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文化的探析

2024-06-04

乡村文化的探析(精选九篇)

乡村文化的探析 篇1

一、乡村文化自信的内涵与意义

何谓“乡村文化”?乡村文化是“乡村居民(简称乡民)在乡村环境中长期生产与生活,逐步形成并发展起来的心理、思想、观念和行为模式以及表达这些心理、思想、观念和行为模式所制作出来的种种产品。它内敛为乡民的情感心理、思想观念、生活情趣、处世态度、人生追求、行为习惯,外显为民风民俗、典章制度和生活器物。是乡民生活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乡民安身立命的价值和意义所在”[1]。可以说,构成乡村文化整体的,“一是乡村独特的自然生态景观及建立在这种生态之上的村民的劳作与生存方式;二是相对稳定的乡村生活之间不断孕育传递的民间故事文化与情感的交流融合”[2]。自信,就是对自身的一种信心、信念。

所以,乡村文化自信就是指乡村社会主体对乡村文化的一种信心、信念,是一个群体对自己的理想信念、传统文化价值的充分认定,对本群体文化生命力及其发展前景的充分肯定,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文化的自信心和自豪感。乡村文化自信是乡民对自身文化的一种理性认识,既可以表现为对自身优秀文化传统的认同,又可以表现为与外来文化交流时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同时,保持自身特色而不被同化。

乡村文化是中国文化的根基,也是城市文化的基础。中国几千年来劳作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之上,勤劳的农民在与土地交往的过程中孕育着古老的中国文明,与大自然的和谐交往、人与人之间的团结互助以及各式各样的民俗文化,都是农民在农业生产过程中总结和创造出来的,可见,土地对于乡村文明甚至是中国文明具有多么重要的意义。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乡村教育运动,涌现出了一批杰出的教育家,如陶行知、梁漱溟、黄炎培等,他们无一例外,都是希望通过改造乡村教育和乡村社会来达到救国的目的,而作为乡村社会精神财富的乡村文化,无疑又影响着乡村建设的方向与进程。正如梁漱溟先生所讲的,“中国文化的根在乡村”,所以说,树立乡村文化自信无论是对人自身的健康发展、乡村社会本身的发展还是对未来中国的整体发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首先,人是社会的主体,人之所以区别于动物,是因为人是文化的人。换句话说,人之所以称为人,是由于人的精神世界的存在,而文化是构成人的精神世界的一部分。所以说,人是文化的载体,而文化则往往外显为人的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人与人之间的差别,不仅表现在外貌特征、语言等方面,同样也表现为构成人内心世界的文化的不同。乡村文化作为多元文化的一部分,是人类文化中的必然存在和不可或缺的组成成分。因此,乡村文化自信的建立有利于提供人内在的精神支撑,促进人的健康、全面发展。

其次,就乡村社会本身来说,乡村文化代表乡村社会的地域性文化,作为人类多样化文化中的一种,其本身无疑有着重要的存在价值,它所体现的是乡村社会村民数千年来生活智慧的结晶,是乡村生活合法性的象征,也是维系乡村社会凝聚力的来源。在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缺一不可,二者相辅相成,在发展乡村社生产力的同时,也应加强乡村文化的建设,提高乡村社会主体对于乡村文化的认同感,进而增强对乡村文化的自信,使得乡村社会主体能够在未来的工作、生活和学习中更加自信、平等地与他人交往。只有这样,乡村社会才能真正地获得良性发展。

再次,就中国的整体发展而言,尽管现代化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流趋势,但是我们不能也不应该消除乡村文化,作为我国多样性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树立乡村文化自信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举措,对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独特的作用。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使得国家之间的竞争愈演愈烈,导致不同的思想文化和意识形态相互碰撞,这就要求我们在吸收西方优秀文化精髓的同时,发挥不同地域间优秀的传统文化的巨大合力,培育本民族的文化自信,激发全民族的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使我国在文化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二、当前乡村社会主体文化自信缺失的表现及原因分析

文化自信缺失包括文化自负和文化自卑,在改造乡村社会的过程中,传统的乡村文化一直被认为是落后的、愚昧的、封建的,是被改造的对象。与城市主流文化相比,乡村文化处于弱势地位,因此,文化自信的缺失就集中表现为乡民对于自身文化的自卑。乡村社会主体主要包括生活在乡村社会当中的村民及其子女(包括部分在校学生)。因此,乡村社会主体文化自信的缺失就表现在对自身传统乡村文化持怀疑甚至完全否定的态度及对外来文化的全盘接受和片面追求。

具体而言,一方面,国家出台的相关倾斜政策以及社会团体的资助,确实使乡村社会的经济、文化获得了长足发展,乡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较大的提高,乡村学校的硬件设施与教师配备与城市学校的差距也在进一步缩小。但是,从另一方面来说,旧的问题解决的同时往往伴随着新问题的产生,乡村社会主体逐渐认同了自身的弱势地位,在城市主流文化的强势冲击下,原本存在于乡村社会之中的那种自然的、恬静的乡村文化秩序正逐渐消失殆尽,取而代之的是金钱至上、利益至上的文化价值观。在乡村社会,随着老一代的逐渐消亡和年轻一代的逃离,传统的公共文化生活诸如猜灯谜、扭秧歌、唱大戏等民间文化形式被弃如敝屣。此外,乡村教育单一的城市化取向使得“乡村学校教学中所宣扬和崇尚的是一种‘普遍性’性知识,即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并把自身作为评判知识合法性的唯一标准。而乡村社会的地方性知识,包括民间传说、礼俗等则被认为是不合格的知识”[3],这无形之中加剧了受教育者即乡村少年对乡村文化的否定与怀疑。乡村少年作为未来乡村社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其对传统乡村文化的否定和怀疑,对于乡村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同时,在现代化发展的过程中,原本日升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方式,邻里间互帮互助的人际关系,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生存理念如今已经荡然无存。由于功利主义的盛行,存在于乡村社会的只有被严重破坏了的自然生态秩序、赌博横行和人际关系的淡薄,旧有文化秩序的迅速瓦解以及新的文化秩序的尚未形成,导致乡民在发展过程中成了“无根”之人,片面地追求城市文化,沦为城市文化发展的附庸。而对于乡村社会来说,越来越多的年轻一代主动逃离乡村社会,这就更加剧了乡村文化传承的窘境,造成了所谓的“马太效应”。而被人们形容为“千校一面,万人一书”的乡村学校,在近十年的撤点并校的过程中大量消失,学生不得不选择离家较远的寄宿制学校或者到县城更好的学校读书,单一的城市化的教学内容和客观上远离乡村生活的场域,使得家庭教育和乡村社会教育根本无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传统的乡村文化传承失去可能,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和模仿代表着城市文化的种种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

造成乡村社会主体文化自信缺失的原因很多,可以概括为以下几方面:第一,乡村社会生产力低下,物质基础不够坚实,这是造成乡村文化自信缺失的根本原因。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文化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和上层建筑,必然由生产力基础和客观的社会存在所决定。生产力越发达的地区,其文化发展的水平就越高,物质和精神文化的内容也就越丰富、传播辐射功能越强。由于距离城市较远、交通和信息的闭塞,中国历朝历代特别是近代以来,优先发展城市的观念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农村作为城市发展的垫脚石和牺牲品逐渐被边缘化。第二,城市主流文化的扩张对乡村文化的冲击,这是造成乡村文化自信缺失的外部原因。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农村与城市的交流也逐渐趋于频繁,城市文化以其自身的优势强势进入乡村社会,在二者的相互博弈过程中,乡民原有的生存方式和价值观念被打破,乡村社会功利主义盛行,年长者在年轻一代中的权威性降低,其所代表的文化也随之失去影响力。而且随着大众媒体(包括电视、广播、网络等)在乡村社会普及程度的不断提高,其所宣传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在一定程度上也对乡村文化的发展构成威胁。乡村学校教育中城市化的教育内容更多地体现了城市生活的内容及其价值取向,而体现乡村文化内容的知识则被排除在教育内容之外,即使存在也仅仅是作为学校课程体系的一种点缀,根本无法挽回乡村文化日渐衰落的境遇。第三,相关扶持政策的弊端。虽然国家一直在着力解决“三农”问题,但无论是国家政策的制定者还是研究人员,大多数都以一种俯视的态度来研究和解决所产生的问题。国家近几年对“三农”问题的投入不在少数,但只是单方面地输入人、财、物,并没有发挥乡民本身的主观能动性,他们只能被动地接受国家或社会团体的资助。久而久之,乡民逐渐认同了自身的弱势地位,否定历代传承的传统乡村文化,丧失了其主动创造的能力和动力,而这种影响是根深蒂固的,这也是造成乡村建设发展缓慢、城乡差距越拉越大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乡村文化自信的培养与重建路径探析

乡村社会的建设离不开对乡村文化的传承与建设,离不开了解乡村文化的人以及建立在对乡村社会认同基础上的自尊与自信。培养和重建乡村文化自信,科学地看待和应用优秀的传统乡村文化,才能在未来的实践活动中树立起对乡村文化的坚定的自信心和自豪感,才能更好地认识和改造乡村社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1.大力发展乡村社会生产力

为乡村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和繁荣奠定必要的物质基础,逐步缩小乡村社会与城市之间的差距。只有建立在坚实的物质基础上的乡村文化自信,才能够维持得更加持久、牢靠。此外,要引导乡民树立科学发展观,避免片面的发展观,保护和恢复乡村社会原有的自然生态秩序和文化环境。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和私营企业等劳动密集型产业,为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一定的工作岗位,使得更多的乡民能够由城返乡,支持乡村建设。大量村民重返乡村生活,一方面加快了本地现代化建设的速度,另一方面在客观上也为乡村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一定的条件。在提高乡民总体生活水平的前提下,把乡民从满足最基本的温饱问题中解放出来,引导村民正确认识乡村文化,提高乡村社会主体对于乡村文化的认同感。同时要保留乡村文化中的合理成分,不断丰富村民的公共文化生活的内容和形式,并在此基础上鼓励对乡村文化进行创新。

