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纹枯病防治技术

2024-06-06

小麦纹枯病防治技术(精选十篇)

小麦纹枯病防治技术 篇1

1 病原

Ceratobasidium cornigerum (Bourd.) Rogers, 属担子菌亚门真菌。无性世代Rhizoctonia Vander Hoeven CAG-1称禾谷丝核菌, 由CAG-1、CAG-3、CAG-6、AGC1等4个菌丝融合群, 无性世代Rhizoctonia solani Kuhn AG-4、AG-5称立枯丝核菌, 均属半知菌亚门丝核菌属。据检测, 小麦的丝核菌属禾谷丝核菌CAG-1融合群, 是优势菌丝融合群, 占88%~92%。禾谷丝核菌CAG-1融合群侵染引起云纹状病斑, 立枯丝核菌AG-4融合群侵染引起褐色病斑[1]。禾谷丝核菌CAG-1融合群的菌丝无色, 不产生无性孢子, 生长温限5~30℃, 适温20~25℃, 温度达30℃时生长明显受抑, 32.5℃时生长停滞;立枯丝核菌菌丝体生长温限7~40℃, 适温26~32℃。

2 田间消长规律

2.1 冬前侵染期

小麦发芽后病菌即可侵染, 以侵染芽鞘和叶鞘为主, 3叶后达发病高峰, 一般年份11月底病株率8%~12%, 重发年份病株率可达30%以上。

2.2 越冬期

越冬后气温下降, 不利于菌丝侵染, 病害停止发展, 病情基本稳定, 外病叶枯死后, 病株率降低, 带菌病株成为翌年春季主要侵染源[2]。

2.3 横向扩展期

翌年2月中旬后, 随着气温上升病菌开始侵染, 2月底3月初进入发病盛期, 3月中旬至4月上旬为发病盛期, 一般年份盛期病株率40%~50%, 重发年份达60%以上。

2.4 病情加重期

4月下旬至5月上旬, 在降雨少、阴雨天气少、气温高的年份, 病情发展不快, 反之, 病菌则向横方向快速发展, 病斑高度迅速上升, 侵茎率和病情指数激增。

2.5 枯白穗发生

5月中下旬后, 重病株因输导组织受害迅速失水枯死, 田间出现枯孕穗和枯白穗。

3 发生危害特点

3.1 发生面积大

一般年份, 周口市小麦纹枯病发生面积40~47 hm2, 占种植面积的60%~70%, 重发年份发生面积达55 hm2以上, 占种植面积的80%以上, 其中2007年全市发生面积55.6 hm2, 占种植面积的83%, 1998年全市发生面积59.4 hm2, 占种植面积的88%。

3.2 发生危害程度

据周口市近10年的小麦纹枯病统计资料显示, 1998、2007年发生程度为5级, 其余年份为4级, 属中等偏重发生或大发生。一般年份枯白穗率1%~2%, 小麦减产10万t左右, 重发年份枯白穗率3%以上, 小麦减产15万t以上。

3.3 品种间差异明显

据周口市县植保站2003—2007年调查, 周麦19、周麦18、周麦16、新麦18、丰舞981、豫麦70-36、太空6号、矮抗58、豫麦49-198、郑麦9023、兰考矮早8、偃展4110等品种的病株率分别为49.6%、39.7%、60.7%、39.5%、49.2%、34.5%、56.2%、36.4%、66.7%、51.0%、75.1%、40.0%, 白穗率分别为3.7%、1.8%、13.1%、18.0%、6.5%、10.7%、14.6%、5.5%、1.0%、12.0%、33.3%、1.0%。周麦18、新麦18、郑麦9023对纹枯病抗性好, 病株率和白穗率都较低, 周麦16、豫麦70-36、太空6号、兰考矮早8对纹枯病抗性差, 其他品种抗性一般。

3.4 年度间差异明显

据多年统计资料显示, 不同年份间差异明显, 重发生年份与轻发生年份有很大差异, 重发生年份白穗率是轻发生年份白穗率的几倍至十几倍。

3.5 田块间差异明显

单施氮磷肥的田块较测土配方施肥田块发病重, 病株率、病指、白穗率明显升高, 一般分别提高10~20、4~7、0.3~1.0个百分点。

4 影响因素

4.1 菌源量

小麦纹枯病病菌是土传真菌, 近年来小麦纹枯病连年重发生, 土壤中菌量连年积累, 菌源量大。

4.2 品种抗性

通过多年调查, 目前周口市主栽品种对小麦纹枯病的抗性较差, 利于小麦纹枯病发生危害。

4.3 气候条件

近年来, 由于多种因素影响, 气候变暖, 降雨量增大, 气候条件有利于小麦纹枯病的发生。

4.4 施肥技术

种植小麦时, 仍有相当部分的农民只重视施用氮磷肥, 不施钾肥或施用钾肥不足, 以致使小麦的抗病性降低。

4.5 播期播量

一般年份, 10月5—15日周口市的小麦播种60%~70%, 播量187.5~262.5kg/hm2, 播期偏早, 播量偏大, 致使小麦冬前旺长, 群体大, 个体弱, 小麦抗性降低, 田间通风透光性差, 利于病害发生危害。

4.6 拌种与管理技术

播种时药剂拌种面积小, 常年药剂拌种1.67万~2.33万hm2, 仅占种植面积的36%~50%;2月中旬至3月上旬是防治小麦纹枯病的关键时期, 仅40%~50%的田块早春喷雾防治1遍, 喷液量少, 防效差。

5 综合防治措施

在小麦纹枯病的防治上, 应加大宣传力度, 坚持农业防治与化学防治相结合。

5.1 选种高产抗病品种

据多年调查, 周麦18、新麦18、郑麦9023、偃展4110等品种抗病性强, 且高产, 应大面积推广种植[3]。

5.2 测土配方施肥

据报道, 田间合理施用氮肥, 控制偏施氮肥能起到减少病害发生、增产和增收的作用;在控病方面, 田间施氮量与病害之间呈正相关。在土壤缺钾地区增施钾肥, 还有提高氮肥利用率的作用, 能明显促进生长和增产。但应该注意钾肥不能过量施用, 否则会抑制氮肥的吸收, 影响产量。

5.3 适期播种, 精量播种

据多年调查观测, 半冬性和冬性小麦在周口市的适播期为10月20日前后, 播量150 kg/hm2。要适期精量播种, 培育壮苗, 提高抗病性, 避免早播、播量大造成小麦冬前旺长, 群体大, 个体弱, 抗性差, 田间通风透光差, 造成病害发生[4]。

5.4 抓好药剂防治

药剂防治有2个关键时期, 一是小麦播种时进行药剂拌种或包衣, 建议应用2%戊唑醇干拌种剂或湿拌种剂100拌种100~150 kg小麦, 或2%适了时20 m L拌种10 kg小麦, 不仅可起到防治小麦纹枯病等多种病害的作用, 还可促进小麦出苗生长, 达到苗齐、苗壮、增产等效果。二是早春开展小麦纹枯病防治, 在2月中旬至3月上旬应用井冈霉素或三唑酮, 或烯唑醇等喷雾防治, 喷液量的多少决定防治效果的好坏, 一般喷液450~750 kg/hm2, 防治1~2遍。

摘要:从小麦纹枯病的病原、田间消长规律、发生危害特点等方面出发, 研究分析了小麦纹枯病重发的原因, 并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综合防治技术, 以为小麦纹枯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关键词:小麦纹枯病,发生,综合防治技术

参考文献

[1]朱南仓, 陈东, 郭厚杰.2009年金安区小麦纹枯病重发原因及防治措施[J].现代农业科技, 2009 (23) :179.

