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病治疗中常见的失误

2024-06-01

猪病治疗中常见的失误(精选六篇)

猪病治疗中常见的失误 篇1

解热药只能起到退烧的治标作用。对确诊为高烧的猪才可用退热药, 并配合抗生素应用, 且不能连续大量应用。

2 利尿药治尿闭

猪的尿闭大都是非肾源性尿闭, 而多数是膀胱、尿道炎症或结石等所致。对此应该用泌尿道消炎剂或排石治淋的中草药或手术治疗。

3 病毒灵治疗一切病毒病

目前, 医学界还没有一种杀灭病毒的特效药, 可应用有抗病毒作用的中草药如鱼腥草、板兰根等, 并配合地塞米松、抗菌素等治疗。

4 解毒法治疗有神痉症状表现的突发性病猪

临床上突发性的、有神痉症状表现的病猪绝大多数不是因中毒所致, 而是一种脑神痉紊乱的一种疾病, 应该用安定、氯丙嗪、脑炎清等药物治疗。

5 仅用抗生素治疗消化不良性腹泻

对于消化不良性腹泻应加服消化药, 如大黄苏打片、多酶片、酵母片等。

6 注射青霉素治疗胃肠道炎症感染

猪病治疗中常见的七个错误 篇2

1.连续大量应用退热剂。有些人治疗猪病习惯应用退热剂,如氨基比林、安乃近等,而且是连续大量应用,甚至有些并不发烧的病猪或温度已退至正常的猪也用此类药。这是一种错误的做法。因为发烧是猪的一种防御性反应,适度、适时的发烧对抵御疾病有一定好处。发烧是猪因感染病原微生物及炎症所致,而解热药只能起到退烧的治标作用,却无治本作用,尤其是长时间大量使用解热药还可引起猪只白细胞减少、抵抗力下降。所以,对确诊为高烧的猪才可用退热药,并要配合抗生素使用,且不能连续、大量应用。

2.利尿药治尿闭。临床常见尿闭及少尿患猪,有些人习惯用利尿药进行治疗,如肌肉注射速尿等。其实,猪的尿闭大都是非肾源性尿闭,多是膀胱、尿道炎症或结石所致。很显然,这些尿闭并非尿产生的少,而是排尿不畅所致,所以用速尿等利尿剂治疗是不对症的。对此,应该用泌尿道消炎剂、排石治淋的中草药或手术治疗。

3.病毒灵治疗一切病毒病。猪的病毒性疾病有很多;而病毒灵听其名为抗病毒灵药,故在治疗猪病时大量、广泛应用。其实,病毒灵是根治不了病毒性疾病的。截至目前,医学界还没有一种杀灭病毒的特效药,所以我们不能寄希望于用病毒灵来治疗所有的病毒病。对抗病毒性疾病时,可应用有抗病毒作用的中草药(如鱼腥草、板蓝根等),并配合地塞米松、抗生素等治疗。

4.解毒法治疗有神经症状表现的突发性病猪。近年来,临床上突发性、有神经症状表现的病猪很多,因这类猪的表现症状与中毒的表现症状相似,因而人们常将这类病猪误认为是中毒,并以解毒法治疗,如注射解磷啶、阿托品、解氟灵等。其实,这些病猪绝大多数不是因中毒所致,而是一种脑神经紊乱疾病,应该用安定、氯丙嗪、脑炎清等药物治疗。

5.仅用抗生素治疗消化不良性腹泻。腹泻是猪的一种常见之症,这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消化不良所致,若不加区分统统用抗生素治疗,效果当然是很差的。对于消化不良性腹泻应加服消化药,如大黄苏打片、多酶片、酵母片等。

6.一生只用一次驱虫药。猪寄生虫病的发病率特别高,所以做好驱虫工作尤为重要。猪的驱虫应一年多次且定期进行。因为寄生虫虫卵随时都可能感染猪只,且虫卵在猪体内经40天左右即可发育成成虫,所以猪场应定期40多天驱1次虫。

猪病治疗的常见误区 篇3

许多人在治疗猪病时, 常常离不了退热剂, 如氨基比林、安乃近、安痛定等, 而且都是连续、大剂量使用, 甚至有些并不发烧的病猪以及一些体温已降至正常的猪也还使用这一类药。这是一种错误的做法, 因为发烧是猪的一种防御性保护反应, 适度、适时的发烧对抵御疾病具有一定的益处。发烧是猪因感染病原微生物并产生炎症所致, 而退烧药只能起到退烧的治标作用, 却无抗菌消炎的治本作用, 长时间、大剂量使用解热药还可能引起猪白细胞减少, 抵抗力下降。所以, 对确诊为高烧的猪才可以使用退烧药, 并配合抗生素进行治疗, 而且不能连续、大剂量使用。尤其对体温降至正常的猪应该立即停用退烧药。

