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公共事件

2024-06-21

社会公共事件(精选十篇)

社会公共事件 篇1

进入新世纪以来, 网络舆论逐渐成为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的领域。社会与学界对网络舆论的研究, 除了对网络舆论做一般的学理性探讨, 关注最多的是网络舆情与网络热点事件。一般地说, 对网络舆情的研究主要着眼于当前网络舆情态势的监测、分析、引导、控制, 这在社会管理上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而网络热点事件作为网络舆情的波峰, 自然是研究的一个重点, 迅速成为一个研究热点也在情理之中。

然而, 究竟应当如何审视网络热点事件, 人们的看法并不一致。首先, 如何命名“网络热点事件”, 不同的论者往往使用不同的概念, 诸如“网络事件”、“网络群体性事件”、“新媒体事件”、“网络媒介事件”、“网络公共事件”、“网络舆论事件”、“网络舆情事件”、“网络突发事件”、“网络集群行为”、“网络集体行动”、“网络群体行为”等等, 不一而足。其中, 使用最普遍的概念无疑是“网络群体性事件”, 而论者的研究旨趣主要在于探讨“网络群体性事件”的监测、防范、应对、引导、管控等问题。这样一种危机管理的研究视域与学术立场, 在现代风险社会自然具有其迫切的合理性与现实性。

不过, “网络群体性事件”究竟是不是一种群体性事件?在笔者看来, 这至少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学理问题。从研究视域与学术立场看, 对所谓“网络群体性事件”的研究基本上沿袭了“群体性事件”研究的价值预设, 认定其具有影响社会稳定的风险, 故而强调将其当作一种可能的或现实的危机来加以管理。问题在于, “网络群体性事件”真的就是洪水猛兽吗?就在2009年《瞭望》周刊发表《应对“网上群体性事件”新题》一文引起广泛关注之际, 社会学家邵道生随即撰写《“网络民主”十三论:“网络民意冲击波”》一文, 在光明网- 光明观察中大声疾呼:网上“一呼百万应”现象不应该叫“网上群体性事件”, 应该叫“网络民意冲击波效应”。遗憾的是, 大多数研究者并未理会邵先生的见解, 仍然在有关研究中采用“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命名以及危机管理的研究范式。

2010年, 钟瑛、余秀才在《新闻与传播研究》第4期发表《1998-2009重大网络舆论事件及其传播特征探析》一文, 通过对160个重大网络舆论事件的解析, 尤其是通过各种检索工具追踪事件发展过程以及最终解决结果, 发现这些重大网络舆论事件所产生的作用大多是正向的:起正向作用的案例106起, 比例为66%;起中性作用的案例为39起, 比例为24%;起负向作用的案例有15起, 比例为10%。两位学者研究的“网络舆论事件”, 所指对象与“网络群体性事件”相同, 只是名称各异。这促使笔者思考“网络群体性事件”究竟是不是一个科学的概念。2011年7月, 笔者在暨南大学传媒领袖讲习班做了一个专题演讲, 题目即“网络群体性事件研究的学理反思”, 阐明所谓“网络群体性事件”, 在大多数情况下的准确命名, 应当是“网络公共事件”。

把“网络热点事件”命名为“网络公共事件”, 意味着它是社会公众通过互联网就某种公共事务或公共问题表达意见、展开讨论的公共舆论过程。在此意义上, 也可以说“网络舆论事件”或“网络舆情事件”。黑格尔在《法哲学原理》中说, “公共舆论是人民表达他们意志和意见的无机方式”, “在公共舆论中真理和无穷错误直接混杂在一起”。因此, 公共舆论是需要加以理性引导的。另一方面, 公共舆论又是公民个人“对普遍事务具有他特有的判断、意见和建议, 并予以表达”而形成的言论集合, 是民心民意的反映, 又是值得高度重视的。如果从网络民主、网络公共领域的建构这一学术视域出发, “网络公共事件”或许是具有重要建设意义的论题。

美国社会学家米尔斯在《社会学的想象力》一书中指出, “我们要选择所研究的问题, 在这种选择之中, 就包含了价值, 我们陈述这些问题时, 要使用一些核心观念, 在这些核心观念之中, 也包含了价值, 价值影响到它们的解决思路。”李红博士当初选择“网络公共事件”作为博士论文的研究对象, 相对于“网络群体性事件”研究而言, 不仅解决了概念的科学性, 更重要的是转换了学术视域, 着重探讨当代中国网络公共领域的建设问题。在此意义上, 这样的学术切入角度, 与众多的“网络群体性事件”研究相比, 无疑具有十分鲜明的学术创新意义。

回顾起来, 李红博士把自己研究的问题纳入传媒公共性或传媒公共领域的研究传统, 可以说是找准了理论归依。然而, 究竟如何进行研究, 即运用什么理论资源来探讨网络公共事件, 却是一个颇费踌躇的问题。经过一段时间的独立思考, 李红博士告诉笔者运用符号学理论来展开研究, 笔者觉得很有新意, 但同时也感到很有挑战性。

理论上, 符号学与传播学具有天然的联系, 但由于符号学在不少学人看来既玄妙又高深, 难以在研究中加以有效运用。虽然国内学人早在80年代中期就意识到符号学与传播学的联系, 却很少运用符号学理论来研究传播问题。直到1997年吴文虎教授出版《广告的符号世界》, 运用符号学理论来研究传播问题才成为国内学者比较系统的学术实践。其后, 刘智著《新闻文化与符号》1999年出版, 算是把符号学引入了新闻学研究。而真正体现运用符号学理论来研究新闻传播实绩的, 应推曾庆香2005年出版的《新闻叙事学》。该书把新闻作为话语分析的对象, 对新闻话语的结构、生成、事实建构、神话性、意识形态建构以及原型沉淀做了深入论述, 为深化新闻学研究提供了一种方法论。当然, 在此前后, 符号学基础理论研究也取得了实质性进展。譬如, 李彬教授著《符号透视:传播内容的本体诠释》2003年出版, 赵毅衡教授著《符号学:原理与推演》2011年出版, 都是很有价值的学术著作。

李红博士运用符号学理论来研究网络公共事件的挑战性表现在哪里呢?我以为, 网络公共事件作为一个公共舆论过程, 其话语表达虽然相对集中, 却也存在空间开放、众声喧哗、话语碎片等显而易见的特点, 倘若从某个局部切入进去做一番符号学分析, 撰写一篇或数篇几千字的论文, 应不是什么难事。而要对网络公共事件研究进行系统的理论建构, 则显然是一件十分费力的事情。经过一番潜心静气的研究, 李红博士终于建构出网络公共事件研究的逻辑框架, 除导论和结语外, 分五章写出具有内在学理联系的博士论文, 包括:“网络公共事件研究的符号学路径”、“意义框定:网络公共事件中的命名与定义”、“修辞效果:网络公共事件的符号修辞分析”、“网络公共事件的叙事结构与舆论召唤”、“自我与他者:网络公共事件中的主体分析”, 堪称符号学视域中网络公共事件研究的重要成果。

那么, 李红博士的这部专著究竟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样的新见解新认识呢?作者认为, “在中国, 网络公共事件层出不穷, 可以看作是社会共识和对话的缺乏所导致。网络公共事件中的对话涉及到主体与主体之间、文本的不同叙述层次之间、文化与文化之间、个体与意识形态之间等等, 其中, 最为核心的问题就是:如何共同生活。”作者强调, 在“断裂社会”, 面对“城乡断裂、阶层断裂、官民断裂、制度断裂、信任断裂、价值观断裂等等”现实, “‘断裂’不但是一个客观的现实, 而且是一种认知和预设, 在网络公共事件中就总是体现为‘弱势感’或‘相对剥夺感’, 从而对权势阶层充满怨恨, 造成网络空间的群体极化。而权势者在此过程中又不能很好地认知自己的社会位置, 这就导致很容易将不同意见和怨恨理解为是‘对抗’, ‘破坏’和‘颠覆’, 从而将事件看成‘暴力’而用暴力对待。”面对这种困境, 作者主张, “只有通过对话才能实现精神的沟通和认同的形成, 人与人之间以及社会中的断裂才能得以修复。”全书结语以“通过对话实现认同”为标题, 不仅彰显了作者深沉的人文情怀, 而且提供了另一种弥合社会分歧的治理思路, 可喜可贺!

社会公共事件 篇2

1、影响突发公共事件的心理危机因素

1.1事件的严重程度 严重程度通常指事件的发生对社会实物(如房屋、设施等)破坏的严重程度,以及对人们心理所造成的紧张、忧虑及恐惧的程度。一般来说,如果一场危机对社会造成了严重破坏,房屋倒塌严重,公共设施被极度破坏将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人们心理的恐慌程度。如2008年汶川大地震共造成69195人遇难,374176人受伤,16221人失踪;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中遇难1478人,失踪287人;玉树地震给灾区人民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遇难2698人,失踪270人,居民住房大量倒塌,学校、医院等公共服务设施严重损毁,部分公路沉陷、桥梁坍塌,供电、供水、通信设施遭受破坏。农牧业生产设施受损,牲畜大量死亡,商贸、旅游、金融、加工企业损失严重。山体滑坡崩塌,生态环境受到严重威胁。受灾面积35862平方公里,受灾人口246842人,虽说灾难虽已过去,但人们对此仍然心存畏惧,事件对人们心理造成的创伤在短期内仍然还没能愈合。

1.2社会信息的公开程度

政府是社会公共危机发生的责任人,也是解决公共危机的重要主体。因此,在公共危机的爆发过程中以及在对危机的解决中政府自始至终都是信息的主要掌控者。政府信息发布的及时与否,将