2.乡村建设中要避免单一的城市化取向

乡村文化需要现代化,而不是城市化。城市化较侧重农村地域向城市地域的转变和过渡的过程,而现代化则更加强调社会各方面由低级向高级不断向前发展的文明进程。一方面,更多地挖掘乡村社会本身的优秀文化资源,培养和重建乡村社会主体对乡村文化的自信,使其能够从容应对城市文化的强势渗透,积极学习和主动接受外来的优秀文化,并能在对比中发现乡村环境与生活的美好,避免被功利主义价值观冲昏头脑。同时,乡村文化自信的培养与重建也需要充分发挥大众传媒的传播和扩散作用,充分挖掘乡村文化中所具有的天人合一、勤劳朴实、与人和谐的文化内涵,在保留传统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基础上进行革新,并依靠现代电视媒体拓宽乡村文化传播的范围和途径,使得具有地域特色的乡村文化能够进入人们的视野,广大人民群众在不断增进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肯定乡村文化,发挥乡村文化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3.明确乡村文化在乡村社会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中的重要地位

国家政策的制定者和实施者以及相关的研究人员要转变观念,更多地站在乡村社会本身发展的基础上来看待和研究当前的农村问题,充分注重乡村社会的主体需要和愿望,而不是单纯地将其“他者化”,以一种俯视的姿态来看待乡村文化和乡村社会,这就容易导致乡村社会主体在乡村文化建设方面的作用无形中被遮蔽。因此,国家在提供必要的人、财、物方面支持的同时,也要注重乡村社会主体本身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充分强调村民自身的“造血”功能,并能在乡村建设中发挥主要的作用。就培养乡村文化自信而言,要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变“全能型”政府为“服务型”政府。做好对乡村文化传统的收集、整理、传递和保存工作,加强供村民娱乐、学习、体育与休闲场所与设施的建设,为村民在乡村文化建设方面发挥自身主观能动作用创设必要的条件,在村民间互相交流、学习的过程中,强化他们对乡村文化的认知和认可程度,从而重塑乡村文化自信。

4.发挥乡村学校教育的推动作用

乡村学校作为乡村社会的文化中心,对于乡村文化的重建和发展无疑具有重要的作用。乡村教育应发挥应有的功能,即教育的文化功能,对传统的乡村文化进行选择与传递、更新与创造。乡村教育要避免单一的应试性、离农性,同时也要涉及乡村生活相关的知识、技能与基本乡村情感的培育,增进乡村少年与乡村生活世界之间的有机联系,培养乡村少年正确的核心情感、态度、价值观,树立基本的乡村文化自信,增进乡村少年对于乡村文化的认同感。这就要求:一方面,使更多的乡村少年能够适当参与到农业生产当中去,与土地发生直接关系,在与大自然的接触中体会并孕育朴实、自然的乡村情感;另一方面,突破乡村教育的价值预设,重新审视乡村文化的重要价值,将优秀的传统乡村文化作为课程资源运用于乡村学校的教学之中,积极开发具有本地特色的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来补充、完善学校课程,加强价值观教育和审美教育,促进乡村少年精神与人格的健全发展,为乡村文化的传承以及未来的乡村社会的建设储备相应的人才。

总之,培养和重建乡村文化自信任重而道远,需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的共同努力,绝不可能一蹴而就。这就要求我们充分认识到乡村文化自信对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性。社会各界包括生活在乡村社会当中的相关主体,要从根本上转变以往的错误观念,合理配置资源,共同构建起乡村文化传承和发展的有利环境,树立乡村文化自信,使之成为未来新型村民宝贵的精神财富和全面发展的力量源泉。

参考文献

[1]张中文.我国乡村文化传统的形成解构与现代复兴问题[J].理论导刊,2010(1):31.

[2]刘铁芳.重新确立乡村教育的根本目标[J].探索与争鸣,2008(12):8.

乡村文化的探析 篇2

关键词:景观改造;地方文化;特色传承

0.引言

在现代乡村自然景观的改造上,如何利用当地地理的地貌与现有的自然材料来改造出能让人们立刻感受到当地文化特色的景观是现代许多景观设计者关注的问题,在乡村自然景观的改造上不仅要突出当地的风景特色,还要结合当地的文化特色与现有资源突出自然景观的共通性,并且能够使当地的不同景观保持各自独有的特色,从而使每个乡村自然景观打造出属于自己当地的鲜明特色[1]。

1.分析乡村自然景观的改造方向

1.1利用当地景观资源进行改造

乡村自然景观改造是一项非常漫长的改造过程,在改造上不仅要注重当地的地质状况,还要注重当地的文化风俗以及特色。在传统的乡村自然景观改造上,景观设计者主要是从当地现有的风景进行改造,在现有景观的基础上打造现代化的特色风格来吸引游客,将其改造成具有商业化的形式,这种改造方式使自然景观的设计逐渐违背了设计初衷,使自然景观不再自然,这些商业形式吸引了众多游客的向往,导致许多游客在观赏风景的同时无法被当地的自然风光所吸引,从而使游客忽视了乡村当地的文化特色与景观的风貌,这种景观的改造方式不仅会使乡村自然景观失去自然的意义,也会使游客无法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风景,随着我国多个旅游景点的不断开发,许多景点都有持续的出现相同的商业化形式,这些形式不仅掩盖了自然景观的良爱风光,也让每个景观都是以千篇一律的形式出现在游客眼中,因此,采用正确的方式改造乡村自然景观是景观改造设计者应注重的问题[2]。

乡村自然景观最大的特色是拥有许多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化,这些文化能够使人们立即的回忆起当地乡村的自然风光,再加上乡村自然景观的优美景色,结合山区现有的奇山峻石并将乡村自然景色中的种种优势与特征相融合,设计出专属该乡村地区的自然景观,使游客在到达该景观地区时,不仅会被当地优秀的景观所吸引,还会对当地的传统文化特色有一定的兴趣,使乡村的自然景观特色得到大力的宣传。例如,在湖南省常德市的渔樵村就有一个非常具有传统文化特色的故事,在古时候的常德城武陵区丝瓜井旁,住着刘海母子,刘海非常孝顺,每天上山砍柴,在刘海砍柴的高山一带,住着一只多年修炼的狐狸,她化成人形,已是半仙,若再修炼几百年,便可成仙上天,她最终选择了嫁给刘海,在刘海去城中心的鸡鹅巷置办东西结婚时,在鸡鹅巷旁小庙中有十八个罗汉,其中十罗汉也在修炼,已成为半仙,但若能够得到狐狸的宝珠能够立即的成仙升天,该罗汉得知刘海与狐狸的成婚之事后,起了歹心,抢走了狐狸的宝珠,失去了宝珠的狐狸会变回原形,因此狐狸无奈告诉刘海真相,刘海得知后从家中拿着砍柴斧去斗十罗汉,刘海打败了他们,拿回了宝珠,从此,他们过着幸福的生活。在当地,这个故事历史非常悠久,后人为了纪念刘海行孝得道,在丝瓜井旁修建了蟾泉寺,寺中有刘海的神像,在湖南常德的刘海砍樵故事不断的被游客发现后,每年都有许多游客冲着这个故事前往湖南常德旅游,使当地的传统文化与习俗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宣传,也使当地成为了一个有故事和有独特特色的风景地点,使人们在游玩山水之间时能够感受到故事带来的启发。

1.2乡村自然景观地方文化的的传承

在利用乡村自然景观现有的特征风景之外,在自然景观改造上,设计人员可将该地区的整体景观进行综合观察,结合该景区的不同地段山区与风景进行不同的改造,在改造的同时,不仅要使该地区的各个景观具备自己的新颖特色和文化,还要让各个景观所具备的特点具有不同之处,使当地的各个景区在具有自己文化特色的同时,又具有一定的共通性,使各个景观之间具有协调与一致性。如:在湖南常德市中,有一个名为桃花源的风景地区,该地区名为桃花源是因为东晋大诗人陶渊明写的一篇千古名为所得来的,在一千五百多年前,陶渊明写了一篇名为《桃花源记》的古诗,该古诗中的故事是讲解在一个名为武陵的地方有个渔夫,这个渔夫有天沿着一条小溪前行,看到山中有一个缺口,就丢下船从这个缺口中走去,进去后发现了另外一个世界,在这个世界中,房屋整齐,人民生活古朴而富裕,渔人在这桃花源中住了好些天,想家了,就与当地村民告别,在渔人走出了桃花源后,以后再去寻找,就找不到了。由此可以看出,湖南常德市在设计桃花源景区时,结合了桃花源的典故来作为此地的风景特色,以典故为背景,能够让人们在欣赏当地风景的同时感受到典故中诗人的真实感想,此后,湖南常德市的桃花源景区被开发了后,随后在桃花源景区内还相继开发了桃仙岭、桃源山、桃花山等景点,这些开发的景点从景观上来说与桃花源都有着共通性,并且与桃花源中的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有着极大的相似之处,但从景观的个体来看,桃花源内的各个景区又具有自己的特色,如桃仙岭中,具有独特的欲仙池、悠然园、桃花源牌坊等,使游客在观赏风景时能够了解当地的传统文化特色,开阔眼界。因此,乡村自然景观改造不仅需要注重局部景观的改造,还要注重整体的改造,使各个景观之间能够具备相同性,而在风景以及文化特色上又具备不同的特色,使当地的文化与风景得到良好的传播,据我国权威的工具书《辞海》上有记载,桃花源在湖南省桃园县西南方向,由此可见,湖南常德市的桃花源是根据事实而来进行改造的。在乡村自然景观改造的过程中,设计人员在改造时需要根据当地的实际地理状况与环节状况来制定合适的改造方案,使当地的风景更具备真实性,利用现有的优越地理位置以及环境状况制定出符合当地实际文化的改造策略。如,“在我国2009年期间,常德市委政府成立了桃花源景区改革发展调研课题组,经过多方征求意见,在2010年10月期间,常德市政府决定对桃花源进行改革,根据常德市桃花源现有的桃花林以及水府阁景观,打造出陶渊明隐世文化人文特色景区,以及具有鲜明传统建筑特点的桃花源古镇。”根据这项实例可以看出,利用每个景观地区之间风景的相结合能够使当地的景观地区特色更突出,把当地的风景与传统文化典故相结合,改造出身临其境的优美景观,这种改造方式使当地的景观成为了独一无二的特色风景区。

