让学生去主动发现、自我感知、自觉内化, 最终形成个性化见解。

2. 自求。

突出了自我探求的特点, 要求学生能自主时间、自主学习方式。“君子深造之以道, 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则居之安, 居之安则资之深, 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源, 故君子欲自得之也。” (孟子语) 从而从教师的“传道授业解惑”中脱颖而出, 插上创造的双翅。

3. 积累。

“注重语言文化积累, 提高学生文化修养”。可从名言、妙语、警句入手, 可从关键句入手;并通过摘录、鉴赏加深理解, 通过朗诵会、知识竞赛、笔记展等形式内化, 以收厚积薄发之效。

4. 合作。

通过教师主导、师生互动、生生协作等形式, 积极开展丰富多元的合作型阅读活动, 有助于形成教学相长的良性循环。

四、效果检测, 成果展示

1. 不定期检查的形式。

之初教师的检查、指导和督促是必要的。如检查文章档案, 讲授课文引出《读本》提问, 指名谈一些感受体会等。检查应做到及时总结、循循善诱。待养成习惯后, 教师逐步放手。

2. 课内交流的形式。

一般可采用朗诵比赛、读书报告会、阅读知识竞赛和辩论会、讲演等形式。其根本目的在于———活跃学习氛围, 拓展阅读视野, 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交流形式以开放性为主。

3. 文章展示的形式。

如“文章档案”展览, 开辟“课文质疑”“佳作赏折”等墙报栏目, 编辑个人文集, 公开发表阅读感悟等。无论何种展示形式, 教师应平等参与其中。既可充分发挥激励、引领的示范性作用, 又有利于形成“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良好阅读氛围。

综上所述, 学校教育是一项充满情感性的艺术实践工程。“教学艺术的本质, 不在于知识传授的本领, 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这种艺术同样很好地适合于课外阅读指导, 力求让学生在《语文读本》阅读中增强感悟和积淀, 并逐步养成良好情趣和习惯, 从而终身受益。

摘要:高中《语文读本》选文精良、视野开阔, 体现了先进学习的教育理念。它虽已使用多年, 但在具体教学中尚未发挥出应有的作用。本文以“有意义学习理论”为思想平台, 遵循“以学生为主体, 以语文教本为支点, 以文学、文化、人文素养为实体”的原则, 着力构建了“有意义学习—重感知内化”的《读本》教学模式, 具有“发现、自求、积累、合作、延伸”五个特征, 能够引导有意义地阅读, 给出“比较、筛选、转化、串联”的阅读方法, 指导创设文章档案, 启发感知内化, 进而帮助学生厚实文学积淀, 不断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关键词:语文读本,感知积累,文章档案,知识网络,有意义学习

参考文献

[1]尹俊华.教育技术导论,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

[2]吕静.高中语文课外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3]《语文》《语文读本》 (第一册至第六册)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试验修订本·必修) (人民教育出版社) .

浙文版《高中语文读本》使用例谈 篇8

一.《语文读本》的教学价值

课内得法, 还要课外得益。《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 》明确提出学生要“具有广泛的阅读兴趣, 努力扩大阅读视野。学会正确、自主地选择阅读材料, 读好书, 读整本书, 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提高文化品位。课外自读文学名著 (五部以上) 及其他读物, 总量不少于150万字。”而《读本》就属于这“其他读物”, 是整个语文教学体系中的有机组成部分, 具有供学生自由选读和教师引导阅读的双重优点。

从学生角度来看, 选读大部头的经典名著作品, 还是比较简单的, 而选读另一些散落在各种书目和作品中的优秀作品, 搜寻、购买都耗时耗力而且费钱。因此, 给学生提供《读本》, 使之能便捷地选读, 应该说是体现了人文关怀。

从教师角度来看, 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光靠必修教材的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 而《读本》正是为教师提供了这样一个指导学生课外阅读的便利平台。

更为可喜的是, 这套《读本》的选文思路, “不是课本内容亦步亦趋的重复, 不是课本内容简单的增加或所谓深化, 也不是课本的‘翻版’, 而是大胆地超越人教版或苏教版课本的模式, 着眼于大语文, 着眼于厚素养, 精选了大量典范性作品, 为学生语文素养的夯实, 思想觉悟的提高, 精神品位的提升, 创造了充分的条件, 构筑了比较坚牢的基础。”

