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适应问题

2024-06-17

社会适应问题(精选十篇)

社会适应问题 篇1

随着城镇化和现代化进程的加速,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务工,与之相随的另一规模巨大的群体———随迁儿童也逐渐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国内有关随迁儿童的称谓和界定不尽相同,与随迁儿童较为相似的概念有“流动儿童”、“农民工子弟”、“流动人口子女”等,然而,随迁儿童又有别于“流动儿童”或“流动人口子女”,后者可能同时包含城际迁移的儿童[1]。当前国内有关随迁儿童的界定主要围绕随谁流入、流入地居住年限及流入时的年龄阶段等三个基本要素而展开,在有关随迁儿童概念界定的基本要素方面,随父母流入已达成基本共识;在流入地居住年限方面,大都采用全国人口普查以半年为界定流动人口的时间参考长度;而在流入时的年龄阶段方面尚未达成共识。根据当前尚未施行异地高考制度等特点,将随迁儿童界定为随其父母从农村来到城市并在流入地居住半年以上的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儿童(6~14 或7~15 周岁)。随迁儿童从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农村来到现代化程度较高的城市,在融入新生活和新环境的过程中,受政府政策、经济条件、教育水平、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生活习惯、语言文化等方面的影响,面临着学习、生活、人际、环境、心理等一系列的困境[2],随迁儿童社会适应性问题,将直接或间接影响到其身心健康发展与健全人格的形成,与整个城乡社会的和谐稳定密切相关。

随着我国随迁儿童引起的各种社会问题的日益凸显,这一社会问题已越来越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关注。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社会融入、教育管理、升学问题、权利保障等宏观方面,并取得不少成绩,而关注个体以及探讨儿童的社会适应等微观问题并不多。从已有的相关研究看,随迁儿童社会适应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社会适应的某个方面,如学习适应、城市生活适应或人际和文化适应,对其社会适应整体性研究较少;在探讨随迁儿童是否存在社会适应问题上,大都基于与一般儿童或常模等“标尺”的比较,其结果较“标尺”差(P<0.05),则被认定为适应不良。此外,该领域研究结果充满了矛盾,如关于随迁儿童自我意识、受歧视感、学习适应状况、城市文化适应状况、不同教育安置方式中随迁儿童心理适应的优劣,以及是否存在性别差异等方面研究的结论均不同。在研究对策上,以往从家庭、学校、社会等宏观方面提出了一些解决措施,而针对个体适应性特点等微观方面的对策较少。在研究方法上,有关随迁儿童社会适应的研究大都集中于宏观理论的探讨,干预对策、实践研究和个案研究较为欠缺,个别学者针对儿童本身或“家庭和学校”提出干预措施。在研究对象的地属上,随迁儿童社会适应的研究多取样于京津唐、长三角等地,有关珠三角地区的研究鲜有报道。

珠三角是我国外来务工人口最多的地区。资料显示,珠三角的九个市区暂住人口占全省总数的95.9%[3],与此相对应,该地区随迁儿童在全省乃至全国都占有很大比重,根据吴开俊、谢建杜等人的研究推算[4],珠三角地区随迁儿童的规模已超过250万,位居全国首位。随迁儿童到粤就读后,母体文化的连续性被中断,面对迥异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其社会适应问题如何?基于此,以珠三角地区随迁儿童为例,探讨其社会适应问题,揭示相关原因,以引起教育管理部门及有关人员的进一步重视。

二、社会适应与随迁儿童社会适应概念的厘清

国内外学者对社会适应的界定不尽相同,归纳起来,不外乎于以下几个层面:(1)认为社会适应是一种行为适应,是个体或群体调整自己的行为使之能有效适应社会环境的过程。如艾宾浩斯认为,社会适应主要表现为一种行为适应,即个体对外在环境变化时的一种有效应对[5];贾晓波认为,社会适应是指为使个体的某种行为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或个体能够获得更好的发展的适应[6]。(2)认为社会适应的本质是人格的适应,是个体处于压力、困境或欲求得不到满足的条件下,其内在的人格特质就要进行评估,调动已有的心理资源和策略进行有效处理,使其心理或人格保持一种相对平衡的状态。如Gopinath Ranjith采用社会适应自评量表对个体社会功能和抗抑郁特质的测试表明,社会适应可能就是一种人格特质[7]。(3)认为社会适应是一种心理适应,是个体的成长和发展过程中与其所处社会环境的交互作用下的心理适应。如杨彦平基于这一观点,从学习适应、人际关系适应、心理变化适应、生活环境适应和情境变化适应等方面揭示个体心理适应的状况[8]。(4)认为社会适应是一个综合概念,应涵盖心理行为适应、学习适应以及社会文化适应等几个层面的含义。如方晓义认为,社会适应既包括外显行为(学习成绩、行为方式、人际关系等),又包括内隐问题(情绪控制、主观幸福感等)[9];刘明兰认为,社会适应包括心理适应和社会文化适应两个层面。“心理适应指心理舒适、心理健康和对新的文化环境感到满意,而社会文化生活适应则与学习新的社会技能来顺应新的社会文化,处理日常生活问题以及有效地完成工作任务相关。”[10]

由于对社会适应的界定存在一些争议,加之学者们大都仅仅关注随迁儿童社会适应的某些层面或某个点,致使对随迁儿童社会适应的界定有所差别。当前,国内研究者对随迁儿童社会适应性的界定仍未达成一致性的观点。结合林崇德对社会适应的诠释,认为随迁儿童社会适应性是指由于家庭环境、学校因素以及文化背景等条件的变化,随迁儿童行为方式、心理状态随之而改变,进而使自我内心与所处的社会环境的一种平衡[11]。从操作性定义上看,随迁儿童社会适应性应包括两个方面的适应,一个是心理行为的适应,另一个是社会文化的适应。考虑到与学习有关的适应在珠三角地区随迁儿童社会适应中的重要地位,遂将其作为操作性定义的第三个方面加以探讨。

三、珠三角地区随迁儿童社会适应问题的主要表现

1.心理行为适应堪忧

在珠三角地区的调查发现,随迁儿童由于所处的生存境遇,开始出现了人际情感失调、人格个性缺陷及心理行为问题检出率高等特点,具体表现为:不同程度地存在社交焦虑、内心充满着孤独感、处事多从现实出发、自卑而又敏感、个性消极退避、性格内向、精神压抑、缺乏活泼开朗、不愿听批评等心理行为特征。如性格内向(24.35%)、自卑敏感退避(13.44%)、精神压抑(25.31%)、 活泼开朗(14.37%)、自信自尊(12.67%)、说不清楚(10.76%)。与珠三角地区儿童相比,随迁儿童面临着被双重边缘化的压力:一方面他们从边疆或边远落后的农村来到现代化的都市,并成为其中的一份子,却在巨大的城乡差异中被城市社会边缘化[12];另一方面,农村文化身份使其被珠三角地区的主流文化边缘化。随迁儿童在从家乡的主人翁角色到客居他乡的“局外人”角色、从农村族群文化到适应珠三角地区主流文化的过程中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其中,资源分配不公是随迁儿童被边缘化最为集中的表现,这种不公体现在教育、医疗、公共设施使用等各个方面,同在一个城市生活甚至同在一个学校学习却无法享有与本地儿童甚至普通随迁儿童的同等待遇。如珠三角地区随迁儿童由于大都没有当地户口,无法建立学籍档案,学习情况不能计入学校的教学考评,部分学校在评先评优、参加各种汉语方面的竞赛等将其排除在外,使得这些身心尚未成熟且较为敏感的随迁儿童产生了难以愈合的心理伤害,这种伤害体现为与他人相处时的自卑和惴惴不安,也体现为一种消极待事、怨天尤人的心境,甚至还体现为某种敌对、仇视、报复社会的心理行为。除此之外,随迁儿童的父母所从事的职业,除较小部分集中于具有地区特色的餐饮以及运输、中介服务业外,绝大部分则以体力劳动为主,其工作时间长、经济收入低,为了生计无暇照顾其子女的学习生活,疏于对子女的管教和沟通,由于缺乏必要的关心与呵护,随迁儿童往往会产生自卑、意志力薄弱、缺乏安全感、自控能力差、行为偏离甚至违法犯罪等心理、行为问题。

2.学习适应问题突出

该地区随迁儿童大都来自父母受教育程度低及所从事的职业处于社会底层的家庭,父母落后的教育观念以及对教育意义和文化知识的作用认识的偏差,导致对随迁子女的学习重视程度不够或对其教育期望的严重偏离。由于深受特定文化环境的影响,随迁儿童到粤就读后,本应需要家庭储备更多、更好的学习教育资源,需要父母有更多的时间、经历和文化资本来监督、指导其学习,使他们顺利地适应主流文化背景下的教育教学方式,促进更好地学习适应。但普遍较为低下的家庭收入,能够为其提供的学习资源相当有限。对多数随迁儿童而言,只能选择民工学校或指定的城市公办学校就读,与资源充沛、优质的学校几乎无缘。在随迁儿童的家庭内部,缺乏平等的、疏于与父母沟通的、冰冷的家庭氛围以及其父母非科学化的教育观念也同样影响着其学习适应[13]。随迁儿童家长对待子女的学习大都表现为两个“极端”:一个是由于家庭经济不济,子女较多,对随迁子女的学习不管不顾、不闻不问,口头表达支持,内心满是“读书无用论”思想;另一个是对随迁子女学习抱有过高的期望,但教育方式方法陈旧,更多的是延续了农村的教育和习惯,但这种教育和习惯也因其工作忙碌而难以贯彻始终。两个“极端”对随迁儿童的学习适应产生了不利影响,前者导致随迁儿童在学习方面产生了无力无助感,后者则使随迁儿童时常处于焦虑、恐惧和不安之中,如担心学习上不去、考试考不好,等等。长期在“读书无用论”思想的影响下或经常处于焦虑、恐惧和不安的情境中,导致其学习倦怠,出现学习适应问题。随迁儿童就读的学校教育教学条件大都较为落后、师资队伍参差不齐、教学水平不尽如人意、教育管理方式较为陈旧的私立学校,这都是导致个体学习适应问题产生的重要因素[14]。部分就读于公立学校的随迁儿童,因语言文化、生活习性、行为方式、风俗习惯与其母体文化的迥异而难以适应。

3.社会文化适应不良

随迁儿童出生并成长于特定的乡村文化当中,其价值判断、思想观念、行为方式受到特定的农村文化的影响,并形成了一些固有的特定模式,来到经济社会发达的珠三角地区后,面临着多方面的社会文化适应问题:从族群文化到珠三角粤文化的适应、从欠发达的传统社会到经济快速发展的现代社会的适应、从边疆或边远落后的农村生活到现代化都市生活的适应、从家乡的主人翁角色到客居他乡的“局外人”角色的适应、从母体语言文化到该地区主流语言文化的适应、从传统教育到现代教育的适应,等等[12]。就珠三角地区随迁儿童而言,其独特的乡音、生活习性、饮食习惯是不同文化情境下长期形成的文化积淀,这种母体文化转变性适应珠三角地区主流文化不是一挥而就的,需要一个长期的同化与顺应的过程。现实的生活当中,不乏母体文化与主流文化相悖的情形,甚至是主流文化对母体文化传统、习俗、饮食习惯等产生强烈的冲击,致使个体产生诸多不适应,甚至是反感情绪。随迁儿童生长于农村地区,从小对母体文化中的习俗、生活习性、语言文化根深蒂固。然而,地区主流文化的种种表现令其无所适从,以随迁儿童语言文化为例,其家庭的特定语言环境,使其在学习、生活适应方面产生巨大困扰,如浓厚的乡音给其人际交流带来了不便,乡音浓重的随迁儿童在同人交往、与人交流,尤其是在课堂回答问题或提问时,老师和其他同学听不懂他们的话,而使得场面极为难堪[15]。同时,浓重的乡音也使得他们在能讲一口流利普通话或粤语的儿童和老师面前感到自卑,进而导致不敢在公共场合发表看法。来自农村的随迁儿童本身就较为内向和退避,加之他人不能很好地理解他们的语言,可能进一步导致其与周边人的疏离。此外,浓重的乡音使其内心充满了受歧视和嘲笑感。

四、促进珠三角地区随迁儿童社会适应的建议和对策

珠三角地区是随迁儿童的聚集区,其社会适应问题已成为关乎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因素,不容忽视。为此,建议从以下几方面致力于问题的解决。