2.结束语

乡村文化的探析 篇3

关键词:地域性传统文化 美丽乡村 视觉形象 提升 应用对策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6)15-0178-02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因城市化建设进程的推进,致使乡村地区传统文化在逐渐消失并陷入传承危机之中。而广大的农村地区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孕育之所在,是传统文化之根,为了实现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保护,在建设美丽新农村的过程中,就需要积极将地域性传统文化融入到农村视觉景观体系的建设之中。借助地域性文化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的融合,能够为提升新农村的自然景观与人文精神面貌奠定基础,同时是实现对传统文化继承与保护、守住国人之精神家园的重要途径。

一、将地域性传统文化融入到美丽乡村视觉形象中的意义

在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的过程中,落實新农村视觉形象设计工作,需要针对农村的建筑、公共设施以及导视系统等落实规划设计,以此来提升打造完善的农村景观形象体系,为实现美丽乡村建设目标并提升乡村在地域乃至全国的影响力奠定基础。而将地域性传统文化融入其中,起到了如下的作用:

(一)实现地域性农村文化的有效推广

目前,中国的城市与农村在发展速度上存在着极大的差距,这一不平衡性的存在使得我国在全面加快城市化建设进程的过程中,大量的农村青年逐渐涌向城市,对城市生活的向往使其远离故土的同时,也忽视了生育养育自己这片土地上的文化。中国人自古讲究落叶归根,但是这一思乡之情在现代的青年群体中逐渐淡化,而借助对乡村视觉形象的设计,将地域传统文化融入其中,能够激发这片土地上人们的爱乡之情,促使其在感受到家乡美好的同时,去追寻文化的根脉,在这片土地上,当乡村居民找到了这种独特的幸福感后,也就实现了对地域传统文化的传承,为实现传统文化的推广注入了动力之源。

(二)实现对地域传统文化的保护与深度挖掘

在全面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的过程中,从视觉形象设计角度出发,能够促使相应的设计师们借助自身专业特长的发挥,在提高对乡村视觉形象设计重视程度的基础上,积极投身到这一事业之中,以此来实现对区域乡村传统文化的深度挖掘,借助传统文化的融合来赋予地域乡村以独特的风貌,同时,也能够充分将乡村所孕育的传统文化最大程度的展现在世人面前,在激发人们保护民族传统文化情节的同时,为实现传统文化的发扬光大奠定基础。

二、将地域性传统文化运用于新农村视觉形象中的现状

(一)该项工作尚处于起步阶段

美丽乡村视觉文化设计这一概念是从2005年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后逐渐走入大众视野的,在党中央的全面要求下,我国开始针对新农村建设逐步落实了视觉文化的设计与打造,在此过程中,地域性传统文化对于提升乡村视觉审美效果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且保护乡村传统地域文化也是迫在眉睫。但是,基于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的特点,很多地域性的传统文化在多元文化的冲击下,逐渐走向消亡边缘,加上这一工作在开展之初缺乏完善的理论指导体系,致使举步维艰。此外,农村地区本身对视觉景观打造以及传统文化保护等缺乏重视,因此,面对一系列阻碍性因素的存在,使得该项工作目前依旧处于起步阶段。

(二)尚未充分体现出地域性特色

当前,在河南省南阳市已经针对这一工作内容进行了初步的践行与尝试,并且相应的重视程度也随之提升,但是,在实际落实的过程中,这一视觉设计呈现出了单调甚至比例失调的问题,且在视觉景观设计中,忽视了对地域传统文化的融入,使得景观设计缺乏地域性特色。同时,因在一线城市的乡村建设中有着形影的成功案例,进而在模式化思维的局限下,致使视觉形象设计千篇一律。此外,在农村青年人口大量涌入城市的过程中,使得地域传统文化的继承逐渐断了根,加上这一意识理念不强,使得地域传统文化逐渐流失,这也使得在设计乡村景观形象的过程中,对地域性传统文化挖掘的难度加大,而缺乏特色化的景观形象设计,无法满足大众审美之需,进而也就无法实现这一设计的价值。

(三)在运用中缺乏前瞻性眼光

在实际开展地域性视觉形象设计的过程中,虽然有着专业的建设与设计团队,当地农村居民也参与到了其中,但是,因农村居民本身对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不足,受到认知的限制致使无法提供全面的信息内容,加上外来团队对当地文化内容的掌握是有限的,进而在践行的过程中受到思维意识的局限而致使美丽乡村视觉形象设计缺乏前瞻性。同时,在农村地区,相应居民本身的审美意识理念就存在着一定的滞后性,在某种程度上为了迎合地区居民审美之需,也使得在运用地域传统文化进行视觉形象设计时缺乏前瞻性。

三、以地域性传统文化的运用提升美丽乡村视觉形象之创新途径

(一)融入地域性传统文化,建设美丽乡村视觉形象所应遵循的原则

在打造美丽乡村的过程中,将地域性传统文化融入到乡村视觉形象设计中,需要遵循如下几点原则:第一,保护与创新相结合。地域性文化的构成元素较多,包含了农村地区的民风民俗,除了单纯的文化如民间传说、美术以及音乐等文化艺术形式外,还包含了乡村地区的土木建筑,因在不同地域的乡村中,相应建筑风格即是一种独属于地方特色的文化,所以,针对具有保护价值的古村落等,要始终坚持整体性原则,以保护为基础兼顾创新,以历史沿革为基础,实现对村落布局以及色彩等的创新,进而赋予其以独特的视觉形象。第二,是按文化资源的传承并坚持可持续发展性。一方面要针对地域性传统文化资源进行保护与利用,以避免因开发设计而带来的破坏,另一方面,将自然景观与农业景观设计相结合,以保护与开发的并重来践行可持续发展原则。第三,公众参与性与产业导向多样性。所谓的公众参与性指的是在实际建设中,要以政府为主体,坚持公众参与性,以促使相应的景观设计真正的迎合农村居民的审美之需,打造出其心目中的美丽家园;同时,要将生态、观光、人文以及体验相结合,实现对乡村文化资源的保护、开发以及利用,以服务于农村经济的发展之需。

nlc202309081928

(二)具体应用与创新的对策

1.针对乡村建筑实现传承保护型的建设与打造

在河南省南阳市的乡村地区,存在一些古村落,而这些古村落在经历历史长河洗礼的过程中,成为了地域性文化的重要构成元素。在改革开放至今,很多古村落在城镇化建设的冲击下而逐渐走向消亡,相应的建筑、农田水系以及植被等都遭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进而使得传统乡村文化逐渐消失。因此,将地域性传统文化融入到乡村视觉形象建设的过程中,就需要以保护为基础,以将古建筑的活态化特征进行充分复原与保留,针对村落的风貌进行整治,并完善配套设置,同时以文化资源保护为主体,实现乡村旅游观光景点的打造,以特色地域传统文化赋予乡村以独特的审美,进而为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并实现对传统文化的保护继承与发扬光大奠定基础。

2.实现创新与新建

在我国的偏远农村地区,相应的基础设施一直以来都相对滞后,加上自然灾害等的影响,致使乡村的视觉形象极低,每当人们看到这样的村落,贫穷、落后等感觉充斥心头,而这种贫穷与落后也使得当地居民逐渐流向大城市,传统文化的传承逐渐断了根。而在党和政府的努力下,近年来逐渐加大了对农村地区建设的投入力度,借助重建的方式来打造出美好家园,也促使农村居民能够在安居乐业的乡村生活中,成为地域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在实际践行的过程中,要在保护乡土文化的基础上,结合当地的民风民俗进行视觉景观的打造,在保证具备传统文化特色乡土风貌的基础上,通过重建基础设施等方式,以创新为载体,不断挖掘地域特色传统文化内容,并融入到视觉形象设计之中,以乡村产业为导向进行合理规划布局,并实现具备地域传统文化特色公共文化的打造。

3.进行深度的挖掘与改造

在践行美麗乡村建设的过程中,视觉形象设计中逐渐呈现出了千篇一律的现象,缺乏地方特色,很多时候还因新文化的带入而逐渐将传统文化挤向了边缘。因此,要想将地域传统文化融入到乡村视觉形象建设中,就需要针对这一问题的存在,对地域传统文化进行深度挖掘,在此基础上进行改造工程的实施,将乡村传统特色文化融入其中。在实际践行的过程中,要在对村落进行合理规划布局的基础上,将生态景观、产业布局以及居民形态相融合,同时充分融入当地乡村的特色文化内容,以此来服务于地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四、结语

综上,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要想实现美丽乡村建设之目标,并实现对地域性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就需要进一步提高对乡村视觉形象设计工作的重视程度。在实际践行的过程中,需要在明确将地域传统文化融入到乡村视觉形象中的价值的基础上,结合这一工作开展的现状与原则,从保护传承、创新与新建、深度挖掘与改造这三面入手,以借助地域性传统文化的融入来提升乡村视觉形象与美丽,为实现美丽乡村的打造并实现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郑文堂,邓蓉,华玉武,高建伟.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乡村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J].现代化农业,2015,(02):46-48.

[2]张伟.传统村落保护与美丽乡村建设刍议——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视角[J].江南论坛,2014,(01):48-49.

[3]丁成际.当代乡村文化生活现状及建设[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4,(08):39-42+91.

[4]王丽霞.谈美丽乡村建设中传统生态文化的传承与发展[J].山西建筑,2016,(07):4-5.

[5]姚令华.信阳美丽乡村建设中的文化传承研究[J].包头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01):3-5+22.

[6]卢渊,李颖,宋攀.乡土文化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的保护与传承[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3):69-74.

[7]潘玉.非遗传承和美丽乡村建设共同发展的思考[J].管理观察,2013,(27):171-173.

