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猪肉

2024-05-15

绿色猪肉(精选四篇)

绿色猪肉 篇1

1 产地环境是基础

饲养地大气、土壤及饲养用水均符合国家农业部暂行的《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中的绿色食品大气标准,绿色食品土壤标准,绿色食品水质标准,并有一套保证措施,确保该区域今后的养殖过程中环境质量不下降。产地环境质量对绿色猪肉生产有直接的影响。产地环境质量检测是对产地的大气、水和土壤的污染程度作综合的评定,用综合污染指数来表示,要求绿色食品产地三项综合污染指数均不得大于1。不同的养殖管理模式与环境质量控制效果有直接关系。

适宜的养殖规模,标准化的养殖技术,粪污的科学处理,科学规范的管理模式,都是影响养殖过程中环境质量下降的主要因素。单位面积猪头数的多少,决定了对环境的污染和可恢复的程度。从目前大型猪场面临的污染问题来看,发展适宜的规模养殖亦不失为一个可行的办法。

2 生产和使用绿色饲料是前提

研制和生产绿色饲料是生产绿色猪肉的前提。生产企业为了加快认证过程,可直接购进已经获得绿色食品证书的企业所生产的饲料。如果立足于自产,就应该先建立绿色的饲料原料基地,确保原料质量。只有建立稳固的绿色饲料原料基地,才能够长期稳定地保证高质量的饲料原料的供应。同时,要加强对饲料原料进行检测,对饲料原料产地进行监督,发现不合格饲料原料要弃之不用。

3 科学的饲养管理是保证

3. 1 品种要优良

要选用国内外优良品种的二元、三元或配套系的杂交仔猪。要建立多级多品种的繁育体系,要提倡种猪自繁自养,将农户作为繁育体系的最后一级。生产上选用二元、三元或配套系杂交仔猪生产绿色猪肉产品。

3. 2 生产组织要科学

1) 定期消毒。选择高效低毒的消毒剂,对圈舍、用具等进行定期消毒。

2) 剔除有害基因,如应激综合征、酸肉基因等,加强育种工作,不断改进猪只遗传品质。

3) 以粪便无害化处理为中心的环境控制技术。每天清理环境卫生,建立适合饲养规模的防渗贮粪池,每千克粪、尿大约用2 ~ 5 g漂白粉消毒后,贮于池中待腐熟后作肥料。

4) 推广人工授精技术。人工授精技术是被实践证明了的降低饲养成本、控制疫病和提高改良效果的有效方法。但因受诸多因素影响,目前多数地方应用并不普及,是今后应大力推广的技术。

5) 其他技术。如限量饲喂,防止过分采食引起下痢或过肥; 针对不同的猪种和不同生理阶段,正确选择不同种类的饲料,采用阶段饲喂法; 供应新鲜充足的饮水; 饲料应做到防潮、防霉、防鼠、防污染; 提供新鲜的空气、安静舒适的环境等。

4 疫病防治是关键

首先必须正视不断出现的新的猪病,了解本地猪病发生的规律,在此基础上做好以下工作。

4. 1 建立完善的疫病防治体系

疫病防治体系由农户( 场) 、兽医和县防检疫部门共同组成,负责制订农户( 场) 防疫规章制度和综合性防疫措施。

4. 2 贯彻综合性防疫措施

以防为主,认真做好卫生防疫、定期消毒和疫苗注射,建立适合本地区的免疫制度和免疫程序,并认真执行。定期监测几种疫病的抗体变化,以预报某种疫病的发生,指导疫苗使用。

4. 3 合理使用兽药

兽药生产者应按照《兽药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组织生产,饲料药物添加剂必须在产品标签中标明所含兽药名称、含量、适用范围、停药期等,严禁在饲料中添加农业部禁止使用兽药品种。养殖者应注意科学饲养管理,注重疫病防治,力争少用药物。必要时,经准确诊断后再对症下药,并应在兽医指导下用药,注意药物与饲料药物添加剂之间的协同,避免重复用药。对生产肉、蛋、奶的动物要严格执行停药期方面规定,避免兽药在畜产品中的残留,提高畜产品安全性。

5 正确处理饲料成本与效益问题

由绿色猪肉事件带来的反思 篇2

摘要:一张小小的、绿色的有机认证标识,就可以让普通的蔬菜集万千宠爱于一身,消费者愿意为有机产品付出不菲价格。但追求饮食安全的消费者在购买这类产品时,并非都是在为健康付费,而往往是在为“认证”埋单。