从政府层面看,中央政府在逐步废除城乡二元户籍制度外,还应加大对西部地区的扶贫开发力度,通过招商引资和中央扶持民族地区的有关政策,结合区域文化和自然风光,大力发展旅游业,积极创办劳动密集型企业,吸引更多的劳动力返乡创业就业,获得可观收入,从根本上解决群体背井离乡以及因此而产生的系列问题。流入地要进一步加大对基层教育的投入,以政府的保障经费为主,多方筹措,大力发展私立教育,并在政策上予以必要的支持;要积极为随迁儿童户籍办理、医疗保险、接受教育等提供便利、做好服务。此外,地方政府还应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工具来改善和提升农民在整个社会中的形象。比如,可策划一些宣传片,以展示农民在中国历史发展中的重要意义及其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正向关系,同时也可以在电视媒体或平面媒体中报道一些凸显农民群体个性优势特点以及为社会主义建设做出积极贡献的典型案例。这样可以进一步增强农民尤其是随迁儿童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减少自卑和受歧视感。

从学校层面看,随迁儿童较多的学校要加大对学校教材体系、课程体系、教学体系和评价体系的改革力度,积极编撰、设置和探索适合随迁儿童心理特点、区域特色和风俗习惯的教材、课程以及教育教学方法。切实把暂无学籍的随迁儿童纳入教学评价体系,并在其参与评优评先和参加各种竞赛方面予以倾斜。学校要加大对教师的培训力度,改善师资队伍水平,提高教育教学能力,有条件的公立学校应尽可能取消对随迁儿童的入学限制,并减免学杂费用,使他们真正享有当地普通儿童的同等待遇。学校还应积极发动普通学生为随迁儿童的学习生活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鼓励其参加集体活动,通过“群际互动”的方式拉近彼此的距离,增进对彼此的了解,改善人际关系,提高学习成绩,消解语言文化的歧视感。此外,学校和教师对随迁儿童的学习成绩下滑不能漠视或歧视,要积极鼓励、主动帮助,切实做好他们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从家庭层面看,随迁儿童的父母要树立科学理性的教育观念,切实摒弃“读书无用论”思想,适度降低对随迁儿童学习的期待,耐心倾听随迁儿童的所思所想,对随迁儿童表现出的不当行为和消极思想要积极引导,切实做到少说教体罚,多投入真情实感。此外,父母要有正确的生活态度,积极面对人生,努力改善家庭经济状况,给随迁儿童营造一个充满活力和轻松愉快的家庭氛围,“家庭中的各种情境包括监护人的言行对儿童都具有较大的暗示作用,会使儿童的行为逐渐与社会规范靠拢,父母的一颦一笑会使之内化为其内心隐性思想或潜在行为。”随迁儿童的父母应不断给自己充电,努力在母体文化和地区主流文化中寻找到一个平衡或契合点,使自我尽早进入角色,为随迁子女做好榜样。此外,家庭尤其是父母要做好与学校联动的工作,切实构建好以“家庭教育为基础,学校教育为主导,社会教育为补充”的联动机制。随迁儿童社会适应问题的解决不是单一力量所能消解的,它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网络工程,需要政府、学校、家庭以及随迁儿童自身的共同努力。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农村大量儿童跟随父母流入了珠三角地区,并面临着心理行为、学习生活、社会文化等一系列适应性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关系到其身心健康和健全人格的形成,与整个城乡社会的和谐稳定密切相关。为此,建议政府加大对农村的扶持力度,促进区域发展,做好舆情引导;学校要加大教育改革力度,并采取“群际互动”方式消解文化冲突;家庭要积极构建健康和谐的氛围,父母应为子女做好榜样,并与学校加强联动。

小学生社会适应问题案例分析 篇2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程编写组

一、小学生学校环境适应不良的案例分析

小学生从幼儿园进入小学后,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他们能否很好地适应小学阶段的学习生活与人际关系,能否很好地适应这种变化带来的压力,对其正常健康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下面通过一名小学生的案例对学校适应不良问题进行分析。

(一)小学生学校环境适应不良的案例

黄愉是某小学一年级的新生,在家中是爸爸妈妈的“掌上明珠”,父母对他非常宠爱,极少批评他。可是,黄愉的父母发现,他自上小学以后,话越来越少,而且吃东西也不如以前。从前那个活泼、调皮的孩子像完全变了个人似的,有时无故乱发脾气,有时早上起来,就嘟囔着不愿去学校。父亲有些担心,就去学校向老师了解情况。老师也说不出为什么,只是觉得他似乎比较内向,不太爱说话,与同学们的交往也较少;一天到晚耷拉着脑袋,无精打采,上课时注意力不集中,也不爱回答问题。父亲问他为什么不积极发言,他说怕回答不正确,挨老师批评。

(二)学校环境适应不良的原因

黄愉同学表现出来的问题实际上是学校适应不良。这种情况,一般在一年级及转校的小学生身上较为多见。产生适应不良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1.情感上对父母过分依赖

现在的小学生都是独生子女,父母在家里对他们过多的溺爱和娇惯,形成了他们对父母强烈的依恋。当他们离开父母进入小学时,面对陌生的环境,就会产生心理紧张和不安,想在教师那儿寻求依赖,而老师不像父母一样围绕自己转,而是要照顾到所有的学生。所以,他们就想逃避这种陌生的环境,回到从前快乐的时光,躲在父母的保护下,便产生不愿意去学校的情绪。2.心理承受力较低

有些小学生,在家里父母事事顺着他们,很少批评,养成了小学生听不进批评的毛病,这样就造成了他们的心理承受力低。而在学校的学习和活动过程中,老师会时常对学生的行为进行评价,或者表扬或者批评。由于他们心理承受力低,受到老师的批评,没有勇气去面对,就采取逃避的态度。上例中的黄愉就是这样,在家中听惯了表扬,到了学校,因回答问题不正确而受到老师的批评,心里很不舒服。想要避免产生这种不舒服的感觉,就不愿在课堂上主动回答老师的提问,或者干脆不愿去学校。3.对学校人际环境的不适应

进入小学,小学生的人际关系与幼儿园相比有了较大的变化,同学之间的关系的处理要比幼儿园时复杂得多。有的小学生由于人际交往能力较低,和同学们的交往不是很融洽,再加上得不到老师更多的关注,所以产生对新环境适应困难。

(三)教育指导措施

教师首先应该找出学生适应不良的原因,并根据其具体状况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才能改变这种适应不良现象。1.指导小学生的交往

学生的学校适应不良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交往状况不佳引起的。首先,教师应该主动地关心像黄愉这样的学生,让他们感觉到老师对自己的关注和喜爱。其次,老师要指导他们与同学多接触、交往,通过各种活动,如游戏、小组活动、自我介绍等,增加他们与同学的相互了解。再次,教会他们交往的技巧,如在与同学交往中要有礼貌,懂得谦让,关心他人等。另外,有意识要求班中的同学主动地与他们交流,关心、帮助他们。

2.培养热爱学校的情感

在学校中的人际关系融洽,有同学老师的关爱,在这样的环境中,小学生就会有了愉悦的情感体验。在此基础上,通过学校的集体活动,如大扫除、爱护我们的校园等活动,使他们懂得爱护学校的一草一木,爱护公物,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获得了健康向上的积极情感,对学校、对班级集体就会有强烈的归属感,对学校的热爱自然增加。同时要注意与父母的沟通,使父母配合学校的教育,改变父母对孩子关爱的方式,不过分溺爱,培养其自主性和独立性,使学生逐步摆脱对父母的过分情感依赖。3.增强心理承受力

小学生面对挫折和批评的心理承受力差,有时也会影响他们的学校适应,需要教师有意识地帮助他们提高心理承受力。教师的教育要以表扬为主,适当施以批评,但是要注意

批评的技巧和言词,不要伤害他们的自尊心。批评的目的是教育他们,而不是打击。要关注他们对批评的情感反应,给予必要的指导。要他们懂得任何人都不是一帆风顺的,任何人都受过表扬和批评,端正对表扬和批评的态度。受到表扬时,要继续努力,争取下次做得更好;受到批评时,要多从自身找原因,努力改进。要帮助他们分析为什么会出现错误,找到原因后如何避免下次不再犯同样的错误。通过这些措施,提高学生对批评的心理承受力和对自我的认识。

总之,对于小学新生,有时会出现像黄愉这样的适应障碍,教师和家长应针对这些小学生的不同情况,采用适当的措施,从情感、意志和行为等方面进行培养,提高小学生的心理素质,使他们更好地适应学校环境。

二、小学生学校规范适应不良的案例分析

向学生系统地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和社会生活规范,是学校教育的基本职责。尤其是对处于社会化关键时期的小学生而言,学会自我控制,遵守集体的规范,是小学生社会适应的重要方面。小学生能否适应学校的规范,形成遵守纪律和规则的行为习惯,关系到小学生学业成功和身心健康发展。下面通过一个小学生案例对学校规范不适应问题进行分析。

(一)小学生学校规范适应不良的案例

李卫是一名小学四年级的学生,爸爸妈妈由于工作忙,很少过问李卫在学校的表现。最近,老师与他们联系,告诉李卫在校的情况,李卫常常迟到、早退,在课堂上捣乱,经常不按时完成作业,学习成绩一直处于中下等,并且调皮、任性,在情绪上经常表现出烦

躁不安,攻击性行为多,经常和同学吵架。

(二)学校规范适应不良的原因

经过调查与分析,李卫实际上是对学校纪律与规范适应不良。这种情况,不仅在新生中而且在中高年级学生身上也会发生。产生这种规范适应不良的主要的原因有以下几方面。1.行为上的坚持性和自制力不足

小学生由于良好意志品质还没有形成,因此,遵守学校规范的坚持性和自制力不足。有的学生缺少纪律和规范的意识,对学校规范和学习要求不屑一顾,按自己的意愿行事,放任自流;有的学生也想遵守纪律,但是行为上不能控制和约束自己。上例中的李卫,意志的坚持性和自制力都比较差,因此,不能控制自己的行为,使之符合学校的规范,因而对学校的规范不能很好的适应。

2.不理解遵守纪律与规范的意义

有些学生对遵守学校规范的意义没有正确的认识,不能将学校的纪律要求转化成指导行为的自觉原则,只是感觉到自己的行为受到约束,想要摆脱这种被束缚的感觉。所以,当面对学校的规范和要求时,有些学生采取消极的态度,违反学校规范,不遵守学校纪律,不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等。上例中李卫的情况就是如此。

(三)指导教育措施

学生出现了对学校的行为规范不适应,不要简单粗暴,一味批评,也不能对其不管不问,放任自流,而是要认清其行为规范适应不良的原因,有的放矢地采取相应的教育措施。

1.有意识地培养意志品质

良好的意志品质是小学生遵守学校行为规范的保证,不良的意志品质常常导致无法适应学校的纪律要求。因此,要注重培养小学生的意志品质。小学生具有良好的意志品质,提高意志的坚持性和自制力,才能使他们克服内外障碍,管理自己的行为,从而遵守学校的行为规范。

2.以情诱导,严格要求

小学生自觉遵守学校规范的能力比较低,单纯硬性地要求学生遵守学校的行为规范,反而会激起学生的逆反心理。教师要注意在提出行为规范要求的时候激发小学生积极的情感,使小学生愿意接受、愿意遵守。例如,要求大家按时上课,就可以告诉学生:如果有人迟到,会影响老师的讲课和大家的听讲,还会让老师担心;只有看到全部同学都在教室,老师才能安心讲课。这样要求的方式,使学生从内心能够接受,往往比单纯的硬性要求更能促进其行为的自觉性。

3.从小事抓起,形成遵守纪律规范的习惯

为了使学生形成对学校规范的适应,教师应当注意从日常小事抓起,通过小事来培养小学生遵守纪律的习惯。如果在日常的一些小事上放松了对他们的要求,当这些小事逐渐演变为习惯,要加以改变就十分困难了。另一方面,教师要不失时机地抓住一些事件,进行深入的分析,让学生明了其利弊,震动学生的心灵,明白小事不小,使他们对教师的要求产生深刻的印象,从而调整自己的行为。

通过这种方式的教育和培养,可以使小学生适应学校规范要求,成为遵守纪律的好学生。

三、小学生人际交往不良的案例分析

由于种种原因,不少的小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存在着问题,甚至存在着人际交往的障碍,影响了他们心理、情感与行为的社会化发展,这种情况值得广大教育工作者重视。下面通过一个小学生案例对学生的交往障碍问题进行分析。