极大影响公众对政府的信任程度和人们对危机的了解程度。2003年非典,在这一点上对政府提出了严重的警告。非典初期,一些地方政府官员隐瞒疫情,造成信息的不对称,同时也造成非典在我国的大规模肆虐酿成社会恐慌。政府信息的透明化,可以对公众心理进行有效疏导干预,对于危机的及早控制与解决都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面对突发群体性事件,政府必须迅速了解和把握网上各种信息载体的脉搏,迅速回应公众疑问。“6.17事件”中的石首市政府在17日事发之后,直到19日才在石首市政府网站上发布了题为《我市发生一起非正常死亡事件》的简短消息;事态在误解及不信任的情绪中严重扩大之后,石首市委市政府才于20日发表《致全市人民的公开信》,呼吁广大市民“保持冷静,不被少数不法分子蛊惑,不信谣不传谣,不围观不起哄,积极支持配合市委市政府平息事态”。正如《人民日报》载文所批评的一样,事发后,“在长达约80个小时内,一方面是政府的新闻发布语焉不详;一方面是网友借助非正式媒体发布信息、探寻真相”,而网民则在《公开信》发布之后,以“湖北石首政府网站被黑”的事实表达了“真相只有一个”的期待与不满。群众的“不明真相”与“明白真相”,与官方想让群众明白什么样的真相有着很大关系,与官方怕不怕群众明白真相有着很大关系。没有真相的水落石出,自然就有谣言的飞短流长。

1.3人们对危机的了解程度

人们对危机的了解程度,是影响人们社会心理的重要因素。一

般来说,人们对危机了解的程度越深,将越容易以一种理性的态度对待危机及其造成的影响。反之,如果人们对危机缺乏了解,将越容易轻信谣言,从而加剧心理的恐慌程度,极易造成心理失衡,引发心理危机,甚至严重破坏社会秩序,造成社会**。如20世纪70年代初,日本曾爆发过手纸危机。在手纸危机爆发之前,日本民众由于对当前的石油危机没有全面的了解,从而感觉到日本在石油危机的影响下面临着经济危险。民众认为日本正处在危机当中,整个社会弥散着一种惶恐不安的气氛,谣言四起,以致于因为一小超市手纸减价,结果市民排队买手纸,后来发展到挤垮超市,并迅速波及全日本,进而引发严重的手纸危机。

1.4人民群众的心理素质

个人心理素质的高低是影响自身心理的根本因素。一般来说,心理素质高的人,容易以一种理性的态度面对危机,从而很好地掌控自己的心理;相反,心理素质低的人,容易受危机的影响,在危机中产生恐惧、焦虑、紧张的心理,进而引起心理失衡,造成不良后果。因此,建立健全突发公共事件社会心理干预机制,应着重从加强对人的教育,提高其各方面的素质人手。如1997—1998年的经济危机,韩国民众就表现出了良好的心理素质,韩国民众不仅没有被危机吓倒,反而以一种平和的心态面对危机,并表现出了强烈的爱国精神,积极捐助努力消费,许多妇女甚至排队捐献结婚戒指,以挽救国家的金融。在这样的全民“抗战”中,韩国政府终于在危机中生存下来,并很快开始经济的复苏行动。

2、处理突发公共事件社会心理危机的对策

在处理突发公共事件中,应积极预防、及时控制和缓解突发公共事件后的心理社会危害,促进灾后心理健康重建,本人认为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社会心理危机应至少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2.1增强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法治理念,消除社会心理危机 各级政府在强化服务政府、效能政府、阳光政府、责任政府和诚信政府等法治理念方面成效显着,为世人瞩目。总结这些年来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经验和教训,在处理突发事件时,要增强依法处理非常时期非常事务的能力,能否有效预防和处置突发事件,直接考验着政府依法行政理念和应急管理能力。突发性事件的发生需要建立信息畅通、反映迅速、救助及时、保障有力的应急和权力运行机制。但是,打破常规并不等于可以违反法制规范和法治精神。“越是工作重要,越是事情紧急,越是矛盾突出,越要坚持依法办事。”改变“有钱救灾,无钱防灾”的现状,应当强化突发事件的预防和应急准备制度的监督落实,坚持“预防为主、预防与应急相结合”的原则。应急管理应当重在防范于未然,加大财政投入从目前看,处置突发事件监测网络、预警机制和信息收集与报告制度还需加强,基层人民政府对本行政区域内危险源、危险区域的调查、登记、风险评估,定期检查、监控还需落实,各单位安全管理制度尚需建立健全,矿山、建筑工地等重点单位和公共交通工具、公共场所等人员密集场所的隐患排查制度和应急预案还不完善,组织社会公众学习安全常识和参加应急演练不够广泛等等。因此,应当加

大预防成本的投入。在强调政府的行政救助的同时,要人民群众的“共救”、“互救”,强化社会广泛参与应对突发事件的工作理念,提高公众危机意识,提高公众自救与互救能力。

2.2建立公共事件应急处理制度,消除社会心理危机

在特别重大或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一是要健全组织机构。应立即成立应急处置协作指挥工作组,突发公共事件所在地心理健康服务力量也应迅速成立应急工作组。不同工作组人员应进行有效的信息交流,生成有效的指挥决策。二是有制定心理危机干预目标。救援前,要确定接受服务的人群或者覆盖区域,了解当地心理危机干预服务背景、当前服务资源,确定心理冲击的严重程度和类别,确定服务的优先级,设定心理救助的目标、制定计划。突发公共事件引发的心理危机兼具滞后性和特殊的时效性,其需要的心理危机干预可能是长期的,要有效地避免心理危机干预自身的风险,诸如特定心理危机干预可持续性、可接受性,以及技术在行政与法律上的可行性等。三是要对心理危机干预实行分级分类响应。无论突发公共事件级别高低、规模大小、损伤轻重,当地或就近的心理危机干预协调机构都应迅速调度力量,尽快判明事件性质和危害程度,及时采取相应的处置措施,并及时向全国性的心理应急机构报告。四是要建立反应迅速的心理干预应急队伍。具体可以包括心理知识普及、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甚至精神病专业人员,以适应灾后不同阶段的心理援助工作。一旦发生了灾难性突发公共事件,心理治疗师、咨询员等专业队伍就和救援人员一起第一时间到达现场,实施

社会公共事件 篇3

【关键词】突发性事件;公共危机;应急机制

近些年来,突发性社会公共危机事件不断见诸报端,引发了全社会对公共管理视阈下突发公共危机事件应急管理办法的高度关注。“突发公共事件在风险管理领域被称作危机事件。”从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直至今天的信息社会,社会的“多重转型”考验着我国突发性公共危机事件的应急管理能力与水平。伴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深层次的社会负效应不断显现,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态以及舆论等多领域的潜在危机事件诱导因素增加,建立突发性社会公共危机事件应急管理机制已然成为时代之需。《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重点强调:“建设平安中国,完善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推进社会治理精细化,构建全民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平安中国的建设需要多位一体的社会治理机制共同发挥作用。不断健全和完善突发性社会公共危机事件管理机制,已经成为平安中国建设的应然选择。

一、构建社会综合治理机制

首先,应坚持公平与正义原则,优化社会分配方式,缓解社会成员对于分配差距的矛盾心理,使人民群众都能够拥有“幸福感”与“获得感”。进一步提升政府机关的公信力,增强社会成员对于服务型政府的心理认同,广泛开辟群众诉求通道,加强与社会成员的沟通与互动,为人民群众提供便民服务,消除误解。在公共危机事件爆发时,及时对群众进行心理疏导,避免危机事件引发大范围的群众心理恐慌。党员干部应树立诚信服务意识,坚持在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依法治黨的进程中履行岗位职责。其次,建立突发性社会公共危机事件的法治管理机制,不断提升社会保障的总体水平。健全的法律与社会保障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突发性社会公共危机事件的发生概率,而推进法治建设与完善社会保障也是我国社会治理模式创新的重要举措。应重点结合突发性社会公共危机事件的类型,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依法保障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使人民群众的正当诉求得到法律的保护和支持。大力发展社会经济,提高社会成员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完善和创新基本养老保险、住房保障以及全民医疗等群众最关心的保障性制度,为全体社会成员的积极创业提供优惠政策,从而使每一位社会成员的人生都拥有“出彩”的机会,有效避免报复型、抗议型、暴力维权型等突发性群体危机事件的产生。

二、创新新媒体舆情引导机制

在全面到来的大数据时代,网络新媒体正在悄然改变人们的生活和诉求表达的方式。而突发性社会公共危机事件的网络新媒体传播具有快速性,影响范围具有广泛性,危机后果则具有长期性和危害性。因此,在全民关注新媒体、利用新媒体的当下,必须要充分利用网络新媒体积极开展公共危机事件的应急处理。首先,应加强对于新媒体舆情引导机制建设的重视,提高运用新媒体进行公共危机事件舆情监控、引导与善后的意识。突发性社会公共危机事件管理的参与主体较多,“包含政府,非政府组织,企业,志愿者等,必须实施统一指挥,联合行动。”因此,各领域、各单位应自觉肩负起公共危机事件舆情引导的神圣职责,迅速建立突发性社会危机事件新媒体应急管理平台,利用微博、微信等新媒体进行舆情引导。需借鉴知名博主“江宁在线”、“首都网警”以及“共青团中央”等自媒体政务微博的成功做法,一方面为群众提供及时的信息服务,另一方面则在危机出现时第一时间澄清谣言,传递社会“正能量”,积极表明对事件的责任态度,为群众答疑解惑,不断提高突发性社会公共危机事件的舆情引导信度与效度。同时应建立突发性社会公共危机事件舆情监测和引导的“新媒体社区”,通过网上新媒体社区平台,开展公民素质教育,制作以国家政策、法律法规以及公共道德等内容为核心的专题,吸引全体社会成员的广泛监督和评议,从而建立突发性社会公共危机事件舆情监测和引导的新范式。

三、建立协同社会治理机制

首先,要加快社会治理模式的创新,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建立常态化的社会治安监督管理机制,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重塑社会诚信体系,重点落实社会各领域的责任制度,维护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其次,丰富突发公共危机事件的主体,建立由政府主导,社会成员普遍参与,社会机构以及公益组织积极配合的协同应急管理机制。整合调动社会化资源,挖掘多元社会治理主体的潜在力量,建立多方联动的问题觉察机制、决策监督机制、专家咨询机制、中枢决断机制以及公众参与机制,提高公共危机事件处理的效率。再次,要重点加强基层党员的培育,使之发挥榜样先锋作用,敦促基层政府严格自律,提升自身防范和应对突发性社会公共危机事件的能力与水平。同时应进一步加强基层民主建设,全面推进基层自治,发挥社区社会治理的单元性功能,遵循地方发展的客观实际,对于基层居民进行网格化管理,促进居民的自我管理与教育。最后,要加强基层民主监督,认真听取群众意见和建议,调动人民群众参与社会治理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广泛主动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促进全社会的言论自由与思想解放,全面推进现代公民教育,从而有效避免由于沟通不畅所导致的突发事件。

总之,当前我国正值社会高速发展与风险迸发的共生阶段,社会公共管理面临严峻的挑战。传统风险与非传统风险并存,由此引发的突发性社会公共危机事件也将持续增多。应建立突发性社会公共危机事件的应急管理机制,充分利用和调动多种应急服务与管理资源,切实提高应急管理的实效性,有效抑制和缓解突发性社会公共危机事件的负效应,推动我国社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夏德元,张燕.突发公共事件中的微博传播问题[J].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6):111.