关键词:食品安全诚信;绿色,有机食品;标签陷阱 正文:

近些年来,人们在食品里学到了化学知识:从大米里认识了石蜡;从火腿里认识了敌敌畏;从咸鸭蛋、辣椒酱里认识了苏丹红;从火锅里认识了福尔马林;从油条里认识了明矾;从银耳、蜜枣里认识硫磺;从木耳里认识硫酸铜;从牛奶里认识了三聚氰胺。食品安全诚信问题一直在被大众所讨论。而最近,新华社又曝光了有关有机农产品以假乱真的情况。沃尔玛超市四川分店涉嫌用普通猪肉冒充绿色食品猪肉销售,以低价普通冷鲜肉冒充高价“绿色食品”认证猪肉。一时间又掀起了大众的热议和关注。

当前社会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国民人均收入不断提高,食品消费正在经历一个从以数量需求为主向更加注重质量加速转变的发展阶段,人们对安全优质农产品的消费需求进一步加快增长。而绿色食品作为一种优质安全的食品日益受到百姓的青睐。而“绿色有机食品”也在一夜之间身价倍升,在某有机连锁超市,我们看到4个“绿色”玉米卖25.98元,辣椒卖21元/斤,胡萝卜的价格是19.99元/斤,小白菜,每斤售价9元,价格比普通蔬菜要高出数倍。另外,市场上的有机蜂蜜每公斤358元、有机猪肉每公斤160元、有机杂粮每盒268元。,这些食品之所以贵得让人咋舌,全是因为它们身上贴着 “绿色有机食品” 的标签。

先来看看何为绿色食品。绿色食品是中国对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的总称,是指按特定生产方式生产,并经国家有关的专门机构认定,准许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无污染、无公害、安全、优质、营养型的食品。绿色食品是指在无污染的条件下种植、养殖,施有机肥料,不用高毒性、高残留农药,在标准环境、生产技术、卫生标准下加工生产,经权威机构认定并使用专门标识的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的统称。在许多国家,绿色食品又有着许多相似的名称和叫法,诸如“生态食品”、“自然食品”、“蓝色天使食品”、“健康食品”、“有机农业食品”等。由于在国际上,对于保护环境和与之相关的事业已经习惯冠以“绿色”的字样,所以,为了突出这类食品产自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严格的加工程序,在中国统一被称作“绿色食品”。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经过专业机构认证,被允许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事品应该是安全、优质、营养的食品。也就是说绿色食品与一般食品相比具有产地环境、全程监控、标志管理3个明显特征。其产品对环境要求非常严格,需要对原料产地及周围环境,包括土壤、水、空气等因子进行严格监测,必须确保环境安全、适合生产绿色食品,并且在生产及加工过程中进行全程监管,以保证生产品质量,同时,产品需要按照法律法规和相关技术手段实行标志管理。但是,我们见到的那些所谓的“绿色食品” 真的都是此“绿色食品”吗? 一些企业为了利益,利用认证食品的招牌来挂羊头卖狗肉。据报道,一些企业为了得到认证,不惜交高额的“认证费”得到经过“修饰”的有机检测报告。而超市更是将一些从普通农产品中心批发过来的蔬菜直接贴上有机标签进行售卖。有些商品上标有“无化学农药、无化学添加剂、无人造色素、无转基因成分” 等,贴有有机认证标签,却没有认证单位。一款贴着“绿色食品”的杨桃,其绿色食品的标志是个“心”形,与国家统一发放的绿色食品标志完全不同。而在淘宝网上类似这种山寨的绿色食品标志,卖家开价是一分钱一个。而在超市的另一个区域一款带有“绿色食品”标志的鱼泉榨菜,经过在中国绿色食品网站上查询时,发现这款榨菜,其绿色食品的标志也已过了有效期。根据我国《有机产品认证管理办法》规定,有机产品认证证书有效期仅为一年,但市场上出售的有机产品却很少标注有效期限。这些做法可以说是严重欺骗消费者,故意混淆视听的行为。消费者的盲从,消费者对此认识不够,调查发现,消费者对于何为有机产品,并没有一个清晰的认知,而往往笼统地认为,它是没有污染,食用起来更加安全一些的食品。有机蔬菜绝对禁止使用农药、化肥、激素、除草剂等人工合成物质。一个相关人员粗略算了一笔账,一亩地使用有机肥得花好几千元,成本约是化学肥料的20倍;在前期的生态环境改造、土壤改良方面,每亩地的投入是1.5万元,而种植普通食品是不需要这笔钱的,人力成本方面,人工除草一亩地要花费3000元,而如果使用除草剂只需几十元;再加上损失风险、物流成本、管理成本„„正因其苛刻的种植条件,自然身价不菲。而消费者对无公害、绿色、有机产品概念混淆不清,让一些商家钻了空子,不管有无使用农药,其产品统统向有机靠拢。一些认知上的不足,加上对食品安全的担忧,使得消费者对于选择有机产品时显得饥不择食。挂名“有机”的产品充斥市场。

