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保障和公共财政研究综述

2024-05-27

社会保障和公共财政研究综述(通用6篇)

篇1:社会保障和公共财政研究综述

社会保障和公共财政研究综述

【摘要】本专题文献综述共涉及四个部分。好范文,全国公务员公同的天地第一部分将就社会保障与公共财政之间的宏观关系进行文献研究综述;第二部分的综述内容是社会保障与公共财政支出;第三部分的综述内容是社会保障与公共财政收入;最后一部分的综述内容是社会保障与

公共财政预算之间的关系。

一、社会保障与公共财政之间的宏观关系

⒈社会保障与公共财政之间关系的基础

尽管有少数学者认为社会保障属于公共经济学的研究范畴,而非公共财政学的研究范畴赵志耘、郭庆旺,但目前学界大多将公共财政与社会保障的关系作为研究对象。社会保障,尤其是基本社会保障与公共财政产生联系的主要原因是基于社会保障纯的公共物品性质胡鞍钢。正因为如此,社会保障成为最大的政府开支方案。虽然有学者认为社会保障并非纯的公共物品,而是介乎社会公共需要和私人个别需要之间的,在性质上难以严格区分的半公共物品,但仍然承认它常常要由政府部门给以提供高培勇。另一方面,政府的财政拨款成为社会保障资金的一个固定的和主要的来源渠道,也是政府站在社会保障前台的标志郑功成。总而言之,社会保障的公共或半公共性质以及政府在社会保障中的重要作用是社会保障与公共财政产生联系的基础。

⒉社会保障与公共财政之间的关系

林治芬认为,从历史发展进程上看,随着經济体制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财政体制和社会保障方式也相应地发生了变化,财政体制从原来的国家财政转变为公共财政;社会保障方式从原来的企业保障转变为社会保障。因此,市场经济是公共财政和社会保障共同的来源。从时间顺序上看,社会保障则先于公共财政产生。在社会保障普遍发展成为一种制度时,就自然融入了公共财政之中林治芬。除了来源上的一致性之外,公共财政与社会保障之间的共同点还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林治芬:社会保障和公共财政的主体都是国家;分配对象都主要是剩余产品;分配特征都包括强制性和无偿性;两者的作用目标都是为了弥补完全市场的缺陷。因此,社会保障的本质是一种财政分配关系。相应地,公共财政理论也要求社会保障制度作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一种有效的稳定机制而存在刘颖,财政加大对社会保障的资金投入,是政府转变职能,建立公共财政体制的重要内容张左己。

此外,社会保障与公共财政的三大职能之间也联系密切:林治芬认为,从公共财政的资源配置职能方面分析,国家发行国债常常借助于社会保障基金,世界各国普遍规定社会保障基金的一定比例用来购买国债。公共财政分配职能中的福利性转移支出本身就是社会保障的内容。在公共财政稳定经济的职能中,社会保障税税率以及社会保障支出等可以自动调节经济波动林治芬。而张馨、袁东等人认为,通过个人所得税和社会保障制度来平抑经济运行的萧条与过热,是公共财政适应市场经济要求,实现稳定经济职能的重要手段。因为,社会保障制度下的济贫支出和失业保险费支出与经济形势的反向运动具有促进经济回升或抑制经济衰退的作用张馨、袁东。

目前,学界已基本达成普遍共识,认为社会保障是公共财政的主要组成部分。相关政府高层指出,要加快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公共财政,进一步调整和优化财政收支结构,将财力主要用于社会公共需要和社会保障方面李岚清。在学术界,有学者通过对国外社会保障制度历史发展的研究,认为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逐步建立和健全,与国家财政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有着直接的关联,社会保障是国家财政资金运用和现代公共财政的一个重要方面王家新、乔均。另有学者分析认为,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及与之相适应的公共财政的建立和完善,财政支出结构尚有进一步调整的空间,使整个社会保障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例达到%蔡社文。社会保障的相关行政主管部门也表示,各级财政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增加社会保障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例,由目前的%左右逐步提高到%%。财政预算超收部分除法定支出外,主要用于充实社会保障资金张左己。相应地,公共财政对社会保障投入不足也已是普遍的共识:有学者指出,目前我国财政的主要问题之一就是对社会保障事业投入力度不够张高峰,社会保障是目前财政收支项目当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缺位”领域高培勇。而正是由于政府支出用于增加社会福利方面的支出很少,使得公共预算没有引起公众关注刘怡。除了资金上的支持之外.财政对社会保障的支持还体现在:承担社会保障运行的费用和实行税收优惠两个方面郑功成。

当然,公共财政与社会保障之间也存在着明显的区别,林治芬认为,这种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就主体而言,政府是财政分配的唯一主体,而社会保障中的分配主体除政府之外还包括其他类型的社会性团体;第二,社会保障的集中分配程度要低于财政分配,社会保障的分配是财政分配的一个组成部分;第三,财政资金的分配完全遵循无偿

性的原则,而社会保障这里主要是指社会保险的分配则遵循权利与义务相结合的原则林治芬。

社会保障与公共财政之间的相互影响主要体现在收入和支山两个方面林治芬:从收入方面看,社会保障基金实质上是财政资金的转移和让渡,如果不征收社会保障税费,那么这部分价值就会以利润或所得税的形式流入财政收入。同时,社会保障基金节余为政府举债提供可

能,社会保障基金成为政府公债的重要筹资渠道,这必然会对财政分配产生很大影响。从支出方面看,社会保障资金筹集和支付方式、范围和标准等的确定与调整,都会影响到国家财政支出。比如企业社会保险费税前列支会减少财政的所得税收入。至于由财政预算内支付的社会救济、社会福利等项目对财政支出的影响力就更为直接了。社会保障的资金收支数量直接、间接地影响财政收支分配的规模和结构。社会保障多收了,财政势必要少;社会保障支出增加,财政负担必然加重。

社会保障体系中的不同组成部分性质有所区别,与公共财政的关系也因此有所不同:国家财政应当对社会救济与社会福利事业承担主要责任,而由于社会保险最终追求的是自我平衡,因此国家财政应当与社会保险保持适当距离,全国社会保险基金也不宜盲目追求规模,应当适量郑功成。林治芬也认为,在社会保障的三个子系统中,社会福利和社会救济的财政性要强于社会保险。就社会保险而言,国家只承担一种组织管理职能而不应过多介入林治芬。但是面临目前社会保险资金紧缺,尤其是养老保险基金的历史欠债问题,大多数学者则认为政府有责任通过扩大公共财政的社会保障支出来弥补历史欠账。