社会公共事件 篇4

关键词:突发公共危机事件,企业社会责任,4Ps营销策略,营销组合策略

引言

“突发公共危机事件”是指那些造成了重大人员伤亡或重大影响或可能产生重大后果的自然灾害、安全事故、重大刑事案件、社会群体事件、恐怖主义的破坏活动、重大涉华外交事件,以及一些区域或部门、行业内的特殊的突发事件。本文将以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大地震为例。通常,人们研究突发公共危机事件,主要是针对政府如何应对危机,本文则从盈利性的企业角度,探讨在突发公共危机事件时企业的社会责任营销策略。

企业社会责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简称CSR)是指企业在创造利润、对股东承担法律责任的同时,还要承担对环境、社会、利益相关者的责任。企业的社会责任要求企业必须超越把利润作为唯一目标的传统理念,强调对人的价值的关注,强调对消费者、对环境、对社会的贡献。包括遵守商业道德、保护劳动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保护环境、支持慈善事业、保护弱势群体等等。

“5·12”汶川大地震后,政府、社会各界予以了高度关注,企业也不例外。当然,不同的企业,有着不同的反应。我们可以从不同的媒体上,了解不同的企业基于这次大地震的反应。有的向灾区捐赠、有的向灾区提供不同程度的抗震救灾、灾后重建支持,包括人力、物力、财力、技术方面的支持和援助,体现了企业在突发公共危机事件时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的精神,表现出了中国企业家的责任意识,同时增强了公众对于企业和企业品牌的认知与赞赏。

那么,在突发公共危机事件下,企业该如何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才能在满足公众期望的同时又能提高企业的整体利益?即如何使企业承担社会责任与企业利益有机结合?对此,相应的策略一定很多,本文仅从市场营销基本策略———4Ps营销策略这个角度来探讨。

一、基于社会责任的4Ps营销策略

4Ps营销策略是由美国密西根大学教授杰罗姆·麦卡锡(Jerome Mc Carthy)于1960年在其《基础营销》(Basic Marketing)一书中首先提出的。这里的4P指代的是产品(Product)、价格(Price)、渠道(Place)、促销(Promotion)。下面将从这四个方面讨论企业在突发公共危机事件下的社会责任营销策略。

一般而言,突发公共危机事件具有以下几个明显的特点:一是突发性和紧急性,二是灾害性和高度不确定性,三是影响的社会性和媒体的高度关注性。基于突发公共危机事件的特点,企业采取社会责任营销时,应注意其与正常情况下营销策略的不同。

1. 产品策略

在突发公共危机事件时,企业的目标客户有着特别的需求。汶川地震发生后,企业第一时间要做的是配合政府进行有效地抗震救灾。此时,企业产品策略不再是通过注重产品的外在形式来吸引消费者;而是如何及时满足目标顾客———灾区民众基本生活的需要,这就要将关注点转移到消费者急需的产品和服务的核心价值上,及时提供帐篷、方便食品、饮用水、防寒衣物、药品以及志愿者服务。产品的包装,尽量简单,便于使用和运输,便于装卸和分类。通过有机地结合企业已有的生产条件、现有的人力资源、企业内外部环境,主动承担企业社会责任。

在突发公共危机事件时,企业的产品策略不仅仅是向灾区提供有形的产品和无形的服务,更要注重企业形象的树立和提升,在社会公众中牢固树立企业是负责任的企业,是真心实意帮助灾区渡过难关的,而不是仅仅借此机会为企业产品做宣传。

2. 价格策略

通常,按照营销学的理论,企业基本的定价方法主要有成本导向定价法、价值导向定价法和竞争导向定价法三种。在突发公共危机事件时,这三种定价方法,已不再适用。灾难发生时,企业针对灾区的经营目标已发生改变,不再以盈利为首要目标,而是如何帮助灾区渡过难关,尽企业一份社会责任。三种定价方法,都有悖这个目标,也不符合企业的营销道德。那么,此时企业产品和服务价格采取何种策略呢?由于突发公共危机事件时,企业的营销目标是通过承担社会责任,提高企业知名度和美誉度,因此,此时企业产品和服务的价格策略宜采取免费策略,以迎合和满足社会大众对企业的期望。另一方面,企业通过独特的承担社会责任的方式,也会吸引广大媒体的注意力,从而争相报道企业的善举,无形中提升了企业形象。

3. 渠道策略

一般情况下,企业会根据产品和目标市场不同特点,选择采用不同的渠道策略,可以是直接渠道,也可以是间接渠道。但在突发公共危机事件时,企业的渠道策略,则以直接渠道为主,企业亲自将产品和服务送至灾区,与灾区建立特别情感纽带,体现企业与灾区人民众志成城,共同抗震救灾;若企业物流能力有限,则可与企业已建立的供应链系统合作实现。

4. 促销策略

营销企业常用的促销工具主要有人员促销、销售促进、广告、公共关系和直接营销五种,不同的促销工具有着不同的特点,适用于不同性质的产品和服务以及同一产品不同的市场生命周期阶段。

针对在突发公共危机事件的特点,此时公司的促销策略应以人员促销、公共关系、直接营销三种促销工具为主,广告、销售促进为辅,采用拉式策略(pull strategy)吸引潜在客户。此时的人员促销,实质是充当志愿者的角色,通过他们在灾区的行动,提高企业形象;在突发公共危机事件时,公共关系显得尤其重要,企业通过慈善捐赠等公益活动承担社会责任,员工及企业家充当志愿者角色,帮助灾区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与灾区民众、媒体、政府建立良好的公共关系,提升企业和品牌形象。

值得一提的是,企业不可忽视网络在突发公共危机事件时的作用。充分利用公司网站以及相应的论坛,作为沟通的平台,作为公共关系工具。网站在处理危机事件时是一种较好的工具,在网站上登载有关危机的信息以及公司的反应,对提升公司品牌价值以及广大社区公众对企业的忠诚度有着重要的作用,“5·12”汶川大地震,广大网民的反应就充分验证了这一点。

在广告宣传方面,针对突发公共危机事件后的特点,如汶川地震,广告媒介选择收音机效果会更好些,在传播上,和媒体保持充分的信息沟通,配合媒体报道节奏,不要功利性的一味追求报道效果,否则,会引起媒体和公众的反感,适得其反。通过介绍生活常识、提供灾后重建援助等方式,将企业品牌有机地融入到传播内容上。

二、营销组合策略

企业应用营销策略时,并不是针对某一营销活动,只孤立地应用4Ps中的某一策略,而是将4Ps有机地组合,即营销组合策略。在突发公共危机事件时,企业可针对危机造成的轻重程度,企业所处的内外部环境,采取合理的营销组合策略来承担企业的社会责任。如汶川大地震发生后,企业可以促销策略中的公共关系为主,其他策略为辅,达到承担社会责任的同时,企业整体利益和形象上升的双赢目的。

结论

这次汶川大地震,公司、企业主捐赠,是广大民众所期盼的,捐赠行为变成社区公众对公司的期望产品(desirable products),这使得公司第一时间承担社会责任,既可获得民众高度的即时满意度,又可取得公司高度的长期利益。公司应把承担社会责任作为机遇,开展使命感营销(sense-of-mission marketing),当公司定义社会使命时,员工对自己的感觉会更好,并且更有方向感。目前很多公司都采取对社会负责的行动,并把对社区的关注融入公司文化之中。最近,上市公司有一衡量其承担社会责任的指标——每股社会贡献值,要求上司公司增强作为社会成员的责任意识,使得对外捐赠成为公司应尽的责任与义务。

企业通过推行社会责任,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和商业信誉,协调与公众、客户、政府及民间组织的关系。在突发公共危机事件时,企业敏捷地于第一时间作出反应,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开展有效的4Ps营销组合策略,使得企业、社会和谐健康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菲利普.科特勒.营销管理:分析、计划、执行和控制[M].梅汝和,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2]加里.阿姆斯特朗,菲利普.科特勒.市场营销学:第7版[M].何志毅,赵占波,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3]邓子纲.企业社会责任对企业核心层竞争力影响的研究[J].湖南社会科学,2008,(2):87-90.

[4]姜启军.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动因分析[J].改革与战略,2007,(9):141-144.