二.《语文读本》的使用例谈

使用好《语文读本》, 我们应该根据教学的目的要求, 采用不同的方法。

(一) 引入法

所谓引入法, 就是强调课内外结合, 将读本文章引入课堂教学, 使之成为必修教材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

引入的方式大致有以下几种:

1、作为课前预习的阅读材料

对于这套语文读本的体例, 编者在《序》里有这样一段话:“每套有四个专题”, “专题前面有导语, 每篇或者板块后面有问题设计。我们按照‘生活与经验’、‘理解与分析’、‘评价与应用’这样的体例结构设计问题和活动, 只是为了遵循一般的阅读规则”。除此之外, 其实很多的选文后面还有跟文章的内容紧密相连的“资料卡片”, 多为知识性的短文。这样就构成了完整的从作品体验到知识获取, 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学习过程。当课堂教学要涉及一些学生相对陌生的领域, 读本中的选文在课前作为预习的材料是非常适合的。

如课本《必修一》的第三个专题“月是故乡明”出现“对话栏”, 涉及一个新的领域———评点。之前学生对评点作品知之甚少, 我们就可以把读本[一]中曹雪芹《脂砚斋重评石头记 (节选) 》这一选文连同选文后面“评价与应用”部分作为专题学习之前的预习材料布置给学生。尽管这一选文在阅读上有一定的难度, 但学生阅读之后对什么是“评点”或多或少会有一些体会, 对什么是“眉批”、“夹批”或“旁批”也会有比较清楚的认识。程度好的学生甚至能简单地归纳出评点内容和方法。这样一方面了解了“评点”, 更重要的是很多学生对《红楼梦》的阅读有了浓厚的兴趣, 为后面的《林黛玉进贾府》的学习以及学生课外阅读《红楼梦》作了一个很好的铺垫。

2、作为课堂教学的组成部分

读本中的选文的编排尽管有自己的体例, 但还是有很多是跟课本的编排紧密相关的。典型的就是课本《必修四》有第三个专题“笔落惊风雨”, 读本[四]中有“唐诗·宋词·元曲”的专题与之对应。其中的“唐诗气象”、“宋词情韵”中的选文完全可以与课本中的诗词结合, 这就给课堂教学提供了丰富的阅读材料。可以把同一作者的同一时期的作品进行对比阅读, 如《登高》与《旅夜抒怀》都是杜甫晚年颠沛流离时的作品, 可从中找出内容和形式上的相同和不同点。也可以把同一作者的不同时期的作品放在一起学习, 从而更清楚地认识诗人的独特的创作风格, 如李白的《蜀道难》与《把酒问月》都体现了李白的豪迈的诗风和浪漫的想象;柳永的《雨霖铃》与《八声甘州》都是婉约词风的代表作。甚至可以把同一题材的不同作者的诗作进行比较, 如“登高”这一题材, 课本中有杜甫的《登高》, 读本中有孟浩然的《与诸子登岘山》、杜牧的《九月齐山登高》。把这三首诗放在一起品读, 学生就对“登高”抒怀之作有更深入的认识。适当运用此类方法, 丰富了课堂教学的内容, 使课堂教学的形式更多样化, 探究式的学习就自然而然地展开了。学生阅读并欣赏了这许多优秀诗作, 对诗人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对诗歌的兴趣也就更浓了。

3、作为课堂延伸的阅读材料

成功的课堂教学活动可以成为课外阅读的引领。师生共同欣赏思想深邃、语言优美的文章, 和谐了课堂气氛, 激发了学生对阅读的兴趣, 学生常常会觉得课堂的时间太短, 意犹未尽。因此, 教师要适时地作好从课内到课外的延伸工作, 用读本中优秀的选文来进一步充实学生的头脑, 让学生体味阅读的快乐。