[2]邢小萍, 汪敏, 刘春元, 等.不同小麦品种 (系) 对小麦纹枯病抗性动态研究[J].河南农业科学, 2008 (12) :85-88.

[3]李耀武, 李焕应, 张邦寨, 等.小麦纹枯病的发生及防治[J].现代农业科技, 2008 (23) :156.

大棚芹菜斑枯病的发生与防治技术 篇2

0 引言 芹菜斑枯病又叫晚疫病、叶斑病,俗称“火龙”,是北方保护地芹菜生产上一种常见病害,对芹菜的产量相质量都有很大的影响.在塑料覆盖条件下,田间湿度明显增大,通风透光条件明显降低,极易发生斑枯病,尤以简易矮棚更易发病.近年来,昌吉州各县大棚芹菜和秋暖畦芹菜而积明显增加,芹菜斑枯病的`发生与危害逐年加重.

作 者:赵红萍 张炳坤 于建新  作者单位:赵红萍(玛纳斯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832200)

张炳坤(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杨凌,712100)

小麦纹枯病的防治技术 篇3

1 发病症状及发病规律

1.1 发病症状 小麦纹枯病由丝核菌的一些种群引起,小麦各生育阶段都可受害,出现烂芽、病苗、死苗、花秆烂茎、枯孕穗和枯白穗等症状。小麦发芽后受纹枯病菌感染芽鞘变褐,严重时烂芽枯死。幼苗叶鞘出现中部灰白、边缘褐色的病斑,叶片渐呈暗绿色水渍状,以后枯黄,病重时死苗。拔节后茎基部叶鞘 出现椭圆形水渍状病斑,后成为中部灰白、边缘褐色的云纹状斑。病斑扩大相连形成典型的花秆症状。茎秆发病先出现褐色短条斑,后变成边缘褐色、中部灰白的梭形斑,病部纵裂,形成烂茎。由于花秆烂茎,常引起小麦倒伏,或主茎和分蘖抽不出穗,成为枯孕穗,或抽穗后形成枯白穗。

1.2 发病规律 小麦纹枯病主要以菌核附着在寄生物残体上或落入土中越冬、越夏,小麦播种后,菌核萌发侵害幼苗引起发病。在田间发病过程大体可分为5个时期:

1.2.1 冬前发病期 三叶期前后开始见病斑,后有扩展,但病株率低,病害较轻。

1.2.2 越冬靜止期 越冬期,病菌停止生长,病害停止蔓延,病情稳定。

1.2.3 早春发病期 即返青至拔节期,病害在植株间水平扩展,病株率增加,高者达100%,并由叶鞘发展到茎杆上,重病株茎基部1~2节间腐烂发黑,引起早期枯死,或后期小麦倒伏。

1.2.4 发病高峰期 拔节后,病斑向上扩展,形成花杆症状。由于花杆烂茎,主茎和大分蘖常抽不出穗,引起穗不实、穗粒数减少和千粒重降低。

1.2.5 停止发展期 小麦抽穗后,茎杆逐渐变硬,阻止病菌扩展,病情稳定,小麦生长后期,病部产生菌核。

2 发病条件 影响小麦纹枯病发生流行的因素包括品种抗性、气候因素、耕作制度及栽培技术等。

2.1 品种抗病性:20世纪60年代以前我国北方麦区小麦品种以当地的农家品种为主,品种遗传上存在异质性。20世纪70年代以来各地在品种推广上趋于单一化,大量推广矮秆品种。对目前各地推广的品种进行抗纹枯病鉴定的结果表明,目前生产上推广的品种绝大多数为感病品种,只有极少数表现耐病或中抗,缺乏免疫和高抗品种。感病品种的大面积推广,是当前小麦纹枯病严重发生的原因之一。

2.2 耕作与栽培措施:20世纪60年代以前我国北方麦区一般是二年三作,随着生产集约化的发展和复种指数的提高,20世纪70年代后,北方麦区逐渐形成了有利于病害发展的小麦、玉米一年二作的栽培制度。小麦地连作年限长、土壤中菌核数量多,有利于菌源积累,发病重。另外小麦早播气温较高,纹枯病发病重,适期迟播纹枯病发生轻。同时,播量较大的麦田比播量适中的麦田发病较重。

2.3 灌溉条件的改善,播种密度的增高,化肥特别是速效氮肥施用量的增加有利于纹枯病发生流行: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农业灌溉条件得到改善,水浇麦田面积增加,化肥施用量增加,播种密度也加大,一些地区氮肥施用量达到了270千克/667平方米,造成植株生长嫩绿,田间郁闭,相对湿度增加,纹枯病加重。高产田块纹枯病重于一般田块。

2.4 气候条件:不同发病阶段对气象因子的反应有显著差异。一般冬前高温多雨有利于发病,春季气温已基本满足纹枯病发生的要求,湿度成为发病的主导因子。3月~5月上旬的雨量与发病程度密切相关。河南省1997、1998、1999年继续三年纹枯病大流行就与当年春季多雨有关。同时,在春季小麦遭受低温冻害的情况下,也会诱发该病的严重发生。2月份的倒春寒是造成今年北方冬麦区纹枯病流行的一个主要因素之一。

2.5 土壤条件:小麦纹枯病发生与土壤类型也有一定关系。沙壤土地区纹枯病重于黏土地区,黏土地区纹枯病重于盐碱土地区。中性编酸性土壤发病较重。

3 综合防治技术措施

3.1 农业防治

3.1.1 加强抗、耐病品种的选育和推广:目前尚无高抗纹枯病品种,但是选用当地丰产性能好,抗(耐)性强的或轻感病的良种,在同样的条件下可降低病情20%~30%,是经济易行的控病措施。当前在纹枯病重病区,可选用抗性较好的或轻感病的品种,如目前 北方冬麦区 推广的一批耐病品种矮抗58、周麦18、新麦18、豫教2号等。