公共场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 篇5

为及时调查、处理本单位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查清事件原因,减少对人体健康造成的损害,保障酒店各项经营工作的正常运行,结合本酒店实际,特制定突发卫生事件应急预防方案。

一、工作目标

1、普及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治知识,提高广大员工的自我防范意识。

2、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信息监测报告网络,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3、建立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理机制,及时采取措施,确保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不发生及在本单位蔓延。

二、工作原则

1、预防为主、常备不懈

宣传普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治知识,提高全体员工的防范意识和公共卫生水平,加强日常自查,发现隐患及时采取有效的预防与控制措施,迅速切断传播途径,控制疫情的传播和蔓延。

2、依法管理、统一领导

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疫情报告、控制和救治工作实行依法管理。在卫生行政部门的统一领导下,成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治领导小组,落实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治工作。

3、快速反应、运转高效

建立预警和医疗救治快速反应机制,强化人力、物力、财力的储备,增强应急处理能力,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三、组织领导

为危害健康的为切实防止突发公共场所卫生事件的发生,特建立本单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领导小组,以加强组织领导。

组长: 副组长: 组员: 该领导小组负责领导、组织、协调和督查酒店各部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控工作,保证防控工作高效、有序进行。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

四、报告制度

为了准确及时掌握疫情信息,酒店建立预警报告制度,实行每日报告。谁主管,谁负责,各部门、各班组每日对员工和宾客的健康状况进行检测,逐级汇报。最后由领导小组办公室汇总向上级部门报告。

严格实行首见报告制度。各岗位员工应密切关注同事和宾客的身体状况,发现类似病状时,与病人接触的第一位员工应在第一时间向领导小组报告。领导小组接报告后立即向相关行政部门报告。在报告至送医这段时间内,酒店采取临时应急措施,对疑似病人实行有效隔离,封闭其入住的房间和滞留的区域。然后协助有关部门进行现场处理和救治工作。

当本酒店发生以下突发公共场所卫生事件时,应立即启动突发公共场所卫生事件的应急预案,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的要求及时向卫生行政部门报告。①生活饮用水遭受污染或饮水污染所致介水传染病的流行和中毒;②公共用品用具和卫生设施遭受污染所致的传染性疾病和皮肤病;③因使用化妆品所致的毁容、脱发及皮肤病(包括过敏性皮炎及各种皮肤损伤);④意外事故所致的:氯气中毒、C0中毒(包括煤气中毒)、C02中毒、红眼病(指游泳池引起的流行性结膜炎)等中毒事件。

发生卫生突发事件时,应立即停止相应的经营活动,及时抢救中毒人员(事件病人),并负责保护好事故现场。

四、积极配合卫生行政部门(卫生监督机构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进行现场事故调查,控制事故蔓延。

五、消毒和防护工作

各部门大力进行环境卫生整治工作。清除垃圾污物和卫生死角。并在日常工作中依据防疫工作要求,进一步完善卫生操作程序,严格按程序操作。对下列场所进行重点消毒:客人集中活动的场所(客房、餐厅、迪厅、电梯轿厢、公共卫生间);员工集中地地方(休息区域、更衣室)。同时对客人使用过的用具(餐具、待洗衣物和棉织品、垃圾等)也要进行有效地消毒处理。而对营业场所中经常被触摸的部件则要安排专人做经常性的彻底消毒。各部门对日常的消毒工作要有详尽的记录。

对各场所应进行定时的通风。清扫客房时,应将门、窗全部打开通风15分钟以上。工程部对所有的空调、新风系统作全面检查,必要时对送风系统进行消毒。

前厅部建立《宾客健康状况登记表》制度。根据排房情况,将来自疫区的客人安排在相对集中地区域,保持客史资料的完整和有效。客房部对相对集中地区域加强消毒、通风。餐饮部向就餐的宾客建议采用分食制。

各部门依据各自的实际情况,分别制定部门的防控工作方案。在本预案和部门方案的指导下展开具体工作。

六、宣传教育

各部门加强对员工的防疫知识宣传教育工作。教导员工全面、科学的认识传染性流行性疾病,掌握必要的理论知识。认真做好日常对客服务工作,注意个人健康状况,做好预防为先。出现突发和紧急情况,全体员工要情绪稳定,不紧张,不恐慌,具有全局观念,服从有关部门安排。

七、总结上报

德国如何应对公共突发事件 篇6

在德国首都柏林,危险等级被分为普通险情、异常险情和重大灾害三个级别。不同险情的救援抢险方式、各部门的分工和投入的力量也不尽相同。

柏林州内政部安全与秩序局设有重大灾害防护处,负责协调重大灾害的预防以及灾害发生后的救援抢险措施的实施。任何可能发生潜在危险的机构、设施都必须有内部和外部两套应急预案。

以加油站为例。内部应急预案涉及在发生火险的情况下现场人员如何逃生和如何报警等。外部应急预案则确定了采取抢险措施的责任人、与警方和消防队联系的责任人。应急预案中。从发现警情到报警以及其他各个环节应采取哪些措施。消防通道入口设在何处以及实施外部应急预案应做何种准备等都十分明了。在柏林,各大医院也有一整套的应急预案,以备在重大人员伤亡情况下实施紧急救助。

普通险情包括火灾、爆炸、洪水等涉及到公共安全与秩序的突发事件。主要由柏林市政管理部门和警方负责解决。为此,市政管理部门和警方必须随时准备投入救援,还要有一整套在不同险情发生后的相应处置方案。参与抢险的各有关部门对抢险措施必须互相通气、彼此协调,通常要在现场设立一个联合救援指挥部。具体的抢险方案要得到现场联合救援指挥部所有救援参与方的认可。联合救援指挥部的任务包括:明确各方任务和职责,确定抢险方案,随时进行险情评估以及向社会发布信息等。

异常险情包括飞机失事、大型集会活动中的突发事件、危险品运输、有毒或放射性物质扩散、重大疫情以及异常天气灾害等。除了警方和消防部门外,异常险情往往还需要非政府救援组织的参与,例如德国红十字会和德国救生协会等。必要时还需要军队、联邦技术救援机构和邻近其他州派出救援力量。

重大灾害由于有可能涉及众多人员的伤亡,或者对环境和设施造成异常破坏,仅凭借市政管理部门的人力物力已经无法应对。重大灾害防护机构包括柏林州当局及其下属的市级、区级政府部门和柏林消防队、警方以及其他相关机构。如果灾害规模巨大需要外部支持时,包括联邦技术救援机构、联邦边境保卫局、军队以及邻近其他州都将提供紧急支援。州内政部与联邦及各州有关机构和红十字会等救助组织共同设有不同的协调委员会。州内政部安全与秩序局同时还对柏林警方和消防队行使监察职能,并与它们密切合作。重大灾害防护处还要经常与警察局、消防队等部门进行磋商,帮助它们制订灾害预防计划和抢险救灾方案。在重大灾害警报发出后,柏林州内政部将立即负责成立救援指挥中心,协调现场联合救援指挥部与其他救援部门的行动,并向公众和社会发布信息等,以尽最大努力减少重大灾害所造成的破坏。

重大公共突发事件中媒体的社会责任 篇7

(一)何为突发事件

在新闻特别是突发事件的报道中,因为事件是突然发生的,加上各种舆论引导,媒体在时间仓促及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很容易出现片面性和带有主观色彩。那么何为突发事件?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已经或者可能对社会及公众造成危害,并能迅速引起公众关注的负面事件。依据发生的原因中有无人为因素,可以把突发事件分为“人为”和“非人为”的突发事件;根据危害程度、影响范围和可控制等因素,又可分为特别重大、重大、较大和一般突发事件(1)。如2015年比较引人注目的事件如马航MH370坠机以及2016年的天津大爆炸等新闻都是超出人们意料的突发事件。

(二)舆论引导的“对”与“错”

在突发事件中,由于信息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或者某些人为因素,谣言成为一种突发事件发生时极易产生的信息流形式,并形成舆论(2)。当然并非所有的舆论全是来自谣言的信息流,它形成的客体相当广泛,如一个观点、一个突发事件甚至一种从众行为都可以成为舆论。但舆论是人们对一种事物或一种看法由表象到内心思维的信息流延伸,它可以是从众的,也可以是孤立的;可以是隐藏的,也可以是明示的,所以舆论引导有时是对的,有时也可能是错误的。可对于媒体来说,面对一次偶然的突发事件,有关舆论引导是对还是错,一时间无法彻底了解,因此,媒体若是在错的舆论引导下去报道此次突发事件,那么该报道就是一次新闻失实报道,更有甚者是虚假报道。

现实生活中对于某事件的舆论引导是非常模糊、混乱的,特别是面对突发事件,一时间人们手忙脚乱,政府、媒介也无从下手,只能信由一方,进而对报道的突发事件具有片面性和主观性。如前段时间的新闻事件“女子被狗咬成重伤,男友策划骗捐80万”,一时间网上炸开了锅,说是女子为救一名被两条大狗追逐的小女孩,自己却横祸不测,并多次向媒体求救。微博、朋友圈等相关新闻各种刷屏,女孩的遭遇引来无数人的爱心捐款,可最后却是被男友的狗咬伤并不是去救小女孩才导致的后果,只是男友的一次骗捐策划。这种突发性事件对公众来说很容易被片面或错误的舆论引导。

二、突发事件报道的“二性”

(一)真实性

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所以对于新闻来说“真”与“新”是至关重要的,“真”是指真实,“新”是指及时、新鲜。新闻的真实必须是客观的、确定的,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新闻的真实性要经得起时间的考验,无论时间怎样流逝,也无论人们的认识怎样变化,新闻的真实性都是确定的、永恒的(3)。

但在现实生活中,媒体在报道新闻特别是突发性新闻事件时,为了追求及时性以上头版头条,进而忽略了其事件的真实性,从而走向了片面化,导致新闻失真。这样的例子在报道中屡见不鲜,如最近发生的“女大学生扶老人事件”,该事件可谓一波三折,网上讨论也是热闹一片,开始对于“老人扶不扶”事件中,人们已有前车之鉴都同情女大学生,认为老人是碰瓷、诈骗,各路微博讨论、转发。可最后让人们大跌眼镜,双方互有接触,女大学生承担主要责任。这本是一次新闻失实事件,媒体在没弄清楚缘由之前,各方“大V”、记者在微博话题中讨论、发表意见,公众也被媒体和女大学生的行为牵着鼻子走,以至于某些媒体报道失实。

(二)及时性

毋庸置疑,时间对媒体来说可谓是人之大脑,无论是突发事件报道,还是其他事件的新闻报道,只要时间足够短暂,即新闻事件发生的时间和报道该事件之间的时间差越是小,该新闻报道的价值也就越大。所以一些媒体在新闻事件报道中,互相争抢时间,谁拥有了第一时间,谁就可能得到公众最多的点击量、观看量以及霸占头版头条的概率。那么问题也就出来了,媒体在没有弄清事件发生的缘由、过程及可能产生的后果,就为了抢占第一时间而争先恐后地报道该新闻事件,其失真的可能性是非常大的。

时效性固然重要,但部分媒体很容易忽略了“什么是新闻”,真实性才是新闻的本源。当鱼和熊掌二者不能兼之时,要学会舍弃其一,特别是媒体和一些新闻记者,当新闻的真实性和及时性二者相互矛盾时,要学会保其本源。那么怎样才能避免“二性”冲突?