(一)小学生人际交往不良案例

三年级学生杨江,平时傲气十足,对同学不屑一顾,总是认为自己比别人聪明一些,与同学在一起,常常趾高气扬,喜欢指手划脚。如果同学不接受他的意见,他就大发脾气,甚至骂人,弄得同学们对他敬而远之,不想理他。这导致杨江在班级里很孤立,没有人愿意和他交朋友。

(二)人际交往不良的原因

杨江表现出来的是人际交往不适应,小学生出现这种交往不适应的主要原因有以下方面。

1.自我中心的影响

有的小学生自我中心比较严重,他们对外界、他人的认知多从自我的角度出发,在人际交往中受到这种自我中心的影响,认为其他人都应该围绕自己转,因此导致交往不良。就杨江而言,他对自我评价过高,认为自己高人一等,看不起同学,认为别人都要听他的,影响了他与同学的正常交往。

2.不良的情绪和自控力的影响

不良情绪也容易引起人际交往障碍。有些小学生情绪体验强烈而迅速,容易发脾气、冲动;同时,他们的自控能力比较差,头脑还不够冷静,在人际交往中,不能客观地分析问题,不能主动地调整认识上的偏差,不知道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所以容易与他人产生人际交往冲突,周围的同学不能接受他们,出现人际交往障碍。如上例中,杨江平时趾高气扬,动不动就发脾气,骂人,因此同学无法接受他。3.交往技能的缺乏

对于小学生而言,刚刚由以游戏活动为主转为以学习活动为主,由与父母交往为主,转为与同学、同伴的交往为主。在这个转变的过程中,由于没有对他们进行必要的交往技能指导,他们不懂得在新的交往群体中如何正确地认识自己,悦纳他人,因而在与同学的人际交往中出现冲突,影响交往的效能。

(三)教育指导措施

对于小学生人际交往适应问题,教师应予以重视,并给予具体的指导,主要指导措施包括以下几条。

1.改变自我中心的交往观念

改变小学生自我中心的、片面的人际交往观念,使他们对人际关系有一种积极、全面、正确的认知,这是改善和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基础。首先,老师和家长在实施教育时,要让小学生懂得尊重他人,理解他人;其次,在人际交往中运用转换角色的方法,站在别人的立场思考问题,能体会别人的感受;再次,学会欣赏别人,取长补短。教师可以结合具体的交往冲突的例子,引导小学生转换角色,体会对方的感受,冷静地进行自我批评等,使他们不仅仅把人际交往看成是自己单方面的作用,而是同学和伙伴之间的双向互动。2.正确调控情绪,避免人际冲突

积极健康的情绪能促进小学生更好的人际交往。对于小学生在人际交往中的不良情绪,教师应不失时机地引导他们按照当时的情境,对自己的情绪加以调控。即通过让他们进行自我反省、自我评估来认识交往中不良情绪反应的不良后果,避免在人际交往中与同学产生冲突。同时,指导他们在遇到人际冲突情境时,如何运用克制、忍让、注意力迁移等方法进行自我调节,缓解自我情绪,避免不良情绪对人际交往的影响。3.学习交往技能,注意灵活运用

处理人际关系是能力,也是技巧,它可以通过学习和训练来提高。因此,老师和家长应教给小学生一些基本的交往技巧,并根据不同情况灵活运用。

首先,增加与同学的交往频率是亲密关系的一个重要手段。因为人只有通过接触,才能了解;只有了解,才能理解;只有理解,才能建立友谊。而交往频率的增加,是增加接触、了解的重要手段。

其次,要学会真诚关心同学,真正为他人着想。只有对人真诚,才能获得真诚。教育学生不虚伪,不做作,真实地表现自己,才能与他人坦诚相处,进行真正的交流。

第三,要讲究褒贬的方式。人人都有自尊心,因此,在与他人交往时,应注意尊重他人。

批评他人的缺点时要含蓄委婉,不夸大,不使他人难堪;在与别人讨论问题、陈述看法时则要注意谦逊,切忌好为人师,动不动就教训别人;而在赞美别人时,应诚心诚意,实事求是。

第四,要学会聆听。耐心、虚心、会心的聆听,会使人有心领神会之感,而东张西望,心不在焉,不等别人讲完就打断,甚至他说他的你做你的,则使人有“话不投机半句多”之感。如果在交往中还能注意运用一些身体语言,注意交往距离等,则可收到更好的交往效果。

农民工流动子女社会适应性问题初探 篇3

关键词:农民工流动子女;障碍性因素;社会适应性;对策

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31-0120-02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随着改革的深入推进,城市中涌入了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这就是所谓的“民工潮”。农民工通过自己辛勤劳动对城市、农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由于多种因素,不仅农民工自身被城市日益地边缘化,随他们迁徙的子女也遭受着来自城市的各种限制、排斥和歧视,影响着他们对社会的适应。

美国社会学家高斯席德在《发展中国家的城市移民》一书中对“社会适应”做了如下表述:“移民的适应可以界定为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移民对变化了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环境做出反应。从农村到城市常常包含了这三个方面。”[1]

一、现阶段,我国农民工流动子女的适应性障碍的主要表现

1.生活层面

在经济方面,城乡之间的收入和生活水平差别较大,对于农民工家庭来说,进入城市就意味着生活成本的提高,子女教育的花费更是一笔巨大的开支。这种经济上的沉重负担很容易影响到流动子女心理和行为的发展。同时,家庭经济情况也影响到他们的住房状况。在生活环境方面,由于农民工工作的不稳定性,其住所也经常性地变动。调查了解到,有72%的进城农民工家庭有过一年中改变居住地和生活环境的经历,绝大部分流动子女对住所经常变换感到十分苦恼。生活环境的不断变换影响到了流动子女的成长,主要表现在对生人环境、居住和生活环境等方面的适应性障碍。在语言交流方面,日常生活中的方言给流动子女的交往带来了一定的障碍。

2.教育和学习层面

学习适应性是指主体根据环境及学习需要,努力调整自我以达到与学习环境平衡的过程[2]。我国农民工流动子女由于学习环境的经常性变动,学校在某些方面的不公正待遇,同学之间的排斥,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学习信心和学习效果。很多人对学科知识的学习不全面,在课程的掌握上存在“断层”,而且偏科现象严重,对美术、音乐等知识学习很少,在部分学科的掌握上存在“学科空白”。家庭教育是影响孩子成长的一个主要方面,由于大部分农民工文化程度偏低,没有足够能力辅导孩子学习,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孩子的学习障碍。调查发现仅有23%的农民工对流动子女进行课业辅导,但也仅仅局限于小学和初中课程中比较简单的学习内容。

3.流动子女行为层面

调查发现,流动子女的行为问题从广义上讲包括行为和情绪两个方面,在行为方面如说谎、逃学、偷窃、攻击、不听管教、离家出走等,在情绪方面如自卑、失落、不满,有些甚至对市民和社会产生敌视情绪。对于进城的流动子女来说,面对的是一个陌生的世界,城市生活中的人际交往具有功利性,与农村情况不同,他们对城市生活有一个比较漫长的适应过程。在同城市儿童交往过程中,他们深切感受到来自市民和同龄人的排斥,随之他们性格逐渐变得更加内向,行为更加拘谨,甚至不敢、不愿与人交往。

4.流动子女心理层面

农民工子女进入城市后,对城市生活需要一个重要的心理上的适应过程。一方面农民工流动子女自我认知缺乏,对城市没有心理上的归属感。农民工流动子女自我认知的主要渠道是流入城市对他们的行为反应,对流入城市是否有归属感根本上取决于该城市对他们的接纳程度。另一方面,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也对他们的心理造成了巨大的压力。大部分农民工对他们的子女的未来抱有很高的期望,对自己的子女要求过于严格。调查也了解到,流动子女面对父辈们的苦闷、不满和失望也深受感触,在潜意识里他们也认同了不能与城市居民相比较的事实,认为各个方面都低人一等,意识到只有通过努力学习才能改变家庭和他们自身的处境。但现实生活中,由于户籍制度的阻隔,他们不能在流入地顺利地接受义务教育,由于自身经济能力有限,交不起学费而不能继续深造。

二、农民工流动子女社会适应性障碍归因分析

影响农民工流动子女社会适应的原因多种多样,但总的来说包括四个方面,即国家旧有政策的惯性因素、现有的社会性因素、农民工流动子女家庭性因素和流动子女自身的因素。

1.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劳动力流动政策的影响因素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农村劳动力流动政策的发展历史可以分为四个阶段,依次是1979—1983年的控制流动阶段,1984—1988年的允许流动阶段,1989—1991年的控制盲目流动阶段和1992年至今的容许农村劳动力流动并加以规范引导阶段,总的来看,国家对农民工进城务工的政策由强行限制到积极引导,总体趋向于越来越宽松。这为农民工进城务工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但是由于旧有的政策所具有的惯性力量,农民工在就业、子女就学等方面所受到的不公平待遇并没有完全消失,现存的种种限制仍然妨碍着农民工及其子女对城市生活的适应。

2.妨碍农民工流动子女适应性的社会因素

现行的户籍制度在很大程度上表现出户籍终身制、身份世袭制的特征,其存在的弊端严重影响着农民工流动子女对城市的适应。由于户籍的限制,农民工流动子女不能在流入地及时接受义务教育,即便幸运进入了公办学校,也要缴纳名目繁多的各项费用。打工子弟学校,由于设备差、师资力量薄弱、管理和服务欠缺等问题,与公办学校相比差距明显,其办学能力并不能满足农民工子女的需要。市民对进城农民工子女的偏见和歧视是影响农民工子女社会适应的其他社会因素。偏见是在缺乏足够证据的基础上,根据某个群体身份而下的结论[3]。歧视是指由于某些人是某一群体和类属的成员而对他们施以不公平或不平等的待遇[4]。由于偏见和歧视,大多数农民工子女性格内向,思想敏感,比较自卑,不愿与他人交往,严重者对社会和城市市民产生了仇视心理。

3.妨碍农民工流动子女社会适应的家庭因素

经济条件是影响农民工流动子女城市社会适应的主要家庭因素。如前所述,由于经济因素农民工很难为子女提供较好的生活条件和学习空间,所以他们在与城市同龄儿童相比较的过程中很容易产生自卑和失衡心理。家庭教育方式也影响着子女的社会适应,适当的教育方法有助于孩子心理、行为等个性的养成,也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大部分农民工对子女的期望值较高,家庭教育存在极端化的倾向,其严重影响着农民工子女的成长和社会适应。农民工子女家庭结构的差异也影响着他们的社会适应性。调查发现,来自于父母健全的家庭的农民工子女的社会适应性相对较好,而来自于单亲家庭的农民工子女的社会适应能力较差,他们往往自我封闭意识强,对周围的言论比较敏感,在心理上容易产生自卑感。

4.妨碍农民工流动子女社会适应的自身因素

农民工流动子女的自身个性条件影响着他们对社会的适应。性格开朗、容易接受新鲜事物的流动子女,能够比较容易地在城市中找到自己的伙伴,建立自己的人际关系网络,相比较而言他们更容易适应城市的生活。与此相反,性格内向封闭、敏感的流动子女,适应能力相比而言较差,具有较多的适应性问题。除此之外,农民工某些极端的行为也影响着他们对城市生活的适应。近几年来,由于社会经济地位的不平等,资源分配不公,以及遭受到部分市民的偏见和歧视,一些农民工心理失调,产生仇恨情绪,最终引发违法犯罪行为。也有一部分农民工素质偏低,法律意识淡薄,他们在没有生活保障的情况下铤而走险,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行为的结果不仅破坏了社会的和谐,更重要的是加重了市民对他们的偏见和歧视,进而影响了城市对他们及其子女的接纳。

三、改善农民工流动子女社会适应性的对策

农民工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他们是当代最可爱的人,理应受到城市居民的尊重和称赞。消除影响流动子女社会适应的各种障碍性因素,对于整个社会、城乡经济文化的和谐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改善农民工流动子女的社会适应,应着重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进行:

1.改革显失公平的政策和制度

改革显失公平的政策和制度包含四个方面,首先要改革户籍制度,消除户籍制度下产生的城乡差别对待,其次要改革户籍制度基础上产生的有关城乡教育的不同政策待遇,然后要改革户籍制度基础上衍生的城乡居民就业区别对待,最后要改革现行的社会保障制度。我国现行的户籍制度是在计划经济制度下形成的,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户籍制度的滞后性也逐渐显露了出来。因为城乡户籍的不同,造成了城乡居民社会地位等级的差别,最终形成了城市居民对农民工及其子女等级歧视的心态,影响了城市对流动子女的接纳,影响了他们的医疗保险、就学以及将来的就业,只有改革户籍制度,才能给农民工流动子女城市适应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由于没有城市户口,农民工流动子女在接受教育方面与城市同龄人有着不同的政策待遇,同时他们还要缴纳数额不等的各种费用。在现行的户籍制度基础之下,农民工进城务工遭受着很多不公平的限制,这些现象严重影响着农民工在城市的生存和发展,影响着流动子女的社会适应。在二元社会结构中,城乡居民在社会保障方面所享有的利益存在很大的差别,这种差别的存在牢固地维持着城乡分割的格局。应改变针对城乡居民的不同政策和制度。

