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

2024-05-25

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精选十篇)

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 篇1

1. 教学体系未能兼顾学生个体差异

让学生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 目的是拓宽学生视野, 使学生具备更多理论知识与应用能力, 为后续学习打好基础。但在实际教学中, 不同区域信息化发展存在差异, 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也存在较大差异, 致使部分学生觉得教学课程过于简单, 无法接受新的知识与技术;而部分学生也因之前接触计算机少, 而学习过于吃力。教师在课程教学中无法兼顾到学生个体差异, 满足学生需求。

2. 实践课程学时设置不合理

高校计算机基础知识内容逐渐增多, 课程安排也逐渐增多;但高校常用的教学模式为“机房教学”, 教学过程中教师参与教学学时有限, 学生需要自行熟练掌握, 并在课外花不少时间进行自我巩固学习, 否则难以达到教学目标。

3. 学生学习成绩评价体系缺乏科学性

高校课程大多是将期末统一考试作为教学考核方式, 考试成绩只能反映学生某门课程总体学习情况, 对各知识点掌握情况无法在成绩中体现。

二、微课程概念分析与高校计算机教学实际应用

1. 微课程起源和制作理念

(1) 微课程起源。“微课程”是由美国新墨西哥州圣胡安学院的高级教学设计师、学院在线服务经理戴维·彭罗斯 (David Penrose) 于2008年首创的。“微课程”是指运用建构主义方法, 以在线学习或移动学习为目的的实际教学内容, 具有完整的教学设计环节。高校老师将原来的课程知识按学生掌握情况, 分化成包含课程设计、开发、实施、评价等环节的微信课程体系。

(2) 制作理念。“微课程”制作的基础是制作工具, 制作关键则是以学生学习为主体的个性化教学设计。微课程用户主体为学生, 一个微课程只有一个知识点, 10分钟为最佳时长。教学中设计合理的提问以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利用字幕点出教学重点, 强化学生记忆, 提升学生的自学能力。

2. 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微课程模式构建分析

(1) 课前预习。教师在课前对即将开展的学习内容进行提前预习、分析, 保证向学生提供高效的学习资料, 根据学生学习能力差异、知识掌握差异, 提供不同层次的课程要求与实施目标, 以此满足各个学生个性化学习要求。

(2) 课中互动。微课程教学有利于老师与学生面对面交流, 教师针对课堂知识点做好课前教学设计, 在课堂中对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一一解答, 并针对学生课前自主学习情况进行评价。

(3) 课后巩固。传统教学模式是理论教学的具体化, 包括知识内化与知识传授。知识内化是指学生通过课后练习与实践练习而获取的知识, 知识传授则是教师通过课堂传授实现的, 因此, 课后巩固十分重要。教师需要针对已结束的教学知识进行反思, 以此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学生则通过学习知识测评、课后练习以及总结分析来实现知识内化。

(4) 各阶段实施要点和注意事项。微课程教学中实施要点主要为:①教师需要注意学习内容的导读设计, 以围绕教学目的且能引起学生学生兴趣进行导读制作。②根据学生学习情况进行学习任务布置与问题设计, 既要保证大多数学生能够理解, 也要具有一定挑战性, 以满足高水平学生的学习需求。③根据学生自我评价、个人讲述、学习报告、小组互评等综合表现, 并结合学生统一考试中的测试情况, 对学生课程学习情况进行综合评价。

“微课程”教学属于新教学方式, 无法取代传统教学方法, 是对传统教学的补充, 提升了学生的课堂自主讨论能力与探索能力。教师通过制作微课堂, 对计算机基础知识进行整合, 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参考文献

[1]钟琦, 武志勇.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微课程”教学模式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 2014, 24 (2) :26-33.

[2]高杨.浅谈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微课程”教学模式[J].知识经济, 2014, (15) :152.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探讨 篇2

为了达到这个教学目标,我采用“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

一、《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一体化教学的“教”

《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教学内容大致分为两个方面:第一为纯理论的计算机文化知识,包括:计算机的历史、发展和现状和工作原理等。这个部分教师使用教学课件讲授为主,教学场所为教室或者是多媒体教室。第二为计算机应用,以操作为主,授课地点为计算机基础实验室,人手一机,教师使用教学软件采取互动式、情景模拟、案例教学、实训法等多种形式与方法进行教学,以学生操作为主,改变了以教师讲课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真正做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让学生边学边做。“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是将理论教学内容与实训教学内容有机地融合在一起。理论教学搬进实训场这种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可使理论知识的学习与实际操作的训练紧密结合,使教学时间和教学设备的利用率大大提高,使教学内容更具有针对性,使学生真正做到知行合一。

教师由知识技能的传授者向教学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指导者转变;教学目标由传授知识、培养技能,向使学生在知识、能力、素质三个方面得到协调发展转变;教师由以往的“讲三练二考一”向“讲一练二考三”转变,要给学生留有充分的思考空间;教师由只重“教法”向既重“教法”又重“学法”转变。

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一体化教学的“学”

此课程的“学”有两层含义:一是老师如何让学生学,二是学生如何来学。

“一体化”教学的体系清晰,形式生动活泼,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有效教学方法,理论知识围绕技能训练展开教学,针对性强,既利于教师的“教”,又利于学生的“学”;教师既讲解理论又传授技能,与学生相处时间增加,更容易获取每个学生掌握技能和知识情况的信息,便于及时进行有的放矢的辅导,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效率,

通过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突出了操作训练,使学生学到了扎实的理论知识,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实现“教、学、做”一体。

三、具体教学案例

我曾经给几个专业的学生讲授《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并尝试对不同专业的学生进行“教学内容相同,教学侧重不同”的情景教学。

(一)对计算机专业学生的教学。

在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之后,并不直接开始计算机应用基础(办公软件使用)的教学,而是进行计算机实际应用的教学。考虑到计算机本专业的学生在其后要开设大量的本专业课程,而《计算机应用基础》是这些后续课程的前导,因此在当前的第二步(计算机技术基础内容的教学)安排了计算机软、硬件基础的讲授,使学生掌握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基础知识。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处理问题的逻辑思维方式和利用软、硬件技术与先进工具解决相关领域问题的能力。

其后,在《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教学中更多地教授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内部核心运用。在Office办公软件的教学中,要完成Word、Excel、Powerpoint相关知识的教学,还要着重强调熟练操作,自主学习。这是对之前计算机技术基础中学到的软件概念的实践感知,也是对其后本专业软件课程的一个提前认知。

(二)对教师教育专业学生的教学。

教师教育专业学生的就业方向大多是学校、企事业单位,对计算机理论方面的知识运用较少,很少会更深入地对计算机软件编程和硬件维护方面进行研究,而是办公软件运用较为频繁。所以,笔者在教学“两步走”的第二步,也就是计算机应用基础上花大量的时间进行Office办公软件的情景教学。

所谓情景教学,就是针对该专业学生的工作方向,在介绍基本的软件使用技巧之后,讲解大量与本专业相关的案例。这样使得学生通过具体的应用了解计算机的相关软件,给他们的学习、生活乃至工作带来便利。

在进行PowerPoint基本技巧的讲解之后,笔者增加了“如何通过PowerPoint制作一节课”等等教学方面的小案例进行情景教学。在学生的课后作业和课外扩展环节里,布置了通过PowerPoint制作市场推广计划等练习项目。