另有学者研究了预算外资金与社会保障之间的关系,研究认为,预算外资金也应属于公共财政的范畴,但它是各个部门、地方、单位、企业小金库的基础,由各个部门自行筹集和使用,除了用于公共支出外,很大一部分用于实物发放、职工福利和应付政府各个部门的集资摊派。这种做法与地方社会保险金社会化的统筹,存在利害冲突,违背了社会统筹同舟共济的原则,阻碍全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中国城市社会救济制度改革研究》课题组。

下一页

篇2:社会保障和公共财政研究综述

关键词:和谐社会;公共财政;生态财政

一、构建和谐社会对财政建设的要求

社会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系统,由此也决定了和谐社会内涵的复杂性和广泛性。不同学者对和谐社会的理解也不尽一致。有的认为,和谐社会最根本的特征是和谐的利益关系;有的认为,构建和谐社会就是建立一个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配套的社会利益均衡机制,从而形成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还有的认为,和谐社会是指“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以上观点从不同的侧面阐述了和谐社会的内涵。综上所述,和谐社会是指社会内部本身以及社会与其自身相关的事物之间保持的一种协调状态。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强调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又要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子系统之间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需要财税、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制度等与之相配套。应积极运用财政政策使每个公民都能享受到经济增长给其带来的实惠,使其自身得到全面发展,从而增强社会认同感,避免各种不和谐现象的发生。与构建和谐社会相适应的是和谐财政政策。所谓和谐财政政策,是指既能有效支撑和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与发展,又能保证财政体系自身和谐循环的财政方针、准则和措施的总称。与以往的财政政策相比,和谐财政政策应更加注重公共产品配置的公平,实现公共产品均等化;更加注重财力分配的基本均衡,缩小地区间因经济发展水平不同造成的财力差异;更加注重财政政策的公平公正,为各种市场经济主体提供平等的财政条件。

二、财政政策对构建和谐社会制约的主要表现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由于各项制度建设滞后,难免产生各种不和谐因素。诸如居民收入分配差距问题;地区、城乡差别问题;生态环境持续恶化等。以上不和谐因素的产生固然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但与财政政策不完善也有很大关系,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不同地区居民享受的公共产品和服务不均等从公平角度讲,同一个国家居民应该享受到大致相同的公共产品和服务,不因居住地区不同而有较大差别。全国性公共产品由中央政府提供,各地不会有太大差异。地方性公共产品由各地方政府提供,在现行的财政政策框架下,地方性公共产品的多少与当地政府财力有直接联系,而政府财力又是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的。不同省区之间,特别是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之间,人均财力差距非常明显。2003 年人均财政支出,最大与最小的省份差达8.58 倍;并且同一省区内财力差距也较大,如广东省珠江三角洲地区2004 年人均可支配财力分别是东西两翼和粤北等山区的7.7 倍和6.6 倍。财力差异造成各地方政府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能力不同,不同地区居民享受的公共产品和服务不均等。

2.“二元”财政结构彰显城乡差别从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出发,政府财政应有助于缩小城乡差别。相反,由于我国“二元”财政结构的存在进一步拉大了城乡差别。一是政府对于同一种公共产品,在城乡之间的提供方式不一样。如在教育、道路等方面,城市居民基本上可低价甚至免费使用,其成本主要由政府承担;而在农村则主要是通过名目繁多的非税方式由农民自己承担,财政只给予少量或根本不给补贴。二是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广大农村居民尚未纳入社会保障的范围。近年来,我国政府逐步加强了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扩大了社保对象范围,但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滞后。在占全国人口60 %的农村人口中,社会保障仅限于在小部分城镇劳动者中实施,使得城乡社保覆盖率之比高达22∶1。

3.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持续拉大,财政调节乏力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的一个重要职能是调节收入分配,避免贫富差距过大,维持相对公平。当前,收入分配差距在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单位,甚至同一单位不同岗位之间都呈现持续拉大的态势。从整体上看,我国的基尼系数已经接近0.5 ,早已超过0.4 的国际警戒线标准,如果不采取措施予以解决,很可能引发社会**等不稳定因素。现行财政调节功能存在明显不足,主要体现在税收调节作用未能充分发挥。一是不同收入阶层税负不均衡,从税负公平角度而言,税负应与纳税能力相适应。而我国事实上却出现了中低收入者税负相对过重,富人税负轻的“逆向调节”现象。由于当前个人所得税起征点过低,税率过高,又缺乏合理的减免和退税制度,造成中低收入者税负过重。据统计,2004年我国个人所得税收入的65 %来源于工资、薪金所得,且中低收入者占了绝大多数。二是税制体系不完善,财产税相对缺失。根据国际经验,个人所得税调节作用的充分发挥必须要有与之相配套的财产税。由于我国遗产税、赠予税等税种的缺失,使税收难以发挥对高收入群体的“削峰”作用。

4.财政宏观调控乏力,影响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由于长期以来我国采取粗放式经济增长模式,导致自然资源大量消耗,环境质量严重下降,生态环境遭到破坏,资源短缺、国土沙化、饮用水源的污染等因素对我国经济发展构成很大制约。然而,财政宏观调控在推动经济结构调整、保护生态环境等方面作用发挥不够,粗放式的经济增长方式没有得到根本性转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三、构建和谐财政的设想

公共财政应通过完善各种政策、制度,构建“和谐财政”,为建设和谐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1.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为公共服务均等化奠定基础

实现地区间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指消除地方差异和主体差异,各地方政府能够按照全国一般标准和居民的生存需求,提供基本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应建立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保障机制,重点是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一是变基数法为因素法。按照因素法合理确定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转移支付额,将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税负高低、城市化程度、人口、教育状况等因素作为转移支付的主要依据,通过对各种因素综合分析确定支付规模,提高转移支付的科学合理程度;二是采取灵活多样的转移支付形式。要把一般性补助、平级补助、专项补助、特别补助等形式有效结合;三是调整转移支付结构。现行转移支付很大一块是通过税收返还形式进行的,经济发达地区税收返还所占份额最大,反而加剧了地区间财力不均衡。由于税收返还的状况短期

内难以改变,为抵消其不利影响,应调整转移支付的地区分配结构,重点向中西部贫穷地区倾斜。2.加大解决“三农”问题的财力支持力度,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针对目前我国城乡之间差距过大的现实,应发挥财政政策导向作用,使财政收入分配适度向“三农”倾斜,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协调发展。一是财政投资重点由城市转向农村。新增财政支出和固定资产投资向“三农”倾斜,逐步建立稳定的农业投入增长机制,大力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农业发展后劲。二是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大力支持农村公益事业发展,新增教育、文化、卫生等财政支出应主要用于农村,进一步改善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完善农村医疗救助制度,逐步实现公共产品的城乡“一体化”供给。三是完善税费减免和财政补贴政策。建立防止农民负担反弹的长效机制,维护农民的正当利益。四是增加农民就业培训支出。对农民进行职业技能培训,增强农民的就业能力,有利于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