2 用利尿药治尿闭症

临床上常见尿闭及少尿患猪, 遇到这种病猪人们都习惯使用利尿药来进行治疗。其实, 猪的尿闭大多是非肾源性尿闭, 多数情况是由于膀胱、尿道炎症或者结石等所致。很显然, 这些尿闭并非产尿量少所致, 而是排尿不畅所致。所以用速尿等利尿剂治疗是不对症的, 因为速尿等利尿药是增加肾脏产尿的药物, 对此应该使用泌尿道消炎剂、排石治淋的中草药或者手术治疗。

3“病毒灵”用于治疗一切病毒病

猪因病毒性感染引起的疾病很多, 而病毒灵听起来好像是抗病毒的灵药, 所以人们在治疗猪病时常常会大量而广泛地使用病毒灵。其实病毒灵根本治不了病毒性疾病。病毒灵在兽医临床上, 已被严禁使用。猪的病毒性疾病可以使用有抗病毒作用的中草药如黄芪多糖、鱼腥草、穿心莲、千里光等, 并配合地塞米松、抗生素等进行治疗。

4 仅用抗生素治疗消化不良性腹泻

腹泻是猪常见病症之-, 并且腹泻中有相当一些病猪是因为消化不良所引起的, 对于这类腹泻人们也常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 效果当然是很差的。对于这类消化不良性腹泻应口服助消化类药物, 如大黄苏打粉、多酶片、酵母片等。

5 给猪一生只驱一次虫

猪的寄生虫病的发病率特别高, 所以给猪驱虫是十分重要的, 驱虫应该定期进行。而不是给猪一生只驱一次虫。猪驱一次虫后, 还可能再感染虫卵, 过一个月左右又发育成成虫, 照样可能危害猪体, 所以, 对猪应每隔45d左右驱一次虫。

6 应用青霉素治疗胃肠道感染

春季常见猪病的预防和治疗 篇4

猪肺疫是由猪巴氏杆菌引起, 通过消化道或飞沫经呼吸道传染, 由气候骤变、潮湿和长途运输等原因引起的传染病。预防的重点是增强猪机体的抵抗能力, 定期消毒圈舍和常发病地点, 用猪巴氏杆菌灭活苗对70日龄猪进行免疫接种, 免疫期可达6个月。治疗该病可用土霉素、四环素、磺胺、氨苄青霉素和泰乐霉素等药物。

猪气喘病 (支原体性肺炎) 经呼吸道传播, 一旦传入猪群很难根除, 有并发感染时病情加重, 死亡率升高。预防该病首先要坚持自繁自养, 定期检疫, 确认健康时才可混群饲养。第二要做好免疫, 用猪气喘病弱毒菌苗进行免疫, 种猪和仔猪连续免疫了年才能够控制猪气喘病的发生。集市购买的苗猪或架子猪, 如临床上无咳嗽和气喘症状、体温正常时, 可以进行紧急预防。优化猪场环境, 猪舍要干燥、无尘、空气流通、冬暖夏凉、定期消毒。增加青绿多汁饲料, 不宜大小猪混养, 商品猪实行全进全出, 杜绝猪舍混养其他动物。

猪流感是由猪流感病毒引起的, 主要特征是病猪体温升高, 呼吸急促, 如果治疗及时一般经6~7天可以康复。预防要注意搞好环境卫生, 保持猪舍清洁、干燥、保暖、通风, 尽量不在气候骤变、寒冷多雨时长途运输猪群。发现病猪立即隔离, 该病毒对高温敏感, 一般消毒药都有效。

仔猪黄痢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一种初生仔猪急性致死性传染病, 又称早发性大肠杆菌病。以排黄色稀粪为特征, 多发于7日龄以内的仔猪, 发病率和死亡率均高, 少有呕吐。病程较急, 发病后来不及治疗即死亡。如果发现感染, 应立即对全群进行预防性治疗, 内服庆大霉素、卡那霉素、氯霉素和磺胺脒等抗菌素或调痢生、乳康生、乳酶生等微生物活菌制剂, 可迅速控制传染, 效果较好。