[8]徐成钢,施俊天.论乡村景观建设中的视觉生态观——以浙江省金华市新农村的视觉生态建设为例[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3):65-70.

乡村文化的探析 篇4

1 平遥县古堡梁村乡村文化旅游概况

梁村又名凤凰古村、凤凰古堡, 位于平遥古城东南方向的岳壁乡, 该乡面积84km2, 南北跨度约40km, 辖19个行政村, 人口约5.2万人, 耕地面积2600hm2, 有国家级历史文化民村1个, 省级历史文化民村2个, 文物古迹30余处, 农耕文化、晋商文化、药材文化、佛教文化基本形成。古堡梁村位于岳壁乡北部, 村域面积6.2km2, 耕地120 hm2, 人口约4433人, 是第三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之一。

2 平遥县古堡梁村乡村文化特色

2.1 建筑文化

建筑文化突出体现在民居建筑和古戏台院两个地方。民居建筑从建筑布局来看, 古堡梁村民居建筑由一街五堡组成, 一街是以广胜寺为中心点的南北向主干道, 五堡有东和堡、西宁堡、昌泰堡、南乾堡、天順堡。整体布局呈凤凰展翅之状, 其中, 古源街北广胜寺如同凤头高昂, 东和堡、西宁堡雄居东西似凤凰展翅, 中有南乾堡、昌泰堡, 则为凤凰之腹, 村南天順堡如凤尾高扬, 蕴藏着原汁原味的龙凤文化。从建筑特色来看, 现有传统院落132余座, 多为“日”字型和“目”字型的二进或三进院落, 这些院落多为清代巨商故居。从历史文化来看, 古堡梁村全系列完整保存有从春秋、隋唐、宋元、明清到现代各个时期的民居, 堪称汉民族民居发展史的大型博物馆。它既是晋商的重要发源地, 也是研究古代堡寨建筑、“里”“坊”体制的范本, 处处展现着建筑、风水学等传统文化。

古戏台院始建与元代, 民国初年时组织扩建重修。戏院占地面积2730m2, 建筑面积120m2, 而戏台建筑面积845m2。戏台为砖木结构, 前后分割, 木格顶棚彩绘各种戏曲人生, 栩栩如生。

2.2 寺庙文化

梁村庙宇众多, 古庙建筑尤为一绝, 村中有大庙, 堡中有小庙, 大庙集中, 小庙分散, 形成了独特的庙群建筑特色。现有广胜寺、积福寺、关帝庙等10多座庙宇, 形成独具特色的庙会文化。

广胜寺原名真武庙, 与当地生态植物园遥相呼应, 寺庙包括原有的文物渊公宝塔、真武大殿, 和现建的斋堂、经堂、方丈楼、藏经楼、罗汉洞、地宫、闭关房等。其中罗汉洞设计独特、精巧, 内容丰富, 可以说是一部佛法实体的体现, 在设计中全面挖掘平遥古城文化、推进平遥文化大发展, 同时, 开创佛教文化保护和创新先河, 是一份宝贵的文化遗产。

2.3 民间风俗文化

平遥古书、秧歌、旱船、背棍、民间吹打、锣鼓、杂耍, 加上民间剪纸、窗花、推光漆、平遥牛肉、碗秃等本地特产、物品、食品, 组成了民间风俗文化的多样性。古堡梁村古有“好闺女嫁梁村, 藕根大米送人情”传统礼俗。莲藕和大米因梁村特有的土质成了平遥县境内唯有的特产。每当亲友上门, 或儿女喜事, 梁村村民总要馈赠大米和莲藕, 慢慢就形成了“藕根大米送人情”的民风礼俗。而今, 越来越多的风俗习惯被流传下来, 在2016年的平遥国际摄影大展中, 成功举办了凤凰古堡梁村摄影采风活动, 该村将节节高、二鬼摔跤的年俗文化, 传统娶亲文化, 纳鞋底, 剪窗花一一展现在摄影者的面前, 以现代化的摄影镜头为传播媒介, 给文化交流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环境, 这有利于民间风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3 平遥县古堡梁村发展乡村文化旅游中存在的问题

3.1 文化消退严重, 缺乏规划保护

梁村有“一泉、一塔、一湖、一台、一古道”等众多文化资源, 具有得天独厚的区域优势, 资源优势和人文优势。然而, 随着社会的发展, 时代的变迁, 许多具有汉民族和梁村特色、尚未列入文物保护单位的传统建筑、民居、街巷等被大面积毁坏, 甚至出现消亡的态势。一些珍贵的梁村传统文化遗产, 包括有形及无形文化遗产, 如农业遗产、生产劳作技艺、家训家谱、民间风俗等, 面临着瓦解、消亡的危险。

3.2 基础设施薄弱, 缺乏有效引导

基础设施投资与建设是古堡梁村实施“走出去”战略的前提和基础, 是实现乡村旅游业大发展和大繁荣的保障, 是发展全域旅游的重要抓手。梁村虽依托生态植物园修建了旅游专线, 但因后勤保障力度不足, 旅游专线道路已出现塌陷现象;村内岔路比较多, 旅游指示路牌较少, 游客会出现迷路现象;缺乏旅游接待设施, 如游客接待中心接待人员缺失。

3.3 产品形式单一, 缺乏市场意识

每一个乡村的文化特色是不可复制的, 因此, 要在旅游产品的开发中摆正心态, 应清楚地明白“拿来主义”并非可行。古堡梁村自2007年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民村”以来, 文化产品的开发和保护力度不强, 旅游产品单一, 旅游业发展相对缓慢;旅游营销方式单一, 对文化产品的展示和宣传力度不够, 很多游客对于古堡梁村是只闻其表, 未闻其里。

4 平遥县古堡梁村发展乡村文化旅游的构建路径

4.1 深化发展意识, 加强规划保护

要从思想上正确认识到, 古堡梁村的文化遗产是研究历史的宝贵资源, 要积极探索梁村文化遗产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有效措施, 将乡土传统文化和乡土建筑这些“无形”和“有形”的文化遗产保护好、展示好, 使其具有真实性、整体性、活态性。从行动上来讲, 要对古堡梁村进行整合和规划, 积极对大美风光欣赏区、历史文化回放区、宗教文化演示区、古韵沧桑感受区、民俗文化展示区进行开发, 形成多条参观路线。一要对部分堡里的古建筑进行修复和保护, 原生态保存原有的生活方式, 让游客参观、学习和感受原生态生活, 如体验式参观和博物馆式参观。二要根据旅游规划需要, 适度对部分民居进行改造, 利用已经荒废无用的民居建设民居宾馆, 供游客休闲度假用。三要传承与发展梁村独特的文化遗产, 通过举办文化记忆的相关活动, 将传统文化传承下来。

4.2 加强政府引导, 提升基础设施

要加强政府的投资规划和建设力度。乡村的财力支撑是比较薄弱的环节, 政府要积极引导, 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和扶持力度, 要通过政策扶持、品牌引领、要素集聚、资源整合和科学运作, 依托“历史文化民村”梁村的特色乡村文化资源优势, 开发旅游线路, 将乡村文化旅游牌做大、做强。同时, 要加强古堡梁村旅游环境的综合整治和后勤保障工作, 积极做好道路维护和修缮工程, 畅通各个旅游区与主要交通干道的衔接, 要合理安排旅游标识, 做到处处有线路。要重点抓好公共卫生、停车场等建设, 确保乡村旅游公共基础服务设施能够全面提升。最终实现古堡梁村文化旅游牌“走出去”和参观者“走进来”的双重效果, 促进平遥县全域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4.3 加大旅游营销, 形成产业合力

政府及旅游部门要不断创新旅游营销方式, 完善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的旅游宣传促销机制, 实施整体营销, 开展联合营销, 创新网络营销, 善用公关营销, 构建立体化、网络化、国际化的营销体系。同时, 要大力发展智慧旅游, 为游客提供旅游咨询、旅游投诉、旅游救援、网上预订、医疗救助、电子商务、旅游电子支付等一站式、立体化、全天候的优质化服务。要正确处理和把握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梁村乡村文化旅游业的发展不仅需要内部的融合发展, 如农业、手工业、新闻媒体等的融合发展以彰显乡村文化旅游的综合效益, 更加需要与其他旅游景点互联、互通, 形成产业合力。

参考文献

[1]郭永伟.平遥梁村的聚落形态和民居形态分[D].山西:太原理工大学, 2008.

[2]黄华芝, 吴信值.基于全域旅游视角的兴义市乡村旅游发展探讨[J].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15 (6) .

乡村林场管理问题的探析 篇5

关键词:乡村林场,管理,对策

1 乡村林场发展的历史概况

乡村林场是我国农民创建的一种经营农村林业的组织形式。20世纪50年代为我国乡村林场创办初期, 1958年, 全国林业厅局长会议决定在全国范围内推行这一模式, 从而揭开了我国乡村林场创建的序幕。20世纪60年代初, 林业部提出了林业建设“基地化、林场化、丰产化”的要求, 为集体林区兴办乡村林场提供了新的契机。20世纪70年代, 乡村林场发展达到空前的地步, 期间, 乡村林场虽然也遇到了种种困难与挫折, 但始终表现出顽强的生命力。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经济体制改革带动林业经营的变更, 大部分社队林场改称为乡村林场。30多年的发展, 使林业经营模式向多种经营形式模式发展, 并朝着林业产业化方向发展。

2 乡村林场发展的必要性

乡村林场的成立不仅能推动各地基地林建设、荒山绿化以及引导群众造林、育林和护林, 而且能解决当时造林资金和投劳的不足。我国是个少林国家, 随着人口增长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森林资源和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森林资源的培育有助于改善生态环境, 促进农林业高产稳产, 保证国家建设和人民生活日益增长的对各种林副产品的需要, 而乡村林场正是培育森林资源的一支十分重要的力量。乡村林场的巩固和发展关系着一个地方山区、农村经济的兴衰, 它带动和推动着其它村办企业的创建和发展。乡村林场比较集约化经营, 它能吸纳山区、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从事林业生产经营活动, 并使他们在参与林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同时承担相应责任, 通过努力取得相应报酬, 从而推动山区、农村的经济。