2.改变造成农民工子女不良适应性的社会性影响

要改变造成农民工子女不良适应性的社会性影响,在社会舆论方面,可以发挥新闻媒介宣传作用,提高媒体宣传的正能量,消除市民看待农民工及其子女的旧观念;要多增加市民与农民工及其子女接触的机会,不断增强双方之间的了解。长期实行的城乡二元政策制度造就了中国今天的二元社会,城乡居民之间缺少直接的接触和交流,他们彼此的了解多是通过大众媒体。市民关注的大众媒体对农民工的报道多集中于消极的、负面的信息,因此农民工在城市居民心中往往形成了不务正业、素质低下、行为偏激等不良形象。要改变这种现象,消除市民对农民工及其子女的不良印象,就必须改变媒体对他们报道的方式方法,同时也要对农民工及其子女加强引导,帮助他们改变一些不良习惯。其次,农民工用人单位,或其所在地区的民政部门要通过多种方式增强市民同农民工家庭成员的相互接触,加深相互之间的了解和沟通,消除一些市民对进城农民工及其子女的歧视和排斥思想,为农民工流动子女创造一个适宜发展的和谐社会。

3.消除影响农民工子女社会适应的家庭障碍性因素

家庭对一个人的成长和个性特点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大部分农民工家庭经济贫困,生活环境不稳定,居住条件恶劣,家庭教育极端化,家长知识水平较低,这些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进城农民工子女对城市生活的适应。针对现实情况,应当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家长的教育意识和教育方法。首先可以加强学校和家庭的交流与合作,通过学校的引导和帮助使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使用正确的教育方法。其次可以帮助家长提高自身的素质,为孩子的成长树立良好的榜样。由于绝大多数农民工文化水平较低,而且在教育和要求孩子的同时,却不能严格要求自己,因而严重影响了农民工子女行为习惯的养成。家长是孩子行为和品格形成的一面镜子,是孩子人生的第一位老师,提高家长的素质有利于流动子女的健康成长。

4.提高和改善农民工及其子女的个人素质

提高流动子女的社会适应,还应当提高进城农民工及其子女的个人素质,使其适应城市的激烈竞争。因此,首先要加强农民工子女的人格培养和道德养成的社会性工作。家庭、学校、社区需要紧密配合,加强流动子女的人格培养和道德养成,最终达到提高他们的城市适应能力的目的。其次要加强对农民工的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民工的群体素质。除了客观存在的不公平政策之外,农民工自身文化程度偏低,自身从业竞争力弱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最后要以用工单位和社区为主体,针对农民工业余生活枯燥单调的现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组织农民工举办一些文娱活动,开展城市文明的讲座和培训,进而改善他们的居住环境。构建面向流动子女的心理咨询和服务机构,有针对性地对其进行心理疏导,提高农民工子女的心理适应能力。

从目前的发展来看,农民工流动子女在短期内转变为城市居民这是比较难实现的,所以农民工流动子女这一特殊群体将长期存在。以往对他们的研究多集中于教育、生活环境、心理表现等层面,但他们的社会适应性问题却没有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然而进入城市后农民工子女所面对的是全新的陌生的环境,对于他们而言,对城市的生活方式、人际交往、社会心理等方面做出适应,对自身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探究并提出对策消除影响农民工流动子女社会适应的各种障碍因素,提高他们的社会适应性,这不仅有利于他们的健康全面发展,也有利于我国社会长期稳定和繁荣和谐。

参考文献:

[1]Goldschider.G.Urbanmigrantsindevelopingnations[M].Westv

iewPress,1983.97.

[2]冯廷勇,李红.当代大学生学习适应的初步研究[J].心理学探新,2002,(1):44-48.

[3]谢晋宇.当代中国农村—城市迁移与经济发展[M].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2000:259.

社会适应问题 篇4

一、动态生命历程视角下“留守儿童”的社会适应问题分析

1.心理适应问题

社会心理学观点认为:当所处的社会环境发生改变时, 个体的认知、情感和行为或多或少都会产生一些变化。[3]由于传统意义“留守儿童”群体心态的脆弱, 进入城市后的“优越环境”令其思想冲突明显, 极易产生非理性的情感和认知, 变得更加自卑、退避、失落, 进而加剧了与社会或周围环境不适应的可能。此外, 部分儿童在充分感受和体验城市所带来的便利后, 却再次返回农村, 过着与城市相差甚远的生活, 如零花钱少、生活不便、饮食较差等。这些又在“留守儿童”内心形成强烈反差, 甚至导致心理失衡, 出现诸多负性情绪。负性情绪如果长期得不到宣泄, 势必导致其心理适应问题的恶性循环。

2.学习适应问题

学习适应是指主体根据环境及学习的需要, 努力调整自我, 以达到与学习环境平衡的心理与行为过程。[4]影响个体学习适应有多方面的因素, 除个体自身因素外, 家庭因素 (如家庭结构、父母受教育程度、家庭经济状况、父母职业性质、家庭氛围、子女个数) 、学校因素 (如学校性质、师资队伍情况、教学设施、课程和相关内容、管理与服务) 等都是非常重要的因素。在动态生命历程视角下, “留守儿童”在不同生存境遇下的学习适应问题较为明显。受家庭因素和教育水平的影响, 不少“留守儿童”不会说甚至听不懂普通话, 进入城市后存在严重的交流障碍, 学习效果较差, 学习适应问题突出。同样, 城乡课程及相关内容的差异也致使不少“留守儿童”不能很好地适应城市的学习环境, 如城市学校基本都开设了英语、音乐等课程, 而大多数农村学校并未开设这些课程。此外, “留守儿童”的动态生命历程导致其频繁择校, 学校氛围、教育环境、教学模式以及人际关系的变化, 都会影响其学习适应的良性发展。

3.文化适应问题

在动态生命历程视角下, “留守儿童”将不可避免地接触城市社会文化, 并由此产生互动。在与城市社会文化的互动过程中, “留守儿童”可能会对新文化的价值观、行为规范、社会规则产生认同, 而对母体文化的价值观、生活方式、行为规范、社会文化具有保留或扬弃。“留守儿童”适应城市社会文化的过程, 从某种度上讲又是逐步解构原有母体文化的过程, 即母体文化被城市社会文化同化的过程。对“留守儿童”而言, 固有的母体文化对城市文化的妥协与平衡, 是需要经历诸多考验的, 是一个较为复杂的心理行为过程。在动态生命历程中, 留守儿童或被父母带到所务工城市, 在历经数年或数月后返回农村。毋庸置疑, 这些“留守儿童”在价值观、生活方式、行为规范等方面均会出现一些不适应。

4.社区适应问题

动态生命历程下的“留守儿童”会因其父母的频繁流动而辗转于不同的社区, 或从农村社区流入城市社区, 或从城市社区进入农村社区。邱家洪认为:“城乡社区具有明显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差异。如城市社区基础设施完备, 居民生活便利。而农村社区交通条件差, 生活极为不便。同时, 受生活条件和文化水平的制约, 农民的生活习惯落后, 大都卫生条件差, 而城市居民则较注意个人卫生。农村居民对血缘关系和地缘关系较为珍视, 而城市居民则具有相对民主和独立的意识。受经济、文化、职业等方面的影响, 城市居民的社会行为受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等约束, 而农村居民的社会行为则主要受社会人伦、宗教观念等因素影响。”[5]诚然, 城乡社区的文化差异无疑会使个体产生一些文化和心理方面的适应问题。

二、促进“留守儿童”社会适应的建议和对策

从动态生命历程视角看, “留守儿童”生命历程中每一阶段属性的社会适应状况都会因资本或资源的差异、亲情关系的断裂而发生改变。为此, 本研究从政府、家庭、学校、社区等方面入手, 构建“四维一体”的教育服务系统, 不断促进“留守儿童”的社会适应能力。

1.给政府的建议

一是加大农村基础教育投入, 促进城乡教育资源平衡发展。政府应继续加大对农村基层教育的投入, 真正把资金用在改善教育教学环境、培育农村师资队伍上, 不断促进城乡教育资源的平衡发展, 确保“留守儿童”不会因教育资源或资本的差异而产生学习适应问题;二是抓紧落实学生学号终身制。学生自入学之日起, 由教育部分配一个伴随个人学习生涯的终身制学号, 并建立相应的数据库。这样更有利于对频繁流动儿童的管理;三是逐步改革当前的就学制度和户籍制度, 确保动态生命历程视角的“留守儿童”同城市儿童一样, 享受相应的市民待遇;四是大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进农村、进家庭、进头脑。应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契机, 不断丰富农村图书室的图书资料;积极引荐相关专家、学者赴农村开展文化讲座活动, 不断转变“留守儿童”对错误观念的基本认知, 引导其崇尚积极向上、文明高雅的先进文化。

2.给家庭的建议

一是加强亲情间的交流沟通, 弥补“留守儿童”亲情关系的断裂。由于动态生命历程视角“留守儿童”的监护人会因其流动而发生变化, 应采用多种方式不断加强“留守儿童”与曾经监护人的沟通交流, 以缓解“留守儿童”相思之苦;二是积极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家庭中的各种情境包括监护人的言行对儿童都具有较大的暗示作用, 会使儿童的行为逐渐与社会规范靠拢。”[6]家庭成员的一颦一笑、一言一行都会对“留守儿童”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尤为重要; 三是努力改进教养方式。由于“留守儿童”的父母及其监护人的受教育程度不高, 对“留守儿童”大都采用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 这非但达不到预期效果, 反倒加剧了其心理问题产生的可能。因此, 监护人应多鼓励“留守儿童”, 多关心其所思所想及自尊发展, 经常询问其学习和生活情况。同时, 与其交流时多采用朋友式的口吻, 在其问题出现时多以开导和鼓励为主。

3.给学校的建议

一是建立“留守儿童”学生档案。自学生入校之日起, 就给“留守儿童”建立一个能准确反映其学习状况、心理发展、思想动态及家庭状况等方面的动态成长档案, 并安排专人负责。“留守儿童”的动态成长档案将随“留守儿童”的流动而流动, 这为新学校全面了解其成长经历提供了可能;二是积极开展结对帮扶活动, 构筑亲情关爱系统。如可以通过优帮差、大帮小、城帮乡、师帮生等结对帮扶方式[7], 让“留守儿童”在接受他人的帮扶中体验真情所在, 以此不断提升“留守儿童”的心理安全感及学习适应水平;三是更加关注频繁流动的“留守儿童”。教育工作者应更加关心和关注频繁流动的“留守儿童”, 通过沟通交流、座谈探讨等形式深入其内心, 了解其社会适应现状, 对适应不良的“留守儿童”可进行个别心理咨询;四是切实加大对兼任德育或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培训力度。农村中小学的德育或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大都没有专任教师, 相关工作均由其他学科教师兼任, 工作任务繁重。因此, 在对其进行培训时, 既要确保其业务能力得到较大提升, 又要努力培养其积极的工作态度。

4.给社区的建议

一是社区工作人员应加强与“留守儿童”父母和监护人的联系, 及时了解“留守儿童”生存境况, 为开展有针对性的帮扶提供有效依据。二是建设好“留守儿童”家庭档案, 内容主要包括基本信息、监护人的姓名及电话、就读学校及班主任电话以及其父母务工地点及联系方式等, 家庭档案应根据其父母的流动而及时跟进。三是动员社会力量为“留守儿童”服务。动员社区假期返乡大学生或青年志愿者为“留守儿童”补习英语等课程;动员社区退休干部, 为“留守儿童”提供安全教育方面的培训;动员文艺分子搭建平台、搞文艺演出, 以繁荣农村文化事业, 营造良好的社区文化氛围;动员社区其他非盈利组织, 为贫困“留守儿童”提供必要的学习资金;动员各级各类媒体关心关注“留守儿童”的生存境况;动员或邀请相关专家学者提供专业性的心理卫生及健康保健方面的辅导。四是积极配合教育、妇联、团委、医疗、民政、综合治理、派出所等部门及有关科研机构做好“留守儿童”教育保护工作, 为其创造良好的社区活动条件。[6]

5.构建政府、家庭、学校、社区“四维一体”的联动机制

当前社会背景下, 解决动态生命历程视角“留守儿童”的社会适应问题是一项复杂系统的工程, 任何一个组织或团体的单项行动都难以有效根除。只有当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区教育及政府关怀共同发挥作用时, 教育才能发挥其最大功效。[7]在现行的就学制度和户籍制度还难以破除的条件下, 政府应继续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支持力度, 促进教育教学水平稳步提高。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营造和谐的农村社区环境。此外, 加强家庭、学校及社区的互动, 才能全面了解“留守儿童”的情绪发展、心理健康及思想状况。因此, 要切实缓解“留守儿童”因频繁流动而产生的社会适应问题, 政府、家庭、学校和社区应通力合作, 形成“四维一体”的联动机制, 真正发挥应有功效。

摘要:近年来许多学者对“留守儿童”的社会适应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以往对“留守儿童”社会适应的研究大都基于静态和共时态的视角, 忽略了“留守儿童”及其父母的动态生命历程。在动态生命历程视角下, 不同生存境遇的“留守儿童”可能存在着严重和复杂的心理适应、学习适应、文化适应及社区适应等社会适应问题。应通过构建政府、家庭、学校、社区“四维一体”的联动机制, 不断促进“留守儿童”的社会适应性能力。

关键词:留守儿童,社会适应,动态生命历程,联动机制

参考文献

[1]刘维涛.我国农村留守儿童超6 000万[N].人民日报, 2013-05-11.