3.完善税收制度,促进收入分配的公平缩小收入差距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税收制度则是调节收入分配的重要手段,要逐步完善税收制度。一是完善税制设计。个人所得税调节收入分配的重点应放在高收入阶层,适当减轻中等收入者的税负,通过提高起征点、降低税率、减免退税制度等,缩小中、低收入者与富人之间的收入差距。应将目前的分类课征制改为混合课征制或综合课征制,有利于加大对高收入阶层的调节力度,真正体现公平税负的原则。同时,应将各种补贴、福利等全部纳入工资范围征税。二是加强税收征管,提高税务管理和监督的技术水平,加强对偷税、逃税、避税行为高发领域的监管力度。对私营企业家、文艺体育界明星、外企高级雇员、房地产开发商、知名经济学家、律师、官员等“新富阶层”的收入实施重点监控。三是适时开征遗产税和赠与税。遗产税是个人所得税的补充,可以有效防止个人所得税的流失。此外,在开征遗产税的同时还应开征赠与税,以防止被继承人生前将财产通过赠与方式逃避缴纳遗产税。

4.建设“生态财政”,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当前,资源紧缺和环境污染等问题已对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构成严重制约,应加强财政在生态社会转型过程中的作用,支持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在财政政策上,加大对生态建设和环境建设的支持力度,建设“生态财政”,促进循环经济发展及节约型社会的建立,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一是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增加生态环境保护和基础设施建设支出。二是完善生态补偿机制。进一步完善排污收费制度,并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利用谁补偿”的原则,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三是大力支持发展循环经济。坚持开源与节流并重,通过税收优惠等政策积极引导社会资金进入资源循环利用领域,促进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建立。参考文献

[1 ]高培勇.公共财政为和谐社会奠基[ N ].人民日报,200726.[2 ]楼继伟.在财政部与世界银行构建和谐社会财政政策对话会上的讲话[N].中国财经报,200518.[3 ]谢烈鹏.构建和谐社会应注重财政政策取向[N ].中国财经报,200710.[4 ]李茂生.构建和谐社会与深化财政体制改革的几个问题[J ].地方财政研究,2007(1).[5 ]张永军,等.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构建和谐财政[J ].北方经济,2007(4).[6 ]邴志刚.运用财政政策手段促进构建和谐社会[J ].地方财政研究,2007(1).来源:

篇3:构建和谐社会的公共财政政策研究

(一) 公共财政的内涵

市场经济条件下, 政府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而进行的财政收支活动, 即为公共财政, 它是一种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财政运行机制。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公共财政的实施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公共财政具有公共性、非盈利性和法制性的特征, 而最本质的特征是“公共”。在公共财政理念下, 政府以实现社会公众利益最大化作为自己的行为目标, 并通过向社会提供公共产品为经济社会有序运转提供必要的制度保证和物质基础。

(二) 构建和谐社会要求财政公共化

构建和谐社会必须树立公共财政的理念。从公共财政的内涵可以看出, 政府行为动机是实现社会公平, 最大化社会公共利益。公共财政作为一种规范化的活动, 社会公众有权依法通过法律程序对财政活动进行决策参与和监督。因此, 政府的公共财政政策及各项收支安排应该能够体现社会公众意图。当前, 我们提出构建和谐社会, 希望实现民主法治、公平正义, 这就需要在社会利益多样化的情况下, 坚持科学发展观, 协调各方利益, 树立公共财政理念。实现财政公共化与构建和谐社会的最终目标是一致的, 即政府一切行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

二、和谐社会下公共财政的职能定位

公共财政作为履行政府职能和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经济活动, 从理论上分析, 财政调控的基本职能主要包括经济和政治职能。首先, 财政用于优化资源配置, 实现宏观调控目标。国家对经济实施宏观调控的目标是保持经济持续稳定快速增长以及实现经济结构的转换和优化升级。在市场对资源无法进行有效配置的关键领域, 财政作为宏观调控手段, 可以通过税收、补贴等方式来对相关产业加以扶持调控, 从而达到优化资源配置、实现宏观调控的目标。其次, 调节收入分配, 实现效率公平。政府的财政收支活动能够影响社会成员的收入水平, 通过税收等手段调节国民收入分配格局, 从而缓解社会分配不公的问题。第三, 调整经济结构, 促进可持续发展。通过财政投资和补贴, 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及经济体制转型, 使我国经济向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发展, 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长远目标。此外, 在和谐社会下, 公共财政的职能又表现出一定的特殊性:

(一) 调节收入差距, 促进共同富裕

和谐社会的重要前提和基本特征之一是公平正义, 当前我国社会中居民收入分配不公平问题突显, 它成为构建和谐社会需要迫切解决的任务。财政在发挥收入分配职能时, 应当关注社会中存在的收入不均、贫富差距过大的问题。通过制定税收政策, 依法对高收入行业和高收入群体进行税收调节, 增加这些行业和群体的税收负担;另一方面, 对低收入者给予生活补助, 不断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调节收入差距, 缓解社会矛盾。

(二) 调节社会供需矛盾, 实现社会经济稳定

财政在促进充分就业、物价稳定、抑制经济波动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调节社会供需矛盾, 促进社会供需平衡是公共财政调控的关键环节。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下, 要实现安定团结的局面, 公共财政必须在调节供需、实现就业方面发挥作用。目前社会还存在一些不和谐的因素, 如内需不足、重复建设、就业困难等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 有效发挥公共财政的职能能够消除上述不和谐因素, 实现社会经济稳定。

(三) 公共财政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财力后盾

生产力高度发达, 能够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求是和谐社会的一大前提。要构建和谐社会, 需要经济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提供保证。构建和谐社会, 通过国家的各项调控措施的具体实施来实现, 而国家政策的实施需要有雄厚的财力作保证。在这方面, 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对于增强国家的宏观调控能力, 完善国家社会公共服务职能具有重要作用。同时, 财政收入在加大社会性公益支出数额, 健全文娱设施, 增加社会保障等方面提供了物质条件。

三、构建和谐社会的公共财政政策措施

2005年以来, 中国共产党提出将“和谐社会”作为执政的战略任务, “和谐”的理念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的价值取向。“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和谐社会的主要内容。在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 可持续发展的财政政策影响到人与自然的和谐, 稳定性和再分配性财政政策因影响到社会经济政治各方面从而促进社会和谐, 而教育文化等方面的财政政策影响到人类的全面发展。因此, 财政政策在和谐社会构建进程中作用巨大。在和谐社会的理念下, 实施公共财政政策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一) 财政支出方面