3.1.2 合理轮作,适期播种:避免过早播种,特别是发病田块,应因地制宜地在适期范围内播种,以减少冬前病菌侵染麦苗的机会。

3.1.3 适当降低播量,控制密度:根据田块肥力水平,合理掌握播种量,创造不利于病菌生长发育的条件。

3.1.4 合理施肥:看地看苗科学追肥,实行配方施肥,以基肥和有机肥为主, 避免过量施用氮肥,平衡施用磷、钾肥,特别是重病田要增施钾肥,以增强麦株的抗病能力。带病残体的粪肥要经高温腐熟后再施用。

3.1.5 防除草害:根据当地麦田杂草群落结构与分布以及土壤、环境等条件,选择适应本地区麦田的化学除草剂,做好杂草化学防除工作,或配合人工除草,不仅解决了麦田杂草的危害,而且促进了麦苗的健壮生长,同时减轻了纹枯病的发生。

3.1.6 加强田间管理:关键是提高整地质量,培育壮苗和加强麦田排灌系统的建设,做到沟渠配套、排灌畅通,以降低田间湿度。早春要早中耕,勤中耕,提高地温,促进麦田健壮生长。合理灌溉,早春干旱,要及时浇水,雨后低洼地要挖沟排水,防止麦田长期积水,降低田间湿度;春季寒潮来临前,要适时浇水,尽量减少低温寒害影响,提高植株抗病能力。

3.2 药剂防治 合理施用化学药剂对小麦纹枯病能起到一定的控制作用,药剂防治应以种子处理为重点,重病田要辅以早春田间接力喷药,有效控制该病为害。

3.2.1 对于种植感病品种和早播发病重的麦田,秋播时用粉锈宁拌种,用药量为干种重量的0.1%~0.15%,因拌种后会影响发芽率,每50千克种子加进75毫升赤霉素,起到逆转的作用,也可以加进增产菌10g混配拌种, 可有效地控制纹枯病的发生并能兼治其它土传病害和苗期锈病、白粉病。

3.2.2 返青拔节期:每667平方米用12.5%禾果利可湿性粉剂20~30克或5%的井岗霉素250克或25%的井岗霉素50克或50%的退菌特100克或稻瘟净15克,加750克尿素和8克天丰素,对水50~75千克,对茎基部均匀喷雾,连喷2次,间隔10天为宜。既提高了小麦的抗病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小麦的抗逆能力,又促进了分蘖。或每667平方米用20%的粉锈宁乳油30~50毫升或15%的粉锈宁可湿性50克,对水50~60千克,喷洒于麦株茎基部,2~3次为宜,间隔10~15天,可兼治白粉病和锈病。

3.2.3 小麦拔节后:每667平方米用15%的粉锈宁50克加40%的多菌灵胶悬剂100克,对水50~60千克,混合喷雾,防治白粉病兼治纹枯病。

小麦叶枯病发生与防治技术 篇4

1 发生种类及危害情况

小麦叶枯病发生种类多达10余种, 在豫北地区小麦叶枯病主要有根腐叶枯、雪腐叶枯、交链孢子叶枯、芽孢叶枯等。其中根腐叶枯最为普遍, 并且严重, 其次是雪腐叶枯。一直以来, 叶枯病随着农田生态条件的变化, 发生面积逐渐扩大而加重, 已严重影响小麦产量, 轻者减产10%左右, 重者减产30%~40%左右, 预防小麦叶枯病已成为小麦生产的重中之重。

2 流行规律

小麦叶枯病主要由多种寄生菌引起, 病菌通过种子病残体或自生麦苗多种途径越夏, 小麦播种后便为初侵染源, 其特点是发生范围广, 发生频繁, 多种叶枯病混合发生[2,3]。发生期一般3月至4月初时个别小麦初见症状, 4月下旬至5月上旬小麦抽穗扬花后开始大量扩散, 5月下旬为发病高峰。小麦叶枯病没有明显衰退期, 随着小麦成熟逐渐干枯, 晚熟品种仍呈现严重症状。发病期50~60 d, 危害盛期20~25d, 前期缓慢, 后期迅速。因此, 防治有利时期应掌握在小麦抽穗到扬花期。

3 发病条件

小麦叶枯病的发生受品种、气象因子、栽培条件、蚜虫危害、化学药剂等因素影响。

3.1 品种因素

小麦叶枯病中的病斑主要覆盖植株的绿色部分, 使植株光合作用减弱, 输导受阻, 不能正常灌浆结实。因此, 在实际生产中, 应选用高产抗病品种, 促使小麦幼苗健壮生长, 减少病害的发生。

3.2 气象因子

大气气温和田间湿度是影响小麦叶枯病流行的主要因子, 一般取决定于当年4月下旬至5月初温度、湿度。一般春季日平均温度达15℃以上时, 当遇到连续阴雨, 潮湿多雨, 这时叶枯病最为流行, 且较重。

3.3 栽培条件

在栽培措施中, 以播期、播量、冬春小麦品种、施肥对叶枯病发生影响大[4,5,6]。

4 防治措施

4.1 农业防治

适时晚播, 对小麦叶枯病害有明显的控制作用, 这是经济有效地防治途径之一;合理控制播种量, 建立小麦合理群体结构, 可提高小麦自身抗逆力, 造成不适宜叶枯病发生的田间小气候;合理施用肥料, 增施有机肥和磷、钾肥, 能增强小麦对病害的抵抗力。另外, 氮肥施用量大, 冬小麦播种偏早, 播种量大, 植株群体过大, 田间郁蔽, 叶枯病发生较重, 反之则发病较轻。在豫北地区以施标准氮63~138 kg/hm2为宜。

4.2 化学防治

蚜虫是小麦叶枯病发生的主要因素之一。用15%粉锈宁可湿粉剂900 g/hm2、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 800 g/hm2和40%氧化乐果750 m L/hm2混合使用, 或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1 500 g/hm2与40%氧化乐果750 m L/hm2混合使用, 于小麦齐穗期、扬花期、灌浆初期各施药1次。灌浆末期调查, 防效分别为96.3%、98.8%, 平均增产率18.27%, 净增产量702 kg/hm2。

采取综合防治技术, 能有效地防治叶枯病, 使小麦产量损失减到最小, 具有高效经济、简便省工、安全等优点, 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推广价值。

摘要:小麦叶枯病是影响豫北地区小麦生产的重要因素。介绍了小麦叶枯病的发生种类、危害情况, 分析其发病影响因子, 并提出综合防治措施, 以为该地区小麦叶枯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关键词:小麦叶枯病,发生,流行规律,发病条件,防治技术

参考文献

[1]石鸿文.小麦全蚀病及防治技术[J].河南农业科学, 2010 (9) :36-37.