[2]唐有财, 符平.动态生命历程视角下的留守儿童及其社会化[J].中州学刊, 2011 (4) :108-113.

[3]崔丽娟, 才源源.社会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23.

[4]冯廷勇, 苏缇, 胡兴旺, 等.大学生学习适应量表的编制[J].心理学报, 2006, 38 (5) :762-769.

[5]邱家洪.城乡统筹进程中的文化冲突与融合[J].农业现代化研究, 2009, 30 (3) :314-317.

[6]叶敬忠, 杨照.关爱留守儿童——行动与对策[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8:199.

社会适应问题 篇5

【关键词】大学毕业生 就业压力 适应社会

【摘要】随着高校扩招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大学生就业面临挑战。就业问题直接关系到大学生切身利益,关系到社会稳定、科教兴国战略实施和综合国力提高,然而就业难使大学生担负着沉重压力。因此,采取措施缓解大学生的就业压力,提高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对于社会、高校及大学生自身发展都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就业是每个大学生都要面临的重大抉择,始终是大学生最关心和最忧心的问题。十年的寒窗苦读就为了以后有一份好的工作,为了这样一个小小愿望的实现,残酷的社会现实为即将就业的大学生们出了一份耐人寻味的考卷,就业、适应社会等问题摆在了他们面前。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社会竞争日趋激烈,社会对人才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现状

20世纪90年代后期,中国教育开始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发展。根据教育部统计,2011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总规模约为675万人,比2010年实际招生增加了13万人,增幅约2%。据全国就业会数据显示,2011年应届毕业生规模是本世纪初的6倍还多。毕业生数量逐年递增急剧膨胀,使就业竞争变得更加严峻。

二、大学生就业压力的类型及分析

(一)就业压力类型

1.高校毕业生面临沉重的物质压力

伴随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大学毕业生在求职中的费用引起社会关注,而大学生求职成本也在逐年增加。调查显示,2009届本科毕业生平均求职成本为1207元、高职高专为1061元,同比增长了1%。这对于还是纯消费者的高校毕业生来说,无疑带来了沉重的物质压力。

2.高校毕业生面临强大的精神压力

适度的压力能激发人的潜能,提高工作效率,但过大的就业心理压力会影响大学生正常生活和就业进程。大学生的心理压力主要表现为心理冲突和心理障碍。一些大学毕业生由于对社会和自身认知能力不足,使期望的就业城市、工作薪酬、就业单位与现实不符、个人兴趣爱好与工作性质不对口等问题产生心理落差,另一些大学毕业生对就业、考研、考公务员等选择把握不定,产生顾此失彼的矛盾心理。

(二)当前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产生的原因

1.社会环境对就业压力的影响

(1)政治经济环境产生的影响

高校毕业生现行就业制度、户籍制度、干部人事制度与市场就业机制还不健全。地区就业政策和经济发展不平衡影响毕业生对就业地的选择,进一步加剧结构性矛盾。从国内来看,我国产业结构由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技术密集型产业转移,劳动力市场对复合型高素质人才的需求量明显提高。从国际来看,2008年金融危机使大学生就业问题受影响程度加深。

(2)劳动力市场供需矛盾的影响

我国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需要大量毕业生,但一方面,工资待遇相对较低、发展空间较小,部分企业用工不规范;另一方面,用人单位对大学生择业存在诸多偏见和歧视,主要表现为:性别歧视、名牌效应、户籍制度限制及对乙肝病毒携带者歧视等,这些因素都减少了毕业生择业机会,导致毕业生就业压力增大。

2.高校人才培养机制与社会需求脱节

专业设置、教学模式不适应市场需求,高等教育近年快速发展,但学校专业设置和调整与市场化就业模式产生结构性矛盾,部分高校仅从招生角度出发,冷热专业迅速转换造成供给结构严重失衡。不少专业过于细化,教学模式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高校就业指导体系不健全,目前,我国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与整体教学模式相脱离。就业指导教材缺乏、指导方法单一,信息落后,从业人员非专业化,使得就业指导工作效果不佳。与西方国家相比,我国就业指导仍停留在指导层面,对大学生职业意识、就业心理的指导,就业渠道的开辟仍不能满足市场化择业所需。

3.大学生自身能力和心理素质差

大学生职业素质与用人单位的要求不符,随着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升级,对实用型、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多。当代大学生普遍年龄偏低,社会阅历少,学习知识过于理论化,思维模式化,协作能力、管理能力、社会责任感等欠缺。大学生就业心理素质差一些大学生由于家庭背景、社会经历、性格等因素,工作缺乏耐力,情绪易波动,不能客观冷静分析问题,使其处于极度敏感状态,这种状态抑制了大学生自身潜力的发挥,对择业产生不利影响。

三、大学生在适应社会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 1.未达成自我同一性

对自己的职业目标、需要、价值观以及自身特点等没有明确地认识;在就业时不能正视自己的能力、素质和择业的客观环境,不能对自己有一个客观、清醒、全面的评价。因此,他们在职业选择时往往是茫然、犹豫不决、反复无常、见异思迁、躁动不安,不能主动、独立地获取职业消息、筛选目标、规划职业生涯,也不能解决就业中的问题,做出正确的决策。在求职中不考虑自己的兴趣、专业等特点,盲目听从或跟随别人的意见以及盲目寻求热门职业的现象。持有这种心理的毕业生往往脱离自己的实际状况,跟在别人的后面走,如在就业市场中哪个摊位前人多他们就往哪里去,别人说什么工作好他们就寻求什么样的工作,而全然不顾自己的能力和现状,不会扬长避短。一些毕业生自己不去找工作,只等着父母和亲朋好友出面四处奔波,到处找关系、托人情,甚至还怀恋过去那种统包统分的制度,希望学校解决就业问题。当别人为自己找的工作不和心意时就大发脾气,抱怨父母或学校。还有不少毕业生由家长陪着参加供需见面会,职业的好坏完全由父母决定,缺乏自主择业的能力。

2.就业挫折承受力差

不少大学生在求职时只想成功,一旦遭受挫折就会像泄了气的皮球,一蹶不振,陷入苦闷、焦虑、失望的情绪之中不能自拔。他们对求职中的挫折既缺乏估计也缺乏承受能力,不能很好调节自己的心态,也不会通过总结求职中的经验教训来获得下一次的成功。自主择业给大学生提供了就业的自由及通过竞争获得理想职业的机会。但当大学生真正面对激烈的竞争环境时,也有许多人表现出缺乏信心、缺乏勇气,求职时战战兢兢、顾虑重重、畏首畏尾,不敢大胆自荐。结果是有压力没勇气,不能真正向用人单位展现自己的竞争实力错过机会,在竞争中陷入了不战自败的境地。

3.心理偏执与人际交往障碍

大学生就业中的偏执心理有不同的表现。①追求公平的偏执。大学生要求公平的竞争环境,对一些不良的社会风气感到气愤是正常的,但有一些大学生表现为对公平的过分偏执,将自己求职中的一切问题都归结于就业市场不公平,以致给自己的整个求职过程都笼罩上了

心理阴影。②高择业标准的偏执。大多数毕业生对求职有过高的期望,不过多数人能通过在就业市场的体验,客观地认识和接受当前的就业现状并调整自己的择业标准。但仍有大部分大学生固执己见,偏执地坚持自己原来的择业标准,甚至宁愿不就业也不改变。③对专业对口的偏执。一些大学生在就业时过分追求专业对口,不顾社会需要,无视专业的伸缩性、适应性,只要是与专业有一定出入的工作就不问津,只要不能干本专业就不签约。这样就人为地减少了自己就业的机会。有些大学生缺乏基本的人际交往能力。如有的在求职过程中过于怯懦、紧张,不敢在用人单位面前表现自己,甚至连面试也不敢去,常常一开口就面红耳赤、语无伦次。还有的在求职中不会察言观色,不懂得照顾别人的感受,不懂人际交往的礼貌礼仪。

4.害怕竞争,拒绝长大的心态

当代大学生出生于、成长于、发展于改革开放的时代,受市场经济的影响比较大,竞争意识普遍较强。然而,也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虽然在总体上是肯定竞争的,但往往只是抽象地肯定,一旦涉及到具体问题,涉及到自己,则显示出害怕竞争的意识或心态,害怕竞争中的失败,担心选择带来的风险,畏惧探索中的困难,躲避一切可能给自己带来损失的事情,囿于选择“安宁”和“稳定”。5.存在个性缺陷

一些毕业生在求职中常会产生自卑心理,对自己评价偏低,他们总是以为自己的水平比别人差,单位要求很高自己肯定达不到,自己能力不行等等。就业中的自卑一般产生于以下一些情况:首先是一些冷门专业的学生看到就业市场寻求自己专业的单位少、待遇差或在求职中遭冷遇,就容易悲观失望;其次,一些性格比较内向、不善言辞的大学生看到其他应聘者口若悬河,自己什么也说不出来也会自惭形秽;再次,一些在校成绩与表现一般的大学生看到别人的自荐书上奖励、证书、成果一大堆,自己什么也没有,也容易自我贬低;最后,一些女大学生在就业遭受到用人单位的歧视后也会自怨自艾。总之,自卑的大学生不敢正视现实,对自己的长处估计不够,怀疑自己的能力,不善于发现适合自己的职业岗位,在对自己的抱怨、贬低中失去了求职的勇气。自卑的反面是自大,而且两者有时会相互转化。一些专业较好、就业资本较雄厚的大学生容易从自信变为自负。还有一些大学生是脱离实际的自大,他们既缺乏对自己的客观认识,也对就业市场、职业生活缺乏了解,一切都凭自己的主观想象。

四、解决大学生适应社会问题的基本对策

(一)加强形势和政策教育,帮助大学生形成合理的择业期望

形势政策教育,是高等学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形势与政策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生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是每个学生的必修课程,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担负着重要使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三)加强就业指导

引导大学生到基层到农村建功立业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是大学生充分就业,就业稳定和职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在当前大学生就业过程中,一部分大学生没有岗位需要,一部分用人单位招聘不到毕业生,有的毕业生掌握着许多用人单位有效需求信息,却不积极就业,有的毕业生手里却没有任何需要信息。“无业可就”与“有业不就"现象并存。加强就业指导有利于解决这一矛盾。

(四)积极发挥社会作用

1.改革现行就业制度,拓宽就业渠道

政府通过相关政策改革现行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户籍制度、干部人事制度使其与市场就业机制相适应,消除地区间流动限制,实现人才资源的优化配置。建立统一规范的就业失业登记制度,为高校毕业生服务管理提供便利。政府加强实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等项目,引导大学生深入欠发达地区,鼓励中小企业吸纳毕业生,提高其社会责任感。

2.加大对高等教育投入力度,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

政府要紧紧围绕国家“十二五”规划要求,加大对高等教育投入力度,保证高等教育快速健康发展。通过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广泛挖掘创业信息,建设创业基地和人才培养基地,形成高校以创业带就业的发展方向,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完善小额贷款担保程序,解决毕业生创业技能和资金问题。