1. 加大财政在社会保障方面的投入水平。

从公平正义与公共财政的关系上看, 公共财政要担当起社会保障和转移支付的职责。作为一项社会安全制度, 社会保障需要公共财政代表国家来履行宏观调控职能。目前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尚不健全, 社会福利支出在财政支出中占比过低, 国家对社会保障投入不足。为改善这种局面, 应当逐步增加社会保障支出数额, 提高社会保障支出来源中公共财政投入的比例, 把我国建设成为和谐的社会。

具体而言, 就是要考虑我国城乡的实际情况, 完善促进就业的长效保障机制, 加大财政对促进就业的投入, 并关注农民工就业问题。

2. 集中财力, 发展科教文卫事业。

近年来, 我国经济实现较快发展, GDP保持稳定的增长水平。但是在经济发展的同时, 科教文卫等社会事业却发展相对滞后, 存在与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因此在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 应充分发挥财政的资源配置功能, 按照公共财政的要求, 调整支出结构, 使财政支出向医疗卫生、文化教育、体育事业倾斜。具体地说, 就是加大财政对科学、教育事业的投入, 切实保证科学事业费和教育事业费的增长比例高于经常性财政收入的增长比例, 推进科教兴国战略;加强城乡公共卫生基础设施建设, 为人民群众提供便利的医疗设施。

3. 建立公共财政对“三农”的政策支持, 实现城乡统筹发展。

“三农”问题是阻碍社会和谐的重大问题, 公共财政尤其需要关注。长期以来, 我国主要将财政资金投放在城市, 而忽略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使得城乡发展差距拉大。最近几年来, 国家高度重视“三农”问题, 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 并投入大量资金促进农村地区发展。在全国农村中开展了家电下乡、路网工程, 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尽管如此, 在对农村公共卫生医疗、基础教育、农民贫困群体救助等方面的投入相比之下仍显不足。

因此, 公共财政支出方面应当增加对农村公共产品的投资, 包括农村公共设施建设、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 构筑农村最低社会保障线, 从制度上保障农民的基本权益。

(二) 财政收入角度

构建和谐社会, 除了要求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外, 财政收入的体制优化也必不可少。在我国财政收入中有90%来自于税收收入, 优化税收制度对和谐社会本身的发展过程起到直接或间接的作用。

和谐社会发展的目标要求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税收作为重要宏观调控工具, 通过对不同行业领域的税款征收可实现对生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调控, 从而把环境保护同社会经济发展结合起来。此外, 和谐社会强调公平正义, 公共财政通过累进的个人所得税、财产税等调节居民收入水平, 缩小贫富差距。

具体地说, 公共财政政策在优化税制方面可以采取的措施有改革个人所得税制、完善财产税制度;研究制定能源税与环境税, 实行绿色税收, 将征税点转向高耗能高污染产业。

四、结语

构建和谐社会需要树立公共财政的理念, 当前我国社会中还存在很多不和谐的因素。因此要实现和谐社会的目标, 应当充分发挥公共财政在资源配置、调节收入、稳定经济方面的作用, 通过实施一系列公共财政政策来着力解决社会经济发展不协调、城乡发展不均衡的问题, 加快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实现社会和谐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孟丽《和谐社会下的公共财政政策选择》江西金融职工大学学报20082

[2]苏明《我国环境保护的公共财政政策走向》学习论坛20091

[3]肖文胜, 蔡玉文《当前实施公共财政政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中国商界20086

[4]李高业《以公共财政政策助推和谐社会建设》理论学习20075

[5]龚明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公共财政政策发展探析》技术与市场20077

篇4:社会保障和公共财政研究综述

【摘要】 财政和金融是我国分配货币资金的两条重要渠道,如何在财政和金融体制改革中促进农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是改革实践给我们提出的尖锐问题。把重点放在研究各级财政的惠农政策如何与农村金融机构对接的问题上。

【关键词】 农村金融;公共财政;金融机构

一、农村金融

在农村金融发展理论中,来自石河子大学商学院的谢婷婷(2008)等人指出,农村金融发展理论有三种不同的流派:即农业融资理论、农村金融市场理论和近年来随着信息经济学的崛起而出现的不完全竞争市场论。

1.农业融资论。该理论认为,农村居民、特别是贫困阶层没有储蓄能力,农村面临的是资金不足问题。为此,有必要从农村外部注入政策性资金,且利率应较其它产业更低,并建立非营利性的专门金融机构进行资金分配,以增加农业生产投入,缓解农村贫困。同时低利率政策和农村大量信用合作组织的存在,还可促使农村金融市场中非正规金融活动的消亡。

2.农村金融市场论。该理论重视市场机制的作用,认为农村居民以及贫困阶层有储蓄能力,没有必要由外部向农村注入资金;低利率政策妨碍人们向金融机构存款,抑制了金融发展;农村金融机构资金的外部依存度过高是导致其贷款回收率降低的重要因素;非正规金融的高利率因农村资金拥有较高机会成本和风险费用而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3.不完全竞争市场论。斯蒂格利茨概括了这些国家金融市场失败的七个方面:即对公共物品监控存在问题;贷款外部性问题;金融机构破产的外部性问题市场的缺乏和不完善问题;不完全竞争问题;竞争性市场的帕累托无效率以及投资者缺乏信息等问题。

总结关于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成果,可以发现,研究大多基于国家层次或是整个产业层次,对国家层次内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还较少见,这其中的一个主要原因在于发达国家在经济上不存在城市与农村的割裂,二元经济是发展中国家特有的现象,由于我国各地区间特别是省际间经济发展差异很大,“一刀切”的经济发展政策无法使各地区经济均得到最优增长。

二、公共财政体制改革

在我国推进农村公共财政体制改革研究中,尚可文教授(2006)指出公共财政的建立要和政府职能的转变相结合。公共财政的建立应和民主财政机制的建立相结合。公共财政的建立要和形成规范的公共选择机制相结合,公共选择机制的核心是建立纳税人的偏好显示机制,目的是实现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公共财政的建立要和政府理财方式的转变相结合。公共财政的建立要和财政分配秩序的合理化相结合,在对于公共财政体制改革研究中,很多研究都集中在全国性的层面,对西部农村公共财政的讨论只是略略提及。由于西部存在特殊的自然生态环境条件与社会经济发展条件,其“三农”问题具有相当的特殊性,这就决定了西部农村构建公共财政制度必需在此特殊前提下进行。