如课本《必修一》第一专题“向青春举杯”中, 有杨子的《十八岁和其他》, 课前的“活动体验”要求学生把文章带给家长看, 请家长画出引起共鸣的词句, 有可能的话, 给孩子写封信, 说说心里话。课堂教学就从学生交流引发父母共鸣的语句开始, 同时请几位学生声情并茂地朗读家长给自己的信。学生真实地感受到了隐藏在父母每天的“唠叨”背后的真切的爱。“十八岁使我想起初长彩羽、引吭试啼的小公鸡, 使我想起翅膀甫健、开始翱翔于天空的幼鹰, 整个世界填满不了十八岁男孩子的雄心和梦。”学生吟咏杨子的这些文句往往意犹未尽, 此时教师指导学生阅读读本[一]中余华的《十八岁出门远行》, 就能收到很好的效果。这篇小说叙述十八岁的“我”独行在山区的公路上投宿无门、汽车抛锚、行囊遭窃等遭遇, 描写生动具体, 学生读后会有不同的解读, 从中得到一些人生的感悟。这正是课文学习很好的延伸。

(二) 参与法

所谓参与法, 就是借用《读本》中的素材, 配合教学作适当的安排,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语文活动。

苏教版教材在编排上有个特色, 就是提出了“文本研习”、“问题探讨”、“活动体验”三种不同的“学习方式”。而且在“活动体验中, 可以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 走进语文, 走进生活”, 从而提高语文素养。但在实际的教学中, 往往有老师为找不到理想的材料来开展语文活动而苦恼。

笔者的做法是运用《读本》提供的选文和相关的材料来参与语文活动, 这样既解决了老师的苦恼, 对学生来说, 也省下了到处查找资料的时间, 使得语文活动能有效的展开。

比如, 课本《必修四》中的第四专题是“走进语言现场”, 有演讲、访谈、辩论三种语文活动。其中以辩论为最难组织, 既要有一个针锋相对的辩题, 又要学生花大量时间查找资料来准备辩论。其实, 读本[三]的“诸子散文”专题中有一个非常经典的“人性善恶”的辩题, 《读本》选了孟子的《告子上 (节选) 》、荀子的《性恶 (节选) 》, 提供了这两篇文章的译文, 还在“资料卡片”中集中收录了三篇较权威的讨论人性善恶的文章, 这样就为我们提供了既易懂又较详尽的辩论素材。只要学生联系生活实际, 就可以进行辩论词的撰写了。1993年国际大专辩论赛也曾以“人性善恶”为辩论题, 为我们提供了经典的范例。在课堂辩论结束之后组织观看这场辩论赛的视频资料, 同学们一方面可以发现自身的不足, 打算进一步完善和补充自己的观点及论据, 另一方面也可感受辩论时针锋相对的现场氛围和体会论辩语言的魅力所在。

(三) 渗透法

所谓渗透法, 就是利用《读本》的独特的语言材料, 有机地渗透到语文研究性学习中去的一种方法。

这套读本充分贯彻和体现了新课程的先进理念, 其编排就渗透了语文研究性学习的要求。读本[一]有“红楼梦”专题, 读本[二]有“鲁迅”专题, 读本[三]有“人间词话”专题, 读本[四]有“哈姆雷特”专题。这些专题都有一定的深度, 完全可以用来作为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的素材。

笔者在高一寒假中, 利用《读本》的“红楼梦”专题指导过学生的研究性学习。从学生的作业反馈来看, 效果不错。

例如, 一学生在阅读了《红楼梦》之后写了《遗落的美丽》:

在花瓣如雪、花般飘落的季节, 我睁大好奇的双眼闯入你的世界, 但你却默默地提着花锄无声地潜入我的意志……

黛玉总是无法学会世故, 命运使她饱受病痛的折磨。在无数次的挣扎之后, 她饱尝了寄人篱下的凄凉与痛楚。当她得知对宝玉的感情终成虚幻, 便倔强地选择离开, 只留下她的香魂四处飘荡。

刹那间, 美丽仿佛精巧的花瓶滑落, “咔嚓”一声便碎成一朵已然衰败的花朵, 在阳光下折射出冷峻的光……

也有学生用一句话来概括自己对《红楼梦》的理解:

在这里, 人不能自己掌控人生。

不管同学们如何解读《红楼梦》, 不管他们如何评价作品中的具体人物和思想内容, 都应受到我们的尊重, 因为他们谈出了自己的见解, 第一次有意识地致力于探究性学习。

探讨高中语文教本与读本的使用 篇9

可是, 《语文读本》在不少地方仍然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有的语文教师只是轻描淡写地要求学生去翻翻这本书, 至于如何阅读, 很少加以指导。而学生呢, 当然也就很少去顾及这些课外读物了。有不少学生在学期初领到《语文读本》之后随即把它搁置一边, 等到学期末已完全忘记有这么一本书了。我感觉很遗憾, 为此呼吁广大语文教学工作者重视《语文读本》, 用好《语文读本》, 使读本真正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近几年来, 我在高中课堂教学实践中, 注重把教读两本有机结合起来,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下面是我教学中的一些体会。

一、提高认识, 激发兴趣

《语文读本》所选的作品大多有着较高品位, 文学色彩较浓, 如果能在课堂上经常恰当地点击《读本》中的精彩片段, 并给学生以必要的心理暗示, 就可以把学生对课堂的兴趣迁移到《读本》的阅读中来, 学生也就会因为需要而主动进入《读本》世界。

比如学习鲁迅先生的《为了忘却的记念》, 在谈到鲁迅与白莽的关系时, 我就朗诵了鲁迅评价白莽诗歌的那段著名的比喻:“这是东方的微光, 是林中的响箭, 是冬末的萌芽, 是进军的第一步, 一切所谓圆熟简练、静穆悠远之作都无从来作比方, 因为这诗属于另一世界。” (《白莽作〈孩儿塔〉序》) 许多学生听了之后感触很深, 对这段优美的文字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我趁机告诉他们这段话就在《读本》中, 让他们产生阅读的冲动, 通过这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做好课前计划, 注意知识的迁移

凡事预则立, 不预则废。任何无计划的、随心所欲的阅读, 都有可能流于形式;同样, 无计划的处理读本, 也会使读本形同虚设。

要指导学生阅读《语文读本》, 教师首先必须认真地通读《语文读本》。它不仅有益于我们提高自身素质, 更重要的是只有通过阅读, 才能从宏观上把握整本书的大概, 从微观上了解各篇文章的内容和特点。例如我在教曹操的《短歌行》之前, 利用早晚读时间给学生们读读本节选诗经的《子衿》, 让他们熟悉这首诗的内容, 这对《短歌行》用典寓意的理解很有帮助, 课堂上学生们联系到读本的内容, 一下子就把握住作者的思想感情了。只有这样做, 我们的指导工作才会有的放矢, 得心应手。同时, 教师要结合课内的教学进度, 制订一份指导计划, 并定期检查督促。这样, 我们的工作才不会前功尽弃, 才可能取得较为圆满的效果。

三、课本与读本相结合, 对比分析

通过对比分析, 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才更加的透彻, 对比点可以是背景内容方面的, 也可以是形式方法方面的。以第三册第二单元郁达夫的《故都的秋》为例, 我们既可以选择吴伯箫的《话故都》作为对应文章, 将对比点定在不同作家、不同文体的文章特点上, 也可以选择郁达夫的《北平的四季》作为对应文章, 把对比点定在同一作家、同一文体、不同场合的文章特点上。

在学习《荷塘月色》时, 配合阅读季羡林的《清塘荷韵》, 前者写月下荷塘的静态, 力求描绘出物境之美, 淡淡的喜怒忧愁弥漫在字里行间;后者写荷花从无到有、从弱小到繁茂的成长动态, 重在表现莲荷顽强的生命力以及作者由此得到的欣慰与希望。同为文学大师, 文章风格各有千秋。学生们在深入理解课文的同时, 还带着愉悦欣赏了美文, 净化了思想, 陶冶了情操, 拓宽了知识面。

四、善于指导, 相得益彰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 “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在教学中, 充分发挥主动性, 创造性地使用教科书和其他有关资料”。教师应结合教科书, 引导学生开展拓展阅读, 与课内阅读相互补充, 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教师在指导阅读时有个问题需要引起注意:这就是要立足教本, 适当延伸读本。如《庄子》一书, 教本选《秋水》, 《读本》选《庖丁解牛》, 《秋水》的主旨在宣扬事物的相对性, 却让我们看到了视野的局限和谦虚的必要, 这种作者主观立意和作品客观意义相分离的主旨“分裂”现象, 还在《庖丁解牛》中表现出来:《庖丁解牛》用故事演绎保身、全身、养亲、尽年的人生旨趣, 主旨是消极出世的, 却让我们看到了敬业求精、注重实践、把握规律的“言外”之意。从教本里学会阅读庄子的文章必须具备两套眼光, 再延伸到读本中进行操练, 很有意义。