对此,政府应不断加强监管机制,建立有机产品认证的质量评价与质量跟踪责任制。假冒有机产品动摇了消费者的信心,也就失去了产业发展的内在动力,因而必须建立长效监督管理机制,加强监管,力争规范,维护产业的健康发展。建议从认证机构和生产主体等两方面加强监管。一方面强化认证机构的监管,政府职能部门要定期对认证机构的认证业务进行检查,对检查结果予以认证质量级别评价,对违规认证的予以有效的处罚,评价结果予以公示,使企业与消费者在选择认证机构有参考依据;另一方面提高质量安全意识,加强对生产主体的生产和使用有机产品标签的监管。由于有机产品的特殊性决定,监管必须重在过程,因为对产品质量用仪器是很难鉴定是否是真的有机产品。消费者也应提高食品安全意识,了解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与一般食品的区别,不妨学习一些辨别真伪的方法应对此类现象。绿色食品是时代需要的产物,它为人们提供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的食品。并且为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农产品及其加工品的质量,增进城乡人民身体健康,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都做出了贡献。相信随着人们对绿色食品认识的深入及生活水品的提高,绿色食品必将成为21世纪的主导产品。当然消费者也应擦亮眼睛,避免误入高价陷阱,为“认证”买了单。参考文献:

北大毕业卖猪肉成猪肉大王 篇3

编者注:本文主角陈生是北京大学经济学学士,清华大学EMBA,曾任职广州市委办公厅和湛江市委办公室,先后创办新鸿业地产、龙虎豹、天地壹号、天地食品(原香草鸡)等公司,资产和年销售额数亿元,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是典型的名校知识型企业家、连续创业者、“仕而优则商”的企业家。

广州日报6月4日报道 作为刚毕业的大学生,几乎不可能把卖猪肉作为职业的选择。数年前,北大才子陆步轩当屠夫的新闻曾一度传遍大江南北,并引发了人们关于此行为是否浪费人才的大讨论。然而数年之后,另一位北大才子陈生也悄悄进入养猪行业,并在短短一年内开设了近100家猪肉连锁店,成为广州乃至广东最大的猪肉连锁店,被人称为广州“猪肉大王”。日前,在一次访谈中,他更是爆出惊人话语:“卖猪肉比卖电脑还有技术含量”。

他,有着怎样的个人经历和创业故事呢?日前,记者对陈生进行了专访。

陈生,广东湛江人,北京大学经济学学士,清华EMBA。1984年毕业分配至广州一个机关,三年后他毅然决定下海。

一篇论文引发辞职念头

谈及为何放弃这样一个人人羡慕的“铁饭碗”,陈生笑着说,当时进入机关的,只有他一人是学经济学出身。有一天,他闲来无事就写了篇名为《中国迟早要进入自由经济》的论文,后来还发表了,但不知怎样论文竟辗转到了上司手中。上司看后就把他叫去办公室“教育”了一番,认为他的观念有问题。

“当时可郁闷了,觉得自己在那里格格不入,也找不到职业优势。”陈生说,他喜欢独立地对某些东西作出决定,但在那个工作环境中,他无法按照自己的个性行事,可以说“论文事件”促使他间接作出了辞职的决定。

种菜赚得人生第一桶金

辞职后为了生计,陈生当起了“走鬼”,开始摆地摊卖衣服。卖了数月衣服后,他赚了一点小钱。后来有一天,他去湛江农村的一位亲戚家玩。正好当天他的亲戚抬着自己种的100多斤萝卜上街去卖,可是由于当时刮风下雨天气不佳,亲戚只卖出了10斤,赚了10元钱。而当天村子里面其他农民的遭遇也相差无几,一群农民都很生气,坐在地上抱怨“明年再也不干了”。