(三)“二性”冲突

新闻的真实性与时效性就如鸟之双翼、车之两轮,新闻不能够单纯追求时效性而影响真实性,否则久而久之,新闻报道将失去其生命力,媒体也将丧失得之不易的公信力(1)。

如近期在微博、微信朋友圈等网络途径疯传的“娃哈哈活性氧水细菌超标”的相关新闻,最后央视澄清此为虚假新闻;还有一则失真新闻“中石化裁员200万”事件,有媒体报道称,中石油日前发了《中石化2015(85号)关于离岗人员分流安置工作的指导意见》,一场涉及200万在职和非在职人员的内部管理运营体制改革在中石化整个集团推进,导致中石化大部分职工人心惶惶,感到人事市场改革的呼啸而来的恐惧和茫然。后来中石化新闻办公室官方微博回应此次说法系谣言。

因此,当新闻的真实性和及时性二者发生冲突时,媒介如何兼顾“鱼和熊掌”?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莫贪快。俗话说“欲速则不达”,应以不变应万变,新闻报道更是如此,若是为了贪图一时的及时性,而失去了其本源,此则新闻失实也;二是要头脑。媒体要有一颗清楚的大脑,不能一时头脑发热,失了分寸,而被片面、错误的舆论所引导,从而使新闻报道带有主观意识和片面性;三是深度报道、特别是媒体在报道一件复杂的事件时,最好采用深度报道,挖掘其内在潜藏的内容。

三、突发事件的把关

(一)把关本质

卢因指出,把关是传播者在传播过程中对信息搜集、筛选和加工的过程,从事把关活动的人,叫作把关人,如新闻记者、编辑等。“把关”其本质是控制,是新闻传播的调控。任何一种社会体制,都会对新闻媒介的内容和形式进行程度不一、方式不同的把关(2)。

媒体要时刻清楚,舆论主体的公众并非总是客观的,有时候这些所谓的“目击人”会为了眼前的利益而颠黑倒白,进而诱导媒体走向片面甚至是失实的报道。因此,媒体在面对新闻事件特别是突发性新闻事件时要格外小心,必须按照新闻的5W要素进行慎重把关,并要控制整个“市场”的主角——公众,让其按照该新闻事件原本的缘由去舆论,减少片面舆论引导,杜绝错误舆论引导,让媒体报道的新闻事件真实且及时地呈现在公众面前。

(二)把关弱化

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多的失实报道,尤其是对突发性事件的新闻报道?答案是媒体的把关弱化。一些媒体在面对一件突发事件时,不能抓住事件的整体、本质,看到的只是局部现象,把关弱化,导致开始是一种报道面目,随着事件的发展又是另一种报道面目,最后报道事实或报道片面。如“女子被狗咬成重伤,男友策划骗捐80万”这个案例,媒体开始报道“女子为救小女孩才被狗咬成重伤”,于是大家同情捐款,随着事件的发展以及公众舆论的引导,媒体又澄清事实“女子被男友狗咬伤,属于骗捐行为”。

如今更是信息爆炸的时代,一些把关人对事件把关弱化,让信息超量、信息污染多的网络更加充满了色情、暴力及虚假信息。因此,政府在这方面要采取措施,加强行政、法律管理,让信息健康地传给公众。

(三)媒介素养

新闻失实主要是新闻媒介人员特别是新闻记者的媒介素养欠佳导致。记者工作中的疏忽大意、偏听偏信、调查研究不深入等工作态度是造成新闻失实的一个重要原因;出于各种目的、出于故意而产生的无中生有、想象、盲目拔高、选择性的报道等也是其中原因;另外就是新闻媒介人员自身素质不高、知识不够全面造成的失实报道(3)。

因此,要加强新闻工作者的媒介素养教育,使其有效利用大众传播媒介对信息进行辨别、把关和选择,避免虚假、不良信息。

四、结语

在信息爆炸时代,特别是新媒体背景之下,媒体在报道突发新闻事件时避免不了对该新闻事件的及时性和真实性二者的冲突。所以,无论在何种情况的“诱惑”下,媒介工作者要时刻清楚“什么才是新闻以及新闻的本质是什么”等问题。既然鱼和熊掌不能兼之,媒体只能舍弃其一即及时性,保其本源。因此,媒体在面对突发事件时不能为了追求一时的娱乐性、轰动性,特别是为了抢占头版头条而去相信错误的公众舆论引导,进而报道中丢失了新闻的真实性,导致报道失实。

参考文献

[1]焦俊波.突发事件舆论引导机制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13.

[2]雷鸣.新闻的本质真实与记者鉴别力[D].郑州:郑州大学,2006.

[3]刘力永.中国电视新闻直播调控研究——在“把关人”理论视野之下[D].长春:吉林大学,2011.

[4]田天园.网络虚假新闻把关得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4.

[5]李京.微博传播突发事件信息与网络舆论调控研究[D].石家庄:河北经贸大学,2015.

[6]王文斌.突发事件网络传播研究[D].湘潭:湘潭大学,2010.

[7]赵建国.传播学教程[M].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12.

社会公共事件 篇8

公共危机与企业社会责任密不可分, 正确处理公共危机事件, 加强公共危机管理, 首要责任在于政府的对公共危机的有效管理。但是, 作为企业决不能由此而忽视和放弃对于公共危机的社会责任。在我国, 自2003年SARS危机后, 罕见的南方冰雪灾害, 百年不遇的四川汶川大地震, “三鹿奶粉”事件, 由美国引发的席卷全球的金融海啸亦波及了中国经济, 2010年, 先是云南的旱情, 接着是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发生的7.1级大地震, 突发事件频频发生。面对这样的历史际遇和社会环境, 恰恰成为了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的大考场, 中国企业应在第一时间作出迅速反应, 加强企业社会责任建设, 履行企业社会责任, 运用应对公共危机的有效方法, 将承担社会责任与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品牌形象有机结合, 以达到企业、社会和谐健康持续发展的双赢的目的。在一定意义上, 我们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就是在不断处理各种矛盾, 应对各种挑战与危机中得以推进的。

1 突发公共危机与公共危机管理

突发公共危机主要是指那些突然发生, 对生命、财产和环境造成威胁和重大损害, 对社会共同利益和安全产生严重威胁, 要求政府和公众采取特殊措施予以应对的公共事件或紧急状态。劳伦斯·巴顿在他的《组织危机管理》一书中认为:危机是一个会引起潜在负面影响的具有不确定性的大事件, 这种事件及其后果可能对组织及其人员、产品、服务、资产和声誉造成极大的损害。

从突发公共危机事件产生的原因看, 我们可以将其区分为由自然原因导致的自然灾害 (例如地震、旱灾、水灾等) 和由人类社会自身原因所导致的各种社会性危机。就人类社会自身原因所导致的各种公共危机事件而言, 我们还可以根据不同的原因区分出一些主要的危机类型, 例如由于技术原因所导致的, 由于经济原因所导致的, 由于政治原因所导致的, 由于社会纠纷与冲突所导致的, 由于文化价值差异所导致的, 由于社会心态原因导致的等。

而公共危机事件管理, 是指公共管理机构充分运用科学手段, 对自然灾害、社会问题和人为因素引起的威胁到社会利益和安全的突发性公共危机事件, 进行及时有效的监测、预控、决策和处理, 以避免和减少危机带来的危害, 促进社会和谐的系列活动。国内外的一些学者将公共危机事件管理称为“突发事件应对机制”或“紧急状态管理”。它是公共管理的特殊状态和特殊形式。美国危机管理专家诺曼·奥古斯丁认为“一项危机既包含了导致危机的根源, 又蕴藏着成功的种子”。危机可以促进制度的革新和环境的变革, 对公共危机事件需要辩证的认识。从公共危机管理的实践来看, 不少国家在重视机构建设的同时, 还先后建立了比较完备的法律法规体系。

2 企业社会责任与公共危机管理

企业社会责任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简称CSR) 的概念最早出现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美国, 它与资本日益扩张所引发的一系列诸如贫富分化、社会穷困, 特别是劳工问题和劳资冲突等社会问题密切相关。20世纪90年代末, 中国的理论界在翻译借鉴国外文献的基础上, 提出了广义的社会责任观, 即企业社会责任包括追求利润目标的股东责任, 定义的重点是企业社会责任的具体内容, 既要对股东承担责任, 也要对员工、用户等其他利益相关方承担责任。如今, 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和社会影响力的增加, 企业社会责任已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焦点。

社会是企业利润的源泉, 目前, 我国对企业社会责任概念的研究取得了较大的进步, 初步取得了共识, 即一致认为企业在享受社会发展赋予的条件和机遇的同时, 也应该主动回报社会, 奉献社会, 正所谓“取之于社会, 用之于社会”。有一个鲜明的例子, 在美国受到飓风袭击的时候, 让人为之感动的是率先拯救居民的不是政府, 而是沃尔玛、GE这样的公司。目前业界和学界对于CSR的焦点也早已不再是企业是否应当承担社会责任, 而是转向提倡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并将其纳入企业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正确处理公共危机事件, 加强公共危机管理, 首要责任在于政府的对公共危机的有效管理。但是, 作为企业决不能由此而忽视和放弃对于公共危机的社会责任。突发公共危机事件下, 企业如果决策不当, 处事不周, 就会十分容易地触发公共危机的阀门, 相反, 如果能够充分利用自己的管理、技术、人员方面的优势, 将公共危机管理与企业发展相结合, 承担起更多的社会责任, 便能树立企业的良好社会形象, 达到企业良性健康持续的发展。而以企业社会责任为主要内容的企业文化的形成和发展, 是一个企业成熟的标志。企业面对突发事件能否是否根据各企业的特点制定相应的解决危机的策略, 采取积极的手段规避危机, 化解危机造成的伤害和打击, 成功修复危机, 维护、提升企业的组织形象是摆在每一位企业管理人员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