3.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加强社会舆论宣传

建立健全大学生就业渠道,通过针对性的法律规范人才市场、中介等服务体系和秩序。对于困难家庭的大学生,政府制定援助政策给予扶助。利用媒体积极宣传国家出台的大学生就业创业相关政策。与政府、学校和家庭共同为大学生创造良好的择业环境。

(五)深化高等教育改革

1.加强教育体制改革

高校应根据市场信息反馈,推进教育教学内容、方法和评价制度,探索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有效途径和方法,积极谋划和部署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等所需的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工作。加强对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体系建设;优化新型教学方法,加强引导大学生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开展创新型人才培养新模式,夯实专业基础,培养人文素养和创新精神;建立统一评价制度,将各项素质纳入大学生评价范围;改进高等教育管理方式,推进行业、地方与高校共建,建立产学研联盟长效机制。

2.就业指导力争与市场需求相适应

高校应重视就业指导工作,将就业辅导贯穿于整个大学阶段,引导大学生客观的评估自己,深入分析职业行业发展现状、区域经济特点,使大学生明确长短期职业目标,做出科学的职业规划;提高从事就业辅导人员的专业素质;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开展创业指导讲座。

(七)发挥毕业生自我调适的作用

1.努力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准备

科学的职业规划有助于大学生培养正确就业观念,提高对未来社会的洞察力,从而根据市场需求不断改善自己。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要面对现实,坚持以贡献社会为导向,将个人与社会需求相结合,使自己在择业中处于积极主动地位。大学生应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不断提高自己学习能力,将在校学习专业知识运用到工作中并创造价值,提高职业素养。转变就业观念,拓宽就业领域,树立灵活就业观念,培养自主创业能力和创新精神。

2.积极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大学生要做好就业心理准备,在职业规划上要正确的评价自己。一是要对自身的知识、能力、品德等做综合性的客观评价;二是要考虑自己择业是否符合所学专业;三是要考虑专业在社会的需求量;四是要考虑用人单位对求职者的具体要求。大学生要注重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积极参加学校举办的就业心理健康指导课程、讲座,提前做好对社会就业的心理认知,提高综合素质,减轻就业压力。毕业生结合自身优势和不足,总结经验教训,面对现实,不断历练自己,增强就业信心。

参考文献:

[1] 刘丽.当前大学生就业现状与对策分析[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2011.35(3)

[2]李建春.大学生就业问题与对策分析[J].广西职业技术学院.2008(20)

[3]李胜强.大学生就业压力的类型及分析[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1.32(2)

[4]王伯庆.大学生求职决胜宝典[R].北京:麦可思研究院.2011(1)

社会适应问题 篇6

关键词:农民工;适应问题;社会支持

1、农民工城市适应中存在的问题

经济适应问题:农民工要想扎根城市,在城市中立足,非常关键的就是经济适应。目前,就业市场是农民工在经济方面所受到的主要限制体现。城市中的劳动力市场可以分为两种,中高端劳动力市场和低端劳动力市场,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劳动者的素质、城市工种等等;这两种劳动力市场在工资方面有着特别大的差距,低端劳动力市场的工资收入要远远低于中高端劳动力市场,而农民工因为文化知识、专业素养等方面的局限,只能够从事低端劳动力工作,他们所获得的经济收入可能只能够维持基本的生存,不能够有效的提高他们的经济生活水平。

社交适应问题:农民工在融入城市的过程中,虽然部分的农民工会可以的模仿城市居民的语言和穿着搭板,但是,他们依然没有一个固定广泛的社交圈子。农民工在城市中,社会地位不高,他们与城市的关系其实就是雇佣关系,那么就无法有效的进入城市的社会空间和政治空间。农民工与城市居民基本上没有交流,农民工只是与自己的老乡、亲戚或者同时进行交往,这样就难以建立次级关系网。

心理适应问题:虽然近些年来,国家在政策上给予了进城农民工一些鼓励和支持,农民工的收入也在逐步提高。城市居民的综合素质越来越高,他们了解到农民工为城市建设和生活服务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并且也没有象过去一段时间内那么的排斥。但是,还是有很多的城市居民没有从心理上真正的接受农民工。

2、农民工融入城市的社会支持途径

政策支持:要想使农民工产生对城市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就需要在社会分层体系让农民工群体占有相应的位置,获得一定的地位和资源。主要可以从这些方面来实现:一是在户籍制度方面,需要以市场经济发展为导向,对其逐步的进行完善;首先需要对现行的户籍制度进行改革,对户籍制的身份定位功能进行逐步的削弱,让在城市中拥有固定住所和稳定职业的农民工能够办理户口,不能让职业转换领先于农民工的身份转换,逐步的建立一元户籍制度,从而让农民工获得与城市市民一样的国民待遇。其次,还需要对户籍制度的配套制度进行逐步的改革,让农民工享有同样的各种待遇,比如子女的入学、劳动就业方面以及社会保障等,同时,还需要将社会福利公平化,不能让城市户口享有太多的优惠,从而实现城市居民和农民工的主体平等。二是在就业制度方面需要改革,首先需要改革城市部门的劳动就业制度,对目前就业中不合理的限制进行逐步的削弱和取消,劳动力市场要向城乡公平开放;其次,需要对劳动关系进行规范,对各个方面的监管制度进行完善,比如劳动合同、劳动保护以及工资支付等等。三是要逐步建立和完善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制度,针对农民工群体的职业特点,建立相应的医疗保证制度和工伤保险制度等等。同时,还需要在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中逐步的增加农民工群体。

主体融入:其实,农民工要想融入到城市中,关键还是在于自身。农民工需要增强自己的自觉主动性,努力学习,提高自己融入城市的本领和技能。相关单位还需要定期经常的对农民工进行教育,增强他们的市民化意识,逐步的提高农民工的法制责任意识和自強意识,不断的提高自身的综合修养。大部分的农民工,不能融入城市的一个很重要原因就是在心理角度上,没有认同市民身份;农民工疏远城市居民是件不好的事情,很容易导致一些摩擦和冲突;针对这种情况,农民工就需要积极的与城市居民进行交流和交往,由开放式团体网络替代传统的内聚式团体网络,增强适应城市生活的能力。对于社区举办的各类活动,农民工要积极的参与,与市民进行积极的互动和交流,深入的了解城市的生活方式、文化价值和行为习惯等等。同时,与市民进行积极的交流和沟通,也可以更好的发现新的资源和信息,找到一些新的机会,从而努力的向上流动。

市民融入:农民工融入城市的过程,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改变社会身份,向市民角色进行转换。农民工除了需要转变生活方式、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还需要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比如文化冲突、文化适应和文化创新等等。在这个过程中,农民工需要有自我调试的能力,城市外部赋能也同样的重要。由于,我国一直实行的是城乡二元结构,那么在制度上农民就处于比较低的等级,城市居民普遍歧视农民工,虽然认可他们的劳动成果,但是不愿意让其享有同等的权益。在工资方面,农民工也低于城市居民,城市居民排挤和压制农民工的现象一直存在,这样农民工融入城市社会生活就又增加了一个阻碍。因此,农民工融入城市,除了自身的努力,市民的努力也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就需要对市民正确引导,让其公平的看待农民工,不能让其在心理上优于农民工,在心理上要充分的认同和接纳。我国全社会要认识到农民工在城市建设中做出的巨大贡献,甚至是牺牲,认识到如果城市中缺少了农民工,那么就会影响到正常的生活和工作,要一视同仁城市居民和农民工,保证这两种群体享有的待遇是一样的。采用各种手段来进行思想宣传和教育,从而让农民工的社会生活环境更加的宽松和平等。

3、结语

农民工融入城市,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它需要多个方面都为之努力;全社会都需要认识到农民工在城市建设和发展中做出的巨大贡献,采取各种手段来让农民工的社会生活环境变得更加的平等和和谐。(作者单位:西南大学政管院)

参考文献:

[1]王俊恒.农民工城市适应问题及社会工作介入研究[J].江淮论坛,2012,2(6):123-125.

社会适应问题 篇7

一、当前农民工状况和农民工的界定

根据国家统计局抽样调查结果,2014年全国农民工总量为27395万人,比上年增加501万人,增长1.9%。其中,外出农民工16821万人,比上年增加211万人,增长1.3%;本地农民工10574万人,增加290万人,增长2.8%。从这些数据我们可以发现农民工的数量还在增长,而随之而来还有农民工的城市适应问题。农民工是我国特定历史阶段的特殊群体。《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2006)对农民工是这样界定的:“农民工是在我国改革开放和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涌现的一支新型劳动大军,他们的户籍仍在农村,主要从事的是非农产业,有的在农闲季节外出务工、亦工亦农,流动性强,有的长期在城市就业,已成为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中的农民工是指工作在城市,但户籍依然在农村并且依旧务农的人口。

二、社会工作视角下农民工城市适应问题

社会工作以优势视角来看待农民工的城市适应问题,社会工作者不把农民工存在的问题简单地看作问题,而是相信农民工有抗逆力,存在能够自我解决问题的潜力,社会工作者不仅帮助农民工解决当前存在的城市适应问题,更注重农民工日后的发展,帮助他们学习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实现助人自助。社会工作运用专业的知识和方法,综合运用个案工作、小组工作和社区工作三大工作方法解决农民工的城市适应问题,同时开展企业社会工作、家庭社会工作学校社会工作,解决农民工的工作问题、生活问题、家庭问题和子女教育的问题。

三、农民工存在的城市适应问题

农民工是城市的弱势群体,不同于农村的生活会给他们带来很多不适。城市的生活水平比较高,导致他们经济困难;由于文化水平低,维权意识缺乏,他们的权益时常受到侵犯;户籍管理制度影响着他们子女入学,同时子女的城市适应问题也困扰着他们;城市紧张和冷漠的人际关系导致他们人际交往困难,与此同时,繁忙的工作也给他们带来了身体和精神上的压力。具体表现在五个方面:

第一,经济困难。农民工多从事低收入的工作,薪酬不高,而不同于农村,城市的消费水平普遍偏高,物价较贵,低手难以支撑高消费,这给农民工的的生活带来了很大困难。

第二,权益受侵犯。农民工的文化水平不高,法律知识淡薄,维权意识比较低,时常发生讨薪难、权益受损的事件,而且受限于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农民工子女的受教育权利时常得不到保障。

第三,子女教育难。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农民工子女接受教育的门槛,大多数农民工子女在民办学校学习,教学质量不高、校园存在安全隐患等,农民工子女接受平等的教育。

第四,人际交往难。随着社会的经济发展,现代社会的竞争机制,使得人们在职业交往关系中往往面临诸如利益分配矛盾、职位变动所带来的压力以及对失业的担心等问题,影响人际交往关系的正常发展,造成人与人之间的紧张和冷漠,同时城市中还存在的歧视,这些都使得农民工的交往出现困难。

第五,健康和精神生活无法保障。农民工的工作环境十分不好,条件恶劣,环境差,这十分影响农民工的健康,同时由于工作繁忙,又缺乏娱乐性活动,农民工的压力大,缺乏心理和情感的支持。

四、社会工作介入农民工城市适应问题的路径

社会工作拥有专业的知识,综合运用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三大方法解决农民工的城市适应问题,同时开展企业社会工作、家庭社会工作学校社会工作,进一步解决他们的问题。

第一,开展个案工作。社会工作者给经济困难的农民工提供帮助,利用相关政策,衔接政府资源,寻求政府帮助;社会工作者给工作压力大,存在心理问题的农民工提供个案服务,进行心理疏导,保持身心健康。

第二,开展小组工作。把有类似问题的农民工组织起来,成立小组,通过小组活动,让他们能够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引导他们逐步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自我解决的能力,同时,在小组内建立支持网络,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第三,开展社区工作。制定小区的长期发展规划,整合社区内的资源,定期开展针对农民工的小区活动,促进农民工及其子女融入社区,同时在社区内普及相关政策和法律维权知识,提高农民工的维权意识,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

第四,开展企业社会工作。在农民工工作的相关企业,开展社会工作,协调企业内的人际关系,缓解农民工的工作压力,注重人文关怀,同时开展法律维权,保护农民工的权益,动员和整合各种社会资源,解决生活困难、子女入学难等问题,提供相关服务。

第五,开展家庭社会工作。社会工作运用家庭治疗的方法,解决农民工夫妻关系、亲子关系等问题,促进夫妻间的和谐相处,开展亲子活动,增进亲子互动,促进感情交流,推动农民工建立和谐家庭关系。

第六,开展学校社会工作。学校引入社会工作,解决农民工子女在学习、心理、交往等方面的问题,疏导农民工子女的情绪,缓解心理不适问题,提高自信;同时成立学习小组,帮助农民工子女学习,开展学校活动,增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促进农民工子女融入城市。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农民工进城务工,寻求更多的就业机会,但城市生活不同于农村生活,农民工进入城市后会产生很多适应问题,那么面对农民工的城市适应问题,我们该怎么办呢?社会工作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帮助社会中的弱势群体解决困难,实现助人自助。社会工作者相信农民工有自己的潜力,能够自己解决问题,这为农民工城市适应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在分析当前我国农民工城市适应问题状况的基础上,提出了社会工作介入农民工问题的路径,为解决当前的农民工问题提供新的视角。

关键词:社会工作,农民工,社会工作介入,城市适应

参考文献

[1]黎古秀.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的农民工的权益保障问题研究[D].成都:电子科技大学,2009.