[2]李瑞军, 李斯深.小麦新品种山农17和泰农18的选育及其栽培技术要点[J].山东农业科学, 2010 (4) :105-106.

[3]贾金坤.小麦病虫害防治技术[J].四川农业科技, 2010 (2) :50-51.

[4]刘红彦, 王锡峰.小麦叶枯病药剂防治试验[J].河南农业科学, 1994 (8) :19-20.

[5]张琳.小麦叶枯病流行成因及防治[J].内蒙古农业科技, 2008 (5) :112-113.

小麦纹枯病防治技术 篇5

淮北地区小麦潜叶蝇的发生及防治技术

小麦潜叶蝇是偶发性害虫,自以来在安徽阜南的`危害逐年加重.本文通过田间调查观察,初步了解了该虫在当地的发生规律、为害特点及各虫态的形态特征,提出了防治策略和防治方法.

作 者:王子良 作者单位:安徽辉隆瑞美福农化有限公司,安徽阜阳,236000刊 名:安徽农学通报英文刊名:ANHUI AGRICULTURAL SCIENCE BULLETIN年,卷(期):15(14)分类号:S435.12关键词:小麦潜叶蝇 发生规律 防治技术

玉米纹枯病防治技术 篇6

【关键词】玉米;纹枯病;防治

1.纹枯病简介

纹枯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纹枯病通常发生在玉米的籽粒形成期至灌浆期,就时节来讲,伤害最深的是夏玉米,从苗期(2叶期)即发生危害。该病主要侵害叶鞘和叶片。基部叶鞘感病后,初在叶鞘基部产生淡褐色水渍状小斑,中央灰白色,边缘褐色;病斑多时,可形成云纹状灰白色大斑,使叶鞘腐败,叶片枯死,并逐渐向上扩展。该病初侵染主要是散落于玉米田土表或浅土层的菌核。6月上中旬玉米田温湿度条件适宜时,土表的菌核开始萌发形成菌丝,侵染玉米基部叶鞘,并逐渐向上蔓延发展。

玉米纹枯病从苗期至穗期都是发病时期。危害高峰期在玉米子粒形成至灌浆充实期、生长后期植株老健病菌不易侵入,在这时病情逐渐变得稳定。纹枯病的主要危害对象是叶鞘叶片和穗部,与此同时也会危害到也侵害茎秆, 最初多由近地面的叶鞘发病。由下而上逐步发展$其症状为在叶片和叶鞘上形成典型的呈暗绿色水浸状的同心斑。大面积覆盖被侵染叶片和苞叶"或形成不规则的云纹状病斑,中部灰褐色、边缘深褐色。随后病斑逐渐扩大,包围整个叶鞘直至叶鞘叶片干枯; 病斑向上扩展至果穗基部。果穗停止发育并迅速发展至全穗"最后死亡。茎秆受害的病斑褐色,形状不规则,后期茎秆质地松软、组织解体,露出。纤维束使植株极易倒伏。果穗受害苞叶上产生云纹状病斑,常常致使果穗秃顶、子粒灌浆不足,秕粒增多,粒重明显下降,严重时果穗干腐,穗轴霉变,影响玉米的产量和品质。随着病害级别的增加,下降百分数愈大。从下降百分数来看,以对茎粗的影响最大,其次为须根粗和株高,植株发病越重,枯死越早,其子粒霉变率也越高。

2.纹枯病的产生条件

温湿度条件是影响玉米纹枯病发生的主要因素。25-30℃气温、90%以上相对湿度,是玉米纹枯病发生发展的适宜气候条件。在病害发生期,特别是梅雨季节,雨期长、雨日多,湿度大,病害发生重。此外,土壤肥沃发病较轻,反之则发病较重;生育期长的品种发病重于生育期短的品种;连作田比轮作田发病重;氮肥施用过多,长势过旺,密度过大,植株间通风透光条件差的田块发病重;地势低洼,排水不良的田块发病重。

针对玉米纹枯病的发生特点,防治应采取以下措施。(1)实行轮作换茬,并及时清除遗留田间的病残体。(2)选择生育期短、抗病能力强的优质高产品种。(3)科学运筹肥料。施足基肥,适施氮肥,增施有机肥,补施钾肥,配施磷锌肥。(4)药剂拌种。用种子量0.02%的浸种灵或用种子量2%的灵福合剂进行拌种。(5)合理密植。扩行缩株种植,改善田间通风透光条件。(6)加强田间管理。配套田间沟系,降低田间湿度,控制发病条件。培土壅根防倒伏,抑制菌丝生长。摘除基部老叶病叶,带出田外销毁。(7)适时施药防治。田间病株率达到3%-5%时,每亩用5%井岗霉素水剂400-500毫升,或40%纹霉星可湿性粉剂50-60克,或50%消菌灵可湿性粉剂40克,对水50-70公斤喷雾,隔7-10天再防治一次。施药前要剥除病叶叶鞘。

3.纹枯病的主要特点与防治

3.1发生特点

玉米纹枯病主要危害玉米叶鞘、果穗和茎秆。发病初期多在基部1~2茎节叶鞘E产生暗绿色水浸状病斑。后扩展成不规则形或云纹状大病斑。瘸斑中部灰褐色,边缘深褐色,由下向上蔓延扩展。果穗苞叶染病也产生同样的云纹状斑。湿度大时发病部位可见到浓密的菌丝体,菌丝结成白色小绒球,后来变成褐色荫核,大小不一,发生严重的可使基部茎秆松软而折断。据农业中心调查,近几年来,全县玉米纹枯病发病比较严重,套播、套种玉米田一般病株率在30% ~40%,严重的可达8o%U,上,夏播玉米一般病株率在10%~20%,严重的可达40%以上。

3.2防治技术

为控制玉米纹枯病危害,乐亭县农业中心的技术人员经过试验、示范,总结出了一套玉米纹枯病综合防治技术,并在生产中大面积推广应用,取得了显著成效,有效控制了玉米纹枯病的危害,全县累计应用面积2,4万hm,每667mz减少损失56,全县累计增产玉米2016万,增加经济效益2419万元。

3.2.1大力推广应用抗病品种

玉米品种对纹枯病的抗性差异明显,乐亭县大力推广应用了优良抗瘸品种如2016、纪元一号等,有效减轻了玉米纹枯病危害,提高了玉米产量。

3.2.2加强栽培管理

增施有机肥,实行配方施肥,避免氮肥施用过量,经试验调查证明,氮肥用量大的田块一般发病较重,因此要氮、磷、钾肥兼顾施用,以提高植株的抗病能力;低洼地块雨后要注意排水,降低fit间湿度,以减轻发病;草荒严重的地块要加强中耕除草,保持fit间有良好的通透性,可明显减轻发病。2-3 摘除下部发病叶鞘。