3 突发公共危机事件下的企业社会责任建设

企业应如何在突发公共危机事件下, 加强社会责任建设, 制定并实施基于CSR的企业危机管理策略?国内一位企业家说过这样一段话:“一个企业和企业家的社会责任, 并不是简单地一次性地为慈善机构和希望工程捐了多少钱, 而是他对于社会、环境、资源、股东、员工等有一种整体的考虑和持续的责任感。”因而企业应根据自身的使命和战略规划制定相关的对公众负责的企业公关策略。在企业的战略框架中, 不仅要有促进发展生产、提高效益的理念, 还要体现尊重人权、劳工标准、保护劳动者权益、环境保护、诚信、改善就业、热心公益事业和促进社会稳定等方面应尽的责任, 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要制定好这样的公关策略, 加强社会责任建设, 企业需要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3.1 建立突发事件管理机制, 强化社会责任意识突发事件管理

机制是以担负危机管理的主要管理层为核心, 在社会系统其他重要因素影响下, 按照相应组织机构运作从而对突发事件进行预警、应对和恢复的管理机制。企业履行社会责任, 一方面要在提高企业管理者个人素质的基础上, 提高整个企业对社会责任的认识和履行社会责任的自觉性, 尤其需要提高企业的诚信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另一方面要建立有效的突发事件管理机制, 建立健全相关法规制度, 强化社会各界的责任意识。

例如, 当年同样爆出具有严重产品质量问题的伊利集团, 他们认识到, 要改变公司的严峻形势, 企业必须承担社会责任。面对突发公共危机, 企业必须要作出快速反应。集团管理层与相关专家根据企业特点, 及时制定出了“企业社会责任应急预案”, 而伊利之所以在众多突发事件中反应如此迅速, 就是因为它建立了这种管理机制, 有专人跟踪管理。只要危机一发生, 伊利就能迅速联系到外部相关专家、行业协会、政府人员与媒体记者, 还有内部的经销商、管理层与员工, 让他们在事先设定好的时机与场合发挥作用。可以想见, 如果有更多的企业像伊利一样, 有这么一个社会责任应急预案, 就近调配物资和人员, 那么震区救灾无疑会得到更大的帮助。

3.2 企业社会责任投资与企业发展战略相结合企业社会责任不仅仅只注重企业本身, 也更注重企业内外环境的建设和改善。

真正将CSR付诸实践的企业, 是有专门的CSR部门的, 在我国, 有97%的企业CEO相信客户对企业社会责任的期望将对企业的未来产生正面影响, 认同企业社会责任是一个发展商机, 是开展有效投资的体现。企业社会责任投资机会的发现、执行与评估对品牌资产具有十分明显的提升效果。

因此, 企业应该总结各自企业的社会责任发展历史, 找到自身社会责任发展的原点, 再结合企业战略发展和业务特点, 制定出从发现机会到根据机会快速作出反应的有效机制, 挖掘出企业精辟准确、简单明了、独具特色的企业社会责任观。这是在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的前提下, 对企业形象、企业声誉进行管理和维护, 向社会传播企业良好形象的有效方法。

事实上, 自2005年以来越来越多的企业自发地在履行企业社会责任。我国企业也开始认识到与企业社会责任关联的价值和业务商机。将企业社会责任融合到企业价值和业务战略中, 可以确保对更广泛的相关社会经济问题和业务结果产生更大的影响。企业要主动地把“做负责任的企业”视为企业经营的长远战略, 并将其纳入企业的战略目标管理。管理层要积极探索企业社会责任与公司战略关系, 从战略高度建立健全社会责任工作体系, 促进社会责任与组织管理体系的有机融合, 形成社会责任工作的指导原则、管理制度和业务程序。

3.3 有效的信息传播与企业社会责任建设相结合福特汽车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小威廉·福特所说:

“好的企业与伟大的企业之间是有差别的。一家好的企业可以提供优秀的产品和服务;一家伟大的企业也可以提供优秀的产品和服务, 但它还要努力地让这个世界变得更美好。”

随着公共危机事件的综合性和超地域属性日趋明显, 突发危机管理中的处理事务涉及从交通、通讯、消防、信息、医疗卫生、救援、安全、环境到军事、能源等许多部门。因此, 一方面, 在危机事件发生时要求企业根据实际开展广泛而有效的信息传播, 高度重视信息的密集搜集, 尤其是高度重视信息的及时发布和公开, 保障员工知情权正确应对危机事件。另一方面, 在管理公共危机事件时, 应当充分利用主流媒体, 通过与媒体的有效合作, 使公众及时准确地掌握全面信息, 积极配合政府的危机管理实践。

例如, 天津天狮集团早在2005年就通过有效的信息传播, 向社会发布了企业社会责任倡议书, 多次向社会扶贫、赈灾、助教、助残, 在全国援建40多所天狮博爱小学和中学, 捐赠累计14亿人民币, 社会责任已成为天狮集团企业文化的根基。

从当前社会发展形势分析, 企业在突发公共事件中履行社会责任需要一个社会基础, 这就是社会公众的责任意识。企业履行社会责任, 从根本上说受益者是广大的社会公众。公众的积极参与, 是包括企业在内的全社会责任意识提升的最重要的标志。公众的广泛监督, 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最有力的保证。因此, 在公共危机管理中, 应该将社会责任的主题融汇到企业生产、营销、传播、公共关系的各个环节中去, 赋予企业社会角色以全新的定位, 以保持可持续性发展为起点。这就需要我国加强法治建设, 以法律的强制性规范来推动企业社会责任意识的形成和实践参与。

摘要:突发公共危机事件带有突发性、紧急性、不确定性和破坏性的特点。面对突发公共危机, 企业只有加强社会责任建设, 履行企业社会责任, 运用应对公共危机的有效方法, 将承担社会责任与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品牌形象有机结合, 才能促进企业、社会和谐健康可持续的发展。

关键词:公共危机事件,企业社会责任,良好形象,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迟小焱.企业社会责任与公共关系结合的新角度.中国名牌[J], 2008, (5) , 66-67

[2]范红.基于社会责任的企业公关策略.国际公关[J].2009. (02) .83-84.

[3]邓世太.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探讨.洛阳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J], 2006 (, 12) , 56-58

公共事件报道与传媒公共责任研究 篇9

《人民日报》原副总编周瑞金曾说过:“新闻媒体时刻不要忘记自己肩负的社会公共责任。大众传媒不但是党和政府重要信息的发布者, 也应该及时传播社会公众所需信息, 特别是一些有关公众利益及公共安全的信息。”[1]新闻报道只要客观、准确、及时地反映了事实真相, 就发挥了正确的舆论引导作用。如果新闻媒体在公共事件中保持沉默, 让小道消息满天飞, 那就是媒体的失职, 丧失了自己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 我们国家的媒体在危机报道中必须在政治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 无条件地维持社会的政治稳定, 坚持党性原则。因为公共事件本身的巨大影响力, 媒体在报道的过程中必须尊重科学、尊重事实, 摒弃煽情主义的炒作, 避免造成事实的混乱。为了承担自己的社会公共责任, 媒体应该以人民利益为公共事件报道的价值诉求, 成为公共事件发生时刻社会公共价值的塑造者和舆论的引导者。[2]

对于在过去的2009年中发生的各大公共事件、公众还记忆犹新, 例如, 杭州飙车案, 躲猫猫事件, 汶川地震等等, 都是公共事件的典型案例。也许这些事件还未淡出人们的视线, 2010年初昆明新机场在建桥垮塌又成为各大媒体争先报道的对象, 下面就对此事件进行分析, 研究公共事件报道中的传媒公共责任。

二、“昆明新机场在建桥垮塌”事件传媒报道分析

笔者选取了事件发生后的14天内, 国内部分较具代表性的媒体对此事的报道进行分析, 大致把事件的发生、发展、到结束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事件刚刚发生后, 媒体对其的反映速度;第二阶段是从安监总局介入调查后到事件发生原因查明之前, 大众传媒以及网友对此事的关注状况;第三个阶段是检查机关介入事件调查, 公众以及传媒对此提出质疑, 并引发更深层次的思考;第四个阶段是事件基本上尘埃落定, 原因查明, 遇难者获得赔偿。在这四个阶段中, 无论是大众传媒还是网络新媒体都对事件的发展起了一定的导向作用, 形成一定的舆论压力, 承担起了客观报道公共事件的责任, 从而使官方对此事引起高度重视并做出公正裁决。

第一个阶段:2010年1月3日至1月4日

2010年1月3日14:00时事故发生, 腾讯网率先在19:47时发布《昆明新机场在建桥梁垮塌造成至少4死30余伤》的消息, 虽然腾讯网是最早对事件进行报道的, 但是对于伤亡数字的报道有一定出入, 在1月3日20:11新华网对此次垮塌事件进行了最终伤亡人数的统计报道, 随后, 各大门户网站都紧随其后转载了这条新闻, 本文对1月3日该事件的报道时间进行了统计, 结果如下:

通过以上统计, 可见网络飞速发展对公共事件的报道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随之当天, 昆明当地的都市报《生活新报》也第一时间在其网站图文并茂地报道了此次事件。

在接下来的2010年1月4日, 许多大型报纸, 例如《北京青年报》、《广州日报》、《重庆晨报》等传统媒体也参与到对该事件的报道中来。

新闻后的两天里, 各地的晚报、都市报等传统媒体纷纷转载, “昆明新机场在建桥垮塌”事件引发了全国媒体的报道浪潮。国内的各大网站论坛也引发强烈的讨论, 供广大网民发表心声。

第二个阶段:2010年1月5日至1月6日

新机场坍塌的悲剧引起全国各地乃至海外各界人士的强烈反响, 开始的两天, 公众关注的主要是“坍塌的后果怎样?”、“有多少人伤亡?”等并没有超出事件本身的话题。但是, 随着时间的推移, 人们开始提出深层原因, 即“这次坍塌的原因是怎样”。