3 乡村林场管理中的问题及原因

3.1 管理体制混乱, 经营机制落后

乡镇林场是由投山者、投劳者和乡镇组织生产者3方组成的联合体, 同时也是单独核算、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具有法人资格的经济实体, 实质上它是一种股份合作经济组织。而在实际运营中, 乡村林场经营活动不同程度地受到各种行政干预, 尚未成为真正独立的经营主体和利益主体, 所有权与经营权合一, 缺乏经营机制和风险机制, 生产积极性得不到充分发挥。

3.2 规章制度不健全, 经营管理不善

大多乡村林场规章制度不健全, 缺乏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和经济核算制度, 没有明确的场员岗位责任制, 而且管理工作尤其是基础管理工作十分薄弱、场员技术力量差、年老体弱、文化素质偏低。林场技术力量的匮乏, 水平的薄弱使得生产的计划性不强、劳动没有科学合理的定额、成本核算不准、管理费用失控、造林不讲究质量, 从而影响林场的开拓发展和经营管理。

4 乡村林场加快发展的对策

4.1 理顺管理体制, 转换经营机制

针对林场管理体制混乱的问题, 应该采取措施, 切实转换林场的经营机制, 使它由生产型组织尽快实现向生产经营型组织的转变。理顺林场管理体制, 林场的生产、经营和分配等权力应由利益相关的3方而定。山区、农村政府与企办不应越姐代庖, 林场实行3方联合体领导下的场长负责制。抓好林场各项经营自主权的落实, 还给林场在生产经营、产品劳务定价、产品销售、物资采购、投资决策、留用资金支配、资产处置、劳动用工、人事管理、工资奖金分配以及内部机构设置等方面享有的应有的权利。实行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 充分调动经营者的生产积极性和创业精神。积极推行林业股份制改革, 创办联营林场, 推行山场租赁经营, 山林经营权出让, 引进外资、台资、侨资联营或独立办场, 促进林业生产向专业化、规模化、现代化转变。

4.2 完善规章制度, 提高人力资源

加强林场各项经营管理工作, 建立有关的责任制度从调整组织机构和健全规章制度入手, 严格整顿各项工作。采用直线职能制的组织机构形式, 应切实推行场长负责制, 实行场长负责制后, 林场场长要保持相对稳定, 不频繁调动。同时挑选一批政治立场坚定、能吃苦耐劳、廉洁奉公、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 具有开拓创新意识的年轻人充实到领导班子中来, 并注意年龄结构、知识结构和素质结构的合理互补, 增强领导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狠抓林场各项经营管理工作, 尤其是基础管理工作, 使得林场生产有计划, 活动有组织、劳动有定额、成本有核算、费用有控制, 把各项管理工作纳入正规。

5 结论

乡村林场是我国农民创建的一种经营农村林业的组织形式, 对山区、农村的经济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只有通过理顺管理体制, 转换经营机制以及完善规章制度, 提高人力资源才能增强乡村林场的生命力, 从而推动山区、农村的经济。

参考文献

[1]吴静和.发展中的我国南方乡村林业[J].林业经济问题, 1994

对中国乡村旅游发展的探析 篇6

众所周知, 20世纪90年代以来, 随着中国产业结构的调整, 中国的旅游业获得较快的发展, 而且在重视生态旅游发展的同时, 也相继带动了乡村旅游的兴起。1998年, 国家旅旅游局推出“华夏城乡游”, 提出“吃农家饭、住农家院、做农家活、看农家景、享农家乐”的口号, 有力地推动了中国乡村旅游业的发展。1999年国家又推出“生态旅游年”, 全国各地区抓住新机遇, 充分利用和保护乡村生态环境, 开展农业生态旅游, 又进一步促进了乡村旅游业的发展。近年来, 随着城市居民对旅游新的需求, 乡村旅游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成为满足城市居民娱乐求知和回归自然的一种旅游方式。但是, 乡村旅游在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各种问题, 而其主要问题的结症是目前在国际金融危机过后值得我们商榷的。

一、观念意识上认识不足

受中国城市化进程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 人们对乡村旅游的认识存在严重的问题。一方面是过去人们普遍认为发展旅游只是“山山水水”和名胜古迹的“专利”, 乡村有啥看头, 土得掉渣的玩意儿, 未能认识到乡村旅游与农业生产的互补性和功能优势, 从而忽视乡村旅游的发展。另一方面是在旅游业和农业的决策之中, 一些地区的领导或经营者急于发展经济, 增加收入, 没有审时度势地分析当地的农业资源优势和客源市场, 凭着一腔热情, 盲目发展地方农业旅游, 既没有突出自身的特色, 又造成同一地区项目建设的重复, 功能雷同, 从而导致恶性竞争的不良后果。还有的农户看到人家搞农业旅游富起来, 就犯起“红眼病”来, 在没有正确的管理理念下也搞所谓的农家旅游, 其结果是可想而知。也正是这些认识上的不成熟, 造成了农业资源在旅游产业利用过程中形成一大盲区。

但是, 随着这两年网络上的“开心农场”的流行, 让人们从中认识到乡村世界的魅力和潜在的旅游市场。由此在中国一些乡村陆陆续续推出了现实版的“开心农场”农家生活快乐体验活动, 并取得一定的成效。现实版的“开心农场”推出得到人们普遍的认可, 由于现代都市快节奏的工作和生活压力让人们感到身心疲惫, 而它的推出为人们提供了一种时尚、健康、生态的体验田园耕作的休闲方式, 同时也为乡村提供了一种新的经营模式。其中最为典型的范例就是今年南京市旅游园林局推出了认种“市民菜园”的新型休闲方式, 得到南京市民的热捧。如汤山阳山碑材附近的锁石村十几亩地被市民抢购一空, 在乡村旅游点提供相关服务和有效管理下, 每到周末近百户“城市农夫”纷纷赶到“自家”地里, 忙得热火朝天, 火爆场面出人意料。认购菜地的市民纷纷表示, 在郊县认种一片菜园, 既可以吃上绿色蔬菜, 也可以享受劳动收获的乐趣, 还可以欣赏田园风光。更有趣的是可以和邻居之间互换劳动成果, 体验新颖、健康的社交方式以及自然的休闲生活。由此可以看出, 观念意识上的转变给人们自身带来益处, 不是用一句话就可以言表的。据相关资料介绍, 乡村普通一亩地, 若种蔬菜, 其收成是3 000元~5 000元。而出租给城里人种植, 一亩地的年收入可以达到1.2万多元。传统的种植收入更低, 而通过市民的租种, 效益可提高至传统种植的7倍以上。“城市农夫”的到来为乡村旅游点带来大量客流, 从而带动相关的餐饮、住宿业。正如南京市旅游园林局副局长王善坤所说, 城里人到农村租菜地, 就冲着情趣和休闲来的, 满足了精神层次的需求。而农民在获得租金收入的同时, 也在休闲旅游项目上富足了口袋, 由此拉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二、城镇化和商业化的侵蚀

城镇化是中国农村发展的必然趋势, 那么游走于传统与现代之间的乡村旅游在这种历史背景下要找出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 已成为目前整个中国棘手问题。因许多乡村旅游点在建设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去农化”倾向, 盲目的追求城镇化、高档化, 尤其是以景观设计、房舍风格、乡路铺设、建筑用料等方面表现明显, 形成了较多的介于城乡之间的商业建筑, 与周边环境、基础优势、游客兴致相背离, 浓厚的乡村文化氛围和宜人的田园风光全被花哨的城镇化和商业化气息所冲淡, 让游客找不到返璞归真、回归自然的感觉, 这在客观上也就降低了当地乡村旅游的特色和市场吸引力。

城镇化所带来的负面效应正在威胁着乡村旅游的核心生命力———乡村独有的文化资源。当然, 也有的学者认为, 乡村旅游与城镇化建设是相辅相成的, 广西师大曾天雄教授认为, 城镇化能够促进乡村旅游的发展, 城镇化为发展当地旅游提供了必要基础设施, 同时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但不管怎样, 我们还是要呼吁那些乡村旅游点, 在规划设计中注重当地民族文化的保护。因乡村旅游吸引游客的核心魅力是农耕景象、农家习俗和农民的憨厚淳朴, 归纳起来就是所谓的“三农文化”。正是由于城市和农村在生活形态等方面的差异和错位, 才促使城里人去乡村旅游体验那田园风光, 品尝绿色而无转基因的乡村美食。所以发展乡村旅游首先必须坚持以农为根, 依托农村, 依靠农民、立足农业, 以自然、随和、舒适、生态为主题, 突出城市和农村的差异。在乡村旅游点的开发中, 要还原农村本色, 展现农家风情, 切忌贪大求洋, 乡村旅游应当呈现的是“山水画、田园诗、民俗歌、生活曲、梦幻境”, 来吸引更多的游人。如我市东西湖农场区, 根据自身特色在不同时令推出了绿色蔬菜和水果采摘等参与性很强的活动, 吸引了许多省内外的旅游者前往休假度假。同时也使那些沉迷于网络偷菜的市民在空闲时间和亲朋好友一起来到现实的农场, 观看青山绿水, 呼吸新鲜空气, 修养身心。如果处理不好上述两者的关系, 那些受人们青睐的乡村风貌、乡情野趣就会大打折扣, 甚至会荡然无存。