在发病初期,可剥除玉米植株下部的部分有病叶鞘,减少田问再侵染机会,有利于通风透光,创造不利于病菌繁殖的条件,既不影响产量,又能明显减轻发病程度。

3.2.3药剂防治

于发病初期,每667m用5%井冈霉素100~150ml,或井冈霉素高浓度粉剂25g,兑水50~60 喷雾;或用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或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喷雾,喷药重点为玉米中下部叶鞘。

3.2.4玉米收获

玉米收获后要及时清除田间病残株,并且进行深翻土地,以消灭越冬菌源。

3.2.5实行轮作倒茬

实行轮作倒茬,合理密植,有利于减轻玉米纹枯病的发生。

4.结论

目前玉米纹枯病是我国玉米病虫害的主要病害之一。转播和防治势在必行,我国通过自己的努力,在我国的东北地区进行了防治研究并进行了实践。我们强化了对玉米纹枯病抗性机制及其遗传规律的研究。■

【参考文献】

[1]吴大椿,方守国,余知和.玉米纹枯病病原及生物学特性研究[J].湖北农学院学报,1997(01).

[2]吴大椿,万明刚.玉米对纹枯病抗性的初步研究[J].湖北农业科学,1995(06).

[3]谢恩平,莫光珍.稻田玉米纹枯病损失率測定及其防治研究[J].湖南农业科学,2001(03).

[4]李华荣,兰景华.玉蜀黍丝核菌的鉴定特征[J].菌物系统,1997(02).

[5]肖炎农,李建生,郑用链,徐尚忠,于广洋.湖北省玉米纹枯病病原丝核菌的种类和致病性[J].菌物系统,2002(03).

[6]王朝海,周建华,王宗明,陆宁,兰光燮,聂宗平.玉米纹枯病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J].山地农业生物学报,2000(05).

小麦纹枯病发生与防治 篇7

小麦纹枯病主要发生在小麦叶鞘和茎秆上, 拔节后症状明显。发病初期, 在近地表的叶鞘上产生周围褐色、中央淡褐色至灰白色的梭形病斑, 后逐渐扩大扩展至茎秆上且颜色变深, 重病株茎基l~2节变黑甚至腐烂, 常早期死亡。小麦生长中后期, 叶鞘上的病斑常形成云纹状花纹, 病斑无规则, 严重时可包围全叶鞘, 使叶鞘及叶片早枯。在病部的叶鞘及茎秆之间, 有时可见到一些白色菌丝状物, 空气潮湿时, 上面初期散生土黄色至黄褐色霉状小团, 后逐渐变褐, 形成圆形或近圆形颗粒状物, 即病菌的菌核。

2 纹枯病的发病规律

纹枯病主要以菌核附着在寄主病残体上或落入土中越夏或越冬, 成为初侵染的主要来源。被害植株上菌丝伸出寄主表面, 对邻近麦株蔓延进行再侵染。小麦播种过早, 密度过大, 冬前麦苗过旺, 使用氮肥过多, 麦苗徒长以及春季遭受低湿寒害、脱肥或灌水太多的麦田, 发病均较重。一般情况下小麦纹枯病在小麦整个生育期内均可发生, 小麦发芽后即可被侵染, 以侵染芽鞘和叶鞘为主, 三叶期前后始见病斑, 后有扩展, 但病株率低, 严重度低。小麦4叶期后, 病株率一般为2%~4%, 形成冬前发病高峰期;入冬后气温下降, 当气温低于10℃时不利于核菌活动, 病菌停止生长, 病害停止扩展, 病情基本稳定。翌年2月中旬早春小麦返青后, 随着气温升高, 病菌开始侵染, 病害发展加快, 小麦拔节后至孕穗期为春季发病盛期, 病株率和严重度急剧上升, 一般年份盛期病株率40%~50%, 重发年份达60%以上。小麦抽穗后, 病害发展缓慢, 病菌由病株表层向茎秆扩散, 严重度上升。受害较重的植株因缺少水份及营养成份, 致使千粒重下降, 甚至出现枯白穗。小麦纹枯病发生程度主要受天气条件控制, 冬季温暖, 小麦旺长, 翌年3~5月份阴雨连绵, 田间高湿, 利于纹枯病扩展蔓延。同时, 早播小麦, 偏施氮肥、田间杂草丛生的麦田, 利于纹枯病发生。

3 防治方法

小麦纹枯病属于土传性病害, 且对土壤湿度比较敏感, 在高湿条件下, 该病极易发生、发展和流行。在小麦纹枯病的防治上, 应加大宣传力度, 坚持农业防治与化学防治相结合。

3.1 农业防治

3.1.1 选用抗病和耐病品种。

3.1.2 合理施肥和浇水。

配方施肥, 增施经高温腐熟的有机肥, 合理施用氮肥, 增施磷钾肥, 控制偏施氮肥, 避免小麦过分旺长, 能起到减少病害发生、增产和增收的作用。在控病方面, 田间施氮量与病害之间呈正相关。合理浇水, 早浇、轻浇返青水, 不大水漫灌, 以避免植株间长期湿度过大。注意排涝, 确保雨后田间无积水。

3.1.3 适期播种, 精量播种。

半冬性小麦在驻马店市的适播期为10月15日前后, 弱春性小麦适播期为10月25日前后。为培育壮苗, 提高抗病性, 应避免早播、和大播量, 合理密植, 培植丰产防病的小麦群体结构, 防治田间郁蔽, 避免倒伏, 可明显减轻病害。播量大则易造成小麦冬前旺长, 群体大, 个体弱, 抗性差, 田间通风透光差, 造成病害发生。

3.2 化学防治

3.2.1 小麦播种时进行药剂拌种, 采用25%粉锈宁, 或33%纹霉净可湿性粉剂拌种, 用药量为干种量的0.