来自重庆大学法学院和兰州大学经济学院的刘丹,高黎(2008)指出:西部农村县乡财政体制运行格局是县乡财政收支矛盾突出,公共产品与服务供给严重不足,省以下地区间差距扩大。构建与完善我国西部县乡公共财政体制的总体思路是科学地界定各级政府间的事权与支出范围,科学划分税种,合理配置政府间财权。建立对农村基层的财政转移支付体系,必须坚持事权与财权相呼应和权责对等原则,合理确定基层财政承担的公共支出责任,科学划分各级政府的收入范围,加大对农村基层财政的转移支付力度,积极稳妥地推行西部县乡财政体制改革,目标是构建完整的农村公共财政体制,全面实现西部小康。

三、总结和未来发展方向

1.作为农村金融机构的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中国农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应该各司其职,根据各自银行不同的职能,为化解农村融资难真正做点实事。

2.针对农村公共财政建设存在的问题,需要从农村供给体制和需求体制两者共同来考虑,建立四位一体供给体制,国家应根据农村公共产品的不同性质,采取以中央、省两级政府为主导,地方财政适当配套的方式,着重解决好与当前农业经济发展、农民生活紧密相关的公共产品的供给问题,真正实现城乡统筹发展。按照需求结构安排公共产品,应该进一步加深对不同区域、不同范围、不同发展阶段乃至不同季节的农民公共产品需求的研究,开发测量农民公共产品需求位序结构的灵敏工具,使之成为公共产品供给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郑冉冉,张孝岩.农村金融机构进入问题研究[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6

[2]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研究”课题组.中国农村金融供给的主要特点与问题

篇5:社会保障和公共财政研究综述

[论文关键词]公共财政 提高效益 和谐社会

[论文摘要]公共财政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物质基础和政策手段,完善公共财政管理制度,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加强对收入分配的调控平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坚持“两个务必”,构建节约型社会;严格预算管理,保证预算的法律效力;健全政府性投资制度,提高投资管理效益;深化财税制度改革。完善高效管理机制;加强市场化运作,努力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优化公共财政支出结构,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成效:支持自主创新,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支持能源的合理开发与高效利用;加强外汇资金储备使用管理,实现其保值增值;支持资源科学利用与环境保护;取消对企业的亏补支出,大力压缩行政管理支出;加强财政宏观调控,确保经济社会协调快速发展。

公共财政是市场经济体制下的财政,它体现了国家政府与市场经济的内在联系。我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家,我国公共财政是政府掌握的一部分社会资源,从国家的整体利益出发,进行有效配置,为社会和市场经济发展提供公共服务,弥补市场缺陷,进行宏观调控,实行民主理财的一种政府经济行为。它体现为国家政府以社会和经济管理者身份筹集财政资金,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实现公共利益,保障国家安全,维护社会秩序,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实现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财政政策和财力支持,促进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协调有序、健康快速的发展。

一、完善公共财政管理制度,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1、加强对收入分配的调控平衡。

综合运用多种财税政策工具,加大对收入分配的调控力度,着力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逐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有效调节过高收入,坚决取缔非法收入,促进共同富裕。一是完善所得税体系和加强征管,对企业所得税除实行内外资企业“两法”合并改革外,还要辅以计划引导,这既有利于在市场上公平竞争,提搞经济效益,也有利于平衡企业所得和职工工资福利。对个体工商户和个人要实行综合和分类相结合的所得税制度,对其加强征管调节,严防偷、漏税的现象发生。对垄断企业的所得税在国家实施严格工资总额控制的同时,实行超额累进税制,既要鼓励适应市场调节的积极性,又要有效的调节其垄断超额收入。二是

立法开征遗产税和赠与税,改革开放29年来。享有巨额资产的人群已达到一定规模,这些巨额私人资产是在国家所提供的强有利的经营环境条件下取得的,在其传代易主或换人易主时国家理应参与适当分配,它是实现社会公平、共同富裕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社会进步、文明的体现,这在国际上是很普遍的。开征遗产税和赠与税,要创造条件打好基础,立足我国实际,既要保护其发展经济的积极性,又要适当调节个人资产所有额。在征收遗产税和赠与税的同时支持和鼓励向国家和社会公益事业的捐赠活动,促进个人巨额资产向国家和社会公益事业转移。三是在健全最低工资制度,完善工资正常增长机制的同时,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将保障覆盖面扩大到全民,并随着经济大发展,逐步提高保障水平,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

2、坚持“两个务必”,构建节约型社会。

一是支持降低消耗节约资源的各种措施。在计划引导的同时,制定实施税收优惠政策,努力实现国家规划的降耗指标。二是严格支出管理,狠抓勤俭节约。重点压缩会议费、公务接待费、公务用车等支出,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不务实的论坛、节庆和国际会议,防止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建设。三是严格控制公务以外的公款消费。按照“两个务必”的要求,坚持纪检监察部门定期检查通报和组织部门考核的制度,进行严格的长效控制,杜绝这一巨额浪费。

四是科学决策财政基本建设投资项目。基本建设项目决策要组成由财政部门参加的专家论证委员会,从多角度全方位进行充分的科学论证,形成正确决策,杜绝因决策失误而造成的重复建设、劣质建设和不当建设,同时建立并实施决策失误者责任追究制度,从两方面促进和保证财政基本建设投资使用效益的提高,杜绝重复建设、劣质建设、不当建设所造成的巨额浪费。五是支持国家储备粮管理体制改革,努力实现及时更新保质储备,以备应急之需。研究制定实施在保质储备规模上的科学合理的控制政策,防止大批量陈化粮的产生,以免造成严重浪费。六是建立实施绩效考核、奖惩制度等促进节约杜绝浪费的机制,实施对财政资金运行事前、事中和事后的全过程监控,制止铺张浪费行为,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的规范性、安全性和有效性,支持构建节约型社会。

3、严格预算管理,保证预算的法律效力。

一是启用新科目编制政府预算,逐步建立科学规范的政府收支分类体系,提

高政府预算的透明度,加强预算管理和监督,促进社会主义民主理财、民主法治建设;建立实施国有资本经营和社会保障资金预算制度;完善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制度,全面开展行政事业单位清产核资。二是严格控制专项转移支付项目的设置,对到期的专项转移支付项目及时清理,编制中央补助地方的分地区、分项目的详细预算,整合现有专项转移支付项目,统筹安排转移支付资金,完善资金分配机制,各级财政要完整地编报本级预算,管好用好专项转移支付资金,促进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快速发展。