(三)对文秘、社会工作与管理等专业的教学

计算机基础课程分组教学探讨 篇3

关键词:计算机基础课程;分组教学;实践教学;成绩考核;教育心理学

0引言

随着世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的应用已日益深入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使学生尽快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并培养他们的基本操作能力,推动计算机知识的普及,已成为我国一个重要的教学任务。我国的计算机基础教育从无到有、由点到面,在短短的数年间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在这期间,福建农林大学的计算机与信息学院高度重视学校的计算机基础教育工作,在计算机基础教育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许多老师在该方面也付出了辛勤的汗水和心血。06年3月,由我校计算机学院院长发起成立了福建省计算机基础教育研究会,集中了我省从事计算机基础教育和研究的专家、学者,开展省内外的教育交流与学术研究,以振兴和繁荣我省计算机基础教育、推动计算机基础教育的发展。

1我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现状

目前我校共有19个学院、62个本科专业、29个专科专业、43个成人学历教育专业。公共教学部制定了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两个目标:一是提高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二是为各专业后续课程服务。我们认为,计算机基础教育的一个主要方向是向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传授计算机方面的基础知识,培养学生使用计算机的能力。

各专业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要求不同,但共同的目的都是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以及为后续专业教育打下基础,故我校针对不同的专业设置了不同的计算机基础课程。在大一进校当年,所有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必修大学信息技术基础课程,为后续使用计算机进行日常的工作,生活和学习(例如使用计算机查找论文资料等)打下基础。进入大二学习专业基础课程的阶段,对于那些理工科学生,他们日后可能需要对专业内的操作进行简单编程,给他们安排学习Visual Basic课程;而对于文科学生,特别是商贸财经管理的学生,日后的工作主要是与数据报表打交道,因此学习Visual FoxPro课程;对于电子、信息类等专业的学生,往后的学习中还需继续接触高级语言,将学习c语言课程。

授课方式主要为课堂讲授和上机实验:课堂讲授主要借助传统板书和现代PPT演示讲解理论知识;上机实验每生一台微机,学生通过上机操作训练动手能力,同时教师配合投影仪演示和讲解习题。这样双管齐下,以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和实践能力。

在课程结束的时候,对学生的考核主要是让学生参加“福建省高校计算机等级考试”,等级考试成绩作为重要评估标准。

2计算机基础课程分组教学

目前我国计算机基础教育存在一些客观因素造成的问题,有很多前辈们也都已经看到了这些问题所在。作为从教两年的年轻教师,我们针对这些问题,作了一些尝试性的构想——对计算机基础课程进行分组教学。

2.1现今计算机基础教育存在的一些问题

计算机基础教育开展到现在,已经出现了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

(1)学生计算机能力参差不齐

由于我国地域广阔,经济发展不平衡,计算机知识的普及程度也各不相同,这种现状造成了大学新生计算机基础知识水平的较大差异。同一个班级的学生,计算机知识及应用能力也相差很远:

首先,计算机基础较差的学生,他们对计算机的认识不多,加上刚步入大学,还缺乏合理的学习方法,掌握知识的过程会比较吃力,一旦遇到比较难以理解的内容,就会失去继续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其次,有一定计算机基础的学生他们在课堂上听到的还是他们早已掌握的知识,时间一长就会产生厌烦情绪,失去对计算机学习的兴趣。

(2)缺乏学习主动性

主要是实践方面的问题,分两方面进行说明:

①计算机基础较差的学生,原本对计算机的认识不多,对计算机课程的学习多数比较盲目,学习内容的具体用途不清,在上机过程中生硬模仿,并没有真正掌握知识,学习被动。

②有一定计算机基础的学生认为自己掌握的计算机知识已经足够,不主动去学习新的知识。

因此,无论是基础好的还是差的,慢慢都会失去学习主动性,影响了整个班级的学习风气,学习停滞不前,学生在课程结束之后仍然不能很好地应用计算机。

(3)考核方式不够合理

现有的计算机考核方式往往以一次考试的成绩为最终成绩,俗称“一考定乾坤”。即使有些考生本身的计算机能力并不差,但由于考试环境不稳定,身体不适等客观因素,也有可能获得不好的成绩甚至不能通过考试。

2.2分组教学解决方案

针对第—个问题,可以对学生进行分组来解决。在班级内分成多个学习小组,让程度较好的同学带动程度较差的同学,上机的时候按照小组组织座位,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这样,基础好的同学能够帮助基础比较差的同学,既能解决老师应接不暇又能解决某些同学害怕提问的问题;另一方面基础较好的同学面对已经掌握的知识的时候,不至于无所事事而又影响其它同学的正常学习,在教学互长的同时,基础好的同学可能会遇到自己没有见过的问题,通过寻找问题的新的解决方法或是寻找新的问题的解决办法,而激发其对该门课程的兴趣。这种分组教学方式既增进了同学之间互助友爱的感情同时又可以起到培养良好学习风气和激发大家高涨的学习热情,可谓“一举多得”。

针对第二个问题,我们采取分组布置实践任务的方式来解决。具体为,课程开始时,给每组同学制定一个课程任务,要求完成一个小型的项目设计。例如:如果是大学信息技术基础的课程,那么可以让学生进行小型课程设计,包括使用Access制作一个小型的数据库,产品说明的Word文档,产品推介的Powerpoint文档等。课程设计由整个小组的成员共同分担。当课程结束时,以小组为单位,每位同学上台展示自己的作品,每人5~10分钟的演讲。以小组为单位,由老师和其它小组同学共同给予课程设计的分数。这样,学生在完成课程设计的同时,会发现问题,主动寻找解决方法,从而由被动学习变成主动探索。同时这种方式也给了同学展示自身才华的舞台,培养了同学们的团队协作精神。

为了解决第三个问题,可以改变考核方式,采取实践操作结合期末考试的方式。考核方式为课程设计成绩(30%)+期末机考成绩(70%)。课程设计的分数进入总分统计,这会使同学们在完成课程设计的时候有更大的积极性。当然,课程设计成绩

的评定并不是小组里面每个人都一样的,成绩的给定是依据所做工作的多少以及完成质量来综合评定的。

3分组教学的关键性问题

3.1分组人数的多少

分组的目的是让学生能够互相促进,因此分组人数的多少至关重要。人数多了基础好的学生要带动太多基础差的学生,从而达不到效果。那么要如何分组呢?

从心理学上来看,两个学生一组是绝对不可以的,因为一对一的方式会让基础差的学生感觉压力太大,甚至有些自尊心强的学生还会出新逆反心理。按照教育心理学的一般经验,可以将人数定在4~6人。

3.2分组人员的确定

人员搭配的目的是使每个小组成员都能够更为主动地参与活动,因此我们采取自由选择的方式来分组——学生自由结合成人数大体相等的学习小组。这种分组形式的心理凝聚力强,由于学生相互之间的信任度高,依赖性强,因此学习过程中更能发挥每个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合力。

根据教育心理学上的经验,从8~9岁开始,在团体活动中,人们开始逐渐形成友伴小集团,他们往往对自己的友伴团体持关心的态度(如集体荣誉感)和对友伴有较强的责任心(如相互关心、相互帮助)。与此同时,随着友伴团体的形成,也产生了具有一定威信的“首领”。我们所采取的自由选择方式,会让多数的同学选择自己比较熟悉的小团体来建成小组。实践证明,在活动中,这种小组里的同学问的感情比在自然班组中融洽,同学们对自己推选的负责人比较信任,小组的组织纪律性明显增强,小组间在活动中的竞争更加激烈。有时,由于同组成员间的感情融洽,小组里互帮互学的气氛浓厚效果和成绩要比自然班级要好。

3.3分组教学的实施过程

分组教学的最终实施还是要由任课老师来完成。在实施过程中,还有一些其他需要注意的环节:

实验项目的选定要难易适中,这关系到学生的积极性。如果脱离实际,选择一些太难的项目,学生会因为无法完成而不去尝试;如果太简单,又达不到训练学生的效果。

教师对学生的严格要求也是必须的,因为大一的学生刚刚经过高考,总以为大学可以放松,可以应付,如果老师不能从严要求,学生也会从表面上进行应付。

分组教学还是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的,这里只列出了关键的几个问题,许多问题会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慢慢显现,最终解决这些问题会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

4结束语

浅析《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 篇4

关键词:高等教育,计算机基础,课程质量

1 概述

新时期随着社会的信息化程度的不断加强, 对大学生的信息素养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 所以计算机基础课程成为高校非计算机专业的通识必修课程。信息化建设的不断增强, 计算机基础课程在人才培养方案中体现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对新形势下培养信息素养高的复合型人才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如何更好的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成为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热点论题, 也就是对课程内容、体系结构、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研究。高校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和专业需求, 开设了不同的计算机基础课程, 制定了不同的课程内容和授课学时, 《大学计算机基础》是各个高校必开设的课程, 该文从《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目前的现状及改进的措施等方面进行分析。

2 现状分析

2.1 授课内容

教育部高等学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几点意见》中提出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应涉及“计算机系统与平台、程序设计与算法、数据分析与信息处理、信息系统开发”四个知识领域和“概念性基础、技术与方法基础、应用技能”三个层次。《大学计算机教学基本要求》中提出了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三个基础即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基本技能和三大核心即网络、数据库、多媒体。目前很多高校课程体系设置中对《大学计算机基础》的内容设置比较随意, 没有真正的从本校学生的需求角度出发, 出现授课内容与学生需求不匹配的现象。

2.2 学生层次

现在很多地区在初中甚至有的地区在小学都开设了《信息技术》课程, 对《大学计算机基础》中的很多内容都有所掌握, 而有些地区由于各种原因没有开设此类课程或者开设了但是大部分时间都被其他课程占用, 所以目前大一新生对该门课程内容掌握的程度参差不齐。

2.3 授课学时

很多高校在非计算机专业的课程体系中给计算机基础课程安排的学时很少, 按照《大学计算机教学基本要求》内容涵盖的知识面很广, 应该划分为《大学计算机基础》、《计算机网络基础》、等多门课程, 但是很多高校压缩为一门课程且仅在一学期开设。

2.4 授课方式

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不再适合《大学计算机基础》的教学, 该课程的特点是实践性比较强, 需要学生增强动手能力, 很多高校简单的从课程特点出发, 将该课程的授课分成理论课和实践课, 理论课在大教室通过多媒体来讲授, 实践课在机房开展, 但是这种授课方式严格的讲理论课和上机课分开, 使得理论课上的知识点不能及时的让学生实践, 不能很好的消化当堂的知识。很多高校改进了将理论课和实践课分开的教学模式, 该课程全部从机房实施, 采用边讲边练的方式, 但是这种方式没有从该课程的本质特点出发, 使得知识点比较零散, 不能很好的系统的掌握操作。

2.5 教和学的关系

目前在高校的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的一个现象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是完全脱节的两个事情, 教师不能在课堂上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与学生不能在情感上有很好的沟通, 课下学生与老师就像陌生人, 学生有了问题也不能积极的及时的请教老师。

2.6 课程评价原则

很多高校对于该课程的考核评价方法还是延续了传统的试卷式的测试方法, 通过笔试的形式考核, 不能很好的反应出学生对该课程的掌握程度。

2.7 课程信息反馈机制

对于任何课程的开设应该在课程开设过程中及结束时通过各种方式来及时了解课程的开设效果, 而在实际的课程开展过程中没有一个好的信息反馈机制来提高教学质量。目前高校的课堂教学信息反馈渠道主要有三种模式:教学督导员听课制度、以学生信息员为主全体学生参与的教学信息反馈制度、教学管理部门中的教学质量管理人员进行的日常教学检查制度。但是普遍存在的现象是反馈机制流于形式, 反应和评价滞后, 不能真正的起到监督指导改进的效果。

3 改进措施

针对以上存在的几个问题, 通过研究采用以下几个对策:

3.1 合理设置课程体系

针对授课内容的设置, 从《大学计算机基础基本要求》出发, 采用1+X的模式, 将计算机基础课程分为几大部分[1]:大学计算机基础、网络技术、数据库, 程序设计、多媒体软件等模块。大学计算机基础最基本的内容包括计算机的硬件组成及基本原理、计算机软件的相关概念、Office软件的使用、常用操作系统的使用、常用的应用软件的使用 (比如压缩软件、备份还原软件、系统清理软件等) , 对于前两部分内容为概念性基础知识, 后面几部分内容为应用型知识。通过最基本内容的学习, 学生理解计算机的工作过程, 掌握办公软件和常用应用软件的使用, 能够满足利用计算机进行日常学习的需求。现代社会对每个人利用网络的能力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 为了提高学生的网络能力, 网络技术课程通常为单独的一门必修课程, 所以网络基础的内容可以不包含在计算机基础知识中。对于程序设计、信息处理即数据库、多媒体三大块内容, 需要根据不同的专业的特点及需求进行分析, 如果需要单独可设一门课程的内容, 就不需要包含在计算机基础知识中, 如果对某部分内容只需要掌握最基本的内容, 就把该模块的内容放在计算机基础知识中去介绍, 不用单独开设一门课程。比如会计专业在以后工作过程中对数据库知识的需求比较多, 可以单独可设一门数据库应用课程, 而程序设计和多媒体的知识需要包含在计算机基础课程中。

3.2 分层次教学

针对学生层次不齐的情况, 采用分班式教学, 在学生入学之初, 进行学生计算机能力摸底测试, 根据学生的摸底成绩进行分班, 可以分为三个班:基础班、网络班、多媒体班[2]。基础班的内容主要以office软件的使用为主, 在第一学期开设;对于网络班和多媒体班可以在第二学期开设一门, 在第三学期开设一门, 使得更多的学生可以同时学习多门课的内容。

3.3 改进授课模式

对于学时不够而压缩讲授内容的情况, 应该从指导思想上改变高校课程体系设定人员的想法, 重视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信息素养的养成, 认识到在以后学生的职业发展过程中的计算机应用能力的重要作用。为了让学生可以更好的学习, 可以将课程的更多的内容放在网络上供学生自行学习, 既解决了学生学习学时不够的现象, 也可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3.4 改进教学模式

基础课的教学为学生构筑合理的知识结构, 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注重基本概念、方法和技术的讲解, 为学生的后续计算机课程的学习和计算机能力的提高打牢基础。

对于授课方式不再采用传统的单一的教学模式, 应该采用项目教学法、任务驱动法、案例式等新的教学方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到引导地位, 成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引导者、指导者和监督者, 确保学生的主导地位。

在计算机基础课中体现的任务驱动教学法[3], 就是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授课模式。通过任务将所学的知识与技能能够真正的内化, 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应该是一个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任务驱动教学法的核心在于设计任务, 需要遵循的原则:1) 体现了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2) 能够和实际结合, 体现教学内容的实用性;3) 适应不同层次的学生, 在任务中既体现基本知识点, 同时也关注到基础比较好的学生, 安排一些难度比较大的任务。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划分、整合和优化任务, 有针对性有目的性的去选择任务, 保证学生掌握学习的内容。

通过任务教学、项目驱动教学、案例式教学等实践教学环节, 可以归结为体验式教学方法, 让学员体会和领悟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 通过练习进一步加深有关概念的理解和技术的掌握, 提高利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在完成任务过程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培养学习计算机的兴趣。