2%;或用2%戊唑醇干拌种剂或湿拌种剂100g拌种100~150kg小麦。拌种时要摇匀后与小麦种子混合, 迅速搅拌至药剂充分均匀地分布在种子表面上, 晾干后播种。

3.2.2 起身期如田间病株率达到10%, 可用5%井冈霉素10g, 兑水50~

60kg, 或15%粉锈宁粉剂65~100g, 对水60~75kg喷雾, 一般喷液30~50kg667m2, 喷麦苗基部, 7d后再喷1次。在纹枯病常发地区或重发生年份, 于小麦拔节后再喷雾一次。

3.2.3 开展叶面施肥, 减少病害损失。

在发病初期以及小麦生育后期分两次喷洒磷酸二氢钾、喷施宝、利丰收、丰产灵等叶面肥, 以增强植株的抗病能力, 从而获得较好的品质和增产效果。

小麦纹枯病的发病条件及防治措施 篇8

1 小麦纹枯病发生症状

小麦从播种至成熟整个生育期都可受侵害而表现症状。症状持续发展先后表现为烂芽、死苗、茎基部叶鞘出现云斑, 云斑颜色逐渐加深并连片, 严重时叶鞘发霉严重时枯死, 茎秆发育不良柔软宜倒, 严重时植株枯死形成白穗等不同症状。出苗期感病, 幼苗出土前幼芽鞘变褐, 继而腐烂成烂芽不能出土。出苗后三至四叶期, 下部叶叶鞘上呈现中间灰色、边缘褐色的椭圆形云状病斑, 严重的抽不出新叶而死苗;进入拔节期后, 基部叶鞘上形成中间灰色边缘褐色椭圆形云状病斑, 病斑连片而形成云纹状病斑, 病斑可深入到基部茎秆壁内, 形成中间灰褐色、边缘褐色近椭圆形眼斑, 严重的叶鞘、茎壁失水干枯死亡;由于茎基部叶鞘、茎秆枯死, 阻碍了养分运输而引起整株枯死, 上部出现白穗, 田间表现症状往往由成株成簇白穗而发展至成片白穗, 提早枯死, 湿度大时, 茎基部有白色霉层, 霉层间有颗粒状物, 即为病原菌[4]。

2 小麦纹枯病的发病条件

小麦纹枯病在田间发生的轻重程度与气候、作物种植制度、播种期及品种的抗病性等多种因素有关。

2.1 气候条件

病害的发生与温度、湿度等关系密切。凡冬季温暖、早春气温回升快、返青后阴雨天多, 特别是拔节后光照不足阴雨多的年份, 纹枯病发生重, 反之病害发生轻。

2.2 作物种植制度

小麦纹枯病菌可侵染玉米等禾本科作物及禾本科杂草, 因此禾本科作物常年轮作, 可使病菌连年积累, 病害逐年加重。邹平县小麦面积大, 轮作年限长, 病菌积累多, 大暴发几率高, 应高度关注纹枯病的防治。

2.3 播种期

播种过早, 田间气温高, 秋苗受侵染时间长, 病源越冬基数高, 翌年春季返青后病势发展快、病情严重, 因此应适当晚播。

2.4 肥料及品种布局

施肥不均衡, 偏施氮肥、轻施有机肥, 土壤缺磷钾肥, 会造成发病重;增施有机肥可以明显减轻发病程度, 增施磷钾肥可促根系发达而抗病。一个地区的品种布局要合理, 避免单一化, 尽可能选择抗病品种。

3 防治措施

3.1 农业防治

一是选择抗耐病品种。从品种看, 目前尚无免疫和高度抗病的品种, 但品种间抗病性表现有一定差异。青海省推广的品种中鲁麦14号虽然也发病, 但病情指数低, 产量损失较小, 抗病性表现较好, 具耐病性。抗性较好的还有烟农15、鲁麦7号、鲁麦12号、鲁麦15号。二是适期晚播, 避免早播。适当推迟播期, 可减少冬前侵染, 减少病害越冬基数。一般应在播种期内适当推迟5~10 d。三是增施有机肥, 配合施用氮、磷、钾肥。四是早春及时划锄镇压, 控群体促壮苗降湿度, 改善田间小气候, 降低发病几率。

3.2 药剂防治

目前防治纹枯病的药剂较多, 效果好的药剂有:粉锈宁 (三唑铜) 、羟锈宁 (三唑醇) 、烯唑醇 (S-33081) 和井冈霉素等。一是药剂拌种。对于种植感病品种和早播发病重的麦田, 秋播时用粉锈宁拌种, 用药量为干种重量的0.01%~0.02%, 也可以加入增产菌混配拌种, 可有效地控制纹枯病的发生并能兼治其他土传病害和苗期锈病、白粉病。药剂拌种对种子发芽率有明显影响, 应加大种子正常播量的10%, 或50 kg种子用50~70 m L赤霉素同时拌种以解除影响[5]。二是喷药防治。在施行药剂拌种基础上, 小麦播种后出苗至小麦2叶以前, 及时喷药防草, 可用3%世玛 (甲基二磺隆) 乳油375~450 m L/hm2对水225~375 kg/hm2喷雾, 减少寄主。春季小麦返青后至拔节前及时喷雾预防茎基部病害扩展, 用15%粉锈宁或20%羟锈宁750~1 125 g/hm2对水900 kg/hm2, 在小麦茎基部均匀喷雾防治。也可用井冈霉素112.5 g/hm2 (5%水剂2 250 m L/hm2) , 对水1 500 kg/hm2, 于茎基部喷雾, 或用烯唑醇600~1 200 g/hm2对水1 500 kg/hm2喷雾[6]。

参考文献

[1]王红军.小麦纹枯病的发生特点与防治措施[J].安徽农业科学, 2006, 34 (16) :3919.

[2]刘朝晖, 张旭.小麦纹枯病的研究进展和对策[J].江苏农业学报, 2000, 16 (3) :185-190.

[3]韩月澎, 陈秀兰, 何震天, 等.小麦纹枯病研究现状、问题与展望[J].麦类作物学报, 2001, 21 (1) :81-84.

[4]赵干青, 王欣, 刘涛, 等.小麦纹枯病严重发生原因与防治对策[J].种业导刊, 2008 (9) :33-34.

[5]张芳, 刁春友, 杨荣明.江苏省小麦纹枯病发生特点及防治技术[J].中国植保导刊, 2008, 28 (3) :14-16.

小麦纹枯病防治技术 篇9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在江都市江都镇建乐村和一组进行, 前茬水稻, 土壤为砂壤土, 肥力较好, 栽培管理正常。

1.2 试验材料

供试药剂:6%立克秀悬浮种衣剂 (有效成分戊唑醇) , 由拜耳作物科学公司生产;2.5%适乐时悬浮种衣剂 (有效成分咯菌腈) , 由先正达公司生产;2.5%扑力猛悬浮种衣剂 (有效成分灭菌唑) , 由拜耳作物科学公司生产。供试小麦品种:扬麦11号。

1.3 试验设计

按拌种药剂种类和用量的不同, 试验共设5个处理, 即使用6%立克秀悬浮种衣剂0.45 m L/kg·种子 (A) 、6%立克秀悬浮种衣剂0.60 m L/kg·种子 (B) 、2.5%适乐时悬浮种衣剂1.6 m L/kg·种子 (C) 、2.5%扑力猛悬浮种衣剂1.50m L/kg·种子 (D) , 以清水1.50 m L/kg·种子作对照 (CK) 。处理A、B、C、D、CK的面积依次为1.32、1.21、0.55、0.34、0.32 hm2。