当时站在一边的陈生却受了这句话的启发。按照经济学原理,供小于求时价格会上升。于是,他便用倒卖衣服赚取的一点积蓄承包了100亩菜地,自己带着一些菜农来耕种。期间,他发现,除了供求关外,蔬菜的价格受天气的影响最厉害。尤其是当西伯利亚寒流逼近广州地区的前一天时,当天天气闷热,蔬菜的价格就特便宜。陈生就趁机将市场上能收购的蔬菜都收购了。

到了降温那天正好过节,大多数农民都没有出来卖菜。“进价1毛钱一斤,我卖到6毛钱一斤。”陈生说,这笔倒卖让他赚到了人生了第一桶金,一下子赚了十几万元。此后,他开始专做倒卖蔬菜的生意。而关于对天气影响价格的领悟,陈生笑着说他一直守口如瓶,直到时隔8年回去和当年的菜农们闲聊时才透露出去。

两个电话“催生”醋饮料

拿着赚到的第一桶金,1993年陈生开始投身于湛江的房地产业。只用了三年时间,他做到了湛江房地产市场的前三名。考虑到房地产业涉及的一些法律之外的不安全因素,陈生开始转行去制造饮料。“当时我想做一种纯碳酸饮料。”陈生说,正当他的纯碳酸饮料研发进入最后关头时,两个朋友打来的电话改变了他的命运。

陈生说,当时两个朋友都不约而同地给他电话说“你不要再研发你的碳酸饮料了,这年头大家都流行喝醋饮料啦”。原来,当年由于某国家领导人在湛江视察时选择了雪碧勾兑醋这种新颖喝法,一时间醋饮料风靡起来。陈生跑到市面上调查了一番,发现大家都是直接用醋和雪碧在一起勾兑,却没有一种现成的醋饮料。随即,他大刀阔斧拍板马上生产醋饮料。于是,1997年中国第一家醋饮料便在陈生的手中诞生了。

去菜场买肉投身猪肉档

“我喜欢这种在未知领域或者说在一种比较复杂的环境下面做一些事情,满足自己的一些欲望,包括卖猪肉,”陈生说,决定“杀猪”是他去菜场买肉时突然决定的。他发现这个行业被别人误解,这个职业被别人误解,很多东西都被别人误解了。广州的猪肉市场一年几十亿元,为什么没人去做大?带着这样的疑问和巨大的市场的诱惑,陈生开始投资。他认为,越是被人忽视的行业机会就越大,第一个是市场,第二个是竞争对手。

他解释说,假如他是卖电脑的,他得面临像联想等这些几百亿上千亿级的企业竞争,但是选择卖猪肉,跟他的竞争对手相比,他还是有优势的。他就要在这个职业里面干出一点伟大的事,比如人家卖一头猪、半头猪,而他能卖到十几头猪,这不是北大水平吗?

“卖猪肉比卖电脑还有技术含量”?陈生对此有一番解释,“卖电脑就是把各种硬件进行组装,然后卖给消费者。组装是一门技术,只要稍加学习便可。但是对于卖猪肉而言,肥肉、瘦肉、排骨等如何去分割、如何搭配,决定了卖猪肉的赢利还是亏损,其可变性很大。”

他向记者举例说,比如瘦肉,全部是瘦的不好吃,太肥了,也不好。从口感上说,或许加上3%的肥肉最好,但操作起来没法教,可能就是靠手感,因此培养一个好的卖猪肉刀手就是技术含量的体现。

成都将开绿色猪肉连锁店 篇4

记者从成都市商务局获悉,台湾晨星公司董事长梁公伟专程赶到成都,与成都崇州巨星公司签订开设绿色猪肉及农产品连锁店合作的正式协议。据悉,先期双方各投入1000万元人民币,总投资拟达1亿元人民币。

按照初步计划, 双方合作的主要目的是按照成都市猪肉质量溯源要求, 为绿色猪肉、绿色农产品带来全新的销售、服务理念, 让市民吃上放心肉、放心菜。双方合作后, 拟在成都首开10家绿色猪肉便民连锁店, 从事绿色猪肉、蔬菜和水果等农产品的销售。[本刊摘编自成都商报收稿日期:2009-07-20]

上一篇:语文与文化论下一篇:驾驭课堂张弛有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