教师在教学中能做到的心应手, 教师必须在课前做好大量的准备工作, 预计好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对策。

对于比较重要的操作实践, 教师利用视频软件对操作步骤进行录制, 将视频放置于网络上供学生进行

3.5 注重教和学的关系

及时掌握学生的基本情况, 掌握学生对内容的接受程度, 内容难易要适度, 避免学生因内容的困难产生对课程的反感心理。教师要对授课内容仔细斟酌, 不要总觉得在课堂上讲授的内容难度越大内容越多越好, 应该因材施教, 否则就会因为内容多或深让学生丧失了学习兴趣, 导致教师讲得累、学生学得累, 教学效果还不好。所以教师要在课堂上给学生留有思考和讨论的时间, 让学生很好掌握当堂课的内容。

情感上与学生进行沟通, 要用爱心去对待每一名学生, 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要有亲和力, 要与学生建立一种教生平等与友好的互相尊重的关系, 做一名受学生欢迎和爱戴的教师。通过实际调查, 和学生建立一种融洽的关系能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结合知识传授, 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的教育, 也会大大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使教师教授知识时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在教学过程中, 教会学生科学的思考方法比简单的传授知识更为重要, 要教会学生思考, 鼓励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科学的思维意识, 从而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

计算机基础知识涵盖的内容特别零散、面比较广, 不应该很机械的传授知识, 培养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新性, 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将理论学习与实际应用紧密结合的能力。比如Office办公软件的使用, 应该多加练习, 让学生在练习过程中积极思考, 总结经验, 变被动接受知识为主动学习知识。

对于学生层次不同的问题, 在准备练习题目时应该分多个层次, 比如基础题目、提高题目。重点辅导基础差、自控能力比较薄弱的学生, 避免部分学生出现自暴自弃的现象。

同样采用网络课程的方法也能从一定程度上缓解教和学的矛盾, 在网络课程中设置答疑模块, 学生课下有了问题可以及时的通过网络寻求老师的解答。或者是每周或每隔几周设定好答疑地点和答疑时间, 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问题进行集中答疑。

3.6 改进评价方式

对于评价考核原则存在的问题, 可以通过笔试和上机考试相结合的方式, 有条件的高校可以自主研发在线考试系统或者引进已经成熟的在线考试系统。

3.7 教学反馈的多模式化

对于课程教学中教学效果的及时反馈, 可以在现有的信息反馈模式的基础上进行多模式融合, 保证教学反馈信息的真实性、合理性。教学督导专家应该对本学科的教师进行指导, 能够帮助授课教师更好的确定授课内容的广度和深度, 其次分析教学内容的特点、, 关注授课教员的教学理念是否先进, 教学设计、组织及教学方法手段是否合理, 提出更有针对性和建设性的意见。对于教学督导管理部门要在整个的信息反馈机制中起协调和统筹安排的作用[4], 对于教学督导专家提出的具有的普遍适用性的意见以通知公告的形式或教学讲评的形式告知全校教员。

4 结束语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在培养大学生信息素养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如何正确的选择授课内容以及采用适合的授课方式和手段等直接影响授课质量和效果, 对其进行教学改革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赵长伟, 孙素环.大学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内容选取原则的探索[J].闽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 (6) .

[2]李晓林, 张彦铎.对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课程体系改革的思考[J].中国成人教育, 2008 (2) .

[3]李勇, 吴斌.对大学教学方法改革的理性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 2011 (5) .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篇5

一、层次与学制:本科,四年制(含五年制)

二、教学时数:56学时/68学时,一年级(上学期或下学期)开设;周学时:4

三、适用专业:全院各专业

四、课程性质和任务

本课程是公共必修课程,是大学各专业计算机教育中第一层次的课程,是当代大学生的公共基础课。本课程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大学生的计算机文化意识,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知识和计算机应用技能,以满足和适应信息化社会对大学生基本素质的要求。

五、课程目的和基本要求

依据教育部高等学校文科计算机基础教学指导委员会对“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基本要求制定教学大纲,学生通过学习该门课程,能够熟悉计算机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掌握Windows、Word、Excel、PowerPoint及Internet的基本操作,了解多媒体的应用和网络的基本知识,以及数据库和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本课程的具体要求是:

(一)了解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组成及其工作原理。

(二)掌握计算机中的数制与编码。

(三)掌握Windows操作系统的基本使用。

(四)熟练掌握Word文档的建立、编辑和排版等基本操作。

(五)熟练掌握Excel工作簿的创建、工作表的编辑和数据分析等基本操作。

(六)熟练掌握PowerPoint演示文稿的制作方法。

(七)了解多媒体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应用。

(八)了解网络的基本概念和组成,熟练掌握Internet的基本知识和相关操作。

(九)了解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和简单应用。

(十)了解程序设计的思想和基本方法。

六、教学主要内容和学时分配 第1章

计算机基础知识

主要内容: 计算机的概念、历史、发展、应用;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计算机中的数制转换、数据表示与信息编码。学时分配: 4学时(理论)第2章

计算机系统

主要内容:计算机硬件系统的基本组成、各部件功能及主要性能指标;计算机软件系统中系统软件的概念(操作系统、实用工具程序、语言处理程序),应用软件的概念。学时分配:第一学期2学时(理论)/第二学期4学时(理论)第3章

操作系统概述

主要内容:Windows界面及基本操作;利用Windows进行文件管理、程序管理、磁盘管理、用户管理、系统管理。

学时分配:第一学期4学时(实践)/第二学期6学时(实践)第4章 字处理软件

主要内容:Word工作界面及文件的基本操作;文字的录入和编辑;文档的格式设置和排版;表 格的制作和处理;对文档进行图文混排;打印输出及其它功能。学时分配:第一学期14学时(实践)/第二学期16学时(实践)第5章

电子表格软件

主要内容:Excel工作界面及文件的基本操作;数据的输入和编辑;工作表的格式设置;公式和函数的使用;图表的制作;数据分析;工作表的打印输出。学时分配:第一学期12学时(实践)/第二学期14学时(实践)第6章

演示文稿制作软件

主要内容:PowerPoint工作界面;演示文稿的基本制作;在演示文稿中加入各种对象;对幻灯片进行格式设置;幻灯片动画效果;设置幻灯片切换方式和交互功能;演示文稿的放映、打包、打印。

学时分配:6学时(实践)第7章

计算机网络与网络安全

主要内容: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知识及数据通信基础;局域网的基本组成和组网技术;Internet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应用;网络安全基本常识。学时分配:2学时(理论)+4学时(实践)第8章

数据库基础

主要内容:数据库相关基本概念;利用Access完成数据库的建立、修改、查询等基本操作。学时分配:第一学期2学时(理论)+2学时(实践)/第二学期2学时(理论)+4学时(实践)第9章

多媒体技术基础

主要内容:多媒体基础知识;图像处理基础;声音处理基础;动画处理基础;视频处理基础;与多媒体相关的应用程序的使用方法。

学时分配:第一学期2学时(理论)/第二学期3学时(理论)第10章

程序设计基础

主要内容: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与算法结构;结构化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学时分配:第一学期2学时(理论)/第二学期3学时(理论)

七、作业设计

要求教师根据课堂内容,结合教材,配套相应的实验指导书,统一布置4次实践性作业,要求学生课后独立完成。教师要对每次的作业进行批改并有记录,作为平时考核成绩的主要依据。

八、教学策略

(一)精讲多练,注重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充分结合“启发、互动、实践”为主线的教学方法,计算机课程全部在机房授课,学生人手一台计算机,形成“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现代化教学模式,根据课程需要可以“边讲解、边操作、边辅导、边练习”,注重实例引导,任务驱动,讲练结合。