三、管理不到位

目前, 由于许多乡村旅游经营项目还未纳入相关管理部门的管理范围内, 其经营形式随意性强, 必然会导致乡村旅游品位的降低。如价格不合理, 任意定价, 出现蒙客、宰客现象;其管理人员和服务人员素质差, 服务水平低, 不能满足游客的需求;对自身的旅游项目没有严格的动态跟踪管理, 缺乏定期评估和淘汰制;还有的是利用国家管理体制的不健全, 打擦边球占用国有资产等。再加中国一些管理部门在管理上力度不够, 并缺乏相应的政策法规, 大多数“农家乐”协会也形同虚设, 许多开发和经营行为得不到应有的规范。因此, 乡村旅游的发展必须实施有效的管理, 应在政府的主导下, 明确以农为本的本质, 发挥自身在旅游产业链上应有的作用, 才能保证自身的持续发展, 否则一切就如纸上谈兵。而青海省互助县在发展乡村旅游上以政府为主导的前提下取得辉煌的成果。今年5月25日, 青海省旅游局在互助县为西部土族民俗文化村、纳顿庄园、才伦多森林农庄等五家乡村旅游接待点举行了星级授牌仪式。由于近几年, 青海省旅游局积极引导、大力支持各地区发展乡村旅游, 在完善配套服务设施, 改善环境卫生、食品卫生条件, 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上下工夫。各级政府采取贷款贴息等政策, 扶持壮大乡村旅游接待点建设, 促进了乡村与旅游业的融合, 拓展了农业功能, 实现了由农业单纯提供农产品向提供生态文化、休闲产品的转化升级, 带动了农产品加工、销售和农村商贸旅游、餐饮服务等行业的发展, 增强了农村综合发展能力。截至2009年底, 青海省已拥有各种形式的乡村旅游接待点2013家, 直接就业人员1.1万多人, 年接待旅游者约324万人次, 直接经济收入为1.9亿元。总而言之, 政府要把发展当地乡村旅游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紧密结合, 把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与改善、改进生活条件这三方面结合起来, 构筑农村产业新格局, 这样才有利于新农村建设目标的实现, 有利于农村的综合发展。

综上所述, 乡村旅游的发展无形中可以拓宽农民增收的渠道, 也带动了农村相关产业的发展, 对改变农村面貌, 促进统筹城乡发展,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要意义。因此,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 要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目标, 进一步提高认识、精心规划, 突出优势、发挥特色, 规范服务、提高质量, 加强管理, 大力推进乡村旅游的发展, 充分发挥乡村旅游在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摘要:近年来, 网络上的“开心农场”的流行, 也引爆了现实版“开心农场”活动的开展。在以一种时尚、健康、美食、生态于一体的农家乐休闲方式受到人们追捧的同时, 也无法避免地存在一些值得我们关注的问题, 而这些问题有待我们相关人士去解决, 才有可能使乡村旅游在旅游产业链上发挥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乡村旅游,开心农场,发展

参考文献

[1]雷琛烨.网上种菜不过瘾南京城市农夫有点田[N].中国旅游报, 2010-06-02.

[2]张静.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EB/OL].中国旅游营销网.

[3]关于发展乡村旅游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办法[EB/OL].中国旅游网.

乡村债务问题探析 篇7

关键词:乡村,债务,农村经济改革

农村税费改革以来, 各地按照国务院关于“制止新债、摸清旧债、明确责任、分类处理、逐步化解”的要求, 积极稳妥地开展化解乡村债务工作, 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乡村债务涉及面广, 情况复杂, 化解工作进展缓慢, 已成为当前农村工作中的一个难点问题。乡村债务的产生, 直接制约乡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 影响乡村两级工作的正常运转和乡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 损害党群干群关系, 降低党和政府在农民群众中的威信, 影响农村改革、发展和稳定。切实化解历史债务、坚决防止乡村发生新的非正常债务, 成为一项非常紧迫、事关全局的重大任务。

一、乡村债务对农村发展的影响

(一) 制约农村经济健康发展

发展是硬道理。在农村, 农民期望看到的是办学条件的改善、乡村道路的硬化、疾病的及时治疗、公益事业的到位, 等等。农民合理诉求的满足, 需要雄厚的资金作保障。对农民期望值和依赖程度很高的事, 我们应当科学解决, 但相关基层政府却感到力不从心。究其原因, 一方面是资金有限, 另一方面是沉重的乡村债务。就乡村债务而言, 不仅影响了地方财源建设, 制约了既定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实现;而且阻碍了农村基础设施条件的改善, 影响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健康协调发展。发展需要资金, 化解债务需要资金。建设小康社会、和谐社会, 重点在农村, 难点也在农村。资金短缺, 是基层政府开展工作的一大羁绊。特别是村级债务的不断堆积, 使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缺乏内在动力, 直接延缓经济发展的步伐。

(二) 加重了农民的负担

乡村积累少、财路窄, 欠发达地区表现更为突出。土地对农民来说, 是赖以生存和生活的希望。历史债务一旦分摊在有限的土地上, 分摊在农民头上, 农民种田种地入不敷出, 就会对经营土地失去了信心, 致使一些地方出现严重的土地撂荒现象。再加上乱收费、乱摊派、乱罚款现象存在, 农民的负担更重。从这个角度看, 乡村债务如何解决, 直接关系到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若解决不好, 将造成农民负担的反弹, 造成农民新的负担, 将直接减少农民的收入。

(三) 影响乡村组织的正常运转

为了使维持工作开展, 有相当一部分乡村干部为乡村集体垫支了日常费用, 甚至工资也不能及时足额领取, 有的还是借新债还旧债, 在债务中工作, 实在难以调动乡村干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的乡村债务沉重, 乡村干部不得不抽出大量时间应付上门的债权人, 在这种情况下, 乡村干部一心一意谋发展的干劲必然受到影响。有的乡村干部因为旧债新债问题未得到妥善解决, 难以对其工作进行调整, 导致许多工作不能正常开展, 少数村级组织几乎处于瘫痪状态。这些问题的存在, 不仅影响着乡村组织的正常运转, 同时也影响着基层组织的建设。

(四) 制约新农村建设的步伐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是中央为新农村描画的美好图景。在农村, 债务问题久拖不解, 非理性行为的表现自然比城市多, 有的甚至是激烈的冲突。过激的言语, 过激的行为, 影响邻里乡里关系, 影响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有的债务涉及农民较多, 农民上访纠纷不断, 影响了农村稳定。在这种环境下, 形成合力抓经济、抓发展的心思必然多多少少受到干扰。与此同时, 由于债务较大, 农村教育、敬老、公路、卫生、广播、水利、饮水安全工程等基础设施和公益事业的建设步伐自然而然受到制约。生产生活条件改善如果放慢, 直接制约了新农村建设的步伐。

(五) 影响着干群关系和政府形象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点在农村, 难点也在农村, 农村干群关系的和谐, 既是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 也是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的关键。农民最恨浮夸之风、言而无信, 最大的愿望是政府和乡村干部作风务实, 为民办事。现实生活中, 群众最关心的就是自己的切身利益。经济不发达, 群众的利益得不到满足, 现实的生活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 他们习惯采取各种过激行为, 往往容易导致干群之间的利益正面冲突, 引发激烈的矛盾对抗。从一定意义上说, 经济发展问题已经成为干群关系和谐的“瓶颈”。农民迫切要求基层党组织和干部带领群众致富, 但由于乡村债务负担沉重, 不少基层干部疲与债务的纠缠, 对农民的呼声束手无策, 导致基础建设、公益事业发展、增加收入等事关切身利益的问题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解决, 农民对此意见很大。农民的经济利益得不到维护, 农民最关注的现实困难和具体问题得不到解决, 必然造成对基层政府不满, 导致干群关系紧张。

二、乡村债务形成的原因分析

乡村债务产生和加重的问题是长期积累的结果, 原因是多方面的, 既有客观因素, 也有主观因素。

(一) 完成各项税费和集资任务形成的债务

税费改革前, 农户的负担项目非常多, 除农业税、特产税和“三提五统”外, 还有各种集资摊派, 上级给下级下达任务时层层加码、年年递增, 大多超出了乡村的承受能力。对乡村干部而言, 任务是硬指标, 容不得讲条件, 必须按时足额甚至超额完成。由于完成各种税费任务时间要求紧, 村组为了完成上级下达的任务, 只有向金融机构和民间借贷完成各项税费任务, 形成农户欠集体、集体欠外债的现状。尤其是民间部分, 利息一般都比较高, 最终债务越积越多, 导致恶性循环。

(二) 短期行为形成的债务

相对来讲, 乡村干部任期较短, 加之有的地方干部更换频繁, 一些乡村干部或多或少存在“只要我一木独舟, 管它洪水滔天”的潜意识, 同时干部考核机制不科学、不完善。在这种情况下, 乡村干部为了突显自己在任期内的政绩, 不顾地方经济基础和实力, 有钱敢花, 无钱敢借, 片面追求规模扩张, 不注重实效, 有的更是好大喜功、盲目树典型, 通过举债来大搞“形象工程”和“政绩工程”。至于发展方式是否科学合理、债务如何偿还, 均缺乏连续性战略性思考。如此, 前任债务与现任债务一届累一届, 年年积累, 债台节节高, 给乡村背上了沉重的债务包袱。

(三) 行业达标活动形成的债务

对乡村而言, 行业部门开展的各种达标升级活动, 是自上而下压的, 是刚性的, 不完成不行。对农村九年制义务教育实行硬性达标, 上级配套资金有限, 大部份依靠乡村两级自筹, 而筹款渠道主要是向农户集资和向银行贷款。报刊杂志征订, 各职能部门层层向下压任务, 数额较大。这些投入谁来买单, 基层财政无力支持, 乡村收入更难以完成。加之乡与乡、村与村之间互相攀比, 上级给下级下达任务时层层加码、年年递增, 大多超出了乡村的承受能力。在财政投入力不从心, 集体经济薄弱的前提下, 为了完成任务, 乡村只好举债, 借不到低息的就借高息的, 导致了乡村债务的进一步增加。

(四) 兴办乡镇企业及村有经济实体形成的债务

20世纪90年代, 一些乡镇、村在无资金、缺技术、少人才的情况下, 在发展农村经济过程中, 没有进行充分的调研论证, 盲目跟风上项目, 上马了一批小企业。由于经营管理不善、产品质量不高、市场信息不灵、销售渠道不畅等诸多因素导致企业效益不好甚至亏损倒闭, 造成银行贷款的沉积, 乡村集体背上债务。有的项目是行政干预企业遗留的问题, 基层政府出面为企业担保, 企业垮了, 债务留给政府。