仔猪白痢又称迟发性大肠杆菌病, 多发于10~30日龄的仔猪, 呈地方性流行。此病以排白色糊状稀粪为特征, 发病季节不明显, 病死率也不高, 但不及时治疗易成僵猪。用磺胺脒、土霉素、强力霉素、氟呱酸、痢特灵和白痢散等药物治疗有良效。

常见猪病及治疗药物的配伍禁忌 篇5

1 常见的各种疾病及治疗方法:

1.1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

症状:母猪发热、厌食、流产、死产、产木乃伊胎和弱仔等繁殖障碍以及仔猪的呼吸道症状和高死亡率为特征[2]。广西是“高致病性猪蓝耳病”重灾区[3]。

治疗:仔猪和种猪应加强免疫。广谱抗生素注射或口服防治细菌继发感染, 腹泻较重的可用新霉素和口服补液盐饮水。临产前母猪发病, 可在饲料中混入阿司匹林 (4/10000) 、强力霉素 (2/1000) 连用7d[4]。

1.2 猪瘟

症状:由弱毒猪瘟病毒引起的传染病, 其特点是潜伏期长, 病程久, 临床症状不明显, 死亡率不高[5]。

治疗:调整免疫程序, 采用猪瘟单苗免疫。一旦疑似猪瘟发生, 隔离病猪, 封锁疫点, 加强消毒。用广谱抗生素治疗, 料中加入抗生素 (如土霉素或环丙沙星) 、抗病毒药 (如病毒唑、病毒灵) [4]。

1.3 弓形体病

症状:一般潜伏期为3~7d, 病初体温达40~42℃不退, 精神萎顿, 体表淋巴结肿大, 身体下部和耳后发绀[6]。

治疗:磺胺类药物和抗菌增效剂联合应用效果较好 (1) 磺胺嘧啶与甲氧苄氨嘧啶, 前者70mg/kg, 后者140mg/kg, 1d 2次, 连用3~5d; (2) 磺胺嘧啶与乙胺嘧啶, 前者70mg/kg体重, 后者6mg/kg体重, 1d 2次, 连用3~5d; (3) 注射用磺胺-5-甲氧嘧啶, 每头猪肌注2 mL, 每日1次, 连用4~6次。

2 兽药的配伍禁忌

在畜禽疾病的治疗过程中, 为了获得更好的疗效或便于使用药物, 常将数种药物配合在一个处方中, 这就要求兽医临床工作者了解各种药物的配伍禁忌。研究药物配伍使用及产生配伍变化的原因、原理与防止和克服配伍禁忌的方法, 达到提高药剂生产质量与临床疗效的目的, 是药剂技术的重要内容之一, 在生产实践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2.1 配伍禁忌

某些药物在一起发生的不良反应, 如药效降低甚至失效或变成有毒物质, 严重的还可以危及生命。

2.2 配伍禁忌的分类

按照各种药物配伍后产生变化的性质, 可分为三类。

2.2.1 药理性配伍禁忌

亦称疗效性配伍禁忌, 指处方中某些成分的药理作用间存在着拮抗, 从而降低治疗效果或产生严重的副作用及毒性。

2.2.2 物理性配伍禁忌

某些药物相互配合在一起时, 由于物理性质的改变而产生分离、沉淀、液化或潮解等变化, 从而影响疗效。

2.2.3 化学性配伍禁忌

某些药物配伍在一起时, 能发生分解、中和、沉淀或生成毒物等化学变化。还有一些药物在配伍时产生的分解、聚合、加成、取代等反应并不出现外观变化, 但却使疗效降低或丧失。

因此, 兽医人员在用药时, 必须做到心中有数, 避免开写有配伍禁忌的处方, 从而保证处方中制剂有高度的稳定性和有效性, 更合理地发挥其应有的疗效。

3 中西药的配伍禁忌

目前畜禽疾病的治疗多采用中西结合的方法, 而中药的化学成分相当复杂, 制成中成药或煎制成汤剂, 所含的化学成分更为复杂。在与西药配伍使用时, 各种化学成分相互作用, 有的可以增加疗效, 起到相辅相成的作用;而有的可以降低疗效, 产生拮抗作用甚至不良反应, 严重的还可以危及生命[7]。下面简单介绍一下常见中西药之间的配伍禁忌。