试论高中语文课本与读本之间的关系 篇10

然而, 现状如何呢?或荒废“读本”, 或随意处理“读本”。结果是各级统考偏偏多从“读本”中取材, 学生多数因教师一般性倡导所误而招架不住败下阵来。真所谓读本都读不清楚, 更遑论300万字。

那么, 怎样较好地使用好教本与读本, 使教读两本有机结合起来, 进而落实教师指导呢?

一、加强课本与读本之间的强化考试需要

根据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原理, “需要”往往就是动力。有目的地持续地满足“需要”能够收到强化激励的实效。因为考试要考“读本”, 学生又有“得分”的需求, 这样便可以生成“利益驱动”效应。为此, 执教者首先应当界定一个概念, 考试不是考教本, 考试考的是教材。所谓“教材”, 指的是国家明文规定必修的教本与读本, 当然也包括《大纲》所列的课外阅读篇目。特别是“读本”应当给予高度重视, 因为“教材不过是一个例子” (叶圣陶语) , 犹如理科的例题。概念明确了, 导向就清晰, 加之抓住了“考分”这条筋, 运作起来也就比较顺畅。诚然, 抓好落实, 少不了各种措施的及时“跟进”。譬如, 做每周读本札记, 课堂配合使用读本中的同类文章, 课堂选用读本文章的语基及阅读分析进行小测等等。

二、用课本与读本之间比较人物性格

新教本高中第一册的第一个文言单元塑造的是一组古代说士形象:有勇赴国难的烛之武、隐忍有远见的文仲, 有善于讽谏的邹忌、委婉机智的触龙。教师在完成教本作品内部的这种形象比较分析之后, 可以及时将阅读比较的触角伸到读本里去, 如要求读《晏子故事两则》, 寻找晏子的性格特点, 从“使楚”看晏子幽默机智的外交辞令;可以教读本上的《召公谏厉王止谤》, 让学生揣摩出召公的政治远见和直言不讳的勇气。还可要求学生进行比较阅读, 如《荆轲刺秦王》, 分析荆轲与读本中几位说士性格的不同;荆轲主要不是依靠机智, 而是依靠那种不畏强暴、不怕牺牲的精神去维护国家的利益、去实现一种人生的追求。这种跨文本的人物性格比较, 可以扩大学生的文学视野, 积累写作的材料。

三、通过课本与读本探究人物成因

学习《烛之武退秦师》之后, 不少学生认为像烛之武这种人在先秦很多, 不足为奇, 他们倒很欣赏那个隐忍不乱、及时撤兵的晋文公。可利用教本课下注释:“即晋文公曾在外流亡19年……”一句, 向读本延伸, 晋文公曾经是个无赖贵公子, 他后来是怎样成为胸有全局、临危不乱的君王的, 可以让学生从读本《重耳之亡》一文中找到答案。通过阅读, 学生认识到, 没有遭受卫、曹、郑的无礼甚至侮辱性冷遇, 没有19年遍尝颠沛流离之苦, 就没有《烛》一文中那位从容镇定的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 这就叫“艰难困苦, 玉汝于成”。这样一来, 不但扩展了对人物的理解, 而且提升了学生的人生观。这就是在教本里建立形象, 再在读本里探究这个形象的原因, 从人物的“心路历程”上补充对形象认识的厚度, 从而拓展学生的视野, 培养他们的思辨能力。

四、跨文本感知人性多维

孔子是经师也是人师。学生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一文里看到的是他“循循善诱”的一面, 学完教本中《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之后, 要求学生以《我心中的孔子》为题练笔, 不少学生谈到孔子耐心地引导四位学生各言其志, 而不是武断地否定学生的选择, 并且客观地评价他们不同的志趣, 但是, 这是否是孔子的全部呢?或者说, 孔子还有哪些性格层面的东西值得关注呢?这样一位杰出的教育家, 一定还有他人格魅力的另一面。这就把话题自然延伸到读本里去了。在读本《季氏将伐颛臾》里, 我们看到了孔子“金刚怒目”的一面——他“当仁不让”, 在“主义”和信仰面前决不后退半步的形象也是具有多重性的。