(五) 兴办公益事业形成的债务

农民增收离不开农村公益事业建设。公益事业建设涉及村村通、道路硬化、学校建设、农电改造、广播电视、医疗卫生、水利设施建设、文化场所等众多内容。在兴办公益事业上, 一些地方不能实事求是地坚持量力而行的原则, 不认真实行公益事业“一事一议”制度, 而是主观臆断, 盲目决策, 目标订得过高。而建设所需资金, 主要靠借款和贷款, 除向金融机构贷款外, 还向民间高息借款。这些借贷款不能如期归还, 到期只能清息转贷, 使债务数额越滚越多。贷款在乡村债务中占大头, 因长期无力归还, 形成了巨额的利息, “利”越滚越多, 债越积越大。

(六) 乡村财务管理不规范而形成的债务

各级农村经济管理部门的主要职能是指导管理农村财务和农村集体资产工作, 但由于体制问题, 在实际工作中, 却存在着监管不力、处罚力度较弱的现状, 对一些违纪行为造成的债务、债权束手无策。加之乡村级财务自身管理不规范, 不能有效控制乡村级财务的收支, 开支随意性很大, 导致一些不合理甚至违规支出, 直接产生了债务。

三、化解乡村债务的对策

(一) 妥善处理乡村历史债务

政府统一组织, 有关部门共同参与是做好乡村不良债权债务清理工作的关键。乡村两级债权债务涉及面广, 政策性强, 数额巨大, 情况复杂。因此, 清理任务重, 工作难度大, 单靠某一部门是不行的。所以, 各级党委、政府要充分认识到清理乡村两级债务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艰巨性, 对乡村债权、债务和担保情况进行专项清理, 不同情况区别对待。整个工作中, 要坚定信心、把握重点、加快推进, 着力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健康和谐发展。

(二) 加大对乡村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

通过财政转移支付, 在解决现有乡村干部工资、特困户救助的基础上, 确保乡村基本公共品的需求。除中央、省级财政转移支付资金外, 市、县级财政都配套一定比例的转移支付资金, 县、乡、村对国家财政转移支付资金都要确保专款专用, 严禁截留、平调、挤占、挪用上级转移支付资金。实际工作中, 要区别分类对待, 注意向经济基础薄弱的乡村重点倾斜。

(三) 发展农村经济, 加强财源建设

发展农村经济不但是解决农村债务问题的治本之策, 而且也是保证农村税费改革成败的关键之所在。要因地制宜, 充分挖掘本地资源优势, 大力发展地方特色经济, 形成“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开放型经济新格局;大力发展农村第二、三产业, 积极实施小城镇战略, 推进农村工业化进程, 努力培植财源税源, 壮大乡村两级集体经济实力, 增强还债能力;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利用外地资金发展当地经济。有了较强的经济实力, 不但可用于清偿旧债, 更重要的是, 能够降低农村财务风险, 避免没有经济承受能力的大额度债务再度发生。

(四) 严格乡村财务管理

逐步建立健全乡村财务管理体制, 同时加强审计监督, 严格控制管理性支出。要在掌握总收入的基础上, 合理界定支出范围, 大力压缩非必要性支出, 优化支出结构, 确保重点支出。要把乡村债务管理作为国有资产和农村集体资产及乡村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 建立健全管理制度, 实行法人及主管领导责任制, 有效遏制债务增加, 规范乡村债务管理。要提高乡村干部的财务管理水平, 强化其责任意识和公仆意识。要强化乡村干部离任审计, 防止任前政绩变成离任后的债务包袱, 产生新增债务。要严明纪律, 严肃查处清理乡村两级债务过程中发现的违法违纪问题。

(五) 转变乡镇政府职能, 规范政府行为

要积极稳妥地推进乡镇机构改革, 按照精简、效能的原则, 切实转变乡镇政府职能, 规范政府行为, 降低行政成本。改革现有的人事用人制度, 实行机构设置、用人制度与财力配套相结合, 事权与财权相结合, 精减机构, 缩减人员开支。要努力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增强乡镇政府对农业农村的公共服务能力, 增强乡村经济实力, 促进农民增收, 不断提高乡村债务清偿能力。

(六) 切实减轻基层负担

要按照农村综合改革工作的要求, 切实转变工作方式, 加大支持力度, 减轻基层负担。始终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有关涉农问题的政策, 严禁开展要求乡村和农民出钱出物的达标升级和检查评比验收活动;严禁不切实际对乡镇下达财政收入指令性计划;严禁强令村级组织完成种养计划和技术推广任务;严禁向村级组织强行摊派报刊、书籍征订任务, 更不得以回扣、代扣、代缴等方式促订促销;严禁超越财力兴建各种工程, 禁止各种不切实际、劳民伤财的工程。

乡村物流发展探析 篇8

一、乡村物流发展现状及限制发展的因素

1、物流观念落后。目前乡村物流发展缓慢, 与当地物流意识观念差, 物流知识薄弱不无关系, 相关部门不够重视并且缺少系统化、现代化的观念去发展乡村物流。由于乡村物流发展经营难度大, 要使乡村物流快速发展, 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流服务需求, 须首先调整落后的乡村物流观念。

2、物流基础设施建设落后, 技术和信息化水平低, 存在运力不足的问题。乡村物流基础设施建设落后, 基本的信息平台尚未建立, 造成物流信息不能共享、物流资源难以整合、物流服务效率低下、服务水平不高。

3、第三方物流发展不全面。乡村目前现有的物流企业大多是由储运公司或运输公司改名而来, 规模小, 服务功能少, 网络分散, 管理不规范, 与现代物流企业的标准差距较大, 物流服务专业化程度低, , 缺乏真正第三方物流企业。而且乡村从事乡村运输的营运单位数量少, 专业运输车辆和物流设施分布比较分散, 不能形成规模效应。

4、乡村公共交通基础设施落后, 交通运输条件成为限制乡村物流发展的因素, 阻碍了乡村物流业社会化的发展进程。现有的交通运输企业, 其运力占社会总运力的比重仍然偏低, 且功能单一, 高效专用车辆少, 专业化程度和服务质量低, 难以形成有效的社会服务网络。目前很多乡村地区都有公路通过, 但还有很大一部分地区公路不通, 交通不便, 物流规划网络难以形成, 影响乡村物流的发展速度和规模, 同时影响地区经济发展。

5、物流人才相对匮乏。目前, 乡村物流普通从业人员素质偏低难以适应现代物流发展的高技术要求, 人才匾乏成为制约乡村物流产业的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二、乡村物流的特点

1、乡村物流具有分散性特点。

乡村物流业缺乏系统的组织和规划, 相关部门尚未把发展现代物流业作为一项系统工程。企业物流经营互相封闭, 商业、物资、粮食、蔬菜等自办储运的状况至今没有根本改变, 未形成第三方物流。整个物流业高度分散, 物流设施重复建设严重, 资源浪费、设施利用率低, 无法形成规模化、社会化、专业化经营。

2、乡村物流的需求具有不确定性。

从物流服务的内容上看, 乡村物流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以种子、化肥为主要内容的农业生产资料物流;二是以粮食、蔬菜为主要内容的农副产品物流;三是以家电、服装为主要内容的生活消费品物流。此类物流需求季节性强, 尤其农产品每年种植面积和产量都不能确定, 这导致了乡村物流需求的不确定性。

3、乡村物流具有差异性。

由于不同的乡村地区所处的地域和自然条件不同, 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特色不同等等, 这些因素导致了乡村物流在地区间的巨大差异, 这种差异使得乡村物流要满足不同地区物流服务需求并且形成规模, 必然向着个性化、专业化、多样化方向发展。

4、物流需求量大。

乡村物流在农副产品产销旺季需求量大, 如果此时物流不能满足产品运输需求会导致产品滞销, 给地区经济和农民造成巨大损失, 因此在物流运需求旺季物流企业和政府部门应充分调动运力, 满足乡村物流需求。

三、加快乡村物流业发展的对策

1、更新观念, 树立物流产业发展新理念, 发展物流产业系统管理体系。政府应采取积极措施和政策, 创造一个有利于乡村物流业发展的政策法规环境, 推进乡村现代物流发展的积极性。同时, 加快现代物流产业基础设施、网络信息和商贸物流三大平台的建设步伐。

2、发展第三方专业物流服务企业, 建设现代化物流服务基地, 发展乡村绿色物流。在现有物流公司的基础上拓展物流服务基地的规模和功能, 建立物流中转、仓储和汇聚节点, 逐步实现传统乡村物流向现代物流业过渡, 使乡村物流业向社会化、专业化和规模化方向发展。

3、提高乡村物流的信息化水平, 实现电子商务和物流的有机结合, 逐步实现乡村物流业的电子商务化, 推进乡村电子商务物流的发展。信息化是现代物流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乡村物流业也应重视信息技术的运用, 提高物流业的信息化水平, 建立起统一的物流信息网络平台。通过网络将供应商、用户、物流企业联结起来, 实现信息共享。同时, 将条形码 (BC) 、电子数据交换 (EDI) 、管理信息系统 (MIS) 、地理信息系统 (GIS) 和全球定位系统 (GPS) 等各种先进信息技术逐步应用于乡村物流, 实现物流信息的商品化、物流信息收集的数字化和物流信息处理的电子化, 为一体化物流的实现提供信息技术支撑, 实现电子化物流。

4、统筹规划, 协调发展。现代物流是一项跨行业、跨部门的系统工程, 必须加强政府的宏观协调指导, 使物流业步入快速健康发展的轨道, 使现有物流形成物流供应产业链, 提高物流运输效率, 降低物流成本。

5、城市物流应充分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城市应利用已建成的区域物流中心, 扩大专业物流服务范围, 承担起服务乡村物流的重任, 发挥的中介传送、辐射窗口的特殊引领功能。

6、培养和引进现代物流人才。发展乡村现代物流需要一批精通物流业务、善于使用现代信息手段的物流专门人才。相关部门应做好物流基地和物流企业的人才培养和引进工作, 鼓励高校物流专业毕业生到基层从事学习和开发工作, 促进乡村物流发展。