(二)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熟练运用各项计算机操作技术的同时,也掌握相关的计算机知识,针对不同专业设定对口的相关课程体系,提高专业能力。

(三)充分利用网络和多媒体教学软件,及时分发教学文件,随时监控学生的上课情况,同时利用局域网和校园网上交作业;教师随时在学生中走动,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监督学生听课,从而大大提高了学生课堂学习的效率,整个机房上课过程实现多媒体和局域网的网络化教学。

(四)加大学生课后自由上机练习力度。学生对计算机掌握的熟练程度还需要课后学生自己自由练习。为学生全天开放免费机房,教师对后进生进行相应的辅导,以便学生更好的掌握知识。

(五)积极开展课外活动。要求学生熟练掌握计算机操作技能,不能只局限于课内的辅导,还要创造条件,引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开展竞赛等,以便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九、考核方式

(一)考试课,上机考核,由计算机在题库中随机抽题,计算机自动阅卷并给出成绩。

(二)试题类型:选择题 + 中、英文打字 + 操作题(包括Word,Excel,PowerPoint)。

(三)成绩比例:满分100分,平时成绩30% + 期末成绩70%。

(四)平时成绩的评定根据学生的出勤情况、打字情况、测验情况、作业完成情况、课堂综合表现而定。

(五)命题原则:结合课堂内容,重点突出,难易得当,重在考察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

十、教材与教学参考书

教材:《大学计算机基础》,何桥主编,高教出版社,一般教材。

参考书:《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指导与习题集》,尹相

一、王北星主编,中国铁道出版社;

《办公软件应用试题汇编》,国家职业技能鉴定专家委员会计算机委员会,红旗出版社。

十一、质量标准

(一)修完本课程的学生,英文打字120字母/分钟,中文打字30汉字/分钟。

(二)能够熟练使用办公软件完成各类文档的排版、数据的管理、幻灯片的制作等。

(三)掌握一定的网络知识,能够熟练的浏览网页、下载和上传文件等。

(四)学生能够使用数据库管理软件完成简单的信息管理。

(五)了解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基本方法。

十二、教材的删减与增补

根据授课内容的知识点、重点和难点对每章的课后部分习题进行了适当的删减,同时适当的增补了上机操作实验。

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 篇6

关键词:微课程;教学模式;计算机基础课程

TP3-4;G642

随着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各行各业的工作方式和人们的生活方式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课堂教学在这种大背景下也发生了巨大改变,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都进行了改革,在这种情况下微课程模式开始被引入课堂教学,在课程教学当中发挥出更广泛的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提升课程教学效率。

一、实施微课程教学的现实价值

受传统教学模式影响,教师对于课堂教学当中的主次地位认识不清,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置于被动地位,只能被动接受教师的知识讲授,学生对于计算机知识的学习兴趣日益下降,而为了有效改变这一状况,凸显计算机课程教学在目前高校课程当中的重要性,教师必须从教学模式上着手,对计算机教学进行改革,而微课程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是将短教学视频引入到课程教学当中,让学生能够随身进行携带,包括平板、手机和MP4当中,随时随地都能够对教学视频进行查看,自我学习相应的课程知识。而随着当前计算机技术和网络的不断普及,高校中的教师也应该愿意采用这种模式来进行教学。微课程在计算机课程当中的应用不仅提升了计算机教学的效率,而且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可谓是一举多得,因而在高校当中应该提倡采用微课程进行计算机课程教学。当前对于微课程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上,一方面是对微课程当中所用教学视频的研究,另一方面是对教学当中的措施进行研究。教师在录制教学视频时可以利用多媒体或是其他工具来丰富视频的内容,吸引学生反复进行观看和学习,而学生也能够打破传统的学习方法,养成随时随地学习的好习惯,从而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培养学生自我思考和自主学习的优秀品质,减少学习滞后性的出现。由此可见,微课程在计算机课程当中的应用是当前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未来高校教学当中的主要模式之一,因而应该加强对微课程在计算机课程当中应用的重视。

二、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当中微课程的应用

(一)明确教学目标、确定选题

教师在录制视频之前应该先对教学目标进行明确,在教学目标的指引下来选择相应的题目,围绕题目来进行视频录制,这样才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在录制视频前应该选择计算机课程当中的重点知识和操作难点来作为视频录制的主体,对于计算机课程来说,学生不仅要掌握理论知识,而且还要掌握一定的操作技能,因而在计算机课程教学当中,教学目标应该是通过创建真实情境来提升学生的操作能力,这样才能够给学生一定的吸引力,让学生能够反复打开视频进行学习,反复按照视频中的内容进行练习,提升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另外,教师在选择教学主题时还可以增加一些拓展任务,让高素质的学生能够去挑战,这样能够满足素质较高学生对于学习成就感的追求,也不会让学生感到枯燥,能够有信息继续深入下去,从而不断增强学生对计算机学习的热情。

(二)制作教学视频

在微课程教学当中,为了让学生能够自主进行学习,对于知识的掌握都是从网络平台上的教学视频来进行学习的,因而教学视频的制作就显得尤为重要,在进行教学视频创作过程中,教师应该掌握以下几点:一是教师要结合教学大纲和学生自身特点来选择教学视频内容,视频要引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这样才能达到微课程教学的目的;二是注意收集计算机教学的相关资源,通过与其他教师之间的讨论、网络上的其他资源参考来确定教学视频内容,充分考虑学生自身的个体差异,录制难度程度不同的视频,让学习能力不同的学生都能够通过视频掌握到相关的计算机知识;三是视频的时间应该控制好,学生注意力的集中时间一般是在十几分钟,因而每一段教学视频的时间也应该控制在十几分钟左右,这样能够让学生在高注意力情况下完成学习,提升计算机课程学习效果。

(三)科学评价学习效果

教师在网络学习平台上应该给学生提供多样化的评价指标,让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能够自由选择相应的指标进行练习和检验,对自己的学习效果进行科学评价,通过这些网络上的练习来增强自己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及时了解自己在哪方面存在不足,并能够有针对性地进行弥补,这样能够有效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时在教学评价上也不会太过单一,能够科学综合对学生的能力进行评价,不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四)增强合作学习

协作学习是教师组织学生之间通过讨论、探究和协作等形式来完成学习任务,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能力能够充分得到锻炼,而且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增强学生在计算机学习当中的能动性,对于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具有重要价值,因而在计算机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加强对合作学习的重视,让学生能够分小组来进行微课程学习,学生可以就教师布置某一任务或是微视频中的某一问题来组成小组进行讨论探讨,对具体的问题解决方案进行研究,在小组当中积极发言,并且分工合作,共同来解决某一问题,并且能够有机会向其他学生学习,彼此共同进步,使学生的计算机学习能力能够在短时间内得到一定提升,增强计算机教学效果。

三、結语:

微课程在计算机课程教学当中的应用有效提升了学生对计算机学习的兴趣,增强了学生在课程学习当中的主动性,同时还能够让教师根据每位学生的不同特点来进行针对性教学,从而加深学生对于计算机知识的理解,这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影响下,不仅能够调动学生的自主性,而且还能够提升学生的自我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不断促进计算机教学效果的提升。

参考文献:

[1]诸晓毅.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微课程”教学模式研究[J].无线互联科技,2016,(10):102-103.

[2]宋诗海,王兰兰.高职院校微课程的开发模式初探——以“计算机应用基础”为例[J].广东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16,30(2):88-91.

[3]白香芳.高职“微课程”建设的研究与实践——以“计算机应用基础”微课程建设为例[J].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15(1):90-93.