3.1 物理性配伍禁忌

尿液的酸碱度会影响肾脏对弱酸性, 或弱碱性药物的排泄。如乌梅、山楂、五味子等能酸化尿液, 使利福平、阿司匹林等酸性药物吸收增加, 加重肾脏毒性反应;而与碱性药物四环素、红霉素同服, 使其排泄增加, 疗效降低;龙胆丁、龙胆、大黄合剂等苦味健胃药不可同时服用甜味中药, 如大枣、甘草、蜂蜜等, 以防甜味掩盖苦味, 产酸产气, 降低其健胃作用。

3.2 化学性配伍禁忌

含雄黄的中成药如六神丸、牛黄解毒丸不宜与硫酸亚铁和酶类合用。含金属离子的中药和中成药, 如牛黄解毒片、安宫牛黄丸 (内含石膏) 、复方罗布麻 (内含泛酸钙, 二矽酸镁) 牡蛎、瓦楞子 (含钙) 可降低四环素类的抗菌作用。

3.3 诱发药源性疾病的配伍禁忌

含有氰苷的中药, 如桃仁、杏仁不宜与安定类镇静催眠药及麻醉性镇咳药合用, 以免引起呼吸中枢抑制, 进而损害肝脏, 甚至死亡。

3.4 药剂性配伍禁忌

含吐温的中药注射剂加入止痛剂苯甲醇、等渗调节剂氯化钠可降低吐温80的溶点, 影响药物配制质量。

3.5 药理性配伍禁忌

硼砂、海螵蛸等同用, 药物分布到脑组织中的浓度增加, 其毒性也随之增加, 排泄减少, 影响前庭功能, 导致暂时或永久性耳聋及行动蹒跚[8]。

总之, 目前在畜禽养殖中存在多种流行性疾病, 需要及时、严格的治疗, 并加强防疫措施, 减少经济损失。而药物是与疾病作斗争的一种重要武器, 如果合理选择、正确配伍可使许多病畜转危为安、早期康复;如果用药不当, 则适得其反, 甚至促使病情恶化, 造成死亡等。为了安全起见, 临床兽医工作者应牢记常用药物的配伍禁忌。另外, 注射液配伍后出现的物理化学配伍禁忌, 受注射液的pH值、浓度、时间以及注射液中的辅料的影响, 所以不同的生产单位与批号或配伍量不同会出现不同的情况, 故配伍时应注意实际情况的变化, 灵活应用。

参考文献

[1]徐斌龙, 陈妍, 张力.各类多发猪病的临床治疗.企业专栏, 2009:61~62

[2]毛洪顺.池塘养鱼教程[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2

[3]王仕荣, 向晖, 吴健敏, 等.广西“猪高热综合征主要病原调查及PRRSV Nsp2基因变异分析[J].中国兽医学报, 2009, 29 (3)

[4]丁宝君, 肖一红, 刘思当.近期流行猪病的鉴别诊治[J].畜牧与兽医, 2003, 35 (4) :27~29

[5]杜坚, 曾铭珠, 唐翠英, 宁宗秋, 黄红梅.广西地方非典型猪瘟病毒的观察研究[J].广西农业科学, 1995 (4) :181~183

[6]严敏, 刘爱武.夏秋季两种流行猪病的特点及防治[J].畜禽养殖, 2007 (8) :40

[7]陶玉芬.中西药物配伍禁忌.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半月刊) , 2008 (17) :13

春季几种常见猪病的预防与治疗 篇6

1 猪腹泻病

1.1猪传染性胃肠炎

临床症状, 仔猪呕吐, 腹泻, 粪便颜色异常, 呈黄绿或灰色。肥育猪或成年猪食欲减退, 腹泻、消瘦, 有时呕吐。哺乳母猪泌乳减少, 很少发生死亡。

防治措施, 采用检疫、消毒、配合使用疫苗进行预防。治疗原则主要是补充体液, 防止脱水和继发感染, 常用安维糖 (安钠咖注射液, 维生素B1 注射液, 葡萄糖注射液) 静脉注射或补液盐内服, 使用氯霉素或磺胺脒等抗菌素对症治疗。

1.2轮状病毒病

导致猪群发病的病原体为猪轮状病毒, 感染群体为2月龄以内的仔猪, 也是猪常见的一种急性肠道传染病。

临床症状, 仔猪厌食、呕吐、下痢。

防治措施, 注意饲喂饲料的营养全面性及卫生环境管理, 以增强猪群的抵抗力。还可以使用疫苗进行免疫接种达到预防的目的, 常使用的疫苗有轮状毒油佐剂灭活苗或猪轮状病毒弱毒双价苗。治疗可内服葡萄糖盐水和复方葡萄糖溶液。