《新京报》刊登《昆明在建新机场引桥垮塌:安监总局派人调查》, 文中指出:“对于该事故的发生是因为工程质量还是设计缺陷等其他问题, 事故的认定还需要安监部门进行最终认定, 预计10天左右的时间认定结果将会出来。”在此之前, 《金融界》发表的《谁来为昆明机场垮塌事故负责?》、《扬子晚报》发表的《杨光志:昆明垮塌事故最牛责任人竟是老天爷》等文章, 已经引发公众对事故产生原因的质疑。

与此同时, 在这起事故中, “昆明大桥垮塌与天气有关?”的标签引发网民极度愤慨, 并成为各网站、论坛以及视频网站的关注焦点。随后, 一些类似帖子“昆明新机场垮塌事故专家归咎气候激民愤”, “昆明新机场垮塌事故被指不排除因刮风引起”, 在昆明新机场坍塌事件的处理进行中, 于网上呈现愈演愈烈的态势, 网民以压倒性的呼声要求维护客观公正。

1月6日下午, 网络论坛出现一篇《天大的笑话!昆明新机场承建方:垮塌事故不排除因刮风引起》的帖子, 引发热议。下面看众网友对此贴的讨论:

看了以上的讨论, 由此可见众网友对该事件调查结果的不满以及讽刺。最终, 国家安监总局表示, 为了保证相关技术鉴定的客观公正与科学, 该事件的事故认定会派专人跟进, 鉴定结果将及时向社会公布。

第三个阶段:2010年1月7日至1月8日

腾讯网于1月7日首先发表《检察机关介入昆明新机场立交桥垮塌事故调查》, 同日, 东方卫视的《东方新闻》在《昆明新机场事故承建方否认违法层层转包》报道中指出“昆明新机场在建引桥垮塌致7死34伤事故调查已近尾声, 据悉调查于昨晚结束, 并择日公布调查结果。目前, 坊间有传言称, 出事工程存在违法层层转包现象”, 毋庸置疑, 该报道将此次事件发生的幕后黑手揭露, 引发了公众的热议。

此外, 同一天, 云南电视台连续播出视频《新机场垮塌事件后续:伤员均脱离危险》, 试图将公众的视线转移到对伤者的关注, 从而将对事故发生的责任追究淡化。云南网也发表《昆明新机场塌桥追踪:赔偿协议预计今日达成》, 维护事件责任人的形象。

1月8日, 《生活新报》的报道《新机场垮塌事故前碗扣架已查出问题》引发公众的热议, 各大媒体也纷纷转载, 对于事件发生的原因逐渐清晰。

在接下来的几天中, 报刊, 电视, 网络媒体仍然对此次事件进行如火如荼的讨论, 从专家到普通百姓, 都通过媒体表达自己的心声。

第四阶段:2010年1月9日以后

就当人们还在为遇难者感到不平、对鉴定结果产生质疑的时候, 1月9日《中国经营报》所发表的《昆明新机场事故背后:垮塌工程层层“转手”》、中国新闻网报道的《昆明新机场事故达成部分赔偿协议最高获赔38万》似乎给此次事件画上了句号。此后, 一些其它网站也纷纷转载这个消息, 同时加入了视频。虽然有人还在思考事件发生的原因和谁应承担责任, 但此次事件也接近尾声。1月16日《中国经济时报》发表了《追踪:谁造成了昆明新机场塌桥事故》, 总结评论了此次事件发生的前因后果, 至此, 昆明新机场在建桥垮塌事件也告一段落。

从整个事件的发展过程来看, 以报刊为代表的传统媒体报道事实的勇气, 无疑将和昆明新机场垮塌事件一起进入中国历史。正是传统媒体的客观报道, 才为公众提供坚固的事实基础, 如果没有这个基础, 公众也没有机会表达他们的意见, 任何评论和观点, 都会成为空中楼阁, 无法得到有效的传播。互联网作为一种传播效果惊人的新型媒体, 在该事件中让公众拥有了从来未有的发言权, 并且各种观点发生了激烈交锋。可见, 传统媒体为民意的表达提供事实基础, 网络为民意表达提供了渠道, 媒体与公众的互动, 产生了强大的舆论压力, 可以看到一次理性、建设性表达民意的成功。

三、对新闻媒体公共责任的思考

经过对昆明新机场在建桥垮塌事件的媒体报道进行分析, 引发了对传媒公共责任的一些思考, 认为新闻媒体要扮演好以下三种角色, 并承担相应的公共责任:

(一) 作为新闻发布者——及时真实报道, 全面反映事件

如果将社会比做大海, 民众比做浩瀚大海中的支支帆船, 那么传媒就是引领帆船行驶的“舵”。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事务中, 传媒为了公众的利益一直奋斗, 用它最强大的武器“新闻报道”披荆斩棘。

美国社会学家G·阿尔波特曾提出一个流言公式, 即:“流言的传播速度=问题的重要性×公众的不了解的程度。”[3]因而面对公共事件, 媒体必须迅速及时地以充足的信息让公众知情, 具体而言, 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 抢先发布新闻, 奠定事件的主题和基调。如果政府恰好实现了第一时间发布消息, 就要抢先发布消息, 以我为主进行传播。这样就会阻止人们从其他渠道获取信息, 而且表明政府已经意识到了问题的存在, 并且正在积极进行应对;其次, 积极进行深度信息的发布。如果消息已经在受众中流传的情况下, 政府组织就不能只是简单地发布“介绍性”层面上的消息, 而是要在公共事件传递出去的时间内, 尽早多发布一些深层的消息, 其中还包括对已有信息的说明、阐释和澄清, 甚至是反驳;最后, 不断进行信息的传播, 推进公共事件的过程式报道。为了始终占据消息的主渠道, 政府组织需要不断更新信息的内容, 因为新闻是不断演进的, 只有不断地发布新信息, 才能实现后续的及时性。

公共事件的报道角度不能太单一, 一旦报道数量都集中在某一个事件方时, 舆论则有可能因此而倾斜。事件的发展也有可能因此激起某一方的强烈不满, 而导致公共事件的“不欢而散”。新闻媒体作为公共事件中的引导者, 应有意识地控制对公共事件各方的报道程度, 努力做到相对平衡, 各方意见都能体现。[4]

由于新闻报道角度的不同, 新闻价值以及由此产生的社会效果也就各有差异。新闻角度作为一篇新闻报道的出彩之处, 意义重大。报道角度的介入一定程度上意味着媒体的报道是站在谁的立场说话, 代表谁的利益。

(二) 作为舆论监督者——监督事件发展, 引导公众舆论

“所谓舆论监督, 是指舆论主体在法律所赋予的权力范围内, 利用各种传播媒介和采用多种形式, 表达和传导有一定倾向的议论、意见及看法, 以实现对社会运行中偏差行为的矫正和制约。”[5]

监督公共事件发展需要依靠媒体新闻报道的连续性, 如果仅仅是蜻蜓点水般的舆论宣传, 公共事件就有可能因此失去社会广泛的监督而变得任其发展, 无法控制。监督具体表现为, 媒体针对某一公共事件的发展, 持续追踪其发生的原因、发展的过程、发展的结果, 体现了媒体对于公共事件的“关怀”, 引发民众的“公共关怀”精神。反之, 如果媒体对公共事件的报道持续时间较短, 报道数量较少, 公共事件的社会识别力就会大大降低, 更谈不上对公共事件进行监督。

新闻报道监督公共事件的发展过程, 除了文字报道起主要作用外, 图片也是监督公共事件发展的另一重要武器。某种程度上是文字所无法表现出来的, 它是对文字稿件很好的补充甚至提升。有助于抓住读者的第一视觉, 运用得当会使其整体表现力非常引人注目, 尤其在突发新闻的表现中, 文字稿表现会逊色新闻图片不少, 如火灾、车祸、坍塌等新闻, 文字表现不容易把握恰当火候且表述困难, 而新闻图片则可以通过一幅或多幅图片非常直观和生动地表现现场的氛围。

舆论导向正确是党和人民之福;舆论导向错误, 是党和人民之祸。媒体通过议题设置选择特定的公共事件作为报道题材, 进而引导公众舆论。设置的内容往往需要经过编辑记者或者参考其他权威媒介的报道选择议题。如果设置不当, 很有可能造成负面社会效果, 甚至对媒体产生一定威胁。具体到设置公共事件, 几乎每日都可以在报纸上见到, 例如, “自然灾害”、“环境保护”、“保护国家文物”、“保护知识产权”、“维护名誉权”、“关系民生的政策、措施”等等。而究竟哪些公共事件才具有新闻价值, 才是值得媒体广泛关注的?这就需要靠媒体从纷繁复杂的事件中用“慧眼”去识别、判断。总之, 在错综复杂的现实社会中选择符合大众需求的公共事件去报道, 从而引导公众舆论, 也是新闻媒体作为舆论监督者所必须承担的责任。

(三) 作为民主参与者——提供参与渠道, 促进民主进程

“媒体是思想散播的‘附着地’, 是意见表达的‘主渠道’, 是官民沟通的‘中间站’是民主政治建设的‘助推器’。”[6]大众传媒通过新闻报道这一重要形式, 承担起传播信息功能的同时, 提供了广大公众参与公共事务的渠道, 形成意见交流的自由市场。今天的媒体已经不再仅仅是党和政府的“喉舌”, 在更大程度上, 它代表了整个社会民众, 反映了社会的要求和呼声。新闻报道作为大众传媒的重要组成部分, 既是民主参与的重要方式, 同时也为媒体扮演民主参与角色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媒体通过新闻报道等形式为民众参与公共事务提供言论的平台;新闻报道向全社会公开发布, 不受地域、时间的限制;新闻报道平等对待公共事件中的每一个参与的公众, 谁都没有特权。这些都使得新闻报道发展成为社会民众接触、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的主要方式, 而且人们对此的态度往往是“深信不疑”的。虽然有时因媒体部分编辑、记者的失职, 导致虚假新闻出现, 民众怀疑媒体报道的真实性, 但这些毕竟只是少数, 相比起其他信息传播渠道而言, 传统媒体在很大程度上被民众视为获得官方、可靠消息的权威渠道。