[4]廖俐鹃.高校微课程设计的研究——以《大学计算机基础》为例[J].电子测试,2016,(5):71-72.

[5]黄皓.基于微课程的移动学习模式研究与实践——以“计算机应用基础移动学习系统”为例[J].工业和信息化教育,2016,(5):55-59.

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探讨 篇7

关键词:计算机文化基础,等级考试,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分组教学,教学手段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 作为一种基本的工具和技能, 计算机的应用显得特别重要。现在的大学生, 无论就读的是名校还是普通的大学, 也无论所学的专业是什么, 都要学习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 尤其是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 除去教育行政部门的要求与指导, 学校开设这些课程的目的就是要学生掌握计算机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 培养学生的计算机文化意识, 并使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和探索方法。学好这门课, 可以激发学生对计算机的兴趣, 为学习后续课程打好基础。结合自己几年来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的教学经验, 提出自己的一些想法与大家探讨。

1 利用多媒体教学

计算机相关课程, 尤其计算机应用方面的课程理论讲授和上机实践是必不可少, 相辅相承的两个重要组成。很多同学都是从玩游戏和网络聊天中取得对计算机的第一认识并且根深蒂固, 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将从各个方面规范学生对计算机的认知, 了解计算机的诞生与发展, 计算机的基本组成, 基本功能, 基本操作, 基本维修和维护等知识。让学生知道计算机并不仅仅是游戏机和聊天工具, 它能被称之为“电脑”是有其原因的。但是这些内容如果仅仅凭借教师的语言讲述必然达不到应用的效果, 计算机技术的不断更新也为计算机教学改革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和坚实的技术基础, 而多媒体教学就是这一时期的新型产物。所谓多媒体就是一种把文本、图形、图像、动画和声言等运载信息的媒体集成在一起, 并通过计算机综合处理和控制的一种信息技术。我们首先想到的多媒体教学就是利用POWERPOINT等软件来制作幻灯片, 介绍计算机硬件主板的时候向学生介绍主板上有CPU插座、CPU调压器、主板芯片组、存储器插座、总线插槽、ROM BIOS、时钟/CMOS、电池、I/O芯片等, 学生虽然知道这个概念但根本不知道那究竟是什么样子, 以及如何排列等。有时由于条件的限制又不可能在课堂把计算机拆开给学生看, 而这时我们可以用一个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把它拍成图片给学生直接感官的认识, 这时就可以和理论讲授时介绍计算机五大功能部件相对应。这是一种手段, 可以达到直观、生动的效果, 这种应用可以运用到各个学科各种课程中去, 无论你是否接触过计算机都可以一眼看出它的组成。再次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能克服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产生优良的视听效果制作视频动画。比如在介绍计算机组装的时候为了让学生有现场装机的效果可以把自己组装计算机的过程拍摄下来做成视频动画给学生播放, 这样学生就可以很容易掌握计算机的组装了。最后可以利用市场上的一些较好的教学光盘在课间给他们进行播放可以增加他们的知识面, 让他们对新生的新兴技术有初步的了解。

2 适当调整教学内容

针对当前的就业形式和社会需求, 在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讲述中侧重和倾向于计算机等级考试的大纲要求, 为学生顺利通过计算机等级考试作好准备工作。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的教学内容一般包括计算机基础知识、Windows操作系统、Office应用软件及网络基础与应用等几大部分内容。但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的课时数很少, 系统完整地讲完每部分内容是不可能的, 同时计算机基础知识部分的内容完全都是理论, 而且有许多新概念和术语, 学生难免会对这部分知识产生厌烦心理, 原本认为非常有趣的事变得十分枯燥乏味, 降低了学习热情。其次, OFFICE部分十分强调实际动手能力, 这样就可以机动调整上机课与理论课的时数, 增加上机课时数, 使学生的动手能力得到锻炼, 在上机课中让学生多做一些案例, 充分利用案例及任务驱动教学法使学生在兴趣的支配下学到知识, 为今后的工作和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3 改进教学方式

我们平时常用的教学方式就是教师先讲, 讲授完一次课后下次课学员上机练习。但笔者发现这种教学方式不再适合现在的学员。

大学中学生的来源可以说是五湖四海, 有城市有乡村。学生家庭的背景也是五花八门, 有干部有农民。学生家庭的经济条件也是参差不齐,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 来自城市和家庭条件好的学生在入学前就对计算机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是这种了解是片面的, 一般都是来自于网络和游戏的认知, 而来自农村的学生有人还没有见过计算机, 针对基础水平不平衡的这种情况, 采用分级教学应该是最好的方法。但是, 由于某种原因的限制, 分级教学无法开展, 于是我们在授课过程中采用了分组教学的方式, 旨在以小组为单位, 使学生协作学习, 加强动手能力。

在授课前教师要先摸清学生对计算机掌握的情况, 然后对学生进行分组, 两人或三人一组, 有基础的和没基础的互相搭配。上课时采用任务驱动式教学法, 不先上理论课, 而是倒过来, 先上机。上机前, 教师把要求学生完成的实验内容布置下去, 要求以小组为单位完成。完成过程中, 可以采取任何方式方法, 但要独立完成, 而且要求考虑到尽可能多的情况, 用尽可能多的方法来完成。理论课上, 教师把要掌握的学习内容总结出来, 以提问的方式让学生来介绍每一项内容的完成情况, 并且列出完成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 必要时让学生到讲台上来操作或讲解, 大家共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然后教师对内容作适当的补充并解答学生的问题, 下一次上机时, 学生再把自己有疑惑的或没解决的问题加以练习和巩固。

在小组独立完成实验的过程中, 经过自己的探索寻找而获得答案, 增强了学生的成就感, 而且有助于记忆, 有助于激发学习动机和兴趣, 培养了其独立求知与思维的习惯与能力;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完成, 不同的学生对不同的问题有不同的看想法, 通过合作解决问题, 可以学习到对问题不同的解决途径, 从而对知识产生新的领悟;在共同完成过程中, 对于没有基础的学生, 在基础较好的学生的帮助下, 可以迅速进入状态, 而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在帮助别人的过程中对自己又有一定提高。

采用这种教学方式, 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的学习态度变被动为主动, 培养了学生独立思维、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的能力, 又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提高了教学效果。

4 合理应用教学手段

现阶段各高校的多媒体设备的配置都比较齐全, 教师上课大多采用多媒体课件, 且以Powerpoint幻灯片居多。先进的教学手段应该充分利用, 但要合理。在计算机文化基础这门课的授课当中, 除了计算机基础知识部分, 其它内容是可以不用幻灯片做课件的, 可以将本堂课的内容用WORD先录入进来, 在讲课的过程中来代替板书, 可以加快讲课的速度, 也可适当的举例使学生更易于接受。

经过自己几年来对计算机文化基础课教学的探索, 我们所采取的一系列教学措施还是比较有效的, 教学效果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希望得到各位老师的指教。

参考文献

[1]谭浩强.解放思想勇于实践开创计算机基础教育新局面[A].全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研究会2002所会学术论文集[C].北京:2002.