4、健全政府性投资制度,提高投资管理效益。

一是根据投资体制改革的要求和实际需要,针对部分部委的专项投资没有具体的管理办法,缺乏明确的资金分配标准,要尽快研究规范各专项投资的管理办法,做到资金分配标准公开透明,项目安排程序规范。二是针对一些主管部门在项目建设中既是决策者,又是管理者和建设者,项目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监督制衡机制不健全的问题,进一步深化投资体制改革,完善国家重点建设项目投资管理体制,切实做到主管部门与项目法人政企分开。主管部门重点抓好行业投资发展规划,对项目法人实行行业管理,加强对项目建设、工程质量、安全运营的监督检查;各项目法人要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健全内部控制制度,提高管理水平,确保工程质量和投资效益。

5、深化财税制度改革,完善高效管理机制。

一是细化物业税的改革方案,推进物业税改革试点。调整完善资源税,扩大征收范围,改革计税依据,加大税收对资源开采和使用的调节力度。积极推进车船税、耕地占用税等改革。对部分资源性产品和高档消费品征收消费税,并合理调整其税率。择机出台燃油税,取代公路养路费等。二是按照分类管理原则,清理和规范行政事业性收费,健全政府性基金管理制度,做好已到期基金政策的调整工作;规范土地出让金收入管理办法,建立、管好土地收益基金,开展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专项检查,确保土地有偿使用收入应收尽收。三是研究制定规范的非税收入管理办法,将国有资产有偿使用收入、国有资本经营收益、特许经营收入、罚没收入、捐赠收入纳入非税收入管理范围。四是加强国债余额管理,建立科学、灵活的国债管理机制;促进政策性银行建立自我约束和可持续发展机制;研究推动国家储备物资管理体制改革;健全完善和实施鼓励非公有制经济发

展的财税政策措施。

6、加强市场化运作,努力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招投标制度是国内外财政支付购买性资金市场化运作的主要方式,它有利于节省资金,提高投资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利于保证采购产品和承包工程的质量,有利于克服不正当竞争。我国政府采购已大部分实行了招投标模式,但目前政府投资:亡程仍有部分还没有实行招投标模式。一是政府采购和基本建设投资要加强市场化运作,实行招投标模式。二是依法严格招投标程序,坚持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充分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三是要不断拓展财政资金市场化运作的方式方法和范围,使之进一步规范和完善。

二、优化公共财政支出结构,提高构建和谐社会成效

1、支持自主创新,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提高科技水平与经济效益和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财政要大力支持自主创新,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一是加大对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社会公益研究以及科技基础条件和科学技术普及的支持力度,合理安排科研机构正常运转经费、科研项目经费、科研基础条件经费的比例,稳定持续地支持基础研究和社会公益类研究机构。二是总结实践经验,建立有效管理科研课题经费的制度,加强科技经费监管,提高科技资金使用效益。建立财政科技经费的绩效评价体系,应用型的科技投资项目要设立明确的绩效目标,建立独立的经费使用效果评价机制。三是支持建立若干世界一流的科研院所和大学以及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研究开发机构。在支持搞好原始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基础上,依托一流的科研单位搞好集成创新,不断取得重大关键性的高科技成果。四是制定实施税收优惠政策,允许企业的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鼓励和引导企业增加科技投入,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完善进出口税收政策,鼓励能源资源性产品、先进技术设备机器零部件的进口,限制高能耗、高污染以及资源性产品的出口。五是支持全面落实国家奖励自主创新成果的政策,建立符合现代企业制度有利于企业自主创新的财务管理制度体系,改革和完善企业分配制度,支持企业对有突出贡献的自主创新骨干实行股权激励等政策。支持科研单位和企业引进高层次科技人才,引进高智力,吸引出国留学生回国创业,加强国际学术交流和有效的出国考察学习,不断提高科技人员的自

主创新素质,支持和鼓励争创世界一流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科技成果。六是与滞留在世界各国的我国留学生建立和保持学术与技术交流关系,随时掌握各国高新技术的前沿动态,争取他们以各种方式为社会主义祖国高科技自主创新提供服务。七是建立自主创新和成果转产参与国际国内市场竞争的风险投资基金,为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各类企业的自主创新和高科技产品的开发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八是支持科普工作和创新教育,努力提高全民自主创新意识和能力,鼓励积极参与自主创新活动,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打下坚实的基础。

2、支持能源的合理开发与高效利用。

能源是国民经济高速发展的重要支撑之一,我国能源紧缺,支持对其合理开发与高效利用尤为重要。财政支持能源合理开发与高效利用,要坚持开发、进口和节约三项投资并重的方针。一是为了保护国家宝贵资源,财政对合理开发的投资要坚持先远后近,海上、陆地同时并举,在海上开发技术已经比较成熟的条件下,要优先大力投资海洋开发,并坚持先远海后近海,海底石油、天然气与可燃冰三种开发并举。在搞好陆上煤炭、石油、天然气开发的同时,积极投资开发利用太阳能、高位水流势能、核能、生物能、风能、地热能、海洋能,作为煤炭和石油的替代能源。支持对太阳能的研究和开发,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在太阳光照比较长的地区普及利用。我国西南部的水流势能很丰富,具有较大的利用规模效益,在财政投资开发的同时鼓励社会融资开发。农村发展沼气的原料比较多,但由于效益不高而未能普及,支持对沼气能的研究,大力提高经济效益,以便于在农村普及开发利用。我国海岸线很长,大风口也很多,潮汐能和风能资源丰厚,应尽快投资研究开发利用。二是为了稳定国际石油的供给量和价格,财政要支持国外进口与原油到进口国投资开发和直接购买并举,大力增加到进口国开发投资,扩大开发规模和石油供给量,以提高投资效益。三是为了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并实现节能战略目标,财政应采取征收燃油税,并对节约型技术实行税收优惠政策。将目前尚未纳入消费税征收范围、不符合节能技术标准的高能耗产品纳入消费税征收范围,对达到低消耗低污染的小轿车、越野车等适当减征消费税,对关键性的、节能效益显着且因价格等因素制约其推广的重大节能设备和产品,应实行一定的增值税减免优惠政策。四是积极投资研究开发利用新能源。

3、加强外汇资金储备的使用管理。

随着对外经济贸易活动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外汇储备已逾万亿元美元。但是,近来由于美元兑人民币大幅贬值,巨额的外汇储备给我国也带来了巨大的经济风险。为了实现外汇储备的保值增值,必须及时灵活的改变储存形式,以规避和分散储存风险。为了充分发挥其支出作用,必须调整优化使用结构,提高支出效益。一是尽可能的采用币值最稳定的国际货币黄金来储存。二是尽可能的采取多种币值稳定的货币储存,如兑换一部分欧元,并在欧元区的友好国家购买国债或者投资经营。三是因美元是国际货币,而且在国际上流通量比较大,美国为了维护国家利益,其在国内贬值一般都低于国际汇率贬值,可利用这一贬值差,支持我国具备国际竞争条件的企业到美国去投资经营。四是在友好国家尽可能多的购买我国需要的高新技术,以大额外汇购买大批量的高新技术产品为条件,同时购入其全面系统或关键性的高新技术。以达到最赶国际高新技术的目的。我国是人口大国,劳动就业压力大,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很多,而且大多是传统产业。为了促进这些企业的技术改造、产业升级和产品的更新换代,还可以购买一些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实用技术。五是在发展国际友好合作的同时,投资于紧缺资源产出国的开发生产,既可争取较多的紧缺资源的平稳供给,又可以提高外汇支出的经济效益。