“没有媒体不能说民主不成立, 但是, 没有媒体至少可以说没有现代民主。”[7]随着网络等新媒体的出现以及发展, 公众的民主参与形式更加丰富, 而且对传统媒体的报道也有重要的影响。在昆明新机场垮塌事件的分析中, 可以看出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互相取长补短, 从而使报道更加客观公正。传统媒体从网友的反应中选择更加民主的报道方式, 报道内容也最大程度上体现了广大民众的呼声。

我国现代社会开放的舆论环境为新闻媒体参与公共事务报道提供了政策支持。突发公共事件的信息发布应当及时、准确、客观、全面。要在事件发生的第一时间向社会发布简要信息, 随后发布初步核实情况、政府应对措施和公众防范措施等, 并根据事件处置情况做好后续发布工作。信息发布形式主要包括授权发布、散发新闻稿、组织报道、接受记者采访、举行新闻发布会等。这意味着社会公众有了获得权威信息的渠道, 而媒体介入公共事件报道有了相关法规的正式支持。

本文通过对昆明新机场在建桥垮塌事故的典型案例进行研究, 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这样一条“在报道公共事件中增强传媒公共责任”的轨迹。

增强传媒的公共责任感, 对构建和谐社会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丰富了我国主流文化内涵, 具有时代精神, 将发展成为中国特色与精神财富。而“传媒公共责任”的培养需要社会民众最大限度地参与到社会公共事件中, 与政府一起解决公共问题。媒体作为公共事件的主要力量, 传递信息的同时也担负着监督公共事件发展、建议公共事件解决方法的职责, 从而为促进社会民主化进程,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

摘要:公共事件来源于公民的公共需求, 来源于具有公共责任感与公共良知的大众传媒的发现。在现代民主国家政治体系中, 揭示公民公共需求而产生的公共事件, 使这些公共事件引起政府与公众的公共关注, 是大众传媒的首要公共责任。现代民主国家公共事件的发生, 主要依赖于大众传媒的大众传播形式, 它能克服传统社会人际传播形式的弊端, 在发现和传播公共事件, 使公共事件获得政府与社会公众公共关注的过程中, 具有传统社会人际传播无可比拟的优势。

关键词:公共事件,传媒,公共责任

参考文献

[1]周瑞金的博客.http://blog.163.com/zhou_ruijin/.

[2]赵士林.突发事件与媒体报道[M].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6:314—327.

[3]G.Allport.The Psychology of Rumor[M].New York:HenryHolt.1947:133-135.

[4]阳瑜.媒体新闻报道中的公共意识建构[D].暨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5]钱建华, 冷学善.充分发挥舆论监督作用, 加强对权利的制约[J].商情 (教育经济研究) , 2007, (2) .

[6]赵雅文.媒体对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推进[J].今传媒, 2006, (9) .

突发公共事件报道研究 篇10

1 如何做好突发事件报道

由于突发性事件是不可预知性的,发展过程中无法大规模控制,对人们的生活、社会的稳定都有深刻的影响。突发事件给国家、社会、人民造成了不同程度的经济损失、社会安定损失、精神损失。因此,报道突发性事件有关键的几个方面。一是要正确分析认清形势,树立大局意识,客观、详实、迅速地反映突发性事件的全貌、特点,确保第一时间发布的报道满足公众信息需求。二是报道内容以达到端正视听、客观公正、正确引导舆论的目的。因此,在突发性事件的报道中,严格把握报道内容。三是报道注重体现人文关怀。因为突发性事件大多是灾难性事件,抓住广大受众的心理感受和心里需求,帮助受众建立安全感,努力体现人文关怀是媒体的责任所在。灾难性突发事件报道是新闻竞争的焦点之一,既体现媒体责任又体现人文关怀、国家关怀。[1]

新闻媒体必须在第一时间公开透明发布真实性信息,使媒体的权威信息深入内心,从而引导舆论。这样不仅能够消除受众恐慌心理,也是媒体尽职尽责的表现,使今后的任何突发事件报道更具公众的可信度。在Web 2.0阶段,用户原创是其最大特点,这一阶段是以博客和网络社交为代表的。特别是以微博为代表的即时网络时代的到来,大规模的网络用户同时在线、即时转发和评论实现了信息的裂变式、交互式传播,网民互动已经成为这一阶段最大的特点。为避免舆论恐慌,媒体需在第一时间跟进解读,如不在第一时间发布权威信息,则会被网络上各种无法证实的信息淹没,导致误导大众,导致恐慌。灾难性突发事件一经报道立即会成为当时社会关注的热点,受众会关注事件发生的起因、经过、结果,以及对工作生活的影响。我国媒体现已开始重视突发事件的周边及后续报道,除了及时跟进突发事件外,还对突发事件的纵向横向相关信息进行解释说明。现今的新闻媒体在遇到每次突发事件都吸取教训,不断适应更好的报道方式。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进行专题报道、分析成因,提供预防措施或把危害减小到最小的方法,并在此基础上找出应对事故再次发生的应急预案,提高受众应对灾难性突发事件的警惕性,把危害降到最低。

2 当代突发事件新闻报道环境

首先,突发性事件新闻具有很强的时效性。对于报纸而言,突发事件报道只能在次日刊登。广播可以及时报道突发事件,而电视在经过短时间的准备也可以播放相关新闻。但目前是网络媒介发展的蓬勃之时。突发事件在发生后,由于互联网的裂变式传播和及时性等自身特点,导致权威媒体在突发事件报导上遇到很大的挑战。

互联网发生了一个对媒体来说根本性的改变。当互联网上随时随地都有数千万、数亿网民同时在线、实时互动时,信息的传播不再单纯依靠媒体的发布,大量网民通过实时互动即实现了信息的传播。信息从生产到传播到受众的过程时间被缩短为零。[2]

2.1“裂变式”传播

在个人网络信息平台如微博,微信盛行的当下。突发事件发生时,网民有权力在网上进行评论。每个公众有不同的交际朋友圈,一传十十传百,哪怕第一个发表评论的公众发布的是正面客观信息,都有可能再传播了几次之后失真,此时信息不再是完整的传递和深度的传播,信息以裂变式的速度迅捷传播带来的大量信息,造成舆论恐慌。这时需要网络媒体在第一时间发布客观真实的报道,在公开透明的传播环境中面对真真假假的信息,只有深入实地认真了解,第一时间发布权威可靠的事实真相。

2.2 信息源多样化

网络媒介环境下,大众传播拥有庞大的互联网空间,社交媒体如微博、微信、博客、贴吧、论坛等,使信息源变得十分广泛。同时,突发事件的相关信息既全面又混杂。公众在遇到突发性事件时首先是恐慌,信息的庞杂影响公众冷静的辨别可靠的新闻。信息传播者与信息接收者之间的界线越来越模糊.在新的媒介环境下,微博大V、草根记者越来越多,他们的言论在一定程度上左右着相当一部分受众。他们的言论来源不甚清楚,此时官方网络媒体的责任凸显出来,作为权威媒体必须客观真实地对待发布的突发报道,形成统一的信息源。

3 应对突发事件报道的能力

3.1 提前准备,快速应对

针对不同的突发公共事件可以拟定不同的预案。自然性突发事件,如地震、海啸、洪水等。可以提前准备好此类事件的相关信息,如地震的成因、地震的伤害威力、地震的自救知识,以及以往地震的相关资料。社会性突发事件也是如此,提前准备好事情发生的原因、政治背景、经济背景、人文背景,以及现今此类事件公众的态度等。做到突发事件发生时,从容应对报道,也需培养一批针对突发公共事件的编辑记者,使其具有敏锐的反应能力,广博的突发事件知识,对事件的走向有预见性。

3.2 组织协调,引导舆论

在突发事件发生后第一时间,记者赶去现场或深入第一手资料时必须增强组织协调能力。要做到与上级及时沟通,清楚迅速了解中央针对突发性报道内容的指示精神。准确把握宣传导向;另一方面,要及时向上级主管宣传部门和报社汇报一线工作情况和新闻报道工作开展情况,高标准地完成新闻宣传任务,迅速建立完善的报道网络,确保新闻信息畅通。[3]

突发事件发生后公众关注的重点是发生了什么,怎样发生的,带来的结果影响,此类事件还会发生与否,怎样预防等。客观准确的报道方向使得新闻媒体要自觉地站到舆论引导第一线,确保新闻报道能解决受众的疑惑,正确引导受众。编辑记者将事件情况采访了解清楚,及时、准确和权威地报道新闻,以赢得舆论引导的主动权。由于发生时间突然、短促,公众无法预知,所以往往会引发公众对信息的大量渴求。大众传媒必须尽最大可能把尽量多的信息准确及时传递给民众,让大众正确的了解信息。

4 结语

从事新闻工作,就应该热爱新闻,保持时时处处看新闻、了解新闻的习惯。遇到重大突发性事件,要保持高度的敏感性。[4]随着社会多样性日趋复杂,经济发展速度与利益的博弈,生态环境不稳定的今天,越来越多的突发事件出现于工作中。对于突发事件的报道研究也应该继续深入不断完善。

新闻媒体不但要做好准备工作,分析领悟突发性事件的特点,而且要适应新型的网络媒介环境,不断走在大众前面,起好舆论引导和控制舆论的作用。突发公共事件对各类媒体都是一种挑战,如果媒体在突发事件报道中做得好,可以树立权威,巩固在公众中的地位。反之,可能有损媒体自身知名度,降低媒体发展进度。所以说,突发事件报道处理得好能够减少经济损失,社会损失,也能让传播媒介得到民众的尊重。配合政府做一些稳定民心的相关报道,是一个媒体从业者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新闻媒体应有的义务和职业修养。

参考文献

[1]周俊杰,蓝蔚.把握传媒规律性提高舆论引导力[J].声屏世界,2009,(4).

[2]李艳梅,赵轶.即时网络时代网络编辑的突发报道策略[J].今传媒,2014,(6).

[3]刘汝旺.搞好重大突发性事件报道须具备的能力[J].军事记者,2011,(9).

上一篇:情境和语境下一篇:交际语言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