[2]关信平.社会工作介入农民工服务:需要、内容及主要领域[J].学习与实践,2010,04:91-99+142.

[3]王红艺.企业社会工作介入农民工服务:内容和推进模式[J].社会工作(学术版),2011,10:37-39+42.

[4]王颖鹏.农民工工伤保险供给现状及社会工作的介入空间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2.

[5]王俊恒.农民工城市适应问题及社会工作介入研究[J].江淮论坛,2012,06:144-147.

[6]沈淑阳.社会工作介入新生代农民工城市适应问题的实践探索[D].郑州大学,2014.

[7]包福存.社会工作视角下流动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研究[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6:62-64.

社会适应问题 篇8

1 会计法与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适应性问题

1.1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 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并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为真实准确反映市场的供求关系, 必然对会计行业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我国现行的会计监管体系由单位内部、社会和政府进行三位一体的监督, 但会计人员作为是单位的雇员, 在日常管理业务处理中常处于各种利益冲突的中心。所有者、债权人、经营决策者和政府出于各自不同的利益考虑, 对财务分析信息有着各自不同的要求。而会计人员直接服务于管理层, 常处于行业规定和管理层要求矛盾选择中。单位监督流于形式, 社会监督薄弱, 政府监督越位或缺位, 是造成会计信息失真等各类问题发生的主要原因。

1.2 会计核算体系问题

十八届三中全会将财政改革作为一个改革重点领域, 行政事业会计核算体系变革较大, 如部门预算改革、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公务卡管理、政府采购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权责发生制的综合财务报告制度等一系列改革的推进, 现行《会计法》对此方面的规范仍较为粗放。同时, 近年来“电子商务”、“网络商店”迅速崛起, 改变着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互联网的发展对许多学科都产生了影响, 也为会计带来了新的课题。对类似互联网虚拟商店性质的企业, 方式更灵活, 与传统财务会计理论的假设, 即会计主体假设、持续经营假设、会计分期假设和货币计量假设均有较大的区别。因此, 从会计核算的角度来看, 《会计法》为更好地适应当前经济发生形势, 促进会计核算管理更加清晰, 均应加以补充和完善。

1.3 会计信息质量问题

会计报告是所有者了解报告单位基本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重要依据, 《会计法》总则第一条即提出“保证会计资料真实、完整”, 而近年来会计信息失真案件层出不穷, 带来较强的社会危害性, 发生会计信息失真既有会计从业人员素质不高的原因, 也有管理层行政干预过宽过广, 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等问题, 如何加强行业引导, 加大违规处罚力度, 也对《会计法》的完善提出了新的要求。

1.4 法律责任问题

《会计法》第四十二条规定, 出现违反会计法的行为时, “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以罚款, 构成犯罪的, 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这里的“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主要指会计主管, 而非单位负责人。同时, 《会计法》又提出单位负责人要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负责, 但在第六章法律责任中, 却没有落实单位负责人的责任, 这就会在执行中形成责任的不对等问题。

1.5 法律界定模糊问题

现行《会计法》部分条款与其他法律存在“打架”问题, 因法律界定的模糊, 会造成执法和守法的模糊。

第一, 法律责任重叠问题。《会计法》中第42条规定“有关法律对第一款所列行为的处罚另有规定的, 依照有关法律的规定办理”, 如照此条款执行, 只要有违反《会计法》第42条所列十项问题, 而其他法律中有规定, 就需按其他法律执行, 而不用执行《会计法》, 《税收征管法》第60条规定“未按照规定设置、保管账簿或者保管记账凭证和有关资料的”税收机关应依法进行处罚和处理, 《税收征管法》即与《会计法》出现了法律责任重叠问题。

第二, 处罚标准不一致问题。以“伪造、变造会计凭证、会计账簿, 编制虚假财务会计报告”为例, 《会计法》规定, 对直接责任人可以处三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公司法》规定对在财务会计报告等材料上作虚假记载或者隐瞒重要事实的, 对直接责任人处以三万元以上三十万元以下的罚款。违法行为相同, 但处罚各异, 可能会造成违法行为多部门或多次处罚问题, 给法律执行造成困难。

1.6 管理问题

会计违法违规问题很多均是由单位内部控制机制不完善造成的;或有的发生会计违法违纪行为, 处罚难以取证;会计工作缺少全社会通行的信用制度, 会计人员或注册会计师违法违纪行为无相应的信用记录, 缺乏相应的信用奖惩法规;在对财务会计资料监督检查中, 检查资料较难以在不同部门间相互利用, 相关政府管理部门因各自的立场、监督的侧重点、处理的方式方法不同, 存在监管责任不清、监管交叉混乱等问题。《会计法》为了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 应对内部控制制度、会计诚信建设、会计信息化建设等相关内容进行充实。

2 修订会计法的建议和对策

2.1 完善会计核算体系

《会计法》修订时应对会计核算体系进行分类管理, 增强指导会计行业的完整性意义。对新兴行业领域中类似基于网络基础整合、重组的虚拟公司或虚拟联合经济利益联合体等新模式, 应在会计核算管理中作出法律规范上的补充, 明确会计行为应履行的权利、义务和责任。小微企业因业务规模较小, 会计机构、会计人员较难配备完整, 可采取会计集中核算、代理核算等方式, 在法律条款中予以明确。对于政府及事业会计体系, 明确事权与支出责任, 加强会计核算的规范化和透明化, 以使会计核算管理更加清晰。

2.2 完善会计监督管理体系

《会计法》修订时应注重加强内部监督、政府监管、社会监督的监督管理体系建设, 明确会计监督相关要求与责任。单位内部监督坚持全面性、重要性、制衡性、适应性原则, 通过不相容岗位相分离、内部授权审批、归口管理、预算控制、财产保护控制、会计控制、单据控制、信息内部公开等控制措施, 促进单位会计工作独立性水平提高。充分发挥政府监督作用, 提高监督检查质量, 检查结果在相关管理部门间共享共用, 建立监督责任追究机制。完善社会监督, 实行注册会计师诚信考核, 明确法律责任, 增强法律的引导性和约束性。

2.3 完善法律责任体系

《会计法》修订时应对法律责任的责任主体、违法行为、违法内容和范围进行进一步的明确。发生会计违法行为时, 明确单位负责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会计从业人员各自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使责任公平、对等。减少法律责任弹性范围, 因不当会计行为造成的相关违法行为, 应直接在会计法律条款中予以明确, 取消“有关法律对第一款所列行为的处罚另有规定的, 依照有关法律的规定办理”等类似条款, 避免法律责任重叠。对同一违法行为, 按违法行为性质适用相关法律进行分类确定, 调整相应法律条款, 统一执法标准, 减少或消除处罚部门不统一或处罚标准不一致的问题。

3 结语

根据我国现阶段会计行业管理与实践的要求, 《会计法》对规范会计行为, 维护社会经济秩序具有重要的指导性作用, 应坚持问题导向, 进一步提高立法的前瞻性和科学性, 增强普适性和针对性, 对《会计法》进行适度的修订, 以使《会计法》更适应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发挥积极的意义。

摘要:十八届三中全会后, 会计工作所面临的社会经济环境与深化改革所面临的难度和重点问题均发生了很大变化, 这都离不开会计改革的深入推进, 亟须从法律层面规范和指导整体会计工作健康有序开展。本文对现行《会计法》在会计核算、会计监督、法律责任等与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适应性问题进行研究, 对修订《会计法》提出若干意见, 以进一步提高立法的前瞻性和科学性, 增强普适性和针对性, 以使《会计法》更适应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发挥积极的意义。

社会适应问题 篇9

从理论上来说, 高等学校学科专业建设必须遵循两个层面的规律:一个层面是教育事业内在的相关因素与环节之间的关系与发展规律, 主要包括学科专业建设与科学研究 (对于相关学科专业的科学技术发展的跟进活动) 的关系规律以及学科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的关系规律;一个层面是教育与经济社会之间的发展关系规律。而且, 上述两个层面的规律在学科专业建设的过程中, 不是相互隔离的独自产生作用, 而是在相互联系与交融当中发挥作用。

从我国目前尤其是西部地区高校的发展现状来说, 学科专业建设的问题主要发生在上述第二个层面 (需要说明的是, 由于上述强调的两个层面规律发生作用的互动交融情况, 因此, 发生在第二个层面的问题自然就延伸影响到第一个层面的工作) , 以理工类院校尤其是工程教育类的学科专业建设为例, 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1) 学科专业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现实与需求存在较为严重的脱离, 特别是工程教育类学科专业建设在很大程度上脱离经济主战场, 脱离市场, 脱离企业与技术的需求等。

(2) 学科专业建设的问题直接带来学生培养的问题。由于高校学科专业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脱离, 使得工程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定位和目标模糊不清, 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脱离实际, 学校专业任课教师对现代产业体系的感知和产业生产技术创新方向的感知出现“双缺乏”, 专业建设和教师认知的结构性缺陷导致人才培养的负面遗传性和同质化, 学生感觉自身所学与社会实践脱离, 毕业后学生就业创业无所适从。

对于高校学科专业建设存在的上述问题, 社会各界的认识是接近共识的, 人们最大的困惑不在于发现问题, 而是解决问题的方法。为促进学科专业建设适应经济社会发展, 有些学校开展了一些相关的改革与探索, 但从全国高校的整体情况来看, 这种探索行动并不普遍, 而且仅有的探索成效也不大, 个别学校试图构建的学校与社会、市场或者行业企业的融合协同机制, 其结果是形式多于内容, 内容还难以落实。出现这种局面的原因是纷繁复杂的, 但由于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办学体制造成的学校不能脱离政府的“管”、“养”、“护”的惯性局面和“等、靠、要”的思维习惯是很重要的深层次原因。对于学校来说, 办学优先考虑的工作方向往往首先是作为高校办学管理者的政府的指令而不是社会或者市场的动向, 学校一般的思维习惯是, 对于社会的需求与发展来说, 学校可以慢慢适应, 而对于政府的体制环境和政策导向则需要及时适应与跟进。

创建学科群对接产业集群促进学科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改革的探索实践

为了解决学科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的上述问题, 西安工程大学于2006年左右开始探索基于学科群对接产业集群协同平台的学科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主要构思是:充分发挥学校业已形成的纺织材料与工程、纺织机械与工程、纺织信息与控制、服装设计与工程及纺织管理与营销五大学科群的优势, 结合纺织行业区域布局集中、纺织产业集群专业化、规模化发展明显的优势, 校企 (地) 对接合作共建政产学研用五位一体的协同创新平台。这个平台有两大特点:一是在平台构成上, 强调校企 (地) 无缝对接基础上双方资源的深度融合, 为此, 所有的平台都建在了企业一线。二是在平台的功能上, 强调政产学研用一体化, 以实现人才培养、科技创新、成果转化、观念文化互动等四大功能。经过多年的实践, 改革已经显现出初步的成效, 主要表现为:

1.在学科专业建设方面的作用与成效

(1) 由于平台实现的学校与企业、地方的无缝对接和深度融合, 使得学校的学科专业建设能够直接面对行业企业和市场进行自我调整与改造。实际上, 学校创建平台的基础首先就是学校内部对于对应行业企业产业群的学科专业的整合优化。所以, 这样的平台创建与运行过程, 即使学校学科专业建设有了对内的整体感和协同力, 也使学科专业建设对外有了发展的方向感与适应度。

(2) 平台的建成, 使得学校的学科专业建设、人才培养与行业企业和市场的发展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生态 (见图1) , 特别是实现了从市场需求出发推进人才培养模式与体系改革, 从经济社会发展与学生就业创业出发推动学科专业建设改造与优化, 这是我们教育教学改革最希望出现的局面。