4、支持资源科学利用与环境保护。

一是制定实施支持资源保护与科学利用和发展循环经济的财税政策,理顺资源价格,建立合理反映资源稀缺程度的价格形成机制,逐步实行矿业权有偿取得制度,促进矿产资源的科学利用和综合开发。加大对清洁生产、可再生产的资源开发项目的支持力度,支持与发展循环经济有关的科技研发、技术推广和重大项目建设。二是制定实施支持环境保护建设的财税政策,引导形成有利于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的生产和消费模式,支持建立健全生态建没和环境保护机制,按照“污染者付费”的原则,充分考虑资源的稀缺性和环境成本,逐步提高排污收费标准,将环境要素成本化,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以支持城市污水、垃圾处理产业化为突破口,推进污染治理市场化,加大对污染防治、生态建设、环境保护监管的资金投入,保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5、加强财政宏观调控,确保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进一步完善和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努力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经济社

篇6:社会保障和公共财政研究综述

摘要

在社会主义的伟大建设中,每位公民都有权享有公共服务的权利,本文采用文献资料调研、比较研究、定量分析等研究方法对我国体育公共财政支出政策进行研究,认为当下我国体育公共财政支出政策存在的不均等,区域不均,城乡悬殊 等不公平现象,政府财政责任的淡化,财政公平理念的忽视,财政体制不合理,区域间财政收入差异较大是其重要原因,完善政府体育公共财政支出政策,充分保障体育公平的策略,合理加大体育公共财政支出结构优化,有效利用财政转移支付制度,财税激励,积极培育体育组织,制度重构,保障体育公共财政支出公平。

关键词: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政策 前言

“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政府公共服务均等化政策在体育领域的体现 ,指在某一行政区域内区县、市乃至全国 ,无论身处何地、无论何种社会阶层的民众,都能享有大体相同的公共体育资源和公共体育义务。从公共产品理论来理解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指府及其公共财政要为不同利益集团、不同经济成分或不同社会阶层提供一视同仁的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公民享受基本均等的公共服务被认为是天经地义的、与生俱来的权利 ,公共服务均等化早已成为发达市场经济国家政府的基本施政纲领。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政府公共服务供给的重要内容,也是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目标的基本保障。体育服务可以分为基本公共服务和选择性服务 选择性体育服务可以通过体育消费市场调节 ,而体育公共服务主要靠政府体育财政投人所形成的公共体育资源供给。在举国办体育的体制下,严格地说是举国办竞技体育 ,体育领域的财政支出不仅存在大众体育与竞技体育严重的非均衡,而且不同社会群体在公共体育资源享有方面也存在巨大的差异。推进体育公共服务的均等化,政府需要在两者之间以及各项政策上面更好地调配。体育公共财政的概况以及与财政政策的作用

公共服务在国内外都已成公共财政支出研究的重心,公共服务的研究已触及教育、医疗、卫生、环保、贫困等各个领域,研究者们除研究公共财政支出的内容、规模、结构、绩效外,公平一直是不变的主题,就体育公共财政支出研究而言,近年来的研究成果不仅丰富与完善了体育公共财政支出理论,也使我们对我国体育公共财政支出的实践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更为后续研究奠定了重要基础。但在这瞬息变幻的时代,在新的形势、新的政治、新的经济的大环境下,政府对体育公共服务财政的支出在某些方面略显不足。(1)我国政府体育公共财政支出政策概况 新中国成立以来,体育公共事业由纯公益事业进行全额拨款,统收统支的供给型到改革到改革开放后,政府在加大体育公共财政支出的同时,逐步实行以体为主,多种经营模式,预算包干暂行办法等政策。1994年随着我国分税制财政政策的实施,国家体育运动委员会和财政部联合先后颁发[体育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办法]明确规定了核定收支定额或定项补助超支不补结余留用的体育公共财政支出政策,使我国的体育公共财政支出政策进一步规范化、制度化,体育公共财政支出结构合理化,并进一步明确了各级体育行政部门的财权与事权。总体而言,我国各级体育部门的经费收入仍主要依赖于财政拨款,在国家体育总局的体育事业经费收入中,财政拨款长年占一半以上,导致政府的体育公共服务职能扭曲,体育公共服务财政支出不均等化现象较多。

(2)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与公共财政制度的作用

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价值与公共财政制度的正义价值相契合公共财政制度是保障国家参与国民收人分配和再分配的重要手段,它对财政分配和再分配的社会意义更直接;因此,公共财政制度的正义性主要表现在财政分配与再分配的公平性上,这是一种特有的价值取向。可见,公共财政制度所指向的财政资源分配的正义目标就是公共财政制度直接介入财政资源分配本身的正义与财政分配关系过程的正义。作为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直接涉及体育公共服务资源分配的社会正义。在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中,其正义性体现在体育公共服务资源分配的起点公平、过程公平和结果公平上三者缺一不可。此外,在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中,其正义性不可避免地反映在对体育公共资源的获取与分配方式的公平上。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所涉及的体育公共资源并不像财产一样在市场中可以自由获取与转让,它是对体育公共服务资源进行整体性的公平分配以能够照顾到农村、中西部贫困地区与弱势群体为己任,而不会造成体育公共服务供给的不均等。由此看来,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价值与公共财政制度的正义价值是相契合的。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公共财政制度“公共性”的重要体现,在财政学范畴中,“公共性”是指实现公共利益与私人利益均衡的手段,是一种工具性理解。对于公共财政制度的“公共性”而言,具体表现为以下方面:一是价值的公共性,公共财政制度首先要保障公民对公共产品需求的满足,其次要维护宏观经济的稳定,更为重要的是促进社会的和谐与公平,这些目的性价值与工具性价值均是人类社会所需要的,因此其价值具有公共性。二是在调整财政收人关系与财政支出关系上具有公共性。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要求所有的公民享有均等化的体育公共服务,这就要求公共财政制度无论在价值目标的确定上,还是在调整体育财政收支关系上都要体现出公共性的本质,否则,难以实现体育公共服务的均等化。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有助于公共财政制度职能在体育领域的深化。具体地讲,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有助于实现公共财政制度的资源配置职能。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要求公共财政制度确保体育领域财政资金的有效筹措、公平分配、合理使用以 及高效管理,这势必会促使体育财政资源配置的优化,从而提高体育财政资源的配置效率。二是有助于实现公共财政制度的收入分配职能。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实现主要依赖体育财政转移支付制度而该制度具有较强的收人分配功能。三是有助于实现公共财政制度的宏观经济稳定职能。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标是为全体公民提供基本的、在不同阶段具有不同标准的、最终大致均等的体育公共服务。