1.3猪痢疾

又称猪血痢, 致病原为猪痢疾螺旋体。发病群体多为架子猪, 仔猪和成年猪很少发病。

临床症状, 病猪排出混有多量黏液及血液的粪便, 呈胶冻状。

防治措施, 做好猪舍、环境的卫生与消毒, 处理好粪便, 病猪要及时淘汰。治疗可选用痢菌净、黄连素、痢特灵、杆菌肽、喹乙醇、四环素等药物治疗, 如果出现抗药性, 可以轮换使用药物进行治疗。

1.4仔猪副伤寒

该病致病原为沙门氏杆菌, 易感猪群日龄为2 ~ 4日龄, 虽无明显季节性, 但春季时尤其要注意对此病的防范。

临床症状, 有急性和慢性之分。急性病例初期便秘, 后期腹泻, 皮肤颜色也会发生变化, 初期腹部、耳下、四肢末端、嘴尖和尾尖等身体远端皮肤呈红色, 后期变为青紫色。慢性病例便秘与下痢交替进行, 粪便呈灰色、淡黄或暗绿色, 皮肤有湿疹。

防治措施, 除了加强饲养管理之外, 在流行病区可对1 月龄以上哺乳及断奶仔猪使用仔猪副伤寒活疫苗进行预防接种。治疗可以用庆大霉素、卡那霉素、氯霉素等。

2 猪霉形体肺炎

猪霉形体肺炎的多发季节是初春, 它是一种猪群常见的接触性呼吸道传染病, 有急性和慢性、隐性之分。

临床症状, 急性型猪霉形体肺炎, 易感猪群群体为仔猪、怀孕母猪和哺乳母猪。主要症状为呼吸困难, 体温升高或者不升高, 急性型可以转化为慢性型。慢性型最显著的特征是反复明显干咳和频咳, 在早晨喂饲和剧烈运动后咳嗽特别严重。隐性型病猪临床并无任何明显症状, 有时出现轻微咳嗽, 全身状况良好, 生长发育几乎正常, 只是在X射线下或剖检时可见到该病病灶。

防治措施, 可以使用疫苗进行预防, 疫苗类型主要为猪气喘病冻干兔化弱毒菌苗和猪气喘病168 株弱毒菌苗, 注入肺内60d以后即可产生坚强的免疫力。治疗可使用猪喘平、盐酸土霉素、氢富马酸盐等。

3 猪流感

临床症状, 感染猪群表现为体温突然升高, 精神沉郁, 食欲废绝, 呼吸困难, 咳嗽, 喜卧不愿活动。防治措施:加强环境卫生管理, 应铺垫和勤换干草, 定期用5%的烧碱对猪舍消毒。可以使用猪流感佐剂灭活苗对猪只进行免疫防治。该病无特殊药物, 只能采用对症治疗的药物来减轻病情。可以使用一些抗病毒的药物和抗生素、磺胺类药物, 对病重猪可合用青霉素和链霉素, 另加病毒灵肌注。

4 仔猪水肿病

仔猪水肿病是1 种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断乳后仔猪的肠毒血症, 多感染断乳仔猪, 尤以断奶后5 ~ 15d、生长快、膘情好的仔猪发病多, 春季多发, 致死率较高。

临床症状:感染猪群初期表现为神经症状, 主要有兴奋、转圈、心跳增快、震颤、共济失调、叫声嘶哑, 后期发生后肢麻痹。急性病例4 ~ 5h死亡, 多数在1 ~ 2d内死亡。

防治措施:如因缺硒诱发水肿病, 可用0.1% 的亚硒酸钠, 治疗可用安维糖 (安钠咖注射液, 维生素B1 注射液, 葡萄糖注射液) 注射液。也可选用地塞米松磷酸钠、磺胺嘧啶及维生素c注射液大剂量注射, 治疗时还应配合利尿、缓泻、排毒, 用速尿针剂肌注。

参考文献

[1]张成华.春季常见猪病的预防和治疗[J].当代畜禽养殖业, 2015 (5) .

[2]蔡占奎.春季常见猪病的预防和治疗[J].中国畜牧兽医报, 2013 (4) .

上一篇:希望之花在赏识中绽放下一篇:锰矿地质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