五、用课本联系读本把握倾向基调

概括文章重点很重要的一点, 是把握作者的感情倾向和基调。通过教本和读本同类作品的对照阅读, 可以磨砺辨析和把握要点的眼光。教本中汪曾祺的《胡同文化》, 涉及对都市文化的解读, 也涉及对传统文明的评价, 可以和读本中贾平凹的《西安这座城》、王安忆的《上海的弄堂》对照阅读。三人都面对传统都市文化, 但是分别从不同的角度表达感情:汪曾祺是在怀旧的无奈中惆怅低徊, 从都市胡同里咀嚼北京人的特点;贾平凹面对“废都”古城墙, 却昂扬出一种有中国文化魂魄的大气和自豪;王安忆则是从多个角度刻画了托起上海这座城市躯体的无数个弄堂, 呈现了上海的历史沧桑。把阅读的视角定位在感情比照上, 有所取舍地确定要点, 可以比较好地开发出读本的价值来。

六、通过课本联系读本拓延文章主旨

作者的某一种著作一般有一个基本精神即主旨, 教本和读本同时选了里面的几篇文章, 也就意味着与这种主旨有直接或间接的联系, 教师在指导阅读时有个问题需要引起注意:这就是要立足教本, 适当延伸读本。如《庄子》一书, 教本选《秋水》, 《读本》选《庖丁解牛》, 《秋水》的主旨在宣扬事物的相对性, 却让我们看到了视野的局限和谦虚的必要, 这种作者主观立意和作品客观意义相分离的主旨“分裂”现象, 还在《庖丁解牛》中表现出来:《庖丁解牛》用故事演绎保身、全身、养亲、尽年的人生旨趣, 主旨在消极出世, 却让我们看到了敬业求精、注重实践、把握规律的“言外”之意。教师甚至还可以引伸至《逍遥游》, 庄子在《逍遥遊》中指出无论是大鹏、蜩与学鸠还是宋荣子和列子, 都是“有所待”的, 都不能达到所谓“至人”、“神人”和“圣人”的绝对自由的“逍遥遊境界”, 但是, 庄子这种贬抑大鹏、为自己追求绝对精神的主旨张本的做法, 并不能减弱我们对大鹏神奇浩大形象的向往, “鹏程万里”绝对是极富正面意义的形象。从教本里学会阅读庄子的文章必须具备两套眼光, 再延伸到读本中进行操练, 很有意义。

七、通过课本联系读本建构知识体系

利用读本第一册中P190页的《先秦诸子散文》一文, 制作表格, 列出诸子各家的代表人物、代表作品、基本观点、写作方面的主要特征等要素, 在学完该单元文章后, 填表作业, 这就自然延伸到读本的篇目。读本中儒家著作《孟子》中的《鱼我所欲也》、墨家著作《墨子》中的《非攻》、法家著作《韩非子》中的《五蠹》、兵家著作《孙子兵法》中的《谋攻》等与教本的篇目构成“互见”的关系, 可以充分利用这种“互见”的功能, 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当然, 这张表格的完成时间可以相对较长, 诸如《五蠹》等文字较为艰涩一些的文章, 还有待老师的点拨。

总之, 教本与读本的跨联应当与学生的直接“利益”联系起来。这里既有功利的, 又有精神的;本质是一种迁移。显而易见, 二者的整合势必产生良好的效力。然而, 课内有限, 课外无限, 要充分发挥读本作用, 关键还是要大力引领学生主动学习、独立思考, 通过比较、分析、归纳或借鉴吸取对自己有意义的东西。

摘要:高中语文教学大纲要求高中生课外阅读不少于300万字。据此, 人教社同时编写了必修的教本和读本, 而且规定读本须与教科书配套使用, 且由教师指导学生在课外阅读。然而, 现状如何呢?或荒废“读本”, 或随意处理“读本”。本文浅谈了高中语文课本与读本之间的关系。

上一篇:内涵式发展思考下一篇:中小学生篮球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