公共财政制度对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作用

(1)价值取向公共财政制度对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作用的价值取向有个层面

一是对制度的一般价值的追求即公平与效率。因为公平与效率是所有“至善”制度应有的价值,在实现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过程中,作为配置体育财政资源重要手段的公共财政制度,理应追求公平与效率价值。

二是协调城乡、区域、群体间体育的均衡发展。体育公共服务是全体公民不可或缺的公共产品,即使是在全球体育产业化的今天,不可能完全由,市场提供否则,会因市场失灵所带来的体育公共服务供求总量及结构的失衡,造成体育发展的不均衡。

(2)公共财政的具体作用

公共财政制度通过完备的国民收人分配和再分配的调整机制,确保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过程中财政支出的合理、稳定和公平协调城乡、区域、群体间体育的均衡发展尤其协调城市与农村、东部与中西部以及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的均衡发展。

第一,保障了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过程中财政支出的公平、合理与有序。体育财政支出是实现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物质基础。在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过程中,政府对体育财政支出资金是否进行了科学预算、分配是否合理、资金划拨是否到位、使用是否高效、绩效评价是否合格等,均是决定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能否实现的关键。

第二 维护了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过程中各类主体享有体育财政资源的合法权益。公共财政制度一方面要保障政府履行提供体育公共服务的义务,另一方面要维护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过程中各类主体享有体育财政资源的合法权益这是其固有的职能。在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过程中为了让各类主体都能够公平地得到其所应得的体育公共服务,公共财政制度必须确保在体育财政支出 上是公平的,并体现最少受惠者的最大利益原则。

第三 调整了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过程中,中央与地方政府体育财政支出的关系。在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过程中,需要解决好中央与地方政府体育财政支出合理分担的问题,这也是公共财政制度的一项基本职能。

体育财政支付制度的缺陷

体育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存在缺失对縮小地区间体育公共服务差异效应较弱,现有关于体育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规定散见于财政部发布的诸多规章中,存在如下缺陷:

(1)体育财政转移支付结构不尽合理,形式也不规范。一是几乎没有体育财政一般性转移支付,主要是专项转移支付同时涉及绝大部分体育支出项目,这明显与国际惯例不符。我国的这种体育财政转移支付的结构安排对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实现非常不利。二是体育财政专项转移支付至今没有一部统一的法律来规范,不少专项转移支付资金的分配、使用无事权依据并且在分配和使用过程中无严格的制度约束,随意性大,被挤占和挪用的情况严重,同时由于专项转移支付缺乏规范性操作,寻租行为十分猖獗。

(2)缺乏横向体育财政转移支付模式。体育财政转移支付模式主要包括单一纵向模式、单一横向模式和纵横向结合模式,而横向体育财政转移支付模式是为了解决地区间体育财力的不平衡,实现体育财政均等化。在我国现有体育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中,只有中央对地方的纵向体育财政转移支付模式,缺失了中西部贫困地区与东部发达地区的横向体育财政转移支付模式。(3)省级以下体育财政转移支付不规范。目前绝大多数省份并未建立省级以下政府间 的体育财政转上又重新回到了分成包干的老路上,根本未对体育财政转移支付的标准、程序、资金的分配、使用、责任追究等方面进行规定,既未能解决好人口流动所带来的体育场馆的外溢性以及跨辖区体育高级后备人才培养引起的外溢性等问题,也未解决好体育事权下放过程中进一步模糊了政府间的财政支出职责划分,而影响体育公共服务提供的问题。因此,存在以下问题:

其一体育预算管理权限的划分存在缺陷。目前体育行政部门集预算编制权、执行权和监督权于一身,这样既无法分权制衡,也容易出现权力的滥用。

其二,体育预算执行随意性大。迄今为止,国务院乃至国家体育总局也未制订这方面的法规,致使体育绩效预算制度尚未建立。

其三体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制度存在缺失。一是绩效评价的内容不完整。二是未建立体育绩效问责制。三是缺乏体育绩效审计制度,我国还未对体育财政形成行之有效的监控,这也导致中央的体育财政转移支付预算的编制和执行,以及地方体育财政预算的编制和执行存在着一定的随意性。

总结

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 经济转型及社会结构的变化和人们生活方式的转变,体育的综合价值就日益凸显, 在国家的五个建设这样的的大背景下,体育也必须要全方位地融入到国家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和人的全面发展之中。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征程中, 体育事业同样也承担着富国强民的历史使命, 肩负着发展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等重要的工作任务, 而这些价值目标与工作任务的实现都离不开稳定的公共财政支持与保障。公共财政保障体育事业发展有着深厚的理论基础, 而国内、外体育事业公共财政保障的实践经验又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为更好地履行政府的体育公共服务职能, 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政府应合理界定体育公共产品的供给范围, 科学确定体育公共产品的投资优先顺序及提供方式, 加大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直接相关的体育民生工程的投入力度, 以体育民生财政建设促进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同时,避免政府供给体育公共服务动力不足数量缺乏结构失衡等问题,必须改变在考核体系中以金牌数量 冠军锦标等指标占绝对权重的状况,把体育公共服务数量和质量指标纳入干部政绩考核体系中,增强体育公共服务在政府发展评估中的地位,确立以基本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为重点的多元化的政府绩效考评机制,将这种考评予以法定化,以确保政府职能由单一型向多元型唯金牌论向公共服务均等化转变,以促进体育公共服务由随意供给向有效供给迈进,以确保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实现。最后,中国民间体育数量繁多、形式多样,这是祖先留给我们的一份宝贵的文化遗产。对这份遗产,我们没有理由不以高度的历史责感去保护她 ,弘扬她;对这份遗产,我们应该也必须拥有的态度是要以温情与敬意厚待她。我们应当以充分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积极推进民间体育发展 ,但也坚决摒弃任何非此即彼、否定其它体育形式的观点和做法。我们倡导民间体育与竞技体育以及其它各种体育形式的共生论— 和谐互动、美美与共、走向共生 ,使其共同为人们的文化生活增添光彩。这既是当今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 ,也是中国体育发展的需要。

上一篇:《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教案示例下一篇:xx妇幼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