7、完善乡村交通和通讯基础设施, 为发展现代物流提供交通便利和通讯便利。

摘要: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是城乡经济快速发展的基础条件之一, 随着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加快, 发展乡村物流对于乡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乡村物流目前的发展现状, 本文将对乡村物流的发展进行探析。

关键词:乡村物流,发展,分析,建议

参考文献

[1]、http://wenku.baidu.com/view/6e62f54c852458fb770b56bd.html。1、http://wenku.baidu.com/view/6e62f54c852458fb770b56bd.html。

[2]、黄腾飞.新农村物流产业的调查报告[J].总裁2009年第1期2、黄腾飞.新农村物流产业的调查报告[J].总裁2009年第1期

乡村文化在乡村旅游规划中的表达 篇9

一、乡村旅游

乡村旅游主要是指以农村为目的地, 以农村特有的山野风光和风情为主要关注点, 满足城市居民想要回归自然的需求的一种旅游。其本质是就是乡村文化, 乡村旅游的”乡村性“是其发展和吸引外来者的主要特征, 而“乡村性”就体现在乡村区域独特的乡村文化上。乡村旅游具有极大的文化性。这使得乡村文化在乡村旅游规划中起着重要作用。

二、乡村文化资源具体分析

文化并不是单一的概念, 主要分为了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个方面。这三个方面看起来各自独立其实也是相互联系的, 这种内在联系将它们构成了一个一个相互制约又相互促进的有机整体。乡村文化的资源用文化的三分法可以分为乡村物质文化、乡村制度文化以及乡村精神文化。

(一) 乡村物质文化

乡村居民在长期的生活中创造的物质产品、创造方式以及这些产品背后所蕴含的文化, 甚至是产品的生产技术和工艺都属于乡村物质文化。这是乡村文化最为直观和明显的特点, 包括了乡村房屋建筑、饮食习惯、农耕技术、田园风光等, 这些物质文化使城市居民感受乡村生活的直接载体和具体体现方式。这一层次虽然比较浅现, 但却极其重要, 我国大多数的旅游者没办法用过多的时间来深层了解一个地区的精神文化, 他们的直观感受和满意度均是来源于物质文化。

(二) 乡村制度文化

所谓乡村制度文化即使指乡村社会文化, 是乡村在长期的生活发展中为了维护乡村的正常生活生产约定俗成的道德规范, 具有可参观、可参与的特点。这些制度文化包括了乡村的节日庆典、民俗活动、权利制度等各个方面。乡村文化的制度文化想要变成一个吸引人的魅力点, 需要不断加强自身的特殊性和地方性。制度文化是乡村文化的一大特色, 具有区别与城市制度的地方特点, 应当合理科学的利用。

(三) 乡村精神文化

乡村精神文化更多的是体现在乡民身上, 他们所具有的的个人性格、价值观和生存观等各个方面都是乡村精神文化的体现, 比如地方方言的使用, 这是与城市通行的普通话不一样的地方语言, 富含了地方特色和居民性格。乡村精神文化是潜藏在物质文化的更深层处的文化, 游客想要很好地体会这种文化需要长时间的体验和近距离的接触。精神文化常常是游客在旅游时容易忽视的一部分, 但是这一部分是很重要的, 它有利于游客了解我国丰富的乡村文化和乡村特点。

三、乡村文化在乡村旅游规划中的表达

乡村文化是乡村旅游规划的出发点和回归点, 是旅游规划开发的核心内容。深入研究乡村文化不仅有利于乡村旅游资源的评价和合理开发, 更有助于在旅游规划中准确把握文化内涵和表达方式, 保持乡村旅游的特色, 增加乡村旅游的外在竞争力。

(一) 乡村文化对乡村旅游主题确定的影响

在准备进行旅游规划时, 确定开发旅游资源的主题是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 对整个旅游规划具有提纲挈领的作用。乡村旅游的主题主要是在乡村内部形成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 增加旅游地的竞争优势。不仅是体现乡村旅游地的主要特色, 更是成为该旅游地对外吸引游客的主要内容。

规划者设计确定乡村旅游主题时应当准确地抓住当地的地域特色, 对乡村的历史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 总结出最适合该旅游地的风格。不仅要对乡村的自然风景进行细致的分析更是要对相应的市场进行分析, 避开已有的乡村风格, 构筑具有特点的领先的乡村风格, 在该旅游地的后续开发中也应当围绕这一主题来进行具体设计, 运用不同的组合方式和不同层次的表达让游客感受到深厚的地方特色。

(二) 乡村文化对乡村旅游产品的影响

在进行乡村旅游规划时, 应当综合考虑乡村文化的不同方面, 并且分清显性和隐性的表现形式, 这些差异在设计地方旅游产品时有很重要的参考意义。把外在的具有明显地方特色的层面放在游客可以直接看到的部分, 能够在游客进行旅游地选择的时候成功吸引他们的眼球, 增加该旅游地的外在竞争力。乡村旅游规划是应该将这三个方面各取其优点和谐的融合在一起, 设计出最适合该地的旅游产品, 这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游客对该旅游地的整体感受和第一印象。

(三) 乡村文化对乡村旅游程序规划的影响

1、乡村物质文化的亲身体验

乡村物质文化使乡村文化最明显的表现, 属于静态的乡村文化。游客对乡村旅游的第一感受也来源于这些最为直接的物质文化。针对乡村独特的房屋建筑、有趣的特色食物、特有的农耕景象等, 开发了建筑参观欣赏、饮食品尝、特产购买和田园景观欣赏和农耕景观欣赏等各种旅游活动。这一阶段是最基本的阶段, 主要是满足游客在感官知觉上的体验, 容易很直接地让游客感受到城市和乡村的区别, 获得旅游休闲的感受, 这也是我国现在乡村旅游最主要的方式。

2、乡村制度文化的积极参与

跟乡村物质文化不相同的是乡村制度文化使动态文化, 相对而言是“活”文化。是乡村旅游中参与性很强的文化资源, 不仅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更是具有强烈的文化感染力。例如乡村节日庆典、礼仪文化等, 是乡村旅游开发中的重点, 也是对外竞争的优势所在。游客在参与这些制度文化的过程中更加贴近乡民的生活, 也更加了解乡村的具体风情, 也是游客和当地居民进行交流的主要平台。游客可以在参与的过程中增加愉悦性, 有利于游客在后期评价时的满意程度。这种评价关系着乡村旅游地的外在声誉, 关系着乡村旅游地对外市场的开拓。近些年来这些活动内容已经在各地的资源开发中得到了重视。

3、乡村精神文化的贴近感知

乡村精神文化在乡村文化中属于更为抽象的文化层, 是乡村文化旅游资源的最高层, 潜伏在其他的乡村文化载体的深处, 不仅是旅游规划的深层内容也是地方特色文化的精髓。针对这个方面的旅游开发需要游客更加深入地了解乡村文化, 在长时间的接触里面去感受独特乡村的艺术魅力, 这一旅游产品的开发对游客也有更高的要求, 要求游客具有一定高度的文化素质和一定的审美素质。在乡村旅游规划中可以开展一定时间的乡村修学、摄影、写生和研究等活动, 这类的旅游方式受到很多的文化学者和学生的喜爱, 可以用于学术研究和学习利用。

4、乡村文化在乡村旅游中对意象构造的影响

乡村意象是乡村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在人们的头脑中形成的“共同图像”, 主要表现在文化意象和景观意象的融合, 这本身就是一种极其重要的旅游资源, 是维护整个乡村旅游主题的重要承载者, 也是组织乡村旅游的背景。乡村旅游的意象构造主要是通过对乡村文化的不同层次的结合和相互容纳, 在整体上给游客一个良好的第一印象。乡村部落聚集方式、乡村房屋独特建设、乡村自然环境和乡村特色工艺是组成乡村旅游意象的主要部分。通过这些可以直接给人以视觉冲击的实物让游客对该乡村旅游地有一个直观的表面印象。与之不同的是乡村文化意象, 这一部分主要乡村精神方面的意象。通过景观意象表现出来, 并与景观意象相互融洽, 在整体上形成一种乡村的特色“氛围”。是景观意象的深层表现形式, 需要游客对乡村文化有一定了解和认知, 是对乡村精神文化资源更深层次的感知。

乡村意象在整个乡村旅游规划中是极其重要的。通过对乡村意象的构建, 将乡村与城市的景观差异、文化差异逐步放大, 变成吸引游客的主要部分, 在进行乡村旅游规划的必须把这个意象的塑造与主题相呼应, 进而维护整个规划的总体氛围。让整个乡村都围绕着确立的主题进行氛围塑造, 给游客一个完整的乡村生活体验, 增加游客的旅游感和休闲感,

结束语

乡村文化是乡村特色环境、历史等方面的沉淀和总结, 乡村旅游规划时要深入开发该地区的文化底蕴, 通过与主题相呼应的旅游产品的开发, 使该旅游地具有区别于其他地区的特色, 增加外在的市场竞争力。另外, 在进行乡村旅游规划的同时, 要注意保护地方文化, 不能一味的追求经济效益而忽略了地方文化保护, 防止乡村文化的流失也是乡村旅游进行规划时必须考虑的问题。

摘要:乡村文化是乡村旅游的核心内容和最大魅力点。乡村旅游规划的核心必须是寻找乡村中的旅游资源文化内涵。本文主要就乡村旅游规划中的乡村文化的内涵、特征以及表达进行了分析, 并对乡村旅游中的文化策略进行了具体的阐述。

关键词:乡村文化,乡村旅游,文化表达

参考文献

[1]张善峰.乡村文化在乡村旅游规划中的表达[J].上海农业学报, 2009 (2)

[2]马菁.乡村旅游及其规划研究——以武汉市黄陂区为例[D].华中科技大学, 2009 (45)

[3]井晓鹏.边缘效应与乡村旅游规划优化设计探讨——以临潼区乡村旅游规划实践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 2011 (39)

上一篇:小学数学的学法指导下一篇:油田早期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