2.在人才培养方面的作用与成效

(1) 平台由企业总工和学校学术带头人协同带队, 双方技术与学术骨干共同组成导师群体, 企业一方的人员全程参与教学改革与实践, 从而在长期的产学研协同过程中, 培育形成了一支在结构与质量等方面更加适应于工程教育的师资队伍。

(2) 平台有计划地组织学校专业教师与企业技术人员, 共同编撰纺织工程、服装设计与工程、纺织管理等特色学科群的系列化新教材, 促进了更加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行业企业需求的教材改革与建设。

(3) 促进了相关专业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的改革。一是在学校和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标准的基础上, 以企业需求为导向, 打通专业壁垒, 建设按照特色学科群设立的学科基础课平台;二是促进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联系贯通, 平台相关专业依据现代纺织企业的产品设计链、技术与装备链、生产运行与管理链、市场需求与营销链, 设置与之配套的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

(4) 改善了本科教学当中实践实习环节存在的问题。利用平台体系在企业生产一线创建的研究院、研发中心等, 开展实践教学, 让学生在真实环境中感受工程理念、接受工程培训, 并通过解决企业现实技术需求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进一步推进学科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改革的几点思考

1.思想观念的革新与转变是教育教学改革的前提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 在教育事业的发展历史上, 任何一次教育变革与进步, 皆始于思想观念的变革与创新。推动解决高等教育目前存在的学科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的问题, 必须从全国上下教育思想观念的革新转变开始。我校上述平台的创建, 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从学校领导层面的思想解放和观念转变开始, 然后通过自上而下的发动得以顺利实施的。

综观世界高等教育尤其是欧美发达国家教育教学改革的最新发展与变化, 尽管各国具体思路与举措有所不同, 但“注重人才培养与时代变化的全方位适应, 注重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的深度融合”, 是各国行动的共同特点, 这是刘延东在《深化高等教育改革, 走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讲话当中特别强调的。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最大时代变化, 是从精英教育阶段转入到了大众教育阶段。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阶段转向大众教育阶段的发展变化, 绝不只是一个简单的数量的变化, 而必然带来一些深层次的教育教学内涵的变化。如果说, 在精英教育时期我们渴望培养更多科学家的话, 大众教育阶段我们应该思考的主要问题应该是更加关注那些不能成为科学家的孩子, 这也是刘延东上述讲话当中的内容, 她的本意是在讲述欧美国家的高等教育改革思潮, 然后以此为鉴, 号召我们转变教育观念, 她的原话是“欧美国家把提升学生就业能力确立为提高质量的重要努力方向, 树立多元化和多样性的质量观, 更加关注那些不能成为科学家的孩子”。试想一想, 在高等教育发展历史的早期, 将学生的就业作为教育改革的目的和方向应该是违背当时认为的教育的神圣宗旨的, 即使在精英教育时期这样的说法也是没有市场的, 但今天, 时代的发展需求改变了这一切, 这就要求我们更为理性地关注教育与经济社会的适应问题, 更为迫切地思考解决学生面向社会的适应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问题。

在上述背景下, 我们认为, 开放办学、创新教育应该成为当前推进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基本思想原则。开放办学, 响应了教育与经济社会高度融合的发展潮流。创新教育, 响应了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和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阶段转向大众教育阶段的时代特征。

2.创建学校与经济社会联系融合的互动平台或载体是推进学科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改革的基础

面向经济社会发展趋势, 寻找与行业企业的利益契合点, 创建学校与行业企业共需共赢的协同创新平台, 是高等学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 也是高等学校推进学科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改革, 促进教育与经济社会融合的必由之路。我校创建学科群对接产业集群的改革实践, 自始至终立足于校企双方的共需共赢, 对于学校来说, 平台解决的是办学与人才培养的现实问题;对于企业来说, 平台解决的是科技和人才需求的现实问题, 因而改革实践从一开始就得到了行业企业的积极响应和大力支持, 这是学校教育教学改革走向成功的重要基础。

3.制度的创新和体制机制的保障是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条件

推进高等教育体制、机制等方面的制度创新, 改善完善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体制机制保障, 是学校学科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改革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在此方面, 教育部财政部组织实施的“2011计划”, 是一个良好的开端, 但仅此是远远不够的。我校创建学科群对接产业集群的改革实践在“2011计划”出台之前就能得以推行, 也是与我们及时出台了《校企合作管理办法》等制度文件以促进平台建设的机制保障有关。就目前的高校办学实际来说, 学校推进开放办学和创新教育的现实困境与体制障碍有很多关系, 比如人事管理体制等方面学校办学自主权的缺乏就是一个非常掣肘的深层次障碍, 因此, 学科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面存在的问题, 看起来是高校内部的事宜, 其实牵扯到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等多方面因素, 从高等学校办学内外部因素的统筹研究与综合考虑出发, 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科学理性选择。

摘要:学科专业建设既要遵循教育事业发展的内在规律, 也要遵循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规律。当前我国尤其是西部高校学科专业建设的主要问题在于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脱离, 这一问题同时带来学生培养的相应问题。创建学科群对接产业集群的协同平台, 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有益探索, 为此, 必须推动教育思想观念的革新与转变, 还需要推进制度和体制机制的相应创新。

关键词:学科专业建设,人才培养,对接,社会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江南.特色学科群对接产业集群, 服务行业科技进步——西安工程大学构建5+X产学合作创新模式的探索[J].西安工程大学学报, 2012, (1) .

[2]刘江南等.基于特色学科群对接产业集群协同平台的人才创新能力培养研究与实践[R].陕西省教学成果奖特等奖项目, 2013.

社会适应问题 篇10

社会适应能力包括以下一些方面:个人生活自理能力;基本劳动能力;选择并从事某种职业的能力;社会交往能力;用道德规范约束自己的能力等。只有具备了这些能力的基础能力,才可能增加社会参与的广度,提高适应能力。培养沟通能力、交往意识是发展社会适应能力的基础。

小学阶段是个体生命中极其重要且充满变化的关键期。在这一阶段,小学生面临着学会如何独立自主的发展任务,也就是学会如何去适应社会的重要阶段。小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其社会适应性的增强不仅对其自身发展有重要的影响也对社会发展有重要影响。

目前小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现状是:

1.个人生活自理能力、基本劳动能力一般

据调查了解,一半以上的学生来自“四二一”式的家庭,他们与长辈生活在一起,六个大人照看一个小孩, “隔代亲”的现象较为严重,从来都不让孩子沾一点家务,甚至最基本的洗脸、穿衣等事情都由长辈们代劳,而收拾学习用品、生活用品,去商店买东西自然也是大人的事。长辈们带孩子往往重养轻教,这些小事对家长来说是举手之劳,对孩子来说却是失去了一次又一次生活自理能力和动手能力的锻炼机会。

2.社会交往能力一般

一方面现在绝大部分的小学生都是独生子女,由于他们在家庭中的地位具有特殊性,没有与兄弟姐妹共同生活的经验。因此,他们不善于体验共同享受的欢乐, 缺乏协调人际关系的能力。在家庭中形成的这种唯我独尊的个性使他们在人际交往中也是以自我为中心,他们不懂得如何与小伙伴和谐相处,不会谦让,缺乏爱心, 不重视他人的感受,不尊重他人的权利。一旦触犯了自己的利益,往往会有过激的怨恨甚至攻击行为。这种折射现象反映了一些学生不懂得如何与人沟通协作,甚至对于合作性质的活动有抵触情绪,无论是物质方面还是精神方面都不乐于与人分享,也不懂得如何分享。

另一方面学生的社会生活圈子有限,交往的机会少。经常接触的也只是老师、同学或者家人,在狭小的交往空间中,他(她)们的交际能力不能得到充分的锻炼,影响交往技能技巧的养成。同时现代家居形式的改变,特别是城镇,使小学生交往的物质空间和环境受到制约。更有甚者,随着升学压力的加剧,家长往往强化儿童的“学习”意识,淡化儿童的“社交”意识,人为地剥夺了小学生本应获得的“交往”机会,主客观条件的限制造成了小学生人际交往的不良。

基于以上情况,我们需要给学生创造一些条件,提供一些空间,给予一些指导,在学生能力范围之内或者略微的超出学生能力范围的活动中让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得到充分的锻炼,在活动中成长。

现在每逢节假日很多孩子都会随父母外出旅游,一路上孩子既不用考虑吃、住问题,也不用考虑交通问题, 孩子无忧无虑地享受着父母带来的一切;又如每学期学校都会组织春、秋游活动,这也是由学校统一安排好,随身物品也是在父母的协助下准备好的,在老师带领下的集体活动。所以对于孩子来说,旅游是开心、快乐的事情,花心思动脑筋的事情是大人们做的。

为了改变这一状况,让孩子不仅能感受到旅游的开心、快乐,更重要的是要让孩子能体验到大人们在规划、 筹备旅游时会遇到的问题以及如何解决问题。笔者精心设计了一次综合实践活动“狼山自助游”,通过活动的开展,让学生能关注生活、适应社会,在社会这个大熔炉中成长,培养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

一、组织规划能力培养

1.借助经验,初次规划

学生面临的第一个考验是:独自去旅游,需要做什么准备?这个并不难,绝大部分学生都曾经跟随家长外出旅行过,耳濡目染,都已有了这方面的经验。经过交流讨论后,学生很快总结出三方面:随身物品、旅游经费、旅游行程(路线和时间)。

2.小组规划,取舍得当

随后笔者给学生提供了一份随身物品清单:启动资金每人20元、便携水杯一个、面纸一大包、卫生纸一包、 挣钱工具、晕车药一盒、创可贴一盒、驱蚊水一瓶、雨伞一把、旅行背包一个、垃圾袋一卷、地图一份、指南针一个、墨镜一副、望远镜一个、数码相机一台、耳机一副、平板电脑一台、智能手机一部、移动充电宝一个、手表一块。让学生每人从中选择五件物品随身携带,四人小组总共只能选择20件。

面对清单,不少学生根据个人喜好立刻做出了选择,这必然会出现各种问题:比如一个小组只带一把雨伞、一个便携水杯,忘带背包……经过交流评价后,很多学生重新进行了选择。学生通过交流让每人的随身物品达到最优效果。

当然了,计划没有变化快,学生在实践的时候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二、团队合作能力培养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要求:学生能在小组中合理分工,明确各自职责;在尽力完成自己任务的基础上,乐意帮助同伴,能主动承担公共职责;在小组内,能民主平等地参与研讨,友好地与小组成员交往,尊重关怀他人。

如:在选择“随身物品”的时候,小组的选择中会出现“合用”这个词,如雨伞、背包、地图……这是一种集体意识的体现;再比如关于“晕车药”,不是所有孩子都晕车,但是只要组内有一个人晕车就需要带上,这就是关怀他人的表现;再比如在学生解决经费不足问题上,需要小组成员根据自己的能力合理分配工作,甲说我嗓门高就负责吆喝招揽生意,乙说我数学比较好负责做会计,丙和丁说我手工做得好负责制作产品,这样一个小小四人组就出现了生产、营销、结算……这样的商业模式,这就是团队的力量。

团队合作能力还体现在旅行途中,大家一起行动,彼此关照,不随便落单。

三、交际沟通能力培养

1.和同学的沟通

很多时候,组员之间的意见是不统一的,需要彼此互相沟通,要能聆听别人意见,接受别人的建议,当然也可以提出质疑。比如:在关于交通工具的选择上,就会出现不同的意见。甲同学认为:乘坐公交车省钱,把钱用在午餐上;乙同学认为:乘坐出租车省时,午餐随便吃点简单的就行了……这时候就需要小组内进行协调了,说服对方接受自己的意见或者接受对方的建议,又或是采取折中的办法。

2.和陌生人交际

在旅行途中,学生会遇到形形色色的陌生人,如公交车司机、出租车司机、超市售货员、景点售票员、景点游人等。如何和这些人沟通,则考验了学生的交际能力,对于有的学生与他人沟通是需要“鼓起勇气”的,跨出那一步非常关键。

四、自我反思能力培养

整个“狼山自助游”实践活动分三个阶段实施:活动准备阶段(筹划)、活动实施阶段(实践)、活动总结阶段(反思)。前两个阶段结束后,需要学生对活动进行反思。

1.能总结自己在活动中的优点和不足之处,正确认识自己,对别人的批评能虚心接受。

2.乐意学习他人的成功经验,对自己存在的不足能以积极的态度拿出整改的措施;征求别人对自己的意见并作出相应的调整。

活动的成功与失败不是最关键的,只要能通过不断自我反思就能获取生活的经验,培养适应社会的能力。

上一篇:情境教学理论下一篇:铜/钢双金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