1.4 试验方法

于10月26日下午用药拌种, 各处理均加入清水15m L/kg·种子, 均匀拌种, 拌后闷种24 h[1,2,3], 10月27日下午采用撒播播种, 播种量165 kg/hm2。

1.5 调查时间和方法

(1) 安全性调查。各处理在播前随机数3份种子, 每份100粒, 分别定点播在各小区中, 并做好标记, 播后15 d调查出苗率[4]。

(2) 防病效果调查。采用拨查法, 每块田随机抽取10点, 每点10株, 计100株。纹枯病分别于冬前 (12月8日) 、冬后 (2月12日) 、乳熟期 (5月19日) 调查发病数, 计算病株率;加查发病级别, 计算病指及防效[5]。

(3) 产量调查。在小麦成熟期, 每块田调查3点, 调查有效穗数, 每点取10穗, 计30穗, 室内脱粒, 调查总粒数, 计算每穗平均粒数;称千粒重, 计算理论产量。

2 结果与分析

2.1 安全性调查

由表1可以看出, 药后15 d处理A、B、C的出苗率分别为86.00%、86.67%、87.70%, 分别较CK增加1.59%、2.39%、3.60%, 处理D出苗率为80.67%, 较CK减少4.70%。

(%)

2.2 对纹枯病的防效

2.2.1 返青期对纹枯病的防效。

由表2可以看出, 冬后返青期 (2月12日) 处理A、B、C、D对纹枯病的防效分别为75.0%、87.5%、25.0%、75.0%。

(%)

2.2.2 灌浆期对纹枯病的防效。

由表3可以看出, 灌浆期处理A、B、C、D的病株防效分别为10.99%、42.31%、24.18%14.29%, 处理A、B、C、D的病指防效分别为14.41%、54.59%、32.75%、24.02%。

2.3 对产量结构的影响

由表4可以看出, 处理A、B、C有效穗数分别为402.93、419.94、403.56穗/m2, 较CK分别增加2.14%、6.46%、2.30%;处理A、B、C、D每穗粒数分别为37.10、36.85、36.90、37.40粒, 分别较CK增加2.77%、2.08%、2.22%、3.60%;处理A、B、C、D千粒重分别为42.03、41.80、41.80、44.14 g, 分别较CK增加1.35%、0.80%、0.80%、6.44%;处理A、B、C、D理论产量分别为6 282.90、6 468.45、6 224.55、6 017.25 kg/hm2, 分别较CK增产6.39%、9.53%、5.40%、1.89%。

3 结论与讨论

6%立克秀悬浮种衣剂拌种防治小麦纹枯病, 返青期病株防效为75.0%~87.5%, 灌浆期病指防效为14.41~54.59%;增幅6.39%~9.53%;均高于2.5%适乐时悬浮种衣剂、2.5%扑力猛悬浮种衣剂。2012年试验田小麦纹枯病前期发展较慢, 发病较轻, 后期发展较快, 发病较重, 不利于药效发挥。

参考文献

[1]齐永霞, 陈方新, 李增增.绿僵菌对小麦纹枯病菌的抑制作用研究[J].激光生物学报, 2011, 20 (6) :758-764.

[2]白迎春, 宋丹, 马凡峰, 等.2.5%扑力猛悬浮种衣剂处理种子防治小麦纹枯病试验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 2011 (16) :136, 143.

[3]计玉龙, 孙俊铭, 韦刚, 等.25%丙环唑EC防治小麦纹枯病效果研究[J].安徽农学通报, 2011, 17 (8) :114, 139.

[4]马树敏, 周磊, 孙炳剑.5种种衣剂对小麦纹枯病和全蚀病的田间防治效果研究[J].农业科技通讯, 2011 (4) :75-77.

小麦纹枯病防治技术 篇10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小麦品种:良星99 (国审麦2006016) , 山东省德州市良星种子研究所。药剂:3%苯醚甲环唑悬浮种衣剂 (FS) , 先正达作物保护科学公司;60g/L戊唑醇悬浮种衣剂 (FS) , 拜耳作物科学有限公司。保水剂:土壤保水剂 (聚丙烯酸盐型, 经粉碎机粉碎后备用, 粒径小于10μm) , 北京金易元生态工程技术中心。纹枯病菌:禾谷丝核菌, 河北农业大学植病生态学研究室提供。

1.2 试验方法

1.2.1 带菌麦粒接种体的制备

无菌条件下, 将30个直径5mm纹枯菌菌饼接种到含有250g无菌麦粒 (121℃, 间歇灭菌2次, 每次30min) 的500m L三角瓶中, 25℃于生化培养箱中黑暗培养50d后得带菌麦粒培养基, 培养期间每2天摇匀一次。

1.2.2 盆栽试验

共设5个处理:200m L 3%苯醚甲环唑FS, 50m L 60g/L戊唑醇FS, 200m L 3%苯醚甲环唑FS+1 kg保水剂, 50 m L 60g/L戊唑醇FS+1 kg保水剂和空白对照, 分别记为D200, T50, D200+W, T50+W和CK。以上所有处理药量均拌100kg麦种, 同时各处理拌种时均加入100g羧甲基纤维素钠, 空白对照用清水拌种。每处理3次重复, 每重复8盆。选取籽粒饱满的小麦种子, 按照m (药液) ∶m (种子) =1∶50比例拌种, 自然风干后播种到含有7.0kg含菌土壤 (30 g麦粒接种体) 的营养钵 (直径20cm×20cm) 中, 表面覆盖4cm厚含菌土壤。温室培养条件为温度15~25℃、相对湿度70%~90%、光周期14h光/10 h暗、光强3 000 lx。

分别播种后第3、4、5、6和7 d, 调查小麦出苗率;在出苗第28 d后调查小麦株高、根干重等生长指标;同时, 参考汪敏等的分级标准调查纹枯病发病情况[1], 分别按①、②和③式计算发病率、病情指数和相对防效。每重复调查3盆, 每处理共9盆。

纹枯病分级标准:0级, 无症状;1级, 外层叶鞘变褐或有明显病斑, 但直径小于叶鞘周长1/2;3级, 外层叶鞘有明显病斑, 直径大于叶鞘周长1/2, 但内层叶鞘无症状;5级, 内层叶鞘变褐或有明显病斑, 但直径小于叶鞘周长1/2;7级, 内层叶鞘有明显病斑, 直径大于叶鞘周长的1/2, 但不死苗;9级, 死苗。

1.2.3小区试验

试验于2014年10月~2015年6月在河北省小麦产业技术体系辛集综合试验站进行。田间试验地块土壤肥力为当地中等水平, 小麦纹枯病历年发病相对较重。拌种方法同1.2.3。2014年10月10日将小麦以15 cm等行距播种, 播量为15kg/亩。每小区面积为30m2, 各处理随机区组排列, 3次重复。