[2]课题报告中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课程体系2004[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5.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探讨 篇8

1 教学方式与方法

1.1 当下,绝大部分老师在课堂教学都会用到多媒体,可以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比以前单纯讲授的方式效果好多了,但牵强地选取材料来制作课件,会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产生误导,不利于掌握知识的准确性。应以“讲授+演示+实践”的方式传授知识,确保每位学生一台计算机,同时对学生进行监控和指导,控制好课堂纪律,在教学过程中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逐步过渡到“教师指导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上来。课堂上,通过对课堂作业的批改,可以及时了解到哪些同学当堂掌握了知识,而有哪些同学还掌握得不够理想,以“结对子”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师生互动,同学互动,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2 教材的选取是保障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我院选取的是高职高专模块化教学“十二五”规划教材,该教材采用模块化任务式以及案例教学法,将基本知识和基本功融合到实际应用中。从实际问题出发,以现代办公应用中常用的电脑选购与操作系统的安装、操作系统的使用、文字编辑与排版、数据分析处理、演示文稿的综合应用为主线,通过“基本知识介绍→实例分析→上机实训”的模式来提高学生计算机操作能力和素质。

1.3 计算机教学的实施多用实例教学法,特别是在每个教学内容的开始给一个代表性的实例,通过实例教学使学生有一个明确的学习目标。该教学方法改变了以往灌入式教学方式,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

2 实现“讲授与实践”一体化教学

在“讲授”上,需因材施教。对于有些基础的学生,要告诉他们不要以为都懂了而骄傲自满,而要多给他们讲些他们感兴趣的计算机知识,让其发现自己对计算机的认识还相差甚远;对于没有一点基础的学生,要从最基本的计算机知识讲起,讲的时候要结合生活实际去讲解,不能照本宣科,才会使学生容易理解。在教学过程中,可有意让不同水平的学生坐在一起,相互学习,相互探讨;注重知识的总结和课前回顾,做到非专业课在课堂上消化。

在“实践”上,注重引导学生,多做一些与生活相关的案例。(如: (1) 个人简历用word、excel和PPT三种方法来做,相互比较。 (2) 老师用多媒体演示制作一类图表的最终效果,学生根据书上给出的数据,结合老师讲到的知识点,自己动手去制作,只有做出来和教师所给的图表的最终效果基本一致,才算是完成了这个案例)让学生从学习中感受快乐,从而自己动手去完成任务。鼓励学生考取计算机等级证,通过大量的习题练习而达到掌握计算机应用技能的目的。通过“讲授与实践”一体化模式教学,把课堂讲授为主变成了以实践训练为主,真正实现了“学习的内容是工作,通过工作实现学习”的工学结合的一体化。实现了“实践学习与理论学习的融合,行动、认知与情感的统一,个体人格发展与职业发展的协调”的职业教育理念。

3 加强实践环节的教学和管理

实践课程是《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的主体课程。在课时安排方面实践课时与理论课时应1:1,在讲理论的时候尽量用案例说话,将理论知识融汇在案例讲学内容中,以提高实践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4 考核方法

《计算机应用基础》考试主要涉及笔试考核和实践能力考核两部分内容。

笔试考核的考试内容是课堂讲授的计算机理论知识和基本概念;实践能力考核主要针对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进行考核,以实践任务完成情况的评分作为考核依据,由此评定其对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成绩为百分制,平时成绩占30%,笔试成绩占30%,实践能力考核成绩占40%。

总之,《计算机应用基础》是一门集理论教学和实践操作于一体的计算机专业课程。作为计算机专业课教师,应该与时俱进,及时转变教育理念,打破传统教育思想的束缚,积极尝试新的实践教学模式,培养一批具有综合应用能力的复合型计算机人才。

摘要:高职计算机基础教育面临着学生的计算机应用水平参差不齐, 各专业学生对计算机基础知识掌握的层次不同, 对《计算机应用基础》这门课程的教学工作提出了新挑战。为提高学生运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以多年教授《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感受和对其教学现状的摸索, 实施“讲授与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模式, 效果显佳。高职计算机基础教育面临着学生的计算机应用水平参差不齐, 各专业学生对计算机基础知识掌握的层次不同, 对《计算机应用基础》这门课程的教学工作提出了新挑战。为提高学生运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以多年教授《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感受和对其教学现状的摸索, 实施“讲授与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模式, 效果显佳。

关键词:高职院校,教学改革,高职教育

参考文献

[1]林燕华.浅谈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改革[J].中国科技信息, 2007 (09) .

[2]伍惠艳.基于个性化学习的计算机应用基础有效教学的探索[J].价值工程, 2010 (13) .

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探讨 篇9

1.1 刚进入大学的学生计算机基础水平参差不齐

在我国, 中学计算机基础教育极其不平衡, 在一些偏远省份很多的学校并未开设计算机这门课程, 有些学生甚至还没有见过计算机, 但在经济发达的省份计算机教育已经很普及, 这造成了刚进入大学的学生计算机基础水平参差不齐。

这样给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造成一个窘境, 计算机教室在讲堂上如何对这些基础水平不同的学生实施授课。很显然, 对学生采用一个起点授课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满足现在的课堂教育。

1.2 计算机基础课程设置与专业结合不紧密

目前, 许多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基本上将重点放在对计算机知识本身的学习上, 很少与学生所学习的本专业进行有效结合。甚至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上, 并没有按照专业课程设置中规定的内容进行授课。

1.3 存在对应试教育的敷衍

在市场竞争中, 用人单位对学生计算操作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大多数的用人单位以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证书作为学生计算机操作能力的参考指标, 结果导致了一部分高校或是计算机教师以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过级率作为教学的指标, 这就是在执行应试教育, 放弃了学生对于计算机操作能力的培养。

1.4 计算机教师的专业素养有待提高

在这几年中, 全国各大高校都在循序渐进地建立了比较稳定的计算机教学的师资队伍, 这些计算机教室们基本上可以完成现有的计算机教学任务安排, 但是还是有一些问题显现出来。伴随着高校的高招学生人数的增加, 在一线教学的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教师超负荷地进行课堂教学, 教师们基本上没有闲暇的时间对自身计算机知识进行更新, 这样恶性循环下去的结果就是教师常常处于闭门造车的状态中。

2 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1) 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目前, 传统的“一个起点”式教学方法仍然被很多教师采用, 并且坚持以教师为课堂教学的核心, 这样的教学模式产生的后果即是学生被动地接受课本知识, 没有激发学生学习的能动性及创造性。 (2) 学生存在的问题:学生刚开始接触计算机这门课程时是十分感兴趣的, 但学习持续一段时间后, 随着新鲜感的逐渐消失, 学习兴趣骤减, 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大幅度降低。 (3) 学生认知层面的问题:大多数学生思想认识不足, 总觉得课堂所学过于简单, 认为考试主要是应对理论知识的考查, 将理论的地位远远放在操作实践之上, 造成了学习中的惰性, 出现了死记硬背等行为。 (4) 师资问题:大多数的教师由于教学任务的繁重, 没有过多的时间去对知识进行充电, 对学生传授的知识也没有注入新的成分, 导致学生学到的知识是落后的。

3 提升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

3.1 改革教材内容

现在高校所用教材大部分由任课教师进行挑选, 教师在挑选时难度也很大。在选择教材上, 任课教师可以按照文科、理科的区分进行教材征订。计算机基础教学是一门注重实践的课程, 任何的理论都是通过操作来完成的, 所以在选择教材上要突出计算机操作实践部分。

3.2 对考试的形式进行更改, 重点突出对计算机操作水平的考查

对于计算机这门基础课程的成绩考核方式为:计算机理论知识 (占80%) 和计算机操作上级 (占20%) , 对于有一定计算机操作水平功底的学生基本上不太注重对计算机理论的学习, 但是有些学生采用记忆的方式进行考试总是能取得很理想的成绩。计算机这门课程是一门面向操作能力的实践课程, 我们可以将计算机这门基础课程的成绩考核方式改成计算机理论和计算机实践两门课程进行考核, 各占100分。这样做可以让学生既重视理论的学习也不忽视实践操作。