(%)

注:表中数据均为3组重复的平均值;同项数据后不同字母表示在P<0.05水平上显著差异。

注:表中数据均为3组重复的平均值;同项数据后不同字母表示在P<0.05水平上显著差异。

(kg/hm2)

注:表中数据均为3组重复的平均值;同项数据后不同字母表示在P<0.05水平上显著差异。

分别在越冬前、返青期、分蘖期、拔节期和抽穗期调查小麦群体干物重及纹枯病发病情况, 按②和③式计算病情指数和相对防效。每小区5点取样, 每点15株。小麦收获前, 每小区均查数代表性1m双行样点穗数, 折算单位面积穗数;然后从其中随机选取20穗, 计数各穗上籽粒总数及每穗粒数;每样点随机选取10穗, 装袋后脱粒、晒干至恒重后, 计数总粒数及千粒质量;最后据所得每公顷穗数、每穗粒数和千粒质量计算每公顷理论产量。公式如下:

每公顷穗数 (万) =∑各样点穗数/ (样点数×样点面积)

每穗粒数=∑各样点总粒数/ (样点数×每样点取样穗数)

理论产量 (kg/hm2) =每公顷穗数×每穗粒数×千粒质重×10-6×85%

1.3 数据统计

采用Microsoft Excel 2007软件处理数据和制图, 采用DPS 6.05软件LSD法对数据进行方差分析和差异显著性检验。

注:表中数据均为3组重复的平均值;同项数据后不同字母表示在P<0.05水平上显著差异。

注:图中数据均为3组重复的平均值;同项数据后不同字母表示在P<0.05水平上显著差异;D200、T50和W分别表示苯醚甲环唑、戊唑醇和保水剂。

2 结果与分析

2.1 种衣剂与保水剂混合包衣对小麦出苗率的影响

盆栽试验结果表明 (见表1) , 播种后第3d~第5d, 3%苯醚甲环唑和60g/L戊唑醇与保水剂混合包衣处理小麦出苗率均显著高于各自种衣剂处理;之后, 差异均未达显著水平。

2.2 种衣剂与保水剂混合包衣对小麦生长指标及发病情况的影响

由表2可知, 60g/L戊唑醇与保水剂混合包衣处理小麦株高为27.1cm, 显著高于60g/L戊唑醇拌种 (25.3cm) ;而3%苯醚甲环唑与保水剂混合包衣处理株高与单独种衣剂差异不明显。2种种衣剂和保水剂混合包衣均显著提高了小麦根干重和茎叶干重, 分别比各自单种衣剂处理提高8.4mg、14.2mg和0.06g、0.10g;但对叶片数和根数均未产生明显影响。至第28d, 2种种衣剂混合保水剂包衣对纹枯病的防效分别为73.6%和78.2%, 与对照药剂防效均无显著差异。

由表3可知, 分蘖期, 所有处理间小麦群体干物重均差异不明显;至拔节期, 60g/L戊唑醇与保水剂混合包衣处理群体干物重显著高于单用包衣处理, 提高幅度为30.5kg/hm2;3%苯醚甲环唑与保水剂混合包衣处理比包衣处理提高14.3kg/hm2。至成熟期, 3%苯醚甲环唑与保水剂混合包衣、60g/L戊唑醇与保水剂混合包衣两处理群体干物重分别比各自单用包衣处理提高幅度高达61.5kg/hm2和186.5 kg/hm2。

2.3 种衣剂与保水剂混合包衣对小麦纹枯病的防效

由表4可知, 越冬前, 所有种衣剂处理间纹枯病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均无显著差异, 但均显著低于空白对照;各处理的防效均在93%以上 (见图1) 。返青期和拔节期, 各处理纹枯病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均呈急剧上升趋势。返青期, 3%苯醚甲环唑与保水剂混合包衣比单施药剂处理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分别低2.2%和1.1%, 防效分别高达82.6%和78.3%;60g/L戊唑醇与保水剂混合包衣比单施药剂处理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分别低2.2%和0.5%, 防效分别高达83.3%和81.4%。拔节期, 3%苯醚甲环唑与保水剂混合包衣和60g/L戊唑醇与保水剂混合包衣的防效分别为58.8%和68.9%, 均显著高于各自单施药剂处理。抽穗期至成熟期, 各处理纹枯病的发生程度基本未发生明显变化。成熟期, 3%苯醚甲环唑与保水剂混合包衣和60g/L戊唑醇与保水剂混合包衣的防效分别为54.1%和60.5%, 分别比单施药剂高12.7%和10.4%。

注:表中数据均为3组重复的平均值;同项数据后不同字母表示在P<0.05水平上显著差异。

2.4 种衣剂与保水剂混合包衣对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种衣剂与保水剂混合包衣处理对小麦成穗数未发生明显影响, 但显著提高了穗粒数和千粒重 (见表5) 。3%苯醚甲环唑与保水剂混合包衣和60g/L戊唑醇与保水剂混合包衣的穗粒数分别比单施药剂提高2.3个和1.6个, 千粒重分别比单施药剂提高0.6g和1.5g;产量分别别为为66 775566..88kkgg//hhmm22和和77 003366.3kg/hm2, 增产率分别为14.4%和19.2%, 单施药剂增产率分别为6.4%和8.1%。

本试验是在辛集综合试验站进行的, 尤其是在小麦纹枯病发病较重、肥力中等水平的地块下, 更突显了保水剂对杀菌剂的缓释效果。由于试验结果为小麦一个生长季所得, 不同地区及年际间的包衣应用效果有待于进一步验证。

摘要:通过盆栽和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2种种衣剂与保水剂混合包衣对小麦纹枯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200g3%苯醚甲环唑FS和50m L 60g/L戊唑醇FS分别与1kg保水剂混合后包衣小麦均可提高小麦株高、根系和地上部干重;第28d, 2种种衣剂混合保水剂包衣对纹枯病的防效分别为78.2%和73.6%, 与单施药剂防效均无显著差异。返青期, 3%苯醚甲环唑FS和60g/L戊唑醇FS混合保水剂包衣两处理防效分别为82.6%和83.3%;成熟期, 两处理防效分别为54.1%和60.5%, 分别比各自单施药剂提高12.7%和10.4%。种衣剂混合保水剂包衣均未影响亩穗数和穗粒数, 但显著提高了群体干物重、千粒质重和产量, 分别比单施药剂增产8.0%和11.1%。

关键词:小麦纹枯病,苯醚甲环唑,戊唑醇,保水剂,防治效果

参考文献

上一篇:人才开发教育机制构建下一篇:爆破控制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