3.3 加强计算机项目拓展教学

计算机教师可以根据计算机教学的实际情况布置项目拓展题目, 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潜能, 可以通过多人参与的方式完成项目拓展的内容, 在一定程度上锻炼了学生的互相协作的能力。计算机是一门操作性极强的学科, 学好它的目的就是更好地为以后工作和学习服务的, 因此我们应该激发学生的潜能和思维方式来解决日常的问题。

3.4 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 改进授课方式

在传统的计算机课堂教学中, 通常采取的是“入概念-解释概念-实例说明”三部曲, 先理论, 后实践;先抽象, 后具体;先一般, 后个别。经过这些年的高校计算机基础实践的教学经验, 计算机教师慢慢地对“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归纳分析”新的三部曲达到了基本的共识, 从理论到实际, 从抽象到具体, 从个人到一般, 取得了非常明显的课堂教学效果。这种教学方法的确认基本上符合现代计算机课程应用的要求, 在课堂上证明此种教学方法大大降低了学习的难度, 同时让学生们能充分发挥学习的积极性, 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我们可以在课堂上对不同能力的学生进行分组教学, 针对不同专业教学内容要求的重难点, 采取不同的教学侧重点, 最好按照专业的教学培养计划的要求进行针对性教学, 授课的内容要与当下流行的主流软件保持一致, 将变照本宣科为任务驱动式讲授、变洗耳恭听为师生共同探究式学习等都是比较好的教学方法。

3.5 对从事计算机教学的教师应长期进行充电式培训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探索 篇10

一、中职学生现状

目前, 随着高校扩招的逐步推进, 又由于当前严峻的升学和就业形势, 导致多数人认为上中职学校没有发展前途, 基础好的学生都上了高中, 中职学校的生源都是被挑选后剩余的学生。因此, 中职学生普遍具有以下特点。

(一) 学习基础薄弱

大多数中职学校的学生都是因为没能考进高中, 退而求其次才选择来中职学校读书。很多学生文化基础较差, 全新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技能课, 他们学起来更感吃力, 很少得到教师的表扬和同学的尊重以及肯定, 所以不少人内心很自卑。

(二) 缺乏学习兴趣

目前, 社会上存在就业难与劳动力准入低门槛的矛盾, 对中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带来极大冲击。一方面, 各大专院校毕业生面临就业困难, 甚至出现了毕业即失业的情况。而对于一些劳动力型行业的准入门槛又过低, 从而使学生认为, 我在这里只要不被开除, 能拿到毕业证, 我就可以就业, 学多了未必就比少学了好多少, 从而导致学生在校期间在思想上产生了学习无用论的想法。

二、教育教学方法

(一) 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指一个人对学习的一种积极性的认知倾向和情绪状态。兴趣可以推动人们去探索新的知识, 发展新的能力, 是启迪学生的一把钥匙。多年的教学实践使我感受到, 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 学习的兴趣跟学习的效果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拥有浓厚的学习兴趣会让学生对学习充满了激情, 他们会主动克服学习生活的困难, 全力地去实现学习愿望。

如在讲解因特网知识时, 我课前在黑板上列出几个IT业的领军人物:马云 (创建阿里巴巴、淘宝) 、李彦宏 (百度创始人) 、马化腾 (腾讯创始人) 。然后, 我让学生利用网络查找有关资料, 并让学生畅所欲言。最后, 我总结, 再列出几组词语和几组数据并详细讲解: (1) QQ用户中的活跃账户数达到7亿。 (2) 百度覆盖了95%的中国网民, 覆盖138个国家, 每天响应数亿次的搜索请求。 (3) 淘宝12年全年交易1万亿元, 13年全年交易1.8万亿元。

面对学生一双双带着疑问的眼睛, 如饥似渴的表情, 这时的教师一定要认识到学生认知世界过程中的特点和“亮点”, 善于捕捉机会, 利用时机, 通过对这些励志人物的了解, 使学生的心中泛起小小的波澜。他们带着一份好奇和崇敬之心来学习, 就把一个看似简单的知识变得丰富有趣, 就会把学生的被动学习变成主动学习, 同时对学生的认知施以正确、科学的引导, 让他们相信人生起点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你最终抵达了哪里。

(二) 重视强化技能训练, 突出中职学校教学特点

要想学会使用某一工具, 你就必须去使用它。学生上机实践是培养和提高学生计算机能力的重要也是必要环节, 相应的理论知识是为了其实践能力而服务的。特别是计算机这种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 学生可能多上几次机就会将一些内容应用的很熟练, 而且会希望有更加深入的学习和了解的渴望。这时就要求教师从计算机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市场需求出发, 以“精理论、多实践、重能力、求创新”为指导思想, 以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以打字训练为例, 录入一篇文章, 第一遍10分钟打完, 再练几遍可能8分钟就打完, 几天以后再练习时发现不到5分钟就打完了。这就是技能训练的特点。

1. 正确的姿势和指法 (键盘熟记于心) 。

2. 设定目标, 循序渐进强化训练。

3. 字有限而词无涯, 单字基础上掌握高频词, 速度再次飞跃。

4. 进入高级境界———盲打。

相信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后, 学生的打字速度会有很大的提高。

(三) 采取分层教学和分类考核方式

从事教学多年, 深有感触, 即使同一个专业, 学生的就业方向亦不相同。例如, 财务专业的学生, 一部分学生能考到会计证, 可能从事会计工作;有的学生可能去单位从事一些文秘方面的工作;有的学生会去从事一些营销、报关方面的工作;还有的学生最后只能到商场去收银或做营业员。

所谓“分层教学”, 实质是因材施教, 就是在教学中依照教学大纲的要求, 从各类学生的实际出发, 规定不同层次的要求, 进行不同层次的教学, 采取具有针对性、科学性、可行性的分层教学组织形式。采用这种教学方式, 教师允许学生对学习达到目标的程度及期限有灵活选择的机会和余地。

长期以来, 传统的教学方法均采用“一刀切、一锅煮、一碗盛”的方式。对此, 教师可考虑社会上各类计算机的等级考试、应用模块考试, 把这些考试与学生计算机应用基础课期末考试结合起来,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兴趣等, 选择申报种类和级别, 教师负责把关、指导、报名等事宜。其实, 学生参加和完成社会上的考试过程, 就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学习、自我提高的过程, 不但提高了学生的专业素质, 也提升了学生走向社会后的就业竞争能力。

教师还可以不定期地开展一些作品竞赛 (网页设计、Flash等) 、现场技能竞赛 (五笔输入法、办公软件应用、计算机组装与维护) 等。一是将竞赛与学习技能、岗位练兵紧密结合, 将学、练、赛融为一体, 以比赛为契机, 提高学生技术技能以及指导教师团队的整体水平。二是将技能竞赛与推动技能第二课堂培训工作紧密结合, 并把大赛成绩记入学生档案, 纳入推荐就业的一项。古人云:闻道有先后, 术业有专攻, 如是而已。学生可按照自己的特长和喜好着重选择, 强化练习。

以上是我个人在从事中职学校计算机教学的几点感受, 愿与同行商讨。

摘要:当今社会科技进步, 日新月异, 信息技术发展迅猛, 计算机教育的地位日益提高。因此, 学习和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已成为人们的迫切要求, 只有熟练掌握计算机应用的基本技能和操作技巧, 才能站在时代的前列。由于中职学校的特殊性, 计算机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必须努力创出一条适合自身特点的新路, 鼓励学生发挥特长, 找准目标, 成为社会用人单位需要的人才。

上一篇:护理专业解剖学下一篇:精细地层对比